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长效机制排调矛盾纠纷

时间:2019-05-13 03:50: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立长效机制排调矛盾纠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立长效机制排调矛盾纠纷》。

第一篇:建立长效机制排调矛盾纠纷

光山县委、县政府把排查调处矛盾纠纷作为确保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任务,不断完善排调矛盾的长效机制,实现了改革、发展、稳定的良性互动。今年以来,县乡村三级排出的矛盾纠纷数同比下降2.4%,调成率达97%,赴市以上群体性上访批数下降12.4%、人数下降37.1%,实现集体赴京赴省零上访的目标。

一、抓好“三个建设”

是抓好阵地建设。建立了全县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由司法、信访、计生、纠风等部门派员轮流值班,并组织从业律师参与矛盾纠纷信访接待工作,规范信访秩序,引导群众依法解决矛盾纠纷。建立了乡级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全县25个乡镇都成立了以综治办组织协调、以司法所为依托,整合信访、派出所、基层法庭等基层政法综治力量的乡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专门负责对本辖区发生的矛盾纠纷进行调处。建立健全了村级民调会,专门调处邻里纠纷。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引导当事人通过法律程序解决,防止民转刑案件和集体上访、越级上访事件。

二是抓好队伍建设。加强队伍培训,把矛盾排调中心的工作人员纳入县政法综治队伍培训规划,进行业务培训。严格选人标准,按照思想觉悟高、法制观念强、群众威信高、办事公道、作风正派的标准选聘了村组民调员。加强管理,县乡村民调人员由同级综治部门统一管理,确保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在基层有人管、能落实。目前,全县已配有县级调处人员27人,乡级调处人员294人,村级民调员3248人。

三是抓好制度建设。先后出台了《不稳定因素排查报告制度》、《不稳定因素交办督查制度》、《预防处置突发事件预案》、《关于实行稳定工作责任追究的暂行办法》、《关于成立光山县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的通知》等10多个文件,层层建立了包保责任制,将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纳入了单位年度综治工作目标管理,把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控制、化解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人。各乡镇、县直相关单位也都制定了本部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规定,使全县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

二、开展“四种排查”

一是定期排查。各村(居)委会、各乡镇、县直各单位综治办坚持每半月排查一次不稳定因素,由县综治办汇总,会同县信访局、司法局等成员单位综合疏理,对突出问题以县稳定领导小组文件形式下发交办。

二是重点排查。对重点人员的动态情况,做到专人专报、每日零报告,及时发现掌握其动向。同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属地管理”和“一岗双责”的原则,实行包保稳控。

三是超前排查。针对重大节日和敏感时期的不同情况,超前排查各类不稳定因素,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营造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

四是联合排查。针对企业改制、征地拆迁补偿等热点问题,县调处中心召集相关部门联合排查、专门排查,确保不稳定因素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近两年来,我县先后成功举办了邓颖超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司马光砸缸特种邮票首发式、全省村村通道路交通建设现场会、阿深高速公路开工典礼仪式等级别高、规模大的活动10余次,没有发生任何大的治安问题。

三、落实“四项措施”

一是明确责任。县委、县政府明确规定,各乡镇、县直各单位的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对本地本部门的矛盾纠纷排调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对矛盾纠纷排调工作负主要责任;县公安、司法、信访、安全生产等部门担负起牵头任务。公安部门重点负责治安纠纷、群体性事件的排查和治安专项整治,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民间纠纷排调,信访部门重点负责信访苗头的排调,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重点负责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在全县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政法部门协调参与,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排查调处格局。

二是坚持“三个不放过”。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坚持做到情况不清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问题处理无结果不放过,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内部,消除在萌芽状态,控制在当地,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重大纠纷不上交。

三是完善预案。完善了《光山县预防处置突发事件预案》。县有关部门也制定了具体方案,加强值班备勤,做好排查化解。今年7月16日,县农业局农场一职工因家庭琐事自杀身亡,死者亲属欲酝酿一场较大规模且带有政治色彩的群体性事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经过2天2夜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妥善化解了这起停尸闹丧事件。

