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规范实施旧村改造意见
**镇人民政府关于规范实施旧村改造的意见
各村(居)民委员会:
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加快全镇旧村改造步伐,更好地促进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结合我镇旧村改造工作实际,制定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中
央关于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把旧村改造工作作为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途径,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多元整合,组团建设,循序渐进的原则,坚持通过旧村改造,努力改出一片新居,改出一批产业,改出一片景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运作、高效能管理,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配套、经济繁荣、居住相对集中的现代化村镇体系,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要求 1、2013年完成全镇总体规划、村庄规划的编制和土地利用规划修编。
2、未完成旧村改造任务的村(居)将按照“居住楼房化、管理社区化、公共服务城市化”的要求,实施合村并点,逐步集中到五个规划小区中建设,力争在3--5年内基本完成旧村改造任务,逐步将规划小区建设成为功能完善、环境优美、配套齐全、布局合理、适宜人居、和谐统一的现代化新型居民小区,使群众的生活方式得到较大转变,集体经济得到持续发展,人居环境得到全面优化。
3、对完成旧村改造任务的村居,力争3年内完善提升原有基础设施的配套工作,努力提高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基本原则
1、坚持规划先行、合理布局的原则。在全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指导下,高起点编制旧村改造详细规划。大力倡导组团式规划,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布局,实施村庄整合、改造和建设。规模较小或地质条件不允许的村庄不再单独搞旧村改造规划,积极鼓励和引导向新规划小区集中,避免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重复投资,从根本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
2、坚持拆旧建新、拆建同步的原则。严格控制拆建比例,充分利用村庄现有旧址土地资源,通过旧村改造实现节约土地的目标,切实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
3、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涉及到旧村改造每一个环节的各项政策都要坚持公正、公平、公开、公示,使群众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自觉接受村民监督,防止因政策不透明导致农村社会不稳定。
4、坚持速度与质量统一的原则。旧村改造既要循序渐进、保证进度,又要注重改造质量和改造效果,注重综合环境建设,突出重点、分期实施,要通过改造工作,推动城镇环境的全面优化提升。
5、坚持建设主体明确化原则。旧村改造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要落实好施工安全责任和制度,明确工程设计、施工、勘测、监理、检测等责任主体,确保居民住上设计合理、质量过硬、安全放心的优质住宅。
6、坚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同步建设的原则。旧村改造必须作为全镇整体推进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把握,充分展示现代居住小区的理念,在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设施建设上同步配套建设,实施规范有序的物业管理,力求与城市发展水平保持一致。
四、基本条件
1、村两委班子团结,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95%以上拆迁户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2、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3、拟规划建设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已调整,村级组织有权处置。
4、项目资金充足,用于改造的配套资金筹集措施基本落实。
五、审批程序
1、预审。旧村改造实行预审制度,即拟实施旧村改造的村,应报镇旧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预审。
2、制定实施方案。预审通过后,村两委研究制定旧村改造实施方案,确定旧村改造详细规划、村庄建设规划、总拆迁户数及面积、拆迁安置办法、拆迁补偿标准、资金来源等事项,并提交两委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征得绝大多数人的同意。
3、申请。旧村改造实施方案在两委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后,拟实施旧村改造的村,方可正式向镇政府提报实施旧村改造的书面申请和实施方案。
4、手续办理。旧村改造申请和实施方案经镇政府审核同意后,列入全镇旧村改造计划并上报区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立项、环评、规划、土地、建设、供电、供气等手续。
5、凡需与房地产公司合作实施旧村改造的村,由国土部门牵头,会同规划部门、镇、村共同商定旧村址土地出让条件,严格按照经营性土地“招、拍、挂”规定公开竞标确定合作的房地产公司。房地产公司确立后,村委会要将与其签订的合作协议报经镇政府
审查批准后,方可正式签约。未经批准,严禁村委会擅自与房地产公司签订任何形式合作协议。
六、扶持政策
1、列入旧村改造的工程项目,享受我市农村住房建设项目优惠政策。
2、列入旧村改造的工程项目,镇旧村改造领导小组将协助上级主管部门优先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水、电、天然气开户等手续,确保旧村改造工作顺利实施。
3、通过公开竞标引进房地产公司实行村庄融合、进行组团式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配套的村居,涉及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新扩建用地,通过利用新扩用地招、拍、挂的收益给予适当补贴或返还。
