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现行排污收费制度的特点和内容是什么
我国现行排污收费制度的特点和内容是什么?
目前我国的排污费征收制度明确规定,按污染物的种类、数量以污染当量为单位实行总量多因子排污收费。与原有法规相比,现行条例实现了排污收费标准的4个转变,即由超标收费向总量收费转变;由单一浓度收费向浓度与总量相结合的收费转变;由单因子收费向多因子收费转变;由低收费标准向补偿治理成本的目标收费转变。
我国排污费征收使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按照“环保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原则,征收的排污费一律上缴财政,纳入财政预算,列入环境保护专项资金进行管理,全部用于污染治理,包括重点污染源防治,区域性污染防治和污染防治新技术及新工艺的开发、示范和应用等。《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及其配套规章加大了排污收费工作的执法和监督力度,对排污费缴纳、征收、管理及使用等环节的违法行为,均规定严厉的法律责任。对不缴或者欠缴排污费的,责令限期缴纳,逾期拒不缴纳的,处应缴纳排污费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并报经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我国排污收费制度存在哪些问题及如何完善?我国排污收费制度取得了明显效果。但从实践情况看,现行排污收费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主要污染物排污费征收标准偏低,不能弥补污染治理成本,不利于污染物的治理和减排。造成企业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不利于调动企业治污积极性。二是排污费不能足额征收,影响了污染治理资金的筹集和环保设施的建设。排污费不能足额征收,除政府干预、执法不严等原因外,还与目前监测手段落后、底数不清,不能准确核定排放量有关。三是部分地方有截留、挪用、挤占排污费的现象,影响环境污染防治。特别是有一些基层环保部门,征收的排污费严重不足,很大部分用于人员经费和办公费支出。完善排污收费制度应包括:研究调整排污费征收标准,推进环境污染外部成本进一步内部化。二氧化硫排污费征收标准力争在“十一五”期间逐步提高到治理污染全部成本水平。切实加强排污费征收管理,建立排污量和排污费缴纳情况公告制度。积极开展排污费征收情况稽查,加强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建设等。
排污权交易的优缺点
(一)实行制度上的问题
排污权交易要以污染物总量控制为前提,而污染物排放总量应当根据当地环境容量也就是自净能力确定。但环境容量受多种不确定的因素影响,很难准确得出。因而实际确定的污染物总量只是一个目标总量,更多时候它表现为最优污染排放量(由边际私人纯收益和边际外部成本共同决定)。也就是说如果排污权交易建立在最优污染排放量基础上,污染物排放总量极大可能超出环境容量,毫无疑问会构成对环境的破坏。
环境标准和排放标准的进一步准确化是排污权交易顺利进行的必备条件。环境标准从形式上看,似乎体现了各污染源之间的公平,但实际对于不同的排污企业,可能因为背景水平、治理难度等的差异并未公平地分摊削减污染的负荷。现行排放标准对于新兴污染控制政策的改革甚至产生一种限制。
排污权交易原则上禁止各功能区之间排污许可证的转让,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这就是当环境围绕压力大的地区向污染压力小的地区转让排污权时,适用两地环保部门协商制定的“兑换率”。然而由于兑换率直接涉及两地的经济利益,可以想见达成一致是非常困难的,又会增加政府的管理成本。
非排污者可以进入市场购买排污权,从理论上来说违反了污染者付费原则。实际上将一部分责任转嫁给无辜的非排污者,由于非污染者的原因减少了污染,意味着在环境自净能力许可范围内又可以多排放,极不公平,长此以往,后患无穷。从实践看,中国不会有那么多的环保组织和个人有能力参与到市场中来,就算有,也不可能长期负担这本不应该由他们支付的排污权。
此外,未能适当地考虑排污时间问题。效果良好地满足短期环境标准意味着除控制污染外还要控制时间。污染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环境自净能力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条件下有所不同。如果节省的排污权在同一时期使用,又恰好遇到自净能力差的时期,就等同于超标排放。
(二)环境行政管理部门面临的问题
从政府角度看,按照政治学理论,政府存在一个自我扩张的倾向,总是希望多管事。同时,政府总是希望手中的钱越多越好,通过环境税、排污收费等手段,在保证环境效果之外还可以获得一笔可观的经济收入。而实施排污权交易,只能得到环境污染产权出售的收益。并且,实现许可证市场的均衡需要很长的时间并产生大量的交易费用。因此,政府会偏好政府干预的手段,也就不会对排污权交易这样的靠市场机制解决问题的方法太感兴趣。
作为一种市场手段,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关键问题之一就在于如何合理地将初始排污权分配给数个污染源。初始分配权一般有两种方法可以来获得:它可以在现有的排污者中分配;或者可以通过拍卖或抽签的方法在范围更广的申请者中分配。对于局部的污染物而言,其中一些许可证可以免费发放;而对于全局性的污染物来说,许可证应该进行拍卖。但是,如何合理确定分配方式呢?如果采用免费发放的方式,政府管理部门就不能取得经济利益。而如果对初始排污权都进行拍卖,则有可能增加实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阻力。因为排污企业提供了就业机会,交纳了税收,生产了社会需要的产品,却需要以较高的竞标价格购得初始排污权,也可能影响投标人的积极性。投标人越少,拍卖者所能得到的价格就越低。怎样确定初始排污权的分配方式,对政府管理部门也可能成为难题。
在实施总量控制基础上的排污权交易中,合理有效的监督管理必不可少,否则,政策就会偏离目标。由于排污权交易中容量资源转变为有价值的财产,企业的牟利动机将表现的更加强烈。如果监管不严,违规可能获得利益,比如出售非减排的排污权,排污权交易的市场规则就会被破坏,也就不可能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最小的成本实现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怎样实现有效的监督管理,怎样分配好初始排污权,既要完善的监督机制,又要监督人员本身的素质高,更高的要求在目前的环境监督管理体制下还有一定难度。
(三)立法上的困难
排污权交易中有可能出现两类很不相同的市场势力。第一种是定价污染源或污染源联盟,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试图操纵许可价格。第二种是掠夺性污染源或污染源联盟试图把许可市场作为手段,减弱他们在生产和销售市场上遇到的竞争。也就是说,由于许可证数量的有限,持有者会产生囤积、投机的行为,许可证还可能成为行业或地区生产垄断一种方式。在对排污权交易进行立法加以规制时,很难对这些行为加以界定。标准过严,可能会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反之,不仅破坏环境,还会影响经济的长期发展。在惩处这类囤积、投机行为,确定其法律责任时,只能处以经济和行政处罚,难以追究其刑事责任。惩罚力度也会影响交易者对市场规则的遵守,不能减少执法中的任意性和不确定性。
第二篇:排污收费制度
排污收费制度
排污收费制度是我国环境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是促进污染防治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排污收费制度实施20多年来,对促进企事业单位加强经营管理,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筹集污染治理资金,加强环境保护自身建设和严格环境监察执法等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排污收费制度的改革
我国的排污收费制度是在80年代初建立的,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存在一些缺陷。其功能是促进企业治理达标,因此设计出的标准是超标排污收费,对资金的使用主要是补助重点污染企业的治理,没有强调对环境损害的补偿。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这种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环境保护的要求,必须用更强的功能体系来替代,在这种背景下,国务院出台了《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及其配套办法,取代了国务院《排污费征收暂行办法》,它是以总量控制为原则,以环境标准为法律界限,构筑的新的排污收费框架体系。从2003年7月1日起实施,对我国的排污收费制度体系、标准体系以及排污费征收体制、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及计算方法等方面作了重大改革。我们主要学习一下排污收费标准体系的改革。(了解即可,在后面的学习中都会讲到。)
1、由超标收费向排污即收费转变(以发电厂为例,如果这样就会随着排污企业的增多,在一定区域会出现即使排污单位全部达标排放,区域环境质量仍向恶化趋势发展的现象,这是由于区域排放的污染物总量仍然超过区域环境容量的缘故;由单因子收费向多因子收费转变;由单一浓度收费向浓度与总量相结合转变;由低收费标准向高于治理成本的收费转变。旧的收费标准大大低于污染物的治理成本,起不到刺激污染者进行治理的作用,致使许多企业宁
愿缴纳排污费买排污权也不愿上设施治理污染。
二、排污费的征收对象
《条例》第二条: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均应缴纳排污费。如果排污者向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污水,已经缴纳污水处理费用的,不再缴纳污水排污费。
三、排污费的征收标准及征收办法
按照《水》《气》《声》《渣》法的有关规定,排放污水、废气按照排污即收费的原则收费,固废从2005年4月1日起只收危险废物排污费,(固废分两种,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排放噪声按照超标声级征收超标排污费。具体征收标准依据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经贸委2003年2月28日第31号令《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
办法》执行(2003年7月1日)。
四、排污收费基本原则******
1、排污即收费的原则(11个)
《条例》第二条: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均应缴纳排污费。
凡是向环境排放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固体废物或超标排放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的企业、事业、行政机关、社会团体、部队、个体工商户等一切排污者,都必须依法履行缴纳排污费的义务,否则将视为环境违法行为,并承担法律责任,但自然人除外。
2、强制征收的原则
《条例》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排污者应当自接到排污费缴纳通知单之日起7日内,到指定的商业银行缴纳排污费。第二十一条还规定:排污者未按规定缴纳排污费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缴纳,逾期拒不缴纳的,处应缴排污费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并报经有审批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环保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也有对不按规定缴纳排污费的违
法行为作出强制征收的规定。
3、属地分级征收的原则
《条例》第七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核定权限对排污者排放的污染物的种类、数量进行核定,装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上的电力企业排放二氧化硫的数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珲春发电厂现装机容量为86万千瓦,二氧化硫排放量由省环保局核定)
4、征收程序法定化原则
排污费的征收必须依据法定程序进行,即排污申报登记--排污申报登记审核—排污量核定—排污费的计算--排污费征收缴纳--不按规定缴纳,经责令限期缴纳拒不履行的强制征收的法定程序组成,否则将视为
