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政运行 一般行政管理事务 机关服务、其他档案事务的区别
行政单位用于行政方面的开支,主要适用“行政运行”、“一般行政管理事务”及重要行政管理专项三类项级科目。凡设有专项支出科目的,如财政部的“金财”工程等,一律在相关科目反映。其余部分,基本支出统一在“行政运行”科目反映,其他一般性项目支出,在“一般行政管理事务”反映。(这段转自国家财政部公布的新旧科目转换方法)
基本支出预算包括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两部分。
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具体项目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伙食费、伙食补助费、离休费、退休费、退职(役)费、抚恤金、生活补助、救济费、医疗费、助学金、奖励金、生产补贴、住房公积金、提租补贴、购房补贴和其它人员经费等。对人员经费暂不制定定额标准,按照国家和省里规定的标准执行。
日常公用经费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和“其他资本性支出”中属于基本支出的内容两部分。“商品和服务支出”包括:办公费、手续费、水电费、邮电费、物业管理费、交通费、差旅费、维修费、会议费、培训费、劳务费、工会经费、福利费、离退休人员公用支出等、印刷费、招待费、咨询费、出国费、租赁费、专用材料费、被装购置费、专用燃料费、委托业务费。“其他资本性支出”中属于基本支出的内容包括:办公设备购置费、图书资料购置费和其他资本性支出等(这段转自江西省财政厅关于修订《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支出预算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这样看的话,行政运行反映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两部分,一般行政管理实务反映除单设科目的项目支出以外的其他项目支出。
行政机关附属的为机关提供服务的事业单位,如机关服务中心、后勤中心、附设的医务室等,其支出除医疗费用、离退休人员费用外,统一在有关“机关服务”科目反映
第二篇:第六章行政管理事务范文
第六章行政管理事务
一、行政管理事务的含义及意义。
指作为行政管理对象的全部事务,既包括政府内部的行政管理事务,也包括政府所管理的全部社会公共事务。这样来理解行政管理事务,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意义:
1、它能够比较全面地界定行政管理的内容。
2、它能够比较准确地界定行政管理的对象和内容。
二、行政管理事务的类型。
1、按行政管理事务所属的层级划分,可分为①高层行政管理事务(中央政府与省级地方政府);②中层行政管理事务(地级市、自治州级政府);③基层行政管理事务(县级以下地方政府)。
2、按行政管理事务的性质划分,可分为:①宏观行政管理事务(行政领导事务);②微观行政管理事务(日常行政管理事务)。
3、按行政管理事务同政府的关系划分,可分为:①政府内部的行政管理事务;②政府外部的社会公共行政管理事务。
三、如何理解政府内部行政管理事务?
政府内部行政管理事务是指作为行政机关的政府为了有效地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而维持自身组织活动所从事的所有管理事务。一般说来,对政府内部行政管理事务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是特指政府自身的管理事务,或者说是政府内部的管理事务。这里的政府内部行政管理事务就是专指的政府内部的仅就人、财、物的管理事务。
2、是为社会公共行政管理事务服务的。政府内部行政事务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就是为了服务于社会公共事务。
3、政府内部行政管理事务处理得当与否,是决定政府行政管理是否有效的一个因素。
四、人事行政管理事务的内容。
1、计划和组织。计划和组织的中心内容和主要任务是对行政系统的人才需求和可供选拔的人才资源之间的关系实行宏观调控。(人事行政管理的重要职能:①行政人员的补充、更新和增长及时得到满足;②工作人员和行政职位之间的不合理结构和比例得到适当调整。)
2、使用和开发。人事行政管理最经常的职责和最大量的活动是对行政人员进行合理的使用和积极开发。(在人才开发方面:①要善于发现和大胆使用人才;②大力进行智力开发。)
3、激励和监督。人事行政管理具有很大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但这种强制又需要辅之以一定形式的诱导和激励。
4、制度建设与具体落实。人事行政管理上述内容必须通过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我国对公务员依法进行管理的制度=公务员制度;西方国家=文官制度,产生于1870年英国。1987年十三大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1993年10月1日施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五、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制度内容。
1、职位分类制度。以职位为对象进行分类,其依据是职位的工作性质、难易程度、责任轻重及所需资格条件。(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是一种以职位分类为主、兼具品位分类的分类制度。)
2、新陈代谢制度。是指有关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调任、辞职、辞退、退休等一系列制度的总和。
3、激励约束制度。是指国家公务员的考核、奖励、处分、职务升降、轮换、回避等一系列制度的总。
4、职业发展和保障制度。是指有关国家公务员的培训、挂职锻炼、工资、保险、福利等一系列制度的总和。
(我国公务员的工资制度贯彻 按劳分配的原则,实行职级工资制。职级工资主要包括: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工龄工资。福利主要包括: 福利设施、福利补贴、假期福利、生活困难补助。)
六、财务行政管理的基本内容。(18世纪欧洲,创始人-斯坦因;被公认1927年,美国-威洛比《公共行政学原理》
1、预算管理。指政府及其财政管理部门对财政收入计划的编制、审查、执行和核算等行使职能的过程。(预算程序是: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管理;预算外资管理。)
2、会计管理。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依法对各单位的会计组织、会计制度和会计工作进行的管理活动,目的是规范各单位的会计事务,使财务功能和行政管理的其他功能相协调,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3、审计管理。审计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薄、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真实、合法和有效的行为。(其作用:①服务于宏观调控;②维护国家经济秩序;③促进廉政建设。)
七、政府财政部门对会计工作进行管理的基本内容。
1、健全监督会计管理的法律法规的执行。
2、指导和监督各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履行职责。
3、指导和审核各单位的会计报表和财务报告。
4、对各单位进行财务检查。
5、组织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会计的职称评定工作。
6、领导在职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
7、参与会计干部的组织、人事管理工作。
