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人大中外政治制度专业专业真题[定稿]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外政治制度专业博士考试真题
政治学理论:
1.利用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改革开放后中国政治制度的自发形成。
2.结合各国政治实践,分析选举式民主与国家治理的关系。中外政治制度:
1.结合人民政协制度论述协商民主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2.分析古代官僚制与西方文官制度。
今天刚考完,已然打酱油的结局,趁着记忆还清晰,把真题记下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二篇:考研人大专业介绍之中外政治制度
凯程考研,中国最权威的考研辅导班
考研人大专业介绍之中外政治制度
中国人民大学是新中国的
凯程考研,中国最权威的考研辅导班
3.研究内容
主要研究当前各国特别是中国政治制度,包括国家的管理形式及政府制度,国家的结构形式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政党制度、法律制度、议会制度、选举制度、官吏(干部)制度、制定政策的体制和程序、地方政府制度、司法制度等。研究中外政治制度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及其规律。
4.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素养,受过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富有创意,既能从事研究工作,也能胜任社会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面向中国现代化事业与国际社会,能够服务于各级党政机关、教育机构、外事部门、大众媒体、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公共管理、政策规划、理论研究等方面事务的专业人才。
5.本专业师资力量
本专业目前拥有硕士生导师2人。6.对外学术交流
该专业现依托学院,广泛从事多种形式的对外合作交流;多次成功举办了具有较大国际影响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学院与美国、韩国等国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合作关系。该专业教师多次赴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进行学术讲演和交流。学院与国外学术机构、高等学校的主要合作方式包括:合作研究、互派学者访问研究、开展学生实习、交流项目,共同举办学术会议、互办学术讲座等。
7.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 现代政治学理论与方法、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西方政治学说史研究、比较政治学研究、政治学经典文献选读、政治社会学、中国政治制度研究、西方政治制度研究、中国政府与政治、科研方法论等。
8.毕业生去向 各级党政机关、教育机构、外事部门、大众媒体、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公共管理、政策规划、理论研究等方面的相关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全国的重点大学,并且是教育部直属的,是一所国家的“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建设高校。想要报考中国人民大学的考生应该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这样才能有把握考得好成绩。
凯程教育张老师整理了几个节约时间的准则:一是要早做决定,趁早备考;二是要有计划,按计划前进;三是要跟时间赛跑,争分夺秒。总之,考研是一场“时间战”,谁懂得抓紧时间,利用好时间,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1.制定详细周密的学习计划。
这里所说的计划,不仅仅包括总的复习计划,还应该包括月计划、周计划,甚至是日计划。努力做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但却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要把学习计划精确到每一天,这样才能利用好每一天的时间。当然,总复习计划是从备考的
凯程考研,中国最权威的考研辅导班
方法三:定期考核。定期对自己复习情况进行考察,灵活运用笔试、背诵等多种形式。
2.分配好各门课程的复习时间。
一天的时间是有限的,同学们应该按照一定的规律安排每天的学习,使时间得到最佳利用。一般来说上午的头脑清醒、状态良好,有利于背诵记忆。除去午休时间,下午的时间相对会少一些,并且下午人的精神状态会相对低落。晚上相对安静的外部环境和较好的大脑记忆状态,将更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据科学证明,晚上特别是九点左右是一个人记忆力最好的时刻,演员们往往利用这段时间来记忆台词。因此,只要掌握了一天当中每个时段的自然规律,再结合个人的生活学习习惯分配好时间,就能让每一分每一秒都得到最佳利用。
方法一:按习惯分配。根据个人生活学习习惯,把专业课和公共课分别安排在一天的不同时段。比如:把英语复习安排在上午,练习听力、培养语感,做英语试题;把政治安排在下午,政治的掌握相对来说利用的时间较少;把专业课安排在晚上,利用最佳时间来理解和记忆。
