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太空授课为教学事业带来什么
太空授课为教学事业带来什么
“我们看到的天空不是蓝色的,而是深邃的黑色。每天,我们看到太阳升起16次。”2013年6月20日,中国宇航员的“好声音”从遥远的宇宙破空而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成功进行“太空授课”的国家。
在赞叹我国航天科技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且让我们将瞩目的视点聚焦到当今的基础教育课堂,这个中国航天事业的壮举究竟能为我们带来些什么?我们应该从中吸取哪些积极的因素,切实改进课堂教学行为,提高教学的效益呢?
坚守“教学”与“育人”圆融的价值取向
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历来存在两种思维范式:其一,固守学科发展的逻辑,恪守学科知识的客观性与严密性,课堂教学是教师讲授教材现成知识的活动;其二,坚守学生发展的逻辑,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课堂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未知的学习活动。
无论哪一种价值取向,均不能否定教学的育人价值,即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善的思想道德品质,体现一定阶段国家之于教学的意志。学科、书本知识是课堂教学“育人”的根本资源与手段,服务于“育人”这一根本目的。
本次太空授课依托失重的教学情境面向广大中小学操作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5个基础物理实验,教学的价值取向没有停留在简单的科学知识普及层面,教学行为也没有局限在科学“事实”的描述上,而是通过营造“中国梦、民族自豪感”的教学氛围,把“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等国家意志熔铸在教学环节中,借助航空员授课教师之口发出“愿同学们刻苦学习,增长知识,为‘中国梦’添彩!”“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等呼唤,将国家之梦巧妙地与个人之梦融合起来,在点燃学生科学探索激情的同时,更注重中国梦内涵的生动诠释以及“祖国高于一切”、“才华奉献人类”等国家意志的深切领悟,使“教学”与“育人”水乳交融起来。辩证处理“学生好学”与“教师好教”协调的教学关系
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究竟该如何处理“学生好学”与“教师好教”的辩证关系,这次太空授课也给出了理想的答案:其一,从“以学定教”与“以教定学”的视角中确定教学目标与安排教学内容。太空授课所讲解的问题部分来自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所征集到的,体现了授课者“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而“主从结合”的授课队伍安排、太空与地面互动的教学方式确定、现有教学技术条件的有效利用等均体现出“教者好教”的教育理念。其二,正确处理授课者“促进者、参与者、组织者”的角色与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特性”的地位相结合的关系。宇航员始终保持着自信的微笑,运用富有激励性、启发性的教学语言,优化了师生关系,增添了课堂教学的魅力。其三,正确处理教师教学效能和学生学习效能的关系。作为教学效能,上课伊始,3位航天员老师“站”稳后,先给同学们露了几手“功夫”——聂海胜双腿盘起,悬在空中打坐,王亚平伸手向他轻轻一点,这位壮硕的“助教”就被她一指推开,“漂”走了。这一情境的创设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情感。授课者再根据“身轻如燕”的教学情境自然生发“怎样测量物体的质量”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而学生的学习效能则是在太空授课者价值导引下“自立其志、自奋其力,自致其知、自健其德”。教师的教学效能建立在学生的学习效能基础上,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明确两者的辩证关系,更有助于激活学生的学习内驱力,照亮学生创新学习之路。
有机实施“接受—验证”与“发现—探索”协同的教学方式
“接受—验证”教学方式依托的是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原理,其最大的教学效益就是教师以毫无错误的方式给学生传授毫无错误的知识,极大保证知识传授的准确性。
