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调查与思考2009年11月17日
去年以来,奎文区委、区政府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全省经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按照“先行试点、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的原则,在全市率先开展了农村社区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成果。在此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在全区6个街道、13个村铺开了实施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我区周密组织,扎实工作,初步探索出了一套符合中心城区实际的经验做法和运行模式,得到省、市相关领导的认可和好评。为总结经验、推广做法,近日,区委研究室组织专门力量,先后到有关街道和部门,就今年以来的全区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推进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我区在去年农村社区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在全区6个街道、13个村进行全面推进改制工作。截止目前,大虞街道孙家村已基本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改制工作,正在进行资产过户等后续完善工作;陈家村已基本完成清产核资、人口清查等基础性工作,11月底进入改制程序,预计年底完成改制任务。潍州路街道杨家村已基本完成清产核资、人口清查等工作,预计12月底完成改制任务;丁家道口村正在进行股东资格认定、房产评估工作,预计12月底完成改制任务。梨园街道前栾村已
完成改制工作,11月19日挂牌;樱南村正在进行清产核资,年终计划完成资产改制;张家庄村11月18日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讨论资产改制事宜,年终基本完成资产改制。北苑街道则儿庄村正进行账目清查等准备工作,争取年底完成改制工作。广文街道李家村资产评估已结束,正进行股东资格认定,预计年底可完成改制任务;东上虞村资产评估工作已基本结束,预计年底可基本完成改制任务;中上虞村因港峰纺织有限公司改制,导致清产核资无法顺利推进,改制进展程度不大,预计明年上半年完成改制。廿里堡街道南屯村正在进行城中村改造,集体资产不能准确界定,清产核资工作无法顺利推进;廿里堡村已划入奎文区城郊村改造范围,目前改制推进程度不理想。
从调研收到的反馈情况看,除廿里堡街道的南屯村、廿里堡村和广文街道的中上虞村,因城中村改造、村重点企业改制等原因导致改制工作无法顺利推进外,其余10个村预计年底可完成改制任务。另外,除列入今年改制范围的13个村外,大虞街道的东庄村已完成改制任务;刘家村已基本完成清产核资等基础性工作,预计年底完成改制任务;大虞村、北虞村、田家村正积极加快工程决算、财务帐目清理等前期准备工作,争取明年上半年完成改制任务。
第二篇: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情况调查与思考
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情况调查与思考农村集体资产是农民多年辛勤劳动、积累的成果,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实现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管好用好集体资产意义重大。特别是在当前城乡统筹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很有必要对全区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情况作一次全面了解,摸清集体资产的存量、结构、分布和运行效益,提出资产管理和增值更好的建议。近期,我们在全区随机选取了140个村(社区),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专访等形式进行调查,收回调查问卷140份,到双福怡云村和双溪社区、德感杨林社区进行了重点走访。
一、我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基本情况
止2009年末,全区共有185个村、80个社区,村级资产总额1225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9064万元,林木资产682万元,资金2510万元(其中货币资金2330万元,短期投资180万元)。全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主要有两大特点。
(一)管理制度比较完善。从全区140个抽样调查村(社区)的结果看,有96个村(社区)设立了专门的组织或机构对集体资产加以管理,并明确了规定,占
69%;有99个村(社区)集体资产的出租、发包等通过了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占71%。普遍推行了“村财镇管”制度以及集体资产使用审批制度,并定期公示,设立民主理财小组和两委会同时监督管理;“一事一议”工作也开展较好。
(二)群众受益效果明显。从调查的结果看,群众从村集体资产中得到的了实惠。抽样调查中有85个村(社区)的集体资产资金投向了道路、水利、饮用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占61%;有37个村(社区)的集体资产资金主要用于帮扶困难群众和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和科技培训等方面,占26%。此外,征地补偿资金分摊到户、村级社保深入民心、卫生教育设施完善、公共设施得到维护等,集体资产为民服务效果越来越明显,群众受益落到了实处。
二、我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经过多年的经营和积累,我区的农村集体经济资产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在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壮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在我区管理制度日趋完善的大环境下,仍有部分村(社区)存在集体资产管理
工作中制度不明确、管理不规范、群众难信任的情况。在调查中发现,有13%的村(社区)没有任何规章制度对集体资产加以管理;31%的村(社区)没有专设管理机构;19%的村(社区)管理决策由村委会或村社干部决定;有21%的村社存在不良债务,其中的90%都表示无法解决;甚至有个别村(社区)还存在产权不明、家底不清、资产流失的情况。
(二)集体经济增收困难。抽查的140个村(社区)中,从收入渠道看,有54个村(社区)集体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转移支付,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占39%;有52个村(社区)集体资金主要来源于出租、发包等收入,可持续利用效力差,占37%。从效益的发挥上看,有54%的村(社区)近三年集体资产收入与往年相比持平,16%的村(社区)甚至出现下滑的现象。79%的村(社区)选择把现有集体资金存入银行,只有5%的村(社区)考虑用于投资发展,虽各村对资产壮大均有一定的构想,但迄今为止,资产盘活成功案例太少。
(三)发展受到多重制约。从村(社区)组织内部来看,受村社干部任期和发展意识不够新的影响,村社干部普遍展思想不解放、思路难打开,倾向于短期规
划、短期投资,在资产盘活的过程中被动运转,追求短期效益,持续发展动力不足。从外部发展环境来看,缺少上级政府的有效引导和政策扶持,集体资产管理缺乏现行区域发展的适宜规划,在所调查的140个村(社区)中,全部都表达了加大扶持力度的要求。
三、对管理和壮大我区农村集体资产的几点建议 问题找出来了,就要想办法解决好,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一)加强制度管理。一是建立集体资产产权界定和登记制度。要明确界定集体资产所有权,划清集体资产、国有资产和其它资产和界限,认真解决各种产权纠纷,对已经明确的集体资产,进行全面登记,并发放产权证书。二是建立集体资产流转和评估管理制度。凡是涉及到集体资产所有权或使用权转移的事项,均要履行民主讨论,开展评估和向上级集体资产管理机构报告。三是建立集体资产年检和报告制度。做到掌握资产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了解集体资产增减变化和保值状况。四是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所有村都要成立民主理财小组,定期召开民主理财会议,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区、镇、村各级农
村集体资产管理机构,对集体资产进行强有力的监管。
