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快乐作文四部曲
快乐作文四部曲
长期以来,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广大教师的一个难题。小学生不敢写作文,不爱写作文,不会写作文。在40分钟的时间内,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写不出一篇像样的作文,不是写得像兔子的尾巴,干巴巴的,就是罗里啰嗦,无病呻吟,再不就前言不搭后语,杂乱无章。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呢?在教学中,我不断进行着探索,总结出快乐作文四部曲,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习作,从而体验到作文的乐趣。
一、快乐生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学生的写作素材主要来自生活。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做生活的有心人,表达时就能信手拈来,涉笔成趣,妙笔生花。《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关注儿童,了解学生生活的主导活动,从儿童生活入手,研究作文教法,加强作文与生活的联系,把作文课变成鲜活生命的活动场所,努力实现从关注作文教法到关注儿童的转变,这是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率的重要策略。
在习作教学实践中,我注重从生活入手,还作文以本真,改变过去一味躲在教室内模仿范文,闭门造车的做法,引导学生走出校门,亲近自然,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去听,去看,去摸,去想,去感受,尽情地想象。拥抱生活,体验生活,不断拓宽学生生活的领域,引导学生从“我”的世界走向“周围”的世界,从“我”的生活走向“社会性群体”的生活,从作文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学会关注天下事,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景和物。从生活中选取素材,让学生想写啥就写啥,爱写啥就写啥。房前屋后在了各种树木,乘凉时,观察一下它们的姿态,欣赏一下它们树叶婆娑的身影,把自然之树变成眼中之树,进而变成“胸中之树”,这样,写起来挥洒自如,得心应手。花坛中,盛开着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的花朵,吸引了自己的注意,走近它们细细欣赏,去看、去闻、去想,再观察一下其间一只只可爱的小蜜蜂,它们翩翩起舞的姿态,它们自由自在陶醉花海中的情景„„生活中可写的东西太多,只要留意生活,只要真心去感受生活,作文就会成为忠实的记录者,成为最好的伙伴,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生活的滋味,丰富敏感的心灵。
为了收到良好的观察效果,我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是他们知道了观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要抓住景物的特点。通过观察,使学生不断积累了感性的写作素材。
二、快乐阅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我国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说过:“问语文学得好的人,都说是课外看书。”可见大量阅读的重要性。“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河。”没有日积月累的大量阅读,就没有学生深厚的语文功底。
新课标明确规定了义务教育各学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第一学段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第四学段不少于260万字。也就是说,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应当在400万字以上。
因此,在教学中我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导学生多读多背,扩大阅读面,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我的具体做法是:
1.搜集和购买新课标中指定的课外读物,鼓励学生订阅报刊杂志,使内容健康向上,思维新奇,符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报刊进入学生生活,从而扩展阅读面,增长见识,丰富阅历
2.开设班级图书角。发动全班学生将自己的课外书放到图书角,统一管理,随时借阅。这样每位学生的课外书就从几本变成了几十本、几百本,使学生的阅读量不断增加,积极营造人人都读课外书的良好氛围,积累的素材越来越多,写作水平不断提高。
3.培养学生不动笔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备有一本“采蜜”本,阅读时,将文中好词佳句、成语格言及时摘抄,程度好的学生还可以写一写自己的读书心得。
4.课前开设“三分钟读书交流”活动。三分钟的古诗交流,使他们了解了我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三分钟的好词佳句交流,使他们学会了阅读后要不断积累„„通过交流,使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5.制作剪贴本。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把自己需要的、感兴趣的内容或图画剪下来,然后粘贴在剪贴本上。贴的形式不要求统一,只要细心认真,保持本的干净整洁。同时,还可以在自己摘录的文字旁边配上用彩笔自画的插图、花边。剪剪贴贴,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既获得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
