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反思的意义

时间:2019-05-13 05:51: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反思的意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反思的意义》。

第一篇:教育反思的意义

教育反思的意义

上传: 肖世泉更新时间:2012-5-17 12:40:50

1.3.2教学反思的意义

任何一个教师,不论其教学能力起点如何,都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教学反思有着其现实的意义。

一)通过教学反思,教师能建立科学的现代的教学理念,并将自己的新的理念自觉转化为教学行动。反思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自我教学意识,增强自我指导、自我批评的能力。并能冲破经验的束缚,不断对教学诊断、纠错、创新。能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需要,逐步成长学会教学。从“操作型”教师队伍中走出来,走向科研合理型。从教师的培养角度看,教学反思不失为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作为教学变革与创新的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数学教育最优化。

二)通过数学教学反思的研究,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试图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将反思理论指导实践,融于实践,反过来,通过实践的检验进一步提升理论。

三)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意识。良好的教学素质要求教师必须参加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对教学中发生的诸多事件能予以关注,并把他们作为自己的教学研究对象,是当代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一个经常地并自觉地对自己教学进行反思的教师,就有可能发现许多教学中的问题,越是发现问题,就越是有强烈的愿望想去解决这些问题。关注问题并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教师树立自己的科研意识,并潜心参与教学研究的过程。

四)整体推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反思不单是指向个人的,它也可以指向团体。后面谈到的说课、听课与评课都可以是团体的。在这种团体的教学观摩、教学评比、教学经验的切磋与交流中,每一个参与者都提供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经验,同时也都会从别人的经验中借鉴到有益的经验。多种经验的对照比较,就可以使每一位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全方位的反思。这样做的结果是,普遍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整体上推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如教研组教师对教学实录1的评议,气氛热烈,意见中肯,共同提出修正措施。这是教师集体进行反思,从而产生新的教学思想,这不仅对上课教师而且对未上课的教师来讲都是一种提高。

五)教学反思,不仅要求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更重要的是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学在让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的同时,教师的主体性率先得到发展。因此教学反思,要求将发展教师与发展学生相统一,教学反思不仅要“照亮别人”更应“完善自己”。因此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成长的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

2、教学反思的含义

2.1教学反思的内涵

教学反思是反思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索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学习”与“学会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及教学效益。其主要特征表现为:一)以教学实践为逻辑起点,并以教学实践为归宿[2]。二)以探究和解决问题为基本点,在教学反思中,反思不是一般的回顾教学情况,而是探究教学过程中不合理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并针对问题重新设计教学方案。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三)教学反思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作为提高数学教师的的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的一种方略[3]。四)以两个学会为目标,要求教师教学生学会学习的同时,自身学会教学(本文主要谈教师),并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作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自身成长的一种途径。反思的过程不断循环,教学能力是螺旋上升的过程。其活动图如下:

理论知识

教学实践 教学反思 教学能力

经验知识

教学反思强调教师是主要的直接的参与者。因为中学数学教师直接置身于现实的动态的教学情境中,能够即时观察教学活动,背景以及相关现象,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不断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够依据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自觉地对假设、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作出判断,这是中学数学教师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学反思对象为教师所处的直接事件,充分考虑当时当地的特殊因素;强调研究结果的直接指导意义;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形成一种“行动中的思想”;强调既有个体反思,也有群体反思,通过备课组、教研组的参与,协作反思,讨论形成反思群体,产生新的思想;强调实证研究,但不排斥思辩,既有描述,又有分析。

第二篇:反思的意义

《心中的好课标准》反思

六年组 王婧姝

朱永新教授认为理想课堂应该从六个方面评价:参与度、亲合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和延展度。叶澜教授认为评价一节课好不好,可以参照“五实”:即扎实(有意义)、充实(有效率)、丰实(有生成性)、平实(常态下)、真实(有待完善)。究竟怎样的课才是真正的好课呢?这个问题在我的脑海中萦绕了很久。应该说,评价一节课的优劣,不同的时期,标准也是不相同的。我认为教师不应该被某些条条框框束缚,为了适应某些规定而去改变自己的教学风格,只要这节课学生喜欢,而且教学质量不错,那么,就应该算是一节好课。千篇一律的课堂当然不是理想的课堂,一个好老师的教学应该是富有个性和特色的,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才能真正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综上所述,我认为一节好课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一、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一节课如果按照教案上设计好的现成套路去上,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久而久之就成容成为一种照本宣科的死板老套的教学模式。这样的课显得算不得什么好课。因此,一节能称之为“好课”的课必然是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课。例如上个学期在一实验听过一节《去年的树》,虽然把任课教师的名字忘记了,但是这位教师把每一个环节都编成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讲给学生听,他这样做,既使枯燥的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使死知识变成了活知识,又在故事中渗透了做人的道理,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美好品德的熏陶感染,从而学会做人。这样的课堂是学生喜欢的课堂,这样的课是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课,因此,虽然已经忘记了任课教师的名字,可是上课的情景依然在我的脑海里。

二、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

好的课堂应该是学生个个积极踊跃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个个乐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整节课,学生应该是兴趣盎然,议论纷纷,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认真讨论,对同学的不同意见虚心听取,并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如果一节课只听到老师一个人的声音,一节课上只看老师一个人表演。那么,这样的课无异于死水一潭,毫无波澜,看起来可能个个都在认真听讲,其实未必真的喜欢这节课,既然如此,其听课质量必然不高,收获也就不会有多大。例如,张平老师上《汉字家园》一课时,把这些枯燥的反义词做成了好朋友的形式,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言,大部分孩子都希望帮助汉子宝宝找到好朋友,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所以整个课堂热闹非凡。可以说,这也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

三、教师的语言富有魅力。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教得好与不好,不仅仅取决于以上几个因素,教师的语言艺术也相当重要。有的老师上课能让原本死气沉沉的课堂顿时变得活跃起来,也有的老师能让原来活跃的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对于教师而言,授课语言至少应该达到这三点基本要求:清楚、得当、艺术。要做到用词准确,用语恰当。高水平的老师授课时,语调缓急适宜,声调抑扬顿挫,感情充沛,能通过自己的语言感染学生,将学生带入自己创设的某种教学情境中去。

