第一篇:在全市民营经济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这次规模大、规格高的全市民营经济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乔书记还要做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学习贯彻。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当前全市民营经济工作面临的形势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列入经济发展的“四大突破”之一,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全市各级强化领导,落实责任,放宽政策,优化环境,推动了全市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一是经济总量迅速扩张。截止2001年底,全市工商户发展到162483户,私营企业7829户,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注册资金达61.8亿元。去年,全市个体私营工业完成产值718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79%。二是民营经济成为税收的重要来源和安置就业的重要渠道。2001年,全市个体私营企业上交税金5.87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21%;上缴税金过百万的民营企业达到145家;在个体私营企业就业的人员达到167万人。三是民营经济素质有了一定提高,成为全市科技创新和出口创汇的生力军。去年,全市民营科技型企业达951家,从业人员4.8万人,不少企业开发的产品有较高技术水平。去年,全市已获得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达到69家,占全市已获权企业总数的27.9%;民营企业出口额240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75%。
全市民营经济近几年尽管有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不足,与我省一些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从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一是我市民营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经济实力较弱。全省个体私营企业注册资本超过100万元的有1万多家,而我市只有500家,仅占全省的5%,比淄博市少389家;浙江省个体和私营企业平均注册资本在2万元和80万元以上,而我市分别仅为1.25万元和52万元。二是管理方式落后。在民营经济发达的南方沿海省市,有相当数量的民营企业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而我市多数民营企业还停留在传统的家族式、手工作坊式管理阶段,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特别是入世后市场竞争的加剧,这种管理方式越来越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三是技术水平偏低,竞争力差。我市绝大多数民营企业经营领域属传统产业,大多数企业生产技术落后,有不少企业使用的是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普遍较弱,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名牌产品更少。四是民营经济外向度不高,不适应入世的新形势。浙江省温州市有60万人出国经商办厂,形成了温州产品的销售网络。而我市走出国门进行对外贸易以及与外商进行合资合作的民营企业很少,去年全市民营企业出口创汇占不到全市自营出口创汇总额的8%。五是全市民营经济发展表现出很大的不平衡性。民营经济发展快、规模大、效益好的大户主要集中在少数县区,县区之间、乡镇之间发展不平衡,影响了全市民营经济规模的膨胀。
面对全市民营经济发展不足和差距,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和压力感。党中央对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已给予了充分肯定,为我们发展民营经济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民营经济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团结在一起,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可以说,民营经济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政策机遇。在这种情况下,我市民营经济在发展上出现差距,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基础条件、地理位置、人才、技术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但应主要在主观上、工作上找原因。主要是“四个不到位”:一是思想解放不到位。部分地方和单位的负责同志对党中央关于鼓励、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认识不足,没有把发展民营经济放到重要位置,工作抓得不紧。部分干部群众对民营经济存有“一国有、二集体、不三不四干个体”的陈旧观念,存有民营经济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冲击国有企业,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必然导致腐败等不合时宜的思想;有的同志对发展民营经济思想上虽能想得通,但一旦遇到具体问题,往往放不开手脚,怕担风险,缺乏闯劲;有的领导干部对积极扶持民营企业,为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存有顾虑,害怕被说成“傍大款”;部分民营企业经营者仍是小农意识,小成即满,小富即安,没有当大老板、干大事业的气魄和胆识。思想上的不解放,必然导致认识上的不一致,形不成“想民营、议民营、干民营”的浓厚氛围。二是政策制定和落实不到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很多发展民营经济的优惠政策,但从落实情况看,差距较大。从这次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全市民营经济“百村千企万人”调研发现,有些部门和地方对民营企业该下放的权利没有下放,该减费让利的没有落实,有的甚至采取歧视性政策。三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部分同志对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民营经济中的职能和作用认识不清,有的习惯于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主要靠行政命令抓民营经济的做法,存有不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对民营企业瞎指挥的问题。还有的从部门利益出发,以加强管理、整顿秩序为名,限制民营企业发展,个别的甚至“吃、拿、卡、要”,搞“三乱”,加重企业负担。四是对发展民营经济紧迫性的认识不到位。从全省情况看,近年来,兄弟市工作力度很大,民营经济发展很快,特别是随着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的贯彻落实,各市都把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重点,竞相加快发展,呈现出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面对这种形势,还有不少同志或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或盲目乐观,看不到不进则退的严峻的形势。全市上下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没有民营经济的大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国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没有民营经济的大发展,财政紧张、就业压力大、农民增收难等问题就难以切实有效地解决;没有民营经济的大发展,全市国民经济发展就缺乏后劲和活力,“十五”规划目标就难以顺利完成。我们一定要增强紧迫感、危机感,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牢固树立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新观念,打破各种框框,冲破各种束缚,把思想真正统一到上级关于发展民营经济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上来,认真解决好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放开手脚,大胆发展,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全市民营经济再上新台阶。
二、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实现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新突破
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总的指导原则是:以党的十五大精神和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做到“六个转变”,即从传统观念向与时俱进的创新观念转变,从家族经营通过股份制改造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从粗放、分散的低水平重复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转变,从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相结合转变,从不规范经营向重质量、重信用、遵纪守法的规范经营转变,从政府由简单放开向主动服务、积极引导转变,推动全市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依照上述指导原则,在今后工作中,要“重点扶持四个群体,着力建设两个载体”。
(一)重点扶持骨干型民营企业群体,进一步提高民营经济的规模和竞争力。实施骨干带动战略,是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优化民营经济结构、提高民营经济整体竞争力的关键。市里将重点扶持年上缴税金过百万元、县区要重点扶持过50万元的民营企业。一是认真进行分类排队,明确扶持重点。各级、各部门要对现有民营企业进行认真调查分析,排出一批管理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列入重点扶持对象。要引导民营企业经营者破除“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狭隘思想,树立闯大市场、干大事业的气魄,向市内外、省内外同行业排头兵看齐,自我加压,争创一流,力争在短期内赶上行业排头兵或明显缩小差距。二是加强引导,重点扶持。对排出的骨干民营企业,各级、各部门要坚持扶优扶强的原则,在产业引导、项目安排、资金融通、人才引进、企业上市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及时协调解决骨干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有利于民营骨干企业快速膨胀的有利环境。三是鼓励民营企业搞活资本运营。要提供条件,支持和鼓励民营骨干企业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兼并、购买、租赁等方式,积极开展资本运营,实施低成本扩张。对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要向骨干民营企业敞开大门,支持其积极参与。要采取优惠政策,加大国有企业改制力度。对一般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支持经营者购买国有资本,整体改制为民营企业。同时,引导民营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变家族式、手工作坊式经营方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二)重点扶持科技型民营企业群体,进一步提高民营经济的技术水平。一是要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联合与合作,通过购买技术、引进人才、联合开发、技术入股、租赁实验室等多种方式,开发新产品、引进新技术、建设新项目。具有一定规模、市场前景好的民营企业,要积极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增强自主开发能力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加快提高企业竞争力。二是加大科技投入,推动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水平。各级经贸、金融、科技等部门要积极支持重点民营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科技开发,争取有更多的民营企业技改和开发项目列入国家和省的投资计划。具有一定规模的民营科技型企业要抓住国家将要设立创业板市场的机遇,抓紧进行股份制改造,为下步在创业板上市或在境外上市创造条件。有潜力的民营科技型企业,要加强与国内外风险投资公司的联系,积极争取获得融资支持。三是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加快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民营企业要创造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积极探索年薪制、股权制等新的留人用人机制,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体现人生价值的舞台,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真正与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切实提高企业的发展活力。
