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六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试卷

时间:2019-05-13 04:14: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外国语六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试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外国语六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试卷》。

第一篇:外国语六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试卷

外国语六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试卷

(拟题:盛帮建审校:陈祥明)姓名得分

一、按要求写字词

1.看拼音写词语8

yún wù piāo miǎoyín zhuāng sù gǔoyì yáng dùn cuîqiïng lïu yù yúrújī sì kěbùqū bù náoshǔnxī gān línbōlán zhuāng kuî

2.在括号里填上同音节的字。3

(zao)干()()热急()(chan)()娟()鸣 嘴()

3.按要求写成语8

(1)描写人物外貌的、、、(2)描写人物神情的、、、(3)赞美春天景色的、、、(4)形容刻苦认真的、、、4.照样子,填上合适的词3

(1)哎呀,小红,你这是干什么?

(2)(),蝙蝠倒挂着睡觉怎么不掉下来呢?

(3)(),这次考试考得不理想,爸爸又要批评我了。

(4)(),这么多人啊!

二、按要求写句子

1.采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式,用“如饥似渴”写几句话。3

2.运用“表示特殊含义”的引号写一句话。2

3.将提示语放在后边,写一句人物的语言,内容与“三八节”有关。2

4.用三四句话介绍一个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35.仿照例句,写出平时对生活现象的点滴感悟。2

例句:飞瀑之所以能飞流直下,除了它有无穷积聚之外,就是因为它选准了一个突破口。之所以,除了,就是因

为。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本册课本提示我们要养成的两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分别是

和2

2.描写祖国物产丰富的诗句是2仿照这样的句式

赞美一下家乡的物产:

3.表现中华民族伟大品格的诗句是2读着这些诗句,我想起了(人物或者事情)1

4.暖流的本义是指1在课文中是说

5.“我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句子中的“我”是指,她是(国)学者,曾经写过等作品。从句子中的省略号我体

会到了36、从《亲近母语》的《父亲的谎言》中我体会到了。最近我在阅

读的名著是,书中让我感受最深的地方是3

四、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填入下面一段话中。6

虽然。。。但是。。。不但。。。而且。。。。只有。。。。才。。。。

。。。所以。。。不管。。。。都。。。。

赵刚是优秀的少先队员,他()学习勤奋,()很爱劳动。()有

多忙,他()坚持晨跑,()他的身体一直很棒。他常说:“()做

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将来()能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较大的贡献。”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冰雪的启示

在美国,每当大雪融化之后,总是看到许多工人在忙着修补路面。

“下大雪期间,应该行驶的车子特别少。为什么路面反倒破了这么多大洞呢?”某日

我不解地问一位修路的工人。

“这()被车子破坏,()遭冰雪侵蚀的。”工人笑着回答。

“那就奇怪了,你们的工程为什么这么不结实?连冰雪都能将路面损坏呢?“我接着

问。“如果你有空,就可以到山上去看看,那里有许多比路面结实几十倍的岩石,因为冰

雪的侵蚀而崩裂了,所以你不要以为冰雪算不得什么,只要有一点小缝,就被它渗进去,就可能遇到大麻烦,它能够在结冰时膨胀体积,然后一分分地移动岩石,再一块块的将碎

石推下山头。渗透、侵蚀、瓦解、崩溃,都是从那些小小的裂缝开始的,都由那些看来不

甚希奇的雪水推动的,我们真是防不胜防啊!”

“谢谢你给我的启发。”我说,“今天我才知道,许多看来不怎么严重的缺失和不怎么

强大的对手,反倒可能给予我们最严重的打击。”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12、读了这篇短文,你知道冰雪是如何损坏路面的吗?23、从短文中你得到什么启示?请用“-------------”在文中标出有关句子,并举例说说

对这句话的理解。24、这是一篇含义深刻的小短文,它采用()的方式来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填

序号)2

a动作描写 b 对话描写c心理活动描写d神态描写

六、作文 35

生活中,我们一天天长大,懂得了学习,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尊重他人,懂得了

珍惜友谊,懂得了珍惜幸福。。。请以“我懂得了” 为题目,写一写

你成长过程中明白的某种生活道理。

第二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试卷

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检测

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

guāi qiǎowéi qúnchú chuāngyìng bìzhàn

()()()()()墨水piě zuǐchōu yēróu zhòuliâ fângcuō xǐyī

()()()()()()人

二、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8分)

()手好闲闻()未闻鱼()而入落荒而()满不在()天()海角与世()绝沾沾自()郑重其()知足()命重()天日不()之地

不可思()()以自慰衣衫()()

三、按要求填空。(5分)

1.如果你不知道“璀(càn)”的“càn”字怎么写,可以用()查字法查字典,先查()。

2.《新华字典》正文按音序排列,“挠”和“饶”在字典中的位置是:()在前,()在后:“应接不暇”四个字的先后顺序是()。

3.“片”是()结构。

四、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16分)

1、《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记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的悲惨故事,揭露了(),表达了()。本文是丹麦童话作家()写的。

2、《凡卡》一文的作者是(),这篇课文通过

()这件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贫苦儿童的()。文章内容分为()、()、()三部分。其中凡卡在写信过中主要回忆了()和()这两件事。最后,文章以凡甜蜜的梦结束,这样写的妙处是:()。

3、除了本单元的文章,我还读过不少的外国文学作品,如《》,作者(),作品中的主人公是()。

五、日积月累。(11分)

正直是()之本。

眼泪无法洗去()。

人是为了()才活着的。

最伟大的见解是()。

只有那些()的人,才能(),迎来()。

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百年孤独》 使卵石()完美的,并非()的打击,而是水的()。

六、句子练习。(10分)

1.王梅站起来说:“我要去书法组练书法。”(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2.我们请解放军叔叔。解放军叔叔做报告。(连成一句话)

3.我们经常在教室里讨论数学题。(改变词序,句意不变)

4.他问:“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吗?”(改为转述句)

5、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命运悲剧。(用不同的句式把意思表达得更强烈些)

七、阅读园地。(28分)

(一)小音乐家扬科(9分)