“发现—探索”的教学方式遵循的是科勒、奥苏泊尔的“尝试错误”与“体验顿悟”原理,最大限度地发掘学习者的学习潜能,让学习者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将学科的、书本的,乃至自然、社会、人生默会知识转化为一种个性化的“我”的知识。
太空授课有效地协同这两种教学方式的关系。从教学设计程序来看,教学过程主要由“创设情境,启迪思维——体验过程,发现问题——演示现象,验证结果——自主发问,深入探究”四个阶段组成。整个过程,体现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思想。太空授课者一方面恪守科学求真的原则,坚持把太空失重状态的物理科学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发挥了教师主导者的角色效应;另一方面,把提问的权利、发现的权利、评价的权利交给了学生,使课堂教学变成生-生、师-生多元互动的过程,这种交互作用和影响又不是一次性的或间断的,而是一个物理现象接一个物理现象和隐含原理呈现的链状、循环的连续过程。
太空授课给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不是要求我们否定既有的课改成果,而是点醒我们注意有效地圆融、协调、协同课堂教学的种种辩证关系,力求这些基本关系协同一致,达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实现和谐共振的目的。
第二篇:太空授课情况
马厂中学全体师生观看“太空第一课”情况
时间:2013年6月20日10点地点:各班教室
内容: 我国载人航天史上的首次太空授课今天上午10时04分至10时55分开课,央视进行全程直播。根据教育部昨天下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学妥善调课,组织学生收看神舟十号航天员的太空授课活动。我校组织七八年级学生及所有教师利用班班通办公室电脑观看了实况.具体内容如下:
1、老师学生进行“天地对话”本次太空授课将持续45分钟,课程内容为展示并讲解太空中的失重现象等。此次授课通过天链数据“中转站”传送双向实时授课画面,实现了天地之间的视频提问和回答。
2、太空授课将成全民科普本次听课对象为所有初、高中学生,授课的内容为太空环境下的科学实验。
3、美“太空第一课”等了22年
2007年8月14日,美国女航天员芭芭拉·摩根在国际空间站里完成了人类首次太空授课。从提出构想到完成授课,美国航天人等待了22年。航天专家、《国际太空》杂志社副主编庞之浩告诉记者,美国航天局关于太空授课的构想最早出现在1985年。那一年,小学教师芭芭拉·摩根和另外一名女教师克丽斯塔·麦考利夫被美国宇航局“教师在太空”计划选中。第二年,摩根作为麦考利夫的替补,在地面上仰望同伴搭乘“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却不幸目睹了“挑战者”号升空后不久爆炸的悲剧一幕。
“挑战者”号失事后,美国颁布禁令,禁止“普通民众参与航天飞机任务”。为了不违反这一禁令,美国宇航局于1998年将摩根转为“职业宇航员”。22年后,摩根进入太空,为地球上的学生“上课”,替麦考利夫完成了未尽的心愿。
第三篇:神十太空授课带来的思考
20日上午10时05分至55分,神十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进行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此次太空授课主要面向中小学生,讲授失重条件下的物体运动特点、以及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等内容。
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没什么实际意义,或许还会有人认为这不过是激发青少年航天热情的太空秀。太空授课看似是很简单的一项任务,但鲜为人知的是,这需要强大的航天测控能力在背后进行支持,特别是数据中继卫星的支持。
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是为中、低轨道的航天器与航天器之间、航天器与地面站之间提供数据中继、连续跟踪与轨适测控服务的系统,简称中继系统。即一个“星-星-地”的通讯流程。
(好比:日常生活中打电话,手机先把信号给信号塔,在传到对方的手机上。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手机间的距离可能很远,手机不能把信号发送太远,需要一个中介。天宫一号就想手机,中继卫星就是信号塔。)(有人问为什么不直接把信号传到地球,答天宫一号运转很快,我们的检测站分布不够,至少需要100个,这需要巨额财产,我国不行,美国曾经试过也不行。)
中继卫星运行36000公里高度的静止轨道上,分布均匀的3颗卫星即可以基本实现对200-1200公里高度航天器运行轨道的全覆盖。相较地面、海上测控站点,数据中继卫星具有覆盖面积广、实时性高、经济性好等优点。
