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学生研究计划”学生-指导教师协议书

时间:2019-05-13 03:25: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华南理工大学“学生研究计划”学生-指导教师协议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华南理工大学“学生研究计划”学生-指导教师协议书》。

第一篇:华南理工大学“学生研究计划”学生-指导教师协议书

华南理工大学“学生研究计划”

学生——指导教师协议书

学生姓名:年级:所在学院及专业:

E-mail:联系电话:

参加项目:

项目学分:

项目起止时间:

参与研究计划(在项目中主要做那些工作):

每周预计可参与项目的时间(小时/周):

以上内容由学生在报名时填写。

以下内容由指导教师填写并签名。

指导教师姓名:单位:

E-mail:联系电话:

作为项目负责人,指导教师同意:

1.接受上述学生参加该“学生研究计划”项目,并负责指导学生在该项目中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2.负责监督该项目的资助经费完全用于学生的研究活动;

3.负责项目结束后相关的验收工作及给出学生相应的成绩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学院公章指导教师所在学院主管教学领导签名:

第二篇:教师指导学生读书计划

教育叙事故事

-----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读书

二7班 韩艳辉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我们要重新认识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所处的位置,为了让学生爱读书,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教师要引导学生端正读书观,激发浓厚的阅读兴趣,传授阅读方法,加强阅读实践,拓宽阅读空间,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促使学生多读有意义的书。

高尔基曾说:“书本具有一种能力给我指出我在人的身上所没有看见和不知道的东西的能力。”书能明目,书能增智,书的魅力无穷无荆只要爱好读书,持之以恒,就能从书籍中汲取有益的营养。但愿大家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向学贯东西、文通古今的目标去努力。

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几乎每篇文章的第一个教学目标就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表达方法才是第二学习目标。有远见的老师一定要落实好这个目标,把读贯穿始终,把读放在首位,读得朗朗上口,不要去深挖理解课文的内容,因为很多文章的表达技巧是从课文中读来的,学来的,不是教来的。

一、寓教于“趣”,使学生爱读书

如何培养读书兴趣?解铃还须系铃人,读书的兴趣还是从读有兴趣的书开始,读书兴趣是慢慢培养的,如果让读书兴趣不是太浓的读者从简易著作读起,让读者的能力和书本中的内容相配合,让阅读者尝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成就感,就会慢慢地产生兴趣。

为了把逐渐形成的课外阅读风气持续下来,成为一种终生的习惯,我经常开展一些学生所喜爱的活动,创设浓郁的读书氛围,让学生不断体会到阅读带来的甘甜,让一次次丰富多彩的活动转化为一股股催动学生多读、好读的内在动力,从“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我乐读”。

二、寓教于法,使学生会读书

会读书的孩子能抓住要领,掌握知识的精髓;而不会读书的孩子则不仅容易流于形式,而且因为不能够领会、理解应该掌握的知识,对要学的东西毫无头绪,最终产生对读书的厌倦。所以学生阅读也要讲究方法。教师指导孩子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使孩子会读书。教会了孩子阅读的艺术,等于送给了孩子一套驾驭知识的法宝。

三、寓教于活动,使学生多读书

书籍,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是知识的宝库,是广大少年儿童的良师益友,也是孩子们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培养了兴趣,教给了方法,我们还得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机会,有目的地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吟咏、诵读)不仅可以使学生“不待解说,自晓其间”(朱熹语),而且可以在“读”感受形象、意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出于口,明于心”的语感。《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由于学生年龄小,阅读量少,并且缺乏生活体验,阅览书籍往往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阅读的质量。课堂教学是主要的学习渠道,而课外阅读则可以充实和扩大课堂学习的内容。新大纲强调语言材料的积累,第一次提出课外阅读量的指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

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在教学中,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积累尽可能多的典范性的语言,积淀尽可能多的经验,来获得语文教学的高质量,从一定的“量”中读出“质”来。

通过开展竞赛,激发学生的热情。每周中用一天中的十分钟时间的诵读课,举办擂台赛,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诵诗竞赛,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擂台赛的内容可以是各种角度的归类对诗,可以是诗句接龙,也可以是你问我答,或者是对诗竞赛,或者是各种古诗方面的游戏。