(三)重点扶持外向型民营企业群体,进一步提高民营经济的外向度。要把民营经济作为全市实施对外开放的重要力量,加快提高民营经济的外向度。一是抓好民营企业自营进出口权申报工作,壮大全市出口创汇企业队伍。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抓住我国扩大企业进出口权登记范围的有利时机,积极搞好服务,帮助有一定基础的民营企业获得进出口权,为其扩大出口创造条件。已获权民营企业要积极参加“广交会”、“华交会”、“深圳高交会”、“厦门外洽会”、“青交会”等各种商贸投资洽谈活动,广泛接触外商,发展新的客户,积极扩大出口。二是把发展加工贸易作为民营经济实施对外开放的突出重点来抓。加工贸易两头在外,投资少、风险低,非常适合民营企业规模小、机制活、成本低的特点。广大民营企业要抓住国际和国内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积极承接加工贸易,为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打好基础。三是努力扩大民营企业利用外资规模。民营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产权明晰、机制灵活的优势,积极参加各种外商投资洽谈活动,大力引进国外资金、管理和技术,提高企业素质。各级招商、外经贸部门要加强指导,积极组织民营企业提报项目,参加招商,扩大利用外资。要鼓励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走出国门,到境外投资办厂,开展加工贸易、服务贸易、劳务合作和各种经贸活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四)重点扶持特色型民营企业群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自然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发展特色经济,是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这次在会上作典型发言的三个乡镇走的就是这条路子。各级要立足实际,选准优势产业,制定发展规划,实施重点突破,尽快建成一批有一定规模、特色突出、辐射力强的特色型龙头企业。在民营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方,可以从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产业起步,由低到高,由小到大,滚动发展,逐步提高。要把发展特色经济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利用我市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走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路子,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专业村、专业乡。要积极引导中小民营企业通过发展特色产品,逐步形成一大批适应“小商品,大产业”、“小企业,大发展”、“小买卖,大市场”,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特、小而优的民营企业群体。
(五)着力抓好民营工业园区载体建设,实现民营工业集约化发展。发展园区经济,实施集约发展,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方向。园区建设要抓住重点,防止全面开花。民营工业园区原则上要布局在县城、城郊和少数中心镇,避免出现每个乡镇都想办工业园、结果都办不好的现象。市里将重点抓好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临沂工贸开发区、河东民营工业园的开发建设。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要以招商引资为主线,以创新为动力,以专业园区建设为突破口,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配套功能,使其成为聚集人才、资金和技术的重要载体和基地。要做好临沂批发城以商促工的文章。去年,已批准成立了与临沂批发城相配套的临沂工贸开发区,兰山区要抓住机遇,加快规划建设,市直有关部门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河东民营工业园也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招商引资,尽快形成规模。每个县区要重点规划建设1处民营经济园区,以尽快形成规模效应,实现“办一个园区,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要认真落实发展民营园区的优惠政策。对工业园区要积极推行“一站式”服务、扎口管理等措施,努力搞好服务,解除投资者的后顾之忧,吸引更多的民营企业入园投资。
(六)着力抓好临沂批发市场载体建设,形成批发市场繁荣发展新优势。临沂批发市场的建设与发展不仅带动了全市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锻炼培养了一大批懂经营、会管理的个体经营者,这是我市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宝贵财富和重要依托。下一步要对市场进一步加强管理,调整结构,完善设施,把临沂批发城真正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市场。一是要搞好市场的规划和布局。下一步市场建设,要严格按照市政府批准的工贸开发区规划要求,严格管理,高标准建设,防止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二是积极适应入世形势,加快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变,尽快提高市场的档次和水平。入世后,以传统交易为主的批发市场将面临挑战,必须尽快实现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变。对此,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认真研究流通批发业发展的新趋势,大力推行代理制、分销制、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新型经营业态。要利用批发市场现有优势,对批发市场现有物流企业进行整合,搞好公司制和信息化改造,积极开拓仓储、运输、配载等新型物流产业,使之尽快成为全市乃至鲁南苏北地区重要的物流中心。三是积极稳妥地实施“走出去”战略。临沂批发城市场主办单位和骨干业户要抓住发展机遇,有计划地到市外甚至国外建立新的营销网点,积极探索到境外投资办市场、带动地产品销售的路子。有关部门要积极筹备,做好在阿联酋迪拜建立“中国商品城”和在俄罗斯圣彼德堡建立“中华商贸城”的准备工作,尽快熟悉和掌握当地投资环境及市场情况,为项目的成功奠定基础。
三、努力为民营经济加快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着力抓好政策落实,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允许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凡允许外商投资进入的领域,都应允许民营企业进入。城市公用设施建设也要向民营企业开放,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水利、交通、能源、公交、供水、供气、供热、道路、桥梁、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环卫设施和房地产开发等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的投资与经营。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旅游、中介服务、物业管理、社区服务等社会事业和社会服务业的建设和发展。各级政府法制、监察等部门要按照上述原则,结合政府审批制度改革,组织有关部门对现有政策进行认真清理,凡是对民营经济歧视性的、不合理的政策,都要停止执行。各级金融部门也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破除所有制界限,对民营企业贷款一视同仁。要继续实施“
十、百、千、万”工程和“百万农户贷款”工程,支持信誉好、效益高的民营企业和农村个体大户加快发展。要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民营企业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规定,积极参加各种社会保险,及时足额缴纳保险金,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大检查督促力度,使民营企业职工与国有企业职工一样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改革和完善民营企业人事管理体制和办法,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定等方面形成工作规范,让民营企业职工有安全感和荣誉感,稳定人才队伍。要鼓励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从事民营经济。市直有关部门要根据市委、市政府制定的政策,抓紧制定贯彻落实意见,做到凡是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政策都要不折不扣地认真加以落实,严禁截留、变相截留和不执行政策。监察部门要加强监督监察,发现违反规定的,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
依法行政,搞好服务,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发展民营经济,既要靠政策扶持,又要靠优良的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各级行政执法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公正执法,保护合法经营,严厉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偷税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要严格清理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收费范围,取消不合理收费,认真治理“三乱”,严肃查处侵犯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监察部门要设立并公布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加强监督监察,做到有报必查,有错必纠。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把职能定位在制定规划、政策引导、维护市场秩序、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上来,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抓民营经济,真正做到对民营企业少干预、多服务,少限制、多支持。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转变作风,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努力加快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步伐。
各级党委、政府要关心民营企业家的成长和进步,保护和调动他们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作出重要贡献的要给予表彰奖励。这次市委、市政府表彰了2001年上缴税金过100万元的民营企业,今后市里每年都要以适当形式予以表彰。希望受到表彰的民营企业发扬成绩,再接再厉,作出新的贡献。其他民营企业要向先进民营企业学习,加快发展步伐,积极为社会、为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在全市经济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经济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非常及时,十分重要。习书记、吕省长的讲话,主题非常明确,针对性和指导性非常强。这次会议一直开到乡镇,表明了省委、省政府确保全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决心。大家听了两位领导的讲话,我相信一定会受到很大的教育。宁波、湖州、萧山以及江山市的典型发言对我们也有很大的启发。在这里,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就全面贯彻落实好省里这次会议精神,做好我市的经济工作,再讲几点意见。
一、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坚持全年发展目标不动摇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化解各种制约,克服各种干扰,保持了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好势头。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2.7%,1—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32.5%,居全省第2位,出口、消费、财政、金融以及城乡居民收入也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特别是开发区(园区)、410产业、龙头骨干企业增势强劲,优质资源加速向优势区域、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聚,资源和要素利用率明显提高。在宏观调控的形势下,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不容易的,应当充分肯定。
