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流浪儿童救助的问题分析
我国流浪儿童救助的问题分析
1、对流浪儿童的救助究竟是强制还是自愿存在争议
按照1982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对流浪儿童的收容和遣送可以带有行政强制色彩;而按照新颁布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在救助流浪儿童方面完全是自愿的,他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寻求救助,也可以自由出入救助站,而有关机关将不再具有强制性权力。按照法理上的原则,新的法律颁布实施后,旧的法律自然失去效力,所以,对全体流浪人员的救助应当贯彻新法“自愿性”原则的精神,但是,实践操作中,对流浪儿童的强行救助的做法依然存在,究其原因,正是人们对“自愿性”原则是否适用于流浪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存在分歧意见。
按照我国民法的规定,未成年人一般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他们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都需要得到监护人的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这些立法的前提假设是未成年人还处于身心发育阶段,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需要得到家庭的照顾和保护。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对于流浪儿童这一脱离监护之外的特殊群体的救助应该是必须的,而不是任其选择的。所以,《未保法》第29条规定,“对流浪乞讨或者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民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负责交送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暂时无法查明其父母或监护人的,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容抚养。”但是是否因此,我们就有理由沿袭强制性做法,从善良意愿出发,强制流浪儿童接受救助呢?这似乎又与《儿童权利公约》的精神相违背。救助流浪儿童如果一味采取强制手段,除了助长成人世界的权威作风之外,也不利于流浪儿童自身主动性的调动,特别是他们的信任机制已经出现了危机,强制性做法极易引起逆反、抵触等消极心理,从而对救助工作留下障碍和阴影。
2、已有的救助机构普遍面临资金、设备、人力不足的问题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的经费、人员欠缺问题非常突出。很多救助场所是由收遣站旧设施改建而成的,起点低,条件简陋,保障能力和保障水平很低,许多救助教育措施因条件限制无法有效开展,直接影响到救助方式改善和救助水平的提高。流浪儿童在中心必需的衣、食、医疗、安置等均无专项经费,工作难度很大;教育培训困难重重,尚未形成合力;缺少必需的器材设备,新方法难以引入实际工作;生活经费、包干费标准低,实际花费多,挤占收容遣送经费越来越严重。
3、矫治方法的专业化问题
我国目前对流浪儿童的教育主要是文化知识、传统的思想品德,以及技能培训,但是这些教育矫治方法是否能够修复流浪儿童受到伤害的身心和情感呢?流浪儿童曾经被自己最可敬可亲的人欺骗、抛弃或虐待,从而对衡量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标准有了偏颇的认识;流浪期间的艰难生活不仅使他们身体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内心世界也承受了创伤。他们已经丧失了最起码的人际间的信任,以一种敌视的目光看待大千世界。与正常少年儿童不同是,流浪儿童的信任机制发生扭曲,他们把说谎作为家常便饭,谎言就像一个痼疾一样深深地嵌在他们的身体中,使真正想帮助他们的好心人无从下手,也为他们自己与外界的交流加
上了一道壁垒。所以,要修复他们的身心,已然不是传统的方法所能奏效的,这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需要专门设计的身心修复课程,但是目前,我国多数救助机构并没有配备符合条件的专业人员。
4、流浪儿童权利保护的法律体系和组织机构不完善
总体来说,我国关于流浪儿童救助事业方面的政策法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基本形成了司法保护制度框架。这些法律规定对出现问题的家庭和出现问题的儿童进行干预性救助和紧急庇护,为及时补救已经出现的特殊情况,防止流浪儿童问题扩散和进一步恶化提供了依据和准则。但是,对于儿童权利保护,特别是对流浪儿童权利保护的法律体系和组织机构还不完善、不健全,存在一定的缺位现象。综合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没有一个保护儿童的强有力的综合权力机构,执法主体不明确;二是没有突出政府的作用;三是现行法律道德化趋势明显,缺乏惩罚性措施;四是法律更新速度滞后于社会的发展。问题的表现就是目前日益突出的流浪儿童问题、流动儿童问题、被成人操纵的儿童问题、监护人遗弃未成年被监护人问题、特殊困境下的儿童的国家监护责任问题、儿童继承权 和财产权的有效保障问题、网络对儿童的不良影响问题等等。四是目前我国涉及流浪儿童救助的有效法律之间存在矛盾。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未保法》强调救助的必要性,而国务院制定的《救助管理办法》强调救助的自愿性,执法者何去何从?《救助管理办法》没有就流浪儿童的特殊性指定充分的区别于成年人的救助措施。例如,关于救助时间,《救助管理办法》规定一般不超过10天,但是,实际操作中,这一期限根本无法查清流浪儿童的家庭背景,教育和矫治更难以做到;再如,《救助管理办法》在救助场所、设施、人员等方面没有针对儿童规定任何特殊要求。如此等等,这必然给实践工作带来困惑和阻力。5对流浪儿童的监护法律制度存在缺陷
监护人法律责任制度是指规定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不适当履行监护职责、或侵害被监护儿童的合法权益时,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的法律制度。从实践中看,相关单位、居委会、村委会等组织都各有其专职,各有其工作重点,客观上很难履行监护职责。我国应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废除在没有合适的自然人作监护人的情况下,由单位、村委会、居委会或民政部门充当监护人这种形同虚设的规定,可以考虑设立一个专门机构作为公职监护人,也可以考虑只将民政部门下属的儿童福利院的职能扩大,选定其为公职监护人。《未成年人保护法》第 62 条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予以劝训诫、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 49 条规定:“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履行职责,放任未成年人有本法规定的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由公安机关对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责令其严加管教。”第 50 条规定:“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违法本法规定,让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的,由公安机关对其予以训诫,责令其立即改正。” 以上这些法律和司法解释都对监护人的法律责任问题做出了一些规定。但是,《民法通则》和《贯彻执行〈民法通则〉的意见》只规定当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时,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撤销或变更监护人。同时规定监护人如果侵犯了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可以按一般民事侵权起诉。《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监护人的法律责任多是训诫、制止、责令当事人改正等比较轻微的处罚方式。
因此,这里存在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其一,监护人一般是与被监护人有亲属关系的人,其监护不利或失职通常作为家庭问题而被掩盖,很少有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出面向法院提出撤销或变更监护的要求,因此不容易改变状况;其二,当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以及其它合法权益遭到来自监护人的侵害时,因为自身行为能力欠缺很难向法院起诉或向有关单位反映来主张自己的权益;其三,监护人在监护过程中具体因失职需要承担什么责任无实质内容规定。
6法律援助制度无法惠及流浪儿童存在缺位现象
