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作文辅导
写人、写景、写事、写活动
一、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1.介绍我自己的外貌
2.介绍我自己的性格和爱好;
3.写我做的一件事情,来表现我的性格或思想;
4.写我自己的理想。
二、审题
我们先看题目要求:介绍一位自己的家人。
首先,这篇文章属于写人的文章,而且是要求写一个人,不能写两个或多个人。其次,介绍人应该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他的性格特点、爱好特长或思想品质。最后,这次作文没有限定题目,只给出了选材的范围。要在确定下来写谁之后,用自己对他的称呼、名字或人物的特点给文章命题。
三、拓展思路选材料
在这个特定的范围——自己的家人里,有哪些可以作为这篇文章的写作材料呢?让我们现在把自己的家人回忆一下,看看他们哪些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性格、特长:
也许在你的家人中的他(她)有一副热情、乐于助人的热心肠,或是个“一点就着”的急脾气,或者他是一个快人快语爽朗的人。也许是个心灵手巧,具有制作、烹调、种植等一技之长的能手。
个人爱好:
或许他是一个爱钓鱼、爱下棋、爱看球的人,或许她是一个爱养花、爱编织、爱逛街、爱清洁的人。或许他是个书虫、音乐发烧友、车迷等等,这些爱好有时也能将人物表现得活灵活现。
概括地说,就是将人物的外貌,事件中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进行细致描写。但是要注意:无论是外貌描写,还是语言动作的描写,都要能突出人物的特点。例文:
我的爸爸中等个子,长圆形的脸上有很多斑点。他的鼻子特别高,眼睛不大但是很有神,生气的时候,他的眉头就会皱成一个“川”字,目光又尖锐又严厉。爸爸是一个军人,有着军人的生活习惯和作风,因此他对我的要求十分严格。每天早上,爸爸总是让我用很短的时间穿衣、洗漱。我的动作慢一点,他就会说:“快!快!”好像催我上战场。放学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得把鞋放在鞋架上,然后再用肥皂好好洗一遍手。晚上睡觉前总要我把衣服叠放整齐,连放置衣服的顺序都不能乱。最上面是毛衣,然后是下衣、袜子。
写人手法很多,同学最易忽视的有:1.人物细微的动作、表情变化。2.人物复杂的心理变化。
你可能有这样的经历:
拿着好成绩回家,尽力掩饰着心中的兴奋,故作不在乎地随手把卷子放到爸爸最容易看到的地方,然后从门缝观看爸妈的惊喜„„
四、侧面反映
如别人的反映、议论,事件的影响。
借另外老师的口,写任老师抱病工作、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
五、背景衬托。
朝霞铺满了整个海面,远处的小山、脚下的渔舍都笼罩在一片灿烂的光晕里,好似泼墨山水画大师的巨幅鼎力之作。这次全国少儿国画大赛的一等奖获得者林坊就生活在这里。
放学路上,我看见一个捏糖人的老爷爷。老爷爷面前竖着一个稻草把,稻草把上插着一些糖人。有“孙悟空”,有“鲤鱼”,有“嫦娥”,还有“大熊猫”等等。老爷爷身旁的糖锅里,金黄的糖泥还冒着热气。别看老爷爷年纪大,可做起糖人来,动作却非常麻利。这会儿,他正在用热糖泥捏一只凤凰鸟。他先捏出鸟头,再捏出鸟身,接着又捏出了翅膀、尾巴和腿脚,然后,他用一颗乌亮的豆子嵌在鸟头上,凤凰鸟就捏好了。最后,老爷爷又用一支竹签蘸上热糖泥,把捏好的凤凰鸟粘住,插到了稻草把上。
“哇,金凤凰飞上树了!”围观的人叫起来了。
写事作文
一、记一件事
1、要写印象最深的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事情,只有对这件事印象深,感受多,写也的文章才会真切而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要把记叙文的“六要素”交代清楚。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只有把这“六要素”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3、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事情的经过是文章的主要部分。这部分如果写得空洞,文章就缺少感人的力量。
二、记几件事
有的文章记叙了好几件事。写几件事要注意什么呢?
