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贫困地区财政与金融支农存在问题及建议
**市位于皖西北山区,大石山区占总面积66%,现有人口
383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98.51万人,占总人口77.94%。辖区11个县
(市)、区,大多数县以农业为主,其中有9个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
2000—2004年5年间,全市农民平均每年人均收入为1481.6元,远远低
于全国和**的平均数,而同期,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每年人均工资和城镇
居民每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农民每年人均收入的6.61倍和3.7倍。
城乡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许多农户处于看病难、子女升学难、文化生活匮乏的困境,“三农”问
题比较突出。
一、财政与金融支农存在的问题
(一)支农资金总量偏少,且项目面面俱到,资金效率不高。
2000年至2005年上半年,全市财政农业支出累计数为9.17亿元,扣除农
业部门行业管理费5.23亿元,实际支农投入只有3.94亿元,仅占财政总
支出的1.71%; 5年多来,财政支农资金按农业人口平均只有131.79元/
人;在金融方面,2000年以来,金融机构累计发放贷款为225.34亿元,其中支农贷款32.39亿元,占整个金融机构贷款累放总额的 14.37%。农
业人口所占金融资源的比例过低,这对于以农业为主的地区来说是不协
调的。此外,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却不切实的多上项目,使资金分配
出现撒胡椒面现象,有限的资金不能形成合力,影响建设项目的投资效
果。如某县因资金投入项目太过分散而出现“水利建设”、“退耕还林
”等支农项目配套资金长期不到位的问题。
(二)发放资金部门多,职责定位不清,不利于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难以保证支农资金取得应有效果。
当前,财政资金支农存在多部门、多渠道投入的情况,除当地财政部门
对“三农”的资金投入外,还有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扶贫办等10
多个部门、每年从中央、自治区主管部门争取到支农和扶贫资金。由于
支农项目涉及的部门众多,同一类型支农项目存在多个部门重复立项、交叉投入情况,影响的了资金管理和使用效果。以“水利设施修建”项
目为例,每年财政局、水利局、扶贫办等部门对这一项目投入数千万元的资金,总额不算小,但由于缺乏总体规划,各自为政,资金分散,各
自只能选择一些较小的局部工程项目施工,对一些从根本上提高农村防
汛抗旱的关键性大工程则无力兴建,使投入的水利建设资金达不到提高
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的最佳效果。由于项目分工不清,责任不明,当
灾情发生造成农民损失时,也只能“追究”老天爷的责任,最后还得由
财政拨款为救灾“埋单”。另外,由于支农资金来源和支出渠道繁杂,当地政府又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监督管理支农资金的立项及使用,立项
审批和项目验收由市级或自治区级主管部门负责,而上级部门对当地情
况不熟悉,实地调查的时间短,基本上都是听从项目实施者介绍情况,最后完成立项或项目验收。这里面存在很多问题:
1、不能确保资金投入最急需扶持的项目,易造成支农资金的浪费。如
**市**区**镇的**村和**村位于**河的北岸,两村相距不过2公里,过
去因无桥梁,两村一直靠小型渡船往返运市区,车辆无法通行。2002年,扶贫办投资40万元为**村建了一座桥,解决了两村不通车的问题。但
2003年市交通局、**总工会又分别投资17万元、50万元在相隔不到2公
里处的**村另建一座桥,这明显属于重复建设项目,但项目却顺利得到
审批,使大笔的支农资金投在了不该投的地方,而一些真正急需解决的问题却因缺乏资金长期得不到解决。
2、难以防范支农资金被挪用。如林业部门和扶贫办都搞农村沼气池建
设,在一些村屯出现交叉管理的情况,当各自主管部门前来验收时,两
个部门均可将验收人员带到交叉管理的村屯查看,验收人员很难分清哪
些是别的部门投资建设的,难以杜绝虚假列支情况。
3、不合格的投资项目容易蒙混过关。上级主管理部门人员少,要负责
各地的项目检查和验收,十分繁忙,有时只能委托当地部门代以验收,即便是上级部门亲自前来验收,一般只是根据当地项目实施者的自我汇
报,并由当地人员带队作适当抽查,验收就算完成了,如上级部门对验
收项目提出异议,施工部门则以种种理由解释,甚至于要求追加投入。
这使得一些不达标的项目顺利过了验收关,造成了支农资金的无效投入
。如**市搞的苏村“千亩鱼塘立体养殖场”示范项目,刚验收过关后不
久就告荒废,这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事例。
(三)政府的主观行为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
当地一些县(市)为了尽快出成绩,搞一些不切合实际的支农大项目,由于项目缺乏科学论证,没有通盘考虑,结果劳民伤财。如宜州市200
4年搞“大通道高效农业示范带建设”项目,政府以每亩地财政补贴600
元为条件,搞一刀切,要求农民在本市境内**公路和**公路两旁300米
以内全部要种植葡萄、桑苗等规定的经济作物。由于各地段土质条件和
地理位置存在差异,种植效果参差不齐,达不到政府宣传的经济效果,造成一些农民的经济损失,搞坏了政府声誉,产生了负面影响。如**镇
**寨原种植甜玉米已具规模,出产的甜玉米品质优,味道好过美国甜玉
米,在**市场知名度高,收益好。但由于地处**公路旁300米内,政府
要求农民全部改种桑树,结果并不理想,现该村农户已全部拨掉桑树并
按自己想法种上其它农作物,每亩补贴的600元的财政资金给白白浪费
了。诸如此类问题,其他县也不同程度的发生,既造成资金的损失,又
影响了支农的效果。
(四)财政支农“虎头蛇尾”。
很多县(市)在支农投入上都存在一个通病,就是只重视支农项目的建
设,对项目实施效果估算太过理想化,不考虑项目实施后市场变化所带
来的影响,无善后的规划和对策,一但出现意外,则使参与项目的农户
遭受损失。如**县近几年以每亩直补600元的方式大力开发八角种植项
目,至2004年八角种植规模已达到25万亩。2005年全县八角大丰收,产
量预计达3000吨。因过去地方政府认为八角的市场容量大,不存在销不
出去的问题,只强调多种植,不考虑产后的销售服务,当八角增产时,没有机构能为农户寻找销路,农户只能自己推销产品,但因农户市场信
息闭塞,销售方式原始,产品滞销十分严重。目前八角的市价格已由往
年的每吨2000元降到了每吨800元,每吨减收1200元,但仍难以完全卖
出,农民损失惨重。
(五)资金发放渠道不畅,造成资金沉淀。
当前支农资金发放的环节过多,致使资金被长时间延压,影响支农项目的实施效果。如一笔专项资金从自治区下拨到实际使用,至少经过以下
9个环节:“自治区财政厅专户→自治区项目主管部门专户→市财政局
专户→市财政核算中心项目主管部门专户→县财政局专户→县财政核算
中心项目主管部门专户→项目实施单位账户→购买物资或代理现金发放的部门(或村干部代领现金)→农户领取物资或现金”。资金发放环节
多,使得资金到位十分缓慢,甚至被长期延压。如一些县因财政资金紧
张,滞留专项资金时间长达2-3年之久,严重影响了支农项目的顺利进
行。
(六)农户贷款难的问题比较突出。
1、农村基层金融机构大量缩减,农民贷款难。因从效益上考虑,**辖
内的国有商业银行基本上停止了支农贷款的发放,其乡镇网点机构也基
本上收,就连部分乡镇农村信用社机构也出现撤销情况。2004年全市乡
镇金融机构网点比1999年减少了57个,下降24.78%,没有金融机构的乡
镇达36个,近20万农户60万农民贷款无门。
