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淮镇第十四届人大、政府换届选举工作总结[推荐]

时间:2019-05-13 03:42: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滨淮镇第十四届人大、政府换届选举工作总结[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滨淮镇第十四届人大、政府换届选举工作总结[推荐]》。

第一篇:滨淮镇第十四届人大、政府换届选举工作总结[推荐]

滨淮镇第十四届人大、政府换届选举

工 作 总 结

我们滨淮镇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从9月中旬开始,到12月底结束,历时三个月。镇人大在县委、县选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的积极支持、指导下,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县换届选举工作会议的精神,严格按照《选举法》、《地方组织法》、《代表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程序,强化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开展。通过依法投票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县、镇两级人大代表以及镇人大、镇政府领导班子成员,进一步推进我镇民主政治建设和依法治镇工作,为实现县委提出的“强化两个聚焦,打造崭新滨海”和镇党委提出的在“全县争一流、全市进位次、全省创特色”的工作理念,有效地促进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基本情况

据统计,我镇共有选民6.82万人,参加投票选举的有6.816万人,参选率达99.58%,高于上一届。其中,办理委托投票的有669人,占选民人数的1.0%。

在新一届县、镇两级人大代表中,其中县代表19人,镇代表87人,其年龄结构、政治素质、构成比例、文化程度等方面较为合理,符合法定要求。年龄结构方面,县代表中35岁以下的有2人,占10.2%,36-55岁的有15人,占80.0%,56岁以上的有2人,占30%;镇代表中35岁以下的有12人,占13.7%,36-55岁的有61人,占81%,56岁以上的有14人,占5.3%,老中青年龄结构搭配比较合理,中青年占大多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政治素质方面,县代表中中共党员有18人,占94.1%;镇代表中中共党员有67人,占75.4%,与县的要求相符。-1-

新一届的6名镇人大、镇政府领导成员(即镇人大主席、镇长各1名,副镇长4名),全部为中共党员。其年龄结构合理,趋于年轻化,40岁以下的有4名,41-55岁的有2名。文化程度方面,大专以上的有6名,其中本科4名,中专1名。

二、主要做法

镇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是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一件大事,是人民当家作主、参政议政的重要体现,也是最广泛、最基础、最重要的社会主义民主实践。为使其依法、有序地顺利进行,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成立工作机构,加强组织领导。经镇党委研究,并报县人大常委会批准,依法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糜海同志为主任的滨淮镇选举委员会,主持这次县、镇两级人大换届选举的全面工作。并从党政办、团委、组织办等部门挑选人员作为镇选举委员会办公室的成员。镇领导班子成员及部分镇政府中层以上干部被派驻到各选区,指导选举工作。在选举工作开始时,镇召开全体选举工作人员会议,传达有关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的精神,落实分工,明确职责。镇选举办还制定滨淮镇选举县、镇两级人大代表工作实施方案和日程安排,明确具体方法、步骤和目的,确保做好这次换届选举的各项工作。

2、深入宣传发动,培训选举工作骨干。镇选举委员会专门组织了强有力的宣传队伍,运用各种宣传工具,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在全镇各主要街道和显眼的地方悬挂换届选举宣传横幅共170多条,每日在有线电视上播出换届选举宣传口号及专题片共八次,在每个村(居)委会和村民小组的宣传栏张贴选举公告,印发宣传单张近2万份等,使换届选举工作和有关法律法规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镇选举办还对镇选举委员会办公室成员,村、企事业单位负责选举工作的干部进行集中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思想意识和业务水平。

3、依法划分选区,合理分配代表名额。对于划分选区,我们坚持结合实际、力争主动,坚决贯彻“三个大体相等”的原则,在上一届的基础上增加一个镇选区,共划分19个镇选区。人大代表名额分配充分体现了代表的先进性、广泛性和代表性,镇选举办参照上一届的人大代表名额分配方案,参考各选区的意见反馈,综合各方信息,经镇选举委员会研究、讨论后,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人大代表名额分配方案,并报县选举委员会批准。

4、认真进行选民登记,保障选民的民主权利。各选区都能够根据“不错登、不漏登、不重登”的要求,按照“一查、二核、三访、四审、五公布”的步骤进行选民登记工作。在进行选民登记时,普遍注意到选举日零时前年满18周岁、新近迁入和被剥夺政治权利期满后恢复政治的选民给予登记,并对上次换届选举后死亡、迁出、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及时予以除名。同时,还针对外出经商、打工人员流动性大、“人户分离”,尤其是分散作业的客观实际,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进行反复核实,逐一跟踪。全镇确认共有选民6.81万人,选民名单都于11月下旬实行三榜公布,并发放《选民证》。

5、加强指导,依法提名、推荐和酝酿、确定代表候选人。在提名推荐代表候选人和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的过程中,既做到讨论协商,又做到反复比较,既发扬民主,又正确引导,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各选区的领导小组,既民主协商,又协调各方,求大同、存小异,尽量把正式代表候选人向符合党委意图上统一,向符合大多数选民意愿上统一,向符合优化代表结构要求的目标上统一。

6、统筹安排,认真组织好投票选举。投票选举的法定程序十分严谨,每个选区情况可能有变化,镇选举办通过加强选举工

作队伍的培训,使所有选举工作人员正确领会法律规定,熟悉选举程序,明确有关要求,掌握具体做法,引导和组织广大选民依法依规、有秩序、按步骤参加投票选举。这次选举的参选率达到99.5%,高于上一届,全镇19个镇选区和6个市选区均一次投票选举成功。

7、精心组织,顺利召开新一届镇人大一次会议。经过准备文件、资料,后勤保障,会议场所布臵等一系列工作,我镇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2月20日至21日召开。参加会议的有镇第十四届人大代表87名,列席人员26名,特邀嘉宾15名。大会主席团推荐的镇人大主席、镇长、副镇长候选人全部当选,其中,镇人大主席和镇长全票当选,其余当选人的得票率都超过95%以上。

三、几点体会

在镇选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和各选区工作领导小组的共同努力下,滨淮镇人大换届选举各个阶段工作依法有序地进行,并顺利完成。主要体会有如下几点:

1、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是开展这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这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是我镇人民政治生活和我镇政权建设中的一件大事,是我镇人民当家作主管理我镇事务的重要体现,也是我镇进行的一次最广泛、最基础、最生动的社会主义民主实践。只有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才能为我镇召开好镇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为我镇配好镇人大、镇政府领导班子,为我镇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是搞好这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换届选举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志。人大代表人民选,选好代表为人民。开展选举工作,必须要到群众中去,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沟通协商,让广大人民群众切身体会

到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在发扬民主的同时,还要严格依法办事,充分尊重、保障选民与代表依法行使宪法和法律、法规赋予的民主权利,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保证换届选举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能自始至终地按照规定程序进行。

3、切实加强党的领导,是开展这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的根本保证。为了保证宣传到位,人大换届选举深入人心,为了保证投票选举的各个环节都能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正确实施,一次投票成功,为了保证镇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顺利召开,我们始终坚持“党委领导、人大主办、各部门密切配合”的原则,由镇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指导这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有序进行。

4、加强学习,认真研究,及时处理好将会遇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是开展这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的关键。这次人大换届选举,是以《宪法》、《地方组织法》和《选举法》等法律法规作为法律依据,涉及面广,法律性强,工作量大。我们必须通过认真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熟悉换届选举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才能保证及时纠正和处理在选举中出现的各种违法行为、违法事件,保证换届选举工作能依法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在整个县、镇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中,全镇社会大局是稳定的,成绩是肯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地方宣传发动工作不够,缺乏广度和深度;对一些程序性较强的工作不够熟悉,造成工作滞后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好好总结,采取措施,认真解决,为下一届选举工作提供好的经验。

