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自我检测(四)

时间:2019-05-13 03:26: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统计学原理》自我检测(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统计学原理》自我检测(四)》。

第一篇:《统计学原理》自我检测(四)

《统计学原理》自我检测

(四)一、判断题

1、数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总规模水平,质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

2、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

3、在单位成本指数中,—表示单位成本增减的绝对额()。

4、平均指数也是编制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它的独立应用意义。()

5、因素分析内容包括相对数和平均数分析。()

6、在各种动态数列中,指标值的大小都受到指标所反映的时期长短的制约.()

7、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

8、若将1990-1995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

点数列.()

9、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

环比增长速度积.()

10、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

指标.()

11、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是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12、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是年年下降的.()

13、若环比增长速度每年相等,则其逐期增长量也是年年相等.()

14、某产品产量在一段时期内发展变化的速度,平均来说是增长的,因此该产品产量的环比

增长速度也是年年上升的。()

15、已知某市工业总产值1981年至1985年年增长速度分别为4%,5%,9%,1

1%和6%,则这五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6.97%。()

16、平均增长速度不是根据各个增长速度直接来求得,而是根据平均发展速度计算的。()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

A.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B.指标性质不同

C.采用的基期不同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2、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B.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C.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3、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B.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C.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4、销售价格综合指数表示()。

A.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

B.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

C.报告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D.基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

5、在销售量综合指数中,—表示()。

A.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B.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C.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

D.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6、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

A.q1p1B.q0p1C.q1p0D.q0p07、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

A.q1p1B.q0p1C.q1p0D.q0p08、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

()。

A.10%B.7.1%C.7%D.11%

9、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A.几何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简单算术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

10、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A.几何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简单算术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

11、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A.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B.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差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C.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和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D.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10、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

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

C.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D.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

11、已知某企业1月、2月、3月、4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190人、195人、193人和201人。则该企业一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为()。

A.(190+195+193+201)/4B.(190+195+193)/3

C.﹛(190/2)+195+193+(201/2)﹜/(4-1)D.﹛(190/2)+195+193+(201/2)﹜/

412、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

A.环比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D.定基增长速度

13、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A.(102%×105%×108%×107%)-100%B.102%×105%×108%×107%

C.2%×5%×8%×7%D.(2%×5%×8%×7%)-100%

14、以1960年为基期,1993年为报告期,计算某现象的平均发展速度应开()。

A.33次方B.32次方C.31次方D.30次方

三、多项选择题

1、指数的作用是()。

A.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情况

B.分析现象总体变动中受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

C.反映现象总体各单位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

D.反映现象总体的总规模水平

E.利用指数数列分析现象的发展趋势

2、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

A.商品零售量指数B.商品零售额指数

C.商品零售价格指数D.职工劳动生产率指数

E.销售商品计划完成程度指数

3、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A.工业总产值指数B.劳动生产率指数

C.职工人数指数D.产品总成本指数

E.产品单位成本指数

4、编制总指数的方法有()。

A.综合指数B.平均指数

C.质量指标指数D.数量指标指数

E.平均指标指数

5、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是一种()。

A.综合指数B.总指数C.平均指数

D.个体指数加权平均数E.质量指标指数

6、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

A.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总面积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

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D.我国历年黄金储备

E.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

7、某企业某种产品原材料月末库存资料如下:

月份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原材料库存量(吨)81013119

则该动态数列()

A.各项指标数值是连续统计的结果B.各项指标数值是不连续统计的结果

C.各项指标数值反映的是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的总量

D.各项指标数值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时点上的总量

E.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得到5个月原材料库存总量

8、下面哪些现象侧重于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A.基本建设投资额B.商品销售量C.垦荒造林数量

D.居民消费支出状况E.产品产量

9、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A.两者都属于速度指标B.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D.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E.相邻两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10、累积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

A.前者基期水平不变,后者基期水平总在变动

B.二者存在关系式:逐期增长量之和=累积增长量

C.相邻的两个逐期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的累积增长量

D.根据这两个增长量都可以计算较长时期内的平均每期增长量

E.这两个增长量都属于速度分析指标

11、下列哪些属于序时平均数()。

A.一季度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

B.某产品产量某年各月的平均增长量

C.某企业职工第四季度人均产值

D.某商场职工某年月平均人均销售额

E.某地区进几年出口商品贸易额平均增长速度

12、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

A.算数平均法B.几何平均法C.方程式法D.调和平均法E.加权平均法

13、下列数列哪些属于由两个时期数列对比构成的相对数或平均数动态数列()

A.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数列B.百元产值利润率动态数列

C.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程度动态数列D.某单位人员构成动态数列

E.各种商品销售额所占比重动态数列

14、下面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A.历年旅客周转量B.某工厂每年设备台数C.历年商品销售量

D.历年牲畜存栏数E.某银行储户存款余额

四、填空题

1、指数按其所反映的对象范围的不同,分为指数和指数。

2、总指数的计算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指数,一种是指数。

3、按照一般原则,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编制质量指标指

数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

4、平均指数的计算形式为指数和指数。

5、因素分析包括数和数分析。

6、动态数列按其指标表现形式的不同分为、和平均指标三种动态

数列。

7、平均发展水平又称,它是从上说明现象总体在某一时期内发展的一

般水平.8、发展速度由于采用基期的不同,可分为和发展速度。

9、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由于基期的不同增长量可分为

增长量和增长量,这二者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10、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有两 :(1)(2).11、平均发展速度是对各期速度求平均的结果,它也一种。

12、已知某产品产量1993年与1992年相比增长了5%,1994年与1992年相比增长了12%,则1994年与1993年相比增长了.五、简答题

1、统计指数有哪些?有哪些作用?

2、统计指数编制中的同度量因素指什么?如何确定同度量因素的所属时期?

3、什么是环比发展速度?什么是定基发展速度?二者有何关系?。

4、什么是动态数列?编制动态数列的原则是什么?动态分析采用的分析指标有哪些?

六、计算题

1、某商店主要商品销售统计资料如下:

商品计量单位销售量上月销售收入(万元)上月本月

甲件40004400200

乙台800760320

丙套2000200080

要求计算:(1)三种商品销售量总指数;(2)由于销售量变化对销售收入的影响额。

2、某商店主要商品价格吓销售额资料如下:

商品计量单位价格上月销售收入(万元)上月本月

甲件100110110

乙台504824

丙套606337.83、某企业生产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产品名称总生产费用(万元)报告期比基期产量增长﹪

基期报告期

甲35431

5乙202412

丙45488

试计算:

(1)三种产品的产量总指数及由于产量变动而增加的总生产费用。

(2)三种产品的单位成本总指数及由于单位成本变动而增加的总生产费用。

4、某厂生产的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产品名称产量单位成本(元)

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

甲1005001510

乙5001204555

丙15020097

要求:(1)计算三种产品的单位成本指数以及由于单位成本变动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

(2)计算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以及由于产量变动而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

(3)利用指数体系分析说明总成本(相对程度和绝对额)变动的情况.5、某商店2000年各月末商品库存额资料如下:

月份12345681112

库存额***068

又知1月1日商品库存额为63万元。试计算上半年、下半年吓全年的平均商品库存额。

6、某工业企业资料如下:

指标一月二月三月四月

工业总产值(万元)***0

月初工人数(人)600580620600

试计算:(1)一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2)一季度平均劳动生产率。(10分)

7、某地区1990-1995年粮食产量资料如下

年份***319941995

粮食产量(万吨)400

定基增长量(万吨)/504095

环比发展速度(%)/110110

要求:(1)利用指标间的关系将表中所缺数字补齐;

(2)计算该地区1991年至1995年这五年期间的粮食产量的年平均增长量以及按水平法

计算的年平均增长速度.8、已知某地区1997年末总人口为9.8705万人,若要求2000年末将人口控制在10.15万人以内,今后3年人口增长率应控制在什么水平上?已知该地区1997年的粮食产量为380.6万公斤,或2000年末人均粮食产量要达到400公斤的水平,在今后3年内,粮食产量每年应平均增长百分之几?仍按上述条件,如果粮食产量每年递增3%,2000年末该地区人口为10.15万人,平均每人粮食产量可达到什么水平?

