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长学校培训材料5
【家长学校培训材料】
平安 城 镇 教 育 办
教学违规与教学事故处理意见
为了规范教学管理,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加强教风与学风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防止并及时处理教学事故,促进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特制定本规定。
一、教学违规的界定
教学违规行为是指学校教学单位、管理部门及其教学人员和工作人员在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中,因工作疏忽,对学校正常教学秩序造成轻微影响的行为。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视为教学违规行为。
1、任课教师上课迟到或提前下课、上课期间擅离岗位时间在10分钟以内者;
2、任课教师备课不认真,组织课堂教学有差错者;
3、教师在上课或教学活动中衣冠不整者;
4、教师在上课或教学活动中未关闭手机,影响教学活动正常进行者;
5、经批准同意调课,授课人迟到或早退时间在10分钟以内者;
6、上课时间和晚自习时间,教学楼、教室和实验室不按时开门,而影响教学工作在10分钟以内者;
7、其他可认定为教学违规行为的情况。
二、教学事故的界定
教学事故是指在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中由于个人或者单位的过失或者故意,对学校正常教学秩序造成不良影响,给学校、教师、学生带来一定损失。根据过失或者故意情节的轻重和造成损失的大小,可分为一般教学事故、较大教学事故、严重教学事故三个级别。
1、一般教学事故是指学校教学单位、管理部门及其教学人员和工作人员在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中,因工作疏忽,对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引起一定影响的行为。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视为一般教学事故:
(1)任课教师上课迟到或提前下课、上课期间擅离岗位时间超过10分钟者;
(2)任课教师未经批准自行调整、变更上课时间、地点者;
(3)监考人员无故迟到或监考期间擅离岗位,时间在10分钟以内者或监考不认真者;
(4)教学单位和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未经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将实验设备、电教设备和教室教学设施等挪作它用,而影响教学工作者;
(5)教学单位和管理部门人员不遵守学校规定,未经批准,在正常教学时间擅自组织举办或者允许举办文体活动或晚会,而影响教学秩序者;
(6)一学期内出现三次以上(含三次)教学违规行为者;
(7)其他可认定为一般教学事故的情况。
2、较大教学事故是指学校教学单位、管理部门及其教学人员和工作人员在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中,违背教育教学规律,不履行岗位职责,不遵守有关规章制度和学校劳动纪律,对学校正常教学秩序造成较大影响的行为。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视为较大教学事故:
(1)教学单位和管理部门人员不按照校历规定,开学不按时到位而影响教学工作正常进行者;
(2)教师无正当理由,不接受教务处下达的教学任务者;
(3)教师未经教务处领导同意擅自委托他人承担教学任务者;
(4)教师或管理单位未经校领导同意随意组织安排课学生开展其他活动而不上课者;
(5)教师或实验员不按教学要求及时准备好实验教学所需的仪器、设备、用品、材料,不按照实验室规则做好实验课教学的准备和指导工作,而影响实验教学正常进行或者无视实验室安全,不及时排除事故隐患,造成实验仪器设备损坏或人身安全事故者;
(6)教师未经教务处领导同意擅自安排学生缓考、补考者;
(7)监考人员不遵守考试管理的有关规定,迟到时间在20分钟以内者;
(8)教务处管理人员审查不认真,错发学生毕业证书者;
(9)一学期内出现三次以上(含三次)一般教学事故者;
(10)其他可认定为较大教学事故的情况。
3、严重教学事故是指学校教学单位、管理部门及其教学人员和工作人员在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中,违背教育教学规律,不履行岗位职责,不遵守有关规章制度和学校劳动纪律,对学校正常教学秩序造成严重影响的行为。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视为严重教学事故:
(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抵触的内容者;
(2)教师讲课不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擅自更换教学内容,造成严重影响者;
(3)教师或实验员准备不充分或指导不负责任,造成实验仪器设备严重损坏或严重人身安全事故者;
(4)指导学生校外实习和开展社会调查时,因教师的不负责任,造成学校声誉受到严重损害者;
(5)教师命题或教学管理人员印制试题严重出错致使考试无法正常进行者;
(6)监考人员无故缺课造成较大的影响者;
(7)教学事故当事人有意隐瞒不报或对事故调查工作不予配合,或者态度恶劣,拒不检讨错误或无理取闹者;
(8)对教学事故当事人进行包庇或阻挠对事故的调查、处理者;
(9)一学期内出现三次以上(含三次)较大教学事故者;
(10)其他可认定为严重教学事故的情况。
三、教学违规与事故的处理
学校要组织有关部门成立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工作组,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组长,成员包括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实训处的负责人。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工作组对教学事故进行认定,提出处理意见。处理决定由主管校长签发。
1、学校实行教学事故举报投诉制。对师生员工反映的问题,在收到举报、投诉后,经调查核实认定的教学事故,根据认定的级别由学校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组研究处理。
2、对教学违规行为的处理,由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小组认定,校内通报批评,并记录备案。
3、对一般教学事故的处理,由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小组认定,主管校长签发《教学事故处理通知书》,并在校内通报批评。
4、对较大教学事故的处理,由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工作组认定,签发《教学事故处理通知书》,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并在全校通报批评,责任人不准参加当年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及其他荣誉称号评选外,影响续聘。
5、对严重教学事故的处理,由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工作组认定,签发《教学事故处理通知书》,给予严重警告或记过以上处分并在全校通报批评。严重教学事故的责任人除不准参加当年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及其他荣誉称号评选外,不再续聘。
6、教学事故要记入责任人教学业务档案,作为年终考核,工资、岗位调整、聘任等的依据。
7、责任人对教学违规行为和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有不同意见,在接到《教学事故处理通知书》之日起10日内,可向学校及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学校及有关部门接到申诉后,在一周内进行认真调查核实,然后将核实情况向学校汇报,提出最后确认意见,并及时通知当事人。
第十五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平安城镇教育办
2011年9月25日
第二篇:家长学校培训稿
尊敬的各位家长:
首先对各位家长的光临表示热忱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您的到来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信任。在这里,我要真心地祝贺每一位家长,祝贺您的孩子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旅程。从入学的那一天起,您的孩子将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在各科老师的带领下遨游于知识的海洋,一天天成长起来。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现在您的孩子正处于一个崭新的起点,作为家长和老师就有义务帮助他们走好第一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我们感谢各位家长对我校的信任和厚爱——把你们的孩子交到我们的手中。我们深深知道,那每一张灿烂可爱的笑脸都承载着各位家长的殷切希望和美好憧憬,今天我们在此隆重举行一年级新生家长会,就是想让家长知道,在孩子的小学生活里,我校老师将用我们的爱心、责任心,细心地呵护您的孩子,与他们一起学做人,学知识,学交往,学玩耍。
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关键期”,在这个年龄段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成效很大。而一旦错过了这个年龄段,再进行这种教育,效果就差多了,有时不只是事倍功半的问题,甚至终身难以弥补。
一、关于习惯培养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就是说习惯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的好坏会影响人一生的命运,好习惯养成了将受益终生。那么一年级的孩子应该养成哪些习惯呢?
