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上关镇卫生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年初计划
2012年上关镇卫生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年 初 计 划
为贯彻执行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为2013年计免审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抓好我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更好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维护人民的身体健康,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并将该计划纳入我院公共卫生工作目标。现将我院2012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安排如下:
一、行政管理
(一)组织实施,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工作。
每两月召开乡村医生培训,认真组织落实国家的各项疾病防治策略,努力降低各种传染病的发病率,为有效防治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我镇实行划片包干负责制,要求村医每月下村组巡查疫情,掌握孕产妇及返乡儿童、新出生儿童、各种慢性传染病患者等信息。
(二)为抓好常规免疫工作,每半年召开一次计划免疫培训会,为进一步提高疫苗接种率和接种质量,我院实行卫生院定点接种制,不允许村医单独接种,杜绝不良反应的发生。
(三)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切实抓好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补证工作,加强公共场所疫情监测,加大传染病管理力度,做好“三管一灭”工作。
(四)采取多渠道、多方位的宣传,每季度对来我院就诊的患者召开一次艾滋病知识专题讲座。
(五)进一步提高疾控应急处置能力。由我院防保组定期培训村医对各种传染病报告方式、报告时限等有关法律法规。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
二、强化行业作风管理。
加强疾病控制专业队伍建设。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及村卫生室人员,以结核病、伤寒副伤寒、新生儿破伤风、狂犬病、麻疹、乙脑、甲肝、疟疾等8大重大传染病和学校卫生、农村家宴卫生、食品安全为重点,加强培训,在法律法规方面,要以《传染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消毒管理办法》等为重点进行培训学习。通过不断培训,切实加强对我镇防疫人员的教育和管理,深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提高防疫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术素质。
三、认真做好《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项目》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村医必须完成《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项目所达到的几个指标。由院长和防保组长组成督导组每季度进行一次入村巡回督导,实行奖惩制度,定期召开协调会,把做得好的村作为示范点学习,并以薄弱村为重点,通过协调,及时整改。
四、疫情管理
由防保组长负责收集与管理,制定年初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按照计划组织实施,对流行季节前加大对村组的巡查工作,以防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的原则,并按要求及时上报各种资料和疫情。
1.有疫情管理计划,认真阅读疫情管理文件,疫苗简报,有领导审阅签字。
2.认真学习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和相关疾病控制工作条例办法及处置规范,每旬对辖区内的自然村监测督导一次,需要有记录。
3.疫情报告,每月8日、18日28日上报本地区疫情发生情况。
五、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
按规定对我辖区的可疑病人进行筛查,对发现的确诊病人定期进行督导访视,确保病人能按时准确规则的服用下发的药物,并做好记录
六、进一步加强地方病防治工作。把麻风病防治工作放在首位,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防治,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七、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其他重点传染病病例主动搜索。以甲型H1N1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人高致病性禽流感为重点,加强不明原因肺炎、流行性腮腺炎、其他新发现传染病、外来传染病、本区已消灭的传染病,狂犬病等
病例的监测和搜索工作。
八、计划免疫
因扩大免疫规划,为保证适龄儿童都能享受免费接种,我镇以一类疫苗为主,为方便群众,实行每星期日(赶集日)为定点接种日,要求基础免疫:12月龄建卡率达98%以上,卡证符合率90%以上,12月龄“四苗”单苗合格接种率:卡介苗、脊灰苗、百白破单苗达90%以上,麻风苗达95%以上,乙肝疫苗全程合格接种率90%以上,2008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流脑、乙脑疫苗合格接种率达90%以上。加强免疫:百白破、脊灰、白破二联、乙脑、流脑A+C加强合格接种率达95%以上。
九、建立儿童预防接种化管理,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各种疫苗,做到帐苗相符,做好疫苗及注射器领发登记,废弃处理登记,按要求储藏疫苗及上报次年疫苗需求计划。
十、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工作
加强对学校传染病防治、食品卫生和日常卫生管理工作,学校是人口密集、传染病容易传播的场所,是防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点部位。新学期开始,要组织力量对辖区内所有学校的食品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管理和健康教育进行全面检查,找准问题,指导整改。