但是,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十分突出的问题。一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大幅下滑。上半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4.73亿元,下降6.1%,仅完成年计划的31.5%,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32.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增长5.8%,回落54.8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下降24.3%,回落57.6个百分点。二是招商引资进度缓慢。1-7月份全市协议引资额54.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3.7亿元,分别完成年计划的45.4%和56.1%,落后于计划进度12.9个和2.2个百分点。三是工业经济效益下滑较快。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了42.1%,特别是水泥以及皮革、输变电、纺织服装、木材加工、造纸等行业生产经营出现了困难。对这些突出问题,特别是投资大幅下降问题,务必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投资仍是我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今年上半年出现的投资负增长、招商进度缓慢、工业效益下滑等问题,将直接影响明年以及今后的发展,这种趋势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对我市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同时更要看到,虽然全省都出现“三回落”,但我市是上半年全省唯一一个投资负增长的地级市,比全省平均水平低了14.8个百分点。市内各县(市、区)也不平衡。在投资方面,江山增长14.4%,市本级增长7.2%,开化下降2.2%,常山下降10.5%,龙游下降14.8%,衢江下降25.4%,柯城下降53%。在招商引资方面,市本级的协议引资和到位资金分别完成计划 66.1%和71.4%,江山60.3%和65.8%,柯城50.6%和62.3%,衢江51.7%和61.8%,龙游40%和43.7%,开化23.6%和54.5%,常山22.8%和36.3%。就市本级来说,完成全年任务的只有9个部门,完成一半的有11个部门,80%的部门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分析原因,投资回落在一定程度上是贯彻宏观调控政策的结果,特别是房地产、水泥建材等一些行业的回落,有其客观、合理的因素,是宏观调控的预期目的;但我市投资负增长也有自身的原因。一是投资结构和经济结构不合理,“一业损则全局损”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房地产业和建材业在投资结构和地方财政中所占的比重较高,剔除这两个行业的影响,限额以上投资和工业效益指标还是上升的。二是要素保障不到位。在资金方面,银企对接不充分,“贷款难”和“难贷款”并存,中长期贷款同比减少9.83亿元,中小企业信贷门槛提高,影响了部分企业经营和项目推进;在土地方面,尽管储备相对宽裕,但布局不均衡,特别是报批手续迟缓,审批周期过长,土地供给大幅减少,土地供给量从去年全年的3.11万亩,急剧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0.39万亩,土地购置费下降32.7%。三是工作上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在 要素制约、征地拆迁政策处理难度大以及换届等的影响下,一些地方和部门抓项目、抓招商的精力不集中,存在等待观望、消极畏难的情绪,缺少主动出击、强力推进的精神和措施,项目建设、落地进展缓慢,项目储备特别是生产性重大项目储备明显不足;部门服务质量下降,办事拖拉、效率低,少数部门甚至打着规范的幌子谋取小团体利益,“三乱”现象有所回潮,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此外,一些企业在新的形势下,发展方向、投资方向
不明确,对投资持谨慎观望的态度,非国有投资增幅回落了65.4个百分点,这也是投资特别是工业投资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总之,各地、各部门都要深刻反思,在同样的宏观条件下,在同样的困难下,为什么衢州会成为全省唯一一个投资负增长的地区?为什么市内不同区域间、部门间的差距会那么大?这里固然有基数和结构的原因,但我看更主要的还是工作上的原因。很多问题事在人为,努力不努力,结果不一样。特别是上半年以来,工作抓得紧不紧,大不一样。江山市的经验就表明了这个问题。认真回顾一下,上半年以来,真正能够做到千方百计、全力以赴抓招商、抓项目、抓推进的地区和部门,情况就不一样。会议以后,大家要认真分析,找准症结,着力加以改进和解决。
虽然形势很严峻,但是我们仍然要有信心,努力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厉书记在市委、市政府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已经明确今年目标不能动摇。这里,我再一次代表市委、市政府重申,全年的GDp、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人均收入目标任务不变,必须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能不能完成,直接关系到全市上下加快发展的信心,关系到经济能不能保持快速发展的好势头,关系到“两大目标”的落实,也是对我们精神、作风、能力的考验。现在时间已经非常紧迫,满打满算只有四个半月时间,但是我们完成既定目标还是有条件的。刚才,总书记、吕省长对经济形势作了总体分析,讲得非常透彻。从总体上讲,宏观环境将进一步改善,经济还处在一个增长的区间,中央将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和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突出问题。就我市而言,也有许多有利条件。首先,市里的换届和村级换届都已经结束,干部调整到位,磨合基本到位,可以集中精力抓发展、抓经济工作。今天省委、省政府把这个会议一直开到乡镇,表明了对全省上下集中精力抓发展的要求。其次,我市用地的相对优势明显。今年全部可用土地达6.6万亩,而全市报来的全年用地计划只有5.1万亩。现在我们缺的不是土地,而是好的项目。随着省里对项目审批率、供地率、开工率考核办法的出台,用地审批环境的改善,我市的用地资源优势将进一步得到发挥。第三,全市经济运行情况逐渐好转。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增幅上半年比一季度、七月底比上半年都有所提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也已经从一季度的下降11.5%,回升到上半年的下降6.1%;工业经济效益得分从一季度的161.7分,回升到上半年的176.9分;规模以上工业利税也从一季度的下降22.8%,回升到上半年的下降16.3%;从6月份开始,我市工业出厂价涨幅已经全面高于能源、原材料进价的涨幅。第四,从投资完成的现实可能性看,根据发改委等部门对所有项目的逐个分析研究,限额以上投资这一块,包括在建项目和下半年将要开工项目,加上“六大百亿”工程计划的实施,下半年可以争取投资80亿元左右;如果加上新引进项目、房地产投资和限额以下投资,下半年仍有希望完成投资160—170亿元,加上上半年已完成的74.73亿元,全年还是可以努力实现投资增长20%的目标。
二、突出重点,克难攻坚,努力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在接下去的四个半月,各地、各部门要把招商引资、项目推进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静下心来、沉下身去,全力以赴抓项目、抓投入、促发展,突出工业这个重点,确保“六大百亿”工程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的完成,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一)要狠抓落实责任。市委、市政府领导带头,按照分工,深入到第一线,抓协调、抓进度、抓落实,市领导联系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和产业的制度要真正落实到位,工业、基础设施、城市建设、农业农村、社会事业、平安衢州等方面重大项目建设都要按照目标抓进度,切实落实分管领导责任制。市级各部门要按照年初确定的目标、签订的责任书,切实抓好招商引资和所承担项目的推进工作,抓好“三服务”问题的解决。各县(市、区)要在确保辖区内“六大百亿”工程完成的基础上,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的实现。根据各个县(市、区)年初确定的目标和上半年已经完成的数额,对下半年的投资任务进行适当调整,市本级要在确保全年20%增幅的基础上力争增长22.5%,下半年完成49.69亿元;江山市要在确保20%增幅的基础上力争增长22.5%,完成27.96亿元;柯城区要完成13.97亿元,常山县16.81亿元,开化县9.86亿元,龙游县28.99亿元;衢江区要力争全年增长10%,下半年完成18.09亿元。这是一项硬任务,各县(市、区)和市有关部门回去后,要对任务进行再一次梳理,特别是对规模较大的新开工项目、在建项目和前期项目进行认真的梳理,对投资缓慢的在建项目和今年零投入的续建项目,对前期工作基本完成但没有开工的项目,对有条件提前开工的前期工作项目,要逐个分析,落实责任,解决问题,加快推进。
(二)要强力推进。突出“三个抓”:一抓在建项目进度。特别是对一些投资大、带动力强的工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以及房地产项目,必须排除一切干扰,确保无障碍施工,加快进度。二抓报批项目落地。对已报未批的项目,要抓紧跑省跑部,尽快完成报批;对已批但未落地的项目,要缺什么补什么,尽快落地开工;对条件已经成熟但未上报的项目,要抓紧上报,并争取尽快批下来、年内开工,形
成新的投资增量。会后各个县(市、区)、有关部门再排一下,市发改委加强指导,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渠道,争取三季度开工一批项目,落地一批项目。三抓后备项目前期工作。对项目前期工作,一定要做深、做细、抓紧,要舍得投入。要尽早安排明年重点项目计划,9月底前必须把明年的重点项目计划基本安排好。在项目前期工作中,特别要加强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410产业规划和金衢丽产业带规划、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目录的衔接,确保项目能落地。要顺着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包装项目,并加强与省、部的对接,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和省重点。四抓增补项目。要花更多的心思、更大的力气,增加新的投资。要根据宏观政策导向,充分挖掘一批马上可以开工的项目,重点放在循环经济、城乡一体化、生态环保、能源建设等方面。就工业而言,企业在投资方向、投资目标不明确的情况下,加大企业技术改造、信息化建设以及资源能源节约、综合利用的投入,是非常保险的投入,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提升企业的档次和竞争力。特别是循环经济是现在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国家和省里支持的重点。国家发改委已经准备了几百亿资金用于循环经济建设,省发改委和省经贸委也分别制定了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和“4121”示范工程,准备在全省推行循环经济。现在我们列入的循环经济项目还太少,各个县(市、区)和市级有关部门要加强与省经贸委、省发改委的对接,再包装、争取一批项目。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也要加大投入、加快进度,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平台。在农业农村方面,也有非常大的空间,康庄工程是建多少省交通厅补多少,我市目前覆盖率只有70%,村道硬化率只有50%,这里面潜力很大,要充分动员,加快实施;农村教育“三工程一计划”,省里补60%,我们确立了三年投资2亿元的目标,各地要加快实施;农村建房,要一手抓违章建房整治,一手抓规范建房,这一块也是很大的投资;还有农村沼气、农田水利、下山脱贫、土地整理、农村垃圾处理等等,都是上级支持的重点,大有文章可做。在科技方面,据省科技厅的反馈信息,目前衢州上报科技项目、争取支持在全省是最少的,市科技局等有关部门要抓紧和企业排出一批有质量的项目,加紧和省科技厅对接;要结合“科工会”加大推进力度,利用科技课题包装一批项目,积极向上争取支持。文教卫等社会事业、生态建设、污染治理、能源建设等方面都有很多空间,我们掉下去的投资要尽最大可能通过各个领域、各种途径补回来。
(三)要狠抓招商。这是抓项目、增投入的重要源泉。各级各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把上半年损失的时间补回来,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切实抓紧抓好。一要突出开发区平台建设。结合“410”产业规划的深化、园区生态化改造和现有产业基础优势,进一步明确定位,加快扩容提升,完善配套,以特色吸引项目。今年1-7月份,全市开发区基础设施投入4.67亿元,同比下降20%,下半年要加大投入力度,抓紧补上去。二要突出产业招商。前段时间市政府已专门做了部署,重点是依托“410”优势产业、特别是龙头骨干企业和地方特色资源,大力引进投资强度大、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市本级的5个专业招商小分队已经出动,各个县(市、区)也要在产业招商方面挖掘潜力。三要突出资源整合。要进一步整合招商信息资源,建立统一的项目库和信息平台,组建、培训专业招商队伍,夯实招商基础工作,努力形成招商合力。要加强与重点招商区域、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的联系、沟通,巩固和发展以往经贸招商活动中已经建立的联系和合作,做好深化的文章。四要抓好下半年的重大招商活动。包括20周年市庆经贸活动、山海协作对接活动、生态衢州上海推介会以及厦洽会等等,都要认真筹备,务求取得实效。
