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供给主义经济学与供给侧改革

时间:2019-05-14 01:42: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供给主义经济学与供给侧改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供给主义经济学与供给侧改革》。

第一篇:新供给主义经济学与供给侧改革

新供给主义经济学与供给侧改革

2017年03月09日 09:46:29 来源:凤凰国际智库

来源:万博新经济研究院

学术探索与理论影响

长期以来,基于“消费、投资、出口”的总需求管理一直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但近年来,我们却发现仅靠刺激消费、投资、出口已经不能够推动经济快速增长了,换句话说,虽然把油门踩到底了,车子依然减速,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看看发动机是否出了问题,即需要回到财富的本源找答案。

究竟是什么创造了财富?财富的本源是什么?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在哪里?带着这样的问题,我经过多年学习、研究后于2006年出版了拙作《新财富论》,从人口与劳动、土地和资源、资本和金融、技术创新、制度和管理等供给侧的财富源泉出发,开始了对增长模式、供给潜力、财富分配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探索,十多年间,又先后出版了《财富的觉醒》、《民富论——新供给主义百年强国路》、《软财富》、《供给侧改革》、《供给侧的觉醒》、《供给侧改革下一步怎么办》等初步研究成果,完成了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准备。2012年11月,我发表了《新供给主义宣言》,指出宏观政策不能仅限于总需求干预,而应该多重视供给侧,强调了供给创造财富、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并从五大财富源泉和三大增长模式出发,呼吁推动供给侧改革,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在《新供给主义宣言》正式发表之前,我专门去征求一位曾经长期服务于最高决策层的老前辈的意见,前辈充分肯定了文章的内容和对推动改革的价值,并指点说,第一,最好不要用“主义”,这样容易引起望文生义者的批评;第二,不要批评前期的政策,这样领导看了好批示;第三,题目前面最好前面加上“中国式”,表明是区别于西方而根植于中国实践。我当时听到这样推心置腹的指点,内心充满敬佩与感激之情。但是,当我向前辈汇报了我创办独立智库的初衷后,他也表示了理解和支持。的确,如果《新供给主义宣言》只是一篇面面俱到、没有棱角的文章,即便是领导批示了又有什么意义?反之,一篇让决策者看了内心有痛感的文章,只要能产生积极的实际影响,就已经体现了独立智库的价值。至于题目上的“主义”二字主要是对应着正文内容所区别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这里的“主义”是学术思想而不是政治意识形态主张,如果不是有意歪曲,也没啥“小辫子”给人抓。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文章发表后,对于《宣言》所呼吁的内容,社会上绝大部分反馈都是正面和积极的。

2013年,我又陆续发表《以新供给主义推动中国深层次改革》、《从供给侧着手重启改革》、《放松供给约束、解除供给抑制》、等20多篇文章,初步形成了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的粗浅的理论体系。同年7月,我出版了《民富论——新供给主义百年强国路》一书,围绕五大财富源泉,在放开人口控制政策、改革户籍制度、推动土地产权改革和土地流转、金融改革、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做了具体研究和阐述。11月,三中全会《公告》发布,开篇即旗帜鲜明地提出“让一切劳动、知识、资本、技术、管理等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但与新供给主义“五大财富源泉”的经济分析框架一致,而且与此书的许多观点不谋而合。

2015年11月9日,我参加了李克强总理召开的国务院经济形势分析会,并做了《从供给侧改革,全面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开始增长新周期》的书面和口头汇报。11月中旬,中央明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2月,我为深圳市委市委、市政府及各部门负责人作了题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扭转经济颓势、重聚改革共识的战略性选择》的报告。2016年,又多次应邀为多部委和地方的干部学习做了关于“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的相关学术汇报。2016年1月,我与国务院研究室、科技部、国土资源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批专家学者共同出版了《供给侧改革》一书,成为多个省市党政干部研讨供给侧改革的参考书目。