征收排污费程序违法。
5、征收时限固定的原则
排污费必须按月或按季属地化收缴,环保部门必须按月或按季向排污者强制征收其某月或某季的排污费,否则将依照《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由上级环保部门责令改正或直接向排污者稽查追征补缴排污费,并依据第二十五条的规定追究环保监管部门的法律责任。
6、政务公开的原则
排污收费标准和排污收费额实行公告制,接受社会监督。(收费大厅有排污收费公示板,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收费程序等内容全部上墙公开并在政务公开网公开。)
7、上级强制补缴追征的原则
《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负责征收排污费的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在征收排污费的过程中,将应征而未征或者少征的,上级环保部门有权责令其限期改正,或者直接将未征收或少征的排污费责令补缴追征,上缴上级财政的国库收费专户。本原则规定的征税主体是上级环保部门,补缴对象是未缴或少缴排
污者,追征资金将上缴至上级财政。
8、特殊情况下可实行减免缓的原则
《条例》及《关于减免及缓缴排污费有关问题的通知》都有规定,排污者遇台风、火山爆发、洪水、干旱、地震等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火灾、他人破坏等遭受重大经济损失的,可以申请减半或者免缴排污费。符合本规定的排污者申请减免排污费的最高限额不得超过一年的排污费应缴额。
托儿所、幼儿园、敬老院、残疾人福利机构、殡葬机构、中小学校(不含校办工厂)及其他社会公益事业单位,可按申请免缴排污费(前提是达标排放),(医院、学校和几个教会只征收超标部分的排污费)。排污者因实际经济困难可向环保部门和财政部门申请不超过3个月的排污费缓缴期,在批准缓缴后1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讲一下下岗人员、残疾人搞个体经营活动是否缴费的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有关收费优惠政策的通知》中对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免交的费用做了具体规定,其中不包括排污费和超标排污费,因此国家环保总局在给海南省环境资源厅的复函中已明确答复:下岗人员、残疾人在个体经营活动中排放污染物应当缴纳排污费。复函贴在了一楼窗口玻璃上,有人理解为那是对海南的答复,要知道国家局对任何省市的法律解释在全国范围内均有法律效力,适用于全
国。)
9、收支两条线的原则 《条例》第四条规定,排污费的征收、使用必须实行收支两条线,征收的排污费一律上缴财政,环境保护执法所需经费列入本部门预算,由本级财政予以保障。即环保部门必须把收缴的排污费全部及时缴入国库,禁止截留、挤占、挪用,否则将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10、专款专用的原则
排污费作为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主要用于重点污染源的防治、区域性污染防治、污染防治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开发及示范应用、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污染防治项目等,任何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作他用。另财政部和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排污费资金收缴使用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进一步规定,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不得用于环境卫生、绿化、新建企业的污染治理项目以及与污染防治无关的其他项目,否则将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11、缴纳排污费不免除其他法律责任的原则
《条例》第十二条规定,排污者缴纳排污费,不免除其防治污染、赔偿污染损害的责任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责任。排污缴费是排污者应尽的一种法律义务,排污就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或超标排污费。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缴纳了排污费不等于买到了合法的排污权,缴纳了排污费还应负责污染治理,改善环境的法律责任,因污染触犯刑法的惩罚是一种刑事责任,二者都不能相互代替,应同时
追究其责任。
五、排污收费种类
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排污收费的种类有水、气、声、固废四类。其中水排污费又分为污水排污费、超标污水排污费两种,固废排污费又分为一般固体废物排污费和危险废物排污费两种。因此实际征收的排污费有污水排污费、超标污水排污费、废气排污费、危险废物排污费(以填埋方式处置危险废物不符合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应当缴纳危险废物排污费。)、超标噪声排污费和加倍收费等6种。其中固废排污费从2005年4月1日起不收费。
五、关于加倍收费。
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倍收费的种类有:
1、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加倍收费;
2、单位场(厂)界100米以上有二处以上排放超标噪声的加倍收费;
3、排放污水超标加1倍征收超标污水排污费等3种。这3种收费按污染物介质归类,分别属于污水超标准排污费、噪声超标准排污费和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任
务加倍收费。
(讲一下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执行问题)
******排污费的征收程序******
一、排污申报登记
排污申报登记是指排污者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向所在地环境保护部门申报登记所拥有的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施和正常作业条件下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强度等与排污有关的各种情况的一项法
定义务。
(一)排污申报的特性:
1、基础性。它是为环境监督管理提供事实情况的基础性事实依据。
2、时间性。分别规定了正常生产作业、新扩改工程、闲置与拆除污染防治设施、排污发生重大改变等情况下应遵守的排污申报登记和办理手续的时限要求,及时记录了排污者的动态变化情况。
3、真实性。要求排污者如实申报,不得谎报和拒报。
4、强制性。法律法规规定拒报或谎报的,可给予警告或处以罚款,并责令限期改正。
(二)申报时限:
1、正常申报---每年1月1日至1月15日。
2、变更申报---排污者申报登记后,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排放去向、排放方式、排污口设置、污染处理设施需要作变更、调整的,应在变更前3日内履行变更申报手续,排污情况发生紧急变化
时,必须在变更后3日内履行变更申报手续。
3、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的排污申报登记,应在项目试生产前3个月内办理排污申报手
续。
4、产生建筑施工噪声的单位必须在开工15日内办理排污申报手续,填报《建筑施工场所排污申报登记表》。(在建设项目建设期间,施工单位作为直接责任人,应当依法履行排污申报和缴纳排污费的义
务,而不是建设单位。)
(三)申报内容
1、排污者的基本情况。包括企业详细地址、法人代表、产值与利润、生产天数、缴纳排污费情况、新扩改项目、产品产量、原辅料等情况。
2、用排水情况。包括污染物排放浓度与排放量、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
3、废气排污情况。排放位置、污染物排放量、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燃料耗用量等情况。
4、噪声排放情况。包括噪声源名称、位置、昼夜间噪声排放强度情况等。
5、固废产生、处置与排放情况。包括固废名称、产生量、处置量、排放量等。
6、生产工艺示意图。
(四)拒报或谎报违法行为的处理
对不按规定时限和内容履行排污申报登记及变更手续的视为拒报;对未按规定内容进行如实申报登记的视为谎报。对属拒报或谎报的违法行为除依法按规定处以罚款外,还应责令排污者限期补报。
二、排污申报登记审核
环境监察机构在收到排污者的《排污申报登记表》后,应依据排污者的实际排污情况--现场检查材料、监测数据、物料衡算数据或其他有关数据对排污者的申报项目和内容进行审核。对不符合要求的责令补报,不补报的视为拒报。
三、排污申报登记核定
环境监察机构根据审核合格的《排污申报登记表》,对排污者每月或每季的实际排污情况进行调查与核实,经核实,符合要求的应在每月或每季终了后的7日内排污者发出《排污核定通知书》。排污者对核定结果有异议的,应在接到《排污核定通知书》之日起7日内申请复核,环境监察机构应在收到复核申请之日起10日内做出复核决定,并将《排污核定复核决定通知书》送达排污者。
环境监察部门对拒报、谎报、漏报拒不改正的的排污者,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法直接确认其核定结果,并向排污者发出
《排污核定通知书》,排污者对《排污核定通知书》或《排污核定复核决定通知书》有异议的,应
先缴费而后提起复议或诉讼。
四、排污费的计算
环境监察机构应依据排污收费的法律依据、标准依据和核定后的实际排污事实依据(指核定通知书),根据国家规定的排污收费计算方法,计算确定排污者应缴纳的排污费。
五、排污费征收与缴纳
排污费经计算确定后,环境监察机构应向排污者送达《排污费缴纳通知单》,并同时向社会公告。排污者应在自接到《排污费缴纳通知单》之日起7日内缴纳排污费。对排污收费行政行为不服的,应在复议或诉讼期内提起复议或诉讼,对复议决定不服的还可对复议决定提起诉讼。当裁定或判决维持原收费行为决定的,排污者应在法定期限内履行,在法定期限内未履行的,原做出排污收费决定的行政机关应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当裁定或判决撤销或部分撤销原排污收费行政行为的,环境监察机构应依法重新核定
并计征排污费。
排污者在收到《排污费缴纳通知单》之日起7日内,不提起复议或诉讼,又不履行的,环境监察机构可在排污者受到《排污费缴纳通知单》之日起7日后责令排污者限期缴纳拒不履行的,可处以罚款,并从滞纳之日起(从第8日起)每天加收千分之二滞纳金。排污者对排污收费或处罚决定不服,在法定期限内未提起复议或诉讼,又不履行的,环境监察机构在诉讼期满后的180日内可直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排污收费制度
排污收费制度是我国环境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是促进污染防治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排污收费制度实施20多年来,对促进企事业单位加强经营管理,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筹集污染治理资金,加强环境保护自身建设和严格环境监察执法等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排污收费制度的改革
我国的排污收费制度是在80年代初建立的,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存在一些缺陷。其功能是促进企业治理达标,因此设计出的标准是超标排污收费,对资金的使用主要是补助重点污染企业的治理,没有强调对环境损害的补偿。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这种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环境保护的要求,必须用更强的功能体系来替代,在这种背景下,国务院出台了《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及其配套办法,取代了国务院《排污费征收暂行办法》,它是以总量控制为原则,以环境标准为法律界限,构筑的新的排污收费框架体系。从2003年7月1日起实施,对我国的排污收费制度体系、标准体系以及排污费征收体制、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及计算方法等方面作了重大改革。我们主要学习一下排污收费标准体系的改革。(了解即可,在后面的学习中都会讲到。)
