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教育学
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1.促进人的身心发展进程2.加速个体发展的社会化进程3.发展人的主体性、个性化功能学校德育的基本原则1.客观真实性原则2.整体系统性原则3.辩证发展性原则4.正面教育性原则5.知性一致原则6.尊重平等原则新时期教师的角色定位1.教师应是一个引导者和设计者2.礁石影视自己为一个诚恳的合作者和学习者3.教师应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教师专业发展策略1.学习:实现自我超越2.实践:改善心智模式3.培训:建立共同愿景4.合作:整体团队智慧5.研究:学会系统思考网络教研的特征1.全员参与、人人平等2.资源集中、优势共享3.专业引领、同伴互助泰勒课程设计目标模式理论1.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学目标2.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3.怎么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新课改的基本特征1.强调课程的发展功能2.实现课程设计的整合性3.关注实施过程与科学评价4.进一步加大课程管理的弹性化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1.确立校本教育宗旨2.组建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队伍3.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4.营造民主开放的课程开发环境5.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一体化当代教学发展的新取向1.倡导多元的教学目标2.强调整合的课程内容3.提倡构建的知识学习4.倡导互动的教学活动5.主动自助探究的学习方式6.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手段7.强调发展性的教学评价“三维目标”的基本内涵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校教学的特点1.学校教学是具有明确目的的教学2.学校教学是具有周密计划的教学3.学校教学是基于预成课程的教学4.学校教学是高速度高效率的教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变化技能的意义因为呆板的,照本宣科的课堂教学是不受欢迎的。课堂教学也需要多种多样的变化方式,如语言的变化、动作的变化、师生交流变化等,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评价一堂课的注意事项1.教学态度:主要有多教材深入研究,对学生充满爱心和希望,师生之间是朋友式的关系,在教学中贯彻教育性原则,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等。2.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转变学生传统的接受式的学习,诱导学生合作探究与自主探究学习,深入生活,体验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教学组织安排:关键看教师对教学组织的时效性、自然融合性和可调节性,是否善于组织教学活动,能否驾驭课堂教学。4.教学语言:评价时善于抓住“准确、清晰、有效、有序、幽默、语感、技巧”等方面来参照5.教学板书:要求:简要工整、布局合理、条理清晰6.教态:应亲和、自然、庄重、不矫揉造作,贴近学生的认可形象7.学科专业技能:直接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更影响学生的素质发展。是教师综合组织的检验。8.应变能力9.教学媒体10.教学设计学生学习的特殊性首先,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其次,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再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在德智体美靠等诸方面得到全面协调发展;总之,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掌握前人积累的间接经验为主要任务,以求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活动。班级管理工作的内容1.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2.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3.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4.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教师的基本素养1.完善的情感智力和品质(1.赋予职业神圣的意义2.心中要有爱3.做自律的榜样4.有热心和幽默感)2.全面完善的知识结构3.灵活实际的教训能力(1.教师课堂管理能力2.教师课堂教学的表达能力3.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4.教师课堂教学的研究能力)4.教学机智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原则1.科学性与教育性统一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启发性原则4.直观性原则5.循序渐近性原则6.因材施教原则7.巩固性原则中小学教师挖掘课程内容1.强调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2.确定学生已有的发展基础及相应的教学材料3.创造性开发和使用教学用具4.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5.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6.广泛利用校内外的场馆资源7.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8.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1.语言智力2.数理逻辑智力3.空间智力4.音乐智力5.身体运动智力6.人际交往智力7.内省智力8.自然学家的智力1.教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们树立新的教学目标2.教师应树立新的学习观,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学生学习的心理条件1.智力因素与学习(观察力学习、记忆力与学习、想象力与学习、思维力与学习、注意力与学习)2.非智力因素与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与学习、以至于学习、性格与学习)3.多元智力因素与学习(汉迪的多元智力理论、波斯特尔的多元智力理论)中小学教学评价的特点1.以提高教学水平为目的的教学评价2.强化教师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体3.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前提下强化定性评价4.注重学生的态度、情感与创造性的评价教师课程向学生课程的转化。1.转变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1.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管理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2.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1.自主建构学习2.小组合作学习3.问题探究学习