一天傍晚,食具间里一个人也没有。扬科躲在草堆后面,眼巴巴地望着屋里墙上的小提琴,瘦小的身子悄悄地向门口移动。

扬科进了食具间,跪在小提琴前面,抬起头,望着心爱的小提琴。扬科不小

心触动了琴弦。琴声惊动了管家,把他当小偷惩办。管家让更夫狠狠地打了他一顿,他像一只被抓住的小鸟,睁大了惊恐的眼睛。

妈妈把他抱回家里。第二天,他没有起床。第三天傍晚,他快要死了。

1.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跪(ɡuìkuì)弦(xiánxuán)惩(chěnɡchénɡ)恐(kǒnɡkǒu)

2.用横线画出体现扬科喜爱小提琴的句子。(1分)

3.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从这个比喻句中你体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你认为凡卡和扬科有哪些共同之处?(3分)

(二)不识字的老师(19分)

那个年代的留美学生,暑假打工是惟一能yán续求学的方法。

仗着身强体壮,这年我找了份高薪的伐木工作,在科罗拉多,工头替我安排了一个伙伴——一个硕壮的老黑人,大概有60多岁,大伙儿叫他“路瑟”。他从不叫我名字,整个夏天在他那厚嘴唇间,我的名字成了“我的孩子”。

一开始我有些怕他,在无奈下接近了他,却发现在那yǒu黑的皮肤下,有着一颗温柔而包容的心。我开始欣赏他,继而在那个夏日的结束时,他成为我一生中难忘的长者,带领着年轻无知的灵魂,看清了真正的世界。

有一天,一早我的额头被卡车顶杆撞个大包,中午时,大拇指又被工具砸伤了,然而在午后的烈日下,仍要挥汗砍伐树枝。他走近我身边,我摇头抱怨:“真是倒霉又痛苦的一天。”他温柔地指了指太阳:“别怕,孩子。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我俩在珍惜中,又开始挥汗工作,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

一次,两个工人不知为什么争吵,眼看卷起袖子就要挥拳了,他走过去,在每人耳边喃喃地轻声说了句话,两人便握了手。我问他施了什么“咒语”,他说:“我只是告诉他俩:你们正好站在地狱边,快退后一步。”

午餐时,他总爱夹条长长的面包走过来,叫我掰一段。有一次我不好意思地向他道谢,他耸耸肩笑道:“他们把面包做成长长的一条,我想应该是方便与人公享,才好吃吧。”从此 我常常在午餐中,掰一段他长长的面包,填饱了肚子,也温暖了心坎。

伐木工人没事时总爱满嘴粗话,刻薄地叫骂着同事以取乐,然而他说话总是柔顺而甜美。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如来人们能学会把白天说的话,夜深人静时再咀嚼一遍,那么他们一定会选些柔软而甜蜜的话说。”这习惯到今天我仍承袭着。

有一天,他拿了一份文件,叫我替他读一读,他咧着嘴对我笑了笑:“我不识字。”我仔细替他读完文件,顺口问他,不识字的他怎么能懂那么深奥的道理。

那黝黑粗壮的老人仰望着天空说道:“孩子,上帝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识字,除了《圣经》,他也把真理写在天地之间,你能呼吸,就能读它。”

现在,路瑟也许不在了,然而,我记不得世上曾经有多少伟人,却永远忘不了路瑟。

1、注音或写汉字。(2分)

长()者边缘()yán()续yǒu()黑

2、从文中找出下列两个词语的同义词。(2分)

温柔——粗壮——

3、第④段中“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3分)

4、第③段中“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3分)

5、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老人的性格特点。(3分)

6、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我”为什么开始“怕他”到后来又“欣赏”他,以至“永远忘不了”他呢?(3分)

7、读完全文,请谈谈为什么老人“不识字”而“我”还要称他为“老师”呢?(3分)

八、习作园地。(30分)

课余你读过哪些外国文学名著?选一篇你印象深刻的文章用简洁的语言作简单介绍,并紧扣住人物性格对其进行点评。

第三篇:三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燕子》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采用“三精带一略”的形式构建,选编了精读课文《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略读课文《珍珠泉》,一个语文园地。自然景物旖旎绚丽,四篇课文视角迥异,各具特色:呢喃的紫燕、婀娜的柳丝、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和如珍珠般的泉水,这些美景在作者的笔端涓涓流淌,点点入胸的鲜活文字更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学习本组课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揣摩语言文字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品味赏析之余还可以从中了解作者的观察方法,积累优美句段。通过说、写及课外搜集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二、学生分析:

对于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这一组课文学起来比较容易,因为燕子、柳丝、荷花和泉水这些景物都是学生身边的景物,加上以前又接触过类似的文章,一定会兴趣盎然。与以往不同的是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的同时,还要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对于这一点教师不能停留在苍白的写作技法的指点上,而应该结合课文,寓方法于文字中,使学生易于接受。

三、教学设想:

1、走进生活。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进一步观察身边的景物,加深切身体验,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2、创设情境,美文美读,在反复诵读中积累优美句段。

3、阅读名家的相关文章,扩大对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四、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33个字,积累优美句段。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观察身边的景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观察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五、教学时间安排:

本单元教学可用13---14课时

1.燕子 2课时 2.古诗两诗 2课时 3.荷花 2课时 4.珍珠泉 1课时

语文园地一

4课时

单元复习课时

1.《燕子》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燕、聚、增、掠、稻、尖、偶、沾、圈、漾、倦、符、演、赞”14个生字及“聚拢、偶尔、荡漾、音符、演奏、赞歌”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的光彩夺目,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由近及远细致观察的方法及拟人、比喻等的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

课型:新授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学生课前准备:

一、初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划出生字词。

二、读准生字字音,记住字形,并初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三、搜集相关燕子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当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时候,有一种鸟会从南方飞回来,是什么鸟?(燕子)2.说说燕子给你的印象?(交流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3.是呀,春天来了,小燕子又来到我们身边,它在田野里、在小河边、在村子里飞翔,装扮着美丽的春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作家郑振铎先生笔下的《燕子》。(板书:燕子)(指导书写: “燕”的上部分是“廿”,不要错写成“艹”,生一起书空)