方法二:按学习进度分配。考生可以根据个人成绩安排学习,把复习时间向比较欠缺的科目上倾斜,有计划地重点复习某一课程。
方法三:交叉分配。在各门课程学习之间可以相互穿插别的科目的学习,因为长时间接受一种知识信息,容易使大脑产生疲劳。另外,也可以把一周每一天的同一时段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
凯程教育: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
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 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
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
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在考研准备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尤其对于跨专业考生的专业课来说,通过报辅导班来弥补自己复习的不足,可以大大提高复习效率,节省复习时间,大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辅导班,或许能帮你找到适合你的辅导班。
师资力量:师资力量是考察辅导班的首要因素,考生可以针对辅导名师的辅导年限、辅导经验、历年辅导效果、学员评价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询问往届学长然后选择。判断师资力量关键在于综合实力,因为任何一门课程,都不是由
一、两个教师包到底的,是一批教师配合的结果。还要深入了解教师的学术背景、资料著述成就、辅导成就等。凯程考研名师云集,凯程考研,中国最权威的考研辅导班
李海洋、张鑫教授、方浩教授、卢营教授、孙浩教授等一大批名师在凯程授课。而有的机构只是很普通的老师授课,对知识点把握和命题方向,欠缺火候。
对该专业有辅导历史:必须对该专业深刻理解,才能深入辅导学员考取该校。在考研辅导班中,从来见过如此辉煌的成绩:凯程教育拿下2015五道口金融学院状元,考取五道口15人,清华经管金融硕士10人,人大金融硕士15个,中财和贸大金融硕士合计20人,北师大教育学7人,会计硕士保录班考取30人,翻译硕士接近20人,中传状元王园璐、郑家威都是来自凯程,法学方面,凯程在人大、北大、贸大、政法、武汉大学、公安大学等院校斩获多个法学和法硕状元,更多专业成绩请查看凯程网站。在凯程官方网站的光荣榜,成功学员经验谈视频特别多,都是凯程战绩的最好证明。对于如此高的成绩,凯程集训营班主任邢老师说,凯程如此优异的成绩,是与我们凯程严格的管理,全方位的辅导是分不开的,很多学生本科都不是名校,某些学生来自二本三本甚至不知名的院校,还有很多是工作了多年才回来考的,大多数是跨专业考研,他们的难度大,竞争激烈,没有严格的训练和同学们的刻苦学习,是很难达到优异的成绩。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和凯程老师详细沟通一下就清楚了。
建校历史:机构成立的历史也是一个参考因素,历史越久,积累的人脉资源更多。例如,凯程教育已经成立10年(2005年),一直以来专注于考研,成功率一直遥遥领先,同学们有兴趣可以联系一下他们在线老师或者电话。
有没有实体学校校区:有些机构比较小,就是一个在写字楼里上课,自习,这种环境是不太好的,一个优秀的机构必须是在教学环境,大学校园这样环境。凯程有自己的学习校区,有吃住学一体化教学环境,独立卫浴、空调、暖气齐全,这也是一个考研机构实力的体现。此外,最好还要看一下他们的营业执照。
第三篇:土地利用规划专业真题
20041、分析区位理论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
2、试述土地利用规划的程序内容
3、阐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的内容、关系
4、试述土地整理的内涵及其对我国现阶段土地利用的意义
5、试述土地用途管制在规划中的实现及其对耕地的保护意义
6、阐述土地资产观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如何实施
2005
1. 试述区位理论、地租低价理论的核心思想及其在规划中的应用。
2. 简述土地利用规划、国土规划、城市规划的关系。
3. 简述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体系。
4. 试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程序及内容。
5. 试述土地利用现状评价的基本内容及其评价指标体系、6. 试述影响土地利用供需状况的主要因素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7. 试述土地用途管制的内涵及其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具体体现。
8. 试述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主要内容,并阐述土地整理规划与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核心内容及其在我国土地利
用中的意义。
2006
1. 简述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程序、内容。
2. 简述门槛理论的核心思想及其在居民点规划中的作用。
3. 简述区位理论及其对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意义。
4. 简述我国土地退化表现在那些方面,应如何改善?
