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研修总结:凤凰涅槃,心灵重生
2012年研修总结:凤凰涅槃,心灵重生
研修六天,感受了夏天的炎热、专家的深情、同行的热情,自己的思想得到了质的飞跃。
一、课标不再空洞。专家们用详实的案例,深入浅出地阐释了课标的意义。手把手地教会我怎样分析课标,分析学情,找到学生认识的障碍点。
二、观念不再高深。专家们不仅解释观念,更从内容、学生的认识、需要达到的认识目标,教学的具体策略,详细示范。使观念教学的目标不再高高在上。专家与一线老师的对话,更是思想撞出了火花。在我心中,观念也有了模样,例如:元素观就是从成分的角度分析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规律。微粒观就从微粒角度分析物质的构成、变化及定量解释。遇上物质、反应一定用它们来分析。
三、探究不再难应用。专家们用一个个探究实例,层层划分探究能力,细细分析各个要素。让探究在我心中从小芽长成小苗,长成大树。再回看自己的每一节内容,探究的点子层出不穷。
四、化学不再清高。活生生的社会生活背景,现象背后的规律道理,让我看到了化学对普通人的价值所在。学习化学不再只为中考,而为学生的认识发展打下了基础,让学生学会看世界,看生活,看自己。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六天,教育的真谛在我心中明晰了。回想二十年前,我还是个高中生时,捧着金庸小说,感叹高中学习无用,因而荒废学业;十年前,我刚当教师,看着学生厌学,感叹考试害人,因而迷茫徘徊;到今天,我终于看到了一种教学能改变人的思想,指导人的发展,我将坚定跟随这种教学,不懈探索。
这是终点,更是起点,我要向专家们学习,经常总结点滴进步,留下一些问题,进行一些思考。坚持!
第二篇:《涅槃凤凰》读后感
在很久以前,有一座神山,那座山上住着凤凰一族。
有一天,狂风大作,暴雨来袭,一颗不幸的凤凰蛋从山上掉了下来。掉进了山下一个农夫的鸡圈里,阴差阳错的被母鸡孵了出来。一个月后出壳了,他也像小鸡那样吃麦穗,早上他也像小鸡打鸣。尽管他一开始很不适应。但是他不放弃,一直努力,才得以成功。这时农夫发觉了他。在鸡群中他显得格外显眼。因为他一身火红,翅膀极长。他整天都在观察他。发现有什么不正常的,就及时记下来。转眼间六个月过去了,农夫记的笔录都贴了一整屋。农夫已经确定了他不是小鸡。这天,农夫注视着神山,希望神给他启示,终于神显灵了!
这时,是秋天了,凤凰妈妈要带小凤凰们去猎食物,浴火飞起,这一幕,被农夫看见了,他仔细地看着凤凰,一模一样!农夫连忙去看笔记,“一模一样!一模一样!”农夫高兴地跳了起来。“我终于知道了,谢谢神!"但是他立即面对一个问题,凤凰如果不能飞的话,就上不了神山,人又不能进入神山。于是他决心教凤凰飞翔。农夫做了一个翅膀,天天练给凤凰看,但是危险性还是有的,农夫有好几次摔了下来,可是农夫不放弃即使骨头断了,他也继续。不知是凤凰天生的飞翔本领,还是他悟性高,一个月后他飞起来了,但是还是忽高忽低,完全控制不好。农夫想了想,做出了一个危险的决定:我要拉着凤凰飞。他不管白天还是黑夜,每天都很辛苦。这天他成功了!
凤凰全身燃着火焰,一展翅,眨眼间飞向九霄云外了,又在下一秒飞了回来。农夫高兴的哭了,忽然,因劳累和身体虚弱死去了,凤凰带着农夫飞上了神山顶,把他放了下来用神山顶的神物将他复活。农夫起来,一看,周围全是凤凰,激动得热泪直流。之后,那只凤凰当了族长,全靠农夫的教育,否则,现在凤凰还是草鸡呢。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两个道理,好人终究有好报,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可。只要不断努力就一定可以当一只“涅槃凤凰”!
