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解析

时间:2019-05-13 03:53: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解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解析》。

第一篇:2014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

Ⅰ卷)

文综历史部分

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解析:A项错误,君主专制从思想上看始于战国韩非子,从制度上看始于秦朝,而当时的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宗教,更谈不上宗教权威;C项错误,祖先崇拜在原始社会就有,与皇权至上不够成因果关系;D项需联系西周的宗法制度去判断,宗法制度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在西周以后的整个中国长期存在,从秦朝到清朝,宗法制度突出表现在皇位的继承上仍是主要沿用嫡长子世袭,故与题干不相符,排除。通过排除法,可知正确项为B。此外,还可借助唯物史观的分析方法——统治者的文化行为实质是为维护其政治统治服务的,进一步确定正确选项为B。

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佛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解析:A项表述太绝对,是错误的,如本题中尽管皇帝灭佛,但佛教在中国并没有因此而消亡;B项不符合史实——汉武帝始,儒家思想获得正统地位,并延续整个传统中国,儒家思想的社会影响最大;佛教在魏南北朝时期就盛行,社会基础并不薄弱,故D项排除。通过排除法,可知正确选项为C。此外,还可联系教材知识点“三教合一”,即儒、道、佛三种思想相互吸收、相互渗透,儒学虽然面临挑战,但最终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在宋明得以成熟,从面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正统地位,可进一步确定正确选项为C。

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D.本善习远

解析:本题审题很关键,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新认识”,可明显排除A、B两项,A项是战国时的孟子的人性观,B项为战国时荀子的人性观;这说明它们都是古已有之的对人性的认识,不是“新的认识”。第二个关键信息是“宋明”,可排除C,可举出一反例,即明朝理学家(心学也是理学)王阳明就继承了孟子的人性善的观点。故正确选项为D。此外,可联系宋明理学的所学知识——宋明理学家把伦理道德上升为宇宙哲学的高度,在方法论上,程朱理学主张向外(格物致知),陆王心学主张向内(发明本心),但目标都指向伦理道德,而伦理道德的本质是善,可进一步确定正确选项为D。

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解析:注意本题中的时间信息“清初”——那时的中国仍处于传统社会,不存在资本市场(因为资本市场是近代社会的产物),故排除B项;自然经济受到冲击是鸦片战争以后才开始的(可联系“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这一知识点帮助判断),故排除C项;题干材料的大意是外国货币涌入中国,并没有涉及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朝统治内容,故D项与题意无关,故排除。另外,外来货币涌入,这表明中国的对外贸易出超明显,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故正确选项为A。此外,联系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鸦片战争前,在中英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这一知识点,可进一步肯定正确选项为A。

28.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解析:读透题干本质意思很关键,该题干的本质意思是:英国商品在鸦片战争后仍然滞销,原因是什么?A项符合史实,但无法解释原因,因为印度的经济同样受到破坏,甚至破坏程度更深;B项不符合史实,是错误选项;C项不符合史实,当时中国的经济水平高于印度。故正确选项为D。此外,可运用唯物史观——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可帮助进一步确定正确选项为D。

29.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解析:C、D项表述均太绝对,不符合事实,首先排除;如C项,梁启超也是知识分子,并不是在政治上极为保守,而是主张改良;D项可举一反例——康有为的变法思想的突出特点便是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至于A、B两项的取舍,可抓住本题的关键几处信息点“1898”——联系戊戌变法、“百余举人”和“近万名举人”——少数读书人赞成和多数读书人反对,A项不足以解释为什么会有百余人赞成;经综合判断,B项更符合题意。故正确选项为B项。

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外国电影制作水平较高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解析:本题适合学生的最佳解决办法是排除法。A、B、D都无法真正回答题干中波及的比例的差异。故只能选择C项。虽然C项的所表达意思可能大多数人不太

明白,但并不影响选出正确答案。这也是高考题的一个很鲜明的特色。

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制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B.保障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D.加速国民京津的恢复

解释:本题可明显排除C、D两项,因为C项中的“灾害”应发生于1959—1961年,不符合题干中的“一五计划”(1953--1957),D项的时间是“一五”计划之前的事情——1952年底,我国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而这恰恰是“一五”计划实施的前提条件。A项与题目无关,如果更改为“有利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则是正确选项。计划供应对于扩大积累,推动我国工业化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故正确选项为B项。

32.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在古代雅典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解释: A项应发生在古代罗马,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不符合题干意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恰恰不需要获得批准,故排除。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获得批准”、“未经允许”,而不是“自杀”,换句话说,自杀是可以的,只是需要获得批准;故如果公民要自杀并提出申请,那么自杀是可以的。因此C项比B项更符合题意。

33.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A.主权在民原则B.天赋人权原则C.各州自治原则D.各州平等原则

解释:本题关键信息“自由人”和“其它人口”。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自由人”主要指白人,“其它人口”指的是黑人和印第安人等,这样的规定显示它们是不平等的,这种不平等显然不是州的不平等,而是种族的不平等;故排除D项,而根据题意可明显排除A项(“主权在民”与“主权在君”相对),C项明显不符合史实,故排除。故可确定正确选项为B。另外,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宣言》的内容: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造物者创造了平等的个人,并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符合天赋人权的原则。故正确选项为B。

34.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D.采取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解析:A、C两项均以偏盖全,没有反映题干中的“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的这一信息,犯了反映题干信息不完整的毛病,故排除。B项不符合史实,当时的苏联还没有形成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指令的形成是个渐进的过程,最终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因此也就谈不上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故

