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创新招商方式和项目推进机制有效推进产业承接(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3 03:04: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市创新招商方式和项目推进机制有效推进产业承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市创新招商方式和项目推进机制有效推进产业承接》。

第一篇:□□市创新招商方式和项目推进机制有效推进产业承接

□□市创新招商方式和项目推进机制有效推进产业承接

□□市投资促进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加快推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我市老工业城市全面振兴,近年来,我市不断创新和完善招商引资促进方式和推进机制,有效推进了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开展,现将我市主要做法总结如下:

一、着眼长远发展,在推进机制上进行新尝试

一是将□□市人民政府招商引资局更名为□□市投资促进

局,成为市政府主要组成部门,保证了招商引资机构的高规格;二是从全市机关单位广泛引进优秀的招商人才,保证了招商引资队伍的高素质;三是制定了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等若干优惠政策,对重大项目实施一事一议的政策扶持,保证了招商引资政策的高吸引;四是完善了招商引资决策机制,实施了项目预审、项目决策等若干制度,保证了招商引资决策的高效能;五是积极推行招商引资项目并联审批、一站式服务、星级代办等制度,设立了□□市外来投资企业投诉服务中心,受理客商投诉,保证了招商引资服务的高水平;六是设立了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将招商引资作为重要指标纳入目标考核,特别是将重大签约项目履约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等纳入专项督查,定期分析、研究招商项目,保证了招商引资督查的高力度。

二、围绕全市发展战略,在产业招商上实现新突破

围绕我市机械及装备制造、盐及盐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节能环保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和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分析论证,历年来累计包装推出全市招商引资重点项目□□余个,提出了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产业招商对接方案,增强了招商实效。一是围绕工业强市,成功引进了总投资□□亿元的□□项目、总投资□□亿元的□□项目、总投资□□亿元的□□项目、总投资□□亿元的□□项目、总投资□□亿元的□□项目等一批工业项目。二是围绕川南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成功引进了总投资□□亿元的□□项目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和□□、□□、□□等一批物流项目;三是围绕旅游目的地打造,积极推进了□□、□□、□□等项目,整合了全市旅游资源,亮出了城市旅游的新名片。

三、面对承接产业转移新形势,在外派招商上取得新成效 一是对驻点招商开展新探索。在沿海产业转移重点地区设立了4个驻外招商引资分局,先后5批次派驻了26名外派驻点招商人员开展外派招商工作。招商引资分局就近抓签约项目、在谈项目的促进工作,拓展客商资源和项目线索,已成为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前哨站。二是对小分队招商的新探索。由市上统筹全市重大招商活动,组建专业招商组,充分调动部门和区县积极性,开展规格高、力度大、针对性强的一系列小分队招商活动,有效推动了在谈项目。近4年来我市先后赴广东、北京、山东、江苏、福建、上海、重庆、成都等地市有针对性开展小分队招商

活动,共□□余批次,新结识客商□□余户,共促成客商来我市考察□□批次。

四、延伸招商引资触角,在活动开展上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为延伸招商引资触角,掌握项目、客商、产业等信息,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我市开展了一系列密集的招商活动。一是利用珠洽会、厦洽会、高交会、广州国际灯饰照明展、西博会、渝洽会等国内大型会展,开展会展招商,捕获了不少有价值的信息,挖掘了一批有潜力的项目,推动了在谈项目。二是积极请进来,先后举办了□□、□□、□□等大型项目推介会,有效地推动了项目洽谈、签约进程。我市政府与省招商局连续两年联合主办了□□大型招商推介会,累计邀请客商□□余人次。三是利用省政府驻外机构、省招商局、协会、商会、区域经济合作等资源,参与各类招商引资活动,如与省政府驻北京办事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派驻了招商人员。

五、针对招商引资工作转型,在园区招商上展开新探索

近年来,我市围绕招商引资工作转型,从抓点式招商向抓面式招商转变,从坐地招商向飞地招商转变,从项目招商向园区招商转变,夯实园区基础,努力打造承接平台,2012年□□高新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高新科技产业开发区,有效促进了产业转移项目签约落户。如投资□□亿元的□□项目已正式签约、开工。通过引进业主制的“园中园”,有利于整合资源,优化配套,打造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园区建成后,将通过政府间合作或以商招商等方式,将引进更多的项目落户,聚集效应和带动作用非常