二、检查预习,理清脉络

1.指名朗读课文,了解学情正音。

(1)正音:“俏”读“qiào”,要和“悄”区别读音和字形。“拂”的读音是“fú”,不要错读成“fó”。(区分拂、佛)(2)词语:

A.乌黑光亮 俊俏轻快 活泼机灵(读了这些词,脑中呈现什么画面?)B.一身羽毛 一对翅膀 几痕细线(体会量词的用法)2.课文从几个方面介绍燕子?学生讨论交流。

从四个方面介绍燕子,分别写了燕子的外形、增添生机、飞行、停歇。(板书:外形 增添生机 飞行 停歇)

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悟

师:课文是如何描写燕子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一)体会燕子外形:活泼机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你觉得应扣住哪个词来理解燕子的外形特点?(板书:活泼机灵)

2.你能通过朗读把燕子的活泼机灵表现出来吗?指名朗读。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注重对“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等词的感悟体会)

3.讨论:作者写燕子的外形是从什么写到什么?也就是叙述顺序是怎样的?(体会从全身写到局部的叙述方式)4.试背第一自然段。

(二)感悟燕子:增添生机

1.这段话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色,仔细地读一读相关的句子,边读边想象。2.抓住以下句子体会。

(1)“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对比句子:才下过细雨,微风吹拂着柳丝。读一读,比一比,你体会到了什么? ①“蒙蒙的”“细”写出了春雨的特点,如:如烟如雾;春雨润物细无声;沾衣欲湿杏花雨;像牛毛、像细针。

②“千万条”的“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将柳丝的数量、颜色等描写得淋漓尽致。其实,这一句描写的情景将和我们下一课要学习的古诗意境很相似。引导孩子们读《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2)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想象:“赶集似的聚拢来”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花儿争相开放)3.师:正因为有了这光彩夺目的春天,所以作者禁不住赞叹: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请美读第二自然段,读出春天的“光彩夺目”,读出燕子的为春光增添的“生机勃勃”。

(三)领略燕子飞行、停歇之美

我们从读中感受了燕子的外形美,从读中感受了燕子为春光增添的生机美。那么燕子的飞行及停歇又美在何处呢?让我们把目光聚焦于第三、四自然段。1.赏析燕子飞行之美。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想:燕子是如何飞行的?从哪些句子或词语中感受到?划出你认为好的词语。

(2)交流。

A.“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又快又轻的感觉。杜甫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斜”字不但写出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

B.“掠”写出了燕子飞行的速度很快;身姿灵活。

C.从“唧唧叫着”感受到燕子飞行时的欢快心情。D.“沾”写出了燕子尾尖轻轻点了一下水面。

师:你能把“掠”和“沾”换成其他的词吗?(可能的答案:飞、贴)师:有原来的恰当吗?读一读。

因此,我们在写文章是一定要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文章才有味道,大家才爱看。

(3)让我们齐读这一段,领略燕子飞行的轻快之美。2.领略燕子停歇之美。

师:请同学们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自学第四自然段。

(1)边读边划出你认为好的句子,想想好在哪里?(2)交流。

A.有几队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

(落写出了燕子飞行时疲倦了要休息的样子,比停恰当。)B.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

(“几痕”“五线谱”用得好。“几痕”说明了距离较远,模模糊糊,若有若无。“五线谱”把停歇的燕子看作是自然形成的曲谱。燕子自然成了“音符”。)

比喻修辞:把什么比作五线谱,“停着的音符”指的是什么?(分清本体喻体)

四、小结过渡,读中升华

这节课我们领略了燕子外形之美,飞行之美,停歇时的音乐之美。怪不得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作家写赞美春天的诗文,少不了燕子;歌唱家唱赞美春天的歌,也总少不了燕子。

可以说,如果少了燕子,春天就会失去一半的美。所以说,燕子的到来,为光彩夺目的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

让我们饱含激情,再次齐读课文,唱响春天的赞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

A.乌黑光亮 俊俏轻快 活泼机灵 光彩夺目 B.一身羽毛 一对翅膀 一圈波纹 几痕细线 2.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回顾脉络,点拨观察、写作方法

1.齐读全文。

2.回顾课文脉络,点拨作者的观察、写作方法。

(由近到远,按照燕子的外形——美好春光里的小燕子——燕子的飞行及停歇的顺序)3.作者郑振铎如何做到让文章优美?(细致观察、丰富想象、细腻表达)

三、指点背诵方法

1.背诵本课,可以按照课文脉络来背诵,记住每段话中描写的先后顺序,如,第一自然段由全身到局部(由羽毛到翅膀到尾巴)的顺序。第二自然段由春天的细雨、微风、柳丝、草、花到燕子的顺序背诵。2.试背全文。

四、指导识记生字。

1.出示本课生词: 赶集、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音符、演奏、赞歌、沾了一下水面、飞倦了 2.自己观察识记,集体点拨。“聚”的下面不要写成“水”; “尖”上小下大;

“稻”右下部第一笔是撇,中间横没有连着; “演”字里面有一横,写时不要丢掉; “倦”字的右下不要写成“巳;

“漾”的下部分是“永”,而不是“水”。3.师根据需要范写,学生书写练习。4.自评互评。

作业布置: 1.积累语言练习: 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2.摘抄一些描写春光的句予。3.背熟课文。

板书设计: 燕子 外形:活泼机灵 增添生机

飞行之美 停歇之美

教学反思:

第四篇:最新一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春夏秋冬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正确认读本课词语,认识雨字头和双耳旁。

2、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能主动积累四季的词语。

3、体会四季景色的不同。教学重难点:识字理解词意。

课前预习:1)读词语 2)给生字口头组词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二、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三、自主学习:

1、自由读课文,不会的字多读几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字。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错误读音)

3、同桌互查(认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四、检查自学情况:

(一)读词识字: 1.出示文中四季图。

(1)观察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春风 夏雨 秋霜 冬雪(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 冬 翘舌音:霜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二)借助偏旁识字:霜和雪

(1)交流:生活中大家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2)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

(3)相机识记生字“霜、雪”。认识部首“雨字头”,你还知道哪些带雨字头的生字?