排除。因此正确选项为D项。此外,可结合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特点——在工业方面,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由全面没收私人资本转为实行国家资本主义,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两种形式,还允许部分地恢复小型私人企业;实质是开始从国情出发,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和发展工农业之间的经济联系,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以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进一步确定正确选项为D项。

35.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解析:B项表述太绝对,不符合史实,“贸易壁垒”只能减少,不可能真正消除,故排除。D项表述错误,欧洲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并不能因此说是领导地位,今天处于领导地位的是美国,故排除。欧元主要是欧盟内部流通的货币,欧盟与欧盟之外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对外贸易)的结算主要是用美元,所以,它的作用更突出的是有利于欧盟内部国与国之间统一市场的发展,而不是欧盟对外贸易方面,故正确选项为A项。

第二篇:高考文综选择题

高考文综选择题突破

在崛起的长江沿岸城市带中,人们称“长江是条龙,龙头是上海,龙身是武汉,龙尾是重庆”,图1中的下图为上图中B城局部放大图。据此回答1--2题。

图1 1.不属于该长江沿岸城市带中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优越区位条件的是()

A.矿产资源丰富 B.交通便利 C.水源充足 D.气候适宜

2.图中B城市是湖南省最大的石油化学工业中心,下列有关该地石化工业区位因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②有较大的消费市场

③有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

④有丰富的水资源

⑤有便捷的交通运输

⑥有廉价的土地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①⑤⑥ 3.长江沿岸某城市因夏长酷热多伏旱而得名“火炉”,因城市依山建筑而得名“山城”,而冬春时节云轻雾重又名“雾都”。请依据这些地理特点判断该城市是图中的()

A.A B.B C.C D.D 图2中甲乙为两个岛屿,读图回答4--6题。

图2 4.甲乙两个岛屿的共同点是

()

A.都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B.种植天然橡胶、咖啡、可可

C.都是热带季风气候

D.河流短促 5.甲岛森林树种比乙岛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跨热量带较多

②人工引进品种较多

③东西降水差异大

④海拔高度更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乙岛下列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有明显相关性的一组是

①降水的空间变化

②海陆位置

③交通线走向

④太阳辐射的空间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图3为美国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

图3 7.有关图中箭头的地理涵义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箭头表示农畜产品的调运

B.该箭头表示花卉水果的流向

C.该箭头表示矿产资源的运输

D.该箭头可以表示人口的流动 8.20世纪中期以后,与引发该地理现象相关性最小的因素是

()

A.战争因素

B.工业发展

C.环境质量

D.开发资源 2009年6月17日是第1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主题是“保护土地和水就是保障我们共同的未来”。而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平方千米,其中:风蚀荒漠化187.3万平方千米;土壤盐渍化17.3万平方千米;冻融荒漠化36.3万平方千米。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右图所示的9个省区。结合图4回答9--11题。9.有关我国荒漠化的现状,正确的是

()

A.山西省的荒漠化以风蚀荒漠化为主

B.人类活动对于荒漠化的发展起决定性因素

C.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的9个省(区)年降

水量都在400mm以下

D.长江以南的省(市、区)几乎没有荒漠化现象 10.土壤盐渍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A.甘肃、河北

B.新疆、内蒙古

C.陕西、山西

D.青海、西藏

11.为监测并分析荒漠化面积的发展变化趋势以期制定

应对措施,采用的现代化技术是

()

①全球定位系统 ②遥感技术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雷达系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2.辞旧迎新之际,许多网友在网上留言祝福自己祝福祖国,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为祖国祈祷,祝福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好。这说明

()

A.在我国,国家利益和公民个人利益没有区别

B.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

C.公民必须负责任地行使言论自由权

D.我国公民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逐步增强

13.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嫦娥一号卫星在控制下成功撞击月球。为我国月球探测的一期工程,划上了圆满句号。作为姊妹星的嫦娥二号卫星将于2010年前后发射。科学家要对嫦娥二号进行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体现出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4.电影《2012》中的中国元素成为观众热议的焦点。片中保存地球物种和负责人类延续的数个诺亚方舟就是在中国制造完成。对片中的中国元素,有的观众很受用,认为这是好莱坞在讨好中国市场;也有观众认为这句台词其实是对“中国制造”的暗讽。从哲学上看,人们对影片的不同看法()

A.源于人脑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B.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C.由于主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客观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可以有多种

D.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手机越来越成为大家生活必备品之一。回答15--16题。

15.目前,我国的城市青少年所用手机功能越来越完善。在手机上可以上网玩《魔兽世界》《梦幻西游》《网络偷菜》等游戏。可一些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还不够成熟,一些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的青少年把虚拟想象的世界当作真实的世界,陷于其中不能自拔,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和学业的发展。这说明

()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人的思想和行动有重大影响

②把虚拟世界当作客观世界是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③人们难以认识客观存在的世界

④必须帮助青少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④

16.手机上网让孩子们接触到了多元的文化,有利于他们形成开放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平等意识。他们通过阅读网上大量的超文本信息,潜移默化地学习了现代的发散性思维方法,从而懂得在处理复杂事物时必须考虑它与周围事物的种种联系。另一方面手机上网也使一些青少年沉溺于其中。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手机的利弊作为不同质的事物可以依青少年个体的差异而发生相互转化

②矛盾是普遍存在的需要我们一分为二的看待手机上网的主次矛盾

③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相互转化

④加强青少年意志品质建设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顺应网络利弊的转化 A.①④

B.③

C.②③

D.③④

2009年12月10日是“12345”哈尔滨市长公开电话开通运行一周年。回答17--18题。17.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市长公开电话运行一年来,累计接听市民来电600118件,接听率达到81.2%,办结率达到92.7%,已成为连接政府和广大市民的重要纽带。“12345” 已成为连接政府和广大市民的重要纽带。从哲学角度说明了