三、快乐作文──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我们要减少对学生的束缚,把作文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由状态下表达出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的感受。
1.自主拟题。教师命题学生写,在很大程度上会束缚学生的写作思维,压抑学生的个性。教师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揣度学生对于什么题目会有话可说,说出一个范围,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你出适合自己表达的题目来进行作文。如进行“赞美家乡”作文训练时,我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拟出不同的题目来写,结果学生有按中心命题的,如《我爱大沽夹河》《我爱家乡的草莓》;有按事件命题的,如《我家住上了楼房》《九路车开进我们村》;有按事物命题的,如《崭新的polo》《可爱的大樱桃》„„自主命题,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学生有了确定题目的自主权,写什么内容就有了较大的空间,学生就不会感到没有东西可写了,使学生根据自己情趣和生活积累各取所喜、各显神通,真实具体地写出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2.自拟中心。作文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练习,教师对文章的中心统得过死,会束缚学生的手脚,压抑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应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没有必要用太多的条条框框去束缚学生,要尊
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让学生说出他真正想说的话,自由地去写。如让学生以“,我想对你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在文题的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要说真话,抒真情,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大多数学生都写出了父母、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和自己对父母、老师的感激之情,有一个学生却写出了爸爸对弟弟的偏爱和自己对爸爸的恨。对于这样的个性思想,教师要加倍予以呵护引导。因为只有在自由、民主、平等、宽容、和谐的氛围里,学生才可能讲真话,抒真情,学生的个性才可能被张扬。
3.自定体裁。古人说:“文无定法。”在学生作文时,应让学生自主选定体裁,选取自己最擅长的和最喜欢的问题去写,学生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不收任何形式的束缚和限制。如进行以“家乡的变化”为话题的作文训练时,学生有的以记叙文形式练习,描写家乡的一处景物,写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有的以书信形式向远方的亲戚朋友介绍家乡近几年的巨大变化;有的以调查报告、诗歌、童话的形式写出了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反映了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四、快乐评价──多措并举评佳作,文有好评劲自足
学生对作文有没有兴趣,愿不愿意写,是决定作文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乐于表达”,就是学生愿意写、乐意写,有浓厚的写作兴趣,感到作文是快乐的。激励成功的评价机制正是实现这一要求的保证。在教学中我千方百计鼓励学生,表扬他们的细微进步,肯定他们的成功,激发他们对作文的浓厚兴趣,让他们快乐地上每一堂作文课,并不断创设让学生进行自我展示的机会与空间,积极搭建学生交流习作的平台。通过多种途径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到来自他人的喝彩与掌声,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习作的动力与信心。
1.作文讲评时,通过学生自评、组内互评等方式,把一些写得好的作文读给同学听,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的兴趣。
2.开辟班级作文园地。欢迎学生把自己认为的得意之作,在文后自行写上几句自己赞赏自己的话,然后张贴在作文园地内,自觉地与他人交流欣赏。
3.编写一本作文书籍。要求每人将写得特别好的日记,平时的优秀作文或者精彩片段收集在专门的本子上,并配上一些小插图,编写自己的佳作选。定期让学生进行交流,互相欣赏,互相学习借鉴。
4.作文批改结束后,挑选出3──5篇优秀习作,附上简短的评语,为学生订制一本自制的“优秀作文选”,形成班级作文刊物,供学生阅读欣赏,取长补短。