第二篇:统计学原理

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作业一

第1-3章

一判断题

1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

3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

4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 ×

5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6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连续性调查方法×

7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

8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9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10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

二单项选择题

1设某地区有670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C A每个工业企业 B670家工业企业C每一件产品D全部工业产品

2某市工业企业2003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4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4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 D A二者均为离散变量 B二者均为连续变量 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 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

5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D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村耕地调查 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6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D A作用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7下列调查属于不连续调查的是 A A每月统计商品库存额 B每旬统计产品产量 C每月统计商品销售额 D每季统计进出口贸易额

8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是以 C A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的 B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C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来划分的 D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来划分的

9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B 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 B产品按品种分组 C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 D人口按年龄分组

三多项选择题

1总体单位是总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因此 ABD A在国营企业这个总体下每个国营企业就是总体单位 B在工业总产值这个总体下单位总产值就是总体单位 C在全国总人口这个总体下一个省的总人口就是总体单位 D在全部工业产品这个总体下每一个工业产品就是总体单位 E在全部固定资产这一总体下每个固定资产的价值就是总体单位

2在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的调查中 BCE A全部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生产设备是调查单位 D每台生产设备是填报单位 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3对连续变量与离散变量组限的划分在技术上有不同要求如果对企业按工人人数分组正确的方法应是 A A300人以下300-500人 B300人以下300-500人不含300 C300人以下301-500人 D300人以下310-500人 E299人以下300-499人 在工业普查中 BCE 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 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 D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 E 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

5以下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BE A进口的粮食数量 B洗衣机台数 C每千人医院床位数 D人均粮食产量 E城乡集市个数

6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 ACD A基本建设投资额 B岛屿个数 C国民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例 D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 E就业人口数

四简答题

1统计一词有哪几种含义 答统计有三种理解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三者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过程与活动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统计工作先于统计学 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

普查是一种不连续调查因为普查的对象是时点现象时点现象的数量在短期内往往变动不大不需做连续登记 2 普查是全面调查它比任何其它调查方法都更能掌握全面系统的反映国情国力方面的基本统计资料 3 普查能解决全面统计报表不能解决的问题因为普查所包括的单位分组目录指标内容比定期统计报表更广范更详细所以能取得更详尽的全面资料 4 普查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因而不能经常进行 抽样调查的特点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但其目的是要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 2 抽样调查是按照随机原则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来抽选调查单位所谓随机原则就是总体中调查单位的确定完全由随机因素来决定单位中选与不中选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保证总体中每一单位都有同等的中选可能性

4调查方案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答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包括 1确定调查任务与目的 2确定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 3确定调查项目 4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5制定调查方案的组织实施计

5请根据第三章第二节和第三节的内容总结变量分配数列编制的步骤 ①将原始资料按其数值大小重新排列 只有把得到的原始资料按其数值大小重新排列顺序才能看出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和特点为确定全距组距和组数作准备 ②确定全距 全距是变量值中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数确定全距主要是确定变量值的变动范围和变动幅度如果是变动幅度不大的离散变量即可编制单项式变量数列如果是变量幅度较大的离散变量或者是连续变量就要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 ③确定组距和组数 前面已经介绍过组距数列有等距和不等距之分应视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研究目的而定 组距的大小和组数的多少是互为条件和互相制约的当全距一定时组距大组数就少组距小组数就多在实际应用中组距应是整数最好是5或10的整倍数在确定组距时必须考虑原始资料的分布状况和集中程度注意组距的同质性尤其是对带有根本性的质量界限绝不能混淆否则就失去分组的意义 在等距分组条件下存在以下关系 组数 全距组距 ④ 确定组限 组限要根据变量的性质来确定如果变量值相对集中无特大或特小的极端数值时则采用闭口式使最小组和最大组也都有下限和上限反之如果变量值相对比较分散则采用开口式使最小组只有上限 用“XX以下”表示 最大组只有下限 用"XX以上表示 如果是离散型变量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重叠组限或重叠组限的表示方法而连续型变量则只能用重叠组限来表示 在采用闭口式时应做到最小组的下限低于最小变量值最大组的上限高于最大变量值但不要过于悬殊 ⑤ 编制变量数列 经过统计分组明确了全距组距组数和组限及组限表示方法以后就可以把变量值归类排列最后把各组单位数经综合后填入相应的各组次数栏中

6统计表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答统计表由标题横行和纵栏数字资料等部分构成的标题分为三种总标题是表的名称放在表的上端横行标题或称横标目写在表的左方纵栏标题或称纵标目写的表在上方统计表的内容包括主词和宾词两个部分

五计算题

1某家商场想了解顾客对商场各方面的满意情况具体想了解如下情况 a顾客的背景信息 b顾客对该商场的总体满意情况 c顾客对商场在服务设施商品质量等方面的满意情况 d顾客的忠诚度情况 e顾客对抱怨处理的满意情况 f顾客的意见 要求 1设计出一份调查方案 2你认为这项调查采取哪种调查方法比较合适 3设计一份调查问卷 答自己上书或网上查找必须写上 2某工业局所属各企业工人数如下555 506 220 735 338 420 332 369 416 548 422 547 567 288 447 484 417 731 483 560 343 312 623 798 631 621 587 294 489 445 试根据上述资料要求 1分别编制等距及不等距的分配数列 2根据等距数列编制向上和向下累计的频数和频率数列 解1等距分配数列 工人数 企业数频数 各组企业数所占比重频率 200300 3 10 300400 5 16.7 400500 9 30 500600 7 23.3 600700 3 10 700800 3 10 合计 30 100 不等距分配数列 工人数 企业数频数 各组企业数所占比重频率 200400 8 26.7 400500 9 30 500600 7 23.3 600800 6 20 合计 30 100 2 向下累计 向上累计 工人数 频繁数 累计频数 累计频率 工人数 频繁数 累计频数 累计频率 300 3 3 10 200 3 30 100 400 5 8 26.7 300 5 27 90 500 9 17 56.7 400 9 22 73.3 600 7 24 80 500 7 13 43.3 700 3 27 90 600 3 6 20 800 3 30 100 700 3 3 10 合计 30 合计 30 3某班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分别为 57 89 49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81 67 81 54 79 87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0 86 85 89 89 64 57 83 81 78 87 72 61 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要求 1将该班学生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编制一张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分析该班学生考试情况 解1 成绩分 学生人数个 频率比重 60分以下 4 10 60---70 6 15 70---80 12 30 80---90 15 37.5 90以上 3 7.5 合计 40 100 2分组标志是成绩其类型是数量标志分组方法是变量分组中的组距式分组而且是开口分组本班学生考试的成绩分布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 作业二 第4章 一判断题

1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

2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

3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一个平均数 ×

4在特定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

5用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求得的相对指标说明总体内部的组成状况这个相对指标是比例相对指标 ×

6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

7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小 √

二单项选择题

1总量指标数值大小 A

A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增大 B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小

C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 D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

2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C

A平均指标 B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变异指标

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 D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B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D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4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 B A总体单位总量 B总体标志总量 C质量指标 D相对指标

5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C A小于100 B大于100 C等于100 D小于或大于100 6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D

A无名数 B实物单位与货币单位 C有名数 D无名数与有名数

7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 B

A结构相对数 B动态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8假设计划任务数是五年计划中规定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可采用 B A累计法 B水平法 C简单平均法 D加权平均法 9按照计划今年产量比上年增加3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10同上年比今年产量实际增长程度为 D

A75 B40 C13 D17

10某地2003年轻工业增加值为重工业增加值的908该指标为 C A比较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计划相对指标

11某地区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002年的1088此指标为 D A结构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动态相对指标

122003年某地区下岗职工已安置了137万人安置率达806安置率是D A总量指标 B变异指标 C平均指标 D相对指标

三多项选择题

1时点指标的特点有 BE

A可以连续计数 B只能间数计数 C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有关 D数值可以直接相加 E数值不能直接相加

2时期指标的特点是指标的数值 ADE

A可以连续计数 B与时期长短无关 C只能间断计数 D可以直接相加 E与时期长短有关

3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BC A受各组频率和频数的影响 B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C受各组标志值和权数的共同影响 D只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E只受权数的大小的影响

4位置平均数是指 DE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E中位数

5在什么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AED A各组次数相等 B各组变量值不等 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

D各组次数都为1 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

6中位数是ADE

A由标志值在数列中所处位置决定的 B根据标志值出现的次数决定的

C总体单位水平的平均值 D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值 E不受总体中极端数值的影响

7标志变异指标可以 ABCD

A反映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均衡性 B说明变量的离中趋势 C测定集中趋势指标的代表性 D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 E表明生产过程的节奏性

8下列指标属于相对指标的是 BDE

A某地区平均每人生活费245元 B某地区人口出生率143 C某地区粮食总产量4000万吨 D某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程度为113 E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115‰

1.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请举例说明

答结构相对指标是以总体总量为比较标准计算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况的综合指标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不同部分数量对比的相对数用以分析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之间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比较相对指标是不同单位的同类指标对比而确定的相对数借以说明同类现象在同一时期内各单位发展的不平衡程度

2.什么是变异系数变异系数的应用条件是什么

答变异系数全距平均差和标准差都有平均指标相同的讲师单位也就是与各单位标志值的讲师单位相同

变异系数的应用条件是为了对比分析不同水平的变量数列之间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必须消除数列水平高低的影响这时就要计算变异系数 常用的是标准差系数

V6 6ˉx

4它适用于未分组的统计资料如果已知各单位标志值和总体单位数可用简单算术平均数计算②加权算术平均数它适用于分组的统计资料如果已知各组的变量值和变量值出现的次数则可用加权算术平均数③调和平均数在实际工作中有时由于缺乏总体单位数资料而不能直接计算平均数这时就可以采用调和平均数

五计算题

1某生产车间4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 30 26 42 41 36 44 40 37 43 35 37 25 45 29 43 31 36 49 34 47 33 43 38 42 32 25 30 46 29 34 38 46 43 39 35 40 48 33 27 28 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整理编制次数分布表 2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 解140名工人加工零件数次数分配表为 按日加工零件数分组件x 工人数频数人f 比重频率 2530 7 17.5 3035 8 20.0 3540 9 22.5 4045 10 25.0 4550 6 15.0 合 计 40 100 2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 方法1x取组中值X1 275X2 325X3 375X4 425X5 475 375 件 方法2 件 答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为375件

2某地区销售某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量资料如下 商品规格 销售价格 元 各组商品销售量占 总销售量的比重% 甲 乙 丙 2030 3040 40--50 20 50 30 根据资料计算三种规格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 解已知 元 答三种规格商品的平均价格为36元