习惯1.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有一句话叫做“成功总是为有准备的人而准备。”一个人的准备工作大到一项工程、一次竞选,小到一次作文、一次上课,让孩子学会事前准备,养成做事有准备的习惯。比如,每天晚上作业完成后,整理好书包,拿什么书,需要带什么东西,一样一样都要做好准备。
习惯2.正确的写字姿势。
一年级新生,年龄趋向于五、六周岁,他们手部肌肉才开始发育,做精细动作的能力较差。握笔写字,对低年级小学生来说是比较费劲的,而且儿童学习写字的过程,正是手部肌肉发育的过程,因此要掌握正确的握笔方法。因此,对于孩子的字是否写得特别匀称先不必过于苛求,能做到整洁就可以了。但写字姿势一定要正确,保护好眼睛,远离眼镜这个负担。不要等到了眼睛近视了,来找班主任老师,给我们孩子调个位置吧,我们的孩子眼睛近视,坐在后面看不见,近视眼重在预防,况且近视眼是非常不方便的。
习惯3.独立完成作业,先作业后玩耍。培养孩子养成先完成作业再玩耍的好习惯;每天查看孩子作业是否认真,读、写、算、默、背是否过关,有问题及时补救,并签字证明;保证“三个一”:一张桌子、一盏台灯、一个安静的学习地方。注意不要让孩子边看电视、边做作业、或一边做作业一边吃东西等。
习惯4.每天阅读。
鼓励孩子学儿歌背古诗、听广播少看无益的电视节目、多看课外书等,能够经常带孩子到书店看看,为孩子准备几本有益的课外书籍并督促他每天定量阅读,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孩子多看书,有助于孩子的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
如何培养孩子看书的习惯?有些家长也做过一些尝试,给孩子是准备了一些书,让他一有空就捧起书来看,可自己却在一边打开电视机看电视,铺开桌子打麻将,或在旁边做一些其他影响孩子集中注意力的事情,孩子一抬头,就会大声训斥,根本不顾及孩子内心的需要。这样是培养不出孩子学习的好习惯的。
习惯5.每天交流。
抽出一点时间,与孩子聊天,在交流中了解孩子的学校生活,了解孩子的想法,所遇到的困惑等等,并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多说出心里话。久而久之,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写话、写作能力会潜移默化的提高。每天家长最好抽出十五到二十分钟时间,和孩子一起看书,并为孩子大声读故事或者与孩子一起讲故事。能使高孩子的识字能力,朗读能力,也能开阔孩子的视野,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一举多得。
习惯6.遵守时间。
准备一个小闹钟,并教会孩子看钟表。父母要有意识地规划好孩子的作息时间,调整孩子的生活起居习惯及常规,养成孩子自己准时就寝,准时起床的习惯。您最好能与孩子共同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并贴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并要求孩子一定要按照时间表去做。
孩子入学后,生活方式和活动内容将要发生很大的变化,家长应该为孩子重新安排适应小学生活的作息制度。在调整作息制度时应考虑这样几个问题:怎样才能保证按时到校上课;怎样使孩子提高学习的效率,做到既有时间学习,又有时间娱乐。要处理好以上几方面问题,在执行作息制度时应重点掌握好以下两个环节。
合理规定并严格执行睡眠时间。睡眠不足与学习负担剧增是一年级小学生普遍遇到的一个矛盾。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孩子,他们都习惯较长时间的午睡,而入小学后,基本上取消了午睡(夏季除外)。但是,小学生脑力劳动的负担量却大大超过了幼儿园,如果不能安排好作息时间,很晚睡觉,必定会降低学习效率,结果事倍功半。睡眠是一种保护性措施。儿童经过睡眠,可以消除疲劳。大脑皮层细胞重新开始兴奋。保持旺盛的精力。这样才有可能更好地从事第二天的学习活动,一般来说,一年级小学生至少需要10小时睡眠。才能消除一日紧张学习活动后的疲劳。我建议:晚上(8:30~9:00)入睡,早晨(6:00~6:30)起床,睡眠充足才能使孩子上课时头脑清醒,精力充沛,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接受知识。这样可以缩短课后做作业的时间,将余下的时间用于阅读课外书,或娱乐活动。
二、关于语文学习:(一)关于教材的变化
1.一年级为何要改为先认字再学拼音?
过去都是一年级刚上学就学拼音,然后再用拼音去认字。这回改了:把拼音学习推后个把月,先认一些汉字,再学拼音,而且边学拼音边认字。这个改变体现一种更切实的教学理念。其实,传统的语文教育都是从认字开始,是在没有注音帮助的情况下进行的。以前的蒙学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反复诵读,慢慢就会认字了。部编本多少有点回归传统。
入学教育以后,第一篇识字课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大的楷体字扑面而来,会给刚上学的孩子留下深的印象,可能是一辈子的印象。接下来是“金、木、水、火、土”,“云对雨,雪对风”,很传统,也很有趣。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的是孩子们对汉字的原初感觉。“第一印象”不是字母abc,而是汉字“天地人”,这个顺序的改变是别有意味的:把汉语、汉字摆回到第一位,而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不是目的。
先认字后学拼音,还有一个考虑,是幼小衔接,放缓坡度。对于一年级刚上学的孩子而言,一上来就是拼音,比较难,等于给了下马威,并不利于培养对语文课的兴趣。现在把拼音学习推后一点,能减少他们的畏难情绪。
2.“和大人一起读”是什么栏目?