我曾听过王崧舟老师上的一节古诗诵读课,他高超的语言艺术与出众的朗读功底,不仅令课堂上的学生深深陶醉,也令在座的听课老师深深折服。于是,“诗意语文”这个字眼,便烙在了我的心田,也让我从此对王崧舟老师的语言艺术崇敬不已。他让我体会到了诗意语文的独特魅力,感受到了他的深邃、睿智、博学、幽默,更让我享受了一场语言艺术的盛宴!这才是真正的好课,诗一般的教学语言能让人净化心灵,升华灵魂。

四、好课应该有深远的意义。

一节好课应该是有深远的意义的,它不仅要让学生获得一些知识,同时也要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以及不懈的追求。好课是会影响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现和人生观的。这才是一堂好课的真正价值所在。许多人就是因为一堂好的课,而激发了他一生的追求,甚至改变了一生的命运。

台湾学者张静喾曾提出:“建构学习是以:做中学、谈中懂、写中通等多元互动的社会建构,非以:聆听、练习等单元单向的任意建构。”他这句话中的“做中学、谈中懂、写中通”提到了学生与活动本身的互动关系。一节成功的课应该也是有着良好的师生互动的。好的课不仅能带给学生启迪,使之有收获,它同样也是教师生命力的载体和再现,这节课凝聚着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感悟和教育理想的不懈追求,其中闪烁着教师的教学智慧,体现了教师的创造精神,从而使教师得以不断地丰富自己,提高自己,获得长久的旺盛的生命力。

《满意的一节课》反思

六年组 王婧姝

转眼之间,参加工作已有8年的时间,可是学校下发这个反思题目《我最满意的一节课》我却陷入了深深地沉思中,辗转反侧,回忆自己所经历的每一节课,如果说“最满意”真的有一些惭愧,那么我就结合着我最近讲的一节《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来谈一谈吧,谈不上满意,只讲一些心得。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是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首词。审视一下课题,你会发现,“菩萨蛮”是词牌名,从后面的题目中我们能够了解到是辛弃疾途径造口写在江西造口墙壁上的一首词,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愁苦之情。

一、上出语文味。

语文就是语文,语文教学应该把它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起来。词读懂了,和作者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了,人文性的目标自然而然就实现了。要让简简单单、朴朴实实的语文课堂上却充满浓厚的“语文”的味道,厚重的文化气息浸染着每一位学生。在《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教学中,我将从复习以前的古诗积累开始,走近了辛弃疾,并就这同学们的介绍来总结辛弃疾的理想和现实,其实是为了更好的理解这首词来服务的,因为辛弃疾一生都致力于收复失地,抗金救国。如果能够把辛弃疾的这两个方面吃透,可以说对了解词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钻研文本,吃透教材。

要上好一节课,钻研文本,吃透教材是关键。讲《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教学中让学生说说“词中那句话最能体现辛弃疾的情感“,同学很快就找到了答案,所以我这节课就围绕着辛弃疾的愁来解决这首词,“愁”不仅是词人辛弃疾在本首词中体现出来的,而是在辛弃疾的大多数词中都有体现,因为这是他一生的心病,所以要从大的角度去体会作者,进而体会文本。所以教师能钻研文本,吃透教材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

三、基本功扎实,课堂探究有效。

教师不仅要能读书,而且要会读书。教师把语文读出味,学生会渐渐读得更好。读书,每个人的风格虽不一样,但要认真用心去读,自然会越来越好。“腹中有诗气自华”。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饱读诗书,他的气质就会变得儒雅而超凡脱俗。我对教材的,给学生查阅资料的方法,引导学生去查找和辛弃疾有关的资料,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方式了解辛弃疾,把辛弃疾的东西分享给同学,分享给老师,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读懂文本。

四、关注教材,关注学生。

这节课中,这一点我做的不够,其实老师在上好一节课,无论关注什么,都不要忘记了要关注学生,在这节课中,我觉得在关注学生这一点上,我做的还不够,可能我只关注了能力比较强的孩子,对于那些能力较弱的学生,没有及时的引导,所以在这节课中这些能力较弱的孩子成了旁观者。形成的原因在于,我可能在无意识的追求了课的完整,流畅。上完课后,我仔细地想了想,其实在一节课中如果能够在学生中生成一些东西那将更是一节好课,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就体现了对学生的关注,讲课不是给自己讲的,也不是给别人讲的,而是给学生讲的,钱校长经常说:“在一节课中,我只关注孩子得到了什么”我也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是多么的重要,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继续发扬我的优点,并且要马上改掉我的缺点。

以上就是我对教授《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一首词的一点体会和心得。

《我心中的好课标准》 反思

六年组:王婧姝

转眼之间上班已有七年,担任语文学科的教学也有四年的时间。回想自己所听的课,所讲的课。不禁一次又一次的问自己,一节好课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回想刚刚来到九小时,主任安排我听周冰老师的课,那时连听课需要记录都不知道的我,却被周老师那流利的表达和活泼的教风打动了。到后来听了单伟英老师的一节《匆匆》又让我重新的认识了小学语文应该达到的程度,因为《匆匆》是我上中学才学习的文章,在我的印象中似乎中学的我学的都没有单老师讲的深。就在去年学校派我去一实验听十佳课,我听到了一实验老师讲的一节四年级的《去年的树》,真的让我的心灵又一次的受到了震撼,原来好的课语文味道是那样的浓,情感的味道更浓。我记得那位老师讲到结尾时,我都哭了,为了大树与小鸟的友谊感动的流泪了,真的太精彩了。今天的我再次想起了这三节课,这样的课是不是就是好课,好课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我不禁有些犹豫了。我想,这样的课是展示课,学生超强的能力和表现都会把听课者折服,可我却不这样认为。且不说这样的展示课老师要做多少的准备工作,就学生而言,也要查相当多的资料来充实这节课,生怕在这样的课上出什么问题,好学生是展示了,那么差生呢,这些差生怎么办?老师关注的只是课堂的效果,却没有关注到全体的学生。就拿我刚刚讲的一首古诗《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来说吧,对于这节课我下了很大的功夫,无论是资料的扩展,情感的把握、教材的挖掘、历史背景的介绍我都照顾到了,可是在课堂上还是几个好的同学附和我。课上的也很顺利,可就是在课下一个孩子的一句话深深地刺痛了我,他对我说:“老师,这节课,我如坐针毡”,我说问什么?他说他生怕回答错了,所以一节课就在紧张中度过了,什么也没有学会。那么对于像他这样的差生白白浪费了时间,像他这样的孩子又岂止一个。所以我想,这节课虽然把自己准备的都讲出来了,该落实的也落实了,可我还是失败了,因为课是给学生讲的,是给在你面前的所以孩子讲的,而不是独立的某一个。所以我认为好课应该是能够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而且能够让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有所得,都有提高。

