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向浓荣的战略选择》读后感
《走向浓荣的战略选择》读后感
读了《走向萦荣的战略选择》之后我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这是一部研究中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战略的力作,是作者对改革实践和理论长期探索的结晶。作者从战略的高度对中国的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进行认真的思考,实事求是地分析困难、冷静地剖析问题的成因、大胆地设计对策、创造性地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蓝图。
一、改革的起点、终点和过渡模式
“改革的初始位置在哪里”,“改革方向是什么”是改革战略研究必须回答的首要向题,涉及到改革的基础和前提、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作者从经济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方式说明起点模式的特征:经济的运行主要依靠指令性计划或行政命令,以指令性方式分配资源。并提出传统经济体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绝非修修补补所能解决,而必须对之进行彻底的改革,这是中国全部经济体制改革政策与理论的立足依据和战略基础。作者明确肯定了我国经济改革在运行机制上所要达到的目标是计划与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结合。但是,在计划与市场关系上,还没有找到如何更好地结合的形式和具体操作方式,以及相应的产权界定形式。作者认为,这些问题除了有待于实践提供更丰富的养料之外,从改革战略高度的探素会有很大的作用。改革初期,人们看到了传统体制的弊端,但把弊端的产生仅仅归于决策权的过分集中,或者归于“四人帮”对经济管理秩序的破坏。经过十余年改革后,人们终于认识到必须彻底改革传统经济体制。其一必须扬弃旧体制,代之以新的体制,根治我国经济运行在旧体制模式下的种种弊端,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一次新的解放,其二对微观基础重新构造,建立新型的公有制企业。对于经济运行机制的转轨唯一的选择是双重体制并存,旧体制逐步退场,新体制逐步建立,对于以企业改革为中心的微观基础的重新构造,承包制可以作为过渡模式。但承包制是双重体制“相持阶段”的产物,只能有限达到某些改革目标,其缺陷正好说明了承包制的过渡性质。对过渡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能把过渡模式与目标模式相混淆,不能把过渡模式下实行的政策当作改革的目标,只有那种推动向目标模式前进的措施,才能被认为是改革措施。
二、改革的动力和阻力
改革是一个体制转轨的过程,也是一个利益结构调整的过程.利益关系的调整形成了改革的动力和阻力。改革中,我们很少注意重要利益关系的变化,而实践证明,任何一项改革措施的成功与失败,几乎都同动力与阻力有关。作者抓住这个核心向题提出:在经济体制模式转换中,经济利益体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经济利益主体的分化与重组、多元利益主体从模糊不清走向相对独立,是改革中的重大而明显的变化。各利益主体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存在着利益目标之间的差异,存在着利益刚性、利益摩擦,而彼此间又具有关联性,产生互动作用,经常使经济改革处于“两难”的处境。为此,作者提出在运用利益机制指导改革时,必须坚持平衡原则、补偿原则、分散原则、疏导原则。
如果说对动力的研究已经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的话,对阻力的研究则是作者的独到之处。在结束语中,作者再次对改革的阻力进行了深究,并指出:来自利益调整或利益再分配以及经济运行本身的阻力不容否认,我们必须在改革过程中为
克服这些阻力而投人巨大的力量。特别是改革进行到一定阶段之后,利益方面的阻力以及经济运行本身的阻力会增大,改革遇到的困难也会增多,对此必须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三、经济改革的主线
对于经济改革的主线,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思路:一是把价格改革放在首位,认为应当及早全面放开价格,只有价格全面放开了,经济才能够转向健康发展的轨道。另二是不能把价格放在首位,而应当把企业制度的改革放在首位,企业成为有活力的市场主体,价格自然就放开了,价格的放开是企业改革取得成效以后所形成的结局。
作者坚持自己一贯的企业改革主线观,主要从三方面对其主张的论述进行论证,使其更具有说服力,也更为完善。首先从治理通货膨胀的现实问题谈起。作者认为把通货膨胀当成是改革的必然产物是错误的。对于通货膨胀的原因一般都认为是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过大引起的。作者认为增加投资和增加消费都不一定必然导致通货膨胀,我国主要是资金利用率低。重复建设项目多以及投资以后迟迟未能形成生产能力而使投资的增长成为通货膨胀的因素。对于举借内外债是不是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作者也做了分析,指出:我国无论内债还是外债都未超过社会承受的界限,关键在于通过借借款而筹集的资金是否被有效地使用。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作者提出要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治理通货膨胀,但要特别注重增加供给方面的功效。抑制需求是必要的,但必须适度而不能过分,因为抑制需求只是治标的办法.只有增加供给才是缓解供不应求的根本措施。但增加供给主要不是靠追加投入,而是在尽可能少追加投入的条件下增加供给。这样,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和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便成为可供选择的增加供给的主要措施。企业和职工积极性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与企业收益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有关,而企业收益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则必须依赖于企业产权的明确化,依赖于企业真正转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从抑制需求方面看,也需要企业通过政策形成自我约束消费基金增长的机制,自我调整投资数量和投资方向的机制。其次,作者论述了企业具有充分活力是价格放开的前提。通过对中日两国价格与企业问题进行比较研究和对企业家素质与价格改革关系的研究后提出:企业改革必然导致企业家群体的形成和企业家素质的提高,导致企业职工积极性的增长和职工素质的提高。只有在企业改革取得成效后,价格放开所造成的良好环境才能被企业所利用,价格放开才能推动中国经济转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如果不首先在公有制基础上进行企业体制的改革,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公有制经济实体,价格的放开只能加剧经济的混乱。最后,作者从宏观调节手段发挥作用的条件论述了要在我国建立有效的宏观经济调节休系,不首先在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也难以取得成功。
四、重造公有制商品经济的微观基础
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但企业改革通过什么形式实现都存在着极大的分歧。作者鲜明地摆明了自己的观点:企业承包后只是有了“半活力”,还缺少真正的活力。承包制只是传统企业体制的一种改良。不可能超出传统经济体制的框架。因此,决不是承包制已把企业体制改革推到了尽头,而是企业改革刚刚迈出最初的步伐,并且还是在传统经济体制框架内挪动脚步。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对一直争论不休的企业股问题,作者另辟蹊径,提出设立
企业基金股,由企业基金会持有,它对企业的持股是“外部持股”,这样就不会发生侵占其它投资者的利益的问题。同时又区分了企业之间投资形成的企业股,使企业基金会持股有了可行性。
