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念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3 03:17: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念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念调查报告》。

第一篇: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念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念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的数量随之逐年剧增,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劳动力资源配置日趋合理。这些不仅使得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社会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就业取向、就业方式等随之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通过这次调查发现了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念的变化。主要有:

一,就业心理状态

对就业形势和政策的认识与心态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对目前的就业形势的判断,61.3%的学生认为形势严峻,就业难,22.3%的学生认为形势正常,12.2%的学生认为形势较好,就业容易,4.2%的学生则对就业形势不了解。对就业程序方面的认知程度,73.2%的学生了解,15.2%的学生知道一点,11.6%的学生不了解。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就业程序和具体的就业情况还是比较了解,大部分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就业意识。

二,影响就业的因素

在影响就业因素方面的调查中,总体上,有36.2%的学生选个人能力,有21.3%的学生选社会实践,有27.3%的学生选专业,有10.1%的学生选学校,有5.1的学生选家庭背景。另外文理科存在一定的差别性,文科有63.%1的学生选择个人能力,理科有53.2%的学生选择专业。这和全国其他关于企业用人标准的调查较一致。

三,追求物质价值与追求精神价值之间的矛盾

从大学生的择业现状中可以看出很多大学生由过去的“到农村去、基层去、最艰苦的地方去”演变成“到外资企业去、到最发达的地区去”。当前大学生的择业标准,第一看发展前景,第二看施展才干的机会,第三看薪酬福利。他们非常看重自己的物质利益追求,但又不愿意完全放弃自己的精神需要,表现出明显的矛盾,但最终多数往往无法权衡其中利弊,倾向于注重物质利益。就个人主体而言,物质需要是第一需要,也是基础性的需要,但精神需要的价值也同样是人不可或缺的价值。大学生经过多年的教育消费,初次选择职业时重视物质利益本无可厚非,因为人的价值不能脱离物质条件只作为纯粹的精神追求。但部分大学生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择业价值观发生了倾斜,在择业上过分选择经济条件好、生活环境舒适、工资收人高的发达地区,而较少考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过多地倾向于发达地区和城市,把物质价值作为衡量个人职业选择最重要的标准,这样做必然会使自身脱离精神追求而过分强调物质追求,在追求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过程中最终倾向于物质价值,使相当多的优秀毕业生只能从事与其素质、能力极不相称的工作。这些情况不仅不利于大学生施展个人才华,而且还造成社会范围内的人才浪费和闲置。

四,找准自身定位,确立与自身条件相适合的择业取向

正确的自我评价和定位应该是大学生择业的前提条件。美国著名的职业问题专家柏森斯指出:在明智的职业选择中,有三个主要因素。一是清楚了解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志向、限制及其原因;二是了解各种职业所需要的知识,不同职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各种职业的有利与不利等。三是对以上两个因素做出明智的思考。

应该看到,大学生择业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买方市场”。在社会需求总量不足的时期内,毕业生之间挤占岗位的效应将是一个趋强的趋势。面对这种历史

性的变化,大学生要对自身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清楚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工作,适合什么工作,才能找到问题的突破口。确切的自身定位和全方位的职业规划,找准择业定位可以使毕业生具有开阔的视野和正确的择业观,这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

五,无论在什么时候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都会面临各种怎样和企业的双向选择。调查者在这方面的选择还是很明确的。有53.8%的调查者预计在择业过程中遇到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可能“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这给学生就业造成了很大的困惑。2.6%的调查者预计“户口难解决”,24.4%的调查者预计是“缺乏社会关系”7.7%的调查者预计“信息严重不足”不能很好的去加以选择,11.5%的调查者预计是其他的原因在择业过程中的阻力最大。没调查者选择“性别歧视”说明大家还是比较相信能力的。

而用人单位最关心的是求职者的能力包括“所学的专业能力”、“所毕业的学校”、“社会经验”以及“潜力”,占总调查的87.1%,“技能、特长、品德”只占到了10%的比重,剩下的2.9%的调查者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求职者的性别。