3某企业2010年某月份按工人劳动生产率高低分组的有关资料如下 按工人劳动生产率分组件人 生产班组 生产工人数 50-60 60-70 70-80 80-90 90以上 3 5 8 2 2 150 100 70 30 50 试计算该企业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 解 根据公式 件人 答该企业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为6825件人

4甲乙两农贸市场某农产品价格及成交量成交额的资料如下 品种 价格元公斤 甲市场成交额万元 乙市场成交额万元 甲 12 12 2 乙 14 28 1 丙 15 15 1 合计55 4 4 53 元公斤 乙市场平均价格元公斤 说明两个市场销售单价是相同的销售总量也是相同的影响到两个市场平均价格高低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各种价格的农产品在两个市场的成交量不同 乙班 答因为所以甲生产小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统计学原理》作业三 第五~第七章

一判断题

1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3抽样估计的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4抽样误差即代表性误差和登记误差这两种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

5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估计值抽样误差范围概率保证程度√

6在一定条件下施肥量与收获率是正相关关系 √

7甲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乙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5则乙比甲的相关程度高 √

8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

二单项选择题

1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 A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

2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 C A抽样误差系数 B概率度 C抽样平均误差 D抽样极限误差 3抽样平均误差是 C A全及总体的标准差 B样本的标准差 C抽样指标的标准差 D抽样误差的平均差

4当成数等于 C 时成数的方差最大 A1 B0 c05 D-1

5对某行业职工收入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得知其中80的职工收入在800元以下抽样平均误差为2当概率为9545时该行业职工收入在800元以下所占比重是 C A等于78 B大于84 c在此76与84之间 D小于76 6对甲乙两个工厂工人平均工资进行纯随机不重复抽样调查调查的工人数一样两工厂工资方差相同但甲厂工人总数比乙厂工人总数多一倍则抽样平均误差 A A甲厂比乙厂大 B乙厂比甲厂大 C两个工厂一样大 D无法确定

7反映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可能范围的指标是B A抽样平均误差B抽样极限误差C抽样误差系数D概率度

8如果变量x 和变量y 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1 说明两变量之间 D A不存在相关关系 B相关程度很低 C相关程度显著 D完全相关

9一般说当居民的收入减少时居民的储蓄款也会相应减少二者之间的关系是 A A直线相关 B完全相关 C非线性相关 D复相关

10年劳动生产率x 千元 和工人工资y 元 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c 3060x 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每提高2千元时工人工资平均增加 B A60元 B120元 C30元 D90元

11如果变量x 和变量y 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是 B A高度相关关系 B完全相关关系 C完全不相关 D低度相关关系

12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商品销售额和销售量之间存在着 D A不完全的依存关系 B不完全的随机关系 C完全的随机关系 D完全的依存关系

三多项选择题

1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 ABCD A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B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 C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 D抽取样本单位数的多少 E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属性

2在抽样推断中ACD A抽样指标的数值不是唯一的 B总体指标是一个随机变量 C可能抽取许多个样本 D统计量是样本变量的涵数 E全及指标又称为统计量

3从全及总体中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有BC A简单随机抽样 B重复抽样 c不重复抽样 D概率抽样 E非概率抽样

4在抽样推断中样本单位数的多少取决于 ABCE A总体标准差的大小 B允许误差的大小 C抽样估计的把握程度 D总体参数的大小 E抽样方法

5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 BDE A样本单位数 B样本指标 c全及指标 D抽样误差范围 E抽样估计的置信度

6在抽样平均误差一定的条件下 AD A扩大极限误差的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缩小极限误差的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C扩大极限误差的范围只能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D缩小极限误差的范围只能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E扩大或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与推断的可靠程度无关

7判定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的方法是ABCD A对客观现象作定性分析 B编制相关表 C绘制相关图 D计算相关系数 E计算估计标准误

8相关分析特点有 B CDE A两变量不是对等的 B两变量只能算出一个相关系数 C相关系数有正负号 D两变量都是随机的 E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介于0和1之间

9下列属于负相关的现象是 ABD A商品流转的规模愈大流通费用水平越低 B流通费用率随商品销售额的增加而减少 C国民收入随投资额的增加而增长 D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 E某产品产量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

10设产品的单位成本元对产量百件的直线回归方程为 这表示ACE A产量每增加100件单位成本平均下降185元 B产量每减少100件单位成本平均下降185元 C产量与单位成本按相反方向变动 D产量与单位成本按相同方向变动 E当产量为200件时单位成本为723元

四简答题 1例子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 答如果研究的对象是100人这100人就是总体从中抽取10人做研究那就是样本参数是反映总体统计特征的数字如这100人的平均身高方差等等变量就是反应总体的某些特性的量如身高

2什么是抽样平均误差和抽样极限误差二者有何关系写出二者的计算机公式 答抽样平均误差是反映抽样误差一般水平的指标而抽样极限误差是反映抽样误差的最大范围的指标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的联系是极限误差是在抽样平均误差的基础上计算得到的即 二者的区别是1二者涵义不同2影响误差大小的因素不同3计算方法不同 抽样平均误差=标准差/样本单位数的平方根抽样极限误差=样本平均数减去总体平均数的绝对值抽样极限误差是T倍的抽样平均误差 1相关系数的数值范围是在 –1 和 1 之间即时 时为正相关时为负相关 2当 时 x与y完全相关两变量 是函数关系 微弱相关 低度相关 当 时x与y不完全相关 存在一定线性相关 显著相关 高度相关 当 时x与y不相关

5拟合回归程yc abx有什么前提条件 在回归方程yc abx参数ab 的经济含义是什么 答1拟合回归方程 的要求有1两变量之间确存在线性相关关系2两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必须是显著相关以上3找到全适的参数ab使所确定的回归方程达到使实际的y值与对应的理论估计值的离差平方和为最小 2a的经济含义是代表直线的起点值在数学上称为直线的纵轴截距它表示x 0时y常项 参数b 称为回归系数表示自变量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y的平均增加值回归系数b 正负号可以判断相关方向当b 0时表示正相关当b 0表示负相关 五计算题

1某企业生产一批零件随机重复抽取400只做使用寿命试验测试结果平均寿命为5000小时样本标准差为300小时400只中发现10只不合格根据以上资料计算平均数的抽样平均误差和成数的抽样平均误差学习指导书P177第2题 解1平均数的抽样平均误差 2成数的抽样平均误差

2外贸公司出口一种食品 规定每包规格不低于150克现在用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取其中的100包进行检验其结果如下 每包重量克 包 数 148-149 149-150 150-151 151-152 10 20 50 20 100 要求1以9973的概率估计这批食品平均每包重量的范围以便确定平均重量是否达到规格要求 2以同样的概率保证估计这批食品合格率范围 解 组中值 包数f Xf 148.5 10 1485 32.4 149.5 20 1990 12.8 150.5 50 7525 2 151.5 20 3030 28.8 合计 100 15030 76 克 克 2已知 答1以9973的概率估计这批食品平均每包重量的范围为15004---15056克大于150克所以平均重量是达到规格要求 2 以9973的概率保证估计这批食品合格率范围为5626--8374

3单位按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式抽取40名职工对其业务情况进行考核考核成绩资料如下 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9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1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7 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按成绩分成以下几组60分以下60-70分70-80分80-90分90-100分并根据分组整理成变量分配数列2根据整理后的变量数列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推断全体职工业务考试成绩的区间范围3若其它条件不变将允许误差范围缩小一半应抽取多少名职工 解1分配数列 成绩 工人数频数f 各组企业数所占比重频率 60以下 3 7.5 6070 6 15 7080 15 37.5 8090 12 30 90100 4 10 合计 40 100 2全体职工业务考试成绩的区间范围 成绩组中值 工人数f Xf 55 3 165 1452 65 6 390 864 75 15 1125 60 85 12 1020 768 95 4 380 1296 合计 40 3080 4440 3已知 分t 2 人 答2根据整理后的变量数列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推断全体职工业务考试成绩的区间范围7366---8033若其它条件不变将允许误差范围缩小一半应抽取160名职工

4采用简单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取一批产品中的200件作为样本其中合格品为195件要求 1计算样本的抽样平均误差 2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对该产品的合格品率进行区间估计t=2 解已知1 2 已知t 2 答 1样本的抽样平均误差为11 2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对该产品的合格品率区间为953--9970 5某企业上

成本

━━━━━┯━━━━━━━┯━━━━━━━━━━━━ 月 份 │产 量千件│ 单位成本元 ─────┼───────┼─────────── 1 │ 2 │ 73 2 │ 3 │ 72 3 │ 4 │ 71 4 │ 3 │ 73 5 │ 4 │ 69 6 │ 5 │ 68 ━━━━━┷━━━━━━━┷━━━━━━━━━━━ 要求1计算相关系数说明两个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 2配合回归方程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平均变动多少 3假定产量为6000件时单位成本为多少元 解设产品产量为x与单位成本为y 月份 产量千件x 单位成本元件y xy 1 2 73 4 5329 146 2 3 72 9 5184 216 3 4 71 16 5041 284 4 3 73 9 5329 219 5 4 69 16 4761 276 6 5 68 25 4624 340 合计 21 426 79 30268 1481 1相关系数 2 3 时 元 答1相关系数为09091说明两个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为高度负相关 2回归方程为 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平均减少18128元 3 假定产量为6000件时单位成本为664869元

