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参考书目(12级)

时间:2019-05-13 05:31: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政治经济学参考书目(12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政治经济学参考书目(12级)》。

第一篇:政治经济学参考书目(12级)

2012级《政治经济学》参考书目: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

2、《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 》,顾海良,张雷声著,经济科学出

版社 20063、《政治经济学新方向》,(美)杰弗瑞·S.班克斯,艾里克·A.哈努谢克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4、《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张宇, 柳欣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5、画说《资本论》,顾海良,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009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胡钧,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

7、《比较政治经济学理论》,(美)奇儿科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8、《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四十年》,王珏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9、《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于光远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10、《中国改革30年:10位经济学家的思考》,张维迎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11、《渐进与激进:中国改革道路的选择》,吴敬琏等著,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6

12.吴树青、卫兴华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中国经济出版社,13.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4.崔建华 聂志红《政治经济学原理》,经济科学出版社

15.陈征 李建平等主编《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6.荣兆梓《政治经济学教程新编》,安徽人民出版社。

17.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与研究》杂志

18.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

19.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网站

20,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网站

21.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网站

22,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网站

23.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网站

24.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网站

第二篇:政治经济学书目

第一章

导论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3.马克思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

4.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第二章 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定性及其运行规律

1.马克思 《资本论》第一卷第1章 2.马克思 《工资、价格和利润》第6-10章 3.列宁 《卡尔·马克思》

4.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第1-2部分)

第三章 资本的生产过程

1.马克思 《资本论》第一卷第4、5、10章 2.马克思 《雇佣劳动与资本》第3、4、5节 3.恩格斯 《反杜林论》第2编第5、7、8节

第四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

1.马克思 《资本论》第一卷第21、22、23章 2.列宁 《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困化》

3.马克思 《资本论》第二卷第1、4、7、9、16章,第20章第2、3节,第21章第3、4节

4.恩格斯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第3部分 5.列宁 《论所谓市场问题》第3部分

6.林子力,刘国光等 《学习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的理论》第1-3部分

第五章 剩余价值的分配

1.马克思 《工资、价格和利润》第11部分 2.马克思主义《资本论》第3卷第39、40、45章

第六章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1.列宁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第1、2、3、4、5、6章 2.列宁 《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分裂》

第七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第八章 垄断资本全面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 1.邓小平《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

《国际形势和经济问题》 《稳定世界局势的新办法》

第九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1.邓小平《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第十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第十一章 市场经济

第十二章 市场、价格与市场机制 第十三章 企业和现代企业制度 第十四章 居民的经济行为 第十五章 国收收入的分配

第十六章 经济增长及经济发展与经济周期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第1、2、3、4节和第2、3章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第25、26、27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马克思.资本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第1卷,第4章、第5章、第6章、第14章、第23章、第24章第1节。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1章、第9章、第17章、第23章、第38章、第44章。[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中共北京市委研究室.西方世界透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

5.资本主义制度的演化

1.马克思.资本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第1卷第24章第7节,第3卷第27章。

2.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见: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见:马克思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恩格斯.反杜林论.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列宁.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见: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进二十一世纪.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市场经济体制

马克思.致路·库格曼(1868年7月11日).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邓小平.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矛盾.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步伐 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

4.《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人民日报》1993年11月16日。

5.(日)野尻武敏、百百合.经济政策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市场机制和市场制度

1.马克思.资本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第3卷第10章。

2.马洪主.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3年10月。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1.马克思.资本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第1卷,第4章、第23章。2.马克思.资本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第2卷,第7章、第8章、第9章、第15章。

3.马克思.资本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第3卷,第24章、第25章、第30章。

4.《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对外经济开放和生产要素国际间流动

1.马克思.资本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第1卷,第20章;第3卷,第14章。

2.邓小平:《利用外国智力和扩大对外开放》,《形势迫使我们进一步改革开放》,《视察上海时的谈话》,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

3.雅克·阿达.经济全球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社会总供求和国家宏观调控

1.马克思.资本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第3卷,第50章。2.钱伯海.国民经济核算原理.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3.国家统计局:《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版。

13章 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

1.马克思.资本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第2卷,第20章、21章。

2、列宁.论所谓市场问题.见:列宁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李京文.走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5。

14章 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邓小平.我们的宏伟目标和根本政策.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十一世纪.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3.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谭崇台.发展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第5章、第6章,2.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

第三篇:新政治经济学核心书目导读

新政治经济学核心书目导读

作者:乌有之乡

文章来源:乌有之乡

点击数:23009

更新时间:2004-3-12

重新认识历史和现实

——新政治经济学核心书目导读

一、新政治经济学的重大意义

可以有很多标题来描述新政治经济学的全方位、深层次的冲击,重新认识政治和经济,重新认识权力和资本,重新认识计划和市场,重新认识垄断和竞争,重新认识人性和兽性,重新认识文艺复兴,重新认识工业革命,重新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重新认识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重新认识西方历史,重新认识中国历史,重新认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重新认识革命和改良,重新认识东方和西方,重新认识自由和必然,重新认识民主和专制,重新认识无政府主义和共产主义,重新认识国际共运,重新认识孔夫子、柏拉图、墨子、卢梭,重新认识中外历史上的各思想流派,重新认识中国近、现、当代历史的每一次重大转折,等等。有了新政治经济学,所有这一切都需要重新认识。

二、新政治经济学新在何处?