这是一个求职大军遭遇失业恐惧的时代,是一个追逐挑战又渴望成功的时代。求职择业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

我们建议:

一、大学生毕业后不能仅仅只有就业意识,因为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会在一定程度上饱和,现在尤为严重。因此我们要树立创业意识而不能把眼光仅仅限于就业。

二、要踏踏实实地做事,一步一个脚印,要有灵通的就业信息和强硬的个人素质。专业很重要,但要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有人说好关系是泥饭碗,会碎的;文凭是铁饭碗,会锈的;而只有能力才是金饭碗,走到哪里都会闪闪发亮。”在当今社会,只有有能力的人,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只有有能力的人,成长的舞台才会无禁区。

三、要搞好人际关系,广交益友。朋友多了不是坏事。一个人在外难免会遇到挫折,此时朋友的帮助对你来说很重要。

四、在选择职业时,要从实际出发,准确把握人才市场的供需信息。人才招聘会每周都在办,人才市场天天都开放,准确掌握人才市场的供求信息,对于当代大学生择业尤为重要。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谁能及时有效地获取信息,谁能从实际出发,准确审视就业形势,谁就能早日步入理想的职业岗位,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知识和才华。

第二篇: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2年

调查地点:洛阳各高校

调查对象:各高校大学生

调查方式:调查问卷,走访,交谈,网上资料查看

俗话说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是两件事,一个是发展问题、一个是安全问题,而国防它是人类社会发展与安全需要的产物,它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兴衰荣辱。国防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没有一个强大的国防,就没有国家的主权和独立,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振兴也就没有保障,国家独立自主,民族兴旺发达,离不开整个民族的尚武精神,离不开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国防军和后备力量的建设。所以,国防是国家独立自主的前提。

正文

一、调查目的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顶梁,是民族未来的希望,是国家力量的保证。中国目前有三千多万大学生,他们的知识文化水平比较高,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行为上都跟得上世界潮流,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新生的主要的力量,因此了解他们的国防意识是非常有意义和必要的事情。此次,我们通过对洛阳地区的各高校大学生进行抽查式问卷调查,是为

了调查当代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分析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国防意识现状。

二、调查内容及分析

从调查情况看,当今的大学生对于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程度,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防教育的针对性还不够强,渠道还比较单一,教育的效果还有待提高,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的隐患。广大大学生虽然对于和平时期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有比较一致的认识,但是,又认为这些都是别人的事,似乎与己无关,或并不打算为之献身

在对洛阳地区几所大学生的抽查中,绝大多数学生虽然认为国防建设重要,但这些都是别人的事,与自己无关,特别是那些认为国防建设很重要或比较重要的一些学生,也只是笼统说说,自己并没有准备要为国防建设做些什么,甚至表现为对国防建设的冷漠或抵制。比如大学生在回答如果部队从大学生中征集新兵您的态度时,表示“肯定不报名”达37%,而表示“非常愿意”报名的只有13%,其余为“比较愿意”28%或“无所谓”22%;在回答如果招收毕业大学生补充部队干部队伍时,有27%的同学明确表示“不愿意”,只有17%表示“非常愿意”,其余的“比较愿意”(38%)或“无所谓”(18%)。此外,还有少数学生对和平时期国防建设的必要性存在模糊的认识,这些也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一是认为和平时期没有战事,国防建设不重要或不太重要;二是把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认为加强国防建设必然影响经济建设中心地位。总之,这些情况说明,近年来我国的国防

教育并没有真正深入人心。

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情况呢?通过媒体和网上的信息以及对数十名高校大学生的走访调查中,我们通过分析了解到这一现状的产生主要是有两个因素。