2、贷款门槛高,拦住贫困户。贫困农户因信用评级较低拿不到农户贷
款证,又缺乏物资和他人担保,难以得到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据估算,全市至少有20多万贫困农户无法通过信用评级拿到贷款证。
3、高浮息使贫困户望而生畏。2004年调高利率浮动上限后,农村信用
社贷款利率平均都要上浮40%--80%不等,有的贷款上浮达125%,基本到
上限,借款支付利息过重,部分农户不敢借款。
4、农村资金体外循环,体内供血不足。2004年**市农村信用社和邮政
储蓄机构存款余额合计为35.35亿元,但当年支农贷款余额仅有10.26亿
元,在农村吸收的存款超过70%被上存获取利差或投向非农业产业领域,导致农村信贷资金的严重不足。
5、农村金融机构农贷员少,难以胜任繁重的农贷工作。农户多,居住
分散,户均贷款额度小,农贷员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走村串屯,逐户登门
才能完成贷款的发放、催收和管理工作。与商业贷款相比,要达到同样的贷款投放规模,农贷员要多付出数倍的时间和劳动量。目前,全市农
村信用社机构共有农贷员 325 名,已贷款并需要管理的农户为32.72万
户,人均管理 1006 户。此外,还有40多万户需要贷款,农贷员工作量
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一些基层信用社信贷员,抓大放小,积极办
理大户贷款,不热心办理农户小额贷款,厌其金额小、笔数多、利益少、手续麻烦,加上执行责任追究,小额贷款者大多是贫困户,损失风险
大,宁可不放贷,使急需资金的贫困农户难以得到资金扶持。
(七)财政与金融在支农项目上缺乏应有的协调和配合,财政资金和信
贷资金在支农上无法形成合力,支农效果大打折扣。
财政与金融支持“三农”的目的是一致的,但在扶持的项目上却很难达
成共识,一方面是历史上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双方缺乏协调配合的新意
识。从历史上来讲,地方政府喜欢追求大项目,搞形象工程,很多投资
项目只考虑本届政府政绩,不考虑下届政府效益,为了本届政府任内出
大成绩,不切实的上大项目,在地方财力不支的情况下要求金融部门贷
款支持,此类项目大多失败,给金融部门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金融部
门至今仍心有余悸。就当前而言,地方政府和金融部门在项目合作上的思维仍停留在缺乏互信甚至对立的状态。一些政府领导还一直认为,金
融应该无条件支持政府的计划项目,若金融不投入资金,则被认为是不
支持政府的工作。相反,金融部门对政府要求的投资大多存在逆反心理,认为 “参与财政投资的项目是死的多,活的少,还是少沾为妙”。
以上原因,使政府和金融部门在支农项目上无法协同作战,不能从全局
出发,集中资金为“三农”办好关键性的大事。
二、建议
(一)建立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确保支农资金来源的稳定及资金的逐
年增长。
为解决当前支农资金投入过少,来源不稳定的状况,政府需要建立一个
有效筹集和使用支农资金的管理机制,要在资金来源渠道的拓宽、资金
投入的可持续性、支农项目效益的持久性等方面作通盘考虑,制定切实
可行的支农计划,明确规定资金的增长比例,将资金使用纳入各级政府的预算计划,并监督计划的实施,防止某些部门以某种理由自行缩减支
农资金,确保支农资金有一个长期、稳定的来源,并实现逐年增长。
(二)找准资金投入重心,切实提高农民专项技能水平。
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不断提高农民的专项技能。一方面,引导农民更新技术,搞科学种养,搞订单农业,搞产业化,提高农业使
用效率;另一方面,加大对农民科学种养、外出就业等专项技能培训的投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切实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从
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三)疏通资金发放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针对当前支农资金发放渠道环节多,资金流通不畅的
第二篇: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近年来,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投入,特别是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公布后,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资金大幅增长,如何分配、管理和使用好这些资金,确保科学分配、规范管理和安全合法有效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当前党和各级政府关注的重点工作,加之有关部门强化了管理、监督力度,从总体上看支农专项资金分配和管理使用情况是好的。但审计中也发现当前支农专项资金在管理方面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项目点多面广,资金严重分散,且受部门分割条条管理和专款专用制度的制约,地方在支农资金的使用中很难有效整合,致使地方政府难以集中财力解决“三农”事业发展方面面临的突出问题,影响支农资金更大效益的发挥;项目执行和资金拨付滞后,影响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一些主管部门(单位)受部门利益驱动或缺乏责任心,在支农项目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变相增加农民负担、损害农民利益等问题。
一、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支农专项资金范围没有明确界定。明确界定支农专项资金的管理范围是加强支农专项资金管理基础。新的预算支出科目,将财政扶贫资金列入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作为专项资金管理已明确规定,而其它支农资金则分别列入农业、林业、水利和气象支出科目中,一般将上级拨入特定用于农业专项工程支出的财政资金,纳入财政支农
专项资金管理,如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资金等,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对于上级拨入或地方安排列入农村公益事业、推广与培训、造林、防汛抗旱等科目的支农资金,是否纳入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没有明确规定。在目前实行部门预算中,有关农口单位取得的预算外收入中的专项收入,如防汛费、水资源费、育林基金、维简费、森林植被恢复费等,虽按规定全额上缴财政专户,但资金使用时,仍未作为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这类资金占支农资金总量的份额大,涉及项目多,若不纳入专项资金管理显然有失公允,也不利于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