我国则分别在2008年和2011年发射了“天链一号”数据中继卫星的01、02星,天链一号03星在2012年7月25日发射成功,由此建立第一代数据中继卫星系统。
美国6颗
俄罗斯4颗以上
欧盟2颗
日本2颗
中国3颗
数据中继卫星是个好东西,但技术难度却相当大,美国在60年代即成功发射静止轨道通信卫星,但在约20年后才拥有数据中继卫星。我国则直至去年才建立自己的数据中继卫星系统。
1、对航天器的捕获和跟踪
(卫星运转很快不好追踪,通讯距离远、通讯波束窄,这就对跟踪精度提出了极高要求,要达到0.06度。)
2、为了与众多中低轨道卫星通信,天线处于复杂的无规则的变速运动状态,天线的机械驱动机构不仅要精度高,而且要求在恶劣工作环境下长时间稳定运行,制造难度很大。
(天线想一个锅盖形状)
3、非线性结构的天线不规律的运动和振动,对卫星本体姿态控制也有很复杂的影响,对卫星控制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手里拿个大锅盖乱甩,还得保持身体不动)
4、天线制造本身也是一个难题。
(要想精确传输大量信号,需要天线面积大,需要的频率很大:对天线形状精度要求高。数米直径的抛物面天线整体形面误差要低于0.1毫米,并且要在外太空高温差条件下长期保持这样的精度,其难度可想而知。)
所以,数据中继卫星可以称得上是当今技术含量最高的通讯卫星。我国在去年完成第一代“天链一号”数据中继卫星体系的建设,今年进行“太空授课”实则是对自己航天测控实力的一次展示。
每秒7.9公里天宫一号,美女宇航员王亚平长达40分钟不间断太空授课,展示中国军事航天TDRSS(卫星跟踪与数据中继传输)系统强大能力。40分钟,飞船正好跨越半个地球,相当于一枚洲际导弹从中国发射到美国,全程控制。稳定无缝的数据传输,用太空课堂秀肌肉,符合中国低调展示獠牙的一贯风格。能进行如此长时间、大容量、稳定的天地通信,主要依靠三颗天链中继卫星来保障,这是一个航天强国的绝对标志,也是中国军事航天的重大进步,更是硬实力的展现和炫耀,这40分钟一定给了美国佬深刻印象和强烈威慑。
第四篇:太空授课观后感
6月20日上午十时,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中国将首次在神舟飞船上进行太空授课。这是我国前所未有的,在全球来说也是第二次。因此,神十太空授课不仅是举国瞩目的一次盛世,也是全球爱好天文学、物理学等领域学者、朋友的一次盛世。第一次太空授课是什么时候呢?其实,早在1985年,美国宇航局就提出了太空授课的构想,并且为此训练了两名女教师,一个是麦考利夫,一个是摩根。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第二年飞船升空时,麦考利夫与飞船一同殒梦地球上空——那次,飞船“挑战者”号升空73秒后突然爆炸而破碎。然而,摩根却并未放弃这个上天授课梦,为此她又准备了22年。终于,在2007年,她在国际空间站里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的太空授课,通过视频,给学生上了25分钟课,并展示了宇航员在太空怎样运动、在太空如何喝水等情景。无独有偶,此次我国同样是由女航天员来进行授课,但授课的难度却比摩根那次要大得多——此次王亚平主要是展示在失重环境下的一些物理现象,演示的不再是喝水、运动等我们都早已比较清楚的内容,而是科技含量更高的物理概念。王亚平在此次讲课中主要演示了五个实验,分别是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5个基础物理实验,主要是让青少年了解在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会有何特点,液体表面张力有什么作用,同时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这五个实验不要看起来简单,但其背后蕴藏的物理知识却是令人惊奇而深厚的!这次实验是他们事先自己划定的吗?其实不是。这次实验中的部分问题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所征集到的,这不仅是航天的一次突破,更是青少年自身的一次突破。因为只有具有演示价值的问题才能被征集,这要求我们青少年需要补充更多的相关知识,让自己从里到外充实起来,不能外强中干腹空空。有人询问太空中的生活用水是不是循环使用的。我对这个问题也很感兴趣。指令长聂海胜告诉我们,飞船中的用水是从地球带上来的,但目前还不具备循环利用功能,因为这需要更先进的技术和复杂的设备。听了这话,我不禁有些心酸,他们在太空中的生活该有多艰苦啊。也许,太空生活用水的循环利用是否能够实现就需要看我们青少年这一代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对神秘的太空感兴趣,愿意为我们的航天事业发挥出更大的力量,向我们“中国梦 太空梦”的实现靠近!
