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法学研究会换届选举方案书
学生法学研究会第二十三届换届选举
策
划
书
2012年3月
在法学研究会任期即将届满之际,为更好选拔出品学兼优的新一届校大学生社团干部,顺利完成学生干部的新老交替。充分发挥法学研究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职能,同时,为法学研究会社团工作注入新鲜的血液,法学研究会在以往换届选举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2012年法学研究会换届选举方案:
一、成立换届选举工作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X成员:各部门负责人
二、参选范围
学生法学研究会全体成员
三、职位设置
1.会长1名,副会长2名; 2.会长助理2人;
【注】会长、副会长由大二成员担任共3人,会长助理由大一成员担任共2人。
四、遵循原则
1.干部任用原则:坚持不拘一格与有利于管理、服务法学研究会工作相结合的原则。
2.干部选拔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五、大会时间、地点
时间:2012年3月27日下午2点
地点:XXX
六、竞选流程
1.候选人在竞选时间内向本协会提交自我推荐书,阐明有意向竞选的职务。
2.各部门将推荐人名单送交办公室,再由办公室整理后向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递交2012年学生法学研究会换届选举名单以及候选人的相关材料。
3.以无记名方式投票产生
1)所有竞选人员必须准时参加换届选举大会,迟到或不到者按自动放弃处理。
2)竞选人员分别做自我介绍,发表竞选演说,具体阐述就职后的工作计划和措施。
3)享有选举权的全体均有提问权。
4)由院团委和本届换届选举小组成员以及各部部长讨论研究竞选人员的表现,给予评鉴。
七、具体安排
(一)前期准备
1.材料准备
发言稿、签字笔、稿纸、选票、学院绶带、矿泉水等; 2.邀请通知工作
1)送达邀请函给团委老师、团委社管部负责人、学生会代表、社联代表。(周五下午5点前完成)
2)送达邀请函给社团联合会学术科技中心下辖的各社团以及法学院的社团代表。(周六下午5点前完成)
3)通知协会新老成员参加。3.会场布置
会场的布置工作主要由实践部和组织部共同负责,负责布置场地的人员于五点半前抵到会场;于星期日下午4:00前完成。
(二)大会现场
1.会前工作
1)大会当天下午1:00前协会所有人员必须到场; 2)嘉宾接待由办公室负责; 3)出席人员登记由组织部负责;
4)现场照片拍摄由宣传部负责(包括借相机)。2.大会议程
1)主持人致开场白并介绍到场嘉宾;
2)会长候选人发表竞选演说并接受提问(每人限时5分钟); 3)会长助理候选人发表竞选演说并接受提问(每人限时5分钟);
4)请到场人员进行投票选举; 5)由指导老师公布选举结果; 6)上任会长及副会长发言;
7)请新一届会长及会长助理等作就职演说; 8)主持人致结束语,感谢各位嘉宾的到来;
9)请各位嘉宾和协会所有人员合影留念。3.会后收场
大会结束后各部协调维持退场秩序及收场工作,包括打扫会场卫生、物品材料的整理等;
(三)后期工作
1.人员的出席情况由组织部总结; 2.照片的上传由宣传部负责; 3.本次大会的总结由办公室负责;
八、物品清单
学生法学研究会
2012年3月
第二篇:关于成立法学研究会的申请报告
关于成立刑事法学研究会的申请报告
市法学会:
为贯彻学习《中国法学会关于进一步繁荣法学研究的意见》以及刑法工作的有关指示和精神,推动我市刑事法学者和实务工作者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市刑事法学的发展,为宜昌市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全面法律服务,我们申请成立宜昌市刑事法学研究会,现将有关事项汇报如下:
一、成立本会的背景和意义
新中国刑法学研究50年的历程表明,新中国刑法学研
究不仅勇于探索,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而且在新的历史时期具有广阔的研究领域和美好的发展前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刑事立法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应当看到,同其他部门立法一样,刑事立法往往是应形势之急需制定的,即使是1997年修订的刑法,也缺乏深入的研究和严密的论证,其合理性、科学性和操作性都不无再思的余地;刑事司法虽然与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相比有了巨大的改进,但是非理性的成分依然存在。这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刑法学研究,应当更为理智地思考刑事立法的利弊得失和刑事司法的操作规则,为完善刑事立法、改善刑事司法提供建设性的而不是注脚性的、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不是单纯标新立异的理论观点。刑法学研究有责任
1为提高刑事立法的科学性和刑事司法的合理性,为改善刑事立法理念和刑事司法观念作出贡献。而如何发挥理论的魅力,完成刑法学应有的使命,则是21世纪向刑法学者们提出的挑战。
