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论文(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03:55: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化学教学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化学教学论文》。

第一篇:化学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初探

-东许初中--田晓霞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让每一位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彩的化学世界;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等。这些基本理念为新课程的研究与实施提供了可操作依据。本文通过查阅资料,汇总理论依据,对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方法进行初步探究。

一、研究方法

学生是课程的主体。我们一方面要把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作为课程的依据,另一方面要发挥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把生活世界当作化学课程内容的范围,给学生呈现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并把它纳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

二、研究内容

新课改下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应该拥有怎样的教学观念、教学目标、认识活动、师生关系?教师应当树立课程目标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1.原初中化学教学模式

教育观念是统一规格教育,教学目标是传授知识为中心,教学关系是以教定学,重视结果教学,师生关系是不民主、不和谐。

(1)新课程环境教学下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削弱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充分地发表意见,使每个学生均有发展的空间,这是新课标的一个要求。因此,在教师的观念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提升。但与此同时,又容易走向另一个误区:课堂上教师不敢过多地引导,生怕破坏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于是学生发表的意见,一味地被肯定、被赞扬,教学中的民主气氛显得十分浓厚,而教师的适时点拨却变得小心翼翼。课上该点拨时不敢点拨,教师缺少了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效果就打了折扣。只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好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具体来说就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新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做到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

通过对教师的指导作用初探得以下结论:课改前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课改后学生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2)新教材实验探究性增强,体现学生的探究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探究为基本特征的科学,因此,化学教学也应体现这一特征,并将其作为化学教学的主模式。在化学课程改革中,化学实验的改革是关键的一部分。新课标教材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将验证

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而不再硬性规定学生实验与演示实验。这就给教师进行实验教学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实际上,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关键是如何有效地发挥它们的功效。由于初中学生掌握的化学知识和技能的限制,没有真正发挥验证性实验的作用,容易造成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科学的研究方法。所以,改进验证性实验,强化探索、研究性实验是非常有必要的。为此《标准》和“新教科书”尝试采用了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研究性实验。①增加探索性、研究性实验。体现探索的某一过程,如实验现象探索、实验结果探索、实验方法、实验方案探索等,也可以起到引导学生探究的作用。②增强验证性实验的探索性和研究性,让学生在“活动与探究”中自主学会探究,达到新教材的教学要求。③在“活动与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以探究活动为主的学习形式,经过学生的亲自参与,观察实验现象,从观察中得以思考与分析,达到探究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实验探究得到以下结论:以往的实验是教师按着教材的要求准备好实验仪器和药品,学生按着实验台上的实验用品和教材上的实验步骤进行照方抓药式实验操作。课改后的试验是在教师的指到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根据所要探究的具体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同时对教学过程中建议了多个设计实验目的。这些讨论的开展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坚决性,开阔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的培养。

(3)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保护环境已成为当前和未来的一项全球性的重大课题。新教材中介绍了臭氧层的破坏、酸雨、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白色垃圾、土壤以及水

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及其防治。并将“居室中化学污染及防治”、“生活中常见污染物和防治污染”放在选学教材中。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将环保教育渗透于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当讲到涉及环保的相关知识时,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介绍一些实例来加深印象,拓宽视野。(4)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亲身感受,密切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新课标提倡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学习化学的兴趣是学习化学的主要动机之一。生活中的化学与学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展开探究,增强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加深他们对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认识,学习酸的通性、pH时,让学生完成家庭小实验:用pH试纸测定肥皂水、食醋、矿泉水、洗发剂等液体的pH值,判断各种液体的酸碱性,使学生亲身体验到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源于生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对于化学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具有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最佳途径,科学探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学中可采用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如学习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后,让学生走出课堂,调查本地水资源的利用和河水污染情况。深入社会生活实际去获得第一手的信息,通过发现问题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并写出调查报告。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因此,教学中要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并开展自制仪器、自制实验装置评比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学生关注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通过化学与生活探究得到以下结论: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我们的生活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5)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是新课标教材的重要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新课程把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强调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每一位初中化学教师必须明确这一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为: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解释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其实质也就是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步骤与方法。我们强调科学探究活动,但不意味着所有的化学教学内容的教学都要采用探究的方式来进行。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还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自身的能力特长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不同的教学方式和学习策略,综合灵活地运用科学探究,形成优势互补,从而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学习机会和体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结论

两年来的教改初探实验实践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重视科学探究的设计和培养,不仅使知识与技能目标得到较好的落实,而且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得到很好的体现,使课堂活泼而有吸引力。我们的教学思路清晰了,视野开阔了,课堂不再是一潭死水,变得生动活泼,教学效果也有了明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培养。

第二篇:化学教学论文(范文)

兴趣、科学——提高化学质量的关键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改革开放读步调越来越快,青壮年大部分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成了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这个严峻问题需要我们乡村教师着力解决。本文主要阐述兴趣、教学科学性对农村学生学习化学的影响,着重在解决问题上提出了我的一些想法和见解。[关键词]兴趣,科学,心理素质,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优化课堂。

[正文]

宣汉县上峡学校是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地方非常偏僻。孩子的家长大部分外出务工,只剩下老幼病残者。由于家长的整体素质偏差,他们只知道挣钱而忽视了孩子的教育问题。正所谓只知道养孩子而不知道教育孩子。学生的家庭文化背景不够浓厚,家庭学习氛围差,很多农村家庭环境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许多家长因为出外打工而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生源不佳,学生整体的基础和认知水平偏差,学习缺乏动力。

在这么多困难面前,我们应该怎样行动才能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如何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呢?作为教育者,我们该怎么做呢?培养兴趣、增强教学科学性是关键!