四是严格奖惩。县综治委将矛盾排调考核结果与乡镇、单位及责任人的奖惩、晋职晋级直接挂钩。对排查不认真、报告不及时、调处不得力而酿成重大群体性事件的乡镇、单位以及责任人进行了责任追究。今年以来先后对不按时上报排查化解工作情况的5个乡镇、15个县直单位进行了通报批评,对4个没有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的县直单位给予了黄牌警告,对

1个县直单位给予了一票否决,对5名具体责任人进行了责任追究,有力地促进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开展。

第二篇:矛盾纠纷排调工作总结

XX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情况总结

今年以来,我镇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依法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途径和方法,一直把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排查调处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治本措施来抓。截至到现在,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17起,已调处化解16起,占总数94%,正在调处1起,占总数0%,保证了全镇社会政治稳定。

一、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排查化解工作存在的难点问题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社会的经济建设、管理方式、居住环境、居民的思想观念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引发出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

1、随着集镇规模的扩大,南义镇因民生工程改造而引发的利益性矛盾问题出现,群众反映较为强烈。

2、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投资与地方利益矛盾出现。企业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由于环境污染、土地征用等与周边群众之间也经常发生矛盾。

3、XX镇地处X县市、X乡镇的交汇中心,XXX国道直穿而过,流动人口多,车流量多,因此而引发的社会矛盾较多。

二、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的解决方法

针对以上比较突出的矛盾纠纷,我们采取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由治标为主向标本兼治转变,减少和化解新形势下各类矛盾和纠纷,确保全镇社会稳定、政治安

定。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制。

一是镇党委、政府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列入重要日程,成立了以党委副书记为主任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调处中心下设办公室。同时成立了镇调解委员会,请有经验的老同志专司工作。各基层单位都成立了工作机构,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目标,定期检查、考核。为把工作落到实处,镇政府下发了《关于维护稳定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并组织有关部门,深入基层督促检查工作落实情况。二是健全工作制度。全镇都建立健全了定期排查、情况报告、案件协调和督查追究等制度。基层单位坚持一周开展一次集中排查,每月召开一次综治例会,使全镇的各类矛盾纠纷能及时排查上报、梳理汇总、包案调处、信息反馈。

(二)强化措施,及时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镇党委、政府将工作重心下移,通过领导包案制、协调会等形式,及时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一是实行单位包案责任制,按时接待来人来访。对各单位辖区内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各单位领导都高度重视,及时协调解决;二是建立了协调会制度。对一些重大、疑难问题,可由镇党委、政府分管领导、相关单位主管领导进行协调;三是充分发挥“三调联动工作机制”,整合综治、纪检、司法、信访、法庭、派出所等职能部门力量,建立联合型工作平台,切实做好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工作,及时掌握上访人员动态,最大限度地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保证了一般矛盾不出镇。

(三)突出重点,抓好重点矛盾的化解工作。

镇党委、政府把影响社会稳定的疑难纠纷,列出清单,派驻工作组集中调处。今年以来,针对群众关心的新农村建设、征地补偿、两违建房、企业污染等重点问题,镇党委责成人大、纪检、综治、土地、城建等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工作组,深入基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方案,并积极作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有效地调处了大量矛盾纠纷,保证了工作建设的顺利开展。

(四)加强监督,完善检查监督工作机制。

一要加强干部执法执纪的检查监督。干部办案不公,为政不廉,作风霸道,方法简单,政务、村务不公开等歪风邪气是广大群众不满意、引发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的重要根源。我镇从严治党,从严治政,要求干部坚决贯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经常检查干部执政情况、执法执纪情况,坚决纠正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各种不正之风,从源头上降低群众对社会、对干部的不满。二要加强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的治理情况的检查监督。我镇把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治理工作列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检查内容,结合半年和年终综合考评,认真考核检查各单位治理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绩效。

(五)进一步加大依法治理的力度。

实践证明,依法治理是正确解决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的根

本。通过召开各种类型会议、座谈会,运用多种形式深入细致地宣传法律法规,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政策,群众法律意误解和守法观念提高了,能心平气和地看待、处理问题。同时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狠抓干部学法用法的落实,提高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干部因违法行政、违法管理导致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的发生。