8、依据相关法律规章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奖惩。
9、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建设和管理。
10、支持和监督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
八、现行审计机关的审计内容。
1、预算审计。每一终了后,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财政部门和政府其他部门管理和使用预算外资金的情况,以及财政部门管理财政有偿使用情况开展审计监督,必要时,可对本预算或以往预算财政收支中的有关事项进行审计和检查。
2、预算外审计。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会为履行或代为履行政职能,按国家规定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资金的审计和监督。
3、金融审计。对中央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国家金融机构的各项财务收支状况进行的审计监督。
4、国有资产审计。对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企业财务收支状况进行审计监督。
5、国家建设项目审计。以国有资产投资和融资为主的基本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的审计监督。
6、社会保障审计。对公共的社会保险基金、社会救济金和社会福利基金、社会捐赠资金等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7、外国援助或贷款审计。对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援助、贷款项目的资金的使用状况进行审计监督。
九、后勤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合理组织和安排财力、物力资源,为机关工作提供必要和充分的物质保障和生活服务)
1、物资管理。物资管理分为:固定资产、材料和低值易耗品三类。其主要内容有:①日常管理;②使用与维护管理;③检查和检修管理;④物资设备的改造与更新。
2、生活后勤管理。指解决与机关工作人员生活起居有关问题的管理活动,其目的是保
证机关正常运转。
3、机关环境管理。对机关办公场所内的各种场地、道路、建筑设施、公共卫生设施、环境绿化和各类标识的管理,其目的在于为机关工作和
4、服务后勤管理。为机关工作人员提供力所能及的社会服务而从事的相关管理活动。(如:车辆、水电、机关幼儿园、医疗卫生管理)
5、接待工作管理。对来机关办事的人员提供生活方面的接待服务,包括对内、外宾的接待、招待所接待、会议接待等。)
十、机关行政管理主要内容。(属于日常性、技术性的管理事务)
1、会议管理。
2、机关文件工作管理。公文具有规范体式和法定效用的特点,其具体内容主要有:①创制公文;②传递公文;③办理公文;④处理公文;⑤管理公文。
3、机关档案工作管理。
4、信息工作管理。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传递、反馈、信息网络、信息加工和信息储存等。机关信息管理 指行政管理机构进行调查研究、情况收集与反映、简报编写、资料统计、电信业务、新闻发布、信息网络与设备的管理过程。
5、保密管理。对政府内部的各种密级的文件、资料进行的管理。一般包括:密、会议保密、印信保密、通信保密、各类情况保密、高层领导活动保密 等内容。(保密工作的主要措施:①建立和健全保密制度,加强对机密文件、图纸、资料、照片、档案、信函的管理工作;②坚持原则,保证知密不失密。)
6、信访工作管理。信访工作管理是以放大和充分发挥信访工作的成效为目的。
十一、有效提高会议质量的主要措施。(会议质量控制是会议管理的核心内容)
1、严格执行会议审批制度。
2、建立健全并严格实施会议制度。
3、科学、有效、充分地做好会议准备工作。
4、严格控制会议人数。
5、保证会场秩序,创造物质条件、环境条件、会议条件。
6、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与质量。
十二、文件工作构成要素的主要管理内容。
1、重视并充分发挥人的决定性作用。并以优化组织结构、科学分工、合理配置人员、确立行为规范、全面培训、教育激励等方式扩大这种决定性作用的实际效果。
2、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各种设备工具、材料、仪器和能源等,保持供需间的平衡关系,厉行节约,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降低消耗。
3、确立成本观念和制度,精打细算,合理使用资金,使有限的投入产生最大的效益。
4、充分发挥时间的利用价值,科学安排时间。
5、广泛收集,认真分析加工,系统整理和存贮有关信息,使具备可供有效传递的条件,使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十三、机关信息工作管理的主要内容。
1、确立组织保障,建立信息工作机构。
2、制定信息工作标准和计划,并组织和监督实施。
3、规划信息网络,并组织和监督其运行。
4、对数据库、信息库的建设进行规划,确定其构成规则、运行和使用规则,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5、进行检查评比、督导其建立健全制度标准,总结推广经验等方式,指导下级机关的信息工作。
十四、信访工作的主要内容。
1、在体制方面,确定信访工作领导体制,建立信访工作机构,在信访工作中实施科学
分工,建设信访干部队伍,建立和完善信访工作制度,规划信访工作程序。
2、在监督控制方面,明确对信访工作的监督控制责任,及时收信信访工作信息,以指导查办、催办、统计、总结、奖惩等方式对信访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实施有效的监督与控制。
3、在协调关系方面,协调信访工作所涉及的多方面利益关系;调整计划目标,调整政策,调整内部关系、外部关系,调整工作节奏等。
十五、经济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
1、宏观经济行政管理。是政府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的全局性和综合性的管理。事务主要包括:①制定相应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和法规,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消费政策等,以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②执行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有关宏观经济调控的法律和相关决议,促使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实现。③在必要的时候直接通过行政干预,来达到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目换,如直接对银行货币总量和信贷规模进行控制等。
2、工商行政管理。是指为了建立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国家通过特设的行政管理机构,对市场主体及市场经济活动,依法进行的管理与监督。
3、国有资产行政管理。是政府相关机构对国家所拥有的资产进行投资、运营、增值等一系列宏观管理活动。国有资产行政管理的目标是实现资产收益最大化与满足社会公共利益两大目标的协调。
4、资源、环境和城乡建设等事务。
十六、宏观经济调控的内容。