十二、认真完成“四热”血片和肠道寄生虫病防治工作。
十三、卫生工作
积极做好年度宣传工作,发动村医也积极参加宣传,形式采取出板报、张贴标语、散发传单、挂横幅等,在特定卫生宣传日出版墙报,大力做好专题宣传工作。年底完成我镇辖区内以下资料的归档管理,即辖区人口数,15岁以下儿童人口数,7岁以下儿童构成资料及建卡、建证、上机、流动人口情况,各种疾病的发生率,漏报调查,各种监测资料,免疫接种资料,各种计划免疫培训、督导资料,冷链及疫苗管理资料,上级文件、宣传等有关资料的管理。
2012年,是疾控工作迈向新台阶的起步之年,为做好这一年的各项疾控工作,责任重大!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我镇卫生院要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迎难而上,扎实工作,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为推进我镇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上关镇卫生院
二0一二年三月十日
第二篇:2012年卫生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
2012年庆阳湖乡卫生院防疫工作计划
新的一年又到来,为了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使本院防保人员在新的一年里工作更上一台阶,现根据县卫生局和县疾控中心的工作布置并结合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特制定本的工作计划:
一、管理方面
加强对防疫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成立防疫工作组,卫生院院长玉素甫担任组长,防疫专干杨世凯任副组长,各村卫生室负责人均为成员,防疫工作组参与各项防疫工作按时按量完成各项防疫工作任务。每月28日召开村医例会,做好防疫人员的有管知识培训,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及布置防疫工作任务。
二、网络直报工作计划
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网络直报制度》、《计算机管理制度》、《疫情直报节假日值班制度》,健全疫情管理小组、传染病报告、登记制度,提高疫情报告的及时性、正确性、完整性。及时发现公共卫生应急事件、报告上级部门,并参与疫情的调查处理工作。“四苗“相关疾病控制相关发病率:麻疹10/十万以下、百日咳70/十万以下、新生儿破伤风1/1000以下、白喉、脊灰无发病、做好传染病自查工作。
三、计划免疫接种工作
1、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做好计划免疫工作,及时掌握本辖区人口变动及接种情况,按规定建立各类登记新生儿30天建卡率达100%以上、常规苗接种率达100%以上“五苗”单苗接种
率分别达到100%以上,“五苗”全程覆盖率达100%以上,及时做好登记入册、上报工作。主动收集流动儿童基础资料、每月至少一次定期到当地外来人口管理办公室等部门收集流动儿童资料,每年两次开展入户摸底调查工作,查漏补种,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开展接种。
2、加强计划免疫疫苗管理,疫苗领发记录完整做好疫苗出入库登记,建立冷链管理制度。按要求做好有价疫苗的接种工作。
3、做好计划免疫信息化管理,配合当地学校、幼儿园做好学生入学、入托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并做好补证、查漏补种及数据上报工作。
4、做好预防接种副反应的监测工作,使报告及时率、“零”病例报告及时率达100%,提高业务素质,杜绝接种事故发生。
四、加强牧区管理
针对大东沟牧民计划免疫薄弱片区,实行防疫员片区管理,计划于二月、三月份进行入户,并对防疫员的工作进行现场指导,提高牧区适龄儿童疫苗的及时接种,把国家扩大计划免疫疫苗接种工作带动起来。
五、结核病防治工作
协助县疾控中心做好结核病归口管理工作,及时随访结核病病人并做好登记、上报工作。发现肺结核病人或疑似病人后及时进行网络直报,填写《肺结核病人转诊单》,将病人转至县疾控中心结核病门诊。
六、地方病防治工作
每年配合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宣传好地甲病,并开展卫生院以及各村(居)卫生室防疫人员的培训。
七、肠道门诊工作
每年配合上级卫生部门做好肠道疾病的上报、防治工作,要求本院各科室及村卫生室做好肠道疾病的登记工作并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八、开展学校入学、入托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
开展学生健康监测工作,组织学生体检,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档案,10月底前上报中小学学生体检资料。
九、根据工作任务制定健康工作计划
完善村级健康教育网络,村级(卫生室、学校)健康教育资料覆盖率达100%,并对网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全年不少于一次,按月刊出黑板报及张贴宣传画。
十、及时上报各类报表,认真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令性任务。
庆阳湖乡卫生院
2012年1月4日
第三篇:浅谈如何加强疾病预防控制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求发展、向管理要效益”,把保障全县各族人民的身体健康作为神圣职责,发扬“团结务实、开拓进取、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精神,全面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测检验、健康教
育、人才培训、技术指导等卫生工作。以科学求实的工作作风,采用多学科、多途径,不断巩固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疫情监测能力、防病能力、现场处置能力和实验室监测检验能力,进一步提升疾控整体形象,加强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快了公共卫生长效机制建设的步伐,以科学的发展观为**县的两个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一、开拓创新、科学管理
