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时间:2019-05-13 04:26: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培养小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培养小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第一篇:培养小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专题阶段性小结

--------培养小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十一小潘晓翠

培养小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及对信息工具的掌握和运用等,日益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语文是各学科的基础,它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信息素养的培养,是值得关注的一大问题,学生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中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并能在学习中通过各种学习方式,加工、处理、评价和运用信息,是提高学生整体语文信息素养的关键所在。

一、利用语文阅读课培养学生搜集处理性息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阅读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经,阅读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渠道。语文教材中有少不作品,为学生搜集处理信息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我从未放过一次可以提升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力的机会。如:教学《蟋蟀的住宅》,引导学生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搜集描写昆虫的有关文章,更广泛的了解昆虫。这样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更深层次的升华了文本。交流之后把搜集的资料做成个性化作业集。通过搜集资料不仅使得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能够 “发言”的机会,都能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且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 利用阅读链接课培养学生搜集处理性息的能力。

小学语文链接式阅读教学以教材为原点,挖掘文本中蕴含的文化因子的辐射作用,以师生为资料链接的双主体,共同探寻相关阅读材料,并在这些参照文本的交互印证下,或体验、或证实、或演绎课文中已有的观念,使阅读的触角伸向文本的文化源头、作者的生命经验、学生的生命体验。链接式阅读教学以“脚本解读——链接加厚——解读副本——主题提升”为课堂教学基本操作模式,使语文教科书的学习与课外阅读有机地链接,完成立足于文本,又超越于文本的深层解读。由于阅读链接是课内与课外,文本与其它素材的连接,这就为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建立了广阔的空间,也成为了我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力的主阵地。例如教学行走四方这一阅读链接,我让学生们搜集名胜古迹资料、图片,并制成幻灯片课上进行介绍交流。学生们课下搜集资料并进行整理,很多同学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景观做了幻灯片:有自然景观:四川的九寨沟组图配有文字介绍、新疆的天山组图配有文字介绍、桂林、呼伦贝尔大草原、黄山------有人文景观:敦煌莫高窟、布达拉宫、秦陵兵马俑、中国名楼------一张张精美的幻灯片,无不凝结着学生们的心血和汗水。同时我还布置学生搜集写景的文章、1

古诗词、学生搜集了《桂林山水》、《荷塘月色》、《春》、《绿》、《岳阳楼记》《望洞庭》等。通过一系列的资料让学生跨越时空体会“神游”的乐趣。通过阅读课内和课外内容,让学生有一种亲身触摸的感觉,弥补了他们不能亲身经历的遗憾。同时又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利用班级文化建设既语文实践课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引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具有无形的教育功能、激励功能、制约功能,这些功能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就会加速班级的快速发展。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已成为我们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而在营造班级文化氛围的过程中教室的布置,则可以作为语文实践课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力的良好契机。因此在每次的班级文化建设中,班级布置这一块我都放手让学生去做,我只提供文化主题,和一些简单的想法。至于班级文化布置的内容、全部由学生具体实施。例如在四年级下学期第一期班级文化建设中,我提出了我们阳光中队班级文化建设的主题后,简单的讲了讲我的设想,然后分组放手让学生搜集整理资料进行班级文化布置,一开始我只是想锻炼锻炼学生,没期望他们做得有多出色。然而学生布置的教室却让我大吃一惊。

在后边的板报墙上,左边是新星展示台:本期榜上有名的是刚刚评选出来的读书星,及他们阅读的书目和读后感。制作这个版块的同学将评选出来的读书星用数码相机拍了照,存在电脑里,又让读书星们将读过的书及读后感发到班级博客里,然后组合到一块,制成了一张张精美的小报,张贴在了板块中。这些星星的光芒,激起了全班同学读书的热潮。

中间是走进名家:介绍的都是学生们自己搜集整理的中外名家和他们的作品。有矛盾和他的作品《白杨礼赞》;朱自清和他的作品《荷塘月色》、《春》、《绿》;有冰心奶奶和他的作品《一只小鸟》;另外还有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和他的作品《海燕》等。这些小报图文并茂,给人以美的享受。让欣赏他的人和名家对话,懂得要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的信息优势,突出它的 “学科性”----即它只是语文课和“不可替代性?”----即运用这种环境的教学设计、教学手段、教学效果,是非信息环境所不能替代或不能取得的。帮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利用信息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完成对所学知识的体认,从中培养终身学习所需要的信息素养,为培养适应未来信息化社会所需的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第二篇:如何培养小学生阅读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更是一个人才竞争的社会。“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纲要中强调通过课程改革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信息搜集和处理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具备这四种能力是时代的要求,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能力,才能为其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如何加强对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语文信息素养的培养,是值得关注的一大问题,小学生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中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并能在学习中通过各种学习方式,加工、处理、评价和运用信息,是提高学生整体语文信息素养的关键所在。

一、指导搜集资料

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信息又充满着好奇。教师应紧紧地抓住这份好奇,结合有关内容,引导学生去关注信息、搜集信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收集资料是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研究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收集资料一方面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养成敏感的信息意识、形成收集利用信息的能力和信息道德。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一般在这么几个阶段有收集资料的活动:活动前收集资料——确定活动主题,在活动主题确定以前,学生能从平时收集到的资料中发现一些问题,挖掘活动主题;活动中收集资料——深化活动主题,解决具体问题,活动主题确定以后,要围绕主题来收集资料,与自己活动主题无关的资料要尽量舍弃,或者留着作为以后的活动材料,收集的资料为本次活动的主题服务;活动后收集资料——拓展活动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是可以继续拓展和延伸的,如果我们在活动中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新主题,可以继续深入研究下去。收集资料的另一目的是看看别人是怎样阐述有关问题的,从他们的阐述中得到启发,从而迸发出自己的思维火花。1.激