1、总量调控,即通过对社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使用,对投资规模、消费规模、财政收支规模、信贷规模,以及货币发行量等的调节与控制,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2、结构调控,即国家通过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如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分配政策、消防政策等,以合理调整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实现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基本平衡。
3、规范性调控,即国家通过制定有关法律、法规、条例等,确定各经济行为主体的行为规范,保证微观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合理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方向和目标一致。
十七、国有资产形成的途径。
1、由法律认定形成的国有资产。(国家财产)
2、由资本金及其收益形成的国有资产。(投资收益)
3、由拨入资金形成的国有资产。(单位拨入的经费)
4、由馈赠形成的国有资产。(以国家名义获得的馈赠资产)
十八、政治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
1、国防行政管理;
2、司法行政管理;
3、公安行政管理;
4、外事行政管理;
5、国家安全、民族与宗教行政管理。
十九、文化行政管理的内容。
1、教育行政管理;
2、科学技术行政管理;
3、文化与体育行政管理;
4、卫生行政管理。
二十、教育行政管理的分类。
1、按教育层次标准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2、按教育性质标准分为:公立教育、私立教育。
二十一、当前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事务的内容主要是:
1、制定教育规划;
2、健全教育法律和政策体系;
3、对教育机构和教育过程实行有效管理;
4、合理调配教育资源。
二十二、科学技术管理的内容。
1、科学政策管理;
2、科技规划与计划管理;
3、科技经费与科研项目管理;
4、科研成果管理;
5、科技人才管理;
6、科技信息管理。
二十三、文化与体育事业行政管理的内容。
1、文学创作;
2、文化生产;
3、体育运动及其服务和经营各环节的管理;
4、文化与体育市场管理。
(文化事业分为:公益性和营利性。体育事业分为: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
二十四、文化与体育行政管理的内容:
1、制定文化与体育事业发展战略;
2、进行各项文化与体育事业的基础建设工作。
3、实施文化与体育市场管理。
二十五、卫生行政管理是以 卫生事业为对象,以 行政管理、监督管理、宣传教育和技术
服务 为手段,通过宏观协调社会力量,改善社会卫生条件,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十六、卫生行政管理的事务:
1、卫生法制与监督管理。(项目有:1)食品卫生监督管理;2)公共场所卫生管理;3)保健食品管理;4)化妆品卫生管理)
2、妇幼保健管理。
3、医政管理。(项目有:1)制定体检标准;2)医疗抢救和组织调度;3)组织援助医疗队;4)医疗机构管理;5)公费医疗管理;6)医务人员管理;7)采供血管理。)
4、疾病控制管理。
5、药品监督管理。
二十七、社会行政管理的内容。
1、人口行政管理;
2、民政行政管理;
3、社会保障行政管理。
二十八、人口行政管理。
1、户籍;
2、居民身份证(制度内容6项:领取;登记;效力和期限;换领和补领;交回、收缴和收回;查验和扣留);
3、计划生育;
4、流动人口(内容3项:了解情况;加强治安;制定社会保障制度。)
二十九、民政行政管理工作内容。
1、优抚安置;
2、救灾工作;
3、社会捐赠;
4、社会救济;
5、社会福利;
6、村民自治;
7、社区建设;
8、区划地名;
9、社团管理;
10、婚姻登记;
11、殡葬管理。
作用:调整社会关系;处理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
三
十、民政行政事务管理的内容。
1、建立配套机制,积极引导我国基层民主组织的建立与完善;
2、建立健全我国城市社会福利制度;
3、整合社会资源,使社会救助与救灾工作顺利开展;
4、以创新为重点,建立现代优抚安置制度;
5、以服务为中心,优化民政工作体系,完善民政职能。
三
十一、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
1、制定社会保障法律和法规;
2、社会保障资金管理;
3、社会保障对象的管理。
1、政府内部行政管理事务内容:①人事行政管理;②财务行政管理;③后勤行政管理;④机关行政管理。
2、社会公共行政管理事务内容:①经济行政管理;②政治行政管理;③文化行政管理;④社会行政管理。
2、政府会计主要是运用对财务活动进行价值管理,提高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在会计管理过程中:①对会计工作进行严格监督,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②不得随意干涉会计组织的业务工作,确保会计工作的相对独立性,使其能够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法律、政策和各项规章制度。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审计对象包括:①纳入预算管理的国有金融机构;②企事业单位;③国家规定应当接受审计监督的其他有关单位。
4、文件工作管理的主要任务是:①使文件工作构成要素(人、财、物、时间、信息等)确立最佳组合关系;②使文件工作构成要素的流程有序、有效、顺畅、快捷,相互间取得最佳配合。
5、现行的机关档案管理制度是“
6、信访工作是我们党和各级政府机关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渠道。
7、宏观经济行政管理活动主要解决的是:经济总量平衡与不平衡的矛盾。
8、就资产形态而方,国有资产主要有三种形态:①固定资产-土地、房屋、设备等;②流动资产-原材料、制成品、资金、有价证券等;③无形资产-属于国家的专利、商标、品牌及商誉等。
9、就资产的组织形式而言,国有资主要分为:①企业性国有资产(营利性企业中的国有资产;非营利性企业中的国有资产);②非企业性国有资产(存在于企业之外的国有资产,细分为:环境与资源性资产、事业单位中的国有资产、履行国家基本职能的政府部门中的国有资产。)
10、国有资产行政管理事务主要包括:①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②实现国有资产的有效运营。
11、行政管理是指,政府及其管理机构代表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利益,遵循政治发展的规律,为实现预期的政治发展目标,对社会政治生活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监督和控制的管理过程。
第三篇:机关事务后勤服务经验交流材料
机关事务后勤服务经验交流材料
县府办按照后勤工作“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的要求,提升综合素质,优化服务质量,坚持勤俭节约,确保安全稳定,为县委、县政府的高效运转提供有力的后勤服务保障。
一、以办公室文化建设为推力,进一步提升后勤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开展以提质提速为核心内容的办公室文化建设活动,通过举办学习会、讨论会、技能培训、外出学习考察等形式,在全办积极倡导忠诚感恩、爱岗奉献的精神文化元素,勤学善思、勇于创新的思想文化元素,进取有为、优质高效的工作文化元素,团结和谐、廉洁健康的生活文化元素,增强工作责任心和责任感,努力提供优质服务。今年有5名驾驶员参加了驾驶岗位技师和高级工技能培训,5名后勤人员参加了电工、会计岗位的技能培训,2名青年列为入党积极分子,2名入党积极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