(四)要加强协调。当前重点是要建立三项制度:一是建立各级政府重点项目办公会议协调制度。市里面,市长办公会议原则上半个月检查、研究一次重点项目推进工作,由市政府各分管领导、各县(市、区)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亲自汇报项目进展情况,加强协调和督促检查。二是建立跨区域重点项目落地协调机制。这是整合资源、提高招商效率、提高项目落地率的重要措施。工业口由市经委牵头,基本建设口由发改委牵头,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工业口的制度已经建立起来,并开始试运转,这里面包括项目信息、项目包装、项目报批、土地指标和配套资金落实,最大限度地统筹安排,减少扯皮,提高效率。三是建立各级政府领导现场协调项目制度。各级政府领导要经常到一线,协调解决项目推进当中的具体问题,促进落实。
(五)要抓要素保障。在要素保障方面,要着力优化配置,分清轻重缓急,有保有压,突出重点,把有限的资源向工业项目、招商项目、开工条件好的项目,向延伸产业链、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倾斜。在土地方面,重点是提高“三率”,即审批率、供地率、开工率。各级国土部门都要千方百计动脑筋、想办法,加快审批进度,加快供地进度,解决“落地难”问题。在资金方面,各级金融部门要进一步努力,越是在地方经济、企业发展困难的时候,越要发挥创造力,尽力支持,共度难关。当前金融机构特别要加强与企业、与项目业主的沟通,提高融资项目的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解决好企业、项目业主“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的问题。此外,各级各相关部门都要动脑筋、想办法,在资金方面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在电力方面,虽然今年的用电紧张状况明显好转,明年整体上可以得到基本缓解,但还是要提倡节约用电,加强科学调度,切实保证重点
项目、重点企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需求。
在突出抓好项目和招商工作的同时,还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对困难行业的指导和调控。水泥行业、房地产行业是重点。去年以来,市政府对水泥行业先后两次出台了扶持政策,要进一步抓好这些政策的督查落实。同时,要加强与省经贸委的衔接,争取我市成为浙江省新型建筑材料基地,以得到省里的更大支持。对房地产行业,要着重在增强信心和调整结构上下功夫。房地产的结构调整主要是抓两头,一头抓有市场的、提升城市品位的商品房开发,一头加大“城中村”改造、廉租房、民工公寓建设进度和适度的经济适用房建设,加大政府投入,保障低收入群体住房,并弥补商品房严重下滑造成的投资缺口,稳定整个房地产市场。要注重引进一批有实力、资质高的名牌房地产企业,提高衢州房地产行业的档次和整体实力。此外,对于电光源、皮革等其它困难行业,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也要针对这些行业存在的市场等问题,适时推出一些扶持政策。
二是努力做好促进农民增收工作。要时刻关注农民增收问题,确保完成今年的农民增收目标。对下半年的大宗农产品销售、农民培训、富余劳动力转移以及当前的抗旱等工作,都要抓紧抓好。
三是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这个星期五,省里将召开现代服务业发展大会。等省里的会议结束以后,市里要抓好贯彻,研究部署相关工作。
四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增长方式转变。这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就近期工作来讲,必须把握好推进增长方式转变与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关系。要充分认识到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是要付出代价的,近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增长速度,要有经历阵痛期的思想准备;同时又要看到,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要有一个过程,也需要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必须在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下推进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要正确处理两者关系,在加快发展中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着力加大四个方面的投入:一是加大企业技术改造的投入,提高企业科技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二是加大发展循环经济的投入。特别是围绕化工、钢铁、水泥三大行业,着重在东港园区、高新技术园区和金属制品园区抓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工程和示范项目。三是加快淘汰小水泥、小化工等落后生产力,腾出资源、环境空间给引进的优质项目和骨干企业的发展。四是加大对环境污染治理的投入。
三、强化服务,狠抓督查,形成抓项目、抓招商、抓发展的强大合力
针对发展环境、投资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要进一步强化服务,加强督查,提高效率。
(一)要集中精力抓发展。当前,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首要任务、中心工作就是集中精力抓项目、抓招商,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一要提倡只争朝夕的精神。倒排工作计划,雷厉风行抓落实,加班加点抢进度,尽力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二要尽量减少会议和应酬。把时间和精力更多地用在抓协调、抓落实上。各级政府及部门要尽量少开会,要开会,就要具体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少讲虚话、套话。三要减少无实质意义的出国访问和国内考察活动。市委、市政府决定,从现在起到11月中旬,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领导不安排出国以及国内一般性的考察,除少数已经完成报批程序、与具体项目直接有关的以外,出访、考察活动调整到11月中旬以后,确保当前各级政府集中精力抓经济、抓项目。
(二)要完善对县(市、区)和部门的考核办法。今年年终对各级各部门的考核,要把招商引资、项目推进作为主要内容,进一步加大权重,引导和激励各级各部门全力以赴招商引资、推进项目。要把这两项重点工作的完成情况与一个地方、部门和干部的评价考核结合起来,发展是硬道理,项目是硬任务,投资是硬指标,如果这些中心工作都完不成,还谈什么“优”和“先”。
(三)要切实改善政府部门服务。服务与监督的关系,刚才习书记、吕省长已经讲得很透彻了。省领导指出的许多问题,在衢州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今年以来,企业和基层对政府部门服务质量下降问题反映强烈。前段时间,市纪委、监察局作了调研,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行政许可不规范。相当一部分行政许可项目没有进入行政服务中心,影响了审批效率;前置条件设置上也存在很多问题。二是中介服务机构发展滞后,定位模糊,部门干涉多,很多领域存在“)要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稳定是加快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高度关注、切实抓好市场监管、社会保障、来信来访、社会治安、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等工作,努力营造和谐、有序、稳定的社会环境。
(七)要形成推动发展的社会~氛围。最近一段时期,新闻媒体要加强对集中精力抓经济工作、抓项目推进、抓招商引资好的典型、克难闯关的成功经验的宣传报道,树立全市上下加快发展的信心,营造一切围绕发展、一切服务发展、合力兴工、合力推进项目和招商引资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当前衢州经济正处在一个新的关口,各级党委、政府正面临着新的考验,我们一定要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咬紧牙关,苦干几个月,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三篇:在全市经济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经济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非常及时,十分重要。习书记、吕省长的讲话,主题非常明确,针对性和指导性非常强。这次会议一直开到乡镇,表明了省委、省政府确保全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决心。大家听了两位领导的讲话,我相信一定会受到很大的教育。宁波、湖州、萧山以及江山市的典型发言对我们也有很大的启发。在这里,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就全面贯彻落实好省里这次会议精神,做好我市的经济工作,再讲几点意见。
一、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坚持全年发展目标不动摇
二、突出重点,克难攻坚,努力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在接下去的四个半月,各地、各部门要把招商引资、项目推进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静下心来、沉下身去,全力以赴抓项目、抓投入、促发展,突出工业这个重点,确保“六大百亿”工程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的完成,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四)要加强协调。当前重点是要建立三项制度:一是建立各级政府重点项目办公会议协调制度。市里面,市长办公会议原则上半个月检查、研究一次重点项目推进工作,由市政府各分管领导、各县(市、区)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亲自汇报项目进展情况,加强协调和督促检查。二是建立跨区域重点项目落地协调机制。这是整合资源、提高招商效率、提高项目落地率的重要措施。工业口由市经委牵头,基本建设口由发改委牵头,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工业口的制度已经建立起来,并开始试运转,这里面包括项目信息、项目包装、项目报批、土地指标和配套资金落实,最大限度地统筹安排,减少扯皮,提高效率。三是建立各级政府领导现场协调项目制度。各级政府领导要经常到一线,协调解决项目推进当中的具体问题,促进落实。
(五)要抓要素保障。在要素保障方面,要着力优化配置,分清轻重缓急,有保有压,突出重点,把有限的资源向工业项目、招商项目、开工条件好的项目,向延伸产业链、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倾斜。在土地方面,重点是提高“三率”,即审批率、供地率、开工率。各级国土部门都要千方百计动脑筋、想办法,加快审批进度,加快供地进度,解决“落地难”问题。在资金方面,各级金融部门要进一步努力,越是在地方经济、企业发展困难的时候,越要发挥创造力,尽力支持,共度难关。当前金融机构特别要加强与企业、与项目业主的沟通,提高融资项目的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解决好企业、项目业主“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的问题。此外,各级各相关部门都要动脑筋、想办法,在资金方面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在电力方面,虽然今年的用电紧张状况明显好转,明年整体上可以得到基本缓解,但还是要提倡节约用电,加强科学调度,切实保证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需求。
在突出抓好项目和招商工作的同时,还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对困难行业的指导和调控。水泥行业、房地产行业是重点。去年以来,市政府对水泥行业先后两次出台了扶持政策,要进一步抓好这些政策的督查落实。同时,要加强与省经贸委的衔接,争取我市成为浙江省新型建筑材料基地,以得到省里的更大支持。对房地产行业,要着重在增强信心和调整结构上下功夫。房地产的结构调整主要是抓两头,一头抓有市场的、提升城市品位的商品房开发,一头加大“城中村”改造、廉租房、民工公寓建设进度和适度的经济适用房建设,加大政府投入,保障低收入群体住房,并弥补商品房严重下滑造成的投资缺口,稳定整个房地产市场。要注重引进一批有实力、资质高的名牌房地产企业,提高衢州房地产行业的档次和整体实力。此外,对于电光源、皮革等其它困难行业,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也要针对这些行业存在的市场等问题,适时推出一些扶持政策。
二是努力做好促进农民增收工作。要时刻关注农民增收问题,确保完成今年的农民增收目标。对下半年的大宗农产品销售、农民培训、富余劳动力转移以及当前的抗旱等工作,都要抓紧抓好。
三是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这个星期五,省里将召开现代服务业发展大会。等省里的会议结束以后,市里要抓好贯彻,研究部署相关工作。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四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增长方式转变。这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就近期工作来讲,必须把握好推进增长方式转变与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关系。要充分认识到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是要付出代价的,近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增长速度,要有经历阵痛期的思想准备;同时又要看到,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要有一个过程,也需要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必须在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下推进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要正确处理两者关系,在加快发展中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着力加大四个方面的投入:一是加大企业技术改造的投入,提高企业科技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二是加大发展循环经济的投入。特别是围绕化工、钢铁、水泥三大行业,着重在东港园区、高新技术园区和金属制品园区抓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工程和示范项目。三是加快淘汰小水泥、小化工等落后生产力,腾出资源、环境空间给引进的优质项目和骨干企业的发展。四是加大对环境污染治理的投入。