1、长期安定和平的社会环境使得现代国民的国防观念日益淡化 目前,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国际环境相对比较安定,各个国家都以发展自身经济水平作为主要目标,我国自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以后,我国的周边环境趋于平静,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昔日“腹背受敌”的危境基本消除,在未来可预见的将来也似乎仍将有一个和平美好的前景。这种大好的局面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是不曾有过的,我们本该倍加珍惜。但是,新生代的大学生从没有经受过战争的洗礼,也无法亲身体验到战争的残酷,从而也无法深刻认识到国防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似乎天下太平了,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对于国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淡化,不愿意参与关于国防教育的活动。然而,国防作为一个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无论在什么样的国际环境下都应该备受关注。

2.一些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的不完善也使得学生对国防意义认识不足

现在全国普通高校都要求开设军事训练课和理论课,但是还有很多高校没有设立“军事教研室”等专门的职能机构,有的高校虽有,却有名无实,只是挂了一个牌而已,连上课的教室也存在困难,教学管理上也存在许多问题。部分高校国防教育未走上法制化、经常化和

规范化的轨道在我国,将国防教育工作以法律的形式正式确定下来的时间并不是很长,要想将国防教育扎扎实实的开展好,使其走上法制化、经常化和规范化的轨道还需要很长时间的摸索。从学前,到小学、中学、大学,国防教育都应当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融入学生的课堂学习、课外活动。多年来,在教育领域,大学生我国国防教育形式几乎是千篇一律的军训,而这仅有的军事训练科目也只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开展,而在剩下的几年大学生活中,学生接触到有关国防知识的几率几乎为零,这种短期、单一的国防教育模式并不能很好地起到培育和巩固大学生国防意识的作用。近年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的有关要求,各高校相继开设了国防教育课程。但在目前,高校国防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基本上采用班级授课的形式进行教学。这种形式单一的教学模式远远达不到让青少年确立国防观念的目的。

这就是目前当代大学生国防意识淡薄的主要因素。

三、结论、对策和建议

通过此次的调查我们总结当代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欠缺,对国防认识、重视程度不足,而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因素主要就是现在国际环境的相对安定以及部分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的不完善。

通过搜集资料我们了解到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我国的安全问题仍不容忽视,我国地处亚洲东部,陆上有15个邻国相接壤,与8个国家隔海相望,地处亚太地区的中心位置,特殊的地理位置早就了周边环境的复杂性。我国地缘环境可谓先天不足,有后天难补的一面,但也有后天可塑的一面,我国拥有世界第二长边界线,陆地边界长达

2.2万公里,海疆线长达1.8万公里,邻国众多,强邻不少,领土领海问题自然存在不好分歧。我国目前与多个国家都存在有领土争端,矛盾很多,局势总体稳定,局部严峻,安全问题复杂且风险加大。例如近期的钓鱼鸟问题,使得中日矛盾呈升温趋势。

另外,中国还存在有台独分子、藏独分子、疆独分子,这些人在外国势力的支持下,威胁着中国的统一和安定,给中国国内的安全环境造成了很大的隐患,所以,就是在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发展主题的今天,安全与国防问题仍然不可忽视,必须加以重视。大学生作为民族的栋梁和未来,必须提升自身的国防意识以应对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

为了提升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我们必须正确认识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和必要性。国防是全民的国防,作为当今高校大学生同样在国防上有着不可推卸的义务。在大学生中开展国防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加大教育宣传力度,提升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培养国防后备人才高校应当通过强化教师的国防意识,教育影响学生科学地设计学校的课程,相应增加国防教育的内容以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为依托,积极开展国防教育,强化学生的国防观。利用校园宣传媒体,通过开办国防教育专题、专栏节目等方式方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国防教育。学校还要加大投入,加强师资力量,改进教学手段建立一支思想稳定、业务娴熟的专职教师队伍,是高校

国防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教师编制应科学而合理地定编到位,并要注重骨干教师的培养。随着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化、全球化的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得到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

学校还可以定期的进行国防教育的讲座,跟同学们进行互动,使同学们可以真正的全面的认识到国防的重要意义。学校要认真的对待和组织军训,从而能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普及到国防的相关知识。

