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学与中国改革(推荐)

时间:2019-05-13 05:06: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现代经济学与中国改革(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现代经济学与中国改革(推荐)》。

第一篇:现代经济学与中国改革(推荐)

成长于西方世界的现代经济科学对处于数千年未有的大变局中的中国是否具有重要意义?这个问题对于不少实际工作者乃至经济学界中人似乎还是一个没有得到完全解答的问题。不过根据自己对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改革过程的观察,我想对这个问题应当作出全称肯定的回答。

贬低现代经济科学对于我国改革的意义的主要论据,是所谓“中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西方经济学不符合中国国情”。直到80年代,在我国改革问题的研究中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往往还会得到“用西方理论剪裁中国的实际”的讥评。

与这种思想相呼应,“摸着石头过河”常常被人们称作“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战略”。以中国改革的实际来检验,我认为这个论断也值得怀疑。现代市场制度是一种经过几百年的演变才逐步形成的巨大而复杂的系统,要通过改革行动在很短的历史时期内把这一系统从无到有地建立起来,没有对于反映这一系统运动规律的现代经济科学的深切把握,没有改革行动的自觉性,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是不可能顺利完成的。从这个观点看,“摸着石头过河”只不过是在改革初期改革的领导人和一般参与者普遍缺乏现代经济学知识的情况下的一种不得已的选择。长期遵循这种战略,以一种“试试碰碰”的方式进行改革,只会大大提高改革的成本,而且在彼岸目标为何物还不太分明的情况下,实际很难谈得上如何顺利过渡到彼岸。

纵观中国经济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历程,我们所遭遇的每一次重大挫折,几乎无不与人们对经济科学的无知和排斥有关,而在80年代中期中国改革走上比较自觉地进行的轨道以后的每一次重大进展,也几乎都与我们对现代经济科学的认识深化有关。

一、1956-1976年“不受学理影响”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经有过“百家争鸣”的时代。那时,各个学派争奇斗妍,提出自己对大千世界五彩缤纷现象的理论阐释。可是自从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以后,一切都改变了。秦王朝实行“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的政策,“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从那时起,一切学问都要以对巩固皇权统治有害还是有利,有用还是无用作为最终的判断标准,除了少量实用性的医药、农桑书籍,一概在禁止之列。这样,就逐渐形成了一种重实用而轻理论的传统。

共产党人以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指导自己行动的理论基础,本来应当对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给予极大的重视。然而由于中国共产党长期处于农民战争的环境中,在党内斗争中又把错误路线的思想根源确定为教条主义,再加上毛泽东本人片面强调知识的实用价值的思想倾向,就大大强化了轻视理论思维的风气。特别是1957年“帮助党整风”的运动中一些知名的经济学家呼吁克服那种以引证训诂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和搬运转述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代替科学创新的不良风气,吸收现代经济学的积极成果,发展我国的经济科学[1],却被说成“向党猖狂进攻”;提出意见的学者也被打成“资产阶级右派”。这就使不少经济学家把进行经济学研究视为畏途。在那以后,经济学就变成了现行政策的描述或颂歌,学者的言论如果违反苏联教条或者不符合现行政策,即使不被扣上“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大帽子,也会被指摘为“严重脱离中国实际”。

其实这种自以为可以不受经济学理论影响的作为的结果,倒是应了凯恩斯的一句话:“许多实行家自以为不受任何学理的影响,却往往当了某个已故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的奴隶。”[2]

从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后期,中国的经济工作一直是由毛泽东主席的意见所左右的。1956年,他在《论十大关系》这篇讲演中,把从苏联引进的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病归结为管得太多,统得过死,权力过分集中于中央,以致只有中央的积极性,而没有地方政府、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造成了整个经济“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没有生机与活力的局面。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毛泽东开出的处方是:放权让利,调动积极性。毛泽东的这种想法和他引以自豪的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精神可以变物质”、“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创造出来”等哲学思想结合在一起,就在1958年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形成了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实现工农业同时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等等为基本点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这条“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指导下,毛泽东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向地方政府放权让利的行政性分权改革。

“大跃进”造成的物质资源和人类生命的巨大损失是人所周知的。作为“大跃进”制度基础的经济管理“体制下放”运动,所起的消极作用也远远大于它的积极作用。行政性分权所造成的某种程度的“诸侯经济”,有别于高度集中统一的古典计划经济的所谓“M型体制”[3],它固然使日后的乡镇企业能够比较容易在经济的缝隙中生长出来,但是它所造成的资源配置大混乱却使“大跃进”、“高速度”所引致的问题大大加剧。为什么这些意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措施到头来却得到完全相反的结果?要追根溯源,原因恐怕还在于当时的领导人完全没有经济学中“经济资源的稀缺性”、“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等概念,把“管得过多、统得过死”等现象看成问题的本质,企图在保持行政性资源配置框架不变的情况下用向地方政府分权的办法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为只要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出来,将“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经济就会“一天等于二十年”似的飞跃发展。殊不知计划经济用行政命令配置资源的本质决定了要求社会的高度集中统一,由行政性分权造成的分权型命令经济体制既不符合计划经济的这种要求,又因为造成地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而与市场经济建立统一市场的要求南辕北辙。结果使中国陷入了一场大灾难。

“行政性分权”的做法,由于造成了1958年的经济大混乱而不得不在60年代初期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的时候暂时停止。虽然当时一些具有敏锐观察力的经济学家,如孙冶方对这种改革战略提出了批评,但是即使这些先进的人们也因为缺乏足够的现代经济学的素养而没有能完全突破“调动积极因素就能实现多快好省”一类思维定式,形成自己的经济学分析框架,以致直到1976年粉碎“四人帮”,中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始终没能走出“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怪圈,而且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也没有完全摒弃“行政性分权”的做法。例如1980年推行的“财政分灶吃饭”,1988年推行的“财政大包干”、“外汇大包干”和“信贷额度切块包干”等行政性分权的做法,也导致了“条块分割”、地区保护主义等消极结果。只是到了80年代后期,改革经济学的主流有了比较多的现代经济学知识,以新的分析工具去剖析“行政性分权”的做法,才对这种做法可能引致的问题有了较为透彻的认识,“行政性分权”的改革思路等逐渐失去了市场。

二、在新古典经济学支撑下的“增量改革”

1978年末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改革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说它是“里程碑”,并不意味着它提出了什么具体的改革主张和采取了什么具体的改革措施,而是因为它打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开始了鼓励理论创新的思想解放运动。

在“解放思想”的号召下,中国经济学家开始恢复了与世界经济学界的联系,并运用过去曾被视为洪水猛兽的现代经济学原理去分析中国的经济问题。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老一代经济学家如薛暮桥、刘明夫等提出了应当发挥市场的作用和建立“商品经济”的改革主张。当时我们这些积极参与改革的较为年轻的经济学家十分热心于读萨缪尔逊的《经济学》(第十版),进行了现代经济学的补课。在这种对于现代经济学再学习的基础上,我们逐渐形成了对于市场经济和它的各个子系统运作原理,例如价格机制的运作原理,宏观经济管理的运作原理等的框架性的认识,并且开始参与对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政策的研究,提出有科学依据的建议。

这方面的一个重要的例子,是1985年9月2—7日由国家体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共同召开的“宏观经济改革国际讨论会”。这次会议因为是在长江的一条旅游船“巴山”号上召开的,又被称为“巴山轮会议”。参加这次历时6天的讨论会的国际知名专家有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问题大师托宾(James Tobin)、曾任英国政论经济事务部部长的牛津大学教授凯恩克劳斯(Alexander K.Cairncross)、匈牙利经济学家柯尔奈(Janos Kornai)、波兰经济学家布鲁斯(Wlodzimierz Brus)、原德国联邦银行行长、时任联邦德国证券抵押银行行长的埃明格尔(Otmar Emminger),中方的参加者有安志文、薛暮桥、马洪、项怀诚、高尚全等经济官员,也有刘国光、戴园晨、吴敬琏、赵人伟、楼继伟、郭树清、田源等经济学家。经过会议对经济制度分类、宏观经济管理、货币政策等问题进行的深入讨论,与会中方人员对于市场经济及其宏观管理的基本框架、宏观政策目标及其实现途径有了比较清晰的理解。同时,根据与会学者的讨论,特别是托宾对当时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精湛分析,会议对中国当时的通货膨胀形势和应当采取的治理措施形成了共识。中方与会者经济学水平的提高,为1985年10月中共全国代表会议明确中国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模式和中国政府制定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指导。

