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转发市财政局等部门关于龙岩市红十字城乡困难居民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行办法的通知
转发市财政局等部门关于龙岩市红十字城乡困难居民重
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行办法的通知
龙政办〔2011〕17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
为更好地服务和保障民生,减轻城乡困难居民重特大疾病医疗费用个人负担重的问题,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省财政厅等部门关于福建省红十字城乡困难居民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行办法的通知》(闽政办〔2011〕77号)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在开展省级大病医疗救助工作的基础上,拓展我市医疗救助工作,现将市财政局、卫生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民政局、红十字会制定的《龙岩市红十字城乡困难居民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行办法》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各县(市、区)政府要参照本实施办法,研究制定本地城乡困难居民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办法。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一一年七月十二日
龙岩市红十字城乡困难居民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行办法
市财政局市卫生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市民政局市红十字会
(二○一一年六月)
第一条目的和意义
为了更好地服务和保障民生,减轻城乡困难居民重特大疾病医疗费用个人负担,发挥红十字组织在政府人道救助工作领域的助手作用,推进社会救助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福建省红十字会条例》、《福建省2010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政文〔2010〕50号)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等部门关于福建省红十字城乡困难居民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行办法的通知》(闽政办〔2011〕77号)精神,在政府统一领导下,设立龙岩市红十字城乡困难居民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基金(以下简称“大病救助基金”)。
第二条基金管理
市红十字会负责市级“大病救助基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县(市、区)红十字会负责本级“大病救助基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鼓励县(市、区)级“大病救助基金”根据当地困难群众需要,扩展救助病种与救助水平。
第三条基金来源
(一)政府资助(市级财政每年筹集200万元人民币资助市级“大病救助基金”);
(二)社会各界捐赠;
(三)专项筹资活动及合作项目筹集的资金;
(四)救助资金利息与增值收益;
(五)其他收入。
凡已取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各级红十字会接受的所有捐款,均开具省级财政部门监制的《福建省公益事业接受捐赠统一收据》,捐赠人可据此享受“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时准予全额扣除”的优惠政策,并按《龙岩市红十字会人道救助事业表彰暂行办法》予以表彰。
接受非货币形式捐赠,除捐赠人指定用途外,可以将捐赠物品义卖,所得款项汇入“大病救助基金”专户。
为“大病救助基金”捐款100万元以上的捐款单位或个人,如有要求,可在基金名下冠以捐赠人指定名称的“子基金”,并享有与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基金管理部门共同管理与使用该“子基金”的权利。
每年的5月8日定为“大病救助基金”宣传募捐活动日,引导社会资金参与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公益活动,以扩大基金规模。
第四条救助原则
(一)量入为出,雪中送炭;
(二)重病救治,扶危济困;
(三)分级共担,多方援助;
(四)公开公正,便捷利民。
“大病救助基金”按照同等条件依申请的顺序受理,量入为出、有限救助,原则上每年度的救助金发放总额不透支。
紧急救助需要或符合条件的特殊救助对象,住院期间发生缴费困难,可申请预支住院费,原则上预支款不超过住院总费用的25%,由“大病救助基金”直接拨至收治的定点医院。
第五条救助对象
我市重点优抚对象(含革命五老人员)、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重度残疾人、低收入家庭;其他特殊困难家庭及需要紧急医疗救助的重特大疾病患者。
上述低收入家庭,指家庭成员人均收入在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两倍以内(含两倍);其他特殊困难家庭,指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患重特大疾病等造成生活特别困难的家庭。
第六条救助病种
现阶段主要救助以下病种。市红十字会可根据“大病救助基金”筹措情况,确定和调整救助病种。
(一)恶性肿瘤;
(二)急性白血病;
(三)尿毒症(含尿毒症门诊透析治疗);
(四)先天性心脏病;
(五)再生障碍性贫血。
第七条救助标准
对救助对象因患上述疾病住院治疗而产生的大额医疗费用,扣除现行医疗保障制度及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报销和接受其他社会救助部分后,所余的由个人负担费用在1~3万元(不含3万元,3万元以上由省级救助补偿)的,确实自付困难需要救助者,由“大病救助基金”给予50%的救助。城乡低保对象和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救助补偿比例在此基础上再增加10%。原则上每人每年救助总额不超过5万元。
医疗保障制度及补充医疗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医疗救助、重点优抚对象和革命“五老”人员医疗补助补偿(包括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等。
第八条优惠减免
救助对象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期间,院方应对其免收挂号,住院床位费、护理费减收50%;大型设备检查费(核磁共振、CT、心电图、脑电图、彩超)、手术费减收20%;如因急诊住院,定点医疗机构应开通绿色通道,先行予以收治。
第九条申请发放
(一)救助对象向户籍所在地的县(市、区)红十字会提出救助申请,填写《龙岩市红十字城乡困难居民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基金申请表》,并提供当地民政部门出具的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等证明、医疗机构的疾病诊断与费用资料、城镇医保及新农合等报销情况。
