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透视小学科学课中科学素养的培养
透视小学科学课中科学素养的培养
【内容摘要】
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由于科学学科本身就是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科学志趣和创新精神,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在科学课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首先要激发学生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并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勤动脑,在实践中训练学生学习和掌握一定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同时还要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课内外科技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引导学生学习、探究、实践、创新,从小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科学素养,兴趣,探究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时代和民族发展、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未来人才素质的需要。少年儿童正处在智力发展的过程中,求知欲望强,充满好奇心,这一时期是培养儿童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但是还缺乏自我探究,自我发现的能力,如果得不到正确教育引导,将会泯灭孩子心中的求知欲望,失去激发孩子潜能的最佳时机。由于科学学科本身就是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科学志趣和创新精神,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下就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探索和实践。
一、激发学生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
兴趣时最好的老师,教师在科学课教学时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兴趣。
1.激发探究欲望。学生年龄小,他们好动、好奇,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易于直接或间接地被客观事物或其它自然现象的新奇性所吸引,这就需要教师灵活地处理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活动,注意形象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精心设计和组织一些富有情趣的实践活动,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的热情和兴趣。如在学习“浮力”这节课时,我让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一个新鲜的鸡蛋先放入一杯水中,鸡蛋沉到了杯底,然后把这个鸡蛋放入一杯浓盐水中,结果鸡蛋漂浮到液面上。同样一个鸡蛋为什么在水中下沉而在盐水中漂浮呢?于是学生的头脑中充满了疑问和探究的欲望,急于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这样的气氛中,我们开始了对浮力的进一步探究。
2.创设探究氛围。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课堂上,民主的学习氛围、和谐的学习环境,都为学生探究活动的进行和深入提供了心理上的安全保证。在教学过程,教师应根据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灵活地转变角色,创设适合于学生自行探究、激励学生勇于探究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以最佳的情绪参与到研究活动活动之中。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还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多“看一看”,认真“想一想”,互相“说一说”,动手“做一做”,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思维潜能、操作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如教学“串联和并联”一课,上课时,先给学生准备好一块电池,两个小灯泡,若干导线,要求学生用不同的连接方法使小灯泡亮起来,有几种连接方法?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行了探究之后设计出许多不同的连接方法,我又乘机提出问题:两种连接小灯泡的亮度有什么不同?两种连接方法有什么特点?这样,学生带着一个个探究性的问题,一次次地激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3.鼓励学生的探究精神。在科学课教学中,探究性活动很多。教师要善于引导和鼓励学生在探究中去思考、去发现、去创造,这种引导和鼓励无疑为学生深入地探究注入了活力。如对学生探究的成绩要及时给予肯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以保护学生的上进心和探索精神。另外,还允许学生的在探究活动出现失败。因为探究是一种探索性活动,由于探究方法不同,并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往往不一定得出正确的结论,对此,教师首先要肯定其探究精神,然后与学生一起找一找失败的原因,再鼓励学生尝试进行新的探索。如在学习“滑轮”时,我让学生自己探究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是否省力,学生进行探究后,得出的结论是使用定滑轮费力,使用动滑轮有的不省力,有的省力,但不是省一半的力。这样的结论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但得出这样的结论是正确的,因为学生实验时有滑轮的摩擦力和滑轮本身重量的影响,我首先肯定了学生们实验的准确性,然后点出实验时要排除或忽略滑轮的摩擦力和动滑轮的重量的影响,再让学生进行实验,结果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学生由此也学到了一种探究的方法: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影响。
二、在实践中训练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
学生学习科学课,不仅仅是获取信息、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去自行探究科学,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并让他们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科学课所特有的学科特点为学生的动手实践创造了有利条件。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善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充分地动眼、动手、动脑、动口,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进行实验和操作,使学生获得更直接、更清晰、印象更深的认识。