6根据某地区历年人均收入 元 与商品销售额万元资料计算的有关数据如下 x 代表人均收入y 代表销售额 n 9 546 260 34362

16918 计算 1 建立以商品销售额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含义 2 若2002年人均收为14000元试推算该年商品销售额 解1 2 x 14000 万元 答 1 建立以商品销售额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 回归系数的含义当人均收入每增加1 元商品销售额平均增加09246万元 2 若2002年人均收为14000元该年商品销售额为129171965万元

7某地区家计调查资料得到每户平均年收入为8800元方差为4500元每户平均年消费支出为6000元均方差为60元支出对于收入的回归系数为08 要求 1 计算收入与支出的相关系数 2 拟合支出对于收入的回归方程 3 收入每增加1元支出平均增加多少元 解1已知 2 答 1 收入与支出的相关系数为089 2 支出对于收入的回归方程 3 收入每增加1元支出平均增加08元

作业四第89章

6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乘积 ×

7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 √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 A A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B指标性质不同 C采用的基期不同 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2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A 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 B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C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 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3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B 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B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C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4销售价格综合指数表示 C A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 B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 C报告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D基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

5在销售量综合指数中表示 B A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B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C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 D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6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 D 7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 A

8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 B A10 B71 C7 D11 9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C A几何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D首末折半法

10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D A几何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D首末折半法

11已知某企业1月2月3月4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190人195人193人和201人则该企业一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为 B A190+195+193+2014 B 190195193 3 C﹛ 1902 195193 2012 ﹜ 4-1 D ﹛ 1902 195193 2012 ﹜4 C A环比发展速度 B平均发展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 D定基增长速度

三多项选择题

1指数的作用是 ABE A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情况 B分析现象总体变动中受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 C反映现象总体各单位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 D反映现象总体的总规模水平E利用指数数列分析现象的发展趋势 2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 CDE A 商品零售量指数 B商品零售额指数 C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D职工劳动生产率指数 E单位成本指数

3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ACD A工业总产值指数 B劳动生产率指数C职工人数指数 D产品总成本指数 E产品单位成本指数

4编制总指数的方法有 AB A综合指数 B平均指数 C质量指标指数 D数量指标指数 E平均指标指数

5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是一种 BCD A综合指数 B总指数 C平均指数 D个体指数加权平均数 E质量指标指数

6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 BC A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总面积 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 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 D我国历年黄金储备 E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可采用的公式有 ABCD A B C D E 8 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可采用的公式有 ABC A B C D E 9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ABD A两者都属于速度指标 B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D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E相邻两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10累积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 ABDE A前者基期水平不变后者基期水平总在变动 B二者存在关系式逐期增长量之和 累积增长量 C相邻的两个逐期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的累积增长量 D根据这两个增长量都可以计算较长时期内的平均每期增长量 E这两个增长量都属于速度分析指标

四简答题

写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公式并说明同度量因素固定时期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答数量指标指数质量指标指数 确定同度量因素固定时期的一般方法是 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应以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时期固定在基期 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应以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时期固定在报告期

2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有何区别与联系试列式证明二者之间的关系 答平均数指数必须在特定权数的条件下才能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 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要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必须在基期总值为权数的特定条件下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要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必须在报告期总值为权数的特定条件下列式证明如下

3什么是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二者相比较有什么特点 写出时期数列和间断时点数列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公式 答时期数列是指由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总量的时期指标构成的动态数列时点数列是指由反映在某一瞬间总量的时点指标构成的动态数列二者相比较有以下特点 1时期数列的各指标值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而时点数列各指标值不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 2时期数列各指标值具有可加性的特点而时点数列各指标值不能直接相加 3时期数列各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包括的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而时点数列各指标值的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 时期数列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公式 间断时点数列平均发展水平计算公式 间隔不等 间隔相等

4写出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累积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的计算公式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计算公式定基发展速度 环比发展速度 累积增长量 逐期增长量 关系 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相邻两个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累积增长量 相邻两个时期的累积增长量之差 相应的逐期增长量

五计算题

11某年我国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2389亿元比上年增长282%农村消费品零售额8209亿元增长24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分别增长13%和68%试问城乡消费品价格分别上涨多少

2某厂2003年的产量比2002年增长3136%生产费用增加了129%问该厂2003年产品成本的变动情况如何 解1城镇物价指数 农村物价指数 城镇物价上涨1345%农村物价上涨1639% 2产品成本指数即产品成本降低了727%

2某厂生产的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产品名称 产量 单位成本 元 计量单位 基期 报告期 计量单位 基期 报告期 甲 乙 丙 万件 万只 万个 1000 5000 1500 1200 5000 2000 元件 元只 元个 10 4 8 8 45 7 要求 1 计算三种产品的单位成本指数以及由于单位成本变动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 2 计算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以及由于产量变动而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利用指数体系分析说明总成本 相对程度和绝对额 变动的情况

解1单位成本指数 单位成本变动影响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 2产量总指数 产量变动影响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 3因素分析

3某公司三种商品销售额及价格变化资料如下 名称 商品销售额万元 价格变动% 基期 报告期 甲 乙 丙 500 200 1000 650 200 1200 2-5 10 要求1计算三种商品价格总指数和价格变动引起的销售额变动绝对额 2计算三种商品销售额总指数及销售额变动绝对数 3计算三种商品销售量指数和销售量变动引起的销售额变动绝对数 解 1价格总指数 价格变动引起的销售额变动绝对额 2销售额总指数 销售额变动绝对数 3 KR Kp×Kq 销售量指数 销售量的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额350-1113=23869万元

4某工业企业资料如下 指标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工业总产值 万元 180 160 200 190 月初工人数 人 600 580 620 600 试计算 1 一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 2 一季度平均劳动生产率

解 1 一季度月平均总产值万元 一季度月平均工人数人 一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 万元人 2 一季度平均劳动生产率 万元人

5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资料如下 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57603 54251 58540 6280 63226 6860 要求 1 逐期增长量累积增长量全期平均增长量 2 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 3定基增长速度环比增长速度 4年平均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

解 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逐期增长量 累积增长量 定基发展速度% 环比发展速度% 定基增长速度% 环比增长速度% 57603 54251-3352-3352 9418 9418-582-582 58540 4289 937 10163 10791 163 791 6280 426 5197 10902 10728 902 728 63226 426 5623 10976 10068 976 068 6860 5374 10997 11909 1085 1909 85平均增长量=平均发展速度10356%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356% 61某地区粮食产量2000~2002年平均发展速度是1032003~2004年平均发展速度是1052005年比2004年增长6%试求2000~2005年六年的平均发展速度 2已知2000年该地区生产总值为1430亿元若以平均每年增长85%的速度发展到2010年生产总值将达到什么水平解12000~2005年六年的平均发展速度 22010年生产总值=1430×=323321亿元-----

第三篇:统计学原理

第1题: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工业企业每一台来安装设备)

第2题: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是(比较相对指标)。

第3题: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必须是重叠的)。

第4题: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N个单位中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这种抽样组织形式是(简单随机抽样

第5题: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单位数增加一半,则抽样平均误差(缩小为原来的81.6被

第6题:下列哪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高(平均流通费用率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4)。

第26题:整个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其原因是(需求减少

第27题: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减少

第28题:下列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最小的是(食盐)

第29题:商品的边际效用随者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

第30题:根据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均衡是(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相切之点)

第31题: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递增)

第32题:等产量曲线向左下方移动表明的是(产量减少)‘

第33题: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是因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第34题:下列项目中属于可变成本的是(生产工人的工资)

第35题: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一定是(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第36题:如果一种商品的替(这种商品是低等商品但不是积分商品

第37题:某商品价格下降导致其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第38题:供给规律说明(某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

第39题:下面哪一种情况将导致供给的减少(技术水平的提高)。

第40题:赤字增加的时期是(经济衰退时期)

第41题:如果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购买政府债券,下面哪一种情况不可能发生(储蓄减少)

第42题: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量减少会引起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第43题:决定国际间资本流动的主要因素是各国的(利率水平)

第44题:在开放经济中,不是政府宏观政策最终目标的是(不存在贸易逆差或顺差)

第60题:销售人员在不同的环境下,可根据不同潜在顾客的需求和购买动机,及时调整自己的销售策略,解答顾客的疑问,满足

顾客的需要,这体现了人员销售(灵活性)的特点。

第61题:销售人员可以选择那些具有较大购买可能的顾客进行拜访(选择性

第62题:销售人员从寻找顾客开始,到接触、磋商,最后达成交易,独立承担了整个销售阶段的任务,这体现了人员销售(完整

性)的特点。

63题:有经验的销售人员可以使买卖双方超越纯粹的商品货币关系,建立起一种友谊协作关系,这种亲密的长期合作关系有助于

销售工作的开展,这体现了人员销售(长远性)的特点。

第64题:一个销售人员每次亲自与一个现实顾客或潜在顾客谈话,进行一对一的销售活动,这是销售人员与顾客进行接触的(单

个销售人员对单个顾客)方式。

第65题:一个销售人员面对一个采购小组,向他们推荐(单个销售人员对一组顾客)