5.指导学生对优秀习作进行修改,引导学生向一些作文刊物投稿。至今,已指导学生在《中小学作文教学》《红蕾》《学习方法报》《语文学习报》等刊物上发表作品近20篇。当作文变成铅字,当鲜红的获奖证书和精美的奖品寄到学生面前,学生就会油然产生自豪感和成就感,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作文是一种展示生命、反映生活、与人交流的活动。在作文教学改革的路途上,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更新观念,努力探索,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学生创造一片快乐作文的广阔天空,让我们的作文教学焕发出灿烂的光彩。
第二篇:快乐作文四部曲
快乐作文四部曲
长期以来,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广大教师的一个难题。小学生不敢写作文,不爱写作文,不会写作文。在40分钟的时间内,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写不出一篇像样的作文,不是写得像兔子的尾巴,干巴巴的,就是罗里啰嗦,无病呻吟,再不就前言不搭后语,杂乱无章。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呢?在教学中,我不断进行着探索,总结出快乐作文四部曲,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习作,从而体验到作文的乐趣。
一、快乐生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学生的写作素材主要来自生活。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做生活的有心人,表达时就能信手拈来,涉笔成趣,妙笔生花。《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关注儿童,了解学生生活的主导活动,从儿童生活入手,研究作文教法,加强作文与生活的联系,把作文课变成鲜活生命的活动场所,努力实现从关注作文教法到关注儿童的转变,这是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率的重要策略。
在习作教学实践中,我注重从生活入手,还作文以本真,改变过去一味躲在教室内模仿范文,闭门造车的做法,引导学生走出校门,亲近自然,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去听,去看,去摸,去想,去感受,尽情地想象。拥抱生活,体验生活,不断拓宽学生生活的领域,引导学生从“我”的世界走向“周围”的世界,从“我”的生活走向“社会性群体”的生活,从作文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学会关注天下事,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景和物。从生活中选取素材,让学生想写啥就写啥,爱写啥就写啥。房前屋后在了各种树木,乘凉时,观察一下它们的姿态,欣赏一下它们树叶婆娑的身影,把自然之树变成眼中之树,进而变成“胸中之树”,这样,写起来挥洒自如,得心应手。花坛中,盛开着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的花朵,吸引了自己的注意,走近它们细细欣赏,去看、去闻、去想,再观察一下其间一只只可爱的小蜜蜂,它们翩翩起舞的姿态,它们自由自在陶醉花海中的情景……生活中可写的东西太多,只要留意生活,只要真心去感受生活,作文就会成为忠实的记录者,成为最好的伙伴,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生活 1的滋味,丰富敏感的心灵。
为了收到良好的观察效果,我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是他们知道了观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要抓住景物的特点。通过观察,使学生不断积累了感性的写作素材。
二、快乐阅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我国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说过:“问语文学得好的人,都说是课外看书。”可见大量阅读的重要性。“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河。”没有日积月累的大量阅读,就没有学生深厚的语文功底。
新课标明确规定了义务教育各学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第一学段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第四学段不少于260万字。也就是说,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应当在400万字以上。
因此,在教学中我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导学生多读多背,扩大阅读面,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我的具体做法是:
1.搜集和购买新课标中指定的课外读物,鼓励学生订阅报刊杂志,使内容健康向上,思维新奇,符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报刊进入学生生活,从而扩展阅读面,增长见识,丰富阅历。
2.开设班级图书角。发动全班学生将自己的课外书放到图书角,统一管理,随时借阅。这样每位学生的课外书就从几本变成了几十本、几百本,使学生的阅读量不断增加,积极营造人人都读课外书的良好氛围,积累的素材越来越多,写作水平不断提高。
3.培养学生不动笔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备有一本“采蜜”本,阅读时,将文中好词佳句、成语格言及时摘抄,程度好的学生还可以写一写自己的读书心得。
4.课前开设“三分钟读书交流”活动。三分钟的古诗交流,使他们了解了我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三分钟的好词佳句交流,使他们学会了阅读后要不断积
