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经济需要依靠体制改革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一、清醒的认识与判断是改革的前提
目前,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已经确立,主要矛盾是不够完善的问题。应该说,这是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但其中也包含着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未来任务依旧艰巨的含义。.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存在的缺陷不容忽视
国务院发展硏究中心主任王梦奎“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这个总体判断有两层含义:第一,大的框架搭起来了,基础奠定了,整个国民经济开始按照新体制的轨道和规则运行;第二,这种新体制还很不完善,在制度层面还有缺陷,运行机制还不健全,社会利益关系还没有理顺,经济法制还不完备,经济效率不高的状况尚未根本改观。旧体制的弊端还没有完全消除,新体制在显示出巨大优越性的同时其固有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事实上,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存在某些缺陷。具体表现在:第一,现在初建的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体制框架;第二,现在初建的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是一个缺乏高度的“人文关怀”和“协调关照”的体制框架;第三,现在初建的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尚未体现中国在世界上“逐步兴起”和参与、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新要求。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当前中国经济体制中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矛盾和问题需要通过改革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是城乡分割的体制,影响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全局、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一个突出的矛盾;第二个问题是产权制度不完善,制约着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由于缺乏一个明确的产权制度,使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产权清晰”很难做到,制约着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第三个问题是在市场体系里面,资本市场的发育滞后。现在全社会资金的融通使用,通过银行的间接融资过去几年一直是左右,今年前三季度又上升到,通过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下降到,这就使金融风险高度集中于银行,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直接融资一般占到。资本市场发育滞后严重制约了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第四个问题是收入关系还没有理顺,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影响着一部分人的生活和积极性;第五个问题是政府的职能还不到位,政府行政机关改革、人员的精简,中央机关带头做得比较好,地方政府现在正在精简机构转变职能,但总的看,政府职能里面,有一些应该交给市场的还没有转移出去,行政审批还比较多,对经济干预比较多,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做的事情,像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经济调节等职能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第六个问题是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领域的体制,以及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与经济领域的改革比较起来明显滞后。
.经济体制改革正面临攻坚阶段
始于年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不断朝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向前进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不胜枚举,但近一段时间面临阻力的问题之多、层面之广是前所未有。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石小敏我国推进改革、促进发展正面临一个重要瓶颈,即我国目前缺少明确的发展战略。首先,改革初期,我国的总战略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小平同志提出的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新的战略目标没有确立。其次,虽然现阶段我国有许多战略,例如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城镇一体化战略等,但改革的总体发展目标战略尚未形成。这将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清华大学教授孙立平新形势下,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阻力主要包括:第一,我国已进入到一个利益博弈的阶段,但这是一个利益畸形博弈的时代。“畸形”并不意味着我国的强势群体很强,但却意味着我国的弱势群体过于弱小。利益主体的不均衡导致利益博弈的不对称。第二,我国政府的控制能力比较强,而基础能力比较弱。其表现是,政府高度重视稳定,而相对忽视改革的指导与协调。这也是导致我国目前改革动力缺失的一个主要原因。第三,目前改革的共识已经破裂,改革的动力缺失。在这个情况下,社会底线,包括基本的道德底线,屡被突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部长魏加宁目前社会各阶层对改革的态度是有差异的。由于各自利益关系的不同,上中下三个阶层对改革的态度并不一致:第一,目前社会上层的主要问题是过度关注宏观调控,过度关注短期经济问题,政府成了经济问题的救火队,应急性的事务比战略性事务多。这大大影响了上层推动改革的精力。第二,社会中层已经形成了一个改革的既得利益集团。对于他们中有些人来说,维持改革的现状能使他们的利益最大化。基于这个背景,他们之中的一些人从改革的支持者转变为改革的反对者,例如,有的官员开始公开质疑改革。第三,社会下层对待改革是一种矛盾的态度,一方面他们期待改革能给大家带来改善,但另一方面又怕改革影响自己的现有利益。
二、解决好经济体制改革的动力与机制问题
