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现况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现况
了解四川省地震灾区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工作现状;分析在灾区建立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难点,并探索解决方案。方法 在四川省开展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地震极重灾区(6个市州、20个县区),对市、县、乡级儿童接种信息化工作情况以及相关工作人员掌握儿童信息管理知识进行调查。结果四川省地震灾区20个县区中有2个县区全部乡镇开展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工作;5个县区部分乡镇开展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工作。市、县、乡级有2人以上参与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单位分别占50.0%、80.0%、49.6%;从事该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市、县级中级以上计算机水平人员分别占92.3 %、78.0 %;有74.9%的接种单位预防接种服务方式以月运转为主;每月平均接种儿童数低于300的接种单位占91.3%。每次接种结束后有98.2%的接种单位会预约接种 结论 在四川省地震灾区开展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工作的县、乡较少,但实施信息化建设的人员、技术、设备均是可行的。
“5•12”四川汶川地震导致灾区房屋倒塌、设备损毁,部分疫苗接种单位和儿童家长保存的接种信息丢失,加之灾后儿童流动频繁,严重影响这些地区免疫规划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为了尽快恢复和提高灾区的免疫规划服务和管理水平,有效控制疫苗针对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支持下,在北川等20个受灾县、区开展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项目。为了解项目地区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工作现状,分析在项目地区建立和运行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难点并探索解决方案,于2009-03/04对各项目地区开展了调查。
1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 “卫生部/UNICEF加强地震灾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项目”的6个市、20个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室;20个项目县所辖乡级防保组织(接种门诊); 项目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室专业人员和项目县的乡级接种单位接种人员共计556名。
1.2 方法 根据地震灾区情况,结合实际设计调查问卷,由各项目市组织专业人员完成调查。问卷采用现场发放、现场指导填写、现场收取的形式。
1.3内容
1.3.1市、县级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信息化管理调查包括基本情况、计算机软硬件配备、培训、督导以及信息化建设实施情况等。
1.3.2乡级防保组织/接种门诊儿童接种信息化工作情况调查包括人员、接种服务、信息化建设等情况。
1.3.3免疫规划管理和接种人员儿童信息管理知识调查调查项目市、县级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和乡级防保组织负责信息化建设的人员对儿童接种信息化知识的掌握程度。共10道题,总分按100分计算。
1.4 统计分析 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用SPSS10.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对6个市州、20个县区、486个乡镇开展了调查,收回6个市州、20个县区、483个乡镇550个接种单位的报告。
2.1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工作开展情况20个项目县区中有2个县区全部乡镇开展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工作;5个县区部分乡镇开展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工作。其余乡镇未开展。550个乡级接种单位,距卫生院最远的行政村距离≥10km的为349个(63.5%);预防接种服务方式主要以月运转为主,占74.9%;每月平均接种的儿童数以<50和50~300居多,分别占了34.4%、56.9%;每次接种结束后有98.2%的接种点会对下次的接种进行预约,预约的主要形式为接种证、通知单,分别占了50.7%,30.0%。
2.2设备情况
2.2.1计算机装备情况调查项目市、县、乡共计576个单位,其中有157个单位有用于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计算机,占27.3%;计算机为信息化专用的为54个单位,占
9.4%,见表1。
表1四川省地震灾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项目地区计算机装备情况
级别
单位数有用于信息化的计算机有专用于信息化的计算机单位数 率/%单位数 率/%
市级65 83.35 83.3县级2017 85.013 65.0
乡级550135 24.636 6.6
合计576157 27.354 9.42.2.2经费配备情况5个有计算机的项目市州、17个有计算机的项目县区中有4个市州、12个县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系统由本级疾控中心维护,分别占了80.0%、70.6%,在有计算机的单位中,有20.0%的项目市州、41.2%的项目县区给予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经费的支持;有20.0%的项目市州、58.8%的项目县区给予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设备或者网络支持;有11.8%的项目县区、7.4%的的项目乡镇有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系统日常运转经费,见表2。
表2四川省地震灾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项目地区经费配备情况
级别有信息化计算机的单位数
给于信息化经费支持给于设备或网络支持有日常运转经费单位数 率/%单位数 率/%单位数 率/%
市级51 20.01 20.00 0.0
县级177 41.210 58.82 11.8
乡级135----10 7.4合计1579 5.716 10.23 1.9
2.3人员情况
2.3.1人员配备情况市、县、乡级有2人以上的从事免疫规划工作的单位分别占100.0%,95.0%,49.6%,市、县、乡级有2人以上参与信息化管理工作的人员的单位分别占了50%、80.0%和33.3%。有1个单位(雅安市石棉县)无参与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见表
3表3四川省地震灾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项目地区从事免疫规划工作人员配备情况 级别单位数2人以上从事免疫规划工作的单位2人以上参与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单位
