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代大学生就业观论文指导
当代大学生就业观论文指导
毕业生要正确认识自己,主动适应社会。在择业过程中,每一位毕业生都希望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这是人之常情的事。但是怎样才能实现这种愿望,这就需要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不少毕业生更多地考虑“我想从事什么职业”、“我愿意干什么工作”,而很少了解社会需求,很少能用“我能干什么”的眼光全面地审视一下自己,因而使自己陷入择业期望值过高的误区。毕业生应当给自己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自我评价要全面、客观,既要看到长处的一面,又要看到短处的一面;既要对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质进行具体的评价,又要对其他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既要考虑全面的整体因素,又要考虑到其中占主导地位的重点因素。
1.每个毕业生都应该全面回顾自己在德、智、体各个方面的表现情况,并与本班同学做一个比较,了解自己在本班同学中所占的位置,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做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2.信心是成功的第一要诀。信心是成功的第一要诀。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信心不仅给毕业生带来勇气和力量,也会使用人单位,首先从气势上产生认同感。要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保持坚定的信心,首先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够胜任工作。其次,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要抓住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尽量避开自己的不足,这样,就有可能使你在择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其三是要有一腔打动用人单位的热情。要给人感觉到,我是热爱生活、热爱事业的。
3. 消除依赖心理。有些人在生活中依赖性很强,无论做什么事情总要请一个参谋,一旦没了参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于是这些人在择业中往往表现出很没主见,人云亦云,别人觉得这个单位很好,他亦认为不错,别人说那个单位很差,他亦认为不行,患得患失,手忙脚乱,心里一片茫然,不知何去何从。其原因在于他们不能深刻认识自己的人,一个掌握好自己的人,他就能把握好自己的人,他就能把握好自己择业的方向,明确自己适合从事什么性质的工作,因此他
[1] [2]下一页
第二篇:当代大学生就业观
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年论文
题目:论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学生:吴由松
指导老师:刘 丽副教授年级:2008级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系别:政治系学院:政法学院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1年4月25日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综合素质编制创业卡夫丁峡谷毕业经济引擎
随着我国大学扩招以来,我国的大学生就业从以前的国家定向安排分配逐渐到现在的国家调控,多向选择的方式。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一把就业双刃剑。当今大学生在毕业既面临众多机遇的同时,有困难重重,每年都有毕业生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仰望天空却又不知道何去何从。这其中的原因除了与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有关外,还与社会环境和大学教育体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使得如今的大学学历有着通货膨胀的嫌疑,还是我们自身的就业观念出了问题?
一、目前大学毕业生的主要流向
(一)考研,这是目前在大学生中最流行的词汇,也是众多大学生的首选。也给那些徘徊在就业与考研边沿的学生更多了几分犹豫。这一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对未知就业压力的恐惧,另一方面是出于自身对学术的热爱。而前者选择继续深造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能尽量规避就业压力,继续深造以获得一块更好的就业敲门金砖。而后者是出于自身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和追求,选择继续深造是为了能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大展拳脚,作为一番。对于前者,我本人是持百分之二百的反对观点,因为现在的考研就像赶集,像“痛苦的安乐死”【1】。
正是因为有这些考研“赶集”这的存在,是现在的考研变成了一种时尚,谁不考谁就是落伍了。因此现在我们身边到处是一片考研的繁忙景象,要么是在备战中,要么是刚做出考研的壮志雄心,还有就是受到这考研大潮的影响,正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这场景就像观看街头卖艺,前面围了一大堆人,后面的不知道咋会是就削尖了脑袋往使劲前挤,变成了盲目的冲动。对于这类学生恐怕与八股取试时的酸秀才儒生们有过之而无过及!如果拿着二者的社会背景相比,恐怕还不如那些秀才!
