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中应注意的几个问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关于会计记帐问题。实行规范的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后,财政部门不再将资金拨付到预算单位。由此个别预算单位和少数财政所,因为没有了直接的收入凭证不知如何记帐:实施规范的国库集中收付后,单位见到的是指标、计划,不再是拨付到银行的资金,单位既不能按下达的指标作收入,也不能按下达的计划作收入,而是凭银行退回的直接支付凭证或授权支付凭证回执(预算单位记帐联)、收付中心退回的直接支付申请书或授权支付申请书回执和原始发票同时记收入和支出,即有多少支出就有多少收入,有多少收入就有多少支出,收入和支出是相等的。
2、直接支付行为不够规范,部分预算单位将应支付到供应商的资金支付到单位报账员个人帐户上。
3、少数单位工资性支出未实行银行代发制度,而采用了授权支付。
4、个别单位支付凭证不及时送银行办理支付,影响财政与银行对帐和清算。
5、少数单位财务人员至今对政府收支科目分类中的经济分类科目不清楚,使用不正确。
第二篇:关于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关于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孙建国 2008年3月19日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重要基石,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之一。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收支直达,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行政成本,避免了资金被层层截留,能够有效地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和资源配置的效率,加强和完善财政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收支两条线和政府采购工作的落实,也是强化预算管理,反腐倡廉的一项根本性措施。
一、国库集中支付执行中需关注的几个问题
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过程中,人民银行和财政部门积极配合,相互协调,为改革工作创造了宽松的环境。但在改革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一)代理银行在办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时无力、无法监督财政资金。当实行国库集中支付都通过代理银行代理的模式时,支出不再由人民银行国库部门逐笔审查支付给预算单位,而是由商业银行先支付到收款单位和个人,再与人民银行国库单一账户清算。商业银行除对财政资金支拨凭证合法性进行审核外,不可能对财政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合理性进行有效监督。这样人民银行国库部门由过去的主动拨付变为被动清算,无法实施对财政资金支出的全过程监督。现行的财政体制反映的监督制约机制,财政部门负责拟定并执行国家预算,代表政府行使对国库资金的支配权,预算单位享有使用权,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则对资金的使用有监督权。公共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及监督权的相互分离有助于监督预算的执行,增加国库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人民银行作为政府组成部门,在经理国库时可以根据相关法律以及国库授权,对国库资金流向进行监督,而由代理银行办理业务时却难以做到。
(二)国库集中支付清算按照“先支付,后清算”原则,代理银行存在垫付资金风险。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财政性资金在支付行为发生前均存放在国库单一账户和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而财政零余额账户和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每日的银行存款都为零。一是代理银行“先支付后清算”的模式,如果出现多拨、错拨,就会形成资金风险;二是代理行错过清算时间,或是向人行清算时款项出现差错,造成零余额账户有余额。三是因网络故障、支付额度与支付信息不匹配或财政库款不足等情况,代理银行也会出现垫付资金的风险。
(三)财政授权支付存在套现现象。财政授权支付实行月度用款限额控制,人民银行在与代理银行进行资金清算时,必须严格按照《财政授权支付汇总清算额度通知单》累计余额限定的额度控制各预算单位的用款额度。实际工作中,因授权支付由预算单位在额度内自行开具支付凭证,预算单位一般在用款方式上选择“现金”支付,而代理银行也只能满足预算单位的要求。我们在进行国库集中支付现场检查中发现,各预算单位通过授权支付频繁提取现金,有的单位一次提取几十万元,个别单位一天内提取的现金甚至达上百万元,严重违反了现金管理规定。
(四)在目前财政资金预算管理体系中,预算内外资金还是两个互相独立的预算体系。各级人大审批的财政资金预算中,仅包括财政预算内资金,我国传统的财政收支统计口径,也仅指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存放在商业银行,归地方政府所有,由各部门和单位自主支配。按照规定,财政部门反映的财政收支必须和国家金库即国库单一账户所反映的收支相一致,但事实在财力计算中,预算内外资金都是财政资金,虽然预算外资金也纳入到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但因人民银行对国库财政资金使用有监督的职能,属于地方所有的预算外资金不愿自动纳入中央银行的监督。
二、思考与对策
(一)充分发挥人民银行经理国库在预算收支活动中的促进和监督作用。一是对代理银行的代理资格进行严格审核,确保资金实力雄厚、信誉上乘、效益良好的商业银行从事国库集中收付业务,从源头上防范代理业务风险。二是对改革后预算拨款业务进行严格监管,认真审核财政直接或授权支付汇总通知单,及时与代理银行全面对账,杜绝代理银行超额度清算。三是坚持对代理银行开展检查监督,特别要加强对财政部门零余额账户和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管理,确保零余额账户为零,避免人为转移国库库款的行为。四是加大对现金管理的力度,要求各代理银行严格按《现金管理条例》的规定办理授权支付业务的取现业务,对大额提取现金的单位应提供相关手续,按制度规定执行。