数 率/%数 率/%
市级66 100.03 50.0
县级2019 95.016 80.0
乡级550273 49.6183 33.3
合计576298 51.7202 35.12.3.2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计算机能力情况市级、县级、乡级计算机水平在中级以上的人数分别为12人(92.3 %)、42人(78.0 %),所有市级和92.59%的县级人员、87.08%的乡级人员会通过QQ进行信息交流,见表4。
表4四川省地震灾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项目地区从事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计算机
能力情况
级别信息化人员数各级别计算机能力人数会QQ聊天高级 中级 低级 不会数 率/%
市级134 8 1 013 100.00
县级5413 29 10 250 92.59
乡级75158 324 325 44654 87.08
合计81875 361 336 46717 87.6
52.4信息化管理情况6个市级疾控中心均接受过上级关于信息化建设的培训;有 4个单位开展了对下级的培训,占67%,共培训289人;有1个单位接受了上级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督导;有2个开展了对下级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督导。
20个项目县疾控中心有16接受了上级的培训,占80.0%;有13个单位开展了对下级的培训,占65.0%,共培训622人;有10个单位接受了上级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督导,占50.0%;有7个单位开展了对下级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督导,占35.0%,见表5。
表5四川省地震灾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项目地区免疫规划管理情况
级别调查单位数接受培训开展培训接受督导开展督导
单位数 率/%单位数 率/%单位数 率/%单位数 率/%
市级66 100.04 66.71 16.72 33.3县级2016 80.013 65.010 50.07 35.0
合计2622 84.617 65.411 42.39 7.7
2.5接种人员儿童接种信息化管理知识调查情况共调查556名接种人员,其中男337人,女219人,男女比例为1:1.54;被调查人员年龄分布为<35岁,<45岁,≥45岁分别占了46.2%、34.4%、19.4%;文化程度以高中(中专)、大专文化水平居多,分别占了42.6%、46.0%;职称以初级人员居多,占了69.8%,其次是中级和无职称人员,分别占了14.6%和14.7%;计算机操作能力以中级和初级居多,分别占了42.1%和39.2%;有85.1%的人员会通过QQ进行信息交流。
对556名人员对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客户端的了解情况开展问卷调查,237名人员(42.6%)得分在60分以下,≥60分的人员为112名,占20.1%;≥80分的人员为207名,占37.2%,见表6。
表6四川省地震灾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项目地区儿童信息化知识掌握情况级别<60分≥60分≥80分
数 率/%数 率/%数 率/%
市县级1 10.0--9 90.0
乡级236 43.2112 20.5198 36.3总计237 42.6112 20.1207 37.23讨论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是通过终端设备自动收集或手工录入儿童每次预防接种信息,经计算机自动汇总精心分析,当建立有数据平台后,将对流动儿童的管理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一模式将有效解决现有系统存在的统计困难、人为因素干扰等缺点,且可提高基层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及时发现漏种儿童,并方便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提高儿童及时接种率和合格接种率。﹝1-7﹞按照卫生部下发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8)要求,四川省应于2010年底≥90%的县,≥80%的乡建立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预防接种的信息管理。由于四川省经济较差,起步较晚,县、乡实施率远远低于国家要求﹝9﹞。5.12地震后,地震灾区业务用房、冷链设备损毁严重﹝10﹞、接种资料丢失,为加快恢复地震灾区预防接种工作,收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是一有效的手段。
6个市州20个县调查发现,在地震灾区实施信息化建设是可行的。首先,人员保障可行。灾区市、县级参与信息化管理工作的人员2人以上的单位分别占50.0%、80.0%;市、县级计算机水平在中级以上的人员分别占从事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的92.3 %、78.0 %;有2个以上的免疫规划工作人员的接种单位有273个,占49.6%。由此看来,项目市县级信息化建设人员的计算机水平是比较好的,开展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工作后,市县级人员能比较好的承担技术指导工作。其次设备保障可行。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项目开展后,儿基会将为20县区的每个乡镇接种单位装备用于从事信息化工作的电脑和打印机,为灾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设备保证。再次,技术可行。550个接种单位种有74.9%是按月运转为主的接种服务形式,每次接种结束后有98.2%的接种点会预约接种,且每月平均接种的儿童数以<50和50~300人居多,运转方式、预约方式和月平均接种儿童数均有利于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但在地震灾区实施信息化建设还存在难度。一是缺乏工作和维护经费,各级投入少,甚至无投入。二是基层接种单位人员计算机操作技能参差不齐,本次调查发现灾区基层人员计算机水平以中级和低级居多,还有5.9%的人员不具备操作计算机的能力。三是由于国家的数据库平台未开通,开展信息化建设后还无法实现流动儿童的数据共享和交换。针对以上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需有针对性的加强以下工作。① 积极宣传预防接种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争取领导重视,争取项目配套经费。② 加大对项目市、县专业技术骨干人员的培训,使其能独立指导基层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加强对基层防疫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实际操作能力。③探索建立灾区信息化平台,以便各级实施监控灾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实现灾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共享。
第二篇:儿童预防接种小常识
儿童预防接种小常识
来源:黄石日报 时间:2008-9-8 10:59:00文字大小:【大 中 小】
9月1日开始,我市正式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政策。为使儿童家长及时了解并享受到
该项政策,现就有关知识宣传如下:
1、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种类有哪些?
