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类行为的生物学分析
学习“人类行为的生物学分析”课程的感受或体会:
首先很感谢老师开设的这门选修课,虽然是作为一个文科生,但我对生物医学也非常感兴趣。选课时,我就选择和我平时专业学习涉及不多的然而我又非常感兴趣的领域。
我觉得人很有必要从各种角度,不同领域分析事物,这样才能更全面,而非局限于自己专业的角度。这是我在老师课上最大的收获。老师分析人类行为的时候就能从不同角度引领我们去思考,人不仅是自然和基因的产物或载体,也是由不同文化因素决定;即使是一种看似很平常的行为,老师或是上台演讲的同学也会从心理学、文化学、进化论、比较行为学、行为遗传学、神经生物学等多种角度看待它,甚至有时还会涉及宗教、历史、哲学等。通过学习,我看问题的思路也拓宽了,我同时也获得了一个全新的视野。这使得我在以后学习和工作中,或者只是生活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收到某条新闻也能多方位的看待它。
从老师授课和回答问题时提出的观点,可以看出老师对人类未来的发展持谨慎略带悲观的观点。我从小从主流舆论和媒体接受的信息大部分是“人类未来前景一片光明”一类的说辞,虽然也会说一下遮挡这光明的几片“乌云”,不过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定可以将它解决的。我只是对这种观点机械的接受了下来,也没有做过多的深入思考,毕竟对它考虑与否,和我们平常生活并没有太多的直接联系。上了老师这么一学期的课以后,我已改变此种看法。很多乐观有些盲目,有些悲观并非没有道理,反而正是对人类未来的深入思考,人类道路的何去何从,看起来并不是那么明了,中间总是藏着许多危机和威胁。以后也会更客观地看待和思索人类的未来之路。
以上是两大比较深刻的体会或感受,其他还有一些零星体会和收获。正确看待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人类虽是地球上最高等动物,但也毕竟是动物,某些不受控制的环境下还会显露出动物的本性,人类也并非全智全能,有些甚至不及动物,比如一些狼群行为。通过比较人和动物的行为,更能正确客观透彻地认识我们自己。通过积极参加PPT演讲和做PPT的同学积极探讨,认识更深入,我PPT讲的是“弗洛伊德”,在准备的过程中,我也查阅了很多资料,收集了很多信息,增长了很多认识,也真是教学相长。看同学们做的演讲,也更可激发我学习的兴趣,大家都是同龄人,他是怎样认识这个问题,那我又是怎么看待的呢,和他有没有什么不同观点,他是如何将PPT做好,有没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听听老师是如何回答同学们的问题,这些都是我觉得应该思考学习的地方。从老师的讲课,对待同学问题的态度中学到了治学严谨的态度,老师是很有学问的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上也有所建树,讲课也深入浅出,积极启发同学们思考,对待一些问题总是希望自己讲得透彻清楚一点,生怕给同学造成错误的认识,对待同学在E—MAIL中提出的问题总是很认真的对待,甚至做成PPT,放到课堂上来讨论,在在的这些都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也很感动。
选择一种人类行为,试从进化论/比较行为学/行为遗传学/神经生物学角度予以分析,或结合自身经历分析某种(些)行为的深层次原因:
从比较行为学角度分析攻击行为
动物攻击行为的原因:
1、对领土的保卫和征服
2、对在组织良好(社会性)群体中的统治地位的维护
3、性攻击(异性及同性间)
4、意在结束禁绝状态下的敌对行为
5、对食物对象的攻击(饥饿时)
6、对捕食者攻击的反击
7、加强社会法规的道义性和惩戒性的攻击行为
8、对己群保护:和对他群的攻击。
人类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
1、人类攻击行为是遗传和环境(特别是早期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具有一定的规律,是
可以预测和控制的。
2、个体恶性攻击行为:与变态人格有关,与基因、早期环境文化因素有关
3、社会恶性攻击行为:文化因素、群体或领导层集体变态
从大学生角度分析大学生攻击行为:
内部原因
1、需求挫折是大学生产生攻击行为的重要原因。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趋于成熟的重要时期。他们有各种各样的需求,其需求挫折也伴随而生,受挫之后,攻击行为就有发生的可能性。根据需求的性质可分为三类,其一是由于正常合理的需求引起的挫折,其二是由于正常但不现实的需求引起的挫折。一个人的需求是正常的,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使他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有的是因为学校的生活条件差、业余文化枯燥,有的是因为激烈竞争、有的是因为自身能力不足,有的则是因为人际关系不协调。其三则是不合理的需求而引起的挫折。如少数学生考试作弊、偷窃他人财物、妄想用武力征服别的同学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大学生在需求受挫之后,会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情绪,这种不满情绪会使动机在执行时出现反复状态,以致实施攻击行为。近些年来大学生中程度较强、规模较大的反社会的攻击行为的直接诱因大都有某种需求受挫的因素。