1、几件事要互相联系,有一个中心。一篇文章记叙的事情可以是一件,也可以是几件。如果写几件事,也只能围绕一个中心,不能有两个或多个中心,而且要在同一范围之内,互相有联系。
2、要注意详略得当。如果要在一篇文章里记叙好一件事,不可能每一件事都详尽地写下来,一般可用一详几略或两详几略的方面组织材料。
三、写一次活动
写一次活动指的是记叙参观、访问以及一些有组织的班队活动、文体活动。记叙一次集体活动是属于叙事范围的,也要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一般说来,一次集体活动空间大,人物多,内容繁,只要在记叙过程中,把握住这些特点,就能得心应手地记叙活动的情景了。
写一次活动,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把各种环节写清楚。活动都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作文时只有把这个过程交代清楚了,读者才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把不同的反映写清楚。写活动时,许多同学往往只写活动过程,没有写出活动中自己或别人的内心感受,因此文章写得不生动,不感人。
3、记叙过程也要有详有略,写活动时,许多同学都写成“流水帐”,从“活动”开始到“活动”结束,平铺直叙,不分主次。读这样的作文就显得平淡乏味。
四、记叙场面
场面是在一个特写的时间与地点内千金人物进行活动的总的面貌。场面包括比赛场面、劳动场面、战斗场面、学习场面、日常生活场面等等。
写好场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1、概括写与具体写相结合。这是写好场面常用的方法。通过概括写,读者可以了解场面的全貌;通过具体写,使场面真实地再现出来。
2、要写得井井有条。我们不可能一笔把场面全部再现出来,也不可能没有次序地写求同存异。记叙场面要确定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要有个合情合理的顺序。
3、要注意环境的和谐一致,不要前后矛盾,以致削弱文章的感染力。
4、记叙场面,不但要正面描写,有时还要进行侧面的描写。
记事类记叙文,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部分。记事类的记叙文通常用一件事
应注意的问题。
一、叙事要完整清晰。
记事的记叙文必须写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文章的首尾要照应。
二、精心设计叙事结构。
对文章的事件要组织和安排,如何开头,中间怎么转换,划分几个段落和事件的先后顺序,要详略得当。在结构安排上要体现文章的中心思想,集中反映事件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结构严谨、完整、匀称。
三、讲究叙事的方法。
叙事的作文要安排好叙事的顺序,使得文章条理清楚,可采用顺序、倒序和插叙的三种方法。考虑哪些先写,哪些后写。这样,文章才能显得错落有致。
四、叙述回忆中的事。
在作文习作中,经常可看到许多同学回忆童年、小时候的往事。回忆指把以前经历的事情重新写出来,以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
写时应选印象最深刻的事来写。往往都是有教育意义的、有趣的、启发性的故事。回忆所写事情的全过程,构成完整的故事,想想事情发展的背景、发展过程和结果。有哪些细节和人物有关,尽可能地具体描写。一般写回忆中的事可采用倒叙式开头,但也不必千篇一律,可根据行文表达的需求,灵活运用各种写作方法。
动作描写
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叫做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人物的每一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老舍说过:“描写人物最难的地方是使人物能立得起来。我们都知道利用职业,阶级,民族等特色,帮忙形成特有的人格;可是这些个东西并不一定能使人物活跃。反之,有的时候反因详细的介绍,而使人物更死板。我们应记住,要描写一个人必须知道此人的一切,但不要作相面式的全写
在一起;我们须随时用动作表现出他来。每一个动作中清楚的有力的表现出他一点来,他须越来越活泼,越实在。„„这样,人物的感诉力才能深厚广大。”这就是说,只有成功地描写了人物的动作,才能使读者真切地感到作者笔下的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活人,人物的精神世界才能得以充分的展示,形象才能真正站立起来。