第三篇:心灵的涅盘重生
心灵的涅槃重生
——读《复活》有感
《复活》是托尔斯泰的世界观转变以后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他思想、宗教伦理和美学探索的总结性作品。它是以一个真实的案件为基础构思而成的小说,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灵净化”过程,同时揭露了沙皇专制官僚制度的反人民的本质以及教会的丑恶罪行,是最全面、最充分反映托尔斯泰世界观的终结作品。小说情节起伏跌宕,人物刻画入木三分。以托翁晚年炉火纯青的老辣笔法,比其任何其他作品都更为深刻地反映了男性与女性在“灵与肉”之间的痛苦挣扎。这部史诗般的经典著作,被誉为“19世纪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
《复活》(1889~1899)是托尔斯泰晚年的代表作,情节的基础是真实的案件。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朵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不过,作品的后面部分,渐渐突出了不以以特有的概括的广度,创造了史诗体小说。像《战争与和平》那样的巨著,再现了整整一个时代,气势磅礴,场面广阔,人物众多(500以上)。历史的事实融合着艺术的虚构,奔放的笔触揉和着细腻的描写;在巨幅的群像中显现出个人的面貌,史诗的庄严肃穆中穿插有抒情的独白,变化万千,蔚为奇观。他善于驾驭多线索的结构,千头万绪,衔接得天衣无缝;又能突破小说的“封闭”形式,波澜壮阔,像生活那样无始无终。
小说名曰《复活》顾名思义,其中必有人“复活”。那幺“复活”的人究竟是谁呢?是聂赫留朵夫?还是玛丝洛娃?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对此,评家众说纷纭,不过,细品全书后,就会有所知晓。
聂赫留朵夫品性善良,且有抱负。他对自己所拥有的贵族特权极为不满,把名下的那一部分土地分给了农民。起初,他对姑母家的养女卡秋莎*玛丝洛娃的爱是真诚的。后来,他参军当了军官,军营生活却使他堕落成为一个吃喝玩乐的花花公子。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诱奸了自己当初曾热恋过的姑娘。此后,他在罪恶的泥潭里越陷越深。法庭上遇见卡秋莎之前,他正与一个有夫之妇私通,同时又有一个贵族小姐求婚;此外,他已放弃否定土地私有的理论,准备接受母亲的大家遗产。在法庭上和卡秋莎的不期而遇,极大地震撼了他的心灵,尤其是她被判苦役后发出的哭声,更是触动了他那似乎并未完全泯灭的良知。他痛悔过去的劣行,开始走上精神“复活”的道路。
为了赎罪,聂赫留朵夫多方替玛丝洛娃奔走上诉,并打算同他结婚。比如,他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感到不满并持批评态度;对他曾想与之结婚的贵族小姐及其一家人的庸俗和虚伪心生厌恶。对他探监时耳闻目睹的专制制度的黑暗更是深恶痛绝。于是,他的精神“复活”进入了第二阶段,即从对自己的罪恶的认识上升到对整个统治阶级的认识,从对玛丝洛娃一人的同情转到对整个劳动阶级的同情。这时,他头脑中的贵族阶级思想逐渐为宗教制农民思想所代替。他认识到,农民贫困的根源就在于土地被地主阶级所霸占。于是,他身体力行,把自己的土地分给了农民。应当说,在这一点上,“忏悔”的贵族聂赫留朵夫大大超越了他的前辈——《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列文。玛丝洛娃的上诉被驳回,聂赫留朵夫对统治阶级及其法律的本质的认识也达到了一定的深度。他的精神逐渐“复活”,伴随玛丝洛娃踏上了去往西伯利亚流放地的遥远路程。
在西伯利亚的三个月,是聂赫留朵夫彻底醒悟的三个月。他最终认清了统治阶级吃人的本质,然而令他苦恼的是,他非但看不出任何可以战胜它的方法,甚至连该怎样做才可以战