2、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对攻击行为也有一定的影响
具有反社会攻击行为的学生,一般心理素质都比较差。第一,他们情绪波动比较大,缺乏控制力。一句批评或几句玩笑,也可使他们灰心丧气或是怒不可遏。当他们情绪难以控制就很容易产生反社会的攻击行为。第二,认识片面,固执偏激。尽管大学生的逻辑思维已经基本确立,辨证思维也有一定的发展,但由于他们阅历较短,见识不广,认识分析问题往往片面偏激。他们看社会、看他人往往从消极方面看,而看自己时又多从积极的方面看,过分肯定自己,否定他人。往往为维护自己的自尊,而去伤害别人的自尊,不尊重别人而又想得到别人的尊重。他们带着这种观点片面处理问题,不可避免地诱发攻击动机。
外部原因:
1、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对大学生的评价时褒时贬,加之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不少大学生接受了“攻击人性论”、“自我设计论”、等思潮。特别上当“竞争”、“独立”、“自我”等捧为“怎么强调都不过份”的时候,个别大学生的攻击动机,更加被强化,并形成攻击定式。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也是诱发大学生反社会攻击动机的重要因素。
2、家庭教育的影响
个体接受外界影响,首先来自家庭。部分大学生的父母是在文革中被耽误的一代,他们总是用自身的亲身经历以各种方式流露对过去“文革”和对社会消极因素的挖苦、揶揄、发泄不满情绪。这对大学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其次有的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与社会、学校的要求不一致,甚至对立。其三,少数家长对能考上大学的子女,另眼相看,不够重视其品德教育,对子女行为的放纵和对其多方面的无限满足,也强化了他们因认识协调和行为受阻时产生攻击动机。
3、学校教育的失误
首先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致使学生的各种能里的发展不平衡,特别是道德情感和实践,处理人际关系以及独立生活的能力,不能达到应有的水准。不少学生在新的群体中由“鹤立鸡群”到“鸡立鹤群”的失落感、不适应感等。有的就以反常行为标新立异、表现自己,导致攻击行为的产生。其次,在高校教师的职工队伍中,少数人对学生没有起到表率作用,一
些错误行为强化了学生的攻击动机。其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失误。对德育总是照本宣科,不够深入人心。
第二篇:人类行为的生物学分析感受
人类行为的生物学分析
学习“人类行为的生物学分析”课程的感受和体会
最初选修这门课程的原因是好奇,人类的行为究竟是什么,他又会怎样用生物学来进行分析,心中隐隐觉得这门课程和心理学有关,因为我喜欢心理学,喜欢探究人们是怎样的想法,其实,我更想弄明白的是自己。这个学期马上就要结束了,想想在这堂课里我学到了什么?他可能不是来自于这堂课的知识内容,因为思想往往是在不经意间捕捉到对我一生都有启发的东西„„
以不同角度看问题
我记得我上的第一堂课,那一堂课给了我不少的震惊,突然觉得我来上这课的想法不够成熟,或者说太过于肤浅,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了,同学们发表的个人看法我觉得很受益,那段时间,我正在为我人生中的第一个大设计而苦恼,面临了太多的困难,但是那堂课,他告诉我,要以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敌人”不过是威胁到自己的人或事
有一次课,讲到攻击行为,动物之间在争斗时只要有一方投降,战争就立即停止,人类却不是这样,就像美国打阿富汗,用的是高科技,炮弹又不会知道里面正有一对恩爱的夫妻在睡觉。那个时候刚好有一只蚊子飞到了我的面前,然后很安然的停在了课桌的侧面,刚刚要将它消灭掉的时候,想起了它可能还有另一半正等它回家呢,那只蚊子就在那里直到下课才飞走,但是我在想,这只蚊子是不知道我出于一时的善意而将它给放掉了,下一次 “见”到我,或许趁我不备的时候还会袭击我,善良和自保哪一样更重要?有人可能说蚊子是害虫,死不足惜,我也一直认为蚊子不好,因为它损害了我们,其实好坏都是根据自己而言的,老虎凶的时候我们说它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当它越来越少、不再对人类构成威胁的时候,我们又在保护它,尽量不要让它灭绝。如果有一天,蚊子、老鼠这样的小动物也在濒临灭绝的时候,我们会不会也不再认为它们是“敌人”了呢?
