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大全]

时间:2019-05-14 17:41: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大全]》。

第一篇: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大全]

浅析关于我国税收制度的缺陷

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并不完全符合我国国情、适应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现状,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我国税收制度正在不断完善,论文从税制结构、立宪、环保3方面分析了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我国税收制度经历了数次改革,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现行税收制度仍存在着一些缺陷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一、税制结构的缺陷

(一)税种结构不科学

经过多次税制改革,我国已经形成了以流转税、所得税为主体,以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为辅助税种的多层次、多环节的复合税制体系,且现行税制已经实现了与世界接轨。

但是,从主体税种的收入上看,所得税收入近几年仅维持在20%的低水平;流转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近几年一直维持在近70%的高水平。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在充分发挥收入功能、保障税收大幅增长的同时,也弱化了所得课税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此外,个人所得税的税收收入主要来源于工薪阶层,而来源高收入者的比例还很低。2002-2004年,来自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占当年个人所得税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6.35%、52.32%、54.13%,3年平均为50.93%。据统计,2001年中国7万亿元的存款总量中,人数不足20%的富人们占有80%的比例,其所交个人所得税却不及总量的10%。如今,这一情况并未得到改变。

(二)主要税种存在的问题

以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为例:个人所得税是我国税制结构优化中应该格外注意的一个税种。对于我国个人所得税采用分人、分所得项目分别征收方法,不同项目之间的税率不同,税负轻重不一,存在问题很多。在整个税制结构中,个人所得税是纳税人偷逃税范围最大、各方面干扰最重、征收难度最大的一个税种。而增值税的主要问题突出表现在增值税的设计与征管环境不配套,致使偷税、避

税、逃税现象大量存在。从我国目前的法制建设水平和税收征管环境状况看,增值税征管成本较高,税收损失严重。

(三)税负结构不合理

与大部分国家实行的消费型增值税相比,我国增值税的税负设计明显偏高,个人所得税税负设计虽然不算高,但由于税收级距较小,实际起到的调控作用倾向于一般收入水平者,边际税率水平显得偏高,从实际税负水平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收收入占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

产业税负不公平,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不相适应。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中,在国民经济发展的结构变化中,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

(四)征管方面不合理

我国现阶段的税收征管环境不完善,征管手段落后,征管人员素质偏低。

自1994年新税制运行以来,随着征管模式的变革,各地都在征收管理上下了不少功夫。但是从实际运行状况看,许多地方还停留在征管大厅的建设层面,计算机的配置既不能满足需要,使用效率也不高,在税收干部队伍中,征管人员能力偏低,征管过程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扭曲现象。由于各级政府存在着事权与财权的划分,过于关心本级政府能使用的税金的现象普遍存在,越权减免税、截留、拖欠中央税收,鼓励多入地方金库的做法相当普遍,从而使现行税收管理体制的正确执行大打折扣,税收弱化问题相当严重。

二、税收立宪的欠缺

目前我国宪法中只有第56条对税收进行了规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从税收立宪的起源及其本质来讲,税收立宪重在规范国家征税权、保护人民的基本财产权和自由权,而我国宪法的这一条规定显然是从维护国家权利、保证人民履行义务的角度出发的,很难说我国已经进行了税收立宪。

我国宪法关于税收立宪的缺失导致了我国税法领域行政法规占主导,而法律

占次要地位的局面,这一立法现状在世界各国都是罕见的。在我国加入WTO、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潮流之时,大力加强税法领域的法治建设势在必行。

三、环保设计的缺陷

我国现阶段补偿环境侵害、调节污染者行为、筹集防治污染资金主要是通过排污收费制度现的。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一些污染企业为了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千方百计逃避监管。排污费的征收主要是集中于大中城市的企业,大量小型企业和非企业污染主体,由于涉及面广,监控难度大,缺乏有效的监管。排污费的征管主要由地方环保部门负责,实施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督。

目前资源收费政策着眼于微观环境,征收主体偏重于国有大中型企业;收费标准低,征收面较窄,渠道单一;征收管理混乱,主管部门职能交叉,部门利益冲突严重。

我国目前的税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已不能与我国日益发展的经济形势相适应,我们应认真研究当前的问题及形势,从而扎实有效地完善我国现阶段的税收制度。

环境税发展才刚刚起步,严格说来,还不存在真正法律意义上的环境税。与环境有关的税费有消费税、车船使用税、资源税、城市建设维护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现已暂停征收)和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在资源税方面,其性质被定位于一种级差调节手段。一方面资源税的计税依据是销售量或自用量,而不是开采量,客观上鼓励了企业对资源滥采滥用,造成了资源的积压和浪费。另一方面,税率过低,税率之间的差距没有拉开,缺少以引导资源的合理利用为目的的专门税种,消费税的征收范围过窄。优惠措施注释单一,主要限于减税和免税,受益面比较窄,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影响了实施效果。

也正因为如此,在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这一战略构想。将这一战略构想付诸实施的基本路径,就在于通过税收改革,在保证宏观税负水平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减少间接税,增加直接税;减少由企业缴纳的税,增加由居民个人缴纳的税,从而建设一个融间接税和直接税、企业法人纳税与居民个人纳税为一体的大致均衡的税收体系格局。

第二篇: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与立法的探究(范文模版)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财政学课程论文

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与立法的探究

财务管理0901吴思聪 200907760129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税收立法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并提出了完善我国税收立法体制、改善税收法制环境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税收立法制度税收立法体系立法法