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其学习活动与学习效果。

力因素两个方面。一个人即使具有高水平的智力,如果智力因素不能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就不可能获得较大的成就。心理学和教学实践都表明,就大多数学生而言,其智力因素相差并不悬殊,而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在非智力因素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诸多因素中,兴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它也是一个人走向成才之路的一种高效能的催化剂。可以说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

对初三学生而言,化学是一门新开设的科目,大家都没有基础,我们就从学生需要出发,发挥化学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学科知识、进行科学探究的途径,扬弃传统式教学思维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提高作业的效果,使教学的有效性得以落实。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科学性是农村化学教师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一)、上好第一堂课,激发学习兴趣

第一堂化学课,对学生而言,老师是陌生的,学科也是陌生的。如何让学生认识教师,喜欢教师,从而喜欢上化学这门学科,那是一个相当具有技术性的技术活。对于鲁教版化学而言,第一堂课是让学生认识化学,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就以第一单元第一节——奇妙的化学来说,如何在本节课将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提到更高,教师教学的精心构思那是必须的。在讲解过程中要生动形象,但不要平铺直叙。要结合课本中的一些事例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就以课本中的“黑乎乎的石油是怎样变成绚丽多彩的化工制品;不起眼的沙子如何变成晶莹透明的玻璃”为例让学生心理形成强烈反差,增强他们继续探索未知世界,继续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二)、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中学化学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部分。

化学实验生动、鲜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保证课堂演示实验的成功,教师每次实验前都做好充分准备,努力做到操作规范,速度适中,便于观察。为避免学生只是看实验,觉得好奇、好玩而忽视学习,学生每次观察实验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观察提纲和真实详细的实验现象记录,逐步培养观察能力。另外,对于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有的现象不明显,这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不断改进实验方法,使实验现象鲜明生动。在学校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把一些观察性较差而方法较简单的实验改为演示实验,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边讲边实验。在具体的教学中,有些化学概念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如果设计成一个实验,让学生观察、分析,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实验结束,教师一定要做好小结。通过实验小结,指出问题所在,表扬鼓励好的同学。事实证明,有的学生虽然学习基础较差,动手能力也不强,但是他们喜欢化学实验,而且也爱动手。教师要及时发现这些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这样,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倍增。

(三)、用新颖的教学方法,稳定学习兴趣

虽然化学实验生动有趣,但化学原理和计算却显得枯燥乏味。为了巩固化学实验培养起来的学习兴趣,采用新颖有趣的教法,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奋感和愉快感,而且在这种气氛下学生能牢固地掌握知识。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可以采取诸如自学辅导法、质疑答疑法、对比论证法、边讲边实验法、听题判断法和化学游戏法等多种启发式教学方法,这些方法都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从我将近一年的教学中观擦,如果我每堂课都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课堂会死气沉沉,学生学习兴趣不明显,积极性也就不高。而用不同的化学教学方法

来看呢,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效果也很好。

(四)、用成功的体验,坚定学生的信心和意志

所谓成功,即行为者达到了预定的目标或获得了预期的结果。行为者一旦取得成功便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成功意味着学生在学习上获得进步和好评。因此,教师的表扬与肯定显得格外重要,尤其是对那些学习困难学生,一次好成绩的取得,教师的一句表扬和赞赏,甚或是一种信任的目光,都会给他们以无穷的力量,使他们兴奋不已。教师不仅要鼓励成绩优秀的学生更上一层楼,而且更要注重发展后进生的潜在能力。教师应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充分信任、尊重、爱护他们,善于发现,善于引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坚定他们克服困难的自信心。

总之,在教学中,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兴趣的持久性和广泛性是互相联系和互相依存的,只要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巧妙地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去,就能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发展智力,提高能力。

二、提高教学科学性(一)优化课堂教学

1.充分相信学生,优化学生综合能力

①保证学生看书的机会。课堂上教师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静心地阅读化学教材,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化学新知识的理解与解题方法、规律的掌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得化学新知识的能力。

②保证学生动脑的机会。教师提出问题后,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尽量让学生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回答不完整或不正确时,教师不应指责,不忙裁决,可适当启发和让学生再思考,使解题思路真正从学生头脑中产生出来。

③保证学生动手的机会。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堂中要创设更多让学生动手的机会,这样有利于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经验的获得,信息的反馈。

④保证学生动口的机会。认知过程是个体探索与群体交流相结合的过程,课堂上鼓励学生质疑、讨论、暴露思维过程中的问题,与学生共同经历探索的曲折,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的交流互动不仅促进学生认识的发展,而且也促进学生情感、道德的发展。

2.充分理解学生,优化师生关系

平等对待学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也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要求。平等对待学生就要求教师重视自我发展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发展而教,不要把学生当成学习知识的“容器”,而应把他们当作有选择性和主动性的个体。在课堂教学中,要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尝试,独立寻找解决

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师要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间的互相评价,使学生在学习的各个环节上都能够主动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有认知力方面的需求,同时也有情感方面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有声言语和无声言语中都蕴含着关心、理解、赏识和期待,都可能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言语的恰当使用也可增强师生间的情感磨擦。教师良好的愿望,只有通过恰当的言语表达才能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并由此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

3.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探究,优化生生关系。

在课堂上,尽可能让学生动起来,发挥学习小组的功能,相互检查,相互交流;组内互帮互学,组外相互竞争。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各种化学竞赛、辩论,这样可以增强探讨的气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辩论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愉快教学中达成目标,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4.改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法。从“满堂灌”到提问教学是教学的一大进步,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有一种现象不可忽视:相当一部分课堂只将问题当作组织教学的线索,主要教学内容仍由教师讲解完成,就整个思维过程看,学生仍是被动的接受者。或者有人把问题紧紧攥在手中,引导学生围着自己的思维转,看起来学生在积极思考回答,实际上被老师“牵了一回牛鼻子”,课堂的主角仍是教师。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改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把一堂课大致分成了六个环节,即:揭示目标、指导自学、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检查自学效果、引导更正,指导运用和当堂训练。通过以上六个环节的学习,既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也能更好地减轻学生过分的作业负担,使每一个学生在每堂课都能有收获。并且逐渐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

(二)提高作业的效果

为了更好地巩固课堂所学,课后常常辅以一定量的作业。这既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查,也能反映教师教学的真实状况。通过作业及反映的问题,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教学。因此,在处理作业方面我总结了以下三点。

1、精心编选

在布置作业时,要结合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考纲的要求精心编选,适时适量布置。对于同一班级的学生,根据他们不同的学业水平,设计不同等次的作业,尽量照顾大多数学生。这样既保证了合格率,也提高了优秀率。

2、认真批改

批改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的最为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作业的重视程度。试想:如果每次作业教师只用一个简单的“查”字或写上某个日子,来应付,学生心里会怎么想?长此以往,肯定会影响到他们对作业的热情和效果,而且教师如果不认真批改,又怎么能了解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呢?鉴于此,对于学生的作业,我们每次都要认真地批改,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生尽量当面批改。使他明白失误,及时改正。之后还布置类似的题目,做到学习一题而知道一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及时反馈