1、由超标收费向排污即收费转变(以发电厂为例,如果这样就会随着排污企业的增多,在一定区域会出现即使排污单位全部达标排放,区域环境质量仍向恶化趋势发展的现象,这是由于区域排放的污染物总量仍然超过区域环境容量的缘故;由单因子收费向多因子收费转变;由单一浓度收费向浓度与总量相结合转变;由低收费标准向高于治理成本的收费转变。旧的收费标准大大低于污染物的治理成本,起不到刺激污染者进行治理的作用,致使许多企业宁
愿缴纳排污费买排污权也不愿上设施治理污染。
二、排污费的征收对象
《条例》第二条: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均应缴纳排污费。如果排污者向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污水,已经缴纳污水处理费用的,不再缴纳污水排污费。
三、排污费的征收标准及征收办法
按照《水》《气》《声》《渣》法的有关规定,排放污水、废气按照排污即收费的原则收费,固废从2005年4月1日起只收危险废物排污费,(固废分两种,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排放噪声按照超标声级征收超标排污费。具体征收标准依据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经贸委2003年2月28日第31号令《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
办法》执行(2003年7月1日)。
四、排污收费基本原则******
1、排污即收费的原则(11个)
《条例》第二条: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均应缴纳排污费。
凡是向环境排放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固体废物或超标排放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的企业、事业、行政机关、社会团体、部队、个体工商户等一切排污者,都必须依法履行缴纳排污费的义务,否则将视为环境违法行为,并承担法律责任,但自然人除外。
2、强制征收的原则
《条例》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排污者应当自接到排污费缴纳通知单之日起7日内,到指定的商业银行缴纳排污费。第二十一条还规定:排污者未按规定缴纳排污费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缴纳,逾期拒不缴纳的,处应缴排污费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并报经有审批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环保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也有对不按规定缴纳排污费的违
法行为作出强制征收的规定。
3、属地分级征收的原则
《条例》第七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核定权限对排污者排放的污染物的种类、数量进行核定,装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上的电力企业排放二氧化硫的数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珲春发电厂现装机容量为86万千瓦,二氧化硫排放量由省环保局核定)
4、征收程序法定化原则
排污费的征收必须依据法定程序进行,即排污申报登记--排污申报登记审核—排污量核定—排污费的计算--排污费征收缴纳--不按规定缴纳,经责令限期缴纳拒不履行的强制征收的法定程序组成,否则将视为
征收排污费程序违法。
5、征收时限固定的原则
排污费必须按月或按季属地化收缴,环保部门必须按月或按季向排污者强制征收其某月或某季的排污费,否则将依照《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由上级环保部门责令改正或直接向排污者稽查追征补缴排污费,并依据第二十五条的规定追究环保监管部门的法律责任。
6、政务公开的原则
排污收费标准和排污收费额实行公告制,接受社会监督。(收费大厅有排污收费公示板,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收费程序等内容全部上墙公开并在政务公开网公开。)
7、上级强制补缴追征的原则
《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负责征收排污费的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在征收排污费的过程中,将应征而未征或者少征的,上级环保部门有权责令其限期改正,或者直接将未征收或少征的排污费责令补缴追征,上缴上级财政的国库收费专户。本原则规定的征税主体是上级环保部门,补缴对象是未缴或少缴排
污者,追征资金将上缴至上级财政。
8、特殊情况下可实行减免缓的原则
《条例》及《关于减免及缓缴排污费有关问题的通知》都有规定,排污者遇台风、火山爆发、洪水、干旱、地震等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火灾、他人破坏等遭受重大经济损失的,可以申请减半或者免缴排污费。符合本规定的排污者申请减免排污费的最高限额不得超过一年的排污费应缴额。
托儿所、幼儿园、敬老院、残疾人福利机构、殡葬机构、中小学校(不含校办工厂)及其他社会公益事业单位,可按申请免缴排污费(前提是达标排放),(医院、学校和几个教会只征收超标部分的排污费)。排污者因实际经济困难可向环保部门和财政部门申请不超过3个月的排污费缓缴期,在批准缓缴后1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讲一下下岗人员、残疾人搞个体经营活动是否缴费的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有关收费优惠政策的通知》中对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免交的费用做了具体规定,其中不包括排污费和超标排污费,因此国家环保总局在给海南省环境资源厅的复函中已明确答复:下岗人员、残疾人在个体经营活动中排放污染物应当缴纳排污费。复函贴在了一楼窗口玻璃上,有人理解为那是对海南的答复,要知道国家局对任何省市的法律解释在全国范围内均有法律效力,适用于全
国。)
9、收支两条线的原则
《条例》第四条规定,排污费的征收、使用必须实行收支两条线,征收的排污费一律上缴财政,环境保护执法所需经费列入本部门预算,由本级财政予以保障。即环保部门必须把收缴的排污费全部及时缴入国库,禁止截留、挤占、挪用,否则将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10、专款专用的原则
排污费作为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主要用于重点污染源的防治、区域性污染防治、污染防治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开发及示范应用、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污染防治项目等,任何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作他用。另财政部和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排污费资金收缴使用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进一步规定,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不得用于环境卫生、绿化、新建企业的污染治理项目以及与污染防治无关的其他项目,否则将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11、缴纳排污费不免除其他法律责任的原则
《条例》第十二条规定,排污者缴纳排污费,不免除其防治污染、赔偿污染损害的责任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责任。排污缴费是排污者应尽的一种法律义务,排污就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或超标排污费。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缴纳了排污费不等于买到了合法的排污权,缴纳了排污费还应负责污染治理,改善环境的法律责任,因污染触犯刑法的惩罚是一种刑事责任,二者都不能相互代替,应同时
追究其责任。
五、排污收费种类 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排污收费的种类有水、气、声、固废四类。其中水排污费又分为污水排污费、超标污水排污费两种,固废排污费又分为一般固体废物排污费和危险废物排污费两种。因此实际征收的排污费有污水排污费、超标污水排污费、废气排污费、危险废物排污费(以填埋方式处置危险废物不符合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应当缴纳危险废物排污费。)、超标噪声排污费和加倍收费等6种。其中固废排污费从2005年4月1日起不收费。
五、关于加倍收费。
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倍收费的种类有:
1、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加倍收费;
2、单位场(厂)界100米以上有二处以上排放超标噪声的加倍收费;
3、排放污水超标加1倍征收超标污水排污费等3种。这3种收费按污染物介质归类,分别属于污水超标准排污费、噪声超标准排污费和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任
务加倍收费。
(讲一下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执行问题)
******排污费的征收程序******
一、排污申报登记
排污申报登记是指排污者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向所在地环境保护部门申报登记所拥有的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施和正常作业条件下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强度等与排污有关的各种情况的一项法
定义务。
(一)排污申报的特性:
1、基础性。它是为环境监督管理提供事实情况的基础性事实依据。
2、时间性。分别规定了正常生产作业、新扩改工程、闲置与拆除污染防治设施、排污发生重大改变等情况下应遵守的排污申报登记和办理手续的时限要求,及时记录了排污者的动态变化情况。
3、真实性。要求排污者如实申报,不得谎报和拒报。
4、强制性。法律法规规定拒报或谎报的,可给予警告或处以罚款,并责令限期改正。
(二)申报时限:
1、正常申报---每年1月1日至1月15日。
2、变更申报---排污者申报登记后,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排放去向、排放方式、排污口设置、污染处理设施需要作变更、调整的,应在变更前3日内履行变更申报手续,排污情况发生紧急变化
时,必须在变更后3日内履行变更申报手续。
3、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的排污申报登记,应在项目试生产前3个月内办理排污申报手
续。
4、产生建筑施工噪声的单位必须在开工15日内办理排污申报手续,填报《建筑施工场所排污申报登记表》。(在建设项目建设期间,施工单位作为直接责任人,应当依法履行排污申报和缴纳排污费的义
务,而不是建设单位。)
(三)申报内容
1、排污者的基本情况。包括企业详细地址、法人代表、产值与利润、生产天数、缴纳排污费情况、新扩改项目、产品产量、原辅料等情况。
2、用排水情况。包括污染物排放浓度与排放量、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
3、废气排污情况。排放位置、污染物排放量、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燃料耗用量等情况。
4、噪声排放情况。包括噪声源名称、位置、昼夜间噪声排放强度情况等。
5、固废产生、处置与排放情况。包括固废名称、产生量、处置量、排放量等。
6、生产工艺示意图。
(四)拒报或谎报违法行为的处理
对不按规定时限和内容履行排污申报登记及变更手续的视为拒报;对未按规定内容进行如实申报登记的视为谎报。对属拒报或谎报的违法行为除依法按规定处以罚款外,还应责令排污者限期补报。
二、排污申报登记审核
环境监察机构在收到排污者的《排污申报登记表》后,应依据排污者的实际排污情况--现场检查材料、监测数据、物料衡算数据或其他有关数据对排污者的申报项目和内容进行审核。对不符合要求的责令补报,不补报的视为拒报。
三、排污申报登记核定
