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重视深化改革思想汇报

时间:2019-05-13 05:08: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央重视深化改革思想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央重视深化改革思想汇报》。

第一篇:中央重视深化改革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支部:

“摸着石头过河”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的探索中提出的改革名言。改革开放30余年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领导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摸着石头过河,成功地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特别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精神,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为深化改革铺路架桥,打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战。

30余年来,我们始终没有忘记这个谆谆教导,始终没有放弃对深化改革的不懈追求。走到今天,蓦然回首,改革已经走过了35年的辉煌历程。渐行渐远中我们发现,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一些不适应市场规律的体制机制已经成为阻碍改革的巨大障碍,一些在改革进程中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而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关键在于改革攻坚。

改革的最大特征就是它的试验性。在浅水区的时候,我们按照“摸着石头过河”的方针在摸索中前进,实践也证明这个方针是正确的。但当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我们就要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顶层设计”本来是一个工程学术语,它的本义是统筹考虑,统揽全局,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改革上的“顶层设计”实质上就是要在“深水区”上为改革“铺路架桥”。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之后,必须有系统的、全面的、科学的顶层设计,改革才会一往无前,否则就会功亏一篑。今天我们再单纯地靠“摸着石头过河”已经不能解决改革进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复杂问题和各种深层次矛盾。要想渡过急流险滩,打赢改革的攻坚战,除了继续坚持“摸着石头过河”之外,离开“铺路架桥”是不行的。“铺路架桥”并不是要放弃“摸着石头过河”。水深到一定程度要架桥,桥架好了,在具体的实践当中依然要“摸着石头过河”。

改革不怕走弯路,但要尽量少走弯路和不走弯路。这就像一个人,在一无所有的时候不怕犯错误,但当他有了一定的成就和地位之后,就尽量不要犯错误,因为这时犯错误的成本和代价都将是高昂的。今天,我们的改革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这就要求新一轮的改革要更加系统、整体、协同,更加综合、全面、深化,这些都必须由顶层设计来完成。因此新一轮改革不是零打碎敲,不是修修补补,而是有全面、科学的制度安排。正在举行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指导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新一轮改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层次之深,前所未有。我们深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架起了一道瑰丽的“虹桥”,有了这道“虹桥”,我们就可以在新的改革结点和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挺进,破冰前行,打赢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汇报人:xiexiebang

2014年7月5日

第二篇:2014年中央深化改革

“2014年中央深化改革”回顾

今年改革任务:2014年,中央深改组一年召开了8次会议。2014年,领导小组确定的80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中央有关部门完成108个改革任务,出台370条改革成果。

今年改革成效: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改革形成了上下联动、主动作为、蹄疾步稳、狠抓落实的好局面,呈现出全面播种、次第开花的生动景象,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进展。

经济体制改革:领先推进;民主法制改革:协调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创新;社会事业改革:统筹推进;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标本兼治;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稳慎探路;党的纪检体制改革:立行立改;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力度加大;今年改革举措(部分)

--2014年5月 中央再发文整治会所歪风。

--2014年6月 政治局通过《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2014年7月 国务院发布户籍制度改革意见。中办、国办发布公车改革方案,副部以下取消一般公务用车。

--2014年8月 政治局会议通过《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修改预算法的决定。--2014年9月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公布高考改革方案。

--2014年10月 中央审议通过《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

--2014年11月 《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条例》向社会征求意见。

--2014年12月 养老金双轨制改革方案审议通过。中纪委将首次向中办、国办等派纪检组。《居住证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中央深改小组审议《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发布,明年3月施行。

明年改革部署

会议通过《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5年工作要点》、《贯彻实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重要举措2015年工作要点》。

1.明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气可鼓而不可泄。2.要重点提出一些起标志性、关联性作用的改革举措。3.把需要攻坚克难的硬骨头找出来,把需要闯的难关、需要蹚的险滩标出来.4.加强对跨区域跨部门重大改革事项协调,一鼓作气攻克难点。

5.要把提高改革质量放到重要位置,坚持速度服从质量。6.对已出台的改革,要抓紧出台细化实施方案,坚决消除“中梗阻”、“肠梗阻”。

第三篇: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

1小组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改革,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统筹性、整体性和协调性。第一,加强改革的统筹协调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