不要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做出自己的特色
在这堂课上,情绪波动最大的一次是有个同学在讲文化模式的时候,说济南人是日神型,这个很好,我很开心,正在这时,我看到日神性的特点有一个是走婚还是性方面很开放,我就很不开心了,山东人最重礼仪,孔孟之乡,儒家思想的发源地,怎么可以使这个样子的,但是后来想想,说济南人是日神型不过是因为大部分的特征是这样的,我又何必去计较呢,就像是上次课在讲到智商时说东亚人的智商是最高的时候我们很开心一样,不过是我们的虚荣心在作怪,我们希望自己好,希望自己是人中之龙,这没有什么,我只是想说,我们没有必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只要自己觉得自己是对的,只要自己还有自己的特色就好。
无为
这十几周里,在课堂上我几乎没有讲过一句话,几乎要把自己当做一个局外人了,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总有一个声音告诉自己,现在你所知道的还太少,记得,多去听,多思考,现在还不到发言的时间,我不知道这样的想法是对还是错,总觉得现在的想法太过局限„„在这段时间里,我一直都在看有关心理学方面的书,在看Jiddu Krishnamurti 的《爱的觉醒》时,我深深的感觉到老子的“无为”是多么的有深意,无为,无不为。Krishnamurti用优美的语言带读者走进他要给读者呈现的情境里面,让读者或者听者感受美和爱,感受思想所不能触及到的地方,但是,每次语言性的表达都会陷入他讲的矛盾之中,在摆脱执着的时候,却执着于这份摆脱。他告诉我,心理学不要讲,一切哲学的问题都已经超越了文字,超越了物质,讲出来,就是错,就会有人来“咬文嚼字”。
有始有终/
4还有一点,我想说,上堂课里,老师教会了我“有始有终”,在最后你问下一节课要发言的同学来不来,她说来,你说那我就来,要是没有人来,我也就不说了。我没有听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不过那个时候,我想到的是,我会来,那是最后一节课,可能在我以后的求学生涯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老师,但是能让我觉得如此用心在教学生的老师可能会不多了„„
就像刚开始说的,我的这些体会和感受可能与我的初衷,或者课程本身的内容并没有全部的联系,但是,这些却是在我听课时从老师和同学们的言行举止,以及周围环境的变化中感受到的,就算是上面关于我看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也是由于这堂课给了我这个机会,让我有机会去想,去体会。
求同
求同是指在互动中,增加彼此认同感、亲和度和默契和一系列技术的统称。通过求同来快速达到亲和。
通过以下几组词来介绍一下求同心理的表现:
1.“我们”:“我们”一词是一种共谋性质的暗示,“我们”可以有不同环境下的表达,“我们的家”表示共同拥有的,“我们一起去做„„”表示共同的目的,“我们喜欢„„”
表示共同的爱好„„
2.“强调相同点”:总是会碰到这种情况,认识新的朋友时,他会问我是什么星座的,如果
我的星座和他是相同的时候,他就会惊喜的说道“我们都是天秤座的呀,我们好有缘
分哦!”之类的话,这是求同的基本表现方式。
3.“秘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秘密,这些小秘密不好对外人讲,但是憋在心里又会不好
受,所以,我们就会找一个人倾诉,这个人往往是自己很好的朋友。当然,在有些
时候,我们也会用这些小秘密拉近和利益对象的心理距离。
4.“抛真”:以告知对方以少许真相为手段,来求得立场相同,从而赢取信任。这里的真相,可能是自己的秘密、自己的不足、行业潜规则、或他人的手段阴谋。
5.“暴露弱点”:主动暴露弱点,目的在于消除对方的心防。人们在潜意识里都喜欢“找茬”
你越当面自我强调什么,他们就往往不去注意什么;当以缺点作为基准时,那你在别
人心目中的印象就只可能升高而不可能降低。越是易被人发现的缺点越是要公开。