在税收发展历史过程的早期,“纳税”似乎是每个自然人与身俱来的义务,而“征税”似乎也成为任何一个国家顺利成章的权利;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一句名言:“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死亡和纳税是不可避免的。”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但是这种合理性随着社会契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渐渐受到质疑与挑战,英国思想家霍布斯(Thomas Hobbes)认为,国家起源于“一大群人相互订立信约”,“按约建立”的“政治国家”的一切行为,包括征税,都来自于人民的授权;如果没有政府或类似的权威机构,人类将陷入可怕的无政府、无秩序的“利维坦”,为了结束这种情况,全体公民只有而且必须出让自己的部分权利与自由以组成政府;在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Montesquieu)在其代表作《论法的精神》中也作了相似的论述,“国家的收入是每个公民所付出的自己财产的一部分,以确保他所剩余财产的安全或快乐的享用这些财产”而社会契约理论的集大成者卢梭(Rousseau)则认为,社会契约所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寻找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维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

因此,从古典自然法学家们的观点看,国家是处于自然状态的人们向社会状态过渡时所缔结的契约的产物;人们向国家纳税其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享有他的其他的自然权利以及在其自然权利一旦受到侵犯时可以寻求国家的公力救济;而国家征税,也正是为了能够有效地、最大限度地满足上述人们对国家的要求。无论如何,纳税和征税二者在时间上的逻辑关系都应当是人民先同意纳税并对此授权,然后国家才征税;国家征税的意志以人民同意纳税的意志为前提,所以,人民之所以纳税,无非是为了使国家得以具备提供“公共服务”或“公共需要”的能力;国家征税,也正是为了满足其创造者——作为缔约主体的人民对公共服务的需要。

而19世纪末以来至20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国家所形成的公共需要论与交换说则认为,由于公共服务的消费所具有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决定其无法像私人物品一样由“私人部门”生产并通过

市场机制来调节其供求关系,而只能由集体的代表——国家和政府来承担公共服务的费用支出者或公共需要的满足者的责任,国家和政府也就只能通过建立税收制度来筹措满足公共需要的生产资金,寻求财政支持。税收的必要性由此体现:它是用来保障公民自由与权利的成本,也可视为公民购买公共服务的价格。正如美国大法官霍尔姆斯所言:“税是文明的对价”。

从西方国家的经验看,宪政体制形成的历史,就是争夺征税权的历史。从威尼斯城市国家开始,到荷兰共和国的独立,以及英国几代皇室的兴亡,都是王室财政困难有求于民,而逐渐形成了民主政治。在英国,国王与贵族、平民的斗争与妥协最终形成了“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的规则;美国独立战争起源于一场抗税运动,其《独立宣言》列举了英国国王的罪行之一就是“未经我们同意就向我们强行征税”;法国大革命中公布的《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也清楚地规定了公民对税赋有决定权。欧美国家的这一系列历史事件,为所有宪政法治国家的征税权谱写了一条根本原则:征税是议会绝对保留的权力,公民无代表权不纳税,征税必须征得公民的同意并制定法律。这就是“税收法定原则”,这是税法的最高原则,其与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一同被视为现代法治社会的两大枢纽。征税权是国家的核心权力,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议会,由议会公开讨论并制定税法,为公共产品定价。公民的参与和决策是国家征税权的合法性来源,因此,现代法治国家的宪法都规定了征税是议会独享的权力,税收必须由议会立法开征,政府部门不管其级别有多高,都无权开征税收,税法一旦被议会通过,政府部门只能按照议会决定的税率与程序收税。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起源于阶级斗争,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阶级专政的工具。而税收则是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对社会产品进行再分配的形式,是为实现政治职能强制无偿的对社会产品的再分配,故这种理论的强制性和政治性过于浓厚;综合上述观点,我们认为:税收是人民依法向征税机关缴纳一定的财产以形成国家财政收入,从而使国家得以具备满足人民对公共服务需求能力的一项活动。据此,我们也可把税法定义为调整在税收活动过程中国家、征税机关和纳税主体各方主体之间产生的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也正是因为税收如此的性质与特点,所以国家就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包括法律,税收行政法规,税收行政规章,税收地方性法规)来调整各主体在税收活动中的关系。“若任何人凭着自己的权势,主张有权向人民征课赋税而无需取得人民的同意,那么他就侵犯了人民的私有财产,破坏了政府的目的。”

我国现行税收立法体系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与规章四个位阶。宪法中与税收有关的内容主要是第五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这种规定过于空泛,比较世界各国的宪法发现,许多国家的宪法都对有关税收的基本问题都要做出详细的规定。迄今为止,我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通过的税收法律共有三部:《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和《税收征收管理法》。我国的税法立法目前多以全国人大授权国务院制定相关条例、暂行条例的形式颁布,然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再根据国务院授权制定实施细则,各省、市、自治区再根据财政部的授权颁布补充规定,这就造成了此类涉税的条例、暂行条例目前有30余部之多,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90多个,其他由中央部委与省级部门发出的成千上万,更低层级政府制定的罚款和收费文件则更是数不胜数的不合理现象。

