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拼音教学四部曲
拼音教学四部曲
潘德华
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勤丰镇高寨小学
邮编:651203
联系电话:15987241084
【摘要】:低年级是学汉语拼音的重要时期,汉语拼音是认识汉字、学习普通话的工具,要把拼音教好,让学生读准、写准、拼准、用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关键词】:汉语拼音是认识汉字、学习普通话的工具读拼音写拼音记拼音用拼音汉语拼音是认识汉字、学习普通话的最好工具,要把拼音教好,让学生读准、写准、拼准、用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长达一个多月的纯拼音教学是枯燥无味的,很不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而汉语拼音的学习对学生的一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特别重要。兴趣是学好各种知识,掌握各种技能的动力,一个人如果对某种学习产生了兴趣,那么他的学习就会在一种愉快的状态下进行,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学起来也就会全神贯注,特别投入,学习就会产生好的效果。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学习汉语拼音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为了让学生对拼音学习产生兴趣。我在教学之前,做了积极的准备工作,根据孩子爱听故事的特点,我带着几本《童话故事》拼音读物走进课堂。给学生讲了《太阳的女儿》、《拇指姑娘》等童话故事,学生听得很入迷。我问:“你们喜欢这些故事吗?”学生们大声回答:“喜欢。”我又说:“书里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我讲也讲不完,还是你们自己读吧!”有的学生着急了,说:“老师,我们不认识字啊?”我赶紧说:“这本书是有拼音的,大家只要学会了汉语拼音,就可以读故事书了。”同学们情绪高涨地说:“赶紧教我们学汉语拼音吧!”于是我开始了拼音教学的第一课。这节课学生听得很认真,教学效果也很好。
在拼音教学中我采取“循序渐近,不断感知——初步认识、尝试应用——半扶半放,逐渐掌握——独立拼读,熟练运用”的步骤,让学生掌握规律和方法,从而达到能独立运用拼音来识字的目的。下面,我从几方面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我的拼音教学的体会:
第一步,读拼音。
读是汉语拼音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读分读声母、读韵母、读音节,而读韵母读音节就要读出声调,而拼读音节是拼音教学的重点,没有一定的训练量,就达不到拼读的要求。但是,重复拼读的过程是很枯燥的,容易引起学生厌倦。教学中教师范读,学生跟读这是最常用的,但要告诉学生发音方法、发音技巧,我总是借助课本图画让学生感悟字母的发音,如教学单音母a时,先看课本图画,让学生说说图上的内容,使学生理解a的音是小姑娘张大嘴巴唱歌练嗓子,从喉咙里发生出来的。教师示范读a,请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的口型,然后再讲解、体会发音要领,最后师生表演练嗓子,同桌相互练习发a的音。还有如:P、j、yuan
等好多声母、韵母都可以借助图画,让学生感悟字母的发音。还有四声的读法也很重要,如教六个单韵母a、o、e、i、u、ü的四声也要结合图体会,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训练四声读法,可以顺读、倒读、打乱读、随意读等,读准声调对拼读音节很重要,特别是二声和三声最容易混淆读不准。
教学中,我遇一个学生,说第四声是最后一声,我认为也对,但一般我们不这样说,还是要给他更正过来。在读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借助自然、逼真的、恰到好处的表情和姿态手势等体态语言,来加强表现力,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第二步,写拼音。
写好拼音是学好拼音的关键一环,要让学生在四线三格中认真把握,哪些字母占中格,哪些字母占中上格,哪些字母占中下格,哪些字母占三格。教学中老师要边讲解边示范,让学生仔细观察。怎样写好看,老师要提示,不能看一笔写一笔,要先记住字母的形体再书写。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最写不好的是a、u、h、n,而且h、n最容易h写成n,n写成h。
第三步记拼音。
记拼音,就是记拼音的形状和读音。一年级的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我可以采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方法帮助他们学拼音。如:拼音王国里的成员就像我们班里的同学,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样子和名字,拼音王国里的成员也都有自己的样子和名字,名字就是它的读音。
游戏法:如:记八个复韵母,我让学生亲手制作字母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帮助记忆。如拿“i”卡片的同学找到拿“u”卡片的朋友,就可以组成iu和ui;拿“i”卡的同学还可以找到拿“e”卡的朋友,组成ie和ei„„复韵母ai、ei、ui、ao、ou、iu、ie、üe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记忆,不仅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还增强了趣味性。
表演对比法:如:对形近字母的记忆。让学生仔细观察形近、易混的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形体,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对比,加之表演,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b—d两个声母,学生很易混,我就让两个同学盘腿相对而坐,让学生观察他们盘腿的样子就像b—d,再让学生分辨b—d半圆的方向,增强学生的记忆。还有如:m、n。
