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凝聚全民之力重点全面深化改革
尊敬的党组织:
改革是当下最重要的主旋律,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当代使命。在认识层面,“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中国要前进,就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自新的领导集体成立以来,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充分表明中央对全面改革的清晰认识。在实践层面,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反对“四风”加强执政党自我革新、金融体制改革驶入“快车道”,改革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有力证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下好改革一盘棋”的宏观视野。
时至今日,改革进入关键期和攻艰期,可谓不进则退,没有退路。若是没有志士断臂的决心,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就不可能实现改革。为什么改革,怎么改革,改革的前景如何,需要有明确指向和全面的阐述,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通过宏观的指向和微观的说明,构画出一张张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并将党的执政思路和理念,全面贯穿于其间。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通过系统化、理论化的呈现,不断激发全社会的发展动力和创造活力,更重要的是,由此形成了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的路线、方针、政策,构建了广泛的社会共识,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动力。
作为个体,人民群众既关注国家大事,又关心自己的利益。比如对于农民工来说,他们希望待遇能更好一点,工作和生活的环境能够得到改善;对于普通人来说,养老、福利、医保、物价、税收等等,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在这些方面要有所突破,就需要更多的政策配套,但在此刻你必须告诉每一个人,未来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如何通过制度性的构建,远期性的规划以及政策性的保障,不断深化改革与发展,从而让改革惠及更多的民众。总书记提出的系列重要论述,契合和体现了这种民间诉求和现实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总结当代的历史特点,针对未来的艰巨任务,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论述和阐述重要而关键。同样,学习、领会和掌握论述的精神实质,也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的中心任务。解读论述既要从大处着眼,又要从小处着手,既要有专业解读,又要有常识普及,既要着眼于全局,又要着眼于局部,既要兼顾大多数,又要顾及少数人,从而把全民的心思和智慧统一到改革的任务上来。更重要的是,必须以此告诉每个人,改革与发展是全民之事,这其间不应有也不能有旁观者;改革与发展是全民之责,这其间不应有掉队者和落伍者。
论述的总目标要实现,还得一步一步的走,还应区分轻重缓急抓好落实。改革发展的路径并不会一帆风顺,在公众的期待和强烈渴求下,以深化改革作为未来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历史的担当与责任,诠释了现实的任务与历史的使命。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抓好每个环节的落实,一个目标一个目标的实现,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推进,用实际的改革成果,去赢得民众的信任,凝聚全社会的力量。
改革发展离不开全民的参与和付出,更离不开群众的首创精神。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不仅告诉了所有人“要干什么”,更告诉了他们“自己如何做”和“做得怎么样”。时下,改革和发展处于十分关键的时期,机会与困难同在,国内外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很大的阻力,考验着改革发展的决心和勇心,检验着执政的良心与智慧,尤其需要形成全民共识,凝聚全民之力去面对挑战与风险。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在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指引下,一起沿着既定的目标而努力前行。
汇报人:xiexiebang
2014-06-07
第二篇:凝聚全面深化改革的力量
难走的路是上坡路
——凝聚全面深化改革的力量之一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2013年11月10日01 版)
“中国再次进入了„三中全会时间‟”。此时此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在召开。世界的目光、13亿人的关注,纷纷聚焦于这次“值得期待的关键性会议”。无数的人们禁不住畅想:在改革之路上行进了35年的中国,将如何开启新的进发?创造了发展奇迹的中国人,又将再续怎样的光荣与梦想?