然而现在回想起来,这时我们对于现代经济学的认识还停留在很粗浅的层次上。当时,虽然20世纪末经济学的突破已经开始,但是我们不少人的认识仍然拘束在新古典经济学(Neoclassical Economics),或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模型(Arrow-Debreu Model of General Equilibrium)的框架内。当时我们比较熟习的,是所谓 “新古典综合”的某些结论,却往往忽视了它的假设。在完全信息、不存在交易成本等高度简化的假设下,产权如何界定,制度如何安排都变成与效率不相关的事情。把由此得来的结论直接搬用到实际问题的分析上来,就往往会造成重要的疏漏和失误。这些疏漏和失误包括:

第一,把计划和市场看成同质异形的两种资源配置方式,以为两者可以无冲突地结合起来使用。在那个时期,比较经济学还处在以新古典模型作为基本分析框架的“比较经济体制”(Comparative Economic Systems)的发展阶段上。这种比较分析往往把世界各国的经济体制的分布看成一张一端是纯粹的计划,另一端是纯粹的市场“光谱表”,其间则是计划的成份与市场的成份以不同配比结合在一起的各类经济体制;而改革则可以像在超级市场上选购商品那样,把计划和市场放进自己的经济体制购物篮子里,形成改革的目标模式。于是,许多人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看作中国改革的目标,“有时计划多一点,有时市场多一点”的想法和做法也变得十分流行。这些,常常使建立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变得模糊起来;而在实际的改革工作中,则表现为举棋不定,甚至“进一步、退两步”。

这种思想的另一个缺陷,是在新古典模型的简单假设下,把计划和市场看作与制度无关的两种资源配置方法,以为不论制度基础如何,都可以在计划与市场两者之间任意选用,甚至以为可以把市场经济建立在国有制占统治地位的产权制度的基础之上。这样就忽视了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必要性,或者认为只要对国有企业“松绑放权”或“放权让利”,就能使国有企业重新获得活力。虽然80年代中后期提出了国有企业股份化的问题,但是由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没有弄清楚股份公司的产权基础和与之相关的公司治理问题,因而也就很难保证经过改革建立起来的公司具有效率。

中国幸运之处在于,以邓小平为首的领导人支持了农民的强烈要求,80年代初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农村的产权改革,让农民在从集体“包”(租)来的土地上建立自己的家庭农场。由此打开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道路,在保持国有经济的体制基本不动的同时,进行“增量改革”(Incremental Reforms),使逐渐壮大起来的非国有经济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现代经济学在二十世纪最后30年的革新与中国的“整体推进”改革

然而从世界范围看,这时已经开始了现代经济学的新的突破。阿克尔洛夫(George A.Akerlof)在1970年发表《次品市场》一文,可以说是信息经济学走向前台的标志,而随后对科斯(Ronald H.Coase)

等交易成本学说的发掘与深化,更表明经济学界普遍放开了新古典的完全信息和制度中性的假说,把制度分析提到首要地位。就我个人而言,在80年代初期读纽伯格(Egon Neuberger)的《比较经济体制:从决策角度进行的研究》和在耶鲁大学参加蒙梯亚斯教授(John Michael Montias)的讨论课时已经开始感觉到,当把所谓DIM问题,即决策问题、信息问题和激励问题纳入视野时,制度安排问题就变得不可回避。当然,中国改革理论和政策的更大突破,还有待于80年代后期新的经济学研究成果的更多引入。愈来愈多的经济学家掌握二十世纪最后20-30年理论经济学发展的成果,推动了90年代中国经济改革在制度层面上的进展。从那以后,各方面经济制度的创新,例如企业制度创新,金融制度的创新等等就成为改革设计和改革实践的中心课题。

当经济学家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平台上就重大经济学问题取得共识,并以共同的努力来推进改革的时候,中国的经济改革就易于获得顺利的推进。例如:

(1)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议》是一幅在我国建设市场经济的极好设计蓝图,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人们也公认,根据这一设计1994年配套推出的宏观经济改革是我国改革中一次最成功的尝试。它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除执行方面的因素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有非常扎实的理论准备。这种理论准备,是在中外经济学家的共同努力下做出的。在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前,大量经济学家针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就以宏观经济改革的设计而言,除了前面已经提到的以“巴山轮会议”为开端的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把握外,对于财政、税收、银行、外汇管理和社会保障体系等等都就是理论经济学和各国政策选择的最新结果进行了长达数年的专题研究。对于初步形成的方案,又在1993年7月由国家体改委和世界银行共同组织、有国际知名专家莫迪里亚尼(Franco Modigliani)、斯特恩(Nicholas Stern)、李国鼎、刘遵义(Lawrence Lau)和多名中国政府官员参加的“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国际研讨会”(“大连会议”)上作了反复的论证。改革的成功是与这种理论上的周密准备分不开的。

(2)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的改革是中国改革的一块“硬骨头”,我们曾在从1956年直到80年代中期以多种方式进行了“放权让利”的改革。但是,由于没有抓住要领,总是劳而无功。1987年7月由世界银行和国家体改委联合召开的、有管理学大师德鲁克(Peter Drucker)和如陈清泰、周小川、郭树清等中国专家参加的国有企业改革讨论会(“钓鱼台会议”)根据企业理论的最新发展和国际经验对与国企改革有关的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弄清了从现代公司的基本架构到养老金基金持股的社会意义等有关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系列重大问题[4],才为国企改革走出“放权让利”的误区和进入制度创新的正轨铺平了道路。1994年召开的,有国际知名学者哈特(Oliver Hart)、米尔格罗姆(Paul Milgrom)、麦金农(Ronald I.Mckinnon)、刘遵义(Lawrence Lau)、青木昌彦(Masahiko Aoki)和中国经济学家吴敬琏、陈清泰、周小川、钱颖

一、李剑阁、吴晓灵、谢平等参加的“中国经济体制的下一步改革国际研讨会”(“京伦会议”)深入探讨了我国企业改革的多方面问题。虽然要使人们普遍接受它所提出的一些重要观点(国有企业应当改组为多元持股的现代公司,这些公司必须确立有效的公司治理,资不抵债的企业应当在债权人的监督下进行重组等等)并付诸实践还是若干年以后的事情,但是这些理论分析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和实施办法确立了基本框架。

四、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任重道远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和粉碎“四人帮”以来,我国的经济科学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可以说,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所有成就都是和经济学的进步分不开的。

然而也应当看到,虽然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学界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而且经济学家的队伍得到了自己培养和海外学成归来的大批新生力量的补充,但是,这支队伍无论从数量方面看、还是从

素质方面看都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对于经济学理论基础的要求愈来愈高,我们经济科学工作者身上的担子也愈来愈重。在新一轮改革的春雷滚动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加紧自己的工作,使得今后出现重大改革机遇的时候,不至于因为理论准备不够而手忙脚乱,或者因为仓促出台而招致大的偏差。这里,我对加快我国经济科学的学科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基础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根据我近年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博士课程和在上海中欧管理学院教授MBA课程的切身经验,我国学生有一种追求“前沿”而忽视基础的倾向,妨碍了他们对经济学问题的深刻透彻的理解。纠正这种倾向的方法是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并在教学中强调打基础的重要性。

(2)学科建设,重在形成惠风和畅、百家争鸣的宽松氛围和建立严肃、严谨、严格的学术规范。目前我国经济学界在保证学术自由和确立学术规范这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都存在比较大的缺陷。这两方面的问题不解决,就很难形成改革所迫切需要的自由而切实地讨论的氛围和经济科学进步赖以发生的良性竞争局面。

(3)要加强经济学人之间的交流和讨论,以便长短互补,共同提高。一千八百年前魏文帝曹丕就曾经指出:“文人相轻,自古而然”。看来,他所说的“各以所长相轻所短”[5]早已是中国文化界由来已久的传统,经济学界似乎也不能避免这种传统的影响。为了发展经济科学,我们必须与这种传统决裂,形成学者之间、特别是不同经历和不同教育背景的学者相互切磋的良好风气。现在有些人动辄把经济学家划分为这样或那样的“派别”,甚至用不正当的手段给与自己意见相左的经济学家贴上“为外国势力服务”的标签。这种种作为对于经济学人之间的良好关系和正常学术环境的形成是十分有害的,应当受到一切正直的经济学家的抵制。

第二篇:现代企业制度与会计改革

论文题目:

现 代 业 制 度 与 会 计 改 革

现代企业制度与会计改革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我国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的改革是作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关键词:现代企业制度;会计改革,措施

