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居民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有何区别
农村居民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有何区别?
可支配收入,指居民家庭在支付个人所得税之后,所余下的全部实际现金收入(不包括借贷收入)。
计算公式为:
可支配收入=实际收入-家庭副业生产支出-记帐补贴-个人所得税人均可支配收入即用家庭可支配收入,除以家庭人口。
目前,国家统计局规定的农民纯收入指标,是指农村居民家庭全年总收入中,扣除从事生产和非生产经营费用支出、缴纳税款和上交承包集体任务金额以后剩余的,可直接用于进行生产性、非生产性建设投资、生活消费和积蓄的那一部分收入。它是反映农民家庭实际收入水平的综合性的主要指标。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包括从事生产和非生产性的经营收入、取自在外人口寄回带回和国家财政救济、各种补贴等非经营性收入;既包括货币收入,又包括自产自用的实物收入,但不包括向银行、信用社和向亲友借入等属于借贷性的收入。
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是指被调查的城镇居民家庭在支付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及其他经常性转移支出后所余下的实际收入。
农民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区别在于:
从指标的含义上看,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城镇居民的实际收入中能用于安排日常生活的收入。它是用以衡量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指标。而农民纯收入,则是指农民的总收入扣除相应的各项费用性支出后,归农民所有的收入。这个指标是用来观察农民实际收入水平和农民扩大再生产及改善生活的能力。
从形态构成上看,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只有一种形态,即价值形态。它只是反映城镇居民的现金收入情况。而农民纯收入的实际形态有两种,一种是价值形态,另一种是实物形态,主要是指农民自留的粮食、食油、蔬菜、肉禽蛋等。它不但反映了农民的现金收入情况,也反映了农民的实物收入情况。
从可支配的内容看,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全部用于安排日常生活的收入。而农民纯收入除了用做生活消费,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要留做追加的生产费基金,用于农民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另外,从两者所反映的实际收入的角度看,农民纯收入基本上反映了农民收入的真实水平。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没有包括城市居民在医疗、住房等方面间接得到的福利性收入部分。
因此,在运用上述两项指标进行城乡居民收入对比时,要充分考虑两者的区别,全面正确地加以分析。
第二篇:解读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纯收入
解读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纯收入
这两笔收入是如何算出来的?
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农民年纯收入,这是群众最关心的两个重要指标。有相当一部分群众好像感到自己的收入达不到我市公布的收入水平,那么这两个重要指标的含义和具体内容、统计方法是如何确定的?记者专门约请市统计局负责人进行详细解读。
什么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家庭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它是家庭总收入扣除交纳的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费以及调查户的记账补贴后的收入。公式如下: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家庭总收入-交纳的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记账补贴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包括哪些方面?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包括四方面收入。一是就业单位得到的所有工薪收入;二是个体经营净收入;三是利息、股息、炒股收入、房租等财产性收入;四是离退休金、赡养赠送收入、保险赔偿收入等转移性收入。
工薪收入是否就是单位发的工资收入?
工薪收入不仅仅是单位发的工资,还包括:单位的福利和在外兼职的收入。这里讲的单位工资不仅是每月实际拿到手的工资奖金,各种代扣款项也应包括在内。如工作单位代扣的应由个人承担的养老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等,还有扣发的各种捐款、工会费等各种杂费等等。总而言之,是你名分上的全部收入。
我市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如何取得的?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依靠城镇住户调查工作而取得的。目前,我市城镇住户调查网中共有100户城镇居民家庭,分布在宜城街道和丁蜀镇。记账期一般是三年一轮换。轮换前一年,要抽大样本,共500户调查户。运用500户调查得来的数据,江苏省调查总队按相关标志排队,抽选出100户记账户,反馈给我市。我市对这些调查户进行培训并下发记账本,这些调查户每天记录当天家庭收支情况,按月进行登记汇总上报,每月上报一次账本。我市统计局城调科进行审核、汇总后,即可计算出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
为什么有人好像感觉本户达不到全市的可支配收入水平?
有两方面原因:
1、个体与总体的区别。全市的可支配收入水平是一种平均的整体的水平,它是由我市好、中、差各种家庭的总和平均。
2、收入合计的区别。一般家庭计算收入时,往往是个大概数,只是把单位发到手的工资收入毛估估。其实可支配收入包括的范畴远远大于平时我们习惯估算的收入。举个例:某户家庭常住人口二人,男主人买断工龄后,在家开个懒汉炉子,年净收入12000元。老婆在一个企业上班,收入每月1000元,单位发的奖金、补贴、过节费等全年约3000元。有一房屋出租,房租收入一年5000元。女儿出嫁,过时过节给父母一年约3000元。按照我们习惯的算法,这户人家只是把开水炉子的收入和女主人的月工资收入进行了统计,算出一年的总收入为24000元,人均12000元。这样就漏掉了房租收入、女主人单位发的福利性收入及女儿孝敬父母的钱。共11000元,总收入应为11000+24000=35000(元),人均收入应是17500元。
我市目前对外公布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是怎么得来的?