编顺口溜、口诀:对于声母中几组形近易混的字母我还可以编成儿歌帮助学生记忆,如b—d可记:正六(6)b,反六(6)d;p—q记:正九(9)q,反九(9)p;n—m—h记,一个门洞n,两个门洞m,一把椅子h。j—q—x与ü相拼的规律我也编了顺口溜:小ü小ü有礼貌,见了j、q、x脱帽又敬礼。这种方法学生愿意记,记得牢。
编故事法:如j、q、x、y与ü相拼规则。j、q、x、y是四兄弟,他们住在树林里的一幢木房子里,小u和小ü是他们的邻居。小u脾气很坏,又没有礼貌,所以j、q、x、y从不和他在一起玩;小ü弟弟最有礼貌了,每次见到j、q、x、y四位哥哥,就赶快脱帽子行礼,因此他们成了好朋友。这个小故事紧紧扣住了拼音省写规律的知识要点,学生弄清道理后,在津津有味听故事的同时,也把省写规律记住了。这样就有效地突破了声、韵母相结合时,其书写规则较抽象、难掌握的问题。
实物直观操作法:如学了声母b与ā相拼bā,拿出8支小棒,8支粉笔让学生边数边拼读记忆;b与í相拼bí,可让学生认识各种笔(铅笔、粉笔、圆珠笔等)。
当然,以上各种方法是互相补充,可交替使用的。记住了拼音的形状、读音、规则,记住了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分得清,记得明,考试时分辨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这样的题也难不住我们。课下带领学生做游戏,如玩丢手绢的游戏时,被抓的可背顺口溜或背声母或韵母,这样既巩固了课上所学知识,又丰富学生的课间活动,利用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乐中学,在学中悟,使汉语拼音形象地留在学生的记忆中。
第四步,用拼音。
学拼音是为了用,只会读不会写,只会写不会读,都不能应用自如,只有读写并进效果才会更好。学完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后,我让学生玩拼音扑克,还有每次上语文课前几分钟,都可以进行读写训练、拼读训练,巩固拼音。如:看图写音节、看实物写音节,给词语注音,或者让学生把音节与图画对号入座、连线,请学生读音节。每天回家把拼音读读给家长听,再记住家长对学生读拼音的评价,第二天说给老师听。还有课外读拼音读物讲故事比赛等。拼音学得最好的可以直呼音节,像有的纯拼音课文,诗歌,《汉语拼音报》上就有这方面的内容。
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我们还要教给学生拼读规则,两拼音(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拼猛一碰)、三拼音(声轻介快韵母响)、轻声、儿化的规则,标调口诀。还可以自制教具(卡片,音节拼读卡),利用多媒体课件、动画等直观形象的方法,总之,我们在拼音教学中要采用不拘一格的形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努力探索着一条学好汉语拼音的途径。
(字数2989)
第二篇: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四部曲”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四部曲”
〔关键词〕 历史教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流程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课堂教学进行构思、规划与安排的过程。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科学的教学设计能够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进行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整个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础。高中历史教师若想设计出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首先,要深入钻研《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切实理解和把握课程总体目标要求。然后,具体分析某单元某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并运用概括性术语列出不同单元或课时的综合性教学目标。最后,运用能够表明具体行为的术语列出一系列反映学生学习结果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避免陷入两个误区。其一,抛开模块整体目标来设计某一具体的课时教学目标。这会导致课时教学目标出现方向偏差,乃至设计出无效目标或假目标。其二,把模块整体目标直接作为课时教学目标。这会导致课时教学目标“大”而“空”,可操作性不强,不利于教学的顺利实施。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2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为例,其模块整体目标有两个:1.了解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2.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实践表明,历史教师直接将本模块整体目标作为教材第17课至第19课的课时教学目标是行不通的。若要把本模块整体目标变成具有可操作性的课时教学目标,教师应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分解,进而设计出如下课时教学目标: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归纳“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掌握二战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内容。这种教学目标“小”而“精”,可操作性强,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实施和学生的学习。