5. 简述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内容及评价的指标。
6. 简述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主要方法。
7. 简述土地整理的主要内容及其具体意义
8. 简述居民点用地规划的内容。
9. 简述水库用地的一般要求。
10. 简述公路选线的原则
11. 土地利用需求预测的主要因素及预测方法。
二、论述题
1.试从土地规划方法、内容等角度论述土地利用规划对缓解我国人地矛盾紧张的意义。
2.试述城乡发展与保护耕地的关系。
2007
1. 简述土地利用规划的程序。
2. 简述土地利用规划基本理论的核心思想及其在规划中的应用
3. 简述土地质量评价的内容。
4. 简述土地供给与需求预测的内容、方法。
5.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内涵及其主要方法。
6. 简述土地利用详细规划与专项规划的内容。
7. 基本农田及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程序内容。
8. 土地用途管制的重点及其土地利用规划实施途径。
9. 简述居民点布局的基本理论与原则。
10土地利用规划成果资料包括哪些?
第四篇:中外政治制度比较
《中外政治制度比较》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开课学期:
学时:40学时学分:
教学方式:专题讲授、集中讨论开课单位:经济与政法学院
一、课程教学要求:
本课程是政治学及其相关专业必修课。它以政治制度比较研究为内容,着重分析当代中西方国家代议制度、行政制度、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各类政治制度的共性和个性。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掌握比较政治制度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理论,对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具体特点和运行机制有进一步的、更为系统的认识和理解,进而对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有效性和局限性有一个科学的评价,从而对我国具体政治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基本内容、基本环节形成理性和科学的认识。
本课程采取课堂讲授与集中讨论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
考核方式:专题讨论+学术论文。
二、课程教学内容:
由于中外政治制度比较的内容众多,教学时数有限(40学时),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将依据政治学专业的特点和现代民主政治的支柱性内容择其重点组织教学内容。
第一讲 绪论
本讲从总体上介绍中外政治制度比较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学科发展、意义作用和研究方法。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重点:中外政治制度比较的作用和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政治制度的概念
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政治制度(1学时)
1、中外学界对政治制度的理解
2、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的关系
二、为什么要对中外政治制度进行比较(1学时)
1、制度比较擦亮政治的眼睛
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它山之石,为我所用
三、怎样进行中外政治制度的比较(2学时)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第二讲 代议制度比较
本讲主要介绍了代议制度的一般理论,中西方代议制度在组织结构、功能效应方面的异同点,代议制度比较对完善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启迪作用。
教学时数:10学时。讲授8学时,讨论2学时。
教学重点:中西代议制度组织结构比较,中西代议制度功能效应比较。
教学难点:中西代议制度功能效应比较,中西代议制度比较的启迪作用。
主要内容:
一、代议制度基本理论概述(2学时)
1、代议制度及其相关范畴
2、代议制度的基本特征
3、代议制度的基本功能
4、代议制度的基本原则
二、中西代议制度组织结构比较(2学时)
(一)、共同点
1、在议员或代表产生方式上,都有各自认可的条件、按一定法律程序经选举产生,并按一定选民比例加基本数分配议员或代表的名额,而且都是届期制。
2、在议员或代表的权利与义务上,都有提案权、讨论表决权、咨询权、言论免责权、人身自由保护权,承担向选民或人民负责的义务。
3、在内部组织结构上,都有一个负责召集和主持会议的指导机构,有一个大会负责组织和领导会务服务工作的秘书长,有协助审议的各种委员会和工作机构。
(二)、不同点
1、代议机关组成人员的阶级基础不同,履行职责的方式不一样。
2、在内部组织结构上,资本主义议会设置议长和议会党团,社会主义人民代表大会设置常设机关,这是各自独存的。