通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XX镇未出现大的矛盾事件,未留下尚未解决的群众所反映的问题,确保了全镇的平安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经济稳步发展。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一日

第三篇: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长效机制

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长效机制

黄选平中共甘肃庆阳市委书记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强力推进,各社会阶层、利益主体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在不断调整,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都在发生着深刻变革。这种变革,必然伴随着各种矛盾纠纷的产生,并且呈现出增多、加剧的趋势。因此,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改革措施,妥善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畅通利益诉求渠道,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既是我们必须全力破解的新的历史课题,也是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重要任务。我们必须站在新的历史高度,适应新形势,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方法,破解新难题,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长效机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证。

一、建立科学决策机制

为减少矛盾纠纷发生控制源头

改革、发展、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各级党委、政府能否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实施科学决策,是衡量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是保证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最大限度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的重要方面。事实证明,许多矛盾纠纷的发生是由于决策不准甚至失误造成的。为了有效防止决策失误,从源头上控制矛盾纠纷的产生,决策中首先牢牢把握三个基本原则,即决策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看能否体现科学发展、共建和谐;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看群众愿意不愿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是否符合改革、发展、稳定的原则,看政策措施什么时候出台合适,广大群众能否承受,能否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其次,严格三个基本程序,即深入调查论证,提供决策依据;开展专家咨询、民主协商等,广泛听取意见;严格议事程序,实行集体决策。再次,坚持以人为本,慎重决策涉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尤其在城镇建设、环境保护、征地拆迁、增收减负、扶贫开发、社会保障、困难群体生产生活安排等民生问题的决策上,坚持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指导,始终把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放在第一位,凡是群众关心的问题,都及时公开征求各方面意见,最大限度扩大民主参与程度,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同时,建立“一二三四五”决策落实机制,即每月督查调研一次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每两月集中研究一次关系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每季度召开一次经济活动分析会和项目调度会,坚持领导干部联系乡村、企业、学校和重点项目的“四个一”联系制度,对重点项目实行一名领导干部挂帅、成立一个专门班子、选好一个法人代表、拿出一套工作方案、制定一套考核办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使各项政策、决策较好地体现了各阶层群众的机会公平、权利公平、普遍受益,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因政策不完善、决策失误产生的矛盾纠纷,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建立基层调处机制

为化解矛盾纠纷筑牢基础防线

从实践看,大量矛盾纠纷的积累,主要由于长期以来基层调解机制不健全,职责不明确,任务不落实。因此,我们突出行政调解、民间调解和司法调解三者

有机结合的基层调解体系建设,形成了职责明确、责任到位、互相配合、调处到位、共建和谐的长效调解机制。一是健全了行政调解体系。以“经济发展产业化、领导班子优良化、乡村管理民主化、阵地建设标准化、党员教育经常化、管理考核科学化”的“六化”为目标,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按照巩固提高市一级、着力加强县一级、规范完善乡一级、延伸发展村一级的思路,建立了由党组织牵头、几套班子齐抓、其他组织配合、信访渠道为主的行政调解网络,充分发挥了行政调解在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中的主阵地作用。二是健全了民间调解体系。按照《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的规定,在全市乡(镇)村(居)委员会和企、事业单位全面建立调解委员会和行业性、专门性调解小组,构建了乡(镇)、村(居)调解委员会与行业性、专门性调解组织为主,其他社会组织、中介机构以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平台,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调解的基础作用。三是完善了司法调解体系。通过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加强了基层法庭、司法所、派出所标准化建设,强化了司法所的调解职能。发扬老区优良传统,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全面推行就地受案、就地审理、就地举证认证质证、就地作出处理的“四就地”办案法,对各类诉讼案件,坚持“能调则调、该判则判、案结事了、两厢和好”的原则,有效预防和避免了“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三、建立信访工作机制