胜它也不能理解。无奈之中,他拿起了《福音书》,不料却从中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为了摆脱苦难,惟一可行的方法便是在上帝面前永远承认自己有罪,因而既不可惩罚他人,也不可纠正他人。聂赫留朵夫从此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他的精神和道德“复活”了。
同样,女主人玛丝洛娃也有她自己的“复活”历程。不过,她的“复活”却完全没有聂赫留朵夫的那种赎罪的味道。当聂赫留朵夫第一次探监时,她所“复活”的仅仅是她当初的那个清清白白的自我而已,她那时仍处于“堕落”之中。她习惯性地冲他媚笑,还索要卢布。聂赫留朵夫第二次探监时,特意向她表示忏悔,并提出同她结婚的要求,这一切引起玛丝洛娃对往事的回忆和对他的仇恨;回忆的大门一经打开,玛丝洛娃便逐渐从浑浑噩噩的生活中苏醒过来。聂赫留朵夫第三次见她时,她同以前相比已经判若两人。聂赫留朵夫在日记中说她正在“复活”,的确不无道理。不过,玛丝洛娜的“复活”虽始自聂赫留朵夫的“忏悔”所引起的对美好往事的回忆,但她的最终完成却是在她流放地的政治犯接触之后。她受到这些品德高尚的人的影响,学到了他们敢于为理想献身的精神,尤其是西蒙松对她的发自内心的爱情,更使她意识到了人的尊严和自身的价值。她重新爱上了聂赫留夫,却不愿因此耽误他的前程而甘愿同西蒙松结合。少女时代的卡秋莎终于回归。她的纯洁的道德也失而复得。玛丝洛娃在精神上彻底“复活”了,或者说她得到了完全的新生。
读完《复活》之后,我终于有所了解,终于明白了为什幺命名为《复活》。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有罪吗?其实,他们并没有什幺错,关键在于这个社会,当时的社会是一个浓厚的利已主义社会,土地私有制的阶级社会。这个社会造就了他们的命运,他们为了生活,不得不适应于这个社会,不得不屈服于这个社会,聂赫留朵夫本来是一个善良的人,起初他认为精神的生命是真正的自我,而这却不被周围人认可,反而遭到嘲讽。比如,每当聂赫留朵夫思考、阅读、谈论上帝、真理、财富、贫困的时候,他周围所有的人都认为这是不合时宜的,而且是有点儿可笑的,母亲和姑姑会以一种温和的嘲讽的口吻称他为我们最可爱的哲学家;可是当他读长篇小说,说淫秽的话语,上法剧院看轻松喜剧并开心地讲剧中的情节的时候,大家反而称赞和鼓励他。当他认为必须节省开销,穿旧大衣,不喝酒的时候,大家认为这是一种怪癖和标新立异,而当他把大笔的钱用于打猎,或者用于布置一间与众不同的奢华书房的时候,大家却称赞他的鉴赏力,送给他许多荒唐的东西。当他是个童男,并想将童贞一直保持到结婚的时候,他的亲人担心他的身体是否有毛病,当他的母亲知道他从同事手里夺过来一个法国女人,成了真正的男人,她甚至并不感到伤心,反而高兴。可是公爵夫人一想到儿子和卡秋莎的事,想到他可能打算和她结婚,心里却感到恐惧。聂赫留朵夫起初作过抗争,但抗争起来煞费力气,结果,聂赫留朵夫屈服了,不再相信自己了,而去相信别人。不可否认,玛丝洛娃的命运也是由社会背景造成的,本来一个纯情的少女却沦落为一个妓女。因此,我们读文章时,特别是小说,不要随意地去否定主人公,要把他们的命运和社会背景联系在一起。
小说通过描绘形形色色官僚的丑恶嘴脸,揭示了官僚制度的腐朽和教会欺骗的实质。表现出深厚的人性,宣扬了人性。弘扬人性,歌颂人性,不管是过去的人,还是现在的人都需要人性的关怀。在当今社会,人们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精神却徘徊不定。因此可贵的人性,更为我们所重视关注。书中“聂”一次又一次战胜人性的弱点,唤醒起精神的人,就是在让人性复活。而所谓精神之人就是有良知、有此文来源于文秘站、有正义感的有人性的人。
我认为拥有人性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原则。要让精神的自我永存,就要“行得正,坐得直”,有自己的主见与谦虚的心和勇于自我审阅、检讨的勇气。假如我们每个人在行事之前都扪心自问自己的良心,那世上许多错误和不幸都不会发生了。
善与恶往往只在人的一念之间。此书给了我强烈的震撼,它让我感受到了失去本性的可怕与人性的光辉、美好。希望更多人能找回自己的本性,发扬自己的善心,多做善事,使自己变得更加人性化,让整个世界布满阳光!