(二)支农专项资金预算编制不够规范。《预算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财政资金的管理进入了一个有法可依的新时期。但是县市财政普遍困难,预算编制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决定了人员经费支出的优先地位。即在预算安排中,对于基本支出部分的人员经费按标准计算,公用经费按定额计算,之后视财力可能编制专项支出。也就是说,专项资金分配既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和依据,又缺乏硬性约束。预算安排只能保人员工资,保基本运转的前提下,再安排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既使安排也是杯水车薪。有些县市为应付人大或上级单位的检查,年初预算安排一定数额的资金,年终调减或空列支出,使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法定预算受到人为因素影响,不能按法定程序预算和增加。形成有钱养人,无钱办事的吃饭财政。
(三)支农专项资金使用中存在违规违纪现象。近年来,从审计部门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审计情况可以看出,支农专项资金使用中的违规违纪现象仍然存在,主要表现为;一是专项资金没有实行独立核算,人员经费、公用经费、项目经费混合使用,严重挤占、挪用支农资金;二是改变支农资金投向,用于“面子工程”、“可视工程”;三是虚列支出,虚列项目,套取支农专项资金;四是以会议费、差旅费、考察费等名目挤占专项资金项目管理费;五是财政迟拨、滞留、占用专项资金用于资金调度;六是支农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低,损失浪费严重。
(四)支农专项资金管理弱化。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部门多,加之部门之间难免存在不协调现象,重复申报项目,重争取项目,重项目申报,轻资金管理;财务核算不规范,尤其是在乡村一级,无会计帐薄,无专人核算,更无合法的原始凭证记载的“包包帐”较多;监督管理单位专项性的检查多,日常监督少,事后检查多,事前、事中检查少;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的出台往往滞后,难以起到强化专项资金管理的作用。
(五)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财政支农资金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投入方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农村、农民发展要求,农业投入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十分严重。从目前情况看,一是农产品流通领域和生产经营性项目占用支农资金数额较大,基础性设施、公益性建设投入较少;二是从每年财政决算数字来看,随着财政支农资金逐年上升,用于非生产性的农林水事业费支出比例也逐年上升,相反用于生产性的支出比例下降。非生产性的农林水事业费结构中人员机构费用飞速上升,业务费用增长缓慢,农
业事业的发展普遍存在着资金短缺的矛盾。三是在资金安排上仍然存在“撒胡椒面”现象,大项目少,小项目多,项目分散,支农资金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
二、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建议
(一)科学合理界定支农专项资金范围。明确界定支农专项资金范围,不仅是核算问题,重要的是财政管理问题。只有统一口径,才能达到有效监督的目的。建议在农业、林业、水利和气象支出科目中,应根据资金性质,严格分清基本支出与支农专项支出的界限。财政基本支出是指按规定的定额确定的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支农专项支出是除基本支出外的地方财政预算安排(包括预算内、预算外)、地方追加、上级拨入等都应作为支农专项资金管理。对支农专项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既有利于用款单位的核算管理,也有利于财政、审计部门对支农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
(二)严格部门预算制度,细化支农专项资金编制。实行部门预算,就是为了更好的健全和强化预算管理职能,使预算编制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增强预算透明度,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将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决算等环节全部纳入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轨道,有效防止预算分配中不规范行为。对支农资金的投入要严格按照《农业法》的要求,“财政每年对农业的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逐步提高农业投入的总体水平,使支农资金在来源上得到保障。部门在申报支农项目时,要进行可行性论证,提出项目效益目标,技术指标,预算标准。财政部门将所有申报项目纳
入项目库管理,实行备选项目择优排序制度,提高项目成功率。财政预算安排资金要注意细化到具体项目,防止挤占挪用。要严格部门预算考核机制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定期或不定期的预算反馈制度,以明确责任。对部门预算工作富有成效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对支农专项资金使用中发生浪费严重或挪用等问题的违规单位或个人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三)建立支农专项资金项目责任追究制度。支农专项资金管理,不管是在资金拨付环节或是项目资金使用环节,都必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理顺财政部门管资金,主管部门管项目的双约束机制,明确双方权力与责任。财政部门要规范拨款程序,严格遵循“一支笔”签批制度,完善监督稽核手续,权力到人,责任到人。项目主管部门对已审批的项目必须实行公示制,定期把项目建设情况和内容公布于众,以便于接受群众监督和自我监督;对完工项目实行验收制度,严格实行项目管理责任制,做到项目未完不换人,不验收不换岗,强化项目责任单位财经纪律观,将每一项目专款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对于审计查出的违规行为,上级单位不能以减少项目资金,审计部门不能以单位罚款作为一种处罚手段,形成惩罚对象的偏差错位,最好的解决办法是直接追究当事人责任。
(四)明确财政支农投入范围,支持“三农”重点。随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内容的中央每年“一号文件”出台,财政支农的重点将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这个主题进行,在公共支出框架下,一是要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包括农村交
通、水利、农业信息等基础设施;二是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加气象、病虫疫情监控投入,完善自然灾害预测体系,四是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结合产业结构调整,高新技术的引进,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对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财政可采取贴息贷款或奖励等方式间接支持。