三、强化服务,狠抓督查,形成抓项目、抓招商、抓发展的强大合力
针对发展环境、投资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要进一步强化服务,加强督查,提高效率。
(一)要集中精力抓发展。当前,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首要任务、中心工作就是集中精力抓项目、抓招商,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一要提倡只争朝夕的精神。倒排工作计划,雷厉风行抓落实,加班加点抢进度,尽力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二要尽量减少会议和应酬。把时间和精力更多地用在抓协调、抓落实上。各级政府及部门要尽量少开会,要开会,就要具体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少讲虚话、套话。三要减少无实质意义的出国访问和国内考察活动。市委、市政府决定,从现在起到11月中旬,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领导不安排出国以及国内一般性的考察,除少数已经完成报批程序、与具体项目直接有关的以外,出访、考察活动调整到11月中旬以后,确保当前各级政府集中精力抓经济、抓项目。
(二)要完善对县(市、区)和部门的考核办法。今年年终对各级各部门的考核,要把招商引资、项目推进作为主要内容,进一步加大权重,引导和激励各级各部门全力以赴招商引资、推进项目。要把这两项重点工作的完成情况与一个地方、部门和干部的评价考核结合起来,发展是硬道理,项目是硬任务,投资是硬指标,如果这些中心工作都完不成,还谈什么“优”和“先”。
(三)要切实改善政府部门服务。服务与监督的关系,刚才习书记、吕省长已经讲得很透彻了。省领导指出的许多问题,在衢州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今年以来,企业和基层对政府部门服务质量下降问题反映强烈。前段时间,市纪委、监察局作了调研,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行政许可不规范。相当一部分行政许可项目没有进入行政服务中心,影响了审批效率;前置条件设置上也存在很多问题。二是中介服务机构发展滞后,定位模糊,部门干涉多,很多领域存在“垄断”、“一口价”。三是存在“三乱”现象。收费、罚款存在随意性,以罚代管比较突出,等等。这说明少数部门的确存在严重问题,当前要着力抓好整治:
一是全面落实各项涉企政策。坚决执行和兑现市委、市政府已出台的“工业50条”以及支持个私经济、招商引资的各项政策,以取信于民。凡是市委、市政府明确的各项政策,一定要坚决贯彻执行,不能打折扣,更不能收权争利。对涉企政策落实情况,市委、市政府督查部门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推动涉企政策落实到位。
二是加快体制机制创新。要以勇于创新、敢于负责的精神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提高审批效率。一要加快各项审批的速度。要在原有审批时限的基础上,一律提速30%。现在很多问题一拖就是几个月。按照行政许可法,一般的审批事项一周就要办理结束,最多不能超过十五天。从现在开始,所有审批事项从原来的7个工作日压缩到5个工作日以内,简单事项一两个工作日以内必须完成。作为欠发达地区,实力不强,各方面基础差,如果我们效率上、工作上、制度创新上再不努力,我们拿什么和别人比,拿什么去实现跨越式发展?二要建立重点项目协调会议制度。由市里分管领导或牵头部门召集发改委、经委、规划、建设、国土、环保、工商、商检、质检、银行等部门,对重点项目遇到的问题一个一个协调落实,不要再一家一家去转、去批了,都拿到会上来,当场协调、一次解决。行政审批重点是管好国家投资、财政投资,对民间投资能放则放。建设项目招投标也要区别对待,对国家投资、财政投资、国企投资的项目,要管好管严;对民间投资项目要有所区别。三要加大审批项目进行政服务中心的力度。市本级来讲,全市39个许可部门,共有许可事项343项,现在进中心的只有24个部门、198项,仅占总事项的57.7%。有些事项名义上进了中心,但不在中心办理,搞“前店后厂”。行政许可法实施一年来,实际在中心(已)办理的许可事项仅100项左右。要按照“应进全进”的要求,分两批推进。第一批五类事项,一是部门自报已进中心许可事项,二是与基本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有关的所有许可事项,如规划局的一书两证、国土局的建设用地批准等,三是与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备案相关的所有审批事项,四是尚未进却可以进的事项,如人劳局的事业单位登记证、林业局的木材运输证许可等,五是已进中心的非许可审批服务事项。其余作为第二批,待新的服务中心建好后进入。这项工作由郑金平同志牵头,第一批事项原则上一周内就要完成。无论什么部门,拒绝进中心、拒绝按行政许可法执行的,要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有前置条件的,还要公开前置条件的标准,减少随意性。对一些卡脖子的重点环节,有关部门要敢于创新、善于变通。土地审批要在不违法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时间,加快供地速度。环保部门要积极推行区域环评和行业环评,培育和引进更多的环评中介机构,加快环评速度、降低环评收费。
三是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要进一步总结提升“三服务”活动方式,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完善项目、企业和园区跟踪服务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园区发展和企业经营遇到的问题。各级领导和所有机关工作人员都要增强服务意识,敢于负责,少说“不能做”,多讲“怎样做”,多出点子,多挑担子,设身处地地为企业、为项目服务,为企业、为项目解难题、办实事,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当前,要通过“三服务”活动,着力解决“贷款难”、“项目落地难”、“开工难”、“招工难”的问题。
(四)要加强督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围绕行政效能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督查,组织巡查小组进驻重点单位、基层和企业反映强烈的单位进行具体督查,在面上开展巡查、抽查和暗查。对工作不主动、行政不作为、服务不到位、影响项目进度和招商引资环境的单位和当事人,要根据不同情节采取诫勉谈话、通报批评等惩治措施,情节严重、造成重大损失的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无论什么部门、什么人为了部门利益或一己私利,而影响发展环境,阻碍企业发展,要毫不留情地坚决处理。两办督查室要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抓好督查,确保各项工作达到进度要求。希望市人大、政协围绕重点项目推进、招商引资和改善发展环境,适时组织代表、委员视察、督查。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抓住影响招商环境、影响项目进度的典型案例给予曝光。市长信箱、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要主动征求企业、基层对政府部门服务的意见,做到有诉必查、有错必纠,对反映集中的部门和个人要严肃查处。
(五)要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要善于用法律手段解决征地、拆迁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任何群体、少数人的利益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不能凌驾于国家利益和大多数群众利益之上。我们要在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合法利益的前提下,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力度,最大限度地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对少数无理取闹、阻碍施工、违法的行为,要依法依规坚决处理。希望有关部门特别是政法部门积极地支持和配合。
(六)要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稳定是加快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高度关注、切实抓好市场监管、社会保障、来信来访、社会治安、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等工作,努力营造和谐、有序、稳定的社会环境。
(七)要形成推动发展的社会舆论氛围。最近一段时期,新闻媒体要加强对集中精力抓经济工作、抓项目推进、抓招商引资好的典型、克难闯关的成功经验的宣传报道,树立全市上下加快发展的信心,营造一切围绕发展、一切服务发展、合力兴工、合力推进项目和招商引资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当前衢州经济正处在一个新的关口,各级党委、政府正面临着新的考验,我们一定要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咬紧牙关,苦干几个月,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四篇:在全市民营经济工作表彰大会领导讲话
在全市民营经济工作表彰大会领导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民营经济工作表彰大会,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总结去年以来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表彰先进,交流经验,部署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加大力度,扎实工作,推动我市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刚才,隆
重表彰了发展民营经济“明星乡镇”、“明星企业”和纳税过千万元的“纳税二十强”企业,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表彰的乡镇和企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致以亲切的问候!下面,我根据市委、市政府研究的意见,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正确分析形势,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去年以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经济工作总体要求,把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和三个“亮点”之一,不断解放思想,放宽政策,加大力度,放手发展,全市民营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是经济总量迅速扩张,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到去年年底,全市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7.2万户,私营企业1.044万家,分别比上年增长5.9和33.4;个体私营企业注册资金103.8亿元,增长68;2002年,全市个体私营企业实缴税金6.77亿元,同比增长15.3,占地方财政收入的25.8;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2;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到221.47万人,其中吸纳农村劳动力158.4万人。
二是载体建设有了较快发展,民营企业集约化经营有了新的进展。全市初具规模的民营经济园区发展到99个,入园企业达到3000多家,去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5亿元,同比增长22;实现利税5.1亿元,增长15。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专业批发市场稳步发展,去年全市成交额过亿元的批发市场达到33处,成交额319.5亿元,其中批发城成交额280.8亿元,增长10.1。
三是区域性特色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形成了一大批小商品大产业、小买卖大市场的民营企业群体。兰山、费县胶合板生产企业已发展到3000多家,同时带起了一个年成交额达35亿元的板材批发市场。莒南县大店镇民营经济园区砂轮、油石生产企业现已发展到503家,从业人员1.1万人,产量占全国同行业的近60。郯城县黄山镇杞柳制品企业达到8500家,从业人员3.5万人,规模在全国同行业名列前茅。沂水县沂水镇步鞋、油顶、小食品三大产业群体已初具规模,被中国老区开发促进会命名为中国布鞋城、中国油顶城和中国食品城。截至目前,我市初具规模的产业镇和专业村,已分别发展到83个和1689个,民营经济由散乱无序逐步向群体化、区域化方向发展。
四是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技术进步步伐加快。去年,我市有8个项目列入全省民营经济百项重点技改项目,61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有一半是民营企业。金锣集团的大豆低聚糖、鲁明化工的二甲醚等高新技术产品已经投产,效益明显。罗欣药业、大陆药业、翔宇药业的制药车间gmp改造相继完成,并通过了专家定。