目前经济体制改革存在的一系列矛盾表明,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开始进入利益博弈时期,作为这场改革的仲裁者——政府,却因为改革利益分化的影响正逐渐偏离裁判员的理想身份,利益博弈结构的失衡与政府裁判主体利益化的倾向已经使部分改革徘徊不前,解决推动改革继续前进的动力与机制问题迫在眉睫。
.建立改革统筹协调机
制,保证改革动力持久有效
依据中国的多年实践,经济体制改革与其它改革的配套性与关联性很强,其它领域的改革措施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逐渐变大。因此,改革不是通过单方面努力即可实现的事业,最终需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任何单方面的改革进程都要受到其它领域的制约。年改革的经验表明,正是由于我国的政府改革大体保持了与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相近似的“渐进”过程和特征,才使经济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同时,我国政府本身还担负着谋划和协调改革全局的重任,对改革的成败起关键性的作用。可以说,离开政府改革的渐进展开和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完善是不可能的。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经济体制改革越来越受制于其它领域改革的影响,和谐改革的成功有赖于制度共进,综合改革将成为新趋势。因此,要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高层次的改革协调机构,以统筹协调各部门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并由此进一步形成改革的共识和改革的合力,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障。
⒉推进全面的制度创新,充分发挥民间改革的积极性
改革的内在动力在于民间求生存、求发展的本能,真正的改革者是广大群众。从这个角度出发,改革不仅需要高层的统筹协调,而且需要全面的制度创新,充分发挥民间改革的积极性。
安徽省政府研究室主任吴克明我国改革比较有效的路径是:规范在中央,突破在地方。既要加强中央对改革的统筹协调领导,又要鼓励民间与基层地方大胆地闯、大胆地改革。因此,务实的态度是:第一,在改革这个问题上,中央负责制定大方向,搞准大方向,地方政府就不能动摇。第二,放手让地方基层大胆去创新。我国改革的历史表明,许多重要的改革,基本上都是来自于民间和地方基层的创新,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推进全面的制度创新具体而言,主要是以下五类制度的创新:第一类是民生类制度创新,例如就业(劳动力市场)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医疗卫生和教育制度等同亿万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制度。第二类是活力类制度创新,包括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事业单位改革,激发社会群体创新等制度创新。第三类是协调类制度创新,例如构建全国统一的、促进一体化发展的大市场体系。第四类是开放类制度创新,我们应该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建立起竞争与自我保护的机制;第五类是政府、社会和政治体制类创新。
⒊当改革过程中出现不可避免的问题时,要“用小的动荡换取大的稳定”
推进改革,不可避免会涉及到改革与稳定的关系问题。为取得最终的胜利,改革需要在保持社会总体稳定的前提下推进,但不能因为出现小的动荡而停止改革。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改革是一个利益关系重新调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我们务实的态度应该是不能怕出问题,但是不允许不改革。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改革的过程必须防止出现大的动荡,但出现一些小的动荡是允许的。我们必须用小的动荡换大的稳定、大的发展。如果没有小的动荡,如果没有注意到利益关系的调整,就换不回大的稳定和发展。
三、未来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与重点
纵观中国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历程,每一段历史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都各有侧重:年以前,改革的重心在农村;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改革的中心环节,“九五”、“十五”仍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中心环节提出来;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六届三中全会则明确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则和任务。从实践的结果来看,改革必须抓住重点。
根据国务院月中旬颁布的《关于××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立足当前、兼顾长远,创新制度、转换机制,把握大局、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对于新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重点需要结合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到的“继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具体包括经济领域的国有企业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价格改革以及深化垄断行业的改革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改革、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等等。
.以政府转型为重点推进改革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过去各项改革的顺利推进,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转型的进程。未来五年,预计我国的改革将发生三个大的变化:第一,由微观体制改革向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和转变;第二,由竞争性领域的改革向垄断性领域改革的推进和转变;第三,由经济体制改革向社会体制改革的推进和转变。这三方面改革的推进和转变,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转型。政府自身的建设和改革,客观上已经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和重点。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丁元竹实现政府改革的战略性突破,至少有六个关键点需要高度重视:一是政府改革要高度重视制度设计和整体设计;二是真正树立法制在政府改革中的权威;三是改进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系统,使之真正代表公正、公平与正义;四是对官员要有更严厉的管理手段;五是防止政府旧体制的复归;六是要跳出行政层面的单一思维,解决政府管理中的深层次问题。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应把政府治理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来抓。政府改革应该是下一步改革的中心环节,或者说是重点。要从政府治理改革入手,转变政府职能,依法行政,使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经济社会环境的创造者、人民权利的维护者。