(五)完善支农专项资金报账制。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应严格执行财政支农资金专户,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报账制管理,财政部门负责支农资金收支管理和监督检查,农业项目主管单位负责项目实施管理,检查验收和项目工程支出审核,农业项目实施单位作为支农资金的报账人,负责资金报账的日常核算和管理工作,项目实施单位将原始凭证和原始凭证登记表及有关项目的附件报主管部门签字,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才能报账办理拨款。
(六)严格贯彻执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人大、政府对各部门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应建立问责制,加强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使用真实性、效益性的考核,确保支农资金安全,努力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湖北省郧西县审计局)
第三篇:财政支农的若干建议
一、逐步加大国家财政的支农力度,确保财政的支农支出稳定增长
我国的国情及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政府始终是农业投入的重要渠道,而财政对农业的支出则是政府支农的主要手段,这不仅在古代,即使在现代也尚且如此。因此,强化政府支农职能作用,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就成为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从而实现国家的农业发展目标的必要条件。然而纵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支农的发展变化,虽然支农支出的绝对量有所增长,但其所占财政支出比重却呈现出了下降+回升+下降的态势。这当然不能将责任全部归结为政府不重视农业,如果我们拓宽视野,从国民经济宏观全局进行分析,则不难发现,其根结在于国家对农业资金分配政策所进行的调整(即农产品提价和减少支农支出)。国家对农产品收购价提高了,而粮油食品销价曾经长期维持原来的低价水平,国家财政承担了购销价格倒挂产生的差价补贴;为了不影响居民的生活,随着80年代末部分粮油食品销价的放开,国家增加了对居民的价格补贴。如此一来,财政的农产品价格补贴数额逐年上升,成为财政的一个沉重包袱,加大了财政支出压力,成为影响财政支农支出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保持农业持续丰收,实现农业发展目标,中央要求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不动摇。而这与中国历代财政改革中的农业财政政策根本取向是不谋而合的。笔者认为,加大农业投入力度才是真正“视农为先”政策的重要体现。因此,根据经济发展和国家、社会财力状况,在适当调整农产品价格补贴的同时,要求各级财政用法律的手段来保证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考虑到目前国家财政赤字和负债情况,近期财政宏观分配格局要有保有压,腾出一部分资金优先安排农业。“七五”和“八五”期间安排的一些中短期支农专款,如发展粮食生产专项基金、支持农业产业化专项基金等也应继续保留,以突出农业的优先地位。从现行管理体制和社会财力分布的情况看,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存量一时难以变动,但投入的增量必须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地区政策进行结构性调整,今后中央财政支农资金要逐步向粮棉油倾斜。
要积极探索增加农业投入的新形式。一要完善贴息制度、配套投人机制和以奖代补办法,通过有效的贴息方式增加农业政策信贷资金投入,把国家继续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的货币政策用活用好;二要通过制定较优惠的农业投资政策,调动和引导各投资主体增加农业投入,加大农业利用外资、股份集资和行业内部融资的力度;三要探索农业资源开发和资本营运的有效形式,支持工商业投资农业项目,逐步建立多渠道的农业投入体系。力争在2001年一2010年,使财政支农支出比重达到18%的水平。
二、明确投资重点,逐步加大以农田水利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出比重“
水利基础设施居农业基础产业地位,水利建设具有长期性、连续性和发展的超前性。水利事业的发展应与国民经济发展保持一定的比例,对其投资的比重应当长期稳定地增加,并保持超前发展速度。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国水利设施和农田基础设施严重老化、失修;加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直接削弱了农业抗灾能力,投入不足同保护和开发农业要素资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些都已日渐成为影响农业发展的“瓶颈”。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往往超过单个农业生产经营者的范围,而且所需资金量大,投资周期长,回报率低,即使由多个农业生产者联合也很难有较大的进展。这就要求国家财政从战略高度着眼,在政策上予以安排。当前至为关键的是要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增的投资有序地投入到一些重大或重点水利工程项目上,包括一些大型水源工程,重点河流的堤防建设和重点地区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大中型重点病险以及大型灌区的更新改造工程,为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同时,要继续搞好水土保持和农田防护林体系等的建设,加强农业生态保护,为农业发展创造优质的环境条件。[!--empirenews.page--]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还要搞好为农业基础建设的科学规划,使项目选择具有科学性。使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类农业基本建设得到全面协调发展,并确保战略重点项目优先集中投资,优先建设,同时保证规划实施的持续性。因此,必须对中央、地方、集体及农户按其职能对农业基本建设范围、责任和权利作出明确规定,按时分期组织实施。在此基础上,搞好中央与地方、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和相互制约机制,统筹兼顾、重点突破,从而保证落实国家和地方的农业基本建设规划,提高农业基本建设的投资效益。