明显。

六、坚持招商引资市场导向,在市场化招商上迈开新步伐 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是招商引资发展的方向,为提高招商效能,我市加强了市场化招商机制建设。一是加强投资促进中心组织建设,引入了项目官员制度,建立了高素质的专业招商队伍。二是加强委托招商和中介招商。聘请委托有资源、有热情的招商人员作为政府招商顾问。三是加强了与各商会、专业中介机构的联系在重大项目委托包装策划或委托定向招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四是探索了以商招商、企业自主招商、办事处协助招商、利用乡情资源推动招商等多种招商方式,充分利用各种人际资源和客商网络,联络感情,共享信息,促进招商活动开展,推进了项目进程。

第二篇:创新机制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创新机制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腐败是文明社会的毒瘤,是党和国家健康肌体的腐化剂。腐败会严重削弱党和政府的威信,危及政治稳定,制约社会经济发展,扰乱社会经济秩序。预防惩治腐败是领导关注、群众关心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创新机制入手,对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进行探索。

一、创新教育机制,增强落实责任制的原动力 教育是预防的基础,是落实责任制的原动力。要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第一道防线,采取有效措施,坚持不懈地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内容的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打牢廉洁从政的思想政治基础。坚持把教育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的首要环节。将责任制教育和廉洁自律教育列入全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部署中,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格局,做到“四个纳入”:纳入领导班子理论学习中心组的重要内容,纳入领导干部上党课的重要内容,纳入各级党校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纳入区属各新闻单位宣传计划的重要内容。选准重点教育对象,坚持从权力层抓起,把科级以上党员干部,掌管人、财、物的重点岗位人员列入教育重点,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要不断改进反腐倡廉教育的方式方法。突出法纪教育、警示教育,以案明纪,增强针对性和说服力。通过举办反腐倡廉图片展、发送廉政短信、征集评选格言警句、组织“廉政歌曲大家唱”和反腐倡廉文艺晚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开展评选勤廉兼优党员领导干部活动,大力弘扬先进典型,树立示范引导的标杆;开展系列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进而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自觉性,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履行“一岗双责”,增强党员领导干部自觉落实责任制的内在动力。

二、创新“定责”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内容 责任界定是落实责任制的基础环节。要进一步调强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并要求全区各级各部门按照区里的做法及时调整充实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各级党委(党组)及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责任制,在全区形成“一把手”抓、抓“一把手”的局面。建立健全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加强对全区责任制

工作的指导。按照“部门各负其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每年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主要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到党委、政府和各职能部门,明确区级主管领导、第一责任人、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工作任务。

三、创新防范机制,增强落实责任制的约束力 制度是反腐之本。从长远看,必须在全社会形成对制度的敬畏和自觉遵从的意识,切实做到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进一步制定完善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廉政档案制度,特别是实行党政“一把手”落实责任制报告制度,明确要求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定期将履行“一岗双责”、坚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向区委、区纪委汇报制。围绕“用人、用权、用财、用地”等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把防范的重点放在对权力的制约、资金的监控、干部的任用和土地合理开发利用的监管上。进一步健全干部人事制度,努力营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并加强监管;积极推进公共财政制度改革,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完善和规范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在管好钱上

下功夫;完善并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和政府采购等四项制度,普遍推行重大工程建设签订工程建设和廉政建设“双合同”制度,规范程序,加强监管。严格招待费管理,招待费实行单列、定点接待、三单合一、总量控制,有效控制全区招待费总量。建立和完善制度,为落实责任制的规范化、制度化,走上长效管理的轨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创新考核机制,发挥责任制的激励和惩戒作用 一是注重考核工作的科学性。每年初,区委都要根据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在总结上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及其实施细则。二是注重考核工作质量。由区委、区政府领导带队对各乡镇、街道、区直单位进行考核,在考核中必须经过领导班子及成员党风廉政工作述职及民主评议程序,重点对责任主体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考核,加大群众参与和监督力度。根据考核评议的基本情况,广泛征求意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集体研究确定考核结果。三是注重考核结果运用。将责任制考核结果在全区进行通报,并纳入区委、区政府综合考核表彰项目,作为选拔任用干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存入干部廉政档案;对存在的问题向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发整改意见书;对考核后五位的,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对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进行廉政谈话,真正发挥责任考核的激励和惩戒作用。