.加快公共财政体制改革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吕炜推进政府改革,必须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如果各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关系没有理顺,整个政府体制运行将受到干扰,政府也无法有效地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因此,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是加快政府改革的一个核心。我国的经济转轨本质上是一个经济体制市场化和财政公共的过程。因此,公共财政的改革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馨建立健全公共财政的过程,也就是我国政府理念深层次变革的过程:从传统的“官本位”转到“民本位”状态上来;政府收支活动将严格立足于为社会公众服务,而不是为官员的私利诸如个人的“政绩”和升迁等服务。这些,都将从根本上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和完善。
.深化要素市场改革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目前继续推进要素体制改革的条件已经具备,金融市场改革、资源市场改革等都有实现实质性突破的可能。其中价格体系与产权改革首当其冲。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吕炜深化要素市场改革首先要深化要素市场的价格体制改革,使各项资源的价格由市场决定而不是由政府决定。
.推进农村综合体制改革
安徽省政府研究室主任吴克明目前对农村改革的形势不能盲目乐观,如减免农业税和粮食直补,农民十分高兴。但由于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升,基本抵消了补贴与减税的好处。××年上半年农村综合体制改革的措施大多是巩固与完善已有改革的成果,新的突破性改革不多。农村的体制性问题仍然很大。具体表现在:第一,农民的收入增长非常艰难。第二,农村生产结构的调整非常艰难。第三,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非常困难,尤其是土地问题。第四,乡镇政府改革与乡村治理问题急需破题。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下一步需要加快农村综合体制改革,而农村综合体制改革则需要确立一个优先度,这个优先度的顺序是:首先必须把户籍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造,其次改革目前的义务教育制度。
第二篇:中国经济需要依靠体制改革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一、清醒的认识与判断是改革的前提
目前,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已经确立,主要矛盾是不够完善的问题。应该说,这是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但其中也包含着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未来任务依旧艰巨的含义。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存在的缺陷不容忽视
国务院发展硏究中心主任王梦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这个总体判断有两层含义:第一,大的框架搭起来了,基础奠定了,整个国民经济开始按照新体制的轨道和规则运行;第二,这种新体制还很不完善,在制度层面还有缺陷,运行机制还不健全,社会利益关系还没有理顺,经济法制还不完备,经济效率不高的状况尚未根本改观。旧体制的弊端还没有完全消除,新体制在显示出巨大优越性的同时其固有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事实上,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存在某些缺陷。具体表现在:第一,现在初建的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体制框架;第二,现在初建的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是一个缺乏高度的“人文关怀”和“协调关照”的体制框架;第三,现在初建的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尚未体现中国在世界上“逐步兴起”和参与、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新要求。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当前中国经济体制中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矛盾和问题需要通过改革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是城乡分割的体制,影响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全局、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一个突出的矛盾;第二个问题是产权制度不完善,制约着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由于缺乏一个明确的产权制度,使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产权清晰”很难做到,制约着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第三个问题是在市场体系里面,资本市场的发育滞后。现在全社会资金的融通使用,通过银行的间接融资过去几年一直是左右,今年前三季度又上升到,通过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下降到,这就使金融风险高度集中于银行,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直接融资一般占到。资本市场发育滞后严重制约了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第四个问题是收入关系还没有理顺,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影响着一部分人的生活和积极性;第五个问题是政府的职能还不到位,政府行政机关改革、人员的精简,中央机关带头做得比较好,地方政府现在正在精简机构转变职能,但总的看,政府职能里面,有一些应该交给市场的还没有转移出去,行政审批还比较多,对经济干预比较多,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做的事情,像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经济调节等职能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第六个问题是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领域的体制,以及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与经济领域的改革比较起来明显滞后。