(二)县(市、区)红十字会对申请人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核。在2个工作日内将符合条件的材料报送市红十字会。不符合申请条件的,需告知理由并向申请人做好解释工作。
(三)市红十字会对县(市、区)红十字会上报的救助资料进行复核评审,确定救助名单和救助金额,并在确定后1个工作日内将救助资金直接汇入定点治疗医院或受助人指定的账户。同时通过网站进行公告接受社
会各界的监督,并告知受助人所在县(市、区)红十字会。
第十条监督检查
申请人必须如实填写《申请表》和提供真实的相关材料,有关部门应严格、认真审核。发现弄虚作假,骗取“大病救助基金”行为,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已发放的救助资金予以追回。
县(市、区)红十字会对受助人进行不定期的回访,跟踪了解受助人治疗及救助资金使用情况。
市红十字会建立健全救助工作核查和追索、透明公开制度,确保救助资金使用安全、合理,并按季度向社会公布救助情况和基金运转情况。红十字会“大病救助基金”应设立专户或专账,加强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并接受财政、审计、监察、媒体和社会的审计、监督。
市级成立红十字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基金监督委员会,由市纪检、监察、财政、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卫生等部门人员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医学专家、捐赠人、媒体人士等组成,重点对受助对象条件审核把关、救助金发放与使用,定点医院的优惠政策、合理用药、费用凭证等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严肃查处,追回救助资金,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市红十字会每年向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报送年度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开展情况及基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第十一条附则
市红十字会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各县(市、区)红十字会参照本办法制定本级红十字城乡困难居民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办法。
本办法由市红十字会商市有关部门负责解释。
本办法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关闭本窗口|
第二篇:我省红十字城乡困难居民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
红十字城乡困难居民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起付线降低至1.5万元――起付时间提前至今年1月1日
时间:2011-8-18信息来源:
据悉,为使更多患有大病的困难群众得到救助,我省红十字城乡困难居民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起付线将从3万元大幅调低至1.5万元,救助覆盖的起算时间范围从今年5月1日提前至1月1日。
福建省红十字城乡困难居民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简称大病救助)作为现行医保制度的补充,是省委、省政府2011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内容之一,于今年5月1日启动实施以来,受到了城乡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解决了许多困难群众的燃眉之急和沉重负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该“大病救助基金”主要面向六大救助群体:我省重点优抚对象(含革命五老人员)、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重度残疾人、低收入家庭,以及其他特殊困难家庭及需要紧急医疗救助的重特大疾病患者。主要救助的病种为所有恶性肿瘤、急性白血病、尿毒症、先天性心脏病、再生障碍性贫血。
考虑到大病患者特别是低保困难家庭面对高额医疗费用一般难以承受或望而却步,为了确保他们及时接受医疗并减轻其家庭实际负担,更好地把实事办好办实,进一步发挥爱心公益平台凝聚社会资源、保护生命健康的作用,省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大病救助实施工作,并决定适当调整起付线和起付时间,原定3万元的大病救助起付线从即日起降低至1.5万元,起付时间由原定的2011年5月1日提前至2011年1月1日,原有的救助对象、救助病种、申请审批程序均保持不变。
附:
福建省红十字城乡困难居民重特大疾病
医疗救助基金相关资料
一、“大病救助基金”来源
1、政府资助;
2、社会各界捐赠;
3、专项筹资活动及合作项目募集的资金;
4、救助资金利息与增值收益;
5、其他收入。
二、“大病救助基金”的救助对象
1、重点优抚对象(含革命“五老”人员);
2、城乡低保对象;
3、农村“五保”供养对象;
4、重度残疾人;
5、低收入家庭;
6、其他特殊困难家庭及需要紧急医疗救助的人员。
三、“大病救助基金”的救助病种
1、恶性肿瘤;
2、急性白血病;
3、尿毒症;
4、先天性心脏病;
5、再生障碍性贫血。
四、“大病救助基金”的救助标准
救助对象因患上述疾病住院治疗(尿毒症患者含门诊透析治疗)而产生的大额医疗费用,扣除现行医疗保障制度及补充医疗保险报销和其他社会救助后,所余的个人负担费用(含目录内药品诊疗及抢救时使用无法替代的目录外药品费用)≥1.5万元,确实自付困难需要救助者,由“大病救助基金”给予一定比例的救助。
1、自付费用在1.5-5万元(含1.5万元)的,补偿50% ;
2、自付费用在5-10万元(含5万元)的,补偿60%;
3、自付费用在10万元以上的,补偿70%。
城乡低保对象和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救助补偿比例在此基础上再增加10%,原则上每人每年救助总额不超过20万元。
五、“大病救助基金”的申请发放
救助对象向户籍所在地的县(市、区)红十字会提出救助申请,填写《福建省红十字城乡困难居民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基金申请表》,并提供当地民政部门出具的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等证明、医疗机构的疾病诊断与费用资料、城镇医保及新农合等报销情况;县(市、区)红十字会对申请人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核后报送设区市红十字会复核;设区市红十字会对申请人材料进行复核汇总后报送省红十字会;省红十字会对设区市上报的救助资料进行复核评审,符合条件的确定救助名单和救助金额,评审结果通过省红十字会门户网站公示三天无异议后,将救助金直接汇入救助对象的银行账户,并告知设区市、县级红十字会。
六、“大病救助基金”申请时需提供的证明材料
1、身份证明。由本人提出申请的,需提供本人身份证或户口簿的原件及复印件;如由他人代办申请手续的,需提供申请人及代办人身份证或户口簿的原件及复印件,以及户籍所在地村或社区、所在单位出具的申请人与代办人关系证明。