新是与旧相比较的。人们所熟悉的政治经济学一般是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应地,则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源于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是亚当·斯密的学说,把市场看成是一个自我调节、自动均衡的一个价格机制。马克思的价值规律实际上是“看不见的手”的另一种表达。价值规律存在的前提是没有任何类型的垄断,无论是技术垄断、资源垄断还是权力垄断。如果存在垄断,则即使某产业的利润远远高于平均利润时,资本也无法流入该产业,从而无法使“价格回归价值”,使价值规律失效。事实上,商品价格取决于价值的说法,从根本上掩盖了每一次交易双方的力量不对称,掩盖了每一次交易的不平等,从而使价格神秘化、合理化了,使市场机制神秘化、合理化了。因此,价值规律和“看不见的手”在客观上虚构了一个没有政治权力、法律、道德文化存在的市场,一个能够在长期竞争中自我均衡、不导致垄断和危机的完美市场,从而曲解了历史和现实。

相反,通过对西方崛起的历史的重新梳理,新政治经济学认为,贸易、市场、商品、货币的历史远比近现代资本主义悠久,但所有这一切都是嵌入在政治制度、法律、日常生活和文化习俗内部的活动。如果说自我调节的市场等价于资本主义,则资本主义今天也不存在。如果说市场等价于资本主义,则资本主义从来(至少从部落社会解体之际起)就存在。

资本主义究竟意味着什么?这需要重新定义。布罗代尔认为,人类生活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不进入交换的物质生活(按文化习俗进行的日常生活等,其间大量的人际分工和交换在亲人、熟人之间发生,不服从讨价还价、弱肉强食原则);第二层是市场经济,小规模、短距离、低利润、剩余物品的交换,以农村的集市为典型;第三层是资本主义,由大商人经营的大规模、长距离、高利润、垄断性的贸易。按此定义,工业革命以来,垄断程度不断增高,资本主义日益进展,市场经济则不断萎缩。这种定义的好处是,将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突出强调垄断在经济现实中的存在,有助于反对垄断,而保护比较透明、公平、微利的集贸市场型的市场经济,特别是揭露国际垄断资本借自由市场之名而行世界性垄断之实的真面目。借助这一定义,布罗代尔栩栩如生地揭示了15-18世纪西欧社会、经济、政治的历史,给人极大的震撼和启示。

还可以从另一角度定义资本主义。新政治经济学认为,权力和资本是社会组织化的两种基本途径,谁也没有离开过谁。事实上,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日本,都是在国家权力强大以后,才有资本积累的急速扩张。相反,国家权力衰弱的国度,如土耳其、印度、中国,以及南美、非洲等国,则成了欧洲资本积累的来源。因此,不能因为有资本存在,就称该社会为资本主义社会;也不能因为有权力存在,就称该社会为封建主义或其他权力主义社会。要害在于权力体系支配资本体系,还是资本体系支配权力体系。资本体系支配权力体系的国家,就是资本主义国家。相反,则是非资本主义国家。按照这一定义,当今世界的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洲大陆各国,基本上都是权力体系支配资本体系的国家,因而不是资本主义国家。而不发达国家,恰恰是资本,特别是跨国资本支配本国权力的国家,因而不但是资本主义国家,而且是从属于世界资本的资本主义国家。从阿锐基的著作《漫长的20世纪——金钱、权力和我们社会的根源》中可以隐隐见到这种定义。同样按照这一定义,中国至少从秦汉以来,与现代欧洲国家的区别,并不在于是否存在高度垄断、庞大的资本集团[1][1],也不在于权力体系支配资本体系,而在于权力体系的构成和权力文化不同。

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定义一旦更新,全部历史就必须重写。新政治经济学之新正在于此。

三、新政治经济学的现实意义何在?

当今世界,新自由主义正在席卷各国。新自由主义实际上一点都不新,无非是自我调节的自由市场的理念穿上了马甲。面对这股潮流,世界各国的社会民主党、共产党纷纷或者丢盔弃甲、败下阵来,或者改弦更张,在第三条道路的旗帜下成为新自由主义的代理人。绿党、NGO大声疾呼:另一种世界是可能的。但是,人们实际上却失去了另一个世界的想像。为什么?因为世界各国无分男女老少,无分有产无产,无分左派右派,或者接受的是自由主义历史观,或者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实际上都是新自由主义历史观[2][2]。一个市场逻辑受到约束的世界是怎样的?肯定是一个有权力、有文化存在的世界,是一个公共权力高于资本权力的时代。但是,一切公共权力已经都被批透了,或者是封建的,或者是专制的,或者是腐败的,总而言之是不好的。

那么,没有权力和文化的社会是什么社会?就是新自由主义所推崇的自由竞争到自由垄断的社会,就是跨国公司统治世界经济和世界人民的社会。

因此,必须摆脱新自由主义历史观。为此,则必须重新认识权力和资本的关系,重建历史真实。

四、新政治经济学核心书目和真实世界基本书目是什么关系?