流浪儿童属于双重弱势群体。因此,对流浪儿童实施法律援助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儿童可能是因为遭受家庭暴力等情形而被迫逃离家庭外出流浪,那么他们的合法权益已经受到侵害;另一方面,儿童在流浪的过程中,由于对法律的无知,由于自身处于困境,很容易被犯罪分子引诱和利用,成为犯罪主体或犯罪工具,在流浪过程中,他们的其他合法权益也很容易被侵害;最后,流浪儿童因为自身心智的不成熟和社会经验的匮乏,根本无法保护自己和主张应有的权益。国务院于 2003 年 9 月 1 日颁布施行了《法律援助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法律援助制度的全国性立法,旨在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法律帮助。然而,对于流浪儿童而言,法律援助制度存在一定的缺位现象。对流浪儿童的安置法律制度存在缺陷
修改以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也对流浪儿童的保护作了三方面的规定:第一,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该根据当地情况建立救助场所,对流浪乞讨的未成年人实行救助,承担临时监护的职责;第二,公安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应当及时护送流浪未成年人到救助场所予以妥善照顾,并且要及时通知流浪儿童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领回流浪儿童;第三,对孤儿、不能查明监护人的流浪未成年人,由民政部门所属的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尽管法律法规对流浪儿童安置做了较详细的规定,但是相比起需要救助的流浪儿童的数目,福利机构条件仍然相当有限,不能按规定进行安置。另外在救助保护中心的流浪儿童学业、技能培训、就业、年满18周岁如何安置等都存在很大问题,都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做依据。
8流浪儿童的教育权难保障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了救助站提供救助的内容,即食物、住处、救治、联系单位、乘车凭证。没有涉及保护流浪儿童受教育权的内容。目前还没有法律对保障流浪儿竜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的问题作出专门具体的规定。对于流浪儿章的救助如果只停留在解决流浪儿章的食、住、行等问题,那么对其实施的救助只能是治标而难以治本。
9《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对流浪儿童救助的法律缺位问题
2003 年 8 月 1 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生效,其目的是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问题、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和相关法规。但是,《救助管理办法》因为准备不充分、出台比较仓促等原因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首先,受救助人员的“来去自由”的规定会给当地社会治安管理带来一定的冲击。并且来去自
由不适合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受救助人员;其次,《救助管理办法》可能会给一些身强力壮的懒汉以可乘之机,出现蹭救助、骗救助等情形;再有,关于救助时间与救助次数的规定,《<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中将救助时间规定为一般不超过 10 天,而对救助次数没作限制性规定,从而出现反复救助或者因无法安置,而使得某些人重新流浪的状况;最后,对于流浪乞讨人员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流浪儿童,在《救助管理办法》中则很少提及,这是很大的局限,也使得流浪儿童救助无专门法律可依,存在缺位现象。
第二篇:流浪儿童社会救助问题分析
流浪儿童社会救助问题分析
摘要:流浪儿童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也是各国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流浪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社会现状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学者的高度关注。在过去的时间里,我国政府和有关社会组织在这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探索和实践,流浪儿童的处境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但要有效地缓解和根本解决儿童流浪问题却并非一朝一夕的工作。流浪儿童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一方面,流浪可能造成儿童智力发展受阻和人格的扭曲,从而不利于儿童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部分流浪儿童在流浪的过程中有可能会接受他人不良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的诱导,出现反社会行为和犯罪行为,进而危害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整体形象。因此,对流浪儿童的救助与保护刻不容缓且要有治本良策。
关键词:流浪儿童社会救助政策
21世纪初,我市经济进入了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与其伴生的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流浪儿童问题凸现出来,流浪儿童的生存状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按照我国政府的定义,流浪儿童指的是年龄在18周岁以下,离开家庭或监护人,流落于社会超过24小时,造成基本生存条件失去可靠保障而陷于困境中的少年儿童。流浪儿童的安置问题若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将会对社会和谐与稳定形成阻碍。因此,关注流浪儿童,改善他们的生存状况已迫在眉睫。
流浪儿童在社会的生存状况
一、流浪儿童的生存现状
目前,流浪儿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纳入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的流浪儿童,这部分孩子的特点是身体基本健康、智力正常、没有监护人、没有违法犯罪行为。另一部分是救助中心不会收容的流浪儿童,包括智障、肢残,或者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这一部分流浪儿童的生存手段可以概括为:捡(捡垃圾)、讨(乞讨)、卖(卖艺、卖花)、偷(偷窃、抢劫)。
流浪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卫生状况极差。被迫乞讨的儿童有些身体被故意致残,即使没有明显的残疾,乞讨生活都给流浪儿童生理和心理上造成了疾病。他们终日卫生状况极差,满身污垢,吃剩菜剩饭,遭人漠视或白眼,在街头、宾馆饭店时常有他们瘦小、柔弱的身影。有的跪在地上,身前摆放着一张“求助信”,其内容不外就是诉说自己家里贫穷,上不起学,请大家帮助,或是诉说自己家人得了重病,无钱治疗,请大家援助等等。还附一些假学生证、假入学证明、假病历等等;他们有的是残疾儿童,坐在街头,穿着很少的衣服露出他们残疾、扭曲的身体,肮脏的小手捧着搪瓷碗;他们有的二、三个在一起,在街头摆起场子表演各种
让市民看了都心疼的杂耍。比如一个孩子裸露着上身,其他
一、两个孩子则用钢丝在他脖子、身躯上紧紧地缠绕几圈,待市民们洒下一些可怜钱之后,他们才将钢丝松下来,身躯上是深紫的瘀痕;他们有的穿着破衣,在影院、商场等繁华地段,追逐着过往的市民,拉扯着过往市民的衣服,让他们给了钱后才不再纠缠;还有更小的(几个月、一、二岁)则被一些妇女抱着,牵着向过往行人乞讨,而控制这些乞讨儿童的并非他们的父母、亲人,而是被遗弃后抚养他们的人或者是拐卖他们的人。这些孩子的社会化过程被异化,对于主流社会和群体方式有着复杂而无知的情绪。他们的性格中多是独立、敏感、封闭、自我、多疑、固执、缺乏合作意识,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强烈。
他们本应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享受生活的温馨,憧憬美好的未来。但他们却过早地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承担起了与他们年龄不相符的重担。他们甚至遭到人们的歧视,因为缺乏教育走上犯罪道路。
二、造成儿童流浪的原因
(一)家庭背景及其与家庭的社会连结
家庭是儿童生存、社会化及情感支持的主要场所。儿童向街角社会流浪并走上违法道路,往往与儿童的家庭连结高度相关。那么,流浪儿童的家庭背景及其与家庭的社会连结如何呢?