但随着2000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下称:《立法法》),并于2000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我国现行的税收法律体系暴露出许多与《立法法》不相适应之处。《立法法》所指之“法”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具体到税收法律领域,应该由税收法律,税收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内容构成。根据《立法法》第八条、第九条的规定,“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其内容中包括“非国有财产的征收”和“税收的基本制度”,并且这两项内容“只能制定法律”。这表明税收制度应该主要以税收法律形式出台,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或单行条例等是对税收法律的进一步细化和解释说明,而更重要的是税收法律立法属于最高权力机关的立法保留事项,其立法权限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既不能被推卸,也不能被转让。法律保留原则意味着有些事项(包括税收、人身自由等)只能由立法者“亲自”立法决定。除了维护议会的立法功能之外,该原则还有督促立法者行使宪法规定的职权,不得任意以授权立法的方式逃避自己的立法责任,否则就是对公民的不负责,有违宪政精义。但我国现行的税收法律体系中,除了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税种,均是由全国人大授权国务院制定条例或暂行条例加以实施的。国务院能根据自己行政目的的需要不断开征新税,而民众却无抗辩之权,而其能制定相关税收行政法规的依据,源自于1984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出的《关于授权国务院改革工商税制发布有关税收条例草案试行的决定》和1985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关于授权国务院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可以制定暂行的规定或者条例的决定》这两项授权。对此两项授权观察发现,其虽然不符合《立法法》对授权立法的规定,但《立法法》于2000年7月1日开始生效,而授权立法的时间早于《立法法》,国务院的税收立法权在体制上不存在问题。尽管如此,从最基本的法理原则来看,这种授权立法本身还是存在重大缺陷,该授权缺乏说明授权的理由和依据,也没有明确授权的事项范围,也没有明确授权的时间,没有遵循“一事一权”原则,其授权范围模糊不清,极为宽泛,只笼统说了授权范围是“改革工商税制”与“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的问题”。试想,有哪几个事项不属于“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的问题”,明显属于典型的“空白”授权行为。在这种以税收行政法规为主,以税收法律为辅的税收立法体系中,行政机关既是立法者,又是执法者,难

免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不合理地扩大其征税权利而加重纳税人负担,从而冲击立法民主原则,降低了税法立法的级次,影响税法的公正性、科学性及权威性。

目前的一个热点事件:从2011年1月28日起,上海、重庆开征房产税,上海税率0.4%—0.6%,重庆税率为0.5%-1.2%,这是地方政府首次立法收税,但值得注意这个举动是缺乏法律依据,是一个违反法治的开例。因为这有悖于《立法法》的原则与规定,也与《税收征收管理法》中“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的规定相抵触。上海、重庆两地开征的依据是“国务院的会议精神”,缺乏法律依据的支撑。根据《上海市开展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试点的暂行办法》显示:“根据国务院第136次常务会议有关精神,市政府决定开展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试点。现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而《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行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改革试点的暂行办法》则规定“根据国务院第136次常务会议有关精神,重庆市人民政府决定在部分区域进行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改革试点。现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暂行办法。”根据《立法法》,地方政府的规章,是根据其上位法,即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来制定的,而国务院“会议精神”显然不属其例,故不能成为其开征房产税的依据。与此同时,《房产税暂行条例》也不是房产税开征的法律依据。因为根据《房产税暂行条例》规定,征税对象是生产性经营房产,对非经营性房产免税,而本次开征的房产税恰恰是非经营性的个人住房。《房产税暂行条例》第五条规定:“下列房产免纳房产税:

一、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军队自用的房产;

二、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自用的房产;

三、宗教寺庙、公园、名胜古迹自用的房产;

四、个人所有非营业用的房产;

五、经财政部批准免税的其他房产。”由此看出,个人所有非营业用的房产是《暂行条例》予以免征的房产,而仅仅依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而非法律修改程序,就擅自扩大征税范围,是对公民私有财产的一种侵犯。而且,《房产税暂行条例》是198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而《税收征管法》是2005年施行的,对于征税应该根据《税收征管法》进行。另外,根据《立法法》规定“被授权机关不得将该项权力转授给其他机关”,国务院取得的税收立法权也不应转授给地方政府。从上述事例,我们就不难发现我国目前税收立法领域的不规范,甚至可以说是混乱。

但值得庆幸的是《立法法》的颁布为我国税收立法体系的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其内部各构成体系的权限与职责。故依据《立法法》的规定,在完善我国税收立法体系的过程中,应采取以下相应对策:

1.尽快颁布税收基本法:税收基本法是对税法中的共同性问题加以规范,对具体税法有约束力,是税法体系中法律地位最高、法律效力最高的税法,决定着国家全部税收立法、执法、司法活动。目前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制定了税收基本法。我国至今还没有这样的税收法律,有关税收立法权限、立法程序等方面的内容散见于各单行法律法规中。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庞大、国情复杂的特点,同时考虑到宪

法对税收的规定过于简单,而单行税法又较多的实际情况,制定税收基本法是非常迫切,非常必要的。通过颁布税收基本法,有助于杜绝税收立法的随意性,增强税收法律的权威性和稳定性;有助于加强各税收法规之间的统一性和协调性:有助于提高税收法律规范的地位,增强其可操作性。