(二)国库集中支付的模式上可选择直接支付由人民银行办理和授权支付由代理银行办理。由于人民银行的中央银行身份及其在我国支付体系中所处的核心地位,直接支付由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办理,可以逐笔支付给收款单位或商品和劳务供应商,符合安全、透明、效率的原则,而授权支付由代理银行办理则可满足预算单位零星小额资金支付的需要,也可解决代理银行大量垫付资金的风险。人民银行办理财政直接支付,减少财政资金拨付环节,加快资金到账时间,有利于提高支付效率,降低支付成本,省去了代理银行中间处理环节,缩短了资金在途时间,更能提高财政、国库的工作效率,维护财政资金透明化,确保对财政资金支付的有效监督,有利于防范和化解资金支付风险;采用人民银行直接办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能有效地避免商业银行代理模式下“先支付、后清算”所造成的一系列风险问题,使国库更好地采取库存余额和支付额度的双重控制,也符合财政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有效地服务经济建设。
(三)国库资金支付安排要体现公共性的理念,管理要坚持统一性原则。借鉴国外财政和国库管理的经验,我们认为,我国财政管理有待改进,使国库资金支出向公共事务、公共产品倾斜,充分体现财政功能的公共性。因此,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推行和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预算单位都必须纳入国库集中支付。同时,加强对预算单位账户的统一管理,原则上一个预算单位只能开设一个银行账户,执行统一的财务制度,所有财政性资金在一本财务账上核算。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要逐步缩小预算单位授权支付的份额,工资支出、政府采购支出都要通过财政直接支付来完成。
(四)加强预算管理,是做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重要内容。我国现行预算编制方法,从组织编制到各级人代会批准,再由财政部门批复到基层单位,由于程序多,批准时间越往上越晚,时效性很难保证。因此,推行国库单一账户制度,要达到按当年批准的预算作为用款申请的依据,则我国预算编制审批时间必须提前,做到前编制,年初确定批复。为此,财政部门可在预算编制完成后,先提请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暂时执行,待人代会正式通过后,再予以调整执行。
(五)探索与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相适应的新的预算外资金管理方式。我国财政资金当前仍然有预算内、外之分,为调动预算单位管理预算外资金的积极性,政府在集中控制所有财政性资金的前提下,对这部分资金的管理,给预算单位留下了较多的自由运作空间。为此,笔者建议,首先通过完善法规,取消一部分预算外资金,将其纳入预算,以规范的税收来取代,如交财政部门的预算外资金,完全以地方税形式纳入预算管理;将行政事业单位以政府规定征收的资金进行清理,该取消的取消,该收入的也可并入地方税征收范围;对非公益性事业单位应实行真正的企业化管理。其次,对预算外资金统一纳入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全部收入缴入国库,所有支出通过国库支付,最终全方位地实现国库集中收付改革的目标。
(六)积极争取法律制度的配合。尽早修改《预算法》、《国家金库条例》、《国家金库条例实施细则》、《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制度,尽早出台地方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有关补充规定,并在法律制度中赋予人民银行在财政改革实施和资金管理中的广泛参与权和合理的监督权。如明确人民银行对预算单位开户的最终审核权,明确规定预算单位开户必须经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审批,赋予人民银行对预算收支计划执行情况的知晓权和监督权,明确规定财政部门必须将同级预算收支计划送人行国库部门;规定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对代理银行的检查权和处理权,对发现代理业务存在违规行为的,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不同处罚,对于情节严重的,由人民银行取消代理银行资格。(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岳阳市中心支行)
第三篇:财政改革中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一、传统国库支付制度中存在的主要弊端
1.在财政资金使用上缺乏对预算单位的事前监督和事中控制。由于预算单位重复和分散设置账户,财政资金流经环节过多,对财政资金的使用缺乏全过程的有效监督。单位自行管理银行账户的使用,并拥有资金实际支配的决定权,导致支出行为随意性较大,资金在使用中被各种挤占、截流、挪用财政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项目资金,往往落实到具体项目上“短斤少两”。财政部门只能依赖各支出部门的财务报告进行事后审查监督,不能及时发现和制止支出过程中的违纪违法行为。
2.资金分散支付和存储,加大政府运行成本。财政资金分散支付和存储,容易造成财政资金大量滞留在预算单位账户上,资全使用效率不高,变相加大政府运行成本。由于各单位资金都有逐渐支付的过程,预算资金按期拨付,在各单位分散保存的情况下,必然会使大量财政资金分散在各单位形成走量财政资金沉淀,并在银行低息存储。而财政部门加快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往往缺少资金,却反过来还向银行高息借贷,加大了政府的运行成本。
3.财政资金运行的信息反馈迟缓,财政部门难以及时全面了解整个财政资金的运转状况。由于支付过程不透明,支出信息只能事后经过层层汇总后得来,难以及时为预算编制、执行分析和宏观经济调控提供准确依据。因为财政资金大量分散于各单位、各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银行账户上,财政部门和中央银行无法全面了解整个财政资金的运转状况,难以对财政和宏观经济形势做出及时、准确判断。
二、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带来的显着成效
1.增强了政府宏观调控力度。有利于财力统一运作,资金统一调度,降低财政资金运行成本,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增强了政府宏观调控力度。2.有效规范了预算单位的财政收支行为。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可以强化财政预算执行,规范了预算单位的财政收支行为,有效地预防单位挤占、挪用和截流财政资金。3.完善和健全了财政监督机制,将事后监督改为全程实时监督。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利于健全财政监督机制,将事后监督改为全程实时监督。有效地防止利用财政资金谋取私利等腐败现象的发生。4.规范了预算资金的管理,强化了预算执行和监督。