除此之外,我认为一节好课还应该是真实的。还记得我刚刚教语文,讲课最怕的就是,对于一些比较难回答的问题,同学答不出来,我怎么引导。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答到别的问题上了,我怎么才能把他们拽回来,尤其有领导听课时,更是让我素手无策,有的老师曾告诉我,事先告诉他们一下,他们就知道怎么答了。对于这种做法我也想了又想,到底是告诉还是不告诉,最终我决定不告诉,因为一节好课就是要有难点,才有闪光点,就是要有学生回答不出,靠老师的引领、启发、生成的东西才精彩,如果事先告诉了孩子,不仅会让孩子无所得,更会让孩子学会弄虚作假。所以我觉得一节好课真实很重要。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以诵读为主的。语文课是语言文字的教学,应通过对名篇的反复朗读、记忆,课外的大量阅读来“厚积”;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薄发”——学会表达。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人熟读四书五经,大多能吟诗作文,究其原因,就是由于具备大量的“积淀”,而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分析讲解、讨论表演占用了大量的时间。本来我们小学需要背诵的名篇就不多,如果连这些都不能熟读成诵,学生胸中能有多少“语句的积累”。如果辩解说把熟读这部分放到课外了,那也是本末倒置,轻重失当,再说了课外又存在许多的未知数。

不是把课文作全面“剖析”,而是指导学生在读懂的基础上,作“记忆积累”和“模仿练习”。因为我们现在的语文课,不惧怕分析得不透,有些老师分析得淋漓尽致,就连作者本人都没有想到。对文学形象、意境的理解,本具有个体性,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个性的理解和想象也使文学独具魅力,经久不衰。对词句的理解是阅读学习的基础,但不是最终目的。课堂上老师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讨论“这个词说明了什么,这个句子什么意思”这样的问题上,圈画再多,咀嚼再碎,一堂课下来,学生仍在云里雾里,所获是十分有限的。所谓的教学目标,只是我们老师的一厢情愿,学生扔掉书包以后,恐怕所剩无几了。而且,嘈杂的讨论,只能抑制、妨碍学生的理解和想象。

所以,学生学语文不是学分析和评论,而是吟诵、体味和练习。

这是我对一节好课的一点看法,也许不够成熟,也许不够准确,但都是我自己的感受,希望得到领导的指正。

六年组

王婧姝

《我心中的好课标准》反思

第三篇:教育的意义

教育的意义

篇一:《教育的意义》演讲稿

1.2.3.新东方董仲蠡演讲《教育的意义》全文首次公开 2016-10-11 15:37 网易教育频道专稿 演讲人:董仲蠡,新东方优能中学教育教师,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演讲师、培训师。新东方20周年功勋教师,累计培训逾15万学员。2014年9月,从三万教职员工中脱颖而出,被公派至长江商学院进行为期14个月的全日制英文MBA学习。2016年参加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进入全国四强。

4.文章来源:2016年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第三季)全国四强争夺战,董仲蠡现场演讲《教育的意义》

5.教育的真正目的:第一层面,通过获取知识,能够提高个人修为,增加我们对生活的感受力,从而认知自己,并不断提高自己。第二层面,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如果有人再问教育究竟有什么用,看完董仲蠡老师的演讲全文,也许你会明白更多。

6.? 7.大家好,我叫董仲蠡,是一名英语培训师。我累计培训的学员有15万,我曾经教出过考研全市第一的学生,每年因为学过我的课通过四六级考试的不计其数。同学们都非常相信我、尊重我,叫我“小董老师”。

8.但是,很多时候,作为老师,我也会有一些困惑。

9.我讲的大多都是考试类课程:大学英语四六级啊、考研英语啊等等。有一次我讲四级翻译,讲到林语堂先生如何翻译贾岛的“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讲到许渊冲先生如何翻译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讲到王佐良先生把Samuel Ullman的《青春》翻译成“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我不禁手舞足蹈,作为老师的自豪感爆棚。就在这时,底下有一个女生直接质问我:你讲这些有什么用?考试能提分吗?你就是在浪费我们的时间。我自认为也算伶牙俐齿,但是在这个时刻,我竟无言以对。

10.是的,她说的对,没用,不能提分。

11.但是亲爱的同学,我并没有浪费你的时间。因为刚刚这一刻,我没有在教你考试,我是在做教育。

12.作为一个老师,一个教育工作者,我希望在课堂上不仅仅能教授学生实用性的知识。如果仅仅是拼知识,拼记忆,我们已经输了。

13.1997年,美国IBM公司研发的电脑深蓝挑战世界排名第一的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号称“为人类尊严而战”的卡斯帕罗夫,以1胜2负3平的战绩输给深蓝。当时就有人说:国际象棋太简单!我们的围棋,变化无穷,你让计算机玩个围棋试试?20年过去了,在今年上半年,Google开发出来的人工智能程序,传说中的阿尔法狗,以4:1的成绩完胜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九段,这场“人机大战”再次以机胜人败的结局告终。那真是啪啪打脸啊。

14.慢慢地我们发现,人工智能,聪明过人;网络信息,知识过人;电脑反应,敏捷过人。我们已经听到了部分家长这样的声音:现在语文、历史都能在网上查得到,根本不用背;数学、物理有人工智能,根本不用算;翻译软件也越来越高级,外语也根本不用学。教育还有啥用?教育还有啥用?

15.是啊,教育还有啥用?