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三)读词解词识字:春风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飘(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3)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5)了解“霜降”。认识部首左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6)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有感情地齐读第二组词。

(四)教学词串:青草

红花

游鱼

飞鸟

池草青 山花红 鱼出水 鸟入林(1)出示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语,相互正音。(4)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五)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换偏旁法:如“雪—霜” 比较识记法:如“入—人” 加一加:如“洛—落、票—飘” 通过形象演变识记:如“飞”字,可以想象成鸟的形状等。

五、多种形式读。

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读给同桌的小伙伴听。

六、课后检测:

板书设计:

1、春夏秋冬

春风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飘

池青草 山花红 鱼出水 鸟入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复习巩固本课生字、新词,会写7个生字。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二、复习生字:

1、做游戏:我读你指。

2、小组长检查识字情况。

3、给生字组词。

4、反复朗读,加强巩固

1)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可以按照课文顺序读,也可以打乱顺序自己调整读。2)班内交流读。

方法1:按照词语——词组——词语——词组的顺序。

方法2:调整次序,如:春风—春风吹 夏雨—夏雨落 秋霜—秋霜降 冬雪—冬雪飘 3.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读。

三、小小书法家,书写要规范。

1、出示要写的生字,自由“读帖”,说说你的发现。

2、师范写生字,学生仿写、练写。师生评价。

四、课堂检测:

2、姓氏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正确认读本课词语,认识弓字旁、走字旁和金字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识字。

课前预习:1)读课文 2)标小节 3)给生字口头组词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二、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三、自主学习,了解儿歌。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遇到读不准的生字,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

3.自由朗读儿歌,一边读一边想:儿歌一共几小节?从中读懂了什么? 4.指名朗读,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四、开展游戏,趣味诵读。(一)诵读第一节。1.各自读、齐读第一节。2.了解第一节的姓氏介绍方法。

出示:什么李?木子李。什么张?弓长张。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1)说说发现了什么。(用把字拆开的方式来介绍姓氏。)(2)出示几个姓,学生尝试拆解。如“章—立早章”“吕—双口吕”“林—双木林”“陈—耳东陈”“黄—草头黄”等。

(3)齐读第一节。同桌用玩拍手游戏的方式朗读第一节。3.采用不同的方法讲述。

(1)除了拆字法,还有什么方法也能讲清自己的姓氏呢?

(2)照样子说一说。出示:你姓什么?我姓方。什么方?方向的方。①师生问答。②学生同桌之间游戏问答。(二)诵读第二节。

1.引读:师:中国姓氏有很多—— 生: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指导读好“郑”字,它的韵母是后鼻音。2.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姓氏,接一接。3.认识复姓。(1)跟着老师读好复姓。

(2)教师介绍复姓。师生补充自己知道的复姓。

四、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张”“赵”“钱”,学习新部首。(1)指名朗读生字。

(2)介绍部首:“弓、走、钅”。说说一个字在做部首时和原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2.小组合作交流。

国:四四方方一个框,里面住着小玉儿。(猜谜法)方:“放学”的“放”去掉反文旁,就是方。(熟字拆解法)双:又又成双。(部件组合法)王:王王王,王丽的王。(介绍班级同学姓氏法)3.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开火车读。4.比一比,看谁组的词语多。(把生字进行组词。)

五、多种形式读。

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读给同桌的小伙伴听。背诵课文。

六、课后检测:

板书设计:

2、姓氏歌

木子李 古月胡 弓长张

口天吴 双人徐 言午许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复习巩固本课生字、新词,会写7个生字。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二、复习生字、新词:

1、做游戏:我读你指。(认读生字、词语)

2、小组长检查识字情况。

3、给生字组词。

4、反复朗读课文,加强巩固。1)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2)班内交流读。

三、小小书法家,书写要规范。

1、出示要写的生字,说说你的发现:

2、师范写生字,学生仿写、练写。

四、总结:学了这一课,大家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检测:

3、小青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掌握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正确地认读本课的词语,认识病字旁。

2、正确地朗读课文,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教学重难点:识字理解词语的意思。课前预习:1)读课文 2)画词 3)口头组词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二、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1、说说你对青蛙有哪些了解。

2、青蛙穿着绿衣裳,你知道它的名字中哪个字表示的是绿色的意思吗?(青)

三、自主学习:

1、自由读课文,不会的字多读几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字。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错误读音)

3、同桌互查(认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做识字游戏:你读我指。

2、齐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读字,并组一个词。

3、拓展:还有哪些带有“青”的形声字。

4、观察“清”“晴”“睛”“情”“请”的特点,了解性生字特点,通过偏旁识字。

5、识字歌谣:草青青 河水清天晴朗 好心情 眼睛亮 请你来

6、怎样区分“睛”和“晴”?

1)“晴”:太阳出来就表示天气晴,所以是“日字旁”,表示与太阳有关。

谁能给“晴”找个相对的朋友?——阴 扩词:雨过天晴、晴空万里。(练习说话)2)“睛”的部首是“目字旁”,表示与眼睛有关。

7、交流汇报识记其他生字:眼 保 护 害 事 让 病

五、多种形式读。

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读给同桌的小伙伴听。背诵课文。

六、总结:青蛙是捉害虫的小能手,更是庄稼的好朋友,我们要一起保护小青蛙,回家把这首儿歌背给你们喜欢的人听,让他们和我们一起保护小青蛙吧!

七、课堂检测:

板书设计:

3、小青蛙

保护 爱护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本课生字、新词,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二、巩固生字。

1.挑战过关。(认读生字)第一关:读读带拼音的生字。第二关:去掉拼音认读生字。

第三关:读读你手中的生字卡片,遇到不会的及时请教身边的同学或老师。第四关:读老师手中打乱顺序的生字卡片。第五关:开火车读,看看哪组最棒。2.找朋友游戏。

一名同学手中拿着一张生字卡片,其他同学要快速找到这个生字的形近字卡片,然后站在一起,同时要用自己的生字卡片上的字组一个词语。

3、组长检查识字情况。

三、反复朗读课文,加强巩固。

1、小组读课文。

2、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青、清、气、晴、情、请、生”。2.学生认读生字,给它们按结构分一下类。

上下结构:青

左右结构:清 晴 情 请

独体字:气 生

3、出示要写的生字,说说你的发现:

4、范写生字,学生仿写、练写。

五、总结:学了这一课,大家有什么收获?

