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绩广告”亟待提高公信力

时间:2019-05-13 05:34: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政绩广告”亟待提高公信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政绩广告”亟待提高公信力》。

第一篇:“政绩广告”亟待提高公信力

让群众评议政府作风,是政府接受群众监督的自觉行动。然而,江苏省一些机关单位最近在面临群众评议时却大打“政绩广告”,宣传本单位工作成绩如何、领导如何尽心尽力工作、职工如何努力等等。一家省级媒体的工作人员透露,自12月初以来,到这家媒体刊登“政绩广告”的厅局级单位“排起了队”,有一家单位甚至“高价买下了报纸头版的版面”。随手翻翻这张报纸,“政绩广告”的确不少。(《新京报》12月15日)

从某种意义上讲,政府机关做“政绩广告”的现象出现还是一件好事情。首先,它表明了政府机关在“行风评议”这种活动的推动下,从过去对民意的不关心、不重视转向“降尊纡贵”关注民意,能增强其对民负责的态度。其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评议的效果,因为一些参与评议的群众对有些政府机关并不熟悉,加之现今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并不完善,做一些真实的“政绩广告”能增强群众对政府机关的了解,作出更为准确的评价。

事实上,一些国家的政府机关也会在一些媒体上大做广告,宣传政府的形象,加强与民沟通。然而,为什么我们国家的一些政府机关做“政绩广告”,却招来群众的非议,怀疑其接受群众评议的诚意,网上也是质疑一片,以至于今年5月,3家国家级大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分别刊登公告,决定取消刊登形象广告。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在于“政绩广告”本身有问题,关键还在于现在的许多“政绩广告”存在造假的现象,缺乏公信力,这些政府机关的“政绩广告” 里宣传本单位时过度地吹捧自身成绩,有意拔高自己形象,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们从现实中看到的如果和广告中宣传的是完全二样,必须会对“政绩广告”公信力产生质疑,进而想到政府是在借助“政绩广告”粉饰太平、掩盖真相,并不想真心接受群众的评议。

“政绩广告”缺乏公信力,反映了一些政府机关平时不是努力工作、热情为民服务,严格约束权力的滥用,以创造良好的政绩,赢得群众的满意。而是指望在行风评议时,有意拔高事实,在媒体宣传上大力投资,通过花钱买广告,借助于“政绩广告”来蒙混过关,而一些媒体也在金钱的诱惑下,来者不拒,为这些机关脸上贴金。如此看来双赢的举动,如果被群众所识穿,带来的后果却是严重的。政府机关的公然撒谎,令群众对其产生不信任,进而对其行政行为是否可信产生质疑,危及存在的其合法性。媒体无视事实,放弃审查责任,甚至于为虎助虐的做法,让群众对媒体的公信力也产生怀疑,当然最终也就彻底否定“政绩广告”。

在笔者看来,我们在倒掉脏的洗澡水的时候,大可不必将澡盆的婴儿也倒去。我们可以允许政府机关做“政绩广告”,但同时也建立一种有效的约束机制,比如如果对政府机关做虚假“政绩广告”的,追究其负责人的行政责任,将政府机关是否会做虚假的“政绩广告”也列入行风评议的一项内容等等。对于刊登“政绩广告”的媒体,也要求其要加强审查广告中是否具有虚假现象,同时也要开辟一定版面,让群众来信对“政绩广告”是否虚假进行“挑刺”,让“政绩广告”接受群众的检验!

汇款与样报通联地址:江西省赣州市人民检察院 杨涛 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硕士邮编:341000

tao1991@tom.com

tao9928@tom.com

“政绩广告”亟待提高公信力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二篇:如何提高公信力

如何提高公信力?