五、创新追究机制,增强落实责任制的威慑力 抓好责任追究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关键环节和有效手段。一是突出重点工作,增强责任追究的针对性。要重点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案件,严查官商勾结、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等行为,深入治理商业贿赂,加大赃款赃物追缴和经济处罚力度,不让腐败分子得到不法不义之财。要紧紧围绕群众关注的民生、人权问题,组织开展专项治理,重点解决物价、环境保护、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生产、征地拆迁、涉法涉诉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加强对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扶贫救灾专项资金的监管,继续治理教育乱收费、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查处侵害务工人员利益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二是讲究工作方法,增强责任追究的有效性。制定追究工作细则,明确责任追究工作的具体操作程序,使追究工作有章可依。在追究对象上,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严格、准

确地实施责任追究,下级违纪的,追究上级责任;集体违纪的,追究主要领导责任;管理下属和配偶子女不力的,追究领导干部责任;抓责任制不力的,追究主要领导责任。三是坚持严字当头,维护责任追究的严肃性。选择一些典型责任追究案件予以曝光,发挥查办案件的教育警示作用,对重大、典型案件,实行追究“一把手”责任和“上追一级”制度,抓住不放,一查到底,切实做到了有案必查、违责必究。

第三篇:创新推进“大调解”机制

创新推进“大调解”机制

西部志愿者彭洪军

“廉洁高效”是行政机关的宗旨,调解工作也应与时俱进,面对新形势下的社会矛盾纠纷复杂突出的问题,采取“大调解”的新举措,改变重复接待、单兵作战、久拖不决浪费人力、失信于民的状况。

一、具体做法

1.打好突击战,使重复接待转变为一次性受理。

“大调解”机制建立前,各类社会矛盾按归口受理的原则办理,即民间纠纷归司法所、老上访问题归信访、拆迁拆违的矛盾归城管开发等部门、治安矛盾归派出所、涉诉问题归法院,而且有些问题有交叉性、性质难以分清,群众找政府要跑好几个部门反映情况,有些群众对同一问题重复向多个部门反映,既浪费了群众的时间,也耽误了接待部门人员的时间。建立“大调解”机制后,由中心(站)统一受理,由原来的重复接待转变为一次性受理。中心受理后,进行分类处理:对符合政策规定的,依据有关政策转到城管、房产、开发、信访、司法、派出所等有关部门解决;对涉及法律问题的,引导当事人按照法律程序到司法部门依法解决;对不符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无理访、异常访,劝导当事人服判、息诉、息访。

2.打好合围战,使单兵作战转变为联合性作战。

“大调解”机制建立后,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可由“大调解中心”直接调解,中心的组成人员由归口管理的有关部门人员组成,由过去的单兵作战转变为联合性作战。在街道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服务中心,维稳办副书记为中心主任,司法所长为副主任,成员由街道办公室主任、派出所所长、法庭庭长等组成。

3.打好歼灭战,使久拖不决转变为及时性调结。

“大调解”机制建立后,明确了中心有案件分流指派权、矛盾纠纷调解调度权、矛盾纠纷调解督办权、“一票否决”建议权。所以街道辖区内的社会矛盾纠纷可由中心指派给街道相关科室、社区调解,真正来处理矛盾纠纷的实体单位多了,同时中心有权限定调结时间并要求报告调解结果,促进了基层提高工作效率,由过去的久拖不决转变为必须及时调结,否决有被“一票否决”的可能性。

二、存在的问题

“大调解”机制是新生事物,任何新生事物都有一个成长、发展、完善的过程,当前落实“大调解”机制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1.中心日常工作人员得不到落实。