“和大人一起读”是新教材的亮点之一。大人指父母、老师或其他家庭成员与亲友。一年级刚上学的学生自己还不会读,所以让大人和他们一起读。这个栏目的用意是激发读书的兴趣,让孩子刚上学就喜欢语文,喜欢读书。这也是幼小衔接的学习方式。幼儿园主要是无纸化教学,听故事多,到了小学就开始使用纸质的阅读材料包括书本了,让孩子先和大人一起读,慢慢过渡到自己读,这过程需要大人的引导。
家长少看电视、少打麻将、少上微信,多和孩子一起读书,这也等于创造了语文学习的良好氛围。
一起读可以是朗读,也可以讲读,或者对话式阅读,形式不拘,但要注意都是在读书,是书面语言的阅读。一起读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压力大了,兴趣就少了。
(二)关于字词的学习。
语文是一门整合力很强的综合课程,就课本而言虽然是由一篇篇课文组合而成,但每一课都包含了字词学习、句子学习、朗读训练等各种学习任务。当然,不同年段有各自的侧重点,低年级重在字词教学。字词的掌握,在于能读准字音、记住字形、了解字意,字词学习的难点在于读准前后鼻、平翘舌音,用准同音字,而要突破这两个难点主要靠强记、多练、多用。
(三)关于阅读:
有位高考作文满分得主说:“他读三国演义都读了三遍”,可见读对写的影响是很大的。阅读课外书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把更多的时间给孩子去看书,去阅读,去实践,只有多读、多看,让读书成习惯、对写话有兴趣,广泛的积累才能融会贯通、不断地尝试才会运用自如。
教材还专门设计了“和大人一起读”栏目,我为亲子共读推荐两种主要的方法:大声为孩子读书和持续默读。这两种方法像一对不可分割的孪生子,最好能结合采用。
大声为孩子读书,就是为孩子念书,读出声音来。建议在家庭中每天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比如在上学前、晚饭后或临睡前,为孩子读一本书,每天至少5-10分钟。选择图书,主要选择图画书或其他适合大声读的书,关键是孩子喜爱的书。大声读的活动可以一直坚持下去,至少到孩子小学毕业。
持续默读,就是在家庭中每天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确定为默读时间,家庭的全体成员各自选择自己喜爱的书、报纸、杂志,安静地享受阅读,每天至少5-10分钟。在这个过程中,不提问、不讨论,不监督孩子的行为,如有可能,这种活动最好一直坚持下去。
三、给家长的几点建议
作为永远的家长,我们期待您能与您的孩子一起成长,做一个高雅的人:
1.入校时,请以父母的角色与老师、校内工作人员沟通,把社会角色请放在校外;不能因为我是经理,我是老板,不把您孩子的老师放在眼中。
2.接送孩子时,要在学校指定的接送点接送孩子,到学校参加活动时按照要求把车子停放在指定区域内,衣着大方得体。
3.老师上课时间,一般不接待家长来访;如有特殊情况必须进校,请向学校门卫工作人员打招呼,并且遵守制度,如进出门要登记;
4.在校门口等待时,请保持一点耐心,请不要随意攻击学校、漫骂老师,您可知道,您代表的是您和您孩子的形象; 5.请用正面、积极、欣赏的态度关注学校的变化,做学校的宣传代言人;
6.在孩子发生纠纷时,请保持冷静,如有必要请老师来解决; 7.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请理解:老师教的是五十个孩子; 8.请您能知道:孩子的监护人是您,而非学校老师;
9.“亲其师,信其道”请不要在孩子面前随意发表对老师的负面评价。
10.请多一点与孩子交流,请多关注孩子的成功,多表扬孩子的进步,少一点在孩子犯事后的打与骂。
孩子的成长经不起等待,通过此次家长学校的学习,希望我们家长们能认识到: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父母也需要不断学习,才能为孩子的成长加分,为童心梦助力,成就孩子未来的幸福人生。最后预祝我们的孩子能快乐幸福地成长,祝我们年青的爸爸妈妈有一个文明有礼、博学多才、孝顺父母的孩子。
第三篇:家长学校培训材料
尊敬的各位家长,中午好!感谢各位家长在百忙之中到我们学校参加我校举办的第八届家长学校,配合学校、配合老师,共同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今天我受校长的委托,代表学校从以下四个方面向各位家长汇报介绍学校基本情况;
第一部分:学校基本情况
一、学校所取得的成绩
多年来,由于各级领导的关心重视,社会各界的支持,全体师生和家长长期坚持不懈的顽强拼搏,团结奋斗,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喜人的硕果,2005年学校晋升为“云南省一级初级中学”,曾先后被中共澂江县委、澂江县人民政府评为第一至第四届届期制“文明单位”;2007年12月被评为“玉溪市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工作优秀学校”; 2008年3月荣获了“云南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8年4月荣获“玉溪市绿色学校”称号;2008年10月荣获“云南省文明学校”称号;今年4月,我校又被市教育局确定为与英国的一所中学结成对外交流与合作学校;9月,荣获澂江县“2008-2009学年教育教学先进学校”称号。澂江九中以优良的校风、骄人的质量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今年中考报考人数296人,中考报考率为98.34%,居全县第一名,今年中考录取玉溪一中4人,师院附中3人,市民中15人,市属三所学校录取共计22人,录取率为7.31%,居全县第二名,澂江一中录取145人,市属三所高中和澂江一中总共录取167人,录取人数居全县第二名,录取率为55.5%,居全县第一名,中考成绩稳中有升,又结硕果。
第二部分:收费及“三免一补”情况说明
一、收费:本学期开学至今学校从未向任何学生收取过任何费用。
二、“三免一补”情况:本学期全校共有684名学生享受每月75元的贫困学生生活补助,全部在校学生享受每学期10元的文具费补助。
第三部分:家长如何配合学校培育自己的子女