4、对于旧村改造过程中通过旧村拆迁腾出的土地,在上级有关部门审核并办理好相关手续的前提下,鼓励进行复垦,以解决改造周转用地指标问题,对于上级复垦补助资金,镇政府将全部用于旧村改造补助,以加快旧村改造进度。
5、按规划进行组团式集中安置、合村并点、异地搬迁的,幼儿园、老年公寓、公共绿地等公共服务设施的用地和建设资金,由相关村庄及开发单位按照公共设施建筑面积与居住建筑面积所占的比例进行分摊。
七、组织领导
1、旧村改造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由镇党政领导、国土和城建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镇旧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抓好旧村改造具体实施工作,其中国土管理部门协调好相关建设用地的申请、审批事宜;城建部门具体负责旧村改造中相关规划建设手续办理、争取上级优惠政策、协调处理好旧村改造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等各方面事宜,并将旧村改造工作纳入年终考核项目进行统一考核。
2、各有关单位、村居要切实加强对本辖区旧村改造工作的组织领导、业务指导和检查监督,重点要严格把好旧村改造计划的预审关,认真分析研究旧村改造时序的可行性,确保循序渐进;严格把好旧村改造条件的审查关,深入细致的审查实施旧村改造必须具备的条件,确保实事求是、真实可靠;严格把好村庄整合的布局关,确保组团式规划、社区化建设;严格把好旧村改造的规划关,组织编制好村庄修建性详细规划,确保规划的高品位;严格把好旧村改造具体实施方案的批准关,对涉及到拆迁、安置、补偿、资金来源等问题,要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和科学测算,依法、依程序、依民意进行批准,确保方案切实可行;严格把好剩余旧村址土地“招、拍、挂”条件预审关,确保土地资产的升值;严格把好涉及旧村改造土地返还资金的使用关,确保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各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是第一责任人,要明确责任,强化措施,保证旧村改造积极稳妥的推进。
3、各单位、村居要加大对旧村改造工作的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公开透明。要妥善处理旧村改造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在拆迁工作中严禁出现强拆、断水、断电等暴力拆迁行为,确保社会稳定,确保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群众满意。
4、本《意见》由镇旧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本意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未尽事宜严格依法进行办理。旧村改造中,应避免形成不稳定因素,遇争议问题,须上报镇人民政府,经咨询法律部门和上级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意见后,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置,各实施旧村改造的村委会不得擅自处理,如有违反,相应法律责任及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违反者自行承担。
附:**镇旧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
第二篇:关于广州市推进“城中村”(旧村)整治改造的实施意见
关于广州市推进“城中村”(旧村)整治改造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城中村”整治改造,在《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城中村”改制工作的若干意见》(穗办〔2002〕17号)和《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完善“农转居”和“城中村”改造有关政策问题的意见》(穗办〔2008〕10号)的基础上,提出如下意见。
一、目标任务和职责分工
(一)目标任务。力争用10年时间基本完成全市在册的138条“城中村”的整治改造任务,其中52条全面改造的“城中村”(见附件)力争用3年至5年的时间基本完成改造任务。
(二)明确职责分工。
1.市“三旧”改造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审议决定重大政策措施,审批整治改造规划和实施计划,审核整治改造专项资金收支计划,审批“城中村”改造方案,研究决定其他相关重大事项。
市“三旧”改造办公室建立实行定期联席例会制度,负责全市“城中村”整治改造的指导、协调、督办工作,负责制订“城中村”整治改造政策,审核“城中村”改造方案,负责集中、统筹办理“城中村”整治改造涉及的市级审核和审批事项,负责定期通报和考核各区“城中村”整治改造工作,承担市“三旧”改造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2.区整治改造领导和工作机构。“城中村”整治改造以区为主,区政府负责统筹组织本区“城中村”整治改造工作,编制本区整治改造规划和实施计划,统筹本区整治改造专项资金收支管理,拟订“城中村”改造方案,统筹协调区各部门办理“城中村”整治改造审核和审批事项,督促检查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区各部门的工作,负责建立“城中村”整治改造基础数据库和动态监控信息系统,承担市“三旧”改造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整治改造模式(三)全面改造模式。对位于城市重点功能区、对完善城市功能和提升产业结构有较大影响的52条“城中村”,应按照城乡规划的要求,以整体拆除重建为主实施全面改造。
(四)综合整治模式。对位于城市重点功能区外,但环境较差、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的“城中村”,以改善居住环境为目的,清拆违章、抽疏建筑,打通交通道路和消防通道,实现“三线”下地、“雨污分流”,加强环境整治和立面整饰,使环境、卫生、消防、房屋安全、市政设施等方面基本达到要求。
三、“城中村”全面改造政策
(五)改造的总体要求。全面改造的“城中村”按照“改制先行,改造跟进”的原则,将农民转为居民,村委会转为居委会,村集体经济组织转制为股份制企业,土地转为国有,纳入城市管理和保障体系。
全面改造的“城中村”纳入市级整治改造目标责任管理。各区政府应当会同村集体经济组织及相关部门,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尽快编制完成本区全面改造项目专项规划、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和实施计划。“城中村”全面改造专项规划、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和实施计划应当充分听取改造范围内村民的意见,经村集体经济组织80%以上成员同意后,由区政府报请市“三旧”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审议,其中涉及完善征收土地手续的,需在市“三旧”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报请省人民政府批准。