50年来,新中国的刑法学研究,在内容上不断丰富,不仅在刑法基本问题的研究上开辟了许多新的方面,而且在具体犯罪的研究上增加了对许多新的犯罪形态的研究;不仅从一国刑法的研究延伸到区际刑法进而到国际刑法的研究,而且紧跟国际领域刑法学研究的趋向,将研究的触角伸向环境保护领域和生命工程领域。刑法学是一门开放性的科学,刑法学研究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不仅要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发展自己的研究方法,而且要关注人类生活的新领域,研究人类在新的发展空间遇到的刑法问题。只有置身于现实社会,紧密结合社会实践,刑法学研究才有前途。刑法学研究历来十分关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中国刑法学的研究,始终是紧密结合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和刑事立法、刑事司法进行的。同时,刑法学研究离不开社会法治状况的大背景,刑法学研究的繁荣又反过来促进社会法治的进步。中国社会法治状况的好坏,直接制约着刑法学研究的繁荣与否,但是另一方面,刑法学研究以及其他部门法学研究的繁荣,又可以促进法治的发展。因为人们对法治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只有当人们认识到法治
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时,才会选择法治的道路。而法学包括刑法学研究的功能之一,就是唤起人们对法治的热忱和渴求,进而为人们选择法治提供理论准备。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成立宜昌市法学会刑法研究会,能够推动法学界理论研究,为繁荣法学、加强法律研究、指导推动法律实践工作,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对构建和谐宜昌,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持;能够为法学研究、刑法司法执法工作发挥一己之力。
二、本会成立的宗旨和主要任务
(一)宗旨
团结和组织我市从事刑法理论研究与实务活动的法学工作者、法律工作者,开展刑法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刑法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刑法学理论体系、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国家服务。
(二)主要任务
组织宜昌市刑法学研究者、法律工作者学习与贯彻党和国家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组织开展本领域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倡导正确学风,坚持学术民主,进行学术探讨,促进刑法学的学科建设。
组织本领域法学研究者、法律工作者深入实际调查研
究,反映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加强信息交流和传播。对刑事立法和刑事立法解释、司法解释的起草、修改提出对策与建议。
开展刑法学领域的区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承接各类刑事法学研究课题,组织专题研究,出版学术刊物;参与刑法学的教学研究与改革,积极培养本领域的法学、法律人才。
根据社会需要,提供相关法律服务,定期不定期开展刑法法律咨询、培训和宣传教育活动;依法维护本会会员的合法权益以及承担上级交办和委托的工作。
(三)活动的主要形式
举办网站、会刊、论坛、培训、讲座、演讲、争鸣、考察、研讨会、辩论会、交流会、编辑出版书籍、实践推广活动等。
(四)经费来源
学会资金来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会员费;(2)政府资助;(3)社会赞助;(4)咨询服务收入;(5)其他合法收入。
三、机构设置和人员构成(一)机构设置
本会拟设立名誉会长1人、会长1人、副会长13人、秘书长1人、副秘书长5人、常务理事30名、理事50名。本会同时设立顾问委员会,聘请知名学者和专家担任,由5—7人组成。
本会下设5个专业委员会,各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2-4名,由在教学和实务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担任。
本会依托宜昌市人民检察院设立。
(二)人员构成学会首届理事会建议名单如下:
1、名誉会长:
会长:孙光骏 宜昌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常务副会长:伍学文 宜昌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副会长:文远鸿宜昌市政府法制办副主任
杨黎明宜昌市政协主任
周钢生宜昌市国家安全局副局长
田军宜昌市公安局副局长
叶德武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李敏昌三峡大学政法学院院长
刘钢湖北诚业律师事务所、宜昌市律师协
会副会长
秦铁平葛洲坝集团法律事务部主任
秘书长:王会甫宜昌市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
任
副秘书长:阮思军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刑庭庭长
赵正东宜昌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支队长
董伟三峡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
刘成宜昌市律师协会、湖北七君律师事
务所党支部书记
2、顾问委员会
主任委员:1人
副主任委员:4人
3、专业委员会:诉讼法委员会、刑事犯罪委员会、经济犯罪委员会、预防职务犯罪委员会、青少年犯罪预防委员会。各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2-4名。
4、常务理事:拟30人,由相关主要市直部门、大专院校、律协及企业、银行人员担任。
5、理事:拟60人,由全市司法行政机关、知名律师所、大中型国有企业法务部门中人员担任。
四、办公地点: 宜昌市人民检察院
地址:宜昌市伍家岗区八一路9号
请予批准为盼!