作者还对相应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及其过度的步骤进行了周密的设计,这种研究方法,标志着企业改革理论开始进一步深化。
五、工业化新路与三元经济结构
现代化的实质就是实现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我国工业化进程70年代末发生了新变化,这一新变化发生的条件是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在城乡分割的体制下,兴办乡镇企业成为改革后的农民进人非农产业的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选择,乡镇企业的崛起,标志着农民开始了直接步人工业化的进程,而农村工业化又成为我国工业化的一个关键部位。作者深入分析了这一历史性变化的原因。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殊性在于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目的数量巨大,从而使得在工农业产值构成较为迅速变动过程中,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就业严重滞后, 经济上已形成了彼此孤立的两极。一极是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劳动生产率不断降低的农业, 另一极是在高积累率支持下不断膨胀的工业。作者据此提出,中国经济结构的转换,不论是通过农业人口大量涌人城市,还是依靠在城市申扩张工业都是不可取的,只有就地转移剩余劳动力,才能弱化二元结构的强度,形成国民经济结构的新局面。乡镇企业的崛起正是这一历史条件的必然。
农村工业部门的发展使现代工业和传统农业之间建立了联系,有利子结构转换的变化但由于农村工业部门正处于成长过程之中,它所引发的矛盾与体制上的冲突很容易使结构转换产生新的难度。作者根据这一情况对协调三元经济结构之间关系的对策选择进行了探索。农村工业的发展为人口结构转换提供了可能性,作者分析了二种趋势和对策:其一,根据农村工业部门趋向于集中分布的产业特点,因势利导,使农村人自顺乎自然地向小城镇集中,并不失时机地进行交通运输等设施的建设,逐步发展为中小城市。其二,农村工业部门的扩张必然会推动城市之间、地区之间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包括劳务市场在内的市场体系的发育,从而使已经进人农村工业部门的农村人口继续向现存的城市转移。城市化的逐步推进及其所促成的农村工业部门自身产业结构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有利于我国农村工业化从“数量型”过渡到“质量型”。目前的问题在于,需要把农村工业部门看成是结构转换中的一个转换结构,充分发挥其桥梁作用,增强它对农村部门和城市工业部门的多方面联系,促进三元结构走上相互融合的良性循环轨道。
第二篇:《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读后感
《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读后感
今天终于把《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看完了,乘脑子里还有点残留的碎片,赶紧写点东西,这是一部好书,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对中国1978年到1991年之前的宏观微观经济做了很全面,客观,详细的论述,不带有太多政治色彩。当看到最后的时候,突然有个想法,这个如果作为大学的教材多好,或者能作为参考资料也不错,当年那些马哲、政治经济学原理、科学社会主义也不会那么枯燥了,这些在书中处处体现,而且讲的非常具体生动。
为什么选择看这本书呢?是因为我一直在思考一些问题,我们国家的经济状况为什么是现在这个存在状态?当前的这个宏观微观经济存在状态是从什么状态演变过来的?为什么会走出这种演变路径?这种演变路径所依据的客观经济实际和经济规律又是什么?站在当前我们国家的这种宏微观经济存在状态之下,未来3年到5年我们国家的宏观微观经济的走向又是什么?我们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朝哪方面推进?基于对当前我们国家宏观微观经济的现状的了解,探讨我们国家宏观微观经济存在哪些问题?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解决对策?对一般个人而言,在对当前宏观微观经济的了解以及对国家政策的把握的前提下,应该做些什么来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
俗话说的好“要预测一个事物的未来走势就得抓住事物的现在,要想知道一个事物的现在就必须了解这个事物的历史。”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次网上搜索现在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的个人简历时,浏览到他在读博士期间与他的老师以及两个同学——我们国家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现任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总裁孟晓苏(之前担任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副局长和国家商检局副局长)合著的一本书——《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网上对这本书评价蛮高的。
这本书共8章加最后一个总结,全书共两百二十多页,从经济改革的战略问题的探讨;经济改革的主线;企业改革的深化;国有资产的管理;企业集团的发展途径;科技投入;农业和农村工业化;计划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结合(那个时候是因为还没有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所以叫“计划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结合”。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
制滞后,我们改变了提法,我们现在叫做“宏观调控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结合”,其实两个叫法意思差不多,只不过我个人觉得宏观调控的内涵比计划更广,宏观调控不仅包括计划,还包括其他很多东西,在这里不做过多的阐释)等方面探讨了我国经济走向繁荣的道路。最后得出结论“改革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这本书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去解读经济生活,不像一些作品从社会学或者其他角度解读经济生活时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感情色彩或者浓厚的政治色彩,我觉得这是这本书最闪亮的地方之一。另外一个闪亮的地方是书中很多观点在当时提出来时,在当时的环境下显得很激进,很不能为当时的人们所接受,可是站在现在来看这些提法都是符合当时国民经济的客观实际的,其中的很多提法正是我们现在采取的宏观微观政策,所以说人们“接收新思维,新观念要有一个时间过程”,同时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前瞻性的眼光,“20年前的预测在当今时代全部应验。
虽然只读了一遍,我自己觉得收获还是不小的。也许我的这些心得体会不那么对,或者显得很肤浅,其中的一些文字还要反复咀嚼。但是不影响这本书是一本好书。我推荐对中国宏观经济感兴趣的朋友,如果有时间可以读读这本书。
首先引用前言中的一段话,介绍下这本书的写作背景。“本书取名“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主要出于以下考虑。从党的十一届二中全会(1978)算起,改革至今已超过十二年。在经历两年的整顿治理之后,当前我们正出于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刻。究竟怎样才能加快经济改革的步伐,怎样才能是我国经济转入良好轨道,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对今后的改革与经济发展进行认真思考,选择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的道路。”
“在这个领域内,经济理论界是有争论的。我们所陈述的一系列看法以及所提出的改革方案,只是众多观点与方案的一种,供决策当局选择。当然,展望今后十年,我们在提出自己的方案及其实施效果时,多少带些经济预测的性质。这是因为,根据我们的看法,只要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得当,九十年代内中国经济的繁荣是可以期待的。”