六、课堂检测:

板书设计:

3、小青蛙

青 请 清 晴 情

4、猜字谜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认读本课词语,认识又字旁、两点水。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能说出自己是怎么猜出谜底的。

3、有收集谜语或自编谜语的兴趣。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课前预习:1)读课文 2)用生字口头组词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认生字组词读句子。

二、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三、学习第一则字谜。

1.指生读第一则字谜。生评议。2.赛读。

3.相机学习生字“相、遇、喜、欢、怕”,认识“又字旁”。(1)指多个学生领读词语:相遇 喜欢 最怕

(2)同桌互读三个词语,并分别用“相遇”“喜欢”和“最怕”说话。

(3)导学:谜语中说的是“谁和谁相遇?”“什么喜欢什么?”“什么最怕什么?”(4)小组内认读生字并交流识记方法。(5)汇报交流,相机指导:

①“相、欢、怕、遇”可以用“加一加”“猜字谜”等方法识记。②“喜”可以用“猜字谜”“扩词”等方法识记。4.指导朗读:男女生赛读第一则字谜。5.指导猜谜。

(1)导学:谁来猜猜谜底?(生:秋)说说你为什么会这样猜。(2)揭底:我们来看看谁猜得对呢?(出示谜底)评一评。(3)导学:哪些同学猜错了,说说你猜错的原因。

(4)朗读:多有意思的字谜呀!让我们再读读吧!边读边回想谜底是怎样猜出来的。

四、学习第二则字谜。1.指生读第二则字谜。

2.相机学习生字“言、互、令、动、万、纯、净”。

(1)指多个学生领读短语:互相尊重 令人感动 万里无云 纯净透明(2)同桌互读四个短语,选择喜欢的两个短语说话。(3)导学:把四个短语放回到谜语中还能读好吗?(4)学生小组内认读生字并交流识记方法。相机指导: ①“动、纯、净”是左右结构,“令”是上下结构,可用“加一加”“猜字谜”方法识记。②“言、互、万”是独体字,可以用“扩词”“识记笔画”等方法识记。3.指导朗读:男女生赛读第二则字谜。4.指导猜谜。

(1)导学:谁能猜出谜底?(生:青)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猜。(2)揭底:我们来看看谁猜得对呢?(出示谜底)(3)导学:哪些同学猜错了,说说你猜错的原因。(4)朗读:多有意思的字谜呀!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吧!(三)巩固生字。

1.挑战过关。(认读生字)第一关:读读带拼音的生字。第二关:擦掉拼音认字。

第三关:读读你手中的生字卡片,遇到不会的及时请教身边的同学和老师。第四关:读老师手中打乱顺序的生字卡片。第五关:开火车读,看看哪组最棒!2.创编字谜:指导学生同桌合作编字谜。

五、指导书写.1.课件出示生字:“字、左、右、红、时、动、万”。2.学生读字。

3.导学:这几个生字宝宝,你能给它们按结构分类吗? 上下结构:字 半包围结构:左 右 左右结构:红 时 动 独体字:万

4.根据结构特点,看老师范写,抓住关键笔画,重点指导“字、右、红”的书写。

5、独立写字。

六、总结:学了这一课,大家有什么收获?

七、课堂检测:完成小状元 板书设计:

4、猜字谜

秋 请 情 晴 睛 口语交际

听故事,讲故事 教学目标: 1.认真倾听《老鼠嫁女》的故事,听后能够复述故事。

2.掌握并运用听故事和讲故事的要领,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风格,养成倾听与表达的习惯。课前准备: 1.相关图片、视频、录音、头饰等。(教师)2.了解生活中各种角色最强和最弱的方面。(学生)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听听这段音乐,人们好像在干什么?哦,原来是老鼠在嫁女儿,(出图)老鼠爸爸要把女儿嫁给最神气的人。他找到了太阳、乌云、风、围墙、老鼠、猫,到底哪个是最神气的新郎呢?

2、这里有一个故事,听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们就知道新郎到底是谁了,这个故事的名字叫“老鼠嫁女”。

二、倾听故事,了解内容。

1、学生边看图边听故事,想一想:故事中的老鼠夫妇想把女儿嫁给谁呢?最后谁成了老鼠夫妇心目中最强的新郎呢?

2、汇报交流:

1)故事中老鼠想把女儿嫁给太阳、乌云、风、围墙、老鼠和猫。2)你听得真仔细!你知道谁最后成了新郎吗?最后猫成了老鼠的新郎。

3)小朋友们听得很认真,很轻松地就找到了故事中的所有角色,还知道谁是最后的新郎了。4)听故事就应该听仔细,才能记得牢。老师把这些新郎人选都请到了黑板上,你们能结合生活,说说它们最强的本领是什么吗? 5)学生同桌交流,自由说说主要内容。

三、学讲故事,把握内容。1.教师示范讲故事,学生发现要领。

1)下面请你们再听老师讲一遍故事,仔细观察,看看老师是怎样讲故事的。2)同学们要记住,讲故事时的语言一定要清楚,表情丰富,有的地方还加上动作。2.学生试讲第一节,师生评议。

1)请你自己试着讲讲第一幅图画上的内容。

2)从前,有一对老鼠夫妇,他们养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儿,他们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就想,一定要给女儿找个最好的新郎,嫁出去。

3)你讲得真好,“从前”这个词用在故事的开头,很恰当。这个故事开头不错,下面我们按照图画上的内容继续讲故事,请你们先自己试着讲一讲,再讲给同学们听。3.学生结合图画自主讲故事,学生评价。1)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的语言。

2)谁愿意先来讲讲这个故事?你的小手举得最高,你来试试。3)指名讲:

大家好,我来给大家讲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老鼠嫁女”。又是敲锣鼓又是吹喇叭,咦,这是谁家在办喜事啊?原来是老鼠家有个女儿要出嫁。老鼠妈妈问老鼠爸爸:“我们的女儿嫁给谁啊?”老鼠爸爸是个老糊涂,说了一句糊涂话:“谁最神气,我们的女儿就嫁给谁。”老鼠爸爸去问太阳:“太阳,太阳,你是不是世界上最神气的人呀?”太阳说:“乌云会遮住我,看见乌云我就害怕。”老鼠爸爸又去问乌云,乌云说:“大风会吹走我,看见大风我就害怕。”老鼠爸爸又去问大风,大风说:“围墙会挡住我,看见围墙我就害怕。”老鼠爸爸又去问围墙,围墙说:“老鼠会打洞,看见老鼠我就害怕。”“噢!太阳怕乌云,乌云怕大风,大风怕围墙,围墙怕老鼠,我们老鼠怕谁呀?”老鼠爸爸想了想,乐得笑哈哈:原来猫咪最神气,女儿应该嫁给他。又是敲锣鼓,又是吹喇叭,老鼠女儿坐花轿,一抬抬到猫咪家。过了几天,老鼠爸爸和老鼠妈妈到猫咪家去看女儿,可是女儿在哪儿呀?他们就去问猫咪,猫咪拍拍肚子说:“我怕别人欺负她,啊呜一口吞下了她。” 4)评议:

师:这个故事讲得太精彩了!谁能说说精彩在哪里呢?

生1:讲故事的声音很洪亮,我们听得很清楚,故事的内容十分生动,让大家越听越爱听。生2:他讲故事时先问好,又说了故事的名字,这样做很有礼貌。生3:他按照图画顺序讲故事,结尾处是自己想象着加上去的。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听出了这么多讲故事的小窍门,尤其是讲故事时自己发挥想象这一条,值得我们学习。

四、表演故事,升华理解。

1、既然大家这么喜欢这个故事,下面我们来试着演一演,请小朋友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表演这个故事!

2、小朋友们,我看到大家在小组中表演得绘声绘色,十分热烈,下面哪一个小组愿意到前面来为大家表演故事?老师来做音响师,帮忙放音乐。

3、指一组到前面表演故事,师生评议。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小朋友们学会了怎样听故事,讲故事,只有会听才能会讲,希望你们成为善于倾听,乐于交际的有心人。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巩固声母,读准音,认淸形,会背诵并默写声母表。

2.借助拼音和情境识记生字,加强语言积累,进行逻辑思维训练。3.借助“读一读,写一写”,认识并巩固带有韵母an和ang的字。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认读词语。

二、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三、趣味识字:

1、导学: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天气?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学生汇报知道的天气,老师把你们刚才提到的描写天气的词语写出来,你们还能准确地读出它们的名字吗?

3、课件出示《识字加油站》中的字词带拼音。(1)学生自由认读。(2)小组内比赛读。(3)全班比赛读。

4、学生自由读生字并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5、汇报交流。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1)按结构进行归类识字。

左右结构:阴、阵、冰、冻 上下结构:雷 独体字:电夹 2)按部首进行归类识字。

耳刀旁:阴阵

两点水旁:冰冻 3)字谜识字:大雨大雨真正大,盖过大田还不大。(雷〉

四、字词句运用:

同学们,接下来我们—起走进“字词句王国”,进行闯关^1^。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一关一一读记大关。(一)第一关:读记大关。

1、出示:汉语拼音字母表。

2、导学:同学们第-关有三个要求,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闯关要求:1)能够正确认读字母。2)能按顺序背诵字母表。3)能默写字母表

3、学生在小组内比赛识记和默写字母表。

4、汇报交流。

(1)小组举行背诵字母表接龙游戏。(2)各小组推选代表进行背诵比赛。(3)进行连接错乱的字母闯关游戏。(4)填空比赛。各小组推选-名代表到前面填写,其他学生在练习纸上填写。(出示字母表,适当缺少大小写字母)

(5)默写声母表竞赛。比一比:哪个小组全对的多。成功闯过第一关!(二)第二关一一读写大PK。

1.导言:瞧,第二关用石头排成的小路多么奇特!〔出示“读-读,写-写”的生字〕 2.同学们先自己读读这些字,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1)学生自己各自读石头上的字。(2)同桌之间互读。(3)全班比读。

4、学生自由练写,展评指导。

(三)第三关:读一读。

1、老师范读,学生说体会。

2、学生朗读,要求:借助拼音把每个字读正确。

3、比赛读,评议。

4、说一说儿歌中提到了哪些地方?它们有什么不同?

5、导学: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它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6、练习背诵。

五、课后检测:

3.第二关我们必须读准每个石头上的生字,才能顺利过河!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异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激发学生书写汉字的兴趣。2.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丰厚学生的文化积淀。

3.正确、有感情地朗读短文,了解生活中相互联系的事物,感受朋友在一起时的欢乐。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二、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三、书写提示:出示:白回国

1、指生领读生字。

2、导学:你们知道这几个字的书写规则是什么吗?

3、小组讨论试写。

4、汇报交流。这儿个字的笔顺规则:先外后内再封口。

5、学生范写。其他同学练写。

四、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练读,同桌互读,全班比读。

2、小朋友们,你们发现它们的特点了吗?你们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成语呢?

3、交流特点并说说自己知道的关于春天的成语。

4、学生在小组内合作,用描写春天的成语讲故事。

推荐代表全班交流:

五、和大人一起读。

1、同学们,生活中你知道谁和谁好吗?

学生自由发言。如:我和妈妈好,哥哥和弟弟好。

2、除了人,你还知道谁和谁好吗?今天,我带来一首关于好朋友的儿歌,名字叫“谁和谁好”。

3、同桌互相读,如果同桌朗读时遇到了困难,请你帮助他解决。

4、检查朗读。(1)指学生朗读。(2)男女生比赛读。(3)全班比赛读。

5、你知道谁和谁好吗?他们是怎么样好的?自己想一想,然后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6、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藤和瓜好,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① ② 谁和谁好? 学生汇报。③ ④ ⑤ 为什么“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汇报交流。因为它们住在一起,离得近天天在一起,所以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指导朗读。

你还知道了谁和谁好?儿歌里还说到谁和花好? 学生汇报。

蜜蜂做了什么?花又做了什么?