6.“共敌”:制造两个人共同的敌人,用于改善敌对关系和拉近距离。其它领域的共敌(哪
怕是娱乐方面)可以缓解当前领域的敌对关系;敌人不一定是人,可以是一篇论文、一局游戏等。
7.“显提指责”:经常巧妙地指责他人,而不使他人生气。籍由指责来提高信任,制造直率
诚实印象。有的时候,别人觉得你诚恳的自责出他的优点是因为你们之间的关系比较
亲近。
8.“令尊还好吗”:把对当事人的关心移植到其亲友身上,或强调同其亲友的关系。问候子
女、问候长辈、送妻儿父母礼物等等,或者强调同其亲人朋友的联系。
9.“重复对方的话”:在对面抗拒时,不断重复对方的话以顺承引导。这种句式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使得对方形成被尊重和认同的错觉。
10.“巧合”:并不是所有的巧合都是偶然的,刻意安排的巧合可以大大拉近心理距离,减少
社交抗拒。其效果与目标的感性成正比,广见于爱情和社交领域。
我认为求同心理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各种团体组合:人们会根据自身的需要,加入各种不同的团体,这些团体里的成员或有着共同的爱好、目的、或利益,并未着这些目的利益而共同的努力。毛邓课上,老师曾讲过,政治上的改革会越来越难,因为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不同了利益群体,他们无论是否同意进行改革,都是基于自身利益的;可能这些团体在某些方面来讲离我们的学生有些远,对于大学生经常上的网站——人人网,现在就推出了一个“要当就当小组长”的应用,网友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创建小组,也可以加入自己喜欢的小组,一时间各种小组铺天盖地而来,而且有的小组人数已经达到上限。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求同心理呢?我认为主要是为了捍卫自己的利益和消除孤独感两个方面:
1.捍卫自己的利益:这一点是和现代人们组成各种团体的表面因素是有关的。现在房
价、物价上涨,国民要求政府出台一些措施来控制这一局面,于是就形成了两个团体,在物价上涨中能够取得很好的利益,并且体制改革后不能给他们增添效益的群体和调整
物价之后,能够有所收获的群体。因为两者的利益不同,对物价、房价的看法也就不同,所以导致,有些问题一时半会不能够得到爱很好的解决。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总是要
面对一些残酷的现实,从小我们的教育是怎样让我们成为雷锋班的人物,社会却教导我们要想生存,就要很好的维护自己的利益,Jiddu Krishnamurti在《爱的觉醒》里面讲到
人自古至今都在渴望着一个良善的世界,然而战争在任何一个时期都没有停止过,雷锋
就相当于“良善”,而后者就相当于“战争”,可能这样的比喻不是很贴切,但是只要有
人类存在,只要群体的修为还没有上升到无私的境界,利益就会一直存在„„
2.害怕孤独,通过寻找相同的群体来安慰自己:心理学上有一种人格,叫做忧郁型人
格,心理学家弗里兹.李曼在他的《直面内心的恐惧》中,将忧郁型人格的行为特征用地
球的“公转”来形容,忧郁型人格总是在把自己融入在群体里,他们竭尽所能的消除与
他人的距离,尽可能的要接近别人,留在他人身边。当然,这种缺乏自我的心理是不正
常的,但是,他们正是由于害怕孤独所造成的(害怕孤独是忧郁人格形成的原因之一)。“人从天堂里被赶出来之后失去了同自然的和谐状态,带有火剑的天神就挡住了人的归
路。人只能继续前进,不断发展人的理智用一种新的、充满人性的和谐去取代永不复返的类人猿的和谐时代”(摘自弗洛姆的《爱的艺术》),但是,人类越发展,就发现自己越
孤独,然后,就会通过形成相同爱好的团体,来弥补这种孤独。
特例:寻找伴侣