真实世界基本书目是一份初级书目,旨在打开新的阅读思路,了解世界历史的基本脉络,懂得人类历史的复杂性、残酷性和曲折性,理解人类、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制度的关系,特别是理解近现代中国历史、革命史、当代史,从而认识当代中国的改革及其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位置和意义。真实世界基本书目的最后一本书,《开放社会科学》,其实就是新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著作之一。

新政治经济学核心书目则是一份高级书目。阅读完本书系,就可能建立一种高屋建瓴、势如破竹的历史视野,可以与洛克、斯密、马克思、韦伯等西方思想大家对话,看到这些思想家各自的贡献和历史局限,可以看到这些思想过去是怎样征服自己的,或者说自己是怎样被引导而误解历史的。更进一步,可以看到现当代中国各派思想家和学者是怎样受新自由主义历史观迷误而对自己的国家作出错误诊断,开出错误处方的。这一书系还可能培养起一种严谨的学术作风,学会透过重重的历史迷雾,在古今中外的广泛比较中建立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思想。

正如开篇所述,这一书系的理论潜力十分巨大,是一座有待大规模开发的思想金山。布罗代尔、沃勒斯坦等人还只是探索了这一思想金山的部分矿脉。一旦其潜力完全开发出来,我们对历史、对现实、对自身的认识都将有一个极大的飞跃,更进一步,甚至不排除改写人类的实践进程的可能。在这里,人类社会或者能够找到摆脱毁灭阴影,实现世界大同的全新道路。中国的学人,以及现在正思考社会问题的学生,应该完全有能力成为这座思想金矿的开发者。

五、新政治经济学书目的内在线索和阅读顺序

卡尔·博兰尼(又译波拉尼)的《大转变——我们时代的政治经济起源》撇开理论成见,研究了历史上各种各样的市集。他揭示出,至少直到19世纪为止,市场都只是在复杂的社群生活网络中受到高度限制的一个子网络。由于市场内在地具有分裂社会、瓦解信任关系、制造人际对立的倾向,把市场交换行为限制在长期密集互动所形成的信任关系和文化礼仪中,可以消除或者减弱市场的破坏性。该书有力地打破了将市场等同于进步和文明的思维定式,对布罗代尔、沃勒斯坦、阿锐基等都多有启发。

布罗代尔同样对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共享的理念提出了质疑。在《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中,布罗代尔“以极为详尽的历史叙述奉献给读者一个结构性的理论”。读完该书,人们很难不赞同布罗代尔对人类物质和经济生活的观察和分析,真正站到反对各种形式垄断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平民立场上来。由此,人们还能清楚地认识到,新自由主义所要求的自由,其实是国际垄断资本全面控制各国经济生活的自由,而不是无数人民平等交易的自由。

沃勒斯坦的《现代世界体系》的重心则在于揭示一个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和运动。同样是通过对13世纪以来欧洲世界经济历史的分析,沃勒斯坦告诉我们,奴隶制、农奴制、雇工制并不是历史发展不同阶段的界标,而是采取不同用工制度的地区在世界经济结构中的地位不同。处于中心地位的国家,产业多样,技术复杂,需要采取自由雇工制;处于边缘地位的国家,产业单一,技术落后,需要采取奴隶制;而半边缘地位的国家,则可以采取农奴制或隶农制。这意味着,历史并不是按部就班地进步的。发达国家的今天并非是不发达国家的明天。相反,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是因为在源源不断地吸取不发达国家的劳动和资源,从而制造和巩固不发达国家的不发达。当然,现代世界体系并非象古代帝国那样有明确的统治中心、疆域,这两者都会不断迁移。但是,中心和边缘的结构却是很难变化的。

贡德·弗兰克的《白银资本》的视野更加开阔。弗兰克通过对早期欧亚经济联系的考察发现,15至18世纪的世界经济中心在亚洲,特别是在中国,欧洲则是边缘地区。美洲大陆的开发,使欧洲能够用美洲的黄金、白银买到一张以中国为火车头的世界经济列车的三等车厢的车票。当然,最后欧洲客人穿越各节车厢,夺取了火车头的地位。但是,这至少说明,那种认为亚洲经济停滞、僵化,缺乏市场、货币和资本主义的“文明制度”的传统看法完全错误,欧洲中心论完全错误。

阿锐基的著作《漫长的20世纪》则对现代世界体系的霸权中心的不断转移作了深入考察。他将布罗代尔提供的丰富的历史事实,“整理加工成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崛起和全面扩张的一个简洁的、前后一致的和言之有理的解释”。该书有两大命题值得高度重视。一是每一个霸权都对应着一个体系积累周期,而每一个周期都有物质扩张和金融扩张两个阶段。因此,金融资本主义是一种周期性现代,而不是帝国主义的最高阶段。二是,新的霸权替代老的霸权,新霸权的集权程度一定会更高。美国霸权的崛起,是由于美国发生了一场管理革命,是用大规模的集权企业体系取代了英国小型的市场型的企业体系,从而决定性地提高了生产和组织的效率。

这五种书的学术性很强,对于一般读者来说,读起来可能会有困难。相比之下,《漫长的20世纪》稍微轻松有趣,现实感也最强,可先读。《白银资本》的主要价值不在逻辑上,而在史料对比的新颖和丰富上。首次阅读可以忽略论证过程,这样该书将变得轻松易懂。沃勒斯坦、布罗代尔和博兰尼的书也可以这样读,先忽略比较论证,注意事实和逻辑。如果有兴趣进一步研究,再注意浩如烟海的文献。