.经济体制改革正面临攻坚阶段
始于年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不断朝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向前进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不胜枚举,但近一段时间面临阻力的问题之多、层面之广是前所未有。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石小敏我国推进改革、促进发展正面临一个重要瓶颈,即我国目前缺少明确的发展战略。首先,改革初期,我国的总战略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小平同志提出的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新的战略目标没有确立。其次,虽然现阶段我国有许多战略,例如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城镇一体化战略等,但改革的总体发展目标战略尚未形成。这将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清华大学教授孙立平新形势下,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阻力主要包括:第一,我国已进入到一个利益博弈的阶段,但这是一个利益畸形博弈的时代。“畸形”并不意味着我国的强势群体很强,但却意味着我国的弱势群体过于弱小。利益主体的不均衡导致利益博弈的不对称。第二,我国政府的控制能力比较强,而基础能力比较弱。其表现是,政府高度重视稳定,而相对忽视改革的指导与协调。这也是导致我国目前改革动力缺失的一个主要原因。第三,目前改革的共识已经破裂,改革的动力缺失。在这个情况下,社会底线,包括基本的道德底线,屡被突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部长魏加宁目前社会各阶层对改革的态度是有差异的。由于各自利益关系的不同,上中下三个阶层对改革的态度并不一致:第一,目前社会上层的主要问题是过度关注宏观调控,过度关注短期经济问题,政府成了经济问题的救火队,应急性的事务比战略性事务多。这大大影响了上层推动改革的精力。第二,社会中层已经形成了一个改革的既得利益集团。对于他们中有些人来说,维持改革的现状能使他们的利益最大化。基于这个背景,他们之中的一些人从改革的支持者转变为改革的反对者,例如,有的官员开始公开质疑改革。第三,社会下层对待改革是一种矛盾的态度,一方面他们期待改革能给大家带来改善,但另一方面又怕改革影响自己的现有利益。
二、解决好经济体制改革的动力与机制问题
目前经济体制改革存在的一系列矛盾表明,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开始进入利益博弈时期,作为这场改革的仲裁者——政府,却因为改革利益分化的影响正逐渐偏离裁判员的理想身份,利益博弈结构的失衡与政府裁判主体利益化的倾向已经使部分改革徘徊不前,解决推动改革继续前进的动力与机制问题迫在眉睫。
&n
bsp;.建立改革统筹协调机制,保证改革动力持久有效
依据中国的多年实践,经济体制改革与其它改革的配套性与关联性很强,其它领域的改革措施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逐渐变大。因此,改革不是通过单方面努力即可实现的事业,最终需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任何单方面的改革进程都要受到其它领域的制约。年改革的经验表明,正是由于我国的政府改革大体保持了与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相近似的“渐进”过程和特征,才使经济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同时,我国政府本身还担负着谋划和协调改革全局的重任,对改革的成败起关键性的作用。可以说,离开政府改革的渐进展开和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完善是不可能的。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经济体制改革越来越受制于其它领域改革的影响,和谐改革的成功有赖于制度共进,综合改革将成为新趋势。因此,要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高层次的改革协调机构,以统筹协调各部门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并由此进一步形成改革的共识和改革的合力,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障。
⒉推进全面的制度创新,充分发挥民间改革的积极性
改革的内在动力在于民间求生存、求发展的本能,真正的改革者是广大群众。从这个角度出发,改革不仅需要高层的统筹协调,而且需要全面的制度创新,充分发挥民间改革的积极性。
安徽省政府研究室主任吴克明我国改革比较有效的路径是:规范在中央,突破在地方。既要加强中央对改革的统筹协调领导,又要鼓励民间与基层地方大胆地闯、大胆地改革。因此,务实的态度是:第一,在改革这个问题上,中央负责制定大方向,搞准大方向,地方政府就不能动摇。第二,放手让地方基层大胆去创新。我国改革的历史表明,许多重要的改革,基本上都是来自于民间和地方基层的创新,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推进全面的制度创新具体而言,主要是以下五类制度的创新:第一类是民生类制度创新,例如就业(劳动力市场)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医疗卫生和教育制度等同亿万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制度。第二类是活力类制度创新,包括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事业单位改革,激发社会群体创新等制度创新。第三类是协调类制度创新,例如构建全国统一的、促进一体化发展的大市场体系。第四类是开放类制度创新,我们应该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建立起竞争与自我保护的机制;第五类是政府、社会和政治体制类创新。
⒊当改革过程中出现不可避免的问题时,要“用小的动荡换取大的稳定”