这一现象无论在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很普遍,求偶是求同心理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人类社会的寻求伴侣比自然界要复杂得多,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加入了爱情这一部分,经历过爱情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件让人感到欣喜,又会给人带来痛苦的事情,但是,什么才是爱呢?再讲爱情之前,我想起了之前写过的两句话:
“爱是什么?爱是从未出生到现在母亲的无私与伟大,是父亲严厉的目光背后对孩子的无限期望,是朋友在你危难时伸出的援助之手,是依偎在爱人的怀里时心中满满的幸福?这是被爱,那么,你呢?你爱的是什么?是因为母亲对你无私的付出,父亲为你支付了学费,朋友在你自我放弃时的鼓励,还是爱人那颗温柔有安全感的心?”其实,上面的都不是完整的爱,Krishinamurti认为爱与美共存,爱与行为、自由息息相关,我也同意他的看法,那么,爱情有事什么样的?爱情,是爱的领域里的一个小小的分支,但它又与广义上的爱有所区别,爱情比亲情友情来得更猛烈,更能让对方体会到彼此心的存在。爱情往往通过男女之间的接吻、拥抱、爱抚以及性的行为表达出来。爱情最重要的表现是一个人对爱人无所不尽其心。爱情会给恋爱的双方带来心理的变化。
首先是理想化,热恋中的两人会忽略对方的缺点,而夸大对方的优点。理想化可以促使双方相信自己是做了最正确的选择。
其次是忍受痛苦。即使被喜欢的人拒绝,这个人也会通过忍受痛苦的方式来使毫无回报的行为正当化。
第三是幻想。恋爱中的人会对未来抱有某种幻想,甚至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另外,爱情也会使一个人高度敏感,特别是对对方的行为产生情绪化反应。这不仅带来不安全感,但也伴随着满足感。
在现代的中国,人的一生最终只能有一个伴侣,但在这一生中,人们大多数会有几次爱情,那么,人们为什么会寻找伴侣呢?我认为有以下五方面的原因:
1、排除孤独:这一点是所有求同心理的原因,在上面有相应的说明,我认为,人们会寻
找伴侣,有一部分是因为忍受不住寂寞,总想找一个人来消除这种感觉,朋友可以在困
难时伸出援手,可是,总有一些内心的空虚是朋友,活着亲人填补不了的;
2、性的需求:只要是正常人,没有谁会避开这一因素,虽然在传统中国的观念里,这是
有所避讳的,但是,正是因为有了这以需求,我们才可以延续我们人类的“生命”;
3、证明自己爱的能力:每个人都渴望爱,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爱的能力,爱是双方的,是相互的,缺少任意一方爱都不存在;
4、依靠:在面临险境,孤独无助时,我们总希望有个人可以依靠,那个人不是朋友,也
不是亲人,那是爱人。爱人有一种能量是朋友和亲人所没有的,爱人有一种柔情,也是
朋友和亲人所没有的,在无助时,我们希望有一个温暖的怀抱可以收容我们,在软弱时,我们希望有一个肩膀可以支撑我们,那个人,就是爱人;
5、相同的志趣:没有相同的志趣,活着相同的价值观,在相爱的两个人最终也不会走在一起,有人说,相爱的双方是互补的,就算是在怎样的不同,有些想法也是相同的,并
且在以后的生活中,两者也会趋于相同;
6、归属感: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没有婚姻,我们的一生都会是没有方向的漂流瓶,家,是温暖的,是无论走多远最终都要回的地方,有了婚姻,就有了家人,有家人的地方就是家,这样,无论我们身处何方,心中都会有一个牵挂的地方,我们累
了,有个地方可以休息,我们害怕了,有个地方可以让我躲避,有了家,我们也就有了
奋斗的动力。
人的一生都在寻找和自己相同的群体,不要刻意的去躲避,因为我们本就是集体中的一员!
总结
Krishnamurti说思想就是过往的一切。思想来自于以往的经验,上面的文字就是我的思想,我不敢说我的思想看得有多远大,因为思想本就像是地图上的老路,但至少是我现在的体会,只要是现在的就是真实的。通过这门课程以及我所看的书,我不得不承认,我的思想真的改变了不少,虽然思想是过往,但是却一直都在变化中,没有永恒,这让我很释然!