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的全面的改革,每一次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要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因此,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提出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和时间表。

第二,建立高层次、有权威的改革协调机制和工作机构。从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性、统筹性、复杂性和深刻性来看,需要尽快设立由中共中央或国务院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和督查评估。

这是在改革的关键时期攻坚克难的重要举措。考虑到新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刚刚成立,为了不增加新机构,可采取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充实人员的办法,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名称不能没有,因为财经领导小组的名称难以包含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统筹推进的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改革。

2小组职能编辑

职 责

各级党委要履行对改革领导责任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级别应该高于原国家体改委,“体改委是设在政府的,而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是党中央设立的,层级最高”。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四项,“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对于“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两项职责,公报中特意强调,“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这表明,与其他中央领导小组相比,“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更加强调组织性。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副主任谢春涛: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成立更具权威性,能够保证改革的设计、协调、推进和监督每一个环节的落实,有助于确保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展 望

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结合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科研部主任许耀桐: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表明中国改革更加注重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领导小组成立后,可以改变原来经济体制改革“单兵突进”的局面,政治改革、社会改革、文化改革等各方面改革将统筹考虑,全面推进。

国家发改委是经济体制改革很重要的部门,人民银行和银监会承担金融改革任务,财政部承担财政改革任务,“怎样统一协调,分工明确,这就是顶层设计机构要解决的问题”。许耀桐说。

专家学者们同时提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也面临压力和挑战。历经30余年改革,剩下的路上都是“硬骨头”。而且,领导小组面临的关键问题是超越利益格局,“怎样冲破既得利益阶层的阻力,这是关键”,许耀桐说。

3解读编辑

亮点

专设机构统筹改革 首提国家治理现代化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张希贤指出,这是中共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新提法应是此次全会公报最为突出的亮点。他说,这涉及到制度体系现代化和治国能力现代化两个方面。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耀桐也表示,一方面,治理强调的是多主体,国家管理者是主体,人民也是。另一方面,治理还关涉渠道,过去多是单向的,从上到下,而治理既有从上到下,也有从下到上,甚至可以从中间向上、向下延伸铺展。[3] 定位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牵头人’

“可以说,这是新时期中国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牵头人‟。”对于各界抱以期待的这一新设机构,有专家如是解读。

“这轮改革范围之广、力度之大是空前的。以前统筹各方面的改革主要由国家发改委承担,作为国务院一个职能机构,它在制定发展战略、进行宏观管理上发挥了重大作用。”谢春涛说,但由于改革复杂性和紧迫性,以及加强各项改革统筹协调的必要性,国家发改委在一些方面受到局限。[3]

目标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公报一方面表现了整体全面推进的特点,注意各项改革之间的相互呼应,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之间的相互呼应、包括市场体系的完善和政府职能转变之间的呼应,也包括了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收入分配等等。另外,各方面改革的重点是比较明确。既注重整体性、系统性,同时也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张立群认为,公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改革的总目标表述非常清晰,而且呈体系。通过这样制度上的完善,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而且要使这样一些创造的成果更加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3]

重点

经济体制改革 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

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副主任孙晓莉表示,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让政府做政府该做的事,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优势。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良性运行,离不开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共同发挥作用。在全会公报当中,专门有一段篇幅来谈这个问题,其实是从几个角度怎么能够实现有效的政府治理,公报提出了三个方面,一是政府的组织结构,二是政府的职能,三是政府的管理方式,其实这三个维度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构成政府治理的有机整体。[3]

关键 是否能超越现有利益格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常修泽认为,如果下一步改革按照现有的决定推进,必须要有一个畅通的管道,必须有权威性,因为下一步遇到的困难会比较厉害,有关的障碍力量还是存在的,而且在有些改革领域,障碍力量的影响还不能低估。

因此,作为高层改革领导机构,怎样超越现有的利益格局,怎样驾驭现在大的格局,是下一步改革的关键所在。为什么一些改革措施推出之后受到阻碍,就是因为不得不顾及现有利益格局,特别是垄断性行业,未来仍是任重而道远。

