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推行镇财政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情况汇报
统一认识加强领导稳步推进镇财政集中收付制度改革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推进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是深化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探索乡镇财政改革和发展模式的制度创新,也是切实解决当前乡镇财政运行中存在问题的重要举措,为积极实施这项改革,我市层层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镇财政管理的实际,因地制宜地确定改革模式和操作办法,研究实施镇财政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由点及面,稳步推进,确保取得实效。现将我市推行镇财政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镇财政集中收付机构
我市于2002年10月在泰州市率先进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成立市会计核算中心,对全市112个一、二级预算单位进行会计集中核算和财务监督。2007年8月,全市推行镇财务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对镇级行政事业单位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开户、统一收付、分户核算的财务集中收付制度,实现了市、镇立体推进的总体格局,取得了明显成效。具体做法是:
(一)建立组织,强化领导。为推动镇财政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我市专门成立改革领导小组,明确由市长任组长,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任副组长,市委农工办、市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等部门领导为小组成员。同时,各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为改革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市改革领导小组对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明确分工,财政局具体负责对镇财务集中收付中心的业务监督管理,审计局负责加强审计监督,市纪委负责牵头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形成监督合力。
(二)成立机构,明确职责。2007年6月,市纪委、监察、财政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对镇行政事业单位实行财务集中支付的实施意见》,各镇在规定的时间内成立镇财政集中收付中心,统一挂牌办公,中心的主要职责是统一管理财务集中收付业务,集中办理会计核算、资金结算,集中管理各预算单位的财政性资金,保证资金的安全、准确运行。镇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责是合理编制预算,依法组织收入,积极筹集资金,保障单位正常运转的资金需要,对单位的财务活动进行控制与监督,配合财务集中收付中心做好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工作。财政所是实施财务集中收付的职能部门,在市财政局的统一指导下,按照“规范、方便、快捷、高效”的原则,制定实施细则和业务操作规程。
二、创新运行机制,彻底改变财务收付传统管理模式
一是明确集中收付的基本原则。即:集中管理,统一开户,统一收付,分户核算;实行集中支付的预算单位“三不变”,即预算管理体制不变、财务管理职能不变,资金使用权不变。
二是明确集中收付的范围。所有镇级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全部纳入集中收付中心。
三是明确财务集中收付运作方式。实行镇财务集中收付以会计集中核算为基础,在“三不变”的前提下,取消单位原银行帐户,单位所有的财务收支由财务集中收付中心实行“资金统一收付,会计集中核算”,单位所有的经济业务一律在财务收付中心办理。财务集中收付具体运作方式为“两取消”、“一直达”、“四统一”。“两取消”,即取消单位在银行开设的账户,账户余额一律划转到财务集中收付中心专户;取消单位会计核算岗位,明确1名兼职或专职财务管理员。“一直达”,即单位所有预算内外收入直达财务集中收付中心专户。预算内安排的支出,资金从财政总预算会计账户拨入财务集中收付中心专户;单位预算外资金安排的支出,从财务集中收付中心直接列支。用款单位直接向财务集中收付中心报账结算。“四统一”,即统一资金结算,所有单位的资金收付一律由财务收付中心办理;统一会计核算,所有单位的会计业务由财务收付中心按规定核算;统一票据管理,所有单位不再领用财政票据,由财务收付中心集中开票;统一会计档案管理,所有单位的会计资料由财务收付中心按要求整理保管。
三、探求制度管理,有效保障财务集中收付正常运行
一是严格控制银行开户。根据镇财政工作需要,每个镇只允许设置预算账户、集中收付中心账户和专项资金账户三类,镇级行政事业单位一律不得以任何理由开设银行账户,已开设的必须全部取消。镇财务集中收付中心支付的范围包括财政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上级补助资金以及纳入镇核算的其他资金。
二是建立非税收入票据管理制度。建立规范和完整的票据登记、申领、审核、保存、缴验等一整套监管制度,严格票据管理,全面清理缴销镇机关事业单位使用的财政票据,由财政所向市局领购统一的财政票据,财务收付中心集中统一开票,严禁打白条和收费不开票、票据混用以及转让、代开和丢失财政票据的行为。
三是建立支出管理制度。建立用款计划申报和支出审批制度,预算单位根据审批的预算和用款计划,按规定提出申请,单位
报账员持经单位领导审批后的单据到收付中心报账,经审核后,通过财务集中收付中心单一账户直接支付到收款人帐户。严格备用金使用管理,严禁将备用金用于个人消费;严格大额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凡政府采购项目及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一律实行招投标制度。
四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核算业务。建立内部会计岗位责任制度、会计凭证审核制度、会
计档案管理制度,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完整。财务集中收付中心对每笔支出凭证进行认真审核,凡违反财务规定的一律拒支,保证支出的合法性、合理性,提高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据统计,截止2007年底,镇集中支付中心累计退回不合规原始凭证121张,拒付不合理支出429次,共135万元,四、加强监督检查,有力促进财务集中收付规范管理
为确保镇财务集中收付工作落到实处,市每半年由纪委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对镇财务集中收付情况进行专项检查,通过检查,及时发现存在问题,下发整改意见书;市财政局加强业务指导和监督,组织收付中心定期开展财务互审,不断提高镇会计核算水平;市审计局加强审计监督力度,重点审计财经法纪执行情况等。
我市实施镇财政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以来,其成效已初步显现:一是有利于财政部门的资金调度。实行集中收付后,使原来分散在各部门、各单位的资金集中在一起,发挥整体效用,增强了政府的资金调控能力。二是有利于强化财政监督管理,提高理财水平。集中收付拓展了财政管理职能。财政对预算资金的管理,由事后监督变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同时也从根本上改变以前财政资金管理分散、各支出部门和支出单位多头开户、重复开户的混乱局面,财政资金拨付一次到位,不需层层划转,大大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三是有利于促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集中收付后,犹如一道坚固的防线,有效地阻止了财务收支中各种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由于单位所有收支都由集中收付中心统一办理,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提高了,这对于从源头上制止财政资金的乱支滥用,进一步搞好廉政建设,完善廉政建设监督机制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四是有利于单位资金调度,解决资金临时短缺,保证事业发展和单位的正常运转。单一账户集中了各单位资金,可以临时调剂部分资金解决机关运转的问题。
