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视察财政支农资金使用和绩效情况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根据市政协今年重点视察课题计划安排,由经科委负责组织部分常委、委员就我市“财政支农资金使用和绩效”情况进行专题视察,上午实地视察了市区的几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下午听取了财政局、发改委及涉农部门的情况介绍,并组织了座谈讨论,现在我谈几点感受。
一、说明一下选择这个重点视察课题的原由
选择“财政支农资金使用和绩效”这个问题作为今年市政协的重点视察课题之一,主要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服务大局的需要。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市委、市政府紧跟中央的战略部署,紧密结合湖州实际,相继作出了一系重大决策。作为政协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今年市政协多数协商课题都是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展开的,目的是发挥政协工作的特色和优势,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献计出力。二是顺从民意的需要。财政支农、增加对“三农”的投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最直接、最具体、最迫切的需要。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投入,农民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是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他们多办实事、多办好事。政协履职为民,理所当然应为处在弱势的农业、农民多呼吁。三是总结经验、探索提高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挥公共财政的杠杆作用,使财政投资效益最大化,其中有许多实践经验可总结,需要探讨的空间很大,需要研究完善的管理制度、运作机制也很多。期盼通过调研剖析,为政协参政议政提供依据,共同促进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的提高。
二、关于我市财政支农资使用和绩效的初步印象
财政资金使用和绩效的评价是一门科学。所谓财政支农资金使用和绩效,就是对公共财政资金投入支农项目实施过程和完成结果的评价,体现了对财政资金使用的事先监督和事后分析评价的科学管理方式。从这个概念讲,由于我们视察时间和专业水平有限,很难对我市财政支农资金使用和绩效作出科学、合理的判断。但根据部门的介绍和平时的感受,给我总的印象是,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切实加大了对“三农”工作投入力度,公共财政投入“三农”的政策在完善,总量在增长,领域在拓展,管理在规范,结构在优化。具体表现在这些方面:一是加大了公共财政投入水利、饮水、农电、乡村道路、村庄整治、土地整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有利于改善农村、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体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二是加罅伺┮悼萍冀健⑴┮底酆峡ⅰ⒅肿又置绻こ獭⒍参镆卟》乐巍⑴┎分柿堪踩⑴┮敌畔⒌裙卜裉逑到ㄉ璧确矫娴耐度肓Χ龋源俳┮翟霾⑴┟裨鍪杖〉搅肆己眯Ч?/SpAN>三是重视对农业产业化项目、优质农产品基地、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营销等方面的投入,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四是在制定和完善各项惠农政策的同时,加大对资金使用管理监督,注重资金使用效益。总的来说,财政支农工作是积极有效的。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是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总量不足、比重不大、支持有限。(1)总量不足。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相对财政总支出、相对“三农”面广量大的实际、相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而言,几乎是微不足道的。无论是财政预算安排,还是财政性建设资金投向农业的总量还是不相称的。(2)比重不大。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就公共财政概念来说,应该是覆盖全民的,如果按人口计算,面向农业人口的投放比重明显偏低;二是计入投放农业的财政资金中,相当资金用于“养人”,且有许多项目也是惠及全社会的,而直接用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项目,直接让农民受益的投入比重很小。(3)支持有限。现在的“三农”工作还没有从根本上跳出依靠农民自力更生的范畴,财政增长给农民带来的实惠不够多,与农民提供的廉价产品、廉价劳力、廉价土地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支撑作用相比,公共财政对“三农”投资的补贴、扶持等方面的支持十分有限。二是从现有公共财政支持农业的项目资金管理和使用效率分析,也存在一些弊端。(1)分配和管理支农资金的机构多而导致资金分散。由于分管支农资金的部门多、层次多,政出多门,易造成资金使用分散,削弱支农资金对农业的有效支持和保护。(2)行政运转费用高。由于一些工程项目从立项到验收程序繁杂,周期长,各项工作费用高,最终真正落实到农业受益的资金大打折扣。(3)投入方式存在缺陷。目前各部门投入“三农”的项目,多数兼有“以奖代补”、“拼盘子”等钓鱼政策,客观上导致政府资金较多流向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投向很不利。(4)监督机制不健全使资金使用最佳效果难以实现。从现象上看,往往重资金的分配、轻资金使用的全程监督管理,资金管理、财务支出透明度不高,对使用效果又缺乏规范的评价体系,从而使支农资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三、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健全资金使用管理机制的几点建议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根据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和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出的具体措施和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三农”工作,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结合财政支农工作,谈三点建议。
进一步加大“三农”投入的总体思路是:以政府资金投入为引导、以工商资本及农民资金投入为主体、以信贷资金投入为支撑、以社会性投入为补充,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三农”投入体系与机制,从根本上把投入“三农”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就政府财政投入“三农”而言应主要抓以下方面。