()

A.政府与人民之间的联系是政府创造的B.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的新的具体联系呈现着“人化”的特点

C.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D.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市民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条件

18.从政治生活角度看,公民可以通过市长热线反映的问题有()

① 面对金融危机,毕业生小李始终没有找到工作

②某一知名品牌存在掺杂使假

③果戈理大街交通经常拥堵

④某企业向松花江排放大量的污水

A.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9.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在银装素裹的松花江北岸,有一极好的旅游去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立足于对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的实际、发展特点及经营模式的分析,哈尔滨市精心谋划,科学布局使冰雪大世界的竞争力全面提升。从辩证法角度看,冰雪大世界的发展得益于

()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全面的看问题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③

D.②③④ 20.纵身一跃/跃上了人生的高峰/无畏的背影/留下岁月的感动/就在亲人的注目里/你印证了军人的忠诚/风雨后,你是那道最美的虹/夜空里,你是那颗最亮的星——这是在描述邰忠利,一位出生在内蒙古草原的边防军人,为救不慎落水的群众,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邰忠利之所以给我们留下岁月的感动,是因为

()

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②他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利益

③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为社会做出巨大的精神贡献

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1.假定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20单位;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30单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替代品价格下降10%同时出现时,那么,A商品的需求数量()

A.增加50单位

B.减少50单位

C.增加10单位

D.减少10单位 22.2009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来促进明年经济社会的发展。“调结构”促发展的哲学依据是

①整体与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各不相同

②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使整体的功能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

③事物的数量不变,结构次序发生变化会引起质变

④事物的量变一定会引起质变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23.“‘80后、90后”是有个性、有想法的一代,可以为国争光,勇夺奥运冠军;可以在抗震救灾、奥运、国庆盛典、世博会中身体力行,展现志愿者风采;也可以结梯救人,英勇献身。”作为90后的中学生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应该

()

①做出符合时代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②应该在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③不断地砥砺自我,提高个人的素质

④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4.《秦琅邪台刻石》中说:“器械一量,书同文字。”秦的这一文化政策说明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②促进了以汉文化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的形成③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

④是秦朝文化专制政策的反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唐朝元稹《织女词》:“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造成这种传习的原因是()

①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世代传习

②手工业市场狭小

③手工业者为了防止技术竞争而采取的措施

④用以维护农业社会的耕织结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6.明中后期,以市井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这些作品有的描绘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有的宣扬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也有的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满足世俗社会的文化渴望

B.反映文人自身的精神诉求

C.体现个性解放的思想要求

D.对官场腐败、政治黑暗的强烈控诉

27.据1975年出版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明朝以前,世界上的重要发明和重大科学成就大约300项,其中中国大约175项,占总数的58%以上。入清之后便不再有任何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造成这种局面的共性因素是

()

A.中央集权制度

B.文化专制政策

C.传统工商业发达

D.闭关锁国 28. 明末清初,顾炎武主张做学问要“经世致用”,对后代学风影响很大,他的代表作是()

A.《农政全书》

B.《天工开物》

C.《天下郡国利病书》

D.《坤舆万国全图》

29.下图为1833~1915年“共和”、“民主”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频率的统计图。1905~1913年“共和”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民主”的频率,其原因包括()

①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②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

③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0.邓小平说:“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以下科技成果是在60年代取得的有

()

①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②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③东方魔稻

④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1. 2008年10月8日新华网报道,受金融危机影响,马克思的著作《资本论》在德国重新畅销(见右 图)。目前该书的销量已经比2005年提高两倍。这一现象说明

()

A.资本主义制度已经走到尽头

B.只有《资本论》才可以拯救金融危机

C.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D.社会主义制度呼之欲出

《资本论》“热”了,马克思“火”了 32.1951年至1970年5月的琉球群岛、钓鱼岛由美国托管,1970年美国将托管的琉球群岛、钓鱼岛交给日本而未交给中国。美国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

A.扶植日本

B.遏制中国

C.遏制共产主义

D.维护美国的战略利益 33.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此,古希腊智者学派

()

A.最早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B.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C.最早提出以哲学来解释社会和自然

D.是希腊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作用的产物

34. 随着资本主义的扩展,科学因素第一次被有意识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和应用,并体现在生活中,其规模是以往时代根本想像不到的,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不包括()

A.自然科学理论的进步

B.社会需求

C.新航路开辟

D.人们的思想解放

35.以美国雷曼兄弟倒闭为标志,美国由于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动荡又向更高层级发展,而这场由美国华尔街延展开来的金融风暴已经影响了全世界的经济发展。这表明()

①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②经济全球化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

③政府要干预经济,限制资本流动

④经济全球化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要严加抵制经济全球化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第三篇:2014新课标全国卷I·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答案解析

2014新课标全国I文综·历史选择题答案解析(原创)

江西省樟树二中

历史教师

敖小强

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解析:A项错误,君主专制从思想上看始于战国韩非子,从制度上看始于秦朝,而当时的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宗教,更谈不上宗教权威;C项错误,祖先崇拜在原始社会就有,与皇权至上不够成因果关系;D项需联系西周的宗法制度去判断,宗法制度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在西周以后的整个中国长期存在,从秦朝到清朝,宗法制度突出表现在皇位的继承上仍是主要沿用嫡长子世袭,故与题干不相符,排除。通过排除法,可知正确项为B。