2、家庭困难情况证明。重点优抚对象(含革命五老人员)、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
保”供养对象提供由民政部门核发且经过年审的证件及复印件;重度残疾人提供由残联核发且经过年审的证件及复印件;低收入家庭由民政部门认定并出具证明;特殊困难家庭提供由户籍所在地村或社区、所在单位出具并经乡镇、街道民政办审核的证明。
3、疾病及费用证明。参加新农合或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的申请人,提供由新农合或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机构出具的参保人员住院费用结算单、医疗机构出具的出院小结及住院发票复印件、民政部门医疗救助情况等。
未参加新农合或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等其他医疗保险的申请人,提供由医疗机构出具的疾病诊断书、出院小结及住院发票、住院费用汇总清单、民政部门医疗救助情况,并提供未参加新农合或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等其他医疗保险的证明。
申请人接受社会救助的情况,由申请人在申请表中如实填写,并提供由户籍所在地村或社区、所在单位出具的证明。
4、受助对象本人姓名的银行卡号或存折号(含账户名、开户行)。
以上资料中的证件原件在县(市、区)红十字会当场审核后退还申请人,复印件加盖红十字会公章后连同其他证明材料收留作为附件与《申请表》一同报送。已接收的申请资料均不退还。
第三篇:广州市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行办法
广州市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行办法
撰写时间:2012-09-07来源:宣传和政策法规处 浏览量: 次
关于印发《广州市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行办法》的通知
文
统一编号 GZ0320120113
号
发布机关 广州市民政局,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广州市财政局,广州市卫生局
实施
发文日期 2012-08-31
日期 穗民〔2012〕262号 文件类型 市民政局 2012-09-01 失效日期 2015-08-
31各区(县级市)民政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卫生局,市直各有关单位:
《广州市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行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市民政局反映。
二○一二年八月二十三日
广州市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完善本市医疗救助体系,解决患重特大疾病居民医疗难问题,根据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关于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点工作的意见》(民发〔2012〕21号)和本市有关医疗救助的政策精神,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具有本市户籍、经《广州市医疗救助试行办法》有关规定救助,其医疗救助金额达到或超过最高限额,需继续住院或治疗特定门诊项目的居民,可申请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
第三条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遵循以下原则:
(一)政府主导、社会(慈善)力量参与;
(二)公平公正、以人为本;
(三)救助水平与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四)及时高效。
第四条广州市民政局主管本市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
作,负责制订相关政策和工作制度并组织实施。
广州市医疗救助服务中心负责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
作的审核、审批、医疗费用核算、处理群众医疗救助投诉等工作。
各区(县级市)民政局负责本辖区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的申请、调查、核实、上报等工作。
第五条 市、区(县级市)社会保障、卫生、财政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实施本办法。
第六条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的起止点与救助对象
参加的社会医疗保险保持一致。
第二章 救助申请和审批
第七条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申请人应如实填写《广州市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申请表》,携带以下材料,向市医疗救
助服务中心提出申请:
(一)由重特大疾病协议医疗机构(下称协议医疗机构)和户口所在区(县级市)民政局加具意见的《广州市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申请表》(一式三份);
(二)申请人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
(三)协议医疗机构出具的疾病诊断证明原件及复印
件;
(四)其他需要提供的资料。
第八条市医疗救助服务中心在收到申请材料后,在3个
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材料的审批,并通知申请人。
第九条申请人凭已批准的《广州市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申请表》到协议医疗机构就医。
第三章 救助标准
第十条救助对象应在协议医疗机构治疗,其医疗费用按以下方式分担:
救助对象个人负担的基本医疗费用(包括起付标准及以下的费用、基本医疗费用共付段中应由个人按比例负担的费用)按分段报销的方式,在5万元(含5万元)以下的,由医疗救助金负担50%;在5万-10万元(含10万元)的,由医疗救助金负担60%;在10万元以上的,由医疗救助金负担70%;未成年人(18周岁以下)、老年人(男60周岁、女55周岁或以上)医疗救助金负担比例相应增加10%;城镇“三无”人员、农村五保对象,由救助金负担100%。
第十一条救助对象在医疗救助每人累计的重特大
疾病医疗救助最高限额为10万元。
第四章 救助金的筹集和管理
第十二条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金的筹集由以下途径解决:
(一)广州市医疗救助金;
(二)社会筹集的用于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的资金。
第十三条救助金必须全部用于医疗救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挪用。救助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等情况,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第五章 就医管理