累……通过交流,使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5.制作剪贴本。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把自己需要的、感兴趣的内容或图画剪下来,然后粘贴在剪贴本上。贴的形式不要求统一,只要细心认真,保持本的干净整洁。同时,还可以在自己摘录的文字旁边配上用彩笔自画的插图、花边。剪剪贴贴,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既获得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
三、快乐作文──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我们要减少对学生的束缚,把作文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由状态下表达出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的感受。
1.自主拟题。教师命题学生写,在很大程度上会束缚学生的写作思维,压抑学生的个性。教师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揣度学生对于什么题目会有话可说,说出一个范围,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你出适合自己表达的题目来进行作文。如进行“赞美家乡”作文训练时,我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拟出不同的题目来写,结果学生有按中心命题的,如《我爱家乡的草莓》;有按事件命题的,如《我家住上了楼房》;有按事物命题的,如《可爱的大樱桃》……自主命题,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学生有了确定题目的自主权,写什么内容就有了较大的空间,学生就不会感到没有东西可写了,使学生根据自己情趣和生活积累各取所喜、各显神通,真实具体地写出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2.自拟中心。作文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练习,教师对文章的中心统得过死,会束缚学生的手脚,压抑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应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没有必要用太多的条条框框去束缚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让学生说出他真正想说的话,自由地去写。如让学生以“,我想对你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在文题的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要说真话,抒真情,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大多数学生都写出了父母、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和自己对父母、老师的感激之情,有一个学生却写出了爸爸对弟弟的偏爱和自己对爸爸的恨。对于这样的个性思想,教师要加倍予以呵护引导。因为只有在自由、民主、平等、宽容、和谐的氛
围里,学生才可能讲真话,抒真情,学生的个性才可能被张扬。
3.自定体裁。古人说:“文无定法。”在学生作文时,应让学生自主选定体裁,选取自己最擅长的和最喜欢的问题去写,学生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不收任何形式的束缚和限制。如进行以“家乡的变化”为话题的作文训练时,学生有的以记叙文形式练习,描写家乡的一处景物,写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有的以书信形式向远方的亲戚朋友介绍家乡近几年的巨大变化;有的以调查报告、诗歌、童话的形式写出了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反映了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四、快乐评价──多措并举评佳作,文有好评劲自足
学生对作文有没有兴趣,愿不愿意写,是决定作文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乐于表达”,就是学生愿意写、乐意写,有浓厚的写作兴趣,感到作文是快乐的。激励成功的评价机制正是实现这一要求的保证。在教学中我千方百计鼓励学生,表扬他们的细微进步,肯定他们的成功,激发他们对作文的浓厚兴趣,让他们快乐地上每一堂作文课,并不断创设让学生进行自我展示的机会与空间,积极搭建学生交流习作的平台。通过多种途径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到来自他人的喝彩与掌声,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习作的动力与信心。
1.作文讲评时,通过学生自评、组内互评等方式,把一些写得好的作文读给同学听,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的兴趣。
2.开辟班级作文园地。欢迎学生把自己认为的得意之作,在文后自行写上几句自己赞赏自己的话,然后张贴在作文园地内,自觉地与他人交流欣赏。
3.编写一本作文书籍。要求每人将写得特别好的日记,平时的优秀作文或者精彩片段收集在专门的本子上,并配上一些小插图,编写自己的佳作选。定期让学生进行交流,互相欣赏,互相学习借鉴。
4.作文批改结束后,挑选出3──5篇优秀习作,附上简短的评语,为学生订制一本自制的“优秀作文选”,形成班级作文刊物,供学生阅读欣赏,取长补短。