五是骨干企业快速膨胀,支撑带动作用明显。2002年,全市进入统计范围的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达到599家,实现销售收入249.4亿元,利税23.57亿元,分别增长23.62和49.94,分别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2.64个和22.56个百分点。私营企业注册资金增幅达68,列全省第一位。纳税过百万元的民营企业190家,其中过千万元的19家。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上下解放思想、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广大民营业者努力开拓、艰苦创业的结果,也是各级、各部门转变作风、扎实服务的结果,这充分说明市委、市政府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完全正确的。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市民营经济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思想还不够解放,发展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个别地方和部门对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在制订上思想不解放,落实上工作不到位,民营经济发展的门槛过高;有的部门服务意识、大局意识还不强,个别人甚至存在搞“三乱”、“吃拿卡要”等问题;有的领导干部对支持国有企业发展理直气壮,但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问题上,则顾虑重重,畏首畏尾。二是多数民营企业规模偏小,经济实力不强,在全国、全省叫得响的企业很少,与先进城市相比差距较大。从个体私营企业户均总产值来看,我市为4.4万元,德州为4.81万元,济南为12.7万元,潍坊为6万元。三是我市绝大多数民营企业经营领域属传统产业,生产技术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档次低,竞争力弱。四是民营经济外向度不高,利用外资及出口企业不多,不适应入世后新形势发展的要求。2002年,全市民营企业出口创汇仅1.04亿元,不到全市出口总
额的1/4。五是民营企业资金普遍短缺,融资渠道狭窄,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贷款难、担保难问题较为突出。六是各县区发展不平衡,发展快、规模大、效益好的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少数县区。七是民营经济园区建设标准低、规模小、发展慢、进驻企业少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市民营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从全
国、全省民营经济发展的形势看,许多地方为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其力度之大、含金量之高是前所未有的,他们已经或正在掀起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热潮。以民营经济发展迅速的德州市为例,该市1995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量是我市的52,到2002年是我市的95.72,今年1-2月份超过我市7.32。他们之所以实现了快速发展,关键的一条就是放宽政策,放手发展民营经济,使民营经济以年均45以上的速度增长。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不进则退,全市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毫无理由安于现状、自我陶醉,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强化竞争意识,树立赶超意识,以创新的思维、战略的眼光、实干的精神,去迎接新的挑战,促进新的发展,开创新的局面。我相信,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发挥优势,调动起方方面的积极性,就一定能够保持全市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再创民营经济发展新优势。
二、理清发展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实现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新突破
按照市委、市政府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全市民营经济工作总的要求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奋战三年过千亿,打好基础翻三番”为基本立足点,以建设民营经济城为具体目标,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建设载体,培植骨干,强化服务,优化环境,努力实现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主要预期发展目标是: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20;民营企业户数增加30,其中新增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150家以上;民营经济上缴税金增长15以上,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利税分别增长25和20以上。
主要工作思路是:抓住一个关键,即解放思想,优化环境;突出三个重点,即加快园区建设,培植骨干企业,发展特色经济;强化五项措施,即政策推动,外向带动,技术创新,扩大融资,深化改革,推动全市民营经济再上新台阶。
(一)紧紧抓住进一步解放思想、优化环境这个关键
思想不解放、政策不到位、环境不宽松,是制约我市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最为突出的矛盾,必须把解放思想、优化环境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作为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坚定不移地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把思想真正统一到十六大精神上来。要坚决冲破姓“社”姓“资”、姓“公”姓“私”等教条主义的框框,坚持做到一切妨碍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民营经济发展的做法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牢固树立民营经济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新观念,形成发展民营经济光荣的良好氛围。
应该说,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市的投资硬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我们的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都进入了全省先进行列,这为全市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区域经济的竞争更多地转到比政策、比服务、比效率、比感情上来。必须审时度势,在继续抓好投资硬环境建设的同时,加大软环境建设的力度。
一是优化服务环境。各级要把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时刻放在心上,紧紧抓在手里。要结合政府“提速”工作,认真履行服务承诺,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把办事程序、办事依据、服务标准、办事时限、办事结果、工作纪律、投诉渠道等内容,向全社会特别是民营企业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要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对民营经济岐视性的政策和文件,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落实民营经济国民待遇。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树立纳税人光荣的意识,自觉做到重商、亲商、扶商、护商,带着浓厚的感情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坚决杜绝“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的衙门作风。
二是优化法制环境。各级行政执法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法制观念,坚持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秉公办事。要切实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主要通过行政命令管理企业的陈旧模式,把对民营企业的管理和服务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要严格控制对民营企业的检查,禁止各类评比达标活动。要全面推行“一家查账、多家认可”的办法,防止多头管理、重复管理。要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治理“三乱”,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凡对民营企业进行行政性收费的,必须严格执行《缴费项目卡》和收费许可证制度,按照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收取。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向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否则,民营企业有权拒缴并举报。对上述违纪行为,一经发现,从严查处。要依法加强对民营企业处罚的管理,除工商部门依法执行公务外,其他部门和个人不得扣留民营企业营业执照。要积极引导民营企业按规定参加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切实保障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三是优化社会环境。民营企业从业人员同公有制单位工作人员一样,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都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协商、评先树优等方面的权利。各级在评选劳模、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时,要将优秀民营企业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纳入视野,对有突出贡献的优先予以推荐。推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营企业经营者和从业人员要占有一定比例,确保代表的广泛性。民营企业家要发扬“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精神,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多做贡献。各新闻单位要加大对民营经济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发展民营经济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大力宣传优秀民营企业形象,大力宣传优秀民营企业家的先进事迹,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是优化民营经济平等参与竞争的市场环境。要彻底消除对民营经济市场准入的歧视性政策,凡是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没有明令禁止的领域,都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凡是允许外商投资进入的领域,都允许民营企业进入。除一般性竞争性领域外,还要将城市公用设施的建设和经营向民营企业开放。认真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不正当竞争等不法行为,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依法、规范、诚信经营,努力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二)突出三个重点
1.着力抓好民营工业园区建设,促进民营经济实现集约化发展。抓好园区载体建设,吸纳民营企业入园经营,有利于节约土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必须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园区建设必须符合城乡发展总体规划,与推进城市化和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形成规模。各县区要对现有的和拟建的园区进行科学整合,按照适当集中、适度超前的原则进行建设,防止一哄而起、四面开花,造成资源浪费。市里将重点抓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贸开发区和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并规划发展一批市级工业园区。每个县重点培育1-2处园区,每个区重点发展3-5处园区,确需增加的,要按照有关规定报市里批准。要高度重视批发城配套加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积极引导批发城经营大户投资兴办加工业,走“以贸带工、以工促贸、工贸结合”的发展路子。积极探索和改进民营经济园区的兴办方式,改变由政府作为单一兴办主体的模式,鼓励有条件的骨干民营企业以合资或独资形式投资兴建园区。园区建设要与招商引资工作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我市的优势条件和优惠政策,积极参与各种推介活动,有针对性地邀请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特别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我省沿海等地区的企业前来投资,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梯度转移。同时,市里将组织有关部门对全市民营经济园区进行综合评定,达到一定标准的,加挂市级园区的牌子,享受市级经济园区的优惠政策。