疾控行业是社会的窗口,县疾控中心坚持“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把行业作风建设摆上了突出重要的位置,以人为本,以社会满意为工作职责,全力打创疾控行业新形象。一是健全单位内部管理机制,采取以管理促发展、以管理见效益的思路,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并做到领导带头落实到位。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全员聘任、竞争上岗,建立了指令性任务与事改工资挂构、经济指标与绩效工资挂构、工作业绩与分配效益挂构的“三挂构”和定人、定岗、定任务的“三定”制度;二是营造团队精神,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医德、医风纳入单位目标管理,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示范和表率作用,并着重解决职工实际困难,掌握职工思想动态与整体推进相结合,优化激励,营造团结,形成了争先创优的良好格局。
二、迈大步、体系建设上台阶
中心以重塑政府公共卫生和疾控中心形象为目标,广泛争取多项目支持,初步建成了一个专业齐全、设备先进、技术精良、综合防治能力强的新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003年“非典”的出现,给我国疾控事业发展敲响了警钟,全面启动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疾控中心以此为契机,2006年我中心实验室综合大楼改扩建竣工并投入使用,这样使我中心的业务用房面积扩大到3120.6平方米;规范标准化的理化、生化实验室、鼠疫强毒室、结核病痰检和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并添置了紫外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酶标仪、x光机、b超、心电图、纯水机、大气采样仪等先进的仪器设备,从根本上解决了我中心多年来基础设施落后、设备老化的现状,大大提高了我县疾病控制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三、功难点、抓细节、练内功、疾控工作成绩显著
**县疾控中心的工作思路是: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提高素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快发展,利用一切优势抢抓机遇,促进疾控事业长足发展。中心与各科室实行了经济目标管理,签订责任书,建立“效力优先、按劳取酬、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充分调动了全中心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一是在全县推广了规范化接种门诊,加强规范管理,确保了免疫接种率和接种质量。规范的操作和优质的服务,完善的设施和设备,优美的人性化接种环境,让孩子舒心、大人放心、群众安心,推动了全县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了预防接种的质量,保证了各项计划免疫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为扩大免疫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落实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及时控制暴发流行;切实制定完善了鼠疫、霍乱、“非典”、禽流感、狂犬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预案,并重新整合调整了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队伍,开展专业培训及应急演练,建立了快速反应应急机制,使之成为招之即来、来之能战的队伍,提高和增强了应急反应能力和疫情处置能力,同时建立健全了疫情网络直报信息系统,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加强了人力、物力、财力储备。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治疗等环节紧紧衔接,做到了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三是积极发现和治疗肺结核病人,为构建和谐社会夯实健康的基础。我县自1998年以来先后实施了省级结核病控制项目、who西太区结核病控制项目、世行贷款/英国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日本无偿援助项目、中央专项资金项目及全球基金第四轮、第五轮结核病控制项目,严格按上级要求,始终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政策,以法律为准绳,全面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加强结核病归口管理,强化肺结核病人的发现、诊断、治疗、管理。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6年我县结核病防治工作代表云南省接受国家卫生部“卫x项目中期评估团”评审,得到专家组一致肯定及高度赞誉,为云南省结防工作赢得国家特殊荣誉做出了重大贡献;结核病痰涂片被确定为全省的示范教学片,涂阳病人治愈率高达90%以上;多次被国家、省、市、县评为结核病防治先进集体称号。四是艾滋病防治工作推陈出新上台阶。艾滋病防治工作以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项目和省级防治项目为龙头,全面带动**县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摸索出了一套防治艾滋病的工作模
第四篇: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
2011年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全市卫生工作总体部署,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落实重大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精神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和国家免疫规划策略,大力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维护群众健康权益和社会稳定。
一、进一步完善体系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绩效管理水平