宜昌市法学会刑事法学研究会筹委会
宜昌市人民检察院(代)
二0一一年元月十七日
第三篇: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2016年年会会议议程
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2016年年会会议议程
(9月24日-25日 西南政法大学)
一、开幕式(9月24日 8:30-9:00 维景酒店负二层长江厅)主持人:张怡(西南政法大学教授、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致辞嘉宾:
1.付子堂(西南政法大学校长)
2.张鸣起(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3.陈忠东(重庆市法学会秘书长)4.刘剑文(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合影+小憩(20分钟)
二、大会主题发言(9月24日 9:20-11:20 维景酒店负二层长江厅)主持人:徐孟洲(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陈少英(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主题发言(每人15分钟):
1.单飞跃(上海财经大学教授):经济法学当代变迁中的经验与教训对财税法学研究的启示
2.熊 伟(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财税法学科发展、专业研究的评估与展望
3.李炜光(天津财经大学教授):税收与市场经济
4.陈乃新(湘潭大学法学院教授):增值税法的本质以及税收法治保障发展公平之研究——全面“营改增”背 景下税制改革的重点
5.徐阳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北京市破产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税收债权理论反思——税务机关申请企业破产之正当性追问 6.陈 治(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教授):财政可持续视野下预算控制机制的失效与应对 自由交流(30分钟)小憩(10分钟)
三、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理事会会议(9月24日 11:30-12:20,维景酒店负二层长江厅)
主持人:贾绍华(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1.理事会工作报告(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汤贡亮教授)2.监事会工作报告(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副监事长陈乃新教授)3.研究会财务预算及执行情况报告(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秘书长周序中教授)
4.增补理事、常务理事(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张富强教授宣读候选人)
四、分会场研讨(9月24日 14:00-18:00)
(一)第一分会场:财税法基础理论与财政法治建设(地点:维景酒店负二层贵宾厅)
第一单元(14:00-15:50)
主持人:刘继虎(中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史正保(兰州商学院法学院教授)
主题发言(每人10分钟):
1.胡天龙(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依宪治国背景下财税法学研究的范式转型
2.王 惠(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教授):社会契约论对于我国财税法学研究之意义
3.马 晶(深圳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财税法学研究中权利范式的生成与深化
4.王文婷(中共中央党校政法部讲师): 税法学方法论的迁徙--以对税法规范生成的研究方法为中心
5.陈国文(兰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亚当·斯密的宏阔视野对财税法作为领域法学的启示 自由讨论(30分钟)评议嘉宾(每人10分钟):
1.豆星星(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教授)2.丛中笑(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小
憩(20分钟)第二单元(16:10-18:00)
主持人:高桂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
段晓红(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主题发言(每人10分钟):
1.任 际(辽宁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央与地方财政的权责划分与适度问题
2.冉富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国家汲取能力有限的法治逻辑
3.李玉虎(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教授):央地关系下的地方税体系重构
4.王利军(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教授):政府间税收利益协调的法律机制——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转移税收收入分配政策为例
5.程国琴(大学法学院法学院讲师):参与式预算的法理探源 自由讨论(30分钟)评议嘉宾(每人10分钟):
1.丁国民(福州大学法学院教授)2.郝琳琳(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教授)
(二)第二分会场:营改增与税收法治建设(地点:维景酒店负二层牡丹厅)第一单元(14:00-15:50)
主持人:陶广峰(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
戴 芳(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
主题发言(每人10分钟):
1.华国庆(安徽大学法学院教授):论“营改增”背景下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法的制定
2.翟继光(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新加坡增值税立法及其对我国营改增的启示