作为新时代的高校大学生应该做到把分析国际形势和我国周边的安全环境同国防素质教育的丰富实践结合起来,以求充分认识到依法普及和加强国防素质教育对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促进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从而使贯彻执行国防素质教育成为全体高校大学生的共同责任,成为每一个大学生的自觉行动。只有这样,国家建设才能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第三篇:当代大学生求职择业取向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求职择业取向调查报告

——以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为例

班级:金融102调查组成员:徐小云吴露冰朱萍萍指导老师: 刘芳

一调研时间:2010年11月8日-14日

二调研背景:当今世界在经济危机和社会现状下,越来越多的毕业大学生和未毕业大学生正在面对和将要面对严峻的就业问题。当前就业难的“寒冬”是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够感受和体会到的。以后愈加严峻的就业形势早已不是危言耸听的传说,昔日人们印象中的大学生也早已不是盘旋在梧桐树上的金凤凰。在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能适才而用,甚至成为“闲才”大学生毕业就失业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当前我国和社会的一项大难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是整个社会的燃眉之急。因此大学生的求职取向成为了一项十分重要并且迫切需要了解和关视的事。

三调研方法:问卷法

四调研结果:

(一)供求量悬殊过大,矛盾突出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大学生的未来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祖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大众都知道每年我国大学生人数有几百万人,而整个社会能够提供的工作岗位远远不足这个数字,每年总有一二百万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考生的增加,大学的扩招,当前经济的困境,因此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大,竞争压力大。在调查中有40%的大学生毕业后准备选择继续深造,以更高的台阶来竞争,或许他们是相等待时机,待经济危机过后就业情况好转之时以更好的优势择业。在问卷中对第一份工作的薪酬回答中,约35%选择1500-2000,约40%选择1000-1500,从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知道择业的情况(指有关薪酬方面的)。这些层次的薪酬是在激烈的就业情景下的无奈选择。

(二)就业方向过于集中

约38%的同学选择东南沿海地区,25%的人选择北京,上海地区,例如我家乡那边,几千大学生,研究生争取几个公务员的事情是屡见不鲜的。暂且不说大学生们的功利心,对于每个公民来说,好的待遇,工作,福利,高的工资都是自己所期盼的。在有的好公司的招聘现场,六七百人排成一条长龙站在烈日下暴晒,只为竞争那几个明额的场景,比河南的几百万考生竞争压力还大。

(三)就业方向不清晰,就业信息知道少。

有很多大学生对自己将来就业方向茫然无知,甚至连自己学的知识将来做什么用都不太清楚,对于自己将来如何做,如何做的更好更是不只秦汗无论魏晋的样子。关于是否关注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动态,竟有50%的人选择偶尔,偶尔一次足以震撼人心。

(四)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冲突

根据我国的经济水平,政策和社会需求,每年对不同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都不相同,比如前几年电子行业特别火,上电子科技大学似乎比上名牌大学还值,然而近几年不能再风光依旧。

有些专业的毕业生众多,但是在这方面社会当时的需求量变的很少。又有很多大学毕业生不愿意改变自己,不愿意调节自己的就业方向,这样就导致了大量的毕业生无法就业。对于求职时,怎样看待专业与工作性质的问题,有80%选择与专业要有关联性,不一定能对口。10%选择一定要与专业对口。可以看出不少同学能够接受与专业有关的工作,很少有人选择不对口的工作,这样必定将要出现不少问题。

(五)求职方法和工作经验欠缺对于在求职中最困扰你的问题回答中(多项选择),大多数人选择了缺乏工作经验和求职技巧。又有不少人选择缺乏社会关系,对于社会关系这个问题是因人而异的,现实中这个问题确实很明显和重要。这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暂且不作讨论。对于培养和获得实惠,适应能力与工作能力的回答,48%的人选择专业实习,35%的人选择社会兼职,15%的人选择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他们想通过这样的方式以培养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求职方法技巧。我们小组自己以为这样很有好处,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六)建议解决策略。