为化解矛盾纠纷畅通诉求渠道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主渠道,也是掌握社情民意、解决矛盾纠纷的“窗口”。我们以信访工作经常化、信访机制规范化、信访渠道畅通化、信访调解和谐化建设为目标,重点建立了全程控制、上下联动、左右协调、运转高效、综合施治的8大制度和机制,即健全了统一领导、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综合协调机制;推行了党政领导批阅群众来信、接待重要来访、包案督办重大信访事项和定期研究信访工作制度;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了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疏导等办法相结合的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建立了以实行责任倒查、严肃处理的初信初访首办责任制度;建立了以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信访部门组织实施、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信访督查机制;建立了信访事项复核和信访听证制度;建立了市、县两级信访情况汇集分析和每季度一次对信访问题突出地区和单位的通报谈话制度;建立了信访工作目标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实行信访工作“一票否决制”,使群众的困难和问题能够便捷畅通地反映,群体性事件和群访信息能够及时得到反馈和处置。

四、建立依法行政机制

为化解矛盾纠纷规范服务

依法调处纠纷、化解矛盾,是维护稳定、构建和谐的基础。针对社会事务管理民主程度不高,行政执法人员行为失范,干部调处矛盾纠纷能力不强等问题,我们坚持把建立依法行政机制作为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基础工作,认真落实农村、社区民主自治的有关规定,加强基层民主管理,扎实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落实群众在重大问题上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切实解决行政行为不透明、群众不明白、不支持等问题,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支持,避免了许多矛盾纠纷的产生;进一步完善依法行政各项制度,健全干部管理监督机制,严格规范基层干部的行政行为,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教育,引导他们学法律、学政策,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学会用法治的方法、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做群众工作,疏导和化解矛盾

纠纷;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全民法制观念,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矛盾和问题,使依法调处矛盾纠纷的水平显著提高,庆阳市进入了全国“四五”普法先进市行列。

五、建立公民道德教育机制

为化解矛盾纠纷营造社会氛围

公民良好的道德素质是预防矛盾纠纷发生的第一防线。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建立面向广大群众,提高全民素质,融科学、文化、法律、道德教育为一体的和谐观念大教育机制。一是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坚持“三贴近”原则,综合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以及各种宣传媒介,广泛深入地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和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和老区精神教育,增强了全民一心一意谋发展、同心同德保稳定、齐心协力促和谐的意识和自觉性。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共建和谐单位、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和职业道德“十佳”单位创建活动,树立了机关良好形象。在城镇社区和农村普遍建立家庭文明公约,建立“红白事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开展“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和“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使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得到普及。三是重视思想阵地和文化载体建设,使道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通过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农村文化工程,实施标准化乡村两级文化站(室)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基层文化基础设施条件;把组织文化、教育、卫生“三下乡”活动同组织节假日、纪念日和民族传统节日的广场文化周、民俗文化展演等活动结合起来,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活动,活跃了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推动了农村文化、科技、卫生事业的繁荣发展,促进了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为化解矛盾纠纷奠定了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六、建立目标责任管理机制

为化解矛盾纠纷提供领导保证

化解矛盾纠纷,共建和谐社会,领导是关键,机制是保证。我们把健全、落实各级领导的责任管理机制作为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的关键来抓,保证了目标任务的落实。一是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实行维护稳定一把手负责制、“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强化了领导干部“富一方群众,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和意识,提高了维护稳定、调处矛盾、处理突发事件、共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二是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例会制度。在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三级实行每月一次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例会制度,及时总结报告上月治安状况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情况,分析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安定因素,研究重大疑难或跨乡、跨村纠纷案件的调处方案,保证了矛盾纠纷的及时化解。三是落实矛盾纠纷预防机制。坚持认真调处、重在预防的方针,完善了正常时期、重大节日、特殊时期不同要求的信息报告制度,建立了重大矛盾纠纷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加大排查、回访力度,使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由事后处理转向事前化解、被动调处转向主动预防。四是落实包案调处机制。对重大矛盾纠纷,实行领导包案、挂牌督办制度,做到了事事有答复、件件有结果。对所有矛盾纠纷,都具体落实到基层调委会和调解员身上,做到了“四定”、“三包”,即定牵头领导、定责任单位、定责任人、定办结时限,包调处、包跟踪、包反馈,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调处水平。五是落实督查考核机制。建立工作目标、领导班子和干部“三