此外,还可借助唯物史观的分析方法——统治者的文化行为实质是为维护其政治统治服务的,进一步确定正确选项为B。

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帝“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解析:A项表述太绝对,是错误的,如本题中尽管皇帝灭佛,但佛教在中国并没有因此而消亡;B项不符合史实——汉武帝始,儒家思想获得正统地位,并延续整个传统中国,儒家思想的社会影响最大;佛教在魏南北朝时期就盛行,社会基础并不薄弱,故D项排除。通过排除法,可知正确选项为C。

此外,还可联系教材知识点“三教合一”,即儒、道、佛三种思想相互吸收、相互渗透,儒学虽然面临挑战,但最终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在宋明得以成熟,从面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正统地位,可进一步确定正确选项为C。

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

解析:本题审题很关键,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新认识”,可明显排除A、B两项,A项是战国时的孟子的人性观,B项为战国时荀子的人性观;这说明它们都是古已有之的对人性的认识,不是“新的认识”。第二个关键信息是“宋明”,可排除C,可举出一反例,即明朝理学家(心学也是理学)王阳明就继承了孟子的人性善的观点。故正确选项为D。

此外,可联系宋明理学的所学知识——宋明理学家把伦理道德上升为宇宙哲学的高度,在方法论上,程朱理学主张向外(格物致知),陆王心学主张向内(发明本心),但目标都指向伦理道德,而伦理道德的本质是善,可进一步确定正确选项为D。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国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解析:注意本题中的时间信息“清初”——那时的中国仍处于传统社会,不存在资本市场(因为资本市场是近代社会的产物),故排除B项;自然经济受到冲击是鸦片战争以后才开始的(可联系“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这一知识点帮助判断),故排除C项;题干材料的大意是外国货币涌入中国,并没有涉及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朝统治内容,故D项与题意无关,故排除。另外,外来货币涌入,这表明中国的对外贸易出超明显,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故正确选项为A。

此外,联系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鸦片战争前,在中英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这一知识点,可进一步肯定正确选项为A。

28.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解析:读透题干本质意思很关键,该题干的本质意思是:英国商品在鸦片战争后仍然滞销,原因是什么?A项符合史实,但无法解释原因,因为印度的经济同样受到破坏,甚至破坏程度更深;B项不符合史实,是错误选项;C项不符合史实,当时中国的经济水平高于印度。故正确选项为D。

此外,可运用唯物史观——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可帮助进一步确定正确选项为D。29.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解析:C、D项表述均太绝对,不符合事实,首先排除;如C项,梁启超也是知识分子,并不是在政治上极为保守,而是主张改良;D项可举一反例——康有为的变法思想的突出特点便是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至于A、B两项的取舍,可抓住本题的关键几处信息点“1898”——联系戊戌变法、“百余举人”和“近万名举人”——少数读书人赞成和多数读书人反对,A项不足以解释为什么会有百余人赞成;经综合判断,B项更符合题意。故正确选项为B项。

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解析:本题适合学生的最佳解决办法是排除法。A、B、D都无法真正回答题干中波及的比例的差异。故只能选择C项。虽然C项的所表达意思可能大多数人不太明白,但并不影响选出正确答案。这也是高考题的一个很鲜明的特色。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解释:本题可明显排除C、D两项,因为C项中的“灾害”应发生于1959—1961年,不符合题干中的“一五计划”(1953--1957),D项的时间是“一五”计划之前的事情——1952年底,我国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而这恰恰是“一五”计划实施的前提条件。A项与题目无关,如果更改为“有利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则是正确选项。计划供应对于扩大积累,推动我国工业化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故正确选项为B项。

32.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解释: A项应发生在古代罗马,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不符合题干意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恰恰不需要获得批准,故排除。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获得批准”、“未经允许”,而不是“自杀”,换句话说,自杀是可以的,只是需要获得批准;故如果公民要自杀并提出申请,那么自杀是可以的。因此C项比B项更符合题意。

33.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A.主权在民原则

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

D.各州平等原则

解释:本题关键信息“自由人”和“其它人口”。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自由人”主要指白人,“其它人口”指的是黑人和印第安人等,这样的规定显示它们是不平等的,这种不平等显然不是州的不平等,而是种族的不平等;故排除D项,而根据题意可明显排除A项(“主权在民”与“主权在君”相对),C项明显不符合史实,故排除。故可确定正确选项为B。

另外,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宣言》的内容: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造物者创造了平等的个人,并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符合天赋人权的原则。故正确选项为B。

34.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解析:A、C两项均以偏盖全,没有反映题干中的“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的这一信息,犯了反映题干信息不完整的毛病,故排除。B项不符合史实,当时的苏联还没有形成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指令的形成是个渐进的过程,最终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因此也就谈不上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故排除。因此正确选项为D项。

此外,可结合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特点——在工业方面,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由全面没收私人资本转为实行国家资本主义,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两种形式,还允许部分地恢复小型私人企业;实质是开始从国情出发,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和发展工农业之间的经济联系,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以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进一步确定正确选项为D项。

35.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

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解析:B项表述太绝对,不符合史实,“贸易壁垒”只能减少,不可能真正消除,故排除。D项表述错误,欧洲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并不能因此说是领导地位,今天处于领导地位的是美国,故排除。欧元主要是欧盟内部流通的货币,欧盟与欧盟之外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对外贸易)的结算主要是用美元,所以,它的作用更突出的是有利于欧盟内部国与国之间统一市场的发展,而不是欧盟对外贸易方面,故正确选项为A项。

第四篇:2018年高考文综全国一卷历史解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历史试题(Ⅰ卷)

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墨子》记载的一些内容都是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C正确。这些内容并非诸子百家的思想,A错误。并不能体现完整科学体系已经形成,B错误。墨家思想代表的是底层普通民众的利益,D项错误。