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收付改革,我市刚迈出第一步,完善和提高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我们将根据省厅的统一布置和要求,在市局的关心指导下,以巩固和完善乡镇财政职能为出发点,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措施,扎实工作,确保完成乡镇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各项工作。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推进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是深化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探索乡镇财政改革和发展模式的制度创新,也是切实解决当前乡镇财政运行中存在问题的重要举措,为积极实施这项改革,我市层层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镇财政管理的实际,因地制宜地确定改革模式和操作办法,研究实施镇财政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由点及面,稳步推进,确保取得实效。现将我市推行镇财政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镇财政集中收付机构
我市于2002年10月在泰州市率先进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成立市会计核算中心,对全市112个一、二级预算单位进行会计集中核算和财务监督。2007年8月,全市推行镇财务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对镇级行政事业单位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开户、统一收付、分户核算的财务集中收付制度,实现了市、镇立体推进的总体格局,取得了明显成效。具体做法是:
(一)建立组织,强化领导。为推动镇财政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我市专门成立改革领导小组,明确由市长任组长,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任副组长,市委农工办、市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等部门领导为小组成员。同时,各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为改革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市改革领导小组对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明确分工,财政局具体负责对镇财务集中收付中心的业务监督管理,审计局负责加强审计监督,市纪委负责牵头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形成监督合力。
(二)成立机构,明确职责。2007年6月,市纪委、监察、财政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对镇行政事业单位实行财务集中支付的实施意见》,各镇在规定的时间内成立镇财政集中收付中心,统一挂牌办公,中心的主要职责是统一管理财务集中收付业务,集中办理会计核算、资金结算,集中管理各预算单位的财政性资金,保证资金的安全、准确运行。镇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责是合理编制预算,依法组织收入,积极筹集资金,保障单位正常运转的资金需要,对单位的财务活动进行控制与监督,配合财务集中收付中心做好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工作。财政所是实施财务集中收付的职能部门,在市财政局的统一指导下,按照“规范、方便、快捷、高效”的原则,制定实施细则和业务操作规程。
二、创新运行机制,彻底改变财务收付传统管理模式
一是明确集中收付的基本原则。即:集中管理,统一开户,统一收付,分户核算;实行集中支付的预算单位“三不变”,即预算管理体制不变、财务管理职能不变,资金使用权不变。
二是明确集中收付的范围。所有镇级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全部纳入集中收付中心。
三是明确财务集中收付运作方式。实行镇财务集中收付以会计集中核算为基础,在“三不变”的前提下,取消单位原银行帐户,单位所有的财务收支由财务集中收付中心实行“资金统一收付,会计集中核算”,单位所有的经济业务一律在财务收付中心办理。财务集中收付具体运作方式为“两取消”、“一直达”、“四统一”。“两取消”,即取消单位在银行开设的账户,账户余额一律划转到财务集中收付中心专户;取消单位会计核算岗位,明确1名兼职或专职财务管理员。“一直达”,即单位所有预算内外收入直达财务集中收付中心专户。预算内安排的支出,资金从财政总预算会计账户拨入财务集中收付中心专户;单位预算外资金安排的支出,从财务集中收付中心直接列支。用款单位直接向财务集中收付中心报账结算。“四统一”,即统一资金结算,所有单位的资金收付一律由财务收付中心办理;统一会计核算,所有单位的会计业务由财务收付中心按规定核算;统一票据管理,所有单位不再领用财政票据,由财务收付中心集中开票;统一会计档案管理,所有单位的会计资料由财务收付中心按要求整理保管。
三、探求制度管理,有效保障财务集中收付正常运行
一是严格控制银行开户。根据镇财政工作需要,每个镇只允许设置预算账户、集中收付中心账户和专项资金账户三类,镇级行政事业单位一律不得以任何理由开设银行账户,已开设的必须全部取消。镇财务集中收付中心支付的范围包括财政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上级补助资金以及纳入镇核算的其他资金。
二是建立非税收入票据管理制度。建立规范和完整的票据登记、申领、审核、保存、缴验等一整套监管制度,严格票据管理,全面清理缴销镇机关事业单位使用的财政票据,由财政所向市局领购统一的财政票据,财务收付中心集中统一开票,严禁打白条和收费不开票、票据混用以及转让、代开和丢失财政票据的行为。
三是建立支出管理制度。建立用款计划申报和支出审批制度,预算单位根据审批的预算和用款计划,按规定提出申请,单位报账员持经单位领导审批后的单据到收付中心报账,经审核后,通过财务集中收付中心单一账户直接支付到收款人帐户。严格备用金使用管理,严禁将备用金用于个人消费;严格大额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凡政府采购项目及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一律实行招投标制度。
四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核算业务。建立内部会计岗位责任制度、会计凭证审核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完整。财务集中收付中心对每笔支出凭证进行认真审核,凡违反财务规定的一律拒支,保证支出的合法性、合理性,提高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据统计,截止2007年底,镇集中支付中心累计退回不合规原始凭证121张,拒付不合理支出429次,共135万元,四、加强监督检查,有力促进财务集中收付规范管理
为确保镇财务集中收付工作落到实处,市每半年由纪委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对镇财务集中收付情况进行专项检查,通过检查,及时发现存在问题,下发整改意见书;市财政局加强业务指导和监督,组织收付中心定期开展财务互审,不断提高镇会计核算水平;市审计局加强审计监督力度,重点审计财经法纪执行情况等。
我市实施镇财政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以来,其成效已初步显现:一是有利于财政部门的资金调度。实行集中收付后,使原来分散在各部门、各单位的资金集中在一起,发挥整体效用,增强了政府的资金调控能力。二是有利于强化财政监督管理,提高理财水平。集中收付拓展了财政管理职能。财政对预算资金的管理,由事后监督变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同时也从根本上改变以前财政资金管理分散、各支出部门和支出单位多头开户、重复开户的混乱局面,财政资金拨付一次到位,不需层层划转,大大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三是有利于促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集中收付后,犹如一道坚固的防线,有效地阻止了财务收支中各种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由于单位所有收支都由集中收付中心统一办理,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提高了,这对于从源头上制止财政资金的乱支滥用,进一步搞好廉政建设,完善廉政建设监督机制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四是有利于单位资金调度,解决资金临时短缺,保证事业发展和单位的正常运转。单一账户集中了各单位资金,可以临时调剂部分资金解决机关运转的问题。