在来源性和介绍性著作中,汪晖和许宝强主编的《反市场的资本主义》值得特别重视,该书精选了上述作者的代表性观点和论述,评论也很精当。

六、新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

新政治经济学之所以新,从根本上说是采取了整体主义方法论。奠基于19世纪,流行至今的西方社会科学在方法论上是原子论的,即总是希望寻找一个事物的基本构成单位,从基本构成单位的特征中推演出事物的性质。因此,斯密假设了一个完全竞争的自由市场模型,并把该模型无条件地推广至全部人类生活;马克思则从商品的二重性中推演出剩余价值的存在,进而推演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原子论相应的,则是决定论。经济决定政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等,都蕴含着原子决定整体的基本假设。在同样的逻辑演绎中,一国如果不发达,是因为该国的国民性,而不是因为该国在国际经济中遭到中心国家的剥削。一个人如果犯罪,或者是因为这个人受本能驱动(弗洛伊德学说),或者是因为这个人有某种犯罪基因,而不是这个人受贪婪的社会文化鼓动、急于摆脱贫困。由于原子论或原子主义是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共同特征,因此西方学术研究越来越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学科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窄,越来越看不清复杂事物相互作用的整体规律,迷失在浩渺的原子性现象的海洋中。在主观上,原子论似乎有助于民主价值观,因为原子论强调国家由每一个公民构成。在客观上,当所有的知识分子引导公众迷失于细碎的现象中时,掌握全局的政治家反而能够摆脱公众的制约,专制地操纵舆论、操纵社会。

物极必反,整体主义方法论终于开始有了微弱的呼声。在自然科学中,杰里米·里夫金等人著的《熵:一种新的世界观》,和伊·普里高津著的《从混沌到有序》开创了这一局面。在社会历史领域,则是以布罗代尔、沃勒斯坦为代表的世界体系论,即新政治经济学。

整体主义方法论并不是什么最新的方法论,而是中国从易经、道德经以来的长期学术传统,也是西方苏格拉底、柏拉图和基督教的传统。由于牛顿力学的胜利和工业革命的到来,东西方的整体主义传统被原子主义的方法论取代了。应该承认,整体主义方法论可能不利于相对静止、孤立、可分割的自然现象的探索。但是,社会却是迅速变化、联系复杂、不可分割的整体。当原子论引入社会历史研究时,盲人摸象的错误就注定了。而整体论引入自然现象的研究,则是大炮打了蚊子。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沃勒斯坦全盘否定了19世纪以来的社会科学,也就是我们今天流行的社会科学,否定了无数仍然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的社会科学教授。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新政治经济学将揭开社会历史研究的一个崭新时代。

七、善恶历史观的回归

十九世纪的社会科学有一种奇妙的逻辑。人是自私的,无数自私者的相互作用将形成相互牵制和平衡,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斯密、黑格尔、马克思都认为,恶是历史进步的杠杆或动力。

然而,在整体主义方法论下,在新政治经济学视野下,我们可以看到,恶固然促成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商品的丰富,一部分人生活的便利,但也促成了无数次战争、危机、饥饿、疾病,促成了“人对人是狼”、“他人即地狱”的人际关系,促成了资源枯竭、环境危机和热核战争的危险,从而使人类走上毁灭之路。

出路只有一个。至少要有一部分人能够认识到人类社会的相互联系,站在整体的立场上(整体利益驱动,善),而不是个人的、民族的、阶级的立场上(个体利益驱动,恶),挺身而出,引导公众弃恶从善,追求长远和整体利益,避开自相残杀的毁灭之路。如此,则一种善恶史观,而不是进步史观将回到日常生活中。只有善占据历史解释的至高点,现实生活中的利己主义、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才能够从根本上受到约束和引导,一切罪恶现象才能从根本上消失。(全文完)

------------------

[1][1] 根据彭雨新主编的《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清朝最大的商人——宁波商人拥资2000万两白银,为清朝财政收入的一半。这意味着,清代中国单一资本集团的规模远远超过同时期欧洲单一资本集团的规模。就单一资本集团的资本量占全社会资本总量的比例而言,清代中国也远远高于当代中国、美国和欧洲各国。要达到这一比例,美国单一资本集团的规模必须达到1万亿美元左右。)

[2][2]有公共权力存在并制约的资本主义,可能不会走向两极分化,可能不会产生完全的无产阶级,从而与马克思的历史期望不同。马克思事实上已经把一切用权力约束资本,从而阻缓无产阶级化的社会主义都打上了封建的社会主义的标记。

新政治经济学(世界体系论)核心书目:

1、波拉尼:《大转变——我们时代的政治经济起源》,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89年;

2、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三联书店,2002年5月,定价90元(3卷);

3、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I,II,III》,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定价95元(3卷);

4、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刘北成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3月,定价35元;

5、杰奥瓦尼·阿锐基:《漫长的20世纪——金钱、权力与我们社会的根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定价25元。

新政治经济学(世界体系论)介绍性及来源性书目:

1、布罗代尔:《资本主义论丛》,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3月,定价18.40元;

2、沃勒斯坦:《沃勒斯坦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定价33元;

3、汪晖、许宝强:《反市场的资本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定价23元;

4、王正毅:《世界体系论与中国》,商务印书馆,2000年1月,定价21元。

5、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商务印书馆,1998年3月,定价28元。

6、保罗·巴兰:《增长的政治经济学》商务印书馆,定价21元;

7、保罗·巴兰,保罗·斯威齐:《垄断资本:论美国经济和社会秩序》,商务印书馆;

8、特奥托尼奥·多斯桑托斯:《帝国主义与依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2月,定价28元。

9、萨米尔·阿明:《不平等的发展:论外围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商务印书馆,1990年3月,定价17元

10、劳尔·普雷维什:《外围资本主义——危机与改造》,商务印书馆,1989年2月。

第四篇:课外阅读考级一二三四级书目

课外阅读考级一二三四级书目

级 阅读书目 应背诗文

必读书目:

1《爷爷一定有办法》

2《月亮生日快乐》

一 3《小布头奇遇记》

4《海马先生》

级 5《不要再笑了,裘裘》

推荐书目:1《欧美经典儿童绘本》2《日有所诵》(一年级)3《新语文读本》小学卷(1、2)4《新365夜儿歌》5《书香籀园》1

必读书目:

1《木偶奇遇记》

二 2《小猪唏哩呼噜》

3《逃家小兔》

级 4《安徒生童话选》

推荐书目:1《新语文读本》小学卷(3、4)2《日有所诵》(二年级)3《书香籀园》2 必读书目:

1《柳林风声》

2《绿野仙踪》

三 3《长袜子皮皮》

4《舒克和贝塔历险记》

级 推荐书目:1《彼得。潘》2《日有所诵》(三年

级)3《小飞人卡尔松》4《鲁西西传》/《皮皮鲁传》5《新语文读本》小学卷(5、6)6《书香籀园》3

必读书目:

1《夏洛的网》

四 2《神话传说故事》

3《时代广场的蟋蟀》

级 4《名人故事》

推荐书目:1《昆虫记》2《名人传》3《新语文读本》小学卷(7、8)4《书香籀园》4

《静夜思》《春晓》《小池》《村居》《所见》《咏鹅》《《悯农》(锄禾日当午)《池上》《登鹳雀楼》《游子吟》《梅花》《夜宿山寺》《敕勒歌》《风》《咏柳》《七步诗《绝句》(两个黄鹂)《赠刘景文》《山行》《回乡偶书》《赠汪伦》《赋得古原《宿新市徐公店》《望庐山瀑布》《寻隐者不遇》《枫桥夜《江上渔者》《夏日绝句》《江雪》《相思》《石灰吟》 《早发白帝城》《小儿垂钓》《鹿柴》《清明》《马诗》 《江畔独步寻花》《暮江吟》《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春日》《乞巧》《嫦娥》《别董大》《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惠崇〈春江晓景〉》《示儿《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芙蓉楼送辛渐》《竹里馆》《凉州词》(王之涣)《凉州词》(王翰)《泊船瓜州》 《宿建德江》《游园不值》《乐游原》《秋浦歌》《题西林壁》《游山西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 《泊船瓜洲》《乡村四月》《四时国园杂兴》《渔歌子》 《题林安邸》《出塞》(王之涣)《早春》《长歌行》(百川东到海)《滁州西涧》《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乌衣巷》《夜雨寄北》《已亥杂诗》《登幽州台歌》

第五篇:政治经济学(定稿)

政治经济学 导论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科学地认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

2、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什么?现阶段学习政治经济学有哪些意义?

答: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由其鲜明的阶级性决定的。

(1)对现代资本主义的认识。(2)对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的认识。

(3)寻求指导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经济理论。

第一章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

生产力: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和自然界的关系。生产关系: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体系。

所有权:所有,是一个归属问题。作为所有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置归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所有权是指生产资料的归属关系,也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问题。产权: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

产权制度:是指既定产权关系和产权规则结合而成的且能对产权关系实现有效的组合、调节和保护的制度安排。

生产方式:人类社会为了存在和发展,必须获得物质资料,这种获得物质资料的方式,称为生产方式。经济制度:一是反映社会性质的根本制度,它反映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二是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制度创新:制度上的一种新发明。(指在人们现有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条件下,通过创设新的、更能有效激励人们行为的制度、规范体系来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变革的创新。)

2、生产与交换、分配、消费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1)生产和消费具有相互决定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

消费决定着生产。一方面,只有通过消费,才能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另一方面,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有创造出现实的生产。(2)交换和生产具有相互决定的关系。

交换决定生产。在生产进行之前,首先要进行生产资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交换,否则,生产是无法进行的。

生产决定交换。生产的性质决定交换的性质。生产发展的程度决定交换的发展程度。(3)生产和分配具有相互决定的关系

生产决定分配,这表现在分配的对象是生产的产品。分配决定生产,分配会影响劳动力的积极性。

3、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所结成的经济关系。它是整个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并支配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决定着产品的分配和交换关系。作为一种经济制度的特征,生产资料所有制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在一个社会中,可以有多种所有制存在,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决定该社会的性质。

4、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答:(1)生产力的状况如何,决定或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2)生产力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生产关系的变革要以生产力的发展为物质基础。(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时,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状况不相适应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经济规律。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应该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适应。

5、简述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基本关系。

答: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经济体制以各种具体形式外化经济制度。

(1)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下,根本经济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2)经济体制作为形式反映经济制度,它的变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实行同样的根本经济制度,但具体经济体制则会有差异。

(3)同样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也有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经济体制的变化不一定改变经济制度的属性。

课堂提问

1、为什么说生产和消费都既是起点又是终点?

答:(1)生产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消费。(2)消费品的消费是再生产劳动力的生产。

2、(判断)所有具有完全排他性,占有具有一定排他性。(T)所有:终结产权(可按自己意志处理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占有:租了之后可以转租,不能卖。

3、(判断)所有是一个法学范畴。(F)

所有&占有属于所有制,二所有制是一个经济范畴。

5、生产要素的权能结构特征?

答:权能合一——权能分离。

6、为什么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为生产要素所有制?

答:生产资料所有制只是社会物质资料生产中的一种所有制形式,不同的生产要素各有不同的所有制形式,而且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制归属常常又是不一致的。

7、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分工有哪几种基本形式?