(六)改造主体和运作方式。全面改造原则上以所在村的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根据经村民同意并报市“三旧”改造办公室批准的全面改造项目专项规划、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和实施计划具体组织实施。
全面改造项目立足于市场运作,除村集体经济组织自行改造外,应当通过土地公开出让招商融资进行改造。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自主实施改造。
(七)规划管理政策。全面改造项目专项规划应当对地块开发强度进行综合协调和平衡,在符合所在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的前提下,合理统筹考虑本行政区域旧城更新改造安置房建设需要。鼓励“城中村”全面改造项目参与建设旧城更新改造安置用房。
(八)土地利用政策。
1.全面改造项目用地范围原则上以旧村的用地范围为基础,结合所在地块的特点和周边路网结构,合理整合集体经济发展用地、废弃矿山用地、国有土地等周边土地资源,实行连片整体改造。连片整体改造涉及的边角地、夹心地、插花地等,允许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前提下,通过土地位置调换等方式,对原有存量建设用地进行调整使用。
全面改造项目具体用地范围由区政府会同市“三旧”改造办公室确定。
2.全面改造项目采取土地公开出让融资模式的,可以实行现状出让。
3.全面改造项目公开出让可以在保障村民和村集体经济组织长远利益的前提下,公开、公平、公正、择优选择投资主体参与改造。
4.全面改造的“城中村”土地,符合有关规定的,可登记为国有土地。
5.全面改造的“城中村”中,在2007年6月30日前现状为建设用地,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可以按现状确定地类。位于“城中村”居民点范围内、一定面积的水面、绿地可按照城市人工水面、绿地确定地类。
6.全面改造的“城中村”项目涉及新增建设用地的,应当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或按照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办理,其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应当纳入全市土地利用计划优先予以保障。
(九)财政支持政策。
1.全面改造项目通过土地公开出让融资的,土地公开出让收入中的改造成本部分,在土地公开出让后先行拨付给村集体经济组织。
2.全面改造项目未实行土地公开出让,由村集体经济组织采取其他方式融资改造的,需缴交的土地出让金可以适当延期。
3.除市政府土地储备项目外,未来5年全面改造项目的土地纯收益(土地公开出让收入扣除土地储备成本及按规定计提、上缴的专项资金)的60%支出用于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剩余的土地纯收益由市、区政府按8:2的比例分成。区留成部分应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城中村”整治改造和旧城更新改造项目,以及改造项目周边的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用途。
(十)全面改造项目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同步更新改造。加快“城中村”全面改造项目范围内道路和公交线路建设,改善“城中村”居民出行条件。加快全面改造项目范围内水、电、气、排污、环卫、通讯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解决区域水浸隐患,实现“雨污分流”和“三线”下地。道路、公交、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应当与全面改造项目同步建设、同步配套。全面改造范围内的公共服务设施由改造实施主体负责组织建设。
四、“城中村”综合整治政策
(十一)项目计划管理。综合整治项目原则上由区政府编制整治规划和实施计划,报市“三旧”改造办公室备案后指导各村集体经济组织具体实施。
(十二)综合整治投融资模式。综合整治项目以村集体经济组织自主融资开发为原则。在符合城市规划、留用地管理政策和经80%以上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同意的前提下,允许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城乡规划和“三旧”改造政策,通过旧厂房、旧商铺等低效空闲存量土地升级改造,适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政策,自主进行综合整治招商融资。
(十三)综合整治的财政支持政策。区财政根据综合整治改造工作任务和改造进度,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综合整治项目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
(十四)综合整治范围内历史建筑物产权登记发证。纳入“城中村”综合整治范围内,在修建性详细规划中保留的部分建筑物,经全面整治且通过市“三旧”改造办公室审查的,可办理房地产登记发证。
(十五)综合整治项目转为全面改造。未纳入全面改造计划的村,村民自愿进行全面改造的,经市“三旧”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可以补充纳入全面改造计划。
(十六)综合整治项目适用全面改造政策。涉及局部拆建的综合整治项目,经所在区政府同意,并报市“三旧”改造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可以适用全面改造项目的政策。
五、“城中村”整治改造的拆迁补偿安置办法
(十七)补偿安置方式。“城中村”整治改造范围内的原有合法产权的房屋,被拆迁人可以选择复建补偿、货币补偿,或者二者相结合的补偿安置方式。
(十八)确定住宅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基准建筑面积。“城中村”整治改造范围内住宅拆迁补偿安置的基准建筑面积,可由区政府或其会同村集体经济组织根据改造范围内村民现状住房面积、整治改造成本等因素综合确定。
基准建筑面积是确定“拆一补一”复建补偿面积和货币补偿金额的依据。
(十九)复建补偿标准。确定拆迁补偿安置基准建筑面积的改造项目,住宅房屋被拆迁人选择复建补偿的,被拆迁房屋的建筑面积在基准建筑面积以内的按“拆一补一”给予安置,不足基准建筑面积部分,被拆迁人可以按安置住房成本价购买,超出基准建筑面积部分不再实行安置,按被拆迁房屋重置价给予货币补偿。在村民自愿的基础上,超出基准建筑面积部分的货币补偿可折算成股份参与集体物业收益分红。
