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拾荒少年》赏析
微电影《拾荒少年》观后感
11文秘2班邢婷婷
该片讲述的的是马跃进作为一个拾荒者,他经常跟踪扒手,将扒手销赃后的钱包捡起来,联系失主以便向失主勒索钱财。有一次他照常偷窥扒手作案,看到一张女人照片从那个钱包里掉了出来,马跃进光顾跟着扒手而不顾照片,一个拾荒少年捡起了照片。马跃进照常待扒手销赃后捡起钱包,没想少年一直跟着马跃进,并且趁其上厕所之机偷了钱包。马跃进逮住少年得知真相后,开始了一场奇异地“寻根”历程„„
看了这部影片,我很感动,也很心酸。一个小孩,从小就没有见过妈妈,可能他的爷爷也是也个拾荒者,捡到了这个被遗弃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爷爷必须编一个谎言去满足孩子对妈妈的好奇心,而后来爷爷去世了,那张“妈妈”照片就成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寄托,为了躲避人贩子,他只能假装哑巴去做一个小小的拾荒者,而且这一切都不是孩子所能改变的,如果一切继续,可能这个孩子就会成长成他爷爷那样的拾荒者,也会有他那样的弃儿,又会成为毅种循环,直到那个中年人的出现,看似不怀好意,似乎一切都对孩子不利,最后却阴差阳错鬼使神差二人成了患难父子,改变了两人一辈子拾荒者的命运,微电影里出现三个拾荒者:小拾荒者——中年拾荒者——老年拾荒者,但是他们都有自己心中的希望,分别是妈妈-女儿-捡来的孙子,可能最后都不存在,但是希望却支撑了他们的生活。人,必须带着希望生活。
电影的配乐很好,刚开始带点幽默,温情处又很感人。演员都是不知名的,说话还带有口音,我觉得这反而增加使得影片更真实。少数几个抒情作用的轨道和升降运动镜头在这种记录感中增加了一些不同的节奏,整体看下来也是恰到好处的。拾荒场景及马跃生活坏境的布置也很到位,在小屋的夜内景内,光线尽量保持了一种现实中带着浪漫的感觉,尽管是一个拾荒者的家充满拾荒者的气息,但也不显得那么脏乱破旧。
这部影片也成功获得第4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之最佳短片奖。
第二篇:《拾荒少年》摄影总结
第一次拍摄学校的联合作业,心情是既兴奋又忐忑的。感谢全组人的密切配合和共同的付出与努力才带来了片子的成功。
浪漫的现实主义
《拾荒少年》的剧本我很早就看过。这部片子的剧本是写实的,但骨子里又带着一些温暖和一些小情调。和导演最初的沟通中达成的共识就是想让这部片子的写实主义中带着浪漫的气质。有点像《中央车站》,人物的精神状态有点小幽默,但情节中又透着现实的残酷。从最终成片的效果看,虽然一些情节因为时长的原因被大量删减,这种混合的基调还是很好的被体现出来了。
运动风格
全片采用的手持摄影风格是导演对于影片的最初设想,也是我比较赞同的一点,但这种手持又不同于如《巴别塔》之类的流畅运动,更多的是一种固定中的呼吸感,以及起到给追逐段落提升节奏的作用。其实就剧本来看手持也是一个必要的元素,给片子增加一些记录感,现实感,同时让片子动起来。而少数几个抒情作用的轨道和升降运动镜头在这种记录感中增加了一些不同的节奏,整体看下来也是恰到好处的。不过十几天下来扛着几十斤重的机器也着实辛苦,好在呈现的效果令人满意。
光线
全片有百分之六七十的戏是外景,这其实给摄影造成了一些困难,如何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拍出漂亮的外景,摄影组与灯光组都花了很大心思。我们制作了各种表面的反光设备,尽量反射和遮挡自然光来完成拍摄,而且在马跃进的小家中拍摄日景时,也是主要利用了屋顶洒落的阳光。而通过这次大量的外景拍摄,我也学到了许多东西,比如如何利用有限的条件达到更好的日外景效果,多利用逆光拍摄任务对话,可以使得画面更容易衔接等等。但还是有些场景如在铁道桥下,人物和背景的反差过大,补光很困难,出来的效果不够自然,而且一场戏拍了一天,光线上也不够衔接,以后应该更加合理的安排拍摄时间。在一些内景的处理上,在小屋的夜内景中,光线尽量保持了一种现实中带着浪漫的感觉,尽管是一个拾荒者的家,也不显得那么脏乱破旧。