第三篇: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沙窝乡沙窝小学

汪艳霞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高年段的阅读量有这样的规定:“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也就是说,一个学期至少要阅读25万字。而在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每学期只有30篇左右的课文,不过3万字左右而已,在量上是远远不够。这就需要我们把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主动积极地遨游书海、采珠拾贝呢?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社会已经进入了全方位开放的信息化时代,那生动有趣的电视荧屏,形形色色的漫画书时刻在冲击着孩子们的眼球,孩子们每天愿花两小时看电视,却不愿花30分钟看书,这是我们现在教育的危机。如果一味地讲大道理,直接规定学生要读哪些书,很难收到实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许多孩子来说,学习阅读是一个缓慢、困难的过程。应告诉学生,书中的知识能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明白书对于我们是多么重要。

1.教师是阅读兴趣的激发者。教师应尽可能地将全体学生带动起来,让他们都喜欢读书。我告诉学生:我小时候就是一个完全不看书的孩子。在读小学时,来了一位男教师。他用许多的课外知识丰富沉闷的课堂,让我们相信他是一位博览群书的老师。他为我们成立了一个读书角。开始,我并不是其中的一名读者,可当有一天,我发现我的玩伴越来越少,而课余同学们对一本本小书爱不释手时,我忍不住借了第一本.从此我也成了一名书迷。通过这种的叙述,引导学生迷上阅读。显然,教师所影响的不仅是自己学生的未来,而且直接影响着几代学生的未来。

2.教师是经典名著的点拨者与讲解员。在学生学会独立阅读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行更有深度的阅读。教师应是经典名著的普及者,只有教师对经典作品有很好的理解,才能在对精典的解说中使学生对名著产生兴趣。教师应让学生接受更多优秀作品的熏陶,学会欣赏意境优美的篇章,培养健康的阅读情趣。

3.教师要做学生的“书友”。小学生“向师性”很强,教师的言谈举止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想让学生对读书产生兴趣,教师自己不爱看书怎么行?所以,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总是着意营造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和同学们一起阅读课外书籍。每天中午的自习课上,除为学生检查作业和进行个别性的辅导之外,我总是手拿自己精心挑选的课外读物到教室里认真阅读,记读书笔记,并定期向学生介绍自己的读书情况,对于好的文章,我还会直接读给同学们听。这一做法很快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的学生开始向我借书,有的把自己觉得好的书带到了学校,和同学一起阅读,探讨精彩的章节,有时还会推荐给我。和学生在读书中交流情感,营造一个读书的快乐空间,从“要我读”变成“我要读”,使得阅读显得那么趣味盎然。

二、推荐学生的阅读内容

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个人的兴趣爱好及智力等因素有直接关系,由于年龄、阅历、知识、能力的不同,阅读理解上也会产生差异性。教师要充分了解阅读主体的个性特点,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在阅读兴趣上给予引导,努力使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好符合自己兴趣的的阅读材料。

1.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入手推荐读物。小学阶段的孩子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等。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点,给学生提供《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等儿童文学的经典,也可以是《哈利·波特》、《拇指牛》、《魔法学校》、《郑渊洁童话》等畅销书,让他们选择。

2.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推荐读物。有的学生喜欢思考,热爱科学,我们可以指引他们去学《十万个为什么》,或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对于喜欢社会信息、知识的学生,我们可以指引他们去观看电视新闻时事,阅读报纸,去关心国家和世界大事。