动作描写同样要求生动、具体、细致。要完整地描绘每一动作的前因和后果,表现动作发生、发展乃至结束的过程,使读者获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印象。要充分表现出人物的动态,使人物在一系列动作中显露出独特的个性和内在的思想,进而使形象显得更加丰满、完整、立体化。动作描写的范围很广。诸如日常生活中的动作,生产劳动时的动作,文娱体育中的动作,军事活动时的动作,无所不可。但是,无论描写何种动作,其目的都是为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作品主题服务。因此,动作描写切忌漫不经心,信手拈来,为描写而描写。要力求避免东鳞西爪,杂乱无章,动作游离于人物性格之外;还要防止动作相仿,陈词滥腔,表现不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动作描写,还常常善于选择人物行动的特定场景,在浓淡相宜的背景上描摹独具一格的人物动作,以创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而把人物的动作置于尖锐的冲突、斗争的漩涡之中来进行刻划,则往往更能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
动作描写贵在确切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动态,而肖像、表情等描写则主要是描绘人物的静态。如果能灵活自如地将多种描写手法综合起来使用,以动衬静,以静显动,人物形象就可以真正达到“越来越活泼,越实在”的境地了。
第二篇:小学作文辅导
多同学觉得写作文很难,甚至还编了顺口溜:“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心就烦。其实啊,作文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作文就是用笔说话。”换句话讲,把嘴说的话用笔记录下来,就是作文。
要写出好的作文,我认为必须始终坚持两个原则,那就是内容真实和思想感情丰富。虽然作文有记叙文,有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但是无一不需要坚持这两点原则。而要真正做到这两点,同学们需要更多地体验生活、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因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文章内容干瘪,详略不当,缺乏感情等,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体验生活得到改善。那么,老师在具体的作文辅导中需要做的就是要告诉学生各种作文类型的具体要求,以及应该怎样谋篇布局,我们在小学,主要是写记叙文,记叙文又主要分成记事记叙文,写人记叙文,状物记叙文等。记事记叙文是最基础的文体,一般来说,我们写作训练,都是从记事记叙文开始的。
内容:学习将一件简单的事写完整。
记叙文有六要素。在作文中,只要把事的六要素交待清楚,事就写完整了。一:基本原理。
一):几个概念:初态,尾态,记叙文的六要素,事情的过程,原生态文。1:一件事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这六项,叫做记事记叙文的六要素。也就是说,在写一件事时,一定把这件事是在什么时间做的、在什么地点做的、是谁做的、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这件事情是怎样做的、这件事情做成什么样子这六项内容写清楚,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说事写完整了,文章也就不是合格的记事记叙文了。也就是说:当我们把一件事写完整时,写出来的,就是一篇记事记叙文了。
2:记事记叙文的基本形式:
记事记叙文,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记事记叙文的形式是千变万化的。我们为了教学的方便,规定了记事记叙文的基本形式。其规定是:第一句,写时间。第二句,写初态,在初态里,把人物和地点交待清楚。第三句,写时间具体化。然后就开始写事的过程,过程就包括了事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最后写事的尾态。
我讲第二方面:小学生作文常见错误的几种类型。、错别字多、病句多(这主要体现了词语运用上的错误)、逻辑混乱:“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晚上,池塘的蝌蚪在晒太阳!”、内容干瘪、没有思想情感
第三篇:小学作文辅导
小学作文辅导
第一课:写好作文的首要条件
作文其实不难写,要领秘诀帮助你,标新立意有特色,通顺连贯巧比喻,适当引用来增色,分成段落字数多。
1.写好作文的口诀:
• 写作不怕根基浅,勤学苦练能过关。
百遍锤炼成妙语,千遍推敲成佳篇。
实话三言和两语,胜过虚话千万言。
千锤百炼出好钢,千修百改出精篇。
话不在多而在精,文不在多而在新。
敲鼓妙在鼓声响,写作妙在心声真。
无情未必真豪杰,有情文章才绣锦。
恒心架起通天路,勤奋打开智慧门。
写事作文注意什么?