答:(1)各种社会劳动的划分和独立化,包括社会分工和企业内部的分工。

(2)劳动职能的分工,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直接的生产劳动与管理劳动之间出现的分工。

(3)机器体系中的分工。

8、分工有什么好处? 答:(1)分工使工人的劳动专门化。(2)分工使生产工具专门化。

(3)分工由此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9、协作的优缺点。答:优点:(1)使个人劳动取得平均劳动性质。(2)节省生产材料。(3)创造出一种集体力,这种集体力大大超过许多单个人劳动能力的机械总和。(4)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5)使许多人的同种作业具有连续性和多面性。(6)协作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紧急任务。缺点:可能产生集体成员偷懒之类的负效应。

10、分工和协作可以相互独立吗? 答:不可以,两者密不可分,分工是协作的基础。

1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答: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

12、生产关系如果不适应生产力的性质,会是什么情况?

答:滞后。超前。

13、(判断)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F)

说反了。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14、(判断)经济体制反映社会根本制度。(F)

经济制度是反映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制度。经济体制是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第二章 商品和价值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

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

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指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和服务的有用性。

交换价值:商品能够通过买卖具有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是商品的交换价值。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即从劳动的具体形态考察的劳动。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即从劳动的抽象形态考察的劳动。

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就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即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量。

个别劳动时间:各个商品生产者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就是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复杂劳动: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劳动。简单劳动:简单劳动是指不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就能胜任的劳动。

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某种实用价值的效率。

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基本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以此为基础进行商品等价交换。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经济。

资源配置:资源配置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种现实的资源在社会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和不同方向上的使用。

2、生产商品劳动二重性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

答: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劳动所具有的二重性,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它解决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它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3、怎样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答:第一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正常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是在生产同种商品的不同生产者之间形成的,它涉及的是同种商品生产上的劳动耗费。

第二种含义:是指在生产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涉及的是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种商品上的分配,其作用的是不同商品的价值量被社会接受的程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具有相关性,共同决定商品的价值。如果说第一种含义是指价值的决定,那么第二种含义则是指价值的实现。两种含义在分析角度上又各有区别:

①第一种角度是从社会生产条件的角度来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种含义则是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来说明的;

②第一种含义决定的是单位商品的价值,第二种含义决定的是部门总商品的价值;③第一种含义涉及劳动消耗,第二种含义则涉及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

4、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就是商品经济的矛盾?

答: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对立在商品生产中表现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进而产生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只有通过商品交换,私人劳动才能转变社会劳动,具体劳动才可以还原为抽象劳动,商品的使用价值就能被让渡而实现其价值。如果私人劳动不能被承认为社会劳动,具体劳动就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使用价值就不会被让渡而实现其价值。【(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5、论述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形式。

答:(1)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2)刺激生产者的积极性。(3)优胜劣汰,导致生产者两极分化。

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6、怎样理解科学技术和管理在商品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答:一方面,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使劳动对象的范围更广,性能更好,使用效率更高。另一方面,科学技术能培养出素质更高的工人、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高素质的人的因素和高效能的物的因素结合,形成新的生产力,从而使得社会平均劳动的价值发生了新的变化,最终体现在商品的价值创造上。

管理劳动也是一种复杂劳动。在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中,必须进行计划、组织、经营、控制、创新、承担风险等一系列管理活动。可见,管理劳动是一种与生产使用价值有直接关系的有用劳动。管理劳动又是一种抽象劳动,管理人员的劳动与其他生产劳动者的劳动一道作为生产过程的人力要素,利用物化劳动因素,生产出物质产品,并使自己的劳动凝结于新产品之中,它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当然也和实际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一样,形成必要劳动时间的一部分,构成商品的价值。也就是说,管理人员的劳动与其他生产人员的劳动一起形成新价值。课堂提问

1、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答:(1)社会分工。(2)剩余产品的出现,并分属于不同的生产者所有。

2、(判断)简单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样的。(T)

简单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发展的阶段不同。

3、(判断)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的经济形式。(F)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

3、商品的两个要素是什么?

答:使用价值和价值。

4、交换价值的含义。

答: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

5、(判断)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不是不同劳动。(T)

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是同一个劳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6、(判断)国有企业的劳动是个别劳动。(T)

个别劳动与所有制无关,某个企业的劳动都可以是个别劳动。

7、怎样理解劳动的社会性?

答:在商品经济中,由于社会分工存在,商品生产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

8、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由什么决定?

答: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区别不是由自然或人的生理条件决定的,而是由社会条件,主要是由社会分工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别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决定的。

9、机器创造价值吗?

答:机器不能创造价值,只有人才能创造价值。

10、(判断)管理者不创造价值。(F)

管理劳动是一种复杂劳动。

11、资源配置的方式有哪些?

答:计划配置方式和市场配置方式。

12、市场机制有哪些关系?

答: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

13、市场经济有什么作用?

答:组织协调功能、信息传导功能、利益分配功能和开拓创新功能。

14、(判断)价值规律决定商品生产和流通。(T)

价值规律既是价值量如何决定(商品生产)的规律,也是价值量如何实现(商品交换)的规律。

15、如何理解价值规律的刺激作用?