答:扩大后的疫苗有: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炭
疽疫苗、钩体疫苗等13种疫苗。
以上疫苗可有效预防乙肝、结核病、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炭疽、钩体等13
种疾病,其中炭疽疫苗和钩体疫苗只对疾病流行地区的重点人群进行免费接种。
2、哪些儿童属于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免费接种对象?
答:我市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费接种对象为:从实施时间起,全市0-6岁达到
免疫规划程序规定各剂次起始月(年)龄的儿童。
3、2008年9月1日以前某孩子到了接种时间,如果推迟到免费接种实施后再接种,可以免费吗?
答:我市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时间为2008年9月1日,如果孩子在9月1日前已达到接种起始月(年)龄,不属于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对象,如果推迟到免费接种实
施后再去接种,仍应收取相关费用。
4、为什么要办理接种证和免疫信息卡?
答:儿童预防接种证是儿童接种过相关疫苗,具有法律效应的有效凭证,今后在儿童入托、入园、入学、出国等时均需要进行查验;儿童免疫信息卡是记录儿童接种信息的电子信息凭证,可凭信息卡在已开通预防接种信息网络的接种机构查询接种记录,家长应妥善保管。
第三篇:儿童预防接种小结
沙依巴格社区卫生服务站“儿童预防接种
日”咨询活动小结
4月25日是第27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接种疫苗,家庭有责”。今天,社区服务站开展了儿童预防接种知识宣传活动,为前来的群众讲解国家免疫规划政策,让群众明白接种疫苗对保障儿童健康、维护家庭幸福、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单、宣传册、悬挂宣传横幅、1块宣传展牌等。活动当天发放宣传单50张、宣传册20份,开展现场咨询45人次,受益群众达万余次。
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乃至消灭传染病的有效手段。通过接种疫苗使许多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随着预防接种工作的不断深入,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等曾经严重影响儿童身体健康的传染得到了有效控制。目前,中国免费为儿童接种的疫苗由有卡介苗、乙肝疫苗、糖丸、百白破、麻疹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三联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和甲肝疫苗,用于预防结核、乙肝、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风疹、腮腺炎、流脑、乙脑和甲型肝炎等疾病。
沙依巴格社区卫生服务站2012年4月28日
第四篇:儿童预防接种工作计划
方家屯乡卫生院“4.25”儿童预防接种
宣 传 日 活 动 工 作 计 划
自国家落实儿童扩大免疫规划,我乡按扩大儿童免疫规划实施方案要求开展预防接种工作,为进一步推进我乡儿童尤其是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深入开展,巩固我乡计划免疫成果,向公众宣传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和预防接种知识。营造全社会及更广大群众关心、支持、参与计划免疫工作的氛围,使每个儿童都能得到免疫的机会,提高预防接种的质量。现我乡就今年“4.25”围绕 “宝宝健康,从接种疫苗开始”的主题开展宣传活动,现将预防接种宣传日活动计划如下:
一、围绕主题,广泛宣传
今年“4.25”儿童预防接种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宝宝健康,从接种疫苗开始”,充分利用宣传栏、设立咨询台、张贴宣传标语等宣传方式,大力宣传实施免疫规划保护儿童健康的重要意义,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免疫规划是预防疾病和保护儿童健康的有效手段,提高各界对预防接种工作的认识,倡导全社会重视、关心儿童免疫规划工作,创造良好的预防接种工作环境。我院公卫人员到院门口设点咨询并发放计划免疫宣传单及材料,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张贴宣传标语。
二、围绕难点,查漏补种
流动儿童管理长期以来一直是免疫规划工作的薄弱点和难点。为此,我们要以“4.25”宣传周为契机,扎实开展流动儿童调查摸底和查漏补种工作,我乡将组织防疫人员及各村医生,结合流动儿童管理卡,重点开展流动儿童的流向动态,查漏补种活动,同时,加强对流
动儿童家长的宣传教育,做好流动儿童的建簿、建证、建卡和查漏补种工作。充分利用“4.25”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活动的有利时机,向群众宣传国家免疫规划相关的政策,普及预防接种相关的知识,告知获得预防接种服务的方式、方法,鼓励群众自觉主动参与预防接种。
三、总结经验,巩固成果
要全面总结我乡近几年免疫规划工作的成功经验,主动找差距,认真查原因,针对存在问题,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强化基础管理,促进我乡免疫规划工作的健康发展,再上新台阶。
方家屯乡卫生院 2013年4月20日
“4.25”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活动总结