2.着力抓好民营企业大户的培植,促进骨干企业做强做大。实践证明,民营骨干企业对于迅速膨胀民营经济规模,增强经济整体竞争力,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次会上表彰的纳税二十强企业,实现的销售收入和上缴税金分别占全市民营企业的11.75和32.98。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把培植民营企业大户作为民营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培植一批名人、名企、名牌。一是对民营企业进行分类排队,把现有的优势骨干民营企业和目前规模不大、但有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促其尽快发展壮大。市委、市政府将在全市民营企业中组织开展“学金锣创强企,争当民营企业50强”活动,根据民营企业的销售收入、上缴税金等指标,进行综合排序,确定重点扶持的50强企业。各县区也要排出扶持的重点企业。二是帮助骨干民营企业制定好切实可行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经贸、中小办、科技等有关部门要深入企业,及时了解掌握企业发展情况,为企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咨询服务,同时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进行科学论证,明确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避免战略决策出现失误。三是加大对重点骨干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对市里确定的50强民营企业要在重点项目贷款贴息、推荐股票上市、参与公有制企业改革重组、向银行推介项目、争取国债和“双高一优”项目、企业形象宣传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支持和服务。要建立50强民营企业与市政府“直通车”式的联系渠道,企业在改革与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可以直接向市政府反映,重大紧急问题也可以直接向市长反映,市政府将及时予以协调。同时,实施50强民营企业项目建设“绿灯工程”。对50强民营企业实施的重点技改项目,有关部门在办理有关手续、减免收费方面要大开绿灯。对个别地方的不法分子为项目施工非法设置障碍、强行垄断施工权、乱收管理费等行为,公安、建设等部门要严肃查处、严厉打击。
3.着力抓好区域性特色经济的培育,促进民营经济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发展区域性特色经济,适应我国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符合现阶段经济发展规律,已被浙江、广东等民营经济发达地区实践充分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活力,必须坚定不移、大张旗鼓地加以宣传、引导和推动。各地要立足实际,开阔思路,发挥优势,加强引导,把人民群众致富奔康的强烈愿望和投资兴业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大力发展以产品为纽带,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配套企业及中小企业为主体,“一县(区)一品”、“一乡(镇)一品”、“一村一品”、集簇式发展的特色经济区和特色经济带。力争用3-5年的时间,在我市发展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一定档次的服装、食品、装饰面板、塑料制品、小五金、石材、蔬菜制品、草柳编等方面的加工基地,真正把建成名符其实的民营经济城。
(三)强化五项措施
1.认真研究制定政策,落实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扶持措施。目前,各地都在制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经济发展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政策的竞争。对于国家重点投资项目少、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少的我市来说,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尤为迫切。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政策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认真搞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这次会上下发了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和《关于在全市民营企业中开展学金锣创强企、争当民营企业50强活动的决定》两个讨论稿。两个政策主要体现了三个原则:一是不违背法律法规的原则;二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三是根据省里的规定,对外地(德州、潍坊、济南)正在使用的政策可以直接采用的原则。这两个讨论稿,与以往相比有较高的含金量,希望大家会后认真研究,提出意见。会后,市里将组织有关人员到省内外民营经济政策好、发展快的市地进行学习考察,根据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到外地考察的情况,及时出台正式文件。各县区也要结合实际,认真制定政策。市直各有关部门特别是与民营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部门,要认真制定实施细则,及时上报市委、市政府。好的政策关键在于落实,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有些政策落实得不够好,企业意见很大。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实优惠政策,切实防止和克服政策执行的“中梗阻”现象。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大监督监察力度,对本位主义严重、不落实政策、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要严肃查处。
2.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加快民营经济国际化步伐。我市民营经济外向度不高,一直制约着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这也说明我们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潜力很大。要抓住机遇,强化措施,加快民营经济国际化步伐。一是要积极推进融资国际化,努力扩大利用外资。要引导民营企业充分发挥产权清晰、机制灵活、易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优势,积极参加各种招商会、洽谈会,加强与外商合资合作。有条件的骨干民营企业,要加强与国外跨国公司的接触,积极争取与跨国公司合作。二是积极推进技术国际化,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要瞄准国际上同行业技术发展变化,适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力争骨干企业关键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外同行业先进水平,确保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三是积极推进市场国际化,大力开拓国际市场。要认真研究、及时掌握国际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适时开发生产市场俏销的产品,占领国际市场。要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在国外投资建厂、兴办市场。外经贸等部门要做好服务工作,积极推荐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申请进出口权,帮助企业积极争取特定商品的出口配额。
3.推进民营经济技术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大投入力度。要引导民营企业强化市场意识,深入扎实地搞好市场调研,从市场集信息,向市场找项目。沂州水泥离子膜烧碱项目、翔龙集团炼铁项目、阜丰发酵味精项目、鲁明化工二甲醚项目等,都是在认真分析市场信息的基础上筛选出的好项目,取得了很大成功。广大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要认真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在精选项目、慎选项目上下功夫,防止投资决策失误。二是加强产学研联合。要引导民营企业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联系和合作,通过建立联合实验室、中试基地、博士后流动站等形式,联合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三是加强对各类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切实提高他们的待遇,解除其后顾之忧,培养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素质高、能力强的技术开发队伍,增强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四是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各级计划、经贸、科技等部门,要把民营企业提报的项目作为向上级争取的重点,力争有更多的民营企业项目列入国家和省的重点项目。
4.搞好融资服务,加大对民营经济的资金支持。各级经贸、中小办等部门,要与金融部门加强联系,及时向金融部门推介信用高、效益好的民营企业,促进银企联手。金融部门要逐步提高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投放比例。要切实搞好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建设,解决民营企业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要大力推广兰田担保公司的经验,按股份制或会员制的方式,尽快建立市县两级担保机构,逐步建立起多种资金来源、多种组织参与、多层次结构的担保体系。
5.深化民营企业改革,增强内在发展活力。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企业运行机制,使其由家族式、手工作坊式企业改造为规范的公司制企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发展潜力大的高科技民营企业,重点推荐其在境内外发行股票并上市。今年,重点扶持中花园艺和罗欣药业两家民营企业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对进入辅导期的双山锁业、平邑六和等几家民营企业要加强引导,规范管理,使其早日具备上市条件;要积极在民营企业中培植上市后备资源,指导和帮助企业通过调整股本结构、优化产业产品结构、资产重组等措施,逐步达到上市资格。要结合深化公有制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公有制企业的改制和重组,支持民营企业收购、兼并、租赁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支持民营和国有企业之间互相参股,实现由单体型企业向产权多元化混合型企业转变。通过深化民营企业改革,提高民营企业的运营质量和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同志们,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事关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全市上下一定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抓住机遇,扎实工作,推动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大、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在全县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协调会议上的讲话
经县政府同意,今天召开威远县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协调会议,总结回顾2017年民营经济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务,这对于全县各级各部门进一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增强服务民营企业意识,加快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工作,高度关注民营企业发展,2017年成立了由**县长挂帅的威远县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将民营办设在县工商局,进一步改善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方式,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一直以来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态度和立场。