二○○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第二篇:镇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总结

**镇换届选举工作总结

按照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关决定,我镇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从9月份开始至12月16日完成了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工作,12月24日召开了新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1、本镇共有行政村36个,共划分产生代表的选区49个。

2、本镇总人口71803人,选民总数56457人,参加选举人数为42073人,参选率为74.5%

3、当选代表87人,代表结构为工农61名,干部22名,知识分子4名,和上届人数相等。

4、换届选举人大主席、人民政府镇长实行等额选举,人大副主席和副镇长实行差额选举。主席团提名落选的副主席和副镇长各1名。

5、在新一届的人代会议上,代表提出建议3件,按规定在会后的两个月内答复办理。

6、镇选举委员会由11人组成,办公室配备5人,培训选举工作人员158名。

二、主要做法

(一)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法律程序,根据区人大常委会要求,认真做好每一环节的工作,环环相扣,紧密连接。

(二)强化选举机构,镇成立了11人组成的选举委员会,11人组成的选举工作领导小组,11人组成的选举工作指导小组,各选区都成立了3—5人的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对各选区选派了2名

机关干部包驻选举指导选举工作。

(三)认真做好培训选举骨干

为搞好选举工作,我们依据区选举委员会的要求,结合每阶段的重点工作,按照相关内容及时进行培训,在整个人大换届选举阶段共计举办培训班3次,每次参加培训人员150余人。通过培训使这部分人成为了换届选举工作的明白人,确保了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定期召开会议,经常过问工作情况,及时解决遇到的新问题,使换届选举工作达到了万无一失。

(五)积极做好宣传工作。我们按照区选举委员会的要求,根据每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及时进行宣传,各选区的重点街道都悬挂了过街联,张贴了标语口号,使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六)严格换届程序,依法有序开展换届选举工作。从选民登记到初步候选人提名以及正式代表候选人的协商确定至投票选举等环节,我们都做到了严格程序,依法进行。整个换届选举工作,没出现任何违法违纪的现象,广大选民非常满意。

2012年1月7日

第三篇:乡镇人大、政府换届选举工作总结

乡镇人大、政府换届选举工作总结

乡镇人大、政府换届选举工作总结×县乡镇人大、政府换届选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县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宪法、选举法、地方组织法和代表法为依据,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切实保障选民和代表的民主权利,经过精心组织和各选区的努力工作,至7月

24日止顺利选举产生了各乡镇新一届人大主席团成员和政府组成人员,全面完成换届选举工作任务。

一、基本情况

(一)、严格按照领导职数规定,配备乡镇领导班子。在乡镇领导班子职数的确定上,严格按照省委有关文件要求和市委(2006)7号文件精神,在市编委核定的领导职数内确定,市编委核定的我县乡镇领导职数为86个。各乡镇设人大主席1名,政府组成人员除×镇1正5副外,其他乡镇都是1正3副。

(二)、顺利选举产生了乡镇人大、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全县12个乡镇选举产生乡镇人代会正式代表788人,因事、因病请假19人,实参加选举769人。新一届乡镇人大代表选举产生后,各乡镇于7月21-24日分别组织召开了新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议听取和审议了乡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和人大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关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乡规民约。并选举产生了12名乡镇人大主席,12名乡镇长和×名副乡镇长,圆满完成了全县乡镇人大换届选举的各项任务。选举中坚持等额提名,差额选举的原则,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一批年富力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被选进乡镇级领导班子,基层政权建设和执政能力得到加强。

(三)、新一届领导班子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1、年龄结构新一届党政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0.16岁,比上届下降1.69岁。其中,政府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8.9岁,比上届下降0.68岁;乡达(镇长)平均年龄41.3岁,比上届下降0.65岁;人大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4.3岁;党政班子成员中30岁以下的5人,占总数的6.7,其中,5个政府班子配备了30岁以下干部,占政府班子总数的41.7。

2、文化结构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大专以上学历的72人,占总数的84.7,其中,新一届政府班子成员大专以上学历的42人,占总数的85.7,比调整前提高了2.3个百分点;政府班子成员中专学历的6人,占总数的12.2,比调整前降低了1.5个百分点。人大班子成员中大专以上学历的11人,占总数的91.7。

3、其它结构党政班子成员中,少数民族74人,占总数的87.1。其中,政府班子成员42人,占政府班子成员总数的85.7。政府班子成员中,妇女干部6人,占总数的12,比调整前提高了2.9个百分点。其中,政府班子妇女干部6人,占政府班子成员总数的14.3,比调整前提高了2.6个百分点。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周密安排,为换届选举奠定坚实基础。这次乡镇人大、政府换届选举工作时间比较集中,涉及机构改革后12个乡镇点多、线长、面广,工作任务量较重。县委、县人大、县政府高度重视这项政治性、法律性、代表性很强的工作。全市乡镇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会议结束后,县人大常委会立即传达学习了省委文件和全市乡镇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会议精神,对市委(2006)7号文件和市委主要领导讲话精神进行了重点学习。县人大常委会先后两次召开主任会议研究部署换届选举工作。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和市委(2006)7号文件精神,经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会议研究决定,以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名义向县委呈报了《关于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工作有关意见的请示》。县委及时向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进行了批转。同时,县人大常委会成立了换届选举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乡镇人大换届选举的日常工作。由办公室指定专人对认识不清、把握不准的问题逐级向上级请示,并向各乡镇选举委员会进行解释答复。换届选举期间,解释答复各选举委员会关于国有农牧林场是否参加选民登记、代表名额如何分配,驻镇中区市直、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如何进行选民登记,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如何组成等有关请示事项累计达20余次。制定下发了《县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工作方案》,并根据县行政区划变动较大的实际情况,依法对各乡镇人大代表名额进行

了重新确定,以×人常发(2006)14号文件通知了各乡镇。6月14日,县委组织召开全县乡镇党委、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会议,对换届选举工作进行再部署,并就有关具体问题进行了明确,对每个阶段的具体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以确保换届选举工作圆满成功。会后,县人大常委会对各乡镇选举委员会进行了任命,各乡镇选举委员会都成立了相关工作组,分工明确,各负其责。选举初期共抽调1120名乡镇干部组成选举工作队,协助选举工作组工作。确保了全县换届选举工作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工作程序来进行。

(二)、认真做好换届组织、宣传和准备工作。按照市委《关于乡镇党委换届选举的意见》和《乡镇人大换届选举的意见》精神,我们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把乡镇人大、政府换届选举工作纳入到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为换届人事安排工作打下基础。

1、认真做好干部考察,为换届人事安排工作打好基础。年初开始,我们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对各乡镇进行了换届考察。在考察

中,一是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有关程序规定,认真组织考察工作。在干部考察前,研究制定了《考察工作方案》,确定了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时限规定,同时从组织人事、纪检部门抽调12名同志,组成3个考察组,由县委领导带队,对全县27个乡镇(场)领导班子的168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了全面考察。二是公开推荐乡镇党政正职人选。4月27日县委组织召开由县直机关、乡镇科级以上干部参加的乡镇机构改革动员会议,会上,对新成立的各乡镇党政正职人选进行民主推荐,主要目的是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扩大民主渠道,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增强活力为重点,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在乡镇党委换届中,进一步配齐配强各乡镇党政领导班子。三是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在认真听取考察组考察情况汇报的基础上,县委组织部门采取面谈或发放征求意见表的形式广泛征求县五大机关分管领导、县直执纪执法部门和涉农部门的意见,本着“德才兼备、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提出乡镇人大、政府领导班子初步人选方案,提交县委常委会议讨论研究,做出调整意见。