• ⒈如果根据题目的要求选定了某件事,你就要对这件事进行认真的回忆,并仔细琢磨,反复思考,挖掘出这件事中含有的生活道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 ⒉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让读者明白文章写的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了怎样的事。
• ⒊必须把事情发生的环境写清楚。因为任何事情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发生、发展的。环境写好了,写出特点来,还能渲染气氛,表达感情,使文章更生动。⒋一般要按事情发展顺序,把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不能颠三倒四,还应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写清楚。
⒌记事中要围绕中心,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重点部分(一般指事情发展高潮处)要详写,写具体,写详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 ⒍写事离不开写人,同此在记事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这样才能表达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即文章的中心思想。
.写好作文的技巧
(一):标新立异
• 写好作文的首要条件是如何把握采分点。而作文的采分点多为:立意新颖、语句通顺、语言简练、词藻唯美、内涵丰富。
• 首先,我们先要掌握“立意新颖”的核心问题:
• 立意是一篇文章的心脏,他的好坏完全决定整篇文章的写作路线和精彩度,把握好立意,就把握住了整篇文章的主线,也就掌握了70%的采分点。
如何将文章的立意做到与众不同?
• 教给大家四点:
• 1,间接的转述
• 2,另类的渲染
• 3,特别的表达
• 4,侧面的烘托
例:《一个“爱管闲事”的人》
• 她,是我的同班同学。个子不高,相貌也不算出众。以前我觉得她呀,特别爱管闲事。可是有一件事却让我对她刮目相看。
•这件事大概发生在上学期初。有一天,午饭时间,同学们正在安静地吃饭。这时,我们班的郑博涵突然大口大口地往地上吐出刚刚进肚的美食。一股难闻的气味瞬间就飘了过来。“哎呦,真是恶心死了。早不吐完不吐,偏偏我们吃饭的时候吐。”旁边的同学大声喊。就连离郑博涵最远的同学也用手扇着风,做出赶走臭味儿的样子。我心里也泛起一阵恶心的感觉。正当大家都拿着饭盒跑到走廊“避难”的时候,突然,她那不显眼的身影进入了我的眼帘。
•只见她放下自己的饭盒,快速走到教室后面,拿起了笤帚和簸箕,小跑着下楼去了。不一会,她撮着一小堆土回来了,可能是上楼快了,她的额头渗出了汗珠。只见她蹲到呕吐物旁边,把土分散着盖在上面,然后用笤帚小心的扫到簸箕里,倒进了厕所的垃圾桶。做完这些,又用墩布把地面来回擦了几遍,最后打开窗户通风。做完这些她才不声不响地回到自己的座位。看到这些,我顿时感到很羞愧,自己怎么就只想着躲开呢?多自私啊!我望着她的背影,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这个同学就是我们班的同学——徐瑾芸,尽管她个子不高,相貌并不出众,我却深深记住了她,我想:我也要向她学习,这样的“闲事”要多管啊。例:那一刻我哭了
• 手中的遥控器不停的按着,电视画面“啪嗒啪嗒”不停的转换着,电视中还是放映着幼稚的动画片,陈旧的老电影和老套的电视剧,只有新闻频道还算真实。•现在是下午五点整,距离醒来已有六个小时,那惨不忍睹的成绩单凄凉的躺在桌子上,刺目的红色数字让我沮丧,虽然没电视也没有什么好看的节目,但我宁愿呆在电视机前打发时间,也不愿意看一分钟的书。
这时妈妈把头探了进来,“都五点了,不要再看电视了,看会书吧!”我头也不抬回答说::“不想看,晚上再说。”妈妈轻轻的带上门,一声幽幽的叹息从门缝里传过来„„
“又来催,真是烦人!”我更加烦躁的频频换台,疯狂的虐待着遥控器和电视机,仿佛要把自己的无名之火发泄在上面。