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答案】D 解析:根据表格内容可以看出,“安史之乱”之后的藩镇,拥兵自重不上供的只占少数(约1/5),大部分都是由朝廷任命、上供或者少供,由朝廷驻重兵(区别于“拥重兵”),功能主要是“防骄藩”(防范骄纵的藩镇)。结合材料“安史之乱”后唐朝延续“百余年”的信息可以判断出,D选项正确。A、B根据材料都无法得出。C选项片面解读了材料,这一时期的“藩镇”设置吸取了“安史之乱”的教训,对其权力进行了限制,但“藩镇”对中央集权的消极影响依旧存在,只是比之前有所降低而已。

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简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成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井主所雇工匠”等信息可以判断,这些竹简井属于民营手工业,数量成百上千,因此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手工业者社会地位是否高,B错误。雇佣劳动是否已经“普及”无法判断,C错误。专卖制度已经“解体”的结论无法得出,D错误。

27.图6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答案】B 解析:朝臣用中国传说中的神兽“麒麟”解读长颈鹿,B正确。图画仍属于传统绘画,无法体现新类型,A错误。海禁政策是在郑和下西洋之后才出现的,C错误。材料体现了朝臣思想的愚昧,并未体现传统观念的更新,D错误。

28.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日本运用舆论宣传,丑化中国形象;运用公关手段,获取欧美支持。这些都属于近代外交策略,而清政府却无所作为,故C正确。A、B、D材料中都无法体现。

29.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五四运动后,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引起争论,有赞成,也有反对。这场争论客观上促进了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影响,为中共的成立准备了条件。故C正确。A、B、D的结论都无法根据材料得出,“确定了”“认清了”“消除了”都是完成时,片面解读了材料或者完全错误地解读了材料,跟材料意思不符。

30.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答案】A 解析:西方国家试探与中共将要成立的新中国建交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既可以积极争取承认又不急于争取承认,因为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A正确。西方国家只是试探建交可能性,不能说明放弃支持国民党,B错误。C选项无法体现,新中国同苏联等17国建交,标志着冲破了美国外交孤立。新中国积极争取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支持,不急于获取西方国家的支持,D项错误。

31.图7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答案】D 解析:根据漫画采矿的信息,结合1953年的时间,可知:这一时期是一五计划实施初期,D选项正确。A项是在一五计划完成之后。B错在“开始”二字。C项是在1965年。

32.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据此可知,梭伦 A.反对奴隶制度 B.主张权利平等 C.抨击贫富差别 D.具有人文精神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梭伦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注重人的精神生活,因此具有人文精神,D正确。A、B、C选项根据材料都无法体现。而且根据所学知识,雅典民主属于奴隶制民主政治,梭伦改革保留了奴隶制度,保留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实行财产等级制,承认了贫富差别。

33.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这一变化说明 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 C.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正义者同盟的名称、口号(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都发生了更改,且名称、口号、目的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容,说明他们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故A正确。马克思主义诞生是在1848年,故B错。工人阶级开始兴起是在19世纪30年代,故C错。社会主要矛盾应该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故D错。

34.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对“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这一问题的认识,在不断地发展,从经济条件,到政治条件,再到自然条件,思考视角不断拓展而趋于全面,因此B正确。A说法错误。材料中的结论正是与欧洲其他国家比较后得出的,因此C错误。D说法错误。

35.图8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 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 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 【答案】A 解析:根据图8信息可以看出,增加的成员国主要是亚非国家欧美国家和大洋洲国家总体呈下降趋势,因此A正确。BCD选项结论无法从图中信息得出。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材料一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材料

二、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9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4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座荒岛上。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得很富裕”。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后来,鲁滨逊救出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岛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个小岛都是他的个人财产。鲁滨逊获救回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汉武帝的诸多统一政策中,包含年号的制定。此前的纪年方法是,将新君即位后的第二年作为元年,以在位年序纪年。皇帝在位时没有特定的名号,如汉景帝在位的第三年即称为“二年”,与其他皇帝的“二年”难以区分。此外,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更易产生混乱。汉武帝首次“封禅”泰山时,创制了“元封”年号,将当年称为“元封元年”。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后世根据年号也能明白是哪一年。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年号制都被沿用,且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据(日)宫崎市定《中国史》等

(1)根据材料,说明汉武帝改革前后纪年方法的区别。(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年号制改革的历史意义。(9分)

46.[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一

在欧洲方面,德意帝国主义集团和英法帝国主义集团之间,为了争夺对殖民地人民统治权的帝国主义大战,是迫在眉睫了。在战争中,为了欺骗人民,为了动员舆论,战争的双方都将不顾羞耻地宣称自己是正义的,而称对方是非正义的。

——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1939年9月)材料二

这一太平洋战争,是日本法西斯为了侵略美国英国及其他各国而发动的非正义的掠夺的战争,而在美国英国及其他各国起而抵抗的一方面,则是为了保卫独立自由与民主的正义的解放的战争……全世界一切国家一切民族划分为举行侵略战争的法西斯阵线与举行解放战争的反法西斯阵线,已经最后地明朗化了。

——摘自《中国共产党为太平洋战争的宣言》(1941年12月)(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共产党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不同认识。(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国共产党产生上述两种认识的国际背景。(11分)