3.席晓娟(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教授):营改增背景下破解新型城镇化财政资金困局的路径选择
4.葛 静(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营改增”后的财政体制改革:假设前提与路径取向 5.师 璇(保定职业技术学院):营改增后旅游服务税收法治的困境与变革
自由讨论(30分钟)评议嘉宾(每人10分钟):
1.郝琳琳(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2.白晓峰(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小
憩(20分钟)第二单元(16:10-18:00)
主持人:刘映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学院教授)
张 松(吉林财经大学税务学院教授)主题发言(每人10分钟):
1.李黎明(黑龙江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税收保障地方立法宽框架思考
2.王鸿貌(西北大学法学院教授)跨国专利运营公司税收问题研究 3.龚 伟(安徽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法学系副教授):税法中的利益平衡—社会公共利益导向下的方法选择
4.丁国峰(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经济法学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公共利益本位下环境税设置的法律问题探究
5.陆 佳(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全面“营改增”背景下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 自由讨论(40分钟)评议嘉宾(每人10分钟):
1.汤洁茵(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2.罗晋京(海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三)第三分会场:财税法实务问题研讨(地点:维景酒店负二层杜鹃厅)第一单元(14:00-15:50)
主持人:滕祥志(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主题聚焦1: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罪与非罪的辨析 案例介绍(每人10分钟):
1.王朝晖(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律师,高级合伙人;注册税务师)2.许义娜 [北京市盈科(广州)律师事务所律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 正反方辩论(80分钟)主持人小结(10分钟)
小
憩(20分钟)
第二单元(16:10-18:00)
主持人:龙英锋(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法学院院长、教授)主题聚焦2:税务干部玩忽职守的罪与非罪辨析
案例介绍(10分钟):王本家(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正反方辩论(25分钟)
主题聚焦3:关税征纳中销售环境测试的证明责任辨析
案例介绍(10分钟):陈映川(北京金诚同达(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正反方辩论(25分钟)
主题聚焦3:限售股转让增税的税与非税辨析
案例介绍(10分钟):朱鹏祖(北京鹏祖税务咨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正反方辩论(25分钟)
主持人小结(10分钟)
五、开放式交流(9月25日 8:30-10:10 维景酒店负二层山峡厅)主持人:熊 伟(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第一单元(8:30-10:00)
主题聚焦:新时期财税改革的政策与法律问题 交流嘉宾:
1.朱大旗(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2.熊文钊(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3.周刚志(中南大学法学院教授)4.杨小强(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5.叶 姗(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6.付志宇(西南交通大学财税研究中心教授)互动嘉宾: 1.丁 一(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副研究员 2.朱孔武(广东商学院教授)3.陈 晴(重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小憩(15分钟)
六、青年学者论坛(9月25日 10:15-12:00 维景酒店负二层山峡厅)主持人:黎江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张新民(西南大学法学院原院长、教授)主题发言(每人10分钟):
1.叶金育(武汉大学法学院讲师、社会学系博士后研究人员):环境税的法际互动与制度协调——以环境税、消费税与资源税协同规制为中心 2.杜 坤(西北政法大学法治陕西建设协同创新中心讲师):论政治问责视野下地方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完善——以《重庆市预算审查监督条例》为例
3.翁武耀(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增值税反避税若干问题探析
4.李慈强(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讲师):治理与协同:上海自贸区税务综合监管创新
5.王宗涛(厦门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计税依据明显偏低无正当理由”条款的法律逻辑
评议嘉宾: 梁文永(常州大学中国财税法治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
七、闭幕式(9月25日 12:00-12:30 维景酒店负二层山峡厅)