(一)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和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确保农业增长、农民增收,应该是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需要公共财政加大对支农资金的投入。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制度建设是根本,应努力抓好 “一保障、四健全”。“一保障”,就是要保障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省、市政府有关支农资金预算安排的各项规定,促进支农政策制度化,确保财政支农资金“三个高于”的要求得以实现。“四健全”:一是健全财政性建设资金向农村倾斜的机制,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切实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投资重点。二是健全“三个主要用于”“三农”的投入机制,制定可操作性办法,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特别是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科技进步、文化事业的投入比重。三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机制,积极探索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尽力使农民能享受基本社会福利。四是积极探索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机制,发挥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对“三农”发展促进和带动作用,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方略,推动农村、农业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二)优化支农结构,规范资金合理投向。从公共财政的理念看,财政资金的投入对象应该是社会公共产品。在目前农业生产经营性项目已市场化的情况下,公共财政投资的公平性、资金使用的效率、效益以及投放资金的安全等方面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如何运用公共财政的杠杆作用,既体现对农业的支持和投入项目的带动作用,又增强政府财政投入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充分发挥政府财政投资的指导性和引导作用,带动多数农民受益,其中有许多概念值得界定,许多关系值得理顺。(1)财政投入结构上,应与WTO规则和我市实际相适应。重点投向农田水利、防灾抗灾、土地整理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致力于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对农技推广、种子种苗工程、动植物防疫,市场信息、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投入等。(2)财政资金投入方式上,进一步完善直补、贴息政策,规范可操制度,致力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高效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业龙头企业等经营性农业支持,可由直接投入或有偿使用,改变为建立补偿基金或担保基金,引导和鼓励金融信贷和工商企业直接投入。政府投入既要体现公共财政使用的公平性,又要避免投入风险。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www.xiexiebang.com网。
(三)强化监督管理,完善财政农资金绩效评价和监管制度建设。本着支农的实际需要和实现支农资金效益最大化原则,广泛开展财政投资绩效评价工作。首先,要积极推进支农资金的有效整合。通过对现有支农专项资金的清理,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归并职能。逐步建立按规划统筹项目,按项目安排资金的机制,打破现有部门利益格局,改变政出多门、多头投放、重分配轻监管的现象。其次,规范支农项目资金管理。在继续发挥各业务部门向上争项目争资金的积极性的同时,要在财政部门监督下,对选项、立项、实施、后续管理等全过程中承担监督指导。其三,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机制。由财政部门负责牵头,研究制定支农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益评价体系,推行绩效考评工作,特别是对资金使用中违法、违规行为,损失、移用、浪费等行为实行问责。通过绩效评价考核,引导用好每分钱,把资金用在刀刃上。其四,切实加大对各项惠农政策和专项资金使用落实情况监督,充分发挥财政支农效益,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以上发言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
最后,衷心感谢市财政局、发改委及各涉农部门,对本次专题视察活动的支持。
第二篇:在视察财政支农资金使用和绩效情况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视察财政支农资金使用和绩效情况座谈会上的讲话
市政协主席在视察财政支农资金使用和绩效情况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根据市政协今年重点视察课题计划安排,由经科委负责组织部分常委、委员就我市“财政支农资金使用和绩效”情况进行专题视察,上午实地视察了市区的几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下午听取了财政局、发改委及涉农
部门的情况介绍,并组织了座谈讨论,现在我谈几点感受。
一、说明一下选择这个重点视察课题的原由
选择“财政支农资金使用和绩效”这个问题作为今年市政协的重点视察课题之一,主要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服务大局的需要。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市委、市政府紧跟中央的战略部署,紧密结合湖州实际,相继作出了一系重大决策。作为政协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今年市政协多数协商课题都是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展开的,目的是发挥政协工作的特色和优势,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献计出力。二是顺从民意的需要。财政支农、增加对“三农”的投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最直接、最具体、最迫切的需要。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投入,农民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是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他们多办实事、多办好事。政协履职为民,理所当然应为处在弱势的农业、农民多呼吁。三是总结经验、探索提高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挥公共财政的杠杆作用,使财政投资效益最大化,其中有许多实践经验可总结,需要探讨的空间很大,需要研究完善的管理制度、运作机制也很多。期盼通过调研剖析,为政协参政议政提供依据,共同促进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的提高。
二、关于我市财政支农资使用和绩效的初步印象
财政资金使用和绩效的评价是一门科学。所谓财政支农资金使用和绩效,就是对公共财政资金投入支农项目实施过程和完成结果的评价,体现了对财政资金使用的事先监督和事后分析评价的科学管理方式。从这个概念讲,由于我们视察时间和专业水平有限,很难对我市财政支农资金使用和绩效作出科学、合理的判断。但根据部门的介绍和平时的感受,给我总的印象是,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切实加大了对“三农”工作投入力度,公共财政投入“三农”的政策在完美,总量在增长,领域在拓展,管理在规范,结构在优化。具体表现在这些方面:一是加大了公共财政投入水利、饮水、农电、乡村道路、村庄整治、土地整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有利于改善农村、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体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二是加大了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综合开发、种子种苗工程、动植物疫病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信息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对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取到了良好效果。三是重视对农业产业化项目、优质农产品基地、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营销等方面的投入,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四是在制定和完善各项惠农政策的同时,加大对资金使用管理监督,注重资金使用效益。总的来说,财政支农工作是积极有效的。