推进改革,不可避免会涉及到改革与稳定的关系问题。为取得最终的胜利,改革需要在保持社会总体稳定的前提下推进,但不能因为出现小的动荡而停止改革。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改革是一个利益关系重新调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我们务实的态度应该是不能怕出问题,但是不允许不改革。
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改革的过程必须防止出现大的动荡,但出现一些小的动荡是允许的。我们必须用小的动荡换大的稳定、大的发展。如果没有小的动荡,如果没有注意到利益关系的调整,就换不回大的稳定和发展。
三、未来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与重点
纵观中国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历程,每一段历史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都各有侧重:年以前,改革的重心在农村;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改革的中心环节,“九五”、“十五”仍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中心环节提出来;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六届三中全会则明确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则和任务。从实践的结果来看,改革必须抓住重点。
根据国务院月中旬颁布的《关于××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立足当前、兼顾长远,创新制度、转换机制,把握大局、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对于新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重点需要结合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到的“继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具体包括经济领域的国有企业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价格改革以及深化垄断行业的改革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改革、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等等。
.以政府转型为重点推进改革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过去各项改革的顺利推进,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转型的进程。未来五年,预计我国的改革将发生三个大的变化:第一,由微观体制改革向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和转变;第二,由竞争性领域的改革向垄断性领域改革的推进和转变;第三,由经济体制改革向社会体制改革的推进和转变。这三方面改革的推进和转变,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转型。政府自身的建设和改革,客观上已经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和重点。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丁元竹实现政府改革的战略性突破,
第三篇:浅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浅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摘要:本文从中国经济发展的角度,阐述了中国现存的环境状况,并从经济发展的政策、模式和资金投放等方面分析了中国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最后提出了经济发展中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的几点建议。
关健词:经济发展 环境污染 环境保护
中国一直存在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孰轻孰重的争议。中国环境保护法规的不足,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缺乏等等因素阻碍了中国政府有效地寻求一个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适当方法。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环境污染。之后评述了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冲突中形成的污染原因。最后,本文研究了促进中国环境保护发展的几点对策,以求寻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
一、中国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环境污染
1、能源污染。中国经济发展主要是以重工业发展为核心进行的,而重工业企业为追求生产数量与规模,多数采取低能源成本的生产方式,对能源的使用不彻底,也没有配套的除污设施,企业的生产行为就象是在进行一次次的能源浪费,使得能源资源本不富饶的中国面临更多资源保护与环境控制方面的问题。
2、大气污染。中国的主要能源供应资源仍然是煤,中国是世界煤消费最大国,同时还是世界原油消费第二大国。我国目前的空气污染相当于发达国家五六十年代污染最严重时的水平。大气污染以煤烟性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为烟尘和二氧化硫,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约占70%。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不到1%;全国大、中城市的总悬浮微粒和降尘基本都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给中国人民的健康带来破坏性影响。
3、水污染。中国城镇供水面临很多的问题,据统计,在660个大中型城市中,约有400个已存的各种各样的水问题;有1/4已达到警界标准。地下水资源已被渐渐污染,还有20%的水资源已无法再生为清洁水。而这所有的水问题都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排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4、劳动力污染。企业大规模的生产必然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这种对劳动力的需要似乎与环境保护没有关系,但事实并非如此。我国重工业生产的产品多为非技术型产品,其生产岗位对劳动力没有技术上的要求,因而生产过程中对能源、资源的浪费较大。但是由于这些劳动力密集的工业还可以减少国家的就业压力,因而其