第四篇:寓黑暗于光明借涅槃求重生论文
关键词:劳伦斯 诗歌 黑暗 死亡 新生
摘 要:劳伦斯的诗歌作品是他一生中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生活经验和创作激情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劳伦斯的诗歌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他的晚期创作,作品中探讨了寻求新生的自我之路——死亡。他在诗中对死亡唱起了颂歌,把死亡视为一个失去了活力的躯体获得新生命的必要途径,视为自我实现之路,如同浴火重生的凤凰获得了新的生命。
英国20世纪的小说家大卫·赫伯特·劳伦斯(1885-1930)在小说方面不仅为世界文学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诗坛上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本人一直认为诗歌创作是自己整个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创作贯穿了他的整个写作生涯。他的诗歌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早期的诗歌具有一定的自传色彩,表现出了以文学的形式进行哲学探索的特点。中期的诗歌着重处理人与现代社会的关系,进而揭示自然与现代文明的对立关系。而最值得关注的是他晚期的诗作,在这个时期的诗作里,诗人最为关注的是灵魂的重要性,突出了灵魂不灭、死而复生的观点,着重描写寻求新生的自我之路——死亡。
劳伦斯的一生经历了多种坎坷,其作品长时间受到官方的查禁,他的思想和观点在他有生之年一直被看成谬误和下流的东西,他寻求自我实现的途径一直未能成功。晚年疾病的折磨增强了他渴望死亡,摆脱不幸的欲望。但他相信死亡不是一切的终结,而是通向新生的门坎,于是他转向歌颂死亡,企盼在死亡之中获得新生。死亡成了他这个时期大多数诗歌的主题,这些诗歌主要收集在《三色紫罗兰》《荨麻》《三色紫罗兰续编》和《最后的诗》中。
《最后的诗》是劳伦斯晚期最著名的诗集,“歌颂死亡,赞美新生”是其中心主题,展现了劳伦斯从理解到接受死亡的内心挣扎与斗争。在这一时期劳伦斯致力于对生命问题的探讨,把死亡看成是新的自我实现之路,他的思想也达到了深化和升华。他认为死亡是生命的平衡物,通过毁灭腐朽和消耗殆尽的东西来实现再生的可能。在这部诗集中,《巴伐利亚的龙胆》《灵船》和《不死鸟》等诗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劳伦斯寻找新的自我,歌颂死亡的主题,同时也展示了劳伦斯辉煌的艺术成就和思想成就。
一、寄新生于死亡
《巴伐利亚的龙胆》是一首关于珀耳塞福涅神话的诗,珀耳塞福涅是女农神得墨忒耳的女儿,被普路托国王打下地狱,一年中有六个月必须与普路托一起呆在阴间。这首诗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开始部分的描写美丽、阴沉而又使人感到自信。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借助于冥王普路托和冥后珀耳塞福涅的神话故事,描述了一个人的生命灵魂走向阴间拥抱黑暗和死亡的经历。在诗人的笔下,阴间不但不阴森可怖,反而庄严神圣,充满爱情的幸福。诗人把龙胆花这一黑色花的庄严的意象比做火炬,这一联想奇特大胆,龙胆花成了一把指引诗人进入死亡疆域的火把,指引灵魂通向地狱之路:
给我一支龙胆花,给我一支火炬!