三、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健全资金使用管理机制的几点建议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根据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积极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和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出的具体措施和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三农”工作,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结合财政支农工作,谈三点建议。
进一步加大“三农”投入的总体思路是:以政府资金投入为引导、以工商资本及农民资金投入为主体、以信贷资金投入为支撑、以社会性投入为补充,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三农”投入体系与机制,从根本上把投入“三农”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就政府财政投入“三农”而言应主要抓以下方面。
(一)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和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确保农业增长、农民增收,应该是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需要公共财政加大对支农资金的投入。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制度建设是根本,应努力抓好“一保障、四健全”。“一保障”,就是要保障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省、市政府有关支农资金预算安排的各项规定,促进支农政策制度化,确保财政支农资金“三个高于”的要求得以实现。“四健全”:一是健全财政性建设资金向农村倾斜的机制,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切实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投资重点。二是健全“三个主要用于”“三农”的投入机制,制定可操作性办法,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特别是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科技进步、文化事业的投入比重。三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机制,积极探索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尽力使农民能享受基本社会福利。四是积极探索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机制,发挥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对“三农”发展促进和带动作用,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方略,推动农村、农业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三)强化监督管理,完善财政农资金绩效评价和监管制度建设。本着支农的实际需要和实现支农资金效益最大化原则,广泛开展财政投资绩效评价工作。首先,要积极推进支农资金的有效整合。通过对现有支农专项资金的清理,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归并职能。逐步建立按规划统筹项目,按项目安排资金的机制,打破现有部门利益格局,改变政出多门、多头投放、重分配轻监管的现象。其次,规范支农项目资金管理。在继续发挥各业务部门向上争项目争资金的积极性的同时,要在财政部门监督下,对选项、立项、实施、后续管理等全过程中承担监督指导。其三,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机制。由财政部门负责牵头,研究制定支农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益评价体系,推行绩效考评工作,特别是对资金使用中违法、违规行为,损失、移用、浪费等行为实行问责。通过绩效评价考核,引导用好每分钱,把资金用在刀刃上。其四,切实加大对各项惠农政策和专项资金使用落实情况监督,充分发挥财政支农效益,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以上发言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
最后,衷心感谢市财政局、发改委及各涉农部门,对本次专题视察活动的支持。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第三篇:在视察财政支农资金使用和绩效情况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视察财政支农资金使用和绩效情况座谈会上的讲话
市政协主席在视察财政支农资金使用和绩效情况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根据市政协今年重点视察课题计划安排,由经科委负责组织部分常委、委员就我市“财政支农资金使用和绩效”情况进行专题视察,上午实地视察了市区的几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下午听取了财政局、发改委及涉农
部门的情况介绍,并组织了座谈讨论,现在我谈几点感受。
一、说明一下选择这个重点视察课题的原由
选择“财政支农资金使用和绩效”这个问题作为今年市政协的重点视察课题之一,主要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服务大局的需要。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市委、市政府紧跟中央的战略部署,紧密结合湖州实际,相继作出了一系重大决策。作为政协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今年市政协多数协商课题都是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展开的,目的是发挥政协工作的特色和优势,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献计出力。二是顺从民意的需要。财政支农、增加对“三农”的投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最直接、最具体、最迫切的需要。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投入,农民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是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他们多办实事、多办好事。政协履职为民,理所当然应为处在弱势的农业、农民多呼吁。三是总结经验、探索提高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挥公共财政的杠杆作用,使财政投资效益最大化,其中有许多实践经验可总结,需要探讨的空间很大,需要研究完善的管理制度、运作机制也很多。期盼通过调研剖析,为政协参政议政提供依据,共同促进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的提高。
二、关于我市财政支农资使用和绩效的初步印象