当前“大调解”机制规定街道中心日常工作由司法所牵头,而司法所的编制只有1人且因公务员编制有限不能到位,司法所的本职工作具有九项职能,工作量大、任务繁

2重,单靠司法所人员难以很好地处理日常工作。各职能部门人员轮流坐班接待制,也因各自工作忙,而得不到很好的落实。

2.调解人员的业务素质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

旧城改造、新城建设拆迁拆违引发的集访、越级访问题相当突出,工地建设单位与居民的矛盾有增无减,婚姻家庭财产邻里等纠纷呈上升趁势,历史遗留的“陈案”、久拖未决的“难案”、情况复杂的“大案”日趋增多,这些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如今的调解人员不仅要为人公正、联系群众、热心调解工作,而且要有一定的政策水平、法律水平。街道、社区懂法律的人员屈指可数,派出所法律专业毕业的人员也严重缺乏,法庭有司法执业资格的人员也没有达到100%。

3.调解中心制作的调解协议书与民事诉讼的衔接问题没有明确。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的性质。这实现了人民调解到民事诉讼的顺利衔接,是调解法律化的重要体现。调解中心则属于工作机制范畴,不是一个具有群众自治性质的调解组织。而调解中心其调解性质既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人民调解,也不属于法定的行政调解,更不属于法院审判活动中的司法调解,因此,调解结果是否具有民事合同性质没有明确规定。

三、认真对待,创建具有特色兵种,具有军事过硬的调解机制。

要建立完善“大调解”机制,必须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制定相应的对策。

1.要发挥侦查兵侦查作用,做好调解工作前瞻性,定期排查和建立报告制度。

“大调解”机制建立后,明确规定了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服务体系必须实行定期排查和报告制度,改变了过去对社会矛盾纠纷闹大了再调、上门了再调“重调轻防”的现象。如街道社会矛盾调解服务中心制定了月排查、季讲评、半年小结、年终总结的制度,及时了解群众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及时发现和掌握社会矛盾纠纷动态,实行主动调解,控制事态,避免矛盾激化。

2.要发挥通信兵信息分析作用,建立重大问题专项报告制度。

“大调解”机制建立后,明确规定了重大问题专项报告制,对影响社会稳定,可能导致突发性事件或激化为刑事案件,涉及人数较多、易引发群众性上访的事件,严重干扰正常生活秩序的疑难矛盾纠纷,可能危害公共安全及自杀事件等矛盾纠纷的线索、苗头,应在第一时间向街道工委、办事处及相关部门报告,并应尽快形成书面专报,否则要依据责任追究制处理。这充分体现了重“事前预防”的原则,矛盾

4的前瞻性得到了加强,矛盾的发生和激化能得到有效地控制。

3.要强化具有特种兵素质人员的选配工作,确保中心日常工作有一支专门的队伍。

街道可成立中心办公室,日常工作由中心办公室牵头,司法所及其他科室配合。中心办公室可安排1名公务员,聘用2名编外工作人员,而编外工作人员必须要聘请那些具有专业技术知识、具有良好素质、具有丰富经验的老政法干警,法律服务所人员以及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社会其他人员。

4.要强化各兵种训练制度,提高调解人员的业务素质。定期举办业务培训班;鼓励调解人员参加法律自学、函授等学习,采取报销学费、考试毕业奖励等制度;聘用常年法律顾问,调解人员与法律顾问保持热线联系;有计划地安排街道、社区调解人员参与法庭、派出所调解、庭审工作的旁听,边学边干;加强法院、司法局对基层调解工作人员的指导;选聘有法律基础的人员担任调解人员。

5.要划分兵种,精确打击,使重大、疑难矛盾纠纷由中心直接调解。

中心要坚持“多发性矛盾集中调解、突出性矛盾重点调解、季节性矛盾提前调解、经常性矛盾随时调解”的工作方式。同时,提高中心调解重大、疑难矛盾纠纷成功率,减少集体上访、越级上访,提高中心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给上

5级政府、公安、法院等部门减轻压力,为群众节省人力物力。(1)中心成员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中心成员要在中心主任的领导下,人人重视调解工作,个个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调解。(2)请求主管领导指导调解。中心在调解纠纷时,对拿不准、吃不透的纠纷可请公安、法院、司法局、街道等部门的领导参与指导调解。(3)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做好当事人的工作。原则问题不迁就、不退让,一般问题不计较,达到当事人满意、息访息诉的效果。