成果

到2020年我国各方面制度更成熟定型

为期4天的会议在中国关键十字路口树立了里程碑,并揳下路标指引“向何处去”的新方向、新路径。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还有国防和军队的深化改革,均系统部署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纲领性文件。

全会提出了时间表: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3]

意义

成立领导小组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保证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面深化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改革的顶层设计与顶层推动至关重要,公报中提到成立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统筹改革,这是保证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大措施,这样一个措施使我们对改革更有信心。他认为,公报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取得决定性成果,这同整个社会的期盼是一致的,也与此前分三步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

4历次会议编辑

第一次会议 图解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4]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2014年1月22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我们具备有利条件,具备实践基础,具备理论准备,也具备良好氛围,要把握大局、审时度势、统筹兼顾、科学实施,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坚定不移朝着全面深化改革目标前进。

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工作规则》、《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专项小组工作规则》、《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细则》;审议通过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下设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民主法制领域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律检查体制改革6个专项小组名单;审议通过了《中央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重要举措分工方案》;听取了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展情况,研究了领导小组近期工作。[5]

第二次会议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2014年2月28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全面完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任务还有7年时间。起跑决定后程。2014年工作抓得怎么样,对起好步、开好局意义重大。要把抓落实作为推进改革工作的重点,真抓实干,蹄疾步稳,务求实效。

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4年工作要点》,审议通过了《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立法工作方面要求和任务的研究意见》、《关于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重大改革的汇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意见及贯彻实施分工方案》,听取了关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改革工作进展情况汇报,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6] 第三次会议

2014年6月6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会议审议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上海市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和《关于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的方案》。

习近平强调,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完善司法责任制、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设立知识产权法院,都是司法体制改革的基础性、制度性措施。[7]

第四次会议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2014年8月18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狠抓工作落实,实施方案要抓到位,实施行动要抓到位,督促检查要抓到位,改革成果要抓到位,宣传引导要抓到位,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共同为改革想招、一起为改革发力。

会议审议了《中央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关于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意见》、《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建议根据会议讨论情况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按程序报批实施。

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2014-2020年)》、《关于上半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

会议还总结了改革工作,分析了改革形势,部署了下一阶段工作。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管理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主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据支配地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我们党执政和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中也是起支柱作用的,必须搞好。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对促进企业改革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存在薪酬结构不尽合理、薪酬监管体制不够健全等问题。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适应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进程,逐步规范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秩序,实现薪酬水平适当、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监督有效,对不合理的偏高、过高收入进行调整。中央企业负责同志肩负着搞好国有企业、壮大国有经济的使命,要强化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正确对待、积极支持这项改革。[8]

第五次会议 原标题: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强调 严把改革方案质量关督察关 确保改革改有所进改有所成 李克强张高丽出席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9月29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高度重视改革方案的制定和落实工作,做实做细调查研究、征求意见、评估把关等关键环节,严把改革方案质量关,严把改革督察关,确保改革改有所进、改有所成。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李克强、张高丽出席会议。会议审议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方案》、《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建议根据会议讨论情况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按程序报批实施。[9]

第六次会议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10月27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形成了姊妹篇。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需要深化改革。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重大政治任务,各地区各部门务必抓紧抓好,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的能力和水平。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李克强、刘云山出席会议。会议审议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关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进展和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的推广意见》、《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审议通过了《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建议根据会议讨论情况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按程序报批实施。[10]

第七次会议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12月2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无不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要鼓励地方、基层、群众解放思想、积极探索,鼓励不同区域进行差别化试点,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会议。会议审议了《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关于加强中央纪委派驻机构建设的意见》,审议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试点方案》和《设立跨行政区划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试点方案》,建议根据会议讨论情况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按程序报批实施。[11]

[11]

第八次会议[12]

新华网北京12月30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12月30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改革形成了上下联动、主动作为、蹄疾步稳、狠抓落实的好局面,呈现出全面播种、次第开花的生动景象,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有力促进了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方面的工作。明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气可鼓而不可泄,要巩固改革良好势头,再接再厉、趁热打铁、乘势而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会议。

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总结报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5年工作要点》、《贯彻实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重要举措2015年工作要点》。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工作的意见》。

第九次会议[13]

