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林汉达读后感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读后感
我读了一本书,名叫《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一共包括5本书:《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和《三国故事》。我本来就对历史很感兴趣,拿到这套书更是爱不释手,反复读了好几遍,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仙鹤坐车》的故事。
这个故事讲的是卫国国君卫懿公养仙鹤入了迷,把仙鹤都封了将军,还让它们分等级坐车,天天跟它们玩得不亦乐乎,却不管老百姓的死活。结果敌人北狄打了进来,将士们都不肯打仗,老百姓也只顾自己逃难,卫懿公急得快哭出来了,亲手掐死几只鹤来表示悔过,这才聚集起了一支军队,但已经来不及了,结果兵败身亡,卫国也被灭掉了。这个故事给我的触动可大啦!一开始我只是觉得卫懿公好糊涂,玩物丧志,轻重不分,所以才落了个这么悲惨的结局。再转念一想,我自己虽然不是皇帝,不用打仗、管事,但是如果成天光顾吃喝玩乐,什么正事也不干,或者干脆沉迷于电子游戏,只关心精灵有多厉害,或者宠物级别有多高,而不专注于自己的功课,最后才突然发现马上就要考试,自己却一点准备也没有,那可怎么办呢?那时可就后悔也来不及啦!
林汉达先生真是讲故事的高手,他用带“北京味”的语言,将一个个历史故事娓娓道来,引人入胜,既普及了历史知识,又提高了我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第二篇:《林汉达》读书笔记
《林汉达》这本书记载了春秋、战国、西汉、东汉、三国五个时代的故事。其作者是一位教育家、语言学家、少儿读物作家,他的名字就叫做林汉达。
书里的主人公非常多,有求贤若渴的刘备、武艺超群的关羽、才华横溢的诸葛亮、忘恩负义的吕布。其中,我最喜欢刘备,因为他三次拜访过诸葛亮。在前两次拜访中,诸葛亮都不在家,但是刘备不仅不生气,而且还第三次来诚心诚意的拜访诸葛亮。功夫不负有心人,刘备终于把雄才大略的诸葛亮请出了山,与他一起商议天下大事。诸葛亮对刘备说出了他的见解,刘备听了之后突然茅塞顿开,如同拨云见日。他还笑着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了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林汉达爷爷的这篇《三顾茅庐》的故事写得栩栩如生,人物的语言动作交代的如此详细,真是令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林汉达》能让我们更深一步的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而且每一篇故事又好玩又有趣,实在是一本优秀的历史读物,还是一本优秀的语文读物。
第三篇:《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读后感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读后感
最初,《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来到我家,我只觉得它是一本历史书籍,说的一定是很枯燥乏味的历史。我最讨厌历史了,小时候每次听《百家讲坛》,爷爷奶奶都听得津津有味,而我因为什么也听不懂,所以会一边皱着眉头,一边捂着耳朵。现在不是老师要求看,我才不看呢!书一到家我就把它给爸爸看,没想到,爸爸看得十分投入。每天早晨,我起床时都会发现客厅里的爸爸一边端着饭碗吃饭,一边在看《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看完一段还绘声绘色的给我讲解其中的精彩片段以及许多成语故事及历史典故的出处。
我的好奇心来了,真的有那么好看吗?有一次,爸爸正在看,我忍不住说:“给我看看!”于是,我便看了起来。看着看着,我觉得与我想象中的历史大有不同,林先生用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历史故事描绘得栩栩如生,但没有像《三国演义》一样,“桃园三结义”、“草船借箭”这些故事中都没有,让我感觉非常真实。我不禁看入了迷,也经常和爸爸交流其中的很多故事情节。多么有趣的历史啊!