2、加强宣传,广泛发动,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在整个换届选举期间,各乡镇都以这次换届选举为契机,通过广播电视、印发宣传资料、板报等各种有效形式,向全县各族人民群众进行了一次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宣传教育,大力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社会主义选举制度的优越性,组织广大选民学习了《宪法》、《选举法》、《地方组织法》、《代表法》等法律法规,使群众增强了民主法制观念和主人翁意识,提高了参与选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为保证这次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的顺利进行和圆满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加强了对各地换届选举工作的督查和指导。县人大常委会成立了由常委会副主任任组长、常委会各委办参加的五个督察组,在各个阶段分别深入各地进行检查指导,现场处理了各选举委员会提出的问题,规范了换届选举的程序。在各乡镇新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县委常委、县人大常委会各位主任、县政协主席等领导同志,带领县委组织部、县人大常委会各委办的工作人员提前对会议筹备、会议程序等情况进行了把关指导,并分别参加了包联乡镇选举会议,领导同志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既对会议胜利召开表示祝贺,也对会议提出了明确要求。各乡镇按照县换届选举工作方案,分别制定宣传计划,在各选区开展多形式、多层次,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强的宣传活动,营造浓烈的舆论氛围,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选民明确此次选举的意义、内容、基本要求、方法步骤、时间安排、选民的权利和义务,了解人民当家作主和人民代表大会的优越性,为选举工作创造良好氛围。

(三)、严格程序,规范操作。

1、依法组织选民登记。选民登记是换届选举的基础性工作。各乡镇都按选区进行选民登记,在各乡乡镇合并前选民登记的基础

上,重点对新满18周岁的、恢复政治权利的、新迁入的及死亡的、依法剥夺或停止政治权利的、迁出的、精神病患者和呆傻人员、流动人口进行了核对。经各乡镇选举委员会确认,并张榜公布,全县列入选民名单人数共267216人。选民登记基本做到了合法、准确、不重、不漏、不错。

2、合理划分选区,分配代表名额。全县12个乡乡镇总人口为390217人,有蒙古族、回族、满族、朝鲜族、达斡尔族、土家族、壮族、锡伯族、维吾尔族等九个少数民族。其中蒙古族占总人口的72。12个乡镇依据应选代表人数,考虑到居住状况和选民人数,从有利于选举出发,共划分选区403个。向各选区分配了代表名额,使每个选区都选举产生1-3名代表,保证了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大体相等。

3、规范程序,依法组织提名推荐代表候选人。严格把握由各政党、人民团体单独或联合推荐代表候选人,选民10人以上联名推荐代表候选人的原则,全县共提名推荐初步代表候选人1808人,经各乡镇党委、群团组织、各嘎查村党支部及选民10人以上联名推荐,均以文件或者统一印制的推荐书的形式进行推荐,保证了程序规范合法。各乡镇选举委员会将所提名推荐的初步代表候选人汇总后,于选举日15日前,即2006年7月1前进行了张榜公布。按照候选人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三分之一至一倍的要求,经过各选区选民小组反复酝酿、协商,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共1162人,并于选举日五日前,即2006年7月10日前进行了张榜公布。做到了既符合差额选举的法律规定,又符合结构比例和代表阶层的要求。

4、精心组织投票选举。全县统一选举日为2006年7月15日。每个选区都设立了1个主会场,此外共设立投票站403个,流动票箱981个。全县参加投票的选民参选率达90以上。12个乡镇代表名额为788人,实际选举产生788人。其中,男552人,占70;女236人,占30;中共党员428人,占54.3,非中共党员360人,占45.7;农牧民423人,占53.7,干部165人,占20.9,知识分子97人,占12.3;其他为103人,占13.1。

三、存在问题及对策在乡镇换届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标准,把思想政治素质好、组织领导能力强、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选进乡镇领导班子中,进一步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虽然在这次换届中不少年轻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但与形势发展要求相比,还存在思想不解放、观念不更新的问题;二是选拔培养非党领导干部力度还不够;三是一些乡镇由于对选举工作重视不够,工作抓的不够细,造成了副镇长候选人的落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采取以下主要措施认真抓好解决。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提拔使用年轻干部。要充分利用乡乡镇班子换届,职位空缺和机构改革时,增强班子的生机与活力。加大实行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制度,及时果断地调整不称职的领导干部,为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二)进一步提高领导领导班子的文化层次。我们要抓好班子成员的短期理论培训的同时,还要把学历教育紧紧抓班子成员的短期理论培训的同时,还要把学历教育紧紧抓在手上,制定出合理的学历教育培训规划,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提高班子成员的文化水平。

(三)进一步加大领导班子成员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乡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提高乡级干部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政策的自觉性。加强乡镇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服务和发展农村经济的本领。

(四)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对培养选拔女干部、党外干部的认识,增强培养选拔女干部、党外干部及时大胆提拔使用,特别是把一些素质好、能力强、有培养前途的女干部、党外干部优先进领导班子中,从而优化班子结构。这次乡镇人大、政府换届选举,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进行的,是我县农村牧区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件大事。在换届选举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党委领导、人大主办、各方配合”的原则,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周密部署,使这次换届选举工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一是依法治国方略得到进一步落实,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深入民心,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二是广大选民的民主意识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进一步强化,主人翁意识更加突出;

三是进一步提高了代表素质,优化了代表结构,使代表更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能够更好的代表各族人民参政议政,并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四是进一步加强了基层政权建设。新当选的乡镇人大主席、乡镇长、副乡镇长文化程度普遍提高,进一步年轻化,整体结构更加合理,保持了稳定性、连续性。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政治素质过硬,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和丰富的基层实践经验,能够驾驭复杂的局面,能够为基层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滨淮镇政法综治工作总结

滨淮镇政法综治工作总结

今年我镇坚持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省、市、县政法综治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紧紧抓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和谐这条主线,深入推进“平安滨淮”创建、“无上访村居”创建、法制宣传月等活动,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为实现滨淮镇经济社会赶超发展、提速进位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大力强化综治维稳领导责任,切实增强抓稳定保平安促和谐的责任意识。

1、切实强化综治维稳领导责任。严格实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真正落实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党政一把手、分管综治工作领导及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和谐的政治责任,进一步明确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负责抓好分管行业、部门的综治工作,确保实现“六个坚决防止”和“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目标。

2、切实落实部门单位综治维稳责任工作。认真贯彻“属地管理”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特别是综治成员单位参与综治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责任务,该哪个部门负责就由哪个部门负责,该哪个单位落实就由哪个单位落实,不断健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3、切实加大责任查究的力度。对工作措施不落实而导致发生恶性刑事案件、重大群体事件和群死群伤治安事故等严重危害社会稳定问题的地方、部门、单位等实行责任倒查制,严肃认真查明原因,查清责任,坚决实行责任查究,杜绝同类案件、同类事故再度发生,切实增强做好综治维稳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二、积极创新基层和谐平安建设工作,深入推进“和谐平安滨淮”建设。

1、抓龙头,注重领导推动。把和谐平安创建活动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实行镇班子领导和综治委成员单位包片挂点帮扶督

导,每位领导、每个单位分别挂点帮扶一个村的和谐平安创建工作,把挂点村的和谐平安创建工作成效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之一,作为对综治委成员单位综治目标管理考评内容之一。各村要有平安创建的具体工作计划和措施。