201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落实今年改革任务的责任重、要求高,各地区各部门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及早部署,精心组织,提高改革方案质量,加大改革落实力度,深入开展改革督察,努力使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确保各项改革取得预期成效、真正解决问题。

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省(自治区、直辖市)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考察办法(试行)》、《中央纪委派驻纪检组组长、副组长提名考察办法(试行)》、《中管企业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考察办法(试行)》。

5小组成员编辑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2014年1月22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据央视现场画面显示,参加会议的除了副组长李克强、刘云山和张高丽之外,在圆桌上就坐的还有:

马凯(政治局委员、副总理)

王沪宁(政治局委员、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刘延东(政治局委员、副总理)刘奇葆(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许其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

李建国(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排名第一的副委员长)汪洋(政治局委员、副总理)

孟建柱(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赵乐际(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栗战书(政治局委员、中央办公厅主任);

杜青林(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排名第一的副主席)赵洪祝(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纪委排名第一的副书记)王晨(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兼秘书长)郭声琨(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周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曹建明(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庆黎(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正伟(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民委主任)周小川(全国政协副主席、人民银行行长)。与会人员还有: 徐绍史(发改委主任)袁贵仁(教育部部长)王志刚(科技部党组书记)苗圩(工信部部长)楼继伟(财政部部长)尹蔚民(人社部部长)韩长赋(农业部部长)周生贤(环保部部长)高虎城(商务部部长)李斌(卫计委主任)

黄树贤(中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李玉赋(中纪委副书记)张军(中纪委副书记)陈文清(中纪委副书记)雒树刚(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刘鹤(中央财办主任、发改委副主任)陈锡文(中央财办副主任、中央农村办主任)张毅(国资委主任)穆虹(发改委副主任)

潘盛洲(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等

6工作规则编辑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工作规则》、《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专项小组工作规则》、《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细则》

专项小组

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 民主法制领域改革专项小组 文化体制改革专项小组 社会体制改革专项小组 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专项小组 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专项小组

第四篇:公务员申论-中央深化改革

敢于担当,拿得出魄力 ——一论全面深化改革如何着力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改革要坚持从具体问题抓起,要求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实,做到紧之又紧、细之又细、实之又实。这是对改革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又一次丰富发展,进一步明确了当前改革的方向次序,也再次指出了推进改革所应有的精神状态。

营改增改革又有新动作、养老保险制度加速统合、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召开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部署,推进各项改革任务,工作抓得比较紧,改革势头比较好。良好发展态势的保持,体现了“向全面深化改革要动力”的智慧和决心;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存在,考验着不失时机推进改革的责任和担当。

“各地区各部门要敢于担当,积极有为推进改革攻坚。”总书记的要求,指出了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有多大的担当才能干多大的事业,尽多大的责任才会有多大的成就。“世上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改革不是锦上绣花,而是要打破常规、动真碰硬;改革也不是请客吃饭,而是要敢动奶酪、敢碰问题。如果少了那么一股子气呀劲儿呀,畏首畏尾、无所作为,发展如何推进、改革怎能深化?

敢于担当,是一种政治信念。目标是否坚定,决定改革的成败。全面深化改革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必须肩负的神圣使命和重大职责。千担当、万担当,不推进改革就是没有担当。是观望彷徨,还是时不我待;是大而化之,还是精确制导;是一动不如一静,还是敢于向自己开刀,不仅是衡量好干部的重要标准,也是评判领导干部是否讲政治的重要标尺。