6.要发挥各兵种沟通协调机制,妥善处理好调解中心(站)制作的协议书的效力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人民调解工作已于2002年11月1日有新的规定,社会矛盾综合调处中心的发展方向是人民调解委员会,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格局下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矛盾综合调解处理中心,是新形势下的新要求。中心的机制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格局下建立,以便实现中心调解与民事诉讼的顺利衔接。中心调解实际操作时可参照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要求进行,保证调解过程的公正合法,即严格按照《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的受理条件、调解程序和期限等有关规定进行调解;重视调解协议书的规范,即中心制作协议书参照司法部统一的格式规范制作,确保它的法律效力。

第四篇: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措施

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措施(试行)

合政〔2011〕54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0一一年四月二十六日

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措施(试行)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通知》(发改地区〔2010〕97号)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施意见(试行)》(皖发〔2008〕17号),推进自主创新和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合肥创新跨越发展,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决定》(皖发〔2010〕2号)和《关于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皖发〔2008〕18号)以及我市《关于推进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的实施意见》(合发〔2008〕28号),提出以下政策措施。

一、进一步提升支柱产业创新能力,着力培育新兴产业集群

1.对我市符合当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支持和鼓励发展产业的相关核心技术、重大装备的研发项目,或重大引进技术、装备的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单个项目研发费用实际发生额超过300万元以上的,对其超额部分给予20%、最高1000万元的一次性资助。

对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获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科技支撑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国家工信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项目,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财政部成果转化资金计划项目,省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发展计划项目,省科技厅火炬计划项目,并在本地产业化,其拨款资金在200万元以内的,给予国家、省拨款额50%配套资助;其拨款资金超过200万元以上的部分,给予拨款额10%配套资助,最高配套资助不超过1000万元。

2.对我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望形成爆发性增长的新兴产业和规模巨大的支柱产业的重大项目及科技创新试点市示范区建设,在资金支持上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由市自主创新领导小组主任单位与项目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

一事一议的项目单位不再享受本政策关于投资、配套、企业所得税奖励方面的资助。

3.对市外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来我市落户,投资我市当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支持和鼓励发展产业,给予其固定资产实际投资额10%、最高500万元奖励。

来我市落户的企业将研发总部迁入我市,研发总部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给予其超额部分投资额20%,最高1000万元资助,专项用于研发总部建设。

4.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含分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给予一次性100万元奖励;已认定并考核优秀的,给予一次性5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检测中心、创新咨询中心、军转民研发机构等,给予一次性50万元奖励;已认定并考核优秀的,给予一次性30万元奖励。对符合我市当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支持和鼓励发展产业的新认定省级上述机构,给予一次性20万元奖励;已认定并考核优秀的,给予一次性2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给予一次性10万元奖励,专项用于中心设备购置。

5.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50万元、30万元资助。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创新型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100万元、50万元、5万元奖励。

6.对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的各项行政性收费省、市留成部分,实行免征;对新创办的科技型企业实行零收费。国家级、省级创新型企业从认定之日起3年内,将其所缴纳企业所得税新增部分的省、市留成部分同等金额奖励给企业。7.经认定的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产品和(重点)新产品,从认定之日起3年内,将其所缴纳增值税新增部分的省、市留成部分同等金额奖励给企业。

对新认定的国家自主创新产品、(重点)新产品,给予其产品研发团队一次性1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省级自主创新产品、(重点)新产品,给予其产品研发团队一次性5万元奖励。

8.中央在肥科研院所实行转企改制的,按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和科研开发自用土地、房产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及房产税有关政策到期后2年内,将其相应税收的省、市留成部分同等金额奖励给企业。

9.对主持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企业,给予50万元奖励;对参与制定(排名前三位)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企业给予30万元奖励;主持制定行业标准的企业,给予30万元奖励;对参与制定(排名前三位)行业标准的企业奖励10万元。同一企业,该项奖励额度累计不超过300万元。

10.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企业,奖励创新团队50万元;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企业,奖励创新团队30万元;对获得全国质量奖的企业,奖励管理团队20万元。

对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和一等奖的企业,奖励创新团队10万元;对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企业,奖励创新团队5万元。