作文是一种展示生命、反映生活、与人交流的活动。在作文教学改革的路途上,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更新观念,努力探索,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学生创造一片快乐作文的广阔天空,让我们的作文教学焕发出灿烂的光彩。
第三篇:执行力四部曲
在前一篇文章《文化决定组织管理的成败》中,我们剖析了文化在大型呼叫中心管理中的作用,指出:要想建立世界一流的呼叫中心,必须要让企业文化回归本位,发挥其应有的强大作用。文化决定企业是否会成功,文化决定企业的成败,文化决定企业的生命力是否长久。但是,在现实中,如何将企业文化贯彻到管理中,将企业文化与管理方式相融合,也就是说,企业文化如何落地,这是一个未曾有人认真探索过的课题。
一、企业文化落地的认识到实践
文化建设的本质是达到组织行为、方式、思维的一致性。其表现形式有两种:服从和认同。这两者表面相同,但实质并不一样。服从只是表面上现象,而认同才是真正接受、自觉执行,最终在行动上践行。很多管理者只看到了表面的服从,而没有能够探索如何将企业文化落实到员工的执行中,实现真正的认同。调查中发现,很多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理念知晓率虽然很高,但是在平时的工作行为上和文化要求上其执行相差很远,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企业文化没有落地,说一套,做一套。在一个企业内部,解决企业文化落地的关键在于理念的认同,实现员工与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执行。这种认同,不是简单的全体员工对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在概念上的知晓,甚至朗朗上口,倒背如流,也不仅仅是指员工对文化理念在涵义上的认可、统一,而是要求员工对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理念完全、衷心地拥护,并在行为中自觉践行、示范和传播。
所谓企业文化落地,是指企业文化被员工接受并自觉执行。这是一个结果,也是一个状态。因此,企业文化落地是一种过程,包括三层涵义,一是企业文化转化为全体员工认同的观点;二是从理论层面口号转化为制度层面的规则;三是员工在行为中自觉落实和体现。这三个环节是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的。企业在引进企业文化理念之后,就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已经完成。其实,这只是企业文化导入的开始,只是建立了企业文化理念。从理念到企业文化真正作用,转化为员工的实际行动,体现在员工的工作行为中,还必须经过从认识到实践的转化,这个转化过程必须经过“企业文化落地”的通道。如图1所示。
图1:“企业文化落地通道”示意图
在图1中,左边的圆筒代表企业文化理念,右边的圆筒表示企业文化在员工行为中的落实、执行和真正的认同,企业文化理论必须经过文化落地方案的实施这个通道才能真正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才能真正得到运用。
二、企业文化落地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文化落地,是企业文化理念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积极运用。如果企业文化的建设到理论认识为止,那么还只是进行到一半,不能真正将企业文化落地,那么前面的工作都将前功尽弃。目前,很多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不少误区:一是简单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二是肤浅诠释企业文化就是规章制度;三是普遍觉得企业文化就是文体活动;四是片面理解企业文化就是标语口号;五是机械模仿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标志。以上几种观点都是只看到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和载体,因而都走进了认识的误区,对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作了片面的理解,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对实际工作也十分不利。
三、企业文化落地四步法介绍
企业文化落地是理论成果的升华与发展。企业文化理念的提出,只是我们对企业文化管理思想和方法有了理论的认识,这种认识还需要在企业发展的实践中进行检验,不断完善。通过企业文化落地,将企业文化理论成果进行升华与发展,并被员工接受并自觉执行,才能真正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目标。
作者从自己多年的管理工作实践和呼叫中心管理经验中,总结出构建企业文化完整的、具有逻辑性的理论体系,并且提炼出一整套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诊断评估方法,也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使得可以紧紧抓住企业文化落地的核心,使企业文化既实现起飞,又能够落到实处,形成一个企业文化建设的完整流程。
企业文化落地方四步法从价值观念——管理工具——员工行为改变——工作改进四个方面,构建了全面的文化落地体系(见图2)。
图2:企业文化落地体系
在以上企业文化落地四步法体系中,主要分为四个层层递进的方面:
1、价值观念是指深入理解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涵义;
2、管理工具是将公司核心价值观转变为和管理、组织思维、员工行为相结合的管理工具;
3、通过管理工具的推广和使用引导员工思维、能力和行为的改变;
4、通过员工的改变推动组织工作绩效的提升,实现工作改进。
四、中国移动淮安呼叫中心企业文化落地系统介绍