环境监察机构根据审核合格的《排污申报登记表》,对排污者每月或每季的实际排污情况进行调查与核实,经核实,符合要求的应在每月或每季终了后的7日内排污者发出《排污核定通知书》。排污者对核定结果有异议的,应在接到《排污核定通知书》之日起7日内申请复核,环境监察机构应在收到复核申请之日起10日内做出复核决定,并将《排污核定复核决定通知书》送达排污者。
环境监察部门对拒报、谎报、漏报拒不改正的的排污者,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法直接确认其核定结果,并向排污者发出
《排污核定通知书》,排污者对《排污核定通知书》或《排污核定复核决定通知书》有异议的,应
先缴费而后提起复议或诉讼。
四、排污费的计算
环境监察机构应依据排污收费的法律依据、标准依据和核定后的实际排污事实依据(指核定通知书),根据国家规定的排污收费计算方法,计算确定排污者应缴纳的排污费。
五、排污费征收与缴纳
排污费经计算确定后,环境监察机构应向排污者送达《排污费缴纳通知单》,并同时向社会公告。排污者应在自接到《排污费缴纳通知单》之日起7日内缴纳排污费。对排污收费行政行为不服的,应在复议或诉讼期内提起复议或诉讼,对复议决定不服的还可对复议决定提起诉讼。当裁定或判决维持原收费行为决定的,排污者应在法定期限内履行,在法定期限内未履行的,原做出排污收费决定的行政机关应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当裁定或判决撤销或部分撤销原排污收费行政行为的,环境监察机构应依法重新核定
并计征排污费。排污者在收到《排污费缴纳通知单》之日起7日内,不提起复议或诉讼,又不履行的,环境监察机构可在排污者受到《排污费缴纳通知单》之日起7日后责令排污者限期缴纳拒不履行的,可处以罚款,并从滞纳之日起(从第8日起)每天加收千分之二滞纳金。排污者对排污收费或处罚决定不服,在法定期限内未提起复议或诉讼,又不履行的,环境监察机构在诉讼期满后的180日内可直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排污费的计算
污水排污费
一、计征原则
1、排污即收费和超标加一倍征收超标准排污费的原则。
2、对污水进入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缴纳了污水处理费用的不得重复收费的原则。
3、三因子叠加收费的原则。对同一排污口排放多种污染物的,应按各种污染物的污染当量进行从大到小排列,然后按排污量最大的前三项污染物分别计算叠加计征污水排污费和加一倍征收污水超标准排污费的原则(如排放化学需氧量、悬浮物、挥发酚、氟化物等4种污染物时收前3项)。
4、色度、PH、大肠菌群数、余氯量超标收费、不超标不收费的原则。
5、对医院能监测的,按实际污染物监测值收费,不能监测的,按医院床位数或污水排放量其中收费额较高的一项计征排污费的原则。(医院按床位数和污水排放量两种方法分别计算,按照其中收费额高的计征排污费,后面有例子。)
6、对城市集中污水处理设施超标排污,实行加一倍征收超标准排污费的原则。
7、对征收冷却排水和矿井污水排污费应扣除进水本底值的原则。
8、对同一排污口中的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和总有机碳,只得征收其中一项污染因子的污水排污
费的原则。
9、对同一排污口的大肠菌群数和总余氯,只得征收其中一项污染因子的污水排污费的原则。
10、对无法进行实际监测或物料衡算的畜禽养殖业、小型企业、第三产业和医院等小型排污者排放的污水,可实行抽样测算、依据特征值按月计算排污费的原则。
11、一个排污者有多个排污口应分别计算合并征收的原则(多个排污口是指不在一个场界内的,如矿务局的英安矿和八连城矿合并征收)。一类污染物按车间排放口收费的原则
12、对于畜禽养殖业规模小于50头牛、500头猪、5000羽鸡鸭和医院床位小于20张床,不收污水
排污费的原则。
二、污水排污费的征收标准及计算方法
(一)污水排污费按排污者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以污染当量计征,每一污染当量征收标准为0.7
元。
污染当量概念(了解)污染当量是根据各种污染物或污染排放活动对环境的有害程度,对生物体的毒性以及处理的技术经济性,规定的有关污染物或污染排放活动的一种相对数量关系。从确定过程来说,污染当量是有害当量、毒性当量和费用当量的一种综合关系的体现。
污染当量值(单位:kg)
污染当量值表示了不同污染物或污染排放量之间的污染危害和处理费用的相对关系。
就水污染来说,以污水中 1kg 最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为基准,对其他污染物的有害程度、对生物体的毒性以及处理的费用等进行研究和测算,结果是排放0.5g 汞,4000gSS,1000gCOD……产生的污染危害和相应的处理费用基本相等或等值,也就是污水中汞污染当量值是0.0005kg,SS污染当量值是4kg,COD 的污染当量值是1kg。废气是以大气中主要污染物烟尘、二氧化硫为基准,按照上述类
似的方法得出其他污染物的污染当量值。
污染当量的概念主要在水污染收费和大气污染收费中采用。(了解)
(二)对每一排污口征收污水排污费的污染物种类数以污染当量从多到少的顺序,最多不超过3项。其中,超过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本办法规定的收费标准加一倍
征收超标准排污费。
(三)水污染物污染当量数计算
1、一般污染物的污染当量数计算
某污染物的污染当量数=该污染物的排放量/该污染物的污染当量值。
2、PH值、大肠菌群数、余氯量的污染当量数计算 某污染物的污染当量数=污水排放量/该污染物的污染当量值。
3、色度的污染当量数计算
色度的污染当量数=污水排放量x色度超标倍数/色度的污染当量值
PH值、色度、大肠菌群数、余氯量不加倍收费
4、畜禽养殖业、小型企业和第三产业排污费的计算
污染当量数=污染排放特征值/污染当量值 特征值:养了100头牛 饭店面积是200平方米 医院床位是30张 小型企业排放污水200吨
** 无法进行实际监测或物料衡算的畜禽养殖业、小型企业和第三产业等小型排污者的污染当量数才
能用上述公式计算。
** 仅对存栏规模大于50头牛、500头猪、5000羽鸡、鸭等的畜禽养殖场收费。
** 医院病床数大于20张床的收费。
(四)排污费的计算(一般污染物及畜禽养殖业、小型企业和第三产业)
污水排污费=0.7(元)x前3项污染物的污染当量数之和 [某污染物的排放量=污水排放量(吨)x该污染物的排放浓度(mg/l)]
例题:某有机化工染料厂2000年建厂,总排污口某月污水排放量为10万吨,COD排放浓度为1165mg/l,BOD排放浓度为980mg/l, 挥发酚排放浓度为5.5mg/l, 石油类排放浓度为8.5mg/l,SS排放浓度为110mg/l,该厂污水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并按规定缴纳了污水处理费,计算该厂每月应缴纳污水排
污费多少元?
解:按照缴纳了污水处理费不再征收污水排污费,但是超标应按污水排污费加一倍征收超标排污费的规定,首先确定哪几个污染物超标。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应执行三级标准,经比较,COD(500)、BOD
(300)、挥发酚超标(2.0)。
(石油类-20,SS-400)
1、计算污染当量数
COD污染当量数=100000x1165/1000=116500 BOD污染当量数=100000x980/500=196000
挥发酚=100000X5.5/80=6875 同一个排污口排放BOD、COD时只征收一项的原则,BOD的污染当量值大,因此征收BOD的排污
费。
2、计算污水排污费
BOD和挥发酚均超标排放,因而加倍收费 0.7x2(196000+6875)=284025(元)
例题:某石油化工厂1993年建厂,总排污口某月污水排量为90000t,COD排放浓度为390mg/l,BOD排放浓度200mg/l,石油类的排放浓度为23mg/l,SS排放浓度为85mg/l,污水排入四类水域,该厂应缴纳排污费多少元?(各种污染物污染当量值是: COD:1000克,BOD:500克,悬浮物:4000克,石
油类:100克)解:
1、计算污染物排放量 COD=90000x390=35100000g BOD=90000x200=18000000g SS=90000x85=7650000g 石油类=90000x23=2070000g
2、计算污染当量数 COD=35100000/1000=35100 BOD=18000000/500=36000 SS=7650000/4000=1912.5
石油类=2070000/100=20700
3、确定收费因子,计算排污费
COD、BOD只征收一项,BOD污染当量值大,收BOD、SS、石油类的排污费。查排放标准,(195页)BOD60,悬浮物200,石油类10,因BOD、石油类超标,所以应加一倍征收超标排污费
排污费=0.7x(36000x2+20700x2+1912.5)=80719(元/月)
练习题:某企业88年建厂,各车间排污口独立向外排放污水,一车间每月排水560吨,总汞排放浓度为0.15mg/L;二车间每月排水量为2400吨,COD排放浓度400mg/L,石油类25mg/L,悬浮物为80mg/L;这二个排污口的工业废水均排入四类水域,该厂每月应缴纳排污费多少元?
解:各种污染物污染当量值是:
Hg:0.5克,COD:1000克,BOD:500克,悬浮物:4000克,石油类:100克
一车间:Hg排放标准0.05mg/L,排放浓度0.15mg/L,超标。
1、Hg的排放量:污水排放量x排放浓度=560x0.15=84g
2、Hg污染当量数=Hg的排放量/Hg的污染当量值
=84/0.5=168
Hg的排污费金额=污染当量数×征收标准
=168×0.7=117.6元/月
二车间: 计算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量: COD 2400x400=960000g SS 2400x80=192000g 石油类 2400x25=60000g 计算污染当量数
COD的污染当量数=960000÷1000=960 石油类的污染当量数=60000÷100=600 悬浮物的污染当量数=192000÷4000=48 确定收费因子,计算排污费
COD排放标准150mg/L,排放浓度为400mg/L,COD超标。加倍收费。石油类排放标准为10mg/L,排放浓度为25mg/L,超标。加倍收费。悬浮物排放标准为200mg/L,排放浓度为80mg/L,达标。
COD的排污费金额=960x0.7x2=1344元 石油类的排污费金额=600x0.7x2=840元 悬浮物的排污费金额=48x0.7=33.6元 二车间排污费金额为:1344+840+33.6=2452.8元 其中,污水排污费为33.6元,污水超标排污费2184元。
(依据一个单位有多个排污口,应分别计算,合并征收的原则),该厂该月应该缴纳的排污费金额为一、二车间排污费总和:117.6+2452.8=2570.4元
例题2:某企业2005年建厂,每月用水量为1600吨,COD排放浓度为390mg/L,BOD排放浓度为200mg/L,悬浮物为210mg/L, 石油类9 mg/L,该厂污水排入一类水体。计算该厂每月应当缴纳排污费
多少元?
COD排放标准150mg/L,核定数据为390mg/L,COD超标。BOD排放标准为60mg/L,核定数据为200mg/L,BOD超标。悬浮物排放标准为200mg/L,核定数据为210mg/L,超标。石油类排放标准为10mg/L,核定数据为9mg/L,达标。
COD的污染当量数=1600×390÷1000=624 BOD的污染当量数=1600×200÷500=640 由于BOD和COD属于同一类污染物,只征收污染物当量数最高的一项,故实际计算时只征收BOD。
悬浮物的污染当量数=1600×210÷4000=84 石油类的污染当量数=1600×9÷100=144 BOD的排污费金额=624×0.7=448元
因为BOD的排放超标,所以加倍征收,故实际征收金额为:
448×2=896元
石油类的排污费金额=144×0.7=100.8元 悬浮物的排污费金额=84×0.7=58.8元
因为悬浮物超标排放,所以加倍征收,故实际征收金额为:
58.8×2=117.6元
该厂应缴纳排污费:896+100.8+117.6=1114.4元 其中,污水排污费100.8元,超标污水排污费1013.6元。
例题1 天一牧业有限公司猪、牛月存栏数分别为500头和1000头,计算该公司每月应缴排污费多
少元?
解:牛的污染当量值是0.1头,猪的污染当量值是1头。
污染当量数=污染排放特征值/污染当量值
牛的污染当量数=500/0.1=5000 猪的污染当量数=1000/1=1000 计算排污费:0.7x(5000+1000)=4200元
例题2 金星饭店一月份正常营业,该店面积为200平方米,该饭店一月份应缴纳排污费多少元? 根据《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市地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餐饮娱乐等服务行业的小型排污者,采用抽样测算的办法核算排污量,延边州通过对500家餐饮娱乐服务行业的调查,确定一般餐饮业每10平方米污水排放量按4吨计,废气中的油烟、烟尘按8个当
量计。
饮食娱乐服务业污染当量值是0.5吨污水,则污水的污染当量数:4/0.5=8 排污费0.7x8=5.6元
废气的污染当量数为8 排污费0.6x8=4.8元
餐饮业每平方米污水排污费0.56元,废气排污费0.48元。
金星饭店200平方米,一月份应缴纳排污费
200x(0.56+0.48)=208元
例题:某医院共有30张床,月排污水500t,排污口位于四类水域区,有消毒设施,该医院每月应缴
纳排污费多少元?