11.参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开展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对新认定的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一次性10万元奖励。

12.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当年销售收入首次达到1亿元,且增幅达到25%的,给予一次性50万元奖励。对年销售收入增幅25%以上且税收增幅15%以上,年销售收入首次达到2000万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

二、支持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13.对获国家批准或认定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以自主创新为主题的各类产业基地,给予产业基地所在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100万元资助,专项用于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

14.符合我市平台管理要求,当年新建的公共技术研发平台、检测实验平台、信息情报平台、科技成果工程化平台、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咨询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机构及产业集群服务机构等,给予50万元资助;进入合肥“一中心三基地”创新平台,固定资产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的,给予其固定资产投资额10%的资助,最高不超过200万元;按市场化运营、独立核算且年营业收入达200万元以上的,自开业起3年内,每年给予20万元资助。对市政府批准新组建的各类研究院,根据其组建方案和实际运行情况,给予资助,具体办法另行制定。15.围绕我市当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支持和鼓励发展产业,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新组建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给予一次性100万元补助,以支持联盟攻克制约我市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

16.经合肥科技成果转化交易网登记备案,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由企业购买或高校、科研院所自行在我市首次实现产业化,其转化产品一年内销售收入在100-500万元的,给予10万元奖励;在500-1000万元的,给予30万元奖励;超过1000万元的,给予50万元奖励。购买科技成果在我市实现产业化的企业,从项目获利起3年内,将其每年因科技成果转化而产生的新增增值税市级留成部分同等金额奖励给企业,用于企业技术研发投入。

17.对我市企事业单位在研发中使用市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及专业化协作网而发生的分析测试费用,从事科学研究开发的,按实际应收分析测试费用补贴10%;参与协作共用的团体会员单位,按实际应收分析测试费用补贴20%;承担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按实际应收分析测试费用补贴30%。

18.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内的在孵企业,符合国家在孵企业条件的,将其所缴纳各项税收的省、市留成部分同等金额奖励给企业。

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效果显著并考核优秀的,给予30万元奖励。

19.实施社会发展、农业科技、国际合作和软科学研究科技专项。对我市当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支持和鼓励的社会发展、农业科技和国际合作技术开发项目,给予单个项目当年研发费用20%、最高100万元的资助;对创新型城市、合芜蚌试验区建设软科学研究项目,给予最高不超过1万元的一次性资助。

三、切实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建立多层次投融资支撑体系

20.市政府设立市自主创新专项资金(下称市创新资金),用于落实本政策措施各类项目资金、资助及奖励等支出。市本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不少于5亿元,专项资金实行总量控制,预算管理。

21.享受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的单位,应将兑现资金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专款专用。

22.设立市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市本级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资金,通过阶段参股、跟进投资、风险补偿等方式,引导各类创业投资机构投资科技型企业,其管理办法另行制订。

23.每年从市创新资金中安排1亿元,作为有偿资金滚动使用,用于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其管理办法另行制订。24.高校、科研院所、留学回国科技人员携带具有发明专利和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来我市创办企业的,当年注册(现金占注册资金50%以上)且一年内有销售收入的,给予企业注册资金50%、最高200万元资助。鼓励高校大学生来我市创新创业,对创新类产品开发给予一次性5万元资助。

25.鼓励发明创造及产业化。对企事业单位获得授权的外观设计、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分别给予800、1000、5000元资助;对个人获得授权的外观设计、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分别给予400、500、3000元资助;对获得国外专利授权的每件资助1万元。代理我市专利申请量超过500件,且发明专利占30%以上的专利代理机构,给予奖励10万元。

26.企业的发明专利实施产业化,一年内产品销售额达到3000万元以上,给予一次性30万元奖励。对企事业单位,当年获得发明专利授权5件以上的,给予一次性5万元奖励。列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的,分别给予20万元和50万元资助。对获得中国专利金奖、中国外观设计金奖分别给予30、10万元奖励。

27.对我市列入省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产品,参与政府采购的给予优惠。自主创新产品价格高于一般产品的,给予5%至10%的价格扣除;对符合先进技术发展要求的试制品和首次投向市场的自主创新产品,实行政府首购制度;对重大自主创新产品和服务,实行政府订购制度。28.落户我市的各类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因投资未上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执行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后仍有风险亏损的,给予风险亏损额30%、最高1000万元资助。