16.网上前段时间有一个段子:说之所以要多读书、多受教育,就是因为当我们看到一群鸟在湖面飞过的时候,我们能够吟诵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在那吵吵:我去,全都是鸟!在我们去戈壁旅游、骑着骏马奔腾之时,心里默念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而不是在那喊:哎呀妈呀,都是沙子,快回去吧!这当然是一种调侃,但是不自觉间就道出了教育的核心含义。

17.教育,不仅传授知识,更能提高个人修为,增加我们对生活的感受力,从而认知自己,并不断提高自己。我认为,这是教育赋予我们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也是指引我们前行的希望的明灯。

18.其实,不仅是学生,我们的老师也因为追逐名利而变得浮躁。考试前我们押题、我们预测,考试后我们又牵强地去说押中了多少知识点,有多少学生因为听了自己的课提高多少分。营造了一种“老师高明,学生高超,家长高兴”的其乐融融的假象。当年,我对研究考试技巧也是乐此不疲。选项怎么选?“三长一短选一短,三短一长选一长。齐头并进选2B,参差不齐选4D。”学生很买账,奉我为“考神”“偶像”“人生导师”。

19.他们甚至问我除了学习本身之外的问题。比如:“老师,我不想工作,别的同学都去考研了,我是不是该考个研?”“老师,我爸想让我出国,我妈不放心,我自己也有点害怕。我该怎么办?”“老师,我本科读的是经济,硕士读的是环境工程,毕业之后应该找个什么样的工作?”“老师,我以后应该做什么?”

20.这种迷茫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存在。我们教了十几年,学生学了十几年,最终竟然不知道要做什么?

21.西方先贤曾提出三大问题:我从哪来?我是谁?我要去哪?这三大问题是勾连着的,我们之所以不知道我们要做什么,就是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谁。而这,正是教育的巨大缺失与悲哀。

22.自古强大的民族都是重视教育的民族。以色列、德国以及日本的教育是全世界学习的典范。以色列小学就开设宗教学,德国的中学生哲学是必修课,我们去日本访问的时候,看到大学生在繁重的学业之后依然参与茶道培训、艺术鉴赏等活动。当时,我们同行的一位老师就问了那个特别经典的问题:“这有啥用啊?”那位老师说:“这些活动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修心,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自己。”

23.是啊,不了解自己怎么会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呢?如果个人都不知道想做什么,国家与民族更不知道该做什么。那怎么会有至今活在战火中却依然强大的以色列,怎么会有从二战废墟中强大崛起的德国和日本?

24.而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更是如此,中国之所以被称为文明古国,经千年颠沛而魂魄不散,历万种灾厄而总能重生,因为我们重视教育,我们尊师重道,早在我们的文化源起,已经将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立为我们这个文化的精神图腾。而对于教育的执念,即便在我们最困苦的年代,最黑暗的岁月,我们全民心中扔不曾抛弃,他总会被重新捡起,擦拭,奉还于我们的神坛。

25.曾经,我们说“读书无用”,才学与财富不成正比,造就了我们这个社会浮躁的状态。然而什么都可以浮躁,唯独教育不可以。它是社会良心的底线,是人类灵魂的净土,是立国之本,是强国之基。教育为了啥?教育,就是在帮助个人认知自己,帮助这个民族认知自己,我们才可以掌握个人的命运,创造这个国家的未来。

26.教育者也好,受教育者也好,我们都要做到北宋教育学家张载所说的读书的真正目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7.所以下次,我还会在课程时间内培训答题的方法,但是我会多讲5分钟,别再问这东西有啥用。这多出来的5分钟,我不再教你考试,请允许我,做一次教育。

28.谢谢大家!篇二:激励教育的意义

英语教学中激励教育的意义

孝义七中张晶

激励教育就是积极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关点,及时进行表扬鼓励的教育行为。它是赏识教育与成功教育的结合点。其内涵干啥:要求教师教育学生的方式必须是善意的,温和的,柔性的,激励式的,而不是粗暴的,刚性的,打击式的。要求教师教育学生的手段是情亲式的沟通,朋友般的谈心,帮助式的指导,而不是形而上学的对待,愤怒式的训斥,偏见式的歧视。激励教育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真诚地以爱心赏识学生,多表扬鼓励,少训斥打击,促使学生思想感情转化,产生积极向上的内因动力,从而达到课堂上没有一个不学习的效果。

从教育教学的关系上看,教育是教学包含着教学。狭义上看,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质量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包含着教学’’。教育态度和方法如果不当,将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兴趣、热情和积极性。人性中最深层的需要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所以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真诚的用爱心赏识学生,发现优点和进步,及时地进行激励表扬,永远比批评责罚更有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成功是兴趣的源泉,让学生不断地受到激励,不断地获得成功,学习的积极性才会不断地高涨。

从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上来看,非智力因素决定这智力因素的发展,因为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记忆力等智力因素,都要被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所左右,非智力因素决定着一个人的个性、性格的发展,也是人生追求的内因动力。教师要想挖掘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潜力,使之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热情,并爱好之,考批评打击肯定是不行的。关爱、赏识、激励成功的最好的办法。激励教育及调动辄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教育艺术。

从师德修养的角度上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是爱心无限,无私奉献,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育人。如果教师动就对学生横加指责,肆意辱骂冷眼歧视,那就是师德低下。那么学生就会怕而躲之,恨而远之,憎其师而废其学,教师的何苦心都会适得其反。如果教师用激励表扬的方式对待学生,学生的情感得到爱的抚慰,学生的心灵得到爱的温暖,学生的苦衷得到爱的体谅,学生就会深深地爱老师,进而热心地学习所以师德决定教育的行为方式。因此我在英语教学中特别注重激励性教育

一,尊重学生,给学生自信。

教师尊重学生可使学生在精神上得到满足。这种满足可以化作一种强大的推动力,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奋发向上的欲望,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使师生的感情倍增,“亲其师”是“信其道”的前提,在此基础上让每个学生都相信自己能够成才,给他们一种良好的“心理定势”,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将教师的的要求化为自身的学习需要,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将教师的要求化为自身的学习需要,使他们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运用“心理交换”的原则,给学习以 民主的自由发展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设身处地的为学生考虑,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验,去了解他们的要求和想法,寻求易于接受的方法,在教 学中引导学生去讨论,以充分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平等的气氛中愉快的学习和知识,体验到参与学习的乐趣。