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就是作为主体的社会组织﹑作为客体的公众和主体和客体连接起来的交流﹑沟通﹑劝说过程。三者在公关关系的静态存在和动态操作里浑然一体﹑密不可分。下面我将从公共关系主体的一个方面—政府公共关系出发来探讨一下“如何提高公信力?”这个问题。

政府公共关系是以各级政府为主体﹑以广大内外公众为客体的一种特殊的公共关系类型。政府公共关系活动是政府为了更好地管理社会事务﹑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塑造良好的形象,运用传播手段与社会公众建立﹑协调﹑改善关系的政府行为。在如何提高公信力方面我们要注意到政府公关的两点特殊性:1 构成要素性质特殊。公关主体具有层次性﹑权威性和唯一性,可分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公关客体的广泛性﹑复杂性﹑和相对性,可划分为外部公众﹑内部公众和辖区公众。政府手握着大量传播工具。2 公关目标人物特殊。政府公关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美誉度。

提高公信力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就是一个运用公共关系“对内协调求协调,对外交往求发展”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政府常态公关和政府危机公关两方面公信力的具体提升方法。

政府在日常状况下,应用公共关系的方式方法,开展宣传教育推广政策等塑造形象和引领社会的活动,统称为政府的常态公关。在这一情况下,我们可以从六个方面提升公信力:1 塑造政府形象。良好的形象是政府的无形资产和无价之宝,也是赢得公众信任和支持,有效开展各

项工作的重要条件。2 通过思想﹑观念﹑态度﹑情感﹑信息等方面的沟通交流,改善政府与内外公众的关系,营造有利于政府的内外环境。3 宣传意识形态,化解政府与公众的差距。政务公开机制﹑提升政府人员个人情况“透明度”让公众产生亲近感,扩大本人知名度,创造良好的群众基础。4 对内进行文化培养和制度建设,为内部员工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和氛围为公信力的提升提供支持;对外表现出善治,推行政策实施,提升施政水平,举行惠民活动展现为民服务,培养公民意识。5 关注舆论导向,运用好媒介工具,及时总结了解公众的态度和意见,以便进行政策调整和完善。6 以现有的“新闻发言人”制度为基础,内设精简高效的公关机构,将分散的公关职能汇集起来,有计划、有步骤地、积极主动地开展公关活动,适度分担主要领导的公关压力,提高政府的公关功效;提升公信力的提高功效。

政府危机公关就是化解危机,重塑形象的各种活动。在危机状态下,在大灾大难面前,公信力的重塑和提高的任务更显艰巨。我只想从那么纷繁扰乱的情况里一信访工作为例,围绕如何提高公信力谈一下看法。1 从实际问题入手,多措并举,开展公关。对症开方,包案下访,真情相助等具体措施切实解决问题。山东平度建立“便民利民信访”机制,伤残上访户张守平生活问题终于得到解决;浙江苍南开展“领导包案处理疑难信访专项活动”,一起八年未解的涉法涉诉上访案件画上句号。这些例子说明多措并举,能成功开展危机公关工作,无形中政府的公信力也得到了提升。2 采取听证会,强调公民参与。卫生部发布施行的《卫生信访工作办法》规定,信访人对信访事项的处理意见不服,有请求复

查﹑复核的权利;对重大﹑疑难﹑复杂信访事项,必要时可以举行听证会。《北京信访条例》也规定,重大疑难信访事项可举行听证。3 领导重视,建立责任机制。4 开通热线电话,便民利民。政治行风热线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的一种新的信访形式,群众只需打一个电话﹑发一封邮件,该热线就会把问题迅速反应到相关部门,并在承诺的时间内办结反馈给群众。截止目前,全国31个省市(区﹑市)和80%的地级市都都由纠风部门牵头建立了政风行风热线,国务院纠风办还在监察部国际互联网站开设“纠风之窗”,实现了与各地政风行风网站的互联沟通。

在不久的将来,政府公关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公共关系,必将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实现新形势下的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和服务职能到呢个方面发挥巨大而持久的推动作用。这对提高公信力这一个运用公共关系“对内协调求协调,对外交往求发展”过程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仍需要我们不懈怠地在实际中不断总结。才能切实做到政府良好形象的塑造,达到提升公信力的目标。

第三篇:如何提高网站公信力

如何提高网站公信力

版权信息:版权信息要明确,注意格式要正确,内容根据网站实际进行书写

保持更新:企业的动态报道、产品更新等要经常地维护,让客户常看更新

报价列表:提供服务的企业,要根据服务内容的不同,分层次、分级别给出有差别的报价

常见问题:将客户关心或者产品使用中常见的问题罗列出来,给出答案。注意别做成说明书

成功案例:列举已经成功举办的活动、与客户成功合作的案例,也可以列举一些网站曾经或正在服务的客户导航结构:结构要清楚。如在任何一个页面者可以返回首页,不要让访问者按“返回键”