拍摄一个片子总有一些遗憾,《拾荒少年》的设计镜头量是非常大的,时常需要运用景别与角度的切换来带起节奏。这就带来了工作量的增加。很多时候不得不为了完成拍摄进度而放弃一些比较好的景。而对于一些场面上的控制也稍有欠缺。有一些镜头稍显失控,这是我以后需要注意加强的地方。总之,感谢学校和青影厂提供了这次宝贵的机会,让我在拍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受益匪浅。
第三篇:《拾荒少年》的影评
《拾荒少年》的影评
这是一部微电影,时长30分钟,讲的是底层小人物的故事,演员不是明星大腕,导演、摄像是一帮青年学生。它是第49届金马奖最佳创作短片。好的影视作品并不非要多炫酷的画面,多豪华的演员阵容。主线明朗,表演真实,引起观众心灵的共鸣,还能引发思考,这是所谓“好”的先决条件,而商业化充斥荧屏的当下,这类的作品已经不多了。关于这部微电影的影评大概有无数人做过了,但不妨碍再写这一篇,经典总是被人反复提起的。
影片的开头是一段轻松明快的音乐,一张褶皱的旧报纸后边,一双狡黠的眼睛,这是影片的主要人物之一——老拾荒者。影片伊始的这个镜头只有几秒钟,但已十分鲜明的勾勒出一个底层小人物的形象,卑微弱小,俗气得带些狡猾。除了画面与演技的刻画,音乐也起到了不小的烘托作用,这种节奏简单的音调十分具有市井的气息,正好与人物特质相吻合。影片之后总的背景音乐使用得并不少,大多都是这种节奏的,当然是合适的,但在短短30里还是显得频繁,在我看来有些场景的背景音乐效果不强,删去也无妨。背景里的自然音效与人物对白在这部短片里应该是最主要的声音。
老拾荒者发现少年拿了他的东西后,与少年在巷子里展开追逐,这时候响起的是一首闽南语的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烂俗,却是最合适的,这种小城市街边商铺门口音响里的音乐才是底层人物的bgm。配合着二人追逐着经过一帮以戏曲自娱的人们的场景,闽南语歌曲换成了戏曲咿咿呀呀的戏曲,随着二人的介入而停止,造成一种喜剧效果。但这两段声音的转换地有些突兀,两种声音的对比造成的喜剧效果也不强,可以将戏曲的声音适度地减弱淡化,或者再增加一种声音来形成反差。
影片名为《拾荒少年》,围绕少年以旧照片寻母的故事展开,但个人认为片中形象刻画最为鲜明生动的是老拾荒者。这与他的方言口音与粗口有关。不知道演员是否本来就是阜阳本地人,也不清楚标准的阜阳话是怎样的,片中的口音有一股河南话的味道,阜阳与河南不远,想来是不差的。这个小人物从阜阳到厦门来拾荒,年岁大了,乡音难改,其实还有另一个原因,这些身处大城市的边缘人,有什么必要去学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呢?老拾荒者的口头禅是“不要脸”,这粗口并没有引起观众的不适,反而使人物显得可爱,增添了影片的可观赏性。粗口对于人们来说往往是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并非是故意的恶毒诅咒。粗口对于底层人民来说是排忧减压的良品,生活处处欺我,骂句三字经明天还要继续生活。荧幕上对于粗口也并非是十分地忌讳,中外皆是如此,大概都明白粗口大多时候是语气词,而不是字面上的意思。粗口来源于生活,艺术也来源于生活,粗口与绝对的文明冲突,与艺术并非水火不容。方言与粗口十分深刻的体现的老拾荒者的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鲜明真实。
拾荒少年刚开始是以一个聋哑的形象出现的,被人从安庆拐至厦门。人贩子不卖残疾儿童,于是他“装聋作哑”,感慨少年机智之余又觉得无限心酸。老拾荒者又骂他“不要脸”,他转头哭着回道:“你才不要脸呢!”这两人第一次的语言交流是互骂“不要脸”,想来有些有趣,却也是少年卸下伪装,二人真正互相接受彼此的开始。值得一提的是小男孩并不带有安庆的口音,细想这是符合逻辑的,小孩子的语言习得能力强,对于乡音也没有情感上的执着。