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收付改革,我市刚迈出第一步,完善和提高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我们将根据省厅的统一布置和要求,在市局的关心指导下,以巩固和完善乡镇财政职能为出发点,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措施,扎实工作,确保完成乡镇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各项工作。
第二篇: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
姓名:欧莅学号:24082901801班级:08会八 序号:
43我国的预算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手段,是核算、反映和监督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预算以及事业行政单位收支预算执行情况的会计。随着财税、金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制度改革不断深化, 预算会计制度也应相应作出调整和修改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在这里我想论述一下关于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研究。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就是将所有的政策性财政资金全部集中到国库单一账户,并规定所有的财政支出必须由国库直接支付。我国国库收付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发展要求,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和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建立和完善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财政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更好地发挥财政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一、我国传统的分散型国库收付制度存在的弊端:
1.财政部门与行政事业单位多头开户,转移、分散财政资金。
2.不包括预算外资金的国库资金不利于财政宏观调控政策的执行。
3.实行“以拨定支”制度,造成资金沉淀、财政支出信息失真。
4.国库资金结算环节多,影响了国库资金的及时入库,降低了国库资金的使用效率。
5.在分散型的收付制度下,对国库资金的监督不力。
二、要改革国库集中收付制度,重点包括:
1、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1)财政部门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国库单一账户,设置收支分类账,用于记
录、核算和反映预算资金收支活动。
(2)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零余额账户,用于财政直接支付,该账户发生的支出,当天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
(3)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为预算单位开设零余额账户,用于办理预算单位授
权支付和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
(4)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设置收支分类账,用于
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外资金收支活动,并用于预算外资金日常收支清
算。
(5)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或授权财政部门开设的特设专户,用于特殊资金的支付和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
2、规范收入收缴程序。
(1)收入按新的政府收支分类标准分类。
(2)收缴方式。将收入由现行就地缴库、集中缴库、自收汇缴三种方式,简并
为直接缴库和集中汇缴两种方式。
(3)直接缴库。缴款单位和缴款人依法直接将应缴收入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预
算外资金财政专户。
(4)集中汇缴。征收机关依法将所收的应缴收入汇总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预
算外资金财政专户。
(5)非税收入收缴改革。
3、规范支出拨付程序。
将支出分为工资支出、购买支出、转移支出、零星支出四类。对不同类型的支出,分别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
三、进一步加快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对改革的认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一项新生
事物,涉及方方面面利益调整,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需要人民银行、代理银行和预算单位的密切配合,需要上级部门统一指挥、统一调度。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加大对基层改革业务和资金的支持力度,让基层有信心、有能力推进改革。各级有关部门都要熟悉和掌握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坚持预算单位资金使用权、支出审批权和会计核算权“三不便”的原则,合理地规范各方面的职责权限。加大宣传力度,统一认识,统一步调,有效地调动各方面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减少改革压力。
2.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一是改革预算批复时间。要实现按当年批准的预算作为用款申请的依据,我国预算批准的时间必须提前到上年12月31日前。二是优化预算科目。为了适应当前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必须对现有预算科目进行全面、合理的改革。一方面要与国际惯例接轨,另一方面还要尽量与我国现行的科目体系衔接,体现现行收支分类的延续性和稳定性。三要细化部门预算编制。实行部门预算是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做法,是市场经济体制对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要求,是我国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前提和基础。部门预算是由各部门编制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报人大审议通过的反映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的预算。细化部门预算编制,不仅可以提高预算编制的透明度,而且有利于防止预算执行中的不规范做法,有利于人大等部门对预算的审查和监督。同时,也能加强国库对预算支出的刚性约束,充分发挥国库的监督作用。
3.强化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完善支付方式。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力度大,改革
范围广,相应配套管理工作都应跟上,各预算单位也应转变观念,调整工作方式,加强单位财务管理,提高会计的业务能力,适应新业务的变化。
4.完善配套措施。加大各项配套制度的改革力度。要进一步完善改革的各项配套
措施,重点抓好部门预算编制的改革,逐步使所有财政资金的支付建立在明晰的预算基础上。同时,积极开展非税收入直缴财政工作,取消各单位非税收入在收付中心的过渡账户,使财政收入更加及时、足额地缴入国库或预算外资金专户。