对于考研,我本人的观点是结合自身状况,坚持慎重再慎重的态度。因为对于高考,我们把至少三年的时光交给了它,对于考研,我们是否还要把至少四年的光阴托付给研究生考试,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深思考虑的问题。2006,教育部官员曾公开表示,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将每年递增百分之三十,也就意味着硕士学位的贬值速度是百分之三十,等到我们这些考上研究生的人毕业之后会怎样?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不防反思一下:考研真的能规避就业压力吗?
(二)不考研,我们将走向何处?
对于决心不再继续深造的的人来说,毕业后大多数会选择这样几条路:
1.考公务员,对于不想考研的人来说,能够考进国家机关,吃皇粮,有国家编制,这无疑是众多学子梦寐以求的。像公务员这样旱涝保收的职业,把他当做毕生的职业,那肯定是上对得起“苍天父老,下对得起自己了”。但这社会往往就是这样子:好的东西往往大家都想去分一杯羹,曾多粥就少,那肯定就不够分了。这就使得考公务员考试之难就仅次于蜀道之险,登天之难了!这恐怕也是把众多学子被逼上考研梁山的原因之一吧。很多考公务员没考上,顿感“报国无门”的“好汉们”在经历了一番苦苦挣扎之后都幡然悔悟:祖国是我们唯一的母
亲,但是我们不是母亲唯一的儿子!只有感慨地对那些有幸考上,一夜之间“麻雀变凤凰”的兄弟们说道:大哥下半辈子就指望你提拔了!
2.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在教育改革以前,大学毕业生能进国有企业和国家事业单位,对很多人来说也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在如今每年失业大军有增无减的的形势下,能进国有企业,有国家编制,那肯定是“祖上显灵了”,前途肯定一片大好,着实让那些在求职路上撞得头破血流的学子们嫉妒羡慕恨了一回。
3.民营企业,与国营不断受“热捧”的场面相比,数量庞大的民营私企却门可罗雀(除了那些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相提并论的超大型民营企业)。这一大批数量庞大的民营企业一方面走上了市场经济的快车道,另一方面面临急需大批高素质人才的尴尬局面。这造成在中小企业和和大学毕业生之间面临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小企业使出十八般武艺想吸纳更多的优秀毕业生,而自以为“修成正果”的大学毕业生们却渴望能以自己的独门武功降龙十八掌在有编制的国家机关和国有大型企业打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这里有一个关于大学生择业的调查:
在经济学家周立群的指导下,吴炅坤、张兴龙、王丽媛、杨明亮、李璇等五名南开大学生本科生三年级学生组成一个课题组,对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农学院、天津大学仁爱学院等14所院校的1416名2011届本科毕业生做了调查问卷,调查组发现,“进编制”成为本科毕业生的首选职业规划,民营企业的吸引力显著下降。在一道多选题中,国有企业得到了50.86%的受访者的支持,“支持率”摇摇领先,32.84%的人考虑进事业单位,而与之对照,只有20.49%的毕业生将求职意向锁定为超大型民营企业,8.4%选择中小企业,在所有选项中排在最后,而令人向往的外资企业也只有33.83%的支持率【2】。面对这样一种状况,我们的就业之路一旦面临纷繁复杂的社会状况时,将何去何从?
3.自主创业,再就业压力如此严峻的形势下,自主创业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近年来,随着大学生的扩招和伴之而来的就业压力,国家在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可谓是下了大血本,在国家政策、银行信贷、环境创造方面也是绿灯频开,可谓是具备了创业的天时和地力,差的就是大学生自己有没有破釜沉舟的英雄气魄了!
但是,大学生自主创业在各类大学毕业生中的比例也是不同的,据新浪网新闻中心,天津日报报道:2009年南开大学学生所做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创业意向调查中,“三本院校”毕业生中比例高达18%,“二本院校”为13%,而“一本院校”仅为8%【3】。由这样一种现象中可以看出,当找工作相对容易时,风险较大的创业就成为次要的选择。在与创业的风险同时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创业缺乏和资金的问题成为大学生创业的瓶颈,这是许多想创业但最终又放弃的原因之
一。但是关于创业,很多时候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往往是那些具有非凡远光和气魄的“穷光蛋”们报的“金龟”还,因为在这个社会上你会发现,不管你做什么事,条件都不可能达到你所谓的“成熟”。所以在创业这块肥肉上往往是那些胆大的创业英雄们“撑死了”。你只能眼巴巴的舔着干裂的嘴唇“望尘兴叹”了!在这里告诫一下那些有心自主就业的人:行动起来吧,不愿做就业奴隶的人们!