社会的前进和人类的发展都离不开教育,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更是如此。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教育要实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目标,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人民整体素质,单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教育,基本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由于家庭教育早于后三种教育,所以它是后三种教育的先导和基础,又是后三种教育的补充,因此,他在整个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协调统一,是社会主义当今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而在两方面的协调统一中,家长、学校应积极配合,对学生施加教育和影响,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相一致,促进青少年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都得到发展,使孩子在校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按校规、校纪、校风努力学习,争做四有新人。下面对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教育引导培育孩子做几点浅述: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如果说:社会是一个大课堂,那么家庭就是一个小课堂。孩子一出生,首先受到的就是家庭教育,可以说,父母是影响子女们的重要因素。父母的思想品德、劳动态度、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及个性特征时刻都影响着子女,父母的一举一动都是子女模仿的榜样。父母的要求往往是子女的生活准则,因此,女子的思想情感、行为、态度、思维能力和学习质量等,都与家庭影响有着密切的联系。子女年龄越小,家庭教育的作用就越明显。
家庭教育是一个持续很长的过程。子女在家庭生活的时间长,接触父母的时间也长,因此,家庭对子女有很多的影响。无论父母与子女的血缘、情感、伦理、道德哪一方面的内在联系来说,家庭都长期对子女起着陶冶的作用。
二、家庭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的质量
可以说:学校教育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无数事实说明,家庭教育这一基础做得好的孩子,入学后都比较容易接受学校教育。而家庭教育基础差的孩子,会给学校教育造成极大的困难,根据多年来我们学校的调查,20%以上的“三好学生”自幼有较为良好的家庭教育,90%以上的“双差生”从未得到过良好的家庭教育。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就深有体会地说过:“对一个父母没有教育好而入学的儿童,学校和老师必须花费很多额外的,但往往是徒劳无益的精力”;同样我们学校里的班主任老师也深有体会;一个班四五十个学生中,只要有三五个因家庭教育这个基础没打好而养成许多不良习惯的学生,班主任的大部分精力就花在他们身上,但收获还常常不及只花少量精力的其他学生。
这就充分地说明,学校教育不但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且自始至终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但能为学校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而且还能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学校教育的成果。
三、注重教育与照料相结合
家庭教育是在父母与子女之间进行的,由于父母具有教育子女的责任,又承担着从物质上保障子女生活的需要和照料子女的生活。
目前,大多数家庭存在着的问题是不能兼顾教育与照料,而是照料有余,教育不足。我校去年对初一一个班40多名学生家庭情况的调查材料表明,13户属溺爱型家庭,家长对子女精心照料,孩子说什么是什么,要什么给什么,缺乏教育和管理。有21户属于放任自流型家庭,除生活上保证子女的需求外,对子女的错误不管不问,放任自流,余下6户虽有教育,但方法不得当,简单粗暴,属控制管理型家庭,就是说在40户家庭中,没有一个户属正确教育的。照料有余,教育不足,如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庭教育任务更艰巨,为此各位家长在今后对子女的教育中,应切实兼顾教育与照料。
四、情感和习惯的培养
父母对子女的感情是丰富多彩的。一般地说,父母对子女总是怀着一种无法替代的崇高的爱,父母从物质上保障子女的生活需要,无微不至地关心照料子女的生活,对子女的未来充满着美好的希望,千方百计地为子女的将来铺设一条金色的道路。子女从父母的愿望和行动中深切地感到父母的爱和家庭的温暖,作为感情的反馈,子女往往表现出对父母的敬爱,对家庭的眷恋,对父母的健康和情绪的关切,这种情感的联系与交流,在家庭中是普遍存在的,这种在家庭中培养起来的情感,经过学校正确的引导,就可能转化为尊敬师长、遵守校规、校纪、校风、友爱同学,热爱集体的品质。
同时,只要我们家长对子女的行为习惯逐步进行校正和培养,比如要求子女讲文明礼貌,听老师的话,注意个人卫生,尊敬家长,学会爱家,爱父母,按时休息等行为习惯,自然子女到校后,经过教师的诱导,便可实现教育目标,从而实现家校二者的和谐统一。
五、潜移默化,熏陶感染
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既可采取伦理性的谈话和教导,又可以潜移默化活动感染和熏陶。其中主要的应以家庭环境、家庭气氛、家长的言行、爱好和业余生活以及风俗习惯影响子女的成长。因此,杂乱无章的家庭,子女则会养成丢三拉四的习惯,家长性格爽朗,子女也性情活泼,家长生性粗鲁,子女也经常口吐秽言;家长喜爱读书,子女也常常手不释卷等等。这种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作用是巨大得。所以特别重要的是家长的言行要为子女做出表率。
六、克服家庭教育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就多数家庭来说,家庭教育处于自流状态,缺乏计划性,具有盲目性,重知识,重分数是家长教育思想的片面性的突出表现。有的家长只重视子女的学习,只要成绩好就心满意足。有的家长在学生作业负担过重的情况下,还给孩子布置家庭作业。许多儿童,青少年思想健康情况不佳,品德低下,可也说是我们家长教育思想的片面性造成的后果。此外,许多家长在满足子女物质需要的方面还存在盲目性。子女想吃什么、想用什么、想玩什么,父母就千方百计予以满足。这不仅使孩子娇生惯养,更会使孩子养成过高的物质愿望,甚至会导致以错误的手段来满足自己的物质追求而出现偷、窃等坏行为,从而违反学校规章制度、校规、校纪等。
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随意性表现在:对子女教育时的态度以自己的情绪为转移,教育的语言和方法随心所欲,不能掌握分寸;相信“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传统观念,家庭成员之间对孩子的期望和教育要求上的不一致等等。这种随意性往往导致训斥和打骂,常常产生负效应,甚至造成两代人之间的对抗和悲剧。从而形成子女在校期间也相应对校风、校纪等产生不满和对抗情绪。