角色定位1.教师应是一个引导者和设计者2.礁石影视自己为一个诚恳的合作者和学习者3.教师应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教师专业发展策略1.学习:实现自我超越2.实践:改善心智模式3.培训:建立共同愿景4.合作:整体团队智慧5.研究:学会系统思考网络教研的特征1.全员参与、人人平等2.资源集中、优势共享3.专业引领、同伴互助泰勒课程设计目标模式理论1.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学目标2.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3.怎么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新课改的基本特征1.强调课程的发展功能2.实现课程设计的整合性3.关注实施过程与科学评价4.进一步加大课程管理的弹性化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1.确立校本教育宗旨2.组建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队伍3.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4.营造民主开放的课程开发环境5.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一体化当代教学发展的新取向1.倡导多元的教学目标2.强调整合的课程内容3.提倡构建的知识学习4.倡导互动的教学活动5.主动自助探究的学习方式6.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手段7.强调发展性的教学评价“三维目标”的基本内涵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校教学的特点1.学校教学是具有明确目的的教学2.学校教学是具有周密计划的教学3.学校教学是基于预成课程的教学4.学校教学是高速度高效率的教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变化技能的意义因为呆板的,照本宣科的课堂教学是不受欢迎的。课堂教学也需要多种多样的变化方式,如语言的变化、动作的变化、师生交流变化等,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评价一堂课的注意事项1.教学态度:主要有多教材深入研究,对学生充满爱心和希望,师生之间是朋友式的关系,在教学中贯彻教育性原则,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等。2.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转变学生传统的接受式的学习,诱导学生合作探究与自主探究学习,深入生活,体验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教学组织安排:关键看教师对教学组织的时效性、自然融合性和可调节性,是否善于组织教学活动,能否驾驭课堂教学。4.教学语言:评价时善于抓住“准确、清晰、有效、有序、幽默、语感、技巧”等方面来参照5.教学板书:要求:简要工整、布局合理、条理清晰6.教态:应亲和、自然、庄重、不矫揉造作,贴近学生的认可形象7.学科专业技能:直接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更影响学生的素质发展。是教师综合组织的检验。8.应变能力9.教学媒体10.教学设计学生学习的特殊性首先,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其次,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再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在德智体美靠等诸方面得到全面协调发展;总之,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掌握前人积累的间接经验为主要任务,以求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活动。班级管理工作的内容1.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2.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3.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4.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教师的基本素养1.完善的情感智力和品质(1.赋予职业神圣的意义2.心中要有爱3.做自律的榜样4.有热心和幽默感)2.全面完善的知识结构3.灵活实际的教训能力(1.教师课堂管理能力2.教师课堂教学的表达能力3.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4.教师课堂教学的研究能力)4.教学机智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原则1.科学性与教育性统一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启发性原则4.直观性原则5.循序渐近性原则6.因材施教原则7.巩固性原则中小学教师挖掘课程内容1.强调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2.确定学生已有的发展基础及相应的教学材料3.创造性开发和使用教学用具4.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5.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6.广泛利用校内外的场馆资源7.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8.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1.语言智力2.数理逻辑智力3.空间智力4.音乐智力5.身体运动智力6.人际交往智力7.内省智力8.自然学家的智力1.教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们树立新的教学目标2.教师应树立新的学习观,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学生学习的心理条件1.智力因素与学习(观察力学习、记忆力与学习、想象力与学习、思维力与学习、注意力与学习)2.非智力因素与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与学习、以至于学习、性格与学习)3.多元智力因素与学习(汉迪的多元智力理论、波斯特尔的多元智力理论)中小学教学评价的特点1.以提高教学水平为目的的教学评价2.强化教师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体3.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前提下强化定性评价4.注重学生的态度、情感与创造性的评价教师课程向学生课程的转化。1.转变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1.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管理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2.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1.自主建构学习2.小组合作学习3.问题探究学习