第十四条救助对象按其参加的社会医疗保险有关规定就医。
第十五条协议医疗机构凭市医疗救助服务中心批复的《广州市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申请表》,核定救助对象身份,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给予救助对象医疗费用优惠减免。
第十六条救助对象达到出院条件而无正当理由拒绝出院的,自收到医疗机构的出院通知起,所发生的医疗费用由救助对象个人负担。协议医疗机构应及时将情况书面报市医疗救助服务中心。区(县级市)民政部门、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应协助市医疗救助服务中心做好救助对象的工作,对拒不接受处理的,民政部门暂停其医疗救助。
第六章救助费用结算和支付
第十七条救助对象在协议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医疗费
用,在享受社会医疗保险待遇后,应由医疗救助金支付的费用部分,由协议医疗机构先予记账,其余部分由救助对象支付。
第十八条协议医疗机构每月10日前汇总上月救助对象
就医记账结算情况,按规定格式填写《广州市重特大疾病住院月结算申报汇总表》、《广州市重特大疾病住院月结算申报明细表》、《广州市重特大疾病门特月结算申报汇总表》、《广州市重特大疾病门特月结算申报明细表》,汇同广州市社会保险医疗费用结算单(无结算单的由协议医疗机构提供人工模拟核算单和费用清单)、《广州市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申请表》,报送市医疗救助服务中心。
第十九条市医疗救助服务中心对协议医疗机构报送的申报资料进行审核结算,并按规定格式制作《广州市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金拨付汇总表》报送市财政部门。
第二十条市财政部门对市医疗救助服务中心报来的《广州市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金拨付汇总表》进行审核后,以直接支付的方式,向各有关协议医疗机构拨付救助金。市医疗救助服务中心应及时将医疗救助金核拨情况反馈给各区(县级市)民政局。
第二十一条协议医疗机构收到救助金后应及时将收费票据送交市医疗救助服务中心存档。
第二十二条救助对象因治疗需要等特殊情况在其他医疗机构诊治疾病时,应及时按本办法第七条规定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对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医疗费用按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执行,以零星报销方式实施。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三条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制定医疗救助商业保险办法,作为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的补充。
第二十四条协议医疗机构是指市民政局和市卫生局联
合确定的负责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的医疗机构。
第二十五条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的信访、投诉,由市医疗救助服务中心和区(县级市)民政局医疗救助工作部门按有关规定依法处理。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自2012年9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有效期届满或政策法规依据变化的,根据实施情况依法评估修订。
信息公开选项:主动公开
广州市民政局办公室2012 年8月31日印发
第四篇:广州市城乡居民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行办法(2012)
广州市城乡居民重特大疾病
医疗救助试行办法
(2012)
第一条 为完善本市医疗救助体系,解决患重特大疾病城乡居民医疗救助问题,根据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关于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点工作的意见‣(民发„2012‟21号)和广州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城乡居民医疗救助试行办法‡的通知‣(穗府办„2012‟ 号),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具有本市户籍、经•广州市城乡居民医疗救助试行办法‣有关规定救助,其医疗救助金额达到或超过最高限额,需继续住院或治疗特定门诊项目疾病的城乡居民,可申请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
第三条 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遵循以下原则:
(一)政府主导、社会(慈善)力量参与;
(二)公平公正、以人为本;
(三)救助水平与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四)及时高效。
第四条 广州市民政局主管本市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负责制订相关政策和工作制度并组织实施。
广州市医疗救助服务中心负责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的审核、审批、医疗费用核算、处理群众医疗救助投诉等工作。
各区(县级市)民政局负责本辖区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的申请、调查、核实、上报等工作。
第五条 市、区(县级市)社会保障、卫生、财政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实施本办法。
第六条 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的起止点与救助对象参加的城乡社会医疗保险保持一致。
第二章 救助申请和审批
第七条 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申请人应如实填写•广州市城乡居民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申请表‣,携带以下材料,向市医疗救助服务中心提出申请:
(一)由重特大疾病协议医疗机构(下称协议医疗机构)和户口所在区(县级市)民政局加具意见的•广州市城乡居民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申请表‣(一式三份);
(二)申请人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
(三)协议医疗机构出具的疾病诊断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四)其他需要提供的资料。
第八条 市医疗救助服务中心在收到申请材料后,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材料的审批,并通知申请人。
第九条 申请人凭已批准的•广州市城乡居民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申请表‣到协议医疗机构就医。