新供给主义经济学与供给侧改革

作为一个普通经济学者,在每一次应邀给地方政府、部委领导干部、或行业协会汇报新供给主义经济学对供给侧改革的理解时,我都首先声明我所讲的只是一个学者的一孔之见,是“学术浅见”而不是“政策解读”。当然,如果听者通过从新供给主义经济学原理这样一个侧面出发,更深刻全面地理解了中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取向,那是他们自己的智慧。

虽然离不开现实的土壤,但经济学术研究更偏重于从特定的哲学认知和逻辑推理出发,分析现实问题,抽象出一般性原理,解释经济现象,并不排除从理论方面提出改变现实的原理性建议;而政府的经济决策和改革行动,则是从经济现实、政治政策现状出发,在权衡长期、短期和各方面利益后所做出的政治行为选择,这其中虽然也可能吸收某个学者的学术主张或思想——但只要决策本身对客观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对经济运行有好处,经济政策和改革措施完全没必要拘泥于任何学术概念,而且必然是综合了不同经济理论、包含着各种必要诉求的政治、政策混合体。

既然经济政策本身没必要拘泥于任何学术概念,那么学术研究也必须有独立性、领先性,而且不应该为了迎合短期决策需要而打扮成与政策相似的样子,更不应该放弃了原本的学术创新方向——只有这样,越是有独立性、创新性的研究,反而对决策越有价值。当然,经济学者的独立性和创新性不能脱离现实的土壤,有价值的经济学术创新必须能够解释现实、改变现实。然而,能够在众多的学术思想中选出有价值的学术思想加以借鉴,那其实更多是决策者的智慧。

新供给主义经济学与国内其他新供给学的关系

任何一种新思想、新理论的产生,总要经历孤独、被认可、被效仿、被质疑、一拥而上等阶段,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也不例外。也正因为如此,新供给主义经济学才能在决策层、在学术圈、在社会上产生如此多的共鸣,获得如此多的支持。但是也有个别学者不太遵守学术规范,例如某学者2015年以来多次生硬抄袭本人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的相关提法,但是既不注明引用出处,又不能正确解读其中深意。还有个别学者把我2012年来关于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的相关文章未经同意就收到他们的著作中。对此我一方面非常感谢这些学者的厚爱,另一方面也期待经济学界治学之风更加严谨。此外,虽然当前学界对于供给侧改革的高度关注和热情总体上有利于学术创新和改革实践,但也出现了“新供给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的情况,需要学界关注和政届识别。“假学术、真忽悠、乱抄袭、瞎解释”的学术投机,一方面扰乱了经济学术创新,另一方面也会对中央供给侧改革的战略部署产生负面影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是部好经,被念歪了就可惜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完整地阐述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就变得十分迫切了。只要在经济原理上厘清现实,给改革实践者提供透视现实的理论工具,中国的决策部门和执行部门自然会创造出各种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生在这样的伟大时代,我坚信,作为学者,只要不忘初心,不忘本心,心怀国家,本着有创新、有担当、有建设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扎扎实实地探索,中国的经济学就一定能为中国改革实践和全球经济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本书第一章提出了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的微观理论基础——“新供给创造新需求”,论述供给在供需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指出“供给自动创造自身等量需求”只是一种理想状态,通过分析新供给形成的五大条件,呈现了新供给是通过如何创造新需求,以及供给升级如何引领消费升级的微观脉络。第二章新供给经济周期揭示了一个经济体的供给结构所决定的“供给创造需求能力的变化”是形成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力量,并以此为基础揭示了经济周期处于新供给形成、供给扩张、供给成熟和供给老化四个不同阶段的经济特征,这也是本书第六章提出的通过结构性改革,推动供给升级政策主张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从加入时间坐标的“三维空间”阐述了以“五大财富源泉”为基础的经济增长理论,提出了从供给侧划分的31种增长模式,并揭示了经济增长的供给扩张原理,第四章和第五章重点研究了行政性供给约束和制度性要素供给抑制如何减少有效供给的经济学原理,并基于此在第七章和第八章揭示了放松行政管制、行政垄断、高融资成本和高税收成本的行政性供给约束,所能获得的短期增长空间,以及解除人口与劳动、土地与资源、金融与资本、技术创新、制度与管理等五大要素供给抑制所能带来的长期经济增长潜力。