二、影响就业的因素分析
(一)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分析
1.“进编制”,求稳定,这是莘莘学子在毕业时刻首要考虑的就业条件,也是每年有那么多的毕业生削尖脑袋往国家机关、国家企事业单位里钻的主要原因。因为这样的路,对广大受几千年中华文化熏陶的中华儿女来说,上对得起国家,下对得起衣食父母!何乐而不为呢!
2.追求高薪,到发达地方去,这也是大学毕业生择业的普遍心理,据2001年4月1日至2001年7月15日,《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对全国28所重点大学、3万多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当问到“您最想到下列哪个城市工作?”时,在列出的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八大城市中,最想去上海发展的大学生获选率为32.3%,北京为27.7%,另外,深圳为12.1%【4】,而这个数据拿到10后的今天恐怕也是有增无减。广大的内陆边远地区城市获选率小之又小。在一般普通高校来说,也有相当大比例的毕业生倾向大中城市,据胡解旺教授主持的,<<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教育与实践》课题组调查结果显示:在对广东嘉应学院、湖南工学院和山东潍坊学院等几所普通院校学生发放的3000份问卷,回收的2786份中,在地区选择上,有22.3%首选大城市,63.2%的学生首选中小城市。可见,在名牌重点高校最求大城市、沿海发达地区的影响下,还是有相当大比例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对这些地区寄予厚望【5】。
3.男女性别差异对就业的影响
很多用人单位在选择用人上倾向于用男性,这对广大女性求职者来说显失公平。斯坦福大学理栕薇教授“在其互动”中指出:人们以不同性别具有不同的期望,从而造成制度的不平等,形成了两性间的显著差异,造成男女两性的不同地位。而且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男性比女性更能胜任工作。这使得不少女大学生再就业中屡屡碰壁,让不少女大学生在激烈的竞争和巨大压力下,产生了一批希望“嫁个好老公,少奋斗20年”的思想,“嫁个有钱人”便成了一句响亮的口号【6】。针对这一现象,除了国家应在注意优化就业环境之外,女大学生还应做到“打铁还须自身硬”,女性当自强,认清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从而跨越“卡夫丁峡谷”【7】。
4.贫困大学生,困难多,就业难。目前在校大学生中贫困大学生占了相当大比例,由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负担比一般大学生重,一方面造成了他们在社交方面的狭窄,而且在毕业时面对影响就业盘根错节的社会关系往往束手无力。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成本的升高也成为贫困毕业生就业的障碍,近年来,应届大学生用于找工作的费用均超过1万元,用于“灰色投入”方面的更是无法衡量。教育家戏称之为“毕业消费”,商家则称之为“毕业经济”【8】。这使广大贫困大学生就业处境无疑是雪上加霜。
(二)当前社会状况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1.当前的社会背景,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在激发经济增长和工作岗位增加的同时,也加剧了工作的不稳定性和失业风险。就中国目前而言,就业是中国政治和经济的重要指标,2008年以来,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进一步凸显。针对这一问题,2009年1月7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200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这给正在求职路上的毕业生带来了一丝春意。
虽然国家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出台了许多缓和政策,但是随着每年大学扩招势头的不断增高,这些政策措施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就业问题仍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2.与当前就业环境相对应的是当前中国大学的内部机制问题。高校培养的毕业生是否符合社会需要,是否能够真的能做到教学相长,也是中国高校面临的一个课题。
针对这一问题,一项关于2008届大学毕业生对自己所读大学满意度的调查显示:“211”院校的总体满意度为86%,满意程度最高的是校风、图书馆与教学设施,最不满意的是师生互动,只有62%;非“211”本科院校对所读大学的总体满意度为79%,满意程度最高的仍是图书馆、教学设施和校风,最低的仍为师生互动,为55%;高职高专院校依次为70%、64%、53%【9】。由以上数据显示,当前高校毕业生综合素质差,很大部分原因不光是学校的“硬件”问题,而内部教学机制也“难逃其咎”。如果这一问题得到很好解决,这无疑给当前笨重的就业“机器”换上了一个大马力的“引擎”,“拖拉机”装上了“火车头”,快飞起来了!