35年前的那个岁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带着对“开除球籍”的忧思,怀着对“中兴伟业”的热望,我们党毅然推开了改革开放之门,一场新的伟大革命自此激荡神州,一个国家的命运由此深刻改写。35年来,我国经济总量增长了142倍,城镇居民收入增加了71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59倍。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中,多少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愿景化为了现实,多少普通人赢得了人生出彩的机会。这一切,连国际观察家们也不免慨叹,“没有其它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调整和适应,也很少有民族有它这样的事业心和雄心壮志”。
今天的中国,又一次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一点不比不发展时少”,改革开放将中国推送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耀眼光环下,我们深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是何等艰难,深知“攻坚期和深水区”何其纷繁复杂。
中国经济巨轮如何摆脱粗放投入的动力依赖,换装创新驱动的新引擎?政府部门怎样突破利益藩篱、剥离权力依恋,让“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相得益彰,激发更蓬勃的经济内生动力?社会建设何以顺应民生新期盼,在公平正义的平台上,生长更澎湃的社会创造活
力?执政党如何自我净化、自我完善,实现治国理政能力的新提升?在一个人口比欧盟、美国、日本、俄罗斯之和还要多的国家,在一个急剧转型、矛盾叠加的社会,在一个日新月异、激烈竞争的世界,我们迈向巅峰的每一步,都是一次背负风险乃至危机的艰险攀爬。
难走的路是上坡路。处在发展关键节点的中国,瞻前顾后、畏葸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前功尽弃,只有迎难而上、勇攀高峰,才能柳暗花明、风光无限。正如总书记强调的,中国要前进,就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开创发展新局面,就必须实现改革新突破。发展的新起点,改革的新课题,社会的新期待,要求我们更加焕发改革的决心与勇气,永不放松那么一股子劲;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下好改革一盘棋;更加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13亿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磅礴力量。
“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风回三峡,因有巫山为隔而风力益增其怒号。”回首35年改革历程,无论是在春寒料峭中推广联产承包,还是深圳特区奋力“杀出一条血路”,或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曲折的形成与完善过程,改革之路从无坦途,中国震撼世界的每一次前行,无不得益于攻坚克难,无不功成于化危为机。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在改革新征程上彰显勇毅之气、积聚笃行之功,同心协力、锲而不舍地前进,我们就一定能跑好现代化“接力赛”中属于自己的这一棒,为中国赢得更加美好的未来。
那么一股子劲不能松
——凝聚全面深化改革的力量之二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2013年11月11日01 版)
有两个词经常被用来描述今天中国的改革,一个是攻坚期,一个是深水区。前者意味着一个“难”字,后者代表着一个“险”字。方此之时,人民最期待的是什么?改革最需要的是什么?
“当前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就要一鼓作气,瞻前顾后、畏葸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前功尽弃。”总书记的这番话,指明了稍纵即逝的时间窗口,也道出了义无反顾的担当勇气,警醒我们在这样一个不进则退的关键时刻,以何种精神状态推动改革,直接决定着国家的未来。
35年改革开放,影响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不仅将中国推向了一个历史新高度,也让中华民族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复兴梦想。越是在这个时候,就越要警惕“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风险。放眼全球,一些国家的“中等收入陷阱”殷鉴不远,断言中国短暂“柯立芝繁荣”的声音时有耳闻;即便在国内,也有人担心我们丧失了改革勇气,甚至患上了“改革疲劳症”。对这些悲观论调,不必过分上心,但不可掉以轻心。
今天的改革再次到了一个紧要关头。一方面,政府职能转变、金融体制改革、反腐制度强化……这些躲不开、绕不过的问题,提醒我们发展还没到开香槟的时候;另一方面,改革本身也面临着“期望值上升的革命”,除了物质利益,人们对公平诉求更加强烈。如何闯关夺隘,更好地回应人民诉求,关系到改革的号召力,也考验着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改革先易后难,更要攻坚克难,惟其如此,才能战胜风险挑战、跟上人民期待。毋庸讳言,与过去皆大欢喜的普惠式改革相比,今天的改革很难让所有人兴奋。无论简政放权,还是调节收入,改革都不可避免会触碰一些固有利益,甚至遭遇某种“利益矩阵”。换句话说,革思想的命、削手中的权、去自己的利,不是每个部门都愿改,也不是每个群体
都想改。那种“会有风险”的说辞,“再等一等”的要求,莫不因此而生。“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然而改革有困难,不改革会更困难。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创造过去的奇迹,靠的是改革,解决今天的问题,也唯有深化改革。倘若没有那么一股劲,不敢、不想、不愿触碰矛盾问题,不但改革无法深入推进,发展也很难乘势而上。
“改革就是要杀出一条血路来”。回首35年历程,中国的改革何时轻松过?哪个改革不是迎难而上?当小岗村农民签下“生死契约”,当市场经济改革顶着“姓社姓资”压力,这些今天看来习以为常的事情,当初是何等艰难,背后又是何种勇毅!“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如果没有一种战略眼光,没有一种使命意识,没有一种英雄气概,昨天的改革不会为今天奠基,今天的改革也难以为明天铺路。
与过去不同的是,当年我们“摸着石头”搞改革,是因为对一些重大问题还没看清看透,而今天亟待推进的多项改革,我们党对其目标和路径都已明确。在这个时候,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有这样的信念,就能从全体人民整体利益着眼,从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出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什么叫政治勇气?这就叫政治勇气;什么是政治智慧?这就是政治智慧。
“夫战,勇气也”。在打开改革开放新局面的时候,邓小平同志说过,“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子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历史的机遇不可丧失,人民的期待不能辜负。提着那么一口气,鼓着那么一股子劲,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动摇,我们定能开辟改革新境界,抵达发展新高度。
下好改革一盘棋
——三论凝聚全面深化改革的力量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2013年11月12日01 版)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走过35年历程的改革大业,今天该如何得之全盘、谋之长远?