5.预防资金潜在风险,完善财政直接支付与财政授权支付的后续监管机制。
(1)建立内控制度,规范操作程序。财政部门、代理银行、预算单位应建立健
全内部管理机制。财政部门必须尽快完善内控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以防范财政资金风险,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基层代理银行要尽快解决管理松散、把关不严和与财政部门之间信息梗塞之弊端。同时,要规范与完善资金支付的操作程序,以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预算单位要将已取消的会计内设机构尽快恢复。
(2)监督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燃。财政资金拨付给供应商或劳务提供者前,政府
采购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配合财政预算管理部门对预算单位的资金申请、所提供的购销合同、商品供应者或劳务提供者的资质及收款账户的真伪,进行全面鉴定。
(3)完善财政直接支付与财政授权支付的后续监管机制。财政资金从国库直接支
付给供应商或劳务提供者后,财政部门必须采取措施,对财政资金进行跟踪。同时,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以电函等形式及时向收款人查问资金到位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二是通过网络系统对代理银行与人民银行当日的清算票据进行及时监控,防止代理银行有关人员的舞弊行为。三是对预算单位的财务进行事后监控。
(4)对预算单位零余账户提取现金实行限额支付。对于预算单位提出的大额资金
申请,财政部门要拒绝支付。如遇特殊情况确需支付大额资金,必须经财政部门、代理银行、预算单位的财务主管领导共同审定后拨付,并在拨付后备案待查。
要彻底进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不仅要继续完善国库集中收付的收缴、支付、监控机制,加强账户管理。而且要通过研究制定财政资金支付条例,以及修订预算法、国家金库管理条例等措施,确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法律地位。
第三篇:浅析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
浅析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
一、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现状及成效
从2000年开始,我国政府开始着手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经过大量的考察实践和前期准备工作,并借鉴发达国家国库管理的经验,2001年2月,国务院通过了由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确立了我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指导思想和原则、改革的内容、配套措施及实施步骤。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我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2002年,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又联合印发了《中央单位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资金支付管理办法》。截至2007年底,中央所有部门及所属9300多个基层预算单位实施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全国3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本级,300多个地市,1300多个县(区),超过23万个基层预算单位实施了改革。财政部日前发出通知,明确了2011年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具体内容和目标:全面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进一步扩大改革级次和范围,实现所有中央预算单位和所有一般预算、政府性基金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今年是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推行的第十年。被称为一场“财政革命”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给我国预算执行管理制度带来了根本性变革,确立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在我国财政财务管理中的核心基础性地位。
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存在问题分析
但是,改革过程中许多工作还在不断磨合,需要进一步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涉及各预算单位、财政部门及商业银行的利益,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深层次改革的复杂性与系统性,其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
1.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各方面的阻力较大。主要表现:一是由于实行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财政部门在签发支付命令后,财政资金即由国库直接支付给支出单位的商品或劳务供应者,财政部门成为掌握财政资金支付的最后环节,触动了财政内部部门职能的调整,财政部门的工作成倍增加,责任也加大了,一些同志存在抵触情绪或畏难情绪。二是取消了支付部门在商业银行的各种账户,商业银行减少了信贷资金来源,银行支持地方经济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将给政府带来较大的压力;三是虽然政府财政资金是属于国家的,但长期以来一直由支出部门分散使用,现在政府集中使用后,支出部门将失去对大部分资金的直接支付权,并由此减少存款的利息收入,部门的“既得利益”被打破,其积极性会受到打击,阻力加大。
2.配套法规跟不上。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首先涉及到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制度的修改,包括《预算法》、《国家金库条例》、《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其次,部门预算编制还需进一步细化。此外,代理银行手续费问题也要尽快进行相应调整。1
3.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建设不够规范,信息系统建设不够健全。首先,上级财政部门提供的支付核心软件,缺乏灵活性,难以满足不同地区的需要;网上运作速度慢,给财政和预算单位的工作带来许多不便。在整合财政软件系统、实现财政数据资源共享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其次,基层改革成本较大,上级只下通知要求加大改革力度,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网络系统建设无法全面展开,基层预算单位仍然依靠手工操作,没有网络系统支撑的改革是不可能深入进行的。
4.支付资金过程中存在风险。
(1)财政直接支付存在的资金风险。财政直接支付取消了资金拨付的中间环节,方便快捷。但存在着预算单位虚假套取财政资金的风险,收款人、收款账户是否真实难以核实,预算单位用款申请的合理性很难确定。
(2)财政授权支付存在的资金风险。与财政直接支付相比,授权支付的风险性更大。因为财政授权给预算单位后,财政部门的监督余地相对减小,给预算单位套取或转移、挪用财政资金提供了便利。同时,由于预算单位和基层代理银行管理制约机制相对松弛,内控制度不够健全,这也为预算单位、代理银行或有关人员违规操纵财政资金留有一定的空间。
(3)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支付存在的资金风险。预算单位通过零余账户支取现金的额度,没有明确规定。预算单位常常从零余账户中支取数额较大的现金。这就导致财政资金风险的存在。再者,零余账户支取的频率较高,至于支取行为合不合理,应不应该支付,财政部门无法审定。