2、抓覆盖,拓宽创建范围。从每个家庭、村基层单位抓起,广泛开展和谐平安家庭、小区、村居、学校、单位、行业、企业、园区、景区等创建活动,形成以镇带村、以村促镇、点线结合、整体联动的创建格局。“和谐平安家庭”由妇联、“和谐平安学校”由中小学、“和谐平安企业” “和谐平安景区”由企业组、“和谐平安行业”由工商所、“和谐平安小区”由城建组、“和谐平安单位”由镇属各单位、“和谐平安村”由镇综治办牵头负责,抓好各项创建工作的落实。

3、抓典型,力促以点带面。各村、镇属单位在不同创建主体中要抓好1至3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典型,实行以点带面,分类指导。同时,在为民服务中及时妥善调解各种矛盾纠纷,切实加强治安管理和防范,促进基层和谐平安。各地、各部门和单位,必须落实创建整体规划,明确创建工作重点,抓点促面以推进全镇和谐平安创建工作。年内,镇综治委将召开全镇和谐平安建设经验交流暨命名表彰大会,认真总结推广经验,命名表彰一批创建典型,以推动和谐平安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三、努力化解社会矛盾、增加和谐因素,竭力维护全镇社会政治和谐稳定。

1、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拓展情报信息工作的触角,及时掌握全镇隐蔽战线的动向,高度警惕敌对势力插手我人民内部矛盾,防止敌对分子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制造事端。对入境破坏和境内“挑头扛旗”的敌对分子,坚持露头就打,决不能让其形成气候。密切关注非法宗教地下势力活动情况,有效防范境外宗教组织的渗透活动。搭建农村、学校二个反邪教警示教育平台,创新部门联动防控法、分级负责帮教法、多元教育转化法,坚持反邪教工作“四个纳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三个零”目标的实现。

2、建立化解社会矛盾的长效机制。一是矛盾纠纷排查

调处机制。切实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力度,注重从预防、排查、包案、调处、处突、责任查究等六个环节,构建矛盾纠纷排调长效机制。第一是预防。坚持信息预防,从抓早、抓小、抓快着手,及时掌握信息,解决问题,消灭隐患,防止群体性事件和民转刑案件发生。坚持普遍预防,采取普法宣传、举案说法等多种形式,增强广大群众守法意识和明辨是非能力,从源头上减少纠纷的发生。坚持超前预防,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提前介入,将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第二是排查。采取定时、定人、定点、定责的办法,开展“拉网式”专项排查调处,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使工作胸中有数、有的放矢。第三是包案。在排查的基础上,对一些大的纠纷和村没有调解好的纠纷,由镇相关领导分片包干,限期解决。第四是调处。依托镇综治维稳中心,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整合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土管所和法庭等方面的力量,着力构建党政统一领导,综治机构牵头协调,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有机结合,多种调解手段相互衔接配合的大调解工作体系,综合运用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和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第五是处突。进一步完善处突工作应急预案,并强化演练。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立即启动预案,果断处臵,迅速平息事态,把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六是责任查究。对工作不到位,导致矛盾纠纷激化,影响社会稳定的,坚决追究责任。二是诉求表达机制。积极搭建群众诉求表达平台,大力改进接访方式,全力抓好处理涉法涉诉上访工作。首先要搭建群众诉求表达平台。综治委各成员单位都要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和沟通反馈渠道,不仅要设立信访接待室、有诉求表达的场所,而且要建立领导接待日制度,每星期都要确定一天时间安排有领导固定接待,擦亮信访窗口,降低信访门槛,加强接访力量。镇政法综治中心,整合重点涉访部门资源,集中处理信访问题,为群众反映问题、寻求援助、提供建议开通便捷通道。其次要抓好处理涉法涉诉上访工作。对每一件涉法涉诉信访要认真对待、依法妥善处理;对重大涉法涉诉上访案件,有关

领导要亲自督办,及时回复,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对因其他原因,不能支持上访人要求的,也要做好上访人的思想疏导工作。凡是因执法不公、执法不当引发上访、影响社会稳定的,要倒查有关人员的责任。三是利益协调机制。要善于主动协调部门联动,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利益冲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调节各阶层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满足不同群体的正当利益诉求;善于通过社会中介组织协调人民群众的利益冲突。

3、着力营造良好治安环境。一是遏制、严防和减少犯罪。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强化日常“严打”工作,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点打击涉黑涉恶有组织犯罪,毒品犯罪,爆炸、绑架、杀人等严重暴力犯罪,抢劫、抢夺、盗窃等多发性犯罪。在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同时,对未成年人犯罪、初犯、偶犯、主观恶性较小的犯罪、情节轻微的犯罪,落实教育、感化、挽救的政策;通过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真正做到既有力打击和震慑犯罪,维护法治的严肃性,又尽可能减少对抗,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二是排查整治突出治安问题。本着什么犯罪突出就重点打击什么犯罪,哪里的治安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哪里的原则,及时排查治安乱点和突出治安问题,明确整治责任,开展集中整治,限期改变治安面貌。结合镇情,今年,镇里整治的重头戏仍旧要放在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上,并建立长效的打击和管理机制。同时,要以查办经营者、保护者和操纵者为重点,开展禁毒、禁赌、“扫黄打非”专项斗争和“网吧”清理整治等专项行动,切实从源头上增强治理效果。三是严格各项治安管理。加大对重点要害部位、金融单位、特种行业、枪支弹药、爆炸物品、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力度;对枪支弹药、爆炸物品、有毒有害物品的生产、销售、储存、使用,严格落实责任制,严防其丢失、被盗和流散社会;抓好农贸市场、大村庄、交通沿线村庄等复杂地区预防和控制各类案件的发生;加强公共复杂场所的治安管理,打击混迹其中的“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防止其成为藏污纳垢的场所。四是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受益者出资、企业经营、公安运

作”的治安防控机制,逐步走出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治安防控新路子。在人防上,要发挥专群结合的作用,发挥专职治安巡防队和由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等组成的义务巡逻队的作用,发挥村级“十户联防联保”小组的作用,真正织密织牢防控“天网”。

四、不断推进政法综治基层基础建设,有效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工作措施。

1、进一步加强基层综治组织规范化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省综治委和省编办《关于加强乡镇、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组织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重大事项报告、治安形势分析、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例会、通报讲评和检查督办等制度,推进综治工作规范化建设。继续抓好综治干部培训,不断提高综治队伍素质。加强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和人民法庭建设,提高基层政法组织的战斗力和工作水平。充分发挥综治维稳中心效能,继续完善“群众来访联接、矛盾纠纷联调、突发事件联处、治安防范联抓、农村和谐平安110联动”的农村维稳工作新机制。

2、积极推进综治工作“六进”战略。结合开展和谐平安创建活动,继续推进综治工作进社区、进园区、进景区、进企业、进校园、进村庄工作,从而把综治工作的各项措施进一步落实到基层。今年,全镇各级组织尤其要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带来的日益突出的稳定和治安问题,着力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综治工作,将其纳入到和谐平安建设大局中进行部署,切实解决好工作机制问题(由工商所负责),落实好“谁经营、谁负责”的问题,并加强企业内部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年内,全镇要抓好1-2个试点,不断拓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综治工作的覆盖率。

3、继续抓好五个专门领导小组工作。一是要本着“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精神,加强流动人口的治安管理与服务,加强人口信息登记工作,完善出租房屋管理协作机制,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打击流窜犯罪。二是要深入推进“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重点做好闲散青少年、流浪未成年人、“留守孩”、服刑在教人员的未成年子女等的教育、管理、服务和救助工作。