三、改进和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措施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财政部门要加大对此项改革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途径使预算单位和相关人员特别是单位领导认识到此项改革的目的和意义,让财务人员热悉相关政策、程序,预算单位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争取单位的理解和支持。
2.加快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财政支出与预算单位支出的核算方法发生了变化,为此需要对现行的会计制度进行改革。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对于行政单位,一方面在财政部门的核算中心设立“国库集中支付资金”账户进行明细核算,实现对预算资金的价值管理;另一方面,在行政单位构建相关资产明细账户,实现对预算资金的实物管理。
3.加强对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建议相关部门对预算单住财务开支费用标准加以整理、归类和修订,出台相应法规、制度,加强对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完善和统一相关费用开支标准。维护正常的财经秩序。
4.加强对财务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会计核算、支付方式将发生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财会人员提高综合素质高,提高政策水平。我们必须认真做好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强会计核算的基础地位,规范核算操作,使广大财务人员对国库集中支付政策熟悉,了解有关的操作程序,能够正确的进行会计核算。
5.以财政部门为中心建立配套的网络信息平台。为了实现垂直化财务管理,应构建新型的财务信息系统。该信息系统是以财政部门为核心建立财务信息处理中心,通过一个高效、安全、快捷的现代信息技术网络,将各预算执行单位与财政部门的国库支付中心、政府采购部门、商业银行联系起来,满足资金预算、控制、异地实时查询、统计、分析和监督管理等要求,真正形成政府一盘棋、财政一本账、财务信息实时在线、财务控制由事后控制转为事前控制和管理的先进、安全的财政管理系统。
第四篇:2011年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计划
**财政局2011年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计划
根据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相关规定,结合2010年全省车国库集中支付全覆盖检查结果的要求,现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工作计划制定如下:
按照财政部“机构转型、职能转换、制度转化”和《关于报送整合财政国库机构方案的通知》要求,自2009年3月,我区已将100家预算单位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经过二年来的运行,我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搭建了良好的“平台”,确保了财政资金安全运行。财政部门可以对支付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有效地控制了一些单位通过虚报预算多谋取部门利益的行为。二是通过集中管理预算单位银行存款账户,资金做到“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使原来沉淀在各预算单位账户上的资金纳入了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有效整合了闲置资金,有利于合理调度财政资金。三是规范了预算执行程序,资金运行得到提速。四是财政监督更加直接,“防腐”作用更加明显。通过对单位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开户”的办法,使“小金库”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有效杜绝了资金的挪用乱支现象。**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正处在向纵深发展的关键阶段。为了确保这项改革的顺利实施,我们认为,在今年工作中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计划今年开展两次国库集中支付
改革业务知识培训,加强财政部门工作人员和预算单位财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业务技能,虚心向其他县市学习,探索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有效措施。
2、预算指标是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前提,年初做预算时进一步细化预算指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年初预算执行。
3、进一步将全区所有政府收支纳入财政管理,计划2011年底将全区预算单位通过国库集中支付办理各项业务,真正实现国库集中支付全覆盖。
3、加强金财工程建设,开展财政信息一体化建设,建立高效的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和银行资金清算系统,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提供强大技术支撑,确保各项财政改革的稳步推进。
4、在坚持集中支付业务规范化操作的同时,继续修改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使国库改革工作有章可循。
5、加强账户管理。与人民银行协作,在严格执行《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对违反帐户管理规定的,应撤销预算单位账户。
第五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简报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知识问答
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知识问答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作为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预算执行和国库管理制度的创新,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体制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我省自2001年启动这项工作以来,已在省级一百多个部门九百多个预算单位顺利开展改革试点,目前,我省的县区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工作也已开始启动,我区就是全省12个试点县(区)之一。为此,我区于11月2日专门召开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动员。