(二)加大扶持力度。要因地制宜、分类进行支持和引导。在现代农业园区内的村(社区),政府可引导其大力发展村级企业,在启动之初适当无息投入资金给予帮扶,使其成立村企一体化的公司,实行公司化动作,壮大集体经济,比如,慈云镇凉河村成立的原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已在运行。在德感、双福和珞璜三大工业园区所在的村(社区),可充分利用地理优势,政府出台统一政策,无偿划拨一定面积(5-10亩)的土地,由村(社区)集体规划建设标准厂房或商业用房,可出租或自办企业,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持续后劲,避免征地完结后出现空壳村。在东西部和南部山区经济薄弱、条件落后的村集体,可在基地设施建设、扶贫开发、产业发展上给予扶持,通过农业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三)探索发展新路。可借鉴苏州的经验,在农村经济存量相对较大的村,大胆探索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股权化改造试点。结合当前的户籍制度改革,尝试发展村社股份合作组织来盘活集体资产,将农民的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股权置换成股份合作社的股权,让农民成为股东,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自由流动,最终实
现农民“持股进城”,农村集体资产总量增加。
第三篇:温岭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温岭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公共财政的延伸和补充,是保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和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市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成了历年市党代会、“两会”代表涉农提案的—个热门议题。
一、当前温岭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我市村级集体经济总量较快增长。2007年全市785个农业村(统计上报)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47654.31万元(不包括81个渔村,以下同),比2006年的40675.97万元增加了6978.34万元,增长17%,平均每村收入60.7万元。集体经济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12个,占14%,其中收入在500万至1000万元之间的有8个,太平街道的北山、西郊和东门村首次实现了集体经济收入超1000万元。当前,我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增多。全市农村村级集体可支配资金主要由经营收入、承包收入、投资收益、补助收入和其他收入等组成。2007年上述5项收入分别占村级经济收入的34%、16%、6%、28%、16%。其中,经营收入、承包收入、投资收益已经占到总收入的56%,主要包括:空闲房屋、标准厂房出租收益;农(林)用地承包租赁、工业用地出租、土地征用收益;投资二、三产业,组建中介服务组织、专业合作社,发展各类市场收益等。另外,上级补助收入也比2006年增加33%,总额达13577.6万元,涉及新农村建设“以奖代补”、各类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宅基地复垦补助等项目。其他收入则增加了454.4万元,达到7757.12万元,主要有级差排基、社会力量支持、用电管理费收入等,与往年相比,收入来源明显增多。
(二)村级集体经济管理步入正轨。近年来全市村级集体经济管理逐步步入正轨。在支出程序上,实行村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联签;在制度上,规定三年一次财务审计;村出纳员只能保持2000元以内的日常零星支付,大额现金支出必须通过村财务监督小组审核;财务帐目通过公告张贴或农民信箱等形式及时公开公布收支情况,村民对村集体的收支情况都能基本了解。随着村务全面公开、监督管理等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市村级财务管理也越来越规范。
(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均衡。主要体现在:一是地区之间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高于不发达地区,城镇、城郊村收入高于其他村。年收入100万以上的村大部分分布在城镇、城郊和经济发达地区。全市五个街道明显高于其他镇,太平街道2007年平均每村收入399.8万元,而城南镇平均每村收入仅16.07万元。二是村与村之间不平衡。2007年全市有70%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在平均数60.7万元以下,其中10万元以下的204个,占26%,5万元以下收入的村97个,占12.4%,1-3万元收入的村52个,占6.7%。同时,富裕村和贫困村收入差距在逐渐拉大,两极分化趋势日益明显。
(四)收入难以满足农村发展需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重要保证。随着农村社会的快速发展,当前许多村的集体经济支出水涨船高,收入难以满足支出需求。如农村税费改革后一些原由农民负担的费用:农村医疗保险、农业灌溉、环卫保洁、有线电视月租费等,大多转嫁给了集体,而非生产性支出如报刊订阅费用等负担也较重。相对于一些收入较差的村,政府的各类“以奖代补”资金,也难以满足支出需求,有的已经入不敷出,难有节余资金发展其他社会事业。
二、制约村级经济发展壮大的因素
在集体经济总体快速发展的同时,全市仍有相当一部分村的集体经济发展趋缓,有的甚至出现明显的滑坡,给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有:
(一)要素制约。全市集体经济发展得较好较快的村,基本上都利用土地发展起来的,如土地整理、征用、出租、级差排基等,其收入成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启动资金和原始积累。据调查,年收入500万元以上的村,全部都是靠土地征用后逐步积累发展起来的。现在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土地指标越来越紧缺,加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建设规划“两图”错位,各村基本上是无地可用或有地难用。土地要素紧缺已成为制约我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区位环境影响。村庄的自然条件、区位环境等自然禀赋的优劣不同,导致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特别是年集体收入1万元以下的11个“空白村”,它们地理位置偏僻,既无资源可开发利用,又无人才资金可支撑,集体经济发展受区位环境影响更加明显。由于先天不足,一些村很难筹集资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基础设施较差,这又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从调查情况看,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00万元以上的112个村,主要依靠区位环境优势发展二、三产业,从全市面上来看,大部分村或多或少由于区位环境因素影响了二、三产业发展,进而影响集体经济收入。
(三)政策弱化。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政策层面分析,我市还没有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方面的综合性文件,缺乏明确的要求和配套的扶持措施。如土地征用、村留地政策的惠及面不广,局限于城镇、郊区及重点工程项目实施地区:新农村建设“以奖代补”政策,由于补助资金不足,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对经济薄弱村的扶持政策还没有真正落实到位。
(四)观念没有适应新形势要求。一部分农村干部还没有树立经营农村的理念,长期沿用过去的行政管理手段,不懂得如何寻找新的发展对策;有的村级—厂部认识水平不高,思想不够重视,认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无关要紧,造成过分依赖上级有关政策补助,缺乏内在发展动力;有的基层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虽然意识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也想有所作为,但面对诸多困难时信心不足,往往半途而废。