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

美国在建国初,由于国力弱小,加之受华盛顿“中立政策”的影响,没有制定任何针对拉美地区的政策。19世纪后,美国开始加强对这一地区的关注,并进行了长期渗透及武力干涉。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正式宣布美国对邻国奉行“睦邻政策”,表示不干涉拉美国家的内部事务。随后罗斯福又呼吁美洲各国互相理解,消除一切阻碍正常贸易发展的人为障碍。1934年,德国在经济和政治上成功地渗入拉美。对此,罗斯福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废除与古巴的不平等条约、从海地撤军等,只以政治、经济手段维护和扩大其在拉美的利益。到1939年欧战爆发前,美国已和11个拉美国家签订了互惠贸易协定,双方贸易迅速发展。

---摘编自刘绪贻等主编《美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盛顿“中立政策”和罗斯福“睦邻政策”基本特征的不同。(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斯福“睦邻政策”的作用及其实质。(11分)

参考答案

选择题:24-28:CDABC 29-33:CADDA 34-35:BA

41.(1)变化: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

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发展生产,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

(2)内忧外患;西方民主思想传播;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

(3)乡村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推动基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

42.略

45.(1)原纪年法以君主在位年序纪年,皇帝、诸侯王各自纪年;年号制以年号纪年,年号全国各地通用。

(2)方便纪年;有利于君主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长期使用,影响深远;传播到其他国家,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

46.(1)帝国主义战争(非正义战争);反法西斯侵略的解放战争(正义战争)。(2)帝国主义战争:美法采取缓靖政策,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战争最初在英、法、德等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展开。

反法西斯侵略的解放战争:苏德战争爆发;太平洋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中。

47.(1)不参与世界其他地区事务;积极参与拉美事务。

(2)作用:改善美国与拉美的关系,抵制法西斯势力在拉美的扩张;扩大美国对外贸易,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拉美经济发展。

实质:以新的形式加强对拉美地区的控制,维护美国根本利益。

第五篇:2018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Ⅱ文综(历史解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卷)

文综历史试题

2018.6.8

一、选择题

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商汤灭夏建商

【解析】由材料“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乃去其三面”、“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可知这种网开一面的仁爱之心赢得诸侯拥护,最终灭夏建商,故A项正确;夏商时期已形成奴隶制生产方式,奴隶集体耕作,土地轮流休耕,且材料强调的是商汤的仁德之心,故B项错误;由材料“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可知商汤认为四面设网捕猎鸟兽的方式过于残忍而非保护环境,故C项错误;夏商更替的主因在于社会矛盾的激化而非资源争夺,故D项错误。【答案】A 2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考点】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汉代土地兼并与自耕农经济

【解析】重农抑商的政策始于商鞅变法时期,封建社会基本沿用这一政策,故A项错误;由材料“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可知货币税收加重了富商大贾对自耕农的剥削,因而影响自耕农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税收情况而非农民的生产热情,故C项错误;由材料“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可知富商大贾操纵物价而非税收,故D项错误。【答案】B 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27.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考点】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明清昆曲的流行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昆曲的发展而非陆王心学,故A项错误;京剧形成于道光年间,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由材料“官腔”、“宫廷”、“郡邑大夫”可知明清时期昆曲主要在达官贵族中流传,社会等级观念并没有弱化,故C项错误;由材料“官腔”、“雅乐”、“盛世元音”“郡邑大夫宴款......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可知昆曲为士大夫阶级的娱乐品,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位,故D项正确。【答案】D 28.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

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考点】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近代外交观念对中国的影响

【解析】由材料“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可知是中国希望借助西方势力而非日本借助西方列强,故A项错误;由材料“琉球国向中国进贡”、“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可知中国与琉球国为朝贡贸易,传统朝贡体系并没有解体,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地方督抚的外交建议而非干预朝廷的外交决策,故C项错误;由材料“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可知地方督抚希望借助国际公法解决日本干涉中国和琉球的事务,已经具有近代外交的观念,故D项正确。【答案】D 29.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

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考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解析】孙中山的革命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故A项错误;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目的就是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故B项错误;由材料“1923年底”的时间信息可知,孙中山意在吸取俄国革命成功的经验,并用“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读三民主义,促成国共两党合作,加强了革命的领导核心,故C项正确;孙中山终生致力于反封建革命斗争,且材料只是提及要借鉴俄国革命经验,并没有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故D项错误。【答案】C 30.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

【考点】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中共抗日根据地建设与农民抗日热情的提高 【解析】由材料“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可知政治权利的提高调动了农民革命积极性,故A项正确;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且材料强调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农民的民主权利而非土地制度,故B项错误;国民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得以实现”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抗日根据地农民的民主权利而非国民党的影响,故D项错误。【答案】A 31.图5为1956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中字:“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该漫画反映了()

图5 A.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

B.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C.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

D.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

【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解析】1953年至1956年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的任务,且材料只是提及建设社会主义,无法体现以工业化为中心,故A项错误;由材料“1956年”可知三大改造完成后,要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由材料“奶奶的尺”、“阿姨的尺”可知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故B项正确;1958年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从材料漫画中只是提及“奶奶”和“阿姨”的作用,无法体现城乡差别,故D项错误。【答案】B 32.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

A.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B.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C.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

D.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 【考点】罗马法——平民和贵族的斗争

【解析】题干提及平民与贵族斗争主要是体现为法律,要求在法律上与贵族平等,并不是取消贵族特权,故A项错误;帝国时期颁布的《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与题干共和国时期不符,故B项错误;由材料“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可知长期斗争最终使得平民与贵族获得了平等的法律地位,故C项正确;罗马共和国时期法律(公民法)主要适用于罗马公民,罗马帝国时期法律(万民法)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故D项错误。【答案】C 33.图6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