角色定位1.教师应是一个引导者和设计者2.礁石影视自己为一个诚恳的合作者和学习者3.教师应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教师专业发展策略1.学习:实现自我超越2.实践:改善心智模式3.培训:建立共同愿景4.合作:整体团队智慧5.研究:学会系统思考网络教研的特征1.全员参与、人人平等2.资源集中、优势共享3.专业引领、同伴互助泰勒课程设计目标模式理论1.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学目标2.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3.怎么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新课改的基本特征1.强调课程的发展功能2.实现课程设计的整合性3.关注实施过程与科学评价4.进一步加大课程管理的弹性化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1.确立校本教育宗旨2.组建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队伍3.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4.营造民主开放的课程开发环境5.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一体化当代教学发展的新取向1.倡导多元的教学目标2.强调整合的课程内容3.提倡构建的知识学习4.倡导互动的教学活动5.主动自助探究的学习方式6.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手段7.强调发展性的教学评价“三维目标”的基本内涵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校教学的特点1.学校教学是具有明确目的的教学2.学校教学是具有周密计划的教学3.学校教学是基于预成课程的教学4.学校教学是高速度高效率的教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变化技能的意义因为呆板的,照本宣科的课堂教学是不受欢迎的。课堂教学也需要多种多样的变化方式,如语言的变化、动作的变化、师生交流变化等,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评价一堂课的注意事项1.教学态度:主要有多教材深入研究,对学生充满爱心和希望,师生之间是朋友式的关系,在教学中贯彻教育性原则,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等。2.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转变学生传统的接受式的学习,诱导学生合作探究与自主探究学习,深入生活,体验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教学组织安排:关键看教师对教学组织的时效性、自然融合性和可调节性,是否善于组织教学活动,能否驾驭课堂教学。4.教学语言:评价时善于抓住“准确、清晰、有效、有序、幽默、语感、技巧”等方面来参照5.教学板书:要求:简要工整、布局合理、条理清晰6.教态:应亲和、自然、庄重、不矫揉造作,贴近学生的认可形象7.学科专业技能:直接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更影响学生的素质发展。是教师综合组织的检验。8.应变能力9.教学媒体10.教学设计学生学习的特殊性首先,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其次,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再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在德智体美靠等诸方面得到全面协调发展;总之,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掌握前人积累的间接经验为主要任务,以求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活动。班级管理工作的内容1.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2.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3.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4.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教师的基本素养1.完善的情感智力和品质(1.赋予职业神圣的意义2.心中要有爱3.做自律的榜样4.有热心和幽默感)2.全面完善的知识结构3.灵活实际的教训能力(1.教师课堂管理能力2.教师课堂教学的表达能力3.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4.教师课堂教学的研究能力)4.教学机智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原则1.科学性与教育性统一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启发性原则4.直观性原则5.循序渐近性原则6.因材施教原则7.巩固性原则中小学教师挖掘课程内容1.强调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2.确定学生已有的发展基础及相应的教学材料3.创造性开发和使用教学用具4.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5.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6.广泛利用校内外的场馆资源7.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8.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1.语言智力2.数理逻辑智力3.空间智力4.音乐智力5.身体运动智力6.人际交往智力7.内省智力8.自然学家的智力1.教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们树立新的教学目标2.教师应树立新的学习观,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学生学习的心理条件1.智力因素与学习(观察力学习、记忆力与学习、想象力与学习、思维力与学习、注意力与学习)2.非智力因素与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与学习、以至于学习、性格与学习)3.多元智力因素与学习(汉迪的多元智力理论、波斯特尔的多元智力理论)中小学教学评价的特点1.以提高教学水平为目的的教学评价2.强化教师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体3.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前提下强化定性评价4.注重学生的态度、情感与创造性的评价教师课程向学生课程的转化。1.转变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1.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管理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2.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1.自主建构学习2.小组合作学习3.问题探究学习