二、教学方法的设计
历史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自身特点、功能和适用范围,没有哪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历史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及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接受能力等具体情况来进行教学方法的设计。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2第5课《开辟新航路》时,教师可选用“问题探究法”,即创设问题情境,用“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新航路是如何开辟的?”和“开辟新航路有何影响?”三个问题统揽本课教学,引领学生进行探究。
三、教学内容的设计
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师实施教学的重要工具,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教学内容,但教师不能照本宣科或不加指导地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是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对教材
内容予以适度取舍、补充和简化,进而确定教学内容。教师可把教学内容设计成具体问题,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其中,对于一些较为简单、易于理解的知识内容,应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对于具有一定学习难度的知识内容,教师可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并适时加以点拨。这样做,不仅能够使课堂教学变得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
四、教学流程的设计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很少有教师会对教学流程进行设计,基本上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方式。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历史教师应在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原则的基础上,对教学流程进行精心设计。其一,设置学生自主学习环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安排适宜的自主学习任务,并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其二,设置问题探究环节。教师在每课时可设计3个—4个探究性问题,以问题引领教学,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其三,将课堂教学向课前和课后延伸,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复习、资料收集等。其四,设置课后反思环节。教师通过这种“学—教—练—评(反思)”的教学流程设计,可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第三篇:“问题解决”教学四部曲
“问题解决”教学四部曲
“问题解决”作为数学新课程标准总目标中的四大块之一,是数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新课程的一个亮点。新课标将“解决问题”改为“问题解决”,可见专家们更加重视的是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的是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本人对“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和研究,初步构建了“问题解决”教学的四个基本环节,让学生在学习中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从而培养和提高他们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培养问题意识,提出问题
学生问题意识主要体现在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解决问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发展更为重要。为了能够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我认为应该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入手,让学生敢问,会问,问得有价值,从而有效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1.民主氛围的创设
要想让学生敞开问题意识的大门,作为教师我们要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尊重的课堂氛围。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发挥课堂的主导作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即使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不着边际,也要用微笑来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鼓励的同时,更要让会提问的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带动全班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敢向权威挑战。当然,教师不是无原则地包容学生,对于故意捣乱的学生也要加以约束,保护其他学生那扇敞开的问题之门。
