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企业无形资产出租的核算
无形资产出租
小企业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的租金收入,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计提出租无形资产摊销额时,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贷记“累计摊销”等科目。
【涉税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512号)第二十条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七)项所称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是指企业提供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收入。
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特许权使用人应付特许权使用费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例】甲公司将其拥有的商标权出租给A企业使用,适用的营业税税率5%。出租合同规定,承租方每年支付使用费80 000元。该项无形资产的年摊销额为32 000元。则甲公司应做如下会计处理:
(1)收到使用费时:
借:银行存款80 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80 000
(2)摊销无形资产价值时:
借:其他业务成本32 000
贷:累计摊销32 000
(3)计算应缴营业税时: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4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4 000
【税务处理】
本例承租方按年支付使用费,会计与企业所得税法确认收入的时间一致。
第二篇:小企业无形资产概述
无形资产概述
无形资产,是指小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小企业的无形资产包括土地使用权、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等。
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建筑物,相关的土地使用权与建筑物应当分别进行处理。外购土地及建筑物支付的价款应当在建筑物与土地使用权之间按照合理的方法进行分配;难以合理分配的,应当全部作为固定资产。
【涉税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512号)第六十五条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二条所称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
【涉税提示】
在无形资产的界定上,《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小企业会计准则》界定的无形资产强调其可辨认性,不包括商誉,企业所得税法界定的无形资产包括商誉。
第三篇:小企业财务费用的核算
小企业财务费用的会计核算
财务费用,是指小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银行相关手续费等。
小企业为购建固定资产在竣工决算前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当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而不计入财务费用。
小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借记“财务费用”,贷记“银行存款”、“应付利息”等科目。发生的应冲减财务费用的利息收入等,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财务费用”。
【例】某企业于20××年1月1日向银行借入生产经营用短期借款360 000元,期限6个月,年利率5%,该借款本金到期后一次归还,利息分月预提,按季支付。假定1月份其中120 000元暂时作为闲置资金存入银行,并获得利息收入400元,假定所有利息均不符合利息资本化条件。假设采用小企业会计准则核算,会计处理如下:
1月末,预提当月份应计利息=360 000×5%÷12=1 500(元)
借:财务费用 1500
贷:应付利息 1500
同时,当月取得的利息收入400元应作为冲减财务费用处理。
借:银行存款 400
贷:财务费用 400
第四篇:小企业自建固定资产的核算
小企业自建固定资产的核算
小企业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建造该项资产在竣工决算前发生的支出确定,包括应负担的借款利息。小企业自行建造固定资产包括自营建造和出包建造两种方式。
(1)自营建造固定资产成本确定
小企业自营建造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建造该项固定资产竣工决算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确定其工程成本,并单独核算。工程项目较多且工程支出较大的小企业,应当按照工程项目的性质分别核算。
小企业自营工程,领用工程物资,借记“在建工程”,贷记“原材料”科目。
在建工程应负担的职工薪酬,借记“在建工程”,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小企业进行工程而使用本企业的产品或商品,应当按照成本,借记“在建工程”,贷记“库存商品”科目。
小企业进行工程在竣工决算前发生的借款利息,应当根据借款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借记“在建工程”,贷记“应付利息”科目。办理竣工决算后发生的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应付利息”等科目。
小企业在建工程在试运转过程中所取得的收入,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科目。
小企业自营工程办理决算竣工,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在建工程”。
(2)出包建造固定资产成本确定
小企业通过出包方式建造的固定资产,按应支付给承包单位的工程价款等作为固定资产成本。
小企业出包工程,按照合同规定预付承包单位工程价款,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工程完工收到承包单位账单,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
第五篇:财务会计 第七章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的核算
财务会计 第七章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的核算
一、什么是无形资产?它的特征是什么?主要包括什么内容?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无形资产的特征:
1、没有实物形态
2、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3、为企业使用而非出售的资产
4、无形资产在创造经济利益方面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5、有偿取得的无形资产的主要内容: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
二、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是什么?
无形资产确认需要符合的两个条件:
1、无形资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三、无形资产使用寿命如何确定?
1、有使用年限的无形资产,按照以下顺序确定
(1)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如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
(2)无法律法规规定的,看合同是否有规定年限;
(3)参照其他单位类似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
(4)上述三种情况都无法确定的,则界定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2、无形资产购入后,有合同约定年限,还可能有续约期间,如果续约成本不大,可以合理估计会续约的,则续约期应并入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如果续约成本比较大,则续约期发生的支出应单独确认为无形资产。实务中需要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
3、无形资产使用寿命能够合理确定的,应在其使用寿命内按照一定的方法合理摊销。期末进行减值测试。
4、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持有期间无需摊销,但必须在每期期末进行减值测试。
四、无形资产减值如何确定?
无形资产减值,是指无形资产因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下降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无形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如果存在市价大幅度下跌、经营环境以及资产市场发生重大变化、已被其他新技术等所替代、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等减值迹象,表明无形资产可能已经发生了减值,企业应当估计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无形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给用后的净额与无形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只要有一项超过了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就表明无形资产没有发生减值,不需再估计另一项金额。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结果表明,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无形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应当在未来期间作相应调整,以使该无形资产在剩余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调整后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