角色定位1.教师应是一个引导者和设计者2.礁石影视自己为一个诚恳的合作者和学习者3.教师应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教师专业发展策略1.学习:实现自我超越2.实践:改善心智模式3.培训:建立共同愿景4.合作:整体团队智慧5.研究:学会系统思考网络教研的特征1.全员参与、人人平等2.资源集中、优势共享3.专业引领、同伴互助泰勒课程设计目标模式理论1.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学目标2.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3.怎么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新课改的基本特征1.强调课程的发展功能2.实现课程设计的整合性3.关注实施过程与科学评价4.进一步加大课程管理的弹性化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1.确立校本教育宗旨2.组建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队伍3.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4.营造民主开放的课程开发环境5.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一体化当代教学发展的新取向1.倡导多元的教学目标2.强调整合的课程内容3.提倡构建的知识学习4.倡导互动的教学活动5.主动自助探究的学习方式6.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手段7.强调发展性的教学评价“三维目标”的基本内涵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校教学的特点1.学校教学是具有明确目的的教学2.学校教学是具有周密计划的教学3.学校教学是基于预成课程的教学4.学校教学是高速度高效率的教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变化技能的意义因为呆板的,照本宣科的课堂教学是不受欢迎的。课堂教学也需要多种多样的变化方式,如语言的变化、动作的变化、师生交流变化等,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评价一堂课的注意事项1.教学态度:主要有多教材深入研究,对学生充满爱心和希望,师生之间是朋友式的关系,在教学中贯彻教育性原则,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等。2.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转变学生传统的接受式的学习,诱导学生合作探究与自主探究学习,深入生活,体验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教学组织安排:关键看教师对教学组织的时效性、自然融合性和可调节性,是否善于组织教学活动,能否驾驭课堂教学。4.教学语言:评价时善于抓住“准确、清晰、有效、有序、幽默、语感、技巧”等方面来参照5.教学板书:要求:简要工整、布局合理、条理清晰6.教态:应亲和、自然、庄重、不矫揉造作,贴近学生的认可形象7.学科专业技能:直接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更影响学生的素质发展。是教师综合组织的检验。8.应变能力9.教学媒体10.教学设计学生学习的特殊性首先,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其次,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再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在德智体美靠等诸方面得到全面协调发展;总之,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掌握前人积累的间接经验为主要任务,以求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活动。班级管理工作的内容1.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2.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3.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4.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教师的基本素养1.完善的情感智力和品质(1.赋予职业神圣的意义2.心中要有爱3.做自律的榜样4.有热心和幽默感)2.全面完善的知识结构3.灵活实际的教训能力(1.教师课堂管理能力2.教师课堂教学的表达能力3.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4.教师课堂教学的研究能力)4.教学机智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原则1.科学性与教育性统一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启发性原则4.直观性原则5.循序渐近性原则6.因材施教原则7.巩固性原则中小学教师挖掘课程内容1.强调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2.确定学生已有的发展基础及相应的教学材料3.创造性开发和使用教学用具4.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5.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6.广泛利用校内外的场馆资源7.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8.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1.语言智力2.数理逻辑智力3.空间智力4.音乐智力5.身体运动智力6.人际交往智力7.内省智力8.自然学家的智力1.教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们树立新的教学目标2.教师应树立新的学习观,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学生学习的心理条件1.智力因素与学习(观察力学习、记忆力与学习、想象力与学习、思维力与学习、注意力与学习)2.非智力因素与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与学习、以至于学习、性格与学习)3.多元智力因素与学习(汉迪的多元智力理论、波斯特尔的多元智力理论)中小学教学评价的特点1.以提高教学水平为目的的教学评价2.强化教师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体3.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前提下强化定性评价4.注重学生的态度、情感与创造性的评价教师课程向学生课程的转化。1.转变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1.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管理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2.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1.自主建构学习2.小组合作学习3.问题探究学习
第二篇:现代学校教育学
1.2.3.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探索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以门学科。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产生发展①教育学的萌芽阶段②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③教育学的多样
化发展阶段④教育学的深化发展阶段
4.学习现代学校教育学的意义?