第三章 救助标准
第十条 救助对象应在协议医疗机构治疗,其医疗费用按以下方式分担:
救助对象个人负担的基本医疗费用(包括起付标准及以
下的费用、基本医疗费用共付段中应由个人按比例支付的费用)按分段报销的方式,在5万元(含5万元)以下的,由医疗救助金负担50%;在5万-10万元(含10万元)的,由医疗救助金负担60%;在10万元以上的,由医疗救助金负担70%;未成年人(18周岁以下)、老年人(男60周岁、女55周岁或以上)医疗救助金负担比例相应增加10%;城镇“三无”人员、农村五保对象,由救助金负担100%。
第十一条 救助对象在医疗救助每人累计的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最高限额为10万元。
第五篇:上县城乡困难居民大病医疗救助办法
汶上县城乡困难居民大病医疗救助办法
实 施 细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完善城乡困难居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提高大病医疗救助水平,逐步解决城乡困难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和医疗难问题,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和《济宁市城乡困难居民大病救助办法(试行)》,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所称城乡困难居民大病医疗救助,是指对患有重大疾病并造成医疗和家庭生活困难的城乡居民,给予限额资金救助,享受医疗优惠政策;对特殊城市低保对象、农村低保对象和农村五保对象给予医前救助、并资助其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一种新型社会救助制度。
第三条 城乡困难居民大病医疗救助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县政府建立城乡困难居民大病医疗救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协调城乡困难居民大病医疗救助工作重大事项,检查大病医疗救助工作的落实情况。
第四条 县政府民政部门负责全县城乡困难居民大病医疗救助工作的组织实施、综合协调和日常管理。
乡(镇)人民政府具体负责城乡困难居民申请大病医疗救助的审核工作。
村(居)民委员会受乡(镇)人民政府委托,负责城乡困难居民大病医疗救助的申请受理、调查、初审、公示、上报等工作。
县属各企业受县民政部门委托,负责城乡困难居民大病医疗救助的申请受理、调查、初审、公示、上报等工作,企业主管部门负责城乡困难居民申请大病医疗救助的审核工作。
财政、卫生、劳动和社会保障、审计、监察、工会、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城乡困难居民大病医疗救助有关工作。
第五条 实施城乡困难居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应遵循下列原则:(一)政府救助、个人负担、政策优惠和社会帮扶相结合;(二)大病医疗救助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三)大病医疗救助制度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其他医疗保险制度相结合;
(四)救助大病医疗困难居民;(五)应救尽救,分类救助;(六)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七)公开、公平、公正。
第六条 县政府对在城乡困难居民大病医疗救助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救助对象
第七条 凡具有本县常住户口,患有本细则规定病种,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城乡居民,均可申请大病医疗救助:
(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以下简称城市低保对象)、持有《汶上县特困职工证》的特困职工(以下简称特困职工);
(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以下简称农村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
(三)按照有关规定报销、减免、补助有关医疗费用后,个人实际负担的本住院医疗费用超过家庭年总收入,造成生活困难的居民。
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大病医疗救助范围:(一)未经定点医院批准,在非定点医院住院治疗发生 的医疗费用;
(二)在山东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规定的诊疗项目目录、药品目录、医疗服务设施目录以外发生的医疗费用;(三)不能提供定点医院的诊断病历、诊断证明、住院凭证,以及应提供而不提供有关医疗费用报销、减免、补助凭证的;
(四)隔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五)门诊治疗发生的医疗费用;(六)因赌博、吸毒、打架斗殴、自杀自残、交通肇事等不属于本细则规定救助范围发生的医疗费用;(七)县政府确定的其他不予救助的情形。
第三章 救助病种
第九条 城乡困难居民大病医疗救助的病种主要包括:(一)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定期血、腹透析治疗;(二)恶性肿瘤;
(三)重症传染性肝炎,肝硬化合并并发症;(四)急性白血病,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五)急性心肌梗塞,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六)急性脑血管意外;
(七)重度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八)糖尿病合并炎症;
(九)县政府确定的予以救助的其他病种。
第四章 救助方式和标准
第十条 城乡困难居民大病医疗救助的方式为:(一)限额资金救助;(二)医疗优惠政策;(三)医前救助;(四)资助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对符合本细则规定救助条件的城乡困难居民,根据不同对象和情况实施分类救助。
第十一条 本细则所称限额资金救助,是指对符合本细则规定救助条件和病种的救助对象,一个自然(当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定点医院住院治疗或经定点医院批准在非定点医院住院治疗发生的医疗费用,扣除各类报销、减免、补助等费用后,个人实际负担的医疗费用超过家庭年总收入,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给予一次性大病救助。
限额资金救助的标准为:
(一)城市低保对象、农村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特困职工住院医疗费用,按照有关规定报销后,个人实际负担住院医疗费用 2000元以下(包括2000元)的救助25%;2001元以上至5000元的救助35%;5001元以上至10000元的救助45%;10001元以上的救助55%。最高救助资金限额为8000元。
(二)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其他医疗保险的其他居民,个人实际负担住院医疗费用2000元(包括2000元)以上至5000元的救助35%;5001元以上至10000元的救助40%;10001元以上的救助50%。最高救助资金限额为6000元。