2.逐步建立以税收法律为主、行政法规为辅的科学统一的税收立法体制。首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当切实履行立法职责,尽快制定有关税收问题的基本法律。对授权立法的行为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尽可能减少授权立法,提高税收法律规范的整体效力等级。同时对授权立法的事项,经过实践检验,证明制定法律条件成熟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及时地把行政法规上升为法律; 在法律制定后,应终止相应立法事项的授权。其次,《立法法》第五十六条规定,行政法规“ 经过实践检验,制定法律的条件成熟时,国务院应当及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国务院应严格遵守这一规定,以尽可能地减少行政法规、规章的数量。第三、各有权机关在制定各自权限范围内的税收法规时,要根据《立法法》的要求合理安排税收法律体系的内部结构,注重立法技术,明确立法依据、实施日期等等。第四,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全面清理、审查、修订税收法律法规,使其于我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3.合理划分税收立法权限。合理划分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税收立法权限。依据《立法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当成为我国税收立法体系的主体。全国人大对国务院授权必须遵循“ 负责任和谨慎授权” 原则,授权的内容必须明确,语言不得模棱两可,避免因语言含糊而发生行政立法权扩张的现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还要对被授权的行政机关的授权立法程序进行全程监督。此外,必须规定国务院不得将全国人大授予的立法权再转授予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此外,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必须对国家立法权、行政立法权、地方立法权和授权立法权等不同种类的税收立法权做出明确的补充,规定它们分别应该由何种级别、何种性质的国家机关拥有,而且对上述性质的立法权的内容、范围必须予以详细规定。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

[3] 曹康泰.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释义[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4] 陈书全,杨林.《立法法》与我国税收立法体系的完善[J] .税务与经济,2002(6)

[5] 荣建华.关于我国税收立法体制的探讨[J] .天津商学院学报,2001(4)

[6] 刘剑文.税法专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 汤贡亮.中国税制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8] 勒万军.我国税收与税收法制建设简论[J].税务研究,1998(6)

[9] 姚海珠,熊伟.完善我国现行税收立法权限体制[J] .行政与法,2004(5)

[10]瞿继光.财税法原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税收法治建设[M]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

第三篇:现行税收制度与地税征管范围

现行税收制度与地税征管范围

目前,我国共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辆购置税、车船税、印花税、契税、烟叶税、关税、船舶吨税等18个税种。其中,关税和船舶吨税由海关部门征收,另外,进口货物的增值税、消费税也由海关部门代征。其他16个税种由税务部门负责征收。地税部门负责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契税、耕地占用税等税的征收和管理。

税收征收管理是税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国家税务征收机关依据税法、征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税款征收过程进行的组织、管理、检查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税收征收管理的一般程序包括税务登记、账簿和凭证管理、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税务检查等环节。为加强税收征收管理,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调整征纳关系以及改善税收征管环境,我国制定并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从1993年税收征管法颁布15年来,税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税收收入规模增长超过了10倍。与此同时,中国税收征管法律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税收执法环境不断改善,税收征纳关系越来越和谐、规范,税收的职能作用得到越来越充分的发挥。

为适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的需要,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对《税收征管法》进行了第二次修订,对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在各环节的权利、义务进行了新的规范,更全面明确了征纳双方不履行义务的行政或法律责任,新的《税收征管法》于2001年5月1日起开始施行。

经过多年的完善和规范,天津市地方税务局于2009年明确了天津地区税收征管的税务登记、发票管理、认定和证明管理、税收优惠管理、申报征收和纳税担保申请等六部分共计86项涉税事项,规范了申请要素和办税流程,并全部纳入津税系统和税管员平台等税务征收管理信息系统执行电子流程,在有效加强税务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严格规范了税务人员的执法行为。东丽地税同时出台税务人员管理办法和督办制度,明确税务人员职责,规范涉税事项各环节操作,严格税务执法行为,有效加强税收征管。

第四篇:对我国保险税收制度的思考

[摘 要]我国现行的保险税制存在着整体税负偏高、不利于创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影响总准备金的积累及税负不公等问题。为此,建议降低保险业的税负水平、取消对外资保险企业的优惠政策、改革现行营业税统一税率的做法,实行分险纳税,以充分体现国家的政策导向。

[关键词]保险税制;整体税负;总准备金

保险作为社会稳定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财政税收密切相联。一方面,保险担负着经济补偿职能,可以弥补各种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帮助受损企业及时恢复生产,减少财政支出,有利于财政稳定。另一方面,税收政策作为国家调节经济的杠杆,能直接影响保险业的发展。例如国家对保险业实行低税收政策,可以促进保险业的发展,反之,则会抑制保险业的发展。因此,适当的税收政策有利于保险业的健康发展,而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又可以保证税收收入的稳定性。然而,我国目前保险税收制度尚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保险业的发展。

一、我国保险税制现状

(一)内资保险企业的税收状况

我国保险税制是1983年国家实行利改税的财税体制改革后逐步建立起来的。根据现行税法,国家对保险业主要在两个环节征税。

1.营业环节的税金。主要是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以及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等。营业税以实收保费为税基,税率从1997年初由5%提高到8%,其中寿险的储蓄性业务、家庭财产两全保险及农业保险免征营业税,出口信用保险业务不作为境内提供的保险,为非应税劳务,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以营业税的5/8为税基,城市、县城和农村的税率分别为7%、5%和1%;教育费附加以营业税的5/8为税基,税率为3%;印花税则对财产保险合同按保费收入的1‰贴花,对农牧业保险合同免征印花税。

2.利润环节的税金。主要是所得税,1997年以前,人保所得税税率为55%,平安、太平洋保险为33%;从1997年初,内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为33%,对寿险业务免征所得税。

(二)外资保险企业的优惠政策

1.我国税法规定,营运资金超过1 000万美元,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外资保险公司经营所得按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并享受第一年免、第二年和第三年减半征收的优惠政策。

