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课后反思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第二课时)一课的反思
阳光中学汪玲
2011年3月24日上午,包河区初中生物青年教师优质课展示暨《初中生物学科有效实施“科学探究”的实践研究》省级子课题研讨活动在我学校顺利完成。我执教上了《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第二课时)中脊椎动物之鱼类,按照许老师的指示,我将本节课设计成课内科学探究课。
本节课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在生物圈中,脊椎动物鱼类遍布世界各地,是最成功的一类水生动物。因此,借助本节内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性实验活动,使学生真正认识和体会鱼类的形态结构与水生生活相适应;认识鱼的呼吸器官----鳃,在鱼的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小组分工合作的有效性、愉悦性,科学研究的乐趣、科学实验方法的严谨和科学性,帮助学生走近科学、树立探究生命奥秘的信心和能力。通过学生观察、思考、探究、讨论总结出鱼类的特征。根据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的实验结果及课后上交的探究实验报告对小组进行评奖,并在全校范围内展开,让大家都参与到科学探究中来。
教学基本流程:视频图片导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小组合作探究(一、二)——鱼的外部形态和鱼的呼吸;改良探究——将课内探究引申到课外,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小组交流汇报——归纳总结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知识苑—— 了解我国鱼类资源现状;感悟生命——培养学生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下是我对本节课的一点感悟。
一、团队的力量使我又向前迈了一步
接到通知时,我的内心很是忐忑,我从农村过来,对实验教学很薄弱,尤其对科学探究本身就没有一个全面的理解,一直以来,我很害怕实验教学,尤其是探究实验。这次课对我来说是挑战,所幸我有许老师及包河区生物名师工作室这个坚实的后盾。在磨课过程中,一直有着许老师和师傅们的指导帮助以及我们教研组和教导处的支持,我深深感受到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前辈的教诲及关爱。他们给了我感动,也给了我一份力量。我在心里说一定要努力把这节课上好。通过课题和这段时间的思考,我对科学探究及小组合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课堂是愉悦的课堂,学生有着极大的探究热情和兴趣,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甚至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感谢我的组织,成为包河区一名初中生物老师,我是幸运的。
二、本节课比较好的方面
整节课设计较合理,对教材和课标能较好的把握;教学环节紧凑流畅,师生、生生互动频繁;通过探究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符合新教材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发展需要。本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积极思维,并通过相互讨论,合作交流,设计出自己的探究方案,充分感受到了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人。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对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运用使学生找到了自信,创新性的设计和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学生感到了惊喜,这样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得到了满足,自我价值得到了肯定,在兴趣这一
催化剂的作用下,顺利地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能将课内探究引申到课外,将课堂与比赛相结合。
三、存在的不足
1、探究教学的驾驭能力不足,对探究方案、方法的指导需要加强。教学组织能力和自己的探究指导能力需要加强。
2、对学生评价性语言需要推敲锤炼,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有待提高。
3、有知识目标的总结,缺乏方法能力等目标的总结。
4、本节课板书的缺失,有一些细节处理的不到位。
5、分组时没有严格的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部分小组分组不合理,如有的小组只有一名男生,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效率。
最后,非常感谢诸位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听课,更是感谢各位的点评,我会向着不足之处改进,期望大家以后能给我能多的指导和帮助。
第二篇: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3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
第三课时
《一》、复习旧课,引入新课
【引入】:通过前几章的学习,对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和软体动物的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今天开始学习一类新的动物,这类动物在地球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大,与人类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大家知道是哪类动物吗?