书中第一章的标题是:经济改革战略的探讨。
这一章提出了两个问题:“我们原来站在什么样的起点上?我们要达到什么样的终点?即“定位”和“定向”的问题,定位是确定改革的基础和前提,定向是确定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第二章 企业改革---经济改革的主线
第一章确定了经济改革战略的起点与终点,本章确定从起点到终点的主线是企业改革。
从企业改革与通货膨胀、宏观经济调节的关系,论证了企业改革是经济改革的主线这一观点,强调企业具有充分活力是价格放开的前提。
第三章 从企业承包制向股份制的转变
在确定企业改革是主线的基础上,明确了企业改革的方向是从企业承包制转向股份制。
首先说明了企业承包制的缺陷:企业行为的短期化、承包者与职工在收入分配上存在矛盾、承包制之下生产要素在社会范围内的流动和优化组合受到限制、最大缺陷是政企仍不分。指出股份制可以弥补这些缺陷,并提出了国营企业在公有制基础上实现股份制的途径
过去三十年的经济改革,企业改革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这一点有目共睹不用多说,当然股份制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还需要继续深化完善。
第四章 国有资产的管理
本章开头第一句指出,发展并壮大公有制基础上的有活力的企业,是与今后的国有资产体制改革分不开的。即企业在公有制基础上的股份制改革之中、之后,国有资产应如何管理。
本章主要论述进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目的,近期、中期、长期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及国有资产管理与资源配置需考虑的问题。
其中有一段话:“长期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长期,主要不是指时间的远近长短,而是指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模式而言,从时间上说,很难说出一个具体的界限,也许在二十一世纪最初十年,也许还要晚些,这要根据国有资产管理的完善程度和股份制的进展情况而定。”
另外有一段:“厉以宁在《中国经济向何处去》一书中,曾对这个问题做过探讨,从长期看,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应在实行股份制的基础上有较大的改革,这方面的改革首先反应于人民代表大会、政府、企业三者在国有资产管理的关系之中,书中这样写道:
国家财产是全体人民的财产,全体人民的财产应当归全体人民的代表来管理,因此,国家资产管理机构应当设置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下。……,具体来说,国务院、省市政府管理经济,但不管理国家财产,而人民代表大会下的全民财产委员会管理国家财产,而不管理经济。……”。
最后强调国有资产管理与资源配置中应兼顾公平与效率。
第八章 计划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结合总的看法是:“计划和市场是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在我国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必须兼用这两种资源配置方式,并使他们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但究竟怎样才能把计划和市场有机的结合起来,则是一个有待于经济理论届继续探索的问题,并需要在经济工作实践中不断的摸索与完善。”
第九章 结束语:改革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究竟是什么力量导致改革不可逆转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建立这些新的经济运行机制以代替原有的经济运行机制,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深化改革中稳定经济。改革将给人民带来信心,带来希望,我们只能做这种设想,也必须做这种选择。”
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方面:经济、政治、文化。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文化是由经济、政治决定的,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30年的改革开放,不仅积累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而且开拓了良好的外围环境。胡锦涛总书记在交班过程中的高风亮节、大部制改革、城镇化改革、以及2011年10月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表明今后在深化经济改革的同时,政治、文化将同时互动改革,改革进入攻坚克难的深水区。
最后用胡锦涛总书记十八大报告的一句发言作为总结吧:“此时此刻,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经过九十多年艰苦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
第三篇:《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读后感
今天终于把《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看完了,累死了,现在头都是疼的,逞脑子里还有点残留的碎片,赶紧写点东西,《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读后感。
这是一部好书,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对中国1978年到1991年之前的宏观微观经济做了很全面,客观,详细的论述,不带有太多政治色彩(虽然距离现在已经20年左右了,从这本书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如今很多宏观微观经济政策就是按书中所说的思路进行改革建设的)。
为什么选择看这本书呢?是因为从上研究生之后我一直在思考一些问题,我们国家的经济状况为什么是现在这个存在状态?当前的这个宏观微观经济存在状态是从什么状态演变过来的?为什么会走出这种演变路径?这种演变路径所依据的客观经济实际和经济规律又是什么?站在当前我们国家的这种宏微观经济存在状态之下,未来3年到5年我们国家的宏观微观经济的走向又是什么?我们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朝哪方面推进?基于对当前我们国家宏观微观经济的现状的了解,探讨我们国家宏观微观经济存在哪些问题?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解决对策?对一般个人而言,在对当前宏观微观经济的了解以及对国家政策的把握的前提下,应该做些什么来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
俗话说的好“要预测一个事物的未来走势就得抓住事物的现在,要想知道一个事物的现在就必须了解这个事物的历史。”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次网上搜索现在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的个人简历时,浏览到他在读博士期间与他的老师以及两个同学——我们国家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现任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总裁孟晓苏(之前担任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副局长和国家商检局副局长)合著的一本书——《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网上对这本书评价蛮高的。所以这吸引了我的眼球,后来在淘宝上花了3.8钱买了电子版的书籍,再后来花了10块钱把它打印出来,从2月1号开始看,就在刚才将它看完了,若有所思之后,写写读后感,读后感《《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读后感》。