为全面推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深入开展,巩固我乡免疫规划工作成果,推动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免疫规划工作,使每个儿童都得到免疫的机会,确保预防接种质量,今年“4.25”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活动的主题是“宝宝健康,从接种疫苗开始”,我们紧扣这一主题,根据市疾控布置及我乡具体情况,于“4.25”专题举行了一次专题宣传活动,现将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宣传工作切实有效
院领导非常重视免疫规划宣传周活动,主动向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领导汇报免疫规划工作,提高了领导对免疫规划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布置宣传工作。要求各地精心组织、细心安排,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广泛深入地开展免疫规划相关知识的宣传,为全乡所有儿童特别是流动人群中的适龄儿童做好预防接种工作,控制计划免疫相关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二、具体活动及措施。
利用宣传栏、设立咨询台、张贴宣传标语等宣传方式,宣传预防接种知识、卫生防病知识,不仅营造强烈的宣传声势,还加大了宣传效果,提高了人们参与免疫规划工作的主动性,4月21-25日在我院门前设立了一个咨询台,计有6人参加咨询,现场制作了条副一条,发放宣传材料1000多份,主要街道张贴宣传标语10幅,主要宣传 “儿童预防接种知识”、“乙肝防治知识”、“何谓五苗防七病”、“计划免疫接种流程”、“什么是计免针对性疾病,如何预防”等群众关心的问题,并接受群众咨询200多人。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此外当前免疫规划工作的薄弱点、重点和难点是流动适龄儿童的管理问题,为此,我们借助此次宣传日活动,针对薄弱环节,采取了有力措施,组织了防疫组人员及各村计免医生,结合流动儿童管理卡,重点开展流动儿童的流动动态,查漏补种活动,对未免疫或未全程免疫的儿童立即给予补种,并纳入常规免疫管理
三、总结不足,认真解决
免疫规划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是一项群众性很强的社会工作,只有通过广泛宣传发动,让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自觉接受和支持,才能顺利得以开展。通过这次“4.25“宣传活动,我们更多的群众认识了扩大免疫规划(epi),使“宝宝健康,从接种疫苗开始”这个主题渗透到了每个角落,对巩固我乡计划免疫尤其是流动儿童管理工作的成果,推动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免疫规划工作,创造良好的预防接种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本次宣传活动我们发现了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各村的免疫规划水平不平衡、不少家长对免疫规划工作缺少认识和重视、流动儿童中还有不少盲区,对此我们将认真排查原因,积极联系各村,组织力量对存在问题逐个解决。我们不限于“全国计划免疫接种宣传日”,将利用各种机会时时开展宣传活动,真正将免疫规划知识宣传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让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其中,提高免疫接种率,切实保护儿童的身体健康。
方家屯乡卫生院
2013年4月27日篇二:4.25儿童预防接种宣传周活动实施方案
秦家镇2012年4·25儿童预防接种
宣传周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预防接种宣传周活动的通知》、省卫生厅、市卫生局关于开展2009年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活动的相关部署、以及《绥化市北林区2012年4·25儿童预防接种宣传周活动实施方案》的相关部署,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为保证我镇4·25儿童预防接种宣传周活动取得实际效果,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
为宣传免疫规划对保护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意义,卫生部将今年4·25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活动的主题定为:及时接种疫苗,人人享有健康。旨在动员公众关注预防接种工作,普及免疫规划知识,营造全社会参与国家免疫规划实施的氛围。
二、活动时间
今年我区4·25儿童预防接种宣传周活动从2009年4月22日起至4月28日结束,共计7天时间。
三、活动方法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各地要紧紧围绕今年宣传日活动的主题,制定符合我镇实际的宣传活动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落实。召开由教育、卫生、公安、妇联、财政等有关部门分管领导参加的座谈会,增强宣传效果,提高政府、各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对预防接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努力营造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全民参与的免疫规划工作氛围。
(二)丰富形式、广泛宣传
预防接种日当天,在医院门前设立宣传咨询、下发宣传单、贴粘标语、广播宣传、插彩旗,敲锣打鼓,像办喜事那样,大张旗鼓的开展宣传活动。在醒目位置墙体刷写免疫接种要全程,孩子健康有保障、免疫接种连万家,儿童健康乐全家、儿童免疫要全程,儿女才有好前程等内容的墙体标语,提高全民对预防接种重要性的认识,一个自然村村至少刷一幅墙体标语和(或)张贴一张宣传画。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邀请当地领导和有