在《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里,我了解了很多知识,也发现一些古人比我想象得更残忍:春秋时期,郑庄公的将军都因为妒忌他的猛将颍考的才能与权力,将他用箭射死;战国时期,魏王的大臣庞涓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想尽办法折磨孙膑;魏王的大臣须贾为了害范雎,故意说他私通齐国,毒辣地打他......我现在才知道,原来古人为了权力,也这么狠毒,我不禁有些吃惊权力对一些人的诱惑。
在书中重多的故事中,我最喜欢“用人不疑”这个故事。“用人不疑”说的是战国时期,魏文侯决心收复中山国,请乐羊去攻打中山国,而乐羊的儿子乐舒在中山国做大官,他求父亲别攻打,乐羊却骂儿子不劝中山国的国王,反而劝他。中山国的大夫看乐舒无法使父亲乐羊退步,便把乐舒杀了,将尸首煮成肉羹给乐羊送去,乐羊生气极了,带兵灭了中山国。我非常佩服魏文侯与乐羊,佩服魏文侯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佩服乐羊不循私情,为投靠的国家着想(他是中山人)。
我发现,历史上,一位君主对老百姓好,老百姓就会对他好,还会把自己的儿子送去当兵,如汉景帝、汉武帝、曹操、刘备、孙权......正因为他们对百姓好,百姓们才会敬重他们,才会有人愿意投靠他们。相反,像秦二世、项羽、董卓、孙浩........他们对百姓非常残酷,失去了民心,怪不得会被消灭呢。
看历史书,让我明白了一些知识,懂得了一些计谋,看历史书真好!
第四篇:《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读后感1
“书籍乃世人累积智慧之不灭明灯”,暑假里我又读了一遍著名的教育家、语言文字家林汉达编著的《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此书目录以成语形式排列,从周朝东迁一直讲到晋朝统一全国为止,前后1050年。
故事的开始是周幽王被西戎打败,他的儿子周平王迁都洛阳,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就开始了。郑庄公是个精干的国君,所以国家很强大。不过郑庄公死后,他的四个儿子抢夺君位,大儿子刚即位,老二就把他轰走,老二做了国君,老三又把他杀掉。这时齐国的国君齐襄公打算扩张势力,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就设计立年幼的老四为国君,使得郑国的实力从此缩小。这就是历史上的“兄弟相残”。
齐襄公既凶恶又荒唐,他的两个兄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为了生存都到别的国家逃命去了。公子纠的师傅是管仲、公子小白的师傅是鲍叔牙,这两个师傅是至交。齐襄公死后,齐国有人把公子纠接到齐国,可是公子小白却先到了,最终公子小白成为齐国的国君齐桓公。这时鲍叔牙出了个主意,用公子纠来交换管仲,共同辅佐齐桓公,有了这两个旷世奇才辅佐,齐桓公很快成了霸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的“管鲍之交”。
后来先后出现了四个霸主,分别是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还有吴越两霸,分别是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时时不忘灭吴雪耻,发奋图强,最终成为霸主。
书中“唇亡齿寒”讲述了虞君不懂相互依存团结,才长久生存的道理导致虞国灭亡;“韩信拜将”中韩信之所以忍辱含羞,是因为他心中有大志向;“四面楚歌”中项羽就为了他的所谓的气节,兵败垓下之后自刎于乌江;“三顾茅庐” 刘备真心诚意的三次请诸葛亮出山来辅佐,终于取得战果传为佳话……
作者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文词讲究、环环相扣、妙趣横生的讲述了引人入胜的历史典故,而且每一个故事都对应着一个耐人寻味的道理。读完这本书受益匪浅,能学会为人要胸怀宽广、诚实守信、谦虚谨慎。与人要友好相处、戒骄戒躁。学习上要不耻下问、好学上进、自强不息。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志向,为实现人生的价值和祖国更加强大的愿望努力拼搏!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读后感2在9,10月份,我读了一本书,名叫《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这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读物,也是一部优秀的语文读物。它是历史知识普及读物的经典。它是一套祖孙几代人爱读的书。林汉达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语言文字家。他编著的《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是历史普及读物中的经典,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这套书之所以长销四十多年不衰,在于它不但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读物,还是一部优秀的语文读物,对于向少年儿童普及历史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林汉达先生所著《中国历史故事集》的五种美绘本,《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和《三国故事》。林先生写的这部历史故事书,从20世纪60年代出版以来,一直拥有大量的读者,获得了几代人的好评。近年来,虽然市场上新的历史读物层出不穷,但是林汉达的历史故事仍然留在人们视线和记忆中。有些读者认为,林汉达的《中国历史故事集》是他们看到的最好的历史故事书,当年自己看这部书长大,现在也希望自己的后代能继续看这部书。