3.在众多影响就业的因素中,大学生自身素质高低起着关键作用,尤其是大学生的价值观、个人品质、基础知识水平等综合素质更是至关重要。五大类基本工作能力“管理能力、理解与交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应用于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10】中,广大毕业生们具备了几项,恐怕连自己都不好回答。然而根据“能量守衡定律”,广大学生增强的是“打游戏的能力、花钱的能力、逃课的能力、作弊的能力、投机取巧的能力”。紧接着凭当大代大学生“非凡”的智力水平,又培养了如“如何向家里要求提高薪资的能力”和支持“经济全球化”争“穿国际品牌”的“世界胸怀”。这些具备如此之多的“超强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让很多用人单位都感到汗颜,只能敬而远之了!
综上所述,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确实不容乐观,虽然目前就业面不断得到深入和拓展,但解决这一问题也不能在朝夕之间。与之对应的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要依据社会状况的变化而调整,更重要的是要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而提升就业能力。相信在依赖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这几方面的共同努力之下,广大毕业生定能安然度过就业的“寒冬”,奔向未来!
主要参考资料:
【1】《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谭彪喜 著,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
【2】【3】天津日报2011年1月11日电(记者张国)
【4】【5】《大学生就业报告》 胡解旺著,中共编译出版社出版
【6】《高校“急嫁族”瞄准大阔佬》载于《信息时报》,2003年3月6日
【7】“卡夫丁峡谷”:比喻灾难性的历史经历,并且卡夫丁峡谷成为了“耻辱之谷”的代名词,并可以引申为人们在谋求发展时所遇到的极大的困难和挑战。
【8】《工人日报》,2003年1月29日
【9】麦可思—中国2008届大学毕业生毕业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
http:///
【10】麦可思参考美国SCANG标准,把35项基本工作能力划归为五大类
第三篇:当代大学生就业观调查报告
导语: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式近3年来连遭打击,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为了详细了解当代大学生们的就业观情况,我们在网上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电气专业的接近20同学进行网上问卷的调查。共收到16份有效调查问卷。调查问卷采用单项选择、多选题和主观题三种方式来回答问题。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期望、就业素质的自我评价、薪金基本要求、择业与就业的影响因素等方面,旨在对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
总体分析:
一、多数学生对于“务实”有新的认识,就业期望趋向现实,主要表现在工作单位、工作区域等方面。
(1)就业方向:大多数同学倾向于“只要与专业有关的工作就好,不一定要专业绝对对口的专业”,该选项占到37.5%;“专业与工作没什么关系”也占到很大的比例,为25%;其中“无所谓”和“一定要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分别都占到18.75%。前两项数据基本表明,大约占到60%的同学都趋向于“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倾向。这也和当下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太乐观是息息相关的。问卷调查中叶涉及到该问题:占到87.5%的同学认为“就业形势严峻”,而对此报以乐观地同学只占到区区的12.5%。可见,同学们对当下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还是有清醒的认识的。
(2)就业压力:在对同学们就“您的就业压力主要来源有”的问题的调查中可以看到,大部分同学对自己的“实际的工作能力欠缺”都选了“是”,占到75%。不难发现同学们对自己缺乏实际的工作的能力还是十分忧虑的。这与中国的大学生教育偏向于书本教育而缺乏实践是息息相关的。在大学中,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占去了大学生们大部分的时间,而把知识付诸于实践的时间却是寥寥无几。即使有,同学们也是不太重视的,这也可能由于受传统的教育观所影响的。综上,同学们对自己缺乏实际的工作能力的担心也不是毫无道理的。在对“造成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的主要原因是”的调查中,占到68.75%的同学选择了“高校毕业生供给量大”;50%的同学同时也选择了“毕业生能力与现实用人单位不符”的选项。从这两点不难看出,造成就业困难的原因不仅于高校的毕业生数量供大于求有关,还有与其质量不高有关。在此我们不禁会思考,中国大学大众化教育是利大于弊呢,还是弊大于利。
(3)就业准备:面对当下不太客观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同学又是如何应对的呢。在对“在求职过程中,您认为哪些方面的能力最重要”选项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占到81.25%的同学同时选择了“实际的工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可见同学们对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还是做到了心中有数的。那么既然知己知彼,怎样才能做到百战不殆呢?“您对在校期间做哪些环节对您毕业后的就业和社会适应帮助最大”,在该选项中,比例占到最高的分别是“专