也许是躺累了,我今天终于“正式起床”了,看见妈妈正在扫地,我说:“放假了,歇歇吧!干嘛这么忙啊?”妈妈说:“家里太乱,收拾一下,整齐利落些。”我一看,全都是我弄乱的,地板上是我的大脚印,桌子上茶几上是我的书,沙发上是我的脏衣服,墙脚是一堆我换下的“七横八竖”的鞋子„„
我感到了一丝丝的歉疚,自己睡到了吃午饭才醒,到吃晚饭的时候才起床,还让疲惫的妈妈忙里忙外。“你先放着吧,一会儿我来收拾吧!你歇歇。”“没什么,多做事,人精神。”
看着我妈那满是疲倦却强展笑容的面孔,鼻子忽然酸酸的,我忙转过头去,说:“我去洗个脸。”可我发现洗脸池里全是水,原来我的妈妈刚洗过头,我按下水塞,我的情绪随着漩涡慢慢的下沉,水中不时有黑色的东西浮现上来,仔细一看,头发?是我妈的,是真的吗?可是为什么有这么多啊!我的胸口像被什么
东西重重的撞击了一下,妈妈老了,妈妈的身体已不如从前了,但是我却还那么„„
我再也忍不住了,泪水像决堤的水一样涌了出来,这时我忽然听到后面有响声,我连忙用水扑了扑脸,用毛巾捂住脸,假装在洗脸,我用微微有些颤抖的声音说:“妈,我马上去整理一下屋子,然后看书„„”
那一刻,我流泪了;那一刻,我知道我如何去舒展妈妈额头上的皱纹了„„ 写好作文的技巧
(二):分段的文章更有话说
• 同学们往往会发愁作文达不到字数的要求。往往采取长篇幅的叙述、重复来凑字。这也是文章达不到高分的一个弊端。
• 现在我就教大家一个简单又实用的办法
文章要想字数多,分成段落要灵活,一般作文分三节,开篇点题结尾合。
• 1,中心思想不能变,贴近标题做文章,主线一定要清楚。
• 2,第一段落要进行总体的表述,结尾1~2句说明全文主要表达思想。
• 3,第二段落开始,将表述内容分为三个段落进行描写,描写内容不能重复,表达含义要一致,主题思想不能改变。
• 4,文章的结尾用单独一段表述,前几句分别总和三个分段落,最后几句点明中心思想,扣回主题并与第一段相呼应。
例:《母爱》
•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这首歌已经流传了很久,好多孩子都是在这首歌的陪伴下长大的。我也不例外,这首歌已经陪伴我走过了十一个春秋。也许有人认为母亲是茫茫大海中的一滴海水;也许有人认为母亲是草原上一根普普通通的小草;也许有人认为母亲是一块铺路石。但我却认为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比那贝克汉姆、姚明、孙悦更加伟大。我爱我的母亲,但我更爱母亲那种宽容、坚强和与众不同。
•母亲爪子形的脸上镶嵌着一双明亮的眼睛,在那踏踏的鼻子下,有一张经常泛青的嘴巴,还有那洁白的牙齿和乌黑发亮的披肩发,构成了我心目中最完美的母亲。
•妈妈是不记仇的,在我七岁那年,病魔夺走了爷爷的生命,但我并不伤心,因为我没有和爷爷一起生活过,感情淡薄,妈妈也跟我一样,但当到了爷爷的灵堂时,妈妈却泪如泉涌,哭得很伤心。我好奇的问:“妈妈,爷爷在世时,经常骂咱们,嫌你生了个女孩,对咱一点也不好,他去世了,你为什么还要哭呢?”妈妈愤怒地睁大眼睛说:“你怎么瞎说,那是他老人家对我特殊的爱,老一辈有老一辈的观念,你不懂„„”听了妈妈的一番教导,我的金豆豆也顺着脸颊不住的往下流。
•妈妈还很坚强,前几天,妈妈在切菜时不小心把指甲盖切破了,当我回到家时血直往外冒,但妈妈还在厨房,妈妈递给我五角钱,让我去买一个创可贴,我以刘翔百米冲刺的速度去买了一个创可贴,然后赶快给妈妈贴上。妈妈咬着牙继续坚持做饭,我被妈妈的坚强深深地打动了。
•妈妈与众不同,教子有方。大多数家长都是临时抱佛脚,在孩子考试的前几
• 天才督促他的学习,成绩不好便不问青红皂白就是一顿“青椒炒肉丝”。妈妈却不同,平时对我严格要求,临近考试就想法让我放松,即使考试有失误,也不打骂我,并且用“吃一堑,长一智”这一谚语来鼓励和安慰我。使我总是在学习上充满信心,成绩优秀。妈妈,您是我的偶像,您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学习您的宽容、坚强和与众不同。
作业:
• 生活不仅是丰富多彩的,它还是我们的良师。在参加升旗仪式时,我们学会了尊