位一体”考核制度,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作为“和谐创建”、“平安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年半年督查和综合考核,进行重奖重罚。对能调处矛盾纠纷、维护稳定、共建和谐的领导班子和个人,进行总结表彰;对调处不及时、无效果,导致矛盾纠纷升级的单位和领导及有关责任人员,实行评奖一票否决。严格的目标责任管理,形成了预防和调处矛盾纠纷的整体合力,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营造了政通人和、竞相发展、干事创业、安居乐业的良好氛围。全市经济总量由2001年的全省第八位上升到2006年的全省第三位;社会治安连续8次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良好地区,两次被中央综治委授予“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和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称号。

第四篇: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长效机制

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长效机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强力推进,各社会阶层、利益主体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在不断调整,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都在发生着深刻变革。这种变革,必然伴随着各种矛盾纠纷的产生,并且呈现出增多、加剧的趋势。因此,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改革措施,妥善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畅通利益诉求渠道,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既是我们必须全力破解的新的历史课题,也是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重要任务。我们必须站在新的历史高度,适应新形势,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方法,破解新难题,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长效机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证。

一、建立科学决策机制

为减少矛盾纠纷发生控制源头

改革、发展、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各级党委、政府能否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实施科学决策,是衡量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是保证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最大限度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的重要方面。事实证明,许多矛盾纠纷的发生是由于决策不准甚至失误造成的。为了有效防止决策失误,从源头上控制矛盾纠纷的产生,决策中首先牢牢把握三个基本原则,即决策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看能否体现科学发展、共建和谐;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看群众愿意不愿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是否符合改革、发展、稳定的原则,看政策措施什么时候出台合适,广大群众能否承受,能否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其次,严格三个基本程序,即深入调查论证,提供决策依据;开展专家咨询、民主协商等,广泛听取意见;严格议事程序,实行集体决策。再次,坚持以人为本,慎重决策涉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尤其在城镇建设、环境保护、征地拆迁、增收减负、扶贫开发、社会保障、困难群体生产生活安排等民生问题的决策上,坚持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指导,始终把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放在第一位,凡是群众关心的问题,都及时公开征求各方面意见,最大限度扩大民主参与程度,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同时,建立“一二三四五”决策落实机制,即每月督查调研一次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每两月集中研究一次关系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每季度召开一次经济活动分析会和项目调度会,坚持领导干部联系乡村、企业、学校和重点项目的“四个一”联系制度,对重点项目实行一名领导干部挂帅、成立一个专门班子、选好一个法人代表、拿出一套工作方案、制定一套考核办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使各项政策、决策较好地体现了各阶层群众的机会公平、权利公平、普遍受益,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因政策不完善、决策失误产生的矛盾纠纷,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建立基层调处机制 为化解矛盾纠纷筑牢基础防线

从实践看,大量矛盾纠纷的积累,主要由于长期以来基层调解机制不健全,职责不明确,任务不落实。因此,我们突出行政调解、民间调解和司法调解三者有机结合的基层调解体系建设,形成了职责明确、责任到位、互相配合、调处到位、共建和谐的长效调解机制。一是健全了行政调解体系。以“经济发展产业化、领导班子优良化、乡村管理民主化、阵地建设标准化、党员教育经常化、管理考核科学化”的“六化”为目标,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按照巩固提高市一级、着力加强县一级、规范完善乡一级、延伸发展村一级的思路,建立了由党组织牵头、几套班子齐抓、其他组织配合、信访渠道为主的行政调解网络,充分发挥了行政调解在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中的主阵地作用。二是健全了民间调解体系。按照《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的规定,在全市乡(镇)村(居)委员会和企、事业单位全面建立调解委员会和行业性、专门性调解小组,构建了乡(镇)、村(居)调解委员会与行业性、专门性调解组织为主,其他社会组织、中介机构以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平台,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调解的基础作用。三是完善了司法调解体系。全面推行就地受案、就地审理、就地举证认证质证、就地作出处理的“四就地”办案法,对各类诉讼案件,坚持“能调则调、该判则判、案结事了、两厢和好”的原则,有效预防和避免了“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三、建立信访工作机制 为化解矛盾纠纷畅通诉求渠道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主渠道,也是掌握社情民意、解决矛盾纠纷的“窗口”。我们以信访工作经常化、信访机制规范化、信访渠道畅通化、信访调解和谐化建设为目标,重点建立了全程控制、上下联动、左右协调、运转高效、综合施治的8大制度和机制,即健全了统一领导、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综合协调机制;推行了党政领导批阅群众来信、接待重要来访、包案督办重大信访事项和定期研究信访工作制度;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了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疏导等办法相结合的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建立了以实行责任倒查、严肃处理的初信初访首办责任制度;建立了以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信访部门组织实施、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信访督查机制;建立了信访事项复核和信访听证制度;建立了信访工作目标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实行信访工作“一票否决制”,使群众的困难和问题能够便捷畅通地反映,群体性事件和群访信息能够及时得到反馈和处臵。