一、现代企业制度

财务管理随着现在企业制度的完善,越来越受到企业经营者的重视,它不再是简单的数字堆砌,更多地与投资决策联系在一起,其作用也鲜活的变现了出来。

在传统的企业运营模式中,比较强调企业的内部管理,对于内部管理很多是针对领导管理员工这方面,要求员工很好的完成领导的指示,管理在某种程度上等于领导的行政性指令。领导决策层对于公司的整体战略及发展规划一般不会形成文字上的东西,大部分出现在领导的脑海里,领导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情况适时做出判断,从而决定一个企业的最终发展前景。这种管理模式并不绝对意味着企业的失败,一个思想比较清晰的、逻辑判断能力超群的企业,即使没有把思想落实到纸面上,同样也能把企业打理得井井有条,在现时社会上也不乏这种成功企业的范例。

伴随着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出现、壮大,传统的个人英雄主义经营管理模式受到了挑战,在现在企业管理中,强调集体的力量,决策的程序化和科学化,保证最终的决策成功能够更加与企业的现实盈利能力相契合。传统人治的企业的管理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企业带来成功,但是这种成功必须建立在杰出管理人的基础之上,在企业越来越多的今天,这种人才毕竟还是少数,就是说,按照传统的管理模式大部分企业都会遇到发展的困难,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

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为大多数企业获得成功提供了可能,企业的领导者,可以是一个才能相对平庸的人,只要他能够很好的遵守现代企业的运行规则,他同样能够很好的经营企业。

逻辑的力量是强大的,当我们一直遵循着一定的逻辑处理实情时,这种逻辑思维就会在我们的思想中落地扎根,现在企业制度就是为我们提供一种经验的力量。

二、会计改革的必要性

(一)是适应经济体制的改革而推行企业会计制度改革

会计无论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其存在与发展必须与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相适应。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我国在经济工作中贯彻实施“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新的八字方针,以实现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与此相适应,通过对企业会计制度进行全面修订,使被林彪、“四人帮”破坏的会计规章得以恢复,使会计工作秩序走上正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调整、整顿。在会计制度的修订中,我们不是简单地恢复原来被破坏的会计制度,而是根据国民经济调整、整顿、提高的要求,从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出发,对会计制度进行修订的,即在会计制度的恢复中实现重建,在恢复重建中实施会计制度的改革。如在修订会计制度时,将会计核算的科学性作为一项原则提出来,要求会计制度的制定既要满足企业加强会计核算和强化生产经营管理的要求,也要满足国家对企业实施计划管理的要求。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以后,我国制定实施了《折旧条例》、《成本管理条例》、《成本核算办法》等,以规范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行为、成本管理和核算行为。通过这些法规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加强,经济效益的提高。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我国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明确,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加速,我国在会计制度方面实施了以《企业会计准则》以及13个行业会计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会计制度改革,实现我国会计制度从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和过渡。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资本市场的发展,适应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进程,我国加快了会计制度国际化的进程,制定发布了《现金流量表》等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同时发布实施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以规范公司企业的会计核算行为,以适应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需要。

(二)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内分步实施会计制度改革,实现传统会计制度模式的转换

相对体制外来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内的会计制度改革具有复杂性和涉及商广的特征。传统的会计制度建立于传统计划经济之中,依附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与其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特别是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将会计工作作为财政经济工作的基础来认识,会计工作服务于财政经济工作。表现在会计与财政税收的关系上,就是财政税收决定会计,会计制度直接以传统的财务制度和税收法规为依据制定,为其贯彻执行服务。由于传统的会计制度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之间的这种特殊关系,体制内会计制度的改革涉及到传统经济体制的方方面面,要考虑的因素多,难度大。对于体制内会计制度的改革,我国采用渐进的方式对传统会计制度进行改革,首先对局部进行改革,从局部改革的成功再推进会计制度整体和全局改革的进行。其表现则是通过会计制度中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的改革的积累,达到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的基本改造;通过局部内容改革的积累,达到传统会计制度整体改革的目标。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会计制度明显特征就在于“三段平衡”、“专款专用”,强调会计核算为国家直接管理经济服务。如从《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来说,改革开放以来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我国先后进行了三次大的修订。在修订的过程中,根据当时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将资金平衡表由原来的“三段平衡”,改为总额大平衡;会计报表格式和报表项目也根据当时经济管理的要求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这些改进措施,虽然都是在末突破传统会计模式的情况下进行的,但就其具体内容来说则使我国会计制度改革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其次,根据经济业务的发展实际,在传统的会计制度中增加新经济业务会计核算的内容,如融资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等。这种使传统的会计制度在形式上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对会计核算的需要,对会计制度的部分内容进行改革,为会计制度的全面改革进行思想和理论的准备,正是通过对传统的会计制度部分内容的改革,逐步实现对传统会计制度的根本性改造,实现计划经济体制会计制度模式向市场经济体制会计制度模式的转换。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会计制度的影响及会计适应现代企业制度需要所应进行的改革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企业法人治理机构,对会计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涉及到企业内部会计改革和企业外部会计改革两个方面.要重视现代管理会计,时务与会计一分为二,完善内部审计与监控手段,建立社会责任会计与企业责任会计,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督体系,使会计更好地为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服务。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政府部门是会计的唯一使用者。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主要是为政府制定计划,合理分配资源服务的。会计核算以监督国家计划执行为目的,会计信息由基层企业逐级向上级汇报直到政府部门,呈纵向流动格局。同时,计划经济体制下实施的三大会计制度——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股份制企业会计制度、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并存,使我国企业会计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形势,且在相同事项的处理上存在较大差距。如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预计存货变现损失的规定,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投资额等等。加之市场的主体是国家而不是企业,造成会计信息横向的企业之间,不同行业之间也呈封闭状态,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不显著,甚至不具有某些质量特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享有极大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企业的资产配置,产品生产、销售、定价等重大生产经营决策均由企业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和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实际自主地。

会计信息的流动由过去的以纵向流动为主的格局向以横向流动为主的格局转变;同时,会计信息也由封闭转向公开。正是由于会计信息的横向流动和公开化,即对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提出了要求。我国已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诸如: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贯性、及时性、明晰性原则,就是对会计信息应具有的质量特征做出了规定。《准则》中的这些原则,要付诸于会计实践之中,则依赖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为企业的股东及潜在投资者、债权人、贷款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及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提供有关企业盈利状况、资金流动状况、偿债能力,资本保全状况和投资报酬等会计信息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的主要目标。因此,要求会计信息质量要素具有全面性,即各质量要素均能充分体现出来,又要求会计信息的各质量要素具有相融性,即不相互排斥,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企业会计信息的日益公开化,对企业报送的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将更加严格,除了企业会计核算必须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提供相关可比且可靠的会计信息之外,企业对外公布的会计信息(财务报告)还必须受中国注册会计师的审查鉴证,以保证其公允性、真实性和合法性。

因此,完善以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为主要形式的会计信息质量的社会监督评价体系也成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对资本保全的再认识

国有资产流失,从根本上讲还是根源于旧的经济体制及其派生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迅速建立起相应的能有效组织和运作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从理顺国家与企业的产权关系入手,在国有企业中率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新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基础,从根本上解决国有资产的流失和保值增值问题。资产保值的关键是实现资本保全。《国际会计准则》关于资本保全提出了两种概念:一是财务资本保全又叫名义资本保全;二是实物资本保全。在财务资本保全下,营业收入是以现时购买力核算的,而对已发生的成本费用则按前期货币购买力计量,即按历史成本会计计算损益,在物价不变,即币值不变的前提下,财务资本保全是实际意义上的资本保全。但在物价上升幅度较大时,财务保全不可能继续维持简单再生产过程,这时的资本保全只不过是名义上的资本保全。公有产权的代理人不像私有企业那样关心资产的保值增值,因而我国的资本保全实质是名义资本保全。在会计改革中,针对这一情况,制定了存货成本计价的后进先出和固定资产摊销的加速折旧法来抵消通货膨胀的部分影响。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资本规模成了衡量企业的标准,外部利害关系集团的利益不尽一致,因此企业应具有实物资本保全的意识。实物资本保全是在物价变动会计下生成的资本保全概念。在这一概念支持下,企业的损益是在“扣除本期的所有者分配和所有者出资后,企业的期末实物生产能力必须大于期初实物生产能力,才算赚的利润。”因此,要做到实物资本保全必须采用现行成本的计量基础。由于我国通货膨胀比较温和没有达到恶性膨胀,同时受成本与效益及会计人员素质的制约,我国目前还不适宜以现行成本的计量基础,采用物价变动会计来提供会计信息。但并不排除在提供会计信息时,运用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反映物价变动引起的资本补偿不足的情况。