一、搜集资料的兴趣。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兴趣在人的行动中是最具活力的主观因素。对于年龄小、自制力较差的小学生来说,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让小学生主动去搜集资料,只是形同虚设,难以达成理想的效果。为了激发学生搜集资料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经常坚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利用现有资源,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通过收看电视节目、广播、报刊杂志、图片、图书、网络等等,记住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把自己收获到的信息用简短的几句话讲给大家听。让讲信息成为每天同学们不可少的一个功课。同学们在热烈的气氛中获取了许多知识,经过长期锻炼,学生的速记能力会越来越强,思路会越来越清晰,表达会越来越流畅。

2.帮助学生建立搜集信息资料的意识。

对于学生来说,养成搜集信息利用信息的习惯、掌握搜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方法,比获取信息本身更重要。开学初,教师与学生一起翻阅教材寻找搜集信息的点。如:根据二年级下册《识字2》一课和第七单元的课文特点,请学生搜集有关风景名胜、旅游胜地、少数民族的节日等信息资料。根据教材第三单元多是关于动物的童话和寓言的特点,请学生搜集几篇童话和寓言,教师精选一部分张贴于班级墙壁上。根据教材第五单元多是名人的故事,请学生搜集几则中外名人的小故事,互相说一说。再有就是根据学生的兴趣,把他们分成若干个搜集小组,明确每组的搜集目标,使学生增强搜集信息的意识。另外,在班内建立奖励机制,设立搜集小能手奖、勤劳小蜜蜂奖,举办专题展示会,培养学生逐渐养成搜集信息的习惯。

3.为学生指明搜集信息资料的内容和渠道。

新课程强调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学会搜集整理信息,对于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具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学生有了搜集信息的意识和兴趣, 那么怎样查找?到哪里去查找?这时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示范,打开学生们的思路,搜集各式各样的信息资料。当今社会,信息渠道多样,因此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从图书馆(室)、报刊杂志、电影电视媒体、网络等方面去搜集资料,而且还应教会学生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等,随时发现身边有价值的资料为我所用;既要重视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资料的搜集,也要重视与文章有关的其他资料的搜集。如作者简介、作者的创作风格、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文章中的有关人物、事件等;不光只局限于文字资料,还应有图片、音像等资料。这样对于文章的理解和把握才会更全面,体会的才能更深刻。这样使学生明白信息无处不在,只要做“有心人”便会搜集到大量有用的信息资料。在这时教师就应该让学生有目的地将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培养学生集成信息(加工和表达)的能力。

二、学习处理资料

学生通过搜集,积累了大量的信息资料,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认识水平较低,因此搜集来的材料不一定都适合课

上应用。所以,教师还应带领学生对搜集来的材料进行筛选、整理,教给学生一些处理信息的方法,培养识别信息的能力、储存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1.资料的筛选。如果资料对突破重点难点内容中有很大帮助的,就作为重点了解的内容。如果资料与教学关系不是很密切,就作为一般了解的内容。如:在学习《翠鸟》一课时,有些同学从网上下载了鸟岛的具体资料和鸟岛上鸟儿飞翔、休息、孵蛋等图片,这便是对教学有用的信息资料。而有些学生找到的是介绍鸟岛上一种鸟儿的详细资料和图片,这些与课文内容相去较远,可为了不影响学生的搜集兴趣,我也让他进行了展示,但只作为一般性的了解。

2.资料的整理。

资料经过精心的筛选后,下一步就是要进行进一步的整理,使其能更有效地为教学服务,并能长期的保留和使用。我们需要训练的是引导学生根据信息任务和信息来源判断现有的信息资源是否有用,然后有条理地整理出来。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细致深入地锻炼学生。例如,引导学生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资料摘抄下来,或者用笔勾画出来;指导学生采用制作小卡片、建立剪贴簿、采蜜集等多种形式进行收藏,便于查阅、选择,作为自己所需的有关信息;指导学生摘记文章的题目、作者、书刊名称及网站地址等有关信息,以便今后进一步查阅。还注意指导学生对信息进行分类摘记,对获得的大量信息进行排序、编码、建立索引等存贮处理,使摘录的信息资料系统化、简明化,便于查阅。通过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有一定的效果。而对于学生搜集来的实物性材料则要另作处理。如:引导学生观察,收集各种各样的植物叶子,为了更好地利用与保留,把叶子制成了标本和叶画。对于不宜长期保留的材料,还可以把它拍成相片留作纪念。通过对信息资料的整理,学生不仅增长了许多课内外的知识,还锻炼了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其身心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促进了自身素质的提高。

三、资料的利用

在教学中信息资料的运用一定要掌握好时机,适时适度的应用,不要为用而用,从而失去其使用的价值,成为像花瓶一样的摆设,要培养学生运用信息的能力。

1.课前使用。在教学《检阅》《向别人没想到的》《买木雕的少年》这几课时,由于课文中所介绍的人物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距离较远,学生对这些人物知知甚少。因此在讲课前我便和学生一起找来了有关的信息材料,有讲安培是怎样发现安培定律的,有介绍徐虎如何“辛苦我一人,幸福千万家”做了一件又一件好事,有介绍孔繁森动人事迹的故事和歌曲等等。大家讲故事、听歌曲很快就对课文中的人物有了感性的认识,因此在学习课文时也就更有兴趣,学习过程时时处于一种主动的渴求之中。

2.课中使用。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如果只凭借教材中的插图和课文,不足以让学生领会“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盛誉。因此我找来了录有桂林景色的风光片播放给学生看,请去过这些景点的同学拿着相片谈亲身感受。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重点内容的理解,而且体会到了信息对学习的积极作用。又如:《蟋蟀的住宅》是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作者怀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用拟人的手法,具体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住宅的经过。对蟋蟀的吃苦耐劳和不肯随遇而安,作者进行了细致的刻画。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细致观察,描写生动,在教学《蟋蟀的住宅》时,我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观察自己喜欢的动物,搜集描写昆虫的有关文章,更广泛的了解昆虫,这样通过课外资料的大量补充,更深层次的升华了文本。借助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搜集资料不仅使得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能够 “发言”的机会,都能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且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课后使用。一篇课文教学的结束并不是搜集信息的结束,而更应该是一个新的开始。教师要通过巧妙的点拨,引导学生把目光指向更广阔的领域自由吸取,做到以一点引一篇,以一篇带一组。如,在学习完古诗《春夜喜雨》一课后,同学们都被那醉人的春雨所打动,此时我便及时启发大家道:“古诗中还有许许多多的与春雨有关的内容,你们愿意找到介绍给大家吗?”“愿意!”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在这之后的几天里,同学们不时地找来与春雨有关的诗词、儿歌互相交流,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