3、在权力结构方面,资本主义议会只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立法机关,而社会主义人民代表机关不仅是国家的立法机关,而且是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全权机关。
4、在组织活动原则上,资本主义议会制是“分权制衡”,社会主义人民代表制是“议行合一”(或民主集中制)。
三、中西代议制度功能效应比较(2学时)
(一)、共同点
1、都行使国家的立法权、监督权、人事任免权以及重大事务决定权,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其实际功能效应都受内外因素的影响。
(二)、不同点
1、职权范围不同
2、发展方向不同
四、讨论与思考(4学时)
1、不同国家的代议制度不可简单摹仿;代议制度功能效应的发挥取决于诸多因素。
2、借鉴西方议会政治的有益成果,完善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三讲选举制度比较
本讲主要介绍了选举制度的一般理论,中西方在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选举的民主程序等方面的异同点,西方选举制度的经验教训,中国选举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教学时数:8学时。讲授6学时,讨论2学时。
教学重点:选举制度及其相关范畴,普遍选举权原则和平等选举权原则,选举的民主程序,教学难点:西方选举技术的构成及特点,中国选举机制的缺陷与完善。
主要内容:
一、选举制度概述(1学时)
1、选举制度及其相关范畴
2、中外选举制度的历史发展
二、选举的基本原则(2学时)
1、普遍选举权原则
2、平等选举权原则
3、直接选举原则
4、秘密投票原则(无记名投票原则)
5、等额差额选举原则
三、选举的民主程序(3学时)
1、选举组织与选区划分
2、选举方式与选举类型
3、选民资格与候选人资格
4、选举过程与选举监督
5、讨论与思考:从总统大选看美国的选举制度
四、借鉴西方选举技术,完善中国选举制度(2学时)
1、西方选举技术的构成及特点
2、西方选举制度的经验教训及其启示
3、中国选举机制的缺陷与完善
第四讲政党制度比较
本讲介绍了与政党制度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分析了中西政党制度结构模式的异同点,比较了中西政党制度的功能效应。
教学时数:8学时。讲授6学时,讨论2学时。
教学重点:政党与代议机构、政党与政府的关系模式比较,中西政党制度功能比较 教学难点:多党制,中国政党制度结构优化问题
主要内容:
一、政党制度及其类型(2学时)
1、政党、政党政治、政党制度的涵义
2、政党制度的类型
3、学术争鸣:是否可以使用社会主义多党制的概念
二、中西政党制度结构模式比较(4学时)
1、政党制度的的内部结构,即政党与政党之间的关系模式。
2、政党制度的的外部结构,即政党与其他政治实体的关系模式。
3、讨论与思考:政党制度结构优化问题
三、中西政党制度功能比较(2学时)
1、政党功能比较
2、政党制度功能比较
第五讲 公务员制度比较
本讲介绍了公务员制度的一般理论,分析了中西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差异,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发展趋向以及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完善途径。
教学时数:8学时。讲授6学时,讨论2学时。
教学重点:中西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差异。
教学难点: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完善途径。
主要内容:
一、公务员制度的一般理论(3学时)
1、公务员与公务员制度
2、公务员制度的一般原则
3、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内容
二、中西公务员制度比较分析(3学时)
1、中西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差异
2、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发展趋向
3、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完善途径
三、专题讨论:政治行政生态环境对公务员制度的制约(2学时)
机动学时:2学时
三、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课程教材:
徐育苗主编:《中外政治制度比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郑楚宣 刘绍春 著:《当代中西政治制度比较》,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2、主要参考书:
徐育苗主编《中外政治制度比较》丛书,商务印书馆,2000-2003年出版。
曹沛霖 陈明明 唐亚林主编《比较政治制度》/面向21世纪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