为了保证作业的有效性,及时的反馈也是非常必要的。在第一时间把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学生,有利于下一环节的学习,因为知识是连贯的,如果不及时反馈,就会使学生的问题越积越多,不利于下一环节的学习。当然反馈的方法有多种,对于大家共同的问题,可以采用课堂讲解,集体订正;对于个别同学的问题,可以采用单独面批解决。尽量做到堂堂清、天天清、段段清。

社会在变,学生在变,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也得变,我们必须不断研究,与时俱进,结合农村学校具体情况,用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尽最大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切实提高农村化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阎立泽, 韩庆奎, 于清江, 周勇 主编.化学教学论[M].科学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2]成云 主编.心理学[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第1版.[3]杨天碧.对当前农村中学化学教学的探索[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

02期

第三篇:化学教学论论文

安顺学院2008级化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摘要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上的许多理论和定律都是从实验中发现归纳出来的。用化学实验的方法学习化学,既符合化学的学科特点也符合学生学习化学的认识特点,是化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手段。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独立进行或合作开展化学实验研究。通过化学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通过使用探究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化学基础理论.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和训练实验技能,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的。本文通过以下论述,说明化学实验在中学教学中的功能。

关键字:化学实验

中学化学教学

教学质量

能力培养

安顺学院2008级化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Abstract

the chemical is a based on experiment science, chemical theory and law is from many experiments that concluded.With the method of chemical experiment study of chemistry, not only conforms to the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ubject of students learning also accord with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hemical characteristic, is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chemistry teaching of the basic means.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advocate students independent to cooperate or chemistry experimental research.Through the chemical experiment can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to help students through the use of inquiry form chemical concept, understand the basic theory, the master chemical chemical knowledge and skills,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tudents' scientific attitude and values, help students to develop thinking ability and experimental skills training, so as to enhance the students' scientific literacy purpose.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following the elaboration, explains the chemical experiment in the middle school teaching of the function.Key word: chemical experimental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quality of teaching ability training

安顺学院2008级化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目录

一.对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化学实验的认识.................1 1.培养实学生验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并重转变....................1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并重转变..................................2 3.化学试验设计和呈现体现趣味性的转变..........................2 4.重视绿色化学思想与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实验中的体现的转变.......2 二.化学实验的功能...............................................2

(一)化学实验的认识功能.......................................2 1.化学实验是提出化学教学认识问题的重要途径之..................3 2.化学实验能为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知识提供化学实验的事实……………3 3.化学实验能为学生检验化学原理验证化学假说提供化学实验事实...3(二).化学实验的方法论功能.......................................3(三).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4 1.学习知识,培养技能..........................................4 2.经历过程,体验方法..........................................5

3.发展兴趣,养成态度..........................................6 3.1帮助学生养成事实求是.严肃认真的态度........................6 3.2培养学生勤学好问.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6 3.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愿望和意识...............................6

三.结语...........................................................6

致谢.............................................................7

参考文献.........................................................8

安顺学院2008级化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检验化学科学知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化学教学中学生获取化学知识和检验化学知识的重要媒体和手段,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化学实验在化学科学发展和化学教学中的极端重要性已被人们所共识。为了使我们在理论认识上把化学实验放在适当的高度,在化学教学实践中更加自觉地运用化学实验进行教学。本文通过以下论述,说明化学实验在现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对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化学实验的认识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了高中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高中化学课程由2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组成,其中“化学实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有别于以往教材的处理,突出其重要的地位。

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化学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及由此产生的新课程标准,对照新旧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新课程在实验教学方面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转变:

1.培养学生实验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的并重转变。

以前的试验注重培养学生的试验操作能力,而现在的试验改变以往的“教”设计实验,变成“学”设计实验,使实验更好地配合学生的主动学习,打破以往教师垄断实验方案的设计向教师帮助、指导学生参与实验方案的设计的转变,这就是所谓的化学实验的探究化。改变化学实验“照方抓药”式的现状的关键,是加强化学实验的探究化设计,这对于更好发挥化学实验的功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主动、全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必修1中“验证铁能否与水蒸气反应”的探究实验,教材一方面提供了实验必要的仪器和药品,让学生来设计实验方案;另一方面又提供了一个实验方案,让学生参考并尝试利用该方案进行实验,最后让学生小结交流探究活动的收获。这样的实验教学,在指导学生学习设计实验的同时又锻炼了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动手能力。另外,新课标不再硬性划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而是给教师创造性和学生的主动性提供空间。

安顺学院2008级化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教师通过实验创设学习情景,为学生提供可观察的化学现象和实验操作,其活动指向是学生自主观察、分析思考、交流讨论、实验研究,不是教师单纯的表演或展示。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并重转变

以前的化学试验注重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而现在的化学试验更加重视化学实验与生活、技术的联系,注重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的课内学习转变为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模式,更适应开放式学习的需要,这就是所谓的化学实验的生活化[2]。新课标“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学化学”,帮助学生“从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联系的视角认识化学”,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了解化学。此外,新课标还列出若干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这有助于教师落实“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的教学要求,加深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观念的理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启发教师不断地从社会生活和新的科技发展中吸取新鲜的信息,学生在体验中逐步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实验来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对于拓展化学实验的功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化学实验的内容选取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许多化学现象,实验药品取用于学生身边常见的化学物质,这样可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感到化学并不神秘,就在我们身边,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激发他们对实验探究的兴趣。在新课程的教材中就有很多这样的实验素材。诸如必修2中“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简易电池”实验;选修1中“鲜果中维生素C的还原性”实验;选修2中“用淀粉自制吸水材料,并进行模拟保水试验”;选修4中“温度对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影响”实验;选修5中“自制肥皂与肥皂的洗涤作用”实验;选修6中“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或电化学分析法测定污水中化学耗氧量”实验等等。

3.化学试验设计和呈现体现趣味性的转变

化学试验的设计和呈现体现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兴趣。以往的教材在强调化学学科知识的科学性和严密性,往往把试验设计的非常“严肃”、“规范”,试验试剂必须用化学试剂,试验装置必须选用化学仪器、器皿来装配,因此,过去的化学试验相对显得较抽象而枯燥乏味。而新课改下的教材中则编入了一些趣味性较强的试验。例如名为“烧不坏的手绢”的趣味实验。【将2体积95%酒精和1体积水混合。把一块旧的手绢浸入配好的混合液中,浸透后取出,轻轻拧干,用坩埚钳夹持,在酒精灯上点燃,并轻轻抖动手绢。火焰熄灭后,观察湿透的手绢发生了什么变化?该实验既能引发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思考。】