没有确定拆迁补偿安置基准建筑面积的改造项目,住宅房屋被拆迁人选择复建补偿的,被拆迁房屋属合法建筑的部分,按“拆一补一”给予安置,合法建筑外的部分,按建设成本给予货币补偿。
被拆迁合法的非住宅物业原则上由改造主体按“拆一补一”进行等面积复建补偿。
(二十)货币补偿标准。货币补偿标准应根据被拆迁房屋的面积、区位、用途等因素,由区政府或其会同村集体经济组织确定,其中住宅房屋基准建筑面积以内的货币补偿标准不得低于我市集体土地住宅房屋拆迁补偿最低单价。
(二十一)非本村村民房屋拆迁补偿办法。非本村村民建造或购买的房屋,且已领取房地产权证的,可以参照“城中村”整治改造的拆迁补偿办法,原则上按产权面积予以货币补偿。
(二十二)安置住房建设。在“城中村”全面改造中,改造主体应当优先建设复建补偿安置房,确保被拆迁人及早入住。旧村未拆除、安置房未建成的,除公建配套和消防工程外的其他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可以实行自住性和经营性安置房分开建设、经营性安置房集中经营,团购、团租安置房用作旧城更新改造安置房或保障性住房等模式。鼓励在“城中村”整治改造中配建旧城更新改造安置房,配建旧城更新改造安置房的,可全额免收市级权限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税收市级留成部分予以全额返还。
(二十三)安置房确权和交易。全面改造项目的安置房(含非住宅复建安置房)可以办理国有房地产权证,并注明未办理土地有偿使用手续。安置房交易转让时,房屋业主应当按照基准地价的30%缴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二十四)拆迁安置争议的解决。对不履行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决定通过的拆迁补偿安置方案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六、其他保障措施
(二十五)整治改造规费优惠政策。按照“拆一补一免一”的原则,在市的权限范围内,实行税费减免和返还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全面改造,激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开发建设单位建设旧城更新改造安置房,引导现代产业在“城中村”改造区域集聚发展。
(二十六)加强违法违规整治工作。根据整治改造专项规划和实施计划,对纳入改造计划的“城中村”,尤其是全面改造的“城中村”,给予一定时间的整治改造过渡期,超期未实施整治改造的,对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依法查处,对违规出租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和消防整治力度,加强工商和税收等综合执法稽查。
(二十七)加快纳入城市管理和保障体系。加快将“城中村”整治改造后的教育、医疗、交通、治安、消防、环卫等管理工作纳入城市管理体系。抓紧实现改造改制后居民纳入全市社会保障体系,切实做到“同城同待遇”。深化村集体经济组织转制改革,加快剥离其承担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责。
七、未列入138条在册“城中村”范围内的“城中村”整治改造项目,经市“三旧”改造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可适用本意见。
八、本意见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本市以往发布的有关“城中村”整治改造政策与本意见不一致的,以本意见为准。
附件:全市52条全面改造“城中村”名单
越秀区:杨箕、登峰、西坑、瑶台(4条),海珠区:官洲、琶洲、沥滘、红卫、东风、三滘(6条),荔湾区:花地、茶滘、东漖、西塱、坑口、坦尾、河沙、五眼桥、西郊、东塱、南漖、沙洛、海南、海中、海北、增滘、龙溪、葵蓬(18条),天河区:猎德、冼村、石东、林和、石牌、棠下、棠东、小新塘(8条),白云区:三元里、萧岗、江夏、陈田、棠下(5条),黄埔区:文冲、横沙、下沙、长洲、深井、茅岗、南岗(7条),萝岗区:黄陂、玉树、暹岗、华沙(4条)。
第三篇: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圳市城中村(旧村)改造暂行规定的实施意见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圳市城中村(旧村)改造暂行规定的实施意见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圳市城中村(旧村)改造暂行规定的实施意见
(2005年4月7日 深府[2005]56号)
为贯彻实施《深圳市城中村(旧村)改造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积极稳妥推进我市城中村(旧村)改造工作,结合我市城中村改造工作的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城中村(旧村)改造目标
城中村(旧村)改造工作要以建设国际化城市,统筹、协调、提升我市城市发展水平,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为总目标,实现以下具体目标: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特区内外一体化建设;消除城中村(旧村)内的重大安全隐患;明显改善村内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市容市貌、交通环境及其他生活环境;增加绿地面积和公共开敞空间;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理顺村内土地财产权利关系。各区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上述目标编制城中村(旧村)改造的规划和计划。
城中村(旧村)改造要力戒回避矛盾、单纯追求局部利益、不顾全市整体和长远利益等现象。
二、2005年的工作任务
2005年是全面推进城中村(旧村)改造的开局之年,各区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以下工作:完成城中村改造总体规划纲要的编制;科学制定2005年的计划;按计划编制各专项规划;按照“成熟一个改造一个,改造一个成功一个”的要求,稳妥推进已启动的项目;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探索切实可行的改造模式和机制,总结改造经验;尽快完善决策和执行体系;深化、细化规章制度,使改造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尽快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三、城中村(旧村)改造工作的决策和办事规则
市政府成立“深圳市查处违法建筑和城中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作为全市城中村(旧村)改造工作的领导机构,下设“深圳市城中村改造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城改办),作为全市城中村(旧村)改造工作的日常工作机构。