业实习”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分别为75%和68.75%。其次,在关于“在大学期间,您做过哪些准备”的选项中,我们可喜地看到,同学不光是只会说,而不付诸于实践的。选择了“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和“参见兼职和社会实践”的同学分别高达81.25%和75%。当然,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同学们还是有多种选择的。比如选择“自己应聘”的同学就占到了56.25%。“考公务员”、“自主创业”和“继续深造考研”的同学都分别占到了12.5%。
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考研”,这选项占12.5%,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希望继续学习深造。而且此比例每年呈上升趋势。究其原因: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等因素。这一现象值得认真分析研究,其利与弊何在?其利在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国高级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忧虑的是它反映出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欠缺,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选择了回避的方式,职业期望趋于“非风险化”。
(2)就业取向: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50%。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密切相关。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影响学生择业就业的因素突出。
(1)多数学生对职业价值标准上,把“薪酬与福利”、“个人发展空间”和“工作稳定性”作为重点考虑。三项占的比例分别为62.5%、68.75%和68.75%。这与学生实际就业时考虑的因素一致,即把薪金与福利和个人发展空间及其工作的稳定性作为重点考虑因素。调查显示,学生的就业除了受薪酬的影响外,人生价值观中个人因素也很突出。但是,学生在进行人生选择时较多考虑个人因素,较少考虑社会需要,即使在追求自我实现时也折射出主要强调的是“自我”而非“社会”的需要。对于这现象的利弊值得我们研究与思考。
(2)在选择“你是否愿意到西部边远地区支援建设”时,占大多数的同学选择了“不愿意”和“还没考虑过”。而选择“愿意”的同学只占到了区区的6.25%。从中可以看出,同学还是缺乏一定的吃苦耐劳的精神的。大部分同学更愿意留在经济发达的地区,这也给经济好的地区造成了人才过剩,而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人才缺失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这也造成了经济发达的地区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
三、多数学生对就业素质的评价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明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1)多数同学的优势为理论基础、专业优势。
(2)大多数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处于劣势状态,它们分别达到了56.25%、37.5%、37.5%;在学生认为自己最缺乏的素质方面中,“专业素质”、“实践+社会交往能力”被纳入了前三项选择。其总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知识更新迅速,知识越来越深,越来越广,职业素质越来越综合;另外方面学校教育滞后,教育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使大学毕业生就业时普遍有压力感和不适应感,对自己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缺乏自信。再一方面学生勇于挑战的心理素质还没形成;在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说得多却做得少,培养的覆盖范围也相对狭小,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培养的环境。除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外,如何提高学生勇于挑战的心理素质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将成为高校教育两大课题。
四、目前高校的教育与学生的需求处于不平衡状态。
在空余时间问及同学们“希望学校在大学生就业成才方面着重给予哪些指导和帮助”
时(本问卷调查未避免繁琐未涉及),同学都希望学校能“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并“加强创新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停留在书面上。从国家政策和从现实需要上出发,同学们需要从就业观念向创业观念转变。在调查中,同学们认为“培养自主创业精神”是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关键;而“加强高校就业指导”与“其他因素”也占很大的份量。针对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基本上还是局限于信息发布、政策宣传、技巧培训、协议办理等服务性工作。调研建议,就业成才导航体系应覆盖大学教育全过程。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仍然主要面对毕业班,但此时他们大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就业指导工作亟待从毕业班向低年级学生辐射,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具体来说,就业成才导航体系应该涵盖专业知识技能导航,如学习方法指导、新思想新观念介绍、个人完善知识结构帮助等;健康成才导航,通过实施结对服务、心理指南、交流讨论,对大学生在就业求知和个人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困扰排忧解惑;法律导航,普及法律知识,加强法治意识、引导诚信意识。