3.从教师的朗读入手推荐读物,朗读的最大优点是能再现文章的节奏和韵律,让孩子们能从中感受到语言文字所传达出来的美和感染力。我给孩子们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希望这些故事能伴随他们成长,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从而营造高雅的文化氛围。阅读应先易后难,孩子们是幼嫩的读者,别硬塞给他们教师所选定的经典之作,可让他们跳过那些晦涩难啃的书籍。否则,会破坏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4.推荐学生阅读经典名著。阅读经典名著是课外阅读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成熟的阅读所必须经历的一段生命历程。余秋雨认为,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名著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有些孩子自小就对经典有特殊的喜好,现在很多事实证明,六岁以下的孩子诵读经典,不但能朗朗上口,还能记忆背诵,经久不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课外去阅读经典。其实,我们并不期待经典名著能让学生能在综合知识考试中考出高分,但它能温暖他们的心灵,打开他们美好而又人道的感受世界的心智,激发他们心中善良的、温柔的一面。对儿童而言,经典名著并不仅仅是中国的《唐诗三百首》和《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四大古典名著,也不仅仅是国外的《唐·诘科德》、《约翰·克利斯多夫》等,成人世界的经典当然可以成为儿童的经典,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经典:《绿野仙踪》、《狐狸列娜的故事》、《木偶奇遇记》、《爱的教育》、《神笔马良》以及安徒生、格林兄弟,甚至迪斯尼的故事等。这些都是学生一生受用无穷的精神食粮,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教师更应该指引给学生。

5.误区矫正。(1)如果一本书,孩子翻了三页就不感兴趣了,不能再强迫他一定要看完;如果孩子对一本书着迷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不能因为它不在自己的推荐范围之内而横加阻挠,应该想想这本书为什么会有如此魅力,是不是有它可取的地方,万一它真是儿童不宜的话,那就更要检查一下是否自己的引导存在着问题,而不是简单地指责孩子。(2)有的孩子喜欢看注音的书,有的孩子喜欢看有图画的书;有的孩子喜欢看原著,有的孩子喜欢看有解释和评价的。不同的人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是不同的,有的孩子阅读能力好,也许能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但有的孩子有可能连读懂意思都感到吃力。这些,我们都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和个性差异,不要动辄棒喝,也不要过份赞赏。

三、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

课外阅读也要讲究方法。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是阅读取得成功的关键。

1.坚持博览群书,克服“功利性阅读”。

语文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现在,学生课外阅读的功利性太强。小学生阅读课外书大多是为了学习作文的写法。在这样的目标召唤下,学生读得最多的是作文法之类的读物,如作文大全、作文选刊、作文向导等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不可否认,这些读物中不乏写作的方法性知识和成功的习作范例。但是,学生要写出佳作,更需要一种底气,这种底气以深刻的情感体验、丰富的语感经验、大量的语言素材的积累和厚实的社会生活知识作基础。

学习写作不是课外阅读惟一的和最终的目标。即便是学习写作,专读作文法也不能奏效。以作文辅导书为主要读物,就如同长期以方便面为主食,必然造成营养不良。学生在这种阅读背景下进行习作技能技巧速成训练,最多也不过像在澡盆里练习游泳,终究写不出什么大气的文章,对语文素养的形成很不利。?

课外阅读的指导应着眼于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发展,对学生的阅读作恰当的调控,使学生跳出功利性阅读的认识误区和“以作文法为主”的狭窄读书范围,像蜜蜂采蜜那样广读博览。

2.培养阅读悟性,克服“休闲性阅读”。

当学生读书有了兴趣的时候,就要适当控制课外阅读中休闲的成分,有意识地锻炼他们的“读功”,培养对语言作品的敏锐“悟性”。有些学生读的书不算少,整体语文素养却不见有多大进步。出现这种“怪圈”的原因,主要在于这些学生总是带着休闲的心态去读书,是浮光掠影“看热闹”式的“虚读”,而不是潜心其中“看门道”式的“研读”,全凭着兴致,很少需要情绪的调动、意志力的参与和心智的投入。当然,学生在紧张的学习活动后,适度的休整是必要的,休闲性阅读应该是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部分。可是,如果学生的课外阅读完全以休闲为目的,也就烙上了“先天不足”的印记。长期以往,学生的思想就很难得到磨砺,语言也难以得到发展。

小学生正处于学语言、长知识的黄金时期,他们通过自主的阅读活动,除了吸纳语言文字所负载的文化、思想、科学等领域的大量信息外,也要对这些信息进行一定的思维加工。另外,还要学习阅读材料中典范的语言模式,积累各种各样的语言素材,从中获取表达的经验。引导学生带着这样的任务去读书,他们就有了明确的猎取对象。