会后,我们就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中各方关注的有关问题编写了一期简报供大家学习时参考: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具体含义?
答:所谓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就是指政府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拔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是今后一个时期财政改革的重点之一,也是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的一项核心内容。
二、如何理解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中的“一变三不变”和“两个集中”?
答:这次将要进行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变三不变”。“一变”,就是把原先的国库分散支付改变为国库集中支付,;“三不变”,即不改变预算单位的资金使用权、财务管理权和会计核算权。原来,预算单位的资金在支付行为发生前都存放在区会计中心的本单位账户上,改革后,预算单位的资金在支付前存放在国库单一账户中,各单位在需要支付时根据其报送的“月度用款计划”从国库集中进行支付,也就是说,此次改革最大改变的是——财政性资金的支付方式。
“两个集中”是指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后的资金集中和支付集中。“集中资金”:改革后,财政各类资金全部纳入国库统管,按预算和专项用款计划统一分配资金。“集中支付”: 改革后, 各类财政性资金的支付均通过国库这个“总出纳”集中办理。
三、为什么要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
宣州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电话:3037771)Page 1 of
4答:谈到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讲一讲原来的财政资金拨付方式。原来,财政部门根据预算按期(按月或按季)将财政资金拨给各预算单位,并由各单位自行支付给商品和劳务提供者。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这种财政性资金的拨付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发展要求,在财政支出管理上逐渐暴露出种种弊端,主要表现在:多头、重复、分散设立账户,财政性资金活动透明度不高;财政资金过早流出国库,资金经常滞留在预算单位,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财政资金支付过程中随意性较大,截留挪用资金问题时有发生,甚至出现腐败现象;财政资金的具体支付使用情况难以全面掌握,不能及时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宏观经济调控提供准确依据。
近几年,针对这些弊端,各级财政部门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如实行部门预算编制改革、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等,这些改革虽然有所成效,但还不彻底,为了能更好地解决原来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就必须进行改革。党中央、国务院对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工作十分重视,将这项工作列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重要内容,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制度上防范和治理腐败的重要措施。因此说,这是社会经济发展对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四、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后,各预算单位将会感受到发生哪些变化? 答: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后,各预算单位至少可以感受到以下几个变化:
(一)体现了支出的计划性:各单位不需要像以前那样等财政部门划拨的资金到账后才能支出,而是按照批复后的部门预算填报“月度用款计划”安排本单位的支付项目。这将有利于部门预算的执行,进一步规范政府行政行为,督促部门用好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让财政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可以说,这是将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更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公共需要的制度性安排,也是加强公共财政建设的必然要求。
(二)强化了国库的资金集聚功能: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可以使部门预算的财政资金在支付行为发生前都集中在财政国库。这将有利于政府加强资金的统一调度和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集中财力,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规模效应,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减少了资金的拨付环节: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财政资金通过国库直达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减少资金的拨付环节,能够避免“暗箱”操作,实现对财政资金流向和流量的全过程监控;能够适时监控到每一笔财政资金的支
付活动,并能够获取详细的监控信息;能够及时核查违规问题,查实问题,及时解决,及时纠正。
可以这么说,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首先是财政部门在“革”自己的命,它是对原有的资金拨付方式和业务流程进行的更新和规范,同时,它也对各部门各预算单位的资金领拨方式和业务流程进行更新和规范。
五、“国库集中支付中心”与“会计核算中心”是怎样的关系问题?业务处理上有那些变化?