图6 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

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

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黑奴贸易

【解析】由材料可知16至18世纪欧洲通过向美洲贩运大量的奴隶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黑奴贸易成为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故A项正确;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与表格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新航路开辟以后,西班牙、法国、荷兰、英国等西欧国家纷纷参与殖民争夺,而“日不落帝国”是18世纪后期的英国,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原因并不只是奴隶贸易,故C项错误;黑奴贸易是为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而不是因为开采白银的需要,故D项错误。【答案】A 34.1836年,俄国著名戏剧家果戈里发表剧作《钦差大臣》,描写的是一名小官吏路过某偏僻小城,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而竞相巴结、行贿。该作品()A.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

B.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 C.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

D.讽刺了拜金主义的风气

35.20世纪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马歇尔计划开始发挥作用

B.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C.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考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洲经济一体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

【解析】马歇尔计划1947年启动,1951年结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由材料“20世纪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可知1967年欧共体成立后,欧洲经济一体化推动欧洲农村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二战后,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了福利制度并不断发展完善,材料强调的是欧洲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不是福利制度,故C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是货币金融体系,与农村机械化没有直接关系,且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于1973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

二、非选择题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州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12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8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5分)【考点】(1)古代中国的经济——大豆种植

(2)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美国的大豆种植(3)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

【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由材料“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得出我国人民最早培育、驯化;由材料“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得出种植范围从中原推广到南方,由材料“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得出开发出各种豆制品;由材料“《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得出农书对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推广,由材料“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得出政府推动。第二小问作用,由材料“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得出是民众重要的食物来源,由材料“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得出使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合理化;由材料“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得出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由材料“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得出大豆为备荒物资。

(2)由材料“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得出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的推动;由材料“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得出大豆是一种优良作物品种,适宜种植;由材料“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得出科学技术进步,大豆的用途得到广泛开发。

(3)由材料“中国是大豆的故乡”、“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大豆在南北美州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得出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由材料“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得出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由材料“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州都得到广泛种植”得出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答案】(1)特点:我国人民最早培育、驯化;种植范围从中原推广到南方,开发出各种豆制品;农书对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推广,政府推动。

作用:民众重要的食物来源,使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合理化;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备荒物资。

(2)原因: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的推动;大豆是一种优良作物品种,适宜种植;科学技术进步,大豆的用途得到广泛开发。

(3)意义: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从英国预购炼铁机炉,有人提醒先要确定煤、铁质地才能配置合适的机炉,张之洞认为不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购得大冶铁矿,开始筹建汉阳铁厂,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煤,耗费六年时间和巨资,仍未能炼出合格的钢铁。盛宣怀接手后,招商股银200万两,并开办萍乡煤矿,但由于原来定购的机炉不适用,依然未能炼出好钢,只得贷款改装设备,才获得成功。通过克服种种困难,汉阳铁厂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型的近代化钢铁企业。1949年后收归国有。

——据编自陈真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等

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汉阳铁厂的建立);近现代中国企业的发展

【解析】首先,分析材料信息,提炼观点,如近代企业发展需要科学管理模式等;其次,根据论题从材料中提取互相关联的历史信息,如“找不到合适的煤,耗费六年时间和巨资,仍未能炼出合格的钢铁”、“由于原来定购的机炉不适用,依然未能炼出好钢,只得贷款改装设备,才获得成功”结合近现代企业发展的史实得出近现代企业发展离不开科学管理模式;最后,根据提取的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结合史实予以阐述,表述成文。【答案】略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1949~1966年,国家制定了科技政策,积累了发展科技的经验。此后很长时间,正常的科技工作遭到破坏,造成了轻视科学与文化知识的社会风气。1977年9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决定》,国家科委成为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在《关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中,中央“号召全国青少年奋发努力,学政治、学文化,树立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风气”。同年,恢复高考和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制定了新的留学政策。1978年11月,中央正式发出《关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几点意见》,要求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落到实处。1981年12月,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成立,从宏观、战略方面统领全国科技工作,统筹安排全国科技规划,组织管理全国科技队伍,协调各部门工作。此后,各地、各部门的科研机构和科技管理机构也纷纷恢复和创设。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7~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7~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影响。(9分)

【考点】1977~1981年中国科技体制改革

【解析】(1)由材料“此后很长时间,正常的科技工作遭到破坏,造成了轻视科学与文化知识的社会风气”得出“十年浩劫”使科技事业受到冲击和破坏;由材料“1978年11月”、“1981年12月”时间信息得出改革开放;结合世界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得出世界科技革命的影响。

(2)第一小问内容,由材料“国家科委成为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得出建立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由材料“各地、各部门的科研机构和科技管理机构也纷纷恢复和创设”得出恢复、新建科研机构,由材料“恢复高考和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制定了新的留学政策”得出恢复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由材料“要求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落到实处”得出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由材料“统筹安排全国科技规划,组织管理全国科技队伍”得出加强科技队伍建设。第二小问影响,由材料“造成了轻视科学与文化知识的社会风气”、“号召全国青少年奋发努力,学政治、学文化,树立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风气”得出实现科技领域拨乱反正,扭转轻视科技文化的不良风气;由材料“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成立,从宏观、战略方面统领全国科技工作,统筹安排全国科技规划,组织管理全国科技队伍,协调各部门工作”得出推动科研领域取得重大成就,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答案】(1)背景:“十年浩劫”使科技事业受到冲击和破坏;改革开放;世界科技革命的影响。

(2)内容:建立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恢复、新建科研机构,恢复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加强科技队伍建设。