教师在指导课外阅读时,可以定期向学生抛出一些有研究价值且学生力所能及的研究课题,介绍一些阅读材料,指引查寻资料的途径,教给“做学问”的方法,让学生在研究性阅读中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可以得到长久的保持。

指导学生将语文课内习得的读书方法和经验迁移运用于课外阅读,使方法经学生的熟练操作跃升为阅读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如:用含义不同的符号图画重要内容;在书页的天地头作批注;做内容摘要,整理阅读提纲,将书读“薄”;展开想像、推理,进行分析、评价,写心得体会,将书读“厚”。

3.讲究 “熟”读,克服“一次性阅读”。

读书方法有精读和略读之分。现在的课外阅读,多数的情形是精读不足,一味略读。读某一本书,阅读或摘抄之后,就束之高阁,不再谋面。这种一次性阅读,在大脑中留下的往往是一些朦胧的印象、飘忽的意念和肤浅的感受,不符合语文学习规律。长久有效的记忆不是通过一次性阅读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不断“温故”和“强化”的过程。?

为了能够达到“熟”读的程度,我们在指导课外阅读时,每过一段时间,就可以从学生读过的书中精选一部分,让学生进行二次、三次甚至更多次的阅读。记忆是语言内化和运用的前提,是智力发展的生长点。读书需要记忆,尤其是那些充满智慧和人文思想光华的精美语言,应该烂熟于心。对某一作品的认识不是一次性阅读就告完结的,需要经历读者的思想与作者的思想反复磨合、碰撞的过程。读特别好的作品,一定要改变一次性阅读的习惯,在“熟”字上下功夫。熟了,才能钻得深,悟得透,将语言的精品、思想的精华纳入自己的知识宝库,经“发酵”产生新的思想,铸出新的语言,迁移运用起来也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好的习惯成就一生的成功。现代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终身学习也越来越为人们所提倡。终身学习的习惯养成很大程度来自于学生时代的坚持。学生产生了浓厚阅读的兴趣,有了丰富的阅读内容和良好的阅读方法还是不够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让阅读成为习惯,进而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应该让学生真正从心里面爱上阅读,愿意阅读,才能爱不释手,才能渐成习惯。

1.可以开展一些活动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形成。我每天利用课前10分钟开展“我读了……”的读书交流活动。每天一点时间,让每个学生都用简短的话来说说自己昨天读的书或者文章,既交流了收获,开阔视野,又锻炼说话能力。我还定期开展一些办读书手抄报、读书板报,开展读书竞赛,开展 “我知道的科学”、“我知道的名著”、“我知道的名人名言”、“名人趣事话你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2.良好的阅读习惯更多的需要在父母的参与下形成。教师应重视家校间联系,构建校内外沟通、课内外结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建议家长在家庭里营造读书的气氛,家里要有报刊、杂志、书籍。当孩子有零散、短暂的时间,可要求他们随手拿一张报纸;当他们有完整的时间时,可要求他们端起一本书静静地打发时光。书应该在家中无所不在。父母与其规定孩子每天应花多少时间看书,还不如关心孩子们所看故事的情节发展,让孩子告诉你故事讲到哪儿,这样可以培养孩子们阅读的成就感。不要要求孩子不能看电视,该去看书,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书与电视是个矛盾,也不要奖励看完书的孩子,应让阅读成为他们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

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方法上给予指导,让课外阅读真正成为他们喜爱的事,让知识的海洋常常跳跃着他们因阅读有所收获的欢快的浪花,只要持之以恒,小溪终将能汇成海洋。

第四篇:学生自主学习中的教师指导策略研究阶段计划

《学生自主学习中的教师指导策略研究》阶段性计划

在完成前期工作以后,课题组进行了深刻的总结,针对活动内容研究,要加强师生互动研究,把课题做深做透,同时针对课题结题的要求,对下一阶段作如下安排:

1)加强课题组成员的沟通,集思广益,利用头脑风暴,针对结题要求强调各成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结题打好人力基础。