4.绿色化学思想与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实验中的体现的转变

安顺学院2008级化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绿色化学思想与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实验中的体现,即所谓的化学实验的绿色化。高中化学新课程在设计上十分注重“体现绿色化学思想”。例如:选修6(实验化学课程模块)中,将“形成绿色化学的观念”作为一项重要目标;将“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单独作为一条“内容标准”;将“查阅资料: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化工产品的生产” 作为“活动与探究建议”中的一项学习活动。

二.化学实验的功能

(一)化学实验的认识功能

学生的化学学习都能都离不开对化学科学知识的认识,化学教学认识是促进学生科学素养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是进行化学教学交往的最基本途径。无论是从实践(实验探究活动)与认识,还是从感性认识(化学实验事实)与理性认识(化学概念与理论)的关系来看,化学实验对化学教学认识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重要的认识功能[1]。

1.是提出化学教学认识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化学教学认识始于问题。在化学教学中,引发化学教学认识,提出化学教学认识问题的方式有多种,其中,化学实验是重要的途径之一。通过化学实验引发化学教学认识问题:例如,用PH试纸分别测定3.5%盐酸、食醋、食盐水、酒精和苏打水的PH,并将它们的颜色与比标准色卡对照。通过这一化学实验,引发学生提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是否一样?”的问题。

2.为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知识提供化学实验的事实

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很多概念和理论的形成,一般都首先从认识具体物质的性质入手。而物质的性质,尤其是化学性质,只有借助于一定的实验手段,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使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时才显露出来,被学生感知。学生通过感知物质及其变化的实验现象,获得化学实验吧事实,从而在此基础上形成化学概念,认识化学理论。例如,学生对“电解质”概念的形成,需要观察“物质导电性实验”的现象的实验事实,才能获得。

3.为学生检验化学原理、验证化学假说提供化学实验事实

只有经过化学实验的检验,学生才能确信化学理论的真实性。例如:学生通过学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知道:“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设计一个“家庭探究实验”来检验之一结论。例如,“比较凉水、温水和较热水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

(二)化学实验的方法论功能

实验不仅是一种实践活动,从教学认识的角度看,它还是一种重要的感性认识方

安顺学院2008级化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法,具有方法论功能。实验方法论是科学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落实科学素养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化学实验可以使学生经历科学实验的一半过程,学习实验方法[2]。例如:取几只量筒分别进行下面的实验,事先预测结果并与记录值进行比较。

水与酒精混合体积的变化[3]

实验操作

体积变化情况

预测结果

(1)20mL水与20mL水混合(2)20mL酒精与20mL酒精混合(3)20mL酒精与20mL水混合

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体积差异?

这个实验涉及了体积测量,实验数据处理,绘制表格的方法,学生通过实验过程中的“比较”,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不仅让学生学习了有关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而且也经历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应用了一些实验的方法。

40 40

测量结果

40 39.5

(三)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

无论是作为实践活动的实验(实验探究活动),还是作为认识活动的实验,它都是在一定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的,因而它具有重要的就教学论功能。

1.学习知识,培养技能

知识是学生发展之本。著名的教学论专家,王策三先生指出:“教学中‘注重知识的传授’,根本、永远不存在‘过于’问题,而是根本、永远不够、要不断加强的问题[4]。”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的观点其实也没有否定知识本身,而主要是针对知识的片面传授方式进行了批判。因此我们应该决定的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更应该正确地认识到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即将外在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途径和方法。在中学化学中,概念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直接影响中学化学的教学效果。由于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大于抽象思维,采用化学实验这样的直观手段易于使其形成抽象的概念,换言之,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概念和知识的有效途径。例如:硫在氧气中燃烧:S + O2 点燃 SO2,在纯氧中的现象: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发出热量,生产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即二氧化硫;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产黑色固体即四氧化三铁;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现象:冒出白烟,即生成五氧化二磷。通过实验

安顺学院2008级化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和讨论,我们发现氧气与硫、铁、磷的反应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由两种物质一起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这个概念的理解。通过实验观察不仅获得了

有关硫、铁、磷与氧气反应的有关知识,同时通过实验操作,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化学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力,加强了学生对实验的操作方法、仪器装置的原理及有关数据、现象处理等方面的认识、理解[5]。

2.经历过程,体验方法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所谓求知,是过程,不是结果。”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活动时,要兼顾实验的过程和实验的结果,因为实验的过程价值并不亚于实验结果的本身价值。能否实现实验的过程价值,教师的教学观点至关重要,教师所具备的教育观点将直接决定其会采用怎样的实验教学设计并进行采用相应的实验教学活动,从而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知识是由学习者自主构,建产生,而不是教师单向传授,因此,教师在教学探究式教学设计时,要努力寻找和创设适宜的实验情景帮助学生进行积极良好的结构,实验过程也将可能多以学生的讨论、师生间和生生间的思维碰撞为主要形式,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真正主体。

在化学教学中,学生不再是“看实验”甚至于“听实验”,而是主动的参与,根据实验情景进行设计并亲手“做实验”,学生不再是“隔岸观火”而是“身临其境”。据心里学家有关研究成果表明:听看虽然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信息和知识,但远远不如动手操作给人的印象那样深刻,不如动手操作掌握得那样牢固,不如动手操作更能将有关知识转化为实践行为能力。

俗话说“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也就是说,仅仅是听到的很容易忘记,如果是看到的则记忆较深刻,但是经过亲手操作更让人刻骨铭心。实验则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认知走向体验。体验,是一种鲜活的化学实验教学方式,是认知内化的催化剂,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体验,感知不会深刻;没有体验就不会自我建构;没有体验就没有真正意义的学习;没有体验就不会有创造的发生。通过体验学生不仅可以“学会”,而且能够“会学”,还可以“愿意学”。结果性的体验侧重的是知识,即“学会”;过程性的体验侧重的是方法,即“会学”。通过实验,可以体验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测量和误差分析、控制变量和条件等。下面我们以“对金属钠的一些性质的实验观察”为例加以阐述。