汇报交流。花里面有花粉,蜜蜂每天都去采花粉,然后带回家酿成香甜的蜂蜜。相机指导朗读。

仔细看,还有谁和谁好? 学生汇报。

导学:风做了什么?云怎样做? 汇报交流。风往哪里刮,云往哪里跑。相机指导朗读。

仔细看,还有谁和谁好? 学生汇报。

小朋友之间又做了什么?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汇报交流。我和小朋友好,大家唱起歌,开心又快乐。相机指导朗读。(2)蜜蜂和花好,蜜蜂来采蜜,花儿仰脸笑。

① ② ③ ④ ⑤

(3)白云和风好,风往哪里刮,云往哪里跑。

① ② ③ ④ ⑤

(4)我和同学好,大家唱着歌,一起上学校。

① ② ③ ④ ⑤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儿歌。

7、拓展:你还知道谁和谁好,仿照儿歌的形式说一说吧!

四、总结:

今天,我们的旅途充满乐趣,也学会了很多的知识。这节课你又学会了什么?回家和爸爸妈妈说一说。

五、课后检测: 读读童谣和儿歌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阅读童谣和儿歌,在交流阅读感受的过程中体验阅读的乐趣。

2.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产生读童谣和儿歌的兴趣,学会与人分享阅读的乐趣,养成独立进行课外阅读童谣和儿歌的良好习惯。

3.在充分的阅读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2.学生和家长一起读书,并准备一本童谣或儿歌的书带到学校。教学过程

一、背诵童谣,激发情感。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童谣或儿歌吗?把你喜欢的一首童谣或儿歌背给大家听听。2.从你们洋溢着快乐的小脸可以看出,儿歌和童谣真的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快乐!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快乐读书吧》,分享童谣和儿歌带给我们的幸福和快乐!

二、尝试提问,感受阅读。(一)学习童谣——《摇摇船》。1.读读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2.同学们真会学习,能提出很多的问题。下面你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读读童谣,从中找到答案。3.出示学习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童谣。(2)和同桌比比谁读得最正确。

(3)带着问题再读童谣,看谁解决的问题多。4.汇报交流。

(1)指学生比赛读童谣。引导学生正音。

(2)学生尝试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互相补充,鼓励学生说完整的话。(3)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问题?

外婆为什么叫“我”好宝宝?

摇船怎么会摇出那么多好吃的?

① 对呀,明明是摇船,怎么还摇出好吃的了?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② 学生尝试解答。

③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童谣。7.指导学生比赛背诵童谣。(二)自学儿歌——《小刺猬理发》。1.学生按要求自学儿歌。2.汇报交流。

(1)指学生比赛读儿歌。

(2)学生尝试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学生互相补充,鼓励学生说完整的话。(3)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问题?

为什么小刺猬最后成了小娃娃呢?(如果学生提不出来这个问题可以老师问。)①问题提得真好,是呀,明明是小刺猬,最后怎么成了小娃娃呢?谁能帮他解答这个问题? ②学生尝试解答。

③老师追问:男孩子头发长了就像小刺猬,你看见过谁的头发像小刺猬吗?

④对呀,男孩子头发长了就要去理发,那女孩子头发长了,又一直不理发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说出要留长头发的话,平时要勤洗头。)⑤小结:

天气渐渐热了,小朋友的头发长了,容易出汗,也容易生小虫子,有的头发弄到眼睛里,细菌也会影响我们的视力,所以我们要经常洗头、经常理发。小刺猬是怎样理发的? ①学生尝试解答。

②导学:你们有没有去过理发店理发呢?理发师是怎么给你理发的?(自由说,出示词语:嚓嚓嚓,引导学生边说边做动作。)(4)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但能提出问题,还能解决问题。小刺猬去理发后变干净变漂亮了,我们以后可一定要经常洗头发,经常理发,这样你们才能健健康康、漂漂亮亮的!7.指导学生比赛背诵儿歌。8.听儿歌,边跟着做动作边唱。

三、借助插图,学会分享。

1.出示课文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说了什么? 2.与人分享是一种快乐,下面就和小组同学像书上的小朋友那样学会分享!3.小组合作交流:

在小组里读一读或背一背自己喜欢的儿歌或童谣,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谈谈自己对童谣或儿歌的感受是什么。如果有的同学也会这个儿歌或童谣,可以进行补充或表达自己的读书感受。

4.和同学交换自己带的书,也可以和同学一起读一本书。

四、布置作业。

1.请爸爸、妈妈带你到书店逛一逛,选一选自己喜欢的童谣或儿歌。2.把自己喜欢的童谣或儿歌背给喜欢的人听。

第五篇:六年级语文单元试卷

六年级的学生语言能力有着一定的基础,语文理解能力有所提高,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语文单元试卷,欢迎参考阅读!

一、积累运用(29分)

1、看拼音写词语(10分)

là zhú sū xǐnɡ mò shēnɡ bō ɡuānɡ línɡ línɡ

()()()()

táo zuì jì lù pǔ xiě qiè qiè sī yǔ

()()()()

2、形近字组词。(5分)

茵()育()普()键()蜡()

菌()盲()谱()健()腊()

3、选择正确的读音,请用“ ”标出。(2分)

绷(běnɡ bēnɡ)着脸 佣(yōnɡ yònɡ)人

入场券(juàn quàn)肖(xiāo xiào)像

4、用带有“清”字的词语填空。(3分)

如:(清爽)的天气

()的溪水()的足迹()的汽水

()的回答()的叫声()的月光

5、先把词语补补充完整,然后选词填空,使句子完整通顺。(5+4分)

不同凡()余音绕()古色古()()血搏杀 可见一()

独()匠心 妙笔生()脍()人口 巧()天工 雅俗共()

我们可以用()来赞美伯牙的《高山流水》、贝多芬的《月光曲》,用()来赞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当我们看到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时,我们可以说();而当我们读到一篇好文章时,我们可以说()。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13分)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读了这两句我明白了()