影片的画面多采用自然光线,夜晚的出租屋内可能有人工补光,并不明显。朴实无华的光线给人以真实感,也与影片的并不轻松的主题相符合。影片中还多处运用镜头语言来推动着情节的发展,不少镜头都是有寓意的,第一次老拾荒者用电动三轮车载少年回家,二人背向而坐,可看出二人之间的隔阂,第二次少年趴在老拾荒者身后,表明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隔阂已经消失了;出租屋内原本有一个老拾荒者捡来的电视机,只能播放《少林寺》这部老电影,反复看,后被小偷团伙搬走。年关将至,两人在吃了顿好的,有肉,出租屋里有一台能正常播放的电视机,大概是老拾荒者新买来的。他一个人住了那么久,一部旧电视,一部旧电影反复看了无数遍,少年进入他的生活后,他却舍得买了部新的,关爱之情已不言而喻了。
老拾荒者带少年回安徽,到了才发现房子早已破败,给女儿的信与钱都躺在邮箱里未拆,家人早已离开了。少年的寻母之旅也只是梦一场,照片是死去的好心老爷爷的善意的谎言。老拾荒者的梦想破灭了,不忍少年再受现实的打击,没有告诉他实情。影片的最后,镜头上升,老拾荒者带着少年走在瓦砾堆上,背影逐渐远去。世界那么大,道路那么难,他们那么渺小。
第四篇:拾荒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字7个,写字6个,学习多音字“落”。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积累自己喜欢的重要词句。
3、欣赏油画,学习观察和想象的方法,体会农民劳动的艰辛。教学重难点:欣赏油画,学习观察和想象并练习表达。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明确目标。
1、金秋十月,瓜果遍地,正是收获的季节,这节课我们学习“收获”单元的《拾穗》,请看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与前面的课文不同,这是一篇介绍名画的说明文,在学习课文之前让我们先欣赏这幅名画。观察时要有一定顺序,可以按从近到远,也可以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
2、你看到了什么?按照你观察的顺序说说。
3、教师小结:看着这幅图你什么疑问吗?让我们更近一步地走进油画,走进课文去品味。
二、检测预习,整体感知。
1、引入:昨天晚上,同学们对课文进行了预习,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2、同桌分段轮读读课文。纠正读音。能正确、流利地读下来的在同桌的书上插一面小红旗。
3、检测识字情况:
(1)把下面词语填在句子的括号里,读一读。搜寻 欣赏 传统 弥散 逼真
收获的季节,麦香混合在晨雾中,()在田野上。她手里紧紧地攥着麦穗,眼睛还在地上()。
拾穗的穷人都遵循古老的(),只在白天拾穗,天黑了决不会来。
《拾穗》这幅画画得十分(),充满对农民的理解和同情。认真地()画面,会使我们产生丰富的感受和联想。(2)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落(lao la luo)下毛病 落(lao la luo)叶 丢三落(lao la luo)四
小结:没有老师的帮助,同学们自己就能把课文正确、流利地读下来,并且能学会生字,真了不起。
4、整体感知。接下来,请大家再次浏览课文,看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写这幅画的?画面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交流)
三、赏析油画,学习写法。
1、引入:那么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三位妇女的呢?
2、出示导学提示:
(1)用心默读2—4自然段,用“ ”画出描写画中人物的句子,用“~~”画出作者推想的句子。(2)思考后填写表格: 人物 描写 推想
中间的妇女
右边的妇女
左边的妇女
(3)每个小组选一个人物进行讨论,准备展示。
3、展示交流预设:一个组代表说,其他学生都可以补充。可以有评价的方法。(1)中间的妇女
描写:中间的是位中年人,夕阳照射在她结实的后背上。那宽宽的肩膀,那戴着套袖的手臂。
她正深深地弯着腰,左手攥着一把麦穗,另一只手还在捡拾。她埋头苦干。
哪些词语打动了你的心?做做“攥”的动作,这个动作还能用什么词表示?“攥”能换成别的词吗?