——请同学们看我这个标本盒中是什么动物?(蜜蜂)
对了,是节肢动物。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一起迈入奇妙而有趣的节肢动物世界,去探索这个世界的奥秘。
《二》、节肢动物
【活动】:观察昆虫标本
同学们是否认识这些节肢动物?观察它们,找出一种你熟悉的节肢动物,总结出它的形态结构特点;说出其身体的哪些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
【讨论总结】:(1)蝗虫的身体是由很多体节构成,全身可分为头、胸、腹3部分,(2)蝗虫的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
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散失。这是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之一。外
骨骼可能随着蝗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在蝗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脱掉原来的外骨骼的现象,这就是蜕皮。
【老师点评】:总结出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3部分。身体不仅由许多体节构成,而且还分部。
【补充】:昆虫是唯一能飞行的节肢动物类群,胸部有3对足、两对翅。
【教师讲解】: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昆虫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极为密切,有利有害”。据科学家调查统计,与人类健康和国民经济有直接影响的重要害虫约1万种,尽管大力防治,但在全世界每年仍有20%的农产品被害虫毁掉,如蝗虫、棉铃虫、玉米螟虫等。也有许多昆虫是有益的:有很多昆虫是植物传粉的媒介(这一点在植物学知识中已学到了);有的昆虫可用于对害虫进行生物防治,如赤眼蜂可以防治棉铃虫;水栖昆虫是淡水鱼类的食物;昆虫本身或其产物有较高的经济意义,如蚕丝、蜂蜜、蜂蜡等早已为人类所利用。
同学学习了有关昆虫的知识后,应该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对人类有利的昆虫,消灭对人类有害的昆虫。
【引导活动】:同学们观察图片,是否认识这3种动物?——(海星海胆海参)
观察它们的形态特征,它们又属于哪类动物呢? ——(棘皮动物)
【教师讲解】:棘皮动物全部生活在海水中,是海洋生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身体表面有肉刺,可供人类食用。
第三篇:《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教学设计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 第2课时 教学设计
【设计依据与构想】
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培养,本节课从同学们熟悉的动物入手,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教学内容,分析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特征,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延伸了教学内容。通过课前观察和课堂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认识到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都得到一定的提高。根据学生的探究心理特点,利用观察、资料收集、讨论等几种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实践能力。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出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总结无脊椎动物各大类群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2、通过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分析思考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信息处理、概述总结和表达交流能力。
4、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来认识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主要成员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2、渗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3、使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合作、学会倾听,乐于讨论,从而体验与人交流合作的快乐。【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概述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出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教学难点
1、探究不同土壤环境中的无脊椎动物。
2、学会用辩证的观点认识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调查活动的组织、开展与落实。【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制作相关的课件。
2、布置并指导学生的课前观察活动(常见环节、软体和节肢动物)。学生准备
1、常见环节动物(如蚯蚓)、软体动物(如蜗牛)和节肢动物(如 蝴蝶)观察分析和概括总结。
2、小组讨论汇总,尽可能地叙述环节、软体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精美的动物图片引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使学生能较快地融入课堂教学的氛围中。然后教师引入本节内容:在人类文明的演化过程中,动物给人类很大的帮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无脊椎动物中的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去了解它们、关心它们。
设计思想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感受、思考、置疑,唤起学生好奇心,学生的心情愉悦,兴趣盎然,主动建构科学知识。