(五)组织建设滞后影响。部分农村基层组织有所弱化,发展经济本领不强,村干部素质参差不齐,文化程度偏低,更缺乏经济管理等方面知识,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即使村集体有土地、有资金、有条件,也不知道如何去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更有些村干部把自己的“地位”当成争权夺利的“资本”,热中于“内斗”,贻误良好的发展机遇,导致村级集体经济经营管理不善,集体资产应增值而没有增值,或者白白流失,影响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推进农村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首要任务,下阶段我们要积极在探索支持方式、寻找发展途径、创新管理模式上进一步下功夫、求突破。坚持“输血”和“造血”并举,努力培植村级集体经济稳定增收来源,努力打造一批经济发展强劲、经营机制灵活、财务管理民主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
(一)政策上要突破。市委、市政府要抓紧出台有关《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若千意见》,明确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方向、目标和要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确保在“十一五”期末村级集体经济形成自我发展的良好机制。
首先,要加大政策扶持。在用地、税收、信贷、用电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做到可免的免,可减的减,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当前要完善村留地政策,在征地时要尽量将较好的可用作二、三产业发展项目的地块留给村集体;要同步编制城市发展规划和村留地开发控制性详规;对村集体在投资建设时给予方便,减免规费。要出台中心村(新社区)建设配套政策,除资金补助、项目配套奖励外,每年要安排上级下达农转用土地指标的10%,用于巩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使每个规划中心村都建立一定规模的工业集聚区(点)。要不断创新土地开发方式,积极探索“强村出钱、弱村出地、折股分红”的开发形式,使土地开发效益达到最大化,加快经济薄弱村的土地开发进度,逐步缩小贫富差距。
其次,要增加资金扶持。建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专项基金,作为扶持集体经济薄弱村项目发展的启动资金,形式上可采用项目补助和直接补贴。项目补助主要用于扶持相对薄弱村(年收入10万元以下)实施对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有明显带动作用的荒山(地)开发、现代农业基地建设、休闲农业开发、标准厂房建设、专业市场兴建、仓储加工设施建设等项目,按实际投资额的相应比例给予补助。直接补贴则以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统计年报为依据,在审核的基础上,对年可支配收入不足8万元的行政村,补足8万元,补助资金主要用于村干部的工资及日常运转费用,实行一年一定,动态式管理。
(二)开发时要因地制宜。要注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做到经营性资产抓创收、资源性资产抓开发、公益性资产抓管护,积极推进不同类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首先,要充分挖掘区位优势。对位于城郊和集镇的村,可通过集体非农土地要素的入股、联营等形式,依托城镇兴建工业园区、标准厂房、仓储等二三产业载体,筑巢引凤,开展物业租赁经营,增加村集体收入。对位于山区和纯农业的村,可通过土地整理,增加的土地面积归村级集体所有,通过专业承包和招标经营,获取土地经营收益。
其次,要不断拓宽增收渠道。要发挥农村生态资源优势,围绕市场需求,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如蔬菜、水果、水产养殖、家禽等特色产业和农(渔)家乐休闲观光旅游项目。要引导村级集体通过建立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和行业协会,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有偿服务,增加村集体收入。要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积累机制,推动集体资产增值。凡集体资产项目都要严格按照承包合同收缴承包金和租赁费。要从过去传统的实物形态为主的静态管理转向以价值形态为主的动态管理,把土地等资源性资产作为经营性资产来运作,促进村级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第三,帮扶上要多措并举。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一项长期性工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同各村的发展条件、发展潜力相结合,做到多措并举。如村企结对,要探索村企双方合作开发共赢互利的共建形式,突出自愿结对,共赢发展。如部门结对,要通过资金援助和技术扶持等措施,重点是完善基础设施,为将来发展打好基础。如强村带动,要充分发挥村级集体经济较好村的辐射作用,鼓励富裕村带领周边一些薄弱村共同发展,实现双赢。如股份合作,鼓励农村社区以土地合作等主要形式,由村级合作经济组织统一经营,增加集体收入。像我市大溪镇泮郎村、泽国镇牧南村等十多个村实行的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就是最好的发展模式,应大力推广。
(三)观念上要与时俱进。要提高各级组织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在工作中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把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摆上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位置,通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基本解决农村集体经济薄弱问题。要着力培养和选拔村级“领头雁”,把那些既有较好政治素质,乐于奉献集体事业,又有经营管理才能,勇于开拓创新的优质人才选进村级班子,还可通过下派年轻干部任“村官”(或农村工作指导员)的途径,解决班子软弱问题。要加强对村班子成员的培训和教育,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纳入村干部目标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充分调动村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
(四)管理上要严格规范。要进一步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把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纳入法制轨道,使其健康发展。首先要完善制度。根据村级财务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和出台一些专项性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能和岗位责任,实行“谁失误,谁负责”、“谁出问题处理谁”的责任追究制度,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有效解决村级财务管理上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其次要民主管理。要强化民主监管,村两委要定期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汇报财务工作,及时准确地将村级财务向群众公开,接受监督,听取意见。第三要开源节流。在大力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要压缩非生产性支出,严格执行村级招待“零支出”制度,加强清产核资,盘活集体存量资产,构筑资产增值机制。四要加强监督。发挥镇(街道)村级财务管理站职能,全面实施村主要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和职能部门不定期的督查等制度。五要建立债务化解和防范的长效机制。在债权债务管理上,采取得力措施,建立新增债务责任追究机制,严控举债搞建设行为。
《台州新农村》2009年第3期
第四篇: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
王政发〔2011〕26号
王家庄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王家庄镇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村(居)委会,镇直有关部门:
《王家庄镇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管理办法》经镇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十月二十日
主题词:农业
三资管理△
办法
通知
抄报:县纪委。
抄送:县农业局、财政局。
(存印30份)王家庄镇党政综合办公室
2011年10月20日印发
王家庄镇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以下简称“三资”)管理,保护农村集体“三资”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农村集体“三资”保值、增值,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保障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农村集体“三资”的管理。国家法律、法规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另有规定的服从其规定。
第三条
村集体全体成员是村集体“三资”的所有者,对其所有的“三资”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理的权利。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侵占、平调、挪用、哄抢、私分、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
第四条
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村集体全体成员依法行使农村集体“三资”的管理职能。村(居)民委员会及其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行使农村集体“三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履行必要程序后,镇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负责村集体资金、帐目代管工作。
第五条
镇纪委、农业、财政、国土、水务、林业等部门负责依法行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工作指导、协调服务、业务培训和审计监督等相关职能。
第二章
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
第六条
农村集体资产是指村(居)民委员会及其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所拥有的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主要包括:
(一)村集体所有的建筑物、道路、农业机械、机电设备、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经济林木、农田水利设施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设施等;
(二)村集体兴办的企业或者兼并的企业资产;
(三)村集体向企业投资入股,按照投资份额拥有的资产股权和增值的资产权益;
(四)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其它组织和个人对村集体资助、捐赠的财物等;
(五)村集体所有的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无形资产;
(六)法律、法规规定属于村集体所有的其它资产。
第七条
农村集体资产要按照国家和省、市、县有关规定清产核资、明晰产权、登记造册,确认其所有权和使用权,核发证书、证明,以免形成集体资产所有权的争议。
第八条
村集体资产的取得、出售、转让、出租、承包、抵押、终止等事宜需由村(居)委会向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导小组报告,经审议同意后提交村民代表或村民会议讨论通过后,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组织实施,并依法签订经营合同。
第九条
村集体的固定资产、产品物资要有专人管理,严格履行出入库手续,及时登记实物保管帐,每半年一次盘点核对,做到账实相符。
第十条
村集体在建工程项目,必须经村民代表或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招标实施并签订施工合同;工程完工后要及时组织验收,及时结转固定资产帐务处理。
第十一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依法自主决定经营方式,可以实行承包、租赁、联营股份制、股份合作、合作经营及独资经营等方式经营。集体经营性资产实行承包、租赁经营确定经营者,以及农村经济组织所有的荒山、荒地等的承包、拍卖均应进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公室,进行公开招标、拍卖,并依法签订承包、租赁合同,收取的资金归农村集体经营组织及村(居)民委员会所有。
第十二条
禁止村干部利用职权压价发包或低价出租集体资产。第十三条
农村集体资产承包、租赁经营者应当按照合同规定按时足额交纳承包款及其他租金。
第十四条
村(居)民委员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保证投资者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保证投资的安全和合法收益。
第十五条
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的争议,由相关业务部门处理,对处理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第三章
农村集体资源的管理。
第十六条
农村集体资源是指一切可被村(居)民委员会及其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等资源。主要包括:村集体所有的土地、林木、荒山、荒滩、水利和水面等。第十七条
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土地由村集体按其成员人均份额实行承包经营,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长期稳定不变。在不改变资源权属关系、用途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承包方可以进行经营权的流转。
第十八条
村集体所有的林木、荒山、荒滩、水利、水面等经营方式的确定,必须经村民代表或村民会议讨论决定。采取公开招(投)标、拍卖等形式有偿转让其经营使佣权。
第十九条
农村集体土地依附的矿产资源是国有资源,必须依法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和保护。开采矿产资源必须符合规定的资质条件,依法申请后办理登记,有偿取得采矿权,采矿权可以转让,但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及省、市、县有关规定进行开采和转让开采。采矿权人应依照国家规定的各种有关费用和特点,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对因开采资源造成的地质、环境破坏或者因地质灾害必须进行植被恢复、土地复垦的应当赔偿损失。坚决制止无证开采矿产资源,违法买卖矿产资源。第四章
农村集体资金的使用管理。
第二十条
农村集体资金是指农业再生产过程中物质资料的货币形态,分为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主要包括:村集体所有的现金、存款、有价证券、短期投资、应收款等。
第二十一条
村级资金收支管理范围。
(一)村级资金收入管理范围
1、财政补助村级的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
2、“一事一议”资金;
3、上级部门拨入的资金;
4、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各项收入。
(二)村级资金支出管理范围
1、村干部的工资及福利补助;
2、村级组织日常公共支出;
3、公益事业支出;
4、用于村级组织的其他各项支出。
第二十二条
规范财务收支核算。
(一)现金管理
1、严格执行账款分离制度。明确会计和出纳具体职责分工,非出纳人员不得保管现金。
2、严格执行《现金管理暂行条例》。不准白条抵库,不准私设“小金库”,不准坐支现金,不准挪用公款,不准公款私存。
3、库存现金限额制度。严格执行银行核定的库存现金,超出库存限额,必须存入银行,经营业务中发生的现金收付,全部按规定使用。
4、村集体各项收款必须有财会人员经办,并使用统一规定的《云南省农村集体经济专用收款收据》或财政部门核准使用的收据。
5、村集体支出现金,应取得真实、合法的原始凭证。手续不完备的开支不得付款,对不合理的开支,出纳人员有权拒付。
6、库存现金盘点制度。为保证现金的安全与完整,应定期或不定期对库存现金进行清查盘点。