推想:一看就知道她是一位从小担水背柴、十分能干的人。因为她承担着生活的重担,她知道多捡拾几把麦穗就能为家里的晚餐增加一碗麦粥,或者早餐多一两片面包。
你还能联想到她平时是怎样生活的吗?
融入你的理解,把这段话读出来。教师读描写的句子,学生读推想的句子。(2)右边的妇女
描写:右边的妇女累了,欠起了身,显然是腰疼,一下子直不起身了。她手里紧紧地攥着麦穗,眼睛还在地上搜寻。
抓住“累了”、“欠起了身”、“腰疼”、“直不起身”、“攥着”、“搜寻”体会她的辛劳。
推想:也许是中年妇女的婆婆。一辈子的辛劳,腰已经落下了毛病。
可是,这是她能为家里增添一点食物的宝贵机会。因此,家里人不让她来,她还是坚持来了。
打开你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家里人是怎样劝她的?她是怎样难过回答的? 把你的理解读出来。一二大组读描写的句子,三四大组读推想的句子。(3)左边的妇女
描写:左边穿深色衣服戴蓝色帽子的妇女很年轻。她手脚麻利,捡拾麦穗的动作像舞蹈:瞧,她平平地趴下身子,右臂伸向前方,拿着麦穗的左手弯在背后。抓住“手脚麻利”、“趴下”、“伸向前方”、“弯”体会她的勤劳能干。推想:可能是中年妇女的女儿吧。艰苦的生活刚刚开始,生活的道路还很长„„
一个省略号意味深长,你能想象她会面临怎样的艰难困苦吗? 同桌接读。
4、收获的季节,麦香混合在尘雾中,弥散在田野上,一派丰收的景象,那么这几个辛苦的农妇捡拾麦穗能算是收获吗?回到家她们能不能享受到收获的喜悦呢?等待她们的是什么?
5、同学们,捧起课本,让我们怀着深深的同情读读这几段话吧。
6、小结:读到这里,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农民生活的艰辛,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离不开作者仔细地观察和透过画面合理的想象,所以只有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进行描写,并结合画面内容及当时的情景展开合理的联想,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方法,这样你的文章会更加真实感人。
四、回顾画面,体会感情。
1、我们跟着作者欣赏了这幅《拾穗》,我们该怎样评价这幅画呢?(读最后一段话。)
2、为什么这幅画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呢? 生结合倒数第二自然段及课后资料卡谈。
看到这儿,老师不由得想起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观刈麦》,出示,教师朗读。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唐 白居易)《观刈麦》
虽然年代不同,国度有别,但是所表达的感情却是一样的。只有了解农民,才能表现农民,热爱农民。
3、通过反复阅读课文,与同学交流后,你对有些词句一定又有了新的感受,丁丁和冬冬为大家带来了一把金钥匙呢,请你现在补充完善自己的摘录笔记。
五、学以致用,指导练笔。
画家米勒和作者用手中的笔把现实生活中的普普通通的人事物景变成了不朽的艺术,打动并震撼了每一个人。我手写我心,我心抒我情,让我们用这堂课上学到的写作方法,欣赏两幅收获图,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幅,把它写下来。
《拾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拾穗》是19世纪法国著名画家米勒的作品,本文以同名做了一篇精彩的赏析。课文《拾穗》的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向人们展示了米勒的这幅画的内容:在收获的季节,三位农家妇女在田野上拾穗的情景。作品表现了十九世纪的法国,在收获的季节,劳动人民的辛劳。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良好的自主识字、写字能力,通过自主预习,绝大多数同学已经能正确、流利的读课文。但是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大多没有参加过任何农事活动,而《拾穗》却是19世纪法国著名画家米勒的作品,洋溢着浓郁的时代、乡土气息。作品的本身饱含着对憨厚淳朴、勤劳善良的劳动者的敬重和对劳动人民生活艰辛的同情。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拾穗》这幅画的时代背景和画家米勒。
2.引导学生欣赏油画《拾穗》,了解课文内容,懂得看图作文的要求。
3.通过图文对照的方法,抓住三位妇女捡拾麦穗时的动作、神态等词句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增强对劳动人民的理解和同情,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自己喜欢的词句。