安顺学院2008级化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1)取一小块钠,看到钠是固体(视觉);(2)用刀切钠的表皮时,感到钠较软(触觉);(3)切去表皮后,看到呈银白色,具有光泽(视觉);

(4)当把一小块钠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时,听到嘶嘶声(听觉);看到钠浮在水面上,变成一个光亮的小球向烧杯的各个方向迅速游动,逐渐变小,最后消失,并伴有一些小气泡产生(视觉);

(5)当用手触摸烧杯时,感到发热(触觉)。

此案例中的实验观察,运用了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种器官;不仅观察到了钠的颜色、状态、硬度和溶解度等多方面的物理性质,而且还观察到了钠与水发生反应的变化过程,如体积变化情况,在水中的运动情况,产生气泡以及放热等现象。3.发展兴趣,养成态度

化学实验兴趣是个体是个体对化学实验特殊的活动倾向,是为了获得化学实验的知识、经验、体验或者解决化学问题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6]。兴趣是形成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是主动学习的前提。国内外教育界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表明,学生因不少化学家就是在中学学习阶段受老师的感染和化学学科特有的魅力吸引,喜欢做实验而喜爱化学的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70%以上,而走上躬耕化学科学之路的。因此化学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化学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态度。

3.1帮助学生养成事实求是、严肃认真的态度。3.2培养学生勤学好问、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3.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愿望和意识。

4.创设生动活泼的化学教学情景

知识是具有情景性的,知识是在情景中通过活动与合作而产生的;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情景中才是有效的;只有在情景中呈现的知识,才能激发学习者的认知需求,从而产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7]。因此,情景创设是现代化学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例如:通过“白纸显字”实验,为学习单质碘的检验方法创设真实情景。在一张吸水性较好的白纸上,用淀粉溶液在纸上写“碘”字;待字迹稍干后,用棉花蘸少量碘酒涂在纸上,纸上看不到的“碘”字就会显现出来。

三.结语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化学的灵魂和生命。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产生和发展

安顺学院2008级化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的基础,也是化学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化学实验为学生提供生动、真实的学习情景;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提高动手能力;使学生经历科学实验的一般过程,学习科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教师可以通过化学实验展现化学现象,反应化学规律,验证化学理论;学生可以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进行观察、质疑、思考,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具体等思维活动,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和方法。

致谢:毕业论文即将完成,也就意味着我的大学生活将画上句号。作为一个本科生,由于经验的匮乏,要完成毕业论文是谈何容易,更何况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如果不是老师的督促与指导,还有一起工作的同学支持,想要完成本篇论文是难以想象的。说到致谢,我感触颇多,一路走来,我要感谢的人很多。首先我要感谢指导我的曹彬老师。从论文选题的确定、论文资料的收集、论文框架的确定、开题报告的准备及论文初稿的完成,曹老师给我传授了应有的知识,教我在论文写作中怎样规划。

曹老师以他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和对科学的献身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使我受益匪浅,在以后的生活中指引了一个航标。

在这里,还要特别感谢大学四年学习期间给我诸多教诲和帮助我的各位老师,你们给予我的指导和教诲,我将永远记在心里!感谢和我一起生活四年的同学们,是你们让我们的生活充满快乐,愿我们以后的人生更加充实、丰富多彩!

安顺学院2008级化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参考文献:

(1)刘知新.对“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化学教学,1991(3):22—23.(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9.(3)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4)彭署晋,林长春.科学教育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2004.(5)吴俊明.中学化学实验研究导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270—271.(6)刘知新.化学教学论.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50—152.(7)裴新宁.化学实验的情景教学观.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1(5):12—13.(8)刘知新.化学教学论.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化学实验及其教学改革.(9)李广州.陆真.化学教学论实验第二版.科学出版社.(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3.

第四篇:化学教学论文下载(整理7篇)

篇1:化学教学论文

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

一、优化创新教育教学理念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应当充分尊重和体现学生的独立学习意识和能力培养,即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培养学生对某一化学现象的理解能力,再遇到该问题时,知道如何动手操作,采用怎样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无论是学生的实验现象观察,还是公式计算,抑或是化学反应实验操作,都应当形成一种科学的模式,由浅入深地进行思考。

比如,在叙述某物体性质时,习惯性地先叙述其外在物理特点,然后才叙述其内在化学特性。

对于初中生而言,应重点培养他们的化学序列思维意识和能力,这种思维的养成,对今后的解题尤为明显。

因此,新课标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应当先优化和创新教育教学理念,这是基础和保障。

二、课前精心组织设计教学过程

初中化学教学中,课前教师应当认真做好教学过程中组织设计工作,在吃透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应当有所创新、循序渐进。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组织设计过程中,应当确保教学方案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激发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态度,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从而加深印象。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提问并对其展开讨论,通过合理的设计提问内容,

来有效激发学生的讨论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从而使师生、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对话式自主学习模式。

比如,二氧化碳制取教学中,思考问题设置时,可从氧气实验室制法着手,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以二氧化碳的生成为切入点;在学生分析出酸、碳酸盐化学反应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时,在引导学生思考反应速度如何维持等问题。

课前的精心组织设计,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加的合理化、更具有目的性,这是高效课堂构建的客观要求。

三、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高效教学课堂构建的基本要求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学生的大脑就像一泓平静之水,针对性的教学情境如同投入其中的一粒砂石,瞬间可激起思维的浪花,拓宽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其处于最佳思维状态。

学生的情绪非常高涨,而且精力也比较集中,这是创造教学情境的好时机。

问:是何种物质使烧杯A中液体变成红色的?经讨论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是蒸馏水将酚酞溶液变成红色;

第二种认为大烧杯上有某种物质将酚酞溶液变成红色;第三种则认为B烧杯中的物质挥发后进入烧杯A中,从而使酚酞溶液变成红色。

此时揭晓答案,然后引导学生去验证,通过该种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构建高效课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化学教学理念和方法都发生了改变,

高效课堂的构建要求充分尊重和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因此应当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初中化学教学创新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篇2:化学教学论文

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实现

一、充分准备教材知识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基础

众所周知,教学工作涵盖了“备、讲、批、辅、考”等一系列过程,其中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础,也就是说,备课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

由于初中化学知识相对简单,教师要想达到高效的教学,就应该立足于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之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地分析,并制订出周密的教学计划,指出教学重点及难点。