2)树立新的课题研究理念——“学习型课题研究和发展型课题研究”,同时要继续广泛收集资料。学生的品德与心理方面的内容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发展与变化的。这个变化始终贯穿于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是我们学习型课题与发展型课题理念的重要表现方式,也是课题内容本身丰富的需要。

3)加强师生互动,同时也加强向社会的辐射力度。联合德育处搞一次规模较大的学生征文活动,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品德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同时,也为了把课题内涵辐射至社会,社会各界能学生品德与心理健康作出承诺。

4)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对前阶段研究作分析总结,同时收集好有关过程性材料,准备迎接结题检查。

三、具体的活动计划

本课题的研究分了三个阶段实施。

(一)准备阶段:(2016年5月—7月)

拟定方案、申报立项、考察论证等工作。利用较短的时间,自己认真搞好学生思想、行为、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调查摸底工作,了解掌握当前学校养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广泛宣传动员,为全面推进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二)实施阶段:(2016年8月——2017年4月)

在广泛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按低段、高段分类推进,研究制定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对研究内容进行研究。每学期制定相应的研究目的、内容、计划、方法等。针对研究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整研究方案。其间,注重各种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同时,通过各种手段方法,检测成果,写出阶段性工作报告。

(三)结题阶段(2017年5月)

整理总结研究成果,完善过程资料,撰写结题研究报告,申请结题验收。优化学生的学习行为,培养自主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我们清楚地知道,培养自主学习习惯既是当前教学研究的热点,又是研究的难点,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必须进一步学习、实践、探索、深化。我们坚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我们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收获。研究方法

第五篇:英语教师如何指导学生阅读

英语教师如何指导学生阅读

指导学生读书读网基本功是英语教师必备的、常用的技能,是教师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与学科学习有关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既包括印刷品,如教材、报刊、相关文字资料、图表等,也包括非印刷品,如网络资源、影像资料等,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从中受到教育的教育教学方法。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教学方式已打破传统的单一的照本宣科灌输式的方式,冲击了教材作为单一的学习资源的垄断地位,更多的是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和课程资源方面的指导,扩大学生的信息量、知识面,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在读网中还要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提高网络道德修养,养成自律的良好习惯。情形1:八年级上册Unit 9 When was he born? Section B 3a预习作业

全班分成三个小组在网上查找关于李云迪的生平事迹或者和他齐名的郎朗的生平事迹,以及关于比尔·盖茨的生平事迹,如果时间充足还可以额外加入自己喜欢的著名人物的生平事迹,挑出你自己喜欢的部分在课堂上用英语讲给全班同学听,然后完成一篇完整的人物传记,张贴到教室的板报上。加上比尔·盖茨的原因是人教版的教材关于名人的传记方面的文章介绍的就是比尔·盖茨,也是很不错的阅读材料。

情形2:王老师的教学日志片段

圣诞节前夕,我看到同学们对圣诞节了解得不多,就是盲目地赶时髦准备要过圣诞节,如果让学生到网上自己查找关于圣诞节的资料,内容又太多了,同学们肯定不知道如何取舍,于是我自己制作了关于圣诞节的网页,全面介绍了圣诞节的起源、圣诞树、圣诞老人、圣诞大餐、圣诞礼物、圣诞歌曲、世界各地的人们如何庆祝圣诞节、圣诞贺卡这些内容,并且倡导全班同学在网上互赠免费的电子贺卡,既环保又有新意。教师把做好的网页链接到自己的空间里,给同学们一周的时间自己分成八个小组自学所有的内容,然后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每一组向大家讲解其中的一个内容。这样只占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就使同学们对圣诞节的知识了解得十分透彻,收到了特别好的效果,就连那些平时对英语不感兴趣的学生都兴致勃勃地看了教师制作的网页,也学到了很多的知识。

情形1和情形2都是教师鼓励学生课前、课后利用网络资源收集一些与研究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课上进行展示交流以更好地理解、拓宽教材内容的例子。网络是开放的,把网络与多媒体结合,可以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利用网络资源的共享性,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可以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利用网络资源丰富的社会背景和生活情境,可以使学生学到活的语言以及语言以外的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网站上各种媒体资源为各个层次的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又为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这种做法有利于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习惯是经过反复训练养成的行为倾向,有了