1、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低,职业技术含量低
父亲的职业主要集中在农林牧渔、生产运输和商业领域上;母亲的职业集中于农林牧渔、商业和服务业。如此,大部分问题流浪儿童的家庭以务农为主,父母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同时,在受教育程度上,父亲以初中文化程度最多,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则以小学最多。可见,流浪儿童的父母在受教育水平上很低,并且母亲的受教育程度更低。
2、父母的婚姻关系:以传统型为主,但一半以上的父母关系不良或离异
父母的婚姻状况会影响家庭结构的完整,并对儿童成长有着重要影响。
3、家庭结构:以扩展和断层家庭居多,且近十分之一的儿童不能与亲生父母共同生活
流浪儿童的家庭生活中,他们或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或是单亲家长一起生活,或与其他亲戚一起生活。可见,多数流浪儿童来自于断层家庭,并处于隔代抚养中。
(二)学校生活及其与学校的社会连结
流浪儿童从来没上过学的是少数,但他们上学期间的学业状况如何,他们与学校的社会连结又怎样,学校因素对流浪儿童出走所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1、受教育程度:九成以上未完成义务教育,且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流浪儿童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他们中大部分在小学文化程度以下,受过初中教育的较
少,而受过高中教育的几乎没有。流浪儿童的受教育程度低,加上其心智尚未发育成熟,则会促使他们在街角社会极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
2、六成以上学习成绩差,九成以上有旷课逃学的经历
许多流浪儿童早年正是从旷课逃学发展为放弃学业、辍学,直至离家出走。
三、流浪儿童的社会救助
目前我国流浪儿童人口绝对数将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而在大约100百万流浪儿童中,获得救助的仅是少数。另一严峻的现实是,潜在的流浪儿童数量是巨大的。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或者避免流浪儿童的的产生?如何在未成年孩子流浪街头的时候给予他们及时和妥当的救助,是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社会政策在流浪儿童救助和保护体系中的作用
社会政策是国家和政府为保护弱势群体、解决社会问题以实现公正、福利等特定的社会目标而制定的,是各种法律、条例、措施和办法的总称。在流浪儿童的救助和保护问题上,社会政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政策能够保障流浪儿童的基本权利,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二)发动社会各界力量,维护流浪儿童利益
流浪儿童救助工作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单靠市财政拨款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政府部门应通过有效的鼓励、税收优惠等社会政策大力倡导国内外非政府组织、民间组织、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等其他社会各界力量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为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事业出一份力。
流浪儿童是世界各国长期存在的一个社会问题,如何对流浪儿童进行有效救助,使其回归家庭、回归社会一直是各国致力解决的难题。它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更加需要社会的合力,让这些流浪儿童能够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 孙莹 《儿童流浪行为分析及其干预策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6).[2] 赵维泰.关于中国流浪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J].中州学刊,2005年(4).[3]刘继同《关注中国城市流浪儿童—郑州市流浪儿童状况调查报告》
[4] 张潘仕《流浪儿童问题与越轨行为研究》(青少年犯罪研究)2003(6).[5]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课题组《监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第三篇:流浪儿童社会救助问题调查报告
流浪儿童社会救助问题调查报告
摘要:流浪儿童是一个特殊的有别于成年流浪乞讨人员的群体,儿童之所以会流浪,这不仅仅是由于儿童自身的原因,还有一些家庭背景、社会影响的因素在里面。因此,我们在寻求最佳的流浪儿童社会救助的方法时需要多方面考虑。我们需要加强对有儿童家庭的监管,变自愿救助为强制救助,变被动救助为主动救助,加强群众的监管意识。每一个人都需要为流浪儿童社会救助事业尽一份力。
关键字:流浪儿童社会救助现状自愿救助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流动人口增加,治安形势越来越严峻,《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制度逐渐异化,收容遣送变成了单纯的治安管理行为,行政强制色彩越来越浓厚,收容遣送范围扩大失控,并且形成变相收费牟利、限制人身自由强制劳动。孙治刚事件便是收容遣送制度异化的极端表现。
为革除这些弊端,国务院于2003年6月20日出台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自愿接受救助制度代替强制收容遣送制度。然而,流浪儿童是一个特殊的有别于成年流浪乞讨人员的群体,流浪不是他们自主选择的生活方式。他们心智尚未成熟,缺少独立生活经验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在外出流浪生活中处于无保护状态并时刻面临危险,不知道流浪对他们将意味着什么,甚至不知道有救助机构存在。对流浪儿童实行自愿救助、被动等候流浪儿童主动申请救助无异于放弃对流浪儿童的救助。就此我对流浪儿童社会救助这个问题进行了调查,具体如下:
一、调查目的了解和分析流浪儿童社会救助现状,寻找最佳的流浪儿童社会救助方法
二、调查来源