二,同时我还用活动调动学生的兴趣

兴趣的培养和发展能使学生产生高昂的学习情趣,饱满的精神和旺盛的积极性。学习兴趣不仅能转化为学习动机,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我运用活动教学,创造各种有趣,直观的活动情景,让学生参与表演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寓教于乐,使之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如我通过轮唱英文歌,猜谜,赛说绕口令,英语单词接龙,英语小诗接龙,情景对话,接龙,表演赛等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样,学生们会从对书本知识的兴趣,保持浓厚的兴趣和求职欲望,为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基础。

三. 创造英语气氛,设计主体活动主体。客体,激活主体意识

通过活动来创设情景,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中学习气氛,让学生身临其境,任务型活动是高兴教学观念,开创英语教学新局面的支撑点,是转变教学方式的关键。课堂教学中 主体作用的发挥更是通过学生参与主体活动来实现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 要精心设计主体活动,创造英语气氛,同时还要了解环境等方面的情况。设计好主体活动能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其中并得到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交际能力。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语言交流活动,启发他们的想象和创造思维能力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在语言教学中,从造句到看图说话,从讲故事和情景对话到角色的扮演,尽兴发表见解等都是激发学生想象力,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有效途径。

四. 提供学生自由发展空间,教师当好导演

要使学生真正成为想象的主体,首先,要给学生足够的自由支配时间,让学生充分开展思维活动,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同时,还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对某种知识思考 和再 认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现有整个教学过程。自己组织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以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要及时进行点拨和引导,对学生的大胆质疑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心理充满对知识的好奇和渴望,让学生在质疑中求索,在争辩中明理,在合作中进步。篇三:大学教育的意义

大学教育的意义

——“四个学会”对于大学生成才的意义

6月来临,很多毕业生即将走上工作岗位。但近年来就业形势不是很乐观,一些学生的工作问题可能在离校时还没有解决,以至于有些学生发出“毕业就等于失业”这样的感慨。

即使还只是大二的学生,也表现出对未来就业前景的担忧。他们说,有些师兄师姐为了生存,不得不去做一些他们平时根本就不屑的工作,从中似乎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如果大学生去从事那些本来不需要经受高等教育就能干好的职业,那不是说上大学没有用了吗?既然这样,为何不高中一毕业就去工作,又何必花费4年时间呆在大学里呢? 从教育是个人对于人生的一种投资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花费那么多的金钱和时间去上一所大学,最后如果不能在收入、工作环境、社会工种上体现出与不上大学的差别,这对于大学生来说的确有理由感到难过,进而认为社会不公。

既然我们读大学不一定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那么,我们为何还要去读大学?相信很多学生都这样问过自己。

然而,以上的观点都是从就业这个角度来看待大学教育的,却忽视了大学教育的本质意义。一种教育,如果其目标在于让某个学生找到一份好的工作,那么它应是职业教育,只需要短时期的职业训练即可。我们接受大学教育的意义绝不是为了让自己有份好的工作(虽然这是目标),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于1986年就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也可以说是教育的四大目标即:Learning to know(学会求知);Learning to do(学会做事);Learning to co-operate(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be(学会生存)。

这就十分清楚地告诉我们,教育不仅仅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他们“会学”知识。学会和会学,这是完全不同的二个概念。前者,学生是被动的;后者,才有利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与发展,更是在未来社会中十分重要的必备能力。这些都必须从小培养。什么是基础?这才是真正的基础。真正的基础教育就应该在帮助学生真正做到四个“学会”上下功夫。学会求知

因为角色决定了责任,现在你还是一个在校大学生,学生应以学习为重,这是无可厚非的。偏离学习的轨道,多少让人有点不是特别地称赞你,除非你选择了一条道,并坚持走下去,未来也取得了巨大成功,那么反观之,你当初读大学时的非主流,就是一种值得褒扬的。

在大学里,学习能力的增强比学到了多少知识更加重要。因为大学的时光十分宝贵和有限,终究有一天我会长大走出校园,步入社会。一旦步入社会,没有老师的循循善诱,没有同学的辩驳争论,如果你不懂如何学习,那么就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就会给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一些压力。因此,大学里,要培养一种热爱学习和会学习的习惯。

学会生活

学习是为了过一种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生活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和归宿。生活除了衣食住行,还需要有精神的享受。物质的需求很容易得到满足,精神的愉悦缺是很难在短时内做到的。精神的品质和德行需要在长期与生活的亲密接触和感悟中慢慢体会之,对生活的态度,对人生的价值,对自我的认知都是人主观意念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生活常不是一帆风顺的,因此,习惯于过一种富足生活的人,也要能过一种简单而平凡的生活。有些人住豪宅也是一生,有些人租房过一人,无论怎样的生活境遇,都是生活本来的真实写照,我在此并不是说一种消极、甘于过苦日子的生活观,而是提醒我们,当某一天遭遇了生活的不公平和不理想待遇时,我们能放下从前的幸福,乐于接受现实生活的残酷,去过一种比之前有些不满意的生活,虽然有点苦和累,但我们能坚持生活,最后又通过自我奋斗,找寻到一种更优裕的生活。这就是生活本身的复杂多变所带给我们人的感受。学会生活的含义就是习惯和适应这样的变化。

学会共同生活

人是群居的动物,人具有社会性。没有人可以离群索居,独善其身,不管你是否愿意融入这个世界,但是你已是一个人,你就必然受社会的影响。因而,交往就成为人生活和学习的一部分。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有家人的陪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进入学校读书,于是我们又认识了许多同学和老师。当我们学业完成,离开校园时,我们来到了工作单位,就又认识了新的同事、领导?? 综其一生,每个人都是在不同环境、不同时空中,与各种人交往。在我们最黄金的时刻,也就是我们的大学四年,一定要多结交优秀的老师和同学,这些人脉资源很有可 能成为我们未来事业的重要支撑和宝贵财富。通过参与社会性实践活动、兴趣爱好和写博客等方式,扩大人际交往的圈子,增强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对世界和现实生活的认识能力和理解力,从而形成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会生存