新供给主义经济学还建立了物价管理的供给冲击模型,揭示了全面考虑供给侧影响后的物价波动本质;并提出按照“供给要素贡献”的收入分配理论主张。这些学术探索在第九章和第十章分别进行了论述。

由于新供给主义经济学是从经济哲学、微观经济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以及物价和分配领域的全新探索,中间很多理论模型都是初创并在过去四、五年间一步步调整优化的结果,不成熟和错误之处欢迎学界同仁批评!

第二篇: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区别

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区别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成为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两大主流学派。这两个学派的根本分歧是承不承认市场的不完整性,承不承认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坚持市场的完善性,认为追求自身利益的经济主体对未来具有理性预期并据此行动,因而一切经济资源的价格会迅速调整,达到市场出清,经济自动趋向均衡。这样,政府对经济是一切干预都是不必要的,也是无效的。

(1)如果政府采取超越人们预期的突如其来的政策干预行动,尽管短期内可能使经济偏离均衡,取得某种小、但只会使经济走想更大的非均衡,政府对经济的任何干预都是利少弊多。

(2)不管他们的理论结果多么精致、完善,精神实质始终是一句话:彻底的经济自由。新凯恩斯主义坚持市场的不完善性,认为追求自身利益的经济主体不可能对未来能洞察一切并据此行动,因此一切经济资源的价格难以迅速调整并达到市场出清。

(3)经济从非均衡走到充分均衡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过程,在此期间,经济回遭受损失,因此,政府的政策干预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尽管该学派的理论结构并不景致、完善,而且说法不一。

(4)缺乏统一的理论体系,但精神实质也始终是一句话:政府干预是必要的。

这两派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我们不能说谁是谁非,而只能说哪一派的观点和主张较符合真实世界。从这一点看,新凯恩斯主义可能比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更符合实际些。根本原因在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关于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能理性预期的假定条件实在太苛刻。

人们在市场活动中为了自己的利益,尽管力求掌握一切可能获知的信息,不断修整与其中是一切错误。但由于世界的千变万化,一切经济现象无刻不在变动中,加上人们总有某种为自己利益而欺骗和损害别人的机会主义倾向,因而对所有经济活动主体来说,信息总是不完全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作为一种理论抽象,尽可能作出理性预期和市场出清假定,但现实生活中永远不存在这些假定的情况。可能正因为如此,所有市场经济国家政府都没有按新古典经济学派的主张去做,对经济的形形色色干预从未间断过,哪怕是在经济自由注意呼声最强烈的年代中,政府始终担任在着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角色。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新凯恩斯主义无疑继承了传统凯恩斯主义的衣钵,但力图克服传统凯恩斯主义的不足,寻找价格粘性和市场非出清的微观基础,竭力证明这种“粘性”和“非出新”同样是经济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结果。他们找了五花八门的“理由”来说明这种“结果”,这些“理由”有些看来很不充分,证据不足,但有两点是值得肯定的:一是这些“理由”都是从经济主体为追求自己最大利益出发的,因而是合乎经济学基本原理的,也是能使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建立在一个扎实的微观基础上;二是这些“理由”尽管各不相同,说法各异,但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来的,是现实经济生活的某种反映。

显然,新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分歧和区别,并不在于认为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要不要“理性预期”或力求“理性与其”,而在能不能“理性预期”或做到“理性预期”,也不在于认为要不要“市场出清”,而在于能不能“市场出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这一标准看,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可能比新凯恩斯主义离真理更远些。

第三篇: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依赖于四个假设条件,即:个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理性预期,市场出清和自然率的假说。