三、进一步加快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对改革的认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一项新生事物,涉及方方面面利益调整,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需要人民银行、代理银行和预算单位的密切配合,需要上级部门统一指挥、统一调度。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加大对基层改革业务和资金的支持力度,让基层有信心、有能力推进改革。各级有关部门都要熟悉和掌握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坚持预算单位资金使用权、支出审批权和会计核算权“三不便”的原则,合理地规范各方面的职责权限。加大宣传力度,统一认识,统一步调,有效地调动各方面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减少改革压力。
2.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一是改革预算批复时间。要实现按当年批准的预算作为用款申请的依据,我国预算批准的时间必须提前到上年12月31日前。二是优化预算科目。为了适应当前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必须对现有预算科目进行全面、合理的改革。一方面要与国际惯例接轨,另一方面还要尽量与我国现行的科目体系衔接,体现现行收支分类的延续性和稳定性。三要细化部门预算编制。实行部门预算是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做法,是市场经济体制对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要求,是我国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前提和基础。部门预算是由各部门编制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报人大审议通过的反映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的预算。细化部门预算编制,不仅可以提高预算编制的透明度,而且有利于防止预算执行中的不规范做法,有利于人大等部门对预算的审查和监督。同时,也能加强国库对预算支出的刚性约束,充分发挥国库的监督作用。
3.强化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完善支付方式。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力度大,改革范围广,相应配套管理工作都应跟上,各预算单位也应转变观念,调整工作方式,加强单位财务管理,提高会计的业务能力,适应新业务的变化。
4.完善配套措施。加大各项配套制度的改革力度。要进一步完善改革的各项配套措施,重点抓好部门预算编制的改革,逐步使所有财政资金的支付建立在明晰的预算基础上。同时,积极开展非税收入直缴财政工作,取消各单位非税收入在收付中心的过渡账户,使财政收入更加及时、足额地缴入国库或预算外资金专户。
5.预防资金潜在风险,完善财政直接支付与财政授权支付的后续监管机制。
(1)建立内控制度,规范操作程序。财政部门、代理银行、预算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财政部门必须尽快完善内控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以防范财政资金风险,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基层代理银行要尽快解决管理松散、把关不严和与财政部门之间信息梗塞之弊端。同时,要规范与完善资金支付的操作程序,以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预算单位要将已取消的会计内设机构尽快恢复。
(2)监督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燃。财政资金拨付给供应商或劳务提供者前,政府采购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配合财政预算管理部门对预算单位的资金申请、所提供的购销合同、商品供应者或劳务提供者的资质及收款账户的真伪,进行全面鉴定。
(3)完善财政直接支付与财政授权支付的后续监管机制。财政资金从国库直接支付给供应商或劳务提供者后,财政部门必须采取措施,对财政资金进行跟踪。同时,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以电函等形式及时向收款人查问资金到位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二是通过网络系统对代理银行与人民银行当日的清算票据进行及时监控,防止代理银行有关人员的舞弊行为。三是对预算单位的财务进行事后监控。
(4)对预算单位零余账户提取现金实行限额支付。对于预算单位提出的大额资金申请,财政部门要拒绝支付。如遇特殊情况确需支付大额资金,必须经财政部门、代理银行、预算单位的财务主管领导共同审定后拨付,并在拨付后备案待查。
参考文献:
1.张乃荣。2011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政法规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2011
2.金洁,杨柳。浅谈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J].沙洲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
3.杨萍,张治国。浅议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建立[J].南昌高专学报,2005(6)
第四篇:谈谈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工作
谈谈长清区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工作
济南市长清区财政局 魏芳
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是财政改革的重要步骤。自2003年起,长清区财政部门将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相分离,设立了独立的财政国库业务。其后,经过充分调研,借鉴平阴县、市中区、历下区改革试点先进经验,于2006年5月启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三年间,在上级领导以及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财政国库管理的新框架初步建立,改革成果日渐显著。
一、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工作回顾
回顾这几年我区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工作,可以用三个数字来概括。
(一)实现了三个到位
一是稳步推进,纳入范围逐步到位。先后分四批将预算单位逐步纳入改革范围。截止2009年6月,涉及到的改革部门有47个,预算单位154家,相关专项资金18项,有43个零余额单位安装了支付系统终端。
二是涵盖全面,改革内容逐步到位。清理预算单位账户,对改革前所有账户的沉淀资金归集到财政专户,按照国库改革的要求,全部建立了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三是资金扩大,支付程序逐步到位。三年区级共实现国库集中支付金额197172万元,其中财政直接支付128870万元,财政授权支付68262万元,实拨支付40万元。
(二)建立了四个框架
一是建立了完整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框架。改革后,财政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建立。这个体系包括:
1、在人民银行开设了“国库单一账户”;
2、在代理银行开设了“财政零余额账户”;
3、在代理银行开设了“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
4、在代理银行开设了“财政专户”。
二是建立了规范的财政收入收缴程序框架。对税收收入,通过财税库行联网系统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收入收缴程序得到进一步规范,确保了预算内收入直达国库,取消了收入过渡户。
三是建立了运行安全、高速稳定的支付网络框架。财政、银行、预算单位网络联通情况是制约软件顺利实施的一项重要因素,根据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技术要求,我们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先期投入一定的技术和财力购置必要的网络设备,创建较强的硬件平台,在较短时间内进行了系统软件及网络的安装与调试,为业务开展创造了运行安全、高速稳定的支付网络以及快速便捷的网络平台。