二、新课教学
教师活动: 播放一组动物的图片,看看同学们认识哪些可爱的动物,同学回答出知道的动物名称,并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方式将它们分类。
学生活动: 积极说出课前观察的环节、软体和节肢动物的主要形态特征。
教师展出图片动物的名称,进入新课讲解。
(一)环节动物
出示蚯蚓、水蛭等的图片,仔细观察图中动物的基本形态特征。
1、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节等。
2、常见环节动物:蚯蚓、蚂蟥、沙蚕等。
3、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益处:蚯蚓具有疏松土壤的作用,增加土壤的肥力等;沙蚕可作为动物养殖的饲料。
害处:水蛭会吸食人或家畜的血液,对人、畜有一定危害。
(二)软体动物
展示乌贼、河蚌、蜗牛等的图片,仔细观察图中动物的基本形态特征,并结合现实生活中认识的软体动物,举例说出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多数软体动物腹部有块状肌肉足,体外被覆坚硬的贝壳,用以保护柔软的身体。
2、常见软体动物:乌贼、河蚌、蜗牛等。
3、软体动物与人类的生活关系
益处:可以食用(如河蚌等);可以作为中药食用(如牡蛎等);可以用于观赏(如贝壳等)。
害处:蜗牛、蛞蝓等以蔬菜、果树叶为食,是农业害虫;部分海洋软体动物以牡蛎为食,造成养殖业的损失;会危害人体健康(如钉螺等)。以穴居的软体动物会损港湾建筑和海上交通设施。
(三)节肢动物
教师展出节肢动物的图片,观察结构特征并概述。
1、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节,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和分 节的附肢。
2、昆虫是一般具备两对翅、三对足的节肢类群。
3、常见节肢动物:蝴蝶、螃蟹、蜘蛛、蜈蚣等。
4、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
5、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益处:可以为绿色植物传播花粉;可被加工成食品、药品;萤火虫等在仿生学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害处:金龟子等会危害农作物;蚊等会传播疾病。
通过观察、分析、识别动物的主要类群,发展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并渗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三、自我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四、课堂练习
多媒体展示联系,进行查缺补漏。【板书设计】
第二节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
第2课时
一、无脊椎动物
1、环节动物
2、软体动物
3、节肢动物
第四篇:《奇妙的动物世界》课后反思
当前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较差,口头表达能力也不太理想,在很多的场合,学生不敢大胆、大方地表达自己,展示自己,这就给学生的交际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怎样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成了当前教学语文,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课堂中重视情景的创设,通过多种方式引出话题,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同时关注学生的交流状态,形成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为求在课堂上达成主动交流,互劲交际,尽可能地锻炼孩子的胆量和口才。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奇妙的动物世界》是根据本单元“热爱自然,了解自然”的专题而安排的。通过此次口语交际活动,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可以给学生提供展示机会,在交际的过程中还能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动物趣事,从而激发学生了解动物的兴趣和亲近动物、爱护动物的情感。
设计理念:努力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师、课本”三中心的封闭教学模式,融看、听、问、查、画等活动为一体,从课内到课外,让语文教学走向社会生活,“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构建立体开放的口语交际课活动模式。重视情景的创设,通过多种方式引出话题,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同时关注学生的交流状态,形成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为求在课堂上达成主动交流,互劲交际,尽可能地锻炼孩子的胆量和口才。?在交际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动物趣事,激发学生了解动物的兴趣和亲近动物、爱护动物的情感。课后反思:
这堂课较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注重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与开放性,既强调了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又重视了道德情操的陶冶,是一节充分体现语文学科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精神的能够给人以启示的口语交际课。有以下几个特点特明显:
1、注重创设情境,循序渐进。在这一节课里,我利用孩子喜爱童话,愿做童话人物的特点,利用简单的头饰,巧妙地将孩子带入童话世界。第二个情境是“介绍我自己”,让孩子们也成为了小动物,在百花盛开的春天交朋友,然后互相介绍自己。第三个情境是“我的本领大”,引导孩子描述动物的可爱,动物的特有本领,以及动物的一些非凡“智慧”,这后两个童话情境中,一个情境教师先示范说话,让学生可以模仿着说,而第二个情境我只是提了要求,让学生主动地说,创造性地说,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在自由交流的碰撞中激活思维。这样由易到难的教学设计,还充分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突出了“奇妙”和“有趣”这两个关键词,学生的口语交际活动紧紧围绕这两个话题逐层展开,基本体现了教材编写意图,主题比较集中,选村注意贴近生活,对口语交际内容的剪裁比较精当。不散、不漫、不假,学生有话可说,且能够交流起来。