访问速度:现在的宽带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已经不是瓶颈,千万不要让客户与搜索引擎感觉网站很慢风格一致:集团公司,总公司、各分公司之间网站设计风格要一致,有双语或者多语的网站区别不能太大服务流程:越透明越好,客户能放心

公司博客:发动公司员工来维护,客户也许更相信普通员工的真实感受

关于我们:要详细、真实,忌空、泛

产品适当:只放与企业产品相关联的广告,尤其是交换链接。记住企业网站不是靠给别人打广告来赢利的合作伙伴:合作伙伴的链接及合作方站内报道

客户案例:成功案例更能吸引客户注意力

联系方式:要详细、完整、多途径,最好能提供所在地地图指南,哪怕示意图也行

链接检查:绝对不要出现无效链接

免费咨询:提供400或800免费电话,彰显企业实力。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至少要有即时通迅工具或留言本用于沟通

企业新闻:报纸或其他媒体对企业的正面报道全文贴在网站上

网页配色:建议使用公司LOGO的主色调,可以加深客户印象,达到企业VI的形象统一

网页数量:充实的网页数量,企业站点至少50页以上

网站beian:获得ICP的beian许可

无错别字:错别字会引起客户错误的联想

隐私保护:对客户信息、网友信息要郑重声明给予保护

营业证明:公司的营业执照、行业执照、相关检验证书、质量保证书等能在网站查到

友情链接:和政府、行业知名网站或者相关产业的网站作链接,不作无关链接

域名续费:一次注意时间最好长一点,不要因为没有续费而导致域名失效

员工照片:把企业办公环境、宿舍、工作设施、员工活动集体照贴在网页上,以体现公司的实力和活力原创图片:最好请摄影师拍摄,至少要买专业图库,不要用那些网上到处流传的图片

专业名词:专业名词要用但不要用的太偏太滥,前提是不影响用户阅读,最好能进行通俗解释。

第四篇:加强干部作风 提高政府公信力

加强干部作风 提高政府公信力

对于如何治国理政,孔子曾经讲了三点:足食,足兵,得到百姓的信任。他的弟子问,如果不得已必须去掉一项,先去哪一项?孔子答:“去兵”。弟子又问,如果还必须去掉一项,去哪一项?孔子说:“去食。民无信不立。”孔子的回答,至今仍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政府公信力反映民主、服务、效率和法治的水准,是比“足食、足兵”更重要的力量。而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取决于每一名干部点点滴滴的的作风上。干部作风好,政府就有凝聚力、号召力和感召力,干部作风差,群众对政府的支持和信任就要打折扣。

我们党一直把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作为立身之本、执政之基、长治久安之道。远的有方志敏、焦裕禄、孔繁森等同志,近的的有杨善洲、张广秀等同志,无论职位高低,无论有名无名,他们都以自己过硬的政治作风、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诠释着党的优良作风,树立起时代的标竿,赢得群众的尊重和信赖。

广大干部要做到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增强“三个意识”。一是增强忧患意识 锐意开拓进取。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意识是一种清醒的预见意识和防范意识,是一种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这种意识源于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二是增强公仆意识 坚持权为民用。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公仆,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秉承的光荣传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首要问题。我们党全部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美好。三是增强节俭意识 始终艰苦奋斗。成由俭,败于奢,这是一条深刻的历史经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传家宝。无论条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个优良传统都丢不得。

第五篇:提高政府公信力方法

大力提高政府公信力(本周话题)

《 人民日报 》(2011年07月15日 07 版)

编者的话

提高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建设中的一个重大课题,不仅关系政府工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而且涉及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我们党和政府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政府公信力问题。“十二五”规划纲要再次强调要提高政府公信力,并将其作为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政府公信力指的是什么?为何如此重要?怎样才能提高政府公信力?本期“本周话题”的3篇文章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把握提高政府公信力的着力点