十八届三中全会即将为改革勾画新的蓝图,这些天来,对中国未来的期待,点燃了全社会的热情。从收入分配到社会保障,从行政体制改革到金融体制改革,人们的改革期待涉及各个领域,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改革再出发,必须树立“下好一盘棋”的整体思维。
时至今日,改革进入攻坚期,新旧问题交织、利益主体多样;改革越深入,就越要触及深层问题、体制弊端,各个领域的改革越是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相互制约。作为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项改革举措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面对这种形势,推进改革不能囿于一隅、执于一端,不能只是“马走日,相走田,炮打一溜烟”。零敲碎打式的调整,往往事倍功半;单兵突进式的改革,常常举步维艰。只有坚持全面改革,让各项改革综合配套、协同推进,才能在良性互动中形成整体合力。事实上,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正是十八大以来深化改革的鲜明特色。在认识层面,“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中国要前进,就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充分表明中央对全面改革的清晰认识。在实践层面,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反对“四风”加强执政党自我革新、金融体制改革驶入“快车道”,改革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有力证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下好改革一盘棋”的宏观视野。
30多年来,中国的改革循着从易到难、从局部到全局、从增量到存量的顺序展开,“容易改得都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进一步深化改革,要解决的大多是涉及面广、配套性强、利益关系复杂的问题。推进新型城镇化,户籍制度改革是前提,就业保障、医疗服务、社会保障等改革同样需要有序跟进;转变发展方式,淘汰落后产业是关键,行政体制、金融体制、财税制度等改革也是重要支撑;驱除大气雾霾,治理污染企业是重点,但是空气污染变动不居,一个地方的努力需要其他地方的改革来配合,何尝不需要在区域协调上“走好全国一盘棋”?总之,越是改革形势错综复杂、利益格局盘根错节,越要加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样,才能最大范围凝聚改革力量,最大程度增强改革信心,最大能量释放制度红利。
十八大报告提出五位一体总布局,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然而,全面改革不是一哄而上,协同推进也不是齐头并进。“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改革任务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如果缺少重点、没有先后,改革岂不会乱了节奏、丢了章法?茫茫九脉流中国,纵横当有凌云笔。改革要只争朝夕,更要胆大心细,让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由重点领域改革的“一子落”,激发改革棋局的“全盘活”。
恩格斯说过,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如同无数力的平行四边形形成的一种总的合力。“下好改革一盘棋”,正是为了激发“总的合力”。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改革,凝聚全面深化改革的力量,中国号巨轮必定能够涉险滩、越急流,驶向更开阔的水域。
第三篇:凝聚全面深化改革新共识
凝聚全面深化改革新共识2013年11月27日来源:甘肃日报特约评论员 侯万锋 原标题:【评论】陇上评论:凝聚全面深化改革新共识
只有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二届六次全委会精神,把精力集中到干实事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把本领用到谋发展上来,才能把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真正做好全面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将进入“全面深化改革”阶段。这是全面统筹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五位一体”的全方位改革,旨在激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方位创新,进而全面释放改革红利。做好这篇大文章,需要我们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不断攻坚克难。
纵观世界历史,改革始终是推动时代进步的动力源泉。虽然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时期,由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实际情况不同,具体改革的目标、手段、内容各异,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改掉错误的、不合时宜的东西,革除落后的、影响发展的阻碍。具体而言,即从思想、体制、政策等方面入手,把不合乎时代潮流、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彻底改掉或予以调整。
改革是改变中国命运的历史抉择。35年来,改革开放带给中国的一切,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对“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再接再厉,全面深化改革。只有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破解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改革要有底线思维。改革不是把外国自由主义的东西搬来,也不是完全否认我国宏观调控的成效,更不是把不适合我们的模式套在中国政治经济社会体制上。运用底线思维,谋划全局改革,既要从世界看中国,也要从中国看世界,既要着眼负面后果,又要侧重防范体系。“摸着石头过河”难免触碰底线,要在实践中创新、调整、总结,地方竞争与中央统筹相结合。底线思维昭示我们,改革必须创造适合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稳定发展繁荣的道路、体制、制度和机制。是不是改革了,衡量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准,是看改革是否更加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后的国家是否更加富强了,人民是否更加富裕了,社会是否更加文明了。
凝聚新共识,是推动新一轮改革的前提。改革不是你死我活、东风压倒西风的进程,而是形成谅解互助、合作共赢的局面。任何成功的改革,都是凝聚共识进而调动各方力量共同推动的结果。正视现实,我们面临全新而复杂的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风险和困难尤多,解决发展起来后的问题往往比解决不发展的问题更加需要汇集改革力量,凝聚改革共识。如此,才能使全面深化改革砥砺前行;如此,才能使全面深化改革之路畅通无阻。
改革是一项开拓性的事业,不仅需要坚定信念,而且要有百折不回、矢志不渝的改革精神。不管遇到什么波折,必须坚定,不能动摇;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能前进,不能倒退。改革既要敢于啃硬骨头,又要敢于涉险滩;既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也要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35年来,我们一路闯关。站在新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更需要我们勇往直前。