第66题:销售小组通常由企业有关部门的主管人员、销售人员、技术人员等组成,他们面对一个采购委员会推荐产品,这是销售

人员与顾客进行接触的(销售小组第一组顾客)方式。

第66题:销售小组通常由企业有关部门的主管人员、销售人员、技术人员等组成,他们面对一个采购委员会推荐产品,这是销售人员与顾客进行接触的(销售会议)方式。

第68题:以批发商为核心的自愿连锁销售网络属于(契约式)分销系统。

第69题:以零售商为中心自愿合作组成的销售网络属于(契约式)分销系统。

第70题:下列关于细分市场选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最大和增)

第71题:企业在评估各种不同的细分市场的时候,必须考虑(以上都是)。

第72题:最简单的一种目标市场选择的模式是(密集单一市场)。

第73题:宝洁公司在洗发水市场上(产品专业化)

第74题:划分销售区域的好处不包括(拓宽目标市场)。

第75题:由于每一个销售区域都有指定的营销员负责,可以避免不同营销员对客户的重复访问。这是(划分销售区域)方法带来的好处。

第76题:销售区域划分的首要原则是(公平性)。

77题:销售区域的目标应尽量数字化、明确、容易理解。销售区域目标一定要明确,销售经理一定要使营销员确切地知道自己要达到的目标,并且尽量把)具体化(第78题:销售区域划分的流程是(12345)。①确定客户的位置;②选择控制单元;③分配销售区域;④调整初步设计;⑤合成销售区域

第79题:新闻界关系指企业或组织与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传播媒介的关系,又称为(媒介关系)

第80题:下列关于控制单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控制单元应该尽量大一点)

第81题:下列不属于划分控制单元的标准的是(实地销售额)。

第82题:要协调各个区域的销售量首先要做(工作量分析)。

第83题:调整初步设计方案的方法除了改变不同区域的客户访问频率,还有(试错法)。

第84题:汽车制造公司通过自己的销售网络销售本公司汽车,这种战略叫做(前向一体化)。

第85题:“三株”、“沈阳飞龙”等都依靠自建网络。这种渠道关系是(公司型分销)。

第86题:日本的“综合商社”、美国的“西尔斯”都属于((公司型分销)渠道关系。

第87题:网络企业通过依托传统产业强大的配送能力及渠道的渗透力,才使电子商务成为一种可操作性的行业。这属于共生型渠道关系的好处的一方面:(发挥资源的协同效应)。

第88题:在共生型渠道关系中,吸引对方参与的关键是(各自拥有对方)。

第89题:下列选项中不能够加强与渠道成员的合作的有(尽量牺牲自己的利益)。

第90题:厂家对于按照约定日期以现金付款的经销商,在原定基础上给予一定比例的折扣优惠,回款时间越早,折扣力度越大。这属于价格折扣中的(现金折扣)。

第91题:给经销商一个(提供市场基金)

第92题:下列选项中,(开拓市场)是较为长远的激励措施,是中间商最希望得到的。

93题:对中间商来说,最实在的激励措施是(产品及技术支持)。

第94题:关于流程管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流程管理以一种固定的)

第95题:促销活动开始时,中间商清点存货量,再加上进货量,减去促销活动结束时的剩余库存量,其差额即厂家需给予补贴的实际销货量,再乘以一定的补贴费。这种补贴叫做(点存货补贴)。

第96题:点存货补贴结束后,如果经销商将库存再恢复到过去的最高水平,厂家会给予一定的补贴。这时的补贴叫做(恢复库存补贴)。

第97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服务投诉

第98题:既是促销的手段,又充当着“无声”宣传员的服务方式是(售前服务)。

第99题:售后服务的内容十分丰富,下列属于售后服务的是(送货上门)。

多选题

第7题:要了解某地区的就业情况()

第8题:影响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因素有(1.各组频率或频数。2.各组标志值的大小)

第9题:简单随机抽样(1..最符合随机原则2.是各种抽样组织形式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形式3.在抽样之前要求对总体各单位进行

编号4.适用于总体各单位呈均匀分布的总体)

第10题: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1.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总面积2.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

第21题:总效用各边际效用的关系是(1.当边际效用为负时总效用递减2.当边际盗用为0时,总效用最大)

第22题:消费者残剩是指(1.需求曲线之下价格以下部分2.消费者从商品的消费中。。)

第23题:无差异曲线的特征包括(1.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2.一般来说无差异曲线具备负斜率)

第24题: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正的,无)

第25题:预算线的位置各斜率取决于(1.商品的价格,2、消费者的收入

第45题:资源配置要解决的问题是(无。充分就业)

第46题: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有(全选)

第47题:引起内在经济的原因有(1.使用更先进的技术,2.综合利用)

第48题:通货膨胀理论包括(全选

第49题:经济周期繁荣阶段的特征是(全选

第50题:当一个企业的平均可变成本最小时(两个平均)

第51题:市场失灵是指(全选)

第52题:如果某企业对其他经济单位造成不利的外部影响,则(1.该企业私人边际成本低于社会边际成本2.政府应该对企业征税)第53题:按照边际效用理论,效用最大化的消费选择应当使(ian

第54题:假定其它条件不变,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会造成(对该商品替代品的需求减少2.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第55题:供给的价格弹性的品类有(就)

第56题: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有(无商品价格)

第57题:以下涉及需求价格弹性的论述,正确的是(需求弹性不相称、2越大)

第58题:以下涉及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的论述中,正确的是(如果商品富有弹性。2.单位弹性

第59题:以下涉及收入弹性的论述中,正确的是(无所有商品的收入)

判 断 题

第11题: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错

第12题: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计划在上年的基础上降低2%,实际降低了3%,则该企业差一个百分点,没有完成计划任务。错

第16题:从指数化指标的性质来看,单位成本指数是数量指标指数。错

第17题:将某班学生按考试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是时点数列。错误

第18题:同一个总体,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错误

第19题:样本单位数的多少与总体各单位标志。。错误

第四篇:统计学原理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所有工业企业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2.全面调查包括统计报表和普查。

3.在实际调查中,调查对象的每个单位必然是调查单位。

4.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5.组距分组只适合连续变量。

6.按数量标志分组所形成的变量数列就是次数分配数列。

7.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可以随着研究对象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8.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时,若抽样单位数增加一倍,则抽样误差将减少一半。

9.若直线回归方程,则变量x与y之间存在负的相关关系。

10.在计算综合指数时,要求同度量因素不变。

11.总指数的计算形式包括综合指数、平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

12.若环比增长速度每年相等,则其逐期增长量也年年相等。

得 分 批改人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及表现

C)国民经济和社会现象的规律

D)社会经济调查、整理、分析的原理原则和方式方法

2.某城市进行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3.填报单位是()

A)调查标志的承担者 B)负责向上级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

C)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单位 D)重点单位

4.人口普查规定标准时间是为了()。

A)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 B)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

C)确定调查单位 D)确定调查时限

5.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A)全国人口普查 B)工业设备普查

C)全国工业普查 D)农村耕畜调查

6.品质分组和变量分组的区别在于()。

A)分组的任务和作用不同 B)选择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

C)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 D)组数的多少不同

7.某单位某月份职工的出勤率是96%,这个指标是()。

A)结构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强度相对指标

8.在一般情况下,销售价格指数和产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分别为()。

A)销售量、单位产品成本 B)销售量、产量

C)销售价格、产量 D)销售价格、单位产品成本

9.反映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的指标是()。

A)抽样平均误差 B)抽样误差系数

C)概率度 D)抽样极限误差

10.连续生产的电子管厂,产品质量检验是这样安排的,在一天中,每隔50件产品抽取一件产品进行检验,这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整群抽样

C)等距抽样 D)类型抽样

11.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代表性指标是()。

A)估计标准误 B)两个变量的协方差

C)相关系数 D)两个变量的标准差

12.根据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A)几何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首末折半法 D)简单算术平均法

得 分 批改人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8分)

1.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A)机床台数 B)汽车产量 D)耕地面积

D)粮食产量 E)学生人数

2.普查是一种()。

A)专门组织的调查 B)连续性调查 C)不连续调查

D)全面调查 E)非全面调查

3.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指标的有()。

A)人口密度 B)某市医院病床数与该市人口数之比

C)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D)我国男性人口数与全国人口总数之比

E)甲地区工业总产值与乙地区工业总产值之比

4.指出下列数列哪些属于时期数列()。

A)某商店各月末的商品库存量 B)某商店各月的销售额

C)某地区历年的人口出生数 D)某企业历年工伤死亡数

E)某企业各年年底在册职工人数

5.下列哪些分组是按数量标志分组()。

A)工人按出勤率分组 B)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

C)企业按固定资产原值分组 D)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

E)人口按年龄分组

6.常用的抽样方法有()。

A)重复抽样 B)简单随机抽样 C)不重复抽样

D)等距抽样 E)类型抽样 F)整群抽样

7.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

A)是有限总体还是无限总体 B)抽样的组织形式

C)抽取样本的方法 D)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

E)抽样单位数的多少

8.直线回归分析中()。

A)两个变量不是对等的关系 B)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

C)根据回归系数可判定相关的方向 D)自变量是可控制量,因变量是随机的E)对于没有明显关系的两变量求得两个回归方程

四、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简述统计标志与统计指标的区别。

2.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

3.简述平均指标与强度相对指标的区别。

4.平均数指数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

得 分 批改人

五、计算题(共52分,第1小题4分,其余各小题8分)

1.某生产车间30名工人加工零件数(件)如下: 26 42 41 36 44 40 37 37 25 45 29 43 31 36 36 49 34 47 33 43 38 42 32 34 38 46 43 39 35

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并整理成次数分成表。

2.有甲乙两个品种的粮食作物,经播种实验后得知甲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为998斤,标准差为162.7斤。乙品种实验资料如下:

亩产量(斤/亩)播种面积(亩)

1000 950 1100 900

1050 0.8 0.9 1.0 1.1 1.2

试研究两个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以确定哪一种具有较大稳定性,更有推广价值。

3.某学校进行一次英语测验,为了解学生和考试情况,随机抽选部分学生进行调查,所得资料如下:

考试成绩 60以下 60-70 70-80 80-90 90-100 学生人数 10 20 22 40 8

要求:(1)试以0.9545的可靠程度估计该校学生平均成绩的区间范围。

(2)试以0.9545的可靠程度估计该校学生成绩在70分以上的学生所占比重的区间范围。

4.根据某企业产品销售额(万元)和销售利润率(%)资料计算出如下资料:

n=7

要求:(1)确定产品销售额与销售利润率之间的相关系数。

(2)确定以利润率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经济含义。

(3)当销售额为500万元时,利润率为多少?