第三篇:《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读书笔记
《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读书笔记
来源:中国树仁教育网 发布时间:2009-07-13 16:03
公共选择理论的基础奠定在一个十分简单但却很有争议的根本思想之上,即担任政府公职的是有理性的自私的人,其行为可通过分析这些公职担任者在其任期内面临的各种诱因而得到理解。这种思想的主要推论是政府的缺陷至少和市场一样严重,所以政府不一定能纠正市场错误,事实上反倒可能使之恶化。这一学说攻击了势力强大的两大学术集团所珍视的理论:一批经济学家认为政府只要采用“福利经济学”的处方就可以实现公众利益,而一批政治学家则认为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多元化竞争将为公众谋得利益。简言之,公共选择理论的宗旨是把人类行为的上述两个方面重新纳入单一的模式,该模式指出,社会行为模式的特点,是在经济市场或在政治市场活动的人采用不同方式处理人类决定的过程。一切传统模式都把经济决定视为制度的内在变化,而把政治决定视为外部因素,人们拒绝就这些外因的规律及其生产进行探讨。该模式指出:承担政治决定的结果的人应该就是选择决策者的人。这番话奠定了整个公共选择理论的基础,从此将经济学引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法和经济学又被说成是法律的经济分析,因此,可以说是将理性选择的方法运用于对法律的研究,这里的法律和教科书在范围上并无二致,都是指法令与条例、法官造法、条约和习惯法。然而我们并非只是来研究法律本身,还要研究法律是如何形成的,尤其是要研究法律实施的效果。
法和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关系密切,但科斯(1994)认为仍然可以对二者加以区分。他认为法和经济学强调乃至显示了经济分析对于法律研究的重要性,新制度经济学则着重于制度的重要性——主要是企业、市场,当然也有法律——这对理解经济系统都是非常重要的。科斯还预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领域将会彼此分离,逐渐的变成不同专家的领地。一开始,法律分析中的许多洞见可以通过理解人们的选择来获得,所以,经济学家能够对理解和解释法律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一旦作为实际工作者的律师们熟悉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之后,他们对研究对象进一步的解释和理解将使得他们超越经济学家在这一领域的工作。律师能够提炼出新方法,因此可以加深对特定对象的研究。这将推进法和经济学的进展。
经济学是方法论个人主义的,总是假定个人最大化是决策的基础。这就是说个体行为是进行分析的基本单位,所以像公司或者是州或地方政府的行为也应该在个体的立场上进行考察。作为一个分析工具,在最大化个体利益这个意义上讲,方法论个人主义本身并没有伦理上的含义。
另外,方法论个人主义不需要认定人都是自私的,准确的说应该是自利。在这里,自私的含义是指他在决策时仅仅考虑了自己的福利。多数的法律经济分析中,理性假设并非仅仅意味着利己,但这并不动摇经济分析的性质,而只是对特定对象来说假设必须进行修正的一个例子而已。譬如在家庭法中,通常假定父母对待孩子是利他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也非暗含说个人可以脱离其他人单独进行决策。作为一种经济分析方法,博弈论是研究个人如何在复杂的社会交互中进行选择的,在博弈论大行其道的今天,这显得尤其重要。
由于信息的缺乏,以及人类掌握信息能力的局限性条件的限制,人类的理性总是有界的。据此可以说,人们并不最大化其效用而只是要达到一个满意的效用水平。然而,在主流法和经济学里信息问题是通过承认获取信息的高成本,从而理性的个体故意限制了信息搜集而来引入的。
近来法和经济学的发展通过分析社会规则的影响效果而将其领域拓展到了市场分析之外。社会规则的存在可以作为对人类行为解释的一个基础,这是对理性方法的一个替代。在许多个案中,个人常常因为规则使然选择一定的行动,而不是通过建立在成本收益基础上的理性计算,Elster认为这可以使得理论的解释力更为强大。在法和经济学中,自从Ellickson得出了不同于科斯定理预言的结论之后,社会规则开始特别引起学者们的注意,Ellickson的那个结论认为即便谈判起点在清晰产权的基础上,讨价还价也并不能得出一个有效解。虽然遵守社会规则并不总是有助于获得高效的产出,人们总还是简单的选择遵守。