关部门参加,以体现党和政府对儿童和人民群众健康的关心和对基层卫生人员的关怀。
(三)密切配合,切实做好查漏补种工作
宣传活动期间,我院主动与当地教育、公安、人口计生和城建等相关部门配合,各自履行部门职责,切实落实预防接种证查验和入托、入学漏种儿童的补种工作,并加强对流动人口相关知识的宣传,努力提高流动儿童免疫接种工作质量。对偏远、贫困、城乡结合部等预防接种工作难度大的地区,认真落实好查漏补种工作。
(四)及时做好总结工作
在活动结束后认真进行总结,整理活动资料。在5月1日前将活动总结形成书面材料上报至区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
四、保证措施
1、领导重视,积极落实。
2、认真培训,大力宣传。
3、深入基层,查漏补种。
4、总结经验,查找不足。
北林区秦家镇卫生院
2012年4月21日篇三:xx镇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计划
老城镇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计划 为认真落实长葛市关于转发《许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转发河南省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在新生入托、入学时开展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我院现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目的
(一)及时发现无接种证、未免疫和未完成全程免疫的儿童,通过补证、补种,提高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二)加强卫生和教育部门的配合与协作,指导并促进学校和托幼机构免疫预防相关工作。
(三)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儿童家长对免疫规划工作的认识和依法、自觉接受预防接种的意识。
二、查验范围、对象及内容
(一)查验范围
各级各类(含私立、民办等)托幼机构和小学。
(二)查验对象
1、所有新报名入托、入学的儿童。
2、各学年期间接收的转托(学)儿童和暂时借托、借读儿童。
(三)查验内容
1、儿童有无预防接种证。
2、是否按照《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规定的免疫程序,完成了免疫规划疫苗的全程接种。
三 培训 宣传
培训内容包括: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种类及其免疫程序、预防接种证查验、登记报表填写、查验结果报告(包括报告机构、时限、内容等)、漏种儿童补种等具体内容和要求。托幼机构和学校专人负责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也接受相关培训。托幼机构和学校要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向学生及家长宣传预防接种意义和有关知识;应当将查验预防接种证纳入儿童入托、入学报名程序,在报名须知中明确告知查验预防接种证的要求。
四、查验工作的实施
(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要指导托幼机构和小学,在儿童入托、入学报名时,要求其家长按照要求,提交预防接种证。
(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根据辖区托幼机构和学校的数量与分布,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始终参与到入托、入学儿童接种证查验工作之中。同时要督促托幼机构和学校固定专人负责儿童预防接种证的查验。,(三)预防接种证查验过程中发现的所有未接种和未全程接种的儿童,确定每名儿童需要补证、补种疫苗以及需补种疫苗的种类和针次,对需补证、补种的儿童填写《河南省入托、入学儿童补证补种通知单》,并通知家长到托幼机构(学校)所在辖区的接种单位或原接种单位进行补证、补种;疫苗补种信息要及时上卡上证。
(四)免疫程序、补种原则分别参照《河南省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卫生部和教育部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
五、督导及评估
我院领导对此次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和漏种儿童补种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落实保障措施,确保预防接种各项措施的实施。并及时将补证、补种工作完成数据统计汇总上报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第五篇: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办法
附件:
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预防控制流动儿童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动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中流动儿童是指离开户籍外所在地,在现居住地居住满3个月以上且年龄在7周岁及以下儿童。
第三条 本行政区范围内的流动儿童按国家规定实施预防接种。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流动儿童凭证接种和办理入托、入园、入学手续。