中国各地政府网站、中国期刊网以及相关流浪儿童社会救助信息
三、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了造成儿童流浪的原因,我国流浪儿童生活现状,我国流浪儿童的相关救助方式,其他国家在流浪儿童社会救助方面的方法。
四、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用网上资料查询、搜集、整理
五、调查时间:2010年11月28日———2011年12月28日
六、调查结果
据民政部门统计,目前我国约有15万人次的流浪儿童。从性别上看,男性占70%,女性占30%;从流出地看,来自农村的占83%,来自城镇的占17%;从受教育程度看,文盲占20%,小学以下的占65%,初中以上的占15%;从年龄分布上看,7岁以下的占10%,8至12岁的占23%,13至15岁的占63%,16至18岁的占4%;从离家次数看,初次流浪的占60%,有两次以上流浪经历的占40%。由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流浪儿童大多来自农村。
我国各地提供的流浪儿童社会救助的现状如下,以北京、武汉、汕头为例: 北京:2003年10月22日,北京市民政局将朝阳区王四营乡南花园村的一所废弃的小学校改建成了“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当年,市财政拨款150万元完成了基础设施改造工作。这两年又加大了投资力度,拨款860万元用于日常救助及改造、新建硬件设施。改建后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占地18亩,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正式工作人员17名,服务人员36名。
武汉:2010年11月18日,总投资2759万元建成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在武汉落成。该中心位于江岸区谌家矶武汉救助管理站内,楼高七层,有200张床位。据称,这是中部地区最大、设施国内一流的流浪儿童中心。该中心一楼有儿童游戏区;二楼有音乐室、多媒体教室、手工技能室、体育锻炼室等;楼上还设有心理咨询室和宣泄室,以及孩子们的寝室。
汕头:广东省汕头市社会救助管理站立足现有,科学发展,建造3000平方米流浪儿童家园。于2003年挂牌。截至2008年底,该站已先后救助流浪乞讨人员5900多人次,其中未成年人700多人次。汕头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成立于2007年,与汕头市救助管理站合署办公,承担着全市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和教育职能。在生活方面,房间里铺设了木地板,内置卫生间,添置了扶手,购置了统一的儿童床、被褥和儿童生活用品;在活动方面,充分利用救助管理站现有的篮球场,改装了适合未成年人活动的篮球架、网球架,专门设置了未成年人活动室,配置了未成年人专用文体器材;在学习方面,设置了专用教室,购置了一批特殊教材和教具。
我国流浪儿童存在的问题,以某报社发布的一则消息为例:
2004年11月10日,两名流浪儿童从四川成都机场破损的铁栅栏处钻进机场,偷偷爬进一架从昆明飞往重庆的客机起落架舱内,一人在飞机起飞时当场摔死,另一名则奇迹般地随机“飞”抵重庆江北机场。无独有偶,今年8月3日四川省一农家男孩不堪家庭虐待,偷父母300元钱,离家出走,在成都流浪7天,其间住过旅舍,花光所有钱后,无旅费回家,无奈扒在长途汽车底盘上随汽车行驶了300公里,被车拖得血肉模糊,在司机停车吃饭时才被发现。
从此案例中我们可以就看见现在我国关于流浪儿童社会救助仍存在一些问题。接下来会有具体分析。
此外就是关于其他国家在流浪儿童社会救助上的调查结果,如下:
许多国家政府,非政府组织和民间社会成员在世界各地都增加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儿童和街头无家可归的人口数量为这个被剥夺继续大幅增长。然而,更多的行动是必要的。最重要的是,不利的经济发展状况在许多国家,国际计划,以提供基本的住房需要作为一个结果。
1992年,联合国发布的一项决议,流浪儿童的困境,表达他们关注的出现街道和边缘化儿童的暴力和防范的行为。该决议呼吁国际合作以解决无家可归的儿童的需要和执法的国际儿童权利。打击无家可归,步骤向欧洲国家采取了有效的包括比利时,芬兰,荷兰,葡萄牙和西班牙。在许多国家,政府的宪法权利,包括在全国住房。制定了计划在1987年,芬兰包括住房建设,社会福利,医疗保健服务,并有责任为每一位无家可归的人一个体面的家。芬兰多少人在被削减了一半无家可归10年后。但是,国家方案的主要问题,是儿童往往拒绝接受援助的国家提供替代的。
在一个地方和区域一级,已采取措施帮助流落街头的儿童,往往通过庇护所。许多庇护站,援助方案,以提供安全,保健,咨询,教育,职业培训,法律和其他社会服务。一些收容中心并提供定期的个人和服务联系,提供急需的爱。
许多非政府组织也纷纷成立与使命,以改善青少年的困境和无家可归的成年人。家庭联盟,美国活跃在墨西哥和中美洲,全世界儿童希望英国与当地团体;蝴蝶,总部设在印度新德里;以及街头儿童国际,加拿大为基础的组织,各街道儿童具体侧重于援助。Prayas少年中心(江淮)协会,总部设在新德里,印度率先对无家可归的儿童进行了有史以来第一次深入的研究,他们还设置了重重庇护所提供超过50000个无家可归的人在大德里基本安全,食品更多,和衣物。
七、调查分析与体会
根据是上面的调查结果,我的分析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目前流浪儿童出现的原因
从上面提供一系列数据表明15万流浪儿童多来自农村,其中70%属乞讨儿。我个人认为这是多种因素导致的结果:
首先是流浪儿童自身的原因。1.因为贫穷需要外出打工。根据资料显示,有56%的儿童外出流浪的原因是外出打工。自农村,由于家庭贫困,难以完成正常的学业,再加上家里人及其本村其他人员外出打工,因此,他们也萌发了打工的念头。2.厌学而离家出走。学习成绩不好常常被家长和老师批评,孩子常常产生厌学情绪,导致离家出走。3.外出游玩。孩子是对世间充满幻想的。他们对外面的世界满是好奇,因此,可能是自己一人,可能是与其他人结伴一起出来流浪。
然后就可能是由于家庭的原因。家庭不稳定性是造成孩子流浪的重要原因。3%的孩子流浪的原因是父母离婚,有2%的流浪儿童流浪的原因是遭父母打骂等家庭暴力。有9%的流浪儿童外出流浪的原因是因为父母有一方或者双方死亡。
总而言之,儿童之所以会流浪,这不仅仅是由于儿童自身的原因,还有一些家庭背景、社会影响的因素在里面。因此,我们在寻求最佳的流浪儿童社会救助的方法时需要多方面考虑。
(二)、我国流浪儿童的生活现状
从上面的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出,全国各地在这方面的社会救助设施、条件
还是非常不错的,因此我们可见凡是得到社会救助的流浪儿童的生活是可以得到保障的。但是,那些没有得到社会救助的流浪儿童的生活现状是什么样的呢?