由于物价上涨是客观存在的,我国的资本保全只能是名义上的资本保全,这不仅涉及到会计信息的相关性问题,同时也涉及到所有者的权益问题,这一系列问题妨碍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那么,在现行会计制度下,如何使名义资本保全靠近实物资本保全,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服务呢?通常方法是在有关科目下设二级科目,例如:根据物价变动总指数测算资本补偿不足部分,在“资本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项下,均可设二级科目“资本金补偿资金”,作为实收资本的附加补充账户,而在编制会计报表时,汇总在“实收资本”项下,并在附表中加以说明。这样使名义资本保全成为实物资本保金,会计信息质量得以保障,产权所有者的权益也实现了保全。同时,对于“未分配利润”项下的资本金补偿基金的部分,已不能作为利润来分配,而应做作为维护简单再生产的资金来源。

(三)现代企业制度与税务会计的建立

税务会计是以现行税法为准绳,根据财务会计的有关资料(必要时依法要求重新计算),核算和监督企业税务资金运动(税款的形成、计算、缴纳和退补等),认真履行纳税义务,充分享受税收优惠,全面进行税务筹划,为企业利益服务的。税务会计是财务会计的一个分支,二者紧密联系,核算征税数额要通过会计核算来体现,同时计税依据也依赖于会计提供的信息。而当会计提供的计税依据与税法规定的纳税依据相符时,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所反映的内容是一致的,就不存在所谓税务会计的问题,因为在财务会计中包括了关于计税的内容。我国历来把政府部门看作是财务报表的唯一使用者,国家既是主体又是企业所有者,所以无论从宏观和微观上,法都是站在国家的角度上制定的,以保护国家利益不受侵害,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及税利的足额上缴。国家与企业所维护的利益是一致的,因此,税务会计包涵在财务会计之中,不需单独反映。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及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必然出现政府部门从众多新设的企业中取得收入的问题,从而使税法与会计制度之间有一定程度的背离,形成了税务会计产生的原因。 首先,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由于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者遍布社会各阶层,容纳了包括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国家授权的部门在内的跨部门,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的资金所有者,国家政府部门只能以投资者或者国有资产管理者的身份享有资产受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所有者的权利,而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国家不再是市场的主体,它被企业取而代之。这是税务会计产生的直接原因。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它必须从微观角度出发,考虑如何保护投资者的权益,扩大企业生产规模,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达到企业资本保值和增值的目的,它所要求的会计核算必须以会计准则为提前,充分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但是,税法的制定是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宏观调控各方面的利益。因此,国家与企业的利益很难一致的体现税法要求,保证税法的统一性和严肃性,各企业必须按税法规定的计税依据缴纳各种税款。由此出现了会计上和税法上计税依据相背离的情况,因此税务会计是既遵循会计原则又体现税法要求的一种会计核算程序,建立税务会计是市场经济发展必然趋势。

其次,国家的双重身份及不同身份所具有不同作用是税务会计产生的另一原因。现代企业制度的财产独立原则,表现为企业法人拥有法人产权,确定法人财产权的前提条件是投资者的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理顺了产权关系,才能将国家的双重身份彻底辨别清楚。即当国家以投资者身份出现时,与其他投资者一样,享有投资者的一切权益而无权为企业制定这样那样的规定;而当国家作为上层建筑发生超经济行为时,有权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和法律来约束企业,使之步入规范的运行轨道。这样,一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国家规定的诸如:资金使用,费用开支及列支渠道,转变为通过运用税收来间接控制。

同时企业的经营者由于不再受国家的直接干预,可以根据自己的经营需要灵活运用资金和规定成本费用开支。企业经营者的目的是维护包括国家在内的所有者的权益。因此,随着国家双重身份的明朗化,税务会计也必将产生。

会计与企业制度之间有着内在协调性:一方面一种新的企业制度的建立,必然要求确立与其相适应的会计思想和方法体系;另一方面,会计理论自身的发展也会促使新型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目前的会计改革与企业改革,正是为完善这一协调性而做出的重大举措。

四、我国

四、会计制度存在的缺陷

(一)模糊了会计行为约束系统的层次关系

按照传统的理论界定,会计行为的约束系统主要由以下两个方面组成:以《会计法》、《基本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组成的强制约束体系和以会计职业道德为核心的自我约束体系。在强制性约束体系中,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实际作用和理论界限比较分明,但是从新制度的内容规定来看,它既包括了属于会计准则层次应予规范的内容,又包括了属于会计制度约束层次应予规范的内容。也就是说,新制度执行了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双重约束功能,而且用新制度规范和指导会计实务时,几乎取代了会计准则的作用。这样,要么必然形成新制度与会计准则对会计行为的重复约束,模糊了二者的界限和层次关系;要么造成会计准则形同虚设,使得真正的强制约束体系仅包括《会计法》和会计制度两个部分.(二)以内容上的汇总罗列换得内容上的统一

新制度是针对所有类型企业的,是一种“统一”的会计制度。然而,各种类型的企业在某些业务处理上毕竟有其特殊性,为了实现制度的统一,新制度在内容上把以前13个会计制度中具有一般共性的业务和具有个性的业务汇总罗列,然后规范其核算过程。体现最为明显的是对于收入、成本和费用等会计要素的计量和确认。

(三)忽视了会计工作尽量从简的常识问题

目前,由于我国逐渐采用与国际会计接轨的做法,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以后,一些新的问题使得会计工作逐步复杂起来,这已经让会计人员应接不暇,不得不在工作中不停地吸收这些新知识。新制度关于“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的规定中,在很多会计科目的使用规定方面,特别是在明细科目的设置规定和要求方面过于细致、过分繁杂,不仅没有起到简化会计工作的目的,而且导致会计核算工作量大大增加。如:新制度要求设置“实收资本”和“已归还投资”两个总分类科目核算资本投入与归还的业务,这种做法不仅增加建账、记账和结账的工作量,同时也增加审计检查工作量,实际上,上述资本金业务的核算可以合并到“实收资本”账户的借、贷方,这样就足以反映资本金的来龙去脉。

(四)过多地形成多借多贷会计分录

按照新制度的规定,诸多相关经济业务会计处理的结果都会形成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如:作价投资、融资、采购、期末结转、重组改制等业务。多借多贷会计分录最大的缺陷就是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不明确,不便于会计检查和分析,同时在实际操作上也给会计人员带来麻烦,主要是根据多借多贷业务区分收付转凭证以及区分对应的原始凭证附件等难度加大。这种状况对于全面采用计算机处理业务的企业而言,其不利之处还不十分明显,但是对那些仍采用手工核算的企业而言,这种不利状况就充分体现出来了。

五、未来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趋势

会计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总体目标在于建立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健全的、完善的会计规范体系。根据这一目标,我们提出以下改革思路:

(一)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构建企业会计制度

改革会计制度是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而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不规范到规范的动态过程,因此,从理论上说,会计制度应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完善,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各不同阶段企业经营的特点。但事实上,会计制度变革与市场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的特征。

(二)建立能适应各个行业的统一的会计规范体系

适应这一要求,国家有关部门应改革以行业会计制度规范企业会计处理的状况,尽快制定和颁布能适用于各行各业的《具体会计准则》,以使企业能对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经营业务按统一规定进行会计处理,简化企业的会计处理程序和处理方法,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综合程度和可比性。

(三)制定和完善各项资本经营业务的会计处理规范

随着企业集团化经营战略的逐步实施,每个企业都可能发生各种形式的资本经营事项,这就要求有关部门改革过去那种针对企业常规经营业务制定会计制度的状况,为各种形式下的资本经营事项制定出相应的会计处理规范,并纳入统一的准则体系。

(四)按“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完善会计制度

现代会计在构成上具有横向多元、纵向多层的特点。横向多元即如前所述,现代会计除传统意义上的企业会计、预算会计外,还包括人力资源会计、金融工具会计、租赁会计、通货膨胀会计、破产清算会计等若干分支;纵向多层则指现代会计是由宏观会计、社会责任会计、企业会计、内部责任会计等若干层次构成。以上各个分支、各个层次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完整的现代会计内容体系。与这一体系相适应,现代会计制度应按“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予以构建和设置,这里的“横向到边”就是会计制度的构成在广度上应具有全面性,既要包括对传统财务会计事项的规范,又要针对各种现代会计分支,制定出相应的准则和制度,如通货膨胀会计准则、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租赁会计准则、人力资源会计准则等。“纵向到底”就是会计制度的构成在层次上应具有完整性,它包括两方面含义,其一,与会计构成的层次性相适应,现代会计制度既要包括宏观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等方面的准则或制度,又要包括企业的会计准则与制度;其二,与会计制度制定主体的层次性相适应,会计制度既要包括国家统一制定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又要包括各企业根据统一会计准则或制度,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的内部核算制度。