南开大学教授 朱光磊

一个政府要保证稳健运行并让公众满意,取得公众信任至关重要。政府公信力,就是政府取得公众信任的能力。如何面对公众对政府公信力的多样化评价,是各国政府普遍面临的问题。我国也把政府公信力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就提出了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问题,党的十七大又明确强调“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的要求,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更是把提高政府公信力作为转变政府职能和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落脚点。这充分说明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政府公信力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涉及的问题很多,目前可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增强制度创新的自觉性,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制度建设对政府公信力具有根本性影响。制度法源明晰、构架合理,衍生的行政体制、工作程序才有说服力,政府才有公信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连续上了几个大台阶,社会结构也随之发生巨大变迁,但制

度创新总体而言相对滞后。这是影响我国政府公信力的重要因素。增强制度创新的自觉性,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特别要处理好政府与人大两院、与社会组织的关系。首先,人大工作要适时“前移”。现在,在重大事项决定、预算、监督等方面,人大发挥更大作用的条件已经比较成熟,让人大工作适时“前移”,可以分散行政方面的压力。其次,法院、检察院工作要适度“后移”。遵循司法工作自身的规律,不宜鼓励法院、检察院过早介入经济活动,以防止公信力问题复杂化。最后,鼓励社会组织“上位”。社会组织的积极作为可以分担一些政府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情,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公信力。应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变政府的“单边主义”为“双向互动”,建设服务型政府。所谓政府的“单边主义”,就是一切由政府说了算,很少让其他主体参与到政府工作中来。这很容易导致政府的一些决策偏离公众利益,也容易导致政府工作缺乏连续性、随意性强、工作人员态度粗暴等,从而损害政府公信力。事实上,取得公众信任的公共政策、政府行为等应该是政府与公众“双向互动”的结果,尤其是在制定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政策时必须提高公众参与度,听取公众意见。提高政府公信力,政府应该变“单边主义”为“双向互动”,建设服务型政府。在许多时候、许多情况下,政府更多的应该是以议程设定者、重要参与者和促成公共问题解决的中间人身份发挥作用,而不应在“单边主义”思维指导下以“单边行动”方式面对社会和公众。政府大包大揽的方式既不合理,也会让政府力不从心,因为政府行为也是有成本的,当政府需要“经营”、管理和服务的内容在数量和投入上超过合理边界时,必然导致政府的低效率,损害政府公信力。当然,变政府的“单边主义”为“双向互动”,并不是要淡化政府的作用,而是要合理配置政府职责,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建设服务型政府。这是政府面对社会急剧变迁的能动适应。

改善政府工作流程,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这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经常性任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不可能一步到位,但政府工作流程的改善则是每时每刻都

可以做的。政府工作流程的改善也是影响公众对政府服务水平评价的一个关键因素,对于提高政府公信力具有重要作用。过去,我们对这个问题注意不够,政府运作的线条“太粗”,对工作流程的研究和设计不充分,总觉得形式问题无所谓。比如,关于办公区域划分的研究基本上是空白。现在看来,县级政府各部门集中办公、统一报账,对于提高效率、强化规范、节约经费、改善政府形象是有积极作用的。又如,我国政府的纵向层次与横向构成都不可能太少,怎么处理这种关系?议事协调机构应如何工作?区域合作和部门协调为什么很难?“条块矛盾”为什么解决不了?这些主要都不是体制问题,而是过程性问题、工作流程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的阶段,政府管理粗放的痼疾正日益暴露。我们应主动实践新的东西,在这方面尽快完善。这对提高政府公信力会大有帮助。

适应时代要求,讲究政府管理艺术。政府管理是一门艺术,需要更高的智商和情商,而不仅仅是时间和体力的消耗。比如,当前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相比以前都有了质的提升,但政务信息的传播在技术上和策略上都没有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许多地方还是重宣传轻沟通、重发稿量轻传播力。再如,一些政府部门在统计、政策分析工作中搞“部门主义”,对诸如农民工数量、干部(含公务员)规模、民营经济规模、财经现象解读等,各部门在概念、口径、重点、视角上都不尽一致,这就难免导致公众对“官方信息”的怀疑,损害政府的公信力。还有,施政目标是政府交给老百姓衡量自己的尺子,要注意目标适当,避免提不切实际的目标和简单化的口号。否则,往往会适得其反。总之,一定要讲究政府管理的艺术,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充分的透明度,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提高政府公信力