5.某商店三种商品的销售资料如下:

商品名称 销售额(万元)报告期销售量比基期增长(%)

基期 报告期

甲 150 180 8 乙 200 240 5 丙 400 450 15

试计算:(1)销售额指数及销售额的绝对增加值;

(2)销售量指数及由销售量变动而增加的销售额。

6.已知下列资料:

3月 4月 5月 6月

月末工人数(人)2000 2000 2200 2200 总产值(万元)110 126 146 163

要求:(1)计算第二季度平均月劳动生产率。

(2)计算二季度劳动生产率。

7.某地区历年粮食产量如下:

96年 97年 98年 99年 2000年

粮食产量(万斤)134 435 415 672 1028

要求:(1)列表计算逐期增长量、累积增长量、平均增长量。

(2)计算平均增长速度。

答案:

《统计学原理》平时作业评讲(4)

《统计学原理》平时作业(4)包括教材第八、九两章的内容,第八章是指数分析,第九章是动态分析,从内容看,第九章的动态分析相对简单,但第八章的指数分析是本课程的一个难点内容,对于初学者来说不易掌握。从作业完成情况来看,对统计指数的理解和指数计算上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下面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评讲。

1.判断题1,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同度量的因素的确定方法。同度量因素是为了将不能直接加总和对比的数量状况综合过渡到能够相加的价值状况而引入的因素,其确定方法是“同一时期,质报数基”,即在计算质量指标指数时应以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而在计算数量指标指数时应以基期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则此命题是错误的。

2.单项选择题4,本题主要考核综合指标的编制和应用。从已知的计算公式看应是销售价格指标的计算公式,反映报告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所以此题的正确答案是C。

3.多项选择题3,本题主要考核指数的分类。统计指数按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可分为质量指标指数和数量指标指数,指数化指标属于数量指标的,如产量、销售量、职工人数、总成本等,相应指数化后形成的指数均为数量指标指数。所以此题的正确答案是ACD。

4.简答题3,本题主要考核总指数两种编制方法的关系。总指数的编制方法有综合指数法和平均指数法,只有在特定权数下,平均指数才能转化为综合指数,所以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到这一特定权数。此题的参考答案为:

平均指标要成为综合指标的变形,必须在特定权数的条件下。具体地讲,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要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必须在基期总值这个特定的权数条件下;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要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必须在报告期总值这个特定的权数条件下。列式证明如下:

5.计算题1,本题主要考核指数体系的关系及应用。指数体系存在两个关系,即总动态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这积、总差额等于各因素影响差额之和。根据第一个关系和已知的指数,即可计算出所求指数。所以本题的参考答案为:

(1)根据指数体系:消费品零售额指数=零售量指数×消费品价格指数

∴城市消费品价格指数=消费品零售额指数÷零售量指数=128.2%÷113%=113.45%

同理,可计算出农村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16.39%。所以城乡消费品价格分别上涨上13.45%和16.39%。

(2)已知:生活费用指数=129%,产量指数=113.6%(注意:题目中产量应该是增长了13.6%,而不是增长313.6%)

根据指数体系:生产费用指数=产量指数×单位产品成本指数

∴ 单位产品成本指数=生产费用指数÷产量指数=129%÷113.6%=113.56% 即单位产品成本增加了13.56%。

6.计算题2,本题主要考核考了总量指标的因素分析。

在本题中,质量指标P是单位成本,数量指标q是产量,其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计算三种总值――三种总成本,即:、、第二步:计算三种指数及变动影响差额,即:

(1)总动态指数= 总变动差额= —

(2)质量指标指数=

由于质量指标的变动,而使总量指标变动的增加(或减少)值= —

(3)数量指标指数=

由于数量指标的变动,而使总量指标变动的增加(或减少)值= —

第三步: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进行分析,即:

相对数分析: = ×

绝对数分析:(—)=(—)+(—)

本题的参考答案为:

第一步:计算三种总值

第二步:计算三种指数和差额

总成本指数 差额=4100万元

单位成本总指数 差额=-1900万元

产量总指数 差额=6000万元

第三步:因素分析

相对数分析:109.76% = 96.043% ×114.29% 绝对数分析:4100 =-1900 + 6000(万元)

7.计算题3,本题主要考核考了平均指数的计算。由于平均指数包括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两种,而一般情况算术平均数指数用数量指标指数的计算,调和平均数指数用于质量指标指数的计算,在已知条件中已知的是报告期基期的销售额和价格个体指数,所以可直接用报告期的销售额除以基期的销售额计

算出销售额指数,用调和平均指数的公式计算出价格指数,再根据指数体系的关系计算出销售量的指数。

解题过程如下:

(1)价格指数=

由于价格变化增加的销售额=2050-1938.69=111.31(万元)

(2)销售额指数=

销售额增加的绝对值=2050-1700=350(万元)

(3)销售量指数=销售额指数÷价格指数=120.59%÷105.74%=114.04% 由于销售量变化增加的销售额=1938.69-1700=238.69(万元)

3可得季劳动生产率,即8.计算题5,本题主要考核了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由于在本题中要平均的现象为平均劳动生产率,而,即不同时间的劳动生产率构成平均指标动态数列,故应选择公式 进行计算;又因为总产值为时期指标,工人数为时间间隔相等的时点指标,故采用公式 计算。而一季度平均月劳动生产率

本题的参考答案为:

(1)一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

(2)一季度平均劳动生产率:

9.计算题6,本题主要考核了发展水平、累计增长量、环比发展速度等动态指标之间关系及计算。

注意:本题题目有错,在表中只已知各年的居民可支配收入,而没有其他的资料。

分析:(1)根据累积增长量和环比发展速度等速度指标的计算公式,可分别计算出有关指标,填入表中。

(2)由于从第一问中可计算出1995年的累积增长量,则可用公式:

进行计算。

(3)由于既知定基增长量,又知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则平均发展速度可用公式 或 进行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减1即得平均增长速度。

本题的参考答案为:

(1)

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5760.3 5425.1 5854.0 6280 6322.6 6860 逐期增长量 - -339.2 428.9 426 42.6 537.4 累积增长量 - -339.2 93.7 519.7 562.3 1099.7

定基发展速度(%)- 94.18 101.63 109.02 109.76 119.09 环比发展速度(%)- 94.18 107.91 107.28 100.69 108.5 定基增长速度(%)- -5.82 1.63 9.02 9.76 19.09 环比增长速度(%)- -5.82 7.91 7.28 0.69 8.5(2)年平均增长量=

年平均增长速度= 103.56% 年平均增长速度=3.56%

第五篇:统计学原理参考答案

作业一(第1-3章)

一、判断题

1、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3、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4、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

5、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6、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连续性调查方法。(×)

7、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8、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9、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10、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二、单项选择题

1、设某地区有670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C)A、每个工业企业; B、670家工业企业;C、每一件产品;D、全部工业产品

2、某市工业企业2003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4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4、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D)。A、二者均为离散变量 B、二者均为连续变量

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 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

5、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D)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村耕地调查 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6、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D)。

A、作用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7、下列调查属于不连续调查的是(A)。A、每月统计商品库存额 B、每旬统计产品产量 C、每月统计商品销售额 D、每季统计进出口贸易额

8、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是以(C)

A、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的; B、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C、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来划分的; D、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来划分的

9、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B)

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 B、产品按品种分组 C、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 D、人口按年龄分组

三、多项选择题

1、总体单位是总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因此(ABD)A、在国营企业这个总体下,每个国营企业就是总体单位; B、在工业总产值这个总体下,单位总产值就是总体单位; C、在全国总人口这个总体下,一个省的总人口就是总体单位; D、在全部工业产品这个总体下,每一个工业产品就是总体单位; E、在全部固定资产这一总体下,每个固定资产的价值就是总体单位。

2、在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的调查中(BCE)

A、全部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生产设备是调查单位; D、每台生产设备是填报单位; 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3、对连续变量与离散变量,组限的划分在技术上有不同要求,如果对企业按工人人数分组,正确的方法应是(A)

A、300人以下,300-500人 B、300人以下,300-500人(不含300)

C、300人以下,301-500人 D、300人以下,310-500人 E、299人以下,300-499人

4、在工业普查中(BCE)。

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 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 D、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 E、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

5、以下属于离散变量的有(BE)。

A、进口的粮食数量 B、洗衣机台数 C、每千人医院床位数 D、人均粮食产量 E、城乡集市个数

6、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ACD)。

A、基本建设投资额 B、岛屿个数 C、国民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例 D、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 E、就业人口数

四、简答题

1、统计标志和标志表现有何不同?