(一)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及决策制度
1.市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领导、部署全市城中村(旧村)改造工作;审议全市城中村(旧村)改造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必要时报市政府作出决定;研究解决城中村(旧村)改造工作中遇到的重大疑难问题;审查全市城中村(旧村)改造总体规划纲要,通过后由市规划主管部门报市城市规划委员会批准;受理各区城中村(旧村)改造计划和中长期计划的备案;审查批准全市城中村(旧村)改造工作计划及中长期计划;批准全市城中村(旧村)改造专项资金收支计划;研究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2.领导小组的决策制度:城中村(旧村)改造的决策由领导小组会议作出;领导小组会议由领导小组组长主持召开,也可由组长委托副组长主持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必要时市城改办可建议召开;市城改办根据市领导指示和实际工作需要提出会议议题并准备会议材料,会议材料最迟应在会议召开之日前3个工作日送达领导小组成员;会后由市城改办制发会议纪要。
(二)市城改办的职责
组织编制全市城中村(旧村)改造总体规划纲要;编制全市城中村(旧村)改造工作计划及中长期计划,报领导小组批准;受理各区政府城中村(旧村)改造工作计划及中长期计划的备案;管理全市城中村(旧村)改造专项资金;组织全市城中村(旧村)改造的调查研究工作,并向领导小组提交有关专题报告;定期向领导小组报告全市城中村(旧村)改造工作的进展情况;指导各区的城中村(旧村)改造工作;负责全市城中村改造工作的对外宣传;承担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各区政府的职责
领导、部署本辖区城中村(旧村)改造工作;审议并决定本辖区城中村(旧村)改造工作的方针政策;研究解决城中村(旧村)改造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确定改造的范围;确定改造单位;对报批的改造项目出具意见;组织编制并审批“城中村(旧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依据城中村(旧村)改造总体规划纲要组织编制并审查城中村(旧村)改造专项规划,通过后由市规划主管部门综合协调报市城市规划委员会批准;编制城中村(旧村)改造计划和中长期计划;管理本辖区城中村(旧村)改造专项资金;研究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四)工作报告制度
1.各区城改办应定期向市城改办报告工作进度情况,市城改办要及时汇总报告领导小组。
2.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管辖范围内改造工作的总体情况;改造项目的进展情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具有普遍性的重大疑难问题;调查研究的情况;工作建议等。
四、城中村(旧村)改造范围的确定
各城中村(旧村)改造范围为依照有关规定由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村民及继受单位保留使用的非农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建成区域,其具体界线由各区政府提出,报领导小组审查通过后由市规划、国土房产部门落实。
特区内各区提出城中村(旧村)改造范围时,应以市国土房产部门划定的各集体股份合作公司保留使用的红线用地范围为依据,并可根据周边路网和用地规划情况作适当调整,调整增加的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原划红线用地面积的10%,并且最大不超过3000平方米。
宝安、龙岗两区应根据《深圳经济特区处理历史遗留违法私房若干规定》、《深圳经济特区处理历史遗留生产经营性违法建筑若干规定》、《深圳市宝安龙岗两区城市化土地管理办法》等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及各层次城市规划,在城市化土地转制后划定各集体股份合作公司保留使用的非农建设用地范围的基础上,提出城中村(旧村)改造范围。
宝安、龙岗两区内不属于《暂行规定》所规定的建设项目,应依照现行的规划、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按照市委、市政府城市化发展战略要求和国际化城市的建设标准组织开展新的城区建设。
五、城中村(旧村)改造模式的分类
改造模式分为综合整治和全面改造两大类。
(一)综合整治
综合整治是指基本不涉及房屋拆建的环境净化、美化项目。此类项目可不编制城中村(旧村)改造专项规划,由区政府编制“城中村(旧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并组织实施。此类项目列入区城中村(旧村)改造计划。
(二)全面改造
包括整体拆建和局部拆建。整体拆建是指改造率(被拆除改造的建筑面积与改造前总建筑面积之比)在30%以上的项目;局部拆建是指为全面消除安全隐患、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造率不足30%的项目。全面改造的项目应编制专项规划。局部拆建项目应符合城中村(旧村)改造专项规划的技术规范要求,其专项规划由市规划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六、城中村(旧村)改造规划的编制与审批
城中村(旧村)改造规划包括全市城中村(旧村)改造总体规划纲要(以下简称总体规划纲要)和城中村(旧村)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两个层次。总体规划纲要是对全市城中村(旧村)改造工作进行规划管理和编制专项规划的依据;专项规划是对规划范围内城中村(旧村)改造项目进行规划管理的依据。
(一)全市城中村(旧村)改造总体规划纲要
1.总体规划纲要由市城改办组织市规划局和各区政府共同编制,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积极配合。
2.市规划局负责跟踪编制进度,进行技术审核。
3.各区政府指定专门工作小组配合总体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按照“近期具体到项目,中长期估算总量和结构”的要求,编写各区的“城中村(旧村)改造工作计划设想”,作为总体规划纲要编制的重要参考;协助现状调查,提供基础资料;收集公众意见。
4.总体规划纲要应当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确定全市城中村(旧村)改造的目标体系,统筹、协调各区城中村(旧村)改造计划,制订分类指引,以指导各城中村(旧村)改造的专项规划。
5.总体规划纲要应包括以下内容:
(1)分析全市城中村(旧村)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2)专题研究城中村(旧村)改造对社区发展、产业转型、房地产市场等方面的影响,及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3)确定全市城中村(旧村)改造工作的目标体系:包括总体目标、分项目标和阶段目标;