(三)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其他医疗保险的其他居民,住院医疗费按照有关规定报销、减免、补助后,个人实际负担住院医疗费用5000元以上(包括5000元)至10000元的救助35%;10001元以上的救助45%。最高救助资金限额为5000元。
第十二条 本细则所称医疗优惠政策,是指城市低保对象、农村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特困职工,凭《济宁市城乡困难居民大病医疗救助证》到指定的定点医院就医,享受的优惠政策。
医疗优惠政策主要包括:
(一)免收门诊普通挂号费、病历工本费、门诊诊疗费、急诊观察床位费、住院空调费、住院暖气费;(二)大型医疗设备检查费(按照《山东省医疗机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的规定执行)减收20%;(三)常规化验费、心电图检查费、脑电图检查费、B超检查费、血电解质测定费、放射透视检查费、血葡萄糖测定费、肾功能检查费减收20%;
(四)住院床位费、手术费、护理费减收20%。
第十三条 本细则所称医前救助,是指对患有本细则规定救助病种的城市低保对象、农村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经定点医院诊断需要住院而个人又无资金支付住院首付资金,给予的医前资金救助。
医前救助金每人每年最高申请限额为5000元。
第十四条 本细则所称资助城市低保对象、农村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指由县政府承担城市低保对象、农村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需负担的费用。
第十五条 对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城市低保对象、农村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患有本细则规定救助病种的,有关医疗保险机构应在原报销比例标准的基础上上浮5%。
第五章 救助程序
第十六条 县民政部门负责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对象的审批和救助资金的发放。
单病种救助对象的审批和救助资金的发放由县总工会、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社会组织负责。第十七条 城乡困难居民大病医疗救助的申请、审批程序为:
(一)救助对象向户籍所在地村(居)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下列有关材料: 1.居民身份证和户口簿;
2.《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农村五保供养证》、《汶上县特困职工证》;
3.定点医院对本细则规定救助病种的诊断病历、住院凭证、住院医疗费凭证、医疗费优惠减免凭证; 4.县乡医疗保险机构报销凭证;
5.所在单位、村(居)委及社会帮困资助情况证明材料。
(二)村(居)民委员会接到申请后,应对申请人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申请人家庭收入的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并将调查核实意见提交村(居)民代表会议进行民主评议;
(三)经村(居)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后,由村(居)民代表会议提出民主评议意见,并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在村(居)务公开栏内予以公示,公示期不少于3日;
(四)对公示无异议的,由村(居)民委员会提出初审意见,并将其他材料一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五)乡(镇)人民政府对村(居)民委员会报送的材料进行审核,并将审核意见和其他材料报县民政部门审批;
(六)县民政部门对乡镇人民政府报送的材料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填写批准意见和救助金额,并送同级财政部门复核后,发放大病医疗救助金;对不符合救助条件的,应及时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用工合同经劳动保障部门鉴证备案的城市居民,可通过所在单位申请大病医疗救助,所在单位调查核实、民主评议、张榜公示、签署意见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复核,然后报县民政部门审批。所需材料同本条第一项。
大病医疗救助金由县民政部门直接发放到救助对象。
第十八条 县民政部门审定大病医疗救助金额,应当核减下列费用:
(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的费用;(二)商业保险机构赔付的医疗保险金;(三)医前救助金;
(四)工会或残联、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社会组织给予的单病种医疗救助金;(五)其他单位或社会给予的帮扶救助金。
申请人申请大病医疗救助的,应当主动提供上款规定有 关费用的凭证。
县民政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企业主管部门)、村(居)民委员会和职工所在单位审核申请人提供的医疗费用凭证及相关证明材料,定点医院、城镇职工基本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等保险机构应当主动配合、协助核查。第十九条 医前救助的申请、审批程序:
(一)农村低保对象和五保对象医前救助按以下程序申请:
1、救助对象凭定点医院诊断病历和住院证明,向户籍所在地村(居)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由村(居)民委员会调查、核实后,提出初审意见,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
2、乡(镇)人民政府对村(居)民委员会报送的材料进行审核,并将审核意见和其他材料报县民政部门审批;
3、县民政部门对乡(镇)人民政府报送的材料进行审查,对符合本细则规定救助条件的,填写批准意见和医前救助金额,签订《汶上县医前救助协议书》,发放医前救助卡。救助对象凭县民政部门发放的医前救助卡到定点医院住院治疗;对不符合本细则规定救助条件的,应当及时说明理由。
(二)城市低保对象申请医前救助,按照城市低保申请、审批程序办理,所需材料同本条第一项第一款。医前救助金由定点医院先行垫付,待救助对象个人应负担的住院医疗费用结清后,定点医院将救助对象住院发生的有关医疗费用凭证和医前救助卡,报县民政部门结算医前救助金。
第二十条 县民政部门应当定期统计、分析全县大病医疗救助对象、救助金额等情况。
县总工会、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社会团体应当每季度向县民政部门报送单病种救助对象和救助金额书面统计资料。
第六章 定点医院医疗服务和管理
第二十一条 县第一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和各乡镇卫生院为城乡居民大病医疗救助定点医院,其中县第一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为医前定点医院。
第二十二条 县卫生部门应加强对定点医院大病医疗救助工作的监督管理,会同有关部门与定点医院签订大病医疗救助服务合同,明确权利和义务,建立健全大病医疗救助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大病医疗救助服务、优惠政策落实、医前救助等工作。