1.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是进行探究的基础。从具体的认识活动来说,训练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等三种基本的科学方法。如在观察方面,训练学生观察各种自然事物、自然现象的观察方法,包括明确观察目的,把握观察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按顺序观察、多角度观察,边观察边思考、边观察边研讨、边观察边记录等等。在思考方面,训练学生比较、分类、概括、归纳、综合等基本的思维方法;训练学生“先思后说”、“先想后做”等良好的思考习惯。在实验方面,训练学生认识和使用一些简单的仪器,学习初步的设计实验的方法,会做一些基本的分组实验,包括训练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测定性实验等,从而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从基本的认识过程来说,教给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在学生的“做”字上下功夫,对学生进行科学认识程序的训练。如面对某一具体的认识对象,采用什么方法去认识;如果用实验的方法,则应该怎样设计实验,如何在实验中找出有用的事实材料;面对大量的事实材料,如何进行整理,又如何找出事实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等等。如学习“摩擦力”时,我先提出了一个问题: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们展开了讨论,有的说与接触面积的光滑程度有关,有的说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有的说与物体的重力有关,有的说与对接触面的压力有关,有的说与接触面的材料有关„„,我总结了所有的假设后,对提出假设的同学及时表扬,然后说,我们做出了这么一些假设,我们怎样能知道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又与哪些因素无关呢?学生回答是进行实验验证,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进行实验验证呢?学生们又展开了讨论„„,考虑好了实验计划后,开始了实验探究,最后总结实验结果,得出了结论。这样,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得出结论,不但掌握了学习的内容,同时也学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创造乃至发明打下了基础。
2.提供有结构的材料是进行探究学习的保证。在探究学习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有结构的探究材料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基础和关键。所谓“有结构的材料”,就是教师精心设计的、有着丰富内在联系的典型的教学材料组合。这种材料的组合,既要揭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一系列现象,体现教材的科学性,又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还应从趣味性、基础性、实践性原则出发,同时要尽量排除无关的干扰因素,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使他们能发现问题形成合理的假设,明确研究活动的目的,确定研究活动的程序。例如:教学《磁铁的两极》一课时,在探究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时,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条形、棒形、圆柱形、环形、马蹄形和棱形(指南针)等形状各不相同的磁铁,同时为他们提供水槽、泡沫塑料板、磁铁座、小车等器材。学生经过多次探究,发现两块或多块磁铁相互靠近时,总是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从材料的结构性出发,学生就会紧扣学习主题,对材料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强烈的探究欲望,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了途径和桥梁。
3.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关键。当学生有了足够的观察材料,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观察、操作,使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地获取知识。在科学课上要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自然,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使学生能控制认识对象,有目的地去探索,真正成为探索的主人。“自己想办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不给或少给提示、暗示。教师的操作过程越“放手”,学生的创新欲望就越高,因而教师要做的只是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是培养学生自我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集中体现。引导学生想办法的过程是启发创造精神、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能力的过程。但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和不同内容的课应有不同的要求,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相同内容也要有不同的标准。如在低年级教学是可采用“想一想”、“试一试”的方法,在中年级可采用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自行设计实验,到高年级阶段可先由学生设计实验,然后根据所设计的实验选择有关材料。这样根据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逐步培养学生自行探究的能力。
三、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课内外科技活动。
为了使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具有广阔的智力背景,科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必须利用与开发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充分调动教师、家长、学生和其他社区成员的积极性,并根据农村和城市学校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多种途径、多种
方式、多种渠道开发与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共同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
1.利用课外活动拓宽学生的科学知识面。如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利用网络资源,广播录像等,进行科技知识、科技信息的传播,利用兴趣小组阵地对学生进行科技知识与技能训练等等。这些课外活动都有效地开阔了学生在科学方面的视野,使学生感受到科技的无穷魅力和科技进步对人类的文明和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如学习“环境保护”时,我让学生课外上网或查阅资料搜集有关环境保护的材料,让学生开一个环境保护动员会,孩子们带着浓厚的兴趣搜集到了许多材料,并进行了交流,由此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从课本以外搜集资料的科学习惯。
2.利用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在课外,学生接触的自然事物和现象更广泛,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按自己拟定的方案去从事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如观察蚕宝宝的生长过程,或测量太阳高度,或自制“小孔照相机”,或设计一个小发明等等。有时,还可以按教师的布置,在课外进行长期的观察和实验,作好有关记录,并对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探索研究其中的一些规律。有时由于学校实验仪器不足,可以让学生从身边就地取材,用其他替代材料在课外动手实验。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中,手脑并用,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使他们的科学素质得到了更广泛意义上的培养和发展。