由于流浪儿童在性格方面有些扭曲:他们对于物质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渴望。物质的匮乏激发了他们求生的本能,为了这个目标,他们可以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长期的自尊受损造成了他们的人格缺失,这些孩子们人性中“恶”的一面被张扬。社会化过程被异化。流浪儿童对于主流社会和群体方式有着复杂而无知的情绪。所以他们独立、敏感、封闭、自我、多疑、固执、缺乏合作意识,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强烈。这样的性格使得他们不愿意接受社会救助或者不愿意相信别人。他们只相信自己,他们靠着自己生活。
所以生活现状大家都可以想象的出,要么是乞讨,要么是坑蒙拐骗,要么活活饿死,要么因疾病致死。
(三)、我国的流浪儿童社会救助方式与缺陷
根据上面的资料显示,全国各地对于流浪儿童的社会救助方法无非就是设立救助站。这在某些方面看来是好的,至少可以是那些孩子有个容身之处。但是问题恰恰就在这里,如果那些孩子不去求助呢或者不会求助呢更或者没有求助意识呢?那那些求助站设立在那是给谁看啊?里面都没有人住,这还是一个救助站吗?这些问题也就反映了流浪儿童社会救助站的缺陷,换句话来说,也就是我国流浪儿童社会救助的缺陷。
其实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采取这样的办法,如上面资料中的庇护站等等,都有点类似于我国的救助站。这些都是需要自愿救助、被动等候流浪儿童主动申请救助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会存在缺陷。他们都忽略掉了流浪儿童的心理和能力。
(四)、个人的体会
由于儿童心智尚未成熟,缺少独立生活经验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在外出流浪生活中处于无保护状态并时刻面临危险,不知道流浪对他们将意味着什么,甚至不知道有救助机构存在。对流浪儿童实行自愿救助、被动等候流浪儿童主动申请救助无异于放弃对流浪儿童的救助。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将社会救助站建设好,改善它的条件,另一方面我们要改变这种等待流浪儿寻求帮助的制度。以下是我的个人看法和意见:
1.加强对有儿童家庭的监管。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要调查本社区内的家庭情况,掌握可能造成儿童流浪的经济困难家庭、单亲家庭和育儿能力低下家庭的情况,为有流浪倾向的儿童和有过流浪经历的儿童登记造册。为经济困难家庭提供经济援助,对单亲家庭和育儿能力低下的家庭的家长提供育儿指导,为问题儿童提供心理疏导对由于监护不力导致儿童流浪的父母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变自愿救助为强制救助,变被动救助为主动救助。将救助流浪儿童设定为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的刚性责任,发现流浪儿童必须救助,无论其是否愿意
接受救助。流浪儿童救助中心应该主动走进街区,在流浪儿童聚集的地方设立固定救助点,为流浪儿童提供最基本的救助。救助地点的流动性是很重要的,看到有帮助的儿童,要主动帮助。
3.加强群众的监管意识。普通民众沿袭传统思维,认为流浪儿童好逸恶劳,将其与说谎、盗窃等问题少年紧密联系在一起,一概看作是社会健康肌体上的病菌,不愿救助。上述两事例中的流浪儿童在社会上流浪了很多天,没有一人向民政部门反映过情况,更没有人主动对这些流浪儿童进行救助;旅舍、商店等流浪儿童经常出入的场所的经营者也缺乏救助流浪儿童的社会责任感,怠于向管理部门报告已掌握的流浪儿童的情况。所以群众需要加强自己的责任感,一旦发现有流浪的儿童,要及时上有关部门报告,不管儿童是否愿意,都应让他们得到及时的救助。另外大学生、民众都可以积极的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使他们有温暖的感觉,是他们有家的感觉。
总而言之,每一个人都需要为流浪儿童社会救助事业尽一份力,流浪儿童的社会救助的最佳办法就是大家一起行动,积极主动来帮助他们,而不是守株待兔,等着他们上门来求助。1 1.程福财《我国流浪儿童救助政策:反思与重构》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三期
2.谢小兵《浅谈中国社会流浪儿童问题》 社会视窗2009 年第8 期(下)总第331 期 3.张京京 覃彦铖 张原瑞《西安市流浪儿童救助状况调查》今日南国 2009 年02 月总第148 期
4.刘东根《印度流浪儿童的预防和救助措施》海外传真
5.戴香智 《社会政策视角下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本土社会工作2008年第3 期下 6.熊坚《社会流浪儿童原因剖析与路径选择》消费导刊2008.3
7.刘志红《流浪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与心理救助》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年1月第7卷第1期
8.黄明花《“陌生人的友好”——从布雷斯立的纽约儿童救济协会看当时美国社会文化中的和谐因素》世界历史研究2007 年增刊
9.陈涛《关于北京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行动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第6 期
10.李永新《菲律宾和越南的流浪儿童社会救助保护》社会福利2006.3
第四篇:流浪儿童社会救助问题调查报告
上海政法学院
2010——2011学年秋季学期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试卷
试卷类别:本科■高职□开卷■ 闭卷□A卷■ B卷□
系别班级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流浪儿童社会救助问题调查报告
【摘要】:流浪儿童的社会救助问题是我国社会救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很好的解决流浪儿童的管理救助事关未成年弱势群体的未来发展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目前在解决流浪儿童的社会救助方面还存在非常多的问题,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流浪儿童的社会救助本身具有很大难度,但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社会救助制度还不够完善。本文通过数据以及相关的文字分析来阐述中国的流浪儿童的社会救助还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关于改进的一些相关的建议。关键字:社会救助 流浪人口 儿童
一、调查背景:
21世纪我国经济进入了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与其伴生的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流浪儿童问题凸显出来,流浪儿童的生存状况以及社会对于他们的救助情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据国家民政部门统计,目前全国约有15万人次的流浪儿童。据有关专家学者的调查分析,实际数目远不止这些,因此流浪儿童的福利与救济问题是目前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值得我们关注。
二、调查目的:
国家所指流浪儿童指的是年龄十八周岁以下,离开家庭或监护人,流落于社会超过24小时,造成基本生存条件失去可靠保障而陷于困境中的少年儿童。这些流浪儿童的若不能得到合适的社会救助,将会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形成阻碍,本文将通过数据和文本实例来观察中国的流浪儿童的社会救助的合理性以及其不合理性三、四、调查方式及对象: 调查内容 进行网络调研(相关的政府网站)、相关的政府部门,书籍资料,实地查看