5.通过图文对照的实践学习,领悟看图学文的方法并感悟“写实―
联想”的写法。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课外实践活动和亲身体验,鼓励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联想,培养学生积极了解农民生活的意识行为和对美好的动作情态的审美情趣。
2.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绘画作品等艺术魅力的兴趣爱好,懂得发现美、欣赏美并追求美。
教学重点:
1.理解重点词句,学习作者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从中感受劳动的艰辛,增强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同情,唤醒学生对劳动者的尊重,激发学生对劳动的热情; 2.通过图文对照的方法,使学生领悟看图学文、写文的方法,引导学生感悟“写实―联想”的表达特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学习法、朗读感悟法、读写结合法。
教学准备:
1.课件;
2.课文的背景材料。
教学流程:
一、欣赏导入
1.出示油画,交代作者。
2.让学生说一说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按一定的顺序)
3.引出课题。
二、初读感知
1.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读书情况: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汇报课文讲了什么事,并完成填空:
(课件出示:本文是对同名油画《 》的赏析,主要写了在()季节,()的情景。)
三、品读感悟
1.从哪里可以看出“收获”了?(指名读第一段中相关的语句)(过渡:可这收获的季节属于农民吗?我们接着学习)
2.图文对照,边读边用“________”划出描写第一位妇女拾穗时的语句,用“~~~~~~~”划出描写作者由看到的实物产生的联想。
(课件出示:中间的是位中年人,夕阳照射在她结实的后背上。那宽宽的肩膀,那戴着套袖的手臂,一看就知道她是一位从小担水背柴、十分能干的人。
我们看不见她的脸。她正深深地弯着腰,一手攥着一把麦穗,另一只手还在捡拾。她埋头苦干,因为她承担着生活的重担,她知道多捡拾几把麦穗就能为家里的晚餐增加一碗麦粥,或者早餐多一两片面包。)
(指名读相关语句---抓住重点词谈体会---有感情的朗读)
3.总结学法,用同样的方法自学第二、三位妇女拾穗时的情景。
(自学——汇报)
4.米勒的油画有什么特点呢?(学习第7自然段)
5.米勒为什么能创作出如此逼真、传神的油画呢?(读第6自然段和课后材料)
6.讨论:“收获”属于农民吗?
四、交流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五、拓展延伸
1.欣赏米勒的其他美术作品。
2.吟诵《悯农》。
六、结课:
(课件出示: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高尔基
世间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艰苦辛勤劳动而能够得到的。——爱迪生)
板书设计:
拾 穗
收获 拾穗 特点
麦香弥散 弯 攥 有远有近
麦垛堆起 搜寻 动静结合
趴 伸 拿
辛苦、艰难
第五篇:拾荒的母亲
拾荒的母亲
[小故事网 www.xiexiebang.com 时间:2011-4-19 14:10:27]
近期,在深圳、重庆、天津等城市的地铁列车上播放的“母爱无价”的公益短片
感动了无数旅客夕阳下,一位母亲吃力地骑着一辆三轮车,走街串巷拾破烂——为了供两个儿子读书,这位母亲背井离乡,坚持了9年的拾荒生涯
母亲捡破烂,儿子难受又无奈
冯英龙的老家在江苏省邳州市一个小村庄,那里山清水秀,家家屋后种着果树。对冯英龙和弟弟冯款来说,小时候最快乐的事是待到果子熟时,和一帮小伙伴摘桃打李。
2001年10月19日,14岁的冯英龙一放学就撒腿往家跑。在江都市打工的母亲于化玲回来了,他要赶回家为妈妈做顿可口的饭菜。
经过邻居家时,冯英龙和刚走出门的大奎撞了个满怀。大奎手中的象棋散落一地,他正愁找不到人对弈,一把抓住冯英龙说:“陪我杀一盘,就算是赔礼道歉了。”冯英龙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不行,我要赶紧回家,我妈今天回来,她说给我带了一双球鞋呢。…有啥好高兴的,不就是垃圾堆里捡来的吗!”“你才是垃圾堆里捡来的!”冯英龙生气地回了一句。大奎不屑地说:“你妈在江都收垃圾,那球鞋自然是从垃圾堆里找出来的。”“你胡说,我妈在工厂上班!”