总之,小学科学课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阵地,我们要在科学教学中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学习、探究、实践、创新,同时还需要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并提供探究的条件,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不断地在学生心灵上播撒科学和创新的种子。
第二篇:浅谈小学科学课堂中科学素养的培养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中科学素养的培养
【摘要】 事实告诉我们,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人的科学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小学科学课堂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阵地。本文在五个方面就小学科学课堂中科学素养的培养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创设情境、学科功底、多媒体、模型、中小衔接
一、创设教学情境,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营造良好的氛围。
在国外,情境化创设手段已被广泛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的一些活动中。他们把教师进行“情境化”教学的情况列为教师的能力评价范围,并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擅长创设情境(为课程和教学提供场景),要求能运用多样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沙克(Schuck,1985)和渥克斯曼(Waxman,1987-88)都曾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当教师有意设置情境时,学生取得的成绩会更大,记忆会更长久,这表明:“情境化”教学的效果已被认可。
在国内,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士崔允漷在《有效教学策略的建构》和钟启泉教授在《教师之友》中对创设情境有利于有效教学也作了简单的论述。
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既有经验,使之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优质的教学情境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
例如,在上《光的反射》这节课时,以精美图片导入:外面阳光灿烂,谁有办法把阳光请进来,送给在座的同学?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马上被调动起来,有的说可以用镜子把阳光射向教室内,有的说可以在阳光下放一个装有水的脸盆把阳光送给在座的同学„„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以上引入新课的方法,使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前提下,在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进入学习新的科学知识,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提升教师的学科功底,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供可靠保证。
在上《磁极的相互作用》这节课时,如果让学生观察完条形磁铁后发现相同的蓝色会互相排斥,不同的蓝色和红色会相互吸引,老师马上就说蓝色代表北极,红色代表南极。但结果在观察环形磁铁时,白色代表北极,红色代表南极,这样学生不容易一下子就没反应过来。我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于老师处理的方法不是很恰当。教师应该明确说明不是用颜色代表南北极,应该看上面的标记“N”和”S”。
我以前遇到过一位老师按以下教学方法教力的单位“牛顿”。师:1牛顿的力有多大?
生:1牛顿的力相当于100克的物体受到的重量。
师:回答正确。1牛顿的力跟100克的物体受到的重量有什么关系? 生:1牛顿=100克 师:正确。
实际上1牛顿=100克这个答案是错误的,正确的答案应该是:1牛顿=100克力。100克跟100克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科学概念。
由此可见,一位不具备足够科学素养的老师,自然很难引领学生提升科学素养。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养,“把教材吃透”是永远不过时的口头禅。提升教师的科学素养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前提。
三、巧用多媒体,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服务。
多媒体的巧妙运用,能为课堂增色不少。例如老师在执教《测量水的温度》时,可以先用微课的形式,介绍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温度计的不同类型,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然后出示3杯水【1杯冷水、1杯温水、1杯热水】,让学生讨论测量方法,学生很快说出了测量方法并拟定了实验计划。
接着老师提问“温度不同的水,几分钟后温度会有变化吗。”以往测量时老师们会让学生自己测量3杯水的温度,但是测量的时间长短完全由学生自己把握,学生很快就测完,因为没有时间的一个过渡,学生不能很好地感知2分钟之间水温的变化过程。为了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老师可以应用课件“一根红色的长度线”表示时间的变化,学生对于时间的变化有了一个直观的感受。在课件中,时间变化分为四段,要求每段有一个学生进行测量和测量时间为2分钟,这样小组的4位同学就可以在8分钟时间内都进行了一次测量。因为有一个时间的限制,每个学生在属于自己的时间段测量时都非常认真、专注,当要换人时,想到自己可以测量了,每个人都认真,兴奋。这一课件的运用对学生会很有吸引力。降低了学生认识的难度,对突破难点起到了重要作用。再如,在上《测量水的温度》这节课时,也可以在学生做实验的时候使用ipad照相,实验操作结束播放照片让学生互相点评。采用这种方法教学,学生可以看到同伴的操作方法,通过点评掌握到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这样长久的训练,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更注重细节,实验过程会更有效。
四、利用模型,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态度是人基于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的科学的信念和科学习惯。在美国先进科学协会颁布的《2061计划》中提出儿童应该具有的科学态度包括好奇心、尊重实证、批判地思考、灵活性和对变化世界敏感等几个方面。模型教学能使学生在好奇心、诚实合作和创造力等方面得到发展。
在学习《轮轴》,我们可以先用竹棍带动竹筒转动,提起重物,建构“轮带动轴运动的方式”,然后比较直接提物和利用短竹棍提物,让学生感受什么情况下省力,什么情况下不省力,接着再给学生3跟长竹棍,让学生感受竹棍的运行轨迹是圆,形成一个“竹轮”。引导学生从事实资料的具体形象思维中,抽取出轮带动轴运动的本质,运用此教学模型学习轮轴知识,学生会理解地更透彻一些。