(五)加快我国会计规范的国际化进程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健全、完善的市场体系的日益形成,我国市场必然要融于世界市场体系,加入国际性的商业交易网络。适应这种市场体系国际化的要求,作为“国际性商业语言”的会计必然要走向世界,融于统一的国际会计体系之中。针对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加快会计国际化的进程是深化我国会计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六)强化会计制度执行的约束和监督机制

会计主体采取不同的会计处理原则、程序和方法,会得出不同的业绩信息,从而影响到会计主体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分配。因此,会计主体出于增进自身局部利益的考虑,往往会偏离会计制度的规定,选择执行有利于自身的会计行为。这表明如何强化会计制度执行的约束和监督机制,确保会计制度应有的严肃性,是深化会计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三篇: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

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

——县际竞争与成渝经济区发展问题

摘要:张五常提出,县际竞争是中国经济改革三十年能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

激烈的县际竞争促使市场经济价格体制的建立,能有效避免租值消散。从县际竞争的角度看成渝经济区发展问题,希望可以在“十二五”规划的背景下,探寻西部经济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县际竞争约束竞争合约成渝经济区

中国经济改革与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几乎处于相同的步调,理论引导着改革实践,而实践又不断为理论注入新鲜血液。张五常是为中国改革引入科斯理论的第一人,他的产权、合约理论与科斯一脉相承,在经济改革的潮流中发挥很重要的作用,要从县际竞争的角度看待成渝经济区的问题,必须先从《中国的经济制度》中的相关概念、理论说起。

一、县际竞争与约束竞争合约

县际竞争是指市场经济条件下地理位置邻近的县级行政区政府围绕改善基础设施、制度环境、人文环境等非流动经济要素、吸引资本、劳动等可流动经济要素而展开的竞争,培育要素在当地的“根系”,使之扎根当地,其目的是通过吸引资本、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以及争取上级特殊政策以尽可能提高本行政区居 民的福利和人均收入,促进辖区经济增长。

“中国的地区从上而下分七层…...这七层是从上而下地以承包合约串连起来的。上下连串,但左右不连。地区竞争于是在有同样承包责任的地区出现,即是同层的不同地区互相竞争。”县际竞争双方处于不同承包合约的同一层次,这种合约安排使县际竞争具有一些特点,比如县级行政区的界限、竞争激烈等

所谓“县际”,也就规定了这种竞争的界限是县级行政区,县际竞争不是简单的区域竞争,原因在于使用土地的权力。土地对发展中国家很重要,在农业、工业、房地产等经济层面都是极其宝贵的稀缺资源,土地的利用效率可以直接决定经济发展状况。因而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主要的经济权力不在村、镇、省而是在县,从土地的使用权对经济的作用来看,县际竞争比一般情况的地区政府竞争更有现实意义。

“竞争”来源于资源的稀缺性。阿尔钦提出,任何社会,只要有稀缺,必有竞争,而决定胜者与负者的规则可以阐释为产权制度。从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出发,每个经济人都在极力使用稀缺资源来满足需要,如果竞争是无序的、混乱的,那么会产生租值消散,消散的租值其实就是实施不完善制度而产生的制度费用。产权界定是保障竞争有序进行的重要手段,也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从约束竞争的角度来说,产权界定下的权利制度安排可以看成是一组合约,称为约束竞争合约。

县际竞争最激烈。因为县级政府决定经济发展的实际权力相对较大。而且,在同一个省或市政府辖区内,县与县之间的竞争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地域的边界、权力的边界均比较清楚、所拥有的条件也比较清楚),县领导干部的政治前途(如在政绩考核中,排名靠前的县,其主要领导可以进入到高一级政府党政班子的常委)、县财政的松紧、县领导干部的经济收入(招商引资提成、经济发展奖励)等都与县域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县级政府在许多方面具有商业机构的特征。

二、成渝经济区现状分析

2009年7月,国家发改委在成都召开了编制工作会,会议初步商议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将涵盖四川的15个市和重庆的31个区县,总面积是20.61万平方公里,人口9840.7万,GDP总量1.58万亿元。其中重庆除了一小时经济圈的23

个区县外,还有渝东北的万州、梁平、丰都、开县、垫江、忠县、云阳和渝东南的石柱八个被纳入了成渝经济区,整个成渝经济区涉及的重庆幅员面积是1.15万,占37.56%,占重庆人口2380万,占重庆总人口的62.5%。

成渝经济区位于四川盆地中心,具有自然条件优势,长江及其支流贯穿整个经济区直接带来交通优势,另外劳动力资源丰富、幅员广阔、西部科学技术中心等优势也让经济区具备了发展成为增长极的可能条件,“十二五”规划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发挥资源优势和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成渝经济区在西部经济发展中具有领跑者的地位,无论从经济区自身优势条件还是外部经济环境来说,在这样的机遇下,成渝经济区极有可能成为全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带领力量。

成渝经济区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由两个经济中心构成的双核经济区,而且成都和重庆在行政单位上来说处于不同地位,重庆直接受制于中央而成都则属于四川省政府的管理范围,正是这些独特又为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带来一些问题。

首先,成都和重庆是相同经济区内相对独立的两个经济中心,二者之间存在竞争,如果没有区域间的协调合作(实际上确实也很少),从理性人的角度出发,恶性竞争是可能存在的,比如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问题,那么如何规范这种竞争?怎样安排制度来约束竞争呢?

约束竞争的权利结构可以分为四类:第一、以资产界定的权利,也就是私有权,对成都和重庆两个独立个体来说,私有权的界定是清晰的,这种界定以行政界限为基础;第二、以等级界定的权利,虽然二者的行政等级不一样,但是不存在谁附属于谁的问题,所以没有经济单位等级的高低之分;第三、通过法例管制,这类权利结构的主体是中央政府;第四、受风俗或宗教约束,对成都和重庆来说,这类权利结构的比重很小。私有权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作为独立的两个个体来说,成都和重庆拥有各自区域内各种资源要素的私有权,但是作为成渝经济区,二者却是一个统一的市场主体,是否需要重新界定产权呢?就目前来看,经济区内要素没有达到自由流动的状态,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资本,在政府之间的竞争下不能得到有效配置,如果有第三方作为经济区的要素所有者,成都和重庆维持一定的产权也许可以解决要素流动的部分问题,中央政府或者非政府组织可以扮演这样的角色。其次,市场竞争行为导致的负外部性的监管主体缺位或大大弱化。市场竞争过程中,企业或个人生产经营行为而产生的负外部性应该受到严格的监管和约束。如企业的排污要严格限制及治理;企业对资源破坏性的开采要严格限制及惩罚;企业对劳工要有必要的保护;等等。而负外部性监管的主体主要是政府,辅助之以非政府组织(NGO)和普通民众。一旦政府转变为竞争的主体,市场竞争负外部性监管的主体就无形中消失或大大弱化了。县际竞争同样如此,因为县级政府的职能从监管经济转变为市场竞争的参与者,此时的外部性问题需要另外的监督者,也就是中央政府,所以在成渝经济区的发展问题中会特别强调中央扮演的协调作用,真实目的就是减少负的外部性。

三、基于宁波地区实践的相关建议 宁波经济近几年来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与县域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县与县之间的激烈竞争是分不开的。宁波实行市管县体制,下辖6区5县(市)。2007年宁波县域面积、县域人口和县域GDP分别占全市的72.7%、61.3%、56.3%,县域经济在宁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宁波地区也存在要素不能自由流动、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在县际竞争路径与制度选择的探寻中,提出建构以市场为导向的职能运行机制;缩小政府规模,强化县乡体制改革,精县、简乡、强村;实施合理配置资源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合作等建议,从而提升制度竞争力。可以看出宁波地区对发展县际竞争,更多强调的是制度建设,另外弱化县的行政职能加强市场职能,突出区域合作。

成渝经济区的县际竞争要复杂一些,而且较宁波来说,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低一些,然而县际竞争的问题却类似,在参考宁波地区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弱化成都和重庆的行政地位。同一个经济区内的县可能属于不同的省份,如果过于强调政府的地位,在政府作为竞争者的寻租过程中,经济发展策略难以统一,经济区内部仍然处于市场分割状态,那么县际竞争不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甚至会产生更多的外部效应。