(二)银行存款管理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开设银行存款账户。
1、超过限额核定的现金必须存入银行。
2、支票、存折和印鉴应分别妥善保管,支票、存折由出纳员保管,印鉴由会计保管。
3、会计员应当定期与开户行核对账目。
4、不允许出租、出借银行账户,不得鉴发空头支票和远期支票,不得套用。
(三)票据管理
1、村组集体经济活动中票据使用的种类:(1)村组集体收入必须使用《云南省村集体经济组织专用收款收据》或财政部门核准使用的收据。(2)对一般性支出,自制的必须使用统一的规定的格式;从外部取得的支出单据必须使用正规的税务发票;(3)对经营性收支项目,必须使用税务发票、财政部门核准使用的收据、《云南省农村集体经济专用收款收据》。
2、收入票据的领用实行专人负责和登记。镇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各村(居)委会必须确定一名票据领用专管员,对从上级部门领购下来的票据进行认真登记。
3、做好专用票据的领用和保管核销工作。需复写的票据,其存根联必须健全。填写错误的票据必须加盖“作废”截记,不得撕毁。票据一旦领用,不得转借他人使用。村组应按镇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的要求,在每使用完一本票据后,必须交到镇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核销,镇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在核销时也要由票据专管员做好登记备案。
4、对自制性单证(如:工资单、务工报酬单等)由镇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统一印制,并明确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5、实行检查制度。镇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每年都要同镇纪委等监督部门开展一次票据使用的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
(四)开支审批
1、村(居)委会和村民小组的所有经费支出由村党总支书记把关审批。
2、审批权限(1)村(居)委会一切支出首先由村两委会集体讨论同意后,由党总支书记审批方可报销入账,超过1000元以上的支出,须经村两委会讨论决定后,由镇人民政府镇长审批方可支出,未按规定的审批手续进行审批就自行支出的,一律按侵占集体资金论处。(2)一切支出单据必须具备经办人、证明人、用途、审批人,缺一不可。工程项目必须按招投标有关规定及程序进行招投标。工程结算时必须附工程建设施工合同书、预决算报告、验收卡等;村(居)委会的支出单据由村(居)委会专职会计审核,并加盖民主理财小组审核专用章后,由村(居)党总支审批,方可由报账员到镇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报销。(3)一切经费支出必须提供合法有效的单据。(4)处罚规定:未按审批权限审批的单据,处以票面金额100%的罚款;未提供合法有效单据的,处以票面金额30%的罚款。手续不全的,处以票面金额10%的罚款。
(五)村组干部离任审计
1、村组干部离任实行农村集体财务审计制度,镇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成立农村审计机构,依法开展审计工作。
2、村组干部离任审计的对象:村委会的党总支书记、主任、副书记、副主任,村(居)民小组的小组长、副组长。
3、审计的内容(1)各项经济目标的完成情况;(2)财务收支是否真实完整、合理合法,有无违反财经纪律和法规制度的问题;(3)集体资产管理和使用的安全、完整及保值增值情况,有无不负责任的错误决策和短期行为,是否造成集体资产流失、浪费和损失;(4)集体资金的管理、收支是否符合规定;(5)有无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或挪用、截留专用资金方面的问题;(6)有无滥用职权侵犯集体、企业和群众利益的行为,有无挥霍浪费等问题;(7)村组集体的债权、债务情况是否真实、合理、合法,在经济活动中,有无失职、渎职或以权谋私行为;(8)有无拖欠公款问题;(9)其他需要审计的内容。
4、审计的组织:村级换届选举前或个别人员变动,由镇党委、政府安排镇纪委、财政所、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农村合作经济内部审计暂行规定》的程序进行审计。
5、审计结果的处理:由审计小组写出审计报告,按程序经公示、征求意见和镇党委、政府讨论后做出审计结论,存入个人档案。发现问题的由镇党委、政府、纪委进行处理。
(六)民主管理
1、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国家关于加强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民主管理的有关规定,村组建立健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机构,成立民主理财(议事)小组,规范议事(审核)程序,负责监督村(组)内各项社会事务和村委会“三资”管理工作。
2、村组民主理财小组的职责和权限(1)监督财务制度的实施和财务收支预算的执行情况;对村组财务收支单据进行审核,有权对不符合政策、制度规定的单据提出质疑和处理意见;有权对财务公开内容进行监督检查;有权检查现金、银行存款、各种物资财产的库存、保管及使用情况;有权参与重大工程项目的立项、预算、招(议)标、工程质量的监督和决算工作;有权对收益分配方案提出意见。(2)对户主代表和全体村民负责并报告参与村组财务管理活动的情况,对村组财务收支情况向村民做出解释;对有疑问的财务收支情况有权向上级组织报告;任何人不得妨碍民主理财小组行使职权。
3、村组民主理财小组的产生程序:(1)村民小组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由村小组召开户代表会推选办事公道、德高望重、具有一定的财务管理知识和一定的文化知识的农户为民主理财小组成员,民主理财小组的成员应为单数,一般为3、5、7。各组组长、副组长及村现职干部不得担任村组民主理财小组成员。(2)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由各组民主理财小组组长担任;村民主理财小组组长由小组成员选举产生,经镇政府审批后方能生效。
4、村组民主理财小组的活动程序和议事规则(1)活动时限:由村、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每次活动的时间(原则上每月活动一次,一般采用固定日活动方法),报镇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备案。(2)活动由民主理财小组组长主持,小组成员达三分之二以上且为单数时方能进行活动。(3)村组主管财务的领导向理财小组介绍当期财务收支情况及其他经济活动情况;财务主管经办人员(一般为出纳)对当期的财务收支情况做出说明,便于民主理财小组审核。(4)采取逐单逐据审核的办法,由理财小组组长签上审核意见;对重大的财务单据的审核,应由全体参会人员共同签字。(5)对不符合财会制度规定的单据以及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核认为不应入账的单据,应由原经办人员负责处理。(6)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后,方能按财务审批制度的规定交相关领导审批(或上报审批)。
5、财务公开(1)村级财务要做到按季度公开,组级财务半年公开一次。(2)公开内容必须按项目逐笔逐据张榜公布。(3)公开榜由上一级财务代管部门做出,本级理财小组组长、财务主管领导及相关财会人员签字后方能公开,公开内容必须真实可靠。(4)所有公开的内容必须备案存档,严禁假公开、粗公开、不公开。
(七)报账员管理
1、报账员职责(1)积极宣传、贯彻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云南省会计条例》、《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2)负责村集体经济组织收人、支出原始凭证的收集整理,以及备用金的领取、保管和支付;(3)定期、统一向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机构报账。
2、报账员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财经纪律。(2)具有相应的会计基础知识;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或取得县级以上财政部门颁发的培训合格证书。(3)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坚持原则,廉洁奉公;热爱本职工作,爱岗敬业。(4)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第五章
农村集体“三资”的评估与审计
第二十三条
村集体资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资产评估:
(一)承包、租赁集体资产的;
(二)以集体资产进行参股、联营、合资和合作经营的;以拍卖、转让、出售等方式变更集体资产产权其它需要进行资产评估的。