继续推进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和仪器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疾控机构能力建设达标工程,推进绩效考核与实验室能力建设。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和重点岗位专业人员培训,强化疾病预防控制职能和公共卫生社会管理职能,推进区市疾控机构剥离承担的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体检、职业健康监护等服务项目,加强对承担辖区相应服务任务的医疗机构的质量控制管理。进一步完善预防接种门诊规划设置,尽快将在综合性医疗机构中设立的接种门诊移交给符合条件的辖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健全和完善市、区市精神卫生防治工作网络,市、区市专业精神卫生机构承担辖区精神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无专业精神卫生机构的区,由同级疾控机构承担。完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建设,建立市、区(市)心理危机干预联动工作机制,开通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提供个体和群体心理干预和救援服务。
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化建设,加强疾控机构绩效管理,建立常态绩效考核评估机制。各级疾控机构要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技术指导和绩效评估,建立完善功能互补、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工作机制。强化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职能,修订完善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考核评估标准,不断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行为,形成防治结合有效机制。加强中央、省财政补助资金和国内外非政府组织资金支持项目的管理和绩效评估,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使用绩效。完成市、区市两级专业精神卫生机构和结核病防治机构的绩效评估。
二、规范开展重点传染病防治,努力减少传染病对群众和社会的危害
继续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有效预防和控制重点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一)加强艾滋病防治,遏制疫情蔓延。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加强外来流动人口、大中专学生、农村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防治知识知晓率。继续加大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力度,加强艾滋病感染者的发现、报告、流调与随访管理,个案完成流调率达到100%,常住人口HIV/AIDS随访干预比例达到70%以上。加强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管理,健全完善职业暴露和生活暴露预防和处理制度。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要加强对孕产妇艾滋病筛查,及时发现HIV抗体阳性者并及早采取母婴阻断措施。进一步完善市精神卫生中心美沙酮门诊工作,扩大覆盖面,提高门诊量和维持率。
(二)进一步规范结核病防治。完善疾控中心、结核病定点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位一体”的结核病防治体系,规范患者发现、治疗和管理三个关键环节,落实国家肺结核患者免费诊断、治疗管理等各项政策措施。提高疑似病人的转诊率、肺结核病人的系统管理率和DOTS管理质量。加强流动人口、耐多药结核病、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的监测和诊疗管理,开展专业结核病防治院标准化创建活动,推进市级结核病参比实验室建设。
(三)加强霍乱、痢疾、伤寒等肠道传染病的监测。把握霍乱疫情动态,做好外环境和重点人群疫源检索;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强对医疗机构腹泻病门诊和专桌的技术指导和督导管理,强化肠道门诊早期监测预警工作,规范肠道门诊诊治与报告,及时对可疑疫情信息进行分析,做好疫情的预测预报。严密关注NDM-1耐药基因细菌动态。
(四)全力开展手足口病、流感/禽流感、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等传染病防控。紧紧围绕“努力降低流行强度,减少疫情危害”的目标,落实以环境卫生整治和健康教育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严格规范落实传染病疫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样本的采集及暴发疫情的处置等防控措施,重点控制聚集性发病,严防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五)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和分析利用。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农村卫生室开展发热、腹泻、皮疹、黄疸、结膜红肿等五种症状监测和报告制度。加强对18个流感/人禽流感监测点的管理,规范开展流感监测工作。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切实加强传染病监测信息的分析和利用,加强国内外及我市周边地区重点传染病疫情检索,主动开展重点传染病的预警预测,及时向政府及相关部门通报防控动态。
三、落实国家免疫规划策略,做好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病媒生物、地方病防控