冯英龙进了家,妈妈已经回来,正忙着做饭。于化玲开心地把儿子拉到身边,仔细地端详着:“小龙又长高了,胡子都长出来了……”想起大奎的话,冯英龙心头堵得慌,他眼前不禁浮现出母亲弯腰在恶臭的垃圾堆里找寻废品的情景,便不自觉地将手从母亲的掌心中抽了出来。
吃饭时,妈妈觉察出冯英龙的情绪不对:“小龙,有心事吗?”冯英龙实在憋不住了,小声问道:“他们都说你不在工厂工作?”于化玲愣了一下:“妈没文化进不了工厂,只能收破烂、卖废品。可收破烂也能供你上大学啊。”冯英龙低头吃饭,没再说话。于化玲刚刚开始拾荒时,也觉得很不好意思。同乡开解她:“咱们靠双手挣钱,不偷不抢,养活了一家人,有什么可丢人的。”想到辛苦自己一个人,能让重病在床的丈夫有药吃,让两个儿子有书读,于化玲就不再烦恼,满身有了力量。
第二天是星期六,于化玲让冯英龙跟她一起去田里干活儿。为了化解儿子的心结,于化玲努力讲述一些有趣的事情:“妈妈收了个电饭锅,修修还能用呢。电饭锅可比咱们家的土灶好用多了,你把电一插上,饭……”冯英龙打断:“妈,我渴了,回去喝水。”看着儿子漠然而去的背影,于化玲心里溢满了心疼和委屈。
多年之后,想起那一幕,冯英龙感到无限内疚:如果不是为了给父亲治病,供他和弟弟上学。母亲怎么会去干那种又臭又累的活儿?
无私母爱,何来贵贱之分
2006年9月,冯英龙考上苏州一所大学,弟弟也上了高中。虽然他心里明白,他和弟弟上学多亏了母亲拾荒挣来的钱,可对于母亲的职业,他从不主动跟人提起,就算有人问,他也是敷衍过去。这时,父亲因癌症复发,离开了人世。2007年的春节刚过,学校还没开学,于化玲便让儿子去江都住两天,陪陪自己。
这是冯英龙第一次走进母亲拾荒的生活中。半夜,冯英龙被生生冻醒,于化玲赶紧把棉袄给儿子盖上:“这屋子冬天就是冷,明天我再给你买床新被子。”冯英龙心里一阵难受,这么多个冬天,母亲一床薄薄的被子,又是怎么熬过来的? 早上4点,天还黑着,于化玲就起床了,她得抢在环卫工人收垃圾之前上街,这样能多捡几个塑料瓶和废纸盒。怕吵着儿子,她蹑手蹑脚地用白开水泡饭,就着成菜吃了几口,然后便推着三轮车出了门。三轮车叮叮咚咚的声音惊醒了冯英龙,他跳下床,想看看母亲走多远了。刺骨的寒风迎面扑来,他赶紧关了门。直到下午两点,母亲才回来。冯英龙问母亲吃了没有,她说吃了。一旁的邻居忍不住说:“你妈天天中午就吃5毛钱的煎饼,这样下去身体哪能吃得消。”于化玲忙说:“没有,我天天中午都吃得饱饱的。”
冯英龙硬要陪着母亲去拾荒。在一家商场的垃圾堆旁,于化玲停下了车,她套了副手套,便开始从垃圾堆里捡废纸箱。路人都厌恶地绕着走,躲避着垃圾的臭味。冯英龙怔怔站在一旁,他想象得出,这样的眼光母亲忍受了多少回。于化玲安慰儿子说:“妈习惯了,这世上什么活儿不都得有人做吗,只要你肯用心,每一份工作都是好工作。”
回家的路上,于化玲买了水果,顺路去看王奶奶。老人多年寡居,于化玲是去她家收破烂时和她认识的。于化玲把儿子拉到老人面前说:“这是我儿子小龙,在苏州上大学。”看着母亲一脸骄傲地介绍自己,冯英龙被深深地触动了,自己读的不是名牌大学,可母亲依然以他为荣,世界上只有母亲不会嫌弃自己的孩子,在母亲眼里他就是最优秀的。冯英龙心里一阵针扎似的痛,母亲从来不曾嫌弃过他,可自己对母亲又如何呢?