2.外资保险企业可享受再投资退税的优惠。外资保险企业将从企业取得的利润直接再投资于本企业,增加注册资本,或作为资本投资开办其他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不少于5年的,可退还其已缴纳所得税的40%。

3.外资保险企业免交附加于营业税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此外,外资保险企业缴纳所得税时在计税工资、职工福利费、捐赠支出、业务招待费、利息支出、坏帐损失、固定资产折旧等方面的规定都比较宽松。

二、现行保险税制的弊端

(一)整体税负偏高

由于我国实行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模式,所以保险企业税赋中的营业税占绝大部分。从1997年初,营业税税率由5%提高到8%,加重了保险企业的负担。首先,从国内各行业来看,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讯业、文化体育业的税率为3%,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国家资产的税率为5%,娱乐业执行5%~20%的幅度税率,金融保险业的税率为8%。比较起来看,保险业的税率较高。其次,与同样执行8%税率的金融业相比,保险业的税收负担也超过了金融业。因为金融业以利息收入作为税基,而保险企业以保费收入作为税基,但保险企业收取的保险费并不是保险公司的纯收入,而是对投保人的一种负债,最终将以赔款的形式陆续返还给投保人。这与金融业以存贷利差为计税依据是不同的,所以,保险业实际税负比金融业高。最后,从国际范围来看,我国保险业税负水平也偏高。在许多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对保险业往往执行较其他行业轻的税率,如在法国、英国、德国以及荷兰等国家,除征收所得税外,另一重要税种即为增值税,但这些国家无一例外地对保险企业实行免税的优惠政策;泰国的营业税税率为3.3%;美国各州有所不同,但一般在2%左右。多数国家的营业税因险种而异,因国情而变,通常采用比较宽松的、倾斜的财税政策。可见,我国保险业的营业税税率是较高的。[!--empirenews.page--] 保险业的高税负,从眼前看,固然可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但是在保险市场日益开放、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都从根本上限制了保险企业的偿付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更不利于保险企业经营的稳定。

(二)不利于公平竞争环境的营造

税收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公平税负,创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面对竞争,一方面,为了保护中资保险公司不受冲击,在对待外资保险公司的政策问题上,采取了对外资保险公司进行限制的措施,对市场准入规定了若干条件。虽然我国可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享受一定的优惠条款,但是随着加入WTO谈判的进一步推进,这些优惠条款最多只能维持5年,向外资保险公司开放保险市场是迟早的事情,以后再也不能寄希望于通过对外资保险企业的限制性政策来保护民族保险业。另一方面,外资保险公司在受到一定限制的同时,也享受一些中资保险公司无法享受的超国民待遇。根据《保险法》的规定,中资保险公司不得向企业投资,而外资保险机构可投资股票、房地产、购买企业债券及发放贷款,在资金运用上占尽优势。在对外资保险企业的限制逐步放开,且外资保险公司享受超国民待遇的情况下,如果继续实施向外资保险企业倾斜的税收政策,必然损害内外资保险企业的公平竞争,妨碍中资保险企业的正常发展。

(三)影响总准备金的积累

保险公司的各种准备金从来源看,只有两个渠道,一是从保费收入中提取的准备金,二是从保险公司的利润中提取的总准备金。总准备金是保险公司为应付较长期内可能发生的巨灾风险,如洪水、地震等可能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每年从利润中提取并累积形成的,总准备金是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总准备金积累得越多,其信誉越高,参与竞争的实力就越强。按照我国现行的做法,总准备金是按税后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而保险公司由于要负担较高的税负,因此其税后利润相对减少,必然影响到总准备金的积累速度,减少保险投资中的可用资金量,长此以往,甚至会影响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

(四)导致税负不公平

首先,是税基不同造成的税负不公平。中外资保险企业缴纳所得税时,在职工工资抵扣、坏帐处理、捐赠支出和业务招待费等方面的规定大不相同。如内资保险公司规定职工工资的抵扣标准是人均月收入不得超过550元;而外资保险公司则无此规定,职工工资可据实从成本中列支。内资保险公司提取坏帐准备金的比例为年末应收帐款余额的0.3%~0.5%,呆帐准备金为年初放款余额的1%;而外资保险公司则按年末放款余额或应收帐款余额的3%提取坏帐、呆帐准备金。内资保险公司的捐赠支出扣除比例为税前利润总额的3%;而外资保险公司则无此规定。总的来说,对外资企业税收条件比较宽松,而对内资企业则比较苛刻,这就形成了实际税基上的差异。其次,税率、税种不统一。中资保险公司所得税税率为33%。而外资保险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另外,对外资保险企业不征收城市建设维护税和教育费附加。同业不同税,造成税负不公平。

三、我国保险税制改革的具体措施[!--empirenews.page--]

(一)降低保险业的税负水平

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不同于一般的金融企业,税收政策应当为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从世界各国的做法来看,一般都将保险业同其他行业区别对待,采取较为倾斜的政策,扶持其发展。考虑到保险行业维系着社会稳定并面临着市场准入的威胁,以及国际保险业的平均税负水平,把我国保险业的综合税率降低到30%左右,以体现国家对保险业的扶持,进而促进保险业的发展。