凡是读过此书的人都不会对这种说法感到惊奇。中国历史悠久又深厚,那么多人物、事件,写起来是个难事。林汉达先生用丝线串珠的办法,把人事历程连接起来,既重点突出又不使中断,上勾下连,大故事套着小故事,浑然成一体。还有那带“北京味”的语言,讲起来如道家常,一下子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引人入胜,便是这套书的必然结果。读者们大都以为作者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实际上林先生是满嘴浙江话的南方人。他高超的组织艺术和语言技巧,完全是出于他对读者需求的深刻理解,对祖国语言的精确把握。可以说,没有真功夫是写不出这样的作品的:没有务实心态,像现在有些作者那样浮躁和粗糙,也是绝对不会精耕细作的。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读后感3“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最近,我读了一本好书——《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这本书出自于林汉达先生之手,讲述了从周朝东迁到晋朝统一全国的故事。
书中讲了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和三国故事。其中,我特别喜欢春秋故事中的晋文公重耳,因为重耳十分讲诚信。重耳在流浪时,对楚成王许下了“如果你我两军交战,我军愿退避三舍(一舍在古代就是三十里,三舍就是九十里)”的承诺。
我对于书中的“饱不忘饥”和“退避三舍”存在一些疑问,为什么晋文公重耳退避三舍之后又攻打了楚国呀?但是我觉得重耳还是十分讲诚信的,因为晋文公在楚成王的面前许下的承诺做到了,所以我觉得晋文公重耳挺守信用的。
我觉得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向重耳学习,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同时还不能不讲诚信,我们说到就要做到,这样才能“言必信,行必果”.读了这本书,我还认识了许多历史人物,比如诸葛亮、关羽、刘备、孙权和晋献公等。我还了解了许多历史故事,比如说“千金一笑”、“盗符救赵”、“合众抗秦”、“暗渡陈仓”等,学到了很多课本以外的知识,拓宽了我的视野。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读后感4最近,我读了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了我国的历史故事。本书讲了五个系列:《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三国故事》。这本书里介绍了很多历史故事,而且每一个故事都对应着一个耐人寻味的道理,好比《悬梁刺股》如果反复的精读就一定会明白,只要坚持不懈、勤奋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在这本书中,不仅有许多好看的故事,而且这些故事都是“串”在一起的,紧密相连、缺一不可。仿佛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当时浓烈的历史气氛。当我读到管鲍之交时,我知道了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友谊,看到了鲍叔牙是个能容人的人,和管仲相交时不计较自己的得失,一心为朋友着想。当我读到负荆请罪时,我知道廉颇对蔺相如的官级比他高不服并扬言要羞辱蔺相如,蔺相如知道后,有意不与廉颇会面。别人以为蔺相如害怕廉颇,而蔺相如却说:“秦国怕我们赵国,这主要是因为有廉将军和我两个人在。如果我们互相攻击,那只能对秦国有益。我要以国事为重,把私人的恩怨丢一边!”廉颇知道后十分感动,便光着上身,背负荆杖,来到蔺相如家请罪。他羞愧地对蔺相如说:“我真是一个糊涂人,想不到你能这样地宽宏大量!”两个人终于结成誓同生死的朋友。当我读到马陵道上时,我知道了孙膑回国后,齐国就拜他为田径的副手。后来,庞涓发兵攻打赵国,齐国派孙膑带兵去救,齐军先去攻打魏国的都城大梁,魏军只好退兵,当魏军快要走到山口时,齐军突然猛攻,魏兵被打的落花流水,庞涓只能仓皇而逃了。当我读到煮豆燃萁的故事时,我知道了曹植的七步诗的由来。诗是: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告诉我如何和同学相处,如何在生活中以诚相待,怎样做诚实守信的人,也教会了我许多历史知识,真是让人受益匪浅啊!自从妈妈给我买了这本《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以后,我爱上了古典文学,也是这本书给我了我对历史的喜爱。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读后感5今天,我看了《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中的一篇小故事——一鸣惊人,说的是楚庄王每天饮酒作乐,白天去打猎,晚上就喝酒,不务正事。大家都把他当做昏君看待,曾有几位大臣劝他,可他就是不听,后来他还下了一个命令,说:谁敢多嘴,谁就有罪!大家都不敢再劝他了。
直到有一天,大夫申无畏来见楚庄王,楚庄王问他:你来干什么?来喝酒还是来听音乐?申无畏就回答:有人让我猜一个谜语,我猜不出来,想请您帮我猜猜。楚庄王很感兴趣,于是就让申无畏说。申无畏说:楚国山上,有只大鸟,身披五彩,可真荣耀,一停三年,不飞不叫,人人不知,是什么鸟?楚庄王告诉他:这鸟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申无畏得到答案后,磕了个头就走了。
果然,楚庄王立即开始操练兵马,向他的敌人反击,没过多久他就击败了相国,又打垮了晋国,作了霸主。原来,楚庄王饮酒作乐不务朝政都是装的呀!其实他早有打算,他认为相国的权力太大,他刚即位,害怕自己没有足够的势力与之抗衡,所以他是在故意麻痹敌人,使之放松警惕,等待时机,反戈一击。看打这里,我对楚庄王真是佩服极了!他真不愧是一个了不起的政治家!