让学生主动搜集信息,能充分地将课本内容、课外知识、现代信息有机融合,扩充个体信息容量,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促进主体充分参与,为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铺平了道路。

四、培养信息素养

学生信息技术的入门靠信息技术课程,但要不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则必须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相整合,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学了就有机会用,得到适时、适量的实践,从而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在课堂上,学生找寻的资料对教学有哪些帮助,对他们的学习起倒了哪些作用?因此。及时评价对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之间讨论交流并评价这节课上哪些信息资料用得好,从而加深学生对处理信息过程的认识;二是教师对这节课运用信息资料的过程做一个引导性的评价。说说哪些同学在哪些方面做的好,哪些方面是大家需要努力的方向。因为有具体的事例,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通过带领学生不断重新回顾信息运用的过程,通过具体的分析查找,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很快。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学习空间是狭窄的,而学生的课外学习与活动的时间充裕、内容广泛。现代教育观认为课堂教学不仅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要将课堂教学向课外实践延伸与发展。因此,布置学生课外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去阅读、收集和处理信息,并主动与同学相互交流,不断提高信息素养。

小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要求教师能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有机渗透、逐步培养,从而养成良好的收集与处理信息的习惯,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但如何进一步优化整合现代教育媒体资源,开发良好的学习环境,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使学生在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和发展学生的信息获取、再加工的能力,如何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还有待我们不断研究、不断探索。

摘要:小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要求教师能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有机渗透、逐步培养,从而养成良好的收集与处理信息的习惯,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本文加以阐述加强对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小学生;信息搜集;能力培养;

第三篇: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论文

新课改要求教师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适应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作为一线教师我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力的前提是了解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现状,突破口是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重点是介绍搜集、处理信息的方法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最后要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强化效果。

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社会,在信息社会中,一方面,信息资源不断更新、不断扩容,另一方面,冗杂信息也随之增多、日益泛滥,因此,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驾驭信息、利用信息,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仅就如何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发表一点浅显的见解。

一、了解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现状

为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首先应了解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现状。工作中我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测试时只告诉学生需要搜集资料的标题,让学生尝试着搜集资料,课上进行汇报。

测试结果表明,学生在以下几方面有待提高:

1、没有掌握搜集资料的途径或搜集途径单一,在获取资料的过程中,奉行网上拿来主义。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及网络技术的发展,网上资料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料来源,上网成为学生特别偏爱的获取资料的方式,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所需要的信息。特别是在像历史这样的人文学科的课程研究中更容易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因此,很多学生的资料完全是从网上下载下来的。

2、不会将搜集的资料有条理地归纳,结果很多学生面对庞杂的信息束手无策,反映在学生作品中就是文章前后重复、上下文不连贯。

3、不会识别有价值的资料或不会判断资料的真伪。有些学生大段大段地把网上下载的东西拼到自己的研究中,没有对取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提炼,提取那些对研究有用的信息,一些“野史”、“戏说”类的文字出现在学生的论文当中。

二、教给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兵马未至,粮草先行”,行军打仗要粮草先行,从事研究性学习、进行探究活动要材料先行。

首先应让学生明确,搜集资料是一项非常复杂而庞大的工程,其目的是为了了解目前关于所研究的问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全面了解课题的情况。而资料的来源也不单单是网上,现代社会,获取资料的渠道是多方位的,书籍、期刊、报纸等等都是我们获取资料的有效途径。

其次,让学生有考证、鉴别信息的意识。

对中学生来说,搜集信息相对比较容易,原因就在于搜集信息虽然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但这种能力一般来说还属于技能层面,而处理信息则是比较复杂的思维活动。为了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我向学生介绍了处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找到资料后,可先用跳读的方法快速地把资料大致浏览一遍。如果是一本书,可以通过目录查找是否有相关的章节;如果是一篇文章,先看看有没有文章摘要,如果没有,就重点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最后判断这些资料和选题是否相关。这是筛选资料的一个方面——判断资料的相关性。

然后,要进行鉴别和比较。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同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往往会出现不同版本。同样是秦始皇,有的资料把他称为千古一帝,也有的把他描绘成凶残暴君,选取资料时就需要加入个人的分析、判断以及多方考证。

除了对资料进行筛选,还需要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和合并。分类即是将同一方面或相近的资料归类,在分类的同时可进行合并工作,从而达到精简数量的作用。

为了提高学生阅读文献资料的效率,可以教他们动手制作文摘卡片和要目索引。所谓要目索引,就是把与研究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中涉及的内容,或按照原文题目或观点自行概括组织文字,编成索引。所谓索引,就是要做到是什么问题、什么材料、什么观点、在什么文献资料上的哪一章节,甚至哪一部著作的第几页,都应做到一目了然,检索时伸手可得,毫不费力。掌握了上述处理信息的方法之后,学生在纷繁复杂的材料面前再不会手足无措、顾此失彼了。