学会生存或者说,学会做人,一个人之所以需要接受教育,就是要实现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化过程。从自然人到社会人,不仅需要文化知识,更需要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尤其在现代社会中,竞争十分激烈,生存的机遇和困难并存,面对的需要处理和解决的问题很多。在这样的生存条件下,只满足于念过多少书、取得什么文凭、获得什么证书是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的,甚至连生存都会发生困难。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就要有这方面的准备。这里最重要的就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们接受大学教育,实际上是要让自己成为这样一个人:能够去评判自身的幸福与周围的人是如何密切相关的。这样,我们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将不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代价,我们在实现自身抱负的同时也促进社会和谐。

我们接受大学教育,是要让我们有成为未来领导者的理想与勇气。因为推动社会更好地发展最终还是需要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来承担的。

我们接受大学教育不仅是一次大规模系统的知识接受,更是一次人文精神的陶冶。在此期间,我们完善了人格,明了了生命的意义,知道了存在于社会的意义。我们的能力越大,我们的责任也就越大。大学教育的意义还在于它培养了大学生们的眼界、价值观。培养学生眼界的大学校园,决不容世俗化,也不容急功近利。

现在很多单位招人都追求高学历,非硕士、博士不能进入。媒体还激烈地抨击了这种现象是人才浪费。不过,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对人才的尊重和对高等教育的肯定呢?因为,这表明了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向往,对高等教育的认同。所以,问题不在于我们的每个学生能否找到好的工作,问题在于每个学生能否形成这样一种理想:我们每个人都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国民,具有健全的人格;每个学生要有推动社会进步的能力与决心,并且乐在其中。

我们要为受过的教育确立一个普遍的意义,即接受高等教育是为了完善我们自身。大学教育激发着学生对于科学、处事原则和方法的想像力,并以此照亮学生的思考过程,使学习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长久的重要意义。当整个社会氛围都为开展大学教育提供有利条件的时候,特别是大学生自身对之有一个明确认识的时候,大学教育的

前景会进一步光明起来。这将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会促进社会智慧的发展。从为了生存的学习目标到为了人格健全的学习目标,从单一目标到创造出一个更宽泛的、对个人与社会更有意义的学习模式,这样的转变是不同寻常的。

为了社会的发展,为了个体未来的成长,对大学教育意义的深化与升华具有重大的正向价值。虽然大学生毕业后都需要工作,但大学教育决不能沦为单纯的职业教育。在大学里接受教育的人,也不应过分关注未来就业,因为那不是大学教育的初衷。我们应在大学校园里尽力完善自身,健全人格,为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而学习。

第四篇:教育的意义

教育的意义

人的创造力是人的天性,人与动物的最主要区别就是人能创造,我们的教学首先应该重视孩子们的创造力的发展问题,不应该重视灌输了多少知识,学习应该是主动性的,主动性的学习才会发展创造力,而我国现在的教育完全是强制性的灌输知识,学生们完全是被强制的被动接受灌输,这只能灌输出来一大群知识丰富的书呆子,创造力没得到发展,有了那么多知识只能用来炫耀自己知识多,不会运用知识创造。我国古代的儒生学习只会背诵知识,儒生们背诵了2000多年四书五经,把中国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背诵强了吗?没有,国人背诵知识背诵的思维僵化的成了书呆子,哪里有什么创造力?所以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思想发展在近代落后于西方国家,落后的原因是我国的文化科学思想的发展总是缓慢的速度,从来也没快速发展过。而西方国家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获得了思想的解放,是思想的解放快速发展了西方国家的文化思想和科学技术,这种思想解放是所有人都获得了思想解放。

不要用圣人的权威和官僚的权势束缚人的思想,还给人们思想自由的天性,人们的思想自由才会产生创造力,人的创造力是一种实践能力,我们的教育什么时候重视实践了?只有在毛泽东时代才重视了实践教育,改革以后就被否定了,跑到美国学习取经回来的教育原来还是中国古代实行了2000多年的教育模式,灌输背诵标准答案。根本就不是教育改革,而是教育复古,现在还在继续复古,社会上出现了很多私塾教育孩子们背诵四书五经,那些父母们都在用孩子的背诵为自己争得一点虚荣。

现在的教育目的都是口号目的,实际上并没有去真正实行,素质教育喊了很多年了,还是没有根本的变化,一切教育行为都是为了一个考试目标。孩子们从小就用考试成绩给分成了很多等级,老师以成绩为标准用不同的态度区别对待学生,这是对成绩不好学生的不尊重,我们的教育不能只说尊师重教,老师不懂得尊重学生是最低级的教育思想,我们应该教育孩子尊重每一个人,教育孩子们懂得所有人应该互相尊重,而不是只尊重特殊人物。老师们还有一个最不尊重学生的传统习惯行为,就是用不许上课惩罚学生,我认为这是最不尊重学生的教育行为,我想这是所有做学生的最反感的,我也认为这是做老师的最横行霸道的恶劣行为,现在的老师们都很崇拜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说有教无类,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你们把学生赶出教室学校怎么诲人不倦啊?孔子的一些教育思想是比较科学的,但是,孔子的教育思想最大的错误就是不重视实践性的智力开发,不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去发展思想,不重视人的思想的自由,不把文化知识思想当作创造的工具,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最严重错误。

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人德智体全面发展,德育对智力教育就是有很大影响的,我认为德育就是用有道德的教育去身教学生的道德观,不是逼迫学生被动接受道德规范。我国的传统教育是各种权威权势对孩子的灌输式教育,在家父母是圣人权威,在社会有很多圣人权威,还有很多老师权威,还有各种权势,还有社会公众舆论权威,这些权威权势都在用灌输式教育灌输标准答案,那些权威在压迫别人接受那些权威思想文化,权威权势压迫束缚别人的思想自由是最不道德的,这是教育的不道德行为对智力教育的最严重侵害。