财政资金使用和绩效的评价是一门科学。所谓财政支农资金使用和绩效,就是对公共财政资金投入支农项目实施过程和完成结果的评价,体现了对财政资金使用的事先监督和事后分析评价的科学管理方式。从这个概念讲,由于我们视察时间和专业水平有限,很难对我市财政支农资金使用和绩效作出科学、合理的判断。但根据部门的介绍和平时的感受,给我总的印象是,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切实加大了对“三农”工作投入力度,公共财政投入“三农”的政策在完美,总量在增长,领域在拓展,管理在规范,结构在优化。具体表现在这些方面:一是加大了公共财政投入水利、饮水、农电、乡村道路、村庄整治、土地整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有利于改善农村、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体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二是加大了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综合开发、种子种苗工程、动植物疫病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信息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对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取到了良好效果。三是重视对农业产业化项目、优质农产品基地、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营销等方面的投入,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四是在制定和完善各项惠农政策的同时,加大对资金使用管理监督,注重资金使用效益。总的来说,财政支农工作是积极有效的。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是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总量不足、比重不大、支持有限。(1)总量不足。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相对财政总支出、相对“三农”面广量大的实际、相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而言,几乎是微不足道的。无论是财政预算安排,还是财政性建设资金投向农业的总量还是不相称的。(2)比重不大。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就公共财政概念来说,应该是覆盖全民的,如果按人口计算,面向农业人口的投放比重明显偏低;二是计入投放农业的财政资金中,相当资金用于“养人”,且有许多项目也是惠及全社会的,而直接用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项目,直接让农民受益的投入比重很小。(3)支持有限。现在的“三农”工作还没有从根本上跳出依靠农民自力更生的范畴,财政增长给农民带来的实惠不够多,与农民提供的廉价产品、廉价劳力、廉价土地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支撑作用相比,公共财政对“三农”投资的补贴、扶持等方面的支持十分有限。二是从现有公共财政支持农业的项目资金管理和使用效率分析,也存在一些弊端。(1)分配和管理支农资金的机构多而导致资金分散。由于分管支农资金的部门多、层次多,政出多门,易造成资金使用分散,削弱支农资金对农业的有效支持和保护。(2)行政运转费用高。由于一些工程项目从立项到验收程序繁杂,周期长,各项工作费用高,最终真正落实到农业受益的资金大打折扣。(3)投入方式存在缺陷。目前各部门投入“三农”的项目,多数兼有“以奖代补”、“拼盘子”等钓鱼政策,客观上导致政府资金较多流向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投向很不利。(4)监督机制不健全使资金使用最佳效果难以实现。从现象上看,往往重资金的分配、轻资金使用的全程监督管理,资金管理、财务支出透明度不高,对使用效果又缺乏规范的评价体系,从而使支农资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三、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健全资金使用管理机制的几点建议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根据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积极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和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出的具体措施和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三农”工作,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结合财政支农工作,谈三点建议。
进一步加大“三农”投入的总体思路是:以政府资金投入为引导、以工商资本及农民资金投入为主体、以信贷资金投入为支撑、以社会性投入为补充,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三农”投入体系与机制,从根本上把投入“三农”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就政府财政投入“三农”而言应主要抓以下方面。
(一)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和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确保农业增长、农民增收,应该是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需要公共财政加大对支农资金的投入。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制度建设是根本,应努力抓好“一保障、四健全”。“一保障”,就是要保障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省、市政府有关支农资金预算安排的各项规定,促进支农政策制度化,确保财政支农资金“三个高于”的要求得以实现。“四健全”:一是健全财政性建设资金向农村倾斜的机制,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切实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投资重点。二是健全“三个主要用于”“三农”的投入机制,制定可操作性办法,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特别是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科技进步、文化事业的投入比重。三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机制,积极探索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尽力使农民能享受基本社会福利。四是积极探索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机制,发挥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对“三农”发展促进和带动作用,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方略,推动农村、农业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二)优化支农结构,规范资金合理投向。从公共财政的理念看,财政资金的投入对象应该是社会公共产品。在目前农业生产经营性项目已市场化的情况下,公共财政投资的公平性、资金使用的效率、效益以及投放资金的安全等方面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如何运用公共财政的杠杆作用,既体现对农业的支持和投入项目的带动作用,又增强政府财政投入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充分发挥政府财政投资的指导性和引导作用,带动多数农民受益,其中有许多概念值得界定,许多关系值得理顺。(1)财政投入结构上,应与wto规则和我市实际相适应。重点投向农田水利、防灾抗灾、土地整理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致力于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对农技推广、种子种苗工程、动植物防疫,市场信息、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投入等。(2)财政资金投入方式上,进一步完善直补、贴息政策,规范可操制度,致力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高效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业龙头企业等经营性农业支持,可由直接投入或有偿使用,改变为建立补偿基金或担保基金,引导和鼓励金融信贷和工商企业直接投入。政府投入既要体现公共财政使用的公平性,又要避免投入风险。