答:①有利于揭开师范生的现代教育理念;
②有利于塑造师范生教室职业的专业理想;
③有利于帮助师范生形成专业人格;
④有利于推动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5.学习现代学校教育学的方法:教育观察法、教育调查法、教育实验法、行动研究法、教育文献法、个案研究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教育统计法。
6.关于教育产生的观点: ①生物起源论②心理起源论③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7.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院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8.我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①壬寅癸卯学制②壬子癸丑学制③壬戌学制。
9.教育本质的规定性:教育是有目的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
标的培训人德社会活动。
10.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㈠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①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现代教育
内容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综合化②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现代教育手段智能化和高科技化。
11.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①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重要途径②教育是发展科学
技术的一个重要手段③现代教育是提高社会整体能力的基础和关键。
11.基础教育的主要特点:①教育程度的基础性②教育内容的全面性③教育对象的全民
性。
12.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①德育②智育③体育④美育⑤劳动技术教育。
13.现代师生的专业素质:⑴先进的教育理念①心的教育观③心的教育活动观⑵良好的职业道德①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②热爱学生③团结协作精神④良好的道德修养⑶科学文化素质①广播的文化基础知识②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③全面的教育科学知识⑷教育能力素质①教育设计与数学实施的能力②语言表达能力③组织管理能力④教育评价能力⑤教育研究能力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⑸专业心理素质①积极乐观的情绪②豁达开朗的心胸③坚忍不拔的毅力。
14.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①民主平等②尊师爱生③教学相长④对话合作。
15.课程:从揭示定义对象的本质属性出发,利用属加种差的方法对事物或现象进行定
义。
16.人们对课程本质的认识主要的观点:①知识观②经验观③活动观④计划管。
17.课程理论流派:⑴经验主义课程论①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②课程的组织应心
理学化⑵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⑶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⑷存在主义课程论⑸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18.现代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以课程为中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互动交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
19.我国教育理论界关于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的认识,主要由以下观点:①特殊认识说
②发展说③双边活动说④认识——发展说⑤多重本质说⑥认识实践说
20.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师和学生以课程为中介,学生在教室的指导下实现教学、发
展和教育三大功能和谐统一的特殊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
21.现代教学过程的特点:①间接性②教育性③发展性④周期性⑤整体性⑥独特性
22.接收式教学的基本阶段:①准备阶段②感知阶段③理解阶段④巩固阶段⑤运用阶段
23.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自觉性的积极性相结合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教
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题作用,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中东地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班级授课制:是将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班,教师分别规定时间、地
点,根据统一的教材和要求,分科向全班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25.完整的教学活动是由备课、上课、课外作业、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查于评
价等环节组成。
26.上课应努力做到①教学目的明确②教学内容正确③教学方法恰当④教学结构紧凑
⑤师生积极性高⑥教学效果显著
27.讲授法:是指教室通过口头言语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力、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