四是建立了财政资金支付方式新框架。改革后的一种支付方式为在不改变预算单位资金使用权的情况下,由财政部门发出支付令,进行财政直接支付;另一种是由预算单位经财政部门授权自行发出支付令,进行财政授权支付,大幅度缩短了资金到位时间。
(三)取得了五个成效
一是提高了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建立了以部门预算为依据的分月用款计划制度,增强了资金管理的计划性和科学性,有利于保障重点项目的落实,有利于规范单位收支行为,促进单位依法加强财务管理。
二是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财政资金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内运转,能够使财政资金直接快捷到位,极大地方便了预算单位,并提高了资金运行效率与使用效率。
三是提高了财政资金的透明度。通过改革,形成了良性的资金管理模式,既缩短了资金在途时间,又确保了专款专用,促进了党和政府有关政策的落实。
四是提高了财政资金调度能力。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财政部门资金调度能力增强,有利于政府统筹安排,为各项建设提供了可靠的资金保证,保障了我区各项支出的需要。
五是提高了财政资金监督水平。改革后,财政部门依托现代化手段,通过代理银行的支付信息,实现对每笔资金
流向和流量的全过程监控,将传统的事后监督,转变为对预算单位支出的全过程实时监督。
然而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仍有不足:
(一)资金安全意识不强。内部制衡和纠错机制尚需完善;现有岗位不能完全满足财政资金安全管理需要;信息系统相关操作环节尚需进行安全密码管理。
(二)配套改革没有及时跟进。资金支付、资金清算、会计核算等在内的一整套管理办法需要进行修订和完善。
(三)改革范围有待继续扩大。目前改革部门仅有47个,不到全区部门的50%,而且乡镇的改革还没有涉及,与国家、省、市财政改革要求尚有差距。
(四)现金支付比例仍然较大。我区改革初期,包括现金支付在内的授权支付占了较大比例,现金持有量的增加加大了资金支付风险。
(五)相应机构不健全。我区尚未建立完整的国库管理和国库执行机构,改革的实质性工作面临考验。
二、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工作展望
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将推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一)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操作程序
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逐步修订和完善工作制度、岗位职能、考核制度等。同时,进一步理顺内部岗位工作职能,规范业务操作流程,更符合工作的实际需求。以此为基础,强化内部的各项管理。
(二)细化预算编制,推进预算改革
部门预算是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的前提,国库集中支付是实现预算目标的保障,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推进,需要部门预算、政府采购等改革的及时跟进。
(三)加大改革力度,实现平稳过度
随着我区国库改革的发展,实现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转轨,对会计集中核算的单位纳入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库单一账户管理,是现实和长远的需要。
(四)加强现金管理,推行公务卡制度
把公务卡消费结算方式引入到国库集中支付中来,对规避现金支付造成的风险,打造“阳光”财政,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五)扩大改革范围,逐步延伸乡镇
建议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向乡镇一级延伸,以提高乡镇财政公共保障能力和财政支出管理水平,最终建立区乡两级国库集中支付体系,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迈上新台阶。
(六)加强机构建设,提高工作效能
财政国库管理是一项新生事物,随着各项国库改革的持续深入,国库部门职能不断完善,管理日趋精细化,负担的任务也越来越繁重。为进一步加强财政国库管理,推动财政改革事业的发展,建议尽快成立国库管理机构和国库执行机构,定编定岗。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得到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各部门的配合,财政工作者更要积极探索,为打造阳光财政,提高财政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懈努力。
第五篇:宜昌市市直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会计核算暂行办法
宜昌市市直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
会计核算暂行办法
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宜昌市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宜府发[2003]31号)和《宜昌市市直单位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资金支付管理办法》(宜市财库发[2003]253号)的有关规定,为适应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资金会计核算的需要,制定本办法。
一、财政总预算会计
(一)资金清算的会计核算
1、财政总预算会计对通过市财政局国库收付中心直接支付的资金,根据市财政局国库收付中心每日报来的按部门分“类”、“款”、“项”汇总的《财政资金支出结算清单》(附件一),与中国人民银行宜昌市中心支行国库和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代理银行划款凭证核对无误后,分别列报预算内、外支出,会计分录为:
(1)预算内:
借: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 贷:国库存款
(2)预算外:
1 借:行政事业支出、专项支出、基本建设支出
贷:财政专户存款
2、财政总预算会计对授权预算单位支付的资金,根据各代理银行汇总的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授权支付数,与中国人民银行宜昌市中心支行国库和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代理银行汇总划款凭证及市财政局国库收付中心按部门分“类”、“款”、“项”汇总的《财政资金支出结算清单》核对无误后,分别列报预算内、外支出,会计分录为:
(1)预算内:
借: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
贷:国库存款(2)预算外:
借:行政事业支出、专项支出、基本建设支出
贷:财政专户存款
(二)实拨资金的会计核算
根据有关资金实行专户管理的核算需要,在现行《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核算制度》资产类增设“暂付款”(编号107)会计总账科目,并按资金性质及单位名称设臵明细账。
《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暂付款”(编号111)科目和《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核算制度》“暂付款”科目,分别
2 用于核算从国库单一账户和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划入有关专户的资金划拨业务。本科目借方,登记财政总预算会计从国库单一账户、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划入有关专户的资金数;本科目贷方,登记有关专户的支出数;本科目借方余额反映尚未列报支出数。
1、财政总预算会计将资金拨付到有关专户时,作暂付款核算,会计分录为:
(1)从国库单一账户拨出资金时记: 借:暂付款——※※※※专户
贷:国库存款
(2)从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拨出资金时记: 借:暂付款——※※※※专户
贷:财政专户存款