这本书共8章加最后一个总结,全书共两百二十多页,从经济改革的战略问题的探讨;经济改革的主线;企业改革的深化;国有资产的管理;企业集团的发展途径;科技投入;农业和农村工业化;计划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结合(那个时候是因为还没有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所以叫“计划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结合”。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滞后,我们改变了提法,我们现在叫做“宏观调控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结合”,其实两个叫法意思差不多,只不过我个人觉得宏观调控的内涵比计划更广,宏观调控不仅包括计划,还包括其他很多东西,在这里不做过多的阐释)等方面探讨了我国经济走向繁荣的道路。最后得出结论“改革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这本书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去解读经济生活,不像一些作品从社会学或者其他角度解读经济生活时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感情色彩或者浓厚的政治色彩,我觉得这是这本书最闪亮的地方之一。另外一个闪亮的地方是书中很多观点在当时提出来时,在当时的环境下显得很激进,很不能为当时的人们所接受,可是站在现在来看这些提法都是符合当时国民经济的客观实际的,其中的很多提法正是我们现在采取的宏观微观政策,所以说人们“接收新思维,新观念要有一个时间过程”,同时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前瞻性的眼光,“20年前的预测在当今时代全部应验。
虽然只读了一遍,我自己觉得收获还是不小的。也许我的这些心得体会不那么对,或者显得很肤浅,其中的一些文字还要反复咀嚼。但是不影响这本书是一本好书。我推荐对中国宏观经济感兴趣的朋友,如果有时间可以读读这本书。
第四篇:教案-走向战略进攻
走向战略进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设疑:大家知道李德胜这个人呢?(图片——毛泽东。)毛泽东是在什么下情况下用这名字的呢?我们将在今天的学习中找到答案。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让我们一起继续感受解放战争中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我们知道: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蒋介石集中兵力进攻?(中原解放区),战争开始。人民解放军是如何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的?(运动战等等)过渡:战斗八个月,人民解放军歼敌7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虽然占领105座解放区城市,但平均一座城市7000人的代价,随着占领区的扩大,战线拉长,且需要重兵把守,兵力迅速下降,此时的国民党军队已经失去了全面进攻的能力。
1.全面进攻受挫后,国名党军队会怎样做的呢?对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投影)阅读地图了解重点进攻的两个区域(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
2.为什么蒋介石要重点进攻这两块解放区呢?(延安是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所在地;山东解放区任其发展的话,可能与西北、华北连成一片。)
一、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师:两拳之一:陕甘宁解放区。目标?(延安;延安介绍——1.毛泽东的话:“延安是我们的,我们在这里开了窑洞,种了小米,学习了马列主义。”2.延安是中共苦心经营多年的“革命圣地”,人民解放军的总部所在地在革命群众心里有非凡的意义。
1947年3月国民党集中了94个旅,25万人进攻陕甘宁解放区,有胡宗南指挥而留守陕甘宁的人民解放军只有2.5万。在这种形势之下,如果你让你指挥,你是守还是撤?(辩论)
(守)延安在革命群众中的地位,苦心经营,丢了会有什么后果?(动摇军心)(撤)比例?(10:1)。原因:“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有”。我们来看看人民解放军是怎样做到“人地皆有”。
教师总结:遇到困难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也需要有灵活的迂回战术。(ppt展示)毛泽东:“我们走了,延安这个包袱让蒋介石去背。蒋介石会以此吹嘘这是他的胜利,但不久人们就会看到,蒋介石占领延安,决不是他的胜利,而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要倒霉了!”
师:中共中央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来对付敌人的进攻?(我们撤了,但是我们对敌方法是不是只有“撤”一个字,这个对策后面是有什么更深远的目的?)
(中共中央主动放弃延安,但是还是留在陕北,利用当地有力的地形继续作战,诱敌深入,寻找有利的战机,各个歼灭敌人。)
出示:中共中央转战陕北路线示意图,模拟路线,引导学生思考:从图中发现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路线是怎样的?(迂回,“牵着敌人的鼻子走”。)为什么敌人会被我们牵着鼻子走?(寻找中共中央,寻找主力决战的心理。)这让我们想到了中共的一种战术?(运动战)这叫做:蘑菇战术。(蘑菇战术的基本特点是,在地形与群众均有利的条件下,针对敌军急于寻求同我方决战的心理,以小部队与敌周旋,疲惫、消耗、饿困对方,而以主力隐蔽等候,不骄不躁,待敌十分疲劳与孤立无援之时,集中主力加以各个歼灭,与“运动战”极为相似。)25万国名党军队在大西北这片陌生的土地上苦苦追逐,大山里地势不熟,补给跟不上,军队士气越来越低。几十万的兵力被几万人牵制住。
师:经过哪些主要战役?《中共中央转战陕北路线示意图》,教师指图简介青化砭、蟠龙、羊马河、沙家店四次战役。
师:转战的过程是艰苦的,为了保密,中央军委化名“昆仑纵队”,毛主席也取了一个假名——“李德胜”。(图片)行程1000多千米,先后进过12个县,在37个村庄中战斗和生活过,转战陕北的过程中毛泽东周恩来等留在陕北,不顾个人安危,与敌周旋。有何意义?体现了怎样的风范?
(学生得出:作战极大地鼓舞了西北人民的斗志,成为了战胜敌人的重要精神力量。体现了革命家、伟人和领袖的风范。)
中共中央艰苦转战于陕北,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等人的指挥下,经过五个多月的作战,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过渡:敌人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被粉碎,那么山东解放区的战况如何呢?
二、孟良崮上火如潮
师:山东解放区国民党兵力及战术?(45万;密集靠拢齐头并进。)ppt演示。
在这种情况下我军采取怎样的对策呢?(以退为进)。ppt演示过程。并探讨孟良崮战役的历史意义:(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被粉碎)。
教师归纳:整编74师的覆灭给敌人以沉重打击,这样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也被粉碎,请
过渡:出示材料:解放战争一年后国共双方情况统计。引导分析:双方实力对比发生了一些什么变化?
1.1947年7月,国民党军的总兵力由430万人下降为373万人,其中正规军由200万人下降为 150万人。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则由127万人增加为195 万人,其中正规军近100万人。
2.国统区政治、经济上陷入危机之中。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为口号的人民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形成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二条战线,蒋介石政府已陷于全民包围之中。指出:战争逐步向着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人民解放军已由被动转为主动,到1947年夏,反攻时机成熟。请学生演示:“面对对方的两拳,你现在有实力可以予以还击,你想怎么做?”