结论:从调查所反映出的问题来看,同学们的就业观念还是和企业需要的实际人才做到了同
步的。但面对如此众多的大学毕业生,同学们又应该怎样做到处乱不惊呢。我觉得同学们应该主动从目前的“就业观”转变为“自助创业观”。这样方能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难这一老大难问题。
第四篇:试论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
试论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
通过本学期的就业实践课指导学习了解了职业素质的构成,职业者的通用能力,职业者的核心能力和企业重视的五种意识。通过课上的测试发现在职业者的通用能力中我的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比较强。职业者核心能力中我的交流表达能力比较好,五种意识中我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团队意识比较强。因此我对我日后的就业还是很有信心的。
我对就业观的理解
第一,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不要认死理。要认清现在社会的就业形势,在工作中放下架子和所谓的面子,虚心求教。在选择工作中可以先就业,再择业,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第二,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全面衡量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应聘走上就业岗位前,要了解自身对专业知识的认识,清楚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自己能干什么,会干什么,在步入市场经济社会后,怎要寻求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找到自己比较理想的位置,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好高骛远,这山看到那山高。要把社会的职业需求和个人的职业理想、职业素质结合起来。
对未来的就业计划
根据自己的兴趣性格和气质寻找比较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对自身也要有比较客观、全面的了解,摆正自己位子,把自己定位在实习生上,不要过于追求不现实的目标。要抱着学习累计工作经验的态度认真对待手中的每一项任务。要清楚自己的优势与劣势,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样的活,只有样才能赢得竞争优势。
首先要准确评估自己掌握知识和技能;灵活运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技能,与工作经验相结合做到活学活用不至于荒废学校里的知识。
其次要善于剖析自己性特征,给自己正确定位。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工作能力、兴趣爱好等制定制定短期的就业目标和长期的就业目标,分阶段实施。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中不断累积工作经验,丰富自己充实自己。
社会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事变则备变吧。有了自己的计划只是开始,重点在执行,我会努力按照自己的规划做。在今后的日子里会随着社会阅历和个人经历的增长,我想我会不断完善自己,让自己更加适应这个社会,在社会上更好地生存。大学是我人生的跳板,能让我凭此飞得更高,看得更远。
第五篇:当代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
当代大学生的正确的就业观念,对自我进行正确的认知和定位不容忽视。其实这也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心态问题:我们知道,这一代大学生都是80年后期的,在或多或少受了上一代进了大学就不用做体力活思想的影响下,再加上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少就没吃过多少苦,以及父母的期望,自身的想法等等原因才导致了大学生对工作岗位及薪水的要求过高现象。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或者是你的儿子大学毕业了,愿意自己或他去当民工吗?我想愿意的不多吧!思想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只要国家放宽就业政策,鼓励当代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和就业,学校加强培养学生的职业理念和规划,我想,当代大学生必能对自我进行重新定位,也定能在全球化的大浪潮下干出自己的一番事业。
毕业生们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定要正确认识自我和分析就业形势,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并清晰定位。要树立正确的就职观念,不挑三拣四。积极争取适合自己的就业之路。在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不同层次、不同待遇的单位发挥才智和作用。并以合格的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素养、健康的身心素质、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及以较强的工作能力素质,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