此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概述7篇”充分体现学生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这样便于及时了解学生存在的不足,并体现在教案中,以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

1.利用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新课程理念下,就是要求学生以积极、轻松的心态去认识丰富多彩的化学,勇于去探索化学的奥秘,帮助学生养成化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强烈愿望。

篇3:中职化学教学的论文

摘要:以实验为主导的“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强调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做好每一个实验,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提高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实验;分析化学;教学

一、传统中职化学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方向

一直以来,职校学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学习基础差,好动不喜静,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相对较差。

在课堂上很难一直保持注意力。

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接受能力减弱。

而中职教育的课程内容多,课时少,学习时间短且较集中,学生练习少。

在教学模式上,学校由于深受以往的职业教育的影响,比较注重理论教学,偏重书本教学,联系实际远远不够。

中职教育要改变现状,就要抓住机遇,以就业为导向,从改变教育理念入手,充分利用学科和优势,寻找适应就业要求的教学方法和教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营造出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并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使学生由以往被动式的学习转变成主动式的探索,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创新性人才。

分析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侧重从实际中总结出结论,把理论运用到解决现实问题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分析化学的实用性。

但是在传统的中职分析化学课程中,教师的教学模式太单调,多采用理论教学法,职业技能教学法不足,导致了这样的情况:对理论课,学生学习兴趣低下、似懂非懂、提问时一知半解;对实验课,学生不知所措、机械地模拟实验书上的步骤。

这样的教学方法及进度与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极不匹配,导致很多学生跟不上教师教学进度,甚至有些学生对化学达到厌学的程度。

鉴于这些现状,中职分析化学课程的改革要实现以实验为主导的“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

二、以实验为主导的“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

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是职业教育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这就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具备自学能力,能够终身学习。

在分析化学的教学中采用“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模式重在把理论和实践相融合,既在学习中实践,又在实践中学习。

在实施过程中,把理论课堂移到实验室,针对实验内容开展相关理论知识分析讲解,使学生能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消化理论,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进行培养,主动的去对知识进行探索与掌握。

在实验的引导下,教师的讲解不再枯燥,学生成为主动求知的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这样学习效果也随之好了,教师则更受学生喜欢,也就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热情。

所以,以实验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开实施的做法,符合中职分析化学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值得教师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分析化学课程中以实验为主导的“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对教师有以下几点要求:

1、教师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围绕教学目的,灵活使用教案,因材施教,遵循教学原则,熟练运用各种有效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掌握好教学程序,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培养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进而达到提高学生成绩、增强学生信心和养成良好习惯的教学目的。

2、按课题的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选择多种教学形式。

教师可以选择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实验操作型、分析型、设计型的考查形式;开设选做实验等第二课堂的化学实验教学,使之与课堂实验相辅相成,结合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3、重视培养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的“提出问题”的能力。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勇于提出问题。

可以利用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开放问题(条件开放、操作法开放、目标开放),为学生提出问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收敛性。

三、结语综上所述,中职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是重中之重,是社会发展的需求。

分析化学作为中职阶段专业课中的重要课程,同时也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很大联系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感受对化学学习的乐趣,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就是教师在授课模式的选择上重点要考虑的了。

以实验为主导的“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是一条提高中职院校分析化学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它使学生在实验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创新,从而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培养。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化学考试成绩,还可以提高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能力,值得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借鉴应用。

参考文献:

1.张钊.浅谈高中化学教育中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电子制作,2015,(12).

2.尹希华.中学化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5,(00).

3.赵砚.运用化学实验发展学生能力[J].辽宁教育,1997,(06).

作者:王晓娟 单位:山西汾西煤化高级技工学校

篇4:中职化学教学的论文

[摘要]中职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中职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中职化学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为此提出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职;化学教学;项目教学法;应用

项目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等都由学生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和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项目教学法被广泛应用到中职化学教学中,有效满足了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下面笔者就中职化学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谈谈几点体会。

一、中职化学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1.项目设计。

在中职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应用项目教学法时,首先要结合教材内容设置相应的任务,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主题和内容。

由于项目教学中具有较多的不确定因素,更具开放性,因此在项目设计阶段,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参与度与完成度,确保设计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贴近,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完成项目。

如教师在对电解质的实验进行设计时,可以从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出发,对项目进行合理设立,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习进步。

2.项目分配。

教师在进行项目分配时,要从项目的难易程度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学习兴趣、学习成绩以及性别等,对学生进行项目分配,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优势互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发展学生的个性,还便于教师监督和管理后期的项目实施,确保项目教学法的作用和优势能够充分有效的发挥。

3.项目实施。

通常情况下,教师在项目实施阶段,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项目的主题,为学生提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指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探究。

如教师在讲解电解质这一内容时,可在完成项目设计与分组后,将电解质的.实验过程向学生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然后教师再对实验原理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实验证实相关的理论,从而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项目评价。

一般而言,教师在项目评价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相互评价和自主评价,积极进行师生交流和沟通,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项目评价阶段,教师可以让项目小组开展辩论会、报告陈述会以及展示会等,对项目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

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电解质的实验后,引导学生对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板书,并对其原理进行总结和评价。

这样能够将项目任务转化为中职化学教学的目标,实现项目与教学之间的迁移,促进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二、中职化学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体会

第一,教师在中职化学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时,必须要认真研读教材,制定出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从而促进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化学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严密性,因此教师首先必须对教材进行研究,对化学教材有一个全面具体的了解,这样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才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将知识有效地传输给学生。

其次,教师要对教材内容有一个充分的把握,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内容,合理采用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

最后,教师要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把握,合理设计和安排学生的学习过程。

如教师在对元素周期表进行讲解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优化设计教学目标,列举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对其含有的化学成分加以讲解。

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化学元素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第二,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因此在中职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时,教师必须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首先,教师要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情,发自内心地热爱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教师要理解并尊重学生,对学生能够一视同仁,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一起进行项目学习,积极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从而促进中职化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综上所述,教师在中职化学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时,要对项目进行合理设计和分组,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教学的内容和目标出发,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中职化学教学的实效性。

作者:赵志娟 单位:山东青州二炮士官学院

篇5:化学学科教学的论文

一、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互动

我们常说的“察言观色”,其中的观色其实就是情感之间的交流,你生气了,情绪上表露出来,别人就会知道,避免再触到“雷区”.