三、千里跃进大别山
中共中央作出了走向战略进攻的决策,决定派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师: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内战初期,李先念带领部队,实行中原突围,党中央称之为伟大的胜利,一年之后,就在1947年6月刘邓大军又挺进中原,毛泽东又说这是了不起的成就,是国民党灭亡的开始。为什么这一出一进,都得到党中央的赞许?(结合时间,战势的发展)
(进还是出,都是从战略战术上考虑的,出是为了保存力量,进是为了打击敌人走上反攻。)
师:为什么选择向大别上跃进?(地理位置+战略部署)
(地理位置:东威慑国名当首都南京,西逼重镇武汉,南厄长江控制着整个中原地区。
战略部署:当时敌人正集中力量进攻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而大别山区是敌人一个薄弱而又敏感的地区,进攻大别山区可以将战争由解放区引向国统区,从而成功实现战略转移。)同时强调:刘邓大军甩开准备合围的国民党军,三路南下,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形势图)
观看影片,归纳“千里跃进大别山”遇到的困难?
(从鲁西南到大别山,远隔千里,前有陇海路、黄泛区、沙河、涡河,汝河、淮河等天然障碍,后有蒋介石十几个旅的部队穷追不舍,再加上正值酷暑雨季,河水猛涨,道路泥泞,暑气蒸人,部队本来就疲惫不堪,还没来得及好好休整,现在又马不停蹄地向南奔驰,真可谓困难重重。)
教师总结:刘邓大军兵分三路,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将战火引向蒋介石的卧榻旁。狭路相逢勇者胜,刘邓大军以锐不可挡之势,在数十万敌人四面夹击的枪林弹雨中,硬是杀出一条血路。并于8月27日胜利到达大别山。教师:议一议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意义。(揭开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教师总结:于是,战争的车轮在这里扭转,历史的轨迹从此处转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转入战略反攻,国民党失败也就从这里开始。
8月下旬,陈赓、谢富治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太岳兵团挺进豫西。9月初,陈毅、粟裕率华东野战军主力挺进豫皖苏边区。到11月中旬,刘邓、陈谢、陈粟三路大军以“品”字形阵势在中原地区完成战略展开。三路大军直接威胁南京武汉,紧逼长江防线,吸引和调动国民党二分之一的兵力,对改变整个战局起到决定性战略作用。
全课小结:
美国政府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我人民解放军执行正确的战略战术,第一年就取得粉碎国民党军全面和重点进攻的胜利。战争第二年后,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人民解放战争从此走向胜利。为战略大决战的胜利埋下伏笔。
思考: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能在短短一年时间内粉碎了敌人的全面和重点进攻,取得如此大的战果?
实施战略进攻的结果:1947年8月27日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区,并实施战略展开,经几个月战斗,建立了33个县的大别山新解放区。1947年8月到11月歼灭敌人5万多,建立了39个县的政权,完成豫陕边的战略展开。9月上旬在沙土集歼敌后入豫皖苏,开始外线作战。三路大军直接威胁南京武汉,紧逼长江防线,吸引和调动国民党二分之一的兵力,对改变整个战局起到决定性战略作用。同时,解放军在陕北、山东、东北和华北等解放区反攻歼灭大量国民党军。这样,人民解放军内线外线配合作战,组成了战略进攻的总攻势。经过半年多战斗,共歼灭敌人75万多,国民党军有生力量的丧失,被迫有战略进攻改为全面防御,人民解放军从此结束了战略防御的地位。
小结:美国政府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我人民解放军执行正确的战略战术,第一年就取得粉碎国民党军全面和重点进攻的胜利。战争第二年后,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人民解放战争从此走向胜利。为战略大决战的胜利埋下伏笔。
三军挺进中原:
刘邓大军突然甩开紧急驰援的蒋介石大军,兵分三路,千里跃进大别山,由此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8月下旬,陈赓、谢富治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太岳集团共8万人,于晋东南强渡黄河,挺进豫西。9月初,陈毅、粟裕率华东野战军主力等8个纵队共18万人组成西线兵团,在鲁西南地区进行沙土集战役后,即以6个纵队越过陇海路南下,挺进豫皖苏边区。到11月中旬,刘邓、陈谢、陈粟三路大军以“品”字形阵势在中原地区完成战略展开,并调动和吸引了国民党军约90个旅回防中原。随后,中原三军以巩固大别山根据地为中心,密切配合,相互策应,纵横驰骋于黄河以南、长江以北、西起汉水、东迄大海的广大地区。至12月底,打破了国民党对大别山的围攻,巩固并扩大了中原解放区,将战线由黄河南北推进到长江北岸。
挺进大别山:
1947年7月29日,鲁西南战场上,刚刚指挥完羊山集战役的刘伯承、邓小平在前线指挥所里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电报。这份电报是由毛泽东亲自起草的,上面标有三个A字,代表最紧急,而且极秘密。在接到这份电报前一个月,也就是6月30号,刘邓大军12万人马刚刚强渡黄河,开进鲁西南,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出录音)也就在鲁西南战役取得节节胜利的时候,毛泽东敏锐地意识到:刘邓大军只有迅速直插大别山地区,直逼南京、武汉,才能全面打乱蒋介石的战略部署。(压混)(男)军事科学院研究员谭一青,曾与人合著《军事家邓小平》(出录音)所以,1947年 7月23号,毛泽东致电刘邓:“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这个时候,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部队经过一个月的连续作战,已经极度疲劳,而且伤亡较重,亟须休整补充。28号,刘邓给中共中央军委回了电,如实地陈述了部队目前存在的困难,希望能在内线继续作战一个时期,等时机更为有利时再向大别山挺进。于是,第二天,也就是29号,毛泽东就亲自起草了这份标有三个A字的电报,电报的大意是:“现陕北情况甚为困难,如陈赓谢富治及刘伯承邓小平不能在两个月内以自己有效行动调动胡宗南军一部”,“陕北不能支持”。]
“现陕北情况甚为困难”这几个字深深地印在了刘伯承、邓小平的脑海中,他们也深深地感到了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对他们寄予的重托。
邓小平后来回忆:“我们看完后立即烧掉电报,当时我们二话没说,立即复电——半个月后行动,跃进到敌人后方去,直出大别山。实际上不到十天,我们就开始出发了,这一走就是一千里。”“当时,真的是二话没说,什么样的困难也不能顾了!”