28.发现教学法是一种从亲少年学生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以发展探究性
思维为目标,以学科的基本结构为内容,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回答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9.教学评价的意义?
答:①教学评价是学校和教师在教学中贯彻落实教育方针的重要措施
②教学评价是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手段
③教学评价是促进教师规律教学和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的动力
④教学评价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实现发展目标的有效手段
30.教学评价的依据①要依据教育方针②要依据课程标准③要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
31.德育过程:是教师将社会主义的思想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品德的过程。
32.德育过程的规律:①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是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②学生品德
是在教育性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③学生品德是在其品德内部矛盾斗争中形成的④学生品德是长期积累和发展的结果
33.现代德育的基本方法⑴语言说理①讲解法②谈话法③讨论法④阅读指导法⑵形象
感染①参观法②示范法⑶实际训练①常规训练法②活动锻炼法⑷品德评价①奖励法②惩罚法③评比法④操行评定
34.班级教学管理的内容包括:①明确班级教学管理的目标和任务②建立有效的班级教
育秩序③建立管理指挥系统④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第三篇:《学校教育学》复习范围
陕西师范大学学校教育学复习参考
名词解释 1.5.6.7.2.复式教学143
4.教师反思49 15.课堂教学126 16.目标模式67 17.校本课程78 18.学习风格185 19.学校教育3
20.学校教育学4 21.隐性课程74 22.整合课程73 23.学生伤害事故
班级授课制1403.合作性学习教学9410.教育案例53 教学评价202 11.教育法律救济306 教学设计131 12.教育叙事55
13.教育学3
14.课程设计65
8.教学相长33 9.教育2
简答题
1.班主任如何全面开展班级管理?277
2.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应遵循哪些基本要求?128 3.简述当代教学发展的新取向。125 4.低效能学校病态特征有哪些?225 5.简述多尔的后现代课程标准。65 6.简述教师为什么要成为研究者。225 7.简述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角色定位。35 8.简述教师职业的不可替代性。44 9.简述教师专业的成长阶段。44 10.简述教师专业的特征。43
11.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47 15.简述学校德育的基本原则。27
16.简述学校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305
17.简述哲学取向教学理论的基本特征有哪些。111 18.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挖掘课程内容?83 19.课堂教学的原则有哪些?127 20.如何挖掘课程内容?83
21.试述反思性教学的基本特征。120
22.试述你将如何在以后的从教生涯中充当一个合格的好教师。23.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是什么?87 24.校本教研的基本理念是什么?231 25.学习迁移发生的条件有哪些?181
26.一堂好课的标准有哪些?147
27.一位合格的教师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知识?39 论述题
1.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评价特点。91 2.结合班主任工作谈谈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277 3.结合当下实际情况谈一谈如何实施新课程。90
4.结合教学实践成为一名合格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养。37 5.结合实际谈一谈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51 6.试述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对教学改革的启示。117 7.试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当前中小学教学改革有什么启示。116 8.试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评价呈现出的特点。91 9.学校教育在促进个体发展方面有哪些功能?18
12.简述课程设计中泰勒原理的内容。67 13.简述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79 14.简述学生自我管理的价值。28
第四篇:《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读书笔记
它是一本必读的音乐教育专业,由曹子编辑。它基于教材的空白,并在国外类似课程的教材的基础上,完全结合了学校音乐教育改革在我们的国家。教育者和学生展示了音乐教育的新面貌。本书内容较为全面,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介绍。作者简要介绍了音乐教育的研究目的,研究任务,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并提供了音乐教育研究的基础研究。