解:根据对医院能监测的,按实际污染物监测值收费,不能监测的,按医院床位数或污水排放量其
中收费额较高的一项计征排污费的原则计算。
1、按床位计算的污染当量数
=污染物排放特征值(床位数)/污染当量值(床)
=30/0.14=214.3
2、按污水计算的污染当量数
=污染物排放特征值(吨污水)/污染当量值(顿污水)
=500/2.8=178.6 该医院计征排污费依据的污染当量数应为床位的污染当量数214.3。
3、计算排污费 污水排污费=0.7 x214.3=150元
废气排污费的计算
(一)废气排污费按排污者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以污染当量计征,每一污染当量征收标准0.6
元。
(二)对每一排污口征收废气排污费的污染物种类数,以污染当量数从多到少的顺利,最多不超
过3项。
(三)大气污染物的污染当量数=该污染物的排放量(公斤)/该污染物的污染当量值(公斤)
(四)对难以监测的烟尘,可按林格曼黑度征收排污费。每吨燃料的征收标准为:1级1元、2级3元、3级5元、4级10元、5级20元。(能测出林格曼的不能按物料衡算法计算烟尘排污费。)
(五)烟尘和林格曼按照收费额高的计征排污费。排污费的计算
排污费征收额=前3项污染物的污染当量数之和 污染物的污染当量=污染物的排放量/污染当量值
例题1 珲春市中医院有1台取暖锅炉,经监测,标杆流量6998m3/h,烟尘浓度552mg/l,二氧化硫浓度402mg/l,氮氧化物浓度198mg/l, 该院废气排放时间每天8h,计算3月份中医院应缴纳排污费多少元?
解:烟尘排放量6998x552x31x8/1000000=958kg 二氧化硫排放量6998x402x31x8/1000000=697kg 氮氧化物排放量6998x198x31x8/1000000=343kg 计算排污费:0.6x(958/2.18+697/0.95+343/0.95)=334.3元
例题2 珲春宇通运输有限公司月耗煤100吨,经监测,标杆流量为16071m3/h,烟尘浓度512mg/m3,二氧化硫浓度387mg/l,氮氧化物浓度154mh/l,排放时间每日8小时,计算1月份应缴纳多
少排污费。
解: 烟尘排放量:16071x512x248x10ˉ6=2040kg 二氧化硫排放量:16071x387x248x10ˉ6=1542kg 氮氧化物排放量:16071x154x248x10ˉ6=614kg
分别计算各种污染物的排污费 烟尘:0.6x2040/2.18=561元 0.6x1542/0.95=974元 0.6x614/0.95=288元
林格曼黑度4级,收10元/吨燃料,100x10=1000元
烟尘和林格曼按排污费数额高的计征原则,本题按林格曼黑度征收排污费。排污费总额
974+288+1000=2262元
二、噪声排污费的计算
(一)工业企业厂界超标噪声排污费计算
例题
某校办工厂有两个分厂,第一分厂在学校生活区内,厂北界昼间等效声级为66分贝,夜间等效声级为57分贝,第二分厂位于工业区,厂南界昼间噪声等效声级为72分贝,夜间等效声级为63分贝。
该厂每月应缴纳噪声排污费多少元?
查《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第一分厂位于二类区,昼、夜噪声排放标准分别为60分贝、50分贝。
超标声级为:昼间66-60=6分贝,夜间57-50=7分贝 排污费应当是昼夜之和1100+1400元=2500元。
第二分厂位于三类区,昼夜间噪声排放标准分别为65分贝、55分贝。
超标声级昼夜分别为72-65=7分贝,63-55=8分贝
排污费=1400+1760=3160元
依据一个单位若有不同地点的作业场所,收费应分别计算,合并征收的原则,确定该厂的噪声排污费为两个分厂的排污费之和。即2500+3160=5660元。
(二)建筑施工场界超标噪声排污费的计算
例题 某建筑施工场地处在结构阶段,搅拌机、电锯等设备发出的施工场界噪声影响城镇居民生活环境,经调查和监测,9月昼间施工了21天,夜间施工了7天,其中场北界等效声级为81分贝,夜间等效声级为68分贝,场东界昼间等效声级为76分贝,夜间等效声级为70分贝,场南界昼间等效声级为71分贝,夜间等效声级为59分贝,整个场界共有350米问应缴纳多少排污费?
解:结构阶段昼间噪声排放标准为70分贝,夜间噪声排放标准为55分贝。场界昼间超标声级为北81-70=11分贝,东76-70=6分贝,南71-70=1分贝,按超标声级最高的一处超标声级计征排污费,昼间排污费3520元(北)。夜间超标声级为北68-55=13分贝,东70-55=15分贝,南59-55=4分贝,按超标声级最高的一处超标声级计征排污费,夜间东界超15分贝每月收8800元,依据噪声排放不足15天的减半征收的原则,夜间收4400元,又依据场界超过100米处有2处或2处以上噪声超标时,噪声排污费加倍征收以及噪声排污费应昼夜分别计算合并征收的原则,该厂的排污费应为2x(3520+4400)=15640元
例题 某住宅小区有5幢楼房同时施工,1号楼处于装修阶段,2号楼处于结构阶段,3号楼处于土石方阶段,4、5号楼处于打桩阶段,场地边界线上6个测点的监测结果为:昼间等效声级分别为79、81、83、82、87、88分贝,夜间等效声级分别为58、61、59、60、64、65分贝,求该厂月超标噪声排污费
应征额。
解:本题属于多阶段同时施工产生的噪声。一个工地同一施工单位多个建筑施工阶段同时进行时,按噪声限值最高的施工阶段计收超标噪声排污费,结构阶段噪声排放标准70、55分贝,土石方阶段标准75、55分贝,打桩阶段85分贝,噪声昼间应按打桩阶段征收排污费,夜间按结构阶段或土石方阶段为限值征收。
一个单位边界上有多处噪声超标,征收额应根据最高一处超标声级计算。昼间最高是88分贝,夜间最高65分贝。超标噪声值分别为88-85=3分贝,65-55=10分贝,收费应为昼夜之和。550+2800=3350
元
第三篇: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小议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小议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为调节个人收入、贯彻公平税负、缓解社会分配不公而对高收入者征税的一个税种,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政策工具。自我国开征个人所得税以来,个人所得税在组织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似乎已不能适应目前经济发展水平的需要,目前个人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拉大,对社会稳定以及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对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已显得非常重要。
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已经开始显现出一些问题,主要分析如下:
(一)现行税制模式欠合理
征收个人所得税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调节社会各阶层收入分配水平的重要手段,公平是个人所得税征收的基本原则。现阶段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采用的是分类税制。这种税制模式虽然适应我国的国情,可以实现分别征收,有利于控制税源。但随着居民收入来源日趋多样化,使所得之间的界限十分模糊,分类征税模式难以全面、完整地体现纳税人的真实纳税能力,会造成所得来源多、综合收入高的人少缴税,而所得来源少、收入相对集中的人多缴税的现象,这显然有失公平原则,不利于调节收入差距。
(二)现行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欠科学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对“工资、薪金所得”项目采用“定额扣除法”。这种费用扣除方法以固定数额作为费用扣除标准,难以适应由于通货膨胀造成的居民生活费用支出不断上涨的实际情况,而且使更多的低收入者在所得税征管范围之内,增加了征管对象的数量和征管成本,影响了征管效率。其次,这种费用扣除方法对不同纳税人采用单一的费用扣除标准,没有考虑不同纳税人之间家庭结构的差别,以及教育、住房、医疗等开支对纳税人生活费用的影响,从而会造成不同的纳税人之间税收负担不平衡,妨碍了税收公平。
(三)现行个人所得税税率设计欠公平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区分不同的项目,分别采用了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首先,本来同属劳动所得的工资薪金和劳动报酬,工资薪金适用超额累进税率,而劳务报酬适用20%的比例税率,税收负担也是有差距的。不仅违背了公平原则,也给税务管理带来了不便。其次,工资薪金实行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最高税率为45%,与世界各国相比偏高。过高的税率一方面会增强纳税人偷漏税的动机,另一方面由于45%的税率在现实中极少运用,以致于税收真正作用于中下层收入者,对高收入者的调节作用甚微,达不到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目标。这一税率只起象征性的作用,有名无实,却使税制空背了高税率之名。
(四)现行个人所得税税基不够广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在我国居民所得中,除了工薪、劳务报酬所得等劳务性收外,利息、股息和红利等资本性收入也逐渐成为居民个人所得的重要来源。此外,福利收入、职务补助及其他实物补助形式也逐渐成为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个人所得税法对应纳税所得额采取列举具体项目的规定,难以将这些新的应税项目包含进去,使所得税的税基过窄。与此同时,许多公司利用这一税制缺陷,减少现金奖金和工资的发放,取而代之的是大量为员工购买商业保险、提供会员卡、用餐券、假期等福利,减少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额。
(五)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力度不足
首先,征收方式难以控制高收入者。对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我国采用了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两种方法,但更侧重源泉扣缴。由于税法没有对所有纳税人要求纳税申报,税务机关对扣缴义务人的纳税检查信息是单方面的,无法有效进行监督,使得源泉扣缴的执行力度在不同单位间有很大的差别,导致个人所得税只管住了工薪阶层,没管住高收入阶层。其次,征管水平低、手段落后,使征管效率难以提高。再次,处罚法规不完善,处罚力度不强,对违法者本人起不到吸取教训、自觉守法的约束作用,对广大公民更起不到警示和威慑作。因此,遵纪守法、自觉纳税的良好社会风尚难以形成。
完善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的建议
(一)建立混合税制模式
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个人所得税制可考虑实行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混合所得税制。它需要对不同所得进行合理分类。从应税所得上看,属于投资性的、没有费用扣除的应税项目,如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股票等有价证券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等,宜实行分类所得征税;属于劳动报酬所得和有费用扣除的应税项目,如工资薪金、劳务报酬、个体工商业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财产租赁、财产转让等项目,可以考虑实行综合所得征税。实行混合所得税制,既有利于解决征管中的税源流失问题,又有利于税收政策的公平。