收到3A级电报后的第9天,1947年8月7日黄昏,刘邓大军12万人马,在一百多里宽的地面上,悄悄开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千里跃进大别山。
这注定了是一着险棋。从鲁西南到大别山,远隔千里,前有陇海路、黄泛区、沙河、涡河,汝河、淮河等天然障碍,后有蒋介石十几个旅的部队穷追不舍,再加上正值酷暑雨季,河水猛涨,道路泥泞,暑气蒸人,部队本来就疲惫不堪,还没来得及好好休整,现在又马不停蹄地向南奔驰,真可谓困难重重。
对此,邓小平果断提出:“走到大别山就是胜利!”
当时,摆在刘邓大军面前的第一道难关,就是号称“死亡区”的黄泛区。[(出录音)那时候这么困难,黄河水又涨。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到大别山,过黄泛区时很难的。(压混)]原二野司令部军政处处长杨国宇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他说:“没有到过黄泛区的人,是很难想象这里的情景的。这里虽然已成了一片死水,但还是一片汪洋。除了能隐隐约约地看到一些坍塌的民房屋脊和偶尔从空中掠过的几只野鸭之外,再也看不见什么别的东西。即使是无水的地方,也尽是稀烂的胶泥,前脚起,后脚陷。”
前有敌兵,后有黄河,真是进亦难,退亦难,处于难以动弹的“死地”。四十多年后,邓小平感叹地说:我这一生,这一个时候最紧张。听到黄河的水要来,我自己都听得到自己的心脏在怦怦地跳!”
几天以后,等刘邓大军越过黄泛区,继而渡过沙河,蒋介石如梦方醒,立即调集大军南阻北追。并气恼地撤了参谋总长陈诚的职务,自己亲自兼任参谋总长,飞到前线督战。
[第三集:《千里跃进大别山》片花]
男:这是一次了不起的战略行动 女:20天挺进一千多里 苦过黄泛区,血战汝河,险渡淮河 男:这是我军战争史上的伟大创举 女:前有敌人,后有追兵
身经百战的邓小平认为它是一生中“最困难”的一次行动
男:——欢迎你继续收听《军事家邓小平》第三集《千里跃进大别山》!
为了把刘邓大军阻击在汝河以北,蒋介石急急调来整编85师经过平汉路南下,驻守在汝河南岸,全力收缴或砸烂汝河上的所有渡船。[(出录音)8月24号晚,刘邓率指挥部到达汝河北岸,前面敌人的火力阻击很猛,后面追兵只有30里。(压混)(女)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黄迎旭,曾参与编辑《邓小平军事文集》(出录音)面对这种情况,刘伯承说:狭路相逢勇者胜,杀开一条血路!邓小平要求部队:不惜一切代价,打过去!他们命令部队从即时起,不分白天黑夜,不管飞机大炮、枪林弹雨,片刻不停,强渡汝河。前线指挥员则命令所有的步枪都安上刺刀,每颗手榴弹都揭开盖,看到敌人就打,打完就往前插,并要求先头部队过后,沿途不留一个敌据点和一个敌人。这样,到第二天下午,刘邓大军共有4万多人渡过了汝河。]
至此,刘邓大军大挺进大别山还面临最后一道险关——淮河。八月的淮河正值雨季,水情变化无常,刘邓大军缺少渡船,被阻挡在北岸。此时,敌人追兵的先头部队已经和刘邓的后卫部队接上了火,离淮河渡口仅仅30里远,形势再次变得紧急起来。刘伯承借着马灯的光亮,手拿竹竿,亲自探测水深,刘邓大军冒险趟过淮河,刚刚走出五里多地,追兵就赶到淮河北岸,不料此时河水突然暴涨,数十万国民党军队只得望河兴叹。
邓小平后来兴奋地说:“过淮河,刘伯承去探河,水深在脖子下,刚刚可以过人。这就是机会呀!我们刚过完,水就涨了,就差那么一点点时间,运气好呀。以前,从来不知道淮河能够徒步过去,就这么探出条道路来了,真是天助我也!好多故事都是神奇得很。”
8月27日,刘邓大军经过20日千里挺进,终于走到了大别山。这一消息传到陕北,毛泽东欣喜地说:“我们总算熬出头了,二十多年来,革命一直处于防御地位,自刘邓南征后,我们的革命战争,才在历史上第一次转为战略进攻!”邓小平刚用他特有的语气说:“这个跃进的意义可不要小看了,中国从北到南没有多少个一千里,从长江再跃进一千里就到了广东、福建的边界,下剩不到一千里了,蒋介石的反动政权就要垮台了。”
巍巍千里大别山,雄踞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烽火再起。
1947年8月27日,也就是刘邓大军到达大别山的当天,邓小平以中共中央中原局的名义于向各部队发出指示:“勇挑重担,顾全大局,全心全意,义无反顾创建巩固的大别山根据地,并与友邻兵团配合,全部控制中原。”
可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11月,蒋介石在南京主持召开“大别山作战检讨会”,设立“华中剿总”,并兴师动众地把海军调入长江,以防范刘邓大军渡江作战。随即,开始对大别山进行全面围剿。
大别山的形势骤然紧张起来。
在这里,刘邓大军也度过了抗战胜利后最艰苦的一段岁月。冬天来了,刘邓大军在风雪荒野的大别山没有后方,缺衣少粮,他们既要同围剿的敌人作战,又要自己设法解决饥寒。(男)2004年夏天 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解说员音响:在大兵团无后方作战,物质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中原解放军遵照毛泽东自己动手解决部队的棉衣问题的指示,在发动群众的同时,自己动手,缝制棉衣,解决了全军的御寒问题。这是刘邓大军自制的棉衣。刘邓大军某部在大别山用过的米臼。]
很多年后,当有人问起这段经历时,邓小平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战略行动,这是毛主席定下的,二野挑的是重担,种种艰难我们都克服了,完成了任务,还是那句老话,叫做合格。