教师要意识到当前的小学科学教育要摒弃以往的以知识、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设计,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利用模型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经历过程,养成习惯,提高科学素养。
五、注意中小衔接,科学素养要逐步养成。
小学升初中是台阶式的跳跃,搞好知识衔接,将决定初中阶段科学学习的效果。有些小学科学教师,在课堂上为了使科学概念严谨一些,用初中的知识代替小学的知识,导致小学生对学习科学慢慢失去了兴趣。
例如有关“杠杆”的知识,小学和初中都有。由于小学科学是启蒙课程阶段,初中科学是入门课程阶段,所以小学科学教师在讲解“杠杆”的知识时,就不能用初中的知识代替小学的知识。
比如:杠杆在什么情况下省力、什么情况下费力时,初中的描述是“当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时,使用杠杆省力;反之,使用杠杆费力。”小学的描述是“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使用杠杆省力:反之,使用杠杆费力。”小学教师绝对不能为了概念的严谨,不顾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把初中有关杠杆的知识在小学课堂上进行讲授。这就是初中科学课堂和小学科学课堂不一样的地方。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懂得教学要符合科学课堂的递进,知道学生的科学素养要逐步养成。
总之,小学科学课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阵地。在小学课堂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不断地在学生心灵上播撒科学和创新的种子。【参考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
郝京华主编
第三篇:小学科学课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几个方面
小学科学课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几个方面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值得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那么,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动力,教师要精心设计能激发小学生求知欲的教学方案,创设教学情景,运用直观教学和形象生动的语言,小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
好奇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好奇心是推动学习的动力,小学生对科学有了好奇心,就能主动地去钻研,这种好奇心如果不培养和扶持,就会逐渐衰退。因此,当小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提出各种古怪的问题时,作为教师,应该给予鼓励,而不是置之不理,并引导小学生对提出的问题找出答案。如教学《电磁铁的磁力》一课时,老师提出问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小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大胆想象,并设计出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现象找出实验结论。但对于小学生的实验效果如果不明显,老师切不可否定小学生的猜想,而应帮助小学生找出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原因,或者帮助小学生分析他们猜想中的错误,这样,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更加强烈。
二、引导发散思维,训练创新思维的能力
小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训练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科学实验教学中,要创设这种问题情景,激发小学生思维的火花,让他们大胆、主动地去设想质疑。小学科学内容为发展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作为小学科学老师应该在深钻教材的过程中,更好地挖掘
教材中的各个因素,培养小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让小学生有更多畅所欲言的机会。如教学《比较水的多少》一课时,老师出示三个大小不同的瓶子(瓶子中装的水不一样多,但肉眼无法分辨它们的多少)时,问:谁能想出办法来比较它们的多少?小学生思索后,争先恐后,踊跃发言,气氛十分热烈,有的说:用上下一样大的三个相同的瓶子来装,哪个的水位高,哪个就多;有的说用相同的塑料袋分别装上来称,哪个瓶里的水重,哪个瓶中的水就多;还有的说用相同的塑料袋装上分别挂在同一个弹簧称上,哪一个把弹簧拉得越长,哪个就多……小学生的畅所欲言,正是小学生创新思维的结果。小学生创新能力的锻炼是智力发展的高级阶段,需要一定的知识;同时它更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又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创设条件,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也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从小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创造创新能力,是科学教学追求的目标。
三、发挥小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小学生主动地学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其实就看老师是否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让全体小学生直接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因此,在课堂上老师要利用各种手段,让小学生主动地动手、动口、动脑,去感知材料,获取知识。教学法一旦触及小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发小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如果能使小学生主动地学习,他们就会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热情也很高。要体现小学生的主体性,就要注意突出他们的个性特征和群体效应,也就是教学中既要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精神,也要培养小学生的个性,在合作学习中,可以分为同桌学习、小组学习等形式,学习的方法可以分共同操作、互相讨论、互相质疑、互相检查等。如在教学《制作太阳能热水器》一课中,就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小组内先讨论如何分工,然后共同制作,而组与组之间互相质疑,互相检查。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习思维处于一种开放活跃的状态。同学们一方面能各抒己见,认真交流,另一方面能使不同层面的小学生的能力都得到相应的提高。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提供各种让小学生创造的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才能,鼓励他们多思、善思。通过老师巧妙引导和重点点拨,进一步启发和发展小学生的思维,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四、立足于小学生实践,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生在学习活动的实践中,小学生能感知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体验到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快乐。因此,老师要不失时机地提供小学生实践的机会,如教学了《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课时,小学生了解了生物体之间的关系后,要求小学生实践自制“生态瓶”,小学生就能根据动、植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成功制作出一个“生态瓶”来,在这个实践制作活动过程中,无疑增强了小学生创新的思维与能力。