答:商品生产者为了多获利润,就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竞争中努力降低商品价格。这不仅对技术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刺激作用,而且在客观上推动了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

货币: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价值形式: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就是价值形式。价格: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值尺度:价值尺度是指货币表现商品的价值(质的方面)、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量的方面)的尺度。

流通手段:货币的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贮藏手段: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做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贮藏起来的职能。

支付手段:货币的支付手段是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利息、工资等的职能。

世界货币:世界货币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外汇:外汇是国际汇兑的简称。静态含义是指以外币形式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动态含义是指将一个国家的货币兑换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以便清偿国际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活动。汇率:外汇汇率是指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时的比率。

货币层次:货币分层,也称为货币层次,是指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时,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大小作为标准,并根据自身政策目的的特点和需要,划分了货币层次。(来自百科)

货币乘数:所谓货币乘数是指在货币供给的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供给量与最终形成的社会货币流通量之间存在倍数扩张或收缩关系。

货币流通:货币流通是指货币表现为一个不断重复的,不断作为购买手段在买者与买者之间交换位置的运动。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符号发行失去控制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货币现象。

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是流通中货币相对不足而引发的一种社会需求不足、物价水平疲软或下跌的货币现象。

2、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答: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当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就标志着货币产生了。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有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还有三个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3、货币流通量是怎样决定的?纸币流通量又是怎样决定的?

答:一定时间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性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也就是说,不管纸币发行多少,流通纸币总量必须同它所代表的流通金量相等。

4、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1)国际收支状况对一国汇率的变动产生直接影响。(2)一国物价水平会影响其商品、劳务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3)国际利率的差距将引起短期资金的国际移动。(4)一国货币政策特别是利率政策,是影响汇率变动的重要因素。

5、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和意义是什么?

答:M0=现金(纸币和硬币)M1=M0+所有金融机构的活期存款

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3=M2+其他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4=M3+其他短期流动资产

货币层次划分的目的,是为了把握流通中的不同口径货币的特点、性质、运动规律以及它们在整个货币体系中的作用。货币层次的划分对于考察市场均衡,进行宏观调节具有重要意义。课堂提问

1、货币发展形式中什么一直未改变?

答: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2、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答: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其他职能是其基础上的发展。

3、(判断)纸币本身没有价值,仅仅是价值符号。(T)

4、纸币的价值是由谁决定的?

答:国家强制执行。

5、信用货币主要有哪几种?

答:票据(期票和汇票),银行券,存款货币。

6、人民币升值后对出国旅游有好处吗?为什么?

答:有。人民币的购买力上升了。

7、货币乘数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答:(1)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为零。(2)公众利用活期存款签发的支票进行交易。(3)商业银行仅仅开设了活期存款的储种,而定期存款等其他储种尚未开设。

8、超额准备金是什么?

答:超额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实际准备金与法定准备金之间的差额。

9、降低存款利息有什么作用?

答:促进投资和消费。

10、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流通中的货币量必须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

11、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有什么区别?

答:商品流通是商品经过一次交换后基本退出流通,进入消费;货币流通则是同意货币反复为商品流通服务。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在方向上是相反的。决定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具体因素或条件不完全相同。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是矛盾的统一体,主要矛盾在商品方面。

12、通货紧缩时,商品价格下降,对消费者有利吗?

答:商品价格下降,人们的购买力也下降,同时造成厂商减产,失业率上升。第四章 资本及其循环和周转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

资本:资本是价值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不断的在运动中谋求自身增殖的价值。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就是为生产商品和实现资本价值增殖而发生的资本耗费。利润:利润是商品价值扣除生产成本后的余额。

利润率:利润率是利润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又被称为资本利润率。资本积聚:资本积聚是指依靠自身使单个资本增大。

资本集中:资本集中是指把若干个规模相对较小的资本合并重组为规模较大的资本。资本经营:资本济营就是资本产权的主体以价值形式的资本为经营目标,通过调整、交易、优化重组等方式,以实现资本价值量的保值增殖的一系列市场行为。

风险投资:风险投资就是将资本投向蕴含高风险、高收益和高成长可能的中小型技术企业或项目,并以一定方式介入该企业或项目的管理、运行。在取得成功后既获得资本的高额增殖又实现资本回收的投资行为。

资本循环:资本循环指产业资本从一定的职能形式出发,顺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了价值的增值,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过程。

资本周转:资本的连续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称为资本周转。

固定资本:固定资本是指以厂房、机器设备、生产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流动资本: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燃料及动力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以及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折旧:折旧就是指对固定资本价值转移量的计算以及从商品销售中逐步提取和回收这部分价值的方式。

2、概述资本的一般特点和主要形态。

答:资本的一般特点:(1)增殖性。(2)运动性。(3)返还性。(4)风险性。主要形态:(1)货币资本形态。(2)实物资本形态。(3)无形资产形态。(4)虚拟资本形态。

3、谈谈资本经营的特点以及主要的资本经营方式。

答:特点:(1)资本经营一般不注重资本的物质内容,而主要着眼于资本的价值化、证券化。(2)资本经营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资本的结构调整、资本置换、资本交易、资本扩张与收缩等方式来优化资本。(3)资本经营除企业内部资本结构的调整外,主要依托资本市场、产权市场来开展企业并购、股权转让的长期融资,此外也涉及外汇、期货、黄金市场的交易行为。(4)资本经营的收益和风险较大。资本经营的方式:(1)利用证券市场或其他形式的产权交易市场进行资产的收购、出售、托管、租赁等,包括投资性买进卖出股权等形式。(2)利用金融市场进行投机性交易。(3)对资产存量或所积累的资产增量进行调整,用以改变资本的使用价值的无知形态,以改变投资规模、方向与结构。(4)无形资产经营。