2、财政总预算会计在资金拨付中因差错发生退款时,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宜昌市中心支行国库或商业银行提交的退款通知,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借:国库存款、财政专户存款
贷:暂付款——※※※※专户
3、财政总预算会计根据市财政局国库收付中心报来的按部门分“类”、“款”、“项”汇总的《财政资金支出结
3 算清单》,分别列报预算内、外支出,会计分录为:
(1)预算内:
借: 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
贷:暂付款——※※※※专户(2)预算外:
借:行政事业支出、专项支出、基本建设支出
贷:暂付款——※※※※专户
二、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会计
市财政国库收付中心会计是财政总预算会计的延伸,其会计核算按《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会计核算制度》执行。同时,根据改革需要增设部分会计科目。
(一)资金清算的会计核算
根据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后支付管理的特点,在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会计核算制度》资产类和负债类分别增设“财政零余额账户存款”(财政总预算会计编号为103,预算资金财政专户会计编号为106)和“已结报支出”(财政总预算会计编号为213,预算资金财政专户会计编号为204)会计总账科目,并按相关支出的“类”、“款”、“项”及预算单位设立支出
4 明细账(基本建设支出、科技三项费用、专项类支出要记录到项目)。
“财政零余额账户存款”科目系资产类会计科目,用于核算市财政局国库收付中心直接办理资金支付的业务。本科目贷方,登记市财政局国库收付中心当日办理的资金支付数;本科目借方,登记当日国库单一账户和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划入冲销数;本科目当日资金结算后,余额为零。
“已结报支出”科目系负债类会计科目,用于核算财政国库资金和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存款资金已结清的支出数额,当天业务结束后,本科目余额应等于预算内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与预算外行政事业支出、专项支出、基本建设支出科目之和。年终转账时,作相反分录,借记本科目,贷记“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行政事业支出”、“专项支出”、“基本建设支出”科目。
1、市财政局国库收付中心为预算单位直接支付款项时,根据财政直接支付凭证第二联(回单联),区别预算内、外资金,按部门分“类”、“款”、“项”列报预算内、外支出,会计分录为:
(1)支付预算内资金时记:
5 借: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财政直接支付 贷:财政零余额账户存款
(2)支付预算外资金时记:
借:行政事业支出、专项支出、基本建设支出——财政直接支付
贷:财政零余额账户存款
2、市财政局国库收付中心每日将按部门分“类”、“款”、“项”汇总的《财政资金支出结算清单》与中国人民银行宜昌市中心支行国库和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代理银行汇总划款凭证核对无误后,送财政总预算会计结算资金,会计分录为:
(1)预算内:
借:财政零余额账户存款
贷:已结报支出(预算内)——财政直接支付
(2)预算外:
借:财政零余额账户存款
贷:已结报支出(预算外)——财政直接支付
3、市财政局国库收付中心对于授权预算单位支付的款项,根据代理银行报来的 《财政支出日(旬、月)报表》,与中国人民银行宜昌市中心支行国库和预算外资金财政专
6 户代理银行汇总划款凭证核对无误后,列报预算内、外支出,并登记预算单位支出明细账,会计分录为:
(1)预算内:
借: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单位零余额账户额度
贷:已结报支出——财政授权支付(2)预算外:
借:行政事业支出、专项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单位零余额账户额度
贷:已结报支出——财政授权支付
4、市财政局国库收付中心对市财政局批准下达各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的用款额度,不作正式会计分录,但需要备查登记。
5、年终,市财政局国库收付中心将预算内、外支出与有关方面核对一致后转账时,会计分录为:
(1)预算内:
借:已结报支出
贷: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
(2)预算外:
借:已结报支出
7 贷:行政事业支出、专项支出、基本建设支出
(二)实拨资金的会计核算
根据专户资金直接支付管理的核算需要,在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会计核算制度》、收入类分别增设“拨入预算资金”(编号426)和“拨入预算外资金”(编号403)会计总账科目,并按相关支出的“类”、“款”、“项”及预算单位设立支出明细账。
“拨入预算资金”科目用于核算从国库单一账户拨来的预算内资金。本科目贷方,登记市财政局国库收付中心收到市财政局拨来的一般预算资金和政府性基金;本科目借方,登记列报支出冲销数;本科目贷方余额反映未列报支出数。
“拨入预算外资金”科目用于核算从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拨来的预算外资金。本科目贷方,登记市财政局国库收付中心收到市财政局拨来的预算外资金;本科目借方,登记列报支出冲销数;本科目贷方余额反映未列报支出数。
1、市财政局国库收付中心收到市财政局从国库单一账户和预算资金财政专户拨来的资金时,根据预算内、外拨款凭证第三联(收款通知联)及时进行会计核算,会计分录为:
8(1)收到预算内资金时记: 借:其他财政存款——※※※※专户
贷:拨入预算资金(2)收到预算外资金时记: 借:其他财政存款——※※※※专户
贷:拨入预算外资金
2、市财政局国库收付中心从有关专户直接支付款项时,根据财政直接支付凭证第二联(回单联),区别预算内、外资金进行会计核算,会计分录为:
(1)支付预算内资金时记: 借: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
贷:其他财政存款——※※※※专户(2)支付预算外资金时记:
借:行政事业支出、专项支出、基本建设支出
贷:其他财政存款——※※※※专户
3、年终,市财政局国库收付中心将“拨入预算资金”科目与“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科目,“拨入预算外资金”科目与“行政事业支出”、“专项支出”、“基本建设支出”科目相互冲抵,会计分录为:
(1)预算内:
9 借:拨入预算资金
贷: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2)预算外: 借:拨入预算外资金
贷:行政事业支出、专项支出、基本建设支出
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一)会计科目的增设
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仍执行现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根据支付改革会计核算的需要,在《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资产类增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行政单位编号107,事业单位编号103)会计总账科目。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用于核算预算单位在财政下达授权支付额度内办理的授权支付业务。本科目借方,登记收到财政下达的授权支付额度;本科目贷方,登记授权支付的支出数;本科目借方余额反映未支用的授权支付额度。
增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以后,原资产类“银行存款”科目核算内容改变为预算单位的自筹资金收入、以前结余和各项往来款等。
10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1、对财政直接支付的支出,预算单位根据市财政局国库收付中心委托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及原始凭证(“工资”支出凭代发工资银行盖章转回的工资发放明细表),区别预算内、外资金进行会计核算,会计分录为:
(1)预算内: 行政单位:
借:经费支出、库存材料等
贷:拨入经费——财政直接支付 事业单位:
借:事业支出、材料等
贷:财政补助收入——财政直接支付(2)预算外: 行政单位: 借:经费支出
贷:预算外资金收入——财政直接支付 事业单位: 借:事业支出
贷:事业收入——财政直接支付