环境污染问题更易被忽视,使得环境污染问题自然退居经济发展之后,使中国的环境保护问题面临更多来自经济发展需求的压力。此外,在改革进程中。由于政府已经逐步消除人口移动的限制,使更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工业企业,中国的城镇人口增加,到2004年。中国城镇人口近总人口的42%。这使得中国城市人口进一步集中。这种人口城镇化的趋势,其代价是中国可耕种地面积的大量减少。同时还会产生粮食生产力的危机。城镇化的发展还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企业劳动力为适应企业的发展,必须选择一种更为高质而快捷的生活方式。这促使粮食生产部门使用更多的化肥和农药来满足这种生活方式,这会使更多的江河湖海受到污染。土地污染也会更为严重。
5、垃圾污染。我国废弃物排放量大,工业废渣和城市垃圾大都堆积在城市的郊区和河流荒滩上,已成为严重的污染源,由于综合利用和处置率低。累计堆存量达65亿吨,占地5万余公顷,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1.2%。全国有2/3的城市陷于垃圾围城。此外,随着中国化学工业的发展,有毒有害废弃物也有所增长。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都未经
过严格的无害化和科学的安全处置,成为中国亟待解决并具有严重潜在性危害的环境问题。
二、中国经济发展中产生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最近20多年,中国经济持续以年平均9%的增长率高速增长,但是今后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巨大的障碍,除了技术进步之外,最大障碍就是资源和环境因素。虽然进入2003年后。新一代领导人已经开始注意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着手予以解决,然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种种冲突却使这一问题的解决不容乐观。我国的经济发展一开始就埋下了环境污染的祸根。一直以来,中国盛行“商人崇拜”和政策上的“向商人倾斜”,国内许多政策措施都体现出经济发展为首任的思想,在《京都议定书》的签订过程中,中方代表即表示“国的首要问题是消灭贫穷,发展经济,中国政府不可能执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义务。除非是经济发展了”。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任何浪费污染环境的做法都可以借“发展经济”之名毫无阻碍地通行。错误的政绩观把“吸引外资”和“出口”当成了考核官员“政绩”的首要指标,出口污染环境的产品受到优惠的“出口退税”的公然鼓励,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外商投资企业被奉为上宾。并得到低税率的优惠。在这种环境换发展的政策指导下,中国当然会面临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困境,高速的经济增长变为不可持续。
中国人均土地面积和资源储量都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中国要想使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投入更多的治理资金与技术资金促使企业使用最能保护环境的生产方法,有效利用资源。而我国各企业及政府部门对经济数量的追求往往让他们忽略或放弃了这部分投入,致使我国环境保护及相关资金支持和技术发展严重落后。我国在九五计划期间,政府拿出了360亿(约45亿美元)主要用于污染控制和防治,这是近两倍于六五、七五和八五计划986-2000)之和的环保投资,然而这一数据仍然低于1%的GDP数量。“十五期间”环境污染投资首次突破GDP的1%。达到
1.18%。但这一投入并不能满足环境保护的基本需要。据环保总局与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每年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占GDP的百分之四到八,再加上生态破坏带来的损失,总的占到GDP的百分之十三到十五。在《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中指出。中国2004年全年环境污染造成经济损失占全年GDP的3.05%,治理成本占GDP的1.80%,如果在现有的治理技术水平下全部处理2004年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需要一次性直接投资约为10800亿元,占当年GDP的6.8%左右。同时每年还需另外花费治理运行成本2874亿元(虚拟治理成本),占当年GDP的1.80%。这一切资金要求与我们现有的投人数额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资源短缺的约束,但这只是表面现象,问题的根本还是在于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一种粗放型的方式。经济的增长主要是依靠资源的大量投入,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产生了一种资源约束的错象。而且这种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也造成我国产品结构、进出口技术结构各方面严重失调,其发展的最终结果都将导致环境的急剧恶化。如果我国有好的市场经济,转变了现在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那么,就会促使技术的不断进步,能不断地开发出新的资源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这时,资源约束的现象才会真正消失。
三、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有效措施
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快速发展期,处在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的高峰期,环境状况距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如何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切实保护好环境。
第四篇:浅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浅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之际,人们普遍认为,这次在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关键时刻召开的会议,将作出重要决策,就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进行总体部署。这次会议将发出中国这艘大船沿着正确航向前行的信号,中国经济将转向更加重视消费和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简介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无论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上来说,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的根本性来说,还是从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都是空前的。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其本质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其目标是建立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基本要求和原则: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方向、坚持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从实际出发的改革道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大力推进体制创新。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