三、给学生展示的舞台,对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活动进行评价

产生兴趣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怎样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搜集处理资料的实践中实施不断的评价反馈,促使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活动,改进方法,激发学生更强烈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学生搜集到的资料积极组织学生交流,这既是学生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资料”的机会,也是学生互动、信息互补、资源共享、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前面提到的探究活动中,我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同学展示他们搜集、初步整理后的资料。其中有一个小组的成果展示非常成功,这个小组选择了分析1913年中小学生崇拜武训的原因。对于武训这个人物,很多同学是第一次听到,可是这个小组的同学却搜集到了翔实的资料介绍他。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还找到了一段武训行乞兴义学的动画,这段动画深深地吸引了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在这个过程中,展示成果的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也锻炼了能力,听的学生扩大了知识面,从而更激发起学生搜集资料的兴趣,增添了搜集资料的动力。

其实,在研究性学习中对学生进行搜集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很多,希望随着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展开,我们的经验更加丰富,方法更加适合学生的需要和发展,从而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展。

第四篇:培养小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处理能力

培养小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处理能力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互动的过程、沟通的过程、交流的过程,通过人际交往可以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发展,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和人格成熟。小学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时期,是儿童学会人际交往、适应学习生活、融入集体生活的基础阶段,小学阶段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和人际关系能使孩子们心情舒畅、身心愉悦,培养乐观豁达的品格,在当前乃至今后的生活中都能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应对各种问题。

然而,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孩子们更多的是面对电视机、电话、电脑网络等,而缺少与人面对面交流沟通的机会,少年儿童在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甚至比学习问题还要严重。据北京市青少年服务咨询服务中心对6万多人次的调查,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占42%,而学习方面的问题占27%。在笔者近期对三到六年级学生抽样调查中发现有50%以上的学生都有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来自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和问题,因此,对小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辅导成为我们当前心理辅导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小学生人际交往不良心理表现

根据我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和从事心理辅导教师多年来对学生的人际交往心理发展状况分析发现,小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不良心理倾向。

1、怯懦心理

生性内向、腼腆的孩子在人际交往中更容易出现怯懦心理,他们不善于主动和同学交流,心中有话不敢跟父母老师说,无论在学校还是家里话都不多,是容易被集体忽视的一类人。这种孩子在小学低年级较多,随着年级的增长,若能敞开心扉纠正怯懦心理,也能顺利与人交往。

2、自卑心理

与怯懦的孩子不一样的是有自卑心理的孩子性格不一定内向,但是由于家境、长相、智力、特长等外在的原因导致其产生自卑感,缺乏自信心,他们害怕失败、害怕尝试、害怕拒绝,也因此缺乏与人交往的勇气。如果不善加引导,自卑的孩子将逐渐丧失胆识、魄力和独特个性。

3、自负心理

这种孩子也许能说会道、才华出众,深得老师的宠爱,在与同学交往时他们趾高气扬、盛气凌人,不会欣赏别人,习惯对人发号施令。在低年级也许他们在同学中有一定的威信,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同学们都不愿意和有这种心理倾向的孩子交往做朋友。

4、逆反心理

这种孩子内心非常想与人交往,希望受到别人的关注,他们喜欢与人抬杠,也许会在课堂上故意捣乱,对任何事情,不管是非曲直,他们的意见总是与人相左,想借此引起别人的关注,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5、倔强心理

性格倔强的孩子在与人交往中爱钻牛角尖、与人较劲,遇到问题不善于变通,不愿与人妥协,往往造成不可调和的矛盾,决定了人际交往中的失败,最后朋友会越来越少。这种心理的孩子也容易造成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的紧张。

6、嫉妒心理

嫉妒是伴随着竞争而来的,在小学高段尤其是毕业班中,面临着初中升学的竞争,同学之间开始出现猜疑、保密、不信任、留一手等,有些孩子在竞争中还出现了嫉妒、愤恨等不良心理,使得原本美好的友谊蒙上阴影。

7、势利心理

按理说,小学生是比较纯洁的,不应受金钱权势等不良因素的影响,但现在的社会商业气息浓厚,也或多或少影响了小学生。有的孩子就有这种“势利”心理,爱结交对自己有利的朋友,巴结那些有钱的或是学习成绩好的孩子,而且见风使舵、过河拆桥,长此以往,对自己的人格魅力造成了损害。

二、小学生人际交往心理辅导策略

1、纠正不良心理树立交往信心

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理倾向是孩子进行人际交往中的“绊脚石”,因此首先要帮助孩子纠正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理倾向,树立与人交往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与人交往。

有怯懦、自卑心理倾向的孩子不敢主动与人交往,教师要多鼓励,多发现其闪光点,经常当众表扬他们,帮助孩子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树立自信心。我以前有一个学生小周,三年级时从四川插班过来,其方言经常引发同学的笑声,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和对自己讲不好普通话的自卑感使他一度自我封闭,不爱与人交往。于是我一方面特意安排班中比较热心的同学做他同桌,主动和他交朋友;另一方面在课外帮助他纠正发音,课堂上经常表扬他作业字迹端正、作文写得好,他的每一点进步我都不忘向同学通报。渐渐地,小周活跃起来了,四年级当上了小队长,五年级当上了中队委员,在同学中人缘很好。

自负、逆反、倔强的孩子往往交不到朋友,心理辅导中教师要帮助其认识自己为什么不受人欢迎的原因,从改变自身做起。比如有的孩子说话语气很冲,和同学发生冲突即使是自己的错也不愿承认错误,还有总是和别人唱对台戏等,这些都是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因素。

“嫉妒”破坏人际关系的和谐。当一个人嫉妒另一个人的时候,就不会对那个人友善、热情,两个人的关系必然冷淡。嫉妒的对象越多,关系冷淡的对象越多,这就给人际交往带来极大的妨害。要善于引导嫉妒心强的孩子学会控制、排遣嫉妒心理,告诉他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有“势利”心理倾向的孩子因为其交朋友的动机不纯,也往往交不到真正的朋友,要让他们认识到友谊的珍贵,告诉他们友谊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要克服功利心理,结交真正的朋友。