(一)企业文化落地体系建设
江苏公司客服中心淮安分中心为了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系统地设计了公司企业文化落地方案,将公司核心价值管理转化为更具有操作性的管理工具,通过管理的工具的推广和使用推动员工的行为改变,通过员工思维、能力和行为的改变促进组织工作绩效的改进。该方案通过三年规划和实施,已经得到有效实施并取得显著成效(见图3):
图3:企业文化落地方案系统图
从图3中可以看出,企业文化落地方案主要分为如下四步:
1、公司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中心全体成员首先深入理解了公司核心价值观“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涵义;
2、管理工具的设计:针对公司核心价值观,中心创新设计了“核心价值观五项修炼”落地方案,分别从品格、思维、情绪、行为、成长五个方面来提升员工,将公司核心价值观转变为管理、组织思维、员工行为相结合的管理工具;
3、行为改变的测量:为了管理模型的应用情况(即员工行为的改变程度)可测量和可量化,中心设计了员工五项素质测量模型;
4、工作改进的效果:为了解企业文化建设对组织工作绩效的提升效果,中心对员工素质能力的提升情况、员工自身和公司价值的一致性、员工心理健康程度、员工流失率和服务质量进行了跟踪测量。
(二)企业文化落地方案
在中国移动公司核心价值观“正德厚生,臻与至善”的基础上,中国移动淮安呼叫中心于2006年3月创新提出了“核心价值观的五项修炼”企业文化落地方案。该方案从品格、思维、情绪、行为、成长五个方面将公司核心价值观有效落地,使公司文化理念转变为可执行的五项管理工具,分别是(见图4): 1.关于员工品格的“至善若水”管理模型 2.关于员工思维的“层次模型”管理模型 3.关于员工行为的“及时转弯”管理模型 4.关于员工心态的“魔方理论”管理模型 5.关于员工成长的“经营自我”管理模型
真正做到文化和管理相结合,文化和员工思维相结合,文化和员工行为相结合。
图4:中国移动“核心价值观的五项修炼”企业文化落地方案
中心“核心价值观的五项修炼”企业文化落地方案在中心的推广和实施取得了良好的影响力,将价值观分为五个管理工具,更具个体化和针对性;它将价值观转变为管理工具,使价值观和管理思维进一步紧密结合;企业文化落地方案通过图示的方式进行宣贯,便于员工的理解和传播;方案中所有的模型和图示以及表达词汇全都来源于员工的常用词,便于员工接受,并进一步推广。现举其中一例进行说明。
例如管理模型二:关于思维的“层次模型”(见图5)
图5:“核心价值观的五项修炼”落地方案管理模型图二:层次模型
在组织管理中,当员工绩效不好的时候,很多人首先采用考核的方法,但是考核不一定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图5中说明,导致绩效不好的原因可能是多个方面,并且问题的层次也不相同,如可能是环境、行为、能力、思维等多种原因。不同层次的问题应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如是环境的问题,则处理的方法不应该是考核员工,而是管理者要去改变工作环境;如果问题原因是能力问题,那么应该加强培训和能力提升,而不是简单的考核。因此,解决问题前,首先要定位问题发生的层次,不同层次的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将低层次的问题放在高层次上,可能易于解决;反之,可能不易解决,或效率很低。
层次模型把问题发生的层次分为:环境、行为、能力、流程、价值观、身份、目的等七个层次,管理者通过界定问题的层次,针对性地提出激励措施和解决办法,进而激励员工。层次模型的核心是要求所有员工,尤其是管理者,不能简单的处理问题,要有能力准确地分析问题发生的层次,并能够制定有针对性的高效的改进方案,能够帮助别人和指导别人提高。根据“层次模型”管理工具,中心开发了“指导与激励”文化素质能力测试模型。
(三)员工组织文化行为等级测量模型
为了使得“核心价值观的五项修炼”落地方案管理模型能够实现可测量、可量化、可操作,加强方案的通用性和科学性,中心从2006年5月起,通过半年多的努力,建立了员工组织文化行为等级测量模型。该测量模型围绕“核心价值管理五项修炼方案”中的五个管理模型,设计了五项通用素质,分别是:
1.对应于“至善若水”管理模型的“品德与能力”素质; 2.对应于“层次模型”管理模型的“指导与激励”素质; 3.对应于“魔方理论”管理模型的“开放与学习”素质; 4.对应于“及时转弯”管理模型的“转变与适应”素质; 5.对应于“经营自我”管理模型的“行为与成长”素质。
该测量模型在素质定义的基础上对各种行为表现进行了等级划分,以测量员工每一项素质所达到的程度。各素质的测量模型如下: “品德与能力”素质
1、素质定义
正直诚信,处理问题公平公正。富有责任感,对于自己的任务、决策和对下属的指导承担责任。具有对岗位全局把握的水平和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能够承担压力和挫折,积极帮助员工成长。
2、行为等级(见表一)
表一
“指导与激励”素质
1、素质定义
问题发生时,能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如工作环境、员工行为、员工能力、员工价值观、员工愿景等原因,针对问题的层次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案,而不是简单的结果考核。对员工充分指导,和员工一起完成任务。对员工进行针对性激励,充分调动员工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员工自我激励和管理。
2、行为等级(见表二)
表二
“开放与学习”素质
1、素质定义
主动运用恰当的沟通方式,营造和谐的沟通氛围。以开放的心态、宽容的态度吸收他人的思想精髓,将多种层面的认识融合贯通为大家的共识。工作中善于主动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和思想层次。
2、行为等级(见表三)
表三
“转变与适应”素质
1、素质定义