2.思维训练的强化
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我在教学中采取了“找茬”训练,借助错题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思维,在质疑中启发领悟,使其产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想法。
3.数学情境的创设
数学情境是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它源于某种情境,情境里含有相关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这种情境以数学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疑问,在探索中遇到障碍,形成“认知冲突”,促使学生产生解疑除障的强烈要求。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时,教师出示一件羊毛衣的标签:羊毛80%,涤纶20%,师:“看到这个标签上的数字大家想到了什么?”生:“这件羊毛衣羊毛含量高,穿起来保暖。”师:“为什么不用分数来表示?”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积极讨论起来。这样的情境让学生形成了强烈的问题意识,让接下来的学习就更加主动,课堂更加精彩。
二、引导自主探究,分析问题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只是要向学生传授多少知识,而是让学生在接受新知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探究能力、创新能力。除了教师的培养外,学生的自主探究才是促进各种能力发展的动力。因此,教师要多安排学生一些自主探索的活动,如试一试,猜一猜,想一想,做一做等。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些尝试的机会,让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这样就能使学生很快地进入自主探索的状态去主动地分析问题、研究问题。
例如,在学习了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后,解决问题:“一个长9厘米,宽6厘米,高8厘米的盒子,用来装边长为3厘米的小正方体,能装多少个?”为了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分析问题的关键,我让学生回家动手做做看。这样学生通过实践得出结论:高8厘米能装2层小正方体还剩2厘米,那2厘米不够就只能空着。
又如在学习了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容积和容积单位”后,让学生猜一猜教室的容积、图书柜的容积、文具盒的容积大约有多少?这样不但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调动了学生进行比较和估算的思维能力。实践证明,通过试一试,猜一猜,想一想,做一做等活动,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获得更多探究问题的方法。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在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技能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大胆尝试,主动研究。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问题解决,体验那种成功的成就感,促使以后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
三、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在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有组织、有指导的互助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你问我答,相互补充、启发,共同提高。组与组之间亦可相互帮助,如果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再引导点拨,这样的交流合作,使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组与组之间真正实现了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形成能力的发展。
当然,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明确规定学习的任务,培养小组合作的良好习惯。第一,要求学生在合作交流前先进行独立地思考,给予学生交流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再把自己的疑问进行讨论,形成小组的意见;第二,在小组讨论交流时,教师要参与到小组的交流活动中,这样可以随时地了解讨论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引导点拨,避免学生走弯路,讨论没有价值的问题,浪费时间。
当小组的交流讨论没有进展时,教师要由浅入深地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分析问题,质疑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让学生用卡纸剪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通过拼接来探究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他们在拼的过程中,互相交流探究,几分钟后都拿出了梯形面积计算的公式。在交流中可以看到很多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还要很多问题一个人在有限的时间来是根本无法完成的,深切感受到合作的力量。