山东大学教授 王韶兴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通过行政行为赢得公众信任的能力,它从本质上展示着国家与公众的关系。政府公信力直接体现政府工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显示政府对社会公众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急剧转型、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并日渐凸显的关键阶段,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提高政府公信力,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应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努力提高政府公信力,以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

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全面提高政府公信力创造根本前提。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决定政府的行政能力,直接影响政府公信力。因此,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根本在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确立执政理念、明确执政任务、夯实执政基础、确定执政方略、健全执政体制、选择执政方式、培育执政资源以及优化执政环境等诸多内容。基于提高政府公信力的现实需要,突出以下几点很重要。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坚持人民创造历史的根本观点,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奠定思想基础;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价值指向;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实践要求,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实现机制。二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在正确把握社会主义社会政党政治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和自觉遵循党的建设规律,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三是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以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为目标要求,理顺党政关系,优化权力结构,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全面提高政府公信力提供必要条件。政府职能是政府活动的逻辑起点。政府职能定位科学与否,是政府是否具有公信力的关键所在。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急剧转型的背景下,转变政府职能是全面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必要条件。一要牢固树立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目标。社会本位、权能有限、廉洁高效、依法行政,是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特征;

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是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职能;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是服务型政府的价值指向。二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完善决策体制和决策机制,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等。三要坚持政府职能法定原则。政府职能的法定性是现代行政的基本要求,是政府公信力的基本保证。坚持政府职能的法定原则,就是要依法界定和科学规范政府职能,防止政府职能转变中的随意性。四要培育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桥梁作用和协调作用,有利于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和降低行政管理成本。

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为全面提高政府公信力提供有力保障。法治政府是指以国家宪法和法律作为政府活动的总规范,国家宪法和法律对行政权力实行全面规制的政府治理模式。法治政府是政府赢得公信力的基本前提。一是强化依法行政意识。通过不断强化法律和制度信仰,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养成依法行政习惯,增强根据法律精神、运用法治思维、通过法律手段处理行政事务的能力。二是推进行政法制建设。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加强行政立法,健全行政责任体系,强化行政法律责任机制。三是严格遵守法定权限和程序。完善公众参与政府立法的制度和机制,保证人民群众的意见得到充分表达、合理诉求和合法利益得以充分体现。

加强行政道德建设,为全面提高政府公信力奠定坚实基础。行政道德作为一种政治道德,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活动中形成并应遵循的道德准则的总和。它渗透在国家治理与公共行政的各个方面,体现于行政工作的整个过程之中。行政道德与政府公信力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行政道德建设是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基础性建设。一是增强自律意识,使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树立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至上的理念,增强荣誉感和使命感,为提高政府公信力创造良好的思想文化条件。二是加强公共监督,通过公众舆论压力促使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遵循行政道德。三是实现行政道德法律化,即将那些需要借助于法律强制力来维系的行政道德规范转化为行政法律规范,并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与运行机制。

公信力:政府的立身之本

北京大学教授 燕继荣

政府是行使公共权力、从事公共管理的专业部门,它的一切行为都要以公众信任为基础和前提。提升政府公信力,既是加快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步伐的客观需要,也是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途径。

信任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信任,是指对他人的言说、承诺和行为预期持相信的态度,是人与人之间互动的结果,是一方给予另一方的信赖。信任历来为人们所重视。从经济学角度看,信任是所有交易的前提,没有信任就难以发生交易,难以形成市场。经济学家认为,信任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因为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基于社会分工的发展。如果没有信任,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就不可能实现。从社会学角度看,信任是社会的粘合剂,信任的水平反映社会凝聚力的程度。社会成员之间缺乏信任,诚实合作的行为预期将大为降低。从政治学角度看,信任是社会合作的基础。没有信任,人与人之间、群体之间、组织之间、国家之间就不会有共识,社会冲突就会接连不断,和平也难以实现。根据来源的不同,信任可区分为基于认同的信任、基于制度的信任和基于信誉的信任三种类型;根据对象的不同,信任可区分为对个人的信任、对组织的信任和对政府的信任三种类型。无论哪种类型的信任,对于社会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对现代社会管理而言,其成效如何主要取决于社会成员、社会组织与政府之间的合作情况。如果合作主体之间缺乏信任,合作便难以达成;即便能达成合作,也要付出高昂代价。