6月20日上午十时,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中国将首次在神舟飞船上进行太空授课。这是我国前所未有的,在全球来说也是第二次。因此,神十太空授课不仅是举国瞩目的一次盛世,也是全球爱好天文学、物理学等领域学者、朋友的一次盛世。第一次太空授课是什么时候呢?其实,早在1985年,美国宇航局就提出了太空授课的构想,并且为此训练了两名女教师,一个是麦考利夫,一个是摩根。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第二年飞船升空时,麦考利夫与飞船一同殒梦地球上空——那次,飞船“挑战者”号升空73秒后突然爆炸而破碎。然而,摩根却并未放弃这个上天授课梦,为此她又准备了22年。终于,在2007年,她在国际空间站里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的太空授课,通过视频,给学生上了25分钟课,并展示了宇航员在太空怎样运动、在太空如何喝水等情景。无独有偶,此次我国同样是由女航天员来进行授课,但授课的难度却比摩根那次要大得多——此次王亚平主要是展示在失重环境下的一些物理现象,演示的不再是喝水、运动等我们都早已比较清楚的内容,而是科技含量更高的物理概念。王亚平在此次讲课中主要演示了五个实验,分别是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5个基础物理实验,主要是让青少年了解在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会有何特点,液体表面张力有什么作用,同时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这五个实验不要看起来简单,但其背后蕴藏的物理知识却是令人惊奇而深厚的!这次实验是他们事先自己划定的吗?其实不是。这次实验中的部分问题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所征集到的,这不仅是航天的一次突破,更是青少年自身的一次突破。因为只有具有演示价值的问题才能被征集,这要求我们青少年需要补充更多的相关知识,让自己从里到外充实起来,不能外强中干腹空空。有人询问太空中的生活用水是不是循环使用的。我对这个问题也很感兴趣。指令长聂海胜告诉我们,飞船中的用水是从地球带上来的,但目前还不具备循环利用功能,因为这需要更先进的技术和复杂的设备。听了这话,我不禁有些心酸,他们在太空中的生活该有多艰苦啊。也许,太空生活用水的循环利用是否能够实现就需要看我们青少年这一代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对神秘的太空感兴趣,愿意为我们的航天事业发挥出更大的力量,向我们“中国梦 太空梦”的实现靠近!
王亚平太空授课观后感
今天,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开展了别开生面的太空授课,这可是在浩瀚的太空中,中国航天员首次在太空中授课。
此次太空授课由航天员王亚平阿姨担任主讲,聂海胜叔叔辅助授课,张晓光叔叔担任摄像师。6月20日10时,电视上先播放了一些讲述航天员在天宫太空生活的电视短片《航天员在太空的衣食住行》。又过了10几分钟,地面课堂与天宫一号建立了双向通信链路,太空授课正式开始。节目一开始,王亚平阿姨缓慢地从一张小桌子后面升起,然后像鱼一样从桌子的上方游到桌子的前面,以一个特殊有趣的方式出场。紧接着聂海胜叔叔又向中小学生们展示了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的高难度动作,360度大转体,这时,王亚平阿姨突然间像超人一样拥有了强大的力气,只凭借小小的一根手指就把聂海胜叔叔戳到了舱壁上,真是个女强人!紧接着,王亚平阿姨分别进行了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水膜和水球等美妙的实验,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的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并通过视频通话,与地面课堂的中小学生们进行了互动交流。真羡慕这些能和王亚平阿姨互动的学生们,因为这可是有史以来距离最远、最高的一次通话呀!