根据国家统计方法制度规定,我市目前对外公布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数据的取得是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统计得来的,也就是按照随机的原则,通过对部分抽中农户(即调查样本)进行调查,并经科学评估后得出的。具体来说,我市的抽样调查方法是:一方面,调查点是国家统计局确定的,并实行五年一个周期的样本轮换制度,今年调查的样本是新网点运行的第二年。另一方面,样本点的选取是严格按照抽样调查的原则抽选出来的。一是由省直接抽选调查村;二是在抽选村中抽选一个平均水平的村民小组,采用随机起点、等距抽样方法,按每村10户抽选确定调查户,报经省调查总队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调查。按此方法,我市共抽取了100户农户,其分布在9个镇、10个行政村,涉及山区、平原、圩区等不同的农业经济区,有高收入户、中收入户和低收入户。被抽中的调查户,要按规定每天对家庭内每一笔现金的收支作详细记录,并由辅助调查员定期上门督促检查,按月审核、编码,并进行分户超级汇总整理。汇总出来的数据直接上报省调查总队,如对汇总数据有疑义,上级统计调查部门还将实地深入农户作数据核实。可以说,我市公布的农民纯收入数据都是抽中农户家庭一笔一笔记账记出来的。
为什么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感觉到自己的收入达不到我市公布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
不少人认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就是在总收入中扣除家庭经营生产费用支出以及吃穿日用等生活费用支出后,所结余的现金即为纯收入,这是人们感官上的认识,这种收入我们称之为结余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要比结余收入大得多。如:某户家庭常住人口5人,户主夫妇都在企业上班,年工资性收入共25000元,存款用于其他投资,每年可分得红利3000元;2亩耕地由父亲种植,上半年粜麦收入910元,下半年粜稻收入800元(剩余稻谷作全年口粮结存);农闲时做泥工打临工获得收入5000元;自留地由母亲管理,平时吃的蔬菜基本上自产自用,另外家中养有10只鸡,其中3只鸡轮流产蛋;空闲时念佛还可得到1000元收入;老夫妻年龄均在60岁以上,由政府发放的养老金收入可净得744元;住房临近街边,房屋出租收入3000元。该户现金收入为39454元,自产自用的实物折价后得到收入2710元,家庭经营生产成本为1160元,人均纯收入=(39454+2710-1160)/5=8201元,这就是统计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计算方法。如果按结余收入计算,该户主的儿子今年小学毕业上初中,就读于宜兴市实验中学,交给学校各项费用9000多元,再加上全年家庭各项生活消费支出16500元,该户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就达5300元,照此计算,人均只剩余2900元。因此,我们决不能把农民的人均结余收入与纯收入相混淆。
农民总收入、现金收入和人均纯收入有什么不同?
农民总收入是指调查期内农村住户和住户成员从各种来源渠道得到的收入总和,它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
金收入是指农村住户和住户成员在调查期内得到以现金形态表现的收入。按来源分成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现金收入、财产性收入(包括利息、股金、租金、土地征用补偿及其他投资收益)、转移性收入(包括亲友赠送、离退休养老金、报销医疗费、粮食补贴及其他转移性收入)四部分构成。
农民纯收入是指农民总收入扣除相应的各项生产费用支出后,归农民所有的收入。它既可以用于生产、非生产投资,改善物质和文化生活,以及用于再分配的支出和结余的收入,该指标用来观察农民实际收入水平,以及农民扩大再生产和改善生活的能力。计算方法:
农民纯收入=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农村内部亲友赠送
农民人均纯收入就是被调查农民纯收入之和除以被调查人数。
区别在于:现金收入是直接以现金形态表现的收入,未扣除家庭经营生产成本,也不包括农民自产自用的实物产品收入,如粮食、蔬菜、农作物副产品等。
第三篇:农民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区别
农民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区别
含义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反映居民家庭全部现金收入能用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它是家庭总收入扣除交纳的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费以及调查户的记账补贴后的收入。
目前,国家统计局规定的农民纯收入指标,是指农村居民家庭全年总收入中,扣除从事生产和非生产经营费用支出、缴纳税款和上交承包集体任务金额以后剩余的,可直接用于进行生产性、非生产性建设投资、生活消费和积蓄的那一部分收入。它是反映农民家庭实际收入水平的综合性的主要指标。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包括从事生产和非生产性的经营收入、取自在外人口寄回带回和国家财政救济、各种补贴等非经营性收入;既包括货币收入,又包括自产自用的实物收入,但不包括向银行、信用社和向亲友借入等属于借贷性的收入。
区别
从指标的含义上看,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城镇居民的实际收入中能用于安排日常生活的收入。它是用以衡量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指标。而农民纯收入,则是指农民的总收入扣除相应的各项费用性支出后,归农民所有的收入。这个指标是用来观察农民实际收入水平和农民扩大再生产及改善生活的能力。
从形态构成上看,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只有一种形态,即价值形态。它只是反映城镇居民的现金收入情况。而农民纯收入的实际形态有两种,一种是价值形态,另一种是实物形态,主要是指农民自留的粮食、食油、蔬菜、肉禽蛋等。它不但反映了农民的现金收入情况,也反映了农民的实物收入情况。
从可支配的内容看,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全部用于安排日常生活的收入。而农民纯收入除了用做生活消费,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要留做追加的生产费基金,用于农民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另外,从两者所反映的实际收入的角度看,农民纯收入基本上反映了农民收入的真实水平。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没有包括城市居民在医疗、住房等方面间接得到的福利性收入部分。因此,在运用上述两项指标进行城乡居民收入对比时,要充分考虑两者的区别,全面正确地加以分析。
第四篇:20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统计局:去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3979元
2012年01月21日02:34新京报