公信力是政府的立身之本。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公信力是政府的立身之本。一般而言,政府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在暴力基础上的强制力;二是因公众信任而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和支配力,包括权力与非权力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支配力等。政府获得公众信任、拥护和支持的能力越强,公信力就越高,其基于非强制力之上的执行力也就越强。因此,公信力从来都是衡量一个政府执行力的首要指标。只有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才能有效减少社会治理成本,优化社会管理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提高政府公信力是转变政府职能和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落脚点。政府公信力主要涉及两个主体之间的关系:一是从事公共管理的政府,二是对政府活动予以评判的社会公众。从政府角度讲,公信力是政府赢得社会公众信任的一种能力,反映了政府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从社会公众角度看,政府公信力是社会成员对政府的信任程度,这种信任依赖于政府所拥有的信用资源。在实际生活中,政府不仅以其政策和行为的公共性而树立社会公众对自身的信任,而且以公共认同、公共制度和公共规则等的提供者和守护者的身份获得社会公众的普遍信任。政府在这两个方面表现得如何,都直接影响政府公信力。

提高政府公信力是一项系统工程。考量政府公信力的指标和要素众多,具体来看主要包括意识形态是否具有感召力,政府制度及公共政策是否公平合理,政府领导力和执行力是否强大,政府及其公务人员的正面形象是否鲜明等。当前,着眼于提高政府公信力,需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建设“信用政府”。信任以信用为前提和基础,信任的流失与信用的匮乏直接相关。政府应坚持依法行政,切实兑现各项承诺,将“信用政府”建设寓于每项政策的落实过程中。二是提高政府“纯度”。政府公信力的提高与政府的“纯度”息息相关。这里所谓的“纯度”,既包括政府行政动机的公共性,也包括政府行政过程的公正性、透明性和政府信息的公开性。因此,恪守政府公共性,本着“公共事务公共治理”的原则,不断提高政府的“纯度”,就成为政府公信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再次,做到既“相信自己”又“相信他人”。政府公信力是一种互动的结果,反映的是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合作关系和合作程度。它像人

与人之间的信任一样,可以分解为“相信自己”与“相信他人”两个方面。“相信自己”,要求政府及其公务人员必须具有自信心,保持独立,勇于担当,甘愿承担责任,并做到开放、公开、透明。“相信他人”,要求政府及其公务人员从思想上真正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在促进社会繁荣进步、追求和谐幸福生活中的主体作用。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权力下放,守住政府权力的边界;才能尊重公众权利和尊严,善于平等交流、协商合作。

下载“政绩广告”亟待提高公信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政绩广告”亟待提高公信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浅谈如何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摘要:政府公信力体现了政府的信用能力, 反映了公民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公信政府是拥有较强公信力, 为公众所普便信任的政府。本文分析了我国现阶段......

    浅议如何提高检察机关的公信力

    浅议如何提高检察机关的公信力 清水县人民检察院公诉科 刘金保 摘要:检察机关如何通过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来建设检察公信力,是新时期对检察工作的新要求,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浅谈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范文大全)

    浅谈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诸镇康 吴江市土地学会 邮编215200 论文摘要:本文粗浅对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进行论述,从解放思想重塑执政理念入手,加强法制建设,提高效能,完善制度的......

    关于如何提高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

    关于如何提高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依赖于社会成员对普遍性的行为规范和网络的认可而赋予的信任,并由此形成的社会秩序。政府作为一个为社会成员提供普遍服务......

    浅谈如何提高交警执法公信力

    浅谈如何提高交警执法公信力 ——由“西安交警殴打维权者被拘10日”事件引发的思考 事件回放: 2012年7月6日,从河南驻马店路过西安的货车司机惠师傅,经过长安区子午收费站时,因......

    如何提高政府的公信力(范文模版)

    如何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公信力是政府能否取信于民的一项客观标准,也是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信任的基础在于了解,一方面要使政府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另一方面要求各级党政干部......

    加强行政管理提高政府公信力

    加强行政管理提高政府公信力 1 行政“文明”——加强行政法制化建设 政府讲不讲诚信,有没有公信力,一条重要标准就是看政府能不能严格执法,依法办事。各级政府及部门必须带头维......

    如何提高政府公信力问题的探讨

    如何提高政府公信力问题的探讨 (一)、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性 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它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