严;在与困难作斗争中,我们学会了坚强;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我们学会了生存;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我们学会了选择,在与人交往中,我们学会了理解;在处理相互关系中,我们学会了谦让;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追求„„总之,在生活中,我们学会了成长。请以“学会”为话题,完成习作。
• 要求:1.文体不限,可记叙经历,编写故事,也可发表议论、抒发感情等。2.题
目自拟,语言通顺。3.字数控制在400字左右
第四篇:小学作文辅导
一 写人、记事 1.要使人可信 2.一组镜头,启人深思 3.捕捉“闪光点” 4.经过体验才能写得具体 5.怎样把“心情”表达出来 6.写得有点儿曲折,有点儿情趣 7.在片断中显现人物特点 8.前后要照应 9.畅想明天 10.要让事实来说话 11.也来“移植”一下 12.读得正确、想得清楚、写得合理 13.从最后三分钟写起 14.双胞胎也有差异
二 状物、绘景 1.难以直接描述怎么办 2.写好作文的一项“本钱”——知识 3.气势 动态 声音 色彩 4.一幅图画,两种写法 5.像孙悟空耍金箍棒那样 6.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
7.千姿百态 有声有色 8.主人公,换一个角色 9.写出更多的意义来 10.不要下笔太远 11.要会得抒情 12.开头结尾要多样化
一、通篇拟人法
采用通篇拟人法写景,要把看到的一切都写得像人那样有思想、有情感、有动作。采用通篇拟人法写景是把看到的各种各样景或物都比拟为人,因此它们的语言、动作、思想,全文显得和谐。
二、景物幻化法
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凝望某一景物时间较长以后,好像这个景物动起来变成另一种事物,这就叫幻化。幻化的景物实际上是随作者的联想或想象而构成的一幅新情景。采用景物幻化法写景就是把这种想象出来的情景写下来。采用景物幻化法写景首先要对原来的景物作必要的交代,这样读者才能知道新情景是由什么景物幻化出来的。当然这种必要交代可以在幻景之前,也可以在幻景之后。其次描写幻化景物时要注意完整性、连贯性,能帮助读者构成新的情景。
三、比较异同法
俗话说:“不见高山,不知平地。”事物的特点往往在比较中得以显现。采用比较异同法描写景物,首先要有比较点。例如对两种植物相比,可以比颜色,比形状,比香味。有了比较点,就能比出差异来。其次要比出景物与众不同的特点来。有些自然景色粗看过去,大同小异。但是,通过比较可以从小异中比出特征。例如,同样是雨,就有暴雨、大雨、细雨等区别。比较有两种。一种是纵比,将现在和过去比较,通过事物的发展变化来说明问题;另一种是横比,即对两种事物进行比较,找出相异点来。采用比较异同法描写景物时,要灵活选用。
四、借景抒情法
采用措景抒情法描写景物时,要注意带着强烈的感情来写,做到寓情于景,使客观的景物带上作者的感情色彩。这样,读者看了以后,会自然而然地引起同感。在抒情时,要直接抒发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语言要优美而富有感情色彩。采用借景抒情法要做到景情相应,写景和心情要一致。
五、方位介绍法
采用方位介绍法描写环境,可以以“我”为中心,按照前后、左右、上下的方位介绍,也可以按照自然界的东、南、西、北的方位介绍。采用方位介绍法描写环境,首先要把观察点交代清楚,这样读者才能清楚地知道是站在哪一个位置看到的。其次,要按照方位有顺序地描写,不要一忽儿东,一忽儿西。此外,描写环境的设施时,要注意把具有时代特点的、地域特点的地方写出来。
六、画面组合法
采用画央组合法描写社会环境,首先要从社会环境中选择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点的不同画面。然后对一幅幅不同的画面按照方位顺序进行具体的描绘。最后将不同的画面按一定的顺序组合成一篇文章。采取画面组合法描写社会环境,要注意选择的画面具有代表性,还要注意画面与画面之间的内在联系。
七、触景生情法
采用触景生情法描写社会环境,首先必须是情由景生,有感而发。也就是看到景物以后,产生了深刻的感受,好像非说出来不可。其次描述时要以情为主,以景为次。写景为了抒情。笔在写景,都应当句句是情,字字是情。这样写来的文章就特别感人。这种写法可以先写景,再抒情;也可以先抒发对景物的感受,然后描写景物;还可以把两者交织起来,一边写景,一边抒情。