(4)确定全市城中村(旧村)的改造规模、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及实施时序;
(5)统筹平衡各区城中村(旧村)改造计划,提出全市城中村(旧村)改造中长期计划建议;
(6)制定城中村(旧村)改造工作的分类改造指引;
(7)拟订城中村(旧村)改造专项规划的具体技术要求;
(8)建立城中村(旧村)改造的基础信息数据库和动态监控信息系统。
6.总体规划纲要须经领导小组审查同意,报市城市规划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市规划局负责将生效的总体规划纲要在市城市规划展示厅、各区城市规划展示厅及市主要媒体上予以公告。
(二)城中村(旧村)改造专项规划
1.专项规划由各区政府组织编制。进行全面拆建和局部拆建的城中村(旧村)改造项目报批前,应完成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审批。
2.市城改办会同市规划局组织制定城中村(旧村)改造专项规划的技术规范,报市城市规划委员会批准实施。
3.专项规划原则上以原行政村为单位编制,规划范围以城中村(旧村)改造的范围为基础,结合其所在地块的特点及规划路网结构确定。
4.专项规划应遵守总体规划纲要确定的总体部署和分类改造指引。
5.专项规划应当具体研究各城中村(旧村)的主要特征、改造模式、改造策略及改造影响,确定各村改造的目标、功能定位,制定土地利用、建设强度、绿地系统、道路交通、公共与市政配套设施等方面的规划控制要求。
6.城中村(旧村)改造的专项规划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各城中村(旧村)的位置、用地面积、总人口、原村民人口、原村民户数、社会组织状况、经济发展状况、村民收入水平、土地利用结构、各类建筑面积和质量、用地和建筑物产权、绿地景观、道路交通(必要时应作专题交通研究)、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及其与周边地区城市功能的关系等,并综合分析城中村(旧村)存在的问题;
(2)分析城中村(旧村)的主要属性和特征,将总体规划纲要中的相关规定具体化;
(3)结合周边地区城市规划,研究确定各城中村(旧村)改造的目标和功能定位;
(4)在经济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确定合理的拆建比、建筑物总量及功能构成;
(5)参照详细蓝图的内容和深度要求,确定建筑功能布局和空间结构,确定地块划分和规划控制指标,确定室外空间环境和绿地系统建设布局,确定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交通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布局;
(6)提出规划实施时序和实施措施,制定土地利用和建设管理规定;必要时,提出保护或延续社区文化、改善社区管理的建议。
7.在城中村(旧村)改造专项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各区政府应充分听取利害相关人的意见,必要时可举行听证会。
8.专项规划经区政府审查同意,由市规划主管部门综合协调报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审批,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可委托其专业委员会组织审批。各区政府负责将生效的城中村(旧村)改造专项规划在区政府办公场所和受改造规划影响的范围予以公告。
七、城中村(旧村)改造计划的编制与审批
城中村(旧村)改造计划由两级两类组成,即市级计划和区级计划,计划和中长期计划,以区级计划为主要控制手段。
(一)市级计划和中长期计划
1.市级计划和中长期计划由市城改办与各区政府共同协商编制。
2.市级计划和中长期计划由各区级计划和中长期计划综合协调而成,综合协调的依据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及计划、近期建设规划、建设用地计划、土地供应计划等。
3.市级计划和中长期计划由领导小组批准。市城改办负责将经批准生效的全市城中村(旧村)改造计划在全市主要媒体上予以公告。
(二)区级计划和中长期计划
1.各区政府负责制定本辖区城中村(旧村)改造计划和中长期计划。
2.市城改办负责制定各区城中村(旧村)改造计划和中长期计划的标准格式。
3.各区城中村(旧村)改造计划包括以下内容:改造项目的名称、项目的用地范围、改造专项规划的编制情况、各类房屋拆迁补偿的数量、实施改造后的建设总量及其构成、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参与改造的单位、改造资金(包括政府资金和社会资金)的估算、优惠措施等。
4.各区政府应将城中村(旧村)改造计划在计划改造的城中村(旧村)及受改造影响的周边地区公示15天以上,听取公众的意见,必要时可举行听证会。
5.各区城中村(旧村)改造中长期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改造项目的数量、改造的时序安排、编制专项规划的安排、对实施改造后的建设总量及其构成的估算、对改造资金的估算等。
6.各区城中村(旧村)改造计划应报市领导小组备案。市领导小组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及计划、近期建设规划、建设用地计划、土地供应计划的要求,对各区城中村(旧村)改造计划进行综合协调,必要时对个别项目进行专题研究。
八、市、区两级城中村(旧村)改造专项资金的管理
(一)市城中村(旧村)改造专项资金
1.市城中村(旧村)改造专项资金由市财政拨付。
2.市城中村(旧村)改造专项资金的用途:支付全市城中村(旧村)改造总体规划纲要编制和其他调查、研究的费用;建立全市城中村(旧村)改造动态监控信息系统;建设城中村(旧村)改造中由市政府投资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奖励在城中村(旧村)改造过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支付相关的宣传费用等。
3.市城改办负责制定市城中村(旧村)改造专项资金管理规定报领导小组批准。
4.市城中村(旧村)改造专项资金由市城改办负责管理。
5.市审计、监察部门对市城中村(旧村)改造专项资金的使用进行审计、监督。
(二)区城中村(旧村)改造专项资金
1.区城中村(旧村)改造专项资金由区财政拨款和城中村(旧村)改造项目的地价收入组成。
2.区城中村(旧村)改造专项资金的用途:支付城中村(旧村)改造专项规划编制和其他调查、研究的费用;建设城中村(旧村)改造中由区政府投资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奖励在城中村(旧村)改造过程中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支付相关的宣传费用等。
3.各区政府制定区级城中村(旧村)改造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报市领导小组备案。
九、城中村(旧村)改造的准入制度和项目管理