主持人:卢代富(西南政法大学教授、中国农村经济法制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1.宣布第二届“中税咨询”财税法基础理优秀论文奖、第二届“中税咨询”青年优秀论文奖评选规则及获奖结果(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朱大旗教授)
2.2016年年会承办单位代表张怡教授发言
3.2017年年会承办单位代表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杨德敏教授发言 4.刘剑文会长闭幕总结发言
第四篇:陕西省法学会金融法学研究会章程
陕西省法学会金融法学研究会章程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了使陕西省法学会金融法学研究会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充分发挥其在法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根据《陕西省法学会章程》第四章第二十五条规定,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本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开展金融法学研究活动。
第三条本会是陕西省法学会领导下的法学理论研究机构,在陕西省法学会的指导下开展金融法学研究活动。
第二章会 员
第四条本会会员分为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两种。会员必须是陕西省法学会会员。
第五条凡拥护本会章程,有参加本会的意愿,从事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司法实务的部门和个人,均可申请成为本会会员。
第六条会员入会的程序是:
(一)提交入会申请书;
(二)经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
(三)填写会员登记表;
(四)发给会员证。
凡愿意参加本会活动的省法学会会员当然成为本会会员。
第七条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参加本会活动;
(二)获得本会的服务;
(三)对本会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
第八条会员承担下列义务:
(一)执行本会的决议;
(二)维护本会合法权益;
(三)完成本会交办的工作;
(四)按规定交纳会费;
(五)向本会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第九条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本会,并交回会员证。
会员如果1年不交会费或不参加本会活动,视为自动退会。
第十条会员如有严重违反本会章程的行为,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予以除名。
第三章任 务
第十一条本会每年召开1—2次学术研讨会,进行金融法理论与实践的研讨和交流活动。
第十二条本会积极组织、推动本学科的法学、法律工作者进行专题研究和调研活动。积极组织本会成员参加中国法学会和陕西省法学会的重点科研课题的申报和立项。
第十三条本会促进会员之间、本会及会员与有关学会之间的联系与协作,以及与国内外从事金融法理论与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团体及个人的友好往来。
第十四条本会可举办法律培训,开展法制宣传和法学教育活动,编辑出版法律图书和资料。
第十五条本会积极组织会员参与省市有关部门法规、规章的起草、修改、咨询、论证等工作,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支持。
第十六条本会积极组织会员参与省、市、区(县)司法部门的案件研讨、咨询、论证等工作,为司法公正提供理论支持。
第十七条本会接受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公民个人委托的法律事务,为其提供法律帮助。
第十八条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
第十九条积极完成陕西省法学会的各项法学研究工作。
第二十条开展与实现本会宗旨有关的其他活动。
第二十一条每年年终对本工作进行总结,制定下工作计划并报陕西省法学会。
第四章组织机构
第二十二条本研究会设会长一名,副会长若干名;理事、常务理事若干名;秘书长一名,副秘书长若干名;如有必要,可聘请名誉会长或顾问若干名。
第二十三条本会理事可设单位理事和个人理事两种。
第二十四条本会实行常务理事负责制,由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常务理事组成常务理事会。
研究会章程的修改、工作计划的制定、工作机构的设置、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的推选等重大问题由常务理事会研究决定,重要会务由会长办公会议决定,日常工作由秘书长负责。
常务理事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根据需要也可以临时召开。常务理事会会议由会长主持,须有三分之二常务理事到会方可召开,表决事项须有到会常务理事的三分之二通过方可有效。
第二十五条本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人选由研究会和挂靠单位协商提出建议名单,报省法学会同意。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任期五年,可以连选连任。
会长对省法学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副秘书长、常务理事、理事人选由会长办公会议决定,并报省法学会备案。
名誉会长、顾问的聘请,由会长提出,会长办公会同意并报请省法学会批准后聘任。
第二十六条本会常务理事每届任期五年。每届常务理事由会长办公会决定。
由上届常务理事会推选经省法学会同意任命的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及由会长办公会决定的常务理事组成常务理事会。
第二十七条挂靠单位及其的条件
(一)在金融法学专业研究方面有优势;
(二)有合适的会长或副会长、秘书长人选;
(三)在经济上能给予研究会支持,保证研究会工作正常进行。
第二十八条本会会长、副会长条件:
(一)有突出的法学研究成果或工作成绩,在本专业方面有一定社会影响;
(二)长期从事法学研究工作;
(三)具有副教授以上或副处级以上职称。
第二十九条本会秘书长条件:
(一)从事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或法律实际工作;
(二)热心研究会工作,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第五章经费来源