敢于担当,是一种发展能力。落实能否到位,决定蓝图的实现。我们强调担当,不是提倡有勇无谋,更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换言之,既要敢于改革,也要善于改革。在推进改革中,既要管宏观,也要统筹好中观、微观。要突出具有结构支撑作用的重大改革,把握好重大改革的次序,优先推进基础性改革。要着力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眼于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把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的改革举措往前排。敢于担当,也是一种领导责任。责任是否明确,决定改革的落实。强化担当意识,需要建立“改革责任机制”,只有真正做到明晰责任、明确分工,奖励尽责者,问责失职者,才能确保政令畅通、激励改革创新,防止消极懈怠贻误改革时机。对于确定的改革目标任务,各牵头单位要加大工作要点的推进落实力度,凡事都要有人去管、去盯、去促、去干。要抓紧对领导小组工作要点落实情况督促检查和对账盘点,成熟一个,审议一个,出台一个。新一轮改革大潮已经起势。回首30多年改革开放历程,正是凭着时不我待的责任意识、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中国的现代化航船才得以劈波斩浪、一路向前。今天,面对深水区和攻坚期,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以“万折必东不回头”的决心,以“赴百仞之谷而不惧”的勇气,我们就能大步涉险滩、啃下硬骨头,不断为中国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十六字方针”全面深化改革要把握大局、审时度势、统筹兼顾、科学实施。这十六字方针,是从基本国情出发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对于坚定务实推进改革意义重大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首次会议,不仅形成了领导和统筹改革的工作体制,并且对下一步如何落实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部署。总书记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要把握大局、审时度势、统筹兼顾、科学实施。这十六字方针,是从基本国情出发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对于坚定务实推进改革意义重大。

领导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把握大局的能力不可或缺。今天,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改革正处于深水区和攻坚阶段。与以往相比,改革的深刻性、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转型不仅与改革交织融合,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治理转型都直接依赖于改革突破;利益结构失衡的矛盾日益突出,需要通过改革对利益关系进行合理调整。在时间和空间约束全面增强的背景下,推进改革必须把握大局,自觉、主动地践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一项改革举措都落到实处。

改革进程中需要看得清、算得准。改革攻坚期和转型关键期各种问题相互交织,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风险,面对比较突出的腐败现象,面对一些领域权力运行缺乏严格有效约束的现实,改革能否啃下硬骨头、涉过险滩,取决于能否使治理更加民主化、法治化、规范化,能否给市场和社会更大的发展空间,能否下定决心根治腐败。而这一切,又取决于能否做到总书记所强调的审时度势、勇于担当。要看准改革的历史机遇,攻坚克难,大胆而务实地推进各项改革。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此次开坛点将,肩负起到2020年完成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这一使命,就是历史担当的重要体现,又是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的重大举措。

新一轮改革以“全面”和“深化”为关键特征,需要统筹兼顾,形成合力来推动。三中全会决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远远超出了35年前开启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广度和深度。从这些年的改革实践看,全面深化改革,要有好的总体方案,更要形成好的工作机制、推进方式、推进策略,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例如,要使经济增长潜力充分释放出来,就要尽

快释放市场机制的活力,让市场决定价格,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说了算;就要尽快释放社会资本的活力,以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重点,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企改革的重大突破;就要尽快释放创新创业的活力。竞争性的市场体系,有效的政府监管和法治基础,乃至行业规范和各类组织都应该放在一个盘子里统筹考虑,由此形成市场经济良序运行的合力。全面深化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但“看准了的事情,就要拿出政治勇气来,坚定不移干”,否则很可能因举棋不定而失去机遇。比如,三中全会提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等改革方向,这为亿万农民尽快富起来创造了根本性条件。虽然情况复杂,但不应以“复杂”为由,或以农民“短期行为”为忧,而犹豫不前。那些有条件的地区,应该按照改革部署先行先试,同时注意多听一线和基层声音,加强对改革问题的调研,做到科学实施。

蹄疾而步稳,在改革新时代,带缰人的决心和智慧最为重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首次会议传递出坚定而丰富的改革信息,将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的改革信心,进一步调动各方面参与改革的积极性,进一步强化各地区、各部门的改革责任担当,坚定不移地朝着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前进。

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一论承上启下做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

“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但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总书记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肯定了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的明显成效,系统总结了第一批活动的成功经验,深刻阐述了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紧迫性,明确提出了活动的方针原则和目标要求。承上启下做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就要认真学习贯彻讲话精神,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活动带来的作风新气象,不断夯实改革发展大业的群众根基。

在攻坚克难的中国道路上,改革仍是2014年最激荡人心的时代强音。已经拉开序幕的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是第一批的延伸和深化,也将进一步焕发党的旺盛活力和战斗力。“搞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直接关系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出了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也揭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改革越往纵深推进,发展任务越繁重艰巨,人民群众期待越高,党员、干部就越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一心为民的情怀、坚定不移的决心,解决好面临的各种挑战和问题,把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推进向前进。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攻坚战,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把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举措落到实处,攻克体制机制的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必须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自身没有过得硬的作风,如何带领广大群众涉险滩、闯难关?不