七、家庭教育的“宽”与“严”
家庭教育应做到既严格要求,又放宽管理,实施“严中有宽,宽中有严“的教育方法。
严,即严加教育,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就中、小学生的生理和心里基础讲,还不具备成人以上的自制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的品德、性格、情操、气质都有待于培养教育,且惰性在这一年龄也比较明显,再加上社会风气的影响,若没有严格的教育管理,松松跨跨,何谈子女成栋梁之材?树不剪不成材,弦不紧不成音调,养不教父之过。为人父亲、为人母,必严!严是爱,宽是害,松松跨跨易出怪。严不仅是对子女负责,更重要的是对社会负责。严的目的是爱,爱子女就必须从严要求,但严要适度,不能过分、过激、过火,超过一定的限度。如果父母过分、过火,子女非但不易接受,还可能砸锅,激化矛盾,犹如琴弦过紧易断一样,不会促使矛盾的解决。甚至使被教育者在我们的“严”下产生对我们的恨,不利于达到我们爱的目的,也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这是存在着一个善于把握“度”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家庭教育的实践中逐步掌握准它,因此,对子女的教育和管理还得适当放宽,不能心急,须循循善诱,有目的、有计划、分层次、分阶段,促膝长谈,使其在逐渐感化中觉醒。父母要给子女改错的机会,创造学生改过自新的环境,使子女的认识转变有个渐进的过程来完成。只有把爱给子女,才能得到子女对从严教育的理解。这就要求我们做父母的必须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严中有宽,宽中有严”。严与宽是对立统一的。如果只强调从宽教育,而忽视从严要求,或只强调从严要求,而忽视给子女改正错误得机会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八、子女一旦违反校规、校纪、校风家长应如何处理
校规、校纪是学校为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内部形成全体成员认可和共同遵守的目标追求,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思想作风,它表现了学校的独特风格和软性氛围,它渗透于学校的所有活动之中,并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兴衰成败密切相关,校风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它是一个学校有别于其它学校,植根于自身条件而产生的特有精神,它统一包含着思想、情感、意向、目标等因素,却最大限度地消除了师生员工个体差异的群体意识,反映了他们对目标追求的共同心态,意愿和志向。同时,它又必然造成安定的环境,良好的心境,成为学校师生员工的共同需要。因此,校风是学校中表现最活跃,最富教育力量的因素,它既是培植师生良好思想行为的土壤,又是学校赖以存在的支柱。从以上的剖析可以看出,一旦子女违反了学校的规章制度、纪律、校风等,家长应正确看待,到学校找班主任或有关教师,弄清情况,共同分析其根源,对症下药,根治其弊,而不能不分是非对子女采取粗暴行为或到校乱造乱骂,在子女面前产生对学校各项制度和校风产生不满情绪,从而潜移默化地感染了子女对学校各项规则、制度、校风的厌恶,助长子女违反校规、校纪、校风等不良行为。
第四部分: 对家长的几点建议 一. 各家长多抽时间与老师联系,配合学校、配合老师教育引导子女。
二. 望父母们要注意自身修养,留意自身的言行举止,身教胜于言教,父母要为孩子做出榜样,给孩子健康的影响,对于孩子,我们不但要“养”、还要“教”、更要“育”,在家庭中家长懒惰,孩子不会勤快,家长爱骂人,孩子不会讲文明。
三. 家长上课期间到校看望子女,希望不要私自上教学楼,请在学校大门口值班室等候,到下课休息时再找,以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四. 家长给子女送饭时,希望按照学校的规定到指定地点就餐,不要在篮球场周围或花台处就餐,以免影响学校的管理。五. 子女在学校与同学或老师发生矛盾时,希望家长到学校后主动与老师取得联系,与学校联系,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通过正常渠道理智处理。
六. 希望家长配合学校,杜绝学生将移动电话带到校内使用。七. 孩子向家长讨要正常生活费以外的费用时,希望家长与老师联系,落实多要费用的用途。
八. 希望各位家长对我校的管理及教育教学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第四篇:家长学校培训材料
家长学校培训材料
家长学校>培训材料
一、初一新生>心理健康状态分析及家长调适对策
(一)造成初一新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产生不良心理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面对较为陌生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少了依赖感。
从一个熟悉的环境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新学校、新同学、新老师,大部分初一新生都会产生紧张、焦虑情绪,尤其是一些心理素质差的、新环境适应能力弱的、过去在小学经常受老师批评的、部分过分追求完美的优秀生,往往是“开学恐惧症”的易发群体。这些学生会表现出“恋旧”、“对抗”、“消极”等不良情绪。比如,我们会听到这类话:“还是我们小学的老师好。”“我们小学比这漂亮多了。”“中学老师太凶,他(她)看我不顺眼,我就偏不理他(她)。” “这个班级,没人理我,小学同学多好啊。”“算了,进了这所学校,我算是没指望了,就瞎混吧。”
2、面对陡然增多的课程,感到束手无策,产生畏难心理。
小学多为以语文、数学为主课,学习内容浅显,篇幅短,容量小,难度低。课堂教学注重直观形象思维模式的训练,课堂气氛活跃,作业量小,学生只要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就能轻松容易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或许能轻而易举地得到理想的考试成绩。