四、建立依法行政机制 为化解矛盾纠纷规范服务

依法调处纠纷、化解矛盾,是维护稳定、构建和谐的基础。针对社会事务管理民主程度不高,行政执法人员行为失范,干部调处矛盾纠纷能力不强等问题,我们坚持把建立依法行政机制作为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基础工作,认真落实农村、社区民主自治的有关规定,加强基层民主管理,扎实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落实群众在重大问题上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切实解决行政行为不透明、群众不明白、不支持等问题,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支持,避免了许多矛盾纠纷的产生;进一步完善依法行政各项制度,健全干部管理监督机制,严格规范基层干部的行政行为,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教育,引导他们学法律、学政策,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学会用法治的方法、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做群众工作,疏导和化解矛盾纠纷;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全民法制观念,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矛盾和问题,使依法调处矛盾纠纷的水平显著提高。

五、建立目标责任管理机制 为化解矛盾纠纷提供领导保证

化解矛盾纠纷,共建和谐社会,领导是关键,机制是保证。我们把健全、落实各级领导的责任管理机制作为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的关键来抓,保证了目标任务的落实。一是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实行维护稳定一把手负责制、“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强化了领导干部“富一方群众,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和意识,提高了维护稳定、调处矛盾、处理突发事件、共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二是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例会制度,及时总结报告上月治安状况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情况,分析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安定因素,保证了矛盾纠纷的及时化解。三是落实矛盾纠纷预防机制。坚持认真调处、重在预防的方针,完善了正常时期、重大节日、特殊时期不同要求的信息报告制度,建立了重大矛盾纠纷事件应急处臵机制,加大排查、回访力度,使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由事后处理转向事前化解、被动调处转向主动预防。四是落实包案调处机制。对重大矛盾纠纷,实行领导包案、挂牌督办制度,做到了事事有答复、件件有结果。对所有矛盾纠纷,都具体落实到基层调委会和调解员身上,做到了“四定”、“三包”,即定牵头领导、定责任单位、定责任人、定办结时限,包调处、包跟踪、包反馈,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调处水平。五是落实督查考核机制。建立工作目标、领导班子和干部“三位一体”考核制度,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作为“和谐创建”、“平安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年半年督查和综合考核,进行重奖重罚。对能调处矛盾纠纷、维护稳定、共建和谐的领导班子和个人,进行总结表彰;对调处不及时、无效果,导致矛盾纠纷升级的单位和领导及有关责任人员,实行评奖一票否决。严格的目标责任管理,形成了预防和调处矛盾纠纷的整体合力,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营造了政通人和、竞相发展、干事创业、安居乐业的良好氛围。

第五篇:矛盾纠纷排查长效机制

骊山街道办事处

关于矛盾纠纷排查长效机制的意见

机关各科室、各村、社区:

为不断拓宽信访反映渠道,广泛听取社会方方面面意见,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充分发挥信访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我办实际,现就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长效机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定期坐堂接待群众来访工作机制

定期接待群众来访。按照公开透明、规范有序,方便群众、解决问题的原则,实行领导干部坐堂接访活动。每日安排一名镇党政联席会成员到镇信访办接待群众来访。根据来访事宜的具体情况,由坐堂接待领导协调条线镇干、分工镇干及村干接待来访群众。对于到镇个访,该村村民主任到镇接访;到镇集访和越级到市以上上访,须由村支书立即赶到现场处置。对于能答复解决的信访事项,立即现场答复解决;对于一时难以解决的,由信访办明确接访事项的办理措施、办理单位、办理时限,确保领导接访的每一个案件都落到实处。各村、各企事业单位每天也要安排一名两委班子成员专题接待群众来访,多听取群众意见,竭尽全力帮助解决,尽可能从源头上消除群众越级上访。