俞可平主编《当代各国政治体制》丛书,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周民锋主编《西方国家政治制度比较》,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王长江主编《世界政党比较概论》,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赵心树《选举的困境—民选制度及宪政改革批判》,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田穗生等:《中外代议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年6月,第1版。
2008年2月28日
第五篇:北外国际新闻专业真题
北外国际新闻专业真题+初试面试大揭底
此帖只介绍新闻专业课及面试部分,基英二外等请参考高翻经验贴。
新闻:要看的书比较多,童鞋们要做好准备。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传播学,编译。一个一个说。
中外新闻史:我买的是人大出版的《中国新闻传播史》和《外国新闻传播史》,讲的较细,也挺全面。这两本书不买也没有关系,很多考研论坛都有免费的笔记供下载(学新闻的要有搜集信息的能力哟,嘿嘿),历史都大同小异,一些常识性的东西知道就行了。北外貌似不考偏的,理论部分考的都是些common sense。像今年考的“竖三民报”,大公报“四不方针”(这个年年考,汗~~)。此外,看到和数字有关的知识点敏感点,如四不,四大,第四权etc.貌似老师蛮稀饭考数字的~~。关于主张言论的自由要多看看,anyway, freedom is the supremacy of human rights everywhere.我看到会下意识地记下来,确实非常喜欢,不管他考不考。
传播学:10年简章上给的参考书是人大出版的《传播学》。挺厚,538页,呵呵。抓狂吧~~有几章没看,像传媒经济学,电影,广告学,公关那几章我都没看,看不懂~~但是像新闻学理论,媒体理论,新媒体,媒体效果研究,国际传播学,政治传播学这些都是要注意下的,我特别喜欢的一章是媒体道德与法规学,看了好几遍,因为该章涉及The First Amendment, marketplace of ideas, natural rights, 第四权,还有一些美国历史上新闻自由最终战胜强权终究得以维护的感人案例(我读到这些的时候会特别兴奋,呵呵)。当你真的喜欢读一本书,而不仅仅把它当做应试来看待时,你读那本书真的是一种享受。我当时看完哈钦斯报告的时候,激动不已,拉着一个同学讲给她听,结果她一句“这些学者怎么这么单纯,绝对的理想主义者”把我的满腔热情都给浇灭了。。
PS: 看的时候最好做下笔记,我做了几十页的笔记,看完第一遍书时已经十二月了。接下来看笔记就ok了,很容易记住。踏踏实实看,不要存侥幸心理,猜这个会不会考呢,那个会不会考呢,没有任何意义,你怎么知道老师出什么题?In a word, common sense 是一定要知道的。
编译:literally speaking, 就是翻译加编辑,怎么方便本国读者阅读怎么编;有时候甚至能将原文部分语序打乱(前提是编译后的文章要逻辑严密)。你可以就同一篇报道看看新华社的中英文报道分别是怎么写的,then you will almost be there 怎么编译。As for me, 好的新闻稿要看两遍。第一遍to get the general idea;第二遍揣摩作者思路,有意识地记一些expression.看的时候多留意导语怎么写。编译要多动笔,多练。最好自己先编译一遍,然后再看参考稿件,这样才能进步。
参考书:黎信的《英语对外新闻报道指南》,有很多实用性的英语新闻写作要领及技巧。
新华社中英文稿。
关于面试。个人认为此帖讲的面试内容有很多也适用于其他专业面试。
研究生统考的笔试,过线以后只是获得了继续前进的资格。能否最终录取,面试具有重要的作用。
面试开始,不管长短会有一个自我介绍。第一印象好了,下面的进展会顺利一些。北外国际新闻的面试是用英语进行的,绝大多数考生也是学了很多年的英语专业的学生。但很多人张口的第一句问候,就让人听着那么别扭:
Goood afternoon, teacher.要知道teacher 是职业,而不是称谓,你可以叫我Professor,知道姓可以叫Mr.Qiao, 但最好不要叫teacher 或 Teacher Qiao, 正如,你可以叫我乔老师或乔教授,但一般不叫乔“教师”。因为教师是职业,老师(也可指职业)和教授是称谓一样。很多人从中小学起就受中式英语的影响,teacher Zhang,teacher Wang的叫,普通人这么用还可以理解,英语专业的学生也这么用,就说不过去了。
很多人会把英语说的很快,其实也不太好。既容易紧张,说得太快万一卡壳了,就囧大了。其实说话要快慢搭配,有节奏和条理。比如说到自己的姓名、院校和其他重要信息的时候,就需要放慢节奏。因为你对自己的情况很熟,说得快了别人却不一定能一下听得清记得住。今年的面试,我就好几次让考生再说一下名字和院校。
自我介绍的一些信息也值得取舍。有些人说完名字就说自己的年龄。除非你长得少年老成或有张娃娃脸,看上去的年龄和真实的年龄差距很大,或者你的年龄有什么值得特别说的故事,否则不说也罢。因为一般考生的年龄都是20多岁,老师对此没有特别的感觉,也不太想知道。从传播的效果来看,说年龄属于无效传播(即废话)。另外,现如今不谈年龄似乎是一种普遍的社交惯例。
需要注意的是,在说自己的大学的时候,最好提一下所在的城市。由于中国的行政区划、大学改名、教育扩招等方面的原因,很多大学在哪儿普通人并不清楚,比如河南大学、四川外院、中国地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鲁东大学、渤海大学等等,您知道在哪里吗?