答:前面提到,此次改革最大变化的是改变了以往的财政性资金的支付方式,而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就是为此而成立的具体执行区级财政国库库款支付的机构,它相当于一个具有一定审核功能的“开票机”,而区会计核算中心原有的支付系统还将暂时予以保留,其主要职能仍是对各统管单位的会计业务进行核算和监督,这两个机构的关系目前可概括为“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以后,预算单位原基本账户暂时还保留在区政府会计中心,其“银行存款”科目核算内容为核算预算单位的自筹资金收入、以前及实施国库集中支付以前的财政拨款结余、上级拨付的补助资金和各项往来款项等。
各单位现在在区会计中心的存款仍将保留并由各单位按原程序办理,同时,改革并不影响各单位从上级部门争取的项目资金的使用,这部分资金的会计核算等仍按会计中心的原操作方式办理。改革后,单位通过增收节支方式节省下来的预算指标可以进行结转并继续使用,对此,请各单位各部门予以充分的认识。
在具体的业务处理上,改革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时将在资产部类增设一个“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总账科目,它是指预算单位经财政部门授权后可用的支付额度(在申请环节称之为“计划用款数”),具体用于核算行政事业单位在财政下达授权支付额度内办理授权支付业务。其借方登记财政部门下达的授权支付用款额度和因特殊原因退回该账户的资金额度;其贷方登记授权支付的支出数。
例如:在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预算单位根据《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到账通知书》进行额度登记,借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贷记“拨入经费或财政补助收入”;支出时借记“经费支出或事业支出”,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本科目余额在借方,反映行政事业单位未支用的授权支付额度,该借方余额可理解为各预算单位的指标结余。
六、什么是财政直接支付?它的适用范围包括哪些方面?
答:财政直接支付是由预算单位提出支付申请,经财政部门审核并开具支付凭证,代理银行通过财政零余额账户将财政资金直接支付到收款人或用款单位的财政资金支付方式。
实行财政直接支付的财政性资金目前包括工资支出、集中采购支出、上级对下级的转移支付等。
如某局机关通过政府采购建造了一幢办公楼,在支付工程款时,就由该预算单位根据其报送的月度用款计划填写“财政直接支付凭证”,接下来,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就将这项工程款直接拨付到建筑单位的账户上去,而不必像以前先由预算部门拨到预算单位后再由其转拨给建筑单位。
七、什么是财政授权支付?它适用于哪些方面?
答:财政授权支付是指预算单位根据财政部门授权,自行向代理银行签发支付凭证,代理银行在财政批准的用款额度内,通过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将财政资金支付到收款人或用款单位的财政资金支付方式。
财政授权支付适用于预算单位的零星支出和分散采购支出。在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预算单位除了既可以办理转账结算,也可以办理现金结算,包括提取备用金等。
宣州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七年十一月六日
附注:
关于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有关知识问答,我们是在征求大部分单位财务科长或财务经办员意见和建议之后编写出来的,为的是使这份资料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创新永无止境,实践永无止境”,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作为一项新的工作方式,我们还将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加以总结和完善,以利于这项工作更好地开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