三、重视农业科技,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和技术推广力度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越来越被众多的事实所证明。从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一般在60%左右,有的高达80%,而我国现阶段仅有39%,农业科技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总体差距为15年一20年,这与我国过去长期以来政府低水平的农业科技投入密切相关。由于农业生产是利用光、热、水、土等要素进行的生命、生物再生产,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受外部环境影响大,因此,农业科技进步比工业等产业的科技进步更困难、更复杂,更需要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大量的资金投入。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作为科技兴国的纲领性文件,把农业科技进步摆在了十分重要和突出的位置。这个决定不仅要求切实加强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经济全面发展,而且特别强调要“始终把科技进步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先地位,把农业科技摆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这不仅是农业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基本手段,也是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客观要求。为此,要大力强化政府财政农业支出中的科技投入,力争使这一比重由目前的11%上升到2010年的20%.从政府角度来说,政府支持和资金投入也要注意突出重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要重点支持那些已经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的农业科技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包括提高科学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研究、杂交优势的利用、畜禽疫病诊断等;要建立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工程研究中心,积极发展农业生物工程、基因工程、光辐射技术等的研究。要加强重大的农业基础理论研究,对那些与世界水平有差距的农业科技项目要缩小差距,要有计划地使一批农业科技项目赶上世界先进水平。通过建立比较发达的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体系,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便利益驱动成为农民吸纳科技的动力,使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到2010年达到60%.目前中国农业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尚末结束,在农业国际化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中国加入WTO将使农业部门不可避免地受到较大的挑战。根据WTO农业协定,中国农业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开放国内市场,减少贸易保护,这将导致国外廉价农产品进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对中国的粮食出口,小麦、食糖等农产品的生产以及农民收入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冲击。在农业外延扩大再生产有限的情况下,政府只能通过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科技投入,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能迅速用于农业生产,加速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把“入世”对农业的冲击减少到最低限度,最终实现农产品安全供给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我国财政支农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财政支农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财政支农是政府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之一。现阶段的财政支农资金无论是在管理还是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极大制约了其积极作用的发挥。本文针对中国财政支农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一、我国现阶段财政支农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强农惠农政策。中央财政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不断增加“三农”投入,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2003-2009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逐年增加,年均增长17.8%。特别在2009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方面的支出安排合计7161.4亿元,比上年增加1205.9亿元,增长20.2%。
(一)财政部门坚持把支持“三农”作为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的重点 加大农民补贴力度。2009年安排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四项补贴1230.8亿元,增长19.4%。补贴种类由9大类扩大到12大类,覆盖到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增加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规模,在已实现水稻良种补贴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小麦、玉米等补贴范围。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增加农民收入。
大力支持发展农业生产。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新的扶贫政策。2009年安排用于农业生产方面的支出2642.2亿元。支持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稳定现行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的基础上,研究适当提高种植业补贴比例,稳步增加补贴品种。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加快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进度,强化灌区改造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沼气工程投入。
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支持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环境建设,实施农村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二)新局面下,我国为发展新农村建设出台了一系列财政支农的新政策