2、组织多彩活动创设交往氛围

组织活动是最好的人际交往心理辅导模式,在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中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往,获得参与、获得发展。(1)班级活动。组织如郊游、登山、野炊等需要团结、合作、互助的班集体活动给学生多方交往合作的机会,增进同学间的友谊。还有以小组为单位的竞赛活动、学习活动、调查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调动每个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和交往的热情。(2)心理辅导活动。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组织以人际交往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有针对性的解决不同时期孩子的人际交往问题。如低年级开展“我喜欢和大家一起玩”、“我爱我的小伙伴”——同伴关系心理辅导;“亲亲一家人”、“爸爸妈妈在爱我”——亲子关系心理辅导;“我当小老师”——师生关系心理辅导;中高年级开展“做个受欢迎的人”、“当我被误会的时候”——人际问题辅导;“不做有嘴没脑的小喇叭”、“我赞美别人我朋友多多”、“合作多快乐”交往技巧辅导„„(3)团体合作游戏。像“老鹰捉小鸡”“撒渔网”等传统小游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学会合作。近年来我们学校少先队启动“历奇为本辅导训练”,即借助简单器械、设施,精心设计一系列的游戏活动,如“诺亚方舟”、“同舟共济”、“穿越黑洞”、“孤岛求生”等游戏,让队员处于一个陌生新奇的环境中,面对各种不同的挑战,发掘个人潜能、促进合作交往、激活团队创造力。

3、端正交往态度学会正确交往

人际交往的关键是态度,有什么样的交往态度,就有什么样的交往行为,也就产生什么样的人际关系。小学生由于受自身认识水平发展的限制,容易产生认识上的自我中心,有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遇到障碍往往不会从自身角度分析,总是觉得别人对自己有看法,牢骚满腹,烦恼重重。我经常从学校的“知心姐姐信箱”中看到这样的心理咨询单:“为什么班中的同学都不愿和我交朋友?为什么他们都说我很凶?”“为什么父母不理解我?我不想和他们说话,他们还总是对我唠唠叨叨?”“我看见老师总是很害怕,不知道怎么和老师交往?”……如果能帮助孩子从改变自身做起,端正交往态度,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1)对待同学朋友真诚友善,团结合作。古时候用“忠肝义胆”“为朋友两肋插刀”等字眼来赞美“肝胆相照”的朋友情谊,可见“真诚”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开端,结交朋友要彼此真诚,同伴相处要坦诚相见,不弄虚作假。还要教育学生与同伴相处态度友善,热情大方,说话谦虚谨慎,注意分寸,在集体生活中学会商量、等待和忍耐,学会退让和妥协,学会忠诚与守信,学会宽容和信任,学会倾听和接纳,这些都是维持良好人际关系所必需的技能和态度。

(2)对待家长教师尊重信任,理解关爱。“尊重”是孩子与父母老师相处最起码的要求,有了尊重,才能虚心听取家长教师的意见和教诲,有了尊重,才能构建良好和谐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其次是要信任家长和老师,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倾诉的对象多为同学朋友甚至日记,很少想到父母教师。要让学生知道父母老师都是爱自己的都是愿意帮助自己的,他们社会经验丰富,应该信任他们有事求助他们,把他们当作朋友。

很多孩子认为父母老师对自己“理解关爱”是应该的,总是抱怨父母老师不理解自己、不关心自己,其实“理解关爱”是相互的,要教育孩子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父母老师工作的辛苦,对自己的关心爱护,也学会关爱回报父母老师,即使是帮父母洗一次碗,在劳累时为父母捶捶背,为老师倒一杯茶„„还有不卑不亢、热情大方、谦虚友善等也是与家长教师交往的正确态度。

4、讲究交往技巧沟通从心开始

有的同学常常有这样的困惑:想和别人友好相处,但是不知道怎样才能赢得大家的喜爱;朋友之间闹矛盾了,不知道怎样调和;遭到别人误会了,不知道怎样澄清事实„„这就牵涉到一个交往技巧的问题。随着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和社会阅历的丰富,人们能逐渐领悟到一些交往技巧并善加运用。但小学生没什么人际交往经验,所以在心理辅导中我们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

(1)学会结交新朋友。俗话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鼓励孩子带着真诚的微笑主动与人交往,要相信自己是受人欢迎的,适当的场合表现自己,让别人记住你,同时也学会记住别人的名字,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样一定能结交到真正的朋友。(2)学会倾听和交谈。爱出风头,在人群中喋喋不休、不顾别人感受的人一定不是受人欢迎的人,善于交谈的人能够找到对方感兴趣的话题,调动交往的气氛,成为受欢迎的谈话伙伴。越是小的孩子越不会倾听,要引导孩子学会倾听,用眼神示意对方“我在专心听你讲话”,不要打断对方的话,适当时抱以肯定的回答。(3)学会赞美和感谢。“赞美”是友谊的催化剂和保鲜剂。小学二年级语文有一篇课文《称赞》,文中小刺猬称赞小獾的小板凳一次比一次做得好,令小獾重拾信心做出了小椅子,同时小刺猬也得到了小獾的感谢和友谊。可见真诚、适时适当地赞美是于人于己都有利的。当然还要学会感谢,学会感恩,并且要用行动表现出来,即使是一个微笑、一句真诚的感谢,你都会令别人愉快令自己也感到幸福。(4)学会拒绝,消除误会。与人相处中,我们总有说“不”的时候,坦陈自己的困难,学会委婉地拒绝别人,既使自己不为难又使别人心无芥蒂地接受你的拒绝,这就是拒绝的艺术了。如果受到别人的误解,一定要以实际行动消除误会,当语言无效时,要相信时间能证明一切。

第五篇: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和信息能力培养

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和信息能力培养

关键词 课程改革 人文德育 交往式教学

摘要 文章针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德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方法,总结了课改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人文德育的高职德育理念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式教学模式。人类正步入一个以因特网为标志的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资源,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和科技变革的动力之一。为了提高人的素质,教育的超前性需求更为迫切。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一系列新的能力上,特别要求学生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终身有用的基础能力。中小学教育是整个社会的基础教育,培养学生在信息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信息素养已成为时代发展对教育的现实要求。本文拟从信息素养的内涵、教育目标、能力构建要素和培养途径上,探讨小学信息教育的新思路。