二、以建立完善制度为保障,进一步优化后勤管理服务质量。一是规范机关大院管理。组建机关大院环境卫生巡查队,对机关大院的环境卫生每天进行巡查登记,发现情况与社区联合督查落实,及时处理。将机关大院的草坪养护、党委政府领导办公室绿化、会议室摆设的各种花卉盆景等,以协议价格由花木公司承包管理,实行上门服务,定期更换。根据办公区保洁任务,分组签订责任状,明确保洁细项要求,并不定期进行检查,确保办公区的净化、亮化。安保人员由保安公司派遣,由公安保安公司与府办双重领导,采用固定岗和流动巡查相结合,24小时不间断安全巡查。投入10多万元,在各主要楼道安装视频监控系统,探头16个,对重要部位实行24小时监控。根据消防安全管理要求,不定期对机关大院内各单位、生活区的消防设施进行检查,督办整改,不留死角,防范于未然。二是规范车辆管理。严格实行“一车一卡定油品”制度和定点维修管理制度,堵塞了管理漏洞,节省了运行成本。并对驾驶员的安全行车、文明服务提出了具体要求。三是规范公务接待管理。坚持主要领导统揽全面、分管领导组织实施、相关单位负责人具体落实、接待工作人员精心服务的原则,对照客人来云的目的,及时制定出客人满意、领导认可的接待方案和应急预案。注重服务流程和细节,在服务方式上推行“五个一”服务模式,在餐饮食谱上深入挖掘地方特色,在接待宣传上精心编印县情、市情画册和重点工程、重要景点情况介绍,在接待流程上细化每一个环节,注重每一个细节。在任务完成后,认真总结,检讨得失,及时改进和完善工作,不断积累经验。截至11月底,共接待来宾700多批次6800多人次。四是规范机关食堂管理。以建“领导满意食堂”为目标,加强对菜品的把关,优化用餐环境。同时对食堂开支实行定额制和节支奖制度。五是规范会务服务保障。坚持热情细致办会,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今年建成一套有20个会场、涵盖所有乡镇和重点部门的视频会议系统,减少了乡镇干部奔波之苦。
三、以弘扬勤俭节约精神为主线,进一步推动了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开展。一是抓好行政区域节能降耗工作。在机关大院办公区坚持使用节能灯,公共卫生间安装水用感应器。下班时,要求干部职工及时关闭用电设备,减少待机能耗。对干部职工开展节能教育,水电工要切实抓好水电设施设备的管理、使用、维护和保养,做到随叫、随到、随修,避免因管理上的漏洞造成浪费。积极做好水电设施技术改造,对机关大院内的自来水管网进行全面改造。有序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成立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全县各公共机构均建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并明确专(兼)职人员负责。二是加大宣传,从意识节能着手,下发节能倡议书、节能通知、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对全县各公共机构近两年的用能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积极营造工作氛围。
第四篇:机关事务管理条例[范文]
《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公布 自2012年10
月1日起施行
《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已经2012年6月13日国务院第20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
总理 温家宝
二○一二年六月二十八日
机关事务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机关事务管理,规范机关事务工作,保障机关正常运行,降低机关运行成本,建设节约型机关,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的机关事务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进本级政府机关事务的统一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标准,统筹配置资源。
政府各部门应当对本部门的机关事务实行集中管理,执行机关事务管理制度和标准。
第四条 国务院机关事务主管部门负责拟订有关机关事务管理的规章制度,指导下级政府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等工作,主管中央国家机关的机关事务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机关事务主管部门指导下级政府有关机关事务工作,主管本级政府的机关事务工作。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级政府各部门和下级政府的机关事务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违法违纪行为。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和机关事务主管部门应当根据职责分工,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对机关运行经费、资产和服务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接到对违反机关事务管理制度、标准行为的举报,应当及时依法调查处理。
第六条 机关事务工作应当遵循保障公务、厉行节约、务实高效、公开透明的原则。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照国家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规定建立健全机关运行经费公开制度,定期公布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因公出国(境)费等机关运行经费的预算和决算情况。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推进机关后勤服务、公务用车和公务接待服务等工作的社会化改革,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
第二章 经费管理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加强机关运行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本条例所称机关运行经费,是指为保障机关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机关事务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机关运行的基本需求,结合机关事务管理实际,制定实物定额和服务标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根据实物定额和服务标准,参考有关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格,组织制定机关运行经费预算支出定额标准和有关开支标准。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根据预算支出定额标准,结合本级政府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性质和特点,按照总额控制、从严从紧的原则,采取定员定额方式编制机关运行经费预算。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因公出国(境)费纳入预算管理,严格控制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因公出国(境)费在机关运行经费预算总额中的规模和比例。