小组合作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种学习方式与传统的讲授课相比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新课标更是提倡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重视学生合作空间,鼓励学生多角度地质疑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但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升。
四、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应用
数学源于生活,也要回归生活。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只是在“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上去探究,在教学设计上一味地挖掘知识的深度和扩大知识的广度,却很少把数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这就造成很多学生在生活中无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造成了它们之间的脱节。如果我们能站在学生实际生活的角度,多收集一些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培养他们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把问题带进课堂,在教学中整合利用教材资源,把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不断地向学生渗透应用数学的意识。
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这一内容时,教师设置了一个数学情境:老师的家里有个老房子,现在要重新装修,房间的尺寸老师已经量好了,根据这些数据请大家帮忙老师算出地面、墙壁、天花板以及门窗的面积,然后再告诉学生老师要铺的地砖边长和价格以及每桶油漆能粉刷的面积和价格,让学生算出这些房间要贴多少块地砖?要买多少桶油漆?一共要花多少钱?通过这样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数学知识,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他们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问题解决”教学中,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在思维的强化训练中,在数学情境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课堂的动手操作、猜测质疑、合作交流等活动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升,创新意识得到培养,思维品质得到发展,同时提高了数学应用意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第四篇:执行力四部曲
在前一篇文章《文化决定组织管理的成败》中,我们剖析了文化在大型呼叫中心管理中的作用,指出:要想建立世界一流的呼叫中心,必须要让企业文化回归本位,发挥其应有的强大作用。文化决定企业是否会成功,文化决定企业的成败,文化决定企业的生命力是否长久。但是,在现实中,如何将企业文化贯彻到管理中,将企业文化与管理方式相融合,也就是说,企业文化如何落地,这是一个未曾有人认真探索过的课题。
一、企业文化落地的认识到实践
文化建设的本质是达到组织行为、方式、思维的一致性。其表现形式有两种:服从和认同。这两者表面相同,但实质并不一样。服从只是表面上现象,而认同才是真正接受、自觉执行,最终在行动上践行。很多管理者只看到了表面的服从,而没有能够探索如何将企业文化落实到员工的执行中,实现真正的认同。调查中发现,很多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理念知晓率虽然很高,但是在平时的工作行为上和文化要求上其执行相差很远,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企业文化没有落地,说一套,做一套。在一个企业内部,解决企业文化落地的关键在于理念的认同,实现员工与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执行。这种认同,不是简单的全体员工对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在概念上的知晓,甚至朗朗上口,倒背如流,也不仅仅是指员工对文化理念在涵义上的认可、统一,而是要求员工对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理念完全、衷心地拥护,并在行为中自觉践行、示范和传播。
所谓企业文化落地,是指企业文化被员工接受并自觉执行。这是一个结果,也是一个状态。因此,企业文化落地是一种过程,包括三层涵义,一是企业文化转化为全体员工认同的观点;二是从理论层面口号转化为制度层面的规则;三是员工在行为中自觉落实和体现。这三个环节是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的。企业在引进企业文化理念之后,就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已经完成。其实,这只是企业文化导入的开始,只是建立了企业文化理念。从理念到企业文化真正作用,转化为员工的实际行动,体现在员工的工作行为中,还必须经过从认识到实践的转化,这个转化过程必须经过“企业文化落地”的通道。如图1所示。
图1:“企业文化落地通道”示意图
在图1中,左边的圆筒代表企业文化理念,右边的圆筒表示企业文化在员工行为中的落实、执行和真正的认同,企业文化理论必须经过文化落地方案的实施这个通道才能真正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才能真正得到运用。