深水前行,遇难弥坚,方能攻坚克难。改革不会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经济与社会矛盾交织,发展任务依然繁重,改革的使命鼓舞我们攻坚克难。改革面对的“硬骨头”,硬在改革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仅是利益增进,而
是要对现有利益格局进行深刻调整,这需要攻坚克难。改革不仅仅是简单的应急应付,而是长治久安的制度建设,也需要攻坚克难。改革是对既有格局的打破与革除,不可能四处开花,只能选择重大节点率先突破,然后以点带面,积累条件,逐步展开,更需要攻坚克难。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一轮改革大幕,绘就全面深化改革的壮丽图景,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确定了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举措。要把改革的新蓝图变为现实,关键是靠实干。只有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二届六次全委会精神,进一步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牢牢把握方向,大胆实践探索,把精力集中到干实事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把本领用到谋发展上来,才能把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真正做好全面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
(作者系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第四篇:以重点牵引全面深化改革
尊敬的党组织:
有人这样形容快速发展的中国:“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表述尽管未必正确,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只有既目睹了发达城市的摩天大楼,也访问过贫困地区的茅屋陋室,才有可能全面了解一个复杂的发展中大国的基本国情。
和30多年前相比,今日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论平均,也已从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较大的地区差距、行业差距乃至收入差距提醒我们,现在的小康还是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要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任务依然繁重,仍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全会作出的这一重要论断,深刻表明了党中央对我国所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所面临问题的清醒认识,和未来发展关键环节的准确把握。发展是硬道理,经济是硬实力。没有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所奠定的雄厚物质基础,就没有今天的总体小康;没有继续以改革推动经济发展,就不会有明天的全面建成小康,也难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发展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会产生新的问题。特别是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进一步改革面临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思想观念变化等诸多纷扰与挑战。如何应对时代挑战,回应人民关切,关系国家前途命运,关系执政基础稳固。
不发展问题和矛盾会越积越多,最终积重难返,导致改革前功尽弃;发展慢了也不行,错过解决问题的“窗口期”,让危机跑过改革,同样面临危险。值此改革勇涉险滩、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唯有始终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紧紧扭住发展这个硬道理不放,重点以经济体制改革带动全方位改革,以更大经济成果筑牢科学发展的基座,就能从容面对任何风险挑战,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是“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两字之变,凸显我们党对市场经济基本规律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向着更加完善的目标迈出重要一步。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让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进一步明确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的作用,使“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各司其职、相得益彰,经济体制改革红利就能充分释放,形成牵引各领域、各方面改革的强大力量。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以经济体制改革率先破题的中国改革,必将以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不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的更大辉煌。
汇报人:xiexiebang
2014-06-17
第五篇:试析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及趋向
试析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及趋向
摘要: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从经济与社会层面看,我国未来深化改革的领域在于:调整经济结构,持续扩大内需式消费;加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以“五位一体”取代“四位一体”,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强国建设;改革红利论;中国梦等方面。
关键词:深化改革;领域;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4-0040-0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笔者将以经济与社会层面之改革与发展为主谈我国未来深化改革的领域与其发展。
一、调整经济结构,持续扩大内需式消费
自十五规划以来,如何扩大消费内需一直是经济改革的重点之一,然而至今我国由投资与进出口带动的经济成长模式仍无太大的变化。而且在经历经济危机时,由于消费需求仍不足以承担带动经济成长之重任,因此政府支出与政府主导的投资仍是维持我国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但长期来说,扩大消费内需是既定的基本方向。
扩大消费内需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是提升公众的消费能力,首要的工作便是使民众的消费意愿提高,而消费意愿与其收入、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完善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提高收入分配中工资的比重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公众消费无后顾之忧是非常重要的改革方向。