学习的目的是创造,所有文化科学知识和人们的思想都是创造的工具,不是束缚人服从的工具,人的思想天性就是自由的,只有自由的思想和主动性的学习才能发展提高创造力,只有自由的思想和主动的劳动才会有创造力。我国现在高考和中考出的那些试题能在实践中用到多少?对发展人的创造力有多少作用?我看有很多考试题都是脑筋急转弯的游戏,没有实际应用价值,出考试题的人就是故意刁难戏弄考生呢。

人的思想得到自由才能产生创造力,人的思想如果受到权威思想的束缚就会失去自由,这些权威思想的束缚有的是被迫的,有的是自愿的。有些权势和权威喜欢用某种思想束缚别人的思想,逼迫别人接受那些思想,或者用利益诱惑别人服从某种思想。对某种思想的主动信仰才会产生凝聚力,被动服从是不会有凝聚力的,他只是外表看像是一个信仰群体,其实是一盘散沙,人们都是为了个人的既得利益而暂时聚合起来的群体,并不是为了集体的利益。只有为大家共同利益的思想才能产生凝聚力。如果这个群体内的人们都信仰自私利己,那么这个群体就没有主动信仰凝聚力。

温家宝总理说:“要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如果说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那么公平正义就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公平正义就是要尊重每一个人,维护每一个人的合法权益,在自由平等的条件下,为每一个人创造全面发展的机会。如果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政府的天职,那么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就是政府的良心。”

温家宝总理的这种这种维护每一个人的合法权益,在自由平等的条件下,为每一个人创造全面发展的机会的发展思想就是国家发展思想的主动信仰凝聚力。每个人的思想都自由平等,有自由平等才会产生主动性,有主动性才会产生创造力。

人的创造力是实践能力,人的实践能力和人的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能力是人的两种重要能力,如果一个人这两种能力都非常强,那么这个人就是大师,如果这个人的实践能力非常低,那么他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能力再强也是个书呆子,不会有创造力,而只有实践能力非常强而读书能力非常差的人也会有很强的创造力。

没有人的创造力,哪里来的科学技术?我说人的创造力是第一生产力是为了说明应该怎样发展人的创造力,科学技术不是说重视就能产生的,人的创造力运用知识通过实践创造了科学技术,我们应该研究怎样发展人的创造力,我说人的创造力是天性的,是人的思想失去了自由扼杀了人的创造力,每个人都应该获得思想的自由,把文化思想当作创造的工具去再创造,而不是把文化思想弄成权威束缚思想的自由。普通劳动者的普通体力劳动也有创造力,搞科学创造的人不会有很多,而普通人的普通体力劳动也是依靠脑力劳动的智慧的力量还有精神力量产生创造性的搞效率的,这是普通劳动者的创造力。

每个人都有创造力,不认为自己有创造力的人是精神的奴才思想的乞丐。

资本家对工人的压迫也主要是思想的压迫精神的压迫,使工人的思想失去了自由平等,因为物质剥削是用精神剥削实现的,一些资产阶级学者说剥削有功,他们说没有剥削就没有发展,他们用歪理邪说无限扩大资本家和企业领导的功劳,他们污蔑工人工资低受穷是因为工人懒。他们剥削工人对工人不公平还要工人有积极性给他们劳动不偷懒,这就是精神剥削思想压迫,所以说资本家对工人的思想精神的压迫扼杀了工人的创造力,他不会产生最高效率的。只有公平对待工人,让工人获得公平的思想自由和财富的公平分配,工人才能产生创造力,产生最高效率。

对企业来讲虽然创造力是第一生产力,但在管理中,怎样才能让这个创造力发挥作用,才能产生经济效益?管理和第一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如何? 我认为首先这个企业的发展思想应该是企业的发展和员工们的个人发展是相生的,就是企业的发展使每个员工都获得了公平的发展,而员工的发展也是企业获得了发展,这就是企业和员工的相生关系。企业的公平制度是首要关键,企业领导和普通员工在人格和精神思想方面是平等的,员工的思想是自由的,员工和企业领导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这个企业的财富分配是公平的。这样的企业管理才能激发出来员工的主动信仰凝聚力,这种信仰是自由主动的,员工的工作才能有主动积极性,这种主动积极性能产生创造力。我看毛泽东的两参一改三结合就是激发企业领导和普通工人创造力的科学企业管理方法,这种两参一改三结合调动了所有员工的工作主动积极性,解放了普通工人的思想。

我没学过经济学,也没学过管理学,也没学过教育学,我就是个初中毕业的失业工人,我写的都是我自己想出来的,我只想思考问题,因为我认为人的创造力是个非常重要的能力,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最大动力。如何发展人的创造力是个非常重要的科学,每个人都应该重视这个科学。我只是提出了一个问题,还需要真正的专家研究这个问题。

第五篇:教育的意义

教育的意义

大家好我叫董仲蠡,我的一名英语培训师,我培训过的学员少说应该也有15万,我曾经交过考研全市第一的学生,每年听我可而通过四六级的学生那是不计其数,同学们都很信任我,爱戴我,叫我小董老师,我自己也特别喜欢这个称谓。然而,作为一名老师,我有的时候总有些困惑,我讲的大多是考试类的课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研英语呀等等。