(二)调整个税费用扣除标准,综合考虑纳税人的收入和支出
个人所得税是直接税,税负是个人看得见摸得着的,所以民众、舆论很关心个税费用扣除标准的问题。我国的个税改革属于小步前行,经过几次提高费用扣除标准后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额提高至现在的3500元。当年将个税费用扣除标准定为800元,主要是因当时改革开放进入中国的外企工作人员与我国居民收入悬殊,当时个税费用扣除标准主要是针对极少数的富人。随着经济发展,除了价格上涨因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翻了20多倍,相应的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主力也从过去的高薪人群演变为广大的工薪族,个人所得税的缴纳给这类人群带来相当大的负担。我认为适当调高个税费用扣除标准也是可以的。
(三)优化税率,合理税收负担
我国目前的居民收入水平总体上偏低,且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较大,个税主要影响工薪阶层和中低收入者。适当降低税率,有利于建立和稳固和谐社会。总的趋势是降低最高边际税率。应本着“照顾低收入者,培育中产阶层,调节高收入者”的原则,使不同收入层次的纳税人的负税税率不同,但调节的速度不可过于剧烈。这样既有利于纵向公平纳税,又不至于使高收入者产生过多抵触情绪。在尽可能扩大综合课税项目的基础上,将目前个人所得税的两个超额累进税率表合二为一,实行5%~35%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综合各项所得,按统一的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以平衡税负。
(四)扩大税基
我国应当采取概括性更强的反列举法,规定不纳税的项目。凡是能够增加居民收入的所得都应在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之内,对某些特殊的个人所得可采取列举法予以减免税收,以体现税收上给予的优惠政策。
(五)加强税收征管,建立以源泉扣缴和纳税人自我申报制度相结合的征管方式
首先,努力改进税收征管手段,建议在建立混合税制模式的基础上,对各类所得实行逐项扣缴、综合申报纳税的方法,以有利于税务机关对税源的及时监控。其次,应健全和完善一些基本条件,包括加强现金管理,大力推进居民信用卡或支票结算制度,限制和减少现金支付的范围;尽快实现不同银行之间的计算机联网,以个人身份证号码为唯一标识,建立各金融机构统一的纳税人账户信息共享和查询平台;健全个人及其家庭房地产、汽车以及金融资产等重要财产的实名登记制度;以立法的形式明确规定企业、银行、工商、公安、证券、住房、海关等部门向税务部门提供相关数据的法律义务,并逐步形成网络共享数据库等。
小结
选择适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可以有效调节收入分配、激励劳动者的积极性、推动经济的全面发展。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必须进行,以这次税制改革为契机,制定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适合市场经济需要的个人所得税体系,真正发挥个人所得税在我国税收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篇:我国排污收费制度的概述及存在的问题
论我国排污收费制度
环境101 鲁威 201038905129
摘要:排污收费制度是我国环境保护和治理的一项根本策略,是增强污染防治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文章介绍了我国排污收费制度的定义及贯彻实施状况,其中着重阐述了我国排污收费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并重点通过对辽宁省排污收费制度的改革的案例分析,提出了自己对我国排污收费制度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关键词:排污收费;违规管排;完善;执行机制
一、背景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也逐渐被大家所重视,越来越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环境的保护一直被国家非常的重视,政府也出台了很多相关的策略,在各级政府地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环境保护在这段时间也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但环境污染仍然急需整治,环境保护迫在眉睫。环境的承载能力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多的排放,造成了我们生存的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而这种破坏是致命的,因为难以修复。如今全国各地到处都是酸雨,土地的生机活力下降,环境中还存在很多的难以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严重影响了我们健康和生活品质。数据显示,我国很多的污染物排放居世界前列,尤其是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居全球第一,还有火电企业的排放量也居各行业之首。
排污收费制度是我国环境保护和治理的一项根本保障,是可持续发展国策的一项重要计划主干。我国自上个世纪下叶开始实施排污收费制度到今天,排污收费制度在我国环境保护和治理中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积极的推动了可持续发展国策的进行。但是,由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生存生态及其脆弱来说,我国的环境保护和治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虽然在排污费征收监察中已经获得了很多业绩,但依旧有很多亟待进步发展的地方。
二、排污收费制度的概述及实施
我国排污收费制度是指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或超过规定的标准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者,依照国家法律和有关规定按标准交纳费用的制度。征收排污费的目的,是为了督促排污企业增强自己企业的管理能力,节约和高效使用环境资源,尽量消减企业对环境的污染从而保护生态。排污收费制度能够将企业受益与污染物排放量直接相关,促使企业自我调控,是企业效益、社会利益和环境效益合理的划在同一条线上,彰显了“污染者付费”规定的。收取的费用将会被登记在案,作为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资金,纳入支出预算内,并且会专款专用,先申报再支出的原则,有其他监管部门进行审查和监督。杜绝乱花舞弊的行为,任何部门、个人不得超支、挪为他用。环境相关部门收取的排污费,主要用于返还严重的排污企业,鼓励其创新科技,更好的治理污染源头,调整好综合的治理方案。
排污收费制度通常会决定企业的计划,当企业存在商品消减、交纳费用和减少排污三种选择的时候,交纳费用能够导致企业商品消减生产,减少排污。因为企业为了减少交纳的排污费用,往往会通过减少各自的污染排放量,这将鼓励企业继续创新新技术,消减污染物质的排放。征收的排污费作为环境相关部门的活动费用,可以很大程度上保护环境,治理环境和返还企业,鼓励创新净化污染技术。
排污收费作为政府的一种强制性征收。各级政府均有向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征收的权利。通常的收取步骤是:污染排放申报记录——排污审核——排污费收取——排污费上交——不定期上交的企业,经责令限期缴纳拒不履行的强制收取。对于有污染的单位征收时限是固定的,一般按每30天征收或每3个月收取。因此对于生产单位而言,这是一项不可逃避的开支。一旦生产单位被确定为需要交纳排污费就必须长期的交纳,但也不是一沉不变,不可协调,如若遇到特殊情况下可实行减、免、缓,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遭受重大经济损失的,可申请减半或免缴;如果有经济困难的单位,可以申请延缓征收达到3个月;为社会福利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企业可以申请当年的费用免除。污染企业上交的排污费作为环境部门的资金,环境相关部门的全部费用和预算都有此作为工作资金。当然上交的排污费都是用于治理环境、排除污染企业、地区的环境治理和保护、治理污染的技术革新和开发及推广、国家规定的其他污染防治项目等。在以往的三十个岁月里,我国对污染单位查收的排污费共计大约1400亿元,其中很大一部分还到污染单位,成为单位落实设备引进、提高净化的费用。在我国刚刚开始市场经济的时候,排污费的“收取、退还”制度填补了政府、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费用贫乏,对于环境保护和环保设施起了很大的作用。
三、我国排污收费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征收方面
在我国的排污费各级政府都有权利征收,由于我国关于排污收费还没有很量化和细化的规定。只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的第二十四条有所规定: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应当按照排放水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排污费征收标准缴纳排污费。计费标准:以大气污染物为例,1污染当量=0.95kgSO2=16.7kgCO2=2.18kg烟尘=0.6元[1]。但是这个标准对于一些地方管理部门而言,并没有严格执行,而是各自有着自己的规范。因此排污征收出现了很大的随意性,也就避免不了出现少征,漏征的现象。
(二)、管理方面
排污费往往不能收到应整治查收的单位,妨碍了环境保护资金的收集和环境设施的投入。排污费不能收到实处的原因,除了相关部门核查、治理薄弱等因素外,还与当前的监管方式贫乏,污染源模糊,不能准确监察污染程度有关。经过调查,许多地区出现“商媚官,官纵商”的现象。我们举一个例子,一般的中小型电镀厂,正常运营生产时,每小时全厂产生污水200吨左右。一天生产8小时,那么一天这个小型电镀厂产生污水就要达到1600吨。以我国目前的市场来看,每吨电镀污水的工程造价是3000元左右,那么初期建设这个污水处理站就要500万左右。污水处理达到一级标准,排放每吨电镀污水的处理费用2.5元,这样排放费是每吨一级污水不低于0.8元。每天仅污水处理排放就要3200元,一年这笔费用就要达到116.8万,这笔费用占小型电镀厂利润的20%——50%。因此可以说很多厂家为了盈利,是很不愿意支出这么一大笔资金来治理自己厂产生的污水的。商家为了逃避自己的责任往往会贿赂当地的环境高官,以至于每当我们的监察人员进行监察执法的时候,这些厂家就会事先得知消息,做好准备,避开执法人员的监察。这一现象并不少见,尤其在一些监测力度薄弱的地区。
在管理方面还存在着对于违规设置的排污口监察不到位的问题,很多城市里有很多违规私自暗地里设置的排污口,而却得不到制止和管理,甚至于部分地方有截留、挪用、挤占排污费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环境污染防治,特别是有一些基层环保部门,征收的排污费严重不足,很大部分用于人员经费和办公费支出。
(三)、技术方面
现在很多的单位企业逃避处理自己产生的污染物的原因是由于处理技术落后,费用高额,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改变排污处理的自主性,就要让政府支持科技创新。
四、解决措施
对于排污收费制度尚存的问题,专家、社会提出了很多解决措施,比如调整排污费征收标准,提高企业治污积极性,切实加强排污费征收管理,积极开展排污费征收情况稽查等。我认为这些都是可行的,关键是要建立一个切实的监督监察机制、信息公开机制。