因此,人类是在不断犯错误的过程中进步的,而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大多数人经常是为错误观念所蒙蔽而不觉。当我们回头巡视时,通常会发现那些曾经十分流行的东西竟然只有很少的合理内容。经济学家也不例外,他们经常沉迷于一些空中楼阁的论题而不自觉,等到一天醒悟时才发现大量的论著只不过是废纸一堆。这一过程可以持续数十年,例如20世纪后半期经济发展理论的繁荣却并未解决发展问题;计划经济理论也曾在中国成为“显学”而被长篇累牍地加以“研究”;再如当今充斥各个知名学术刊物的博弈理论也可能又会是昙花一现。正因为如此,科学的进展才如此缓慢时常停滞,真正的创新才难得见到。这也可能是大自然用于控制人类认识进步的一种手段。
第四篇:《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读后感
读《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后感
10级财政2班李琳410030
54本书的作者贝克尔,是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芝加哥学派的重要成员,芝加哥学派信奉自由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的作用,相信市场力量的自我调节能力,认为市场竞争是市场力量自由发挥作用的过程,这本书中也反映了他的这一思想。我认为贝克尔将歧视、民主、犯罪、结婚生子等一系列有关人性的行为全部用经济理论进行解释是很大胆的一种想法,刚开始是完全不认同这种说法的,但通读全书之后,虽然有些模型不是很明白,但对他的每个分析都没法反驳,似乎都很在理。
贝克尔的模型都是基于某些假设而进行的,如果这些假设不成立怎么办?
比如在第三篇“政治和法律”中,他假设投票者和竞选人具有相同的自由,否则就会通过竞选公职增加自由。每个人对自由的偏好不同,也许某个投票者并没有和竞选人同等的自由,但自由对他的效用并不大,相反,竞选公职让他觉得很麻烦,很受约束,那么即使在自由不等的情况下他也不会自主从投票者变成竞选人。
又比如在第一篇导言中假设“偏好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根本的变化,同时在家丁,穷人和富人之间、即使在来自于不同的社会和文化的人们中间,偏好也没有很大的差异”,并将其作为经济分析适应
全部人类分析的前提。在全部的分析过程中,又假设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蕴含着效用最大化动机。但从接触经济学开始,我便有一个疑问:毕竟个体不能完全代表整体,那么从概率的角度来说,具有特殊偏好和非理性经济人所导致的经济效用不是最大化的概率并没有无限趋近于零,故而得出来的经济结论应该不是一般情况,但结果却往往是适用于一切经济模式。
这本书的第八章——非理性行为与经济理论解答了我的疑问。大多数经济结论都是基于亚当斯密的“理性经济人假设”进行的,即主体所追求的惟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如消费者追求的满足程度的最大化, 生产者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但实际生活中并非所有人都是理性经济人,这种假设是否会使理论偏离实际?
以家庭为例,贝克尔将非理性行为分两种:一种是冲动,即我们常说的“感情用事,反复无常”,用概率模型表示,其决策取决于多面骰子的投掷;另一种则是怠惰,即“墨守成规,反应迟钝”,决策尽可能地取决于过去的情况,人们的任何非理性行为都介于这两种极端中间。
通过贝克尔模型的分析,无论是冲动或是怠惰行为存在于个体时,会有完全不同的选择,但在总体中,无论其是那种偏好组合最后的需求曲线也都会服从由“理性经济人假设”得出的向右下方倾斜的趋势,解释了为什么可以用“理性经济人”假设得出适用于所有人的结论。
书中所有建立经济模式解释人类行为的思想皆是用不变的东西
解释变化的东西,比如歧视现象中,歧视者和被歧视者的相对经济收益不变,而歧视相当于消费品,歧视者并没有因此而多收益,相反,要为此商品支付费用;再比如在非理性经济行为中,无论非理性经济人怎样选择,需求曲线都是不变的,只是部分经纪人的行为由理性转变为非理性而导致的不同偏好和不同决策组合;更广义来说,当人们做出选择时,他们都是在同等的无差异曲线下选择不同的决策组合的。
但是在这样的分析中,我认为尚存在一个问题:如果人来的一切行为所带来的收益都可以定量衡量,那么求出一个最佳收益组合并不困难,但很多行为,其收益即使是基于理性经济人假设也是无法定量衡量的,比如可乐的效用高于果汁,而汉堡的效用低于炒菜,但可乐只能和汉堡组合,果汁只能和炒菜组合,但他们的效用都无法用具体的数值表示,那么两者的选择就出现了问题,这时对行为的经济分析是否就失效了呢?