中共中央关于财政支农工作的会议及新政策
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之后于2008年12月28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定了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四大重点,会议明确了旨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切实落实关于农民自身利益的财政支农新政策
(1)“家电下乡”政策。“家电下乡”政策是当前经济形势下扩大内需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财政政策工具及运作机制的一项创新。通过对农民购买家电予以一定比例的财政补贴,有利于提高农民消费能力,扩大农村消费,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利于带动家电企业生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完善农村流通体系。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家电下乡”补贴资金预算200亿元。自2007年12月开始,“家电下乡”在山东、河南、四川三省试点,取得了明显成效。从2009年2月1日起,“家电下乡”在全国全面实施,并将电脑、热水器、空调、微波炉及电磁炉纳入了补贴范围。据测算,“家电下乡”在全国推广和增加补贴品种后,4年拉动国内消费约21000亿元。
(2)促进农民工就业政策。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资金420.2亿元。比2008年增加168亿元,增长6.7%。探索建立就业支出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规范社会保险补贴先缴后补办法,完善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补贴与促进就业效果挂钩机制,引导各类职业培训和介绍机构针对市场需求积极开展就业服务。以做好促进农民工就业和稳定困难企业就业局势为重点,加大各项就业政策的执行力度,切实将政策落到实处。同时,重点帮扶就业困难人群、零就业家庭和受灾地区劳动力就业,对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给予政策扶持。加大对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
二、我国财政支农在新时代下出现的新问题
(一)财政直接投入比例失调,投入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尽管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也有大幅增长,但由于财力有限、使用效率不高、结构矛盾突出等原因,相对于当前我国农业基础薄弱,效益低下的发展现实而言,投入仍严重不足。同时,财政支农资金结构失调、管理混乱,导致生产性支农资金到位率很低,而用于各项农业事业费的比重上升。用于农业科研和推广应用的比重更低,这就无法为土地规模经营提供良好的农业投资环境,也就很难提高农业投资者集中土地现代化、集约化生产经营的积极性,阻碍了新型农地经营方式的推广。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占财政支农资金的比重近年来一直没有超过1%。大大低于一些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投入水平。另外,在财政支农投入中,直接用于流通环节的补贴过高,而直接用于生产的补贴资金很少,基本上是流通企业和消费者受益,而农民受益少。目前,财政用于农村的支出约1/3是农产品政策补贴,农产品政策补贴多数还是直接用于流通环节的补贴,最终落到农民头上的不足50%。
(二)财政农业税费改革滞后,不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经营
合理科学的农业税费制度也是财政支农的一个重要手段。近些年,国家为减轻农民负担所进行的农业税费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遗憾的是,这一改革从解决“三农”问题的全局角度出发而进行的统筹安排与思考不足,没有将减轻农民负担同促进农业现代化经营及农村地方政府支农的财权、事权改革紧密结合,其改革滞后性明显,这十分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经营方式的推广。
(三)财政支农管理体制不完善,资金使用效果不明显
现行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基本上是延续计划经济时期高度集中的模式,即投资、建设、管理、使用四位一体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的弊端就是缺乏有效的监督,保证不了工程的质量,造成极大的浪费。涉农部门多,条块分割较为严重,导致资金使用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实施效益不理想。而且,支农资金挤占、挪用现象并存;财政支农资金预算执行缓慢,资金到位率低,且内支农资金支出不平衡: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监督机制落后,资金使用效果差,改革开放的前6年,农民人均收入的年增长按可比口径计算在14%~20%之间。而1997年以来平均只有4%。
三、完善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若干对策
(一)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近几年农村税费改革的效果初步显现,大幅度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短期内,由于我国长期扭曲的农村不合理分配关系,农村税费改革不可避免地会对乡镇财政收入造成重大冲击,加之各地区农村税费改革的执行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参差不齐,基层财政收入不足造成支出的缺口会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农村税费改革的实质是对农村公共物品筹资制度的重新安排。通过重新安排,能够稳定农村公共物品的资金来源,同时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过重、负担反弹等影响农民收入、农村社会稳定的问题。因此,必须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同时加大农村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填补税费改革中发生的财政收支缺口,减少改革的阻力,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规范国家和农民的收入分配关系。
(二)重视农业科技,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和技术推广力度