让这朵蓝色叉状火炬之花给自己引路
沿着那越来越黑暗的楼梯下去,蓝色越来越暗
……
到那看不见的王国去,那里黑暗醒着,冥后只是一个声音,或是看不见的黑暗,她投入冥王普路托的怀抱,他黑色的激情深深地打动她的心,被浓厚阴影的激情穿透,在黑暗火炬那璀璨的光华中,黑色的光芒撒向沉湎于幸福中的新郎和新娘
“黑暗在黑暗中苏醒过来”集声音、思想和意象于一体。诗人浓墨重彩地描述了这一黑色意象,让它在神话故事的背景下显得神圣而庄严,指引着灵魂通向黑暗的地狱之路,同时又把它做为通向未来的明灯。全诗到处弥漫着黑暗,并且黑暗逐步加深,直到与普路托的黑暗融为一体。龙胆花从照亮到冥府之路的“黑暗中冒着幽幽蓝光的火炬形花”变成“照耀在沉湎于幸福中的新郎和新娘(普路托和珀尔塞福涅)身上”的婚礼之火炬。珀尔塞福涅手中火炬形的龙胆花,照亮她去普路托的寝室,走向冥王普路托的怀抱。龙胆花成为引入“看不见的王国”的向导。诗人发出一连串的沉思,借助龙胆花和神话道出了诗的深刻意蕴:拥抱死亡不但不阴森可怖,反而庄严而神圣。死亡是我们不可逃避的结局和命运,但死亡并不可怕,正如凤凰一样,珀尔塞福涅将得到重生,因为她是春季万物复苏的象征,她最终将会把我们引向光明和复活。因此,死亡从一种具有毁坏性的东西转化成具有神秘的毁坏兼具创造力的东西。这种作用通过诗中对看似矛盾的龙胆花的处理得到了加强,它因黑暗而显得明亮:
巴伐利亚的龙胆,又大又黑,唯有黑暗
用普路托忧愁的冒烟的蓝色
染黑火炬般的白昼……
发射出黑暗,蓝色的黑暗,像得墨忒耳的苍白的灯放出光芒
指引我吧,给我引路。
这里的神话典故作为和平死亡的前兆,有着黑暗的神圣感。为了加强它的象征性,劳伦斯运用了重复的技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急于踏上死亡之路这个神圣的旅程。在《鸟·兽·花絮语》中劳伦斯也写道:“啊,冥后普西芬妮,普西芬妮,从冥王哈得斯那儿带给我一个死人的生命吧。”
二、告别旧的自我——躯体,追随新的自我——灵魂
劳伦斯一生都在探索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关系。他创作中的黑暗意识自然而然地转化成为对于死亡和死后灵魂的想象和探索。在诗人看来死亡不仅仅是生命的等义语,而且是生命的再生,是告别旧的自我,追随新的自我的途径,他认为只有在死亡之中才能复生。这种死亡意识也体现在另一首诗歌《灵船》(The Ship of Death)中。在《灵船》中,两个基本的意象是秋天的果实和小小的灵船。从早期的生活开始,地中海一直是诗人想象力充分驰骋的天地,它的神秘性一直对即将死去的诗人有着不可抗拒的创作激情,诗人搭建《灵船》,乘着灵船在地中海上起航。灵船的意象取自《伊特拉斯坎古墓》中的“小青铜灵船”(the little bronze ship of death),就是这艘灵船把伊特拉斯坎(又名伊特鲁里亚人)带到“另一个世界”,对他们来说死亡只是完整生命的自然延续。任何东西都是有生命的,秋天种子重生的意象使劳伦斯想到了完整生命的自然延续,腐朽在他的意识中不含有任何绝望之意。
全诗以秋的意象出现:时值秋天,掉落的水果通向湮灭的漫长的征途。秋天的苹果像大颗的露珠一样掉落,撞破了自己,为自己打开了一个出口。苹果掉到地上以后腐烂,释放出种子来获得新生。灵魂也一样,人死之时,灵魂脱离躯壳,因此,得制作灵船,装上逃离了躯壳的灵魂,告别旧的自我,通往湮灭之乡,乘坐灵船到另一个世界。“向自我道一声告别,从掉落的自我中寻找一个出口”,到达黑暗的湮灭之乡(the dark oblivion)。这小小的灵船使劳伦斯强调死亡的创造力并深化了死亡的概念——死亡是一段生命之旅的结束,同时,又是另一段新的生命之旅的开始。他将生命神圣进程中的死亡描述为“灵魂最漫长的旅程”(the longest journey),死亡从而成为了生命中的一部分。在这种意义上,死亡则是生命以另一种形态的延续。根据《圣经》,诗中 “ark”(方舟)一词暗示了劫后重生。短语“soundless, ungurgling flood”(无声的、不是汩汩作响的……洪水中)的运用使劳伦斯成功地把对感官的影响和引起感情的象征结合在一起,写作上的这种特色使得整个旅程既有说服力又富于联想。
诗的最后两部分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是最深刻的。在劳伦斯看来,有黑暗必会有光明,黑暗过后,黎明就会到来,黑暗与光明、生与死在不停地相互转换,灵船在黑暗的死亡之海上没有目标地航行,从永恒中分离出一条线,破除黑暗,迎来黎明,灵船归来了,因此,灵船找到了新的自我,像玫瑰一样萌发,开始新生。“虚弱的灵魂从灵船中走出来,重新以宁静填充心房”,表明了劳伦斯对自然界的更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深信不疑。诗人在诗中恳求“把死亡处死吧,处死这漫长痛苦的死亡/摆脱旧的自我创造新的自我。”
三、凤凰涅槃——新我的实现
除上述两首诗外,“新生”在《死亡的欢乐》(Gladness of Death)《死亡之歌》(Song of Death)和《不死鸟》(Phoenix)等诗中也受到了褒扬。诗人把死亡看作通往新生的门槛,“经过无比痛苦的死亡体验/便会出现生后的欢乐/巨大冒险中的奇特的愉快”,并且还说“我将像黑色三色紫罗兰那样绽放……很高兴地感觉到在死亡的黑暗阳光下展现自己并带着一种奇怪的甜甜的香水味……在死亡的巨大空间,生后的轻风把我们亲吻成人性的花朵”。《死亡的欢乐》这些诗句反映了诗人在死亡中寻求自我实现——新的自我的愿望。在《死亡之歌》中,他唱道:“没有死亡之歌,生命之歌就会变得愚蠢,没有活力”,诗人把死亡——对生命的冷酷的否定——看作是一种凸现生命意志的反衬。《不死鸟》一诗就集中寄寓了这种思想:
不死鸟要想恢复青春
只有燃烧自己,活活地燃烧,烧成炽热的毛状的灰烬
然后,巢中有新的小东西微微动弹
带着缕缕柔毛,像漂浮的灰烬
显示出她已恢复自己的青春,如同雄鹰
永生不死的鸟
不死鸟(phoenix)是古埃及传说中的一种火凤凰,它身体巨大,有着漂亮的羽毛和悦耳的歌喉。传说它可以生长500年,在它死时它会用芳草和树枝造巢,然后点燃树枝,把自己烧成灰烬,最后从火中跳出一只新生的凤凰。劳伦斯非常喜欢凤凰的意象,在他自己设计的乌托邦“拉那尼姆”(Rananim)中就选用了凤凰作为徽章中的图案,因为他非常清楚此鸟的特殊含义在于死而复生,象征长生不老。劳伦斯想从火凤凰的传说中对死亡进行新的探索。然而,凤凰涅槃只是一种传说,只是一种幻想,它不能给人以信服的解答,死神是无情的,它于1930年3月2日夺去了劳伦斯的生命,诗人的美好愿望也随之灰飞烟灭。然而诗人留下的诗集却是现实,是永恒。在这些诗中船与凤凰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死而复生美好信念的憧憬和迎接死神来临的泰然自若,诗人的情感、思想显得十分真挚、深沉而感人。
四、结语
由此可见,劳伦斯渴望死亡及强烈的复活和新生的思想已跃然纸上。他的死亡观并不消极,反而蕴含着乐观的精神和深奥的哲理。在他的创作意识中,光明和黑暗是统一的整体,二者对立地存在着,也可以相互转化。黑暗预示着光明,死亡则孕育着新生。他理解死亡、超越死亡,“超越死亡而进入一种新的存在”。死亡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半,生孕育了死,死又孕育了生”。尽管死后的精神复活是一种近乎臆想、多少带有本能求生的精神假定,劳伦斯死后也未能像《不死鸟》中的凤凰一样获得新生的躯体,但诗人正是通过这种看来是唯一现实的途径,来使他此在的世俗生命获得异在的可能,死亡不仅被转化为“一种活的东西”,而且“死亡有真正的尊严和美”,并“和生命一样被承认”。
叔本华说过:“从肉体上看,我们有肉体的生命,不过是一再拖延的死亡,这死亡,便是与生命既对立又统一的死亡。死亡是自然生命的一部分,是毁灭旧的自我开创新的自我的净化器。”劳伦斯用清新的语言、明快的旋律和奇特的意象,歌唱爱情,歌唱死亡,寄希望于灵船,去追随死后复生的新的自我,他的灵魂在他的诗歌中获得了新生,绽放出永恒的艺术光芒。
参考文献:
[1] 吴笛选编翻译.劳伦斯诗选.桂林:漓江出版社,1998.[2] 段吉福编.劳伦斯随笔集(2).成都: 四川文艺出版社,1996.[3] 姚暨荣译.安宁的现实——劳伦斯哲理散文选[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2.[4] 灵剑.论劳伦斯诗歌的几个主题[A].外国文学评论[J].1999,(3).[5] 叔本华.《论自杀与死亡》.见《意欲与人生之间的痛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
第五篇:[阶段总结] - 凤凰语文
走进科学、和谐、高效的课外阅读
——《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的阶段汇报材料
江苏省泰兴市刘陈镇中心小学 王永富
“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课题是2008年初申报的,在申报之前本人已对高年级课外阅读教学这块已有近两年多的研究,特别是从一线老师的角度对班级学生的指导上,应该说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绩。现在向各位作汇报,汇报的题目是《走进科学、和谐、高效的课外阅读》,主要谈谈自己这两年的做法和思考。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意义及当前现状
阅读“具有获取信息、积累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塑造品格的价值”。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亦早有定论:“在小学里,独立阅读在学生的智力发展、道德发展和审美发展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他对课外阅读可谓推崇备至: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里,不下百次谈到了阅读。真正的阅读,在他看来,那种只会死读教科书的不是真正阅读的人,是“不善于思维”,将“受到精神空虚的威胁”,并由此“产生许许多多的灾难”的“命运不值得羡慕的”人。