良好的阅读习惯,中学生才能自觉地参与到课内外阅读活动之中,主动去发现、探索、获取知识。

指导学生读书读网基本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恰当方法指导学生读懂、读透教材或习题材料,并结合特定内容对学生进行读网指导的一项教学技能。培养和强化教师指导学生读书读网基本功,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品德养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指导学生读书读网的现实意义

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学时间紧、学习任务重、考试的试题越来越简单等原因,导致师生对阅读重视不够。因为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也不强,导致学生作答时不注意审题,屡屡失误,甚至有时令人啼笑皆非,而且大多数学生只读书、读死书,很多新知识、新信息不能及时补充,导致知识面狭窄。为此,教师教学时非常有必要重建学生读书读网的能力与习惯。

(1)读书读网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社会,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多更丰富,阅读各种有益的书籍、浏览方便快捷的互联网,将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就人的一生来看,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而终生学习是必然的。因此,会读书、会读网,是人们终生发展、终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和需要。

(2)读书读网是实施新课程的需要。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过去那种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的现象,主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而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和这三种学习方式的实现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读书读网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读书读网、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就是在实施新课程。

(3)读书读网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学生在读书读网的过程中,通过分辨是非、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这一过程就是思维,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思考的习惯,从而提升思维能力。同时,在读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还会有新的感悟,提出不同的观点,形成批判思维的能力,而这一点是在教师的知识传授中无法达到的。

(4)读书读网有益于提高教学实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强调的就是阅读的重要性。通过阅读,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完成对知识的意义构建,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另外,学科教材具有滞后性,很多新知识、新信息需要补充,单靠教师课堂上一个人单向的信息传递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所以指导学生读网也成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手段。

2.指导学生读书读网的教学原则

(1)主导性原则。应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平等中的首席”的指导作用,完善课堂教学过程的阅读指导设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2)目的性原则。教师在指导阅读时应围绕课程目标进行,服务于课程目标的实现。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选择有效的学习资源,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3)综合性原则。在阅读方法上,教师应整合各学科有效的阅读方法;在阅读内容上,教师应综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4)主体性原则。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5)发展性原则。教师不能只满足对教材的阅读,而要通过选择适当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6)个性化原则。在阅读的方法、阅读的内容、阅读的数量上,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别指导。

(7)合作性原则。在阅读方式上,应倡导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在阅读内容规定方面,应通过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在阅读的结果方面,应努力实现资源共享。

3.指导学生读书读网的基本方法

(1)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最直接的载体是读教材。读教材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提纲导读。学习新内容前,教师向学生出示精心设计的阅读提纲,学生根据提纲中提出的问题阅读本堂课的学习内容。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八、九年级的阅读篇章或单元复习。

②示范朗读。朗读可以由教师示范,也可以由学生示范。示范朗读,能突出读者对内容的理解,更具有感染力和教育意义。就朗读的内容而言,一般用富有激情的、诗意的、哲理的、教育意义明显的一段文字或一小篇美文。

③接龙诵读。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同学接一个同学地读。读的内容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即下一位同学接前一位同学的时间和内容顺序往下读。由于不知道下一位要读的同学是谁,所以课堂上每位同学都努力地保持着对阅读内容的注意力,这样有利于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这种阅读方法一般运用于比较长的材料或故事,即非正文部分,亦或是课堂中正在分析和讲解的习题。

④角色扮读。几位同学扮演不同的角色,以对话的形式读。比如按名字扮演、按工作性质扮演、按家庭角色扮演、按不同观点扮演等。这样的阅读,能把静止的文字变成鲜活的场景,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放松学习时紧张的神经,同时还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和灵感。