(一)加强免疫规划管理。加强脊灰、乙肝、麻疹等疫苗预防重点传染病防控,提高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率和覆盖率。充分发挥青岛市儿童免疫规划信息系统作用,完成6岁以下儿童接种信息录入工作,实现省、市、县、镇四级联网。维持无脊灰状态,继续做好AFP监测和脊灰疫苗强化及基础免疫工作。落实消除麻疹措施,对高中、大中专院校学生、流动人口聚集的企业及工作薄弱地区的重点人群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对既往麻疹疫苗漏种儿童补种麻疹类疫苗,确保完成2011年全市麻疹发病率控制在5-10/100万以下的消除麻疹阶段性目标。完成重大公共卫生项目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任务。加强全市免疫规划冷链系统建设,开展预防接种门诊文化建设活动,提高免疫服务质量和水平。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杜绝群体性预防接种责任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落实以疫苗接种、健康教育、防鼠灭鼠相结合的流行性出血热综合防治措施,加强个案流调和实验室快诊技术应用,规范病人转诊制度,控制发病率,降低病死率。大力宣传狂犬病预防知识,规范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诊治行为,有效处置疑似狂犬伤人事件,遏制狂犬病疫情。落实布病防控措施,加强与畜牧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当地畜间疫情状况,密切关注恙虫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等疫情。开展蜱及其携带病原调查研究,做好杀虫、灭鼠药械的效果监测和蚊、蟑螂等病媒生物抗药性监测分析,继续做好国家和省病媒生物监测点工作。
(三)加强地方病防治。巩固以区市为单位消除碘缺乏病防治成果,加强人群碘营养状况监测和防治效果评价。开展氟中毒病区病情和改水工程运行情况监测,综合评价改水工程的运行效果。开展消除疟疾行动,加强基层防病人员及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疟疾防治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疟疾病例实验室检测率和确诊比例,疟疾病例规范治疗率和流调率均达到100%。在重点区市开展肠道寄生虫防治工作,降低人群感染率,提高居民和中小学在校学生寄生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做好《山东省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5-2010)》终期考
核评估迎检工作。
四、大力推进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做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
继续广泛开展健康生活方式和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健康教育,推广“每天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推进“健康加油站”进社区、进机关事业单位、进厂企,开展健康生活方式示范社区(单位、食堂/餐厅)创建活动,促进居民平衡膳食、合理营养和科学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加强对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禁烟管理,开展无烟环境监测和控烟效果评价。会同教育局推动学校和学生家庭“无烟环境”创建活动。
不断完善慢性病综合防治体系,做好以社区为基础的防治知识普及和生活行为干预,加大高血压、糖尿病筛查和高危人群干预力度。实施农村市(区)、镇、村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一体化管理模式。在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中开展脑卒中和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建立规范的心脑血管疾病病例报告工作制度。开展慢性疾病负担、康复效果等综合评估,扎实开展慢性病国家级、省级示范区市创建活动。继续开展“健康生活方式”、“口腔卫生保健”、“心理卫生干预”进校园活动,规范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工作,完成2010年青岛市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白皮书。继续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筛查、健康管理和规范化治疗。推广口腔预防适宜技术,提高基层口腔疾病防治和干预水平。
五、加强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建立风险评估预警机制
开展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职业危害和食品污染物等健康相关因素监测;进一步完善食品污染物监测体系,构建覆盖全市的食品中化学污染物监测网络;加强全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能力建设,提高食源性疾病的监测、报告、预警和处置水平。加强环境卫生及食品安全事故现场处置人员能力建设,加快培养和引进食品安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应急检测和食源性疾病诊断等专业技术人员,满足开展食品安全事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卫生处理的工作需要。开展医疗机构、托幼机构、洗涤机构等消毒效果监测和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污染监测。建立覆盖全市城乡的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点和水源性疾病监测点,预防水源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加强监测信息的分析利用,做好健康相关危害因素风险评估和预警。完成重点公共卫生项目2011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水质卫生监测任务,对农村饮水安全进行综合评价。
六、强化质量管理,规范公共卫生技术服务行为
加强各级疾控机构实验室规范化质量管理,加强检验检测人员队伍能力建设,开展检测检验新方法和管理知识的培训,组织开展全市疾病控制系统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全面提高技术人员质量管理和检测技术水平。严格遵守实验室认证/认可规定,规范工作程序,按期组织各类服务资质年审和续展工作,确保持续向社会提供公正、科学、准确的技术服务。加强全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能力建设,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机构服务行为,继续做好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信息分析报告,动态掌握我市职业病危害情况。做好全市放射危害因素的监测和评价,加强对医用、工业用等领域的放射设备进行检测和个人剂量监测。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研究机构、高校在科研、人才培训和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主题词:卫生 疾病控制 工作要点 通知