而进入中学后,课程一下子猛增到语、数、英、政、史、地、生七门学课,加上音、体、美、微机等多达十几门功课。开学领到的新书就要一大摞。书多,课多,老师多,教学方式方法多。就是过了一个暑假,学习内容激增,学习难度也快速提高,教学速度大大加快。不只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课外知识的拓展、综合能力的培养,导致一些学生产生手忙脚乱之感,容易失去协调与自控能力。例如,小学晚上7、8点就可完成作业,而中学要常常写到9、10点,甚至更迟;小学一篇作文通常要求写300-400字,而到了初中,同样时间里,却要求提高到500-600字。许多小学生抱着新鲜感进入初中新学校,对这些扑面而来的问题都没有预见和思想准备,置身此中,就会感到困惑不解、手足无措。围绕学习活动而产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心理压抑、精神不舒畅、疲倦困乏、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走神”频率高、焦虑作业、学校恐怖症、厌学等成了大问题。
3、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存在盲目的自信与自卑。
刚上初中的孩子,处于“半幼稚、半成熟”时期,既想独立自主,又离不开大人的关照;既渴望别人的理解,但又蒙着层层面纱,不愿完全暴露自己;理想远大,好胜心强,但又意志薄弱,承受不了相应的压力,因而导致心灵格外脆弱,心理承受能力降低。小学采取的教育方式以鼓励和表扬为主,看重的是孩子的个性发展,这就导致很多学生自以为很了不起,对自己认识不清,总爱夸自己在小学如何如何。而新集体里高手如林,人才济济,以前出色的可能不再拔尖,曾经的班长还可能连小组长也当不上,学习成绩也不尽如人意。不少学生经受>挫折的能力较差,遇到困难,便立刻心灰意冷,不知如何应付,加上对新的学习生活、学习任务、规范要求了解较少,自身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有问题,使大部分同学在心理、学习、交往等各方面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不能很快适应新初中,导致一部分同学落伍掉队,走了弯路,出现滑坡,一下子受到大打击。
(二)家长应配合孩子实现“小升初”的顺利转变。初一孩子由小学到初中的过渡阶段,它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要顺利渡过这个时期,缩短这个过程,还需要家长配合老师从心理和学习方法上给予及时的指导。
1、引导孩子热爱新学校、新班级、新同学。
家长要处理好与老师的关系,家长要尊师重教,鼓励孩子与老师做朋友,要加深孩子对个人与集体关系的理解,让孩子明确自己与集体的利害关系,自己是班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己的行为直接关系的班级的荣誉,应该以大集体的利益为重。
培养孩子团结友爱的精神,孩子将要在一个大集体中与同学一起生活三年,同学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进步。家长应该教导孩子,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共同面对困难、战胜困难。同时告诉孩子,新的学习生活,新的起点,你与所有同学一样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让孩子放下思想包袱,放下过去的荣光成败,开始新一段精彩的人生。
2、引导孩子树立学习目标。
孩子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要对自己重新定位,弄清楚在新环境中的起点和通过努力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这个过程是需要家长帮助孩子来完成的。假期里,可以请亲戚朋友中上中学的哥哥姐姐给孩子介绍经验,说说刚上初一要注意的东西,会遇到的情况,让孩子有个心理准备。
在中学孩子每天面临高强度的考试、作业、课外班,一定会感到疲惫、厌烦、甚至厌恶,觉得为什么只有自己这么苦累倒霉。其实到了这个年龄,家长们应该给孩子树立起一个学习、努力、奋斗的人生观,不要让孩子认为现在的努力是家长的一种惩罚,或者是一种靠压制才能必须完成的任务,因而感到无奈和不情愿,甚至增加了逆反心理。要让孩子明白,生活中应该有一个主题,念书学习是每个人必经的阶段,是学生性格塑造、学习习惯养成、向成人学习模式靠近的时期。这个时候,让孩子自己探索学习方式方法,学会生活上、学习上、思想上的独立是最重要的。家长要使孩子明白“强中自有强中手”的道理,要帮助孩子客观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给予正确评价,并激励孩子不断向目标努力。
3、加强和老师的交流、沟通。
家长要提前预见到孩子进入初中后可能会出现的心理落差。比如共同学习生活六年的同学玩伴可能分开去了不同学校,现在身边出现的同学都是陌生的面孔;本来在小学是班级干部的孩子,到了初中没能当上班委;初中老师可能不像小学老师那样时时刻刻关注到每个孩子的学习生活细节等等,诸如此类问题,在这个年龄段孩子心中都是大事,很容易造成他们的心理落差和>孤独感。
孩子的心灵是很脆弱的,如果家长能够预见到这些问题,提前给孩子“打好预防针”,告诉他们出现这些情况都是正常的,让孩子在问题出现之前就有了心理准备,比出现了心理问题再去反复说教,效果要好得多。家长要帮助树立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要配合学校教育,就要积极主动地去访问学校、访问老师。沟通时不仅问分数,还要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心理状况,使家庭教育更有的放矢。
4、相信孩子的潜力都很大。
实际上,从医学的角度来说,十二三岁的孩子,无论是从反应能力、精力、记忆力上,都是成人难以企及的,大部分孩子不存在学不会,记不住的问题,只有不想学,懒得记的问题。
因此,作为家长,一方面不要认为自己的孩子太笨,脑子慢而气馁,不尊重孩子,挖苦讽刺或惩罚;另一方面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在同事和亲友面前说孩子多么多么辛苦,多么多么不容易,这样的话孩子肯定会“就坡下驴”,产生一种“我很累”的暗示,这是非常不好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表扬典型的人和事,可以对孩子实现教育目的。心理暗示法也是表扬的一种形式。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可以这样批评他:“这种行为是好孩子该有的吗?”家长对孩子的口头语应是:“这才像乖孩子”当孩子预知自己的行动将会达到某个预期的目标时,就会被激励起来。
二、家长如何培养初一新生的学习习惯
初一新生已经开始中学生活,众所周知小学与初中的学习差异是比较大的,从内容、方法以及思维方式都有所改变;因此,初一的新生要逐渐养成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1、按时完成老师部署的各种作业。要在每天及时将作业完成,效率很重要!不能一边做一边玩,要高效率学习高效率的玩!