三是要对全镇范围内近三年来的刑释解教人员开展一次集中普查,摸清底数,掌握去向,防止失控;动员和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强和改进刑释解人员帮教安臵工作;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就业指导和职业培训,推进过渡性安臵企业和基地建设。四是要深入开展创建“平安铁路示范路段”活动,大力整治铁路治安重点区段,维护经济大动脉的畅通。五是要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

4、切实加大政法综治调研宣传工作力度。省、市委政法委确定今年为“政法综治调研年”,各单位要围绕政法综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制约政法综治工作开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力开展调研宣传工作。同时,突出和谐平安建设和政法综治队伍建设这两个重点,围绕政法综治重点工作和重大工作部署,整合政法部门、宣传文化部门、新闻媒体的宣传资源,在3月份、9月份继续集中开展好“政法综治宣传月”活动,着力营造良好、浓厚的工作和舆论氛围,并将和谐平安创建和有关法律知识纳入党委中心组学习内容,积极开展各种“和谐平安滨淮”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广大干部群众对和谐平安建设的知晓率以及对政法综治工作的认知度和参与率。此外,要注重探索新问题、新情况,着力创新思路、打造特色,针对“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以社区和基层组织为依托,以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为载体,加强对社会人的管理和改进。同时,着力思考如何创新思维,抓好和谐平安创建;如何创造特色,开展便民为民服务工作。

5、切实提高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水平。司法行政部门要在充分发挥为滨淮赶超发展、提速进位提供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职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普法和依法治理的工作职能,以开展 “五五”普法为契机,集中开展“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的“一学三讲”活动,继续推进法律进单位、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的“五讲”专项主题活动,重点加强领导干部、公务员、企业经营者管理人员、青少年和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

第五篇:镇第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报告

镇第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报告(1)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0年3月18日在中山市古镇镇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古镇镇人民政府镇长 苏恩明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我镇跨入新世纪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镇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及主席团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落实“三促进一保持”的各项决策部署,科学谋划、迎难而上,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简称 《规划纲要》)为契机,全力以赴保增长,多管齐下促发展,扎扎实实惠民生,基本完成镇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在“三个适宜”和谐中国灯饰之都建设中又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经济平稳发展,保增长目标基本完成。把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力保增长作为经济工作重心,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09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74.14亿元,增长6.39%,户籍人均生产总值10.51万元,增长5.46%。工业总产值222.22亿元,增长3.80%,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产值113.33亿元,增长20.20%,占全镇工业总产值51.00%。出口总额2.07亿美元,增长0.64%。完成国地两税收入8.34亿元,下降7.80%。地方一般财政预算收入6.59亿元,增长22.76%。镇属集体资产负债率为31.2%,村级集体资产负债率39.22%,资产质量不断优化。年末银行存款余额132.11亿元,其中居民储蓄余额96.26亿元,分别增长了25.45%和22.09%,贷款额54.82亿元,增长43.29%。固定资产投资30.96亿元,比增34.48%。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下降13.89%和18.05%。

灯饰产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以《规划纲要》发展“中山灯饰”为契机,提升古镇灯饰产业集群水平。“中国灯饰之都”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圆满举办第八届中国〃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灯博会”品牌效应进一步提升。本届灯博会展位面积创历届之最,国内外专业买家比上届明显增加,展位面积接近4万平方米,参展企业600多家,吸引了全球129个国家和地区63167名专业买家到 场采购。其中,国际巨头买家欧司朗、家得宝、施耐德、德国柏曼、西门子等到会采购,会展经济优势持续扩大。引导企业走“品牌强企”之路,推动了品牌创建工作。全年增加了4个“广东省著名商标”,企业名牌名标总量达到26个。深入规范市场经营环境和产品质量整治工作。通过规范常规管理和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相结合,全面清查“三无”企业,加强了管理、加大了监督,有效打击了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和各种破坏市场经营秩序及社会环境的违法行为。2009年,全镇工商登记总户数达17378 户,比上年净增加 3848户;国税登记总户数9878户,比上年净增加1848 户;地税登记总户数 11881户,比上年净增加 2094户,市场经济秩序明显好转,进一步提升了地区、市场和企业的竞争能力。

注重技术创新、技改工作,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全年拨出近300万元扶持奖励企业进行创品牌、引进设备、技术改造及科技创新等。2009年,全镇专利授权633件,比2008年增加55件;新增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3家,市镇技术中心19家;通过审定立项或获得财政支持的省市科技创新项目5个,其中“中山市城乡一体化LED路灯照明示范工程”已通过省重大科技专项立项。同时,加强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古镇灯具产品质量检测平台建设”项目顺利通过国家创新基金的评价验收,“古镇照明灯具专利信息平台建设及应用示范”项目获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专项资金支持,“一站式世界照明灯具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已投入使用并为近千家照明企业提供服务;“LED灯具新产品检测实验室”全面建成,为近百家灯饰企业提供质量检测及研发服务。此外,还完成了“科技企业和青年创业孵化基地”的规划并投入建设,进一步增强年轻人的创业热情,鼓励广大青年、企业“二次创业”,推动我镇向更高层次发展。

旅游、物流、商贸等服务业有较大发展,三次产业比例不断调整优化。完成了全镇服务业发展规划编制,做好服务业重点项目专项资金扶持申报工作。目前,古镇灯都商厦(世纪灯王)、灯饰产业集群物流服务中心、南方绿博园等3个项目已被纳入中山市重点支持建设项目。同时,大力推动旅游业发展,成功启动了“中国灯都〃古镇游”活动,建设工业旅游点,编制《古镇镇旅游指南手册》等,全方位展示灯都魅力,培育我镇旅游市场建设。2009年,全镇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0.10亿元,增长10.55%,三次产业比例为2.1:57.3:40.6,经济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

完善城镇规划建设,城市化进程加快。顺利推进各项重点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全镇人居创业环境。不断加大城镇建设投入力度,积极推进“世纪灯王”清苗填工、招商等各项筹建工作,积极配合新沙水线、新岐江公路、轻轨站等省市重点工 程建设,完成江南海岸花园、灯饰研发中心、华廷路和顺成11万伏变电站等工程建设,加快灯饰大厦、东方大酒店、六坊商厦等在建项目建设。同时,以优先发展公交为重点,完善各项配套设施建设。全镇新增公交车3辆,新增公交线路1条,完成36个候车站亭建设并投入使用,配套完善同益工业园、绿博园和龙麟沙等道路建设。此外,不断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强化城镇综合管理。全面完成首期日处理5万吨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和1.2 公里的冈南滨江生态公园建设,加快推进西江沿岸一级水源保护区整治拆迁工作及二明窦排灌系统工程建设步伐,不断扩大四旁绿化面积,全镇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加大环卫治理及广告牌整治力度,改善全镇的泛光照明,进一步提高城镇的美化、净化、亮化水平。