抄送:卫生部、省卫生厅、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办公厅,各区市人民政府办公室。青岛市卫生局办公室 2010年1月26日印发
第五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施方案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施方案
医院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染病、慢性病及部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前沿阵地。为加强我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经院长办公会研究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强化公立医院公共卫生职能,将公共卫生服务与临床医疗服务紧密结合,并融入到医疗服务的全过程,形成工作职责更加明确、服务更加规范、保障更加有力、群众健康权益得到更好维护的防治结合型医疗服务体系。
二、领导小组 下设办公室,地点
三、主要工作
医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主要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传染病疫情报告、传染病诊疗管理、结核病防治管理、性病艾滋病防治管理、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治管理、预防接种服务管理、精神疾病防治管理、疾病监测与报告、实验室生物安全与放射防护、爱国卫生与健康教育等。
四、工作措施
(一)建立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相关制度,并督促落实。
(二)制定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方案,并组织实施、督导和考评。
(三)做好本院传染病防治综合管理工作:
1、制定传染病防控重点工作流程并组织实施,包括预检分诊工作流程、传染病患者或可疑者就诊转诊流程、传染病报告卡传递流程、突发疫情和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传递流程、传染病诊断会诊流程、死亡病例传染病排查流程等;
2、依法承担职责范围内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信息报告、异常信息收集与统计等工作;
3、制定传染病防治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四)承担院内死亡信息监测、报告与管理工作,组织做好死因登记报告培训工作。
(五)组织做好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食源性疾病的病例报告和监测统计工作。
(六)落实区域内的预防接种和信息报告管理工作。
(七)落实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放射安全防护等措施。
(八)督促院内感染预防措施的落实,发生院内感染事故时督导相关控制措施。
(九)组织开展卫生知识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普及卫生防病知识;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求,承担社会人群健康教育工作任务。
(十)配合疾控机构督促做好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及卡介苗接种和新生儿信息的采集、上报工作。
(十一)承担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收集、审核、报告、转诊、汇总分析以及减免政策落实情况等工作。协助疾控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样本、采取控制措施等。
(十二)负责传染病报告管理,按要求协助疾控机构做好调查、样本采集及转诊工作。
(十三)承担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肿瘤、精神疾病等慢性病的诊疗、监测等信息的收集、报告与管理工作。
(十四)承担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完成属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交办的其他疾病预防控制任务。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公立医院公共卫生服务职能
承担公共卫生任务是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具体体现。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在提供预防保健服务、促进居民健康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医院要高度重视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把加强公立医院公共卫生能力建设作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加强领导,按规定程序落实医院内公共卫生工作机构和人员,做到医院公共卫生工作有机构、有人员、有责任、有考核。
(二)、明确任务,加强公立医院公共卫生管理能力建设
医院法人代表为本单位履行公共卫生职能的第一责任人。医院要科学调整科室和职能设置,进一步整合资源,强化责任,加强公立医院公共卫生能力建设,各业务科室应设兼职疾控管理员,形成医院疾病预防控制管理科室牵头组织管理和协调指导,业务科室职责明确、分工负责的疾病预防控制管理体系。
(三)、落实责任,规范开展公共卫生服务
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制定和完善岗位管理措施,配足配强人员、落实办公场所和条件,积极探索建立与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技术指导与传染病、慢性病等疾病健康管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防治结合协作机制。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确保公立医院公共卫生职能的有效发挥,推动防治结合公立医院创建工作的全面开展,探索出更多有益的做法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