总之,在实验教学中,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通过优化教学结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造。
第四篇:小学科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埤城中心小学 张国强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性学习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皮亚杰指出:“一切真理都要学生自己获得,或由学生自己重新发明,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他”。这就表明儿童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小学科学教学就是指导学生象科学家那样去探索大自然中的奥秘。它与科学家所经历的科学活动极其相似,都要经历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制订研究计划、通过观察实验制作、查阅资料、搜集证据、进行解释、得出结论、并用语言文字交流等。没有科学探究的过程就不可能有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下面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几点体会。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兴趣是学好一门学科的最好老师。科学课是以学习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一门新型课程。它不是空洞说教,而是让学生在学学做做、玩玩乐乐中,思想上受到熏陶和感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向学生宣传科技知识,带领学生搜集科技信息,使学生对科学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明确了上科学课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不能马虎对待,为今后学好科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所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为重要。例如教学《声音的产生》,首先创设情境,激发情趣。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然后老师播放课件:无声的大自然。我们刚才看到的画面仿佛缺了点什么?谁能告诉大家有什么美中不足之处吗?然后再将课件画面添上声音,学生兴趣十足。觉得有了声音,这个世界真美好。这样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创设探究氛围,鼓励学生敢于作出假设,进行验证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问题的提出是科学探究的开始,也是学生探究兴趣的所在。因此我就在以下两个方面多下了功夫:一是积极地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二是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景,开展多样化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研究环境,让学生乐于提问题。对他们所提的问题,我本着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出发,允许出错,从不嘲笑、挖苦、讽刺。如《声音的产生》,师:关于声音你最想了解什么?学生就有可能提声音是怎么产生的?那你们觉得声音是怎么产生的?请大家猜想一下。生说出自己的假设如拍打、敲击、摩擦、碰撞、拨动、振动等。师:能讲出你们的理由吗?生:像鼓,我一敲就有声音。师:你认为声音是敲打产生的,不敲打可以产生声音吗?生:能。师:那声音是怎么产生的?生:声音是碰撞产生的。师:不碰撞可以产生声音吗?师:你说说看为什么不能产生声音?生:弹像皮筋时橡皮筋没有碰撞,但是产生了声音。声音究竟是怎样产生的?看来我们只猜还不行,要用实验去证明。师:我敲击的是鼓,为什么豆子在跳动?生:因为鼓面在振动。反面验证:你能让一个物体发声,但不振动吗?讨论一下。汇报讨论结果。学生实验验证。汇报实验结果:物体停止振动,发声也停止。根据刚才正反两方面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声音的产生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生:与物体的振动有关。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三、利用科学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学习科学必须有一定的实验能力。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记录、整理记录资料等方面的能力。通过设计实验,分析结果等能锻炼和培养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在研究原因、结果、形成概念的过程中,要进行概括、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归纳能力、分析能力;在实际操作中,还能培养组织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因此,让学生进入实验环境,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实践,主动去探究知识,获取新知识,是提高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比如我在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物体振动的情况不同,发出声音的高低也不同”我就让学生做这样一个探究性实验:三个相同的玻璃杯装着多少不一的水,用筷子敲击杯子的边缘,发出声音最高的是哪个杯子?在这个实验中你发现哪些关于发声现象的科学规律?课后,学生研究兴趣高昂,认真地参与实验,探索出物体发声高低的规律。有些学生还根据这一规律,制作可以弹奏乐曲呢,并于第二节课上演奏动听的乐曲。所以这样的教学内容就突破了课堂时空对于学生发展的限制,而着眼于对整个大自然的探索,提倡让学生走出课堂,面向社会,关注环境、关注自然、关注人类的发展,关注自己的发展。使他们通过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了知识。并在活动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个个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并在活动过程中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想法。使他们在学习中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我通过尝试探究式教学,体验了从被动的传授者到主动的研究者,在教学中注重用研究和改革的观念开展教学。结合自己的课改实践我认为,探究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对科学概念和方法形成更明晰、更深刻的认识,对我来说,是教育实践的创新和反思。