根据环境和各种工作要求以及条件的变化,调整工作方法,工作重点,工作标准,随需而变,不断总结,调整目标来适应新的环境。敏锐把握工作要求变化和潜在机会,力争成为先行者。
2、行为等级(见表四)
表四
“行为与成长”素质
1、素质定义
对工作和成长有长远的规划,并在现实中有计划地落实。做增加自己价值的事情。能将所有精力用于完成每一件事情,做好每一件事情。
2、行为等级(见表五)
表五
员工组织文化行为等级测量模型是针对中心全体员工而建立的,适用于中心所有员工,从文化的角度将公司核心价值观行为化,明确了中心所有员工的价值取向,也是实际工作生活中的行为准则。通过文化素质模型建立与应用,对照素质定义将企业文化素质可衡量化,可用于指导人员招聘选拔、能力提升培训等工作。员工组织文化行为等级测量模型已经成为我中心全体员工个人素质能力提升的指导工具。
(四)企业文化落地方案实施效果
通过企业文化落地体系的全面建设,淮安呼叫中心的文化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这表现在多项员工和企业测量数据上:
1、员工心理健康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经过对中心全体员工的压力和素质测评,我中心员工压力水平远远低于行业内平均水平,员工心理健康水平处于行业内优秀水平(见图6),表明我中心的全面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图6:员工心理健康水平数据(由正业宏通咨询公司测评)
2、员工和公司价值的一致性远远好于行业均值
淮安中心员工的工作压力数据中心的价值一致性指标远远好于行业平均水平,行业值为9.22%,淮安中心值为3.70%,见图7(图中数值越低越好)。
图7:中心员工工作压力数据
3、员工流失率保持同行业最好水平通过深入推进企业文化落地方案的实施,2006年全年淮安分中心流失率9.87%,保持行业中最好水平(行业流失率在30%左右)。2007年中心新招聘人员签约率平均达到98.9%。
4、服务质量行业领先
从07年行业客户满意度调查发现,中心的客户满意度达到88.2%,高于行业全国评价水平7.4个百分点,领先于竞争对手17.8个百分点,保持了较高的服务质量。
5、员工的五项文化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根据“员工组织文化行为等级测量模型”,中心分别于2006年11月和2007年10月组织了全员的五项文化素质测评工作,从数据可以看出,通过“五项修炼”文化落地方案的推进实施,07年淮安中心员工的五项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具体数据见图8。
图8:中心员工五项素质提升数据
第四篇:小学作文:心情四部曲
心情四部曲
在上个星期五班干部竞选的那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我的心情经过了一段曲折的变化过程。
犹豫:竞选之前,我一直犹豫不决(注:这里的竞选单指我个人),不知是上还是不上,上去吧,怕演讲不好,遭人笑话,不上又不甘心,眼看上去的同学票数都那么高,我的心里更是打起了鼓,不过最后,我还是鼓起了勇气上去了。
紧张:老师点到我的名字,意思是我可以上去演讲了,我紧握拳头,怀着紧张的心情上了讲台。我的演讲稿是由一篇文章和我的感想组成的,应该是很有把握,可是面对46双如探照灯似的目光投向我,我还是情不自禁地打起了哆嗦,不过还好,我马上调整心态,把下面点的同学想象成一“群”萝卜、白菜、马上就放松了很多,顺利完成了演讲,得到40票(全班47人)。
不安:我本来想到没有人会和我争了,但是后来上去的鑫(人名)的票数却和我的票数一样:40票!这使我不安起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我是欲罢不能啊!我的心“怦怦”乱跳,可我却什么办法也没有。我在心里默默的祈祷了起来??尽管我从来不信这一套。最终,我以高出4票的“危险”成绩当上了数学课代表。
轻松:当我看到并听到这个消息时,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倒在了椅子背上。这可能是我有史以来经历过的最波折的一次竞选吧。
第五篇:职高生思想教育四部曲
职高生思想教育“四部曲”
刘永霞
合水县职业中学,甘肃 合水 745400 内容提要:职高生虽然与同龄人有着共同的特征,但心理压力明显高于同龄人,往往具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在行为表现上自卑、判逆。针对职高生的特征,笔者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采取营造充满温情的文化氛围,使其有家的归属感,送去慈母般的关爱,使其有父母呵护的安全感,搭建个性展示的平台,使其有我能行的自信感,授之一技之长,使其有闯天下的成就感的“四部曲”。让职高生从失望中找回自信,找准生活中自己的位置。为他们的人生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础。关键词:爱心,自信
一、背景分析
职高班生源复杂,据统计,平均每年职高生中普通高考落榜者占21%,职高高考落榜者占16%,毕业后在外打工多年又返校的占11%。这些学生求学时间漫长,生活经历坎坷,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落榜失败的阴影很难挥去,产生自卑。职高与普高在校园环境、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上的差异,使新来的学生很难适应,学习效果差,导致心理负担重。打工返回的学生,经历了社会上四处碰壁,饱尝无知无技之苦,心理被失败和挫折所困扰。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有的学生上网、早恋寻找精神寄托,有的着装怪异,言行放肆,手机、MP3不离身。由于学生缺乏自信导致许多不良行为习惯,给学校工作带来很大阻力。在这种背景下,我据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摸索出“四步曲”教育策略,让学生找回自信。培养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最终以良好的心态,有一技之长走向社会。