我觉得在学习上,我们也要戒骄戒躁、谦虚谨慎、认真仔细、勤于思考,踏踏实实地努力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读后感6《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记叙了从周朝东迁到晋朝统一全国为止,前后一千零五十年的历史故事,是由我国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少儿读物作家——林汉达编写的。
书中的一些故事是家喻户晓的,如《老马识途》《完璧归赵》《昭君出塞》《火烧赤壁》……也有好多故事是我第一次阅读,如《“仁义”大旗》《取经求佛》《豆粥麦饭》……这些故事图文并茂,读起来浅显易懂,我一打开这本书就废寝忘食地看了起来。
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管鲍之交》,它主要讲了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谊。他们俩一起合伙做生意,鲍叔牙出资多,却体谅管仲家里穷,反而拿的钱少;他们还一起打仗,管仲为了能奉养多病的老母亲,冲锋时排在后头,退兵时又跑到前头,别人说他贪生怕死,鲍叔牙却极力为他分辩;公子小白和他的师傅鲍叔牙逼死了公子纠之后,成了齐国国君——齐桓公,这时鲍叔牙极力推荐管仲为相国,鲍叔牙反而成了他的副手。
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情谊简直比山还要高,比海还要深!人与人之间就要像他们一样,相互体谅,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多做雪中送炭的好事。
我们要像鲍叔牙学习,站在对方的角度为别人考虑问题。我们更要学习鲍叔牙的大将风度,他虽然是帮助公子小白当上国君的功臣,却甘愿把相国的位置留给才华更加出众的好友——管仲。这是一份多么伟大而又无私的情谊啊!
齐桓公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为人宽宏大量,虽然曾被管仲射过一箭,为了齐国的利益,却不计前嫌,拜管仲为相国,最终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是啊,没有齐桓公的弃忘前嫌,哪来齐国的全面兴盛?没有齐桓公对管仲的充分信任,管仲哪能积极改革、大展拳脚?一个斤斤计较、生性多疑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方霸主的!因此,我们也要胸怀宽广,和周围的人友好相处,只有这样,社会才会更加美好,生活才会更加多彩。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读后感7《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是从春秋到三国的历史故事合集.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了我国的历史故事.本书讲了五个系列:《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三国故事》.这本书里介绍了很多历史故事,而且每一个故事都对应着一个耐人寻味的道理,这本书有许多许多的故事有“春秋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三国故事”等等。每一篇文章都是林汉达的心血,每一个故事都是他一生的知识结晶。记录了历史上一件件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一些成语典故。每一个章节都写得栩栩如生,读起来不那么枯燥,都是那么活灵活现。我也在其中领会到一些道理。比如说第一篇故事“千金一笑”这篇故事出现在两千七百多年一前,讲述了一个周幽王为了看到褒姒的一笑,点燃了烽火台,引起了战争,最后周幽王的儿子就是周平王带兵打退了敌兵,大家封他为天王的故事。这故事恰好反映了现代人们的心态,为了自己的私欲,毁了自己的一生。还有一篇故事也令我印象深刻,就是人们常称的管鲍之交,现在形容人们之间最真诚的友谊,就像是管鲍之交一样,其实这也是有历史典故的。这个事件发生在郑国,那时候郑国很强大,当时也有不少的诸侯国,像齐、鲁、宋、卫、陈等等。郑庄公在郑国为国卖力,忧国忧民,又是很能干的国君,他跟许多人有来往,而且很多人都很尊重他的意见,连周朝的天王都怕他三分,拿他没奈何。他一死,四个儿子都要抢夺君位,闹得郑国没有一天太平的日子,每天都鸡犬不宁。最后老四继承了君位,郑国就渐渐衰弱下来了。齐襄公有两个兄弟,一个叫公子纠,他的母亲是鲁国人,另一个叫公子小白,母亲是莒国人。这两个公子的师傅一个叫管仲,一个叫鲍叔牙,他们是古时候最要好的朋友,然后他们互帮互助,把两位公子的关系弄好了,都有了很大的成就。从这个故事我知道了友谊的重要性,人们不能失去友谊,只有互相帮助才能像管仲和鲍叔牙一样取得更大的成就。