本报讯(记者蒋彦鑫沈玮青)近2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缓步扩大。但去年和前年相比,收入差距小幅降低,从3.23:1降为3.13:1。国家统计局表示,根据对全国31个省份7.4万户农村居民家庭和6.6万户城镇居民家庭的抽样调查,得出相关数据。城镇居民人均近2.4万元
数据显示,去年农村居民收入方面,人均纯收入为6977元,比上年增加1058元,增长17.9%。剔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1.4%,增速同比提高0.5%。
同时,去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3979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上年增加2701元,增长14.1%。剔除价格因素影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4%,增速同比提高0.6%。
数据对比,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3.13:1,2010年该收入比为3.23: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了一些。
纵观1978年至2011年的数据,1982-198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小,但2003年达到高点,一直到2008年维持较为稳定的局面;2009年开始缓步缩小。
农民收入中位数6194元
前几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发布去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提到,将在近日发布收入中位数。昨日,这项数据得以发布。
去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位数为6194元,比上年增加995元,增长19.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位数比人均纯收入低783元,但增速高1.2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表示,2011年大多数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较快,但棉花、土豆等部分农产品价格急跌也造成部分农户减收,甚至亏损,拉低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
城镇居民方面,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19118元,比上年增加2279元,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比人均可支配收入低2692元,增速低0.6个百分点。主要是受最低工资标准、城镇居民基本养老金和离退休金以及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影响,城镇低收入户收入增速较高;同时高收入户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所以中等收入户增速相对较慢。
■ 释疑
何为人均收入中位数?
国家统计局表示,人均收入中位数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调查户的人均收入。这意味着,还有一半的人收入位于中位数以下。公布中位数有何意义?国家统计局表示,由于调查的部分对象收入很高,此前公布的人均收入有可能会被高收入群体拉高,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部分人员收入情况;但中位数的公布,则更能反映出中低收入者的情况。
第五篇:20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11元 增长10.9% 2014年02月24日 12:11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24日讯国家统计局今天上午公布《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首次发布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根据从2012年四季度起实施的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201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11元,比上年增长10.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
2013年以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统计是城乡分别进行的。城镇居民收入数据来源于城镇住户调查,农村居民收入数据来源于农村住户调查;对城镇居民按可支配收入统计,对农村居民按纯收入统计。虽然,分别反映了分城乡的居民收入及变化,为过去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但是,没有全体居民收入数据,很难准确把握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全貌,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
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主任王萍萍表示,为改变这种状况,与加拿大统计局合作,经数年共同研究,国家统计局2012 年经批准,对城乡住户调查实施了一体化改革,统一了城乡居民收入指标名称、分类和统计标准,在全国统一抽选了16 万户城乡居民家庭,正式开展了城乡一体化的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至2013 年底,国家统计局已经按新制度收集了16 万调查户12 个月的记账数据,并汇总计算出2013 年城乡可比的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
城乡可比的居民可支配收入数据是基于规范统一的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一方面,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全体居民收入分配全貌,为国家制定统筹城乡发展和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政策提供全面可靠的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用统一标准监测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差距变化,更加准确地反映不同群体居民对经济发展成果的分享情况;同时,也填补了我国缺少全体居民收入数据的空白。新老口径过渡一段后,预计到“十三五”初,将正式统一并轨到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新口径。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比上年增长12.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位数[29]为7907元,增长1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比上年增长9.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24200元,增长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