二、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和化解工作机制

坚持属地为主、条块结合。按照经常性排查与集中排查相结合的要求,各村(社区)负责组织排查本行政区域内的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各企事业单位负责组织排查本单位、本系统内的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形成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大排查网络。

分类化解矛盾纠纷。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先属地、后属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逐一明确责任主体和化解要求。对法律法规和政策有明确规定且能够解决的,要及时解决到位;对群众诉求合理、但法律法规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或规定不够完善的,要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同时尽快完善相关规定,尽早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对坚持过高要求的,要讲明政策法律,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教育工作,防止矛盾激化;对涉法涉诉类问题,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引导群众在依法处理的基础上,通过调解、救助等办法予以化解,努力做到“案结事了”。

着力解决突出和突发矛盾。对有可能引发规模集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重大矛盾隐患,要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早预防,确保问题处理及时,不堆积、矛盾不激化。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群众反映强烈的疑难复杂矛盾纠纷,要在采取多种方式协调化解的同时,做好稳控,并及时上报镇政法委、矛盾大调处中心组织。

三、建立健全信访工作责任机制

完善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建立健全党政组织研究信访工作制度,每月党政联席会要听取汇报和研究部署信访工作。各村(社区)、各企事业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信访工作第一负责人,其他负责同志要按照分工抓好分管范围内的信访工作。

强化信访工作责任目标考核。加大信访工作情况评估、考核、通报力度,凡有到镇集访及越级上访的村或企事业单位,镇信访办每月通报一次。在年终考核时,将进一步增加信访工作权重,并严格执行考核扣分。

健全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严格执行市委、市政府《关于江都市领导干部信访和维护稳定工作失职责任追究的若干规定》。对因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违法行政、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等引发信访问题,或对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不及时认真解决造成集访、重复访或越级访的,特别是对一个季度内的信访矛盾始终突出、重复访次数较多的村(居)主要负责人将由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信访、纪检的领导进行约见或诫勉谈话;造成严重后果的,严格追究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

下载建立长效机制排调矛盾纠纷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立长效机制排调矛盾纠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农村矛盾纠纷排调情况的问题与建议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以及各种经济利益的重新调整,社会矛盾不断增加,矛盾纠纷的主体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在农村一些因土地权属、邻里关系、婚姻家庭等......

    矛盾纠纷联调机制

    余店镇矛盾纠纷联调机制 一、 统一受理 1、认真听取当事人对矛盾纠纷情况的陈述,并按纠纷当事人的陈述的内容进行客观、真实、详尽的登记。 2、对登记的矛盾纠纷分门别类进行......

    关于农村矛盾纠纷排调情况的问题与建议(最终版)

    文章标题:关于农村矛盾纠纷排调情况的问题与建议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以及各种经济利益的重新调整,社会矛盾不断增加,矛盾纠纷的主体日益多样化、复杂化......

    *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长效机制

    镇安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长效机制镇安地处秦岭南麓中段。东与山阳、郧西接壤,西与宁陕相连,南与旬阳相邻,北与柞水交界。境内山大沟深,层峦叠嶂,土地总面积3487平方公里。是个“......

    加强全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长效机制

    加强全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长效机制 建设会议贯彻落实情况2010年10月13日全县加强全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长效机制建设会结束后,与会同志立即把会议精神向马站镇党委政......

    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长效机制

    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长效机制 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长效机制 镇安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长效机制 镇安地处秦岭南麓中段。东与山阳、郧西接壤,西与宁陕相连,南与旬阳相邻,北与柞水交......

    矛盾纠纷排处工作意见(全文5篇)

    局属各单位: 2007年,我局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的重点是: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了解群众关注的治安难点、热点问题,及时发现和掌握本单位的矛盾纠纷,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妥善处理,努力......

    建立长效机制,推进节能减排

    建立长效机制推进节能减排 我国在十一五期间提出了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国家发改委制定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