一、对信息素养和信息素养教育内涵的界定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这个概念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Paul Zurkowski)在1974年首先提出来的。他把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科技的发展,信息素养的内涵不断地得到充实和丰富,现在的具体含义是指:有能力从各种不同信息源(图书馆、国际互联网等)获取、评估和使用信息,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知识、信息观念、信息心理等方面。它是人的整体素质的一部分,是未来信息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所谓信息素养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它不仅包括传统的图书用户教育,还包括计算机运用技术、网络运用技术和信息检索技术的教育以及信息意识、信息观念、信息道德、信息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它并不是一种纯粹的技能教育,而是要培养学生具有适应信息社会的知识结构,开发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素质教育。

二、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目标和信息能力培养的关键要素 1.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目的 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应遵循小学生的生理条件、学习心理的规律,立足于促进小学生的精神发展、道德观念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和文化素养发展这样四个发展目标上。具体表现为:

——通过信息素养教育促进小学生的精神发展。它主要包括自我意识、潜能和对自身优缺点有一定的认识,产生自身的求知欲,能够试图用自己的认知回答生活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具有初步的批判性思维和主动学习的精神意向,而使自己的内心世界得到充实和发展。

——通过信息素养教育促进小学生的道德观念发展。它主要包括学生理解对与错、负面道德、关注他人、试图做对事情的愿望、对行为结果做出反应和对自己和他人的宽容。作出负责任的道德选择并付诸行动。

——通过信息素养教育促进小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它主要包括理解家庭和社会成员的责任和权利,具有和他人协同工作的一些基本能力,显示出一种主人翁意识和渐增的参与意识,对自己集体、学校、生活的社区的进步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些贡献。

——通过信息素养教育促进小学生的文华素质发展。它主要包括理解各民族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文化欣赏和反应艺术的体验与经历的能力,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文化传统,对别人做事的方式及与自己的差异保持好奇心,具理解、欣赏异域文化风格的能力。

2.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技能要素

小学生信息素养的技能要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具有交流思想的基本能力——说、听、阅读、写作的能力。(2)具有数字运用能力,包括发展一系列计算技能和在各种背景中应用的能力。

(3)具有信息技术能力,包括使用一些简单的信息资源和通讯技术工具去发现、分析、综合、评价和呈现信息的能力。

(4)具有协作能力,包括能够参与小范围和整个班级讨论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共同迎接挑战的能力。

(5)具有自我提高能力,包括批判性评价工作和学习内容,确认提高自身学习和行为表现的方式。(6)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学生发展的技能和策略这些技能和策略可以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3.小学生信息素养的思维技能要素

小学生信息素养的思维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思维能力和求知意识,能够关注“学会怎样去学习”。(2)具有信息处理技能,能根据需要寻找和搜索相关信息,整理、分类、排序、比较和对比信息,分析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3)具有推理技能,能使学生对选择和行为作出推理,得出不同点和作出推论,使用准确语言表达思想,通过推理和使用证据作出判断和决定。

(4)具有调查技能,能使学生发现相关问题,提出和定义问题,准备所做内容和怎样调查,预测效果,检测结论,发展思维。

(5)具有创造性思维技能,可以使学生综合和扩展思维,检测假设,应用想象,寻找变革性效果。

(6)具有评价技能,能够使学生评价信息,判断他们读、听和做的内容的价值,提高自身和他人工作或思想的价值判断标准。

三、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几种有效的途径

1. 开设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为提高小学生信息素养提供课程的保证。我校为适应未来信息化社会对人才发展的要求,整合了学校现有的电化教学设备,添置了多媒体教室的上网设备,充分利用新购进的“TOP2000巨龙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的交互优势,开设了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参照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精神,制订了柳铁五小小学生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内容(如下表)。

2.采用“普及+特长”的两条腿走路的方式,沟通学科联系,为提高小学生信息素养提供教学的保证。

随着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单纯的计算机学科教学,远远不能完成实施信息素养教育的任务,把计算机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结合到其他学科教学之中,帮助学生主动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已成为新时代信息技术教育的主流方向。我校通过多学科结合化教学和课外活动两种教学方式,采用“普及+特长”两条腿走路的课程措施来提高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我们的具体安排是:(1)计算机基本常识与指法训练,网络的简单应用,用浏览器搜集材料。(2)汉字输入(智能全拼、智能ABC输入法与认知码);

(3)WINDOWS基本操作,重点突出WINDOWS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部分安排了程序管理器、用画笔画图、用书写器写文章、文件管理器等内容。

(4)对这三项计算机应用基本能力力求全体学生掌握(纳入课程计划,全学期约60课时)。

① DOS入门,DOS以目录命令为主; ② 二维动画(FANTA); ③ LOGO语言初步等。

在我国的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的“两课”,即人们所熟知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在有些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仍然称其为“德育课”,本文遵照习惯使用“德育课”这一提法。高职院校的德育课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然而,随着职业技术教育的不断强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德育课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首先,在新的目标、形势和任务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德育课的地位和效能,开始思考和质疑:德育何为?其次,外部环境的巨变加之德育教学本身存在的弊端也使课程教学在某种程度上陷于困境,甚至亲身从事德育教学的工作者也感到迷茫:我们的德育有何意义?怎样进行德育?这些问题折射出高职德育所面临的困境。因此,反思德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德育课程改革,寻求在职业教育的特定背景下,德育效能和价值的最大化,成为德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课题。