(三)强化监督管理,完善财政农资金绩效评价和监管制度建设。本着支农的实际需要和实现支农资金效益最大化原则,广泛开展财政投资绩效评价工作。首先,要积极推进支农资金的有效整合。通过对现有支农专项资金的清理,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归并职能。逐步建立按规划统筹项目,按项目安排资金的机制,打破现有部门利益格局,改变政出多门、多头投放、重分配轻监管的现象。其次,规范支农项目资金管理。在继续发挥各业务部门向上争项目争资金的积极性的同时,要在财政部门监督下,对选项、立项、实施、后续管理等全过程中承担监督指导。其三,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机制。由财政部门负责牵头,研究制定支农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益评价体系,推行绩效考评工作,特别是对资金使用中违法、违规行为,损失、移用、浪费等行为实行问责。通过绩效评价考核,引导用好每分钱,把资金用在刀刃上。其四,切实加大对各项惠农政策和专项资金使用落实情况监督,充分发挥财政支农效益,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以上发言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
最后,衷心感谢市财政局、发改委及各涉农部门,对本次专题视察活动的支持。
第四篇:市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情况汇报
20xx—20xx年我市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管理的情况汇报
20xx-20xx年,我市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三农”的各项方针政策,按照省委、省政府“两高于一确保”的要求,以财政增收为前提,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实施农村“5+1”实事工程为抓手,不断增加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力度,不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了我市农业持续发展、农民稳定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现将我市20xx-20xx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情况
多渠道筹集支农资金,除增加财政预算内支农资金投入外,积极上争支农项目资金,五年来市财政共投入支农资金72490.5万元,使用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
1.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五年共投入支农水利资金11543.88万元,主要用于县、乡河道的疏浚整治和长江堤防、水闸、涵洞等的维修养护,提高了水利工程的防洪、排涝能力,确保了渡汛和防洪安全。安排土地复垦专项经费8873.4万元,复垦土地面积15178.3亩,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
2.大力推进河道“双清”工程。20xx—20xx年,财政投入5000万元,确保我市村级河道得到全面疏浚整治。共建成村级河道达标村169个和8个农村综合环境整治示范点,疏浚整治村级河道3956条,拆坝建桥7531座,疏浚土方820万方,新、改建涵洞2362座。目前我市191个行政村已全面进入保洁状态。
3.大力实施农村道路桥梁建设。按照统一规划、投入配比、轻重缓急的原则,对我市农村非等级公路的农用机耕桥及农民生产、生活用桥进行改扩建,五年财政总投资1667.3万元,其中地方财政配套资金864万元,建造206座小型农桥。投入财政资金1.2亿元,支持新建、改建农村公路774公里,切实改善了农村行路难的问题,化解了一些农村矛盾,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
4.促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我市财政投入农村能源综合建设项目资金528万元,已完成2800户“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1个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6个小型畜禽场沼气工程。增加农村改厕改水投入,财政投入农村改厕改水资金513.5万元,完成1.4万户改厕任务,完成生活污水净化池60组,总处理生活污水容积为2880立方米。安排林业绿化资金757.91万元,植树420万株,造林面积4.25万亩。
(二)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和现代化发展
安排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资金2682.52万元,改造中低产田4.56万亩,项目区内开挖疏浚渠道151.2公里,累计完成土方89.3万方,促进新增粮食总产量480万公斤,增加农田林网防护面积2.61万亩,改良土壤2.78万亩,扩大良种种植面积1.79万亩,平均新增农业产值48.6万元,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05元。安排农业产业化资金515万元,高效设施生态农业发展资金165万元,农发基金20xx万元,农业科技三项费用600万元,技术推广经费73.08万元,重点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支持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制开发和推广补助,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区、万亩生态农业园、江心洲生态园的建设。
(三)支持各项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农民减负的各项要求,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20xx年以来,我市实行“一免三补”政策,20xx年减征农业税3个百分点,并实行发放粮食生产直接补贴政策,20xx年全面取消农业税,直补面积达34.3万亩,惠及农户14.14万户。20xx-20xx年全市发放直接补贴共6852.47万元,其中: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4746.76万元,能繁母猪补贴117万元,机动渔船价格补贴434.77万元,小麦良种补贴640万元,水稻良种补贴600万元,农机具补贴217.39万元,渔民转产转业补贴96.55万元,有效减轻了农民负担,稳定了农业生产,保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四)支持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
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社会保障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1.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我市共投入财政资金2488.07万元,建立了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助学体系。主要用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费、课本费,对特殊教育学校实行“两免一补”及对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高校贫困生的资助。此外,20xx年我市还投入职业教育200万元用于实训基地建设,投入2500万元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化解,力求于20xx年底将农村义务教育债务5000万元化解到位。