二、加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我国收入分配不均一直是社会各界关心的重点,由此国务院于2013年2月出台《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并在十八大报告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居民收入成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城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出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低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之比重等总体要求。要实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实际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中低收入者收入成长更快一些、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之目标。在分配差距问题上,城乡、区域与居民之收入差距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扶贫对象大幅减少,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橄榄型”分配结构逐步形成等。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2013年的两会期间,中国网对于本次两会热议的十大名词进行整理,排名第一者即为社会保障,说明公众对于社会保障现状的不满与对未来的期望。完善社会保障也是提高公众消费意愿的一大助力。
然而,由于我国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社会福利支出庞大,对于政府财政,尤其是地方政府而言是一大负担。另外,我国目前所推动的仍是以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为主,与真正的社会保障本质上有所不同。而目前的社会保险是仍有相当多的缺点,例如:被抱怨最多的是异地转续的困难,不仅跨省跨市,连市内跨区都很困难,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的社会保险是由地方政府经营,而非中央政府统筹。另外,社会保险将公众分为农民、民企、国企、事业员工与公务员等不同身份,而有不同的待遇,也会造成社会矛盾。
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虽然近年来我国经济略有减速,但由于长久以来的经济快速成长,但随之而来的如经济成长模式不合理、收入分配不均、区域不协调发展与国企改革造成诸多问题等,均是本届政府必须持续面对的问题。
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推动城镇发展一体化,解决三农问题,使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力等,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关系。在对外经贸部分,有别于过去的出口扩张政策,而采取出口和进口并重,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加快走出去步伐,显示中性贸易是未来我国对外经贸之主轴。
五、户籍制度改革
户籍制度是我国计划经济背景下造成的地方分割、城乡二元结构下的产物,在改革开放后,在地方竞争、财政能力限制与资源优先分配给本地人民等诸多因素下,户籍制度改革始终进度缓慢,造成劳动始终无法达成一体化的市场。十八届三中全会特别提出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推动劳动流通市场脚步向前推进,预期户籍改革将是未来改革之重点之一。
六、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与户籍制改革息息相关的是城镇化的推进。李克强任国务院总理后,曾强调:“我们强调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现在大约有2.6亿农民工,使他们中有愿望的人逐步融入城市,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东、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地推进。还要注意防止城市病,不能一边是高楼林立,一边是棚户连片……这既是解决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也是降低城镇化的门坎。”
城镇化的发展亦是提高内需消费的重要政策,但影响城镇化速度的因素仍将是户籍制度、社会保险制度等的改革是否跟上进度,否则只是城镇化率的数字美好,而对消费的刺激效果有限。
七、以“五位一体”取代“四位一体”,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中,首次以“五位一体”取代过去使用的“四位一体”,即除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外,加入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根据中国环保部门所提出的数据,近年我国因环保问题所引发的群体事件增速约30%,已成为除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外,公众最关心的议题之一。因此,除了经济维持相当的成长速度外,有关如何降低环境与生态之破坏是未来的改革重点。
八、文化强国建设
在经济成长到达一定阶段后,量变将转为质变,人民富有后,对文化与精神文明之需求亦将跟着出现。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关键在于增强全国文化创造活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等,丰富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推动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产业应将有其优惠政策出台,而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文化业态,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等。
九、改革红利论
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曾在2012年首次提出“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使“改革红利论”成为我国热门的名词。李克强认为要以改革释放出经济成长的红利,而改革红利包括了制度红利与创新红利。我国的市场化改革尚未完成,如法制的完善、公平市场环境、政府与市场关系、价格与分配机制的优化等,均有待制度改革解决,而城镇化的规范亦只能依靠制度创新,故应使用创新的经济制度取代旧制度,才能达成新的经济发展红利。
十、中国梦
习近平于2013年3月17日以国家主席身份在全国人大的闭幕会上提出“中国梦”。“中国梦”包含了四个特征,即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与中华文明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与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特征”。而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梦”等于将前述的改革方向进行概括,目标包括了经济实力提升、社会和谐、文明复兴与全面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综合上述,我国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后,其问题早已不是收入“患寡”问题,而是收入分配与社会福利的“患不均”问题,而且我们的国情与三十多年前不同,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生态环保问题日益严重、产业与经济成长结构不健全等,造成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所未来的经济改革除了在稳定经济成长速度之外,更重要的是“扩内需”与“调结构”,且社会福利议题比重将会大幅提升,而经济增长议题比重将有所下降。
参考文献:
[1] 厉以宁,林毅夫,等.读懂中国改革――新一轮改革的战略和路线图 [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2] 吴敬链,俞可平,等.改革共识与中国未来 [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3] 吴敬链,张维迎,等.改革是最大政策 [M].北京: 东方出版社,2014.[责任编辑:王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