其次,加强中央政府的指导和协调作用。中央作为第三方监督者可以有效减少外部性问题,而且川、渝对于中央来说处于相同约束竞争的权利结构中,中央政府对整个经济区有权威领导,经济区的发展需要政策协调。

最后,通过成都、重庆两极之间地区的县际竞争,加强“轴”的经济地位,带动周边区域发展,促进“点——轴——区”发展模式。

县际竞争发展模式尽管存在缺陷,但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快速发展成渝经济区的浪潮中,县际竞争更能体现作用,不过,推陈出新是必要的,成渝经济区的发展需要制度创新,强调竞争的同时注重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相关职能改进,从而促使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到来。

注释:

1、《中国的经济制度》(神州大地增订版)张五常,中信出版社,第144

页第二段

参考文献:

《中国的经济制度》张五常,2009年10月第1版,中信出版社;

《我国区域经济规划现状及成渝经济区发展远景——基于“十一五”时期区域发展的回顾》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金融研究处课题组;

《成渝经济区地方政府合作探析》余长惠,[A],1674-3652(2010)02-0118-04; 《四川“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与“成渝经济区”的建设———在中共四川省委召开的“十二五”规划座谈会上的发言》林凌,[A], 1006—012X(2010)—06—0005(05);

《宁波地区县际竞争路径选择与制度安排》范廷国、朱国军,[A]

《关于成渝经济区发展的思考》何雄浪、杨继瑞,[A],1671-5365(2010)02-0072-06;

第四篇:《现代产业经济学》复习材料

《现代产业经济学》复习材料 4/15/2014 11:35:59 AM 名词解释

1.产业:产业可以界定为具有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产品用途相同的企业的集合。

2.市场结构:产业市场结构指企业市场关系的特征和形式

3.企业行为:企业行为指企业在市场上为实现其目标(如利润最大化、更高的市场占有率)而采取的适应市场要求不断调整其行为的行为。

4.产业生命周期:指一个产业从出生到衰亡,具有阶段性和共同规律的厂商行为的改变过程,分形成、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

5.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

6.支柱产业:指生产规模、发展速度、技术状况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就业率、技术进步等方面影响很大,在当前和未来的GDP中占举足轻重地位的产业。

基础产业:指在产业发展中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基本生产资料和生产条件,而且具有较高感应度的产业。

瓶颈产业:指那些对其前向联系部门的供给能力不足或对其后向联系部门的需求能力不足的产业。

7.感应度:我们把一产业受其他产业的波及作用叫做感应度。

影响力:我们把这样一种使其他产业受到影响的波及作用成为影响力。

8.中间需求:指由投入系数所决定的,其他产业(包括该产业本身)在经济活动中对某产业产出的消耗之和。

中间投入:指由投入系数所决定的,某产业在经济活动中从其他产业(包括该产业本身)得到的投入之和。

9.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以某一特定产业中的大量企业及相关企业高度集聚为标志,企业、行业协会、金融机构、职业培训和科研机构、地方政府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集合。

10.产业安全:产业安全是指在国际经济交往与竞争中,本国资本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内重要经济部门的控制,本国各个层次的经济利益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经济利益分配的充分,以及政府产业政策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贯彻的彻底。

11.马歇尔冲突: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使他们的单位生产成本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中垄断因素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经济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

12.产业竞争力:亦称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某国或某地区的某个特定产业相对于他国或地区同一产业在生产效率、持续获利等方面所体现的竞争力

简答

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答:(1)产业组织(2)产业结构(3)产业关联(4)产业集群和产业布局(5)产业竞争力(6)产业安全

2.简述企业寿命周期的构成

答:产业寿命周期由五个主要的内部子周期构成,它们分别是:战略周期、人员周期、结构周期、产品周期、设施周期。

3.可口可乐公司的案例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经营战略和组织结构是公司管理中两个最基本的问题,也是影响企业寿命周期的关键性因素。一般地说,经营战略决定了组织结构,有什么样的战略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组织结构与All human wisdom is summed up in two words ,wait and hope.—— Alexandre Dumas Pére 《现代产业经济学》复习材料 4/15/2014 11:35:59 AM 之相适应。但组织结构的效率对实现经营战略有重要影响。战略和组织两方面的成功才能造就一个成功的企业。

4.简述企业寿命调整经历哪些阶段

答:(1)形成阶段(2)内部合理化阶段(3)连续发展阶段(4)后合理化阶段 5.简述企业目标

答:企业目标包括经营目标和社会目标两类,其中经营目标包括利润目标、价值目标和管理者目标三类。

6.企业对产业有哪些影响 答:(1)企业是决定产业垄断程度的基本力量(2)企业是实现社会协作体系的主体(3)企业是促进产业关系形成的主体 7.简述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

答: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进入和退出壁垒、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市场需求的增长率、短期成本结构

8.简述市场结构的类型 答:市场结构有四种类型:(1)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2)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3)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4)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 9.简述价格领导制及其模式

答:价格领导制是指在某一产业市场中,一家企业首先改变价格,其他企业则跟随这个企业采取相应的行动。价格领导制有三种模式:主导企业领导定价模式、串谋领导定价模式、晴雨表式领导定价模式。10.简述兼并及三种类型

答:兼并指两个以上的企业在自愿基础上依据法律通过契约而结合成一个企业的组织调整行为。有三种类型:横向兼并(水平兼并,兼并双方属于同一行业)、纵向兼并(垂直兼并,企业与供应厂商或客户的合并)、混合兼并(复合兼并,不相关业务类型的企业间的兼并)。11.简述限制性定价和掠夺性定价

答:限制性定价又被称为“阻止进入定价”,它是指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卖主将价格定在足以获得经济利润,但又不至于引起新企业进入的水平上。影响因素有:市场进入壁垒高低、经济规模。

掠夺性定价又被称为“驱逐对手定价”,指某企业为了把对手挤出市场和吓退试图进入市场的潜在对手而采取低价格,甚至低于成本的策略。特征:在掠夺性定价中出现的价格下降一班是暂时性的,企业发动的暂时降价实质目的是要缩减供应量,一班情况下,采用掠夺性定价策略的都是市场上实力雄厚的大企业。12.简述市场绩效和衡量绩效的指标

答: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中,由一定的市场行为形成的价格、产量、利润、产品质量和品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绩效指标:(1)利润率(2)勒纳指数和贝恩指数(β=πe/v)

13.简述配第——克拉克定律

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有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地三次产业移动。克拉克认为,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对农产品的相对需求一直在下降,而对制造品的相对需求开始上升然后下降,最后让位与服务业。不同产业存在不同的生产效率,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差不多总是比同一个经济系统中其他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以更大比例增长。14.简述霍夫曼定律 答:将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之比称之为霍夫曼系数,霍夫曼定律表明,All human wisdom is summed up in two words ,wait and hope.—— Alexandre Dumas Pére 《现代产业经济学》复习材料 4/15/2014 11:35:59 AM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霍夫曼系数是不断下降的。霍夫曼认为,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的生产占据着统治地位;在第二阶段,虽然消费资料在工业生产的规模仍远远大于资本资料工业,但就其发展而言,资本资料工业开始加速;在工业化的第三阶段,资本资料工业在规模上已与消费资料工业并驾齐驱;到了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就超过了消费资料工业。

15.产业政策包括哪些政策 答:(1)产业结构政策(2)产业组织政策(3)产业技术政策(4)产业布局政策 16.简述产业结构政策的含义和目标

答:产业结构政策是指政府制定的通过影响产业结构转换而促进经济增长的产业政策。产业结构政策的目标是(1)产业的倾斜发展(2)资源的优化配置(3)达到追赶的目的(4)提高产业竞争力(5)保护幼稚产业 17.产业机构政策的具体内容 答:(1)主导产业的选择(2)幼稚产业的扶植(3)衰退产业的撤让 18.简述主导产业的含义与作用机理

答:主导产业,也叫主导增长产业,是指那些能够迅速和有效地吸收创新成果,对其他产业的发展有着广泛的影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并由此而获得较高的和持续发展速度的产业。主导产业对产业结构发展的带头作用,是通过其关联效应和扩散效应实现的。19.简述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答:(1)主导产业选择的赫希曼基准(2)主导产业选择的筱原二基准(3)日本产业结构审议会二基准(4)周振华三基准 20.简述主导产业的特征 答:(1)具有较强的关联效应或扩散效应(2)能够创造新的市场需求(3)能够迅速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创造较高的生产效率和更多的附加价值 21.如何理解产业结构优化