第二十三条 大病医疗救助对象因病情需要转至非定点医院治疗的,须经定点医院同意,并办理转院手续。
定点医院应在为大病医疗救助对象(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居民除外)办理转院手续之日起10日内将转院证明报县民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四条 定点医院应加强城乡困难居民大病医疗救助工作管理,制定服务规范,设立服务窗口,公布收费标准,落实优惠政策。
第二十五条 定点医院应按照山东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医疗药品目录、医疗服务设施目录的规定为救助对象治疗。
第七章 基金筹集和管理
第二十六条 城乡困难居民大病医疗救助基金的来源主要为:(一)县财政预算资金;
(二)从县红十字会、慈善总会接收捐赠的专项医疗救助款中各提取10%;(三)从县留成的当年福利彩票公益金中提取8%;(四)上级补助的医疗救助资金;(五)社会各界捐赠的医疗救助资金;(六)大病医疗救助基金形成的利息收入;
(七)按规定可用于城乡困难居民大病医疗救助的其他资金。
第二十七条 县民政部门应根据收支统筹、留有余地的原则,分别在每年11月编制下一城乡困难居民大病医疗救助基金预算草案,经县财政部门核准,报县政府批准,纳入县财政预算,列入社会救助资金预算执行“黄皮书”。
第二十八条 县财政预算列支和通过其他渠道筹集的城乡困难居民大病医疗救助基金,应纳入县财政部门社会保障基金专户,专帐管理,专款专用。上一结余的大病医疗救助基金应转至下一使用。大病医疗救助资金不足时,县民政、财政部门应及时向县政府提出调整筹资意见,加大资金筹集量,确保需要。
严禁任何单位、个人以任何名义截留、挤占、挪用城乡困难居民大病医疗救助基金。
第二十九条 县民政部门应定期向社会公布城乡困难居民大病医疗救助基金的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十条 县审计、监察、财政、民政、卫生等部门应加强对城乡困难居民大病医疗救助基金使用、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依法予以纠正和处理。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城乡困难居民大病医疗救助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行政机关给予批评教育、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为不符合大病医疗救助条件的居民办理大病医疗救助审批手续的;(二)对符合大病医疗救助条件的居民不办理或不按时办理审批手续的;(三)擅自改变大病医疗救助对象或救助金额的;(四)无故不按时发放大病医疗救助金的;
(五)贪污、截留、挤占、挪用大病医疗救助金的;
(六)定点医院及其医务人员不按规定落实大病医疗救助优惠政策,擅自提高收费标准,为大病医疗救助对象开具虚假凭证,以及推诿、拒诊、拒治大病医疗救助对象的。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细则规定,对采取隐瞒、欺骗、伪造等手段骗取城乡困难居民大病医疗救助金的,由所在单位或上级机关依法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对不符合城乡困难居民大病医疗救助条件而无理取闹、不听劝阻,干扰正常工作秩序、阻碍工作人员办理公务或者侵犯其人身安全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九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本实施细则由县民政局负责解释。第三十五条 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二00七年十月二十九日
南昌市城镇职工大病医疗救助保险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了妥善解决参保人负担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封顶线上的医疗费用问题,根据《南昌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用人单位和参保人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同时,都应参加大病医疗救助保险,并与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签订协议。
第三条 大病医疗救助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参保人按每人每年50元的标准共同交纳,每年1月份由用人单位将单位部分和负责代扣的个人部分,一次性向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用人单位资金来源渠道按《南昌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第十条规定办理。
第四条 参保人在一个统计内,所发生的超过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上至十二万元以下的医疗费用。由大病医疗救助保险支付90%,参保人个人负担10%。
第五条 参保人医疗费用超出本内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后。定点医疗机构应立即通知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和患者本人,后继医疗费用由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先行垫付,同时由用人单位或其亲属提出使用大病医疗救助基金的申请,批准后的后续费用由用人单位向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结算。
第六条 大病医疗救助保险业务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直接办理或委托商业保险公司办理。
第七条 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大病医疗救助保险费的筹集、支付及其他管理工作。
第八条 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应将大病医疗救助保险费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并建立、健全大病医疗救助保险费财务会计制度,并接受财政和审计部门的监督。
第九条 大病医疗救助保险的支付范围、结算办法和医疗管理应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 本办法实施后,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可根据运行状况,对本办法作相应调整,报市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001年4月6日
乌鲁木齐市城镇职工大病医疗救助管理办法
第一条 本办法所称大病医疗救助保险,主要是解决参保职工患重大疾病住院时,发生的医疗费用超过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以上部分,而建立的一种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的互助性补充保险制度。凡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必须参加大病医疗救助保险。