(1)适当调节更改大学生就业管念,我们这些合格的大学生学习的不仅是专业技能,而且有无畏、自强、善于调节和改变的能力。敢于挑战,敢于拼搏,不怕失败,保持积极的心态。我们正视社会,适应社会,所以调节和更改的能力是我们必须学习的能力,也应该能够做到学以致用。我们大学生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引导社会,促进社会的正常运行,为我们的祖国发展和腾飞尽全力。对于将来毕业和就业的心态,72%的同学选择充满信心,凭自己的实力迎接挑战,9%的同学选择镇定自若。可见我们大学生整体心态是积极向上,不怕困难的。只要保持这个信念,善于调节自身,我们相信我们都将是成功者。

(2)让大学生们正确了解和面对当前的就业问题,及早做好有关就业方面的准备。有句俗话是:防则无备,有备无患。以防将来盲目跟风或不知何去何从,空待机遇失机遇,浪费时间无时间,这样的最后结果只会是陷入更加艰难的困境,失去宝贵的青春,痛失抓住成功的手臂的机会。社会的原则是适者生存,如果某人不适应则会处处碰壁。而当今一体化的世界不会允许任何一个人永远逃避躲

藏。正确地了解,永敢的面对,才能够让我们在困境中看到希望的灯塔,登上成功的彼岸。

(3)适当降低工薪和待遇的期望。很多同学以为我们大学生都是上了十多年学,一路辛苦,一路坚持,终于熬到大学直至毕业。我们投资如此巨大,花了父母那么多的血汗钱。如果自己的工薪很低,待遇很差,和那些未上高中甚至未上初中小学的人相比,相差无几。内心的积郁,不平,气愤,愧疚,自责自然是难以扼制。在对于寻找第一份工作时,最重要的两项时,大多数选择职业发展空间和薪酬福利待遇。每项都有85%以上的人选择。可见这种心理占据绝大多数都有。在对培养和获得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中,大部分同学选择专业实习和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认为这方面很需要培养和锻炼。然而对于当前现状,这样的就业环境只能让我们先选择一个工作,待自己培养好各方面的能力后再试图发展。我们都知道是金子终究会发光,是蛹终究会变成飞蛾或蝴蝶。我们大学生正是如此。

(4)建议学校方面广泛采集就业方面的信息,介绍工作有关方面的知识。学校担负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39%的人对于求职渠道这个问题的选择是校园、社会招聘会。而对于面临毕业找工作的回答中71%选择就业。这时学校有助于大学生及时正确完备地了解择业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发挥引导作用,提出积极有用的方案。

(六)谢辞:我们小组的调研报告完毕,由于我们经验不足,能力有限,某些方面的诸多陋处,还望见凉。

(七)附录:发放调研问卷共40份,实际回收40份,有效回收率100%,其中向机电系大二同学发放10份(随机)向建设工程系大三学生随机发放10份,向经管系大一同学随机发放20份。调研问卷40份和各题选择率见于副件。

第四篇:大学生择业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我们做了一次问卷调查,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期望、就业素质的自我评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择业与就业的影响因素等方面,为高校就业指导和人才培养提供资料与对策研究依据。

调查结果呈现出几个问题:

一、多数学生对于“务实”有新的认识,就业期望趋向现实,主要表现在工作单位、工作区域等方面。

(1)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

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它们分别为41.76%、28.57%、27.84%。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多数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盛起。究其原因: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等因素。由此可见,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是必要的。

(2)就业取向: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66.54%。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密切相关。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影响学生择业就业的因素突出。

(1)多数学生对职业价值标准上,把“工资福利待遇”、“实现自我价值”作为重点考虑。这与学生实际就业时考虑的因素一致,即把薪金与个人价值和能力的体现作为重点考虑因素。

(2)在就业过程中,有44%的学生认为“经验及实践能力”为最重要的因素。而“学历”、“毕业院校或专业”、“应聘技巧”占有少部分与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的要求有关。

三、多数学生对就业素质的评价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明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1)多数学生的优势为“理论基础”、“师范技能”。