第三十条本会经济来源:
(一)挂靠单位资助;
(二)有关单位资助;
(三)其它合法收入。
第六章附 则
第三十一条本研究会名称和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等重要事项的变更需报经陕西省法学会同意。
第三十二条本章程经出席研究会成立大会的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后实施
第五篇: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在蓉召开
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在蓉召开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日期:2012年06月27日 浏览:
2012年6月15日,成都锦江宾馆迎来一场资本市场的思想盛宴——“国际化视野下的金融创新、金融监管与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研讨会暨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在蓉隆重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主办,四川省政府金融办公室、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承办,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有限责任公司协办。年会汇聚了全国证券法学术界的专家学者和实务界的精英,共同探讨和研究金融与法律的理论与实践重要问题。
来自全国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法学界的400余名领导、专家和学者参加了此次学术会议。出席此次会议的代表来自中国证监会、中国银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等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和最高人民法院、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四川省金融监管部门、相关行政机关、金融机构、上市公司代表200余人参加了会议。金融时报社、和讯网等13家新闻媒体到会对会议进行报道。
会议开幕式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后强教授和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大学法学院甘培忠教授主持,四川省政府金融办主任陈跃军受四川省副省长甘霖委托致欢迎辞,四川省政协副主席陈杰出席开幕式。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周成奎、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会长郭锋教授、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院长侯水平研究员、中国证监会法律部副主任程合红、深圳证券交易所纪委书记魏学春、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徐明、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总经理庄穆和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中国分别致辞。
随后进行的大会基调发言由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施天涛教授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郑泰安研究员主持,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原常务副院长、正厅级调研员周友苏研究员、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曾筱清教授、深圳证券交易所法律合规部总监付彦、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周仲飞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刘燕教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行政部总监李明良、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法律部总监牛文婕、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董事长景平分别进行了主题演讲。
下午进行的平行论坛分别围绕“混业经营背景下的金融创新与风险控制”、“国际金融监管新趋势与我国金融监管改革”、“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改革与《证券法》修改”、“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下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四个问题展开研讨,中国证监会机构部副主任陈华平等主持了平行论坛,清华大学法学院汤欣教授等20位演讲嘉宾、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法律合规部副总监汪有为等8位评议嘉宾在论坛发言。
在大会的闭幕式上,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会长郭锋教授对本届年会给与了高度评价,他认为会议议程紧凑、内容充实,集中展现了中国金融法律界的最高学术水平,会务筹备充分扎实、工作井井有条,效率很高,使会议取得空前成功。
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董安生教授宣布了本届年会优秀论文的评选结果。会议共评出一等奖两篇、二等奖四篇、三等奖五篇,共11篇获奖论文。
参会代表一致认为,会议研讨内容主要集中于放松金融管制、加强金融监管、吸引金融机构聚集、推动金融交易和市场发展、加强金融后台和外包服务中心建设、发展新兴金融业、创新金融产品等,这对于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推动金融业发展,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将起到极为
重要的作用。
会议确定,明年的年会由北京大学法学院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