关于个体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的假定。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宏观经济现象是个体经济行为的结果。宏观经济理论必须具有微观理论的基础,特别是要符合追究个体经济利益最大化这个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定。

关于理性预期的假定。理性预期包含三层意思:其一是,作出经济决策的经济主体是理性的,为了追求自身的最大经济利益,他们总是力求对未来做出正确的预期。其二是,为了做出正确的预期,经济主体总是会力图得到有关的一切信息。其三是,经济主体在预期是不会犯系统性的错误。也就是说,经济主题会随时根据他所看到的新的信息修正预期。所以,从整体和中长期来看,人们会准确地预期到会趋向于实际数值的经济变量的值。

关于市场出清的假设是指工资和价格都具有充分的灵活性,都可以根据供求情况迅速进行调整。这样市场就不会出现超额供给。因为如果产品市场出现超额供给时,价格就会下降直至商品价格降到使购买者愿意购买为止,同样的,如果劳动市场出现超额供给,工资就会下降,直到使雇主愿意在某一工资水平上雇佣失业者。因此,每个市场都会处于均衡状态。

关于自然率的假说。任何一个市场经济中都存在自然失业率,其大小取决于该社会的技术水平、资源数量等因素。经济政策可以暂时影响实际失业率和自然失业率之间的大小关系,但在长期中无效。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目的和效果就在于使经济社会脱离自然失业的状态,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认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这种做法是不必要的,即使有必要,按照理性预期的假设条件也不可能达到目的。也就是说宏观经济政策无效。

凯恩斯主义者认为人们只能根据过去的信息而预测未来,而新古典学派认为这种预期是错误的,人们在预测未来时,除了已过去的事实作为依据也要考虑事态在将来的变化。例如,人们在估计某商品的价格时除了考虑历史价格,也会考虑到将来的变化对供给的影响。所以说这种预期不符合现实。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工资和价格是刚性的。他们认为,虽然从理论上说,工资和价格应该灵活的涨落以便保持均衡,但是,实际地观察表明二者并不随时发生变动,因此二者的刚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凯恩斯主义者认为,正是由于工资和价格的刚性,所以市场上的供求量未必经常相等,即市场处于非出清或不出请的状态,这一点与新古典学派完全相反。

凯恩斯模型在短期中有效,而古典模型在长期中有效。价格调整的速度也就是总供给曲线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从水平转为垂直是一个正在积极探索的领域。