加强农业农村工作,促进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优化农业布局和农产品结构,成功举办了2009中国(中山)南方绿化苗木博览会暨第九届中国锦鲤大赛和名龟展,取得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积极发展高附加值的大树假植、观赏植物种植和园艺工程,目前种植面积已达5000多亩;组织农业专业户参加各类农业博览会、展销会及到国内一些大城市参观学习、了解市场,开拓农户眼界思维。大力鼓励农户到镇外购买或承包土地发展农业,目前异地经营农业面积累计近2万亩,增强农民增收致富途经。2009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2.74亿元,比增3%;农民人均纯收入19802元,增加2302元,比全市年人均水平高6741元。同时,始终坚持利益向下原则,协调各村平衡发展。大力扶持村级集体经济,鼓励各村兴建标准化厂房,发展出租物业,村集体总收入有所增长,农民分配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2009年,农村股民分配年人均4414元,增加44元,增长1.07%,其中,现金分配2564元,比增12.6%,用于人均买社保、医保等社会保障的非现金分配1579元。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2009年镇村两级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支出2630万元。“一免两保”水平不断提升,基本养老保险和居民住院基本医疗保险享受标准不断提高,养老金最低标准为600元/月〃人,最高标准为961.62元/月〃人;住院基本医保累计报销限额为10.5万元/年;户籍居民可享受重大疾病住院补充报销年上限额最高达10万元/人,全面实施基本门诊医疗保险福利政策,切实解决群众后顾之忧。优先发展教育,改善教师待遇,不断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全年投入8371万元发展教育事业,2009年,全镇高中阶段普率达98.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0%,初中教育质量评价位居全市一等奖。公共卫生服务日益完善,加强传染病防控,优化社区卫生站服务功能,镇村医疗一体化服务管理不 断完善。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不断加强,进一步弘扬了“勤俭、拼搏、创新、奉献”的古镇人文精神。高规格表彰全镇精神文明突出贡献单位和个人,镇村两级文化、体育设施不断完善,全镇饮食、曲艺、武术、书画、舞狮、舞龙等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弘扬,传统历史文化资源得到更好保护和利用,魏家祠堂、苏家祠堂、曹步观音庙等列入文物保护范围,六坊云龙成功申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工作,落实计划生育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和利益导向机制,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稳定了低生育水平。

公共安全能力不断加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把“平安古镇”建设放在发展的突出位置,形成“大平安”工作格局。重点加强社会综治和消防监管工作力度,顺利摘掉了“全省火灾隐患重点整治地区”帽子,加快推进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全面实施镇内禁行外地牌摩托车,全镇刑事案件立案数下降6%,破案绝对数提高34.6%;加强基层维稳组织建设,重视做好人民调解和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在全市率先挂牌成立综治信访维稳中心,有序推进农村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组建工作,2009年,全镇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296宗,办结回复率94%;调处民事纠纷465宗,调处率98%;强化安全生产、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宗数、受伤人数和经济损失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24%、27%和18%,社会大局稳定。此外,财经、监察、武装、组织、宣传、统计、物价、妇联、档案、审计、侨务、工会、地方志、关工委、残疾人事业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全镇人民同心协力,广大企业同舟共济,我镇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考验,保增长促发展一系列措施得力有效。过去一年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取得这些成绩,是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镇人民和广大干部艰苦奋斗的结果,也是各位人大代表、社会各界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政府,向所有参与、支持和关心古镇各项建设、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面临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优化任务紧迫,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亟待提高,环境代价和社会成本仍然偏高;发展后劲亟需增强,创业精神有所弱化,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不足,企业品牌意识仍然薄弱,产品质量不稳定的状况仍未有明显好转;各村之间发展不平衡,社会贫富差距呈现逐渐扩大趋势;交通秩序、社会治安、卫生医疗、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等涉及群众安全、健康、稳定工作还有薄弱环节;政府公共服务有待进一步完善,城镇综合管理和环境生态建设水平亟待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需要继续加强;群 众的思想道德水平、社会责任、文化素质和卫生健康观念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基层干部敢于担当和顾全大局的意识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仍需加强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要有强烈忧患意识,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勇于自我改造,自我提高,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10年工作安排

2010年是我镇巩固经济企稳向好势头,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全面加快科学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义重大。今年经济形势开局明显好于去年,但仍然复杂多变。我镇经济运行虽企稳向好但仍未根本好转,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压力加大,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仍然面临考验。为此,我们必须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对形势的科学判断和作出的决策部署上来,既要进一步增强发展信心,又要把各方面困难考虑得更充分一些,把各种应对措施制订得更周密一些,努力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今后,镇政府努力做到“四个进一步”,即进一步增强促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帮扶企业发展的力度,进一步增加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进一步加强勤俭节约办实事的作风,为更长时期又好又快发展打牢基础。201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以全面实施《规划纲要》为契机,以调结构、增后劲、促发展、惠民生为重点,着力加快产业结构优化,注重软硬环境并抓、内外市场兼顾,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增强发展动力;着力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着力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三个适宜”和谐中国灯饰之都建设更大成就。

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达81.55亿元,增长10%,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9%,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59.5%;工农业总产值246.13亿元,增长9.5%,外贸出口总值有所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农民人均收入21386元,比增8%;全镇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率分别达94%和90%以上。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全面贯彻《规划纲要》,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今后,我镇的经济发展既要“量”更要“质”,以全面落实《规划纲要》,大力发展“古镇灯饰”为核心,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

1、坚持把质量作为产业生存的生命线来抓,夯实古镇灯饰产业基础。一是整合相关部门力量,强化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日常巡查和专项整顿行动有机结合,大力开展以灯饰成品和灯饰配件为重点的专项整治行动,切实从源头上抓好整体产品质量;二是提高质量意识,充分利用电视台、报刊等相关媒体和宣传阵地开展面广、长效的质量宣传,提高全镇全员的质量意识,发动社会力量共同抓好质量;三是加快建立我镇灯饰行业的产业标准联盟,指导商会、协会加快探索推行优质认证标签制度,严格按照制度组织生产和销售,杜绝假劣产品对“古镇灯饰”造成的不良影响;四是建立动态的企业质量信用档案,根据企业产品质量信用程度实行有重点、有针对性监管。五是引导企业建立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实现从产品设计到售后服务的全程质量保证体系,使质量管理日常化。六是继续深化灯饰产业服务平台服务,进一步加强质量监督与服务性检测相结合,规范产品上下游生产,并从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等方面规范与灯饰产业相关的各个领域,使灯饰产品质量从整体上得到提升。

2、坚持深化品牌战略建设,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一是加快探索“古镇灯饰”区域品牌经营的方法和模式,积极引导企业推广使用“古镇灯饰”区域品牌标志,提高企业灯饰产品质量,同时加大“古镇灯饰”推广策划力度,在国内外主流 媒体开展以“古镇灯饰”区域品牌为核心的品牌系列形象宣传推广,提高“古镇灯饰”在消费者的认同度和在行业的知名度,扩大和提升“中国灯饰之都”的影响力和形象。二是高水平筹办第九届中国〃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和首届古镇灯饰配件博览会,引进国内外知名灯饰企业参展或采购,提升“两个展会”的影响力和会展效益,尤其是灯博会要进一步提升国际化水平,从单纯的参展企业数量扩张向层次规格提升、国际化程度高和经济社会效益明显方面转变,与灯饰产业发达国家地区和国际知名会展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打造成国际知名灯饰专业会展。三是继续全力扶持、引导企业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加大扶持奖励措施,鼓励企业争创国家级、省级名牌名标,重点培育一批省级以上名牌名标,做强一批龙头企业,做优一批竞争力强的产品,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四是进一步引导生产企业创新营销方式,鼓励扶持企业到国内各大市场建立销售联盟,实行大卖场销售模式,不断加强国内营销网络建设。积极推动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改变贴牌为主的外贸状况,以自主品牌或行业品牌“走出去”,逐步建立企业自己的境外营销网络,增强古镇灯饰的国际竞争力。五是加大企业政策扶持力度,重点在标准厂房、大型商铺建设、先进设备引进等方面给予适度优惠,鼓励现有企业增加投资以及吸引和留住外来优质企业扎根古镇做大做强。六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发展总部经 济。落实有关招商引资优惠扶持政策,鼓励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招商,以对灯饰业联度大、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龙头项目作为主攻方向,吸引大企业、大集团到我镇设立地区总部、产业项目和研发机构,促进产业链向研发设计伸展。