2、做题书写整洁、清晰。开始要重点要求步骤,对题目解答交待清楚,不能出现跳步现象。在步骤清楚时再要求板书(尤其男孩板书可能会马虎些)
3、让孩子逐渐养成自学习惯,自己学会整理和查找资料。开始你可以操作让他(她)看,逐渐让他(她)自己整理你给予指导,到最后让他(她)自己整理。比如:老师经常会要求整理作家的生平事迹,开始我上网帮助她,后来就是她自己查自己整理。开班会的资料也是自己查自己整理,其中有些图象是她自己用相机拍完电脑上我教她图象处理。
4、家长装傻让孩子把题目讲给你听。有时候家长要傻点,题目的解答你看懂装没看懂或根本不看就说你看不懂,让孩子把过程讲给你听,把你讲明白,过程还装傻提些问题。既提高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让他(她)对题目理解更深一层!(题目解答能看懂和能讲清楚的理解程度是不一样的)还有就是让孩子有成就感,爸爸妈妈都不明白的题,是我讲给他们讲明白的。
三、给家长的十条建议
1.家长要善于倾听孩子的话
进入初一这个陌生的环境,又面临身理、心理上的变化,孩子可能有很多想法,不管是学习上的压力,还是对新老师新同学的看法,家长都要耐心听孩子讲述,千万要避免因为工作繁忙的缘故,对孩子讲的事心不在焉或是不屑一顾,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不被重视,孩子由于年龄和阅历的缘故,有时对人和事的看法难免会有些幼稚及片面,家长不要一味站在大人的角度对孩子讲的事情加以批判或指责。家长首先要接纳孩子的想法,和孩子探讨,给孩子一个民主的环境,然后给予一些恰当的指导。
2.家长要学会交流
这里的交流包括家长和孩子间的交流,家长和老师间的交流,以及家长和家长间的交流。不管是那一种交流,前提都是家长要抱着平等和信任的心态。家长要倾听孩子,更要经常与孩子交流。要在一个公开、民主的环境里,跟孩子交流他的学习,交流他的交际。在孩子的学习方面,适时关注他的学习内容和实际进步程度,发现问题要共同讨论,而不是训斥。切忌一味的训斥,那只能让孩子放弃交流的机会。
家长和老师的交流也很重要。孩子有相当一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与老师的接触也远远多于家长,在与老师的交流中,家长能更详细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并且也能及时与老师沟通孩子出现的问题,探讨出解决的对策。同时,家长与家长间的交流也不可少,与别的家长交流可以了解其他孩子的状况,明白自己孩子的发展,而且还可以相互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方式,从而相互提高与改进。
3.家长要善于发现并欣赏孩子的优点
孩子的进步不光是学习方面的,在与同学及老师的交际中,孩子好的态度和行为也应该是家长欣赏的对象。家长要尽量多与孩子相处,发现孩子的优点,要及时表扬,帮助孩子树立起自信,让孩子体会到学习和生活的乐趣。
4.家长要合理对待孩子的错误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犯错误是很平常的,况且刚进入初一的孩子在身心各方面都比较特殊。家长要分清孩子的错误。如果孩子的错误是学习和心理方面的,而不是品行、道德、人格上方面的,则要允许孩子犯错误,并且如果是多次犯同样的错误,家长也没有必要慌张。在对待孩子的错误时,家长正确的对待方式是疏导,而不是“惩罚”。
5.家长对孩子的不足要有耐心
俗话说:人无完人。孩子不完美,有不足,不要紧,其实我们都不完美。作为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与恒心,同时要正确看待孩子的不足,要看到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了多少,而不是一味撇开孩子的大背景,将其与周围的环境做横向的比较。面对孩子的不足,家长要做好各方面的沟通,经常制定几个易于达到的小目标,让孩子一步一步提高。而且只要孩子每天都在努力、每天都在进步,就要及时鼓励,让其明白这其实就是每天都在缩短与完美之间的距离。
6.对待孩子家长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
虽然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孩子的成绩的确很重要,但孩子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发展也必不可少。现代的社会能力不仅仅是成绩的优异,身体素质,交际也是必不可少的。家长不要单单强调孩子成绩的提高,身体的健康协调发展是一切的基源,同时也不要过份呵护孩子,要主张孩子多与周围的社会接触,参加社会实践,积累人际交往的经验,从而为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7.家长要建立对孩子的合理期望值
每位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那个最优秀的人,能够在社会上是一个顶尖人才。可是顶尖人才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个人的努力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所以没有必要一味以过分高的标准和要求去苛求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愿望,让孩子快乐适宜的发展,这样即使自己的孩子不能成为顶尖人才,那么他也能对这个社会有用、对生活充满爱、充满欢乐,仅此他的人生也是同样的精彩与幸福。
8.家长要与老师和孩子形成良好的配合在孩子的成长方面,老师与家长的做法和看法都会存在不一致,如果不及时调整,差异过大的话则可能给孩子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差异。面对这种不一致的状况,要冷静分析,实际上老师常站在教育的角度看待问题,多数时候偏“严”;家长常站在爱的角度看待问题,多数时候偏于溺爱,所以双方要及时沟通协调,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角度要一致,教育要有持续性,不可半途而废。
9.家长要为孩子树立榜样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的言行很大一部分都是受家长影响,模仿家长而来的。所以不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家长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10.家长要经常学习
跟上孩子的生活现在很多家长因为工作的缘故,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孩子邀请的集体活动,时间久了,对孩子课余生活及相关的喜好兴趣不能很好地了解,当孩子兴致勃勃谈论这些的时候,家长反而无所适从,出现了与孩子生活脱节的状况。因此,家长要抽出时间了解自己孩子的生活,学习孩子接触的一些新奇的东西,与孩子共同分享,成为孩子的朋友。
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宋庆龄
家长学校培训材料
安丘一中双语实验学校
2014-1-22 >家长学校培训材料》 《
第五篇:家长学校培训材料
家长学校培训材料
一切为了孩子 主讲人:曾晓群
各位家长,大家好!