第四篇:经济新常态与供给侧改革 课后练习

1.国家在拉动需求的时候,应重点拉动哪个需求()√

A B C D 投资需求

消费需求

出口需求

进口需求

正确答案: A

2.以下关于需求侧管理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B C D 注重总量和数量

强调发挥政府的作用

解决中长期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治标

正确答案: C

3.以优化经济要素和产业布局为主要目标的是()√ A B C D 规模调控

结构调控

布局调控

效益调控

正确答案: C 多选题

4.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时期,所谓的“三期”是指()√

A

B

C D 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

经济结构调整阵痛期

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经济增长快速上升期

正确答案: A B C 5.经济新常态,有三个重要的标志,分别是()√

A B C D 速度变化

动力转化

政策简化

结构优化

正确答案: A B D 6.需求的类型包括()√

A

B

C D 投资需求

消费需求

出口需求

进口需求

正确答案: A B C

7.在开放型的市场经济中,总供给由以下哪几部分组成()√

A

B

C

D 消费品

储蓄

财政收入

进口

正确答案: A B C D

8.全要素生产率,是由“三大发动机”决定的,这里的“三大发动机”指的是()√

A

B

C D 制度变革

结构优化

要素升级

动力转化

正确答案: A B C 9.供给侧改革的发展理念包括()√

A

B

C

D

E 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

正确答案: A B C D E

10.针对五大产能过剩行业,主要保三类企业()√

A

B

C D 有竞争力

有市场

有效益

有资产

正确答案: A B C

第五篇:供给侧改革与高考

2016高三政治二轮复习之——时政热点专题二

时政热点剖析:供给侧改革

一、提出背景 1、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有效性,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努力实现“十三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通过需求侧改革实现,重点强调扩大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净出口增长即“三驾马车”,但一味地刺激需求导致了产能过剩、楼市库存和债务高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这就需要用新的动力对冲下行风险。供给侧改革改革的核心是推出更能满足需求的好产品,以解决供给与需求的不匹配问题。前段时间,日本的马桶盖,韩国的彩妆,澳大利亚的奶粉被海淘族哄抢,难道中国没有这些产品吗?有,但品质不太好。国内消费增速不断下降,但中国居民在海外却疯狂扫货;国内航空客运增速缓慢下行,但跨境出游却持续高增长。这种消费领域中呈现出的供需错配现象表明: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并不在短期需求,而在中长期供给。

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决定短期经济增长率。而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四大要素”在充分配置的条件下能实现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当前,我国供给侧存在六大问题:一是供给体系总体上具有外向型;二是供给体系未及时跟上国内中收入群体迅速扩大的消费结构;三是现在供给体系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消费的能力相对较差;四是部分产业产能已达到峰值,产能难以消化,部分产业达到资源环境约束承载能力的峰值;五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六是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过快。

2、“供给侧改革”的内涵

“供给侧”与“需求侧”是相对应的,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来促进经济发展。

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有三点:一是去库存、化产能。如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要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兼并重组、破产清算,实现市场出清。二是要降低企业成本,激发企业活力与竞争力,通过国企、财税、金融、社保等重大改革激发企业活力,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提高创新能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

“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什么是全要素生产率?就是在资本、劳动、土地等有形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无形生产要素推动的生产率提高。在中国,由于普遍的技术进步还未到来,因此无形生产要素应当主要包括制度因素和组织创新能力。也就是说,制度因素、组织创新能力能否突破束缚,决定着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空间,也由此决定着“供给侧改革”的成效。

二、热点解析

2016高三政治二轮复习之——时政热点专题二

1、经济生活

(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质量和水平。供给侧改革强调通过提高生产能力来促进经济增长,做到精致生产,提高供给质量,实现“供需匹配。

(2)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资源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促进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3)企业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供给侧改革要淘汰落后产能,去库存,有利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4)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要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供给侧改革把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提高创新能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5)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供给侧改革要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率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新四化)(6)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与发展,改革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的动力。通过供给侧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7)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8)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税收是调节经的重要杠杆。供给侧改革通过结构性减税引导企业生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9)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供给侧改革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10)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只有在发展生产力,增加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公平,重视效率符合我国国情,也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资源利用率。

2、政治生活

①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供给侧改革“目的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给人民带来实惠。

②政府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供给侧改革”是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的要求。

③党要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利益的领导核心作用。“供给侧改革”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④人大应科学、民主、依法立法,为“供给侧改革”提供法律依据。⑤人民政协应发挥独特优势,为“供给侧改革”积极建言献策。3文化生活

①、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大力发展经济,能为文化发展奠定物质保障。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科技的作用和高素质人才在经济中越来越重要;供给侧改革要发

2016高三政治二轮复习之——时政热点专题二

挥科技的作用和高素质人才的作用。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供给侧改革要重视人才的作用,创新的作用,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维护我国文化安全。

④、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供给侧改革把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提高创新能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供给侧改革要体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生活与哲学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当前,我国供给侧存在六大问题,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因此要用科学理论指导改革,才能取得实效。

③系统与要素是辩证统一的。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因此,要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

④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要学会“优化结构。“供给侧改革”就是要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

⑤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以前我们重视需求改革,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目前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⑥辩证否定,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既肯定又否定。实质是“扬弃”,“供给侧改革”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不能否定一切。

⑦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要通过供给侧改革,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三、创新试题

1、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下列选项中有助于促进粮食供给增加的正确路径是()