二、企业文化落地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文化落地,是企业文化理念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积极运用。如果企业文化的建设到理论认识为止,那么还只是进行到一半,不能真正将企业文化落地,那么前面的工作都将前功尽弃。目前,很多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不少误区:一是简单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二是肤浅诠释企业文化就是规章制度;三是普遍觉得企业文化就是文体活动;四是片面理解企业文化就是标语口号;五是机械模仿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标志。以上几种观点都是只看到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和载体,因而都走进了认识的误区,对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作了片面的理解,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对实际工作也十分不利。
三、企业文化落地四步法介绍
企业文化落地是理论成果的升华与发展。企业文化理念的提出,只是我们对企业文化管理思想和方法有了理论的认识,这种认识还需要在企业发展的实践中进行检验,不断完善。通过企业文化落地,将企业文化理论成果进行升华与发展,并被员工接受并自觉执行,才能真正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目标。
作者从自己多年的管理工作实践和呼叫中心管理经验中,总结出构建企业文化完整的、具有逻辑性的理论体系,并且提炼出一整套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诊断评估方法,也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使得可以紧紧抓住企业文化落地的核心,使企业文化既实现起飞,又能够落到实处,形成一个企业文化建设的完整流程。
企业文化落地方四步法从价值观念——管理工具——员工行为改变——工作改进四个方面,构建了全面的文化落地体系(见图2)。
图2:企业文化落地体系
在以上企业文化落地四步法体系中,主要分为四个层层递进的方面:
1、价值观念是指深入理解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涵义;
2、管理工具是将公司核心价值观转变为和管理、组织思维、员工行为相结合的管理工具;
3、通过管理工具的推广和使用引导员工思维、能力和行为的改变;
4、通过员工的改变推动组织工作绩效的提升,实现工作改进。
四、中国移动淮安呼叫中心企业文化落地系统介绍
(一)企业文化落地体系建设
江苏公司客服中心淮安分中心为了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系统地设计了公司企业文化落地方案,将公司核心价值管理转化为更具有操作性的管理工具,通过管理的工具的推广和使用推动员工的行为改变,通过员工思维、能力和行为的改变促进组织工作绩效的改进。该方案通过三年规划和实施,已经得到有效实施并取得显著成效(见图3):
图3:企业文化落地方案系统图
从图3中可以看出,企业文化落地方案主要分为如下四步:
1、公司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中心全体成员首先深入理解了公司核心价值观“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涵义;
2、管理工具的设计:针对公司核心价值观,中心创新设计了“核心价值观五项修炼”落地方案,分别从品格、思维、情绪、行为、成长五个方面来提升员工,将公司核心价值观转变为管理、组织思维、员工行为相结合的管理工具;
3、行为改变的测量:为了管理模型的应用情况(即员工行为的改变程度)可测量和可量化,中心设计了员工五项素质测量模型;
4、工作改进的效果:为了解企业文化建设对组织工作绩效的提升效果,中心对员工素质能力的提升情况、员工自身和公司价值的一致性、员工心理健康程度、员工流失率和服务质量进行了跟踪测量。
(二)企业文化落地方案
在中国移动公司核心价值观“正德厚生,臻与至善”的基础上,中国移动淮安呼叫中心于2006年3月创新提出了“核心价值观的五项修炼”企业文化落地方案。该方案从品格、思维、情绪、行为、成长五个方面将公司核心价值观有效落地,使公司文化理念转变为可执行的五项管理工具,分别是(见图4): 1.关于员工品格的“至善若水”管理模型 2.关于员工思维的“层次模型”管理模型 3.关于员工行为的“及时转弯”管理模型 4.关于员工心态的“魔方理论”管理模型 5.关于员工成长的“经营自我”管理模型
真正做到文化和管理相结合,文化和员工思维相结合,文化和员工行为相结合。
图4:中国移动“核心价值观的五项修炼”企业文化落地方案
中心“核心价值观的五项修炼”企业文化落地方案在中心的推广和实施取得了良好的影响力,将价值观分为五个管理工具,更具个体化和针对性;它将价值观转变为管理工具,使价值观和管理思维进一步紧密结合;企业文化落地方案通过图示的方式进行宣贯,便于员工的理解和传播;方案中所有的模型和图示以及表达词汇全都来源于员工的常用词,便于员工接受,并进一步推广。现举其中一例进行说明。
例如管理模型二:关于思维的“层次模型”(见图5)
图5:“核心价值观的五项修炼”落地方案管理模型图二:层次模型
在组织管理中,当员工绩效不好的时候,很多人首先采用考核的方法,但是考核不一定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图5中说明,导致绩效不好的原因可能是多个方面,并且问题的层次也不相同,如可能是环境、行为、能力、思维等多种原因。不同层次的问题应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如是环境的问题,则处理的方法不应该是考核员工,而是管理者要去改变工作环境;如果问题原因是能力问题,那么应该加强培训和能力提升,而不是简单的考核。因此,解决问题前,首先要定位问题发生的层次,不同层次的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将低层次的问题放在高层次上,可能易于解决;反之,可能不易解决,或效率很低。
层次模型把问题发生的层次分为:环境、行为、能力、流程、价值观、身份、目的等七个层次,管理者通过界定问题的层次,针对性地提出激励措施和解决办法,进而激励员工。层次模型的核心是要求所有员工,尤其是管理者,不能简单的处理问题,要有能力准确地分析问题发生的层次,并能够制定有针对性的高效的改进方案,能够帮助别人和指导别人提高。根据“层次模型”管理工具,中心开发了“指导与激励”文化素质能力测试模型。