第二十四条
评估集体“三资”必须由具有评估资格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结果要按照有关规定予以确认。
第二十五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生下列事项,要进行专项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
(一)村干部任期届满或离任。
(二)土地补偿费的其他转移性资金收支。
(三)发生数额较大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项目。
(四)其他重大的经济活动。
第二十六条
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内部审计由镇组织、纪检、财政、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等部门具体实施。第六章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检查监督
第二十七条
重点加强对村级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检查。
1、村干部工资实行个人“工资统发”,纳入“一卡通”管理发放。财政所应按要求及时将经镇政府审批后的村干部工资发放表报县财政局,以便及时发放村干部工资。
2、“村级资金专户账”实行“村账镇代理”管理方式,会计人员应每月编制各村收入、支出、结存情况报表,分别报送村级组织进行村务公开张榜公示和镇政府备查。
3、村级集体收入超过开票时间一个月缴入“村级资金专户”账的,按收入总额的20%扣减开票人工资。有村级集体收入不入“村级资金专户账”的行为将依法按贪污论处,由纪检监察或司法机关处理。
4、村级组织私自保留收支账户的,按收支金额加倍扣减该村当年财政转移支付补助资金。
5、镇政府加强对村级资金收支的核算管理工作,镇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对村级集体收入情况必须采取明查暗访的形式进行监督和管理。
第二十八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必须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以及投资责任、集体资产占用和经营责任,集体资产收益和产权管理,内部审计等制度。
第二十九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占有、使用集体资产的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实行政务公开、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第三十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民主理财小组,负责监督村内各项社会事务和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
第三十一条
农村集体的承包款和租鉴、股金、分红以及征地补偿费、安置补偿费应当专户储存,主要用于发展生产或者安置被征地的农民,严禁挪作他用。
第三十二条
农村集体的“三资”所有权属,未经村(居)民大会或者村(居)民代表大会表决同意,不得擅自改变其所有权。
第三十三条
镇纪委、镇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镇财政等部门每年对各村(居)集体“三资”管理使用情况,特别是村级财务的收支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以前有关“三资”管理文件条款与本办法有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镇纪委、镇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镇财政所负责解释。
第五篇: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意见
关于做好200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经营管理工作的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农业这个中心任务,以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发展和稳定为目标;以依法实施土地承包规范管理为重点;以加强农村集体资产、农村财
务管理,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秩序为保障;以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推动力;以强化农经统计分析、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行政执法,行政管理和行政监督,提高服务“三农”水平,为促进我县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和谐做出新贡献。
二、工作目标
围绕服务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抓好《农村土地承包法》、《**省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四个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的宣传贯彻;搞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村账乡管、村集体资产管理四个服务,确保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落到实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民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各项基础工作进一步扎实有效。
三、工作要求
1、坚持全面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坚持在经济上充分保障农民的合法利益,在政治上充分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
3、坚持围绕党在农村的中心任务充实和完善工作内容,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
4、坚持依法行政、开拓创新,推动农村经营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四、工作措施
(一)加大整治力度,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1、继续深入学习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政策。国家已将《农村土地承包法》列入“五五”普法规划,农业部将每年的3月1日(土地承包法的实施日)和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作为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的重点宣传日。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要大力开展“土地承包法律进村入户”活动,通过宣传,使乡村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普遍掌握《农村土地承包法》和《**省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精神,落实和维护好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2、坚决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和省实施办法,继续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工作。各乡镇要重点检查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落实;是否存在随意调整和收回农民承包地的做法;是否存在强迫农民流转承包地的做法;是否存在截留、挪用、抵扣农民土地征地补偿费或补偿不到位的现象。
(1)4月初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开展宣传发动和学习培训;
(2)5月中旬前完成突出问题的摸底排查和整改纠正;
(3)6月中旬前开展一次村与村之间的交叉检查,并将自查整改和交叉检查情况形成文字材料报县局农经站;
(4)7月上旬县局将组织一次乡镇与乡镇之间的交叉检查,督促整改到位,以迎接7月底市局组织的县与县之间的交叉检查。交叉检查中如果发现重大问题,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5)8月中旬前各乡镇进行总结评估,进一步落实整改纠正措施。