孩子进入小学学习,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重要性勿庸置疑。目前从我们了解的这个时期家长的一般情况是: 1.对孩子满怀期望,舍得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但由此也出现一些无视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特点和需要,拔苗助长、压抑孩子个性健康成长的现象。
2.关注子女的知识、智力与成绩,但对培养良好的品德行为、学习态度习惯重视不够。
3.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与指导不足。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学期我们已经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现在你的孩子处在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起跑线上时,应该作些什么准备?作为家长应该做些什么?
(一)物质准备
除了必要的文具(如数学的学具、美术用品等),还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健康的学习环境。大人的一些娱乐活动,注意不要影响做作业的孩子。古人说“宁静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宁静无以成学”,应该很有道理。
(二)心理准备
1、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信、积极、乐观的情绪 特别是在孩子刚进入小学的时候,年幼的他们也将面临许多挑战和困难。要多用表扬激励的方式。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对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成功”是成功之母:取得进步并得到表扬,才会对学习有兴趣、有信心,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要努力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多鼓励孩子。对学习上出现一些困难的孩子,切记不要用伤孩子自尊的话语,这样的话语可能会毁了他的一生。
2、要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
学习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要努力培养孩子勇敢、不怕困难的精神,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小学在学习时间、内容上和幼儿园有很大的不同,刚开始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可能很不适应,可能会碰到不少困难,感受到压力,遇到挫折。
一个认识问题要解决,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挫折是生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失败,早积累人生的财富,可以早升值,这是人生投资。相反,一帆风顺的孩子,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是危险的。
作为家长要对孩子多一些关心,多了解其学习情况,多同孩子沟通,帮助他们去克服困难,遇到挫折要加以鼓励引导,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配合教师学校做好“幻小过渡”工作。
(三)态度、习惯准备
目前有许多家长往往只关注分数。其实分数和只是衡量学习情况的一个方面,要关注智力因素,也要关注非智力因素,这样才能使孩子全面发展,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不竭的动力。
因此作为非智力因素的态度习惯就显得非常重要。好习惯使人受 益终生。为什么有的学生会成为所谓的“差生”,其根本原因是态度、习惯问题。
1、培养深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提供好书、鼓励阅读,教给基本的学习方法,采用具体、生动、形象或游戏的方式,提供展示学习效果的机会等等,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爱学校,也是一种方法。对孩子讲述上学是一件很愉快事,唤起孩子求学的热情。开学当天,热情地陪伴孩子到校,欣赏校园景色,并告诉他这是学习新生活的开始,会十分有趣,只要肯动脑筋,付出努力,每天会有进步。我们学校在读书台旁,自古就是一个读书学习的好地方,环境是全省乃至全国最好的,随着扩建工程的实施,今后我们学校在这方面会更具特色和优势。这些都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教育资源。
2、培养孩子主动积极、努力上进
让孩子养成时间意识,做作业不拖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特别要注意不要让孩子边做作业,边吃零食、看电视、玩玩具,这种习惯非常有害。家长要经常关注学习作业情况,同时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要让孩子懂得,学习是学生的最重要的事情,完成作业是应尽的义务。
3、培养孩子认真细心的习惯
如让孩子做业自己检查,看清题目,认真书写、计算等,这对以后的发展非常有益。
4、培养孩子专心听讲的习惯 小学的学习内容多、教授次数也较少,不会一遍遍地重复,因此需要孩子集中注意力,关注老师的要求。小学的每个班的人数有五六十多个,教师在上课时精力有限,即使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也会在某些时候有疏忽,因此孩子的是否专心听讲、思想集中的程度尤其重要。这是造成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
5、培养自主自立的习惯
带领孩子实地熟悉上学必走的路线,告诉他行走、过马路、看红绿灯等基本安全知识。逐渐让孩子自己准备好所有学习用品,并教会他整理书包。(帮助孩子扫地)
6、培养交往合作的习惯
要鼓励孩子和同学交往,一起游戏,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同时要注意教育孩子和同学和睦相处,不自私、不任性。
7、遵守规范的习惯
家长要配合学校讲解上学的道理及基本礼仪,教育孩子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如课堂常规方面有:不迟到、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发言响亮等。
(四)品德教育准备
1、严格要求
全面了解孩子,并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严格要求;千万不要不分是非,为孩子护短。要利用生活实例、影视作品中具体、生动、形象的东西帮助孩子理解对与错、是与非、善与恶等基本道德观念;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子女学会关心、学会体谅别人,养 成文明礼貌、爱护公物、遵守规则等习惯。
2、以身作则
家长是孩子第一任教师,你们的孩子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处于特别善于模仿的时期,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希望各位家长能给自己的孩子予积极影响。
3、协调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教师是人,而非神。我们面对的是近六十个孩子,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也承受着相当大的压力,尤其是我们学校的一年级的学生家长素质高,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很高,家长社会和学校对我们的要求也很高。在工作中我们的责任心再强,教学水平再高。在工作中也难免会有些不足之处。作为家长,切忌在孩子面前议论教师的不是。希望各位家长要多理解、多支持、积极配合。就辅导教育孩子等问题可以向我们咨询,同各任课教师加强交流沟通,向我反映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协调好家庭学校的关系。同时也欢迎各位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意见建议,或如实反映一些情况。
我们不能去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多给孩子一点关爱,多为他们的成长作些准备。每一个成功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位成功的家长,教育好孩子是我们共同的责任,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和目标——一切为了孩子。
各位家长,开学以来你们为了孩子的读书也够苦、够累的。对孩子来说,也是如此。一年级新教材课程标准要求高、难度大,这完全需要家长的配合,光靠学校是远远不够。你的孩子放在我们学校,我 们作为校方会努力教好书,教育好孩子,您的孩子分在我的班级,我也会尽最大努力把他们教到最好。但也需要你们的密切配合,家庭教育不可忽略。平时多和我联系、沟通,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从而更好地有目的教育孩子。我们在座的都是孩子爸、孩子妈,可怜天下父母心,谁不盼望孩子能成才,那就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最后希望各位家长多为孩子操点心,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对学校多一点理解,多一点沟通。我们共同合作,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努力!
201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