后来的史书,对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陈毅、粟裕领导下的华东野战军挺进豫皖苏;陈赓、谢富治兵团挺进豫西。三路大军,互相策应,在黄河与长江之间的广大地区形成了一个“品”字形的战略态势,这就牵制了南线国民党军一半以上的兵力,使中原地区由国民党军进攻解放区的重要后方变成了人民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这是一个对战争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胜利,它带动了全国各个战场的战略进攻,整个战争格局从此发生根本的转变。
第五篇:价格战略及选择
价格战的意义
不可否认,价格战的存在有它的积极意义。专家们总结出了价格战的七大积极作用:
1.价格战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是市场营销的重要成部分。2.价格战可迅速促进市场扩容,提高社会购买力和扩大内需。3.价格战可淘汰一批劣质产品生产商及谋求短期利益者,制止重复投资,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整合与利用。4.价格战可以使消费者直接得益。用更少的代价,尽享现代化的生活品质。5.价格战可以提升民族品牌搏击海外市场的竞争力。6.价格战加快产品创新与营销实践的升级。7.价格战促使中国企业优化管理水平和人力资源素质。
尽管如此,更多的中小企业在市场实际运作中都是被逼参与价格战,由于自身企业实力、价格政策、市场规范程度等等与大企业无法相比,结果往往是损失惨重、市场沦陷,企业利益受损。
价格战的起因
在营销实践中,企业采用竞争性的降价而发起或参与价格战,多半是因为生产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占领市场,提高企业的价格竞争能力;有些企业有时则是为了盘活资金以用于开发新产品而处理库存积压产品,有些则是为了提高行业的进入壁垒。另外一些企业则是由于同类产品发起了价格战,为了巩固自己已有的市场而不得不被动、盲目跟进,卷入价格战中。例如我国企业为了提高入世后外资企业的进入壁垒就曾经主动发起过降价行动。在当年彩电行业“长虹”主动挑起价格战之后,其他彩电生产企业也先后进行了跟进。
价格战可能付出的代价
今天你在价格上作了让步,极可能因此改变明天的市场面貌,通常会让你处于更不利的地位:
1、从价格战获得价格让步的好处后,少数食髓知味的顾客将伺机而动,等待下一次厂商血拼时再捡便宜。在他们心目中的最佳厂商排行榜中,名次排在前面的总是那些低售价的品牌。
2、在价格战第一回合落败的竞争对手,极可能会选择再压低价格,好在第二回合扳回一局。
3、大多数一开始对价格战不怎么热衷的顾客,将陆续从“哪里便宜便往哪里钻”的顾客那里,学到“低品牌忠诚度也能捞到好处”的功课。他们不再当任人宰割的冤大头,讨价还价的技巧也会越来越纯熟。
从财务角度来看,这些“后续”的负面效应,通常远超过一家公司先前在价格方面让步而付出的代价。因此,在价格战的过程中,公司应如何制定防御性的竞争策略,将本身与竞争者价格战的伤害降至最低?
我们并不是建议经理人应任人宰割,不要做任何防御市场占有率的动作或绝不发起任何价格战,而是提醒经理人,在进行市场保卫战或发动降价战之前,必须仔细权衡“这些行动的长期策略性后果,与它们带来的潜在短期利益”孰轻孰重。
在制定价格决策时,经理人绝不能只考虑下一季度能捞多少,或仅为了达到短期销售目标:价格决策的主要目的,应是强化公司的长期获利能力。就像下棋一样,一次仅预测一个动作可能造成何种后果的公司,终究会被一次预测好几步且将市场竞争视为长期竞赛的竞争者所打败。
和其他行销决策的效果相比较,调整价格的收效显然快得多,因此常被经理人拿来作为解决眼前问题的特效药。然而,要制定一个对公司获利率有高贡献度的订价策略,在决定每一决策时,经理人均须考虑它们对未来竞争为与获利率的影响。
价格决策永远都应该被视为长期行销策略的一部分,其目的永远都应该是为公司创造更多的利润。若非如此,你可能赢得许多市场占有率的战役,最后却输了获利率战争。
有系统地思考回应的策略,这并不表示降价永远不是成功的策略在某些条件下,经理人确实应采取价格竞争:
当公司拥有巨大的、持久的成本优势时。这一条件的重点是拥有成本优势的程度。在某个产业,如果竞争者已投入巨额资本,或有很高的固定成本,而你只有很小成本优势,通常不适合进行价格竞争。那些已投入巨额资本,且固定成本很高的竞争者,常用价格竞争打败对手,成功后,其巨额的固定成本就可以分摊到更多顾客身上了。
除非你已拥有可观的成本优势,否则率先降价必然会引起竞争者的回应。许多价格战就是这
样引发的。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与沃尔玛百货(Wal-Mart)便拥有这种巨大且持久的成本优势,因此它们可以透过价格战维持业绩增长。然而,绝大多数的企业并不具备这种成本优势。
当经理人有很充足的理由相信,竞争者不能也不会回应其价格竞争行动时。倘若某个公司规模很小,或经理人将其降价行动隐藏得很好,不被竞争者察觉时,他们就可以采取降价行动。美国有几家小规模的长途电话公司就是这么做的,直到最近才被大型竞争者察觉。当一家公司的策略性目标为“不管获利率如何,非扩大市场占有率不可”时。某些产业被政府选定为重点成长部门,并获得政府扶持,即为此例。
削减成本的正确药方
英国《今日管理》(Management Today)杂志日前指出,处于目前的景气环境,公司削减成本时的正确做法为:
1、即早行动。尽早采取应对措施,主动应对景气造成的影响而不是被迫反应。
2、下手要重。一开始过于手软之后再重复减成本的动作,公司会因此损失更多并且增加不稳定。
3、了解原因。许多公司把养活成本当成特效药,以致只治标却不治本,减少成本的做法必须符合公司的整体策略。
4、找出价值创造者。有些人是公司不能失去的人,在削减成本时,公司必须重视他们的需求。