2017年,全县共有民营企业3327户,其中,工业企业668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82户,个体工商户共2.08万户,主要从事建筑陶瓷、机械、化工、建材、食品医药、纺织、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民营实体经济单位占全县企业总数的99.7%,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54.5%,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0.9%。民营经济在各方面都显示出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成为我县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地方税收的重要来源和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为促进我县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于我县民营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值得我们庆贺,但也要冷静看到,当前我县民营经济仍处于发展实力亟待壮大、发展质量亟待提高、发展规模亟待扩张的阶段,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加强。同时,受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的影响,一些中小企业经营发展困难增多,民间投资行为趋于谨慎,民营经济增速放缓;
民营企业对资源的依赖度过高,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市场竞争力还不强,中小企业担保、融资与风险投资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还比较突出,而且对我们发展的制约非常大,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自觉增强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大的魄力、更实的举措,促进我县民营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民营经济工作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提高站位,强化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识
民营经济作为全县经济组成的重要部分,已经成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事关质量强县建设,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但从现状来看,我们的思想认识还是不到位的,对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对民营经济在我县发展大局中的作用的认识都不到位,而且对民营经济的成见和偏见还比较严重。实事求是地说,在很多方面,在很多部门、很多同志的认识当中、行为当中,还没有做到对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一视同仁,民营企业只要是守法经营,我们就要让他们赚钱赚得理直气壮,但是这一点,我们做得还不够。如果不充分认识到发展民营经济对我们整个发展大局的重要性,那么我们战略重点都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当前严峻的形势下,民营经济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全县经济能否稳中求进,而且关系着社会就业、居民增收等诸多民生问题,关系到“建设幸福美丽威远”战略目标的实现,作用尤为重要。
为此,各级、各部门必须统一思想,充分认识自己所肩负的重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对我县建设质量强县、加快“建设幸福美丽威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以把握时局、从容应对的决心,以直面挑战、主动应对的勇气,上下一心、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爬坡实干,努力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二、精准发力,找准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着力点
落实县委“一个总体取向、三大发展战略、五个主动融入、五项重点工程、五个重大支撑”战略谋划,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放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这需要民营经济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一,要以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促进民营企业优化升级。民营企业一方面要把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深入研究、正确把握宏观调控政策,科学制定战略,明确发展方向,提高管理水平,完善治理结构,培育新的发展优势。另一方面,要以产品质量、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环境保护、改进装备、安全生产为重点,针对生产经营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加快推进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淘汰落后产能,提升抗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增强长远发展的后劲。同时,要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寻求商机,充分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大市场开拓力度。要引导民营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拉动民间投资、增强发展动能、保障改善民生上主动作为,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诚信守法,做好表率,依法经营,公平竞争,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全县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多作贡献。
第二,要有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民营企业产业层次。
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升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立足点,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动力,努力推动传统产业上层次、提技术、创品牌、增效益,促进传统产业走创新型、效益型、集约型、生态型的发展模式,引导传统产业实现从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从低端生产向高端制造的“双转型”。
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扶持力度,帮助川威、建业、白塔等困难企业脱困转型,鼓励海山机械、威宝食品等发展势头良好的中小微企业扩规模、上档次。支持企业实施钒氮合金、白塔二期等技改项目,推动传统产业从低端向高端攀升、从量大到质优跨越。强化节能、环保、土地、安全等指标约束,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
要支持威玻、成渝钒钛等企业发展高性能玻纤、钒钛产品等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鼓励金镭铸业等机械制造企业开发专用铸锻件、特种不锈钢件、水利水电启闭设备等产品。以百胜、康而好等企业为龙头,发展生物制药、中药饮片、中成药,壮大医药产业规模。
第三,要推进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切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目前,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主要反映在:一是融资渠道单一,主要向银行机构借贷;
二是银行机构的贷款担保周期长,综合借贷成本较高;
三是中小企业担保、融资与风险投资体系不健全。由于中长期发展资金的匮乏,使民营企业难以做强做大。为此,各级各部门要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创新担保模式,鼓励开展跨地区、跨行业、多品种担保业务,推动担保机构与风险投资机构、行业上下游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鼓励和支持一批经营业绩好的担保机构提高贷款担保的放大倍数,提升担保能力;
加紧构造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率的信贷担保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建立国有和民营合资合作的担保基金和多元化的资本市场融资机制。我们要做好工作,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继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大信贷有效投入,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企业提供更多、更便捷的金融服务,切实破解民营企业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
第四,要着力抓好民营工业企业发展。民营经济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涵盖了一、二、三产业,其中,民营工业在民营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支持川威集团稳定钢铁产能,开发钒钛新产品,做大装配式建筑产业,推动钢铁物流、科技研发等关联产业快速发展,努力培育1000亿钢铁产业。支持海山宇光、德源、瑞丰等企业配套发展装备制造、环保等关联产业,延伸壮大产业链条,努力培育1000亿新能源产业。深入实施先进制造强市“三百行动”,支持威玻、法拉特、金镭重工、东工股份等企业实施智能化、自动化、低碳化发展改造,努力迈向制造业高精尖端。坚持集中集聚集群集约发展,完善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加快道路、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强化土地等要素保障,提升两园一区承载能力,引进更多企业项目入驻发展。
三、突出重点,要为加快发展民营经济营造良好环境
环境是否宽松,政策是否落实,服务是否到位,对民营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我县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日趋向好,通过商事制度改革,推进“放、管、服”,我们的发展环境、投资环境在不断优化。但是我们一定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现在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与加快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我们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对民营经济发展对全县的重要作用的认识还不够,思想还不够解放;
二是政策的落实没有完全到位;
三是服务还没有完全到位,特别是和发展得比较好的市州比,我们的差距还很大,今后一个时期必须要在这几个方面有比较大的改进。
一是要着力抓好政策落实。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和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民营经济发展财税、金融、土地、产业、就业等优惠政策,抓好政策的宣传、引导和服务,帮助企业用好、用足、用活现行政策。同时,积极向上争取新的财税、金融优惠政策,及时出台新的有效的扶持措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扶持民营企业自主发展、创新发展、加快发展。当前从中央、省、市关于支持民营企业的政策应该说不少,但是我们很多政策落实得是不够的,所以对已有的政策要进行梳理,要落到实处;
同时,我们还要根据新的情况不断制定新的政策,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如何支持帮助企业渡难关,更需要我们有切实可行的措施。
二是要着力改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服务环境。要进一步强化政务公开,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优化各种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流程,努力提供规范高效的服务,积极在市场开拓、人才培训、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引导民营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要自觉主动地把帮助企业渡难关作为当务之急,树立帮企业、保企业就是保增长、保就业、保民生的意识,做到多帮忙、少添乱,多服务、少干预,强指导帮助协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强运行预警监测,搞好运行保障,合理配置资源,为企业排忧解难,为企业谋求更大发展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