有一次我在讲到英语翻译的时候,在讲到林雨堂先生如何翻译贾岛的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讲到许渊冲先生,如何翻译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讲到王佐良先生,把Samuel Ullman的《青春》翻译成叫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我不禁手舞足蹈,作为老师的那种自豪感爆棚。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底下有个女生质问我,你讲那东西有什么用啊?能提分吗?你就是在浪费我们的时间,我自认也是邻牙利齿,但是在那一刻,我尽无言以对,他说的对啊,是不能提分。但是,亲爱的同学,我并没有在浪费你的时间,因为刚刚那一刻我不是在教你怎么考试,我是在做教育,作为一名老师,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希望我在课堂上所传授的不仅仅是实用的知识,因为如果单纯只是拼知识,拼记忆,我们已经输了,1997年由美国IBM公司所开发出来的电脑深蓝,挑战世界排名第一的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号称为人类尊严而站的卡斯帕罗夫,以一胜二负三平的战绩败给深蓝,当时就有人说,这国际象棋太简单,看我们的围棋,博大精深,变化无穷,你让计算机玩个围棋试试,20年的今天,就在今年的上半年,由谷歌所开发出来的人工智能程序,传说中的阿尔法狗,以4:1的战绩,完胜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九段。这场人际大战,再一次以人败机胜的结局告终,那真是啪啪打脸啊,人工智能,聪明过人,网络信息,知识过人,电脑反应,敏捷过人,我们现在已经听到了有的家长有这样的言论,说你看,现在这个语文历史网上信息都有,都能查的到根本不用背,数学物理有人工智能根本也不用算,翻译软件越来越高级,外语也根本不用学,教育,还有啥用?教育还有啥用?是啊,教育他到底还有啥用?网上前段时间流行过一个段子,说啊,我们之所要多读书多受教育,就是因为当看到湖面上有一群鸟飞过的时候,我们能吟诵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在那吵吵“我去,都是鸟”。当我们去戈壁旅游骑着骏马奔腾之时,心中默念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而不是在那喊“哎妈呀,都是沙子,快回去吧”。当然这是一种调侃,但是,不自觉间就道出了教育的核心含义,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给人以知识,更是提高个人的修为,增强我们对于生命的感受力,从而更好的认知自己,并且不断的提升自己,我认为这是教育的核心目的,也是指引我们前行的希望的明灯,其实不仅仅是同学们,我们老师也是一样的,因为追逐名利而失去了自我,也开始变的浮躁,考试前我们押题,我们预测,考试后我们又牵强的说,我们压中了多少题我们有多少同学因为自己的学习之后提高了多少分,营造出了一种老师高明,学生高超,家长高兴的其乐融融的假象,当年我对研究考试技巧那也是乐此不疲啊,选项怎么选?同学们记好“三长一短,选一短,三短一长,选一长,齐头并进选2B,层次不齐选4D”么。同学梦特别的买账,封我为偶像,考神,人生导师。慢慢的他们开始问我一些跟学习不直接相关的内容,说:老师?我不太想工作,我同学都去考研的了,要不也去考个研?

老师?我爸想让我出国,我妈有点担心,我自己又有点害怕,老师你说我是出国不出国?老师?我本科学的经济,硕士学的是环境工程,你说我毕业以后应该做什么样的工作?老师

我以后应该做什么?这种迷茫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我们教了十几年,学生学了十几年,学生竟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西方的先贤们早就提出过哲学的三大终极问题,我从哪儿来?我是谁?我要去哪儿?我们之所以不知道我们要做什么,就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而这,是教育的巨大缺失与悲哀,自古强大的民族都是注重教育的民族,以色列,德国,日本,这些国家的教育都是我们全世界学习的典范,以色列小学就开设宗教课,在德国,中学生哲学是必修课,我们去日本让问的时候,我们看到日本的大学生除了要有繁重的学业之外还要去参加茶道培训,艺术鉴赏这样的活动。我们同行的一位老师当时就问了一个特别经典的问题:这有啥用啊?那个日本的老师非常的淡然,说这些活动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修心啊,才能更好的让同学们了解自己,是啊,不了解自己,我们怎么可能知道我们将来要做什么,如果个人都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如果个人都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那么国家就更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那怎么会有在战火中依然强大的以色列,怎么会有在二战的废墟之上崛起的德国与日本,而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更是如此,我们中国被称为文明古国,经千年颠沛而魂魄不散,历万众灾厄而总能重生,就是因为我们重视教育,我们尊师重道,早在我们文化的源起就将孔子这个伟大的教育家立为我们文化的精神图腾,而对于教育的执念,即便在最困苦的岁月,在最艰难的日子里,总有人不抛弃,总有人把教育重新拾起,擦拭,奉还于我们的神坛。曾经我们说,才学与财富不成正比,造就了这个社会浮躁的状态,然而什么都可以浮躁,唯独教育不可以。教育是什么?教育是社会良心的底线,是人类灵魂的净土,是立国之本,是强国之基,教育有啥用?教育就是帮助我们个人认知自己,帮助这个民族认知自己,我们才有可能掌握个人的命运,并创造这个国家的未来,我们作为教育者,作为受教育者,要始终谨记教育,读书的终极目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所以,下一次,我在讲课的时候,我还会在讲课的规定时间之内,交给同学们答题的方法和技巧,但是我会多讲5分钟,多讲5分钟的林语堂,多讲5分钟的许渊冲,多讲5分钟的王佐良,请别再问我这有啥用,这5分钟我不教你考试,请允许我“做一次教育”。

下载教育反思的意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反思的意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廉政教育意义

    廉政教育进校园的重要意义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深化的深层次要求。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我党在反腐败斗争中的一个重要创新,是以先进的廉政理论为指导、先进的廉......

    航模教育意义

    “小飞机,大梦想” ——浅谈我校的航模活动 几年前,按照市局布署学校准备开设航模课,当时很老师和学生家长不理解,认为航模课的开设会占用学生学习时间影响教学,有抵制情绪,针对......

    分数的意义反思

    《分数的意义》 2012年3月15日,我有幸参加本学期南部城区中心校在荆胡小学组织的“多彩课堂观摩研讨活动”。 我非常感谢学校的领导和各位老师对我的帮助,给我这名数学教学经......

    反比例意义教学反思

    反比例意义教学反思 反比例意义教学反思1 通过本次的教学展示,总体感觉自己整节课的教学流程清晰,教师对本节课的两个重点突破较好,学生都理解了比例的`意义。但本节课也存在着......

    教学反思的意义

    教学反思作为在校本教研中推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和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的一项重点内容在全校开展,部分教师的教学反思不但详尽而且深刻,但大部分教师对教学反思的理解以及看......

    反比例意义教学反思

    反比例意义教学反思15篇 反比例意义教学反思1 在教学反比例的意义时,我首先是联系旧知、渗透难点。因为反比例的意义这一部分的内容的编排跟正比例的意义比较相似,在教学反比......

    《方程意义》教学反思

    《方程意义》教学反思 《方程意义》教学反思1 这一次学校开展了活动,在活动中我们集体备课选定了《方程的意义》一课作为研讨课。这课的难点是区分“等式”和“方程”,为能突......

    反比例意义教学反思

    反比例意义教学反思 反比例意义教学反思1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种需要在儿童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