3、坚持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工作,把创新作为提升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一是加快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和运营。科技创业孵化基地分两期实施,第一期项目主要功能包括青年创业孵化区、现代服务业孵化区、灯饰设计孵化区等,并推动开展“产学研”合作,引入一批高等院所、知名技术服务机构设点,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增强照明灯饰产业科技竞争力,促进灯饰产业优化升级。二是加快省级新能源区域特色产业基地的规划建设,力争在2012年建成,发展绿色照明和低碳经济。重点推进“一基地、五中心、一示范工程”的各项规划建设工作,促进传统灯饰产业与现代照明协调发展壮大。“一基地”是指广东省LED与太阳能技术应用区域特色产业基地;“五中心”是指LED及太阳能光伏照明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照明灯具设计制造中心、产品仓储物流中心、产品及配件展销中心、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一示范工程”是指LED景观照明应用示范工程。三是落实科技创新奖励政策,做好企业技改、技术中心申报工作,促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技术改造、产品研发及品牌塑造,鼓励企业积极引进国 外先进技术设备和建设技术中心、工程研发中心,重点培育一批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四是加强人才工作创新。加快建立业内人才信息库,推动人才信息交流,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引进各类优秀人才,同时鼓励企业以知识产权、专利技术入股等方式吸引人才,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和管理,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我镇产业的优化升级提供人才保证。

4、坚持大力推动第三产业提速发展,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全面、快速、健康地发展第三产业,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拉动经济新一轮增长的重要突破口。一是完善以国贸酒店、灯都时代广场、银泉酒店、新都酒店为中心的城区商业圈,全面带动中心区商业的高度繁荣,拉动半径50公里的消费群体。二是加快“世纪灯王”的项目投资和经营招商工作,全力打造以世纪灯王为中心,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标志性灯饰文化与技术展示区、灯饰产业配套商贸和物流功能区、灯饰工业与技术制品商圈等“三区一圈”为重点的灯饰产业综合性服务业聚集区的规划建设,逐步形成特色明晰、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现代服务体系。三是加快整合绿博园、特色灯饰门市(灯饰街)、历史文物景点等旅游资源,不断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开发古镇旅游线路,逐步把古镇发展成为产业观光旅游、会议商贸旅游和生态休闲旅游的胜地。四是加强对各专业功能市场的调控力度,防止同质化恶性竞争,重点加强灯饰、户外灯、灯配、建 材、电子五金、物流、花木、农贸等专业市场的规划建设,积极培育和引进研发、信息、设计、技术、金融等中介服务组织,延长灯饰产业链条,提升灯饰产业竞争力。五是大力发展灯饰创意设计产业,推动技术创新与创意设计双轮驱动,加快把“灯饰创新设计园”纳入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促进灯饰产业从“古镇制造”逐步向“古镇创造”转变。

二、全面构建宜居古镇,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发展竞争水平

继续坚持“欧陆风格,岭南特色”的城镇建设总体定位,全力打造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宜居环境。

1、加快完善城市功能。一是继续抓好中心城区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城镇承载能力。重点加快“世纪灯王”、灯饰大厦、灯饰研发中心大楼等重点工程的施工建设,全面启动古镇新灯饰会展中心建设工程,加快海洲次中心区的规划建设,完善海洲中心区的办公、商业、道路及市政设施建设等。二是加强同益工业园、北海工业园的规划建设。加快同益工业园中心区和二期(即为轻轨线以南用地)的开发,重点要抓好化工区的规划、建设、管理,督促已购地企业的厂房建设,完善各项配套设施,使其成为我镇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三是加快推进“三旧”改造,科学用好城市发展资源。要充分利用好“三 旧”改造政策,重点推进灯饰一条街的改造,打造一条品质更高、功能更全、竞争力更强的灯饰特色商业街,并以改造灯饰街为切入点,着力改造一批、建设一批、规划一批高档次、高规模的综合性大型商厦。四是继续抓好西江沿岸景观带的规划建设。重点综合整治西江沿岸,严格控制沿岸范围的各类新建、再建、重建及维修工程,尤其是古

三、古四、六坊沿江及海洲水道沿岸企业的治理,将西江沿岸改造为滨江公园及绿色通道。

2、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缓解和改善全镇道路交通拥堵问题。一是以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为目标,重点配合市政府推进新岐江公路、古神公路辅道和新沙水公路建设,推进轻轨古镇站点的配套建设。加强镇内主次干道网络的建设,加快完成华廷路建设,年内实现全面通车,加快永安路、同益工业园路网、东岸工业区路网的规划建设,推进基耕路、同兴路扩宽改造和中兴路国贸段下穿改造等。二是实施古镇镇道路交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建立长效机制,加强道路管理。加大道路交通设施配套投入,加强路面尤其是交通黑点的疏导和监管力度,加快在主要交通路口安装电子警察,完善道路交通标识、标志,实施交通限行措施,科学划定停车区域,大力发展公交出行,调整优化公交网络,切实减少道路交通人为堵塞。加强综合执法,坚决整顿停车秩序和占道经营行为,加大人力三轮车、营运摩托车的整治力度等。

3、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做好总量控制、污染减排工作,重点对水和生产、生活垃圾污染进行综合治理,特别要把水污染防治作为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实施水环境综合管理规定,加强污水处理系统一期管理,全面启动二期规划建设,加强内河涌的管理、疏浚、清淤和河面垃圾的清理,年内完成二明窦排灌系统工程,实现从全面截污到引入优质西江水,彻底解决内河水脏、水臭、水黑、水阻问题。加快规划建设金属表面处理和路灯杆加工等两个污染集中加工小区。同时,抓好城镇环境整治工程,加强全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强化监督、考核工作制度,实施“责任包干”和“门前三包”责任制,科学规划建设垃圾中转压缩站,大力推行垃圾袋装化和分类收集,规范建筑垃圾清运,努力建设生态特色突出、居住环境优美的新古镇。

三、全面加强“三农”工作,着力促进农村协调发展,提升城乡统筹发展水平

1、坚持发展现代农业。一是提高农业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水平,重点引进观赏鱼、龟鳖养殖产业,首期规划400亩建设养殖基地和专业市场,逐步打造集养殖、交易、观赏于一体的平台;引进橄榄树、日本红枫、罗汉松等绿化苗木新品种种植,进一步提升我镇绿化苗木产业发展水平。二是重点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南方绿博会,加快规划绿博园成为国家 4A级农业生态旅游示范区,充分利用农业休闲观光优势,开发古镇旅游线路,推动我镇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同时,继续全力筹办中国(中山)南方绿化苗木博览会,全力做好“中国南方绿化苗木示范基地”的各项申报和建设工作,三是设立专项奖励扶持基金,大力扶持古镇园林企业做大做强及推动农民各种专业技能培训开展,鼓励在本镇注册、经营的园林工程公司上等级资质及培养和引进绿色产业专业技能人才,为我镇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2、高度重视农村平衡发展。一是继续坚持“利益向下”原则,加大对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村的帮扶力度,进一步提升古镇、镇南片的发展水平,加快海洲村的发展步伐,努力推进曹步片发展。二是进一步鼓励各村发展标准化工业厂房出租,加大扶持力度,提高优惠幅度,同时还将农村兴建标准化工业厂房与发展房地产、商铺和财政返还等实行关联推进,全力推动村集体加快兴建标准化工业厂房,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三是进一步加强农村村务和财务规范管理,强化对权力的监督约束机制。重点完善和深化“两公开一监督”制度,深入推广“阳光村务”,加快实施村级重要事项管理手册,建立农村资产动态监管信息平台,完善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镇村经营性项目合同签订等制度,为实现农村科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全面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民生和平安工作,提升 “和谐平安灯都”建设水平