1978年以来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在于,在正确认识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深刻认识原有体制弊端的基础上,从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出发,抓住旧的经济体制中的症结,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体制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环节和部分,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环节和部分,建立起了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生机勃勃的经济体制,给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注入了新的活力,动力和巨大生命力,形成比较成熟、完善、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优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而进一步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使广大人民过上了更好的生活。
解决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问题,完善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解决了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制度和管理方法问题,改革了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扩大了企业和地方的自主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生产、自主经营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解决了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和运行方法问题,冲破僵化的计划经济制度,把市场作为经济运行的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解决经济发展的内外关系问题,打破了封闭半封闭状态,扩大了对外开放,使我国在独立自主发展的基础上,走向世界,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
这四个方面,以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中心,一个是调整所有制结构,一个是改革管理方法,一个是改革运行方式,一个是改善外部条件,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为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体系,使中国出现一个从来没有过的上下一心、共同奋斗,亿万群众积极性充分调动,一心一意建设社会主义的繁荣局面。
三、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相关问题
实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深层次矛盾也越发明显,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并没有完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生产力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和体制性障碍仍有待进一步破除。
在改革开放实施过程中,各种重要行业依然施行的是政府垄断机制在运转,如:银行,金融,冶金,能源,信息,运输,医疗,教育,土地等。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不可能对这些东西进行全方面的改革开放。但到了今天,垄断经营所带来的矛盾日益突出。首当其冲的是房地产。现在多数人们拼搏只为房子,借钱、贷款买房子,没有房子就像没有穿衣服。然而,随着土地资源的越来越紧张,房价只升不降。另一原因是,房价一跌,银行贷出去的款就再也回不来了。银行是政府的,银行的钱也是政府的,所以为了堵住这个资金黑洞一些被收买的专家、媒介便开始疯狂制造舆论,用各种舆论手段威逼利诱人买房子。对国家财政的使用方面,由于权力的不受监督,导致国家财政被大量挥霍浪费。盲目上马的基础设施投资,很多都属于亏本投资和不必要投资。领导者投资失败,其造成的损失,全部由人民来承担。当财政被大量浪费后,导致资金匮乏,不足以应付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项目的资金支出。.加上各种贪污腐败行为,导致国民消费能力低下。内需严重不足,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出口能力。然而,我国主要出口原材料,价格比较廉价。在医学方面,体现也比较明显,例如我们大量出口质量低的人参,经外国人择优后,质量更差的反被高价格进口回来。一方面导致国外的倾销指控;一方面导致本国生活水平增长缓慢或者存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其动机值得赞赏。对资本和市场的引进,也值得称道。但是,资本和市场需要一个与之匹配的体制,才能发挥好的一面,同时抑制恶的一面。
四、如何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快改革财税体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维护金融稳定。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扩大国内市场规模。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创新开放模式,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加快走出去步伐,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