从阅读与语文学习这个狭隘的角度也仍可看出阅读的重要意义!撇开冰心、巴金、鲁迅、高尔基、卢梭等大作家的阅读经验不谈,也姑且不提古今中外其它领域上的名人受益于课外阅读的例子。语言大师吕叔湘先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两个迫切问题》中说的一句话一定会引起更多普通人的共鸣:“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们的经验,异口同声地得益于看课外书”。国家教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作了非常明确的要求:“ 六年阅读总量应在145万字以上”。而在阶段目标中,对第三学段(5—6 年级)的阅读要求是:“„„ 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已逐渐被广大教师家长所认识,很多老师家长都想尽办法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空间。但是,由于一些教师家长过于急功近利,造成功利性课外阅读,结果非但没能减负,反而让孩子不堪重负。
二、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透析
是什么阻止着学生的阅读热情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学评估的不完善导致广大师生群体为追求分数耗尽了精力,从而挤走了学生在校园内的课外阅读时间;社会和家长、教师的一些落后观念(如认为读课外书浪费时间)或急功近利的思想在程度上抑制着学生的阅读空间;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更决定了其更容易为冲击市场的动画快餐所诱引,这就使学生的业余阅读成为一种泡影了。
三、关于高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首先,教师应培养学生读书兴趣。
作为语文教师,可以做而且应该做的是首先自己要成为一个读书人。朱永新教授说:“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直接受教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因此,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一个爱读书的语文教师,不会喜欢布置抄写10遍、20遍的课外作业,也不会喜欢发大量的试卷,而会鼓励学生走进图书馆,走向大自然,去阅读、欣赏、感悟、体验。
根据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我在平时引导学生读书兴趣时,不再是像低年级那样用外部刺激来激发他们的兴趣了。如去年湖南电视台播放的电视剧《恰同学少年》,班里很多学生都看,我就因势利导:你们想知道青少年时期的毛泽东吗?如光看电视还不全面,老师建议你们到图书室借借关于毛泽东少年时期的传记,而且毛泽东的诗词在我国文学上有一定的影响,我就倡议同学们诵读关于毛泽东的诗词,因此去年我们班搞了“看电视,读诗词,品润之”的活动,我自己感觉很好。我想高年级了,我们应该根据他们的阅读需要,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内在动机,不需要通过外部诱因。
又如我在推荐曹文轩的《青铜葵花》时,我就先在班上朗读了第一章,以提高他们的兴趣,接着追问,你们认为有意思吗?文中作者从多个思考的纬度向我们展示了那个特殊时代下的故事。更重要的是主人公青铜、葵花是和你们差不多一样大的孩子,你们想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吗?如果你们也有一本就好了,就能跟老师一起读这本书了。
其次,对高年级进行一定的阅读指导,注重阅读的有效性。当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了兴趣,开始阅读时,就必须重视学生读书的有效性。、引导高年级学生正确处理课内、课外阅读的关系。
当前,在学生中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一些学生只注重课堂学习,课外不看书或极少看书和报刊。一种是完全沉湎于课外书中,不重视课内学习。这两种现象都是不正确的。大家知道,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堂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扩展,要由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丰富课内。例如:学了《郑和远航》就可指导学生读《上下五千年》;教了《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就推荐《长征的故事》;教了《海伦·凯勒》,就推荐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学习了《三打白骨精》就向学生们推荐《西游记》;如我在执教六年级下册练习3中的口语交际《漫话三国英雄》时,我就引导学生集体读了 整本《三国演义》,并开展了“读三国、品三国”的语文实践活动„„我深深地感觉到高年级学生从这些读书活动中,得到了很大的益处。他们能从课内精读学到的知识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得到复习、补充,加深认识和实际运用;课外阅读活动中培养起来的自学能力和获得的广泛知识,又为搞好课堂学习创造了良 好的条件。、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书,鼓励高年级学生多读好书。