2.强化农村劳
动力转移和就业培训。五年财政投入559.45万元,支持各类成教、职教和社会培训机构开展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完成农业实用技术培训6.7万人,大力培养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
支持社会团体、中介机构开展劳务输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689人,转移输出17.86万人,有效改善了农民的就业条件,促进了农民增收。
3.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截止20xx年底,参合农民达到29.17万人,参合率达92%,财政补助2442.85万元。全面启动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涉及6个镇的14个试点村,参保人数2285人,缴费金额1506万元。落实农村低保政策,市财政共投入962.98万元,使26158名低收入群体缓解了生活困难的问题。
4.提高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五年来财政投入160万元,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建成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个,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60个;
20xx年,财政按农村人口平均7元的标准,投入302万元,用于直接面向农村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我市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情况
(一)建立了“三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根据上级财政部门的要求,我市从20xx年开始建立了“三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由财政局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相关职能科室组成的“三农”工作领导小组,规定“三农”工作中重大事项必须经过“三农”工作联席会议研究讨论确定。
(二)制定和完善了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1.实行专项资金县级财政报账制管理。按照上级财政部门要求,财政支农重点项目资金必须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和要求到财政部门报账。单独设账,专户管理、专项核算,按照项目建设合同书,加强对支出凭证的审核,按工程进度分期拨付建设资金,规范了专项资金的会计核算,有效地制止了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2.建立健全专项工程项目库制度。规定凡是上争资金的项目,必须根据需要与规划,经过专家论证和领导批准,先纳入专项工程项目库。项目申报时,按照统筹兼顾、轻重缓急的原则,直接从项目库中提取上报,避免了项目盲目申报与重复申报,使项目申报更科学合理、公开透明,更具时效性。
3.项目实施过程中推行政府采购、项目监理、招投标等制度。江苏省小型公益设施农村桥梁建设项目是唯一一个将财政部门作为项目建设管理责任单位的财政支农项目,也是近年来农业财政工作的重点与亮点。我们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认真编制农村桥梁建设项目库,专门制定了我市《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农村桥梁建设规程》,实行统一勘测设计、统一编制概预算、统一县级财政报账、统一监理、统一验收的五统一管理制度,引入了竞争机制,实行项目招投标管理,做到公开透明、阳光操作。
(三)加强财政监督,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建立公共财政的过程同时也是加强财政监督的过程。对于财政支农资金监督,一是由本级财政稽查科室牵头,依据法律法规制度,从项目申报到工程竣工验收,对整个收支活动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二是财政协同市纪委、监察、水利、农委等相关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对“双清”工程、土地复垦等重点项目,按实施村进行达标验收,工程达标方可拨付资金,真正把工程办成群众满意工程。三是由上级财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专项检查和验收,聘请中介机构进行专项审计。四是聘请了行风监督员,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广泛接受群众与社会的监督。
三、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
总体来说,五年来我市财政“三农”投入力度明显加大,强农惠农政策明显强化,支农成效较为显著,但由于财政支农资金涉及面广,资金量大,在投入与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财政支农资金使用分散,交叉重复并存。一方面由于行政管理体制的原因,财政支农资金涉及农业、畜牧、水产、林业、水利等各部门,项目资金上存在交叉与重复的问题,部门实际工作中又有越位或缺位的问题,因而形成多个部门安排同一项目或多个部门都管理的情况。另一方面财政部门内部因业务分工的不同,财政用于农业的资金也涉及多个科室管理,这也给支农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带来了难度。二是省市财政对农业投入的规模和额度较小。随着农村机械化、现代化发展步伐加快,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对农村各种配套设施要求也不断增加。省市财政支农投入范围广但各个项目资金投入的规模、额度较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在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农业建设上投入不足。三是财政支农方式有待完善。主要是地方财政配套压力大,配套投入方式有待改进。近年来,省市财政部门加大了对农业投入的力度,在农业、畜牧、水产、林业、水利等农业领域都安排了相应的专项资金。其中相当部分专项资金都要求地方财政配套,而且配套额度较大,如农桥建设项目,20xx—20xx年下达我市农桥建设资金计划1667.3万元,其中要求地方财政配套资金864万元,增加了地方财政的压力。
针对我市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管理中的存在问题,结合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在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方面要把握以下几方面重点:一要充分发挥省管县财政体制的优势,积极争取省、市财政的支持和指导,健全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拓宽财政支农资金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支农体制。二要合理界定财政支资金投入重点和管理责任,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确定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目标,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努力增加农民的收入。三要努力探索财政支农资金有效整合机制,开展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评价,不断提高财政对“三农”的有效投入水平。四要自觉接受市人大和上级财政部门对支农资金投入及管理的监督与审查,努力做好财政各项支农工作,为我市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出新贡献。
第五篇:在视察重点工程座谈会上的讲话
各位代表、同志们:
这次组织部分县人大代表对重点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专项视察,是新一届人大常委会组织的第一次代表活动,目的就是通过人大代表的视察,对重点工程建设情况有个较为全面、客观的了解和掌握,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促使铺开的重点工程建设任务高标准、高质量地如期完成,让代表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有一个直观全面的认识,提高其参政议政水平。人大常委会作出视察决定后,县委十分重视,王书记指示,一定要组织好这次代表视察;县政府积极支持配合,吴县长亲自安排政府办提前确定视察点,联系被视察单位,规划视察路线,做好视察的准备工作。有关部门也做了前期准备。在视察中县委常委、政府常务副县长司永恒和有关单位负责责人全程陪同。正是由于县委、政府积极为代表履职提供平台,创造条件,所以这次次视察十分成功,为我们做好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的工作起好了步,开好了头。
昨天,我们实地视察了同煤2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厂、路庄设施农业、晶屹建筑陶瓷公司、西山三十万亩生态园林区、万澳牧业有限公司、南小寨肉羊养殖园区、丰火台广场、山西诺成制药有限公司、同煤棚户区改造工程项目、山西华北皮革城工程项目、人民公园孔子塑像十一个点。刚才,司县长对重点工程完成情况作了热情中肯的讲话,介绍了县委、县政府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思路,谈了自己的感受,并对人大代表提出了殷切的希望。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和座谈,我们对全县重点工程建设情况特别是昨天视察的11个点有个比较全面初步的了解。看到了亮点,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前景。在刚才的发言中,代表们对我县以项目为支撑,以园区为承载,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兴支柱产业,以羊成商品和设施农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完善基础实施,健全城市功能为抓手,大力加强城市建设的施政方略给予了充分肯定,对重点工程项目规模大、投资额高、速度快、质量好,深感振奋,倍受鼓舞。重点工程建设是关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的工作,具有关联度强、共享率高、投资量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对怀仁来说,这些项目都是关系国计民生、财政增收的大项目,对促进我县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四化一体东部新区,富民强县,五年再造一个新怀仁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通过视察和座谈,代表们一致认为我县的重点工程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体现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农业现代化和生态建设进程速度加快。我县的羊产业已初具规模,公司化运作代表万澳牧业有限公司,种植牧草1200亩,年出栏育肥羔羊2万多只,屠宰羔羊30万只;农民规模化养殖,集约化经营的代表南小寨羔羊育肥屠宰加工园区,年屠宰羔羊100多万只,交易羊皮100多万张。一个以农户饲养为基础,规模化养殖为重点,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引进和繁育并举、分散养殖与集约化经营兼顾,有项目、有龙头、有基地,有服务的羊产业链条已基本形成,“羊羊商品”的目标正在扎实推进。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庄设施农业园区有培育种苗的智能联栋温室,有日光节能温室,有用于储存的恒温库,有瓜果蔬菜交易市场,产业园区可以说是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效益良好,为农民增收致富找了一条很好地出路。西山三十万亩生态园林区是我县实施的最大碳汇造林项目,北起大同市南郊区塔山矿、南至山阴县郭庄村,东到大运二级公路、西至洪涛山,建设范围纵长65公里,规划面积30万亩,计划总投资18亿元。分五期完成,目前正在实施二期工程,建成后将形成一条循环全县的200公里生态圈,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35%,为我县实现自然、生态、现代、宜居的幸福新城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二是工业层级提升取得了明显突破。工业项目投资规模大,同煤2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厂总投资9亿元,诺成制药有限公司总投资2.96亿元,晶屹建筑陶瓷公司概算投资2亿元。科技含量高,项目利用塔山和王坪电厂电炉渣、粉煤灰和脱硫石膏等工业废渣作为水泥生产用的替代原料和混合材料,每年将消化电厂粉煤灰60多万吨,消化钢厂废渣100多万吨,是一家节能环保企业。诺成公司生产的PVC软袋大输液和PP塑瓶大输液填补了我省的空白,是国内最大的PVC软袋生产基地。经济社会效益好,同煤2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厂、诺成制药有限公司改善了我县的产业结构,经济效益明显。晶屹建筑陶瓷公司二期工程完工后可提供1000多个就业岗位,社会效益显著,三是城市化建设取得了明显突破。“同朔小区”选址于怀仁县规划新城,位于县城东侧1.5公里,距大运高速出口近两公里,西连县城东关,紧傍长征北路,东接下寨新村,南临世纪大道,云州东街穿区而过,是怀仁县规划新城区的中心地带,建成后将充分展示怀仁城市风貌特色,构建舒适的宜居环境,将建成绿色优美,功能齐全,质量一流的健康型、生态型、标志型的和谐社区。山西华北皮革城更是是集批发零售、产品研发、旅游购物、休闲娱乐、美食餐饮、信息发布、物流配送、服装表演、中国皮革历史博物馆等多功能于一体,是多业态、多功能、生态节能的商业综合体,建成后将成为我县一座地标性建筑。新建的丰火台广场,突出了怀仁县游牧文化与农业文化和旅游文化特色,以区域内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为载体,打造出了怀仁县东大门的标志性景观。人民公园孔子塑像提升了公园的文化底蕴,提升了城市形象。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在自足县情,面对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高瞻远瞩,科学谋划,下大决心,下达力气破解转型跨越发展难题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的同志们团结一致,勤奋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结果。在开好头,起好步的同时,要切实完成县委、县政府的战略部署,结合视察的感受和刚才同志们的发言,提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全力推动重点工程建设