对我国排污收费制度存在问题的解决,各省可以仿照辽宁省创立的新排污收费管理办法来进行管理。首先,创新申报登记模式,对各类排污企业进行申报登记,全面查找污染源,做到心中有数,避免了少收,漏收的现象。
其次,集中整合查收报告和排污费用,各级政府,环境监察部门,按照环境征收费用的收取电脑系统少时、少误、少事集中安排的模式,定期向省级环境部门通知排污收费的相关事项,既有利于省级环境部门第一时间了解各级环境监管单位的监察情况,又有利于集中对省级环境部门提交费用,对正规和集中收费,提高排污收费改革发挥了很积极的作用。这样一来,就能够使监察废排上报记录表与每日核查有了更紧密的联系,可以将核查到的污染重点企业单位集中和总结,调查清楚再进行收费,从污染源头查起,完成一条龙性的监察,根据国家排污收费的规定进行查收,对污染源企业和单位进行强有力地整治和治理,通过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核算,有理有据的收取相应的费用,证实收费数据的可靠性。
[2]最后,分别设立不同的机构,从而实施“核收分开”制度。根据行业分类审核,像那些相同的行业,其排污单位确定唯一标准、统一审核,避免了相同行业单位收费不公平的矛盾,达成了审核室初审、环境监察人员复查、最后由环境审核大会讨论通过的三层审核监察模式。所有工作人员从上到下全部都有效的加入到排污费核定审核过程中,形成了专职核定、大队复核、分局审批的三层核定审核工作机制。确立“核收分开”监察制度,可以改变以往的排污费单方面核定单方面收费的现象,增加了收费的透明度。
五、总结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排污收费制度作为环境保护的根本措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完善排污收费制度存在的问题。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总书记在今年两会中提出了伟大的“中国梦”,所谓的中国梦,不就是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环境的治理,不仅仅需要政府的政策、企业的行动,更需要人民的监督。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十四条.1989:12-26 [2]《中国的排污收费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4-4
第五篇:我国现行上诉制度弊端及完善
按法国学者之通说,所谓上诉系指“遮断判决的确定,使案件移审到上诉审的不服申请”,我国现行上诉制度弊端及完善。就其制度价值而言,上诉之存在有力的确保了程序正义在诉讼过程中的实现,成为当事人诉权行使的重要手段。由此角度审视我国当前之上诉制度,不难发现其所存在的瑕疵不足。基于制度完善、正义实现之考虑,本文拟就我国上诉制度之缺陷及改善提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问题之缘起上诉案件的巨幅增长是现代世界国家的普遍现象。以法国为例,据统计,从1980年到1989年由初级法院许可上诉的案件数量由59800件上升到97797件,由州法院许可上诉的案件数量由46379件上升到60170件。在我国,各类上诉案件的增长也呈现十分迅猛的态势。(1)以某基层法院1999年至2001年的上诉案件统计情况为例,该院1999年受理案件民商事案件1988件、上诉108件,2000年受理民商事案件2201件,上诉201件,2001年受理民商事案件2578件,上诉268件。就上诉效率而言,1999年为5.4%,2000年为9.1%,2001年为10.3%,就上诉案件的绝对数量1999年至2000年递增了10.7个百分点,2000年至2001年递增了17.1个百分点。纯粹从数据的统计分析角度而言,三年中上诉案件无论从绝对数量还是从百分比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攀升,并从整体上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当然,上诉案件的增长在某种程度上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事人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但是,从上诉设立的制度价值而言,不可否认,在这些大量增加的上诉案件也不乏一些不应进入二审程序的案件。比如,在上述的上诉案件中,其案由大都比较简单,如离婚、人身损害赔偿、简单的买卖纠纷等,而其提起上诉的理由大都是一些细枝末节的争议,在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方面一审并没有什么问题。因而,上诉的结果大都是“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此类案件上诉率逐年攀高的现象,一方面为二审法院增加了诉累,浪费了诉讼资源,影响了诉讼效率的提高。一方面,导致了第一审判决的既判力的不确定性,对于民事诉讼程的序安定价值无疑是一个莫大的干扰。以上反映的问题,是我国民事诉讼领域上诉问题的一个缩影。由此,我国民事诉讼中上诉问题的存在,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过多的上诉案件导致了诉讼资源的浪费,影响了诉讼效率;另一个方面是,过于频繁而无效力的上诉,在较大程度上削弱了我国第一审判决的既判力。对于民事诉讼制度的价值取向,在程序公正和诉讼效益的角度学界已达成了较为一致的共识。程序公正观和效益观的确立对于民事诉讼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都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巨大作用。民事诉讼领域的许多问题,从本源上考虑,往往归结为如何在理论和立法实践中如何平衡两者关系的问题。对于上诉问题的考量自也不能例外。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解决和处理好上诉问题就是在制度层面如何均衡好程序公正与诉讼效率的问题。而依程桂明先生在《程序理念与程序规则》一书中提出的观点:“在法的价值序列中,法的安定性优先于正义和其他价值。有鉴于此,我们可否大胆地提出:程序安定也是民事诉讼制度的价值取向?”(1),由此,笔者是否也可以认为,上诉问题的解决也可以从程序安定的角度进行考虑。行文至此,对于前述提出的效率与既判力的两个层面的问题,在笔者心中已有了基本的价值考虑的归依。即从程序公正与诉讼效率的合理配比角度着手,解决上诉在诉讼资源浪费、导致诉讼效率低下的问题;从程序安定角度入手,维护第一审判决既判力。我国现行上诉制度之弊端对任何问题的考量都不能离开一国现有的法律制度基础,尤其是该问题赖以存在的法律制度前提。对于上诉制度问题的考虑同样如此,而我国上诉制度存在之前提无疑乃为二审结构之存在。所谓二审结构系指二审审理与第一审法院之间的关系,它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复审型、续审型和事后审制。复审制的特点在于,二审法院对于第一审审理的案件完全重新审理,第一审提出的诉讼资料不能作为第二审法院裁判的基础,当事人在第二审中应当重新提出一切诉讼资料。由于二审程序重复了第一审的审理过程,故称之为复审制。续审制系第而审以第一审言辞辩论终结时的诉讼状态为前提,续行第一审的程序。事后审制是指第二审法院对第一审法院提出的诉讼资料和证据资料进行审查,以判别第一审判决是否妥当,当事人在第二审中不得提出新诉讼资料。三种审理结构相比,续审制由于在效率方面所具有的显著的优越性,而为广大西方国家采用。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二审原则上是一审的续行,当事人和法院在一审中实施的诉讼行为,要受到第二审法院的审查,当事人可以在二审中提出新的事实和证据,因此我国在二审结构上采取的是续审制。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51条的规定,我国二审法院的审理范围被限定为“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其中“适用法律”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第153条根据一审判决中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的不同情况,规定了维持原判、依法改判、撤销原判并发回重审等二审处理方式。同大多数大陆法系国家一样,我国也存在着一审事实审功能不足的现象,当事人依法享有当然的上诉权,大量案件直接进入二审,二审既是事实审又是法律审。此外,二审法院还承担着审理第一审案件、对已决案件进行再审,答复下级法院关于法律问题的请示等多项工作任务,最高人民法院还承担着规范性司法解释的制定工作。就工作量而言,我国的二审法院比两大法系的任何国家都要承重,工作性质也更为复杂,无西方国家那种专门的上诉法院或上诉庭的设置,这种状况不利于事实审功能的发挥和法律适用的统一,同时加剧了我国上诉审程序效益低下的窘境。当然,除了制度层面的因素,还有社会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公民法律意识、法律文化传统等多方面的因素在影响上诉制度的运行。为行文逻辑结构的严密起见,在此,笔者着重从制度因素角度进行探讨。具体而言,我国现有的上诉制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或不足:
1、对当事人上诉权没有进行合理的限制,加之一审(事实审)无法从制度给予当事人充分的信赖感,导致当事人对上诉权行使需求的膨胀,进而导致上诉权盲目扩大,滥用上诉权,无形中增加了诉累,浪费了诉讼资源。上诉权的启动频繁适用与上诉权未得到有效的限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国相关法律在关于上诉人上诉权行使权利的规定方面比较简单,依笔者看来似乎只有《民诉法》第147条对此进行了规范,即:“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而就上诉方的角度而言,在上诉权的行使未受到实际上制约的时候,其上诉失败所应付出的成本相对于胜诉的收益而言,无疑是微乎其微的。根据我国的诉讼制度,在绝大多数场合上诉方一旦上诉失败所应额外支付的仅仅是上诉所引起的诉讼费用(当然二审判决增加其债务负担的情形除外,但此种情况由于二审制度“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项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1)的原则而较为罕见。),而一旦争议的事实得到二审支持则对于起诉方而言,无疑将得到更大的收益,在较小风险承担的前提下可以有望获取潜在的较大收益,对于心智健全的一方当事人(起诉方)而言,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同时,当事人对上诉权的青睐也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我国一审程序所能赋予当事人公正安全的信赖感尚嫌不足,这与我国现在对基层法院投入不足、重视不够,以及行政化管理、分级定不无关系。由于待遇和社会认同甚至自我认同的巨大差异,我国基层法院无论在人员素质和物质装备方面都与二审法院有着较大的差异。这样的差异无疑成为了上诉权频繁提起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在我国根深蒂固的级别、官本位思想也在其间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上诉案件审查的范围没有科学的设定,直接影响到当事人的上诉能否真正达到目的,从根本上关系到我国二审终审制这种审级制度能否得到完全的贯彻实施。如前所述,根据《民诉法》第151条的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正如我国司法界权威人士所指出的那样:“上诉程序的发生,只有在当事人提起上诉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上诉人一旦提起上诉,第二审人民法院就必须作为上诉案件进行审理,同时,当事人对不服一审判决、裁定的哪些方面提起上诉,完全是上诉人的权利。既然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后,当事人已经接受判决其中的某些部分而不再提起上诉,第二审人民法院也就没有必要再去进行审查。”(1)而问题就在于,在世界范围而言,不管是对第二审审理范围采取全面审查的国家,还是规定第二审受上诉范围限制的国家,都不是绝对的限制法院依职权进行司法审查。综观《民诉法》的规定,也不难发现我国的立法对于法院依职权的在二审中司法审查也未采取完全杜绝的态度:
1、根据《民诉法》第13条的规定,当事人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应当在法律规定范围内进行。如果一审裁决对非上诉部分的处理具有重大错误,不仅有损当事人的正当权益,而且违反社会的公共利益,二审法院不应视不见、见而不纠。
2、根据《民诉法》第153条的规定,如果二审发现一审判决适用法律错误的,依法改判;发现一审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一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裁定撤消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发现一审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裁定撤消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调查报告《我国现行上诉制度弊端及完善》。在此,所谓的法院发现各种错误并未仅限于根据当事人的上诉请求进行审查而发现的错误。
4、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180条中又补充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的规定,对上诉人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法律适用进行审查时,如果发现在上诉请求以外原判决确有错误的,也应予以纠正。”
5、从审判实践来看,二审范围也并没有完全受上诉内容的限制,既不能作到及时纠正一审的错误,也不利于执行“两便原则”。上诉部分的内容与非上诉部分的内容往往具有密切的联系,有时对非上诉部分的审查是审查上诉部分的基础,如果二审范围仅限于上诉部分,就不利于发现一审的错误,使本来在二审中可以纠正的错误还要通过再审程序加以纠正。另外,即使二审发现非上诉部分的内容有错误,却因受到上诉范围的限制而无权纠正,只好发动再审程序,这就增加了当事人的讼累和法院的工作负担。由此,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即在实际的操作中,法院应当如何把握依职权进行司法审查的范围的尺度?如果过分拘泥于上诉的申请范围,则势必导致二审纠正偏差确保公正的制度价值无法很好的实现。如果无视上诉申请范围,任意进行司法审查,则无疑将过分挫伤上诉人的积极性,导致上诉率的极大萎缩,无法实现二审制度的积极功效。
3、二审终审制这种单一的上诉制度,不能完全涵盖解决审判实践中所遇到的上诉问题,同时导致某些简单的上诉案件不能实现诉讼效率、当事人之间不能完全实现诉讼公平。首先,在审判实践中有在许多情况下,法院的司法公正、独立并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尤其在一些商事案件纠纷中,涉及到地方政府财政利益的案件,往往会招致地方当局的出面干涉。而在我国二审终身制的情况下,作为一审法院的往往是基层人民法院,往往难以抗拒政府对司法审判的“实际”介入,即便到了二审情况也好得有限,即便在二审中地方政府的干扰大大减少的情况下,也会看在一、二审法院间微妙的关系上,而网开一面,予以维持。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其对于上诉制度价值功能的实现无疑是一个较大的阻碍;其次,由于在诉讼制度设计上的缺漏,在司法实践中,许多简单的案件也被纳入了二审范畴,无论从诉讼的效率还是从制度的严谨性角度而言,这样一种现象的存在都是不应容许的。当然,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还有上诉申请范围的不受限制等,但究其最为本质的原因而言,仍应归咎于对此类简单问题处理手段在现行民事诉讼制度中的缺失。也正因如此,作为最为直接简便的救济途径的二审上诉制度便成为了一些简单问题的解决机制的替代。从诉讼效率的角度而言,对事实简单、法律适用清楚的案件并不适宜动用二审的审判资源,至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宜动用。因此,寻求二审制度以外的制度设立便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出路、对策。
三、对策现行上诉制度存在的问题,如需彻底解决尚有待我国国民法律素养之深入提高,我国法律文化传统与西方先进法律文化的进一步交融互补。但从价值实现的角度考虑,在进行这一问题的分析解决过程中,我们既要考虑公正与效率的合理分配,又要对程序安定的价值进行必要的兼顾。关于程序安定的问题,笔者以为,有必要进行一些专门的介绍,根据程桂明先生的认为:程序安定是指民事诉讼应依法定的时间先后和空间结构展开并作出终局决定从而使诉讼保持有条不紊的稳定状态。程序的安定性包括两个不同层面的安定,即程序规范的安定和程序运作的安定性。(1)由此从制度层面考虑,围绕上述三个价值的实现,我们还是应有许多措施可以采取,以期实现问题解决之功效。
1、上诉权的设立反映了古今中外一脉相承的“自然正义”观念。不管是中国古代老庄的道法自然,还是西方的自然法思想源流,在各国的法律观念中都存在这样一个共同的理念:即既然法官也是人,那么就可能犯错误,出于正义实现的价值考虑,当事人要求上级法院审查下级法院的裁决,确保裁断的公平正义,这是依自然理性而应赋予当事人的权利,是不需要任何论证而能为人接受的应然性的法律制度的追求。因此,笔者认为,对于上诉权而言,应有一个合理的限度,至少在法院角度应当享有一定的对上诉权的审查权利,即上诉权不应再被视为一旦当事人一方提起即当然启动的法定程序,而应当在启动程序方面有所限制。从维护原审判决的既判力而言,这无疑也是极为重要的。众所周知,我国的上诉制度规定,只要当事人在法定的上诉期间内提起上诉即可当然引起第二审程序的发生。而在此期间法院不具备立案时的程序审查权利。当然,由于在法定的上诉期间,法院判决的既判效力已被阻却,由此角度上诉权的任意行使并不对其构成任何的侵犯影响。然而,从二审最后作出的结果角度而言,如一味纵容当事人提起无谓的上诉,而二审裁决结果大都是维持一审的原判。则由此角度,事实上一审的正确判决被提起上诉的上诉人认为的阻却了生效的时间,在一方当事人有意以讼累对对方进行报复的恶意上诉场合,一审判决既判力的遭受侵害更是尽显无疑。同时,在另一个层面由于上诉权提起的不受限制,导致二审审判资源的极大浪费,甚至出现了一审行同虚设的怪异现象。因此,为上诉权的提起设定限制性条件无疑是我国民事诉讼领域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但由于上诉制度本身对当事人正当权利实现的巨大保障作用,这样的一种限制又不能过度。因此,该条件的设定应当在维护当事人正当权益衡平双方当事人之间利益及维护法院审判权威之间进行再三的斟酌。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上诉率升高的原因也与上诉人对上诉本身需求的高涨,因此,如何减少当事人对上诉的需求无疑也成为解决上诉程序启动过于频繁这一问题的一大途径。笔者建议:(1)限制上诉。在控制上诉案件的数量上,最简单、粗俗的方法就是限制或者排除某些案件的上诉权。参照外国的经验,对于小额诉讼案件而言,许多国家规定一定金额以下的案件不允许上诉。如德国1990年将二审案件的金额由700马克提高到1200马克,1991年由提高到2000马克。此外,对于中间裁决而言,多数国家规定终局裁决可以上诉,而中间裁决的上诉受到限制。这是因为,准许中间裁决的上诉会造成上诉的零碎性、重复性,使正在进行的本案审理发生中断结果往往是浪费时间、拖延涉讼。正如法兰克福大法官说的:“为了讲效率,司法部门决不能因循拖延,如准许整个诉讼理由从组成部分一一分别进行审查,那么司法的能动作用就会受到阻碍。”(1)有鉴于此,我国在今后的立法、司法过程中,也完全可以通过排除小额诉讼案件、中间裁决案件的上诉控制上诉权的滥用。(2)降低上诉需求。在控制上诉案件数量上最为恰当的方法是通过提高当事人对一审判决的信赖来减少对上诉的需求。事实上,审判制度的目的就是追求达成值得当事人信赖并能使人民信服的裁判。为此应尽量健全一审(事实审)的程序制度,充实可使当事人信服裁断以便当事人能在该审级对法院表示是否信服裁判并提出资料说服法官等内容。“也就是保障当事人当事人有充分的机会,可籍此预测法官之判断而提出利于节约劳力、时间、费用以及发现真实的材料。经由此等机会的赋予,防止发生突袭性裁判。”(1)无疑这样的制度设置,对于我国的上诉制度改革也有着较大的意义和价值。
2、如同笔者在第二部分中所认同的,对我国二审法院的审查范围界亟待进行合理的界定。欲解决这一问题,愚以为应丛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明确依据当事人申请进行审查与依法院职权进行审查的关系。根据《民诉法》第151条的规定,二审的审查范围应当以当事人上诉提出的请求为基本内容。但是有关案件的定性、适用法律以及重大的程序问题,人民法院无论当事人在当事人请求中是否提出,均应依职权主动予以审查。比如在经济合同纠纷中,一方当事人仅对一审判决给付赔偿金的数额提起上诉,要求增加或减少赔偿金。二审法院如果不审查一审定性是否正确,不首先确定合同是否有效,就无法判断当事人上诉请求是否合理。所以,在具体操作上,二审法院应进行阅卷,针对上诉提出的问题以及人民法院依职权应予以审查的主要问题进行查证和审理;(2)明确二审和一审的关系。二审就一审判决中非上诉部分如果认为处理正确,在二审判决中不必认定,以免形成全面审理,即仅就原审判决中的上诉部分进行认定,在判决书主文中不必写明“双方对一审判决的其他内容无争议”或“维持一审判决主文的其他内容”。但是,如果二审中发现原审判决中的非上诉部分存在错误,则应依法纠正,并在判决书主文中写明。另外,需特别注意一审判决非上诉部分无论是否由二审变更和纠正,其法律效力都将因当事人的上诉而停止,这是因为裁判的整体法律效力是不可分的。认为一审判决中未上诉的部分过了上诉期即先于上诉部分发生法律效力的观点是不正确的。(3)明确二审与再审的衔接关系。再审不是一个独立的审级,而是一种特殊的纠错机制,对一审判决中的错误,在当事人上诉的情况下通常应在二审程序予以纠正,而不应因其不属于上诉内容而留待再审程序予以纠正。那样做不符合审判程序的分工,认为地造成一案多审、重复劳动。
3、二审终审制这种单一的上诉制度,不能完全适应审判实践的需要,在我国正式加入WTO之际,民商事案件日益增多的情况下,改变这样的局面无疑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在西方国家不少国家均采取了三审终审制。比如在德国,在普通法院审理的案件采取的就是三审终审制度。德国的普通法院分为四级,即地方法院、州中级法院、州高级法院、联邦最高法院。其中当事人对于经第二审法院审理不服的案件仍可以提出上诉。这样的的制度设计有利于在一些复杂的民商事案件中及时有效的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对于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的我国而言,这样的制度设立对于当事人合法利益的充分救济维护市场经济的秩序无疑有着较为重大的意义;此外,如前所述,在西方对于一些诉讼标的较小的案件规定采取一审终审制度,不得采取上诉制度,这对于我国现行的上诉制度无疑也有着较大的意义。由此,笔者认为,就我国未来的上诉制度的构建而言,在某种程度上离不开法院审级制度的变革。我国应当发展起来以二审终审制度为主,三审终审及一审终审为辅的审级制度,以便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不同民商事纷争的司法救济需求。至于不同案件适用何种审级制度的具体条件,笔者对此的思虑尚有欠周全系统,在此不再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