(三)员工组织文化行为等级测量模型
为了使得“核心价值观的五项修炼”落地方案管理模型能够实现可测量、可量化、可操作,加强方案的通用性和科学性,中心从2006年5月起,通过半年多的努力,建立了员工组织文化行为等级测量模型。该测量模型围绕“核心价值管理五项修炼方案”中的五个管理模型,设计了五项通用素质,分别是:
1.对应于“至善若水”管理模型的“品德与能力”素质; 2.对应于“层次模型”管理模型的“指导与激励”素质; 3.对应于“魔方理论”管理模型的“开放与学习”素质; 4.对应于“及时转弯”管理模型的“转变与适应”素质; 5.对应于“经营自我”管理模型的“行为与成长”素质。
该测量模型在素质定义的基础上对各种行为表现进行了等级划分,以测量员工每一项素质所达到的程度。各素质的测量模型如下: “品德与能力”素质
1、素质定义
正直诚信,处理问题公平公正。富有责任感,对于自己的任务、决策和对下属的指导承担责任。具有对岗位全局把握的水平和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能够承担压力和挫折,积极帮助员工成长。
2、行为等级(见表一)
表一
“指导与激励”素质
1、素质定义
问题发生时,能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如工作环境、员工行为、员工能力、员工价值观、员工愿景等原因,针对问题的层次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案,而不是简单的结果考核。对员工充分指导,和员工一起完成任务。对员工进行针对性激励,充分调动员工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员工自我激励和管理。
2、行为等级(见表二)
表二
“开放与学习”素质
1、素质定义
主动运用恰当的沟通方式,营造和谐的沟通氛围。以开放的心态、宽容的态度吸收他人的思想精髓,将多种层面的认识融合贯通为大家的共识。工作中善于主动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和思想层次。
2、行为等级(见表三)
表三
“转变与适应”素质
1、素质定义
根据环境和各种工作要求以及条件的变化,调整工作方法,工作重点,工作标准,随需而变,不断总结,调整目标来适应新的环境。敏锐把握工作要求变化和潜在机会,力争成为先行者。
2、行为等级(见表四)
表四
“行为与成长”素质
1、素质定义
对工作和成长有长远的规划,并在现实中有计划地落实。做增加自己价值的事情。能将所有精力用于完成每一件事情,做好每一件事情。
2、行为等级(见表五)
表五
员工组织文化行为等级测量模型是针对中心全体员工而建立的,适用于中心所有员工,从文化的角度将公司核心价值观行为化,明确了中心所有员工的价值取向,也是实际工作生活中的行为准则。通过文化素质模型建立与应用,对照素质定义将企业文化素质可衡量化,可用于指导人员招聘选拔、能力提升培训等工作。员工组织文化行为等级测量模型已经成为我中心全体员工个人素质能力提升的指导工具。
(四)企业文化落地方案实施效果
通过企业文化落地体系的全面建设,淮安呼叫中心的文化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这表现在多项员工和企业测量数据上:
1、员工心理健康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经过对中心全体员工的压力和素质测评,我中心员工压力水平远远低于行业内平均水平,员工心理健康水平处于行业内优秀水平(见图6),表明我中心的全面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图6:员工心理健康水平数据(由正业宏通咨询公司测评)
2、员工和公司价值的一致性远远好于行业均值
淮安中心员工的工作压力数据中心的价值一致性指标远远好于行业平均水平,行业值为9.22%,淮安中心值为3.70%,见图7(图中数值越低越好)。
图7:中心员工工作压力数据
3、员工流失率保持同行业最好水平通过深入推进企业文化落地方案的实施,2006年全年淮安分中心流失率9.87%,保持行业中最好水平(行业流失率在30%左右)。2007年中心新招聘人员签约率平均达到98.9%。
4、服务质量行业领先
从07年行业客户满意度调查发现,中心的客户满意度达到88.2%,高于行业全国评价水平7.4个百分点,领先于竞争对手17.8个百分点,保持了较高的服务质量。
5、员工的五项文化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根据“员工组织文化行为等级测量模型”,中心分别于2006年11月和2007年10月组织了全员的五项文化素质测评工作,从数据可以看出,通过“五项修炼”文化落地方案的推进实施,07年淮安中心员工的五项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具体数据见图8。
图8:中心员工五项素质提升数据
第五篇:小学英语对话教学四部曲
小学英语对话教学四部曲
小学英语教师应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在课堂对话教学中,注意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潜能,采取竞争性体制,让学生享受成功体验,使整个对话教学过程在学生自我推进意识中得到完善,促使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我在初步的教学尝试中,根据教材的结构安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小学英语教学分成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听一听
对于缺少英语语言环境的大多数中国小学生来说,听,是他们获取英语知识和纯正优美的语音语调的唯一途径。也只有具备一定的听力,才能听懂别人说的英语,才能使学生有信心去说,与别人用英语进行交际,才能保证英语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给他们一个听的目的和方向,把他们的精神集中起来,从听中理解对话。例如:在学四年级英语课时,我在学生听录音之前提出了三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