无可否认的是这本书开辟了一个探索世界的新思路,将事物理性化,所有感性的东西都可以用理性的模型来解释,虽然这种行为将生活程序化了,但却也是人们了解自己的一种独特地方法。此外,本书还具有十分广阔的拓展性,其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结论,更是一种方法,一种思路,顺着这种思路,我们可以探索人类一切行为的原因和意义。
第五篇:《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读后感
《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读后感
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是贝克尔的代表作,他把微观经济分析的领域扩大到包括非市场行为的人类行为。作者认为人类的行为万变不离其宗,各种人类行为都是由于效用最大化。书中一共有七篇,我对第六篇——婚姻、生产力和家庭的印象最深。
“新的家庭理论是涉及多人家庭的理论,这种家庭的不同成员具有相互依赖的效用函数,而且,新的家庭突出成员间的合作与相互作用,考虑子女、婚姻、涉及工作时间的劳动分工和市场增益技能方面的投资、灾害、保护、成员的世代之间的资源转移。”这是书中的一句话,也算是对这一章节的总结。
对于生育力的经济分析中,贝克尔归纳了六个经济分析的变量,分别是:一般的考虑、偏好、子女质量、收入、成本、供给。通过这些因素分析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家庭情况的夫妻对子女数量及质量的要求。最主要的变量是:一般考虑和收入。
如书中所讲“对绝大多数的父母来说,子女是一种心理收入或满足的来源,按照经济学的术语,子女可以看成一种消费商品,有些时候,子女还可以提供货币收入,因而还是一种生产品,而且,由于用于子女的支出和子女带来的收入都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子女年龄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使得子女既是一种耐用商品又是一种生产品。”这段话并不表明作者的思维有多么悲观,而是,作者用一种经济分析去研究非经济问题。书里把子女和生活中使用的汽车、房子之类的耐用消费品相提并论,虽然很多传统的人们会对此极其反感甚至认为不道德,但是,不得不承认贝克尔用超乎常人的冷静将人类行为的体现和经济紧紧联系在一起了。假设,人们生小孩的成本大于他们的收益,人们有可能选择不生小孩,只是这种收益不是单层面上的金钱,也包括了抽象的愉悦的心情。(范_文_先_生_网)这种经济分析突破了传统经济学的局限,创立了家庭经济学。
关于收入这个变量的经济分析。首先,概括了马尔萨斯的理论,他认为收入的增加将导致家庭规模的相应扩大。主要包括两点:
一、收入增加会引起儿童死亡率的下降;
二、收入的增加会导致人们早婚并且不大节欲。然后,贝克尔通过分析框架表明,收入的增加不仅会增加子女的数量,还会提高子女的质量,不过,有时迫于社会压力富裕家庭会更加注重子女的质量,从而将更多的支出用于子女,也将富裕家庭子女的成本提高了,这也可以解释富裕家庭的子女数量比贫困家庭的数量少了。最后,贝克尔还提出了避孕知识——这个因素会使收入和生育力成反方向。上流阶层相对更早的得到一些避孕方面的知识,从而使得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提前了解到了更多更详细的避孕知识,也使得富裕家庭的子女数量比贫困家庭的子女数量少。总之由于婴儿死亡率的持续下降、避孕知识的日益普及以及子女成本的持续增加可以轻易地抵消收入的持续增加的影响,所以生育力的持续下降也会同正相关的关系相一致。
以前的我 绝对不会认为婚姻、生育是经济行为,因为这一切似乎是个人感情或者喜好决定的,但是看了这本书后,感觉里面很多理论都没有办法反驳,很多解释都分析得有理有据的。我也意识到,人类的行为有时候并不能用理性或者不理性来解释,这一切的行为都有意无意地蕴含着效用最大化的动机。贝克尔在书中举了几个例子,但其实,我们可以将这种经济分析运用到更多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