政府各部门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和机关运行经费预算制定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因公出国(境)费支出计划,不得挪用其他预算资金用于公务接待、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或者因公出国(境)。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机关事务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结合本级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实际情况,统一组织实施本级政府机关的办公用房建设和维修、公务用车配备更新、后勤服务等事务的,经费管理按照国家预算管理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政府各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和规定采购机关运行所需货物和服务;需要招标投标的,应当遵守有关招标投标的法律、法规和规定。
政府各部门应当采购经济适用的货物,不得采购奢侈品、超标准的服务或者购建豪华办公用房。
第十五条 政府各部门采购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由政府集中采购机构采购的项目,不得违反规定自行采购或者以化整为零等方式规避政府集中采购。
政府集中采购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缩短采购周期,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保证采购质量。政府集中采购货物和服务的价格应当低于相同货物和服务的市场平均价格。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机关运行经费支出统计报告和绩效考评制度,组织开展机关运行成本统计、分析、评价等工作。
第三章 资产管理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机关事务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制定和组织实施机关资产管理的具体制度,并接受财政等有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有关机关资产管理的规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节能环保要求和机关运行的基本需求,结合机关事务管理实际,分类制定机关资产配置标准,确定资产数量、价格、性能和最低使用年限。政府各部门应当根据机关资产配置标准编制本部门的资产配置计划。
第十九条 政府各部门应当完善机关资产使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资产账卡和使用档案,定期清查盘点,保证资产安全完整,提高使用效益。
政府各部门的闲置资产应当由本级政府统一调剂使用或者采取公开拍卖等方式处置,处置收益应当上缴国库。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本级政府机关用地实行统一管理。城镇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应当统筹考虑政府机关用地布局和空间安排的需要。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机关事务主管部门应当统筹安排机关用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
对政府机关新增用地需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严格审核,并依照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定办理用地手续。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制度,对本级政府机关办公用房实行统一调配、统一权属登记;具备条件的,可以对本级政府机关办公用房实行统一建设。
政府各部门办公用房的建设和维修应当严格执行政府机关办公用房建设、维修标准,符合简朴实用、节能环保、安全保密等要求;办公用房的使用和维护应当严格执行政府机关办公用房物业服务标准。
第二十二条 政府各部门超过核定面积的办公用房,因办公用房新建、调整和机构撤销腾退的办公用房,应当由本级政府及时收回,统一调剂使用。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的工作人员退休或者调离的,其办公用房应当由原单位及时收回,调剂使用。
第二十三条 政府各部门不得出租、出借办公用房或者改变办公用房使用功能;未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不得租用办公用房。
第二十四条 国务院机关事务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定期发布政府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负责中央国家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工作。执法执勤类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的具体规定,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务用车主管部门负责本级政府公务用车管理工作,指导和监督下级政府公务用车管理工作。
第二十五条 政府各部门应当严格执行公务用车编制和配备标准,建立健全公务用车配备更新管理制度,不得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或者超标准租用车辆,不得为公务用车增加高档配置或者豪华内饰,不得借用、占用下级单位和其他单位的车辆,不得接受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捐赠的车辆。
第二十六条 政府各部门应当对公务用车实行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并建立健全公务用车使用登记和统计报告制度。
政府各部门应当对公务用车的油耗和维修保养费用实行单车核算。
第四章 服务管理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机关事务主管部门应当制定统一的机关后勤服务管理制度,确定机关后勤服务项目和标准,加强对本级政府各部门后勤服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合理配置和节约使用后勤服务资源。
政府各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本部门后勤服务管理制度,不得超出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提供后勤服务。
第二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简化礼仪、务实节俭的原则管理和规范公务接待工作。
国务院机关事务主管部门负责拟订政府机关公务接待的相关制度和中央国家机关公务接待标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地实际,确定公务接待 5 的范围和标准。政府各部门和公务接待管理机构应当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和标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务接待管理机构负责管理本级政府公务接待工作,指导下级政府公务接待工作。
第二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加强会议管理,控制会议数量、规模和会期,充分利用机关内部场所和电视电话、网络视频等方式召开会议,节省会议开支。