现在一年的时间已经过半了。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加快进度,大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第一,要明确目标,落实责任。重点工程建设是一项涉及面非常广的系统工程,从规划立项、前期准备、项目报批、政策处理、开工建设到竣工验收等,有着较长的工作周期和严密的工作程序,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一些难题,而每个环节的问题都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实际上,重点工程的建设过程,就是攻坚克难的过程。各级各部门要分工合作,对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认真检查一下工程建设进度,对存在的问题,要提出解决办法,认真加以解决。发改委、经信局切实履行职责,跟踪重点工程建设进度,统筹协调、督促检查,动态监测项目进展情况。项目单位要严格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强化科学管理,把建设目标责任落到实处。项目承建单位要按照工程要求,精心策划、精心组织、精心安排、精心施工,高效按时完成目标任务,确保工程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二,要只争朝夕,加快进度。下半年,是重大工程建设的黄金季节。今年要完工的重大工程能否顺利圈上“句号”,要开工的项目能否如期开工,项目能否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都要看接下去几个月的工作进度和工作力度如何。重点工程建设要在尊重规律、尊重科学、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加快工作进度,加大工作力度。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抢抓机遇,使各项工程早一天上马、早一天建成、早一天发挥效益,坚决杜绝“马拉松”工程和“半拉子”工程。另外,要特别重视安全生产。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工程施工安全的监管,业主单位要更多地关心建设工人的生产生活条件,必须把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严防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三,要转变作风,创优环境。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规范政府行政行为。要按照“高效服务、随到随办、特事特办”的要求,认真落实首办负责制、一站服务制、绿色通道制。要深入实际,上下联动,千方百计解决重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不能推诿扯皮,延误工期。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重点工程建设典型事迹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关心、支持重点工程建设的浓厚社会氛围,为重点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四,要抓好协调,密切配合。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强化服务职能,提高办事效率,积极向重点工程项目提供支持,形成推动重点工程项目落实的强大合力。当前,要重点抓好已投产项目的达产达效,千方百计地确保满负荷生产,尽快发挥投资效益;对重点在建项目,要加强跟踪服务,及时督促协调有关事宜,加快工程进度,确保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对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重点前期项目,要提供优质服务,加快前期进度,确保按时开工,保证重点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
二、强化管理,严格要求,确保重点工程建设质量和生产安全
工程质量和安全是重点工程建设的生命,是重点工程建设的永恒主题,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和松懈。因此,在重点工程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准则,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程质量终身制。不论是在建的工程,还是新开工的工程,项目法人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要负总责,要把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落实到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确保建设工程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经得起群众的检验,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一是坚持质量第一,加强工程监理,严防出现“豆腐渣”工程。重点建设工程项目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环节多,无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建设的推进,影响项目建设的质量。我们既要增强紧迫感,强力推进,又要增强责任感,遵循规律,不急于求成,不降低标准。要做到精心施工、高质量建设,力争把每一个重点工程都建设成为精品工程、样板工程。
二是坚持安全优先,加强工程管理,严防发生重特大事故。当前,各项重点工程建设任务非常繁重,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广大建设者一定要本着“安全重于泰山”、“安全第一”的原则,始终把重点工程的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始终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摆在第一位,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各施工建设单位要把安全生产责任细化到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每一个人,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广大建设者要自觉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本领,确保在施工安全。
三是坚持廉洁施工,加强工程监督,严防腐败行为的发生。重点工程的廉政状况如何,对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具有直接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说,重点工程的廉政搞好了,对推进全市的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在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中,要把重点工程建设中的反腐倡廉作为重中之重,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的始终。要严格控制工期、质量和造价,要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专家评审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政府采购制、财务核算和工程审计制,从源头和全程加强重点工程管理,有效避免工程建设中的腐败现象发生,确保重点工程的质量。
三、切实履职,发挥好代表模范带头作用。加强重点工程建设,既是县委县政府的战略决策,也是全县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更是怀仁现阶段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重要载体。我们人大代表来自各行各业,素质比较强、威信比较高、群众比较信任。在工作生活中,要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全力支持重点工程建设。一是当好上情下达的宣传员。要结合这次视察,积极带头宣传我县的重点工程建设的大好形势,宣传怀仁的大好形势,宣传我县几项重点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为重点工程建设顺利进行营造良好氛围。二是当好民情民声的反映员。人大代表要以信息员的身份,深入村庄、深入街道,听取群众心声,掌握群众对重点工程的看法,及时将群众的意见建议进行归纳汇总反馈给人大、政府,使政府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把重点工程工作做得更好。三是当好矛盾纠纷的调解员。重点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征地、拆迁、安置等问题。对于出现的矛盾纠纷,人大代表要充分发挥社会矛盾“稳压器、缓冲阀、润滑剂”的作用,做好群众工作,让他们树立全局观念和长远发展的眼光。同时协同村委会、当地政府、人大、一块给当事群众讲政策、讲法律、摆道理、分析后果、提出解决办法,全力支持重点工程建设。
总之,通过一天的视察,半天的座谈,感受很深,启发很大,希望大家关心、关注、支持全县的重点工程建设,齐心协力,共同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