2、注重双向互动,快乐交际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阶段的口语交际要求提出让学生“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意见。”而“奇妙的动物世界”也正是学生极感兴趣的话题,教材内容与“课标”要求相吻合,只要老师立足于教材,稍加激趣,就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因此,这一节课上,第一个情境“猜猜我是谁”,我首先利用动物的声音唤起学生对动物的感觉,又用《动物世界》的录相使学生对动物产生亲切感。最后,当学生戴上头饰,老师也成了一只“燕子”的时候,学生已感受到了课堂上的快乐,再没有过份的拘谨存在。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将自己介绍给别人,也听别人介绍自己,互相做朋友,然后更进一步,让学生争着说“自己”的能耐,比比谁的能耐大,其实也就在比谁说得好。就在这种人人积极参与,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交流场景中,让学生说得自如,说得快乐。
3、注重生活实践,立体开放
就像我在“设计教学理念”中所提到的那样,这节课既以教材为依据,又不拘泥于教材,而是让语文教学走进社会生活,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构思教学情境,让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学习语言,发展交际本领,锻炼学生的即兴交际能力和胆量。特别是在最后一个环节中,让学生比上眼睛听枪声和鸟叫声,发挥想象编故事,劝说猎人,将保护“奇妙的动物世界”这一思想深深种在了幼小的心田里。同时,教师在语言设计上注意了生活化的要求,简洁而生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注意了导向性和激励性,这对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和探究性学习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想了解更多的知识,就让我们到生活中去探究、去发现吧。”教学语言很有吸引力和感召力。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通过这堂课,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口语交际的无穷魅力。让童心在交流中飞翔吧,那将使我们感受到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将永不枯竭。《奇妙的动物世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中的口语交际课。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奇妙的动物世界》是根据本单元“热爱自然,了解自然”的专题而安排的。通过此次口语交际活动,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可以给学生提供展示机会,在交际的过程中还能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动物趣事,从而激发学生了解动物的兴趣和亲近动物、爱护动物的情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课后我深思:本节课的活动主要突出以下特点:
1、创设说话的情境,扮演角色谈话,把简单、呆板的一问一答改为换位体验的方式,如:戴上头饰演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让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扮演不同角色,在模仿真实的情景中进行口语交际。使学生乐于表达、勇于表达。
2、以“合作交流”的形式在互演、互说、互评中引导学生努力调动生活与语言积累,在多向互动的口语交际实践中轻松、反复练说,达到养成正确的口语交际态度及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
3、由创设语言实践活动,引发学生说话兴趣到运用积极的评价,提高说话的能力,又过渡到培养写话的过程,使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又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口语交际训练再度得到升华。
那么本节课教学存在的不足就是:自己在实际教学中在实施新课程理念上还存在不少的缺陷,没有教给孩子交际的技巧和评价的技巧,今后需要注意并努力改正。如:
1、在交流活动中,我重在关注的是那些“大胆聪明、表达好”的学生,让他们表现的机会更多而忽略了那些“胆子小、语言表达不够好”的学生,没有很好的让他们有更多展示的机会。
2、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交流展现。
3、要多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发表自己的见解。
4、要注意规范学生口头语言。由于小学生生活经历少,口语能力较弱,无论口语交际的内容、方式和语言形式都较生疏,也欠缺良好的交际态度和听说习惯。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听学生说话。随时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
5.教师的即场评价能力有待加强。评价不够多元化。
第五篇:动物之最课后反思
动物之最
泰州市幼儿园美好上郡分园
李红梅
活动目标:
1.能大胆讲述自己收集到的“动物之最”,增加相关经验。2.愿意参加辩论活动。重点:
1.能大胆讲述自己收集到的“动物之最”。难点:
1. 积极与同伴交流。活动准备:
幼儿收集的资料
PPT 活动过程:
1. 由长颈鹿引出“动物之最”话题。
师:在动物王国里住着很多神奇的小动物,他们都有一个跟别人不一样的本领。谁长的最高?(长颈鹿)长颈鹿为什么长这么高?它长这么高有什么好处?
点评:活动开始教师先作为引导说出长颈鹿,但是我的意图不是要求幼儿仅仅回答是哪只小动物,而是让他们从动物的进化史,背景开始交流,这样,他们掌握的知识就不止停留在表面,而且让他们有话可以说,也为后面的辩论活动做了铺垫。2. 幼儿交流自己收集的“动物之最”。
师:刚刚是老师问小朋友们的。我们小朋友自己回家也收集了许多“动物之最”的资料,现在请你们来说一说你收集的是动物的什么之最。鼻子最长的----大象
师:大象的鼻子一开始就是这么长的吗?大象的长鼻子有什么作用?