第二条 大病医疗救助保险费由参保职工交纳,每人每月5元,所筹资金作为“大病医疗救助金”。大病医疗救助金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统一征收、管理。
第三条 大病医疗救助金由用人单位从职工工资或退休(退职)金中代扣代交。1、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职工及退休(退职)人员,每年年初由用人单位从其工资或退休(退职)金中一次性代扣代交。
2、参加乌鲁木齐市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用人单位,其退休(职)人员应缴纳的大病医疗救助保险费由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直接扣交。
3、各类企业及民办非企业用人单位职工及退休(退职)人员,由用人单位按月从职工工资或退休(退职)金中代扣代交,也可视单位实际情况,按季、半年、全年交纳。
4、个体经济组织业主,年初按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交费,个体经济组织的从业人员,由个体经济组织业主每年一次性代收代交。
第四条 大病医疗救助金仅用于支付参加大病医疗救助保险职工超过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医疗费用。该救助金专款专用,单独核算,不得挤占挪用。要建立健全大病医疗救助金的财务会计制度、审计制度。大病医疗救助金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结余可结转下使用。
第五条 参保职工必须按时、足额交纳大病医疗救助保险费。对不能按时足额缴费者,暂停或停止享受大病医疗救助保险待遇。
第六条 参加大病医疗救助保险的职工,当年累计总医疗费用超过基本医疗统筹基金支付最高限额(即封顶线)的部分,由定点医疗机构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使用大病医疗救助金。申请时须提供诊断结果、病情资料及其它相关资料,经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以使用大病医疗救助金。
第七条 大病医疗救助金内最高支付限额为50000元。符合有关规定的医疗费用,个人负担10%,大病医疗救助金负担90%。
第八条 参保职工因下列情形之一所发生的医疗费用,不得享受大病医疗救助保险待遇。
1、未经批准到非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
2、因自残或本人违法行为造成伤害的;
3、施行美容、先天性残疾矫正治疗的;
4、医疗事故、交通肇事发生的医疗费用;
5、国家、自治区规定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予支付的其它情形。
第九条 大病医疗救助金支付的医疗费用,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单独结算,结算方式参照基本医疗保险结算办法执行。
第十条 大病医疗救助保险的用药、诊疗、医疗服务设施标准,转诊转院办法执行基本医疗保险相应规定。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乌鲁木齐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盱眙县城镇职工大病医疗救助实施办法(试行)
为了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发挥社会医疗保险互助共济的作用,保障职工大病医疗需求,解决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医疗费问题,根据《盱眙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实施意见》规定精神,制定我县城镇职工大病医疗救助实施办法。
一、凡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用人单位均要参加职工大病医疗救助基金统筹,用人单位必须全员参加。大病医疗救助基金统筹不接受个人参加。
二、参加大病医疗救助基金统筹的职工每人每月缴纳8元、年缴纳96元的大病医疗救助基金。大病医疗救助基金可以由用人单位缴纳,也可以由个人缴纳部分或全部。个人缴纳须经职代会讨论同意。
三、大病医疗救助基金每年一月份需一次性缴纳,一次性缴纳确有困难的,单位提出分期缴费报告,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可分期缴纳,分期缴纳的时间不超过半年,期数不超过三期,并签定分期缴纳协议。单位缴费后参保职工即可进入给付期。
四、新参加的单位未缴足全年的大病医疗救助基金的,已参加大病医疗救助的单位,新录用和新调进的工作人员从录用调进之月起缴纳大病医疗救助基金,均按实际缴费时间享受相应的大病医疗救助待遇。
五、参保职工(同时参加大病医疗救助职工)患病医疗费用超过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后,病情严重仍需住院治疗或门诊治疗的,须向大病医疗救助基金经办机构(医保处)提出申请、定点医院(副主任以上医师出具疾病诊断书)同意、经审查批准后享受大病医疗救助待遇。
六、凡经批准享受大病医疗救助基金的参保职工,当年可享受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上、医疗费总额10万元以下的大病医疗救助待遇。
1、为防止浪费,控制大病医疗救助基金使用,使基金确实用到患者的治病需求上,使用大病医疗救助基金个人需负担一定比例的费用。3万元以下,个人负担15%,3万元—6万元,个人负担10%,6万元—10万元,个人负担5%。
2、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规定支付部分费用的诊疗项目和乙类药品应由个人按规定支付部分费用的,须按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批准手续。
3、享受大病医疗救助待遇的职工,原则上在本县定点医院就诊、住院治疗。特殊情况需转诊(院)或作特定项目检查、治疗、用药的,按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批准手续,其费用经审核剔除不属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费用后,再按规定支付。
七、大病医疗救助基金由县社会医疗保险管理处统一筹集管理。大病医疗救助基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经办机构要单独设帐,不得与其它基金相互挤占,任何单位不得挪用。基金增值收益用于慰问大病患者、参保职工健康教育、疾病防治、特大病和特别困难患病参保职工的救济、奖励基金和其它与医疗保健有关的业务费用。
八、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意见同步实施,并根据“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和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变化情况,由县劳动保障部门适时调整缴费标准和享受待遇的水平。
九、本办法由县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十、本办法自2001年1月1日起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