答:统计标志是指总体中各单位所的属性和特征,它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

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标志是统计所要调查的项目,标志表现则是调查所得的结果。标志表现是标志的实际体现者。

2、如何认识总体和样本的关系?

答:统计总体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统计总体必须同时具备大量性,同质变异性。总体单位是指总体的个体单位,它是总体的基本单位。

3、什么是普查?普查和全面统计报表都是全面调查,二者有何区别? 答: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的全面调查。普查和统计报表同属于全面调查,但两者不能互相替代。统计报表不可能象普查那样充满热情如此详尽的全面资料,与定期报表相比较普查所包括的单位、分组目录以及指标内容要广泛详细、规模宏大。解决报表不能解决的问题,但是,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从而不可能经常进行。

4、调查对象、填报单位与调查单位的关系是什么?

答:调查对象是应搜集资料的许多单位的总体。调查单位也就是总体单位,它是调查对象的组成要素,即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具体单位。

5、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

答:离散型变量如果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小,可依次将每个变量值作为一组。租用单项式分组。离散型变量如果变量值变动很大,次数又很多,或是连续型变量,采用组距式分组。

6、变量分配数列编制的步骤 ①将原始资料按其数值大小重新排列

只有把得到的原始资料按其数值大小重新排列顺序,才能看出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和特点,为确定全距,组距和组数作准备.②确定全距

全距是变量值中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数.确定全距,主要是确定变量值的变动范围和变动幅度.如果是变动幅度不大的离散变量,即可编制单项式变量数列,如果是变量幅度较大的离散变量或者是连续变量,就要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③确定组距和组数

前面已经介绍过组距数列有等距和不等距之分,应视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研究目的而定.组距的大小和组数的多少,是互为条件和互相制约的.当全距一定时,组距大,组数就少;组距小,组数就多.在实际应用中,组距应是整数,最好是5或10的整倍数.在确定组距时,必须考虑原始资料的分布状况和集中程度,注意组距的同质性,尤其是对带有根本性的质量界限,绝不能混淆,否则就失去分组的意义.在等距分组条件下,存在以下关系: 组数=全距/组距 ④ 确定组限

组限要根据变量的性质来确定.如果变量值相对集中,无特大或特小的极端数值时,则采用闭口式,使最小组和最大组也都有下限和上限;反之,如果变量值相对比较分散,则采用开口式,使最小组只有上限(用“XX以下”表示),最大组只有下限(用"XX以上表示).如果是离散型变量,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重叠组限或重叠组限的表示方法,而连续型变量则只能用重叠组限来表示.在采用闭口式时,应做到最小组的下限低于最小变量值,最大组的上限高于最大变量值,但不要过于悬殊.⑤ 编制变量数列

经过统计分组,明确了全距,组距,组数和组限及组限表示方法以后,就可以把变量值归类排列,最后把各组单位数经综合后填入相应的各组次数栏中.五、计算题

1、某工业局所属各企业工人数如下:

555 506 220 735 338 420 332 369 416 548 422 547 567 288 447 484 417 731 483 560 343 312 623 798 631 621 587 294 489 445 试根据上述资料,要求:

(1)分别编制等距及不等距的分配数列

(2)根据等距数列编制向上和向下累计的频数和频率数列。(1)解:

向上累计 向下累计

企业人数 频数 累计频数 企业人数 频数 累计频数 300 3 3 200 3 30 400 5 8 300 5 27 500 9 17 400 9 22 600 7 24 500 7 13 700 3 27 600 3 6 800 3 30 700 3 3 合计 30 合计: 30(2)解: 等距分组:

企业人数 企业数 不等距分组:企业人数 企业数 200-300 3 300人以下 3 300-400 5 300-400 5 400-500 9 400-600 16 500-600 7 600以上 6 600-700 3 合计: 30 700-800 3 合计: 30

2、某班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分别为:

49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81 67 81 54 79 87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0 86 85 89 89 64 57 83 81 78 87 72 61 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要求:

(1)将该班学生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编制一张次数分配表。(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分析该班学生考试情况。(1)解:按成等级成绩分组 人数 频率% 60分以下 4 10 60-70 6 15 70-80 12 30 80-90 15 37.5 90-100 3 7.5 合计 40 100(2)此题分组标志是“成绩”,其标志类型是“数量标志”; 分组方法是“变量分组中的组距式分组,而且是开口式分组”;

本班学生的考试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中间大的“钟形分布”(即正态分布),不及格和优秀的学生人数较少,分别占总数的7.5%和10%,大部分学生成绩集中70-90之间,说明该班的统计学成绩总体良好。

作业二(第4章)

一、判断题:

1、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2、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3、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一个平均数。(×)

4、在特定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5、用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求得的相对指标。说明总体内部的组成状况,这个相对指标是比例相对指标。(×)

6、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7、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小。(√)

二、单项选择题

1、总量指标数值大小(A)

A、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增大 B、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小 C、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 D、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

2、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C)

A、平均指标 B、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变异指标

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D)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B、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D、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4、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B)A、总体单位总量 B、总体标志总量 C、质量指标 D、相对指标

5、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C)A、小于100% B、大于100% C、等于100% D、小于或大于100%

6、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D A、无名数 B、实物单位与货币单位 C、有名数 D、无名数与有名数

7、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B)A、结构相对数 B、动态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8、假设计划任务数是五年计划中规定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可采用(B)A、累计法 B、水平法 C、简单平均法 D、加权平均法

9、按照计划,今年产量比上年增加3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10%,同上年比今年产量实际增长程度为(D)。A、75% B、40% C、13% D、17%

10、某地2003年轻工业增加值为重工业增加值的90.8%,该指标为(C)。A、比较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计划相对指标

11、某地区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002年的108.8%,此指标为(D)。A、结构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动态相对指标 12、2003年某地区下岗职工已安置了13.7万人,安置率达80.6%,安置率是(D)。A、总量指标 B、变异指标 C、平均指标 D、相对指标

三、多项选择题

1、时点指标的特点有(BE)。

A、可以连续计数 B、只能间数计数 C、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有关 D、数值可以直接相加 E、数值不能直接相加

2、时期指标的特点是指标的数值(ADE)。

A、可以连续计数 B、与时期长短无关 C、只能间断计数 D、可以直接相加 E、与时期长短有关

3、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BC)。A、受各组频率和频数的影响 B、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C、受各组标志值和权数的共同影响 D、只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E、只受权数的大小的影响

4、位置平均数是指(DE)。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E、中位数

5、在什么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AED)。A、各组次数相等 B、各组变量值不等 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 D、各组次数都为1 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

6、中位数是(ADE)。

A、由标志值在数列中所处位置决定的 B、根据标志值出现的次数决定的

C、总体单位水平的平均值 D、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值 E、不受总体中极端数值的影响

7、标志变异指标可以(ABCD)。

A、反映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均衡性 B、说明变量的离中趋势 C、测定集中趋势指标的代表性 D、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 E、表明生产过程的节奏性

8、下列指标属于相对指标的是(BDE)。

A、某地区平均每人生活费245元 B、某地区人口出生率14.3% C、某地区粮食总产量4000万吨 D、某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程度为113% E、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11.5‰

四、简答题

1、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请举例说明。

答:结构相对指标是以总体总量为比较标准,计算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况的综合指标。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不同部分数量对比的相对数,用以分析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之间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比较相对指标是不同单位的同类指标对比而确定的相对数,借以说明同类现象在同一时期内各单位发展的不平衡程度。

2、什么是变异系数?变异系数的应用条件是什么?

答:变异系数:全距、平均差和标准差都有平均指标相同的讲师单位,也就是与各单位标志值的讲师单位相同。

变异系数的应用条件是:为了对比分析不同水平的变量数列之间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必须消除数列水平高低的影响,这时就要计算变异系数。常用的是标准差系数 V6=6/¯x3、1).结构相对指标

结构相对指标是反映总体内部结构状况的指标,一般用百分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例如,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产品的合格率等都是结构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是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计算的,总体中各组比重之和等于100%。2).强度相对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是两个有一定联系而性质不同的总量指标的对比,是用来表明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强度相对指标分子、分母的计算范围应当一致。强度相对指标多用有名数表示,例如,人口密度、人均占有土地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也可以用无名数表示,如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等。3).动态相对指标(发展速度)

动态相对指标是两个时期同一指标数值的对比,是反映现象发展变化程度的指标,通常用百分数或倍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4、p87-92

五、计算题

1、某生产车间4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 26 42 41 36 44 40 37 43 35 37 25 45 29 43 31 36 49 34 47 33 43 38 42 32 25 30 46 29 34 38 46 43 39 35 40 48 33 27 28 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整理编制次数分布表。

(2)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解:(1)40名工人加工零件数次数分配表为:

按日加工零件数分组(件)x 工人数(频数)(人)f 比重(频率)(%)25——30 7 17.5 30——35 8 20.0 35——40 9 22.5 40——45 10 25.0 45——50 6 15.0 合计 40 100(2)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 方法

1、(x取组中值)(件)方法2(件)