从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一般在60%左右,有的高达80%,而我国现阶段仅为39%,农业科技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总体差距很大。因此,我国要重点支持那些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的农业科技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包括提高科学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研究、杂交优势的利用等;要建立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工程研究中心,积极发展农业生物工程、基因工程、光辐射技术等研究;加强重大的农业基础理论研究,有计划地使一批农业科技项目赶上世界先进水平:通过建立比较发达的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体系,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使利益驱动成为农民吸纳科技的动力。
(三)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逐步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逐步实现财政支农投入“三个高于”的要求:即确保每一年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比重高于上年,保证国家财政对农业资金投入的法定增长,并切实加强预算执行。各级财政都要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同时在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的基础上,市县财政也要逐步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积极探索利用补助、贴息、保险、担保等方面手段。建立农业投入的激励机制,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资金增加农业投入。扎扎实实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要鼓励以县为主,制定规划,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通过打造项目或产业平台,整合支农资金;积极推进管理体制和管理机构改革,通过合理配置机构和职能,从根本上解决支农资金使用分散的问题。创新财政支农体制性措施,进一步推进支农资金整合。
总之,各级财政部门要根据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方针政策,扎实做好财政支持“三农”的各项工作。
第五篇:海安县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现状、问题及建议
海安县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现状、问题及建议农业科高阳近年来,我县全面贯彻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创新支农工作方式方法,城乡统筹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不断增加对农业的财政投入是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财政支农投入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富裕及农村的稳定。因此,做好新时期的财政支农工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现状
(一)财政支农支出总量保持较快增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对农业的投入,将农业的发展放在财政政策的重要地位。2009年我县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全年累计筹集预算内外财政资金49908.68万元资金用于“三农”。预计2010年全年财政支农投入累计超6亿元,资金投入总量保持较快增长。
(二)财政支农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力度一般用财政支农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率来衡量,即政府对农业投入的重视程度。我县财政支农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都是稳步上升的,这说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
(三)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支农资金的投向由过去注重生产环节的投入逐步转向基础公益设施、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为投入重点,增强了农村的造血功能。
(四)取得的成效显著。近年来,我县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着力点,以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为抓手,加快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实现了农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对农业投入的规模和额度较小,投入比较分
散,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随着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进步,对农村各种配套设施要求也不断增加,地方财政在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农业建设上会不断加大投入,由于我县是“吃饭财政”财政支付压力明显加大。
(二)财政支农资金使用分散,同类项目资金整合难度大,交叉重复并存。由于行政管理体制等原因,财政支农资金涉及农业、畜牧、水产、林业、水利等各部门,项目资金上存在交叉与重复的问题,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上存在盲区和死角,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又有越位或缺位的问题,这给支农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带来较大难度。
(三)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效益低下。正是由于财政支农资金分散,投入规模偏小,没有集中财力扶持我县优势农业产业,致使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效益低下,农业产业门类齐全,但缺乏在县场上有竞争力、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农业产业。
三、政策建议
(一)建立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构建发展现代农业生产保障体系。资金投入是党和政府关于“三农”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基础,这客观上要求财政支农支出必须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幅度。随着我县经济发展和财力的增强,保持较高的增长幅度,不仅必要,而且也有可能。关键是要切实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通过多种途径,逐步建立多元化稳定增长的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机制。第一是保证财政对支农资金投入的法定增长。严格按照省县“两高于、一确保”要求,不断增加财政支农投入规模。第二,发展农业是各级政府的共同责任,县级财政在增加支农资金的投入,镇级财政也要不断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第三,开辟新的资金来源渠道。