(2)有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实践能力”、“竞争与风险意识”处于劣势状态,分别达到35%、33%;其总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知识更新迅速,职业素质越来越综合;另—方面学校教育滞后,使大学毕业生就业时普遍有压力感和不适应感,对自己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缺乏自信。再一方面学生勇于挑战的心理素质还没形成。

第五篇:大学生择业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择业情况调查报告

2011-3-1 所谓择业,就是择业者根据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能力,从社会上各种职业中选择其中的一种作为自己从事的职业过程。任何已具备劳动能力的人,都要进入社会职业领域选择特定的职业。在职业选择过程中,择业者不仅要考虑到个人的需要、兴趣、能力等因素,还要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的择业则是在完成学业以后,必须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进入社会,选择今后所从事的职业,以获取稳定的收入,同时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择业观是在择业过程中对选择某种社会职业的认识、评价、态度、方法和心理倾向等。现今大学生的择业观大多是在校时期读书学习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如何选择职业这一实践活动的较稳定的认识、态度和基本的指导思想。择业观属于择业过程的心理层面,很多方面的问题都会改变大学生择业的标准,原因很简单人们差异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不同、思想层面参差不齐、以及学生时代的理想等。

恩格斯说,“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考或凭激情进行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这就是说,择业者的择业行为主要是受择业观支配的。总之,择业观是人们在择业过程中最根本的观点;择业观受世界观的制约,是人们的内心世界在择业过程中的折射与反映;择业观受人生价值观的支配。

关于大学生的择业观,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大学生择业观是毕业生对于择业目的和意义比较稳定的根本看法和态度的体现,它与毕业生自身利益和日常生活最为密切,是毕业生价值观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大学生择业观是大学生关于择业理想、择业动机、择业标准、择业意义的比较稳定的根本看法和态度的体现,也是大学生在思想上对社会职业岗位的初步定位。”而在校大学生的择业观正处于形成和完善阶段,通过本次调查,能够让更多的大学生认识到理性择业观的内涵和培养途径,把握自身择业观的形成规律,从而形成理性的择业目标,科学地认识社会各种职业;在建立合理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基础上,积极参与社会竞争,在任何职业领域里爱岗敬业,勤奋刻苦,踏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调查形式以及结论

本次调查通过以各种形式的收集资料,进行更人性化的整理。方便人们真切的了解到关于大学生的择业问题。

调查对象包括在校大学生以及应届毕业生对于就业选择的看法,以回答问题的形式进行调查。

通过各方面显示的数据进行整理规划,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根据针对性较强的问题进一步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表明:

1·大学生认为比较理想的就业地区国外8%、沿海城市58%、省会城市26%、中小城市8%。2·择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专业不对口28%、户口问题42%、缺乏社会关系30%。

3·在对以后发展的态度方面,60%的人选择就业、16%的人选择考公务员、24%的人选择考研究生。

从此次对部分大学生择业情况的调查数据看来,虽然大部分的学生对就业的前景不是很看好,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选择就业,而且面对各种困难都做好了心理准备。

综上所述,大学生择业情况调查结果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时代性。大学生择业观的形成和发展,与时代的变化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的社会发展期、不同的时代,均可体现出大学生不同的择业观。纵观历史不同的时期均呈现出特点各异的时代气息。20c70s末80’s初的大学生虽开始有了自己选择职业的意识,但时代背景造就他们毕业时必须服从国家分配,并且更注重“社会地位”。20c80s的大学生择业标准,第一位是社会地位,第二位是社会意义,第三位是发挥个人才能和报酬。到了80’s末,“符合个人特长”成为他们择业的首要标准。20c90s前期,大学生就业时追求“第一职业求稳定,第二职业求发财”。20c90s中期以后,曾流行的“待遇决定职位选择”的模式已基本过时,“能否发挥专长”又成为大学生择业首要标准,许多大学生认为要在个人和社会两个价值之间找寻最佳结合点。