4、试分析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和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

答:资本循环的条件:(1)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同时并存。(2)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的循环在时间上的相互继起。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资本周转时间、生产资本。课堂提问

1、(判断)资本是一种价值。(T)

资本是价值的一种的特殊形式。

2、具体分析资本的运动性。

答:资本只有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相统一的运动过程中才可能增殖。任何形态的资本,一旦停止运动,也就不会带来价值的增殖;而资本运动速度的快慢,同时也反应了资本增值能力的强弱和一定时期内形成资本增值量的多少。

3、货币流通和资本流通有什么区别/ 答:一是流通的形式不同。前者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货币只是商品交换过程的媒介,在交换过程中,货币并没有改变自身的形态;后者的起点和终点都采取货币形式,商品则一方面作为资本运动过程中所采取的转换姿态,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取得更多货币的媒介。

二是流通的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买而卖,货币媒介是不同的即异质的使用价值之间的交换,但它们在价值量上是相等的,交换的目的是获得用于消费的使用价值;后者是为卖而买,流通的目的是追求品质上相同但量上更多的货币,即追求资本价值在量上的增殖。三是流通的限度不同。前者是以使用价值为目的,其运动的终点便是商品使用价值进入消费,因而运动停止;后者以价值及其增殖为目的,资本对这一目的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尽管资本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转换它的具体形态,但却不会停止它的运动,因而它的运动必须是连续的、周而复始的。

4、资本最一般的、开始的形态是什么?

答:货币。

5、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公式是什么?

答:利润率=利润额/预付资本×100%=m/(v+c)×100%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必要劳动价值×100%=m/v×100% C是物质资本投资

6、从数值角度讲,剩余价值量等于利润的额。(T)

7、资本集中中两个强有力的杠杆分别是什么?

答:竞争和信用。

8、风险投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1)投资对象是高技术、新兴产业的企业或项目,而非一般成熟的产业和企业,因而是一种具有创新效益的资本。(2)追求未来高额资本收益并主动承担高风险,而非满足于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和被动承担风险或追求眼前利润。(3)是一种权益资本,而不是一种借贷资金。其投资目的不在于企业短期经营的利润,而在于风险企业的发展前景和未来资产增值潜力。(4)常常参与管理或提供辅导、咨询等服务,而非投资与管理的分离,参与管理或提供服务的目的是降低投资的风险性。(5)具有资本主动退出的要求和机制。【三高:高风险,高收益,高成长可能】 第五章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市场实现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

单个资本:单个资本又称个别资本,指资本主义社会各自独立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社会资本:社会总资本就是以社会分工和市场交换为条件,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全社会各单个资本的总和。

两大部类:第一部类(Ⅰ)是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二部类(Ⅱ)是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

三次产业:第一产业主要指农业,包括直接以自然物为劳动对象的农、林、牧、渔等行业;第二次产业主要指工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等在内的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的行业;第三次产业即服务业。

卖方市场:卖方市场指因产品短缺而供不应求的市场形势。买方市场:买方市场指供大于求的市场形势。

2、怎样认识社会资本运动与单个资本运动的联系和区别?

答:联系:社会资本运动是单个资本运动的有机组合,单个资本运动是社会资本运动的组成因子。同单个资本运动一样,社会资本运动的过程是生产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并且要在运动中变换资本的职能形式。

区别:社会资本运动不仅包括生产消费,而且包括生活消费;不仅包括媒介生产消费的资本流通,而且包括媒介个人消费的一般商品流通;不仅包括预付资本的运动,而且包括剩余价值的运动。社会资本运动包括个人消费在内,是由于个人购买消费品的过程,同时就是生产消费资料的生产者出售消费品并把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过程,这部分资本的循环正是通过媒介个人消费的一般商品流通运动来实现的。所以,个人消费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一般商品流通是社会资本运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3、怎样认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4、试解释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两大部类产出各自的平衡关系如何才能成立。

5、结合实际,分析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的特点。

下载政治经济学参考书目(12级)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政治经济学参考书目(12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重点及答案 导言 一、主要概念: 1.生产:是指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 2.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 。 5.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

    政治经济学

    关于【805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复习要点归纳 本人是11年考上财大经济学院世界经济专业的,下面是我在备战2011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时整理的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复习要点,希望能给......

    政治经济学

    1、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1) 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中,生产力起决定性作用(2)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3)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于生产力性质,这......

    政治经济学

    12.什么是影响经济增长速度的主要因素? 答: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的主要经济因素是(1)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力的素质(2)科学技术及其应用(3)生产管理和劳动组织(4)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

    政治经济学

    1、理解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我国现阶段如何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第一,它决定了全体劳动者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处于完全平等地位。第二,它决定了劳动者共同占有......

    政治经济学

    关于课程 很荣幸,能够在川大的这半年给同学们在政治经济学的学习中一点帮助! 很感谢,同学们能够在这半年里支持我的工作! 很高兴,能够和同学们共度这半年学习时光很遗憾,由于出差......

    政治经济学

    简述题 1, 简述商品经济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商品经济,是通过市场交换而进行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统称。同类型的商品经济,作为一种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和劳......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授课教授:陈宁论文题目姓名:陈默学号:2012211961院系:社会学院专业:社会工作年级:2012级 (七校班)成也公司,败也公司------当代公司的发展之道前言:当下公司无所不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