1、造成流浪儿童的原因
2、流浪儿童的生活状况
3、我国流浪儿童情况
4、调查时间:2010-11-24~2010-12-135、调查结果
(一)、造成流浪儿童的原因
经济、家庭、学校和自身原因是造成儿童流浪的最主要原因。实践中还有这些原因的混合因素的互相结合造成儿童离家。
1、经济原因
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目前约有592个贫困县和4600万的贫困人口。贫困是造成儿童流浪的最根本的原因。我国部分地区贫富差距以及农村家庭经济来源阻断,于是人们开始想方设法寻找经济来源,家长便会携带子女或者让子女单独外出务工。盲目的外流导致部分务工人员难以安定,那些无法找到工作和固定住所的儿童便会成为流浪人口。
2、家庭原因
家庭是个人的最早的社会化场所,但是由于童年家庭温暖的缺失,例如与父母相处不融洽或者父母对子女缺乏关心,使家庭矛盾不能得到及时解决,这些家庭的子女容易离家出走,成为社会上的流浪儿童。
3、学校原因
由于在校儿童的学习压力,造成一些儿童的心理压力和成长压力,导致这些孩子成为边缘儿童,逐渐产生厌学情绪,脱离学校和家庭成为流浪儿童。
4、自身原因
年龄小的孩子处于本身的好奇心和模仿心理加上这段时间孩子处于逆反心理,要求家长和社会尊重其个性和主观意志,若家长和学校忽视儿童此时的心理成长,对孩子的需求视而不见,这可能会导致一些性格偏激的儿童的离家出走。
(二)、流浪儿童的生活状况
我国的流浪儿童主要来源于经济发展处于我国中等水平的一些中、西部省区,有趋向于年龄小的儿童,且主要是男童,他们的文化教育水平普遍较低,主要流浪于我国大多数城市,成群结队的出没于繁华的城区还有一些城乡结合部,主要以做工、捡破烂、乞讨甚至盗窃为生。这些儿童流浪在外,无固定居住地、物质保障,处于社会的弱势地位。加上他们年龄偏小,对是非的判断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到欺骗与伤害,实践研究表明,就流浪儿童整体而言,并不明白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他们对人生很少有什么规划。若没有得到合理的社会救助他们很容易受到社会的不良影响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由于这些流浪儿童流浪在外得不到正规的教育,对总体国民素质有很大的影响,加上由于流浪儿童现象还牵涉到民族、宗教、区域等诸多政治社会问题,解决的难度就更加扩大。通过调查尽管国家有关部门如通过民政部近年来的努力,他们的生活状况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流浪儿童的总体情势还是非常严峻的。
(三)我国流浪儿童的基本情况分析
根据我国目前划分困境儿童的标准,流浪儿童同残疾儿童、孤儿、贫困地区儿童一样被列入政府和社会重点关注的目标人群。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管理办法》的出台是一个观念上的飞跃。对我国流浪人员的管理由消极的收容管理走向了积极的救助服务。流浪儿童作为流浪人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关爱。据国家民政部门统计,目前我国约有15万人次的流浪儿童。从性别上看,男性占70%,女性占30%;从流出地看,来自农村的占83%,来自城镇的占17%;从受教育程度看,文盲占20%,小学以下的占65%,初中以上的占15%;从年龄分布上看,7岁以下的占10%,8~12 岁的占23%,13~15 岁的占63%,16~18 岁的占4%;从离家次数看,初次流浪的占60%,有两次以上流浪经历的占40%。由民政部的统计资料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流浪儿童的数量是相当巨大的,存在的问题也是很多的。
(四)、我国社会救助存在的困难
根据调查研究显示我国现有的关规定,各民政部门以及民政部门管辖的各地救助管理站或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承担对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职责,由于这些部门的经费大部分来自于当地政府的财政支持,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以及对流浪儿童工作的重视程度也不相同,因此从全国范围来看,各地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机构呈现了不同的发展,但是经调查发现以下几个问题是比较普遍的问题:
第一,缺乏专门针对流浪儿童的社会救助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管理办法》代表着我国社会救助的一个飞跃,但是其规定的一些细则并不是十分适用流浪儿童。在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机构方面受到传统的遣送管理方式的影响还是比较深远的,在一些地区出现了新旧体制交替和过渡转性的特征,流浪儿童救助机制是否能够成功转型方面取决于地方政府的支持程度。
第二,流浪儿童是一项社会系统的工程,不是单靠一个部门就能完成的,需要政府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协作,民政、公安、共青团等相关部门都与这个问题息息相关,但是就目前来看各相关部门之间还是缺少合作,有的还出现互相推脱的现象,而且缺少政府的支持,不能发挥政府各部门的优势作用。
第三,求助保护工作中的相关管理问题。求助管理工作主要是被救助人员主动求助,而且出入自由。这项措施对于成年流浪者来说是非常人性化的制度,是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的。但是对于流浪儿童来说,他们是限制或者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对于这些儿童如果救助人员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是不太合适的,他们是需要有人监管的。对于儿童来说由于他们缺乏各方面的教育可能并不知道有救助保护中心的存在,而且他们存在这方面的意识,而且由于他们其中一部分年龄非常
小,根本不愿意向社会求助向救助中心求助,甚至他们其中一些儿童认为流浪并不是一件痛苦的事。他们不愿意回到那些有压力的环境不愿意回到家庭环境中去,也不愿意回到学校接受教育,不愿意受到管束。针对这些缺乏对社会辨别能力的儿童没有专门的社会政策与制度。
第四,求助保护工作中的对其他人的教育问题。对于流浪儿童的特殊心理状态,对他们的教育感化十分重要,因为他们的可塑性非常高因此他们的教育问题尤其不可忽视。在文化教育方面,据民政部门统计,6—16岁应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儿童占中国流浪儿童总数的96%左右,绝大部分流浪儿童都是文盲。流浪儿童的文化水平相对于正常的学龄儿童相对较低,而且难有等次之分不好进行教育,得不到高等教育的机会,而且大龄的另外流浪儿童进入职业技术学校学习或者其他技术培训这也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
第五、流浪儿童的遣送问题。流浪儿童在旅途中的安全以及相衔接的安全接待的工作也没有成配套。根据网络的调查显示大部分的流浪儿童并不配合政府工作,不愿意说出家庭地址,而且大部分无从查起。而且资料显示大部分流浪儿童都是被动救助的方式进站的,主要是由城管送进来的,这基本上表示了流浪儿童根本不想配合的心态。有些儿童有因为年龄小根本没有办法进行准确的表达,甚至连自己都不知的情况是市场存在的。而且在求助中心的工作人员的素质是普遍偏低,而且存在男性员工较多,这样的情况使得他们存在无法担负很好的照顾流浪儿童,给流浪儿童进行教育,不能进行很好的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
第六,最后一点就是整体的社会参与度都不高,都不愿意积极配合,使得工作难以进行下去。