学生也会察言观色,这个老师喜不喜欢他们,他们的表现老师满不满意,学生都会从老师的神态语言中感觉出来.

所以老师在课堂上必须注意,要给学生积极的情感反馈,适时回应学生的情感.多对学生进行表扬,每个人都喜欢被别人表扬,老师一句小小的称赞,可以让学生,更积极地投入课堂.

二、正确的声音语言和肢体语言

教师动听的声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精彩的用词和丰富的表情,可以为课堂增色.

教师可以利用自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学生对这个老师感兴趣,自然就会对这个老师教的课感兴趣,只要兴趣产生,好好维持,并教会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他们对于课堂的热情就会一直升温.

所以教师要注意提高自身的修养,一个知识渊博、风趣幽默、顺应时代潮流的老师肯定会受到学生欢迎.

三、情感教育在课后要好好保温

教师在课后要和学生好好进行交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时时刻刻的关心,才是真正的付出感情.

只要是真心,学生总会感受到,真情是可以传染的.而在课后作业布置上要多花点心思,教师可进行分层作业布置,将学困生的目标定在有质量的完成基础知识练习题,通过巩固基础知识提高正确率来增加他们学习的信心.

总之,有效的情感教学策略还有很多.教师只要用心去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需求考虑,就肯定能设计出适合学生的课堂.

作者:方宁 单位:江苏常州市正衡中学天宁分校

篇6:化学学科教学的论文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像化学这样的理科学科考试题目千变万化,学生难以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但万变不离其宗,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把常见的题型或者常考的考点让学生能有大致的了解,在课堂伊始解读学习目标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课前常见考点提醒的小纸条,或者教师精讲解说归纳的方式,将这部分知识展示给学生。

我们的高效课堂历来不主张“题海战术”,可对于那些不善于思考的学生来讲,为了把他们从传统课堂的题海中解脱出来,让他们能用以一敌百的方法加大“活题”的出现频率,让他们学着自己运用已学知识点考查自己,让他们自己学会做到随机应变,变中求活。

对于化学课堂教学来讲,我们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更要致力于对各类知识的全方位引导,我们面向的是高考,基础知识掌握得再扎实,定理公式背诵得再滚瓜烂熟,不会应用也是对自身能量的一种浪费。

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创造展示自身能力的机会,让他们学会对课本基础知识灵活运用。

另外,我们要加大备课力度,集思维之精华,抓高考之要点,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在备课本内容的同时兼顾备学生,学会放开,大胆取舍,争取对教材做到最大限度地重新整合,力争每节课都做到高效求实,把课堂教学效果真真正正地落到实处。

同时,为了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的深度,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也要注重与现实的结合。

有些教学内容因过度抽象而远离学生的现实,学生便无法及时进入学习的状态,这时,我们就必须选择比较接近现实的素材。

当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将学习的内容全部融入导学案,我们还需要给学生创设一展才华的土壤———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当学习内容既应用了新知识又富有挑战性时,会激发学生求知的渴望,给他们的学习兴趣带来极大鼓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再次,体验探究式学习方法,拓展课堂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在高中化学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化学实验教学主要以探究式学习的方法来完成。

在传统课堂中,学生经常会因为课时限制对所学知识掌握不深不透,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走进实验室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将课堂进行有效延伸,拓展课堂内容,实现大课堂教学理念,提高课内外学生自主学习的参与度。

我们还可以在实践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课件,向学生生动形象地展示学习内容,并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化学现象,让他们获得对知识的感性认识。

同时,化学学科作为一门实验学科,我们也可以根据一定的学习任务,创设一些探索性问题,引导学生用实验探究的方式从中获得直接的学习经验,形成自我体验,以期达到对理论知识的现实体验,加深学习印象,形成长期记忆,促成学习效率的提高。

我们的高效课堂学习方法多种多样,在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中彰显“乱”而有序,“活”而聚神的特色。

我们的课堂在不断变化的教学方法中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参与度,让他们在一次次的“聚焦”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也在平等的待遇下学到了新知,提升每一节课的学习效率。

摒弃传统、创建高效课堂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我们高中化学教师必须解放教学思想,抓住新课程改革这一大好时机,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目标,落实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亲自探究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探究中亲身体验化学知识的奥秘,体验化学的科学价值,同时在探究中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提升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化学素养,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葛艳侠 单位:河北省迁安市建昌营高级中学

篇7:化学学科教学的论文

1、能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产生影响和制约的因素

1.1学生自身的学习动力。

职业院校的学习环境与本科院校的学习环境存在一定差距,职业院校学生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形成懒散、懈怠的学习态度,严重者还会放弃学习。

而学生一旦自身缺少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学习效果必然会变差,更别提学生自主思考、解决学习问题了。

所以在化学教学中,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是制约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1.2知识储备不足。

学生自身知识储备不足,遇到问题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有所下降。

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之前,应当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化学知识教育,使其掌握更加丰富、全面的化学知识。

1.3定式和功能固着。

这主要是指学生的思维存在定式,遇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解决时只看得到问题的一种功能,而看不到其他功能,所以导致问题无法解决。

除了以上几种因素以外,学生的性格、情绪、认知方式等因素也会对其问题解决能力产生制约,导致学生遇到问题时无法有效解决。

2、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方法分析

2.1创设问题情景,增强学生问题解决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能效感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就化学科目学习来说,每当学生解决了一个化学难题,其自身的满足感个自信感就会增加,自我能效感也会随之增强,这样更利于学生解决问题和学习化学。

为此,化学教师在讲授化学知识时,应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并将大而复杂的化学问题分解成若干个有一定梯度的、由浅入深的问题群,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使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2.2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加强化学知识储备。

大学生拥有化学知识的储备,是化学学科问题解决的基础。

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是随着学生对化学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而发展与提高的。

我们在讲课时要让学生注意各个概念、规律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这样学生才能牢固地掌握化学知识,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坚实保障。

2.3克服思维定式,引导学生创新思维。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摆脱思维定式,拓宽解决问题思路,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元化去考虑问题,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在有机合成路线设计时,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学生往往采取由反应物向生成物进行推导的正向思维,而有些合成常常是采取由生成物向反应物进行逆向思维推导比较容易。

这样就说明解决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问题,打破学生固有的思维模式,进行创新思维,才会有突破。