建立健全适应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特点的信贷管理体系。支持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联合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动产质押等新型质押贷款,上述质押贷款发生风险亏损的,给予风险亏损额30%、最高1000万元资助。

四、强化创新人才激励措施,打造创新型人才高地

29.在市创新资金中安排创新人才专项资金,用于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支持产业英才建设工程、拔尖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等。安排信息化专项资金,提升我市信息化建设水平。

30.对新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给予启动经费5万元资助。对在站工作的博士后每人每年给予生活补助经费2万元。

对新建“院士工作站”的单位给予10万元经费资助。对在站工作的院士每人每年给予生活补助经费3万元。

31.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和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的高层技术、管理人员(限额),年薪10万元以上的,且所处企业当年销售收入和上缴税收增幅在20%以上的,将其实际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省、市留成部分同等金额奖励给个人创新创业。32.对我市企业聘请的外国高端技术专家和创新咨询专家(限额),且每年在企业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的,一次性给予企业聘用费50%、最高50万元资助。

33.改革职称评聘办法,强化实际贡献和创新能力的考核。高校、科研院所从事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或中介服务的科技人员,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可作为评定专业技术资格的重要依据。评聘农业专业技术职务时,拥有品种权视同专利权。34.国有及国有控股的创新型企业,可比照执行国有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试点政策,对企业科技和管理人员进行股权激励。

五、其他

35.本政策受理前在合肥科技网、合肥日报、合肥晚报上发布信息。政策兑现受理时间为每年3月1日—3月10日、7月1日—7月10日、11月10日—11月20日,受理地点为合肥市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受理部门为市科技局,审核部门为市科技、财政、审计、税务部门。结果公示时间为受理截止日起20个工作日。奖励政策涉及税收本市留成部分,市与县、区按现行财政体制承担,由同级财政负责落实。

36.本政策与市其他财政奖补政策不重复享受。

37.2010年3月31日发布的《关于印发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的通知》(合政〔2010〕29号)同时废止。

38.本政策措施由市科学技术局会同市财政局负责解释。39.本政策措施自2011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

第五篇:市卫生局创新点评方式推进创先争优

市卫生局创新点评方式推进创先争优

手把手点评。为使领导点评工作具体化、规范化、长效化,市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指导小组要求全市卫生系统领导点评活动做到8个必点,即工作班子到位情况必点、活动方案落实情况必点、动员会召开情况必点、领导联系点工作情况必点、宣传发动情况必点、党组织组织开展活动情况必点、进行公开承诺情况必点、活动阶段实效情况必点。对党员做到4个必点,即参加会议情况必点、定岗定责情况必点、公开承诺情况必点、做出贡献或取得实效情况必点。并要求各支部定期报送领导点评活动进展情况书面材料。2010年11月15日至11月23日,指导小组结合2010年全市卫生系统县(区、管委会)纠风工作责任制量化考评工作,组织人员对各县(区、管委会)卫生局纠风责任制、创先争优、解决群众关心热点难点问题等方面进行点评指导,重点做到“五查”,即查组织机构是否健全;查活动方案是否联系实际;查公开承诺是否为民解忧;查活动记录是否全面完整;查活动效果是否推动工作、促进发展。对党员点评主要包括德、能、勤、绩、廉等方面。通过指导组“手把手”点评,各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规范化、具体化,活动的载体更加鲜明务实,承诺事项也更加符合实际,使目标看得见、党员好参加、活动易落实,确保了卫生系统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面对面点评。一是2010年11月3日组织召开了领导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班子成员进行点评,会上总结成绩充分、提出意见中恳、批评与自我批评动真格、查找问题深入、制定整改措施具体,得到市直机关工委组织部郑琳希部长的肯定。二是2010年12月17日召开党委委员扩大会议,局党委书记沈祥开对局党委下属10个支部书记进行了点评,在整个点评工作中,点评领导语言中肯,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即总结出各自的优点,更重要的是点出每个人存在的需要改进的地方,被点评者也乐于接受,受益匪浅。三是各支部分别召开支部大会,支部书记在会上对支部全体党员有关党性原则、政治觉悟、为民服务、发挥作用等方面有实说实、对事对人,不搞表面文章、不走过场、不怕得罪人。四是2011年1月17日与市委宣传部联合举行新闻宣传座谈会,通报了2010年我市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情况,并由宣传部领导,市委、市政府办公室领导及新闻媒体对卫生工作进行点评及建议,营造全社会关注卫生、关注医药体制改革的浓厚氛围。五是2011年1月19日召开全市卫生系统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从业座谈会,会上各县(区、管委会)卫生局、市第一医院、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负责人在座谈会上进行了发言,对自身廉洁自律方面进行了交流及剖析,会上张亦兵局长肯定了每个党员干部的成绩,并要求在党性原则、政治觉悟、为民服务、发挥作用等方面查找不足、分析原因、制定措施、认真整改。