神十飞天,太空对接,美女航天员王亚平作为中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授太空科学知识,她铿锵有力的声音透过云层,传递到全国乃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我们的地球母亲也不禁为之震撼。应该说,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壮举,它不仅标志着中国已经能够熟练的运用载人航天技术,也意味着我国的航天科学技术已经向教育领域伸出了橄榄枝。
其实,太空授课并不是我国航天员的首创。早在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就曾经制定了“教师在太空”计划,女教师考利夫被幸运选中。然而,事与愿违,不仅考利夫没能顺利实现太空发声,就连“挑战者”号因意外爆炸,成为了太空实验的牺牲品。时隔21年之后,美国教师芭芭拉·摩根再战太空,并在“奋进”号内讲授了人类有史以来的“太空第一课”。尽管整个过程只有短短的25分钟,但是,它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开启了人类太空旅程的新篇章。此次,王亚平作为中国航天员的杰出代表,在300公里的太空传递科学知识,并用各种太空实验向世人展示宇宙的魅力,更是激发了无数学生对神秘太空的兴趣。
第五篇:太空授课观后感
太空授课观后感
6月20日上午十时,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我国首次在神舟飞船上进行太空授课。这在我国前所未有,在全球来说也是第二次。我置身其中,又一次作为“学生”,上了一堂叹为观止的太空课。
“我是王亚平,本次授课由我来主讲。”随着这一句来自天宫的问候,中国首位太空老师王亚平轻轻一跃,向天宫一号舱内的摄像机镜头缓缓飘来。弯弯的柳叶眉、清澈的双眸、甜美的笑容。我似乎神游太空,亲眼看到了嫦娥、看到了仙女,她飘然而至。如梦如幻。
有史以来内容最神奇、教室最高远、观众最庞大的一课,开始了。
“神仙”聂海胜“悬空打坐”,轻盈地在半空中盘腿如佛,“嫦娥”王亚平使出“大力神功”,用手指轻轻一推,“神仙”摇摇晃晃地飘出很远,形象地展示了太空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的奇妙特性。
“在太空中,我们个个都是武林高手。”王亚平的话引发了地面课堂同学们的欢笑和掌声。“如果诗仙李白在天宫里生活,大概就写不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名句了,因为,失重环境下水不可能飞流直下。”“同学们,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妙语连珠后,王亚平从饮水包里挤出一个水珠,水珠悬浮在空中,然后被她一口吃掉,“刚好润润嗓子。”
轻松拉开大幕之后,王亚平变起了一出出戏法,圆周运动的单摆、不变轴向的陀螺、晶莹剔透的水膜、红扑扑的水球,中国第一堂太空授课在趣味与惊奇中完美展现。
她用生动趣味的语言和娴熟的操作手法,让中国的太空第一课笑声不断,惊喜连连。
据了解,2007年8月14日,美国人芭芭拉摩根在国际空间站进行了人类首次太空授课,她通过视频向学生展示了在太空运动、喝水等情景。
和芭芭拉摩根进行的太空授课相比,中国航天员的这堂太空授课不仅科技含量更高,难度也更高,“摩根太空授课的内容是介绍和演示太空生活,而王亚平授课的内容是介绍和演示物理概念,所以后者科技含量较高,难度也较大。”
在王亚平和“神舟十号”环绕地球近半圈后,教室里的学生就像和她一起感受了船舱环境——润喉时漂浮的水珠,手里制作的水晶球,还有吸附在薄膜上的中国结——这节距离地表350多公里,时长40分钟的课程注定将被载入历史。
它已经创下多个第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史上第一次发自太空的授课,以及中国学生和我们观众第一次通过直播画面,观看来自太空的多个失重实验。
中国自古就有“日行千里”“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的传说,那么在宇航员那里可以得到注解,他们每天可以看到16次日出,因为他们每90分钟绕地球转一圈。
強大的综合国力、扎实的航天技术为我们能够顺利的观看太空授课提供了坚实的保证。这次太空授課为我們开启了神奇的太空之旅,王亚平那优美动听的授课声音也正在感染和感动着我們身边每一个人。而我們也期待神舟十号的此次太空历险记將我们帶到更遥远的地方。我相信,能够让神十飞向太空的国家,也最终能带领我们向更美好的“中国梦、太空梦”等梦想的实现而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