著名的儿童文学家曹文轩说过这样一段话:人有人脉,地有地脉,文益有文脉。我们没有理由将有限而宝贵的生命虚掷于劣质书籍的阅读中——阅读那样的书还不如仰望天空,也许闪烁的星辰会告诉我们更伟大的真理。课外阅读范围很广,形式多样,内容不同,这些书籍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我不断引导他们要有选择的读书,不光要多读书,更重要的是读好书。把听说读写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指导学生通过多读多练,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不仅要求每次阅读要读进去,有一定的质量,培养认真读书的习惯,还要求他们尽量多读好书,多读整本的名著,开拓眼界。在教学《三打白骨精》一文时,我除了重点引导学生读《西游记》外,我还有意识地介绍了我国的其它三部名著,鼓励他们读完四大名著。、教给学生有效的读书方法。高年级学生读书已有自己的选择,但是有的学生还光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1)略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部分,用于写科学小论文,培养摘录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如在读《中华上下五千年》时,我就要求学生略读。
(2)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上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如读整本名著《三国演义》时,我就要求学生对书中的部分章节进行精读。在这种精读中,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默读法。新课标就明确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默读。默读法就是对所读的课外书,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利用默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4)摘抄评价法。这种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 “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如在要求学生集体读《爱的教育》时,我就要求学生对文中不同形式的爱进行了摘抄,学生们在摘抄评价的过程中明白了世间的很多真爱,一个个很深受感动,写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评价文章和读书心得。同时还可以要求学生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
(5)写心得体会法。教师要鼓励学生经常写日记或读后感。也就是要求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后,用日记或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并在课外阅读活动课上进行交流。读写听说紧密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很快得到提高。个人通过近一年的实践发现,长期写心得体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他们一篇篇感人的心得中,你就会感觉到,原来孩子眼里的世界是这么大,心里的舞台是那样的宽广。
在刚过不久的凤凰读书会上,朱家珑先生说过,阅读教育,是对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深刻领悟,阅读教育,可培养孩子的生活品位与生活情绪。如何让他们在学习中得到乐趣?得到陶冶?是一道难题。今天我们在走阅读之路,就是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走读书之路,在读书中得到最高涵养,得到意义深远的人文关怀。
四、存在的困惑:
1、课外阅读时间的保证问题,目前来看,有些地区一星期设置了一到两节阅读课,这只是有些地区,况且这两节课不能很好的利用;
2、思想认识的偏差,价值取向的失衡(功利化阅读之风盛行,揠苗式阅读之风蔓延);
3、在前不久的凤凰读书会上,苏州昆山的高子阳老师做了自己的阅读经验交流,他主要带孩子阅读的是国外读物,个人打算在以后的研究中多涉及这方面的书籍;
4、是否要建立课外阅读的考评机制,让我们的指导更具一定的实效,而不光是开不开展课外阅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