⑤个人指读。由教师指定某位同学读某一内容。就内容而言,可以是正文,也可以是非正文;可以是文本,也可以是图形、图表等;就目的而言,可以是解答某一观点、某一结论,也可以是加深对某一语言点的理解,还可以是通过阅读概括所阐述的问题等。指读的好处在于针对性更强:一是能突出教师所要强调的内容;二是集中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纠正学生的溜号和违纪行为,调节和整顿课堂秩序;三是通过师生的沟通和交流,使教师明确下一步教学的方向。

⑥全员默读。全体同学不出声地带着问题阅读教师指定的内容。这种阅读方法的阅读内容远远超出了提纲导读。它强调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主张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阅读材料。这是一种能够吸引学生的理智和心智,激起他们对世界和对自己的深思,迫使他们认识自己和思考自己的未来的阅读。

默读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阅读教材中的某一段落,并找出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的答案;二是读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材料(既包括文本,也包括图形、图表等非文本),概括其能说明的问题或根据材料提出自己的问题;三是阅读并回答(包括笔答和口答)教师提供的试题。

⑦全员齐读。全班同学一齐读教师指定的内容。齐读的内容应该是教育或教学中的重点,因为齐读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2)读图表的基本方法是:首先要读图表的标题,即是什么图表,然后读图例或文字项目,再读数字,最后把前几项内容综合起来理解。

(3)读其他相关资料:可以粗读、精读,也可以细读,无论采用哪种方法,直至读懂,这是关键,然后提炼或概括出核心词。

(4)读网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指定浏览。在学习某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浏览教师自己制作的专题网页,也可以指导学生去某网站浏览网上资源或某网页。这种方法适合目的非常明确的学习内容,如前面提到的查找“圣诞节的相关资料”,并阅读学习。可以在课上阅读,也可以在课后阅读。②相关浏览。这种浏览比较适合课后拓展学习,或进行研究性学习时使用。如学生学习九年级Unit 12 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后,可指导学生在网上查找中外文化礼仪方面的图片、文本或影像资料等。再如,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所承担的任务,上网查找、搜集资料等。

4.指导学生读书读网应注意的问题

(1)把握指导的重点。指导学生读书读网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不仅仅是完成对某一内容的学习或浏览网页。教师要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可以在综合运用各种阅读方法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能力。

(2)传授阅读的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进行自主学习。教学的成功不在于使学生掌握了某节课的知识结构,而是学生有没有真正掌握阅读的正确方法。

(3)推荐阅读的菜单。如读教材中的哪一段,并说明为什么要读,怎样读;读哪些报纸,浏览什么网站,到网上搜索哪些内容等。

下载华南理工大学“学生研究计划”学生-指导教师协议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华南理工大学“学生研究计划”学生-指导教师协议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管理办法

    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调动社团指导教师工作积极性,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学生社团,特制定本办法。新社团成立必须有指导教师。......

    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

    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 这次的培训,使本人获益匪浅。懂了更多的知识,长了更多的见识,明白了许多道理,这当然都是关于我本行的。理论要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今天我班门弄斧,谈谈......

    教师辅导学生计划(推荐)

    辅导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根据班级特点和学生个性特征,因材施教,注重学生智能训练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努力激发学习兴趣,时刻......

    教师帮扶学生计划

    “联校联生,强教为民”帮扶计划 武南镇中畦中学 张惠英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为指导,以新课程标准中“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教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

    学生协议书

    协议书 甲方:家庭住址: 乙方:家庭住址: 2013年11月5日下午17:42分,901班的谢波波与柯于升发生口角厮打,厮打过程中致谢波波左手部骨折,事发后学校立即将谢波波送往乡医院包扎治疗,后......

    学生协议书

    交谈中请勿轻信汇款、中奖信息,勿轻易拨打陌生电话,学生协议书。 亚奎9:16:23勤工俭学(暑假用工)合同甲方:乙方:身份证号码:学校名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现行劳动法规......

    学生协议书(合集)

    学生协议书范文1甲方:耒阳市金华学校乙方: 学生家长乙方经过咨询后,经甲方同意,决定将其孩子送入甲方就读 年级。经双方商议,达成以下协议:一、甲方的责任和义务1、保障学校管理、......

    教师体罚学生安全协议书

    照中小学 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行为的协议书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师德水平,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根据市、县教育主管部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