第三十条 政府各部门应当执行有关因公出国(境)的规定,对本部门工作人员因公出国(境)的事由、内容、必要性和日程安排进行审查,控制因公出国(境)团组和人员数量、在国(境)外停留时间,不得安排与本部门业务工作无关的考察和培训。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接到对违反机关事务管理制度、标准行为的举报不及时依法调查处理的,由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对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并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对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一)超预算、超标准开支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因公出国(境)费,或者挪用其他预算资金用于公务接待、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因公出国(境)的;
(二)采购奢侈品、超标准的服务或者购建豪华办公用房的;
(三)出租、出借办公用房,改变办公用房使用功能,或者擅自租用办公用房的;
(四)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或者超标准租用车辆,或者为公务用车增加高档配置、豪华内饰,或者借用、占用下级单位、其他单位车辆,或者接受企业事业单位、个人捐赠车辆的;
(五)超出规定的项目或者标准提供后勤服务的;
(六)安排与本部门业务工作无关的出国(境)考察或者培训的。
第三十三条 机关事务管理人员在机关事务管理活动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贪污受贿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其他国家机关和有关人民团体的机关事务管理活动,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三十五条 本条例自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
河北省人民政府令
〔2013〕第4号
《河北省机关事务管理办法》2013年7月16日省政府第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
省长:张庆伟
2013年7月19日
河北省机关事务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机关事务管理,规范机关事务工作,保障机关正常运行,降低运行成本,建设节约型机关,根据国务院 《机关事务管理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使用本省各级财政资金的各级中国共产党委员会及其所属部门、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构、人民 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民主党派机关(以下统称机关)的机关事务管理活动。
第三条 机关事务管理工作应当遵循集中统一、保障公务、厉行节约、务实高效和公开透明的原则。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明确机关事务主管部门,主管本级的机关事务工作,并负责指导下级的机关事务工作。
第五条
各机关应当依照机关事务管理法规、规章和各项管理制度、标准的规定,逐步开放机关后勤服务市场,引进竞争机制,降低服务成本,并积极探索和推进机关后
勤服务、公务用车及公务接待服务等工作的社会化改革,提高机关后勤服务水平。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机关事务管理工作的领导,依法对本级和下级的机关事务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和处理违法违纪行为。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和机关事务主管部门应当按各自的职责分工,加强对机关事务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接到对违反机关事务管理法规、规章和相关管理制度、标准行为的举报后,应当及时依法调查处理。
第二章
经费管理
第七条
各级机关事务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机关运行的基本需求和本地实际,制定机关运行所需的实物定额和服务标准。
各级财政部门应当根据机关运行所需的实物定额和服务标准,并参考有关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格,组织制定机关运行经费预算支出定额标准和开支标准。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机关运行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严格控制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9
因公出国(境)费在机关运行经费预算总额中所占的规模和比例。
各机关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和机关运行经费预算,制定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因公出国(境)费支出计划,不得挪用其他预算资金用于公务接待、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因公出国(境)等活动,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承担以上活动的费用。
第九条
各级机关事务主管部门按规定统一组织实施本级各机关的办公用房建设和维修、公务用车配备更新、后勤服务等事务的,其经费管理依照国家和本省有关预算管理的规定执行。
第十条
各机关所需货物、服务和工程的采购,依照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组织实施。各机关应当根据机关运行的基本需求,采购经济适用的货物、服务和工程,不得采购奢侈品、超标准的服务或者购建豪华办公用房。
第十一条
各机关需要采购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的采购项目,对属于政府集中采购机构采购的项目,应当委托政府集中采购机构采购;对属于部门集中采购的项目,可以委托政府集中采购机构或者社会代理机构采购。各机关采购未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的采购项目,依照该 《河北 10
省政府采购集中采购目录和限额标准》执行。各机关不得违反规定自行采购或者以化整为零等方式规避政府集中采购。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建立健全机关运行经费公开制度。各机关应当按机关运行经费公开制度的要求公布机关运行经费的预算和决算情况。
第十三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机关运行经费支出统计报告和绩效考评制度,组织开展机关运行成本统计、分析和评价等项工作。
第三章
资产管理
第十四条
各级机关事务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制定和实施机关资产管理的各项具体制度,并接受财政等有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第十五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机关事务等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本省关于机关资产管理和节约能源资源的规定、当 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机关运行的基本需求,分类制定机关资产配置标准,确定资产数量、价格、性能和最低使用年限。