八、工笔细描法
工笔细描不进对人物的肖像进行细致入微、一丝不苟地刻画,不同只描绘大致的轮廓。采用工笔细描法描写人物肖像,也要抓住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突出重点,以形传神,不能面面俱到。在描写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时,要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描写,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品格、性格的特点。采用工笔细描法描写人物肖像,要对人物外貌进行细腻、具体的刻画,能使读者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人物的彩色照片。
九、参观介绍法
采用参观介绍法描写环境一般按照参观的顺序写。因此记叙时要把观察点的变换交代清楚,同时要根据参观的路线有条不紊地把看到的事物写下来。采用参观介绍法描写社会环境,要把看到事物的外观特点和它的作用、意义结合起来写,这样可以反映事物的主要特征和本质属性。在记叙的过程中,可以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向导的介绍穿插起来写,这样可以给读者一个整体的印象。
十、分类介绍法
描写社会环境,除了描写社会环境的景物外,还可以写人情风俗、地理风貌、气候物产和光荣历史等。采用分类介绍法描写社会环境就是有重点地选择几个方面进行介绍。采用分类介绍法描写社会环境,要注意选择最典型的材料进记叙,这样才能反映出社会环境的特点。其次各类之间要互相关联,使各个方面组成了一个整体,给读者以完整的印象。采用分类介绍描写社会环境,除了通过直接观察法了解社会环境的特点外,还要从报刊杂志上,从调查访问中了解写作的素材。
十一、粗笔勾勒法
采用粗笔勾勒法描写人物肖像,可以对人物的身材、体型、衣着、容貌、神情、姿态、风度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作简要的勾勒。运用粗笔勾勒法描写人物肖像要抓住人物的最主要的特征,用朴实的文字简略地写出来,不宜用过多的形容词、过多的比喻。其次要简练传神,通过寥寥几笔勾勒出人物大致形象。
十二、画龙点睛法
鲁迅说过:“要极省俭的画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眼睛是会说话,会传神的心灵窗户。在人物肖像描写中,描写好眼睛可以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描写人物的眼睛,可以用细描的方法,也可以采用联想的方法,通过对眼睛的观察,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采用画龙点睛法描写人物的外貌,并不是说描写人物只能描写眼睛。这里含有抓住重点的意思,也就是说要把最富有个性特点的东西写具体,把人物写活。
第五篇:小学作文辅导
第一部分、小学作文的分类
一、写实:写人、叙事、写景、状物、游记
二、想象作文:看图作文、编(续写)故事、对未来的畅想、对太空的探险、寓言童话
三、应用文:日记、书信、建议书、申请书、倡议书、读后感
四、时事新闻
第二部分、方法指导
一、词语积累:按类别积累好词佳句
(一)表述人的形象、语言、动作、神态、品质、心理(心情)的成语;
(二)描写四季、天气、景观的成语、诗句、谚语;
(三)关于环境、形态、声音、色彩的词语;
(四)常用的关联词、过渡词、方位词、序列词及易混淆的同音异意词。
二、句子训练:力求将句子写得生动形象
要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就要恰当地使用比喻、夸张、排比、拟人等常用的修辞手法。
(一)比喻就是打比方,抓住事物相似的方面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简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使人读后能感到亲切、明白、易懂,留下深刻印象。如: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二)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运用拟人的写法,把事物人格化,能使语言具体、形象、鲜明、生动,增强文章的语言表达力。拟人这种写法,把事物写得跟人一样有思想,有感情,能说话,能行动。