答:产业结构的优化,包括了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两个方面的内容,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指产业结构系统根据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不断从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过程;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则是从本质上反映了一个产业结构的聚合质量,它具体表现为系统的产出与市场需求的关系、各产业之间的协调、对资源的转换效率方面。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合理化是高度化的基础,没有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就失去了基础条件,非但达不到产业结构升级的目的,反而有可能发生结构的逆转;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则是合理化进一步发展的目的,合理化本身就是为了使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转换,失去了这一目的,合理化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22.产业关联的实质,就是各产业相互之间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23.举例说明产业关联方式

答:前相关联关系,后向关联关系,环向关联关系„„(举例说明)24.简述里昂惕夫逆矩阵系数在产业结构分析中的作用

答:里昂惕夫逆矩阵系数在投入产出分析中有很重要的租用,如可以通过里昂惕夫逆矩阵进行产业感应度和影响力的分析以及波及效果分析,计算综合就业系数和综合资本系数等 25.简述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在产业关联分析中的作用 答: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反映了一个产业在产业结构系统中的产业关联强度。一般地说,产业关联强度较大的产业,其在产业结构系统中的波及作用较大,该产业的变化,将较大的影响到整个产业结构系统。因而,一国(或地区)政府在制定产业结构政策时,通常会将关联强度较大的产业作为选择主导产业的一个主要基准。26.简述产业集群的特征

All human wisdom is summed up in two words ,wait and hope.—— Alexandre Dumas Pére 《现代产业经济学》复习材料 4/15/2014 11:35:59 AM 答:(1)聚集经济(2)弹性专精(3)学习和创新性(4)合作竞争 27.简述产业集群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答:(1)提高生产率(2)刺激企业创新(3)促进新企业不断衍生(4)形成地区品牌(5)增强竞争性

28.简述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应处理好几对关系 答:(1)处理好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关系(2)处理好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关系(3)处理好外力推动与内力整合的关系(4)处理好硬件设施和区域创新环境的关系 29.简述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战略 答:(1)技术创新战略(2)国际化的战略(3)信息化战略(4)名牌战略(5)可持续发展战略

30.简述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因素 答:(1)生产要素(2)需求条件(3)相关支持产业(4)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同业竞争(5)机会(6)政府行为

31.简答规避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风险的对策 答:(1)规避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风险的政府规制分析

○1更新政府的引资策略 ○2完善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法规体系,建立政府的产业安全审查机制,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反垄断法 ○3营造良好的自主创新生态

(2)规避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风险的企业安全分析

○1完善企业的自主创新机制 ○2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3建立企业联盟,规避外资的股权侵蚀

32.在维护产业安全问题上,美国的具体做法 答:(1)鼓励技术开发(2)确保美国拥有一支世界一流的劳动大军,使劳动者们能够适应迅速变化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3)加强对外国投资的管理(4)美国在对外贸易中采取“双轨制”,在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领域内推行自由贸易,而在其竞争力较次的产业领域内实行管理贸易(5)利用其他手段(6)在对外投资管理上,美国是当今世界第一大对外投资国,对外直接投资资金约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4.33.为了加强对本国科技的支持,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英国政府推出了哪些举措?、答:(1)增加科技投入(2)提高科研人员待遇,解决优秀科研人员外流问题,吸收优秀青年投身到科研中来(3)从中小学抓起,培养人才,大幅度增加对中小学的投入(4)增强科技创新能力(5)建立高技术企业群

论述

1.论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

答: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构成哈佛学派的SCP框架。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公共政策(产业组织政策)来调整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

○1市场结构:对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的特征。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有集中度、产品差别化和新企业的进入壁垒。

○2市场行为:企业在充分考虑市场的供求条件和与其他企业的关系的基础上,所采取的各种决策行为。包括价格策略、产品与广告策略、研究开发、排挤竞争对手的行为、卡特尔暗All human wisdom is summed up in two words ,wait and hope.—— Alexandre Dumas Pére 《现代产业经济学》复习材料 4/15/2014 11:35:59 AM 中默契行为。

○3市场绩效:在一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最终经济效果。评价标准: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利润率水平与规模经济和过剩生产能力相关的生产相对效率、销售费用的规模、技术进步状况与非X效率价格的伸缩性及产品的质量水准、款式、变换频度和多样性等。

这种SCP分析框架所依据的微观经济理论,是将完全竞争和垄断作为两极,将现实的市场置于中间进行分析的自马歇尔以来的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因而这一分析将市场中企业数量的多寡作为相对效率的改善程度的评判标准,认为随着企业数的增加,完全竞争状况的接近,基本就能实现较为理想的资源配置效率。2.论述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的主要观点

答:芝加哥学派信封自由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的作用,强调新古典学派价格理论在产业活动分析中的适用性,坚持认为产业组织及公共政策问题仍然应该通过价格理论的视角来研究。

以史蒂格勒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认为,即使市场中存在某些垄断势力或不完全竞争,只要不存在政府的进入限制,长期的竞争的均衡状态在现实中也是能够成立的。芝加哥学派甚至认为即使市场是垄断的或高集中寡占的,只要市场绩效是良好的。政府规制就没有必要。

德姆塞次等人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批驳了哈佛学派的“集中度——利润率”假说,指出高集中度产业中的高利润率是生产效率的结构,他们注重效率标准,坚信经济自由主义思想。

芝加哥学派修改了进入壁垒理论,史蒂格勒认为进入壁垒是新进入企业必须负担的市场中现存企业不需要负担的成本,即新企业比老企业多承担的成本,由于除了政府的进入规制以外真正的进入壁垒在实际中几乎不存在,因此市场中的现存企业都面临着潜在进入者的竞争压力。

以史蒂格勒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是彻底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他们坚信唯有自由企业制度和自由的市场竞争秩序才是产业活动的高效率性,保证消费者福利最大化的基本条件。他们对政府在众多领域的市场干预政策的必要性持怀疑态度,认为应尽可能减少政府对产业活动的介入,以扩大企业和私人自由的经济活动范围。3.论述产业结构的演进模式 答:(1)平衡发展模式与非平衡发展模式

平衡发展模式与非平衡发展模式是从资源配置的倾斜角度对产业结构发展方式的归纳。

1平衡发展模式认为发展中国家为了摆脱贫困,应在国民经济的各产业进行全面的、大○规模的投资,以各个产业的平衡增长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2非平衡发展模式认为由于资金短缺等方面的原因,发展中国家不可能在所有的产业部○门同时进行投资,而应当选择合适的重点产业进行投资,然后通过关联效应和诱发性投资等作用,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最后达到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

(2)产品循环发展模式与雁行发展模式

雁行发展模式与产品循环发展模式分别描述了一些产业在工业化不同阶段国家的发展模式。

○1产品循环发展模式描述的是工业先行国家产业发展的模式,其发展过程为国内生产——出口——进口。

○2雁行发展模式是后发工业国为了弥补与工业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上的差异而采取的All human wisdom is summed up in two words ,wait and hope.—— Alexandre Dumas Pére 《现代产业经济学》复习材料 4/15/2014 11:35:59 AM 一种发展模式。它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进口→国内生产→出口,就如同三只展翅飞翔的大雁,故被称之为雁行发展模式。

(3)进口替代发展模式与出口导向发展模式

进口替代发展模式与出口导向发展模式是从产业发展和国际贸易间的关系角度描述产业结构的发展轨迹的。

○1进口替代发展模式一般指工业后发国家为了实现本国的工业化,在一些产业领域采取鼓励用本国产品替代进口产品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政策,以支持和扶持本国相应产业发展的模式。

○2出口导向发展模式一般指工业后发国家为了实现本国的经济增长,支持和鼓励国内产业以国际市场为导向而进行发展的模式。4.论述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对策 答:(1)借鉴国外产业集群发展经验,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计划

我们可在借鉴国外产业集群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律,结合我国实际,制定中国产业集群的发展计划,知道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

(2)结合区位特点,分地区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加快提升长江三角洲产业集群和珠江三角洲产业集群竞争力,以产业集群方式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经济欠发达地区要以“一地一品”特色为突破,着力培育产业集群。

(3)加强集群运行的监控,在掌握集群规律基础上,对集群的合理规模进行预测和规划 如对初级阶段的集群,提供基础设施是非常必要的,吸引集群规模的增加。对发展阶段的集群,重点在加强企业间的网络联系,提高集群的经济效率。对成熟阶段的集群,重点在于保持技术创新的优势,而不是可以追求集群的企业规模。