第十六条
各机关应当根据本级的资产配置标准编制本机关的资产配置计划,并完善机关资产使用管理制度,建
立健全资产账卡和使用档案,定期清查盘点,保证机关资产安全完整,提高使用效益。
第十七条
各机关的闲置资产由本级财政部门、机关事务主管部门按规定的职责分工统一调剂使用。不能调剂或者不能继续使用的,应当依法采取公开拍卖等方式处置,将处置收益上缴本级国库,并按规定核销相关机关的资产。
第十八条
机关分立、撤销、合并或者隶属关系发生改变时,机关事务主管部门应当对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清查登记、编制清册,报本级财政部门审核、处置,并及时办理资产转移手续。
第十九条
各级机关事务主管部门对本级机关的用地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办理权属登记。城镇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应当统筹考虑机关用地的布局和空间安排的需要。
对机关的新增用地需求,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严格审核,依法办理用地手续。
第二十条
各级机关事务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制度,对各机关的办公用房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调 配、统一办理权属登记。
第二十一条
各机关的办公用房由本级机关事务主管部门按国务院关于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推行代建制的要求统一组织建设,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机关办公用房应当适当集中、连片建设。
第二十二条
机关办公用房的建设、使用、维修和维护应当依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严格执行机关办公用房的建设、维修和物业服务标准,并符合简朴实用、安全保密和节能环保的要求。
第二十三条
各机关超过核定面积的办公用房,以及因 办公用房新建、调整或者机构撤销等原因腾退的办公用房,由 本级机关事务主管部门收回后统一调剂使用。
机关工作人员退休或者调离后,其所在机关应当及时收回办公用房,并统一调剂使用。
第二十四条
各机关不得出租、出借办公用房或者改变办公用房的使用功能。
机关需要租用办公用房的,应当报本级机关事务主管部门核准,所需经费按国家和本省有关预算管理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
各级公务用车主管部门负责本级机关公务用车的管理工作,并指导和监督下级机关的公务用车管理工作。
执法执勤类公务用车的配备使用管理办法由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其他机关公务用车的配备使用管理办法由公务用车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拟订。
第二十六条
各机关应当配备符合经济适用、节能环保要求的公务用车。不得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或者超标准租用车辆;不得违反规定配备越野车;不得为公务用
车增加高档配置或者豪华内饰;不得借用、占用下级单位或者其他单位、个人的车辆;不得接受企业、事业单位或者个人捐赠的车辆。
第二十七条
各机关应当对公务用车的油耗、维修保养费用
实行单车核算,并对公务用车实行定点加油、定点维修保养。
第四章
服务管理
第二十八条
各级机关事务主管部门应当制定统一的机关后勤服务管理制度,确定机关后勤服务的项目和标准,加强对各机关后勤服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合理配置和节约使用后勤服务资源。
各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本机关具体的后勤服务管理制度,不得超出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提供后勤服务。
第二十九条
各机关应当按照简化礼仪、务实节俭、杜绝浪费的原则,管理和规范公务接待工作,并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和标准。
第三十条
各机关应当加强会议管理,控制会议数量、规模和会期,充分利用机关内部场所召开会议或者采取电视电话、网络视频等方式召开会议,节省会议开支。不得借开会之机组织旅游、度假和疗养等活动。
各机关的会议需要安排用餐的,应当安排自助餐。第三十一条
各机关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和本省有关因公出国(境)的规定,对机关工作人员因公出国(境)的事由、内容和日程安排认真进行审查,并严格控制因公出国(境)团组和人员的数量及在国(境)外停留的时间。不得安排与本机关业务工作无关的出国(境)考察和培训等活动。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
机关事务管理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贪污受贿的,依法给予处分;涉嫌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三十三条
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条例 》已经规定法律责任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的,由公务用 车主管部门予以通报批评,并视情况采取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收回、拍卖、责令退还相关车辆等方式予以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机关事务管理,是指对保障机关运行所需的经费、资产、服务和能源资源等进行的各项行政管理活动 ;
(二)机关运行经费,是指为保障机关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
(三)机关资产,是指保障机关运行所需的土地、房屋、车辆和办公设备、用品等资产。
第三十六条
使用本省各级财政资金的人民团体的机关事务管理活动,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机关事务管理制度
机关事务管理制度
一、工 作 制 度
(一)行政领导负责制。实行主任、科长分级负责制。主任主持全面工作,向市委、市政府和市扶贫领导小组负责;科长在主任领导下主持科内工作并对主任负责,科室职员在科长领导下工作并对科长负责。
(二)实行民主决策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凡办公室重大工作事宜,均在全体职工讨论的基础上,采纳多数人且正确意见,形成工作决定。
(三)坚持调研工作制。凡办公室干部,力争三分之一时间深入基层调研,收集信息,掌握实情和工作主动权,并撰写专题调研报告一份或与简报二期以上。
(四)实施目标管理制。年初制定办公室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量化科室和个人工作责任。办领导负责总目标实施,科长负责科室目标落实,科室各责任人负责工作到位。实施民主评定,半年考核小结,年终全面考核总结。
(五)建立奖惩激励制。强化工作目标考核,既要建立职工实绩档案,又要与个人分配挂钩,兑现奖惩。
二、学习制 度