首先,我国的所得税税率为33%,与世界许多国家相比还算适当。如日本为37.5%,英国为35%,法国为42%,泰国为35%,卢森堡为34%,但世界各国都在做降低税率的努力,因此,从长远看来,所得税税率也应适当降低。其次,如前所述,营业税税率不仅与其他行业相比较高,与外国相比也较高。在我国暂时不能免征营业税的情况下,建议将税率降至3%或至少恢复到5%。最后,印花税税率为1‰,其税率虽然低,但因其计税依据是保费收入,所以实际税负并不低,因此,建议对保险合同的印花税适用较低的税率如0.3‰或0.5‰,或者根据不同种类的合同,规定不同的税率。

(二)取消外资保险企业的优惠政策

外国保险公司投资于中国,主要是看准其潜力巨大、发展滞后的保险市场,而非经营成本的低廉,带有明显的市场导向型特点。可见,外国保险公司到我国投资并不是针对我国对外资保险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根据国际资本“利益最大化”原则,即使我国取消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只要我国有比他国更大的市场潜力和更能获利的因素,外国投资者就不会放弃对我国保险市场的投资。因此,有必要取消对外资保险公司的优惠政策。

首先,统一所得税税率,取消外资保险企业15%的优惠税率,统一按33%的税率征收。一是可以增加财政收入,二是给内资企业一个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其次,统一税种,内外资公司征收相同的税种,对外资保险公司开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是国家为加强城市的维护建设,扩大和稳定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来源而采取的一项税收措施,为开发建设新兴城市,扩展、改造旧城市,发展城市公用事业以及维护公共设施等提供资金来源。根据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原则,应该对受益者课税。最后,统一内外资保险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主要是扣除标准要统一。计税工资、坏帐提取比例、业务招待费提取比例、捐赠支出的扣除标准都要统一。

(三)改革现行营业税统一税率的做法,分险纳税,充分体现国家的政策导向

世界上多数国家营业税分险种规定税率,如荷兰根据险种不同,营业税税率也不同。而我国保险业营业税与其他金融业统一适用8%的税率,不能体现国家对各险种的政策导向。我们不妨借鉴国外的做法,分险纳税,实行差别税率,建议对一些政策性、非盈利性的险种应减免税收,对利润水平低或者对社会稳定有重要作用的险种规定较低的税率,如3%;对赔付率低,利润相对丰厚的险种适用较高税率,如5%,以充分体现国家的政策导向。

第五篇:进境个人物品现行海关税收制度综述

进境个人物品现行海关税收制度综述

物管1001 朱依梦 0351100139

一、旅客进境行李物品

(一)、海关对进出境旅客行李物品管理规定: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进出境旅客行李物品监管办法》的规定,进出境旅客行李物品必须通过设立海关的地点进境或出境,接受海关监管。

2、分运行李:

旅客以分离运输方式运进行李物品,应当在进境时向海关申报,自旅客进境之日起6个月内运进。出境的分离运输行李物品,应由物品所有人持有效的出境单证在出境前办妥海关手续。

3、旅客行李分类表及中国籍旅客带进物品限量表 表

1、旅客行李分类表: 第一类物品 第二类物品 第三类物品

衣料、衣着、鞋、帽、工艺美术品和价值人民烟草制品、酒精饮价值人民币1000元以上,5000币1000元以下(含1000元)的其他生活用品 料 元以下(含5000元)的生活用品 注:

1、准许各类旅客携运本表所列物品进出境,具体征、免税限量按有关规定办理;

2、超出本表所列最高限值的物品,除另有规定者外不视为旅客行李物品。表

2、中国籍旅客带进物品限量表: 类别 品种 限量

衣料、衣着、鞋、帽、工艺美术品和

自用合理数量范围内免税,其中价值人民币第一类物品 价值人民币1000元以下(含1000元)

8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物品每种限一件 的其他生活用品

(1)香港、澳门地区居民及因私来往香港、澳门地区的内地居民,免税香烟200支,或雪茄50支,或烟丝250克;免税12度以上酒精饮料第二类物品

烟草制品、酒精饮料 限一瓶(0.75升)。

(2)其他旅客,免税香烟400支,或雪茄100支,或烟丝500克;免税12度以上酒精饮料限2瓶(1.5升以下)。

(1)驻境外的外交机构人员、我出国留学人员和访问学者、赴外劳务人员和援外人员,连续在外每满180天(其中留学人员和访问学者价值人民币1000元以上,物品验放时间从注册入学之日起算至毕结业第三类物品

5000元以下(含5000元)的生活用品 之日止),远洋船员在外每满120天任选其中

1件免税。

(2)其它旅客每公历内进境可任选其中1件征税。

1.1本表所称进境物品价值以海关审定的完税价格为准; 1.2超出本表所列最高限值的物品,另按有关规定办理;

1.3根据规定可免税带进的第三类物品,同一品种物品公历内不得重复; 1.4对不满16周岁者,海关只放行其旅途需用的第一类物品; 1.5本表不适用于短期内多次来往香港、澳门地区旅客和经常进出境人员以及边境地区居民。

(二)、特定物品进出境管理规定

1、旅行自用物品:

为照顾旅客在旅途中的实际需要,对非居民旅客及持有前往国家或地区再入境签证的居民旅客携带的暂时免税进境或者复带进境的旅行自用物品限照相机、便携式收录 音机、小型摄影机、手提式摄录机、手提式文字处理机每种一件。超出范围、数量的,需向海关如实申报,并办理有关手续。经海关放行的旅行自用物品,旅客应在 回程时复带出境。

2、金、银及其制品:

旅客携带金、银及其制品进境应以自用合理数量为限,其中超过50克的,应填写申报单证,向海关申报;复带出境时,海关凭本次进境申报的数量核放。携带或托运出境在中国境内购买的金、银及其制品(包括镶嵌饰品、器皿等新工艺品),海关验凭中国人民银行制发的“特种发票”放行。

3、外汇:

旅客携带外币、旅行支票、信用证等进境,数量不受限制。

出境人员携带不超过等值5000美元(含5000美元)的外币现钞出境的,无须申领《携带证》,海关予以放行;出境人员携带外币现钞金额在等值5000美元以上至10000美元(含10000美元)的,应向外汇指定银行申领《携带证》,海关凭加盖外汇并定银行印章的《携带证》验放;出境人员原则上不得携带超过等值10000美元的外币现钞出境。对属于下列特殊情况之一的,出境人员可以向外汇局申领《携带证》:(当天多次往返及短期内多次往返者除外)1.l、人数较多的出境团组;

1.2、出境时间较长或旅途较长的科学考察团组; 1.3、政府领导人出访;

1.4、出境人员赴战乱、外汇管制严格、金融条件差或金融**的国家; 1.5、其他特殊情况。

出入境人员携带外币支付凭证和外币有价证券出入境,海关不再予以管理。

4、人民币:

旅客携带人民币进出境,限额为20000元,超出20000元的不准进出境。

5、文物(含已故现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

旅 客携带文物进境,如需复带出境,请向海关详细报明。旅客携运出境的文物,须经中国文化行政管理部门鉴定。携运文物出境时,必须向海关详细申报。对在境内商 店购买的文物,海关凭中国文化行政管理部门钤盖的鉴定标志及文物外销发货票查验放行;对在境内通过其他途径得到的文物,海关凭中国文化行政管理部门钤盖的 鉴定标志及开具的许可出口证明查验放行。

6、中药材、中成药:

旅客携带中药材、中成药出境,前往国外的,总值限人民币300元,前往港澳地区的,总值限人民币150元。寄往国外的中药材、中成药,总值限200元;寄往港澳地区的,总值限人民币100元。进境旅客出境时携带用外汇在我境内购买的、数量合理的自用中药材、中成药,海关凭有关发货票和外汇兑换水单放行。麝香、虎骨等以及超出上述规定限值的中药材、中成药不准出境。

7、旅游商品:

进境旅客出境时携带用外汇在我境内购买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除国家规定应申领出口许可证或者应征出口税的品种外,海关凭有关发货票和外汇兑换水单放行。

(三)、禁止进出境物品

1、禁止进境物品:

a、各种武器、仿真武器、弹药及爆炸物品; b、伪造的货币及伪造的有价证券;

c、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道德有害的印刷品、胶卷、照片、唱片、影片、录音带、录像带、激光视盘、计算机存储介质及其他物品;

d、各种烈性毒药;

e、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以及其他能使人成瘾的麻醉品、精神药物; f、带有危险性病菌、害虫及其他有害生物的动物、植物及其产品;

g、有碍人畜健康的、来自疫区的以及其他能传播疾病的食品、药物或其他产品。

2、禁止出境物品:

a、列入禁止进境范围的所有物品;

b、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手稿、印刷品、胶卷、照片、唱片、影片、录音带、录像带、激光视盘、计算机存储介质及其他物品;

c、珍贵文物及其他禁止出境的文物;

d、濒危的和珍贵的动物、植物(均含标本)及其种子和繁殖材料。

二、个人邮递物品

(一)、邮递物品通关一般规定

1、海关验放原则

个人邮递物品是指按照我国《海关法》及有关规定属于自用、合理数量范围内通过邮递形式进出境的个人物品。自用,指收件人本人自用、馈赠亲友而非为出售或者出租;合理数量,指海关根据收件人的情况所规定或确定的正常数量。海关对个人邮递物品与个人物品类的快件,均依据海关总署公告2007年第25号来审定完税价格,确定归类和适用税率,并依据海关总署公告2010年第43号规定的进境限值和个人物品进口税起征点进行监管。网购或者邮购属于商业性商品交易行为不属于个人邮递进境物品,应按照货物办理通关手续。

2、海关免税验放限额

个人邮递进境物品,海关依法征收进境物品进口税,但应征税额在人民币50元(含50元)以下的,海关予以免征。邮递进境的个人物品的应征税额在人民币50元(含50元)以下的,海关免征该物品的税款,但税款超过人民币50元的则需要全额征收进境物品进口税。国家规定不予免税的20种商品除外。

3、邮递物品限额

个人寄自或寄往港、澳、台地区的物品,每次限值为800元人民币;寄自或寄往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物品,每次限值为1000元人民币。这是对每次邮递进出境物品价值进行限定。

4、邮递物品超出限额的处理

个人邮递进出境物品超出规定限值的,应办理退运手续或者按照货物规定办理通关手续。但邮包内仅有一件物品且不可分割的,虽超出规定限值,经海关审核确属个人自用的,可以按照个人物品规定办理通关手续。

5、商业性邮件通关

邮递进出口的商业性邮件,应按照货物规定办理通关手续。也就是说商业性邮件不属于个人物品,而是具体贸易性质的货物,不论商业性邮件价值是否超过前述“邮递物品限额”,都应该按照货物办理通关手续。

(二)、禁止、限制邮递进出境物品

1、禁止邮递进境物品

1.1、各种武器、仿真武器、弹药及爆炸物品;