最重的----蓝鲸
师:你们知道吗?蓝鲸光它的舌头上就能站500个小朋友,他的心脏有小汽车那么大。跑的最快的----猎豹 藏羚羊
师:有的小朋友说跑的最快的是猎豹,有的说是藏羚羊,那到底是谁?其实两个都对,猎豹是短跑将军,而藏羚羊是长跑健将。
最大的鸟----鸵鸟
师:2.75米。100多千克。最小的鸟----蜂鸟
师:只有2克左右,就像飞蛾那么大。他还是动物中种类最多的,有600多种。
最长寿的----海龟
师:巴西的一只海龟活到120多岁。
幼儿自由讨论,交流,教师进行适当补充,解释。
点评:之前幼儿已经将收集的资料交到我这,所以这一环节我根据幼儿准备的资料制作了PPT,本意是让幼儿讲述一个动物,我就出示图片,这样能加深幼儿的印象,也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更主要幼儿如果忘记,我还可以通过图片进行提醒。过程中我让幼儿相互提问,回答。活动进行的很好,为了更形象化,让幼儿更有直观的感受,我在幼儿讲述后举例也更形象,比如,幼儿对于蓝鲸的体重不易掌握,我就说光蓝鲸的舌头上就可以站500个小朋友。但这环节我也犯了一个错误,我担心他们忘记,准备的图片都是幼儿事先收集的,这就有了局限性,我应该多准备些幼儿没有收集的,这样作为一个补充
资料,我想他们会更感兴趣,获得的经验也会更多。3. 讨论最凶猛的动物和最聪明的动物。
师:刚刚我们小朋友说了这么多的“动物之最”,现在请你们来说一说,你觉得那个动物是最凶猛的,哪个是最聪明的?我们先来说说,你觉得哪个是最凶猛的,为什么?哪个是最聪明的,为什么?
点评:这个环节本来应该是活动的高潮部分,通过辩论的形式,让幼儿大胆讲述,可是问题过后,幼儿回答完小动物,就没话可说。我就先举例说:老师认为最凶猛的是霸王龙,因为他有非常锋利的爪,牙齿尖锐无比。之后再让他们讲述,情况稍微好点,但也只停留在,狮子老虎,最聪明的就只有黑猩猩。气氛不是很激烈。我想除了实际情况,我班上的幼儿人数太少以外,也跟我组织活动失败又关,首先我辩论的氛围就没创造起来,活动开始后,我可以让他们认为你觉得是老虎的站在这边,是狮子的站在那边,这样,有了辩论的环境,也许会好点。4. 教师小结。
师:今天我们又知道了许多动物的秘密,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本领,他们和我们人类共同在地球上生活,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动物朋友。点评:最后通过教师小结,将活动进行了升华,激发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课后反思:科学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开展“动物王国”主题活动期间,孩子们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收集了很多动物的资料,活动开始,我只是通过一个动物进行引入,然后就让孩子们进行大胆讲述,交流,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轻松,快乐的活动氛围,让他们敢于说,能大胆的讲述,孩子们很想表现自己,也有话可讲,甚至还在比着看谁说的多的现象,我在适当进行一些更形象的补充,幼儿就更感兴趣了,在这交流,讨论的环节,活动进行的是很顺利。孩子们也获得了更多的相关经验。活动不足的就是辩论环节,本来是想在这环节达到高潮的,可是氛围没能调动起来,虽然他们也各自说了自己的想法,后来我也进行了举例,但气氛不是很激烈。但整个活动下来,幼儿还是意犹未尽的,结束时,还在问我,老师,还有那些动物啊?老师,我们回家再收集,下次还来说。看来,这次活动虽然结束了,可课后延伸还是会继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