2.4注重解题思路剖析,培养学生迁移与运用知识的能力。

知识学习固然重要,但知识的迁移和灵活运用更加重要。

化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还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自己的思路,让学生自己去寻求问题的答案,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剖析,强化学生的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能力。

这样,学生在以后遇到同类型问题时,才能做到举一反三,利用所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对问题进行解决。

3、结束语

总而言之,职业院校化学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必须在教学活动中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对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问题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进行强化,使学生能自行解决化学问题,提升其自身的整体素质。

本篇文章以职业院校学生为研究背景,对其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方法做了详细论述,希望得出的一系列结论能为同行工作者提供帮助。

作者:陈茂红 单位: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第五篇:化学教学论论文(范文)

论建构主义理论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建构主义”作为一种认识论可以追溯到18世纪,作为一种学习理论直到20世纪下半叶才逐渐开始引起关注,并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产生影响。

关键词:建构主义化学理论教学应用

任何课程改革,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化学新课程所赖以构建的理论基础的具体反映。理论基础是化学新课程的精髓,基本理念是理论基础的外在表现。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教师或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学习是在一定的情景下,通过人际间的合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的过程。

一、情景、合作、交流、意义建构是构成学习的四个基本要素。【1】

情景。学习环境中情景,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因此,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设计,而且,还要考虑学生建构意义的情景创设问题,并把情景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合作。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合作对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都有重要作用。

交流。交流是合作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可以使学生个体的思维成果为整个群体所共享,从而达到意义的建构。

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意义建构就是指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理解。这种理解,实际上就是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建立的认知结构。

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生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生记忆或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学生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着。

二、学生要想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需要通过以下一些方法来发挥能动作用:【2】

运用探究法、发现法去主动构建知识的意义

在意义的建构过程中,主动收集和整理有关的资料和信息,对所学习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加以验证。

主动将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

三、教师要想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需要通过以下一些方法来发挥能动作用:【2】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和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情境,来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应尽可能开展讨论与交流等各种合作活动,使学生的意义建构更

有效。

转变学生的化学学习观念,是推进化学新课程实施的重要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再好的课程也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再好的理念也不能得到落实。作为化学新课程赖以构建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化学新课程学习观的建立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

2、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发展

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目的,当然是使自身科学素养得到发展。如何使学生自身得到发展,不同的课程观下由不同的发展取向。以学科为中心的化学课程,注重化学学科的系统知识的传授,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化学课程,注重学生科学素养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是主动发展。

3、变抽象为具体、真实

以学科为中心的化学课程,将大量纷杂的化学事实性知识、大量抽象的化学理论性知识以系统化、学术化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例,在中学不仅要涉及典型的金属元素族,典型的非金属元素族,而且,每一族的典型元素从单质到氧化物,水化物,再到各种盐,各种化学反应,实验现象等都要学生来学习。远离学生生活的化学学习内容,即枯燥又乏味,怎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怎能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发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真正理解,只能由学生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取决于特定学习情境下的学习活动过程。“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 基于特定学习情境”,实质上就是要求为学生提供的学习内容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社会实际,应该基于真实的情景,使学生感到所学内容离他们并不遥远,并不抽象,对他们认识周围的物质世界大有益处。为此,化学新课程十分注意课程内容的“两贴近”,即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使学生学习“真实的化学”、“有用的化学”。

4、变接受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孤立、静止学习为合作、交流学习

从课程内容的学习方式来看,化学新课程非常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学习为主动探究学习。

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化学教学,使得很多学生的化学学习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统统被扼杀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这已经成为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严重枷锁,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为改变这一方式,开展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发现学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为此,化学新课程“倡导学生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不是学生自身孤立进行的,只有这样的学习才能使得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更为有效,更加生动,更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也更能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5、变注重结果为结果与过程并重

对学生的化学学习情况如何做出评价直接关系到化学新课程的实施效果。传统的化学学习评价,过分注重考核学生的化学知识与技

能的掌握情况,过分注重终结性评价和评价的选拔功能,有的学校甚至将学生的期中、期末化学考试成绩张榜公布,给学生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压力,同时也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化学学习积极性。

结语:对于化学学习来说,学生只有体验了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才能真正的理解所学的内容。而同样的学习内容,同样的学习活动,每一位学生的自我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很多感受也是用我们所谓的期中、期末化学考试考不出来的。因此,化学新课程大力倡导学生的活动表现评价,倡导开展趣味性活动,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化学学习情况作出恰当的反思与评价。

参考文献

【1】邢晓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003-6-13

【2】赵玉泉 新课程理念下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2007(9)-0322--02.

下载化学教学论文(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化学教学论文(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化学教学论文(合集5篇)

    浅议如何提高农村中学化学教学质量 师宗县葵山中学李润泉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农村留守学生各科成绩的如何提高成了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这个严峻问题需要我们乡村教师着力解决......

    化学论文

    在1977年劳动节之后的上午9:14,一个新的博士学位。渴望在科里组开始博士后研究 到达准备为总的合成贡献美登木素生物碱。它也碰巧是A.V. Rama Rao的最后一天在集团。他的技术......

    化学论文

    化学论文 ——还地球家园一抹绿色 关键词:雾霾,PM2.5,低碳,绿色,环保,大气,污染,治理 摘要: 本文探究了雾霾天气的成因以及危害,在雾都伦敦的改变的借鉴下,对治理雾霾天气提出了意见和......

    化学论文

    浅谈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普安县新店镇新店中学 李本粉 摘要:化学是一门一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科的知识各方面都能和化学实验融合在一起......

    化学论文

    电镀 石嘴山市第三中学 高一(13)班 蒋哲 电镀是在其他物质表面镀上一层其他金属或合金的过程,主要应用了电解原理。所谓电解原理,是指是将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物质,在阴极......

    化学论文(范文模版)

    浅谈如何有效提高初中化学成绩 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

    九年级化学教学论文、反思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 今年我任教九年级化学,化学是初三才学的,学生还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随着教学的深入,课堂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引发了我如下的一些反思:案例一 开学第一节课,......

    化学教师怎样写教学论文

    化学教师怎样写教学论文 一提起写论文,有些教师总觉得动笔很难,觉得高不可攀,实际上我们教师最有资格和条件写教学论文。我们天天上课,教室就是我们的研究室。那些师范大学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