1.2、伪造的货币及伪造的有价证券; 1.3、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道德有害的印刷品、胶卷、照片、唱片、影片、录音 带、录像带、激光视盘、计算机存储介质及其它物品;

1.4、各种烈性毒药;

1.5、鸦片、吗啡、海洛英、大麻以及其它能使人成瘾的麻醉品、精神药物;

1.6、带有危险性病菌、害虫及其它有害生物的动物、植物及其产品;

1,7、有碍人畜健康的、来自疫区的以及其它能传播疾病的食品、药品或其它物品。

2、限制邮递进境物品

1.1、无线电收发信机、通信保密机;

1.2、烟、酒;

1.3、濒危的和珍贵的动物、植物(均含标本)及其种子和繁殖材料;

1.4、国家货币;

1.5、海关限制进境的其它物品。

(三)、进境邮递物品进口税

目前,我国对进境物品(旅客行李物品和邮递物品)征收进口税,出境物品无须缴纳关税。

1、征税范围

邮递进境的个人物品的应征税额在人民币50元(含50元)以下的,海关免征该物品的税款,但税款超过人民 币50元的则需要全额征收进境物品进口税。个人寄自或寄往港、澳、台地区的物品,每次限值为800元人民币;寄自或寄往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物品,每次限值为1000元人民币。邮包内仅有一件物品且不可分割的,虽超出规定限值,经海关审核确属个人自用的,可以按照个人物品规定办理通关手续。

2、进口税税款计算

进口税税款=完税价格X进口税税率

比如:手机(包括iPhone)的进口税税款: 1500元 X 10%=150元

电脑(包括iPad、iPad2)的进口税税款: 5000元 X 10%=500元。

3、进口税完税价格

进境物品进口税的完税价格由海关依法规定和确定。边疆地区民族特需商品的完税价格可按照总署另行审定后的完税价格执行;完税价格与应税物品实际价格相差悬殊达到3倍(或1/3)及以上程度的,经海关现场科级领导同意,可采取另行确定价格原则或按物品实际价格计征税赋。

4、进口税税率

进境物品进口税税率由国务院批准实施,海关执行。目前我国进境物品进口税税率分为四档:10%、20%、30%、50%。

5、进口税应税物品归类

进境物品分为27个类别,税号由01000000至27000000。

(四)、邮递物品的特殊规定

1、印刷品及音像制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印刷品及音像制品监管办法》,个人自用邮递进境印刷品及音像制品在下列规定数量以内的,海关予以免税验放:不受海关总署公告2010年第43号对物品价值的限制的:

1.1单行本发行的图书、报纸、期刊类出版物每人每次10册(份)以下;

1.2单碟(盘)发行的音像制品每人每次20盘以下;

1.3成套发行的图书类出版物,每人每次3套以下;

1.4成套发行的音像制品,每人每次3套以下。

对超出上述规定数量的,但是仍在合理数量以内的个人自用进境印刷品及音像制品,不属于该办法第九条规定情形的,海关对超出规定数量的部分予以征税放行。

2、中药材、中成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旅客携带和个人邮递中药材、中成药出境的管理规定》,个人邮递中药材、中成药出境,递往港澳地区的,总值限人民币一百元,递往国外的,限人民币二百元。

3、文物

个人邮递文物出口,必须向海关申报。海关凭文化行政管理部门钤盖的鉴定标志及文物外销发货票,或文化部指定的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开具的许可出口证明查验放行。

4、不予免税的20种商品

海关规定的20种不予免税商品,进境时必须申报纳税。20种不予免税的商品是指电视机、摄像机、录像机、放像机、音响设备、空调器、电冰箱(柜)、洗衣机、照相机、复印机、程控电话交换机、微型计算机、电话机、无限寻呼系统、传真机、电子计算器、打印机及文字处理机、家具、灯具和餐料。

下载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现状分析与对策

    一、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的特征 (一)房地产税收收入是我国税收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房地产业投资的增加, 在建面积和销 面积也大幅增加,涉及房地产业的税收收入随之逐年......

    我国矿产资源管理休系及其税收制度

    我国矿产资源管理制度及其税费制度 一、矿产资源管理体系 (一)基本法律制度 我国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国务院行使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国家保障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对我国税收制度“绿色”改革的思考

    对我国税收制度“绿色”改革的思考对我国税收制度“绿色”改革的思考一.我国税收制度“绿色”改革的必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现状分析与对策

    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现状分析与对策 摘要 在房地产行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起着保障政府财政收入的作用。但是在具体的房地产税收征管方面,还存......

    《电子商务法律基础知识》教案——7.2电子商务对现行税收制度的影响

    《电子商务法律基础知识》教案 教学课题:7.2电子商务对现行税收制度的影响 教学目的:知识目标: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电子商务对现行税收制度的影响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我国现行音乐教育课程论文

    摘要: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直接影响着高等师范院校的办学思想、课程模式、教学内容,宏观系统地审视我国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及改革方向,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化高师音乐教......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小议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小议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为调节个人收入、贯彻公平税负、缓解社会分配不公而对高收入者征税的一个税种,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政策工具。自我国开征个人......

    我国现行会计制度名称汇总

    企业会计制度: 我国现在并行三套企业会计制度,具体如下:一、1993年发布的分行业14个企业会计制度。该制度主要在部分老国有企业实行。 1993年我国根据会计准则的要素,结合不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