第四条 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实行属地管理、属地建证属地接种的原则。县区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范围内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制定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方案,并组织实施。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是计划免疫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范围内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各级卫生、公安、教育、。计划生育、工商等涉及流动人口管理部门要按照《黑龙江省计划免疫条例》规定的职责要求,配合做好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
第二章 流动儿童报告卡和预防接种卡、证管理
第五条 全市建立流动儿童登记报告制度,各级疾控中心和预防接种单位要建立健全流动儿童登记报告制度,加强与学校、托幼机构、居委会和个体私营经济协会等单位的协作,做好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工作。
第六条 集贸市场、城乡接合部等流动人口集中的地方,应有专人负责流动儿童报告和计划免疫管理工作。
第七条 房屋出租单位或个人发现流动儿童应当及时向当地预防接种单位报告。各乡镇、办事处、街道居委会应当加强房屋出租人的管理,使其履行流动人口计划免疫管理的义务。
第八条 全市实行流动儿童转卡转证制度。流动儿童应当持原居住地预防接种单位签发的预防接种证到暂住地预防接种单位办理验证登记手续。预防接种单位要主动向流动儿童监护人索取预防接种证、卡或接种证明,原预防接种卡、证记录有效。无预防接种证、卡或接种证明的儿童,视为未接种。对未接种流动儿童要以迁入时间为准,按免疫程序要求完成预防接种。
第九条 预防接种单位应至少每半年对所辖区域流动儿童进行一次预防接种证、卡的核查工作,及时补卡、剔卡和消卡,剔出的卡片由接种点妥善保管。
第十条 公安机关、学校和托幼机构在为流动儿童办理入户(含临时户口)、入托、入学手续时,应当检验预防接种证明;对未按规定接种的流动儿童应当向所在地疾控中心和预防接种单位报告,并责成其监护人限期到居住地的预防接种单位为其补种。
第三章 预防接种
第十一条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接种单位应当将流动儿童纳入本地计划免疫常规管理。区卫生局在农贸市、流动人口聚居地设立固定或流动接种点。适当延长每次免疫接种时间,提高免疫接种率。
第十二条 预防接种单位在进行预防接种前,应当公告接种时间、地点和对象。预防接种单位为儿童实施预防接种后,应当如实填写预防接种证,并按照预防接种报告制度及时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有关数据。
第十三条 预防接种单位应当定期到公安、工商等部门和行政村、居委会收集流动人口资料。城镇每3个月、农村每6个月组织一次流动儿童摸底登记、查漏补种活动,并将活动情况逐级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第十四条 区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应当加强对预防接种单位从业人员和医院妇产科业务人员预防接种知识的培训,做好新生儿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第十五条 行政区域内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产科应当固定专人负责预防接种工作,24小时内完成卡介苗、乙肝疫苗第一针接种工作,并填写《新生儿首诊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登记卡》,新生儿家长或监护人在新生儿出生后1个月内携带《新生儿首诊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登记卡》到暂住地任务的预防接种单位办理《预防接种证》。
第十六条 预防接种证由儿童监护人妥善保管,遗失的要及时到接种单位补证。免疫接种卡由预防接种单位指定专人保管。第十七条 预防接种单位及工作人员对发生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当按照预防接种规范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保存有关资料,并按照规定及时报告所在地疾控预防机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预防接种事故的调查、鉴定、处理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规进行。
第四章 责任追究
第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或个人,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改正;造成危害后果的,由其主管部门或监察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计划免疫规定,未完成流动儿童计划免疫任务的;
(二)不履行法定职责,拒绝配合开展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
(三)违反计划免疫技术规范,造成预防接种责任事故的;
(四)玩忽职守,造成疫苗失效或冷链设备严重损坏的;
(五)擅自收取一类疫苗接种费用或擅自提高二类疫苗预防接种收费标准的;
(六)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
第十九条
当事人对卫生行政部门的处罚决定不服,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处罚规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