三、当前高职院校德育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德育教学体制的弊端

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直接导致德育实效性不强。首先,传统的德育教育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极少实践教学甚至完全忽略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又偏重知识的认知,往往以普遍化、客体化的知识割断了与生活和实践的联系。囿于特定的、固定的课堂教学空间和环境,教学活动只能在虚拟的情境中进行理论认知,远离生活场景和社会实际,缺少体验、感悟和践行,课堂教学就缺乏活力,难有真正的效果。其次,课堂教学多抽象理论说教,缺乏生动鲜活的内容,更少参与和体验。德育课程确实包含着确定的理论、知识和规范,但德育的目的绝非只是掌握和理解确定性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站在社会发展的现实中,作为影响学生精神世界的一种力量,通过对话、交流和关怀,引领生命走向真善美,去体认生命的价值,显现生命的意义。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以教材理论为“法定知识”,过分尊重其权威性而不去寻求发展与超越。同时,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是有形的、稳定的、成熟的,因而是易于把握的,相比之下,教材理论之外的鲜活材料则是无形的、不稳定的、缺乏组织性的,因而是不易捕捉和把握的。所以“法定知识”的说教和灌输几乎成为课堂教学的全部,没有学生的参与,没有师生的平等对话,没有真情实感的流露,学生对德育课的首要印象便是“枯燥无味的理论”,他们也不会投人热情去关注,甚至不听讲。

2.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分离,使得高职德育缺乏职业特色和吸引力。众所周知,职业技术教育以培养训练职业应用能力为重,是使学生能从事某种职业的专门化教育,又称这种教育类型为就业教育、谋生教育、饭碗教育,意在强调其授人以谋生技能的特色。尽管谈到职业教育,人们在理论上和政策上毫无例外地顾及到“德育为先”,但在以功利化为中心的教育背景中,面对社会功利化的评价,德育何去何从,仍然难以定位。高职院校德育课的设置是以我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性和共性为前提的,职业教育的个性特点、专业特色不能得到直接的体现。

如果德育教学实践中对此状况不能给以充分的考虑和扭转,那么在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岗位需求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场景中,德育必然处于尴尬境地,甚至会产生与专业教育的矛盾。在突出专业特色的目标中,专业课程的学时很是紧张有限,既没有直接效用,又缺乏学科吸引力的德育课,则显得占用了过多的教学时间而成为专业特色建设的不利因素。如此现状,如何实现德育的普遍共性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特殊个性有机结合?因此探索出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德育模式成为高职德育的当务之急。

(二)德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病

1.封闭性。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中心,教材中是经过社会选择的、预成的、具有权威性的所谓“法定知识”,教师严格遵循教材,以传授书本知识为己任,学生无形中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学方式封闭:德育的主要教学方式仍是课堂理论讲授,不能摆脱说教和灌输的定式,缺乏师生交流和互动;教学的环境封闭于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室,远离生活实践场景;考核评价的方式封闭保守,沿用其他知识性学科的考核手段,局限于书面试卷形式的考试、考查,忽略德育学习效果与教学效果的特殊性,将其等同于教学效果外显、可测的纯理论学科,德育智育化了。

2.单向性。信息输出是单向的,教师在课堂上掌有绝对的话育应该承担起引领学生精神成长的主要职责。专业成才与精神成人是相辅相成的,德育与专业教育因此有着共同的目标和整合的基础,二者不是相互矛盾和相互排斥的,而是可以相互统一和相互协调的。虽然德育还不能完全等同于人文教育,但在目前职业学院普遍缺少人文课程的条件下,德育要在现有的条件下担当起人文教育的职责。但人文教育的内涵和领域博大精深,在职业教育的主题中我们怎么予以选择和定位?这是首先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在人们求职生存的现实需要中,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被强化,而人、人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人的生存条件和意义、人的精神和心灵世界等等与人的存在同样密切关联的问题逐渐淡化、边缘化了,教育中的人便也片面化了。德育要思考和面对的不正是这些问题吗?我们的德育就应定位在这个意义的人文德育上,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既要专业成才,又要精神成人,那么德育的宗旨就应是,以人为出发点,强调人的和谐发展,致力于促进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帮助学生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以正确的态度认识自己、理解他人、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上各种复杂问题,善待我们今天生存的环境,并把个体人生意义与社会价值实现统一起来。

(二)超越传统教学模式,建立交往式教学模式

人文德育要面向学生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重视学生个体的人生体验,在贴近学生生活的层面上作用于学生的人格成长,这就需要通过理解、阐释、反思、交流、体验、感悟等形式使学生受到智慧的启迪和心灵的撞击。而传统教学模式的封闭性、单向性、被动性和程式化必然阻碍德育触及学生的主观世界,我们适应人文德育的思路,在实践中尝试采用了交往式教学模式。交往式教学突出教与学双方互动,进行相互信息交换和交互作用,它不以学生获得成熟认识成果为目标,而以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创造性、塑造自主自信人格为目的。交往式教学具有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的特征。