11 如果财政直接支付部分的支出构成新增固定资产的,应同时登记固定资产账,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2、对财政授权支付,预算单位根据代理银行盖章的《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到账通知书》,与分月用款计划核对,区别预算内、外资金登记入账,会计分录为:
(1)预算内: 行政单位: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拨入经费——财政授权支付 事业单位: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补助收入——财政授权支付
(2)预算外: 行政单位: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预算外资金收入——财政授权支付 事业单位: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12 贷:事业收入——财政授权支付
3、预算单位从单位零余额账户转账支付时,会计分录为:
行政单位:
借:经费支出、库存材料等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事业单位:
借:事业支出、材料等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4、预算单位从零余额账户提取现金和支用时,会计分录为:
行政单位: 借:现金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借:经费支出
贷:现金 事业单位: 借:现金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借:事业支出
13 贷:现金
(三)行政事业单位年终决算
年终决算仍由各预算单位负责编制,并逐级汇总、由一级预算单位上报市财政局。
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后,一级预算单位和上级单位在汇总资产负债表时,将所属预算单位的数字相加,不作将上级的“拨出经费”与下级的“拨入经费”相抵冲的处理。
四、建设单位会计(一)会计科目的增设
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后,建设单位会计仍执行现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并根据支付改革会计核算的需要,在《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资产类增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编号234)会计总账科目。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用于核算建设单位在财政下达授权支付额度内办理的授权支付业务。本科目借方,登记收到财政下达的授权支付额度;本科目贷方,登记授权支付的支出数;本科目借方余额反映未支用的授权支付额度。
(二)建设单位会计核算
14
1、对财政直接支付的支出,建设单位根据市财政局国库收付中心委托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及原始凭证入账,会计分录为:
借:器材采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待摊投资等
贷:基建拨款——本年基建基金拨款等——财政直接支付
2、对财政授权支付的支出,建设单位根据代理银行盖章的《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到账通知书》,与分月用款计划核对后登记入账,会计分录为: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基建拨款——本年基建基金拨款等——财政授权支付
3、建设单位从零余额账户转账支付时,会计分录为:
借:器材采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待摊投资等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4、建设单位从零余额账户提取现金和支用时,会计分录为:
借:现金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借:待摊投资等
15 贷:现金
五、对账
市财政局国库科、市财政局国库收付中心、预算单位、代理银行应建立全面的对账制度,在认真处理各项账务的基础上,定期、及时地与有关部门和单位核对账务。(一)市财政局国库科在处理完当月账务后,分别与中国人民银行宜昌市中心支行国库科、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代理银行和市财政局国库收付中心核对账务。
1、与中国人民银行宜昌市中心支行国库科核对月末国库存款余额,对账单由中国人民银行宜昌市中心支行国库科提供,对账内容为“国库单一账户”收入数、支出数、结存数。
2、与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代理银行核对月末财政专户存款余额,对账单由代理银行提供,对账内容为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收入数、支出数、结存数。
3、与市财政局国库收付中心核对财政性资金支出数,对账表由市财政局国库收付中心提供,对账内容为按部门分“类”、“款”、“项”的预算内、外支出数。(二)市财政局国库收付中心在处理完当月账务后,分别与市财政局国库科、代理银行和一级预算单位核对账务。
16
1、与市财政局国库科核对按部门分“类”、“款”、“项”的财政性资金支出数,对账单由市财政局国库收付中心提供,内容主要包括分“类”、“款”、“项”的财政性资金支出的当月发生数和当年累计发生数。
2、与代理银行对账,对账内容为代理银行提供的“财政零余额账户”当月分“类”、“款”、“项”的财政性资金支出数和对预算单位的财政直接支付数;同时,与各代理银行核对各预算单位“财政授权支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额度支用数”和“财政授权支付额度结余数”,对账内容为代理银行提供的各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银行分“类”、“款”、“项”的相关数据。
3、与一级预算单位对账,对账内容为该一级预算单位及所属各级预算单位汇总的分“类”、“款”、“项”的财政性资金支出数,其中包括财政直接支付数、财政授权支付(零余额账户)的额度数、支用数、余额数,对账表由市财政局国库收付中心提供。
(三)预算单位在处理完当月账务后,应就“单位零余额账户”与代理银行核对财政授权支付的额度数、支用数、结余数,对账单由代理银行提供。经双方签证后的对账单由预算单位随同月份会计报表逐级上报。
17 每日终了,预算单位应计算当日现金收入合计数、现金支出合计数和结余数,并将结余数与实际库存数核对,做到账款相符,编制“库存现金日报表”。
(四)年终,市财政局和预算单位设臵10天的整理期,用于处理未达账项等事宜。在整理期结束后,市财政局国库科、市财政局国库收付中心、预算单位之间、上下级预算单位之间的各有关账务必须完全一致,不应再有未达账项。
六、会计报表的编报
市财政局国库收付中心、一级预算单位及所属预算单位要建立健全会计报表制度,在处理完当月账务后,应按规定格式编制月、季、年报表。
(一)市财政局国库收付中心按日向市财政局国库科报送财政性资金库存余额情况表,内容包括各账户的收入、支出、余额数。
(二)市财政局国库收付中心按规定向市财政局国库科报送分别预算内、外资金,按政府预算支出科目“类”、“款”、“项”分部门的汇总支出月、季执行情况报表,并附文字分析报告。
(三)一级预算单位按规定向市财政局报送汇总所属
18 单位的月、季、年财政支出报表。
1、一级预算单位于每月10日、季末15日内,以《预算单位财政支出汇总月(季)报表》(附件二)的格式(含电子文档),汇总所属各级预算单位上月、上季财政性资金支出情况,并按季写出分析报告,报市财政局国库科和市财政局国库收付中心。基层预算单位按一级预算单位规定的时间,以《基层预算单位财政支出月(季)报表》(附件三)的格式,向上级主管单位逐级汇总报送上月、上季财政性资金支出情况。基层预算单位报送的《基层预算单位财政支出月(季)报表》由其上级主管单位做汇总依据并由一级预算单位汇总留存。
2、报表即决算报表,由各预算单位根据市财政局的统一布臵,按规定格式编制并逐级报送至一级预算单位审核汇总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报送市财政局。
七、执行
本《办法》适用于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中,支付管理改变和资金流转变化引起的会计核算改变的核算内容,支付管理和资金流转未改变的,仍按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执行。预算单位结余资金的
19 会计处理另行规定。
附件:1.财政资金支出结算清单
2.算单位财政支出汇总月(季)报表 3.基层预算单位财政支出月(季)报表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