在第一章中,作者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了音乐教育,分析了音乐教育的哲学基础,包括音乐教育哲学的基本概念,音乐教育的本质,价值和目标。第二章,作者阐述了音乐教育的历史,包括国内音乐教育的简史和外国音乐教育的简史。第三章,作者比较了音乐教育,包括国外的主要音乐教学方法,外国音乐教育教学模式,以及外国音乐教育制度和课程的简单评价。第四章是作者的童年音乐教育心x基于分析,包括音乐教育和心x,音乐可以,童年x和音乐人才和音乐学习的发展x。第五章作者详细阐述了音乐教育课程,阐述了音乐教学的基本原理,界定了音乐教育的内容,阐述了音乐教学大纲和音乐教材,并对音乐教室进行了研究教学,音乐活动。第六章是作者对许多音乐教学方法的研究,包括歌唱教学,器乐教学,节奏教学,欣赏教学,创意教学以及音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在第七章中,作者从社会和家庭角度分析了音乐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分别阐述了社会音乐教育和家庭音乐教育。在第八章中,作者讨论了儿童音乐教育,包括儿童音乐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儿童音乐教育的特殊性和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等。在第九章中,作者讨论了特殊的儿童音乐教育。包括特殊儿童教育,特殊儿童和音乐教育,弱智儿童音乐教育和盲人聋儿童音乐教育。第十章,笔者讨论了音乐教育x的管理和评价,包括音乐教育管x,音乐教师,音乐教学 和音乐教育评估。音乐教育作为教育学的一个分支,x框架的工作和普通教育之间的关系密切。教学的一般理论,教学理论,x理论等,以及原来的x,方式等,充分体现了教学法和普遍法原来x的指导意义音乐教育。同时,本书的框架也充分展示了音乐教育和建筑的特点。例如,比较音乐教育,儿童音乐教育x,儿童音乐教育。本书具有鲜明的特点和清晰的框架,体现了音乐教育宏观意识和音乐教育的微观把握,并在两者之间找到了平衡。本书与普通教育的x和普通法紧密结合,避免普通书籍易于使用普通教育x应用于音乐教育的讨论方式,形成了反映一般教育普通法,丰富的音乐教育特色,反映了与许多学科的密切联系和教育制度的独特优势。这项工作不仅是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也是教育学科的延伸和补充。
工作内容的范围,问题的深度和信件包含 兴趣是类似的书不能匹配。作为音乐教师的专业教材,作者从教材材料的角度对精致的安排。本书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而且具有较高的教育实用性,避免了普通的x对学习的抽象,模糊论证,而且也避免了对实用教材的普遍强调和忽视x理论研究的弱点在研究和实践方面是协调和平衡的。
第五篇:《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读书笔记
《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读书笔记
《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读书笔记由曹x主编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是音乐教育专业的必读之作.从内容涉及教材编辑的空白,在借鉴国外同类课程教材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情况,向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们展示了音乐教育的全新面貌。该著作内容涉及较为全面,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是绪论。作者就音乐教育学旳研究目的、研究任务、研究范围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了大致旳阐述与概括,给音乐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基础的研究x论。在第一章,作者站在哲学的角度对音乐教育进行探析,分析音乐教育的哲学基础,包括音乐教育哲学的基本概念、音乐教育的本质、价值以及目标等。在第二章,作者对音乐教育简史进行了阐述,其中包括国内音乐教育简史以及国外音乐教育简史。在第三章,作者对音乐教育进行对比,包括国外主要音乐教学法、国外音乐教育教学模式,并且就国外音乐教育体系与课程进行了简单的评价。第四章是作者对儿童时期音乐教育心x基础进行的探析,包括音乐教育与心x、音乐能、儿童时期心x与音乐才能的发展以及音乐学习心x。第五章是作者对音乐教育课程进行的详细阐述,明确了音乐教学的基本原则,界定了音乐教育的内容,阐述了音乐教学大纲与音乐教材,并对音乐课堂教学进行了研究,最后对课外音乐活动进行了阐述。第六章是作者对众多音乐教学方法分别进行的研究,包括歌唱教学、器乐教学、律动教学、欣赏教学、创造教学以及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等。在第七章,作者站在社会与家庭的角度对音乐教育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阐述社会音乐教育与家庭音乐教育。在第八章,作者针对幼儿音乐教育开展论述,其中包括幼儿音乐教育的目标与任务,幼儿音乐教育的特殊性以及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等等。在第九章,作者针对特殊儿童音乐教育进行论述。包括特殊儿童教育、特殊儿童与音乐教育、弱智儿童音乐教育以及盲聋哑儿童音乐教育。在第十章,作者对音乐教育管x与评价进行论述,包括音乐教育管x、音乐教师、音乐教学设计与音乐教育评估。将音乐教育学作为教育学分支来看,该著作的x论框架与普通教育学之间的关系+分紧密。著作中的总论、教学论、管x论等部分以及其中论述的原x、方式等,都充分体现了教育学的原x与普遍规律在音乐教育中的指导意义。同时,该著作旳框架还充分展现了音乐教育学旳特点与架构。例如,对比音乐教育、儿童期音乐教育心x基础、幼儿音乐教育等。该著作拥有鲜明的特色与清晰旳框架,体现了作者对音乐教育旳宏观认识以及对音乐教育的微观把握,并且在两者之间寻找到了平衡点。该著作紧密结合一般教育学的原x与普遍规律,规避了一般书籍将简单易用的普通教育学原x运用到音乐教育中的论述方式,形成了既体现普通教育普遍规律,又富有音乐教育特点,并且反映了与众多学科存在紧密联系以及独特优势的教育体系。该著作所展现的不仅仅是教育科学的分支x论,而且还是教育学科的延伸与补充。该著作内容所涉及的范围、论述问题的深度以及所包含的信息量都是同类书籍无法媲美的。作为师范音乐专业的教材,作者从“教材性”角度进行了细腻的安排。该著作不单单拥有较高的学术水准,同时还拥有高水平的教育实用性,规避了普通x论研究著作中抽象、晦涩的论证,同也规避了普通教材过分注重实用性而忽略x论性研究的弱点,在研究性与实用性两方面做到了协调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