①加大对农业投入→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单位亩产粮食产量增加→粮食供给增加 ②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技术→粮食价格下降→粮食供给增加 ③人民币汇率降低→进口粮食成本降低→增加粮食进口→粮食供给增加 ④加大对农业的财政补贴→农民收入增加→提高粮食生产积极性→粮食供给增加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016高三政治二轮复习之——时政热点专题二

2、怎样化解产能过剩?不同的经济理论有不同的政策主张。基于凯恩斯的理论,化解产能过剩的经济政策的着力方向是()A.减少政府投资,压缩产能过剩商品的供给 B.放任经济自由,让市场自动实现供求平衡 C.调整产能结构,改善产能过剩商品的供给 D.实现赤字财政,扩大产能过剩商品的需求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度的产能过剩有利于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然而,现阶段我国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已经超出正常的市场竞争范围。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中国全部产能利用率不到65%。这种状态持续发展下去,将严重影响中国经济健康发展,还会引发系统性风险。化解过剩产能需要()①淘汰落后产能与增加消费需求相结合②改革投资体制与机制 ③大规模发展高科技产业

④加强监管,扩大政府审批范围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2016年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稳中求进”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事物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D.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是运动的承担者 5、2015年10月8日,美团与大众点评正式宣布合并,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O2O即Online To Offline(在线离线/线上到线下)公司诞生。两家企业为了争夺市场,曾以海量资金补贴用户,曾经的“冤家对头”,瞬间握手言和。推测两家公司合并的原因,最可能的是: A.打破垄断,促进行业公平竞争 B.加强优势互补,推动行业升级 C.以优带劣,实现资源合理整合 D.提高创新能力,改善经营管理

6.在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劳动力减少背景下,国家对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了积极调整,既顺应了群众对生育二孩的普遍需求,也有助于优化人口结构。从唯物史观来看这体现了:()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统一关系 B.矛盾即对立统一要求全面地看问题 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7、2015年11月2日,我国自主研制具有完全白主知识产权的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中国商飞公司总装下线。从2008年开始研制以来,C919共规划102项关键技术攻关,全国共有20多万人参与其中。这一成果的取得意味着我国在航空制造领域迈出重要步伐,正式跻身世界上少数几个具有大型客机研制能力国家的先进行列。大型客机的研发和生产制造表明:()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②是我国国家制造实力的重要体现,标志我国已经跻身世界飞机制造强国行列 ③高端装备制造业有利于带动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我国经济高速增长

2016高三政治二轮复习之——时政热点专题二

④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重要成就,有利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出口贸易上不仅强调继续稳定一般性产品出口,还全力支持中国装备.中国技术走出国门。目前,中国企业在铁路.能源.基建.工程等方面 “走出去” 的步伐已经取得一定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中国高端装备“走出去”()①提升了高端装备的技术水平

②助推了中国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③改变了中国对外开放总格局

④促进了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颁诺贝尔医学奖。她从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通过对提取方法的改进,首先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有高效抑制疟原虫的成分,这一发现为医学做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屠呦呦的发现表明()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③认识是实践的目的④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在我国面临生育率过低、人口老龄化、性别比失衡、青年占比下降等问题的情况下,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胎政策,至此,实施了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宣布终结。只要是合法的夫妻就享有生育二孩的权利,不再受“单独二孩”政策或“双独二孩”政策的限制。生育是个复杂的过程,新的人口政策效果还有待观察。这表明()①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具有反复性 ②真理具有客观性,政府决策应坚持自己的态度 ③继续观察能促进谬误与真理的相互转化 ④追求真理应坚持严谨踏实的态度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1、新常态下,围绕“创新驱动、智慧发展、全域推进”的发展方向,用特色文化创意品牌延伸产业链条。标新立异的设计服务业、融合传统工艺和当代美学的艺术品业等正成为拉动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引擎。这一事实说明()①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