面试一般没有固定的题,很多提问都是接着考生介绍的情况开始的。比如很多人说喜欢读书,那么我们就会很自然的问读过什么样的书、最喜欢那一本。很多人支支吾吾语焉不详的说不出个具体的书名,或者又改口说喜欢看杂志(让我想起了凤姐博览群书,经常阅读《故事会》和《知音》)。好几年都有学生说喜欢Charles Dickens的A Tale of Two Cities(《双城记》),我都很自然的问what are the two cities? 结果无一例外,没有一个学生能说出来。还有些考生大概是听过我的大课或听人说起过我的思想(仅是自我感觉良好的猜测),为了取悦我们,说喜欢看George Orwell 的 1984 和 Animal Farm,我再问具体的人物和情节时,却说不出来。
新闻需要了解地理、历史(到处走走、昨天的新闻就是今天的历史),有时也会问问这方面的常识题。好几年都有学生家在郑州或在那儿上学,我就问郑州为什么会有个二七塔,很多人答不出来。偶尔有人说因为塔在二七区,但追问二七到底是什么意思,要么说不上来,要么和其他历史事件扯到一起。也经常有武汉的考生,我会问在那里发生过什么重大事件成为
现代中国的开端(明年是它的100th anniversary,要带学生去 revisit and review)。很多学生要么不知道,要么把年代、事件、时间搞错。有些知道双十节的还不错,尽管会和双十二事变或其他历史事件混淆。估计现在的中学光学英语,或象我国台湾省一样,不开中国历史课了。
重大的时事也会涉及,但很多人都一知半解。所谓的金砖四国——Bric,到底指拿四国,答不全。去年哥本哈根峰会的主题是什么,描述半天就是说不出关键的 climate change 或 global warming 等key words。考生们旅途不便、兴趣不一,一两个时事不知道都可以理解,也无大碍,很多事老师还不了解呢。但连问三个都不知道,就说不过去。真不知道有些考生平时都关心什么?要不明年北外国新改考八卦新闻培养娱记?(这倒可以请何囧回来了,尽管他不是北外英语学院毕业的。)
问题没听懂、没听清、没听明白,都可以请老师重复或解释,不懂装懂还不如真不懂呢。也不要做Yes-person,不管老师说什么都附和。礼貌尊重是必要的,但我更喜欢个性鲜明、有自由精神和独立思想的学生。
学生的英语考察也是个重点,这是北外新闻的特点和就业优势。尽管本人的英语口语不如许多学生的,但好坏还是听出来的。今年面试几乎所有的学生,在用Although句型的时候,后面又用了but。也许是紧张,也许是Although后面说了很长的内容,忘了结构要求。此外单复数不分、人称混乱(she/he混用)、时态混搭,you know连连,让我非CN的耳膜暗皱眉头。还有一些考生英语乍一听非常流利,语音语调也很好,但套话多多,尽是一些 I think,in my opinion,as we all know,everything has two sides, on the one hand 的Cliche.你所说的每一句话当然都是 you think的,除非引用别人的,要不都是你的opinion;既然we all know,就说点我们不知道的;谁不知道everything has two sides,我们就想听你的on the other hand。
面试时曾经有学生做过行为秀,表演灌篮和武术;有学生坚持要站着回答问题;有人表演过英语歌曲;有人声泪俱下的倾诉;有人哆嗦的不能自持;有人考完后迟迟不愿离开.....我们都能理解,因为我们都是从这条路过来。但考试就是这样,我们喜欢也能接受个性多样的学生,但评判还是有相对统一的标准:
英语好(通顺、清楚、少错)、说话有条理、思想明锐、信息量大。其中英语好是最主要、最重要的。新闻传播方面的不会考的很多、很深,因为知道大家基本都是英语专业,只要英语好,新闻知识和实务考上以后再学也来得及。个性吗最好外向、主动点,但不会苛求。象熊猫一样稀少的男生尽量照顾点,但不会降低标准,否则就是对广大女生的不公平,因为她们更不容易。
最后也不要夸大自我介绍的影响。有些考生显然是专门做了准备,自我介绍声情并茂,非常动人。但随着问答的开始,却发现满不是那么回事。相反有些考生,开始有点紧张,自我介绍印象一般。但随着问答的继续,渐入佳境,表现最终让人满意的情况也有。不过,鉴于面试的时间一般都很短,Well begun is half done,第一印象的好坏仍然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