在“普及与提高”教学环节上,我们力求通过信息与通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应用来支持学生们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我们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模式。例如,为了提高小学生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我们通过小学语文“四结合”课题,把识字教学、电脑运用、阅读理解和作文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领域中的作用。从一年级起在语文课内开展计算机课程教育,以基本指法训练为重点,并选择智能全拼音输入法和认知码输入法进行汉字输入教学。实践证明,这两种输入法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拼音识字是小字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在二年级上学巨大作用就要求实验班的学生学习用全拼音输入汉字。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班学生在汉字和拼音的学习成绩方面,非常显著地高于平行班级。“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和结构,分析、记忆字形,理解字义”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重要内容。我校运用认知码进行语文“四结合”教学试验,经过T检验,实验班学生在识字、写字、笔顺等方面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认知码辅助识字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特长发展”环节,我们根据教学、自然、社会、美术、音乐等学科知识特点,让学生学会信息处理的一些方法,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例如,我们从基于Html超文本链接的Web环境下的Internet网络上下载或通过Authorware和奥思等多媒体创作软件制成小学各学科教学大型信息库。充分利用“Top2000巨龙多媒体教学网络”的交互特性,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数学解题方法集成和数字单元教学信息库。当学生学习某一单元需要拓展课外知识时,就可以通过网络服务器上的浏览器,采用输入关键词的方法调出相关信息列表,进入相关内容的学习。比如《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工具软件就为学生开列了周长和面积区别的意义区别法、公式区别法、计量单位区别法、口诀区别法、观察区别法、演示区别法这样六种学习方法指导。尤其是演示法软件采用可视化编程,设置随机输入数值的“动一动、剪一剪、拼一拼、比一比”工具模块,让学生动手操作。从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入手沟通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形、扇形、环形等几种平面图形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数学解题方法集成模块更方便小学生从索引中调入数学方法列表,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抽象、归纳、概括出数学方法的应用,找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自然课“地震”一课我们就制作了“地震的成因”、“地震的危害”、“地震的预报”等系列信息库。社会课“我国的少数民族的节日与习俗”,我们制作有“少数民族习俗”、“民族服饰”、“民族节日”、“民族风云人物”等资料库。美术课,我们制作有一系列的油画、水粉画、木刻、风景、人物、世界名画欣赏、儿童画欣赏等工具图片库,学生们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来完成美术作品创作、设计。同时,我们的网络服务器已经链接了相关的教育教学网站,学生可以启动IE在广阔的网络世界里进行英语、艺术、音乐等科目的在线互动性学习与探究。为了沟通学科知识的联系,我们设计了基于网络技术的主题教育。比如,“2008北京申奥”电子队会。要求学生上网或到图书馆搜集有关奥运历史、奥运精神、中国申奥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挑战、中国体坛健将录、中外报刊奥运新闻报道等信息。学生或手抄笔记,或在同学、家长的帮助下,根据自己的意图以文本、图像、表格、声音、多媒体呈现等形式,利用存储器工具(1.44MB软盘、CD-ROM)有效地存储信息。在课堂上宣读自己关于北京申奥的专题小论文,或利用教室网络服务器做课堂公布,包括发送E-mail在内的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信息共享、信息交流。这是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措施,它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和主协性学习能力的提高。

3.开展文献信息课教学,为提高小学生信息素养提供实践保证。目前,我国小学基本上没有开展文献信息课教学,学生缺乏系统的文献信息知识教育,缺乏有关文献信息检索、识别、归类、整理的技能训练。为此,我校开设了文献信息课,循序渐进地向学生们系统传授有关文献信息的知识和技能,了解和熟悉各种信息源(包括图书馆、因特网等)的使用规则和方法,使他们的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识别能力、信息检索检索技能等信息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在文献信息课教学中,我们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际操作练习和范例、案例的生动讲解。我们根据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把复杂的图书、期刊检索途径与检索方法用通俗化的语言加以阐述。同时,采用生动有趣的活动方式教纵横学生通过查找书刊的索书号、期刊名、书刊分类目录等途径快速地查找到书籍的方法。我们先组织小学生去党校图书室参观、学习,再分批安排学生当学校图书室保管员。对成绩优秀的学生利用节假日组织他们去大型图书馆“见习”,让学生从家里借些书籍来按图书分类法创办一个“班级图书室”。布置一些学生们感兴趣的有能力完成的超教材的课外作业,如调研报告、专题论文、读后感、创作和设计活动等等。通过这些作业,促使学生们离开课本走上社会,主动走进图书馆,从各种信息源中广泛地获取信息,在不断的搜集、判断和组织信息中进一步巩固学到的文献信息知识,不断开拓视野,提高信息应用的实际能力。

要把提高小学生信息素养落实到实处,学校网络化的电子图书馆的作用就不可低估。如果没有一个方便学生查阅和拥有丰富信息量的现代网络化的图书馆,那么教师和学生们一旦遇到难题或需要查询信息资料就难以在短期内获得及时的信息支持。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校的信息素养教育将只是一句口号而已。因此,如果要想使学校办学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有新的突破,就必须加大对图书馆的资金、管理的投入,实现在馆舍、库藏书籍的数量、质量、管理员工的业务素质、管理水平、自动化网络化建设水准上有一个重大的突破,才能适应信息素养教育的时代要求。

5.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为提高小学生信息素养提供师资保证

如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观念日新月异。一个教师如果不能及时获取该学科发展研究的新信息,就会影响教学内容的更新,甚至还会所一些已经过时的观点传授给学生。一个自身缺乏求知欲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是无法培养出具有良好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学生的。目前,在我国小学教师队伍中,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各种原因,信息素养普遍较差,在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知识等方面难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教育要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途径就是抓好教师职后的信息素养的继续教育,让教师们通过系统的信息素养课程教育,获取有关提高信息素质的系统知识,达到强化信息意识、提高信息能力的目的。教师自己也必须在教学之余不断地学习,一定要学会利用图书馆、国际互联网等信息源从中获取新信息和新知识,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法,不断地优化教学,探索出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

下载培养小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培养小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搜集、处理党务公开的反馈信息

    如何搜集、处理党务公开的反馈信息实行党务公开,是为了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校务公开与各种事务的公开,提高办事的透明度,在阳光下接受监督。党员或群众对党务和......

    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阅读目前已经是人们获取知识、建构能力的基本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如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有效材料、归纳阅读方法、逐步提升阅读能力,已经成为......

    培养小学生自律能力

    培养小学生自律能力 梨园小学:江宇 如今,全面推行均衡教育素质教育,在小学阶段应试教育基本被取缔,学生们,能够较轻松地学习,综合能力也得到提高。同时学生及家长已没有了考试升学......

    培养小学生习作能力

    培养小学生习作能力 ————小课题研究规划 主题:培养小学生习作能力 一、课题的提出 在当今教育,语文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反映,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

    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初探(范文模版)

    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初探 计算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它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无论是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等等都需要计算活动的参与,......

    如何培养小学生动手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动手能力 随着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许多家长都比较溺爱孩子,舍不得让孩子做家务,有的父母更甚,孩子住校了,家长担心他们的生活不能自......

    浅谈小学生数学能力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能力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且在教学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多年的数学教学,让我在对如......

    培养小学生数学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