第五篇: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摘 要: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展以来,世界各国更加重视自身综合国力的提高和科技人才的培养,面对着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也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人才。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我国教育提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如何从课堂中提出解决思路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以小学课堂为中心,提出如何在科学课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创造性思维;课堂教学
对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来说,国家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人才,现代教育在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人才的同时更要注重人才思维和品性的培养,所以,面对当前经济巨大的发展前景,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教育改革的关键,本文在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之上,提出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一、当前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创新性思维培养的现状研究
1.课堂完全以老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对于现代教学来说,教育工作者应当认识到老师不是权威,不是中心,教育的关键应当是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学生。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老师过度关注学生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认为学生学习缺乏自主、独立性,需要严密的监管,这种思想制约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同时只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学生缺乏学习的创造性和批判意识,缺乏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思考方法,制约着自身的发展。我们也知道,小学是学生发挥自身特色、形成自身思维体系和创新思路的关键时期,所以老师应当将课堂还给学生。
2.老师对创造性思维培养有偏见
随着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提出,老师应当明白成功的教育和培养学生已不再仅仅是单纯地依靠考试分数,更应当注重学生思维和创造性的培养。对于早期教学体系来说,仅仅以最后的考试分数作为评价体系,大量填鸭式的教学培养出来的仅仅是缺乏创造性的学生,所以,如何改变当前的教学局面,如何改正老师错误的教学思想,让老师明白教育的重点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知识,更应当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培养创造性思维。
二、小学教学科学课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策略构建
1.提供良好的课堂氛围,以学生为中心
对于小学课堂来说,应当打破老师的主导地位,老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路人,所以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应当活跃课堂氛围,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加强学生与老师的课堂交流,创造开放、自由的环境,打破压抑的课堂氛围,通过宽松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时激发思维的创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例如,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在“服装的科学”这节课中,老师不能仅以课本为中心,按照固定的教学流程讲述服装。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发挥想象的力量,通过学生的自由发言让他们发挥头脑风暴,打破课本的局限性和束缚,在对服装体系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后能形成自己的思路,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加强思维的创新。
2.鼓励学生学会思考、敢于思考
创造的根源就是要推陈出新,勇于探索,所以,如何以正确的方式鼓励学生学会思考、敢于思考,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应当关注的地方。对于小学教师来说,科学课本就是一门鼓励学生认识世界、形成自身思维观的一门学科,所以,老师应当抓住这一关键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激励学生创造不一样的思维方向。鼓励学生敢于直面思维误区,敢于克服困难,通过勇于尝试,发现自身所犯的错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例如,在“考察前的准备”这一课题中,通过这一章节我们将了解到指南针、地图等对识别方向的用处。在教学之前,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了解指南针的用处,同时在利用指南针分辨方向的同时试着了解指南针基本的结构体系,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通过联系实际,最后明白基本的生活常识,并能将理论联系实际,创造更多的使用前景。
3.分组教学,加强对学生的了解
小学老师作为学生思想启蒙的奠基人,应当认识到自身肩负的使命和责任的重大,仅仅是依靠课堂和知识的传授,还不能达到思想启蒙的作用。老师还应当积极关注学生的各方面发展,通过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分组,将要讲解的内容提前布置下去,通过学生能够分组讨论激发创新的热情,最终通过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例如,在“植物和我们”这一章节中,每个学生都有与植物亲密接触的机会和经验,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发现与其他同学经验不一样的地方,通过加强课堂讨论开辟新的创新思路,加强对知识学习和世界的认识度。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所谓的人才不应当仅仅是依靠知识体系,更应当依靠自身思维的培养和创造性的发挥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所以,对于小学教学来说,应当抓住小学这一关键时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改进现有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最终以发散、灵活的思维为国家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晓辉.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D].宁夏大学,2013.[2]周永广.结合小学生心智特点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10).[3]张月英.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小学科学课教学刍议[J].青海教育,2011(6).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