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冯英龙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没事的时候,他会在校园里转悠,看见易拉罐或塑料瓶就捡起来带回寝室。他坦然地对同学说起母亲在江都的拾荒生活,引来室友唏嘘一片。
一次,冯英龙怀里搂着好几个塑料瓶往宿舍跑,在楼道不小心和别人撞到了一起。对方口无遮拦地说:“一个大男人捡空瓶子,丢不丢脸?”室友听到争吵赶来,他们把散落在地上的瓶子一个一个捡起来,大声呵斥对方:“捡瓶子怎么了,他的钱是自己挣来的。你要是不靠家里,还不知能不能养活自己呢!”室友的话让冯英龙心中不由得生出几分自豪。
冯英龙靠打工和卖塑料瓶的钱,解决了自己的生活费用,还时常资助弟弟。母亲在江都拾荒,冯英龙在苏州为前途打拼,弟弟在老家备战高考。一家人每隔一个星期通一次电话,汇报彼此的情况,相互取暖,相互守候。
晒晒幸福,让拾荒老娘也“知名”一回
2009年7月,大学毕业的冯英龙在苏州一家婚纱影楼找了份工作。领到第一个月工资后,冯英龙留了一点生活费,把其余的钱全都给了母亲:“妈,将来我在苏州买套房子,接你来享福。”儿子规划的美好蓝图让于化玲高兴得笑了。
2009年12月,冯英龙在网上看到,腾讯网要举办“中国人的一天”图片故事征集活动。活动引言写道:“一天,24小时,1440分钟,86400秒。当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微小个人,以天为单位,努力求生存的时候,他们也许从未想过,自己所经历的,也是一段平凡而真挚的故事。讲述出来,就会感动他人。”
冯英龙想到了母亲,9年来,母亲日夜辛劳,用双手慢慢拨亮了一家人的希望。他一直想让母亲知道,她的母爱给了他奋斗的动力,儿子以她为荣。
拿着买来的二手相机,冯英龙趁着假期来到了江都。听说儿子要给自己拍照,还要传到网上,于化玲怎么也不同意。冯英龙没办法,便跟弟弟商量“偷拍”。
转天早上,冯款嚷着对妈妈说:“我跟哥在家无聊,要不我们陪着你去拾荒。”于化玲同意了。出门前,冯款朝哥哥使了个眼色,示意他想办法让母亲换件衣服。冯英龙心领神会,可翻遍了衣柜,竟找不出一件好衣服。他感到一阵酸涩,可又一想,将母亲本色记录下来也许才是最好的。那一天,在弟弟的掩护下,冯英龙拍了母亲好多张照片。回家的路上,夕阳将母亲的影子拉得很长。落日余辉,人来人往的街头,母亲被风吹起的自发,用力蹬三轮车的背影,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冯英龙赶紧停下车,将这一幕拍了下来。
2010年3月20日,冯英龙将母亲的照片传到了“中国人的一天”活动论坛,他这样写道:“娘从我初二时,就开始一个人在江都拾荒。屈指一数,到现在已9个年头了。娘经常和我说:„当娘的一辈子注定要为孩子操心,小时候盼你长大,长大了盼你考上大学,大学毕业了又盼着你找份好工作,工作了又盼着你结婚……等你啥时结了婚,娘就不拾荒了。‟9年了,娘的黑发已慢慢变白,额头的皱纹也越来越多。娘,真的老了!下面请大家跟着我,一同走进她生活中的某一天。”
照片有些模糊,谈不上任何拍摄技巧。就是这样一组朴实无华的照片,点击量迅速过万,腾讯网将这组照片放在了网站最显眼的位置上。
2010年4月11日,国内著名的公益组织“爱遍中国”找到冯英龙,他们要将照片编辑成公益短片,在大城市的地铁上播放。“妈妈,你出名了!”于化玲腼腆一笑:“有你们两个儿子,妈妈觉得很幸福。”
“拾荒母亲”感动了无数地铁旅客。由于反响强烈,这条短片将陆续在北京、武汉、杭州等地的地铁上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