2.冯梦龙根据伯牙绝弦的故事创作了《 》,收在《 》中。

3.我知道古今交友的名言名句:()(2分)

4.《月光曲》是 创作的,他被尊称为。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如:《 》《 》《 》。

5.《月光曲》文中第九自然段,皮鞋匠听着()弹奏的优美旋律,想到了()和(),在皮鞋匠的心中有三副画面,一是月亮升起,的海面,二是月亮升高,三是刮起大风,的海面。从皮鞋匠的联想可以想象到当时的音乐是时而()时而()时而().三、按要求写句子。(12分)

(1)忽然看见松鼠跳上餐桌,叼起一块面包皮,跳上了大柜顶。(仿写连动句)

(2)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全成一句话。文明的语言能够沟通人们的心灵。文明的语言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3)独脚海鸥只有一只脚,停落时得扇动翅膀保持平衡。(改双重否定句)

(4)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缩句)

(5)五年的时间过得很快。(改为夸张句)

(6)他被评为了“三八红旗手”的光荣称号。(修改病句)

四、阅读理解(16分)

① 我见过雍容华丽的牡丹,也见过高贵清雅的菊花;见过婀娜多姿的水仙,也见过出污泥不染的荷花;见过朴实无华的小麦花、高粱花,也见过光彩照人的英雄花…… ②(),在我记忆深处,使我终生难忘的却是这样的一种花;它不是开在阳春三月,而是开在寒冬腊月;它不是开在花坛暖房,而是开在冰天雪地;迎接它迎接它出生的不是和煦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北风;滋育它成长的不是春雨秋露,而是人们的眼泪和心血。

③它,就是献给周总理的花。

④那是一九七六年一月的一个夜晚,我刚刚下了车,便赶到天安门广场,去向总理表达心中的哀痛。夜色中,广场更加肃穆了,仿佛天空和大地都披上了黑纱。纪念碑下,花圈如海,哀思如海,总理的功德如海!松柏林间,白花似雪,情贞似雪,总理的节操似雪!敬爱的总理啊,您把一生献给人民,您赢得了人民的无限敬重,人民对您无限地眷念!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英雄豪杰可谓多矣,可又有哪个人的去世像我们的总理这样,使八亿人哀痛欲绝,同声痛哭?千万朵圣洁的白花,顶着寒风,冒着霜雪,凝结着爱和恨,满载着哀和愁,在祖国的大地上,为我们敬爱的总理盛开了。

⑤眼泪,是人民感情的流露,它只能为人民崇敬的英雄飘洒;白花,是人民心意的寄托,它永远属于我们的总理啊!

⑥我含着眼泪,走向那缀着白花的柏树丛。一朵普通的纸花,下面是一张纸条:悼念敬爱的周总理——您的儿女。这是最普通的花,但又是最珍贵的花。它像牡丹一样华美,它像菊花一样高雅,它像水仙一样情深,它像荷花一样纯洁。这是没有生命的花,是纸做的花,但又是最富于生命的花,它跳动着八亿人民的脉搏,它抚慰着周总理不朽的英灵,它具有着火山爆发的能量!敌人怕它,人民爱它!这是怀念之花,更是斗争之花,骄傲之花。

1.第①自然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作用是。(2分)2.第②自然段的括号里加一个表示转折的关联词,最恰当的是(1分)

3.第④自然段中画出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是,表达。(2+2分)

4.第⑤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了 的作用。(2分)

5.(1)“这是最普通的花,但又是最珍贵的花”含义是

。(2分)

(2)“这是没有生命的花,是纸做的,但又是最富于生命的花”,说它“是最富于生命的花”的原因是,请在原文中用“——”画出来。(2分)

6.在文中用“﹏﹏﹏画出一个拟人句.(1分)

7.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横线上。(2分)

五、习作家园。(30分)

生活是万花筒,它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十二三岁的你同样拥有一片蓝天,一方乐土。在那里你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着,用自己的智慧假造着。那里的一切都让你着迷,令你陶醉:读书、踢球、画画儿、手工制作、集邮、种花、养兔……你一定享受了无限的乐趣,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性情。请你以“

真让我着了迷”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写出你的真实感受。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字数不少于400。

下载外国语六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试卷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外国语六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试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第一单元练习

    第一单元 填空 1、青春期男女______最先出现快速生长。 2、青春期除了身高突增之外,另一个特点就是____________的开始。青春期女生约到13周岁的时候,会发生____________初潮,......

    七年级下第一单元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一、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1、能口头复述故事情节,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2、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名人传记,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七年级下第五单元语文检测试卷[模版]

    七年级下第五单元语文检测试卷审核人:语文备课组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全卷满分100分(含卷面书写2分),共四大题,22小题;考试时间120分钟;答案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做在答题卷相......

    苏教版四年级下第三单元语文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gōng jìngjǔ jiànān wēishèn zhngmáo lútuī jiànzhēng fájǔ shǒuhuāng rán dà wù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掉( )悼( ){辅( )铺( ){堆( )谁( ){避......

    六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检测题

    六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检测题班级 姓名计分凡卡说:“等我长大了,我会照顾您,谁也不敢来欺负您。” 一、看拼音写词语。 3.缩写句子。 xiá zidǎ jiǎotián mìshâng dàn shù......

    八年级下第一单元语文检测试题

    八年级下第一单元语文综合试题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题(14分)1、选出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项()A.呻吟(shēng xíng)蜿蜒(yán)掠起(luè)秀颀(qí)B.晕圈(yùn)纵横决荡(hèng)外壳(ké)奇崛(jué)C.......

    语文五年级下第一单元单元教学反思

    这一单元的课文围绕“儿童生活”这一文化主题,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在单元尝试教学的大背景下,为节省课时,充分拓展学生阅读量,我将本单元的《槐乡......

    六文下第四单元试卷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题 班别姓名成绩 第一部分:基础与积累(30%) 一、请认真地读拼音,端正地写词语。(5分) róu zhòudònɡ jiānɡchōu yēɡuāi qiǎoyìnɡ b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