读了这本书后,我了解了中国的一些历史和典故,丰富了我的知识;同时我也懂得了许多道理,也让我在写作方面有所长进.我感觉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历史故事书,推荐大家也去读读这本有意义的书.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读后感8这个寒假,老师让我们看三本《林汉达》但我只买到了一本《林汉达中国历史帮事集》,这本书很有意思,不防我来说几个帮事:
先是春秋故事中的《千金一笑》,大家应该都熟悉,它讲的是一个周朝时期的君王---周幽王,为了博美人儿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上的峰火,结果可想而知。其实它和《狼来了》的故事是一个道理,但我要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褒姒的身世,她其实不是褒家的人,她只不过是褒家为了救褒珦而从乡下找的一个姑娘,其实她真实姓名了是叫褒姒,这也只不过是褒家人胡乱编造的罢了。
其次是战国故事中的《起死回生》,大家应该也并不陌生,讲的是一个叫秦越人的大夫,人很好,医术也很高,大家都叫他“扁鹊”,他周游列国,替老百姓治病。一次,扁鹊见了桓公午,看了看,对他说:“主公有病,病在皮肤,要是不及时医治,病就会厉害起来的”。桓公午挺了挺胸脯,使劲地弯了弯胳膊说:“我没有病”,他送出了扁鹊,对左右说:“做医生的就想赚钱,人家没有病,他也想治。”过了五天,扁鹊再见了桓公午,说:“主公有病,病在血脉,要是不医治,病准会严重起来的”。桓公午摇摇头说:“我没有病”。语气中有点儿不高兴,又过了五天,扁鹊特地再来看桓公午,他加重了语气说:“主公有病,病到了肠胃里,再不医治,病还会加深”,桓公午很不高兴,干脆不搭理他。扁鹊再来看桓公午,他见了桓公午,一句话也没说,就退了出去。桓公午叫人去问他,他说:“病在皮肤,用热水一焐就能好;病到了血脉里,还可以用针灸治疗;病到了肠胃里,药洒还及得到;现在病进入了骨髓,没法儿治了”。到了第二十天上,桓公午真的.病倒了,他赶紧派人去请扁鹊,可哪儿也找不到他,桓公午躺了几天就死了。它告诉我们要听别人的劝告,但要适当的听,分析的听,否则终将会是害了自己。
这本书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非常有趣,你们可以来看一看。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读后感9这个暑假,我读了不少书,其中就有著名的《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读完后,我深深被这本书的故事情节所吸引。
书中有五个大章节,分别是: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三国故事。国家最高“头儿”也从称霸王到称皇帝。书中描写的人物很多,而且都很有特点。寤生:皇帝,聪明,有计谋。颖考叔:聪明,点子特别多,是个英雄好汉,而且武艺高强,直心肠儿。瑕叔盈:身体十分强壮,武艺高强。管仲:对主人忠诚,战术高明。鲍叔牙:善解人意,总是帮助朋友。齐桓公:机灵,但性子急。第三次打仗时就因性子急打了一个打败仗,十分羞愧。孙膑:计谋好,战术英明,但却被好朋友利用、暴打,他们这些人物,在历史上都十分厉害,战国史上十分有名。
书中的这些故事中,我最喜欢的是春秋故事中的鲍管之交。从前,齐国有两个很要好的朋友,一个叫管仲,另外一个叫鲍叔牙。年轻的时候,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做生意的时候,因为管仲没有钱,所以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拿出来投资的,可是,当赚了钱以后,管仲却拿的比鲍叔牙还多,鲍叔牙的仆人看了就说:“这个管仲真奇怪,本钱拿的比我们主人少,分钱的时候却拿的比我们主人还多!”鲍叔牙却对仆人说:“不可以这么说!管仲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多拿一点没有关系的。”
有一次,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躲在最后面,大家就骂管仲说:“管仲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鲍叔牙马上替管仲说话:“你们误会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着他的命去照顾老母亲呀!”管仲听到之后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人可是鲍叔牙呀!”后来,齐国的国王死掉了,大王子诸当上了国王,诸每天吃喝玩乐不做事,鲍叔牙预感齐国一定会发生内乱,就带着小王子小白逃到莒国,管仲则带着小王子纠逃到鲁国。
不久之后,大王子诸被人杀死,齐国真的发生了内乱,管仲想杀掉小白,让纠能顺利当上国王,可惜管仲在暗算小白的时候,把箭射偏了,小白没死,后来,鲍叔牙和小白比管仲和纠还早回到齐国,小白就当上了齐国的国王。小白当上国王以后,决定封鲍叔牙为宰相,鲍叔牙却对小白说:“管仲各方面都比我强,应该请他来当宰相才对呀!”小白一听:“管仲要杀我,他是我的仇人,你居然叫我请他来当宰相!”鲍叔牙却说:“这不能怪他,他是为了帮他的主人纠才这么做的呀!”小白听了鲍叔牙的话,请管仲回来当宰相,而管仲也真的帮小白把齐国治理的非常好呢!