点对点点评。建立领导联系点制度,市卫生局领导分别挂各县(区、管委会)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卫生监督、采供血等,深入调研,通过召开党员群众代表座谈会、上门走访、实地查看等形式,了解活动动态,现场进行点评。先后撰写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及剖析》、《扩充医疗总量,解决群众看病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 等调研文章。

心比心点评。按照“五带头”要求,通过树立典型,学习先进,将心比心,寻找不足,变“外在评”为“内在评”。一是开展向孟卫平、侯国城、王耀东、王振义同志学习活动,围绕四位同志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和先进影响开展点评活动。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学习他们恪守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学习他们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学习他们献身党的事业、鞠躬尽瘁的革命精神,学习他们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学习他们艰苦朴素、勤俭解约的优良作风。二是挖掘卫生典型、弘扬卫生正气、引领和带动全市上下在卫生的改革与发展中创先争优。从去年6月份起,市卫生系统进行“人民满意的健康卫士”评选活动,评选活动走群众路线,对受到各基层党组织重点推介,能积极支持支部工作,模范带头作用发挥明显,工作成绩显著的党员予以肯定,通过基层推选、群众评议,并由市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指导小组副组长沈祥开深入基层调查了解,对“人民满意的健康卫士”侯选人进行了点评及满意度测评,评选出7名人民满意的健康卫士,于2011年1月20日至1月21日组织进行4场巡回报告,并通过莆田电视台《卫生与生活》、湄洲日报《卫生周刊》、莆田卫生信息网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先进典型,用身边的事感动身边的人,让先进的有荣誉感,一般的有紧迫感,后进的有危机感,进一步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学先进、见行动,在推进全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创先争优、作出贡献。(市卫生系统创先办)

下载□□市创新招商方式和项目推进机制有效推进产业承接(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市创新招商方式和项目推进机制有效推进产业承接(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印发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措施

    关于印发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的通知 合政〔2010〕29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推进自主......

    创新党建机制 推进创先争优

    创新党建机制推进创先争优—老城办金川社区党支部 老城办事处金川社区成立于2001年6月,社区位于城区金川门外,西至新城办金川村,南临新城办西坝村,北靠汉江。社区现有8个居民小......

    完善创新机制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完善创新机制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是维护良好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快速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当前形势下,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必须进一步完善创新体制和机制,加......

    整乡推进机制创新

    小寨乡整乡推进扶贫项目机制创新 一、建立村级互助发展资金模式 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紧密结合实际,探索出了一条操作性强、群众乐于接受的村级互助资金发展新模式,有效缓解了......

    项目建设推进工作机制

    *********项目建设 推进工作机制 为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按期完成各项工程建设任务,经指挥部研究,决定建立******项目......

    产业项目推进情况汇报20121207

    产业发展工程项目推进情况汇报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征地搬迁安置工作推进缓慢,影响项目建设进度。征地问题成为目前影响项目推进的主要问题之一,搬迁项目等由于土地未交付使用,......

    申论精选:推进基层治理方式创新

    星火协议--更高通过率的完整方案 推进基层治理方式创新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基层治理现代化。城市的社区治理、农村的村落治理,都属于基层治理范畴。......

    积极创新新农村建设推进方式

    积极创新新农村建设推进方式近年来,郧县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充分利用物质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地理优势等大力推进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