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中国也以自己的形象走向世界,在抓住机遇的同时,也要接受来自国际的各种挑战,只有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这一体制,才能使中国在社会主义经济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第五篇:当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现状简要问题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现状简要问题分析 2007年已经趋近结束,经过了近1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的经济目前已经走到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2007年的中国经济有一个关键词被无数人提起:CPI。仅仅一年,中国的CPI指数连续上涨,猪肉在一年时间里涨价50%,房地产的价格则更是以每年100%的价格快速爬升,股市从2000点一跃跳到6000点,这一切的一切,无不昭示着中国经济已经出现过热的现象。从这些数字里,我们得到了什么信息?经济过热的起因是什么?又应当如何做来避免经济过热带来的危害?一旦发生经济危机,作为普通的消费者我们又该如何规避风险?本文尝试简单的分析以上若干问题。
要理解经济过热的现象,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经济,以及经济又是如何增长的。
首 先,经济活动实际上是人类从事商品生产、交换活动的总称。人类在从事生产的过程中,产出各种商品,因为专业化分工,不同商品的生产者需要在市场中进行交 换,因为以货易货的不便,人类开始使用货币进行商品交换。初始人类的黄金开采量与人类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差不多,因此黄金便担任了数千年的货币。而在1970年代,因为黄金开采量已经无法反应现实世界中的经济增长,因此人类废除了金本位的货币制度。而不管是以什么货币为度量单位,不管生产力发达还是落后,也不管20世纪中服务业占据经济领域的比重越来越大,经济活动的本质实际上依然是——商品生产,商品交换这两种行为(商品包括实物商品、虚拟商品、服务等等)。
之 所以要有商品交换,是由于人类的专业化分工引起的,每个人从事自己最熟悉的工作,可以最大化的生产该类商品,这样可以使得社会的经济总量最大化,通过商品 交换,社会中的每个人又获得了自己所需要、但又非自己专业可以生产的商品。通过专业化分工,每个人可以从事自己最擅长的工作,通过商品交换,每个人可以获 得其他专业人员以比自己高的效率生产出的商品,实际上专业化分工以及商品交换使得社会上的经济总量增加了,而且每个人可以分享到更大的经济蛋糕。
进入近现代,经济中出现了金融市场,人们在金融市场中交易股票、期货、债券以及更多的金融衍生产品。金融市场的繁荣,为企业带来了充足的资金,反馈到生产领域,促进企业更加高效有利的创造社会价值。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来,资本市场的繁荣,大大促进了纯商品生产领域以及服务业的社会价值的增加,从而使得人类社会变得空前繁荣。
到此,经济运行可以被涵盖为——商品生产(实物、虚拟、服务),商品交换(消费),在这个过程中,若要保障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有社会公信力的货币发行机构,针对经济的运行状况,确立货币扩张亦或是紧缩性政策,适当的发行货币。在19世纪末、20世 纪初,因为缺乏有效的货币发行机构,缺
乏有效的生产与消费的调控,资本主义世界频频爆发经济危机,其本质在于——不断增加的生产力所创造的社会价值与低廉 的工人工资所造成的低社会购买力之间的矛盾。即,对创造出来的商品,社会缺乏足够的购买力消费,从而造成资本投资的低效回报,社会经济总量的倒退。
中 国当前的经济出现的问题很复杂,但概括的说,其本质也在于此——不断增加的生产力所创造的社会价值与低价的人力成本造成的低社会购买力之间的矛盾。简单的 说,就是,中国自己生产的商品,中国自己缺乏足够的购买力消费。因而,中国的商品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造就了中国无与伦比的外汇储备,而高额的外汇储备有 刺激中国的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从理论上当提高中国的整体购买力,从而使得中国的内部消费能力增强,然而,由于中国连续多年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得中国 内部市场的购买力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中国的企业一边在承担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而中国的老百姓却反而发现自己手中的人民币越来越不值钱了——猪肉涨价、房 地产涨价等等。
中国的这种经济政策,其影响力经过多年的隐藏,终于在2007年 爆发性的出现在金融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上,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使得银行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没有限制的贷款,房地产商依靠银行贷款买地盖楼,老百姓依靠银行贷 款购买房产,企业依靠贷款介入金融市场牟利,银行旗下的一支支基金也吸纳了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介入金融市场抬高金融市场的总体价格。而这一切,实际上都脱 离了经济发展的本质领域——商品生产以及商品交换领域。大量的原本应该用于投资扩大再生产的资金,以及消费社会创造的各类商品的资金,被卷入金融市场以及 房地产市场投机以图获取暴利。这又反过来造成社会购买力的进一步下降,如果不进一步加以控制,接下来就会出现因为购买力下降造成的生产力下降的衰退——也 就是通常我们口中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届时,企业裁员,就业率下降,经济总量减少等现象都会接踵而来。
如 要避免以上所述局面的出现,需要政府以正确的经济发展观为导向,将社会的经济活动集中到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领域来。具体来说,一是需要提高中国人民的购 买力,二是要提高中国企业的生产能力,而在目前中国的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尤其需要提高中国人民的购买能力。只有创造了巨大的国内消费,才可能刺激国内的企 业扩大再生产,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水平,才可能反馈回税收以及购买力领域,使得国内消费能力进一步增长,从而进入良性循环。至于如何提高中国人民的购买力水平,一方面是从绝对的方面确保中国人民手中的货币购买力增加,另一方面是从相对领域将消费的重心调控到对经济长期增长有益的领域,譬如汽车、电子产品、信 息服务等,而非房产、地产这类对经济长期发展无益的领域。
另一方面,作为普通的百姓,如何规避可能发生的经济危机中的风险呢? 只 要理解经济运行以及经济危机的本质,这个问题不难回答。一个原则是不可逆大势而为。譬如,当政府鼓励房地产领域的生产与消费的时候,不应当退出该领域,而 是应该积极介入,分享房地产投机过程中的价值增长;在金融市场火爆的时候,同样应当积极介入,当然这需要一定的金融基础知识作为保障。第二需要对未来可能 发生的风险应当有清醒的认知——相对过剩的生产能力与
相对不足的购买力之间的矛盾。因此,在经济收缩过程到来之前,应当保障手中持有相对稀缺的商品——社 会生产力不足而需求相对旺盛的商品、难以扩大生产规模的稀有金属等,同时确保不持有过多的在经济危机中会大幅贬值的信贷资产——债券、股票等