二、思想教育四部曲
第一步:重视环境建设,营造文化氛围。
学生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与校园环境及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密不可分。学校的德育工作首先应致力于创设足以感染和陶冶学生情操的良好氛围,通过多渠道、多情境的综合教育力量,对职高生进行感化和引导,促其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
1、全力搞好新生接待及入学教育工作。
抓住每个人在新环境中都有新的设想和目标这一心理特点,加之职业学校是在暑假基本完成招生工作的,因此,班主任提前了解新生情况,开学初主动而自然的接近他们,鼓励和帮助他们,使他们感到自己并没有被社会放弃,并未被老师轻视,自然而然地热爱并融入到新的集体中。对来我校的学生家长倒一杯水,让一个座,问一声好,使他们感到这个育人环境充满人文气息,将孩子交到了放心处。并适时宣传创业成功的职高生的成功经验,点燃职高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2、用良好的环境熏陶渲染。
具有浓厚德育氛围的校园环境对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和自信心的树立起着耳濡目染的作用,这种作用是其他教育方式所不能代替的。因此,学校制定并张贴校训,班级张贴利于树立学生自信的标语,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二步:洒爱心,让学生找回自信。
职高生的心理敏感而脆弱,需要关心,爱护,哪怕只有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关切的眼神,有时也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影响,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1.用慈母般的爱心,唤醒学生的上进心。要让学生摒弃各种不良的心理,正确认识、悦纳自己,乐于学习。首先须有一份浓浓的爱意温暖他们的心田,给他们以充分的肯定和尊重。不说“朽木不可雕也”、“真差劲”等伤其自尊、打击其上进的话,防止学生出现逆反心理。对他们不防声音小一点,距离近一点,道理浅一点,语言润泽一点,态度诚恳、耐心一点,把学生当亲人看待。其次,要像慈母一样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有空闲时谈谈他们的兴趣爱好,谈谈他们的父母、家庭情况,有意无意地让他们体会父母的艰辛以及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多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肯定并表扬他们即使很小的进步,使其觉得老师很在乎他们,从而有一种心灵的归属感。我曾在周会上出字迷让学生猜,迷底是“我爱你们”,当时班中掌声雷动,平时很自卑的学生眼中闪动着晶莹的泪水,此后,他们学习成绩很快赶了上来。
2、深入学生生活做他们的益友。班主任平时多观察他们的饮食起居、生活习惯、思想动态,可以利用私下谈心、书信交流、批阅周记等方式进行心灵沟通,做他们推心置腹的朋友,把他们的饥寒冷暖挂在心上。采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等措施,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发展。比如我班一个男生有一段时间心情沉闷,行为异常,我多次找他谈心,开始他什么也不说。我将我的学生时代生活细节说给他听,他终于开口说真话了,他喜欢中专班一个女同学,但那个女同学对他时好时坏。我听后耐心的开导这个同学。该生在我的帮助下摆脱了这份苦恼,此后一门心思学习,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兰石化。
第三步:定目标,循序渐进。根据学生学习差异及特点,制定出他们的中、长期学习目标,让他们循序渐进,渐学渐成。
第四步:注重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成绩。通过以上三步,使学生能准确地自我定位,具有良好的心态和迫切的求知欲望。但是,从普高到职高的学生,普遍感到教材体系、老师的教法、考试的侧重点等方面都与普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新增加的专业课无论是教材还是老师授课始终强调技能训练,对解决实践问题能力要求明显高于普高。而实践动手能力恰恰是普高学生的弱项。所以,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应注重学法指导,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使理论指导操作,在操作中巩固理论。老师所设置的实践题应把握两个原则;第一:对刚接触到的知识,实践内容应少而简单,等学生认为这一知识点不是很难而乐于深钻时再进行量的加大与难度的增加。第二:设置的实践题应尽量将学生所需要掌握的技能融入到与生活很贴近的实践任务之中。每次考试后无论学生成绩如何,都应平心静气的和他们一同分析考试成败的原因,并提出补救措施,指导学生劳逸结合。这样,达到减轻压力,缓解焦虑,调整心态,增强自信,自如应考的目的。
三、活动效果
职高生从“自信教育”系列活动中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挖掘出了自身的潜力,学会正确评估自我,远离自卑,与自信结伴。学习成绩明显提高,我校在职高升学考试中,连续五年名列全市前矛,职高班招生任务超额完成。总之,“四部曲”多年来在我校职业教育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社会反响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