(一)城中村(旧村)改造的准入制度
1.城中村(旧村)改造的准入制度由各区政府制定并执行。
2.城中村(旧村)改造的准入制度应对进入行政许可程序的改造项目和参加城中村(旧村)改造开发的机构规定严格而又切实可行的准入条件。
3.进入行政许可程序的改造项目应满足以下条件:专项规划已经批准生效;项目已经列入城中村(旧村)改造计划;改造范围已按照本实施意见的规定划定。城中村(旧村)改造项目进入行政许可程序之前,由各区政府审核并出具意见。
4.禁止以房地产销售以外的方式转让城中村(旧村)改造项目中的权益,禁止以城中村(旧村)改造为倒买倒卖土地使用权,防止“烂尾楼”等违反城市利益和村民利益现象的发生。
5.加强城中村(旧村)改造项目的合同管理,严格追究违约责任。
(二)城中村(旧村)改造项目所涉及的行政许可事项由有关部门依法办理
发展改革、规划、国土、建设、环保、公安消防等有关部门按照《关于发布深圳市行政审批事项清理结果的决定》(市政府令第134号)的有关规定,依法办理城中村(旧村)改造项目所涉及的行政许可事项。上述部门应为城中村(旧村)改造项目开设“直通车”或“绿色通道”服务。
上述部门在区级设有派出机构的,原则上由其派出机构负责办理城中村(旧村)改造项目所涉及的行政许可事项。
(三)监察部门加强对城中村(旧村)改造项目的监察力度
对城中村(旧村)改造项目涉及公共利益的环节,监察部门要全程监督,防止发生损害国家、集体和群众利益的行为。
十、其他事项
(一)优惠地价的收取
根据《深圳市城中村(旧村)改造暂行规定》第十二条规定应收取的地价,按照各类用地功能所占权重的加权地价之和收取。
(二)制定拆迁补偿标准,核定拆迁补偿户数
区政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核定拆迁补偿户数,制定拆迁补偿标准。
第四篇:旧村改造步骤
一、村向街道打报告,申请旧村改造
二、街道同意后,以街道的名义向区政府打报告。
三、办旧村改造用地预审。
四、政府同意后由城市规化办公室出证明到规化局办选址。
五、做旧村改造规划设计。
六、规划方案批准后由城市化办公室申批安置计划和土地出让方案。
七、与政府签定三年改造目标责任书。
八、对旧村改造做出安置拆迁补偿办法,召开村民代表大会
九、对所有房屋评估,与村民签定拆迁安置协议
十、办建设用地,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做安置楼建筑工程方案,办施工手续.十一、与街道签定土地出让拆迁安置责任书
十二、街道、村委分别与国土局(储备中心)签定土地出让 拆迁安置(承诺)协议
十三、剩余土地办理集体土地出让手续。
十四、办理出让土地招、拍、挂手续。
十五、招、拍、挂结束,出让地内村民拆迁。
第五篇:旧村改造流程
一、编制旧村改造项目总体策划方案:
申报资料:
1、本村在册户籍人口状况和现有土地状况.(附当地户籍管理部门出具的在册户籍人口状况证明和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出具的土地权属、类别、面积证明);
2、违规违法建设及处理情况;
3、初步改造意向。
(1)区政府关于村庄整合的意见;
(2)居住用地和生活保障用地(含机动用地)选址意向、范围、面积以及是否合并重组使用的意见。拟将安置住宅建设与房地产开发项目捆绑实施的,可提出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地块选址意向、范围和面积。并标注于1:2000地形图上;
(3)需安置村民人口数量及拟建安置住宅和生产经营设施建筑面积。
(4)村民拆迁安置和后续生活保障意见;
(5)旧村改造的资金筹集方式;
(6)其他需说明的问题。
承办部门:区旧村改造领导小组。
二、总体策划方案的报审:
申报资料:
1、总体策划方案编竣后,由区旧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并形成审查意见,报市旧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市旧村改造办公室组织会审,综合各部门意见通过后,报市旧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
3、市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的旧村改造项目总体策划方案,正式行文批复。承办部门:市旧村改造领导小组。
三、申办规划策划方案审批:
申报资料:
1、申办规划策划方案策划要求通知单;
办理时限:8个工作日。
申办程序:
出具规划方案策划要求通知单及附图。通知单应包括用地性质、规划策划用地范围、市政设施及村民安置、生活保障(含机动用地)、捆绑开发用地规模等规划条件。
2、编报规划策划方案。(委托具有甲级或乙级城市规划编制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进行编制,其成果应达到修建性详规的深度)。
办理时限:8个工作日。
申办程序:
规划局出具审查意见。对确需实施招拍挂的地块,市规划局出具规划指标及要求;对村民安置居住和生活保障地块,市规划局予以批复详细规划。
承办部门:市规划局。
四、申办安置住宅及生活保障建设项目核准手续:
申报资料:
1、登记备案申请表及企业申请文件(分别报市发改委、规划局、国土局、环保局,其中市发改委二份,其他部门各一份);
2、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咨询机构编制的项目申请报告(一式五份);
3、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新设立企业尚未办理工商登记的,须出具出资方关于项目建
设的合作协议有效文件;
4、资金落实证明;
5、项目所在地县(市)、区发展改革部门和环保部门初审意见;
6、国有土地出让合同或土地使用证;
7、1;500、1:1000或1:2000的现状地形图,并用HB铅笔标明用地位置和范围意向(一式三份);
8、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应同时提报济南市建设项目招标方案申请书,包括招标范围、招标组织形式和招标方式等招标内容;
9、依法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项目,应同时提报相关申请材料,包括企业申请文件、项目申请报告和项目位置示意图;
10、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承办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员会。
办理时限:10个工作日。
申办程序:
市发改委受理后3日内,分送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对申报项目于5个工作日内分别出具土地预审、环评初审等书面意见;市发改委在2个工作日内出具安置住宅及生活保障建设项目核准文件。
五、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申报资料:
1、书面申请(含建设要求和内容)。
2、经计划部门批准的有效计划文件。
3、1:500地形图。
4、已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承办部门:市规划局。
办理时限:7个工作日。
申办程序:
1、持所需材料向市规划局提出申请。经现场勘察,审查、核对相关规划,在15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需申请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在7个工作日内签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通知书》;需制定详细规划的,在7个工作日内签发《规划设计要求通知书》。
2、到市规划局规划管理处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对具备审批条件且符合详细规划的,7个工作日内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六、申办旧村改造用地审核意见:
申报资料:
1、委托具有土地测量资质的专业队伍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村建设用地的位置、范围标绘于上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上(附界址点坐标)的图件。
2、立项计划(复印件1份,验原件);
3、规划定点意见(复印件1份,验原件);
4、规划范围图纸(复印件1份,验原件);
5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复印件1份,1份)。
承办部门:市国土资源局。
办理时限:6个工作日。
申办程序:
出具旧村改造用地审核意见及附图,并说明村现状土地利用的有关要求。
七、实施捆绑房地产开发用地招拍挂:
申报资料:
1、要求地对市规划局审查通过的规划策划方案中确定的旧村改造捆绑房地产开发用地实施统征(收购)的申请表。
承办部门:市国土资源局。
申办程序:
市国土资源局审查同意后,由市土地储备交易中心向市发改委申办该用地的土地熟化整理项目核准手续。市发改委受理后5个工作日内,出具项目核准文件。
八、工程建设项目立项审批:
申报资料:
1、登记备案申请表及企业申请文件(分别报市发改委、规划局、国土局、环保局,其中市发改委二份,其他部门各一份);
2、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咨询机构编制的项目申请报告(一式五份);
3、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新设立企业尚未办理工商登记的,须出具出资方关于项目建设的合作协议有效文件;
4、资金落实证明;
5、项目所在地县(市)、区发展改革部门和环保部门初审意见;
6、国有土地出让合同或土地使用证;
7、1;500、1:1000或1:2000的现状地形图,并用HB铅笔标明用地位置和范围意向(一式三份);
8、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应同时提报济南市建设项目招标方案申请书,包括招标范围、招标组织形式和招标方式等招标内容;
9、依法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项目,应同时提报相关申请材料,包括企业申请文件、项目申请报告和项目位置示意图;
10、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承办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员会。
办理时限:15个工作日。
收费标准:
如在开发办办理立项,须缴纳2元/平方米的开发管理费。注意:旧村改造项目按上述程序申办立项审批。
申办程序:
有行政主管部门的建设单位,由主管行政部门转报项目立项申报资料;无行政主管部门的建设单位,可直接报市房地产开发管理办公室,项目立项申报资料由该办转报市计委。纳入土地收购出让的项目,建设单位在通过招标、拍卖方式取得开发土地使用权后,凭《中标确认书》或《拍卖成交确认书》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与其它申报材料一起上报。市计委在收到申报资料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现场勘察,对符合条件的,市计委予以批复。对属上级发展计划部门审批权限内的项目,由市计委负责转报。
九、国有(集体)土地使用证:
申报资料:
(1)土地登记需要的资料
①计划立项批文;
②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用地意见;
③土地登记申请书;
④地籍调查表(含土地登记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土地登记法人代表委托书、四邻指界签名单、宗底座落图);
⑤土地登记审批表;
⑥土地登记卡。
(2)土地转让登记需要的资料
①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申请审批表;
②出让人土地使用权证书;
③土地使用权评估报告;
④土地转让协议;
⑤转让双方法人证明;
⑥出让人原出让批文;
⑦出让方土地登记申请
承办部门:市国土资源局。
办理时限:7个工作日。
收费标准:
通过招标、拍卖或者挂牌出让的土地均为熟地,可直接利用地块进行建设。若因实际情况要求需要拆迁的,则需要按相关程序办理。
申办程序:
①申请:建设单位持所需材料提出土地登记申请,有关人员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并给予答复。
②地籍调查:区国土局对受理的宗地进行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本宗地及邻宗地法人或其委托人在确认的地籍调查上签字。区局填写初步意见后报市局审批。
③审核:市局对土地登记申请人、宗地自然状况、土地权属状况进行全面审核。
④注册登记颁发证书:市局对批准的土地登记进行登记卡装簿,土地权利人领取证书。
十、建设拆迁临时用地许可证:
申报资料:
1、用地申请;
2、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3、建设工程设计规划要求通知书及附图;
4、建设用地规划意见。
承办部门:市国土资源局。
办理时限:7个工作日。
收费标准:
须缴纳土地开发管理费800元/亩。
申办程序:
持用地申请及相关申报资料报市国土资源局,经审查,符合条件的,7个工作日内核发建设拆迁临时用地许可证。
十一、房屋拆迁许可证:
申报资料:
1、拆迁申请书。
2、建设项目批准文件。
3、《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附图、附件。
4、《国有土地使用证》或《拆迁用地批准书》。
5、建设拆迁临时用地许可证。
6、拆迁补偿、安置资金证明。
7、拆迁计划和拆迁方案。
8、产权调换和安置用房证明。
承办部门:市拆迁办。
办理时限:10个工作日。
收费标准:
拆迁管理费的收费标准为,安置一次到位8元/平方米,实行过渡安置12元/平方米。申办程序:
1、审查立项申请,并于收到申请后二日内作出是否准予立项的决定。
2、批准立项的,拆迁人应自批准立项之日起三日内办理委托拆迁或自行拆迁备案手续,交纳拆迁管理费。
3、立项批准之日起五日内,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发布拆迁公告。
4、拆迁完毕,拆迁人应及时申请拆迁验收,经验收合格的,取得《拆迁验收合格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