当前主要是落实“土地出让金一部分用于农业”的政策。第四,整合农业财政资金,提高支持效率。
(二)突出重点,向“三农”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以倾力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基地为着力点,重点支持构建设施完善、科技服务网络健全、产业化经营水平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高、产品质量安全的现代特色农业生产体系。第一是围绕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建设,优化支出结构、重点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第二是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推动现代特色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变。第三是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放大规模效应。重点支持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切实解决全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起点低、带动能力弱的问题,提高农业及其相关产业布局的聚集效应。第四是不断创新,努力推进农业保险工作,提高农业抗灾能力。
(三)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的投入力度,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的财政支持力度。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的投入力度,围绕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加快技术引进、推广和成果转化,加快农业高新技术研究,支持农业适用新技术、高效新品种、种养新模式的科技攻关,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高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特色农业基地的建设水平,增强农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农业经济和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二要支持科技培训。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青年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运用先进实用技术的能力,为倾力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基地提供技术支撑。
(四)着力建立财政支农政策的有效引导机制。发挥财政资金和政策“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农业。通过对现有财政支持农业资金使用方式和政策进行适当调整,鼓励农民和企业充分利用县场机制进行融资扩张和发展,改变财政包揽过宽的局面。
(五)统筹整合支农资金。围绕县委、县政府相关要求,根据大力发展“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现代农业,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县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带、产业区和县场竞争主体,项目投入重点向我县三大农业片区和四大农业园倾斜,按照资金渠道不乱、性质不变、用途不改的原则,打破部门、行业、预算内外资金等界限,对所有涉农资金进行清理归类,确保在不违反专项资金使用规定的前提下整合一切资源,捆绑投入新农村建设,除涉农补贴、救灾等有明确特定用途的资金外,其他涉农资金全部纳入整合范围,实行统筹安排,将整合范围内资金划分为农村基础设施、环境综合整治以奖代补、贴息、技术推广服务等几大类,实行分类统筹安排,集中投入使用,以发挥支农资金整合的“聚焦效应”,彻底摒弃“撒胡椒面”做法。
(六)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目前,我县经济实力还不强,自我发展能力比较弱,仅仅靠自身的财力,将难以实现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任务,需要我们最大程度地争取国家和上级部门支持。一是要研究好政策。应加强分析研究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研究国家的政策支持导向和资金的投资方向与内容,重点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力求通过在政策分析和形势判断中寻找国家和省上支持,找到争取项目资金的切入点。二是要加强部门协调。财政、农委和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应加强
沟通与协调,制定工作责任制,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个项目的策划、申报、跟踪、落实等环节。三是要包装项目。一个好的项目是争取上级支持的前提。应超前谋划一批对全县农业发展带动作用强的项目,做好申报项目的基础工作,认真组织好项目的前期调研、报告编制和评估论证,把项目做深、做实、做细,确保项目的质量,切实提高项目的成熟度和认可率。
(七)努力创新资金管理制度,加强支农资金管理。随着发展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投入资金的增加,财政监督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管好用好资金是建立支农资金稳定增长和多元化投入机制的重要保证,我们必须把财政监督管理工作提到新的高度来认识,坚持运用法律、法规手段规范和保障财政资金的管理与监督,抓好制度建设、立足以查促管,不断提高支农资金分配与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我们将研究出台我县《关于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意见》,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的整合,通过建立财政支农资金预算管理制度、财政支农项目库制度、财政支农项目评审制度、财政支农项目招投标制度、政府采购制度、财政支农项目监理制度、财政支农资金报帐制度、财政支农资金审计制度等进一步强化对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不断提高支农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