答: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为37.5件

2、某地区销售某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量资料如下: 商品规格 销售价格(元)各组商品销售量占

总销售量的比重(%)甲 20—30 20 乙 30—40 50 丙 40—50 30 根据资料计算三种规格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解:已知:(元)

答:三种规格商品的平均价格为36元

3、某企业2003年某月份按工人劳动生产率高低分组的有关资料如下: 按工人劳动生产率分组(件/人)生产班组 生产工人数 50-60 3 150 60-70 5 100 70-80 8 70 80-90 2 30 90以上 2 50 试计算该企业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解: 根据公式:(件/人)

答:该企业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为68.25件/人

5、甲、乙两个生产小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日产量(件)工人数(人)10-20 18 20-30 39 30-40 31 40-50 12 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并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已知:甲班: 乙班:(件)答:因为,所以甲生产小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作业二(第4章)

一、判断题:

1、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2、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3、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一个平均数。(×)

4、在特定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5、用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求得的相对指标。说明总体内部的组成状况,这个相对指标是比例相对指标。(×)

6、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7、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小。(√)

二、单项选择题

1、总量指标数值大小(A)

A、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增大 B、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小 C、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 D、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

2、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C)

A、平均指标 B、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变异指标

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D)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B、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D、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4、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B)A、总体单位总量 B、总体标志总量 C、质量指标 D、相对指标

5、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C)A、小于100% B、大于100% C、等于100% D、小于或大于100%

6、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D A、无名数 B、实物单位与货币单位 C、有名数 D、无名数与有名数

7、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B)

A、结构相对数 B、动态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8、假设计划任务数是五年计划中规定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可采用(B)

A、累计法 B、水平法 C、简单平均法 D、加权平均法

9、按照计划,今年产量比上年增加3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10%,同上年比今年产量实际增长程度为(D)。

A、75% B、40% C、13% D、17%

10、某地2003年轻工业增加值为重工业增加值的90.8%,该指标为(C)。A、比较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计划相对指标

11、某地区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002年的108.8%,此指标为(D)。A、结构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动态相对指标 12、2003年某地区下岗职工已安置了13.7万人,安置率达80.6%,安置率是(D)。A、总量指标 B、变异指标 C、平均指标 D、相对指标

三、多项选择题

1、时点指标的特点有(BE)。

A、可以连续计数 B、只能间数计数 C、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有关 D、数值可以直接相加 E、数值不能直接相加

2、时期指标的特点是指标的数值(ADE)。

A、可以连续计数 B、与时期长短无关 C、只能间断计数 D、可以直接相加 E、与时期长短有关

3、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BC)。A、受各组频率和频数的影响 B、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C、受各组标志值和权数的共同影响 D、只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E、只受权数的大小的影响

4、位置平均数是指(DE)。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E、中位数

5、在什么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AED)。A、各组次数相等 B、各组变量值不等 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 D、各组次数都为1 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

6、中位数是(ADE)。

A、由标志值在数列中所处位置决定的 B、根据标志值出现的次数决定的

C、总体单位水平的平均值 D、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值 E、不受总体中极端数值的影响

7、标志变异指标可以(ABCD)。

A、反映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均衡性 B、说明变量的离中趋势 C、测定集中趋势指标的代表性 D、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 E、表明生产过程的节奏性

8、下列指标属于相对指标的是(BDE)。

A、某地区平均每人生活费245元 B、某地区人口出生率14.3% C、某地区粮食总产量4000万吨 D、某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程度为113% E、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11.5‰

四、简答题

1、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请举例说明。

答:结构相对指标是以总体总量为比较标准,计算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况的综合指标。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不同部分数量对比的相对数,用以分析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之间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比较相对指标是不同单位的同类指标对比而确定的相对数,借以说明同类现象在同一时期内各单位发展的不平衡程度。

2、什么是变异系数?变异系数的应用条件是什么? 答:变异系数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变异指标。

变异系数的应用条件是:为了对比分析不同水平的变量数列之间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必须消除数列水平高低的影响,这时就要计算变异系数。

常用的是标准差系数 Vσ= σ/ x(标准差系数=标准差÷平均数)

3、请分别写出结构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和强度相对指标的计算公式并举例说明。

答:结构相对指标=各组(或)总量÷总体总量,例如:1995年我国东部地区全年完成投资12188亿元,占全部投资的比重62.7%。动态相对指标=报告期指标数值÷基期指标数值×100%.例:我国的钢产量1990年为6635万吨,1991年为7100万吨,则钢产量的动态相对数=7100÷6635×100%。强度相对指标=某一现象的总量指标数值÷另一有联系而性质不同的总量指标数值。如某市零售商业网点数/该市人口数,即为人均拥有商业网点数。

4、请分别写出简单算术平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并分别说明其应用条件。

答:简单算术平均数=∑x/n,适用于未分组资料。

加权算术平均数=∑xf/∑f,适用于分组的统计资料,如已知各组的变量值和变量值出现的次数,则可用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

加权调和平均数=∑m÷(∑m÷x),适用于缺乏总体单位数的分组统计资料。

五、计算题

1、答案见学习指导书332——333页第5题。

2、解:平均价格=f/∑f×x=20%×25+50%×35+30%×45=36(元)

3、答案见学习指导书334页计算题第8题。

4、答案见学习指导书336——337页第18题。

5、答案见学习指导书340页第25题。

统计学原理作业3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二、单项题

1、A

2、C

3、D

4、C

5、C

6、A

7、B

8、D

9、A

10、B

11、B

12、D

三、多选题

1、ABCD

2、ACD

3、ABC

4、ABCD

5、BDE

6、AD

7、ABCD

8、BCDE

9、ABD

10、AC

四、简答题

1、答:抽样推断是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样本的实际资料计算样本指标,并据以推算总体相应数量特征的统计分析方法。

特点:(1)是由部分推算整体的一种认识方法论;(2)建立在随机取样的基础上;(3)运用概率估计的方法;(4)抽样推断的误差是事先可以计算并加以控制。

2、答:抽样误差指由于抽样的偶然引述使样本各单位的结构不足以代表总体各单位的结构,而引起抽样指标和全及指标之间的绝对离差。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总体各单位标志吃的差异成都、样本的单位数、抽样的方法和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3、答:参数值某一个全及指标,它反映了全及总体某种数量特征;统计量即样本指标,它反映了样本总体的数量特征。其特点是:全及指标是总体变量的函数,但作为参数其指标值是确定的、唯一的,是由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或标志属性决定的;而统计量是样本变量的函数,是总体参数的估计值,其数值由样本各单位标志值或标志属性决定的,统计量本身也是随机变量。

4、答:抽样平均误差是反映抽样误差的一般水平的指标;而抽样极限误差是反映抽样误差的最大范围的指标,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的联系是:极限误差是在抽样平均误差的基础上计算得到的,即;二者的区别是:(1)二者涵义不同;(2)影响误差大小的因素不同;(3)计算方法不同。

5、答题要点:二者的区别是:(1)相关分析仅能观察相关的方向和密切程度,但不能指出两变量间相关的具体形式。回归分析可以根据回归方程用自变量的数值推算因变量的估计值。(2)相关分析中两变量是对等的,都是随机变量,不区分自因变量。回归分析中两变量不是对等的,要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且因变量是随机变量,自变量是给定的量。

二者的联系:相关分析需要回归分析来表明现象数量关系的具体形式,而回归分析是建立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的。

6、答题要点(1)拟合直线回归方程的要求是:两变量之间确实存在线性相关关系;两变量之间的密切程度必须显著;找到合适的参数a、b,式所确定的回归方程达到使实际的y至于对应的理论值yc 的离差平方和为最小。

(2)回归方程中参数a代表直线的起点指,在数学上成为直线的y截距,它代表x=0时的y的常数项;参数b称为回归系数,表示自变量x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y的平均增加值。回归系数的正负号与相关系数是一致的,因此可以从回归系数的正负号判断两变量相关的方向。

下载《统计学原理》自我检测(四)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统计学原理》自我检测(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统计学原理—教学大纲

    《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statistics)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2、课程学时:总学时 54学时 ,其中,实验学时0学时 3、学分:3学分 4、适用专业:财会类专业 5、考......

    统计学原理 总结

    统计的基本任务所谓推断,就是以样本所包含的信息为基础对总体的某些特征作出判断、预测和估计 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1. 大量观察法2.统计分组法3.综合分析法4.统计模型法......

    统计学原理(5篇可选)

    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统计学原理》练习题答案 《职业技能实训(一)》 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统计学原理》练习题答案 1 (单选题)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工业......

    统计学原理实习

    1.合理消费是主流 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月消费在300~600之间,总的来说,这个数额是相对正常的。基本可以维持我们一个相对富足、充实的生活标准。我们的学生的花费主要来自父母的......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汇总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汇总 1.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有什么区别? 答:统计标志通常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品质标志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表示,如学生的......

    统计学原理第二次作业

    题目1 连续型数据的分组( )(单选) 选择一项: a. 可以进行单项式分组 b. 不能进行组距式分组 c. 进行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都可以 d. 一般不能进行单项式分组,只能进行组距式......

    统计学原理考试小抄

    统计学原理复习资料 判断题 1、 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和统计成果的关系。(√) 2、在统计调查过程中所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3、......

    统计学原理问卷调查作业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问卷问卷编号: 亲爱的同学你好: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答案无对错之分,只作为学术性课题时用,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公开个人的信息。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