1、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建设文明古镇。大力弘扬“勤俭、拼搏、创新、奉献”的古镇精神,坚持不懈地向全社会,尤其向下一代灌输,逐步培养与“中国灯饰之都”相适应的现代文明灯都人。重点加强思想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和提升志愿服务理念和慈善理念,努力营造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社会氛围和热心公益、扶贫帮困、平等友爱的人际关系,建设文明和谐环境。倡导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大力弘扬创新的时代精神,不断提升全民知识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以创新为荣的良好风气,形成敢为人先、勇于突破的浓厚氛围。同时,进一步完善镇村两级文化设施网络和文化体系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大力发展机关文化、企业文化、乡村文化和节日文化,弘扬饮食、曲艺、武术、书画、舞狮、舞龙等传统文化,打造深厚新颖、高雅脱俗的灯都文化品牌,为推动古镇的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和智力支持。

2、坚持改善民生保障,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整合教育资源配置,推进“四名”工程,促进学前教育规范发展,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化优质化水平。重点引进1—2家优质的民办学校,增加外来 人员子女接受教育的渠道;坚持人才强镇战略,积极发展成人职业学校,建立劳动者学有所教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重点培养各类灯饰专业人才、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队伍。二是进一步完善“一免两保”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制定实施办法,探索推进外来员工享受我镇重大疾病救助等社会福利工作。认真落实市流动人员积分制管理政策,积极解决外来人员子女入读公办学校问题,保障教育公平。拓宽社会救助范围,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政策,切实做到应保尽保,成立镇慈善基金会,规范各村发展扶贫助困慈善基金,做好低收入家庭和临时困难救济对象的救助工作,切实解决特困户及困难群众生活、就医、法律援助等问题。三是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启动新古镇医院工程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全民健康体检工作,完善全民健康档案。完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优化、整合社区卫生服务资源,加强社区卫生基本医疗服务功能,加强传染病防控,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四是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就业帮扶力度,建立面向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制度。五是继续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完善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加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工作,开展创“两无”村活动比例要达50%以上,稳定低生育水平。六是切实做好“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工作,落实专项资金财政,全面完成陆丰县甲东镇扶贫任务。

3、建设“平安古镇”,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一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年内坚决摘掉“全省治安复杂地区”这帽子。全面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扫除“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和黑恶势力,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问题。进一步加大投入,大力实施科技强警目标,全面推进各村治安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工作,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二是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落实责任制,继续加强安全生产培训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升监管能力。继续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领域的专项治理,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三是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建设适应社会转型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和权益保障机制,形成“大信访、大调解”格局。全面完成农村信访维稳工作站建设,整合农村综合整治分队,前移信访关口,切实提高我镇基层信访维稳工作水平,引导群众以合法理性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矛盾,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等。同时,完善欠薪保障金制度,大力打击恶意欠薪逃匿行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大局稳定。

五、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着力提高执行力,提升行政服务水平

提高执行力,切实做到高效率推进、快节奏落实。加强政府公共服务管理,严格规范决策程序,完善行政问责制度。积 极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全面推行目标管理,把目标管理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工作人员,对定下来的工作、部署了的任务,要雷厉风行、落实措施、一抓到底;对一些关键环节,主要领导必须靠前指挥,绝不能相互推诿、矛盾上交。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提高执行力的保障机制,实施有效的奖优、治庸、罚劣措施,强化问责与监督,对碌碌无为、政绩平庸的人,要及时调整岗位;对执行力低下、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人,要严格追究责任。要把工作的执行作为识别、考察和选拔干部的重要标尺,让善于执行、敢于执行的干部有舞台、受褒奖,形成鼓励改革创新、敢于破解难题的良好环境。

坚持依法民主行政。依法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和行使职权,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认真落实人大各项决议决定,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进一步转变工作方式,改进机关作风,建立和完善精简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提高政务公开水平,大力推进政务信息化,建立鼓励公众参与、重视专家论证的决策咨询机制,加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促进政务公开;重视和发挥各商会、协会的作用,引导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提高政府的社会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

建设廉洁高效政府。坚持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好事,真抓实干为企业谋发展。以目标倒逼进度,以督查倒逼落 实,推进行政提速和服务增效。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实现行政运行经费“五个零增长”。坚持加强学习,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府,促进公务员知识结构转型升级,增强政府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坚持严守纪律,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制度,强化经济责任审计,加强行政监察和行政问责。健全各部门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干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建设重学习、重调研、重服务、重落实的工作作风,建设为民务实、廉洁高效的公务员队伍,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

各位代表,同志们!新的一年,我们肩负着更加艰巨、繁重而光荣的任务。我们坚信,任何困难阻挡不了我们科学发展的步伐,任何挑战动摇不了我们先行先试的决心!让我们在市 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圆满完成全镇“十一五”发展规划,共同建设“三个适宜”和谐中国灯饰之都而努力奋斗!

下载滨淮镇第十四届人大、政府换届选举工作总结[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滨淮镇第十四届人大、政府换届选举工作总结[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滨淮镇中心小学会议交流材料大全

    重习惯强教研,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滨海县滨淮镇中心小学近年来,我校以大面积教学质量提升为目标,以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和教师教学能力提高为抓手,大力实施科研兴校,坚持在“真......

    滨淮镇中心小学十二五发展规划

    滨海县××镇 “十二·五” 教 育 发 展 规 划一、指导思想: 按照“均衡发展,内涵提升,质量争先,特色创优”的总体思路,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大力提升教育现代化层次,坚持教育为地方经......

    x镇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总结

    八里镇市、镇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总结这次市、镇换届选举是我镇人民政治生活和政权建设的一件大事,在市委、市人大、镇党委的统一领导和各村、各选区的通力合作努力下,我......

    镇人大换届选举第一阶段工作总结

    XX镇人大换届选举第一阶段工作总结 我镇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在区人大常委会、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工作部署,积极组织、合理安排,圆满完成第一阶段的工作。 一、加强领导、健全......

    市、镇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总结

    市、镇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总结 在市委的领导下,我市市、镇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按照宪法、选举法和地方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和上级人大常委会关于全市市、镇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庞家镇第十二届人大、政府换届选举工作总结(5篇模版)

    庞家镇第十二届人大换届选举 工 作 总 结 我们庞家镇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从9月中旬开始,到12月下旬结束,历时三个月。镇人大在县委、县人大、县委组织部的积极支持、指导下,在镇党......

    滨淮镇中心小学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滨淮镇中心小学教师培养计划 一、 指导思想 为能够适应新时代要求,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骨干教师,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乐于奉献,开拓创新的教师队伍,提升我校整体的师资水平,......

    滨淮镇农业农村工作先进事迹材料

    滨淮镇农业农村工作先进事迹材料滨淮镇域面积135平方公里,总人口6.8万人。下辖1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全镇自然资源丰富,特色农业成效显著,近年来已培植了种植业、养殖业、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