5平衡长短期目标。朝训练、研发等动刀,很容易在短期内看到成果,但是从长期而言却会损害公司。
6、仔细考虑。如果公司只设定一个减少成本的目标,在达到目标后可能会就此停步。更理想的做法是为公司的支出总检查,进行结构性改变以在长期减少支出。
7、沟通。员工、投资者如果了解公司削减成本的原因,比较容易支持公司的做法。
8、维持士气。取消奖金、关闭员工餐厅等,都会直接打击员工士气,公司应从影响较间接的方法着手。
9、外包。在不景气时,公司必须把重心放在可以替公司增加价值之处,把非核心事业外包。
10、逢低买入。不景气是买东西的好时机,因物品售价及贷款都较便宜,不妨买入必要设备,以减少日后的支出。
11、考虑每一部分。许多支出看来很难削减,却是公司应该动刀的地方。如租用办公室契约,不景气时应可重新议价。
价格战是现代企业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营销手段。在市场运作中合理利用价格杠杆作用,实行有效市场竞争,这是企业销售策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另一方面,频繁的“价格战”则是违背市场和经济规律的非正常竞争手段,是过度恶性竞争行为,往往造成企业在竞争中陷入严重亏损的境地,甚至企业从此夭折。究其原因,“价格战”的根源在于目前产品的供过于求、同类产品过剩,各个生产企业之间产品雷同,外观、造型、质量与性能没有大的区别,同质化现象严重,售后服务不到位等企业因素构成。
在我国现阶段,“物美价廉”仍然是我国居民在选择消费时的主要出发点。所以往往可以为企业所利用,并且屡试不爽。如长虹发起的彩电价格大战以及格兰仕发起的微波炉价格大战就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近年来,价格战已经波及到各个行业:从家电业到航空业,从零售服务业到计算机软件„„无一幸免。尤以家用电器产品的价格战愈演愈烈。一些企业经营者已经陷入“价格战”的怪圈之中,产品价格一降再降,但是,产品的市场却在不断萎缩,企业盈利也日渐减少。
该如何回应?
面对竞争者的挑衅行为,单靠坚强的作战意志是不够的。除了分析采取报复行动的成本效益外,经理人必须全力投入,帮助公司发展相对的竞争优势。
经过分析发现,采取报复行动不符成本效益时,你拥有的一个选择,就是“忽视”竞争者带来的价格威胁。特别是,当竞争者不具任何竞争性产品或成本优势,是一个很弱的对手时,忽视它的存在的确很有效。在这种情况下,受到影响的营业额应极为有限,未来这一数字也不太可能增加。
这里有两个常被人误解的观念:第一个是“赢”的观念。你当然可以成功地守住市场占
有率。然而,一家股票公开上市公司的成立宗旨,不是守住市场占有率,而是要为股东赚取利润。
第二个容易被误解的观念是,摧毁一个竞争者以后就可高枕无忧了。事实上,竞争者或许因为在价格战中被打败了,因而宣布破产,然而它可能会用极低的价格出售其资产,从而创造出一个成本更低的新竞争者。又,当你透过价格战把一名较弱的竞争者淘汰出局后,即便后者的资产乏人问津,然而你的顾客已经养成了“哪里便宜便往哪里钻”的习性。此时,只要有一个比你更强,钞票比你更多的新竞争者进入市场,你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因此,只有在无利可图的产业,毁灭较弱竞争对手的做法才有意义,因为在一个利润微薄的产业,不会有新竞争者想来分一杯羹。
当经理人发现,采取削价竞争手段的对手拥有较强的实力,经评估后采取报复行动的成本又高于所流失的生意,此时,经理人必须妥善拟定对策。当一个强大的竞争者以低价策略夺取市场占有率时,的确会对老商家的生存造成威胁。为了保住未来,老商家必须改变既定策略,积极面对严重威胁。
调整想法并开始接受威胁的事实,与忽视该威胁或正视该威胁是不同的。调整意味着商家主动调整竞争策略,将威胁的负面冲击降至最低
采取“反击”策略惟一有意义的时候,是当对手很弱,而采取反击行动又能为公司带来利润时。然而这种时候极为罕见,因为极少有竞争对手如此愚蠢,自己实力已经很弱时还要选择价格作为竞争武器。
较常见的情况是,率先降价的竞争者实力不弱,或至少和它攻击的对象一样强。正因为对手太强了,商家面临风险的生意不小,因此积极防御确有必要。然而,积极“防御”并不表示要一举铲除竞争者;其主要目的应为说服竞争者同意放弃削价竞争手段。积极防御的主要目的,是要让竞争者了解,削价竞争并不符合财务利益,因此未来它最好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以美国航空公司(American Airlines)的业界老大地位,遇到同行企业向它挑衅几乎是家常便饭,其中还有不少成本结构优于美航的公司。美航偶尔也会选择性地回应,但通常将回应时间与回应强度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向挑衅者发出讯息:只要对方撤回威胁,该公司愿意回到原先的票价水准。当同行发现,美航的确有能力做出更符合成本效益的防御措施后,这类的挑衅通常只维持数天,甚至数个小时的寿命。
许多经理人往往因为不愿意示弱,轻率地采用了正面对决手段,引发了造成两败俱伤的价格战而不自知。更有利于公司长期利益的做法是找出最适合采取忽视、调整或报复的时机,而非一味采取价格竞争手段。这里有两个一般性原则,在发展竞争策略时,经理人应时刻牢记在心:
绝不加入一个你不可能赢的竞争游戏。要打,就打一场你有相对竞争优势的战争,不要去打一场你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战争。尤其,当你拥有相对竞争优势时,更应随时提高警觉,小心对手发动各种攻击。
要打,就要从己方优势为攻击点。切勿遵照竞争者的游戏规则(由竞争者选择其优势);一定要选择有利于你的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