能取得人民群众信任,如何凝聚团结奋进、革故鼎新的力量?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加强作风建设,补精神之钙、去行为之垢、练健康之体,让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才能更好地提高我们党推动改革的能力、解决矛盾的魄力、领导发展的实力。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改革的根本力量在于群众,办法来自基层。坚持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和推进改革工作相结合,推动整治“四风”顽症和破解改革难题相结合,推动树立形象、提振精神和凝心聚力相结合。这“三个结合”,为我们提供了科学方法论。以教育实践活动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就要从以人为本的高度,去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就要从规范权力运行的角度,去破除四风之弊、行为之垢;就要以问计于民的真诚,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使广大党员、干部锤炼思想和作风,把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改革的旗帜下,带领人民群众共同把改革蓝图变成现实。

全面深化改革只有进行时,党的作风建设没有完成时。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年,也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关键年。乘势而上、乘胜前进,在即将到来的马年快马加鞭,我们就能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打赢改革攻坚战,跑好发展接力赛,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崭新境界。

深化改革要把握好五个认识

目标要明确、布局要科学,以制度建设促推发展理念转变和公平环境建设,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和开放的节奏,务求在重点领域改革实现突破

2014年是落实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的起步之年。形成科学的决策措施,对于把握好改革的机遇期至关重要。决定这一切的,是我们的认识和理念。

首先,坚持切合中国实际的理论是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前提。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导理论建立在改革开放实践基础上。中国和西方国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需要借鉴西方经济理论的有益成分,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形成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理论。

明确的发展目标、科学的规划布局,是我国抓住发展机遇期实现更有作为发展的战略基础。设定战略目标时,要将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底线,将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优势列为主要目标。制定政策时,要优先考虑政策的统一性和公平性,更加注重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所以,一方面政府要减少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同时必须加强对战略目标和规划布局的主导和影响;一方面要切实履行好自身的职能定位,同时要在具体的法律法规、标准制定方面体现对公众利益的保护和公平法治营商环境的维护。其次,体制机制和制度性建设是发展理念调整的保障。发展理念的转变与调整,将决定

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和质量。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着发展理念的一些错位,已经积累形成了新的增长矛盾。必须树立公平竞争决定发展环境、资源优化配置决定发展活力等基本理念,通过改变市场环境,形成内生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有必要先改革经济增长的考核体系,建立新的经济增长质量考核指标。更关键的是,要同完善干部考核标准、选拔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良性竞争局面。

第三,公平竞争环境决定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经济增长活力、结构调整动力、企业创新能力,应更多地通过市场竞争的环境来实现。市场的驱动力一旦显现,中国经济的内生增长动能将被激活。当前的重点是加快营造法治的营商环境和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一是通过制度和法律体系建设,形成国企、民营和外资企业之间公平的竞争环境,特别要解决好产业政策、投资政策、银行信贷和创新管理体制方面的公平政策问题;二是要推动管理方式创新,规范各种税费标准,清理不合理的企业税赋,为企业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三是要强化公正执法能力和诚信体系建设,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树立诚信经营的社会价值观。

第四,突破重点领域改革是关键所在。对中央财政影响小、成本较低的领域可以先启动,可能带来成本上升或增加中央财政负担的改革举措应有充分论证,而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投融资市场审批则应往前排。目前实体经济发展的困难,一方面是成本上升的压力,同时发展环境的约束也成为重要因素。因此,要以投融资体制改革作为重点突破领域。

第五,扩大开放的顺序选择是倒逼改革的基础。在对外开放方面,应选择有利于增添增长活力的领域率先实行开放,开放力度应同事中、事后监管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统筹考虑;加快制造业的开放是当务之急,要相信中国制造业仍具有潜在竞争优势。

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实质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成功的改革、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的形成,有利于我国加快同全球经济的融合。而加快推进对外开放,有利于促进国内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其结果都是为了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处理改革开放的关系时,应特别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和开放的节奏。

在融合发展中担当使命与责任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党中央着眼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