3、切实加强农村土地承包基础数据录入工作的查遗补缺和整改纠正,确保农户实际承包情况与表册数据和录入信息完全一致。8月上旬前,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要将数据调整情况上报县局农经站。
4、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处工作的协调机制。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要积极争取乡镇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将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纳入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和确保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内容,积极主动地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创新工作机制,探索建立由经管、矛盾纠纷排查中心和法律服务所等部门参与的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突出问题的工作协调机制。要结合土地承包管理日常工作和《信访条例》,建立健全土地承包问题调处工作责任制,明确责任范围,落实责任目标,健全工作规程,加强监督检查和考核,确保承包纠纷发生后能得到及时受理和妥善解决,切实履行好属地管理职能,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5、依法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的规范管理与指导服务。各乡镇要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完善土地流转登记备案制度,全程指导土地流转规范操作,推行免费提供土地流转信息、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免费提供土地流转合同、免费提供土地流转合同鉴证四项服务,为农村土地流转充当“红娘”。要以组为单位定期收集土地流转信息,以村为单位建立土地流转台账,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库,为农民自愿、依法流转承包土地提供规范管理和有效服务,确保流转规范有序。要坚决纠正强迫农民流转承包地的行为,对这类问题发现一起要严肃查处一起,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要维
护土地流转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发生截留、扣缴承包农户土地流转收益的行为。要维护外出农民工的土地承包权益,规范农民工承包地的流转方式,充分保障农民工长期的土地收益权,促进农民工安心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
6、抓好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农村土地承包档案必须及时整理和规范管理,不得毁损和遗失。各乡镇要按照《档案法》的规定,建立健全土地承包档案管理责任制,做到土地承包相关文件,农户合同和登记簿、方案、表册、基础数据库等完整齐全,做到“一组一卷、一村一档、一乡一柜或多柜”。
7、规范管理其他方式承包的集体土地。各乡、村、组以其他方式承包的集体土地,必须加强规范管理。承包方案要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同意,承包要公开进行,不得搞暗箱操作;承包期限要合理,承包手续要完备,要签订规范的承包合同,不能搞口头协议;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同等条件下应保证其优先权;其收入必须纳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账内核算,加强民主管理和监督。
(二)加强指导服务,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
1、强化培训。市、县将重点举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的法律与经营管理知识培训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财会人员财会基础知识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培训,要求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培训。同时各乡镇也要争取资金开展宣传培训和组织自学。
2、争优创先。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要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经工作人员,按照省厅《2008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先活动实施方案》的部署,参加争优创先活动,以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管理水平,提高农经工作人员的业务指导能力。
3、加强指导。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促进现有的协会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进一步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管理引导与质量提升工作,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民主管理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和收益分配制度,建立成员账户和生产记录制度,开展好统一农业投入品采购供应、统一制定产品生产标准、统一组织技术培训、统一产品和基地认证认定、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等服务。
4、抓点示范。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要按照《**市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认定管理办法》的要求,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点的建设。今年全县要重点抓好12家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点的建设,其中县级抓好2家,乡镇级抓好10家以上(每乡镇抓好1家以上)。通过抓点示范,培育一批依法经营、实力较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
5、积极调研。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要加强调研,积极尝试,摸索出适合我县地情、民情、财情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的成功经验。
(三)抓好日常监管,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1、继续坚持和完善减轻农民负担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的领导责任制和“谁主管、谁负责”的专项治理部门责任制,落实《**市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考核办法》,以考核促进农民负担政策的落实。
2、进一步加强对农村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服务性收费和村级组织收费行为的监督,加大对农民补助补偿和村级补助资金落实的监管力度。今年,各乡镇开展涉农收费和强农惠农政策检查全年不得少于两次。
3、完善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制度。各乡镇要按照规定,严格执行“一事一议”的议事程序、议事范围和上限标准,落实复审、负担卡、专用收据、财务公开、专项审计等制度,严禁乱议、乱筹、乱用,防止“一事一议”筹资成为随意增加农民负担的口子,严禁强行以资代劳。同时,也要防止发生该议不议或者该议的议不起来等现象,在注重实效、控制上限、严格规范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农民自愿投工投劳,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坚决执行县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关于转发省减轻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关于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农业部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农负字〔2007〕1号)规定,不再出现以理事会、路委会、桥委会等民间组织名义强制农民出资出劳,加重农民负担的行为。上以理事会、路委会、桥委会等民间组织名义筹资筹劳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专项审计,各乡镇要在6月中旬前结束,审计结果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并报县局农经站。今年在规定时间内报批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项目,各乡镇要在项目批准后10天内将项目基本情况报县局农经站。