调查体现,现在的流浪儿童的社会救助都是由民政部门进行主导,其他的政府职能部门没有显示主动性,社会方面很少关注这方面的信息。
五、关于调查结果的相关建议
我认为如何针对流浪儿童的特点,将强制性收容遣送改为关爱性的救助管理,在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中,实现科学化、人性化与法制化的统一是救助方式是我们的新课题。流浪儿童的社会救助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工程。
(一)、主动救助
根据网络资料显示:以往被救助的儿童大部分是由公安部门或救助站工作人员在街面上把他们带到救助站,儿童大多不是自愿且产生抵触心理。在新的救助管理办法的理念指引下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方式,变被动为主动。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应该尊重儿童的看法,努力了解儿童的心理,必要时采取一些善意的引诱手段,投其所好,说服其接受救助。救助站工作人员应该采取积极主动,上街宣传救助管理制度,劝导符合救助条件的对象到救助管理站接受救助。我们可以在火车站或流浪儿童较多的闹市区建立“全天候街头救助点”。为加强对对流浪街头,不愿意进入救助中心的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寻找一个有效的切入点。在充分尊
重流浪儿童的观点、倾听流浪儿童的声音的基础上,对流浪儿童实施临时性救助式保护措施。
在街头设置流动救助站,有利于宣传儿童权利的有关知识,提供儿童所需的服务,引导、邀请街头儿童进入救助中心或全天候街头救助点,以便给予更好的援助和疏导教育而且可以使社会各方面引起注意,促使他们帮助流浪儿童的积极性。
(二)、帮助回归家庭生活
我国的儿童救助方式倾向程式化。一些救助机构一般就是按照《救助管理办法》的规定,为其提供食物、住宿;联系儿童的家人或户籍所在地政府,通知他们来接儿童回去等。缺乏灵活性,不重视结果,致使儿童的救助效果不佳。我们应该辨证的来看待这些问题。由于许多儿童之所以流浪是由于家庭中出现了一些不利于儿童成长的因素,所以如果单纯的把儿童送回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很容易造成儿童的再次流浪。这就需要我们救助工作人员让孩子真正的回到一个温馨的家庭里面。在将他们送回家之前,应该仔细考察他们的家庭,对家庭中存在的问题要帮助孩子的父母设法解决,只有在确信了这些问题已经得到有效的解才可以将孩子送回家。但这并不是代表工作的结束,孩子送回家后,还要定期予以辅导和监督,以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子方法,保证家长对协议的贯彻执行。经过反复的帮助之后,如果救助工作人员确信问题没有希望解决的家庭,因为孩子寻找合适道德寄养家庭在寻求其他的办法。流浪儿童救助工作的目标应该帮助流浪儿童回到一个正常的家庭中去。
(三)、积极对流浪儿童进行教育
流浪儿童一般都受过去不良生活经验的影响,产生了扭曲的人格和价值观念,同时也因为缺乏正常的知识教育而处于不利地位,所以他们比一般的儿童有更多的成长需要,需要较多的资源来协助其正常成长,并改变偏差行为。进入流浪儿童保护中心的儿童,他们需要的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运用适当方法提供满足各种需求的服务。根据我国目前流浪儿童的基本状况,目前流浪儿童急需开展对行为思想、文化技能上的教育。
我们必须注意流浪儿童的文化技能教育。我们可以为流浪儿童设立专门的救助学校,使流浪儿童有一个学习的场所。同时为加强流浪儿童于外界的联系,我们可以于高校建立联系,号召大学生对流浪儿童就进行授课及教育,也可以节省部分资金用于更多流浪儿童的救助问题。教育要注意形式的多样化,所以在文化课的教育外还要注重一些技能教育。流浪儿童作为未成年人,没有对自己人生进行规划的能力,从流浪儿童的长远利益来看,救助工作必须要给流浪儿童一技之长,可以让流浪儿童走上社会后有一门手艺,可以自力更生。真正做到救助流浪儿童从简单的社会保护与生活照顾过渡到长远教育的层面上来,让流浪儿童真正的告别流浪。
(四)、概要
当然上边所述的各项建议与措施的实现是有条件的。首先的问题就是资金的问题,我们可以呼吁广大的富裕的人进行捐助,其次,非常重要的是必须加强我国社会救助工作队伍的人员素质问题。有些社会救助工作者只有爱心和善良的意愿,缺乏专业知识和能力。我们需要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以科学的方法来对流浪儿童实施救助。因此民政部们应该大量引进社会工作及社会保障等专业的科技人才,提高救助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流浪儿童救助的工作水平和效果。另外我国必须建立健全有关流浪儿童监护和收养的法律修订。一方面规范了社会救助工作的工作程序,指导了工作者的工作方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救助工作者在法律的支持下顺利完成工作。增强流浪儿童救助工作的法制性,使我国流浪儿童救助问题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是势在必行。最后必须做到人性化。充分尊重儿童及家长的意愿前提下,以儿童健康成长为原则,实施救助管理工作。
随着我国市场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在诸多重要的结构性社会问题不能有效得到解决的情况下,我国流浪儿童问题有可能还会进一步加剧。当前,现实已经把救助流浪儿童的责任进一步推到我们面前,我们必须积极探索有效的救助模式,利用社会工作者的知识技能,积极主动的走进流浪儿童,并在救助中坚持以流浪儿童为中心。
第五篇:2012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分析:救助流浪儿童
公考2012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分析:救助流浪儿童
中公教育申论研发团队
【背景链接】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指出,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2011年12月26日,民政部、中央综治办、公安部等八部门联合下发通知,部署从现在起至2012年年底,在全国联合开展“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提出到2012年年底,我国城市街面力争实现无流浪未成年人。
2011年8月,国办下发《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方针,健全机制,完善政策,落实责任,加快推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建设,确保流浪未成年人得到及时救助保护、教育矫治、回归家庭和妥善安置,最大限度减少未成年人流浪现象,坚决杜绝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等违法犯罪行为。
针对流浪儿童已采取的措施
新疆籍流浪儿童有“家”可回
2011年4月2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宣称,将接回所有在其他省份街头流浪的新疆籍儿童,并将投资5000万元新建一所流浪未成年人安置培训中心,为其提供必要的学习教育条件,让这些儿童在家乡健康成长。
全国失踪儿童快速查找机制建立
2011年4月12日,公安部宣布全国公安系统将组织开展为期6个月的来历不明儿童集中摸排行动,在6月1日前全国将建立实施儿童失踪快速查找机制,决不放弃任何一起未破打拐案件的侦破工作。
“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行动
2011年1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于建嵘在网络上正式发起开设了“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微博,引起全国网友以及各地公安部门的关注。网友在遇见乞讨的儿童时,纷纷拍照并将照片传到微博上。