当前,网络和数字技术裂变式发展,带来媒体格局的深刻调整和舆论生态的重大变化。互联网生成舆论、影响舆论的能力日渐增强,成为人们特别是青少年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通过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努力跟上时代步伐,积极开拓新兴媒体领域,把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向网络空间延伸,不仅是传统媒体生存发展、谋求未来的必由之路,更是巩固壮大宣传思想

阵地的必要选择。

融合发展是传媒领域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目前,很多媒体都开始了融合发展的探索,也有不少亮点。同时也要看到,融合发展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我们在许多方面还存在跟不上、不适应、不到位的问题,必须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统筹规划,制定总体思路,明确工作目标,在融合发展之路上走稳走快走好。要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坚持发展与管理并重,全面落实党管媒体原则,始终做到效果好、管得住,使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通过科学的融合,成为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强大传播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观念引领行动,认识推动实践。推动媒体融合发展,首先要解放思想,破除陈旧观念的束缚,形成适应融合发展的新观念新认识。要树立一体化发展观念,强化互联网思维,增强借力发展意识,发扬攻坚克难精神,以浴火重生的胆识、你行我更行的气度,勇于挑起担子、把责任扛在肩上,解难题、啃骨头、往前走。要站在媒体发展前沿,大胆探索、锐意创新,加快融合发展步伐,实现赶超、争创一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科技的加速发展,推动新闻传播从“铅与火”、“光与电”走到了“数与网”。新兴媒体诞生和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网络技术和信息内容相互结合与发展的过程。技术与内容互为支撑、相互融合,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共同构成核心竞争力。要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的趋势,把当今可用的技术都囊括到视野中来,进行项目设计,不断以新技术新应用引领和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内容永远是根本,是决定媒体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内容为王”,把内容建设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在品质上追求专业,最大限度地发挥传统媒体在信息采集核实、分析解读等方面的优势;在传播上注重快捷简洁,多在“微”字上做文章,在传播中抢得先机;在服务上注重分众化互动化,加强个性化新闻生产,将互动思维渗透到各个环节;在展示上实现多媒体化,以多样化的展示、多介质的推送,使新闻报道动起来、活起来。

推动融合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进行技术升级、平台拓展、内容创新,也需要对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体制作出深刻的调整和完善。要重组媒体内部组织结构,构建现代化的立体传播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媒体管理体制,加快改革步伐,积极探索创新,推动形成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为融合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和有力支撑。

大幕已经拉开,目标已经明确。要切实加强对媒体融合的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努力开创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局面,开辟党的新闻事业新天地。

第五篇:思想汇报 深化改革

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

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心得体会

敬爱的党组织:

近期我认真学习了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意义,仔细阅读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将自己关于此议程的学习心得汇报如下。

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这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李长春同志所作的说明,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深刻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深入总结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实践和经验,鲜明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任务,全面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各项工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肩负历史使命的深刻把握、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对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充分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全会精神实质。

一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全会指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显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显著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二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在当前这一新的社会发展时期文化改革发展的作用。

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我们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三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文化改革发展目标任务。

全会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四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深化文化改革发展重大部署。

全会强调,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汇报日期:

汇报人:

下载中央重视深化改革思想汇报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央重视深化改革思想汇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公报摘录】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

    如何全面深化改革思想汇报5篇

    敬爱的党组织:我们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愿景已经绘就、大政方针已经明确,现在最重要的是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全会精神。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迅速兴起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历次会议精神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历次会议精神(1) 新华网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强调 把握大局审时度势统筹兼顾科学实施 坚定不移朝着全面深化改革目标前......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八问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八问 2013年11月14日02:39新京报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公报提出,“中央将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

    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学院:法学院 班级:社会工作2班 姓名:方孟元 学号:201210242403 摘要:养老保险制度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中最为......

    晒一晒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成绩单”

    晒一晒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成绩单” 【导读】日前,国企改革推出重大举措,落实董事会职权等“十项试点”计划公布,标志着国企改革又一次向深水区重点突破。 两年多来,中央全面深化......

    深化改革的制度红利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支部:全会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结合改革方案的精神,三中全会出台的改革措施将有利于降低结构失衡。以简政放权为核心的政府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