2、主体性。从横向比较来看,大学生择业群体有自己鲜明的特征。有学者研究认为:大学生具有“五高峰、四最、三敢、两缺乏、一中心”的特点,即体力高峰、智力高峰、社会需求高峰、特殊行为高峰、成就高峰;最积极、最富有生气、最肯学习、最少保留思想;敢说、敢想、敢干;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常常以崇尚自我为中心。主要体现在职业选择过程中,他们崇尚自我、以个人为中心、注重个人奋斗、强调自我价值的体现;在职业活动中只愿当主角,不愿当配角,总担心自己被埋没、被大材小用等。

3、差异性。大学生择业观因大学生分布的地域不同、学历层次不同、所学专业不同、男女性别不同、需求重点不同而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从地域分布来看,大学生就业去向有东部与西部、沿海与内地、本地与外地等差异;从学科专业来看,大学生学习有文、理、工、农、医、经、管、艺等众多领域的差异。这些差异性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升学与职业的选择上,二是选择职业的出发点上。

通过调查研究,身为面临提前就业的大学生明白了择业观的重要性;同时也总结出面对就业前的基本准备和对于此种社会状况的些许建议。

1·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21c经济、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综合素质的竞争。而在校期间理应注意自己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提前做好择业准备。为适应社会完善自己的素质教育以及道德修养,同时要提高自我能力懂得创新、运用、以及社交人际。增强自我竞争力和自信心,使自己在短时间内适应社会、发挥本有才能。

2·进行择业心态的自我调整

在择业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挫折、矛盾和冲突,而学生应学会全面了解社会现实,客观地分析、评价自我,使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起来,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关系,根据社会需求正确解决自己就业定位问题,调整自己的择业心态。在校期间还要尤为注重自身抗挫折能力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同时还要培养奉献、创业和艰苦奋斗等精神。

3·学校应加强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工作

学校要适应新形势,采取相应改革措施。除了深化教学改革,在教授专业知识、培养综合素质、能力外,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形势教育、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可以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增强学生心理素质与社会竞争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就业指导,为学生提供正确就业信息,为社会培育优秀人才。

4·社会和学生家长要给予积极的关注和引导

社会应尽可能的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择业环境、提供更多的择业机会,尽量完善就业市场和人事制度,建立真正的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另外,家长和亲友也要主动关心毕业生择业期间应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缓解心理压力,使其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

下载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念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念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当代大学生恋爱观念(精选)

    浅谈当代大学生恋爱观念 【摘要】: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恋爱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普遍的现象,然而大学生处在特殊的时期,其恋爱观和恋爱行为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大学时期的学......

    我校学生择业观念调查报告[合集五篇]

    我校大学生择业观念调查报告 择业观是职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择业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高等教育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发展到今天的“大众教育”,大学生毕业人......

    当代大学生择业意向调查

    当代大学生择业意向调查 (一)2009年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为了应对严峻的2009年就业形势,拓宽2009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渠道,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积极商讨推出四项2009年就业政策 。就......

    探析当代大学生择业问题

    探析当代大学生择业问题 摘要: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大学生的命运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祖国未来的发展趋势。然而在当今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形下,择业问题......

    大学生择业方向调查报告

    大学生择业倾向调查报告 摘要:大学生就业率逐年下滑,大学生的就业难度越来越大。许多主观及客观的因素都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根据这次对哈师大范围内的大学生择业倾向的......

    大学生择业倾向调查报告

    大学生择业倾向调查报告 摘要:通过对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生就业倾向的问卷调查,详细分析了在目前的形式下,高校大学生在求职前的准备,求职价值观,求职期望等就业意......

    大学生择业倾向调查报告

    大学生择业倾向调查报告 题目的选择 在选择题目的时候,我们首先考虑的调查方向是影响人才流动的因素,但是基于题目过大,并且调查对象多为一工作人群,为调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于是......

    大学生养老观念调查报告

    商业保险论文---- 大学生养老观念调查报告学号:姓名:专业:组别:089124128 朱 元 青 劳动与社会保障081班经济学院大学生养老观念调查报告 人总是要老的,这是一种客观的不可逆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