如:在果园里,苹果树变得神气起来了。它想:‘既然把我从树林里移到果园来,说不定是罕见的树呢。’它傲慢地看着四周一棵棵丑陋的小树桩„„
(三)夸张是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夸张不等于说大话、说谎话。
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排比就是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如:您的笑容是世界上最和煦的春风,您的眼泪是世界上最名贵的珍珠,您的皱纹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刻痕。
(五)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自问自答,答案在问题外)
如:春在哪里?春在操场上,春在教室里。
(六)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用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感情色彩。(问而不答,答案在问句中。)
如:这种病毒并不可怕。(改反问句)难道这种病毒可怕吗?
三、写段训练:
(一)怎样把一段话写连贯
怎样把一段话写连贯呢?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句子的顺序。一段话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一句一句要有个先后顺序,不能颠三倒四。二是要注意过渡。一段话中层与层之间,一部分内容与另一部分内容之间,要用恰当的词语把它们连接起来,使表达的意思前后连贯。
写连贯一般有下列一些方法:
1.以时间先后为序写(写人、事、景)
2.以方位顺序或地点转换为序写(游记、参观记、活动)
3.以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为序写(起因、经过、结果)
4.以物品结构为序写(游记、状物)
5.按不同内容的类别顺序来写
(二)怎样把一段话写具体
1.先总写再分述
2.是先概述再举例。
3.是先整体再部分。
(三)掌握常见的几种段的结构
1.总分结构
2.并列结构。
3.承接结构
4.因果结构
5.转折结构。
四、结构安排:
1.总分式
2.并列式
3.对照式
4.递进式
五、常见的叙述手法
顺叙、插叙、倒叙、补叙、平叙
第三部分、写作技巧
1.表达主题新、奇、深——谈立意
2.宁凿一口井,不挖一条沟——谈选材
3.文章本是有情物——谈文旨
4.文似看山不喜平——谈脉络
5.泼墨如水与惜墨如金——谈详略
6.过河还需船与桥——谈过渡
7.艺术起于至微——谈细节
8.开头精当,成功一半——谈开头
(1)开门见山式:直接了当
(2)回忆式: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3)对话:未见其人,先问其声
(4)反问式:加重语势,激发感情
(5)排比:增强气势,先声夺人。
(6)比喻:使语言生动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7)对比:使内容突出,醒目
(8)设问:引人注意,突出内容
(9)引用:语言简练,,直接点题
(10)抒情式:情感充沛,文旨鲜明
9编筐编篓,重在收口——谈结尾
(1)自然式结尾。
(2)总结式结尾(点题式)
(3)启发式结尾(也称“明理式”)
(4)疑问式结尾(也称“反问式”)
(5)引歌引言式结尾
(6)抒情式
(7)议论式
(8)自然意境式
(9)回味式
(10)联想式
第三部分、分类别训练 写人、叙事、写景、状物、游记、畅想类、应用文
第四部分、教材单元作文辅导第五部分、听讲故事+即兴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