收养中心更名体现儿童福利
2011年1月18日,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中国收养中心更名为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这标志着中国的儿童福利不再仅仅关注机构内的孤儿,也开始关注散居孤儿以及其他困境中的儿童群体,是由对特定群体的保障到综合儿童福利工作的转变,是儿童福利由补缺型向普惠型过渡的重要事件。希望以此为契机,中国的儿童福利事业能够惠及更多的困境未成年人,有力地推进中国儿童福利立法的加强和机构的完善。
【标准表述】
[原因]
流浪儿童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造成流浪儿童上街流浪的情况形主要是家庭贫困的原因,也有家庭变动产生的父母离婚或者父母判刑或者隔代家庭,同时也有一些教育方面的原因,即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孩子的压力过大,出现逃学的问题,也有一些孩子学习不好,受到了歧视,产生了出走的问题,还有一些社会的原因,一些不法分子拐卖、胁迫、利用孩子来流浪乞讨或者从事犯罪活动。
[总体要求]
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和谐安定,关系到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落实。及时有效救助保护流浪未成年人,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方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因此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方针,健全机制,完善政策,落实责任,加快推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建设,确保流浪未成年人得到及时救助保护、教育矫治、回归家庭和妥善安置,最大限度减少未成年人流浪现象,坚决杜绝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等违法犯罪行为。
[基本原则]
坚持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优先。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健康成长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对家庭监护的指导和监督,及时救助流浪未成年人,严厉打击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等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参与权、受保护权。
坚持救助保护和教育矫治并重。积极主动救助流浪未成年人,保障其生活、维护其权益;同时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文化和法制教育,强化心理疏导和行为矫治,帮助其顺利回归家庭。
坚持源头预防和综合治理。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司法等手段,落实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和扶贫开发等政策,强化家庭、学校、社会共同责任,不断净化社会环境,防止未成年人外出流浪。
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落实政府责任,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各方协作,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的积极性,形成救助保护工作的合力。
[措施]
中公教育专家总结如下措施:
一、立法层面
国务院的《意见》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政府、社会、个人多元主体共同求助的制度,并且进一步强化了政府的救助责任。但要从根本上解决流浪儿童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创新社会管理制度。
第一,建立更完善的政府、社会与个人多元互动的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机制。《意见》明确和强化了政府的责任,抓住了儿童保护的关键,但保护未成年人是政府、社会与人个共同的责任,因此,在加强政府责任的同时,还应当根据社会管理创新的理念,提升社会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效果。同时,还应当进一步细化监护人的法律责任。
第二,进一步推动相关立法。《意见》根据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及流浪儿童救助有新的制度性安排,使相关法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原则性规定更加具体化,但《意见》本身效力层次较低,因此,应当通过修改相关法律,将《意见》有效保护未成年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定上升为更高层次的法律文件。
第三,进一步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意见》虽然明确了责任主体,规定了相对具体的保护措施,但有的措施还需要细化,需要更明确的制度来保障,如政府投入问题对未成年人保护不力的具体责任追究机制等。
第四,应进一步完善配套性的保障措施。例如,应当进一步推动公益慈善机构的发展,加强对慈善机构的管理与资金使用,重建社会公众对公益事业的信心,建立对家庭、监护人等的指导与干预机制。
二、具体措施
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应加强心理帮扶
帮助流浪儿童,首先要加强救助站的救助工作。相关部门发现流浪儿童,引导、护送他们进入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后,救助站应做好各方面的帮扶工作,包括基本生活的保障、医疗救助,以及针对他们的问题开展心理咨询、行为矫治。救助保护中心可以通过对儿童友好型的救助,使这些流浪儿童真正体会到一种被帮助的感受,同时对他们进行行为矫正和心理辅导,这样不仅可以预防一些有过不良行为的儿童今后走向犯罪的道路,还能帮助其回到家庭后融入正常的生活。另外,救助站应提升服务意识,要在医疗救助,流浪儿童的行为矫治、心里咨询、教育等薄弱环节还需要加强。
做好安置工作预防“再次流浪”
“现在政府主导的“接送流浪孩子回家”行动,是指流入地救助与流出地安置合力配合来帮助这些流浪儿童。”为了从源头预防“再次流浪”,当把流浪孩子送回原籍后,孩子流出地或户口所在地的政府,还应做好后续的救助和帮扶工作。
一方面,从家庭入手开展对监护干预的工作。当把这些流浪儿童送回家后,要对监护人的监护情况进行跟踪,发现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监护不力的要批评教育家长,如果没有监护人,要委托监护。如果监护人严重侵害孩子权益的,要提起撤销监护人权力的诉讼。这些措施是和流浪儿童产生的原因相对应的,目的就是从家庭的原因上进行根治,预防未成年儿童再次流浪。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和社会要提供一些培训条件,做好安置工作。年龄较大的,如十七八岁的孩子,由于长期流浪面临教育中断等问题,政府应提供条件进行集中的职业教育,使其获得自力更生的能力,帮助他们以后能够独立生活。这样对流浪儿童的救助就不只是停留在一个“送回去”的普通层面,而是从更深的层面,解决家庭问题和技能缺失,从根源上来预防流浪儿童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