影响:实现科技领域拨乱反正,扭转轻视科技文化的不良风气;推动科研领域取得重大成就,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共同签署了《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宣告在战后建立一个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奠定了联合国成立的基础。1944年8~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在美国举行会议,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关于处理国际争端的原则等多项建议后来被纳入联合国宪章,被称为“中国建议”。10月9日,中、美、英、苏四国同时发表了《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确立了未来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内容。1945年4月,联合国制宪会议在旧金山召开,四个发起国的首席代表轮流担任大会主席,中、英、法、俄和西班牙文为会议正式语言,设立了中、美、英、苏、法等14国首席代表组成的执行委员会。6月25日,制宪大会一致通过《联合国宪章》。次日,与会的50个国家举行签字仪式,中国代表团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概述中国在参与过程中的主要活动。(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主要原因。(7分)

【考点】联合国的产生

【解析】(1)由材料“中、美、英、苏四国共同签署了《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得出签署宣告成立联合国的《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由材料“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关于处理国际争端的原则等多项建议后来被纳入联合国宪章,被称为中国建议”得出提出多项被纳入联合国宪章的“中国建议”;由材料“中、美、英、苏四国同时发表了《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确立了未来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内容”得出发表初步描绘联合国蓝图的《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由材料“联合国制宪会议在旧金山召开,四个发起国的首席代表轮流担任大会主席,中、英、法、俄和西班牙文为会议正式语言”得出参与组织联合国制宪会议,由材料“制宪大会一致通过《联合国宪章》。次日,与会的50个国家举行签字仪式,中国代表团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得出签署《联合国宪章》。

(2)结合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突出贡献和重要作用得出在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战争中做出卓越贡献,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由材料“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共同签署了《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1944年8~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在美国举行会议,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关于处理国际争端的原则等多项建议后来被纳入联合国宪章”得出较早提出创建联合国设想;由材料“10月9日,中、美、英、苏四国同时发表了《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确立了未来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内容”、“1945年4月,联合国制宪会议在旧金山召开,四个发起国的首席代表轮流担任大会主席,中、英、法、俄和西班牙文为会议正式语言,设立了中、美、英、苏、法等14国首席代表组成的执行委员会”、“中国代表团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得出积极推动联合国创建。

【答案】(1)活动:签署宣告成立联合国的《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提出多项被纳入联合国宪章的“中国建议”;发表初步描绘联合国蓝图的《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参与组织联合国制宪会议,签署《联合国宪章》。

(2)原因:在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战争中做出卓越贡献,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较早提出创建联合国设想;积极推动联合国创建。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三娘子(1550~1613),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之妻,深受俺答汗器重,“事无巨细,咸听取裁”。三娘子生活的时代,明朝与蒙古部落势力沿长城相持已近200年。1570年,俺答汗之孙投附明朝,双方关系顿时紧张。在三娘子的劝说下,俺答汗同意与明朝和谈。明朝送还俺答汗之孙,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并开放十余处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贸易。每当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三娘子本人也“勒精骑,拥胡姬,貂帽锦裘,翱翔塞下”。在三娘子的辅佐下,俺答汗在今呼和浩特地区建城,后明朝赐名为“归化”。1581年,俺答汗去世后,三娘子辅佐继任的顺义王,继续与明朝通好,明、蒙“四十余年无用兵之患,沿边旷土皆得耕牧”。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娘子能够推动明、蒙双方取得和平局面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三娘子的历史功绩。(7分)【考点】三娘子

【解析】(1)由材料“三娘子生活的时代,明朝与蒙古部落势力沿长城相持已近200年”得出多年战争,人民渴望和平;由材料“开放十余处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贸易”、“每当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得出明、蒙之间商业互市的需求;由材料“深受俺答汗器重,事无巨细,咸听取裁”、“在三娘子的劝说下,俺答汗同意与明朝和谈”得出个人能力与威望。

(2)由材料“每当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得出推动了蒙汉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由材料“在三娘子的劝说下,俺答汗同意与明朝和谈”、“三娘子辅佐继任的顺义王,继续与明朝通好”、“四十余年无用兵之患”得出维护了明、蒙之间的长期和平;由材料“俺答汗在今呼和浩特地区建城”、“沿边旷土皆得耕牧”得出促进了草原地区社会进步。【答案】(1)原因:多年战争,人民渴望和平;明、蒙之间商业互市的需求;个人能力与威望。

(2)评价:推动了蒙汉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维护了明、蒙之间的长期和平;促进了草原地区社会进步。

下载2014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解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解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考文综

    高考文综(1)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1~2题1.A、B两地位于回归线附近,降水差异较大,有......

    2014年高考广东卷文综历史部分参考版解析

    2014年高考广东卷文综历史部分参考版解析注意:本答案为试做答案,非标准答案,仅供参考,欢迎指正错误。12、“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示A.祖先牌位 B.皇帝宝座 C.青......

    高考文综:国际关系史专题重点解析

    题目(中) 高考文综:国际关系史专题重点解析 国际关系史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与重点,并且经常以主观题的面目出现,在世界史考查中所占分值较大。国际关系史也是考生复习的难点,相对于......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Ⅲ文综政治试题解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随着智能手机......

    2018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文综试题地理部分(全国卷1) 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

    2016高考文综模拟试卷解析五篇范文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由中国承建的帕德玛大桥是孟加拉跨越恒河的公路铁路两用桥。该桥在世界同类桥 梁......

    2014年高考北京文综(历史)卷(大全)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解析】“为扭转这一局面”即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宋初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有利于改变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

    2013年高考(历史)文综备考经验总结

    2013年高考文综备考经验总结汇报 ————CDXYZ: 尊敬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2013年高考已尘埃落定,我校取得了有史以来最好成绩,文综学科也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下面,我就文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