这本书让我再次走进美好的战争历史,并且给了我很多启示,我喜欢这本书。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读后感10期间,我读了《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这本书。这是一部连续的历史故事集,从周朝东迁一直讲到晋朝统一全国为止,前后一千零五十年。目录以成语形式呈现,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讲,这也是本成语故事集。其中,我最印象深刻的就是韩信拜将。
韩信与萧何交谈过几次,萧何对韩信的才能感到惊奇,(很有军事才能)。到南郑的时候,有很多将领都逃跑了,韩信估计萧何已经多次向汉王推荐过自己,汉王还是不重用,于是也走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此事报告汉王,就径自去追赶。有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极为生气,就像失掉了左右手似的。
过了一两天,萧何回来拜见汉王,汉王又是生气又是高兴,骂道:“你逃跑,是为什么?”萧何答道:“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汉王说:“你去追回来的是谁?”萧何说:“韩信。”汉王又骂道:“军官逃跑的有几十人,你都没有追;倒去追韩信,这是撒谎。”萧何说:“那些军官容易得到,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大王假如只想在汉中称王,当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也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只看大王如何打算罢了。”汉王说:“我也打算回东方,怎么能够忧愁郁闷地居住在这个地方呢?”萧何说:“大王如果决计打回东方去,能够重用韩信,他就会留下来;假如不能重用他,那么,韩信终究还是要跑掉的。”汉王说:“我因为你,让他做个将军。”萧何说:“即使让他做将军,韩信也一定不会留下。”汉王说:“任命他做大将。”萧何说:“很好!”于是汉王想召韩信来授官。萧何说:“大王一向轻慢无礼,现在任命一位大将,好像呼唤一个小孩子一样,这就是韩信走的原因。大王想授官给他,选择一个好日子,自己事先斋戒,建造土台和场地,按照任命大将的仪式办理,才可以。”汉王答应了这件事。将军们都很欢喜,每个人都以为自己升上了大将。等到授官时,是韩信,整个军队都无比惊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才华的人只要重用,就一定能干出一番大事业。《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有这样耐人寻味的道理,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书。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读后感】相关文章:
1.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
2.《林汉达历史故事集》优秀读后感
3.《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读书笔记范文
4.中国历史故事集
5.读中国历史故事集有感
6.明珠中国历史故事
7.中国历史故事「精选」
8.古代中国历史故事
9.中国的历史故事
第五篇:《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读后感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叫《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这本书里有许多历史故事,我被书本上的其中一个故事吸引住了,那就是《屈原投江》。
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屈原是楚王的大臣。因他受楚王的重用,引起公子兰等人的妒嫉,他们在楚王面前挑拨,令楚王逐渐疏远屈原,最后还将他放逐。
屈原满怀悲愤,眼看国家一天一天衰落下去,自己却得不到救国救民的机会,只能用诗歌来发泄他的悲痛,陈述他对国家大事的想法。当秦国派兵攻打楚国,屈原不愿看着楚国被毁,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落到敌人的手中,在五月初五的那一天,抱着石头,跳到汨罗江自尽了。
从此以后,每逢五月初五大家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这一天称为“端午节”。
我很喜欢这本书,我更喜欢故事中的屈原。他热爱国家,关心人民的疾苦,坚持真理、宁死不屈。我们应该学习屈原热爱祖国,追求理想,敢于坚持真理。
这部故事集是历史读物,让我知道了中国的悠久历史,从中可以获得很多历史知识,我的同学们都应该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