4、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测体系,加大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处力度。各乡镇要每年组织一次全面的农民负担政策落实情况大检查,平时经常性开展定期不定期执法检查,掌握农民负担的真实情况。同时继续完善和落实减轻农民负担的“四项制度”,积极联合相关部门深入开展涉农收费的专项治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到明察与暗访、检查与处理、检查与回访相结合,提高检查效果,加大查处力度,严格责任追究。各乡镇要及时将处理情况上报县减负办,对一些重点案件,市、县减负办将直接查办。
5、健全农民负担信访接待、受理、督办、查处、反馈制度,做到专人接待,督办有力,处理到位,反馈及时。
(四)强化审计监督,规范村级财务管理。
1、加强村级财务审计的制度化建设,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秩序。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要按照农业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的要求,结合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实际,编制审计计划和工作方案,对所有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一次审计,重点审计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农民负担、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村级补助经费和群众反映强烈的事项,发现问题,严肃处理,不徇私情。各乡镇要在7月中旬前将审计计划和工作方案报县局农经站备案,10月中旬前将审计工作总结报县局农经站。
2、开展村会计和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的业务培训,促进村级党风廉政建设。对换届选举后新上任的村会计和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要积极组织他们参加县局举办的培训班,经培训考核合格后颁发上岗证,做到持证上岗。今后村级财会人员的任用和调换,必须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报乡镇农经部门审核、县农经站审批后执行,以稳定村级财会队伍,确保村级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
3、总结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试点工作经验,进一步扩大试点工作面。各乡镇要在总结去年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再增加1~2个村的规范化建设试点。去年试点工作总结和今年试点工作方案要在5月中旬前报县局农经站。
(1)抓好“四个统一”,即统一会计科目、统一会计账簿、统一档案管理、统一会计报表,切实做到账目和现金日清月结;
(2)规范村级财务收支票据的使用管理。村级财务收入除
能取得规范性收入票据的收入外,统一使用市减负办监制的专用收款收据。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在未另行通知使用省里统一监制的筹资筹劳专用凭证前,暂时使用市减负办监制的专用收
款收据。今年财务支出票据规范性比例必须达到60%以上。
(3)完善村级财务公开制度,加大检查力度,做到真公开和常公开,务必使农民群众满意。
(4)创新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机制,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的有
效实现形式,切实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权益,保障集体
资产安全,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切实做到村务管理制度化,民主议事定期化,民主理财公开化,公开内容系统化。
(5)健全和规范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包括财务预决算制度、财务收支票据管理制度、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开支审批制度、债权债务管理制度、资产台账制度、财务公开制度、民主理财制度、“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制度、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会计档案保管制度、村财乡代管制度、财会人员管理制度、责任追究与奖励制度等,发挥制度管人、制度管财的作用。
4、加强农经统计分析,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5、加强化解村级债务工作的目标化,建立健全制止新增债务的长效机制。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要按照“锁定老债、制止新债,摸清底数,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年化解”的总原则,切实发挥好牵头部门的职能作用,收集情况,研究措施,多方协调,整合力量,克难攻坚,指导督促全县化债工作。要加大农村基层源头治腐工作力度,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从完善体制和健全制度上不断减少新增债务的管理漏洞。要规范兴办村内公益事业行为,坚决纠正村级集体超越自身实力举债兴办公益事业的做法。
(五)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农经队伍素质。
1、广大农经干部要加强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运用所
学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推动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
2、突出信息调研工作的超前化,不断提高信息调研工作的服务质量。要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农经信息网络,及时反
映全县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经验和工作动态。广大农经干部要按照“围绕中心工作,服务领导决策,调研一个专题,推动一项工作”的要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切实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力争有更多的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和调研成果转化为县委、县政府领导决策依据,或在农业部《农村经营管理》、《农村财务会计》,县有线电视台、广播电台、**政务网、《赣江源》、《**农经》等刊网上刊载和登录,真正达到调研一个专题,推动一项工作的目的。要求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每月上报农经信息不少于1条,农经工作调研文章全年不少于2篇。同时,按时上报农经半年工作小结和全年工作总结。
3、转变工作作风。广大农经干部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发扬雷厉风行、求真务实的作风,说实话、办实事,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好、抓落实、抓出成效,力戒不负责任的好人主义和官僚主义。同时,在全县农经系统倡导“敬业、奉献、团结、务实”的工作作风,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以坚定的信心和决心,坚忍不拔的恒心和耐心,把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