④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2.2015年10月29日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①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完善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 ②区域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③构建区域经济优势,实现主导世界市场的目的 ④平衡区域内各国经济发展,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2016高三政治二轮复习之——时政热点专题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12、材料一 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峰论坛于2015年10月在北京举行。近年,国务院连续推出系列支持创业创新的政策措施,各地陆续出现了一批模式新颖、高效服务、专业辅导、资源集聚、运营顺畅的众创空间,形成了“孵化+创投”、“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等多种发展模式,不断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颠覆着传统的制造和消费模式,乃至产业布局和投融资方式,全国近30万项技术成果通过技术市场转移转化。总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了经济良性良好发展。

材料二:“创客”是一群酷爱科技、热衷实践的人群,是一群具有敏锐思维和创新勇气的追梦人,他们以分享技术、交流思想为乐,以创客为主体的社区则成了创客文化的载体。“创客”文化,是DIY文化的延伸,它在其中糅合了技术元素,它不认同随意消费,乐于在现有的资源下创造性的再利用。“创客”精神主要表现:

一、不满足现状,坚守创新;

二、勇于和善于持续实践;

三、乐于交流、乐于分享。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能推动经济良性良好发展?(10分)

(2)结合材料,分析培育“创客”文化,发扬“创客”精神的《文化生活》依据。(12分)

14、材料: 2015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确立了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强调“引进非国有资本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还原国有企业作为真正市场经济主体的固有本色。此轮国企改革以发展混合所有制为重要抓手,将有利于提高国有资本放大功能,实现保值增值,提高国企竞争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如何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12分)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怎样才能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10分)(2)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十分重视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12分)

16、A集团创立于1999年,是一家提供电子商务在线交易平台的公司,它改变了传统商务模式,为商家和消费者之间提供一站式服务,通过打造新的生意方式创造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现代商务世界;通过不断创新整合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集团未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通过绩效评估的公司管理系统,为员工创造了积极、灵活和以结果为导向的工作环境;旗下公司整合数千家品牌商、生产商,提供100%品质保证的商品,7天无理由退货的售后服务,以及购物积分返现等优质服务;在国际交易市场上设有全球批发交易平台,成为全球首家拥有超过800万网商的电子商务网站,被传媒界誉为“真正的世界级品牌”。结合上述材料说明A集团为什么会成为“真正的世界级品牌”?

17、材料: 我国改革开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对外贸易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不强;利用外资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不高,对外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效益不好„„2015年以后的未来经济转型,必须把改革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形成新动力,并且使质量、环境和资源节约有新提升,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结合材料二,运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有关知识,谈谈怎样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12分)

下载新供给主义经济学与供给侧改革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供给主义经济学与供给侧改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常态、供给侧改革与烟草企业文化建设

    新常态、供给侧改革与烟草企业文化建设 摘要: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烟草企业如何建设好自身的企业文化,无论......

    从宏观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供给侧改革

    从宏观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供给侧改革 2015年11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

    供给侧改革问题与答案

    1. 供给侧改革这招如果失败,接下来是否要回归凯恩斯主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针对我国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提出来刺激经济发展的措施。中国在相当长时间内采取凯恩斯式的短期刺激......

    现代经济学与中国改革(推荐)

    成长于西方世界的现代经济科学对处于数千年未有的大变局中的中国是否具有重要意义?这个问题对于不少实际工作者乃至经济学界中人似乎还是一个没有得到完全解答的问题。不过根......

    给新初一致辞

    亲爱的初一新同学,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由我作为高一新生代表为新同学们致辞。 时光似水,日月如梭。昨天我们还在童年的日子里徜徉,今天来自各地的我们却为了心中的梦想而......

    给新班主任一些建议

    给新班主任一些建议 1,多花时间深入班级,了解班级出现的问题及可能出现的隐患 2,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 ,解决不了需求帮助 3,管理班级先专制后民主 4,如果没有过人之处,和......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调控的新走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调控的新走向 11月10 日,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书记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

    中国流通问题与供给侧改革

    中国流通问题与供给侧改革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背景 2010年之后,整个世界都处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整体处于低谷,世界经济格局出现变化,美国和德国等国家为走出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