(4)放松政府管制,尊重市场机制,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欢迎和有效率的要素流动机制。(5)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和人才战略

(6)构造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和产业合作关系

(7)引导产业集群进入全球产业链体系和全球营销体系

制定进入全球价值链的战略,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生产体系,获得更现金的技术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加强对“非关税”壁垒的应对,要加快形成比较完善的战略性贸易体系,建立高效的对外贸易预警机制

(8)强化政府在信息服务、中介机构发展、质量监督等方面的功能。

All human wisdom is summed up in two words ,wait and hope.—— Alexandre Dumas Pére

第五篇:对《现代经济学》的学习与认识

对《现代经济学》的学习与认识

“给我一个支点和杠杆,我就可以把整个地球撬起”,由此可见只要运用正确的方法就可以解决问题。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一些经济现象需要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解释,因此,学习现代经济学对管理技术复合型人才显得非常有必要。

《现代经济学》一共分为六部分:市场经济论、企业经济、产业经济、金融经济以及国际经济。经济理论此外, 经济理论研究都是建立在高度抽象的模型上, 理论模型并不能真实再现生活原型, 研究结果也只能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而不是现实生活中问题的准确答案。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当前经济热点,同时要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下面就结合课本谈谈我对现代经济学的学习收获。

第一篇:市场经济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的创建不是一蹴而就的。大体说来,第一步是主张在经济活动中引入市场机制,第二步是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第三步才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问题。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根本缺陷,在于把作为经济调节手段的计划或市场,说成是区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标志,把计划等同于社会主义,市场等同于资本主义。这种认识,完全不符合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事实使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识到,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借助市场,才能重新活跃被指令性计划捆死了手脚的经济活动;只有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才能提高经济效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是全新的理论体系,既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实践为这一理论提供素材和养料,也需要经济学家的艰辛探索和理论概括,需要经济学家的理论勇气和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

第二篇:企业经济

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包括全民所有制(国有制)、集体所有制、非公有制、混合所有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其所有制结构必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正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制度上的基本特征。企业的经营目标不是单一的,应该是个目标组:争取尽可能多的利润,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良好的企业形象等。但无论是追求大事业的厂商还是谨慎行事的厂商,他们都不能再市场竞争中漠视利润,他们都希望得到更多的利润。要想获得较多的利润,除了过硬的产品质量外,还需要有良好的管理。优秀的企业管理可以使企业的运作效率大大增强,让企业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使每个员工都充分的发挥他们的潜能,使企业财务清晰,资本结构合理,投资融资恰当,向顾客提供满足的产品和服务,树立企业形象、为社会多做实际贡献。

第三篇:产业经济

通常的三大产业是联合国使用的分类方法: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和公共工程、上下水道、煤气卫生部门;第三产业包括商业、金融、保险、不动产业、运输、通讯业、服务业和其他非物质生产部门。下面对我国产业结构的构成进行分析:

1.第一产业: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一直以来都是以农业作为主要的经济基础。第一产业的增加值比重由1990年的27.1% 下降到2003年的14.6%,下降了几乎一半。虽然农业的内部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产值的比重下降,牧渔业产值上升),但在整体的协调发展方面,资源的分配不够经济,导致有失衡现象,过多的土地、人力和其他资源投资到这些产业之中,没有可创造的新经济价值点。

2.第二产业:我国第二产业从90年代以来比重就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增加值比重由1990年的41.6%提高到2003年的52.2%。可见,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绝对主导力量,并呈现出内部结构升级特征。从大国经济工业结构的演进过程看,均存在着由轻纺工业为主、向重化工业为主、再向技术集约化的结构升级规律。重化工业的加速发展意

味着产业向高加工度方向升级。当前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当中,近3/4来自制造业。而且制造业占GDP的比重还可能出现小幅度上升。

3.第三产业: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则由1990年的31.3%提高到2003年的33.2%。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进出口贸易和工业发展的需要,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金融、证券、保险、房地产业以及计算机技术、信息产业等已具相当规模,尤其是房地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而传统的第三产业,如运输、邮电业和商业所占比重却呈下降趋势。尽管这些行业的发展已经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相比世界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总之,产业结构的优化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从根本上讲,产业结构的形成和调整应该是一个市场过程。改革开放以后,这个市场既包括国内市场,也包括国外市场,特别是入世以来,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进出口贸易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第四、五篇:金融经济、宏观经济

如果在过去一年,你既没有买房又没有炒股,连基金也没有买一份,而只把钱存在了银行里,你会发现自己的财富不但没有增加,反而随着物价的上涨缩水了。这也就是所谓的存款实际收益为“负”的负利率的现象。名义利率没有考虑通货膨胀对利息的影响,而实际利率则考虑了通货膨胀风险因素的补偿。简而言之,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目前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年利率升至3.87%,扣除5%的利息税后实际利率为3.6765%。人民币一年期定期存款的税后利率与11月份CPI数据6.9%相比低了322个基点,所以是“负利率”。我国政府根据目前的经济形势,将货币政策由“宽松”转为“稳健”,财政政策则继续“积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有扩张性的与收缩性的之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指政府扩大支出,比如国家为应对危机而增加的4万亿投资,或者减少收入,比如减税,紧缩的财政政策正好相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通过降低利率、准备金率或公开市场操作等措施增加货币供给增加市场流动性的措施,紧缩性货币政策正好相反。不管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均会引起经济增长,失业率降低,紧缩性政策则可以防止通胀和经济过热。

第六篇:国际贸易

我们生活在一个开放的时代。随之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各国的经济生活日益国际化。不同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经济正在形成。目前,世界各国的经济关系已从单纯的进出口买卖关系发展成为多种形式的经济关系,从商品的进出口演变到了劳务的输出入,商品贸易、技术贸易、服务贸易多头并进,由满足物质享受的商品到满足精神享受的旅游,商品结构、贸易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际贸易在国际经济关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世界上没有一个发达国家是闭关自守的,他们都在经济与其他国家相互依靠,美国是这样,日本是这样,欧洲国家是这样,其他发达国家也都是这样,这些国家在经济上都在影响别国和受别国影响,而这种影响和被影响的相互依靠现象则正是通过国际贸易这个“传递”渠道得以实现的。

小结:通过胡老师的串讲以及对课本的阅读,并结合当前的一些经济热点,认识到了不同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对经济学的基本结构和理论框架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居高临下般的鸟瞰,对经济学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不能死读书,读死书,我们要坚持学以致用,只有将学到的经济学知识、经济学原理同实践结合起来,在现实中的各种现象背后,可以找出其经济原因,将经济原因作为我们行为选择的一个重要考虑,从而使经济理论对现实世界具有强大的解释力。掌握了经济理论,就会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世界。

下载现代经济学与中国改革(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现代经济学与中国改革(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供给主义经济学与供给侧改革

    新供给主义经济学与供给侧改革 2017年03月09日 09:46:29 来源:凤凰国际智库 来源:万博新经济研究院 学术探索与理论影响 长期以来,基于“消费、投资、出口”的总需求管理一直是......

    铁路运输改革与现代物流发展

    铁路运输改革与现代物流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物流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现代物流从概念产生到形成理念,从理论研究到进入实质操作阶段,人们亲身经历和目睹了......

    现代职业教育与改革实践论文

    摘要:职业教育要以市场需求为目标,就业为导向,立足为地方经济建设做贡献,为地方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需要的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技术......

    中国经济学年会

    第三届中国经济学年会 会议议程草案 12月19日 代表注册  经济学院长住宿及报到地点: 复旦大学东苑专家楼(杨浦区政通路270号,电话021-65643600) 复旦大学校内正大招待所(电话:021-......

    现代影视与中国传统文化

    《海角七号》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作者:赵乃涛学号:201001245班级:机制二班 在课堂上我们观看了《海角七号》这部电影,也在电影中认识了日本歌手中孝介。《海角七号》大热台湾影市,票......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内容大纲主讲:山东科技大学李文明博士主办:柳州市经济委员会一 、企业成熟与否的三个判断标准1、关于战略管理2、关于核心竞争力3、关于企......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开放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开放2009年是苏联帝国瓦解18周年。1990年初发生的苏东巨变对社会主义世界是一个极大的震动和冲击,它使人们不得不深刻反思现实社会主义存在的问题。社会主......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

    第一章信用合作社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节世界第一个信用合作社的诞生。世界第一个信用合作社于1849年在德国诞生,它的创始人被称为“实践家”的威廉雷发巽(xun),当时他任某市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