(一)坚持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每月第一、第三周星期五下午为办公室学习时间。政治学习由办领导根据上级要求和工作实际安排;业务学习由综合科列出计划,统一安排、实施;党员学习,按党支部统一安排进行。党员、干部、职工在集中学习期间,一般不得缺席。工作人员要自觉、认真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不断充实、提高自己。
(二)政治学习内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xxxx”重要思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学理论和法律法规;现代科技知识等。
(三)业务学习内容:重点学习本职业务知识,也要学习其它相关知识,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强化自身,增强本领。
三、会 议 制 度
(一)支部会议:由党支部书记主持,每月召开一次,会议主要内容是: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传达上级重要会议精神,研究决定办公室重要工作。
(二)办公会议:由办领导主持,每月上旬或下旬召开一次,传达和学习上级重要决定和会议精神,开展形势教育,听取和检查工作完成情况,讨论决定办公室重大工作事宜,安排工作。
(三)从办公室人员少,且均为中~员,以及工作确需的实际出发,支部会和办公室会,亦可合并召开,但务必注重会议质量和效益。
四、党风廉政建设制度
(一)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完善监督机制,保持机关高效廉洁,真正做到“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
(二)坚持扶贫开发工作“十要十不准”,承办项目实行政策、条件、指标、程序、结果“五公开”原则,严格按政策规定及程序办事。
(三)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下基层轻车简从、吃工作餐,不大吃大喝,不打工作麻将,不接受项目单位(含业主)宴请、礼物;合理安排接待开支,严禁私人用公款请客、送礼;公务出差,按规定报销差旅费。
五、文书、档案和印章管理制度
(一)文件审发制度
1、代市委、市政府起草的文件,由办领导审核并签具意见后,方可送市委、市政府“两办”或有关领导审签。
2、办公室文件、材料和外发稿(表册)等,由综合科长审核把关,送办领导签发后方可打印。未经办领导审定签字,不能打印和用印(印章)。
(二)文书运转制度
1、办公室印发的文件,由综合科负责收发的人员做好登记和存档;往来文件和公事信件等由收发人员负责统一拆封、登记,及时送办领导阅批;属科室业务类的,应及时分发相关责任人办理。报刊杂志应做到,及时归类上报夹和按月整理保管。
2、收发人员每周二、五日到市政府文件交换站,领取上级和有关部门发给的文件材料,做好分类登记;对领导审阅后需要办理的文件材料,应按批示及时送交科室经办人阅办,办结收回归档,办结需作文字记录或说明的,亦应规范办理;要妥善保管各类文件和资料,不得遗失和乱传。
3、文件收发、传阅必须及时准确。急件必须在收文2小时内报送办领导签阅,平件必须在收文2天内分发,若因积压造成延误承办、漏办或丢失、失密等,将追究工作责任。
六、作息、值班及请销假制度
(一)作息制度
办公室人员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不得无故缺勤;凡遇突击性工作任务,有关人员必须加班加点按时完成;凡遇节假日基层有来办事项,必须及时接待办理。
(二)值班制度
实行办领导按月值班,科室人员按周轮流值班制度。值周的同志负责当日来人来访接待、电话、安全保卫、清洁卫生以及领导交办事项。凡遇节假日,由综合科统一安排值班,值班者要搞好交~,值班期间若有重大事项,及时报告领导。
(三)请销假制度
1、因事或因病请假者,均须写请假条(不含半天)。半天内由科室负责人批准,一天以上报办领导批准,同时将假条交综合科负责考勤的同志,并做好记录和保存。
2、无故缺席或不假离岗者,按所耽误天数,扣减津补贴,并写书面检查。
3、职工休公休假,应年初提出休假计划,以便统筹安排。
七、经费管理制度
(一)实行财务报帐制和经费开支预报制,办公室开支实行“一支笔”审批,开支单据必须有经办人、审核人签名并送办领导签字后,方可报销。
(二)办公室添置办公用品及设备,200元以下需经综合科科长同意,200元以上必须报办领导审批,其他人员不得擅自添置办公用品及设备,否则,不予报销费用。
(三)严格控制私借公款,杜绝挪用。凡因特殊情况借款,须经办领导批准,并注明归还日期。出差人员借垫现金,返回后5天内结清手续。
(四)报帐员自觉执行现金管理制度,认真核实报销原始凭证,及时向会计结算中心报帐,正确反映会计对应科目,确保帐证、帐款相符。
八、公物管理制度
(一)办公室人员自觉爱护财产和公
物,任何人不得故意损害或有意侵占;凡损害和侵占公物者,必须照价赔偿。
(二)购置新办公设备,由办领导审定,综合科按照办领导意见办理;办公用品购买,需经办人开列清单报送办领导审核批准后,按照市政府有关规定实施,统一购买分发。
(三)办公室小车管理由办领导和综合科负责。凡因公或特殊情况用车,均须办领导同意;驾驶员要确保小车始终处于安全、正常、整洁状态;小车若需要保养和维修,驾驶员必须报经办领导批准后,方可按要求在指定专业厂维修。
九、安全、保密和综治工作制度
(一)安全、保密和综治工作由办领导负总责,日常工作由综合科按职责落实到责任人。
(二)办公室人员应自觉遵守<保密守则>,不得向家属、子女、亲朋好友透露保密事宜,若有违反,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三)办公室人员要自觉遵章守纪,要对亲属和子女做好思想教育和法规教育,防止危害社会治安行为的发生。
(四)认真做好防火防盗等工作,办领导对科室的保密工作,每半年检查一次;对安全和综治工作,每季度检查一次。坚持节假日值班,对重点部位要随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十、奖 惩 制 度
(一)凡受上级和市委、市政府表彰奖励的办公室人员,办公室年终将根据实绩给予奖励。
(二)凡办公室人员撰写反映以工代赈工作的各类文稿,被市级以上刊物采用的,办公室将视其数量、质量,给予作者原稿费3-5倍奖励。
(三)凡办公室人员工作、生活出现违纪事件,均视其情节,按党纪政纪严肃处理。
(四)每根据工作表现和实绩评选先进工作者,并给予表彰奖励,同时落实好上级有关奖惩规定。
附:①保密守则
②扶贫开发工作“十要十不准”
保 密 守 则
1、不该说的机密,绝对不说;
2、不该问的机密,绝对不问;
3、不该看的机密,绝对不看;
4、不该记录的机密,绝对不记录;
5、不在非保密本上记录机密;
6、不在私人信件中涉及机密;
7、不在公共场所和家属、子女、亲友面前谈论机密;
8、不在不利于保密的地方存放机密文件资料;
9、不在普通电话,明码电报,普通邮局传达机密事项;
10、不携带机密材料游览、参观、探亲、访友和出入公共场所。
扶贫开发工作“十要十不准”
一、要严格按照省、市批准的农村扶贫开发规划办事,不准在各级农村扶贫开发规划以外安排项目立项,使用扶贫资金及填写扶贫贴息贷款确认书。
二、要坚持扶贫资金公示制,不准弄虚作假。
三、要切实按各级各类扶贫资金规定的用途和对象使用扶贫资金,不准改变各类扶贫资金的使用用途,或者将扶贫资金用于扶贫对象以外的任何单位、企业或个人。
四、要坚持执行扶贫资金管理办法,不准向任何单位、企业或个人收取任何形式的扶贫基金。
五、要减轻扶贫项目单位和扶贫对扶贫对象的负担,不准收取任何形式的项目准备费。
六、要坚持廉洁奉公,不准扶贫开发机构的工作人员和家属、子女以任何名义使用扶贫资金从事经商,办企业和报销各种费用。
七、要严格遵守廉政纪律,不准扶贫开发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之便收受回扣、礼金、信用卡、有价证券和礼品。
八、要认真执行《会计法》,不准以任何形式私设单位小金库,帐外帐,或把扶贫资金拨下去又回收单位私用。
九、要对所有破产、倒闭的扶贫项目进行专款审计,不准国家扶贫资金流失。
十、要执行党政机关与企业脱钩的规定,不准扶贫开发机构以任何形式经商、办企业、搞挂靠等形式收取各种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